CN114928582A - 资源组合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资源组合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28582A
CN114928582A CN202210538955.7A CN202210538955A CN114928582A CN 114928582 A CN114928582 A CN 114928582A CN 202210538955 A CN202210538955 A CN 202210538955A CN 114928582 A CN114928582 A CN 1149285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ource
page
target
group
combin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3895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28582B (zh
Inventor
郑全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ing An Property and Casualty Insurance Company of China Ltd
Original Assignee
Ping An Property and Casualty Insurance Company of China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ng An Property and Casualty Insurance Company of China Ltd filed Critical Ping An Property and Casualty Insurance Company of China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3895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2858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9285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285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285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285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90Buffering arrangements
    • H04L49/9057Arrangements for supporting packet reassembly or resequenc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14Network analysis or design
    • H04L41/142Network analysis or design using statistical or mathematical metho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14Network analysis or design
    • H04L41/145Network analysis or design involving simulating, designing, planning or modelling of a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3/00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3/06Generation of reports
    • H04L43/062Generation of reports related to network traffic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lgebra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揭示了一种资源组合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其中方法包括:获取采集网络测试用例;识别目标页面的若干个页面资源包,分别按照不同的排列组合方式对页面资源包进行若干次组合,并将每一次的组合结果分别作为一个资源排列组,得到目标页面对应的若干个资源排列组;获取目标页面的目标函数,构建包含目标函数的评价模型;分别基于不同的资源排列组,通过评价模型运行网络测试用例,记录目标函数在不同网络测试用例下对应的运行结果;将满足预设的运行条件的运行结果所对应的资源排列组作为目标资源组,并根据目标资源组对目标页面的页面资源包进行重新组合,从而平衡资源包的拆分和合并数量,提高了页面的响应效率。

Description

资源组合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到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资源组合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以4G、5G为代表的新一代通信技术带来了移动互联网的浪潮,极大丰富了移动互联网上的内容。但随着提供的内容越来越多,网页变得复杂,网页体积变得更大,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网页的性能,为用户体验带来一定的干扰。
在常规的网页性能优化中,为了加快用户访问页面速度,页面开发者根据经验会拆分和合并资源内容。然而,过度的拆分资源,会导致页面请求过多,在http1.0/http1.1协议下触发网络请求的并发限制,让资源请求/响应时间变长,还可能因为资源的异步响应导致页面内容的渲染抖动;较少的拆包则会导致一次性请求的资源过大,等待服务器响应的时间较长,从而出现资源包的拆分和合并数量难以平衡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资源组合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资源包的拆分和合并数量难以平衡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申请提出一种资源组合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采集网络测试用例,其中,所述网络测试用例中包含用户的网络分布信息;
识别目标页面的若干个页面资源包,分别按照不同的排列组合方式对所述页面资源包进行若干次组合,并将每一次的组合结果分别作为一个资源排列组,得到所述目标页面对应的若干个资源排列组;
获取所述目标页面的目标函数,构建包含所述目标函数的评价模型;
分别基于不同的资源排列组,通过所述评价模型运行所述网络测试用例,记录所述目标函数在不同网络测试用例下对应的运行结果;
将满足预设的运行条件的运行结果所对应的资源排列组作为目标资源组,并根据所述目标资源组对所述目标页面的页面资源包进行重新组合。
进一步的,所述获取采集网络测试用例,包括:
获取不同用户的所述网络分布信息,其中,所述网络分布信息包括网络带宽和对应的带宽占比;
根据所述网络带宽生成对应的用例属性,根据所述带宽占比生成用例个数,并根据所述用例属性和所述用例个数得到所述网络测试用例。
进一步的,所述将满足预设的运行条件的运行结果所对应的资源排列组作为目标资源组,包括:
计算不同的网络测试用例下,同一个资源排列组对应的运行结果的平均值;
选取所述平均值最小的资源排列组作为所述目标资源组。
进一步的,所述按照不同的排列组合方式对所述页面资源包进行若干次组合,包括:
识别每一个所述页面资源包的资源体积;
根据所述资源体积对所述页面资源包进行组合,得到若干个第一页面组,并将第一页面组形成的集合作为所述资源排列组,其中,每一个所述第一页面组之间的资源体积之差均小于预设的体积阈值。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资源组对所述目标页面的页面资源包进行重新组合,包括:
根据重新组合后的所述页面资源包的组合方式,依次向所述页面资源包发送访问请求,并接收服务器根据所述访问请求返回的网页资源;
将所述网页资源组合得到显示网页。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资源组对所述目标页面的页面资源包进行重新组合,包括:
获取目标用户对所述目标页面中不同页面功能的使用频率,并将所述使用频率大于预设的频率阈值的页面功能作为常用功能,将所述使用频率不大于预设的频率阈值的页面功能作为非常用功能;
将所述常用功能对应的页面资源包进行独立封装,对所述非常用功能对应的页面资源包按照所述目标资源组进行组合封装。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资源组对所述目标页面的页面资源包进行重新组合之后,还包括:
记录所述目标页面上的光标移动轨迹,并根据所述光标移动轨迹生成相邻页面功能组;
对所述相邻页面功能组对应的页面资源包进行组合封装。
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资源组合装置,包括:
用例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采集网络测试用例,其中,所述网络测试用例中包含用户的网络分布信息;
第一资源组合模块,用于识别目标页面的若干个页面资源包,分别按照不同的排列组合方式对所述页面资源包进行若干次组合,并将每一次的组合结果分别作为一个资源排列组,得到所述目标页面对应的若干个资源排列组;
模型构建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目标页面的目标函数,构建所述目标函数的评价模型;
运行监控模块,用于分别基于不同的资源组,通过所述评价模型运行所述网络测试用例,并记录所述目标函数在不同网络测试用例下对应的运行结果;
第二资源组合模块,用于将满足预设的运行条件的运行结果所对应的资源组作为目标资源组,并根据所述目标资源组对所述目标页面的页面资源包进行重新组合。
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的资源组合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通过对真实的用户网络分布信息进行采集,并生成对应的测试用例,从而提高了网络模拟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通过将页面资源包组合得到若干个资源组,从而得到所有可能性下的分包策略,提高了评价的全面性;根据加载时间和关键元素出现时间构建与对应的目标函数,从而根据性能优化要求和具体业务要求建立评价模型;通过获取对应不同资源组和测试用例的运行结果,对每一种页面资源包的组合情况均进行评价,从而筛选性能最优的组合方式;将满足预设的运行条件的运行结果所对应的资源组作为目标资源组,并根据目标资源组对目标页面的页面资源包进行重新组合,避免资源拆分和组合对开发人员经验的依赖、更贴和用户使用场景,提高目标页面的运行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资源组合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资源组合装置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3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框图。
本申请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参照图1,本实施例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提出了一种资源组合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S1:获取采集网络测试用例,其中,所述网络测试用例中包含用户的网络分布信息;
S2:识别目标页面的若干个页面资源包,分别按照不同的排列组合方式对所述页面资源包进行若干次组合,并将每一次的组合结果分别作为一个资源排列组,得到所述目标页面对应的若干个资源排列组;
S3:获取所述目标页面的目标函数,构建包含所述目标函数的评价模型;
S4:分别基于不同的资源排列组,通过所述评价模型运行所述网络测试用例,记录所述目标函数在不同网络测试用例下对应的运行结果;
S5:将满足预设的运行条件的运行结果所对应的资源排列组作为目标资源组,并根据所述目标资源组对所述目标页面的页面资源包进行重新组合。
本实施例通过对真实的用户网络分布信息进行采集,并生成对应的测试用例,从而提高了网络模拟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通过将页面资源包组合得到若干个资源组,从而得到所有可能性下的分包策略,提高了评价的全面性;根据加载时间和关键元素出现时间构建与对应的目标函数,从而根据性能优化要求和具体业务要求建立评价模型;通过获取对应不同资源组和测试用例的运行结果,对每一种页面资源包的组合情况均进行评价,从而筛选性能最优的组合方式;将满足预设的运行条件的运行结果所对应的资源组作为目标资源组,并根据目标资源组对目标页面的页面资源包进行重新组合,避免资源拆分和组合对开发人员经验的依赖、更贴和用户使用场景,提高目标页面的运行效率。
对于步骤S1,本实施例网页性能优化,尤其是网页资源包的拆分和组合中,可以基于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子调度器的分配以及中心调度器控制。其中,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AI)是利用数字计算机或者数字计算机控制的机器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感知环境、获取知识并使用知识获得最佳结果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上述网络分布信息包括用户的带宽大小,以及不同带宽在网络使用的占比,采集的用户的网络分布信息后,即可抽样生成用于模拟用户网络的测试用例。本实施例通过对真实的用户网络分布信息进行采集,并生成对应的测试用例,从而提高了网络模拟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对于步骤S2,上述页面资源包通常为网页前端的静态资源包,示例性地,若目标页面包含多个前端静态资源包a、b和c,那么其可能的排列组合方式有:[a,b,c],[ab,c],[a,bc],[abc],则[a,b,c],[ab,c],[a,bc],[abc]的组合结果均为该目标页面的资源排列组。
对于步骤S3,可以根据加载时间和关键元素出现时间构建与对应的目标函数,该目标函数的函数值表示响应性能,从而根据性能优化要求和具体业务要求建立评价模型。具体来说,可以根据目标页面的业务场景,列出可用于拆分合并的资源,并根据性能优化要求和具体业务要求建立评价模型。示例性地,假定当前目标是优化首屏加载(记为FP)和保证页面某个关键元素出现的及时性(KT),则可以目标函数为:
T=FP+KT
其中,FP可以使用lighthouse的FCP时间,KT需要再关键元素出现时由开发者进行记录,评价目标是使T变得更小,T越小,代表性能越好。
对于步骤S4,采用评价模型分别对每一个上述网络测试用例进行自动化运行,记录每一次自动化运行得到的运行结果,其中,每一个运行结果对应一个资源组以及一个测试用例,获得对应不同资源组和测试用例的运行结果后,可以将最符合预设的运行条件的运行结果作为最优选的运行结果。
对于步骤S5,上述最优选的运行结果对应的资源排列组即为目标页面所需的目标资源组,因此可以按照该目标资源组的组合方式对实际目标页面的页面资源包进行重新组合,示例性地,若目标资源组为[a,bc],则对目标页面中的a资源包进行独立封装,对b资源包和c资源包进行组合封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获取采集网络测试用例,包括:
S11:获取不同用户的所述网络分布信息,其中,所述网络分布信息包括网络带宽和对应的带宽占比;
S12:根据所述网络带宽生成对应的用例属性,根据所述带宽占比生成用例个数,并根据所述用例属性和所述用例个数得到所述网络测试用例。
本实施例通过带宽占比生成用例个数,并根据用例属性和用例个数得到网络测试用例,从而得到与用户的实际使用相匹配的网络测试用例,提高了评价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对于步骤S11,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可以采集的用户的网络分布情况,抽样生成用于模拟用户的网络测试用例,示例性地,网络分布情况如下表1所示。
网络带宽 带宽占比
B<=500Kb/s 10%
500Kb/s<=B<=5Mb/s 20%
5Mb/s<=B<=10Mb/s 50%
B>=10Mb/s 20%
表1
对于步骤S12,根据带宽占比生成用例个数,例如,当不同带宽的占比比例为1:2:5:2时,对应的网络测试用例的数量可以为1n,2n,5n,2n,其中,n为正整数,与表1对应的网络测试用例数量可以如下表2所示。
Figure BDA0003647525680000061
Figure BDA0003647525680000071
表2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满足预设的运行条件的运行结果所对应的资源排列组作为目标资源组,包括:
S51:计算不同的网络测试用例下,同一个资源排列组对应的运行结果的平均值;
S52:选取所述平均值最小的资源排列组作为所述目标资源组。
本实施例将目前基于经验化的分包过程进行量化,模拟用户使用网络状态,快速地获取最佳的资源包分组策略,达到优化页面响应效率的目的。
对于步骤S51,可以基于lighthouse构建自动化运行过程,记录每次运行的目标函数的函数值T,得到如下表3的运行记录:
Figure BDA0003647525680000072
表3
根据上表计算出每个资源组对应的目标函数运行结果的平均值,其计算方式如下式所示:
Ti=AVG(Ti-1,...,Ti-j)
对于步骤S52,此时可以选取函数Tmin=Min(T1,...,Tn)作为最佳的排列组合方式,即,选取性能参数T平均值最小的资源排列组作为上述目标资源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按照不同的排列组合方式对所述页面资源包进行若干次组合,包括:
S21:识别每一个所述页面资源包的资源体积;
S22:根据所述资源体积对所述页面资源包进行组合,得到若干个第一页面组,并将第一页面组形成的集合作为所述资源排列组,其中,每一个所述第一页面组之间的资源体积之差均小于预设的体积阈值。
本实施例通过识别每一个所述页面资源包的资源体积,设定体积阈值对页面资源包的组合进行限定,从而剔除明显不平衡的资源组,减小评价模型的运行压力。
对于步骤S21,一个目标页面中有可能出现多个页面资源包,若对每一种组合都进行一次验证,可能导致评价效率较低的情况,因此本实施例在形成资源组时,先滤除明显不平衡的组合方式。
对于步骤S22,示例性地,若页面资源包a、b和c的资源体积如下表4所示,对a、b和c进行组合时,可以将ab视为一个第一页面组,c视为另一个第一页面组,此时两个第一页面组之间的资源体积之差为1436Kb,也可以将a视为一个第一页面组,bc视为另一个第一页面组,此时两个第一页面组之间的资源体积之差为412Kb,显然,相对于[a,bc]而言,[ab,c]的组合是不均衡的,因此,需要设定体积阈值对其组合进行限定,从而剔除明显不平衡的资源组,减小评价模型的运行压力。
资源名 资源描述 资源体积Kb
a 模块a 1024
b 模块b 512
c 模块c 100
表4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资源组对所述目标页面的页面资源包进行重新组合之后,还包括:
S501:根据重新组合后的所述页面资源包的组合方式,依次向所述页面资源包发送访问请求,并接收服务器根据所述访问请求返回的网页资源;
S502:将所述网页资源组合得到显示网页。
本实施例通过页面资源包的组合方式,依次向所述页面资源包发送访问请求,避免了资源的异步响应导致页面内容的渲染抖动,从而降低了网页响应周期,提高了响应效率。
对于步骤S501,通过目标资源组中各个页面资源包的组合方式,依次向所述页面资源包发送访问请求,避免了过度的拆分资源导致页面请求过多,在http1.0/http1.1协议下触发网络请求的并发限制,让资源请求/响应时间变长的问题,同时避免了资源的异步响应导致页面内容的渲染抖动,从而降低了网页响应周期,提高了响应效率。示例性地,若目标资源组的组合方式为[a,bc],那么则按照a,bc的顺序和组合发送访问请求,即先向a页面资源包发送a访问请求,再向bc形成的资源包组同时发送b访问请求和c访问请求,以此按照顺序触发服务器,从而得到目标页面所需的网页资源。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资源组对所述目标页面的页面资源包进行重新组合,包括:
S53:获取目标用户对所述目标页面中不同页面功能的使用频率,并将所述使用频率大于预设的频率阈值的页面功能作为常用功能,将所述使用频率不大于预设的频率阈值的页面功能作为非常用功能;
S54:将所述常用功能对应的页面资源包进行独立封装,对所述非常用功能对应的页面资源包按照所述目标资源组进行组合封装。
本实施例通过不同页面功能的使用频率对页面功能进行划分,从而对常用功能独立封装,提高常用功能对应的页面资源包的响应效率。
对于步骤S53,在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可以通过对目标用户进行问卷调研、行为习惯分析等手段获取目标用户对不同页面功能的使用频率,在目标用户使用的时间段内,使用频率大于预设的频率阈值的页面功能作为目标用户的常用功能,其余页面功能作为非常用功能。
对于步骤S54,对于常用功能,由于用户的使用频率较高,其对应的页面资源包被调用的频率也相应较高,为了提高目标页面的整体响应效率,可以对常用功能对应的页面资源包进行独立封装,请求到该常用功能对应的页面资源后立刻返回,不需要等待其它页面资源包对应的请求被完成响应。而对于非常用功能,若将其与常用功能对应的页面资源包进行组合,可能导致一次性请求的资源过大,等待服务器响应的时间过长,降低整体的页面响应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资源组对所述目标页面的页面资源包进行重新组合之后,还包括:
S503:记录所述目标页面上的光标移动轨迹,并根据所述光标移动轨迹生成相邻页面功能组;
S504:对所述相邻页面功能组对应的页面资源包进行组合封装。
本实施例通过目标页面上的光标移动轨迹识别目标用户连续调用的页面功能,从而组合形成相邻页面功能组,再对相邻页面功能组对应的页面资源包进行组合封装,提高响应的同步性。
对于步骤S503,在目标用户使用目标页面的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些连续发起的操作,例如,目标用户在输入验证码后,通常会在短时间内直接点选“登录”按键,其对应的光标移动轨迹为光标在点选验证码输入操作后,移动到账号登录按键处进行点选,因此可以认为该光标移动轨迹对应的相邻页面功能组为[验证码校验功能-账号校验功能]。
对于步骤S504,示例性地,对于上述相邻页面功能组,可以将验证码校验功能对应的页面资源包和账号校验功能对应的页面资源包组合封装。由于目标用户的操作行为较连续,操作间隔时间较短,因此可以将同一个相邻页面功能组对应的页面资源包进行组合封装,使得服务器对该相邻页面功能组的请求同时返回响应指令,避免页面资源的异步响应导致目标页面中的内容出现渲染抖动。
参照图2,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资源组合装置,包括:
用例获取模块100,用于获取采集网络测试用例,其中,所述网络测试用例中包含用户的网络分布信息;
第一资源组合模块200,用于识别目标页面的若干个页面资源包,分别按照不同的排列组合方式对所述页面资源包进行若干次组合,并将每一次的组合结果分别作为一个资源排列组,得到所述目标页面对应的若干个资源排列组;
模型构建模块300,用于获取所述目标页面的目标函数,构建所述目标函数的评价模型;
运行监控模块400,用于分别基于不同的资源组,通过所述评价模型运行所述网络测试用例,并记录所述目标函数在不同网络测试用例下对应的运行结果;
第二资源组合模块500,用于将满足预设的运行条件的运行结果所对应的资源组作为目标资源组,并根据所述目标资源组对所述目标页面的页面资源包进行重新组合。
本实施例通过对真实的用户网络分布信息进行采集,并生成对应的测试用例,从而提高了网络模拟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通过将页面资源包组合得到若干个资源组,从而得到所有可能性下的分包策略,提高了评价的全面性;根据加载时间和关键元素出现时间构建与对应的目标函数,从而根据性能优化要求和具体业务要求建立评价模型;通过获取对应不同资源组和测试用例的运行结果,对每一种页面资源包的组合情况均进行评价,从而筛选性能最优的组合方式;将满足预设的运行条件的运行结果所对应的资源组作为目标资源组,并根据目标资源组对目标页面的页面资源包进行重新组合,避免资源拆分和组合对开发人员经验的依赖、更贴和用户使用场景,提高目标页面的运行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用例获取模块100具体用于:
获取不同用户的所述网络分布信息,其中,所述网络分布信息包括网络带宽和对应的带宽占比;
根据所述网络带宽生成对应的用例属性,根据所述带宽占比生成用例个数,并根据所述用例属性和所述用例个数得到所述网络测试用例。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资源组合模块500具体用于:
计算不同的网络测试用例下,同一个资源排列组对应的运行结果的平均值;
选取所述平均值最小的资源排列组作为所述目标资源组。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资源组合模块200具体用于:
识别每一个所述页面资源包的资源体积;
根据所述资源体积对所述页面资源包进行组合,得到若干个第一页面组,并将第一页面组形成的集合作为所述资源排列组,其中,每一个所述第一页面组之间的资源体积之差均小于预设的体积阈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资源组合模块500还用于:
根据重新组合后的所述页面资源包的组合方式,依次向所述页面资源包发送访问请求,并接收服务器根据所述访问请求返回的网页资源;
将所述网页资源组合得到显示网页。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资源组合模块500具体用于:
获取目标用户对所述目标页面中不同页面功能的使用频率,并将所述使用频率大于预设的频率阈值的页面功能作为常用功能,将所述使用频率不大于预设的频率阈值的页面功能作为非常用功能;
将所述常用功能对应的页面资源包进行独立封装,对所述非常用功能对应的页面资源包按照所述目标资源组进行组合封装。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资源组合模块500还用于:
记录所述目标页面上的光标移动轨迹,并根据所述光标移动轨迹生成相邻页面功能组;
对所述相邻页面功能组对应的页面资源包进行组合封装。
参照图3,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其内部结构可以如图3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和数据库。其中,该计算机设计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库用于储存资源组合方法等数据。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资源组合方法。所述资源组合方法,包括:获取采集网络测试用例,其中,所述网络测试用例中包含用户的网络分布信息;识别目标页面的若干个页面资源包,分别按照不同的排列组合方式对所述页面资源包进行若干次组合,并将每一次的组合结果分别作为一个资源排列组,得到所述目标页面对应的若干个资源排列组;获取所述目标页面的目标函数,构建包含所述目标函数的评价模型;分别基于不同的资源排列组,通过所述评价模型运行所述网络测试用例,记录所述目标函数在不同网络测试用例下对应的运行结果;将满足预设的运行条件的运行结果所对应的资源排列组作为目标资源组,并根据所述目标资源组对所述目标页面的页面资源包进行重新组合。
本申请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一种资源组合方法,包括步骤:获取采集网络测试用例,其中,所述网络测试用例中包含用户的网络分布信息;识别目标页面的若干个页面资源包,分别按照不同的排列组合方式对所述页面资源包进行若干次组合,并将每一次的组合结果分别作为一个资源排列组,得到所述目标页面对应的若干个资源排列组;获取所述目标页面的目标函数,构建包含所述目标函数的评价模型;分别基于不同的资源排列组,通过所述评价模型运行所述网络测试用例,记录所述目标函数在不同网络测试用例下对应的运行结果;将满足预设的运行条件的运行结果所对应的资源排列组作为目标资源组,并根据所述目标资源组对所述目标页面的页面资源包进行重新组合。
上述执行的资源组合方法,通过对真实的用户网络分布信息进行采集,并生成对应的测试用例,从而提高了网络模拟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通过将页面资源包组合得到若干个资源组,从而得到所有可能性下的分包策略,提高了评价的全面性;根据加载时间和关键元素出现时间构建与对应的目标函数,从而根据性能优化要求和具体业务要求建立评价模型;通过获取对应不同资源组和测试用例的运行结果,对每一种页面资源包的组合情况均进行评价,从而筛选性能最优的组合方式;将满足预设的运行条件的运行结果所对应的资源组作为目标资源组,并根据目标资源组对目标页面的页面资源包进行重新组合,避免资源拆分和组合对开发人员经验的依赖、更贴和用户使用场景,提高目标页面的运行效率。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和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速据率SDRAM(SS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装置、物品或者方法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装置、物品或者方法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装置、物品或者方法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资源组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采集网络测试用例,其中,所述网络测试用例中包含用户的网络分布信息;
识别目标页面的若干个页面资源包,分别按照不同的排列组合方式对所述页面资源包进行若干次组合,并将每一次的组合结果分别作为一个资源排列组,得到所述目标页面对应的若干个资源排列组;
获取所述目标页面的目标函数,构建包含所述目标函数的评价模型;
分别基于不同的资源排列组,通过所述评价模型运行所述网络测试用例,记录所述目标函数在不同网络测试用例下对应的运行结果;
将满足预设的运行条件的运行结果所对应的资源排列组作为目标资源组,并根据所述目标资源组对所述目标页面的页面资源包进行重新组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资源组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采集网络测试用例,包括:
获取不同用户的所述网络分布信息,其中,所述网络分布信息包括网络带宽和对应的带宽占比;
根据所述网络带宽生成对应的用例属性,根据所述带宽占比生成用例个数,并根据所述用例属性和所述用例个数得到所述网络测试用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资源组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满足预设的运行条件的运行结果所对应的资源排列组作为目标资源组,包括:
计算不同的网络测试用例下,同一个资源排列组对应的运行结果的平均值;
选取所述平均值最小的资源排列组作为所述目标资源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资源组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照不同的排列组合方式对所述页面资源包进行若干次组合,包括:
识别每一个所述页面资源包的资源体积;
根据所述资源体积对所述页面资源包进行组合,得到若干个第一页面组,并将所述第一页面组形成的集合作为所述资源排列组,其中,每一个所述第一页面组之间的资源体积之差均小于预设的体积阈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资源组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资源组对所述目标页面的页面资源包进行重新组合之后,还包括:
根据重新组合后的所述页面资源包的组合方式,依次向所述页面资源包发送访问请求,并接收服务器根据所述访问请求返回的网页资源;
将所述网页资源组合得到显示网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资源组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资源组对所述目标页面的页面资源包进行重新组合,包括:
获取目标用户对所述目标页面中不同页面功能的使用频率,并将所述使用频率大于预设的频率阈值的页面功能作为常用功能,将所述使用频率不大于预设的频率阈值的页面功能作为非常用功能;
将所述常用功能对应的页面资源包进行独立封装,对所述非常用功能对应的页面资源包按照所述目标资源组进行组合封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资源组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资源组对所述目标页面的页面资源包进行重新组合之后,还包括:
记录所述目标页面上的光标移动轨迹,并根据所述光标移动轨迹生成相邻页面功能组;
对所述相邻页面功能组对应的页面资源包进行组合封装。
8.一种资源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例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采集网络测试用例,其中,所述网络测试用例中包含用户的网络分布信息;
第一资源组合模块,用于识别目标页面的若干个页面资源包,分别按照不同的排列组合方式对所述页面资源包进行若干次组合,并将每一次的组合结果分别作为一个资源排列组,得到所述目标页面对应的若干个资源排列组;
模型构建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目标页面的目标函数,构建所述目标函数的评价模型;
运行监控模块,用于分别基于不同的资源组,通过所述评价模型运行所述网络测试用例,并记录所述目标函数在不同网络测试用例下对应的运行结果;
第二资源组合模块,用于将满足预设的运行条件的运行结果所对应的资源组作为目标资源组,并根据所述目标资源组对所述目标页面的页面资源包进行重新组合。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210538955.7A 2022-05-17 2022-05-17 资源组合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9285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38955.7A CN114928582B (zh) 2022-05-17 2022-05-17 资源组合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38955.7A CN114928582B (zh) 2022-05-17 2022-05-17 资源组合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28582A true CN114928582A (zh) 2022-08-19
CN114928582B CN114928582B (zh) 2023-06-20

Family

ID=828088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38955.7A Active CN114928582B (zh) 2022-05-17 2022-05-17 资源组合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28582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316769A (ja) * 2006-05-23 2007-12-06 Toshiba Corp 計算機システムの開発方法、計算機システムの開発プログラム
US20130318208A1 (en) * 2012-05-25 2013-11-28 Microsoft Corporation Dynamic package creation for predictive page load optimization
CN106332042A (zh) * 2016-09-06 2017-01-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确定计费组合的方法和装置
CN109902002A (zh) * 2019-02-14 2019-06-18 浙江口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组合测试用例的生成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
CN110636111A (zh) * 2019-08-22 2019-12-31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打包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143738A (zh) * 2019-11-27 2020-05-12 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资源展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416555A (zh) * 2022-01-18 2022-04-29 平安壹账通云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页面性能的测试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316769A (ja) * 2006-05-23 2007-12-06 Toshiba Corp 計算機システムの開発方法、計算機システムの開発プログラム
US20130318208A1 (en) * 2012-05-25 2013-11-28 Microsoft Corporation Dynamic package creation for predictive page load optimization
CN106332042A (zh) * 2016-09-06 2017-01-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确定计费组合的方法和装置
CN109902002A (zh) * 2019-02-14 2019-06-18 浙江口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组合测试用例的生成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计算机设备
CN110636111A (zh) * 2019-08-22 2019-12-31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资源打包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143738A (zh) * 2019-11-27 2020-05-12 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资源展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416555A (zh) * 2022-01-18 2022-04-29 平安壹账通云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页面性能的测试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28582B (zh) 2023-06-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66262B (zh) 接口数据处理方法、自动化测试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0347596B (zh) 一种测试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09885699B (zh) 基于知识图谱的云仿真模型资源描述信息存储方法及装置
US8335838B2 (en) Web page load time prediction and simulation
CN106941493B (zh) 一种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结果输出方法及装置
CN106412034B (zh) 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092877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781180B (zh) 一种数据筛选方法和数据筛选装置
CN111935167A (zh) 用于工控的违规外联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143532B (zh) 对话单元的访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115004A (zh) 决策树模型构建及应用方法、装置和相关设备
CN109218131B (zh) 网络监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360300A (zh) 接口调用链路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699034A (zh) 虚拟登录用户构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928582B (zh) 资源组合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231481A (zh) 网址的分类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601909B (zh) 网络维护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511384A (zh) 流量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922087A (zh) 工控协议的解析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948257B (zh) 内核模糊测试用例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897426A (zh) 分案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153714A (zh) 基于日志信息的容量调整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314489B (zh) 识别接入网络类型方法、服务器及装置
CN113254349A (zh) 基于云函数的ab测试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297358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