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28535A - 一种路由发布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路由发布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28535A
CN114928535A CN202110131784.1A CN202110131784A CN114928535A CN 114928535 A CN114928535 A CN 114928535A CN 202110131784 A CN202110131784 A CN 202110131784A CN 114928535 A CN114928535 A CN 1149285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link
network
equipment
route
host rou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3178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月武
颜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3178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28535A/zh
Publication of CN1149285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285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6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 H04L41/0654Management of faults, events, alarms or notifications using network fault recovery
    • H04L41/0663Performing the actions predefined by failover planning, e.g. switching to standby network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2Alternate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54Organization of routing tab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路由发布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可以避免用户端设备通过备网络设备接入网络时发生的流量绕行,进而避免了资源浪费。该方法由第一设备执行。该方法包括:确定第二设备和多个用户端设备之间的任意通信链路故障。向网络端设备发布该任意通信链路连接的用户端设备的主机路由,该主机路由用于指示网络端设备在接收到来自该任意通信链路连接的用户端设备的业务报文后,将业务报文的响应报文经由第一设备发送至任意通信链路连接的用户端设备。其中,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运行主备协议,第一设备是备设备,第二设备是主设备,第二设备用于在链路正常时在多个用户端设备和网络端设备之间转发报文。

Description

一种路由发布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路由发布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通过网络接入设备将用户端设备接入网络时,为保证用户端设备访问网络的稳定性,网络接入设备通常可以包括运行主备协议的主网络接入设备和备网络接入设备。其中,主、备网络接入设备配置有共享的地址池,该地址池中的地址用于分配给请求通过该主或备网络接入设备接入网络、且通过了身份认证的用户端设备,以使该用户端设备可以基于分配到的地址发布主机路由,以接入网络。
通常,主、备网络接入设备在配置共享的地址池后即分别向网络端设备发布该地址池的用户网段路由(user network route,UNR)。这样,当用户端设备通过主网络和网络端设备进行通信时,主网络接入设备和用户端设备之间的任意通信链路故障,则根据主、备网络接入设备之间运行的主备协议,该故障的通信链路所连接的用户端设备可以通过备网络接入设备接入网络。这种情况下,网络端设备回应用户端设备业务报文的响应报文,先到达用于发布包括较低cost值的UNR的主网络接入设备,然后该响应报文由主网络接入设备经网络端设备绕行至备网络接入设备后,才能由备网络接入设备发送至用户端设备。
也就是说,用户端设备和网络端设备在进行报文交互时,用于将故障通信链路所连接的用户端设备接入网络的网络接入设备进行主备切换后,网络端设备发送给用户端设备的响应报文发生了绕行,即流量绕行,从而造成了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路由发布方法及装置,可以避免用户端设备通过备网络设备接入网络时发生的流量绕行,进而避免了资源浪费。
为达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路由发布方法,该方法由与第二设备之间运行主备协议的第一设备执行,其中,第一设备是备设备,第二设备是主设备,第二设备用于在链路正常时在多个用户端设备和网络端设备之间转发报文。该方法包括:确定第二设备和多个用户端设备之间的任意通信链路故障。向网络端设备发布该任意通信链路连接的用户端设备的主机路由。其中,主机路由用于指示网络端设备在接收到来自该任意通信链路连接的用户端设备的业务报文后,将该业务报文的响应报文经由第一设备发送至任意通信链路连接的用户端设备。
通过本申请提供的路由发布方法,在作为主接入设备的第二设备的用户侧通信链路故障后,由作为备接入设备的第一设备向网络设备转发该故障通信链路所连接的用户端设备的业务报文的场景下,由第一设备向网络设备发布该故障通信链路连接的用户端设备的主机路由,从而能够使得网络端设备生成以该主机路由为目的地址、且下一跳设备为备接入设备的转发表项。这样的话,在第一设备转发故障通信链路连接的用户端设备的业务报文到网络端设备后,网络端设备即可以根据该转发表项,经第一设备向用户端设备转发响应报文,从而实现了用户端设备通过第一设备和网络端设备进行通信时上下行路径一致,即避免了图1所示的流量绕行问题,进而避免了资源浪费。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上述向网络端设备发布该任意通信链路连接的用户端设备的主机路由,包括:将该主机路由的属性修改为可发布。然后,向网络端设备发送该主机路由。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上述确定第二设备和多个用户端设备之间的任意通信链路故障,包括: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第二设备和多个用户端设备之间通信链路的状态的状态报文。根据该状态报文确定第二设备和多个用户端设备之间的任意通信链路故障。
通过该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设备可以通过和第二设备之间通信的状态报文,确定第二设备的用户侧链路故障,从而可以触发第一设备向网络端设备发送故障链路对应的用户端设备的主机路由,从而能够保证该用户端的回程流量不绕行,进而避免了资源浪费。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在上述确定第二设备和多个用户端设备之间的任意通信链路故障之后,上述方法还包括:在该任意通信链路连接的用户端设备和网络端设备之间转发报文。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上述的主机路由是上述任意通信链路连接的用户端设备请求与网络端设备建立连接时,根据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共享的地址池中的地址生成的。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上述地址池的UNR预先由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分别向网络端设备发布。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上述方法还包括:确定上述的任意通信链路的故障恢复。撤销向网络端设备发布的主机路由,以及将该主机路由的属性修改为不可发布。
通过该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设备在第二设备的故障链路恢复正常后,撤销之前发布的该故障链路所连接的用户端设备的主机路由。这样,网络端设备即可将该主机路由对应的转发表项删除或置为无效。这样的话,该用户端设备在经第二设备接入网络后,其回程流量即可按照第二设备预先发布的UNR生成的转发表项进行转发,即该回程流量经第二设备转发至该用户端设备,即保证了该用户端设备的上下行流量路径一致。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路由发布装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该路由发布装置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任一种方法。本申请可以根据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任一种方法,对该路由发布装置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示例性的,本申请可以按照功能将该路由发布装置划分为确定单元和发送单元等。上述划分的各个功能模块执行的可能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的描述均可以参考上述第一方面或其相应的可能的设计提供的技术方案,此处不再赘述。
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路由发布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传输接口,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通过该传输接口接收或发送数据,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配置为调用存储在存储器中的程序指令,以使得路由发布装置执行如第一方面及其任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提供的任一种方法。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程序指令,当该程序指令在计算机或处理器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或处理器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提供的任一种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路由发布装置上运行时,使得第一方面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提供的任一种方法被执行。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该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执行第一方面中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提供的任一种方法。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提供的任一种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芯片系统等均可以应用于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因此,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对应的方法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中,上述路由发布装置的名字对设备或功能模块本身不构成限定,在实际实现中,这些设备或功能模块可以以其他名称出现。只要各个设备或功能模块的功能和本申请类似,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
本申请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流量绕行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路由发布装置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架构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路由发布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路由发布方法的有益效果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路由发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芯片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处理器的一种硬件架构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承载计算机程序产品的信号承载介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申请中术语“至少一个”的含义是指一个或多个,本申请中术语“多个”的含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例如,多个第二报文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第二报文。本文中术语“系统”和“网络”经常可互换使用。
应理解,在本文中对各种所述示例的描述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特定示例,而并非旨在进行限制。如在对各种所述示例的描述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单数形式“一个(“a”,“an”)”和“该”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示。
还应理解,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且涵盖相关联的所列出的项目中的一个或多个项目的任何和全部可能的组合。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申请中的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还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中,各个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应理解,根据A确定B并不意味着仅仅根据A确定B,还可以根据A和/或其它信息确定B。
还应理解,术语“包括”(也称“includes”、“including”、“comprises”和/或“comprising”)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指定存在所陈述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素、和/或部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素、部件、和/或其分组。
还应理解,术语“如果”可被解释为意指“当...时”(“when”或“upon”)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到”。类似地,根据上下文,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到[所陈述的条件或事件]”可被解释为意指“在确定...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在检测到[所陈述的条件或事件]时”或“响应于检测到[所陈述的条件或事件]”。
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一实施例”、“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意味着与实施例或实现方式有关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参考图1,图1示出了一种流量绕行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网络接入设备12和网络接入设备13之间运行主备协议。为简单描述,下文中将“网络接入设备”简称为“接入设备”。其中,接入设备12是主设备,接入设备13是备设备。接入设备12和接入设备13配置有共享的地址池。
应理解,该地址池可以是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ISP)或网络运营商配置给接入设备12和接入设备13的地址池。在接入设备12和接入设备13配置得到该地址池后,可以将该地址池的UNR发布给网络端设备,该网络端设备例如可以是图1所示的ISP 14网络中的业务服务器等网路端设备。这样,网络端设备即可基于接收到的UNR生成转发表项。其中,接入设备12和接入设备13向网络端设备发布UNR时,接入设备12发布的UNR的cost值,低于接入设备13发布的UNR的cost值。
这里应理解,网络端设备基于接入设备12发布的UNR所生成的转发表项1中,目的地址即为上述地址池的UNR,下一跳设备即为该接入设备12。类似的,网络端设备基于接入设备13发布的UNR生成的转发表项2中,目的地址为上述地址池的UNR,下一跳设备即为该接入设备13。并且,转发表项1中的cost值小于转发表项2中的cost值。
当用户端设备(例如用户端设备11)向接入设备12(或接入设备13)请求接入ISP的网络(例如ISP 14的网络)时,接入设备12(或接入设备13)对用户端设备11的身份认证成功后,即可为用户端设备11分配一个该地址池中的地址,以使用户端设备11基于分配到的地址发布主机路由,从而可以访问ISP 14的网络。
具体的,在接入设备12和用户端设备11之间的通信链路均正常时,用户端设备11可以通过接入设备12与1SP 14网络中的网络端设备(例如1SP 14网络中的某个业务服务器)进行通信。如图1所示,用户端设备11可以通过通信链路L1-1和通信链路L1-2、经接入设备12与1SP 14网络中的网络端设备进行通信。
应理解,通信链路L1-1是用户端设备11和接入设备12之间的多个通信链路中的任意一个通信链路。
当用户端设备11和接入设备12之间的通信链路L1-1故障时,根据接入设备12和接入设备13之间运行的主备协议,用户端设备11可以通过通信链路L2-1和L2-2、经接入设备13向1SP 14网络中的网络端设备发送业务报文。
然后,当网络端设备对该业务报文进行处理,得到该业务报文的响应报文后,网络端设备基于该响应报文中的目的地址(即业务报文中的源地址,也即用户端设备11接入网络时接入设备为其分配的地址)查询路由表中的转发表项,由于该目的地址属于接入设备12和接入设备13所共享地址池的UNR,则网络端设备可以确定通过基于包括有该UNR、且cost值最低的转发表项来转发该响应报文。由于接入设备12所发布UNR的cost值低于接入设备13发布UNR的cost值,因此,网络端设备基于根据接入设备12所发布的UNR生成的转发表项来转发该响应报文,即通过通信链路L3-1将该响应报文发送至接入设备12。
然后,由于接入设备12和用户端设备11之间的通信链路L1-1故障,因此接入设备12需通过途经ISP 14网络的保护隧道L3-2将该响应报文发送至接入设备13。然后,再由接入设备13通过通信链路L3-3将该响应报文发送至用户端设备11,从而完成了用户端设备11和ISP 14网络的网络端设备的一次报文交互。
可以看出,在用户端设备11和接入设备12之间的通信链路L1-1故障后,用户端设备11和网络端设备进行通信时,回程流量(即网络端发送的响应报文)发生了绕行,从而导致了接入设备以及ISP 14网络的资源浪费。
为解决上述流量绕行问题,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入设备用户侧的每条通信链路配置有单独的地址池。这里应理解,接入设备用户侧,是指接入设备与用户端设备连接的一侧。这样,主接入设备可以向网络端发布每个地址池的UNR。当主接入设备用户侧的任意通信链路故障,则主接入设备从网络端设备撤回该任意通信链路对应的地址池的UNR。同时,根据主、备接入设备之间运行的主备协议,用户端设备通过备接入设备与网络端进行通信,这种情况下,备接入设备向网络端设备发布该任意通信链路所对应的地址池的UNR。这样的话,该任意通信链路连接的用户端设备通过备接入设备与网络端设备进行通信时,其上下行路径是一致的。
然而,网络运营商或ISP通常不会基于用户为接入设备配置地址池,而往往是通过业务类型为接入设备配置地址池。这样的话,该路由发布方法无法应用在实际的网络通信中。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用户端设备通过主接入设备和网络端设备进行通信时,主接入设备预先向网络端发布用户端设备的主机路由。当主接入设备用户侧的任意通信链路故障时,根据主、备接入设备之间运行的主备协议,用户端设备通过备接入设备与网络端进行通信。这种情况下,主接入设备则撤回该任意通信链路所连接用户端设备的主机路由,并由备接入设备向网络端设备发布该任意通信链路所连接用户端设备的主机路由。这样,该任意通信链路连接的用户端设备通过备接入设备与网络端设备进行通信时,其上下行路径是一致的。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如果接入设备负责接入网络的用户端设备的数量较大,则通过向网络端发布用户端设备的主机路由的方式来发布路由的话,对接入设备的路由切换能力要求较高,以及对网络端的路由处理性能要求较高,因此该方式不具备普适性。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路由发布方法,基于该方法,可以在不影响接入设备和网络端设备性能的前提下,保证用户端设备通过接入设备和网络端设备进行通信时的上下行路径一致。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路由发布装置,该装置可以部署于运行有主备协议的备接入设备中。其中,接入设备可以是用于将用户端设备接入网络的网络接入设备,该网络接入设备例如可以是宽带远程接入服务(broadband remote access server,BRAS)设备,宽带接入网关(broadband network gateway,BNG)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参考图2,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路由发布装置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路由发布装置20包括处理器21、存储器22、通信接口23以及总线24。处理器21、存储器22以及通信接口23之间可以通过总线24连接。
处理器21是路由发布装置20的控制中心,可以是一个通用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也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等。其中,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作为一个示例,处理器2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图2中所示的CPU 0和CPU1。
存储器22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存储器22可以独立于处理器21存在。存储器22可以通过总线24与处理器21相连接,用于存储数据、指令或者程序代码。处理器21调用并执行存储器22中存储的指令或程序代码时,能够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路由发布方法。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存储器22也可以和处理器21集成在一起。
通信接口23,用于路由发布装置20与其他设备(如用户端设备或主接入设备等)通过通信网络连接,所述通信网络可以是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等。通信接口23可以包括用于接收数据的接收单元,以及用于发送数据的发送单元。
总线24,可以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ISA)总线、外部设备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该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2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需要指出的是,图2中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该路由发布装置的限定,除图2所示部件之外,该路由发布装置2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架构。该网络架构包括运行有主备协议的至少两个接入设备,以及与该至少两个接入设备连接的网络端设备。其中,该至少两个接入设备配置有共享的地址池。该至少两个接入设备用于将用户端设备接入网络端设备,以实现用户端设备对网络的访问。
其中,该至少两个接入设备所共享的地址池的描述,可以参考上文中接入设备12和接入设备13共享地址池的相关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网络端设备可以是核心网(core)中的网络设备,或者是ISP中的网络设备等,对此不作限定。该网络设备可以是服务器,或者是与服务器相连的中继设备等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以运行有主备协议的至少两个接入设备的数量是2为例,参考图3,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架构30的示意图。
如图3所示,接入设备31和接入设备32之间运行有主备协议。其中,接入设备31是主接入设备,接入设备32是备接入设备。并且,接入设备31和接入设备32配置有共享的地址池。
接入设备31和接入设备32分别与ISP 33网络中的网络端设备连接。接入设备31和接入设备32还分别和交换机30连接。其中,交换机30可以连接有多个用户端设备,如图3所示的用户端设备1、用户端设备2、…、以及用户端设备m等。其中,m是正整数。
当然,接入设备31和接入设备32也可以直接与多个用户端设备连接,而不通过交换机进行中继,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路由发布方法予以详细说明。
参考图4,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路由发布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图3所示的网络架构30中。
为简单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在下文中将接入设备32、即备接入设备称为第一设备,将接入设备31、即主接入设备称为第二设备。这样的话,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共享地址池,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路由发布方法可以由第一设备执行,即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路由发布方法可以由运行有主备协议的备接入设备执行,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01、确定第二设备和多个用户端设备之间的任意通信链路故障。
具体的,第一设备可以根据从第二设备接收到的状态报文,确定第二设备和多个用户端设备之间的任意通信链路故障。
其中,状态报文用于指示第二设备的用户侧通信链路的状态,即用于指示第二设备和多个用户端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的状态。
可选的,第二设备可以通过检测用户侧通信链路的接口是否存在故障来监测第二设备用户侧的通信链路状态,或者通过第二设备和用户端设备之间的链路探测报文来监测第二设备用户侧的通信链路状态。这样,第二设备可以将监测到的用户侧通信链路状态,通过状态报文向第一设备通报。
可选的,第二设备可以周期性的向第一设备发送状态报文。如果第二设备监测到当前用户侧的通信链路均正常,即没有监测到故障的通信链路,则该状态报文指示第二设备和多个用户端设备之间的通信链路均为正常状态。如果第二设备监测到当前用户侧的任意通信链路故障时,该状态报文中包括该任意通信链路所连接的所有用户端设备的主机路由,也即,该状态报文中包括有故障通信链路所连接的所有用户端设备的主机路由。
作为响应,第一设备接到该状态报文,并当该状态报文中包括该任意通信链路所连接的的所有用户端设备的主机路由时,第一设备确定第二设备和多个用户端设备之间的该任意通信链路故障。
S102、向网络端设备发布上述任意通信链路连接的用户端设备的主机路由。
由上文描述可知,如果第二设备监测到当前用户侧的任意通信链路故障时,第一设备接收到的状态报文中则包括有该任意通信链路所连接的所有用户端设备的主机路由。因此,第一设备根据接收到的状态报文,即可确定出该任意通信链路所连接的所有用户端设备的主机路由。
这样,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可以将确定出的该任意通信链路所连接的所有用户端设备的主机路由的属性,修改为可发布。这样,第一设备即可将该所有用户端设备的主机路由发送至网络端设备,这样,即实现了向网络端设备发布上述任意通信链路连接的用户端设备的主机路由的目的。
其中,第一设备向网络端设备发布的主机路由,可以用于指示该网络端设备在接收到来自上述任意通信链路连接的用户端设备的业务报文后,将该业务报文的响应报文经由第一设备发送至该任意通信链路连接的用户端设备。
具体的,网络端设备可以根据接收到该任意通信链路连接的用户端设备的主机路由,生成第一转发表项。该第一转发表项中的目的地址即为从第一设备接收到的主机路由,且该第一转发表项的下一跳设备即为发布该主机路由的第一设备。
应理解,根据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的主备协议,当第二设备的用户侧通信链路故障后,故障通信链路对应的用户端设备即可通过第一设备向网络端设备发送业务报文,具体过程可以参考S103,这里不予赘述。这样的话,上述任意通信链路连接的用户端设备即可通过第一设备向网络端设备发送业务报文。
当网络设备接收到用户端设备经第一设备发送的业务报文后,可以根据该业务报文的响应报文中的目的地址和最长掩码匹配方式,在路由表中的多个转发表项中确定目标转发表项。这里,该目标转发表项的目的地址和响应报文中的目的地址的高位匹配的位数,大于该多个转发表项中除目标转发表项外的转发表项里的目的地址,和响应报文中的目的地址的高位匹配的位数。其中,该业务报文的源地址即为该响应报文中的目的地址,也即上述任意通信链路连接的用户端设备的主机路由。
应理解,对于网络端设备而言,网络设备中除包括有第一转发表项外,还包括根据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预先发布的UNR所生成的第二转发表项和第三转发表项。其中,第二转发表项和第三转发表项中的目的地址是UNR,并且第二转发表项和第三转发表项的说明可以参考上文中网络设备基于接入设备12和接入设备13所发布的UNR所生成的转发表项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这样的话,网络端设备根据该业务报文的响应报文中的目的地址和最长掩码匹配方式,可以确定第三转发表项即为目标转发表项。因此,第一设备即可通过第三转发表项来转发该响应报文。即将该响应报文发送至第一设备,然后第一设备即可将该响应报文发送至该任意通信链路连接的用户端设备。
这样,网络端设备可以根据最长掩码匹配方式,在自身的路由表中匹配到目的地址为上述任意通信链路连接的用户端设备的主机路由的转发表项,并按照该转发表项中指示的路由发送该响应报文。即,网络端设备该响应报文发送至该转发表项中的路由指示的下一跳设备,即第一设备,然后,第一设备即可将该响应报文发送至用户端设备,从而实现了上述任意通信链路连接的用户端设备通过第一设备和网络端设备进行通信时的上下行路径一致。
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可以根据预先协商配置的路由发布规则,将确定出的上述任意通信链路所连接的所有用户端设备中的一部分用户端设备的主机路由的属性,修改为可发布。对于上述任意通信链路所连接的所有用户端设备中的另一部分用户端设备的主机路由而言,第一设备维持该主机路由的属性为默认属性。
需要说明的是,用户端设备的主机路由的属性,通常默认是不可发布。
这样,第一设备即可将上述任意通信链路连接的所有用户端设备中、主机路由属性修改为可发布的用户端设备的主机路由发送给网络端设备。这样,即可实现这一部分用户端设备通过第一设备和网络端设备进行通信时的上下行路径一致。这里,实现这一部分用户端设备通过第一设备和网络端设备进行通信时的上下行路径一致的过程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考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上述任意通信链路连接的所有用户端设备中、主机路由属性没有被修改为可发布的用户端设备而言,这一部分用户端设备通过第一设备和网络端设备进行通信时,网络端设备发送的响应报文绕行至第二设备,再经网络端设备所在网络的保护隧道到达第一设备,然后才由第一设备发送至用户端设备。也就是说,这一部分用户端设备通过第一设备和网络端设备进行通信时,网络端设备向这一部分用户端设备发送响应报文时发生了流量绕行,也即,这一部分用户端设备通过第一设备和网络端设备进行通信时的上下行路径不一致。这里,流量绕行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考上文图1中流量绕行的相关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应理解,对于通信链路所连接的用户端设备数量多,但占用带宽流量较小的通信链路,可以允许这些链路所连接的用户端设备在通过备接入设备和网络端设备进行通信时,网络设备向用户端设备发送响应报文时绕行保护隧道,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设备根据状态报文确定第二设备用户侧的通信链路全部故障,则第一设备可以根据预设的路由发布规则发布路由。
需要说明的是,该路由发布规则可以是在配置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时,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协商确定的用户侧通信链路的路由发布规则。其中,对于用户侧的多个通信链路中的任意一个或多个通信链路而言,该路由发布规用于指示用于将该任一个或多个通信链路所连接的用户端设备接入网络的第一设备或第二设备,发布该用户端设备的主机路由。
另外,可以理解的是,用于在图3所示的用户端设备和网络端设备之间转发报文的接入设备,如果包括多个备接入设备,则上述第一设备是该多个备接入设备中优先级最高的接入设备。其中,在主接入设备的用户侧通信链路故障时,优先级高的备接入设备优先用于代替第二设备在该故障的通信链路所连接的用户端和网络端设备之间转发报文,并用于向网络端发布该故障的通信链路所连接的用户端的主机路由。
S103、在该任意通信链路连接的用户端设备和网络端设备之间转发报文。
具体的,第一设备可以在确定第二设备和多个用户端设备之间的任意通信链路故障后,向该任意通信链路连接的用户端设备发送地址解析协议(address resolutionprotocol,ARP)报文。这里,该ARP报文中包括有第一设备的媒体存取控制地址(mediaaccess control address,MAC)。
当该任意通信链路连接的用户端设备接收到ARP报文后,即可将路由至网络端设备的转发表项中的下一跳设备的MAC地址,修改为第一设备的MAC地址。
这样,当该任意通信链路连接的用户端设备在向网络端设备发送业务报文时,先将该业务报文发送至第一设备,再由第一设备向网络端设备转发该业务报文。
可以看出,当该任意通信链路连接的用户端设备通过第一设备向网络端设备转发业务报文时,对于该任意通信链路而言,第一设备由备接入设备升为主接入设备。
应理解,第一设备向该任意通信链路连接的用户端设备发送ARP报文过程,可以和步骤S102同时执行,也可以先于步骤S102执行,或者后于步骤S102执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这样,基于步骤S102,第一设备将从该任意通信链路连接的用户端设备接收到的业务报文转发至网络端设备后,网络端设备即可根据第一设备在步骤S102发布的该任意通信链路连接的用户端设备的主机路由,将该业务报文的响应报文经第一设备发送至该任意通信链路连接的用户端设备。也即,第一设备实现了在该任意通信链路所连接的用户端设备和网络端设备之间,通过上下行一致的路径转发报文。
S104、确定上述任意通信链路的故障恢复,则撤销第一设备向网络端设备发布的主机路由,以及将该任意通信链路连接的用户端设备的主机路由属性修改为不可发布。
具体的,第一设备可以根据从第二设备接收到的状态报文,确定上述任意通信链路的故障恢复。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接收到的状态报文中不包括上述任意通信链路所连接的所有用户端设备的主机路由时,则第一设备确定该任意通信链路的故障已恢复。这里,状态报文的描述可以参考上文S101中状态报文的描述,这里不予赘述。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设备接收到的状态报文中可以包括故障恢复的通信链路所连接的用户端设备的主机路由。这样,第一设备即可对比状态报文中故障恢复的通信链路所连接的用户端设备的主机路由,和上述任意通信链路连接的用户端设备的主机路由是否相同,若相同,则第一设备确定该任意通信链路的故障已恢复。
然后,第一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路由撤回消息,以指示网络设备将根据上述任意通信链路连接的用户端设备的主机路由所生成的转发表项置为无效,或删除,从而实现对第一设备向网络端设备发布的主机路由的撤销。
进一步的,第一设备还将该任意通信链路连接的用户端设备的主机路由属性,从可发布修改回不可发布。
这样,当网络端设备接收到来自该任意通信链路连接的用户端设备的业务报文后,基于该业务报文的响应报文中的目的地址在路由表中以最长掩码方式进行匹配时,由于该目的地址属于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预先发布的地址池的UNR。因此,网络设备可以确定通过基于包括有该UNR、且cost值最低的转发表项来转发该响应报文。由于第二设备所发布UNR的cost值低于第一设备发布UNR的cost值,因此,网络端设备基于根据第二设备所发布的UNR生成的转发表项来转发该响应报文,即网络设备将该响应报文发送至第二设备,然后由第二设备将响应报文发送至用户端设备。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二设备检测到上述任意通信链路已恢复正常,除向第一设备发送状态报文以通知第一设备该任意通信链路已恢复正常外,还向该任意通信链路连接的用户端设备发送ARP报文,以使该任意通信链路连接的用户端设备通过第二设备向网络端设备发送业务报文。
这里,第二设备向该任意通信链路连接的用户端设备发送ARP报文,以使该任意通信链路连接的用户端设备通过第二设备向网络端设备发送业务报文的过程,可以参考上文S103中,第二设备向该任意通信链路连接的用户端设备发送ARP报文,以使该任意通信链路连接的用户端设备通过第一设备向网络端设备发送业务报文的过程,这里不再赘述。
可以看出,当该任意通信链路连接的用户端设备通过第二设备向网络端设备转发业务报文时,对于该任意通信链路而言,第二设备回升为主接入设备。
为加深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路由发布方法的理解,下面结合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路由发布作进一步说明。
结合图3,参考图5,在图5所示接入设备31用户侧的多个通信链路中,如果链路1发生故障,则接入设备31在发送给接入设备32的状态报文中,包括有链路1所连接的用户端设备的主机路由。例如,如果链路1所连接的用户端设备是图5中的用户端设备1,则接入设备31在发送给接入设备32的状态报文中,包括有用户端设备1的主机路由。
然后,接入设备32根据接收到的状态报文确定链路1故障后,将链路1所连接的用户端设备1的主机路由属性修改为可发布,并向ISP 33中的网络端设备发布状态报文中所携带的用户端设备1的主机路由。这样,该网络端设备即可基于接收到的用户端设备1的主机路由,生成转发表项1。这里,转发表项1的目的地址即为用户端设备1的主机路由,且转发表项1的下一跳设备即为接入设备32。
接着,基于接入设备31和接入设备32之间运行的主备协议,接入设备32还向用户端设备1发送ARP报文,以使用户端设备经接入设备32向网络端设备发送业务报文。
当网络端设备接收到经接入设备32发送的来自用户端设备1的业务报文后,网络端设备即根据该业务报文的响应报文中的目的地址,即用户端设备1的主机路由,以及根据最长匹配掩码方式,执行步骤S103,即可确定通过转发表项1来转发该响应报文。即,网络端设备经接入设备32将该响应报文发送至用户端设备1。即如图5所示,用户端设备1和网络端设备通过链路L2进行通信。这样,即实现了当接入设备31用户侧的链路1故障时,用户端设备1通过接入设备32和网络端设备进行通信时上下行路径一致。
当接入设备31确定链路1的故障恢复正常,即可通过状态报文通告给接入设备32。这种情况下,基于接入设备31和接入设备32之间运行的主备协议,接入设备31向用户端设备1发送ARP报文,以使用户端设备1经接入设备31向网络端设备发送业务报文。
同时,接入设备32在根据状态报文确定链路1的故障已恢复,即向网络设备发送路由撤回消息,以使网络设备将根据用户端设备1的主机路由所生成的转发表项1置为无效,或删除。并且,接入设备32还将用户端设备1的主机路由属性,从可发布修改回不可发布。
这样,当网络端设备通过接入设备31接收到用户端设备1的业务报文后,即根据该业务报文的响应报文中的目的地址,确定通过包括有接入设备31和接入设备32所共享地址池的UNR、且cost值最低的转发表项来转发该响应报文。即如图5所示,用户端设备1和网络端设备通过链路L1进行通信。不再赘述。
至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路由发布方法,该方法通过在主接入设备的用户侧通信链路故障后,由备接入设备向网络设备转发该故障通信链路所连接的用户端设备的业务报文的场景下,由备接入设备向网络设备发布该故障通信链路连接的用户端设备的主机路由,从而使网络端设备生成以该主机路由为目的地址、且下一跳设备为备接入设备的转发表项。这样的话,在备接入设备转发故障通信链路连接的用户端设备的业务报文到网络端设备后,网络端设备即可以根据该转发表项,经备接入设备向用户端设备转发响应报文,从而实现了用户端设备通过该备接入设备和网络端设备进行通信时上下行路径一致,即避免了图1所示的流量绕行问题。
由于本申请方法是基于发布地址池的UNR基础上的路由发布方法,备接入设备仅在主接入设备的用户侧通信链路故障时,发布该故障通信链路连接的用户端设备的主机路由,因此不会消耗备接入设备和网络端设备太多的资源,即该方法在不影响接入设备性能的前提下,保证了用户端设备通过该备接入设备和网络端设备进行通信时上下行路径一致。
上述主要从方法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路由发布装置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如图6所示,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路由发布装置60的结构示意图。路由发布装置60可以用于执行图4所示的路由发布方法。路由发布装置60可以部署于第一设备,该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运行主备协议,该第一设备是备设备,第二设备是主设备,该第二设备用于在链路正常时在多个用户端设备和网络端设备之间转发报文。其中,路由发布装置60可以包括确定单元61和发送单元62。
确定单元61,用于确定第二设备和多个用户端设备之间的任意通信链路故障。发送单元62,用于向网络端设备发布该任意通信链路连接的用户端设备的主机路由。其中,主机路由用于指示网络端设备在接收到来自该任意通信链路连接的用户端设备的业务报文后,将该业务报文的响应报文经由第一设备发送至该任意通信链路连接的用户端设备。
作为示例,结合图4,确定单元61可以用于执行S101,发送单元62可以用于执行S102。
可选的,路由发布装置60还包括:处理单元63,用于将上述主机路由的属性修改为可发布。发送单元62,用于向网络端设备发送该主机路由。
作为示例,结合图4,处理单元63和发送单元62可以用于执行S102。
可选的,路由发布装置60还包括:接收单元64,用于接收第二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第二设备和多个用户端设备之间通信链路的状态的状态报文。确定单元61,具体用于根据该状态报文确定第二设备和多个用户端设备之间的任意通信链路故障。
作为示例,结合图4,接收单元64和确定单元61可以用于执行S101。
可选的,发送单元62和接收单元64,还用于在确定单元61确定第二设备和多个用户端设备之间的任意通信链路故障之后,在该任意通信链路连接的用户端设备和网络端设备之间转发报文。
作为示例,结合图4,发送单元62和接收单元64可以用于执行S103。
可选的,确定单元61,还用于确定上述任意通信链路的故障恢复。处理单元63,还用于撤销向网络端设备发布的主机路由,以及将该主机路由的属性修改为不可发布。
作为示例,结合图4,确定单元61和处理单元63可以用于执行S104。
可选的,上述主机路由是上述任意通信链路连接的用户端设备请求与网络端设备建立连接时,根据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共享的地址池中的地址生成的。
可选的,上述地址池的UNR预先由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分别向网络端设备发布。
关于上述可选方式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见前述的方法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此外,上述提供的任一种路由发布装置60的解释以及有益效果的描述均可参考上述对应的方法实施例,不再赘述。
作为示例,结合图2,路由发布装置60中的确定单元61和处理单元63所实现的功能可以通过图2中的处理器21执行图2中的存储器22中的程序代码实现。发送单元62和接收单元64所实现的功能可以通过图2中的通信接口23实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系统70,如图7所示,该芯片系统7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至少一个接口电路。作为示例,当该芯片系统70包括一个处理器和一个接口电路时,则该一个处理器可以是图7中实线框所示的处理器71(或者是虚线框所示的处理器71),该一个接口电路可以是图7中实线框所示的接口电路72(或者是虚线框所示的接口电路72)。当该芯片系统70包括两个处理器和两个接口电路时,则该两个处理器包括图7中实线框所示的处理器71和虚线框所示的处理器71,该两个接口电路包括图7中实线框所示的接口电路72和虚线框所示的接口电路72。对此不作限定。
处理器71和接口电路72可通过线路互联。例如,接口电路72可用于接收信号(例如获取状态报文等)。又例如,接口电路72可用于向其它装置(例如处理器71)发送信号。示例性的,接口电路72可读取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并将该指令发送给处理器71。当该指令被处理器71执行时,可使得路由发布装置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步骤。当然,该芯片系统70还可以包含其他分立器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参考图8,图8示出了处理器71的一种硬件架构图。
如图8所示,处理器71包括:至少一个CPU,存储器,存储器的类型例如可以包括SRAM和ROM,微控制器(Microcontroller Unit,MCU)、安全子系统、WLAN子系统、总线、传输接口等。虽然图7中未示出,该芯片系统70还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Processor,AP),NPU等其他专用处理器,以及电源管理子系统、时钟管理子系统和功耗管理子系统等其他子系统。
芯片系统70的上述各个部分通过连接器相耦合,示例性的,连接器包括各类接口、传输线或总线等,这些接口通常是电性通信接口,但是也可能是机械接口或其它形式的接口,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可选的,CPU可以是一个单核(single-CPU)处理器或多核(multi-CPU)处理器;可选的,CPU可以是多个处理器构成的处理器组,多个处理器之间通过一个或多个总线彼此耦合。在一种可选的情况中,CPU通过调用片上存储器或者片外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实现如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任一种无线投屏的方法。在一种可选的情况中,CPU和MCU共同实现如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任一种无线投屏的方法,例如CPU完成无线投屏的方法中的部分步骤,而MCU完成无线投屏的方法中的其他步骤。在一种可选的情况中,AP或者其他专用处理器通过调用片上存储器或者片外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指令实现如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任一种无线投屏的方法。
该传输接口可以为处理器芯片的接收和发送数据的接口,该传输接口通常包括多种接口,在一种可选的情况下,该传输接口可以包括内部整合电路(Inter-IntegratedCircuit,I2C)接口、串行外设接口(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SPI)、通用异步收发机(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UART)接口、通用输入输出(General-purpose input/output,GPIO)接口等。应当理解,这些接口可以是通过复用相同的物理接口来实现不同的功能。
在一种可选的情况中,传输接口还可以包括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High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HDMI)、V-By-One接口、嵌入式显示端口(EmbeddedDisplay Port,eDP)、移动产业处理器接口(Mobile Industry Processor Interface,MIPI)或Display Port(DP)等。
在一种可选的情况中,上述各部分集成在同一个芯片上;在另一种可选的情况中,存储器可以是独立存在的芯片。
安全子系统可以用于实现对安全认证的相关加密算法。应当理解,与安全认证的相关加密算法通常是硬件实现的,从而可以进一步提升加密算法的安全性。
WLAN子系统例如可以包括RF电路和基带。
本申请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指令在路由发布装置上运行时,该路由发布装置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所示的方法流程中该路由发布装置执行的各个步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公开的方法可以实施为以机器可读格式被编码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或者被编码在其它非瞬时性介质或者制品上的计算机程序指令。
图9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承载计算机程序产品的信号承载介质的结构示意图,该信号承载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产品或用于存储计算设备上执行计算机进程的计算机程序。
如图9所示,信号承载介质9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程序指令,其当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运行时可以提供以上针对图4描述的功能或者部分功能。因此,例如,参考图4中S101~S104的一个或多个特征可以由与信号承载介质90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来承担。此外,图9中的程序指令也描述示例指令。
在一些示例中,信号承载介质90可以包含计算机可读介质91,诸如但不限于,硬盘驱动器、紧密盘(CD)、数字视频光盘(DVD)、数字磁带、存储器、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信号承载介质90可以包含计算机可记录介质92,诸如但不限于,存储器、读/写(R/W)CD、R/W DVD、等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信号承载介质90可以包含通信介质93,诸如但不限于,数字和/或模拟通信介质(例如,光纤电缆、波导、有线通信链路、无线通信链路、等等)。
信号承载介质90可以由无线形式的通信介质93(例如,遵守IEEE 1902.11标准或者其它传输协议的无线通信介质)来传达。一个或多个程序指令可以是,例如,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或者逻辑实施指令。
在一些示例中,诸如针对图4描述的路由发布装置可以被配置为,响应于通过计算机可读介质91、计算机可记录介质92、和/或通信介质93中的一个或多个程序指令,提供各种操作、功能、或者动作。
应该理解,这里描述的布置仅仅是用于示例的目的。因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其它布置和其它元素(例如,机器、接口、功能、顺序、和功能组等等)能够被取而代之地使用,并且一些元素可以根据所期望的结果而一并省略。另外,所描述的元素中的许多是可以被实现为离散的或者分布式的组件的、或者以任何适当的组合和位置来结合其它组件实施的功能实体。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程序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来实现。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和执行计算机执行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的流程或功能。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者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以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6)

1.一种路由发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由第一设备执行,所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运行主备协议,所述第一设备是备设备,所述第二设备是主设备,所述第二设备用于在多个用户端设备和网络端设备之间转发报文;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所述第二设备和所述多个用户端设备之间的任意通信链路故障;
向所述网络端设备发布所述任意通信链路连接的用户端设备的主机路由,所述主机路由用于指示所述网络端设备在接收到来自所述任意通信链路连接的用户端设备的业务报文后,将所述业务报文的响应报文经由所述第一设备发送至所述任意通信链路连接的用户端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所述网络端设备发布所述任意通信链路连接的用户端设备的主机路由,包括:
将所述主机路由的属性修改为可发布;
向所述网络端设备发送所述主机路由。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第二设备和所述多个用户端设备之间的任意通信链路故障,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状态报文,所述状态报文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设备和所述多个用户端设备之间通信链路的状态;
根据所述状态报文,确定所述第二设备和所述多个用户端设备之间的任意通信链路故障。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确定所述第二设备和所述多个用户端设备之间的任意通信链路故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任意通信链路连接的用户端设备和所述网络端设备之间转发报文。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任意通信链路的故障恢复;
撤销向所述网络端设备发布的所述主机路由,以及将所述主机路由的属性修改为不可发布。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路由是所述任意通信链路连接的用户端设备请求与所述网络端设备建立连接时,根据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共享的地址池中的地址生成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址池的用户网段路由UNR预先由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分别向所述网络端设备发布。
8.一种路由发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部署于第一设备,所述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之间运行主备协议,所述第一设备是备设备,所述第二设备是主设备,所述第二设备用于在多个用户端设备和网络端设备之间转发报文;所述装置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二设备和所述多个用户端设备之间的任意通信链路故障;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网络端设备发布所述任意通信链路连接的用户端设备的主机路由,所述主机路由用于指示所述网络端设备在接收到来自所述任意通信链路连接的用户端设备的业务报文后,将所述业务报文的响应报文经由所述第一设备发送至所述任意通信链路连接的用户端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将所述主机路由的属性修改为可发布;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网络端设备发送所述主机路由。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设备发送的状态报文,所述状态报文用于指示所述第二设备和所述多个用户端设备之间通信链路的状态;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状态报文,确定所述第二设备和所述多个用户端设备之间的任意通信链路故障。
11.根据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单元和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在所述确定单元确定所述第二设备和所述多个用户端设备之间的任意通信链路故障之后,在所述任意通信链路连接的用户端设备和所述网络端设备之间转发报文。
12.根据权利要求8-11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确定所述任意通信链路的故障恢复;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撤销向所述网络端设备发布的所述主机路由,以及将所述主机路由的属性修改为不可发布。
13.根据权利要求8-1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机路由是所述任意通信链路连接的用户端设备请求与所述网络端设备建立连接时,根据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共享的地址池中的地址生成的。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址池的用户网段路由UNR预先由所述第一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分别向所述网络端设备发布。
15.一种路由发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传输接口,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通过所述传输接口接收或发送数据,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配置为调用存储在存储器中的程序指令,以使得所述数据传输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在计算机或处理器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或所述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131784.1A 2021-01-30 2021-01-30 一种路由发布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49285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31784.1A CN114928535A (zh) 2021-01-30 2021-01-30 一种路由发布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31784.1A CN114928535A (zh) 2021-01-30 2021-01-30 一种路由发布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28535A true CN114928535A (zh) 2022-08-19

Family

ID=828042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31784.1A Pending CN114928535A (zh) 2021-01-30 2021-01-30 一种路由发布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2853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65779B (zh) 一种路由同步方法及跨设备链路聚合组
US20080263544A1 (en) Computer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JP5107339B2 (ja) アクティブ地理的冗長性の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07622032B (zh) 一种i2c总线的三线扩展方法及电路
US20130259053A1 (en) Switch,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WO2019100266A1 (zh) 移动边缘主机服务通知方法和装置
US20160205033A1 (en) Pool element status information synchronization method, pool register, and pool element
CN113839862B (zh) Mclag邻居之间同步arp信息的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9691031B (zh) 业务报文传输方法及节点设备
CN110932876B (zh) 一种通信系统、方法及装置
WO2019071800A1 (zh) 电子设备、网络共享方法及装置
CN115102896B (zh) 数据广播方法、广播加速器、noc、soc及电子设备
WO2022017099A1 (zh) 通信方法、cp设备及nat设备
CN108900441B (zh) 网络切换方法、第一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2052496A1 (zh) 地址预留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系统
CN109245911B (zh) 一种bras热备的实现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921576B (zh) 基于虚拟化系统的数据网与管理网的流量分离方法及装置
CN114928535A (zh) 一种路由发布方法及装置
CN115665026A (zh) 一种集群组网的方法和装置
CN106302205A (zh) 一种基于lldp协议的多主冲突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1865751B (zh) 集中式网关部署方法、装置、集中式网关及电子设备
CN109039680B (zh) 一种切换主宽带网络网关bng和备bng的方法、系统和bng
CN109361781B (zh) 报文转发方法、装置、服务器、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0943922A (zh) 一种数据分流方法及路由器
CN113746574B (zh) 一种信息交互方法、系统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