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27874A - 一种集成180度混合网络的和差波束扫描漏波天线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成180度混合网络的和差波束扫描漏波天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927874A CN114927874A CN202210688618.6A CN202210688618A CN114927874A CN 114927874 A CN114927874 A CN 114927874A CN 202210688618 A CN202210688618 A CN 202210688618A CN 114927874 A CN114927874 A CN 11492787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ve antenna
- leaky
- periodic
- hybrid network
- degree hybri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6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935 neut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30 et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antennas with earthing switches, lead-in devices or lightning protecto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01Q1/38—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formed by a conductive layer on an insulating support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8—Earthing means; Earth screens; Counterpois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3/00—Waveguide horns or mouths; Slot antennas; Leaky-waveguide antennas; Equivalent structures causing radiation alo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of a guided wave
- H01Q13/20—Non-resonant leaky-waveguide or transmission-line antennas; Equivalent structures causing radiation alo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of a guided wave
- H01Q13/206—Microstrip transmission line antennas
Landscapes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成180度混合网络的和差波束扫描漏波天线,包括介质板、第一个周期性漏波天线、第二个周期性漏波天线、180度混合网络、金属接地板;所述的介质板安装在金属接地板上,所述的第一个周期性漏波天线和第二个周期性漏波天线、180度混合网络安装在所述的介质板上;所述的第一个周期性漏波天线和180度混合网络的一个输出端口连接,第二个周期性漏波天线和180度混合网络的另一个输出端口连接;所述的第一个周期性漏波天线中单元数量少于所述的第二个周期性漏波天线中的单元数量;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结构复杂,成本高,精度低的问题,并具有低成本,易集成,易加工、能够实现高精度的目标探测和跟踪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设备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集成180度混合网络的和差波束扫描漏波天线。
背景技术
漏波天线是一种行波天线,其主要特征是主瓣波束能够随着频率的变化而进行扫描。传统的漏波天线是通过金属矩形波导开缝的方案来实现,这种方案的缺点在于波导的体积大,不易于集成。后来,利用微带线或基片集成波导的方案具有平面结构、体积小、容易和电路集成等优点而引起人们的兴趣,因此具有单波束扫描的漏波天线已被广泛研究。
在雷达等系统中,单波束扫描中波束宽度的影响会导致对目标角度的确定出现误差。和差波束来提升对目标定位的精度和实现对目标的跟踪,对于雷达的性能有很大的提升。因此,设计一种具有和差波束扫描功能的漏波天线在雷达等系统中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传统的波束扫描方案主要有两种方案,其中一种是机械扫描,需要将天线放置于转台上实现,这种方案不易于集成,成本较高且精度有限。而另外一种是相控阵天线,需要复杂的馈电网络,其设计复杂和成本较高。针对这一问题,现有专利公开有一种具有大圆极化波束扫描范围的基片集成波导漏波天线,解决了传统圆极化漏波天线圆极化波束扫描范围小的问题。然而现有的有波束扫描功能的漏波天线结构较复杂,成本较高,精度较低。因此,如何设计一种低成本,易集成,易加工、能够实现高精度的探测和跟踪的漏波天线是本技术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集成180度混合网络的和差波束扫描漏波天线,该天线具有低成本,易集成,易加工、能够实现高精度的探测和跟踪的优点。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集成180度混合网络的和差波束扫描漏波天线,包括介质板、第一个周期性漏波天线、第二个周期性漏波天线、180度混合网络、金属接地板;所述的介质板安装在金属接地板上,所述的第一个周期性漏波天线和第二个周期性漏波天线、180度混合网络安装在所述的介质板上;所述的第一个周期性漏波天线和180度混合网络的一个输出端口连接,第二个周期性漏波天线和180度混合网络的另一个输出端口连接;所述的第一个周期性漏波天线中单元数量少于所述的第二个周期性漏波天线中的单元数量。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个周期性漏波天线中包括11个周期性的单元,每个单元中有两个交错放置的缝隙和两个短路钉;所述的单元周期性排列,其周期距离为p1。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个周期性漏波天线中包括12个周期性的单元,每个单元中有两个交错放置的缝隙和两个短路钉;所述的单元周期性排列,其周期距离为p2。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个周期性漏波天线中的周期距离p1大于所述的第二个周期性漏波天线中的周期距离p2。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个周期性漏波天线中的缝隙的长度和宽度和第二个周期性漏波天线中的缝隙相同;所述的第一个周期性漏波天线中缝隙相对于该天线中轴线的距离和第二个周期性漏波天线中缝隙相对于该天线中轴线的距离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个周期性漏波天线中的短路钉的直径和第二个周期性漏波天线中的短路钉相同;所述的第一个周期性漏波天线中短路钉和该天线中轴线的距离bvia1和第二个周期性漏波天线中短路钉和该天线中轴线的距离bvia2不同。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个周期性漏波天线中的第一个缝隙距离SIW初始位置xa1和第二个周期性漏波天线中的第一个缝隙距离SIW初始位置xa2不同;所述的第一个周期性漏波天线中的最后一个缝隙距离SIW末尾位置xb1和第二个周期性漏波天线中的最后一个缝隙距离SIW末尾位置xb2不同。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个周期性漏波天线、第二个周期性漏波天线和180度混合网络的两个输出端口相连接,构成整个天线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的180度混合网络中的和端口被激励,同时第一个周期性漏波天线终端、第二个周期性漏波天线终端和180度混合网络的差端口接负载以实现和波束扫描;所述的180度混合网络中的差端口被激励,同时第一个周期性漏波天线终端、第二个周期性漏波天线终端和180度混合网络的和端口接负载以实现差波束扫描。
优选地,所述负载的电阻为50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在两个基片集成波导中分别刻蚀不同周期的缝隙对,构成第一个漏波天线和第二个漏波天线,使其能够同时向空间中同时辐射出两个不同角度的波束;同时,引入短路钉进行阻抗匹配可以有效抑制开阻带效应;当和端口馈电、其余端口接50Ω负载时,天线会辐射出一个波束宽度较大的和波束;当差端口、其余端口接50Ω负载馈电时,天线会辐射出差波束;由此,这种结构不仅能够提供了足够的工作带宽和增益,在工作带宽内实现了广扫描范围,解决了现有技术有波束扫描功能的漏波天线精度低、无法实现准确角度测量和跟踪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漏波天线的透视图;
图2为本漏波天线的俯视图;
图3是本漏波天线中两个漏波天线的简单示意图;
图4是本漏波天线中两个漏波天线单元的示意图;
图5是本漏波天线的侧视图;
图6是本漏波天线中的180度混合网络的示意图,(a)是其俯视图,(b)是其仰视图;
图7是本漏波天线中和端口和差端口的反射系数图;
图8是本漏波天线中和端口和差端口的隔离度图;
图9是本漏波天线的传输系数图,其中,(a)和端口和两个漏波天线终端的传输系数图;(b)差端口和两个漏波天线终端的传输系数图;
图12是本漏波天线的和波束的增益图;
图13是本漏波天线中差波束中的两个波束的增益图;
图14是本漏波天线中差波束的零点深度图;
图15是本漏波天线的波束扫描范围图;
图16是本漏波天线的效率图;
其中,1-介质板、2-第一个漏波天线、3-第二个漏波天线、4-180度混合网络、5-金属接地板。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一种集成180度混合网络的和差波束扫描漏波天线,包括介质板1、第一个漏波天线2、第二个漏波天线3、180度混合网络4、金属接地板5;所述的介质板1安装在金属接地板5上,所述的第一个漏波天线2和第二个漏波天线3安装在所述的介质板1上;所述的第一个周期性漏波天线和180度混合网络的一个输出端口连接;所述的第二个周期性漏波天线和180度混合网络的另一个输出端口连接。所述的第一个周期性漏波天线中单元数量少于所述的第二个周期性漏波天线中的单元数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个漏波天线和第二个漏波天线可以为包括基于金属微带线、共面线、槽线和鳍状线等多种适合制作微波集成电路的平面结构的漏波天线,通过在平面传输线上加载周期性的扰动结构获得漏波天线性能。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一种集成180度混合网络的和差波束扫描漏波天线,包括介质板1、第一个漏波天线2、第二个漏波天线3、180度混合网络4、金属接地板5;所述的介质板1安装在金属接地板5上,所述的第一个漏波天线2和第二个漏波天线3安装在所述的介质板1上;所述的第一个漏波天线2和第二个漏波天线3安装在所述的介质板1上;所述的第一个周期性漏波天线和180度混合网络的一个输出端口连接;所述的第二个周期性漏波天线和180度混合网络的另一个输出端口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介质板1为固体电介质,具有装配难度低,便于生产的特点,所述的介质板1位于的滚动角平面上,所述的第一个漏波天线2和第二个漏波天线3安装分别安装在所述介质板1的中轴线两侧,且通过微带线和180度混合网络的两个输出端口相连接,将180度混合网络集成到漏波天线中。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个周期性漏波天线中包括11个周期性的单元,每个单元中有一对交错放置的缝隙和一对短路钉。所述的单元周期性排列,其周期距离为p1。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个周期性漏波天线中包括12个周期性的单元,每个单元中有一对交错放置的缝隙和一对短路钉。所述的单元周期性排列,其周期距离为p2。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个漏波天线中的缝隙对和短路钉对构成的单元(图4)的周期距离p1大于所述的第二个漏波天线中的缝隙对和短路钉对构成的单元(图4)的周期距离p2。本实施中p1为19.6mm,p2为18mm。
所述的第一个周期性漏波天线中的缝隙的长度和宽度和第二个周期性漏波天线中的缝隙相同。所述的第一个周期性漏波天线中缝隙相对于该天线中轴线的距离和第二个周期性漏波天线中缝隙相对于该天线中轴线的距离相同。本实施例中,缝隙的长度为7mm,宽度为1mm,而缝隙相对于每个漏波天线中轴线的距离为3.2mm。
所述的第一个周期性漏波天线(2)中的短路钉的直径和第二个周期性漏波天线(3)中的短路钉相同。所述的第一个周期性漏波天线(2)中短路钉和该天线中轴线的距离和第二个周期性漏波天线(3)中短路钉和该天线中轴线的距离不同。本实施例中,短路钉的直径为0.8mm,第一个漏波天线中短路钉相对于天线中轴线的距离为3.2mm,第二个漏波天线中短路钉相对于天线中轴线的距离为3.05mm。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一种集成180度混合网络的和差波束扫描漏波天线,包括介电常数为2.2,损耗角正切为0.0009,长度为264mm,宽度为40mm,厚度为0.762mm的介质板1、第一个漏波天线2、第二个漏波天线3、180度混合网络4、长度为264mm,宽度为40mm的金属接地板5;所述的介质板1安装在金属接地板5上,所述的第一个漏波天线2和第二个漏波天线3安装在所述的介质板1上;所述的第一个周期性漏波天线和180度混合网络的一个输出端口连接;所述的第二个周期性漏波天线和180度混合网络的另一个输出端口连接。所述的第一个周期性漏波天线中单元数量少于所述的第二个周期性漏波天线中的单元数量,并且所述的第一个周期性漏波天线中单元的周期距离大于所述的第二个周期性漏波天线中单元的周期距离。
本实施例中,本漏波天线采用印刷电路板技术和金属化过孔制作而成,具有成本低,装配难度低的优先。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个漏波天线中的单元数量为11个,一个周期单元中包括一对交错的缝隙对和一对交错的短路钉。其单元周期距离为p1。本实施例中p1=19.6mm。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个漏波天线中的单元数量为12个,一个周期单元中包括一对交错的缝隙对和一对交错的短路钉。其单元周期距离为p2。本实施例中p2=18mm。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个漏波天线中的单元周期距离p1大于所述的第二个漏波天线中的单元周期距离p2。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个周期性漏波天线中的缝隙的长度和宽度和第二个周期性漏波天线中的缝隙相同。所述的第一个周期性漏波天线中缝隙相对于该天线中轴线的距离和第二个周期性漏波天线中缝隙相对于该天线中轴线的距离相同。本实施例中缝隙的长度为7mm,宽度为1mm,缝隙和其所在天线的中轴线距离为3.2mm。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个周期性漏波天线中的短路钉的直径和第二个周期性漏波天线中的短路钉相同。所述的第一个周期性漏波天线中短路钉和该天线中轴线的距离和第二个周期性漏波天线中短路钉和该天线中轴线的距离不同。本实施例中的短路钉的直径为0.8mm,第一个漏波天线中短路钉和中轴线的距离为3.2mm,第二个漏波天线中短路钉和中轴线的距离为3.05mm。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个周期性漏波天线2中的第一个缝隙距离SIW初始位置和第二个周期性漏波天线3中的第一个缝隙距离SIW初始位置不同。本实施例中的第一个漏波天线的第一个缝隙和SIW初始位置的距离为3.2mm,第二个漏波天线的第一个缝隙和SIW初始位置的距离为2.2mm。第一个漏波天线中的最后一个缝隙和SIW末尾位置与第二个漏波天线中的最后一个缝隙和SIW末尾位置均为1mm。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180度混合网络的和端口馈电时,其他三个端口均接阻抗负载;所述的180度混合网络的差端口馈电时,其他三个端口均接阻抗负载。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阻抗负载的电阻为50Ω。
实施例4
如图1所示,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一种集成180度混合网络的和差波束扫描漏波天线,包括介电常数为2.2,损耗角正切为0.0009,长度为264mm,宽度为40mm,厚度为0.762mm的介质板1、第一个漏波天线2、第二个漏波天线3、180度混合网络4、长度为264mm,宽度为40mm的金属接地板5;所述的介质板1安装在金属接地板5上,所述的第一个漏波天线2和第二个漏波天线3安装在所述的介质板1上;所述的第一个周期性漏波天线和180度混合网络的一个输出端口连接;所述的第二个周期性漏波天线和180度混合网络的另一个输出端口连接。所述的第一个周期性漏波天线中单元数量少于所述的第二个周期性漏波天线中的单元数量,并且所述的第一个周期性漏波天线中单元的周期距离大于所述的第二个周期性漏波天线中单元的周期距离。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个漏波天线2、第二个漏波天线3,180度混合网络均为平面结构。
本实施例中,所述介质板1为固体电介质,其具有装配难度低,便于生产的特点。
本实施例中,本漏波天线采用印刷电路板技术和金属化过孔制作而成,具有成本低,装配难度低的优先。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个漏波天线中的单元数量为11个,一个周期单元中包括一对交错的缝隙对和一对交错的短路钉。其单元周期距离为p1。本实施例中p1=19.6mm。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个漏波天线中的单元数量为12个,一个周期单元中包括一对交错的缝隙对和一对交错的短路钉。其单元周期距离为p2。本实施例中p2=18mm。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个漏波天线中的单元周期距离p1大于所述的第二个漏波天线中的单元周期距离p2。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个周期性漏波天线中的缝隙的长度和宽度和第二个周期性漏波天线中的缝隙相同。所述的第一个周期性漏波天线中缝隙相对于该天线中轴线的距离和第二个周期性漏波天线中缝隙相对于该天线中轴线的距离相同。本实施例中缝隙的长度为7mm,宽度为1mm,缝隙和其所在天线的中轴线距离为3.2mm。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个周期性漏波天线中的短路钉的直径和第二个周期性漏波天线中的短路钉相同。所述的第一个周期性漏波天线中短路钉和该天线中轴线的距离和第二个周期性漏波天线中短路钉和该天线中轴线的距离不同。本实施例中的短路钉的直径为0.8mm,第一个漏波天线中短路钉和中轴线的距离为3.2mm,第二个漏波天线中短路钉和中轴线的距离为3.05mm。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个周期性漏波天线2中的第一个缝隙距离SIW初始位置和第二个周期性漏波天线3中的第一个缝隙距离SIW初始位置不同。本实施例中的第一个漏波天线的第一个缝隙和SIW初始位置的距离为3.2mm,第二个漏波天线的第一个缝隙和SIW初始位置的距离为2.2mm。第一个漏波天线中的最后一个缝隙和SIW末尾位置与第二个漏波天线中的最后一个缝隙和SIW末尾位置均为1mm。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180度混合网络的和端口馈电时,其他三个端口均接阻抗负载;所述的180度混合网络的差端口馈电时,其他三个端口均接阻抗负载。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阻抗负载的电阻为50Ω。
如图7所示,端口1(和端口)阻抗带宽(|S11|<-10dB)和端口2(差端口)的阻抗带宽(|S22|<-10dB)在11GHz-17GHz内基本满足|S|<-10dB要求。
如图8所示,端口1(和端口)和端口2(差端口)的实测隔离度大于20dB,和端口和差端口之间有很好的隔离度。
如图9(a)所示,端口1(和端口)和两个输出端口的传输系数接近-10dB,说明当和端口馈电时,传输到两个漏波天线能量都有被较好地辐射到自由空间中。如图9(b)所示,端口2(差端口)和两个输出端口的传输系数接近-10dB,说明当差端口馈电时,能量有被较好地辐射到自由空间中。
如图12所示,和波束的增益随着频率增大而增大,最大增益达到15.9dBi。
如图13所示,差波束中两个波束的增益约为12.5dBi左右且两个增益之间相差不超过1dB。
如图14所示,实测的差波束中零点深度最低能够达到40.8dB。
如图15所示,和波束扫描和差波束中零点的扫描具有一致性,该天线的扫描范围从-33.4°到20.8°。
如图16所示,天线中两个端口(和端口和差端口)馈电时的辐射效率和总效率几乎一致,辐射效率约为80%,总效率约为60%。
本发明将本漏波天线装配在介电常数为2.2,损耗角正切为0.0009,损耗角正切为0.0009,长度为264mm,宽度为40mm,厚度为0.762mm的介质板上,并将第一个漏波天线2、第二个漏波天线3、180度混合网络4集成到一起。在每个漏播天线中通过纵向的缝隙产生空间谐波向空间中辐射出能量,当周期不同时,每个漏波天线所辐射的波束角度也不同,从而实现同时向空间中同时辐射出两个不同角度的波束。当使用和端口馈电时,天线会辐射出一个和波束;当使用差端口馈电时,天线会辐射出差波束。由此,这种结构不仅能够提供了足够的工作带宽和增益,解决了现有技术有单波束扫描功能的漏波天线无法实现高精度角度测量和跟踪的问题。
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于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集成180度混合网络的和差波束扫描漏波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介质板(1)、第一个周期性漏波天线(2)、第二个周期性漏波天线(3)、180度混合网络(4)、金属接地板(5);所述的介质板(1)安装在金属接地板(5)上,所述的第一个周期性漏波天线(2)和第二个周期性漏波天线(3)、180度混合网络(4)安装在所述的介质板(1)上;所述的第一个周期性漏波天线(2)和180度混合网络(4)的一个输出端口连接,第二个周期性漏波天线(3)和180度混合网络(4)的另一个输出端口连接;所述的第一个周期性漏波天线(2)中单元数量少于所述的第二个周期性漏波天线(3)中的单元数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180度混合网络的和差波束扫描漏波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个周期性漏波天线(2)中包括11个周期性的单元,每个单元中有两个交错放置的缝隙和两个短路钉;所述的单元周期性排列,其周期距离为p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180度混合网络的和差波束扫描漏波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个周期性漏波天线(3)中包括12个周期性的单元,每个单元中有两个交错放置的缝隙和两个短路钉;所述的单元周期性排列,其周期距离为p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180度混合网络的和差波束扫描漏波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个周期性漏波天线(2)中的周期距离p1大于所述的第二个周期性漏波天线(3)中的周期距离p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180度混合网络的和差波束扫描漏波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个周期性漏波天线(2)中的缝隙的长度和宽度和第二个周期性漏波天线(3)中的缝隙相同;所述的第一个周期性漏波天线(2)中缝隙相对于该天线中轴线的距离和第二个周期性漏波天线(3)中缝隙相对于该天线中轴线的距离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成180度混合网络的和差波束扫描漏波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个周期性漏波天线(2)中的短路钉的直径和第二个周期性漏波天线(3)中的短路钉相同;所述的第一个周期性漏波天线(2)中短路钉和该天线中轴线的距离bvia1和第二个周期性漏波天线(3)中短路钉和该天线中轴线的距离bvia2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成180度混合网络的和差波束扫描漏波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个周期性漏波天线(2)中的第一个缝隙距离SIW初始位置xa1和第二个周期性漏波天线(3)中的第一个缝隙距离SIW初始位置xa2不同;所述的第一个周期性漏波天线(2)中的最后一个缝隙距离SIW末尾位置xb1和第二个周期性漏波天线(3)中的最后一个缝隙距离SIW末尾位置xb2不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成180度混合网络的和差波束扫描漏波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个周期性漏波天线(2)、第二个周期性漏波天线(3)和180度混合网络的两个输出端口相连接,构成整个天线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集成180度混合网络的和差波束扫描漏波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180度混合网络(4)中的和端口被激励,同时第一个周期性漏波天线(2)终端、第二个周期性漏波天线(3)终端和180度混合网络(4)的差端口接负载以实现和波束扫描;所述的180度混合网络(4)中的差端口被激励,同时第一个周期性漏波天线(2)终端、第二个周期性漏波天线(3)终端和180度混合网络(4)的和端口接负载以实现差波束扫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集成180度混合网络的和差波束扫描漏波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的电阻为50Ω。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688618.6A CN114927874B (zh) | 2022-06-17 | 2022-06-17 | 一种集成180度混合网络的和差波束扫描漏波天线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688618.6A CN114927874B (zh) | 2022-06-17 | 2022-06-17 | 一种集成180度混合网络的和差波束扫描漏波天线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927874A true CN114927874A (zh) | 2022-08-19 |
CN114927874B CN114927874B (zh) | 2025-02-14 |
Family
ID=828154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688618.6A Active CN114927874B (zh) | 2022-06-17 | 2022-06-17 | 一种集成180度混合网络的和差波束扫描漏波天线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927874B (zh) |
Citation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00514A (zh) * | 2005-05-30 | 2005-11-23 | 东南大学 | 基片集成波导双频宽带缝隙阵列天线单元 |
CN1719662A (zh) * | 2005-06-08 | 2006-01-11 | 东南大学 | 介质基片集成单脉冲天线 |
CN101533960A (zh) * | 2009-04-15 | 2009-09-16 | 东南大学 | 毫米波四极化频率扫描天线 |
CN103441340A (zh) * | 2013-08-14 | 2013-12-11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极化可变和频率扫描的半模基片集成波导漏波天线 |
US20140347234A1 (en) * | 2011-01-13 | 2014-11-27 | Polyvalor, Limited Partnership | Polarization-diverse antennas and systems |
US20170288313A1 (en) * | 2016-03-31 | 2017-10-05 | Cubtek Inc. | Dual slot siw antenna unit and array module thereof |
CN108550982A (zh) * | 2018-04-18 | 2018-09-18 | 佛山市顺德区中山大学研究院 | 一种实现二维全向扫描的周期半宽度漏波二元阵列天线 |
CN109980363A (zh) * | 2017-12-28 | 2019-07-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基片集成波导的阵列天线 |
CN110504546A (zh) * | 2019-07-18 | 2019-11-26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基于基片集成波导的高次模单脉冲天线 |
CN111029793A (zh) * | 2019-12-10 | 2020-04-17 | 南京理工大学 | 一种高频率敏感度频扫天线 |
US20210184361A1 (en) * | 2019-12-17 | 2021-06-17 | Thales | Leaky wave antenna in AFSIW technology |
US20210278499A1 (en) * | 2018-07-25 | 2021-09-09 |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 Radar sensor |
CN114284739A (zh) * | 2021-12-20 | 2022-04-05 | 中山大学 | 一种Ku波段的具有和差波束扫描功能的漏波天线 |
CN114552224A (zh) * | 2021-12-17 | 2022-05-27 | 中山大学 | 一种具有零点扫描功能的漏波天线 |
-
2022
- 2022-06-17 CN CN202210688618.6A patent/CN11492787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700514A (zh) * | 2005-05-30 | 2005-11-23 | 东南大学 | 基片集成波导双频宽带缝隙阵列天线单元 |
CN1719662A (zh) * | 2005-06-08 | 2006-01-11 | 东南大学 | 介质基片集成单脉冲天线 |
CN101533960A (zh) * | 2009-04-15 | 2009-09-16 | 东南大学 | 毫米波四极化频率扫描天线 |
US20140347234A1 (en) * | 2011-01-13 | 2014-11-27 | Polyvalor, Limited Partnership | Polarization-diverse antennas and systems |
CN103441340A (zh) * | 2013-08-14 | 2013-12-11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极化可变和频率扫描的半模基片集成波导漏波天线 |
US20170288313A1 (en) * | 2016-03-31 | 2017-10-05 | Cubtek Inc. | Dual slot siw antenna unit and array module thereof |
CN109980363A (zh) * | 2017-12-28 | 2019-07-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基片集成波导的阵列天线 |
CN108550982A (zh) * | 2018-04-18 | 2018-09-18 | 佛山市顺德区中山大学研究院 | 一种实现二维全向扫描的周期半宽度漏波二元阵列天线 |
US20210278499A1 (en) * | 2018-07-25 | 2021-09-09 |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 Radar sensor |
CN110504546A (zh) * | 2019-07-18 | 2019-11-26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一种基于基片集成波导的高次模单脉冲天线 |
CN111029793A (zh) * | 2019-12-10 | 2020-04-17 | 南京理工大学 | 一种高频率敏感度频扫天线 |
US20210184361A1 (en) * | 2019-12-17 | 2021-06-17 | Thales | Leaky wave antenna in AFSIW technology |
CN114552224A (zh) * | 2021-12-17 | 2022-05-27 | 中山大学 | 一种具有零点扫描功能的漏波天线 |
CN114284739A (zh) * | 2021-12-20 | 2022-04-05 | 中山大学 | 一种Ku波段的具有和差波束扫描功能的漏波天线 |
Non-Patent Citations (4)
Title |
---|
QIAOSHAN ZHANG; MINGTAO ZHANG;: "A Low-Profile Beam-Steering Reflectarray With Integrated Leaky-Wave Feed and 2-Bit Phase Resolution for Ka-Band SatCom", 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 15 September 2021 (2021-09-15) * |
李世超;侯培培;屈俭;郝丛静;贾渠;李刚;李超;: "基于波导缝隙阵列的新型太赫兹频率扫描天线", 雷达学报, no. 01, 5 February 2018 (2018-02-05) * |
甘雨辰;: "基于基片集成脊波导的宽带漏波天线的设计与仿真", 真空电子技术, no. 03, 25 June 2017 (2017-06-25) * |
白育堃;孙世恩;: "基于半模基片集成波导的宽角扫描漏波天线", 光通信研究, no. 05, 22 September 2020 (2020-09-22)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927874B (zh) | 2025-02-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4868309B (zh) | 具有用于提高角覆盖的超结构的相控阵天线 | |
CN108987946B (zh) | 基于基片集成波导的缝隙阵列天线及其功分网络 | |
CN108511924B (zh) | 一种用于毫米波通信系统的宽带端射天线阵列 | |
CN103326132A (zh) | 功率等分旋转馈电的16单元微带阵列天线 | |
CN113328266B (zh) | 一种基片集成波导天线阵列 | |
Gao et al. | Low-Profile Wideband CTS Array Using Substrate-Integrated Waveguide Technology for $ K $-Band Applications | |
CN114024148B (zh) | 间隙波导馈电毫米波微带天线单元及阵列天线 | |
CN216288989U (zh) | 间隙波导馈电毫米波微带天线单元及阵列天线 | |
CN113013628B (zh) | 一种紧凑型高效率无反射漏波天线 | |
CN114156652A (zh) | 一种低副瓣宽带低交叉极化平面偶极子天线阵列 | |
Vosoogh et al. | Novel low-loss coaxial slot array based on gap waveguide technology for E-band automotive radar applications | |
CN114284739B (zh) | 一种Ku波段的具有和差波束扫描功能的漏波天线 | |
CN115458892B (zh) | 基于圆形siw谐振腔的四路同相不等功分器 | |
CN111244619A (zh) | 基于空气基片集成波导的贴片阵列天线 | |
CN117013246A (zh) | 基于人工表面等离激元的宽带双极化平面端射天线 | |
CN114927874B (zh) | 一种集成180度混合网络的和差波束扫描漏波天线 | |
Galler et al. | Dielectric rod antenna for glass-packaged radar sensors at G-band | |
CN109638443B (zh) | 一种具有对称波束的平板宽带圆极化天线 | |
CN114552224A (zh) | 一种具有零点扫描功能的漏波天线 | |
CN115064865A (zh) | 单脉冲基片集成波导共线缝隙阵列天线 | |
Emami et al. | A LTCC ultra-wideband periodic leaky-wave antenna with wide scanning range at 60 GHz | |
CN111864376A (zh) | 一种太赫兹天线 | |
CN111416206A (zh) | 一种基片集成波导缝隙天线 | |
Wang et al. | Single Conductor Endfire Antenna with Easy Assembly and High Gain for 5G Millimeter Wave Application | |
CN220628227U (zh) | 一种高增益圆极化棒状天线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