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27313A - 一种便于二次接线的电流互感器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于二次接线的电流互感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27313A
CN114927313A CN202210666575.1A CN202210666575A CN114927313A CN 114927313 A CN114927313 A CN 114927313A CN 202210666575 A CN202210666575 A CN 202210666575A CN 114927313 A CN114927313 A CN 1149273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ing
secondary wiring
current transformer
casing
transformer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6657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树华
覃庚明
高建明
徐粱山
林永洪
张丽珍
陈东生
卢建谊
申翰锋
钟志恒
曾定
莫敬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SIHUI INSTRUMENT TRANSFORMER WORK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SIHUI INSTRUMENT TRANSFORMER WORK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SIHUI INSTRUMENT TRANSFORMER WORK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SIHUI INSTRUMENT TRANSFORMER WORK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6657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27313A/zh
Publication of CN1149273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273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02Casings
    • H01F27/04Leading of conductors or axles through casings, e.g. for tap-chang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02Casings
    • H01F27/022Encaps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27/00Detail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in general
    • H01F27/28Coils; Windings; Conductive connections
    • H01F27/29Terminals; Tapping arrangements for signal inductan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38/00Adaptations of transformers or inductan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or functions
    • H01F38/20Instruments transformers
    • H01F38/22Instruments transformers for single phase ac
    • H01F38/28Current transformers
    • H01F38/30Constru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formers For Measuring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二次接线的电流互感器结构,包括:壳体和本体,所述本体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本体上设置有一次接线部和二次接线部,所述一次接线部位于所述本体的上方,所述二次接线部位于所述本体的下方,所述二次接线部通过快装组件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一次接线部与所述壳体连接。通过快装组件可实现二次侧导线的快速安装和拆卸,相较于传统的螺钉和螺母的连接方式,本发明在进行二次侧的导线接线的时候,不需要将导线进行弯折、调整、人工固定,避免在拧螺母压紧导线的时候出现操作人员触电的情况,同时避免导线反复弯折、定型、压紧,出现变形、松动的情况,方便二次侧的导线的拆装。

Description

一种便于二次接线的电流互感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感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便于二次接线的电流互感器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电流、电压的互感器为了保护设备,都会保持二次侧开路,在需要的时候在二次侧进行接线,但是目前的接线方式都是需要电工将导线弯折呈环状,以使得导线可以套接在螺钉内,然后通过螺母对导线进行固定,操作繁复并且在长期拆装、弯折、压紧的过程中导线会受到损害,并且存在漏电的风险。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便于二次接线的电流互感器结构,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在发明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于二次接线的电流互感器结构,包括:壳体和本体,所述本体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本体上设置有一次接线部和二次接线部,所述一次接线部位于所述本体的上方,所述二次接线部位于所述本体的下方,所述二次接线部通过快装组件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一次接线部与所述壳体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一次接线排,所述一次接线部与所述一次接线排电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一次接线部通过一次接线排与供电电源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壳体内设置有二次接线槽,所述快装组件设置在所述二次接线槽内。
优选的是,所述快装组件包括卡接部、压线部和旋转部;所述卡接部的侧壁设置有卡台,并且所述卡台位于所述二次接线槽内,所述卡接部通过所述卡台与所述二次接线槽的配合与所述二次接线部电连接,所述卡接部上设置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依次贯穿所述卡接部和所述压线部后与所述旋转部抵接,所述旋转部的一端与所述卡接部轴连接,另一端通过快拆螺钉与所述卡接部连接,所述快拆螺钉和所述卡接部之间设置有弹性垫片,所述压线部可通过所述旋转部压紧固定在所述卡接部上,二次侧用电器的导线可套接所述限位柱上,并通过所述压线部压紧、固定在所述卡接部上与所述卡接部电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压线部的底部设置有压线槽,并且所述压线部通过所述压线槽与所述卡接部插接,所述压线槽内设置有第一复位件,所述第一复位件套设在所述限位柱上,并位于所述压线部和所述卡接部之间,所述限位柱上还设置有第二复位件和销轴,所述第二复位件位于所述压线部的上方和所述销轴的下方,所述销轴位于所述限位柱的端部,所述旋转部通过销轴与所述限位柱抵接。
优选的是,所述二次接线部与所述快装组件电连接或者所述二次接线部与所述二次接线槽电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壳体的底部设置有封线组件,所述封线组件包括束线管和封装管;所述束线管的外壁设置有第一密封环,所述第一密封环位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束线管通过所述第一密封环与所述壳体的内壁连接,所述束线管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轴套和限位口,所述封装管的外壁设置有第二密封环,所述第二密封环位于所述壳体的外部,所述封装管通过所述第二密封环与所述壳体的外壁抵接,所述封装管的顶部设置有第二轴套和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和所述限位口的位置相适应,所述第二轴套和所述第一轴套轴连接,所述封装管的内壁设置有弹性件。
优选的是,所述壳体的底部轴连接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套设在所述束线管的外侧并且位于所述壳体的外部,所述封装管的外部套设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与所述安装环螺纹连接,所述螺纹管的长度大于所述封装管的长度,所述螺纹管的内壁设置有毛刷。
优选的是,所述本体采用由环氧树脂作为绝缘固封材料的阻燃防霉高精度电流互感器。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用户在使用本互感器的时候,将互感器竖直放置安装,然后将一次接线部与供电电源进行连接,并在接口处做好防水密封处理,保持二次接线部开路,在有需要的时候将二次侧的导线从壳体的底部穿入,然后打开快装组件之后导线放置在快装组件上并进行安装固定即可,通过快装组件可实现二次侧导线的快速安装和拆卸,相较于传统的螺钉和螺母的连接方式,本发明在进行二次侧的导线接线的时候,不需要将导线进行弯折、调整、人工固定,避免在拧螺母压紧导线的时候出现操作人员触电的情况,同时避免导线反复弯折、定型、压紧,出现变形、松动的情况,方便二次侧的导线的拆装。
本发明所述的便于二次接线的电流互感器结构,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便于二次接线的电流互感器结构的结构及二次侧的导线安装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便于二次接线的电流互感器结构中快装组件的爆炸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便于二次接线的电流互感器结构中快装组件开启和关闭的示意图。
图4为二次接线部分别与快装组件和二次接线槽电连接时快装组件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的便于二次接线的电流互感器结构中封线组件的爆炸图。
图6为本发明所述的便于二次接线的电流互感器结构中封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二次接线槽、3快装组件、31卡接部、311卡台、312限位柱、313快拆螺钉、314弹性垫片、32压线部、321第一复位件、322第二复位件、323销轴、33旋转部、4封线组件、41束线管、411第一密封环、412第一轴套、413限位口、42封装管、421第二密封环、422第二轴套、423限位板、43安装环、44螺纹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图6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于二次接线的电流互感器结构,包括:壳体1和本体,所述本体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本体上设置有一次接线部和二次接线部,所述一次接线部位于所述本体的上方,所述二次接线部位于所述本体的下方,所述二次接线部通过快装组件3与所述壳体1连接,所述一次接线部与所述壳体1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用户在使用本互感器的时候,将互感器竖直放置安装,然后将一次接线部与供电电源进行连接,并在接口处做好防水密封处理,保持二次接线部开路,在有需要的时候将二次侧的导线从壳体1的底部穿入,然后打开快装组件3之后导线放置在快装组件3上并进行安装固定即可,通过快装组件3可实现二次侧导线的快速安装和拆卸,相较于传统的螺钉和螺母的连接方式,本发明在进行二次侧的导线接线的时候,不需要将导线进行弯折、调整、人工固定,避免在拧螺母压紧导线的时候出现操作人员触电的情况,同时避免导线反复弯折、定型、压紧,出现变形、松动的情况,方便二次侧的导线的拆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一次接线排,所述一次接线部与所述一次接线排电连接。所述一次接线部通过一次接线排与供电电源连接。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二次接线槽2,所述快装组件3设置在所述二次接线槽2内。所述本体采用由环氧树脂作为绝缘固封材料的阻燃防霉高精度电流互感器。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在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接线用的一次接线排,用来与供电电源连接,方便壳体1在顶部进行密封处理,二次接线槽2用来为快装组件3提供安装支持,本体为广东四会互感器厂有限公司采用阻燃防霉高精度电流互感器技术制作的互感器,可以有效避免本体出现气泡、开裂、流痕、收缩率大的问题,解决了在本体与壳体1吊装时的快捷固定的问题,本体对测量绕组增加屏蔽,提高精度减少了外界电场对精度的影响,同时本体具有阻燃防霉的性能,增加了本发明的使用寿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快装组件3包括卡接部31、压线部32和旋转部33;所述卡接部31的侧壁设置有卡台311,并且所述卡台311位于所述二次接线槽2内,所述卡接部31通过所述卡台311与所述二次接线槽2的配合与所述二次接线部电连接,所述卡接部31上设置有限位柱312,所述限位柱312依次贯穿所述卡接部31和所述压线部32后与所述旋转部33抵接,所述旋转部33的一端与所述卡接部31轴连接,另一端通过快拆螺钉313与所述卡接部31连接,所述快拆螺钉313和所述卡接部31之间设置有弹性垫片314,所述压线部32可通过所述旋转部33压紧固定在所述卡接部31上,二次侧用电器的导线可套接所述限位柱312上,并通过所述压线部32压紧、固定在所述卡接部31上与所述卡接部31电连接。所述压线部32的底部设置有压线槽,并且所述压线部32通过所述压线槽与所述卡接部31插接,所述压线槽内设置有第一复位件321,所述第一复位件321套设在所述限位柱312上,并位于所述压线部32和所述卡接部31之间,所述限位柱312上还设置有第二复位件322和销轴323,所述第二复位件322位于所述压线部32的上方和所述销轴323的下方,所述销轴323位于所述限位柱312的端部,所述旋转部33通过销轴323与所述限位柱312抵接。所述二次接线部与所述快装组件3电连接或者所述二次接线部与所述二次接线槽2电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了方便二次侧的电器的导线的安装,二次侧的导线端部可以焊接导电的金属环片,方便快速安装,在进行连接的时候,拧开快拆螺钉313,在弹性垫片314的作用下,当快拆螺钉313处于拧紧状态可以持续使快拆螺钉313受力,避免松脱,拧开后弹性垫片314又可以将快拆螺钉313弹起,方便工人取下,之后在第一复位件321和第二复位件322的作用下,旋转部33和压线部32不再对卡接部31产生压力,将旋转部33沿连接轴处转开,取下压线部32后将导线的金属环片套在限位柱312上,然后将第一复位件321、压线部32、第二复位件322和销轴323依次套设固定在限位柱312上,然后下压旋转部33,并将快拆螺钉313拧紧完成固定,此时压线部32将金属环片压紧固定在卡接部31上,实现二次侧的导线快速连接,拆卸时的操作原理相同,快装组件3的卡接部31上设置有可以直接与二次接线部进行电连接的接线环口,从而实现每个快装组件3之间实现并联的效果,也可以使二次接线部与二次接线槽2进行电连接,从而使得二次接线槽2上的所有快装组件3之间串联,传统互感器因为采用螺钉和螺母配合的方式进行连接,所以如果采用金属环片的连接方式时间长了容易出现松动的情况,并且为了保证金属环片连接的紧密性需要较大的厚度,导致互感器整体的体积增大,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使得导线的端部可以焊接金属环片,通过第一复位件321和第二复位件322可以时刻保持金属环片连接的紧密性避免通电线路时断时续出现电泳,进而使得二次侧的电路保持通畅,同时方便工人进行拆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封线组件4,所述封线组件4包括束线管41和封装管42;所述束线管41的外壁设置有第一密封环411,所述第一密封环411位于所述壳体1内部,所述束线管41通过所述第一密封环411与所述壳体1的内壁连接,所述束线管4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轴套412和限位口413,所述封装管42的外壁设置有第二密封环421,所述第二密封环421位于所述壳体1的外部,所述封装管42通过所述第二密封环421与所述壳体1的外壁抵接,所述封装管42的顶部设置有第二轴套422和限位板423,所述限位板423和所述限位口413的位置相适应,所述第二轴套422和所述第一轴套412轴连接,所述封装管42的内壁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壳体1的底部轴连接有安装环43,所述安装环43套设在所述束线管41的外侧并且位于所述壳体1的外部,所述封装管42的外部套设有螺纹管44,所述螺纹管44与所述安装环43螺纹连接,所述螺纹管44的长度大于所述封装管42的长度,所述螺纹管44的内壁设置有毛刷。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在进行二次侧的电器的导线连接的时候,可以首先将设置在壳体1底部的封线组件4打开,旋拧轴连接在壳体1底部的安装环43,使螺纹管44分离以使得封装管42和束线管41可以相对转动,将导线依次穿过螺纹管44、封装管42、安装环43最后插入束线管41内,将导线与快装组件3安装好之后,通过束线管41将壳体1内部的导线捋直,然后将封装管42沿着第一轴套412和第二轴套422的轴连接处转动,使限位口413与限位板423卡接,然后通过螺纹管44与安装环43连接实现束线管41和封装管42之间的连接固定,螺纹管44的内壁设置有毛刷,可以在穿过导线的时候对其表面进行擦拭,从而使导线和封装管42内壁的弹性件可以实现无杂质的密封连接,同时毛刷可以在日常防止杂质等进入,束线管41可以对壳体1内的导线进行收束,避免壳体1内的导线杂乱无章导致内部通风不畅引起线路过热或引发火灾,封线组件4在不需要进行连接线路的位置,可以通过毛刷进行杂质过滤避免杂质、尘土、雨水等进入壳体1,同时还可以对壳体1内部进行通风换气,避免结构内部过热。
在一个实施例中,已知本体在高频激励下磁致伸缩材料会发生涡流损耗,从而降低本体的工作效率,为了减少涡流损耗的影响,需要对本体中磁致伸缩板的切片厚度进行控制,因此在本体选择的时候需要先对额定工作频率下的切片厚度通过下述公式进行计算,
Figure BDA0003690833500000061
其中,d为磁致伸缩棒的切片厚度;ρ为材料的电阻率;f为本体的工作频率;ε为材料的相对磁导率;δ为真空磁导率。
在已知本体的额定工作频率的情况下可以对本体中磁致伸缩棒的切片厚度进行计算并进行本体的制作,从而使本体可以适应工作环境同时具有较少的涡流损耗,
在已知所需的本体内的磁致伸缩棒的切片厚度d之后,还可同时确定磁致伸缩棒的直径R,配合切片厚度和直径便可以大致估算本体的体积,然后依照本体的体积进行壳体1的制备,其中磁致伸缩棒的直径可以通过下述公式进行计算
Figure BDA0003690833500000062
其中,R为本体中磁致伸缩棒的直径;F为本体产生的电磁感应力;E为本体中磁致伸缩材料的杨氏模量;ω为饱和磁致伸缩系数;σ为预应力。
通过直径和切片高度便可以粗略估算出本体的体积,之后根据本体的体积对壳体1进行预制,通过上述公式可以在生产初期便对本体和壳体1的体积进行把控同时对涡流损耗进行控制,从而将壳体1和本体分开同时进行生产,进而提高本互感器的生产效率和工作效率。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与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10)

1.一种便于二次接线的电流互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和本体,所述本体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本体上设置有一次接线部和二次接线部,所述一次接线部位于所述本体的上方,所述二次接线部位于所述本体的下方,所述二次接线部通过快装组件(3)与所述壳体(1)连接,所述一次接线部与所述壳体(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二次接线的电流互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顶部设置有一次接线排,所述一次接线部与所述一次接线排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二次接线的电流互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接线部通过一次接线排与供电电源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二次接线的电流互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二次接线槽(2),所述快装组件(3)设置在所述二次接线槽(2)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于二次接线的电流互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快装组件(3)包括卡接部(31)、压线部(32)和旋转部(33);所述卡接部(31)的侧壁设置有卡台(311),并且所述卡台(311)位于所述二次接线槽(2)内,所述卡接部(31)通过所述卡台(311)与所述二次接线槽(2)的配合与所述二次接线部电连接,所述卡接部(31)上设置有限位柱(312),所述限位柱(312)依次贯穿所述卡接部(31)和所述压线部(32)后与所述旋转部(33)抵接,所述旋转部(33)的一端与所述卡接部(31)轴连接,另一端通过快拆螺钉(313)与所述卡接部(31)连接,所述快拆螺钉(313)和所述卡接部(31)之间设置有弹性垫片(314),所述压线部(32)可通过所述旋转部(33)压紧固定在所述卡接部(31)上,二次侧用电器的导线可套接所述限位柱(312)上,并通过所述压线部(32)压紧、固定在所述卡接部(31)上与所述卡接部(31)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于二次接线的电流互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线部(32)的底部设置有压线槽,并且所述压线部(32)通过所述压线槽与所述卡接部(31)插接,所述压线槽内设置有第一复位件(321),所述第一复位件(321)套设在所述限位柱(312)上,并位于所述压线部(32)和所述卡接部(31)之间,所述限位柱(312)上还设置有第二复位件(322)和销轴(323),所述第二复位件(322)位于所述压线部(32)的上方和所述销轴(323)的下方,所述销轴(323)位于所述限位柱(312)的端部,所述旋转部(33)通过销轴(323)与所述限位柱(312)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于二次接线的电流互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接线部与所述快装组件(3)电连接或者所述二次接线部与所述二次接线槽(2)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二次接线的电流互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封线组件(4),所述封线组件(4)包括束线管(41)和封装管(42);所述束线管(41)的外壁设置有第一密封环(411),所述第一密封环(411)位于所述壳体(1)内部,所述束线管(41)通过所述第一密封环(411)与所述壳体(1)的内壁连接,所述束线管(4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轴套(412)和限位口(413),所述封装管(42)的外壁设置有第二密封环(421),所述第二密封环(421)位于所述壳体(1)的外部,所述封装管(42)通过所述第二密封环(421)与所述壳体(1)的外壁抵接,所述封装管(42)的顶部设置有第二轴套(422)和限位板(423),所述限位板(423)和所述限位口(413)的位置相适应,所述第二轴套(422)和所述第一轴套(412)轴连接,所述封装管(42)的内壁设置有弹性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便于二次接线的电流互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底部轴连接有安装环(43),所述安装环(43)套设在所述束线管(41)的外侧并且位于所述壳体(1)的外部,所述封装管(42)的外部套设有螺纹管(44),所述螺纹管(44)与所述安装环(43)螺纹连接,所述螺纹管(44)的长度大于所述封装管(42)的长度,所述螺纹管(44)的内壁设置有毛刷。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二次接线的电流互感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采用由环氧树脂作为绝缘固封材料的阻燃防霉高精度电流互感器。
CN202210666575.1A 2022-06-13 2022-06-13 一种便于二次接线的电流互感器结构 Pending CN11492731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66575.1A CN114927313A (zh) 2022-06-13 2022-06-13 一种便于二次接线的电流互感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66575.1A CN114927313A (zh) 2022-06-13 2022-06-13 一种便于二次接线的电流互感器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27313A true CN114927313A (zh) 2022-08-19

Family

ID=828150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66575.1A Pending CN114927313A (zh) 2022-06-13 2022-06-13 一种便于二次接线的电流互感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27313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240982A1 (en) * 2013-11-20 2016-08-18 Yazaki Corporation Shield Structure, Shield Shel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hield Connector with Electric Wire
CN207409359U (zh) * 2017-11-22 2018-05-25 重庆坤冠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便于二次接线的电流互感器结构
CN108173162A (zh) * 2018-01-31 2018-06-15 成都梵辰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无线通信的电缆除尘设备
CN108674667A (zh) * 2018-03-26 2018-10-19 湖北航宇嘉泰飞机设备有限公司 飞机座椅及其快拆式椅腿锁
CN208417886U (zh) * 2018-04-23 2019-01-22 东莞市骏鸿管业有限公司 软管防水电缆固定接头
CN208781690U (zh) * 2018-08-10 2019-04-23 中欧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电流互感器
CN209434829U (zh) * 2019-04-15 2019-09-24 成都师范学院 一种计算机用防止线路凌乱的整线盒
CN111540600A (zh) * 2020-04-29 2020-08-14 安徽英杰精工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防护组件的盘式多绕线辊筒缠绕机
CN212626311U (zh) * 2020-07-10 2021-02-26 深圳民爆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快接电源及快接设备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240982A1 (en) * 2013-11-20 2016-08-18 Yazaki Corporation Shield Structure, Shield Shel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hield Connector with Electric Wire
CN207409359U (zh) * 2017-11-22 2018-05-25 重庆坤冠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便于二次接线的电流互感器结构
CN108173162A (zh) * 2018-01-31 2018-06-15 成都梵辰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无线通信的电缆除尘设备
CN108674667A (zh) * 2018-03-26 2018-10-19 湖北航宇嘉泰飞机设备有限公司 飞机座椅及其快拆式椅腿锁
CN208417886U (zh) * 2018-04-23 2019-01-22 东莞市骏鸿管业有限公司 软管防水电缆固定接头
CN208781690U (zh) * 2018-08-10 2019-04-23 中欧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电流互感器
CN209434829U (zh) * 2019-04-15 2019-09-24 成都师范学院 一种计算机用防止线路凌乱的整线盒
CN111540600A (zh) * 2020-04-29 2020-08-14 安徽英杰精工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防护组件的盘式多绕线辊筒缠绕机
CN212626311U (zh) * 2020-07-10 2021-02-26 深圳民爆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快接电源及快接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017329B2 (ja) 並列式電気的接続を有するコネクタブロック
CN201360091Y (zh) 移动通信设备的l型同轴连接器
CN114927313A (zh) 一种便于二次接线的电流互感器结构
CN201465785U (zh) 一种gis用整体浇注式电流互感器
CN201256074Y (zh) 电流互感器一次绕组接线端子组件
CN211265983U (zh) 一种可拆卸母线
CN202332762U (zh) 一种全绝缘户外弹射式熔断器
CN101335413B (zh) 一种汇流排的组装方法
CN209488347U (zh) 一种电机接线盒
CN215896923U (zh) 一种高适应性导电滑环
CN210779074U (zh) 端子组件、导线组件及连接器
CN209344438U (zh) 一种高压连接器
CN208939779U (zh) 一种装入式马达热保护器
CN206742803U (zh) 一种管母支撑金具
CN213340053U (zh) 一种简易可插接式电流互感器
CN102509677A (zh) 全绝缘户外弹射式熔断器
CN207335620U (zh) 一种高寿命角位移传感器
CN201282257Y (zh) 双头间距可微调微矩形电连接器
CN207474697U (zh) 一种插入式电子连接器
CN212874378U (zh) 低压计量箱断路器接线端子
CN220543010U (zh) 用于限位电能表外接导线的抱箍、电表箱组件
CN210779247U (zh) 一种合金力矩触指式设备通用连接装置
CN212442605U (zh) Cvd弹簧拉丝装置
CN205984581U (zh) 一种变压器电缆出线装置结构
CN209709229U (zh) 插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