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26967A - 一种带有安全控制单元的电力设备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有安全控制单元的电力设备箱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926967A CN114926967A CN202210424871.0A CN202210424871A CN114926967A CN 114926967 A CN114926967 A CN 114926967A CN 202210424871 A CN202210424871 A CN 202210424871A CN 114926967 A CN114926967 A CN 11492696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roller
- touch switch
- box
- communication device
- touc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2
- 239000011229 interlay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3
- 238000013475 authoriz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06010070834 Sensitisation Disease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8313 sensitiz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257 mal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18—Status alarms
- G08B21/187—Machine fault alarm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18—Status alarms
-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5/00—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 G08B25/01—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medium
- G08B25/08—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medium using communication transmission lines
-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5/00—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 G08B25/01—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medium
- G08B25/10—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mission medium using wireless transmission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BOARDS,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1/00—Frameworks, boards, panels, desks, casings; Details of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 H02B1/2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boards or switchyard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BOARDS,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1/00—Frameworks, boards, panels, desks, casings; Details of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 H02B1/26—Casings; Part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H02B1/46—Boxes; Part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40/00—Systems for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or end-user application manag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or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supporting them
- Y04S40/12—Systems for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or end-user application manag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or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supporting them characterised by data transport means between the monitoring, controlling or managing units and monitored, controlled or operated electrical equipment
- Y04S40/128—Systems for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or end-user application manage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or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pecific aspects supporting them characterised by data transport means between the monitoring, controlling or managing units and monitored, controlled or operated electrical equipment involving the use of Internet protoco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rglar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安全控制单元的电力设备箱,涉及电力安全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箱体、设置在箱体上的触控开关、振动传感器、控制器和通信装置以及报警模块,触控开关为用于获知箱体变形的触控开关,触控开关与控制器电连接并通信,振动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并通信,控制器与通信装置电连接并通信,报警模块为程序模块,用于当控制器获得触控开关告知的变形信息和振动传感器告知的振动信息,控制器生成告警信息并通过通信装置对外发送;其通过设置在箱体上的触控开关、振动传感器、控制器和通信装置等,实现了及时发现电力设备箱损坏,采用触控开关和振动传感器两类器件一起判断箱体被撞并损坏,及时性较好,误判率较低。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安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安全控制单元的电力设备箱。
背景技术
电力五防系统中对电力设备箱的使用安全以及安全监控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工作点。电力设备箱受到意外撞击、损坏的情况下,会造成严重的电力安全事故。如果不能及时发现该问题,就不能及时控制事故区域的用电安全,则会导致进一步的事故和损失。例如,电力设备箱被撞、变形、短路,仍旧在短时间内继续供电,导致火灾,引发二次灾害。
专用互联网为供电部门内部使用的互联网。
授权公告号为CN 109475057 B,名称为一种电力设备箱。提高了电力设备箱的可靠性、适用性和易操作性,延长了电力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电力设备的稳定性和易维护性。
授权公告号为CN 213937033 U,名称为一种电力用新型电力设备箱。更好的解决了采用金属锁的安全隐患,保障了小孩子与过往路人的生命健康。
结合上述两篇专利文献和现有的技术方案,发明人分析发现在现有技术方案中存在如下技术问题。当电力设备箱受到意外撞击、损坏的情况下,不能及时发现电力设备箱损坏。
现有技术问题及思考:
如何解决不能及时发现电力设备箱损坏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有安全控制单元的电力设备箱,解决不能及时发现电力设备箱损坏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安全控制单元的电力设备箱包括箱体、设置在箱体上的触控开关、振动传感器、控制器和通信装置以及报警模块,所述触控开关为用于获知箱体变形的触控开关,所述触控开关与控制器电连接并通信,所述振动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并通信,所述控制器与通信装置电连接并通信,所述报警模块为程序模块,用于当控制器获得触控开关告知的变形信息和振动传感器告知的振动信息,控制器生成告警信息并通过通信装置对外发送。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触控开关设置在箱体的内壁上、壁的夹层中、顶部或者侧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控制器为单片机,所述通信装置为无线通信装置,所述触控开关为触边条或者轻触开关。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箱体上的身份识别单元,所述身份识别单元与控制器电连接并通信,所述报警模块,还用于当控制器获得身份识别单元告知的授权信息,控制器不生成告警信息。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身份识别单元为指纹仪、键盘或者摄像头。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箱体上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并通信,所述报警模块,还用于当控制器获得触控开关告知的变形信息、振动传感器告知的振动信息和温度传感器告知的温度信息,当温度信息超过预警温度时,控制器生成告警信息并通过通信装置对外发送。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预警温度为80摄氏度。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箱体内的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并通信,所述报警模块,还用于当控制器获得触控开关告知的变形信息、振动传感器告知的振动信息和光电传感器告知的感光信息,控制器生成告警信息并通过通信装置对外发送。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光电传感器为可见光传感器或者红外光传感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箱体包括侧壁、顶壁和底壁,侧壁的数量为四个分别是第一至第四侧壁,顶壁和底壁的数量均为一个。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第一,一种带有安全控制单元的电力设备箱包括箱体、设置在箱体上的触控开关、振动传感器、控制器和通信装置以及报警模块,所述触控开关为用于获知箱体变形的触控开关,所述触控开关与控制器电连接并通信,所述振动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并通信,所述控制器与通信装置电连接并通信,所述报警模块为程序模块,用于当控制器获得触控开关告知的变形信息和振动传感器告知的振动信息,控制器生成告警信息并通过通信装置对外发送。该技术方案,其通过设置在箱体上的触控开关、振动传感器、控制器和通信装置等,实现了及时发现电力设备箱损坏。采用触控开关和振动传感器两类器件一起判断箱体被撞并损坏,及时性较好,误判率较低。
第二,所述触控开关设置在箱体的内壁上。该技术方案,触控开关比较容易获知箱体受损,而且不容易被人为触摸到触控开关,不会因人为触摸到触控开关而导致误判。所述触控开关设置在箱体的壁的夹层中。该技术方案,箱体受损时,带有夹层的壁更容易引起触发,触发工作效率更高,触发性能更稳定,触发效果更好。所述触控开关设置在箱体的顶部。该技术方案,可以有效识别箱体的顶部受到撞击,结构较合理。所述触控开关设置在箱体的侧部。该技术方案,可以有效识别箱体的侧部受到撞击,结构较合理。
第三,所述控制器为单片机。该技术方案,采用单片机作为控制器,性价比较好。所述通信装置为无线通信装置。该技术方案,无线通信连接,施工和使用更便利。所述触控开关为触边条。该技术方案,触边条为柔性的触控开关,使用效果较好,触发瞬间消耗电能,平时触边条是断路的,其功耗较小。所述触控开关为轻触开关。该技术方案,轻触开关固定在壁的夹层中使用效果更好,变形的夹层更容易引起触发,触发瞬间消耗电能,平时轻触开关是断路的,其功耗较小。
第四,还包括设置在箱体上的身份识别单元,所述身份识别单元与控制器电连接并通信,所述报警模块,还用于当控制器获得身份识别单元告知的授权信息,控制器不生成告警信息。该技术方案,通过身份识别单元获得检修人员的身份验证,有检修人员的正常授权,避免由于检修工作造成的误动作和报警。身份识别单元可以是指纹仪、键盘或者摄像头。
第五,还包括设置在箱体上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并通信,所述报警模块,还用于当控制器获得触控开关告知的变形信息、振动传感器告知的振动信息和温度传感器告知的温度信息,当温度信息超过预警温度时,控制器生成告警信息并通过通信装置对外发送。该技术方案,当撞击发生时,由于撞击产生热,使温度瞬间上升,通过温度传感器进一步核对箱体被撞并损坏,误判率较低。另外,汽车撞击发生时,汽车前机盖温度较高,可以进一步降低误判率。
第六,还包括设置在箱体内的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并通信,所述报警模块,还用于当控制器获得触控开关告知的变形信息、振动传感器告知的振动信息和光电传感器告知的感光信息,控制器生成告警信息并通过通信装置对外发送。该技术方案,通过光电传感器进一步核对箱体被撞并损坏,误判率较低。当箱体被撞开后,白天时,可见光传感器可以及时获知箱体被撞,夜晚时,由于汽车灯亮,可见光传感器也可以及时获知。使用红外光传感器时,发射管与接收管成对设置,被撞物或者扭曲物遮挡红外光传感器后,红外光传感器可以及时获知箱体被撞。
详见具体实施方式部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原理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原理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7的原理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8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申请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安全控制单元的电力设备箱包括箱体、安装在箱体上的触控开关、振动传感器、身份识别单元、控制器和通信装置以及报警模块,所述箱体包括侧壁、顶壁和底壁,侧壁的数量为四个分别是第一至第四侧壁,顶壁和底壁的数量均为一个,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第四侧壁、顶壁和底壁封闭形成箱体。
所述触控开关为用于获知箱体变形的触控开关,触控开关为触边条。
所述触控开关固定在箱体的内壁上。
所述触控开关的数量为四个分别是第一触控开关、第二触控开关、第三触控开关和第四触控开关。
所述第一触控开关固定在第一侧壁的内表面上。
所述第二触控开关固定在第二侧壁的内表面上。
所述第三触控开关固定在第三侧壁的内表面上。
所述第四触控开关固定在第四侧壁的内表面上。
所述身份识别单元为指纹仪。
所述控制器为单片机。
所述通信装置为无线通信装置。
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触控开关与控制器电连接并单向通信。
所述第二触控开关与控制器电连接并单向通信。
所述第三触控开关与控制器电连接并单向通信。
所述第四触控开关与控制器电连接并单向通信。
所述振动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并通信。
所述身份识别单元与控制器电连接并通信。
所述控制器与通信装置连接并单向通信。
所述报警模块为程序模块,用于当控制器获得触控开关告知的变形信息和振动传感器告知的振动信息,控制器生成告警信息并通过通信装置对外发送,当控制器获得身份识别单元告知的授权信息,控制器不生成告警信息。
其中,控制器为单片机,单片机的Vcc端接直流电源的正极,其Vss端接直流电源的负极,单片机P0口经上拉电阻接Vcc端,单片机P0.1端经第一触控开关接Vss端,单片机P0.2端经第二触控开关接Vss端,单片机P0.3端经第三触控开关接Vss端,单片机P0.4端经第四触控开关接Vss端,触边条、振动传感器、指纹仪、单片机和通信装置本身以及相应的通信连接技术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1使用说明:
将电力设备箱上的通信装置通过专用互联网与控制中心的服务器连接并通信。
当有汽车撞击电力设备箱时,电力设备箱的一个或者多个侧面受到撞击变形,变形的侧壁导致其上的触边条弯曲变形,弯曲变形的触边条导通并告知电力设备箱上的单片机,同时,振动传感器获知电力设备箱强烈振动并告知电力设备箱上的单片机,单片机告知电力设备箱上的通信装置,电力设备箱上的通信装置通过专用互联网告知控制中心的服务器,以便及时处理事故。
实施例2:
实施例2不同于实施例1之处在于,所述触控开关设置在箱体的顶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安全控制单元的电力设备箱包括箱体、安装在箱体上的触控开关、振动传感器、身份识别单元、控制器和通信装置以及报警模块,所述箱体包括侧壁、顶壁和底壁,侧壁的数量为四个分别是第一至第四侧壁,顶壁和底壁的数量均为一个,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第四侧壁、顶壁和底壁封闭形成箱体。
所述触控开关为用于获知箱体变形的触控开关,触控开关为触边条。
所述触控开关固定在箱体的内壁上。
所述触控开关的数量为五个分别是第一触控开关、第二触控开关、第三触控开关、第四触控开关和第五触控开关。
所述第一触控开关固定在第一侧壁的内表面上。
所述第二触控开关固定在第二侧壁的内表面上。
所述第三触控开关固定在第三侧壁的内表面上。
所述第四触控开关固定在第四侧壁的内表面上。
所述第五触控开关固定在顶壁的内表面上。
所述身份识别单元为指纹仪。
所述控制器为单片机。
所述通信装置为无线通信装置。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触控开关与控制器连接并单向通信。
所述第二触控开关与控制器连接并单向通信。
所述第三触控开关与控制器连接并单向通信。
所述第四触控开关与控制器连接并单向通信。
所述第五触控开关与控制器连接并单向通信。
所述振动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并通信。
所述身份识别单元与控制器电连接并通信。
所述控制器与通信装置连接并单向通信。
所述报警模块为程序模块,用于当控制器获得触控开关告知的变形信息和振动传感器告知的振动信息,控制器生成告警信息并通过通信装置对外发送,当控制器获得身份识别单元告知的授权信息,控制器不生成告警信息。
其中,控制器为单片机,单片机的Vcc端接直流电源的正极,其Vss端接直流电源的负极,单片机P0口经上拉电阻接Vcc端,单片机P0.1端经第一触控开关接Vss端,单片机P0.2端经第二触控开关接Vss端,单片机P0.3端经第三触控开关接Vss端,单片机P0.4端经第四触控开关接Vss端,单片机P0.5端经第五触控开关接Vss端,触边条、振动传感器、指纹仪、单片机和通信装置本身以及相应的通信连接技术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2使用说明:
将电力设备箱上的通信装置通过专用互联网与控制中心的服务器连接并通信。
当有汽车撞击电力设备箱时,电力设备箱的一个或者多个侧面或者顶壁受到撞击变形,变形的侧壁或者顶壁导致其上的触边条弯曲变形,弯曲变形的触边条导通并告知电力设备箱上的单片机,同时,振动传感器获知电力设备箱强烈振动并告知电力设备箱上的单片机,单片机告知电力设备箱上的通信装置,电力设备箱上的通信装置通过专用互联网告知控制中心的服务器,以便及时处理事故。
实施例3:
实施例3不同于实施例1之处在于,所述触控开关设置在箱体的壁的夹层中。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安全控制单元的电力设备箱包括箱体、安装在箱体上的触控开关、振动传感器、身份识别单元、控制器和通信装置以及报警模块,所述箱体包括侧壁、顶壁和底壁,侧壁的数量为四个分别是第一至第四侧壁,顶壁和底壁的数量均为一个,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第四侧壁、顶壁和底壁封闭形成箱体。
所述触控开关为用于获知箱体变形的触控开关,触控开关为触边条。
所述触控开关镶嵌固定在箱体的壁的夹层中。
所述触控开关的数量为四个分别是第一触控开关、第二触控开关、第三触控开关和第四触控开关。
所述第一触控开关镶嵌固定在第一侧壁的夹层中。
所述第二触控开关镶嵌固定在第二侧壁的夹层中。
所述第三触控开关镶嵌固定在第三侧壁的夹层中。
所述第四触控开关镶嵌固定在第四侧壁的夹层中。
所述身份识别单元为指纹仪。
所述控制器为单片机。
所述通信装置为无线通信装置。
所述第一触控开关与控制器连接并单向通信。
所述第二触控开关与控制器连接并单向通信。
所述第三触控开关与控制器连接并单向通信。
所述第四触控开关与控制器连接并单向通信。
所述振动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并通信。
所述身份识别单元与控制器电连接并通信。
所述控制器与通信装置连接并单向通信。
所述报警模块为程序模块,用于当控制器获得触控开关告知的变形信息和振动传感器告知的振动信息,控制器生成告警信息并通过通信装置对外发送,当控制器获得身份识别单元告知的授权信息,控制器不生成告警信息。
其中,控制器为单片机,单片机的Vcc端接直流电源的正极,其Vss端接直流电源的负极,单片机P0口经上拉电阻接Vcc端,单片机P0.1端经第一触控开关接Vss端,单片机P0.2端经第二触控开关接Vss端,单片机P0.3端经第三触控开关接Vss端,单片机P0.4端经第四触控开关接Vss端,触边条、振动传感器、指纹仪、单片机和通信装置本身以及相应的通信连接技术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3使用说明:
将电力设备箱上的通信装置通过专用互联网与控制中心的服务器连接并通信。
当有汽车撞击电力设备箱时,电力设备箱的一个或者多个侧面受到撞击变形,变形的侧壁导致其上的触边条弯曲变形,弯曲变形的触边条导通并告知电力设备箱上的单片机,同时,振动传感器获知电力设备箱强烈振动并告知电力设备箱上的单片机,单片机告知电力设备箱上的通信装置,电力设备箱上的通信装置通过专用互联网告知控制中心的服务器,以便及时处理事故。
实施例4:
实施例4不同于实施例3之处在于,所述触控开关设置在箱体的顶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安全控制单元的电力设备箱包括箱体、安装在箱体上的触控开关、振动传感器、身份识别单元、控制器和通信装置以及报警模块,所述箱体包括侧壁、顶壁和底壁,侧壁的数量为四个分别是第一至第四侧壁,顶壁和底壁的数量均为一个,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第四侧壁、顶壁和底壁封闭形成箱体。
所述触控开关为用于获知箱体变形的触控开关,触控开关为触边条。
所述触控开关镶嵌固定在箱体的壁的夹层中。
所述触控开关的数量为五个分别是第一触控开关、第二触控开关、第三触控开关、第四触控开关和第五触控开关。
所述第一触控开关镶嵌固定在第一侧壁的夹层中。
所述第二触控开关镶嵌固定在第二侧壁的夹层中。
所述第三触控开关镶嵌固定在第三侧壁的夹层中。
所述第四触控开关镶嵌固定在第四侧壁的夹层中。
所述第五触控开关镶嵌固定在顶壁的夹层中。
所述身份识别单元为指纹仪。
所述控制器为单片机。
所述通信装置为无线通信装置。
所述第一触控开关与控制器连接并单向通信。
所述第二触控开关与控制器连接并单向通信。
所述第三触控开关与控制器连接并单向通信。
所述第四触控开关与控制器连接并单向通信。
所述第五触控开关与控制器连接并单向通信。
所述振动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并通信。
所述身份识别单元与控制器电连接并通信。
所述控制器与通信装置连接并单向通信。
所述报警模块为程序模块,用于当控制器获得触控开关告知的变形信息和振动传感器告知的振动信息,控制器生成告警信息并通过通信装置对外发送,当控制器获得身份识别单元告知的授权信息,控制器不生成告警信息。
其中,控制器为单片机,单片机的Vcc端接直流电源的正极,其Vss端接直流电源的负极,单片机P0口经上拉电阻接Vcc端,单片机P0.1端经第一触控开关接Vss端,单片机P0.2端经第二触控开关接Vss端,单片机P0.3端经第三触控开关接Vss端,单片机P0.4端经第四触控开关接Vss端,单片机P0.5端经第五触控开关接Vss端,触边条、振动传感器、指纹仪、单片机和通信装置本身以及相应的通信连接技术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4使用说明:
将电力设备箱上的通信装置通过专用互联网与控制中心的服务器连接并通信。
当有汽车撞击电力设备箱时,电力设备箱的一个或者多个侧面或者顶壁受到撞击变形,变形的侧壁或者顶壁导致其上的触边条弯曲变形,弯曲变形的触边条导通并告知电力设备箱上的单片机,同时,振动传感器获知电力设备箱强烈振动并告知电力设备箱上的单片机,单片机告知电力设备箱上的通信装置,电力设备箱上的通信装置通过专用互联网告知控制中心的服务器,以便及时处理事故。
实施例5:
实施例5不同于实施例3之处在于,所述触控开关为轻触开关。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安全控制单元的电力设备箱包括箱体、安装在箱体上的触控开关、振动传感器、身份识别单元、控制器和通信装置以及报警模块,所述箱体包括侧壁、顶壁和底壁,侧壁的数量为四个分别是第一至第四侧壁,顶壁和底壁的数量均为一个,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第四侧壁、顶壁和底壁封闭形成箱体。
所述触控开关为用于获知箱体变形的触控开关,触控开关为轻触开关。
所述触控开关固定在箱体的壁的夹层中。
所述触控开关的数量为四个分别是第一触控开关、第二触控开关、第三触控开关和第四触控开关。
所述第一触控开关固定在第一侧壁的夹层中。
所述第二触控开关固定在第二侧壁的夹层中。
所述第三触控开关固定在第三侧壁的夹层中。
所述第四触控开关固定在第四侧壁的夹层中。
所述身份识别单元为指纹仪。
所述控制器为单片机。
所述通信装置为无线通信装置。
所述第一触控开关与控制器连接并单向通信。
所述第二触控开关与控制器连接并单向通信。
所述第三触控开关与控制器连接并单向通信。
所述第四触控开关与控制器连接并单向通信。
所述振动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并通信。
所述身份识别单元与控制器电连接并通信。
所述控制器与通信装置连接并单向通信。
所述报警模块为程序模块,用于当控制器获得触控开关告知的变形信息和振动传感器告知的振动信息,控制器生成告警信息并通过通信装置对外发送,当控制器获得身份识别单元告知的授权信息,控制器不生成告警信息。
其中,控制器为单片机,单片机的Vcc端接直流电源的正极,其Vss端接直流电源的负极,单片机P0口经上拉电阻接Vcc端,单片机P0.1端经第一触控开关接Vss端,单片机P0.2端经第二触控开关接Vss端,单片机P0.3端经第三触控开关接Vss端,单片机P0.4端经第四触控开关接Vss端,轻触开关、振动传感器、指纹仪、单片机和通信装置本身以及相应的通信连接技术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5使用说明:
将电力设备箱上的通信装置通过专用互联网与控制中心的服务器连接并通信。
当有汽车撞击电力设备箱时,电力设备箱的一个或者多个侧面受到撞击变形,变形的侧壁压迫轻触开关,轻触开关导通并告知电力设备箱上的单片机,同时,振动传感器获知电力设备箱强烈振动并告知电力设备箱上的单片机,单片机告知电力设备箱上的通信装置,电力设备箱上的通信装置通过专用互联网告知控制中心的服务器,以便及时处理事故。
实施例6:
实施例6不同于实施例4之处在于,所述触控开关设置在箱体的顶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安全控制单元的电力设备箱包括箱体、安装在箱体上的触控开关、振动传感器、身份识别单元、控制器和通信装置以及报警模块,所述箱体包括侧壁、顶壁和底壁,侧壁的数量为四个分别是第一至第四侧壁,顶壁和底壁的数量均为一个,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第四侧壁、顶壁和底壁封闭形成箱体。
所述触控开关为用于获知箱体变形的触控开关,触控开关为轻触开关。
所述触控开关固定在箱体的壁的夹层中。
所述触控开关的数量为五个分别是第一触控开关、第二触控开关、第三触控开关、第四触控开关和第五触控开关。
所述第一触控开关固定在第一侧壁的夹层中。
所述第二触控开关固定在第二侧壁的夹层中。
所述第三触控开关固定在第三侧壁的夹层中。
所述第四触控开关固定在第四侧壁的夹层中。
所述第五触控开关固定在顶壁的夹层中。
所述身份识别单元为指纹仪。
所述控制器为单片机。
所述通信装置为无线通信装置。
所述第一触控开关与控制器连接并单向通信。
所述第二触控开关与控制器连接并单向通信。
所述第三触控开关与控制器连接并单向通信。
所述第四触控开关与控制器连接并单向通信。
所述第五触控开关与控制器连接并单向通信。
所述振动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并通信。
所述身份识别单元与控制器电连接并通信。
所述控制器与通信装置连接并单向通信。
所述报警模块为程序模块,用于当控制器获得触控开关告知的变形信息和振动传感器告知的振动信息,控制器生成告警信息并通过通信装置对外发送,当控制器获得身份识别单元告知的授权信息,控制器不生成告警信息。
其中,控制器为单片机,单片机的Vcc端接直流电源的正极,其Vss端接直流电源的负极,单片机P0口经上拉电阻接Vcc端,单片机P0.1端经第一触控开关接Vss端,单片机P0.2端经第二触控开关接Vss端,单片机P0.3端经第三触控开关接Vss端,单片机P0.4端经第四触控开关接Vss端,单片机P0.5端经第五触控开关接Vss端,轻触开关、振动传感器、指纹仪、单片机和通信装置本身以及相应的通信连接技术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6使用说明:
将电力设备箱上的通信装置通过专用互联网与控制中心的服务器连接并通信。
当有汽车撞击电力设备箱时,电力设备箱的一个或者多个侧面或者顶壁受到撞击变形,变形的侧壁或者顶壁压迫其上的轻触开关,轻触开关导通并告知电力设备箱上的单片机,同时,振动传感器获知电力设备箱强烈振动并告知电力设备箱上的单片机,单片机告知电力设备箱上的通信装置,电力设备箱上的通信装置通过专用互联网告知控制中心的服务器,以便及时处理事故。
实施例7:
实施例7不同于实施例1之处在于,所述通信装置为有线通信装置,所述身份识别单元为键盘。
如图3所示,所述通信装置为有线通信装置,所述身份识别单元为键盘。
通信装置本身以及相应的通信连接技术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8:
实施例8不同于实施例2之处在于,所述通信装置为有线通信装置,所述身份识别单元为摄像头。
如图4所示,所述通信装置为有线通信装置,所述身份识别单元为摄像头。
通信装置本身以及相应的通信连接技术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相对于上述实施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还包括安装在箱体上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并通信,所述报警模块,还用于当控制器获得触控开关告知的变形信息、振动传感器告知的振动信息和温度传感器告知的温度信息,当温度信息超过预警温度时,控制器生成告警信息并通过通信装置对外发送。所述预警温度为80摄氏度。相同部分不再赘述。
相对于上述实施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还包括安装在箱体内的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并通信,所述报警模块,还用于当控制器获得触控开关告知的变形信息、振动传感器告知的振动信息和光电传感器告知的感光信息,控制器生成告警信息并通过通信装置对外发送。所述光电传感器为可见光传感器。相同部分不再赘述。
相对于上述实施例,所述光电传感器为红外光传感器。相同部分不再赘述。
本申请保密运行一段时间后,现场技术人员反馈的有益之处在于:
第一,一种带有安全控制单元的电力设备箱包括箱体、设置在箱体上的触控开关、振动传感器、控制器和通信装置以及报警模块,所述触控开关为用于获知箱体变形的触控开关,所述触控开关与控制器电连接并通信,所述振动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并通信,所述控制器与通信装置电连接并通信,所述报警模块为程序模块,用于当控制器获得触控开关告知的变形信息和振动传感器告知的振动信息,控制器生成告警信息并通过通信装置对外发送,其通过设置在箱体上的触控开关、振动传感器、控制器和通信装置等,实现了及时发现电力设备箱损坏。采用触控开关和振动传感器两类器件一起判断箱体被撞并损坏,及时性较好,误判率较低。
第二,所述触控开关设置在箱体的内壁上,触控开关比较容易获知箱体受损,而且不容易被人为触摸到触控开关,不会因人为触摸到触控开关而导致误判。
第三,所述触控开关设置在箱体的壁的夹层中,箱体受损时,带有夹层的壁更容易引起触发,触发工作效率更高,触发性能更稳定,触发效果更好。
第四,所述触控开关设置在箱体的顶部,可以有效识别箱体的顶部受到撞击,结构较合理。
第五,所述触控开关设置在箱体的侧部,可以有效识别箱体的侧部受到撞击,结构较合理。
第六,所述控制器为单片机,采用单片机作为控制器,性价比较好。
第七,所述通信装置为无线通信装置,无线通信连接,施工和使用更便利。
第八,所述触控开关为触边条,触边条为柔性的触控开关,使用效果较好,触发瞬间消耗电能,平时触边条是断路的,其功耗较小。
第九,所述触控开关为轻触开关,轻触开关固定在壁的夹层中使用效果更好,变形的夹层更容易引起触发,触发瞬间消耗电能,平时轻触开关是断路的,其功耗较小。
第十,还包括设置在箱体上的身份识别单元,所述身份识别单元与控制器电连接并通信,所述报警模块,还用于当控制器获得身份识别单元告知的授权信息,控制器不生成告警信息。该技术方案,通过身份识别单元获得检修人员的身份验证,有检修人员的正常授权,避免由于检修工作造成的误动作和报警。身份识别单元可以是指纹仪、键盘或者摄像头。
目前,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已经进行了中试,即产品在大规模量产前的较小规模试验;中试完成后,在小范围内开展了用户使用调研,调研结果表明用户满意度较高;现在已开始着手准备产品正式投产进行产业化(包括知识产权风险预警调研)。
Claims (10)
1.一种带有安全控制单元的电力设备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设置在箱体上的触控开关、振动传感器、控制器和通信装置以及报警模块,所述触控开关为用于获知箱体变形的触控开关,所述触控开关与控制器电连接并通信,所述振动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并通信,所述控制器与通信装置电连接并通信,所述报警模块为程序模块,用于当控制器获得触控开关告知的变形信息和振动传感器告知的振动信息,控制器生成告警信息并通过通信装置对外发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安全控制单元的电力设备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控开关设置在箱体的内壁上、壁的夹层中、顶部或者侧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安全控制单元的电力设备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为单片机,所述通信装置为无线通信装置,所述触控开关为触边条或者轻触开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安全控制单元的电力设备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箱体上的身份识别单元,所述身份识别单元与控制器电连接并通信,所述报警模块,还用于当控制器获得身份识别单元告知的授权信息,控制器不生成告警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有安全控制单元的电力设备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识别单元为指纹仪、键盘或者摄像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安全控制单元的电力设备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箱体上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并通信,所述报警模块,还用于当控制器获得触控开关告知的变形信息、振动传感器告知的振动信息和温度传感器告知的温度信息,当温度信息超过预警温度时,控制器生成告警信息并通过通信装置对外发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带有安全控制单元的电力设备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警温度为80摄氏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安全控制单元的电力设备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箱体内的光电传感器,所述光电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并通信,所述报警模块,还用于当控制器获得触控开关告知的变形信息、振动传感器告知的振动信息和光电传感器告知的感光信息,控制器生成告警信息并通过通信装置对外发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带有安全控制单元的电力设备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传感器为可见光传感器或者红外光传感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带有安全控制单元的电力设备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侧壁、顶壁和底壁,侧壁的数量为四个分别是第一至第四侧壁,顶壁和底壁的数量均为一个。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424871.0A CN114926967A (zh) | 2022-04-21 | 2022-04-21 | 一种带有安全控制单元的电力设备箱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424871.0A CN114926967A (zh) | 2022-04-21 | 2022-04-21 | 一种带有安全控制单元的电力设备箱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926967A true CN114926967A (zh) | 2022-08-19 |
Family
ID=828061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424871.0A Pending CN114926967A (zh) | 2022-04-21 | 2022-04-21 | 一种带有安全控制单元的电力设备箱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926967A (zh)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30127270A1 (en) * | 2000-11-18 | 2003-07-10 | Bernhard Mattes | Device and method for side-impact identification |
CN206225830U (zh) * | 2016-12-09 | 2017-06-06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电力箱 |
CN212063134U (zh) * | 2020-05-17 | 2020-12-01 | 韩慕尧 | 一种智能电力监控设备 |
CN213584742U (zh) * | 2020-11-12 | 2021-06-29 | 西安天畅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报警防护功能的配电柜 |
CN113129485A (zh) * | 2021-04-09 | 2021-07-16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行唐县供电分公司 | 一种用于配电安全的系统 |
CN214840470U (zh) * | 2021-06-11 | 2021-11-23 |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智能控制安全照明的系统 |
CN216055948U (zh) * | 2021-09-23 | 2022-03-15 | 杭州驰凯电气有限公司 | 一种电气自动化工程用多路电源智能报警的智能配电柜 |
-
2022
- 2022-04-21 CN CN202210424871.0A patent/CN114926967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30127270A1 (en) * | 2000-11-18 | 2003-07-10 | Bernhard Mattes | Device and method for side-impact identification |
CN206225830U (zh) * | 2016-12-09 | 2017-06-06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电力箱 |
CN212063134U (zh) * | 2020-05-17 | 2020-12-01 | 韩慕尧 | 一种智能电力监控设备 |
CN213584742U (zh) * | 2020-11-12 | 2021-06-29 | 西安天畅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报警防护功能的配电柜 |
CN113129485A (zh) * | 2021-04-09 | 2021-07-16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行唐县供电分公司 | 一种用于配电安全的系统 |
CN214840470U (zh) * | 2021-06-11 | 2021-11-23 | 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智能控制安全照明的系统 |
CN216055948U (zh) * | 2021-09-23 | 2022-03-15 | 杭州驰凯电气有限公司 | 一种电气自动化工程用多路电源智能报警的智能配电柜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738713A (zh) | 人体静电释放远程控制系统、装置及其使用的静电监测仪 | |
CN204066327U (zh) | 一种交通事故监测报警装置 | |
CN104134311A (zh) | 交通事故监测报警装置及其报警方法 | |
CN106785155B (zh) | 一种电池安全检测装置、电池模组及电动车 | |
CN114926967A (zh) | 一种带有安全控制单元的电力设备箱 | |
CN106570998A (zh) | 智能单体门窗抽屉动作监测设备 | |
CN114899943A (zh) | 一种智能控制电力安全的系统 | |
CN211264373U (zh) |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门禁监测装置和智能门禁提醒系统 | |
CN111986431A (zh) | 自供电的火灾监测预警装置及系统 | |
CN208818359U (zh) | 一种电池温度监测装置 | |
CN202648059U (zh) | 一种智能风阻空气净化器 | |
CN212694541U (zh) | 自供电的火灾监测预警装置及系统 | |
CN214202615U (zh) | 一种气压系统监测自动报警装置 | |
CN201130505Y (zh) | 报警三角警示牌 | |
CN103129581B (zh) | 铁路桥涵限高防撞架智能报警系统 | |
CN202472894U (zh) | 短信监控警报装置 | |
CN207336671U (zh) | 一种按键式电容屏的测试电路和测试板 | |
CN204143572U (zh) | 防拆的电子装置 | |
CN201859517U (zh) | 易于安装的太阳能侦烟感测器 | |
CN207650251U (zh) | 一种具有打开报警功能的电能表 | |
CN106160711A (zh) | 带故障显示及保护的无触点接触器 | |
CN218824616U (zh) | 一种锂电池状态监测传感器 | |
CN206579599U (zh) | 一种汽车电器线束防盗装置 | |
CN202677542U (zh) | 无线远程监控设备防盗器 | |
CN221126720U (zh) | 一种具有安全警示功能的配电室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8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