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24356B - 一种集成波导干涉仪及量子密钥分发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成波导干涉仪及量子密钥分发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24356B
CN114924356B CN202210595711.2A CN202210595711A CN114924356B CN 114924356 B CN114924356 B CN 114924356B CN 202210595711 A CN202210595711 A CN 202210595711A CN 114924356 B CN114924356 B CN 1149243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rt
polarization
waveguide
beam splitting
interfero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9571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24356A (zh
Inventor
王东
赵义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Guoguang Xind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Zhongkeguoguang Quantu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Zhongkeguoguang Quantum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Zhongkeguoguang Quantu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9571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2435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9243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243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243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243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26Opt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27Optical coupling means with polarisation selective and adjusting means
    • G02B6/2753Optical coupling means with polarisation selective and adjusting mean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unction or use, i.e. of the complete device
    • G02B6/2766Manipulating the plane of polarisation from one input polarisation to another output polarisation, e.g. polarisation rotators, linear to circular polarisation convert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1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of the optical waveguide type
    • G02B6/12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of the optical waveguide type of the integrated circuit kind
    • G02B6/122Basic optical elements, e.g. light-guiding paths
    • G02B6/125Bends, branchings or intersec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26Opt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27Optical coupling means with polarisation selective and adjusting means
    • G02B6/2753Optical coupling means with polarisation selective and adjusting mean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unction or use, i.e. of the complete device
    • G02B6/2773Polarisation splitting or combin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0147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thermo-optic eff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08Key distribution or management, e.g. generation, sharing or updating, of cryptographic keys or passwords
    • H04L9/0816Key establishment, i.e. cryptographic processes or cryptographic protocols whereby a shared secret becomes available to two or more parties, for subsequent use
    • H04L9/0852Quantum cryptograph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Optical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Abstract

一种集成波导干涉仪,属于量子安全通信技术领域,包括定向耦合器、偏振旋转延时模块及衬底,偏振旋转延时模块用于将从其第一端口入射的偏振光分解为相互垂直的偏振模式进行90°偏振旋转后仍从其第一端口出射,以及将从其第二端口入射的偏振光分解为相互垂直的偏振模式进行90°偏振旋转后仍从其第二端口出射;偏振旋转延时模块用于调节两路光脉冲之间的延时差和相位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集成波导干涉仪,提高了集成度;干涉仪两臂具有较好的损耗一致性,进一步提高了干涉的稳定性。本发明的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大大减小了光学系统的体积,可实现设备小型化,同时具有免疫信道偏振扰动的特性,可实现系统长期的工作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集成波导干涉仪及量子密钥分发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量子安全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集成波导干涉仪及量子密钥分发系统。
背景技术
量子密钥分发可以为远距离的通信双方提供无条件安全的密钥分发,目前最成熟的是BB84量子密钥分发协议。光纤量子密钥分发系统一般采用单模光纤作为传输信道,但由于光纤信道存在固有双折射效应,使得光子在传输过程中偏振态会发生变化,且会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然而,传统的基于双不等臂马赫-增德尔干涉环方案在接收端进行解码干涉时,由于光纤信道的扰动导致偏振态随机变化,并且干涉仪长短臂偏振变化不同,从而影响干涉的稳定性,因此该系统稳定性差,容易受到环境干扰。
现有技术中,一种解决偏振扰动的方案是采用法拉第-迈克尔逊干涉仪,这样可以消除光纤双折射效应以及环境扰动对偏振态的影响,并且可以自动补偿长短臂的偏振变化,系统非常稳定。还有一种解决方案如专利CN210041849U所公布的干涉仪,采用了法拉第旋转器,同样基于法拉第效应来自动补偿信道偏振扰动和长短臂不同的偏振变化。然而这些方案中由分立光学元件搭建的干涉仪体积大、结构复杂、稳定性差、成本高,难以大批量生产,并且干涉仪臂长差的制作精度较低,既可能导致系统稳定性较差,也无法满足系统需求集成化、小型化的需求。
为了提高干涉仪的集成度,专利CN109391471B以及文献Zhang G W, et al.Polarization-insensitive interferometer based on a hybrid integrated planarlight-wave circuit[J]. Photonics Research, 2021, 9(11): 2176-2181将法拉第-迈克尔逊干涉仪进行了混合集成,由于该方案存在反射模块如反射镜或法拉第镜等磁光晶体,导致干涉仪集成度较低、体积较大、制作复杂。类似地,专利CN210041849U的方案进行集成化时同样会面临包含磁光晶体而增大集成难度。专利CN1106020662A和文献Xu H, etal. Photonic Integrated Phase Decoder Scheme for High-Speed, Efficient andStable Quantum Key Distribution System[J]. arXiv preprint arXiv:1910.08327,2019.提出一种基于三端口偏振分束器的集成波导萨格纳克环结构,可以代替法拉第镜,使得干涉仪便于集成。然而该方案需要使用2个集成波导萨格纳克环结构,增大了结构的复杂度,并且会降低长短臂的损耗一致性,从而影响干涉稳定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上缺陷,本发明提出一种集成波导干涉仪及量子密钥分发系统。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集成波导干涉仪,包括定向耦合器、偏振旋转延时模块及衬底,所述定向耦合器的第一端口、第四端口分别作为集成波导干涉仪的第一端口、第二端口;所述集成波导干涉仪的其中一个端口作为输入端口和第一输出端口,另一个端口作为第二输出端口;所述定向耦合器的第二端口、第三端口分别通过波导线L1、波导线L2与偏振旋转延时模块的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相连;所述偏振旋转延时模块用于将从其第一端口入射的偏振光分解为相互垂直的偏振模式进行90°偏振旋转后仍从其第一端口出射,以及将从其第二端口入射的偏振光分解为相互垂直的偏振模式进行90°偏振旋转后仍从其第二端口出射;所述偏振旋转延时模块还用于调节入射到其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的两个光脉冲之间的延时差和相位差;所述定向耦合器、偏振旋转延时模块均为光波导结构,并集成在衬底上,所述定向耦合器为3dB定向耦合器。
优选地,所述偏振旋转延时模块包括第一波导延时线、第一相位调制模块和第一偏振分束旋转器,所述第一波导延时线、第一相位调制模块的一个端口分别作为偏振旋转延时模块的第一端口、第二端口;所述第一波导延时线、第一相位调制模块的另一个端口分别连接第一偏振分束旋转器的第一端口、第四端口;所述第一偏振分束旋转器的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直接相连,构成第一萨格纳克环;所述第一波导延时线为弯曲波导结构,其长度大于第一相位调制模块的长度,所述第一相位调制模块用于调制从偏振旋转延时模块两个端口入射光脉冲之间的相位差。
优选地,所述偏振旋转延时模块包括第二波导延时线、第二相位调制模块和第二偏振分束旋转器,所述第二波导延时线的一个端口、第二偏振分束旋转器的第四端口分别作为偏振旋转延时模块的第一端口、第二端口;所述第二波导延时线的另一个端口连接第二偏振分束旋转器的第一端口;所述第二偏振分束旋转器的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直接相连,构成第二萨格纳克环,所述第二相位调制模块位于第二萨格纳克环内;所述第二波导延时线为弯曲波导结构,所述第二相位调制模块用于调制从偏振旋转延时模块两个端口入射光脉冲之间的相位差。
优选地,所述偏振旋转延时模块包括第三偏振分束旋转器、第四偏振分束旋转器和第三相位调制模块,所述第三偏振分束旋转器的第一端口、第四端口分别作为偏振旋转延时模块的第一端口、第二端口;所述第三偏振分束旋转器的第二端口、第三端口分别通过长度相等的波导线L3、波导线L4与第四偏振分束旋转器的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相连;所述第四偏振分束旋转器的第三端口、第四端口直接相连,构成第三萨格纳克环;所述第三相位调制模块位于第三萨格纳克环内,且用于调制从偏振旋转延时模块两个端口入射光脉冲之间的相位差。
优选地,所述第一相位调制模块为上方设置加热电极的直波导结构,所述加热电极的材料为钛、钨或钛-钨合金,所述第一偏振分束旋转器为基于2X2非对称定向耦合器的偏振分束旋转器。
优选地,所述第二相位调制模块为上方设置加热电极的直波导结构,所述加热电极的材料为钛、钨或钛-钨合金,所述第二偏振分束旋转器为基于2X2非对称定向耦合器的偏振分束旋转器。
优选地,所述第三相位调制模块为上方设置加热电极的直波导结构,所述加热电极的材料为钛、钨或钛-钨合金,所述第三偏振分束旋转器、第四偏振分束旋转器均为基于2X2非对称定向耦合器的偏振分束旋转器。
优选地,所述波导线L1、波导线L2的长度相等。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包括通过信道连接的发送端和接收端,所述发送端包括依次连接的激光器、强度调制器、发端干涉仪和可调衰减器,所述接收端包括环形器、收端干涉仪、第一单光子探测器和第二单光子探测器,所述环形器的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及第三端口分别连接信道、收端干涉仪的第一端口及第二单光子探测器,所述收端干涉仪的第二端口连接第一单光子探测器,所述发端干涉仪和收端干涉仪结构相同,且为上述集成波导干涉仪中的一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一种集成波导干涉仪,通过偏振旋转延时结构实现往返式干涉仪,可实现偏振无关的稳定干涉,无需采用磁光晶体等较难集成的器件,可减小集成波导干涉仪的整体尺寸,大大提高了集成度。并且,干涉仪两臂的光脉冲经过同一个偏振旋转延时模块,使得两臂具有较好的损耗一致性,可进一步提高干涉的稳定性。本发明的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大大减小了光学系统的体积,可实现设备小型化,同时具有免疫信道偏振扰动的特性,可实现系统长期的工作稳定性。另外,本发明方案可用多种集成材料实现,如具有较高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集成波导干涉仪结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发明的集成波导干涉仪实施例一的原理框图;
图3为本发明的集成波导干涉仪实施例二的原理框图;
图4为本发明的集成波导干涉仪实施例三的原理框图;
图5为本发明的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结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集成波导干涉仪,包括定向耦合器1、偏振旋转延时模块2及衬底3,所述定向耦合器1的第一端口、第四端口分别作为集成波导干涉仪的第一端口、第二端口;所述集成波导干涉仪的其中一个端口(集成波导干涉仪的第一端口或第二端口)作为输入端口和第一输出端口,另一个端口作为第二输出端口;所述定向耦合器1的第二端口、第三端口分别通过波导线L1、波导线L2与偏振旋转延时模块2的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相连;所述偏振旋转延时模块2用于将从其第一端口入射的偏振光分解为相互垂直的偏振模式进行90°偏振旋转后仍从其第一端口出射,以及将从其第二端口入射的偏振光分解为相互垂直的偏振模式进行90°偏振旋转后仍从其第二端口出射;所述偏振旋转延时模块2还用于调节入射到其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的两个光脉冲之间的延时差和相位差;所述定向耦合器1、偏振旋转延时模块2均为光波导结构,并集成在衬底3上,所述定向耦合器1为3dB定向耦合器,所述波导线L1、波导线L2的长度相等。
具体光信号传输过程如下:
集成波导干涉仪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均可作为输入端口,以其中一个端口作为输入端口,则光信号会从两个端口出射。下面以第一端口作为输入端口为例来进行说明。
任意偏振的光脉冲P0进入集成波导干涉仪的第一端口,首先进入定向耦合器1的第一端口,被分为两个偏振和幅度均相同的子脉冲P1和P2,分别从定向耦合器1的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出射,分别沿波导线L1和波导线L2传播,二者同时到达偏振旋转延时模块2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
其中P1的水平偏振分量H和竖直偏振分量V在波导线L1中分别以TE偏振模式和TM偏振模式传播,到达偏振旋转延时模块2时两个偏振分量变为脉冲P11和P12,二者均被旋转90°后同时从偏振旋转延时模块2的第一端口出射。水平偏振分量脉冲P11由TE偏振模式旋转90°后变为TM偏振模式,竖直偏振分量脉冲P12由TM偏振模式旋转90°后变为TE偏振模式,二者合成一个脉冲P1’。随后P1’的两个分量P11和P12反方向在波导线L1中分别以TM偏振模式和TE偏振模式传播,返回定向耦合器1的第二端口。可以看出,两个分量P11和P12由于往返经过波导线L1,二者均经历了TE和TM偏振模式,因此二者增加了相同的相位,仅仅偏振方向均旋转了90°。
P2的水平偏振分量H和竖直偏振分量V在波导线L2中分别以TE偏振模式和TM偏振模式传播,到达偏振旋转延时模块2的第二端口时两个偏振分量分别变为两个脉冲分量P21和P22,二者均被旋转90°后同时从偏振旋转延时模块2的第二端口出射。水平偏振分量脉冲P21由TE偏振模式旋转90°后变为TM偏振模式,竖直偏振分量脉冲P22由TM偏振模式旋转90°后变为TE偏振模式,二者合成一个脉冲P2’。随后P2’的两个分量P21和P22反方向在波导线L2中分别以TM偏振模式和TE偏振模式传播,返回定向耦合器1的第三端口。可以看出,两个分量P21和P22由于往返经过波导线L2,二者均经历了TE和TM偏振两种模式,因此二者增加了相同的相位,仅仅偏振方向均旋转了90°。
P1’和P2’分别回到定向耦合器1的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时,由于两个偏振分量均旋转了90°,因此二者的偏振相同。
P1从偏振旋转延时模块2第一端口入射到变为P1’从第一端口返回,共经历了延时t1,P2从偏振旋转延时模块2第二端口入射到变为P2’从第二端口返回,共经历了延时t2。所述偏振旋转延时模块2对二者的延时不同,即t1与t2不等,二者之差为Δt。并且,所述偏振旋转延时模块2分别对P11和P12调制相同的相位φ1和/或分别对P21和P22调制相位φ2,使得返回的P1’和P2’之间被调制相位差φ。最后,P1’和P2’分别被定向耦合器1分束后从集成波导干涉仪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出射,从第一端口出射的两个脉冲分量偏振相同,时间差为Δt,相位差为φ+π;从第二端口出射的两个脉冲分量偏振也相同,时间差为Δt,相位差为φ。
如图2所示,本发明一种集成波导干涉仪实施例一:
所述集成波导干涉仪结构为:所述偏振旋转延时模块2包括第一波导延时线2-1、第一相位调制模块2-2和第一偏振分束旋转器2-3,所述第一波导延时线2-1、第一相位调制模块2-2的一个端口分别作为偏振旋转延时模块2的第一端口、第二端口;所述第一波导延时线2-1、第一相位调制模块2-2的另一个端口分别连接第一偏振分束旋转器2-3的第一端口、第四端口;所述第一偏振分束旋转器2-3的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直接相连,构成第一萨格纳克环;所述第一波导延时线2-1为弯曲波导结构,其长度大于第一相位调制模块2-2的长度,所述第一相位调制模块2-2用于调制从偏振旋转延时模块2两个端口入射光脉冲之间的相位差。
实施例一具体光信号传输过程包括为:
任意偏振的光脉冲P0进入集成波导干涉仪的第一端口,首先进入定向耦合器1的第一端口,被分为两个偏振和幅度均相同的子脉冲P1和P2,分别从定向耦合器1的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出射,分别沿波导线L1和L2传播,二者同时到达第一波导延时线2-1和第一相位调制模块2-2。
其中P1的水平偏振分量H和竖直偏振分量V在波导线L1中分别以TE偏振模式和TM偏振模式传播,经第一波导延时线2-1延时Δt/2后到达第一偏振分束旋转器2-3的第一端口,两个偏振分量被其分束为脉冲P11和P12,分别从第一偏振分束旋转器2-3的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出射,在第一萨格纳克环波导内均为TE偏振模式。P11和P12分别沿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在第一萨格纳克环波导内传播后到达第一偏振分束旋转器2-3的第三端口和第二端口,同时从第一偏振分束旋转器2-3的第一端口出射,其中P11出射后为TM偏振模式,P12出射后为TE偏振模式,因此二者从第一偏振分束旋转器2-3的第一端口出射时偏振均被旋转了90°。即水平偏振分量脉冲P11由TE偏振模式旋转90°后变为TM偏振模式,竖直偏振分量脉冲P12由TM偏振模式旋转90°后变为TE偏振模式,二者合成一个脉冲P1’。随后P1’的两个分量P11和P12再次被第一波导延时线2-1延时Δt/2后,反方向在波导线L1中分别以TM偏振模式和TE偏振模式传播,返回定向耦合器1的第二端口。可以看出,两个分量P11和P12由于往返经过第一波导延时线2-1和波导线L1,二者均经历了TE和TM偏振模式,因此二者增加了相同的相位,仅仅偏振方向均旋转了90°。
P2的水平偏振分量H和竖直偏振分量V在波导线L2中分别以TE偏振模式和TM偏振模式传播,经第一相位调制模块2-2调制相位φ1和φ2后到达第一偏振分束旋转器2-3的第四端口时两个偏振分量被其分束为两个脉冲分量P21和P22,分别从第一偏振分束旋转器2-3的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出射,在第一萨格纳克环波导内均为TM偏振模式。P21和P22分别沿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在第一萨格纳克环波导内传播后到达第一偏振分束旋转器2-3的第三端口和第二端口,同时从第一偏振分束旋转器2-3的第四端口出射,其中P21出射后为TM偏振模式,P22出射后为TE偏振模式,因此二者从第一偏振分束旋转器2-3的第四端口出射时偏振均被旋转了90°。即水平偏振分量脉冲P21由TE偏振模式旋转90°后变为TM偏振模式,竖直偏振分量脉冲P22由TM偏振模式旋转90°后变为TE偏振模式,二者合成一个脉冲P2’。随后P2’的两个分量P21和P22再次第一相位调制模块2-2调制相位φ2和φ1后,反方向在波导线L2中分别以TM偏振模式和TE偏振模式传播,返回定向耦合器1的第三端口。可以看出,两个分量P21和P22由于往返经过波导线L2,二者均经历了TE和TM偏振两种模式,因此二者增加了相同的相位,仅仅偏振方向均旋转了90°。
P1’和P2’分别回到定向耦合器1的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时,由于两个偏振分量均旋转了90°,因此二者的偏振相同。由于P1比P2多经过第一波导延时线2-1两次,因此在P1’比P2’ 延迟返回定向耦合器1,时间差为Δt。并且,由于P2’的两个偏振分量P21和P22均被第一相位调制模块2-2调制相位φ1+φ2,因此P2’的整体相位被调制为φ1+φ2,使得P1’和P2’之间被调制相位差φ=φ1+φ2。最后,P1’和P2’分别被定向耦合器1分束后从集成波导干涉仪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出射,从第一端口出射的两个脉冲分量偏振相同,时间差为Δt,相位差为φ+π;从第二端口出射的两个脉冲分量偏振也相同,时间差为Δt,相位差为φ。
如图3所示,本发明一种集成波导干涉仪实施例二:
所述集成波导干涉仪结构为:所述偏振旋转延时模块2包括第二波导延时线2-4、第二相位调制模块2-5和第二偏振分束旋转器2-6,所述第二波导延时线2-4的一个端口、第二偏振分束旋转器2-6的第四端口分别作为偏振旋转延时模块2的第一端口、第二端口;所述第二波导延时线2-4的另一个端口连接第二偏振分束旋转器2-6的第一端口;所述第二偏振分束旋转器2-6的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直接相连,构成第二萨格纳克环,所述第二相位调制模块2-5位于第二萨格纳克环内;所述第二波导延时线2-4为弯曲波导结构,所述第二相位调制模块2-5用于调制从偏振旋转延时模块2两个端口入射光脉冲之间的相位差。
实施例二具体过程包括为:
任意偏振的光脉冲P0进入集成波导干涉仪的第一端口,首先进入定向耦合器1的第一端口,被分为两个偏振和幅度均相同的子脉冲P1和P2,分别从定向耦合器1的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出射,分别沿波导线L1和L2传播。
其中P1的水平偏振分量H和竖直偏振分量V在波导线L1中分别以TE偏振模式和TM偏振模式传播,经第二波导延时线2-4延时Δt/2后到达第二偏振分束旋转器2-6的第一端口,两个偏振分量被其分束为脉冲P11和P12,分别从第二偏振分束旋转器2-6的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出射,在第二萨格纳克环波导内均为TE偏振模式。P11和P12分别沿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在第二萨格纳克环波导内传播后到达第二偏振分束旋转器2-6的第三端口和第二端口,二者均被第二相位调制模块2-5调制相位φ1,同时从第二偏振分束旋转器2-6的第一端口出射,其中P11出射后为TM偏振模式,P12出射后为TE偏振模式,因此二者从第二偏振分束旋转器2-6的第一端口出射时偏振均被旋转了90°。即水平偏振分量脉冲P11由TE偏振模式旋转90°后变为TM偏振模式,竖直偏振分量脉冲P12由TM偏振模式旋转90°后变为TE偏振模式,二者合成一个脉冲P1’。随后P1’的两个分量P11和P12再次被第二波导延时线2-4延时Δt/2后,反方向在波导线L1中分别以TM偏振模式和TE偏振模式传播,返回定向耦合器1的第二端口。可以看出,两个分量P11和P12由于往返经过第二波导延时线2-4和波导线L1,二者均经历了TE和TM偏振模式,因此二者增加了相同的相位,仅仅偏振方向均旋转了90°。
P2的水平偏振分量H和竖直偏振分量V在波导线L2中分别以TE偏振模式和TM偏振模式传播,到达第二偏振分束旋转器2-6的第四端口时两个偏振分量被其分束为两个脉冲分量P21和P22,分别从第二偏振分束旋转器2-6的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出射,在第二萨格纳克环波导内均为TM偏振模式。P21和P22分别沿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在第二萨格纳克环波导内传播后到达第二偏振分束旋转器2-6的第三端口和第二端口,被第二相位调制模块2-5调制相位φ2,同时从第二偏振分束旋转器2-6的第四端口出射,其中P21出射后为TM偏振模式,P22出射后为TE偏振模式,因此二者从第二偏振分束旋转器2-6的第四端口出射时偏振均被旋转了90°。即水平偏振分量脉冲P21由TE偏振模式旋转90°后变为TM偏振模式,竖直偏振分量脉冲P22由TM偏振模式旋转90°后变为TE偏振模式,二者合成一个脉冲P2’。随后P2’的两个分量P21和P22反方向在波导线L2中分别以TM偏振模式和TE偏振模式传播,返回定向耦合器1的第三端口。可以看出,两个分量P21和P22由于往返经过波导线L2,二者均经历了TE和TM偏振两种模式,因此二者增加了相同的相位,仅仅偏振方向均旋转了90°。
P1’和P2’分别回到定向耦合器1的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时,由于两个偏振分量均旋转了90°,因此二者的偏振相同。由于P1比P2多经过第二波导延时线2-4两次,因此在P1’比P2’ 延迟返回定向耦合器1,时间差为Δt。并且,由于P1’的两个偏振分量P11和P12均被第二相位调制模块2-5调制相位φ1,P2’的两个偏振分量P21和P22均被第二相位调制模块2-5调制相位φ2,因此P1’和P2’的整体相位分别被调制为φ1和φ2,使得P1’和P2’之间被调制相位差φ=φ1-φ2。最后,P1’和P2’分别被定向耦合器1分束后从集成波导干涉仪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出射,从第一端口出射的两个脉冲分量偏振相同,时间差为Δt,相位差为φ+π;从第二端口出射的两个脉冲分量偏振也相同,时间差为Δt,相位差为φ。
如图4所示,本发明一种集成波导干涉仪实施例三:
所述集成波导干涉仪结构为:所述偏振旋转延时模块2包括第三偏振分束旋转器2-7、第四偏振分束旋转器2-8和第三相位调制模块2-9,所述第三偏振分束旋转器2-7的第一端口、第四端口分别作为偏振旋转延时模块2的第一端口、第二端口;所述第三偏振分束旋转器2-7的第二端口、第三端口分别通过长度相等的波导线L3、L4与第四偏振分束旋转器2-8的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相连;所述第四偏振分束旋转器2-8的第三端口、第四端口直接相连,构成第三萨格纳克环;所述第三相位调制模块2-9位于第三萨格纳克环内,且用于调制从偏振旋转延时模块2两个端口入射光脉冲之间的相位差。
实施例三具体过程包括为:
任意偏振的光脉冲P0进入集成波导干涉仪的第一端口,首先进入定向耦合器1的第一端口,被分为两个偏振和幅度均相同的子脉冲P1和P2,分别从定向耦合器1的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出射,分别沿波导线L1和L2传播,二者同时到达第三偏振分束旋转器2-7的第一端口和第四端口。
其中P1的水平偏振分量H和竖直偏振分量V在波导线L1中分别以TE偏振模式和TM偏振模式传播,到达第三偏振分束旋转器2-7的第一端口,两个偏振分量被其分束为脉冲P11和P12,分别从第三偏振分束旋转器2-7的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出射,在波导线L3和波导线L4中均为TE偏振模式。P11和P12分别沿波导线L3和波导线L4传播后到达第四偏振分束旋转器2-8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并分别从其第二端口和第一端口出射,随后分别沿波导线L4和波导线L3以TE偏振模式返回第三偏振分束旋转器2-7的第三端口和第二端口,同时从第三偏振分束旋转器2-7的第一端口出射。其中P11出射后为TM偏振模式,P12出射后为TE偏振模式,因此二者从第三偏振分束旋转器2-7的第一端口出射时偏振均被旋转了90°。即水平偏振分量脉冲P11由TE偏振模式旋转90°后变为TM偏振模式,竖直偏振分量脉冲P12由TM偏振模式旋转90°后变为TE偏振模式,二者合成一个脉冲P1’。随后P1’的两个分量P11和P12反方向在波导线L1中分别以TM偏振模式和TE偏振模式传播,返回定向耦合器1的第二端口。可以看出,两个分量P11和P12由于往返经过波导线L1,二者均经历了TE和TM偏振模式,因此二者增加了相同的相位,仅仅偏振方向均旋转了90°。
P2的水平偏振分量H和竖直偏振分量V在波导线L2中分别以TE偏振模式和TM偏振模式传播,到达第三偏振分束旋转器2-7的第四端口时两个偏振分量被其分束为两个脉冲分量P21和P22,分别从第三偏振分束旋转器2-7的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出射,在波导线L3和波导线L4中均为TM偏振模式。P21和P22分别沿波导线L3和波导线L4传播后到达第四偏振分束旋转器2-8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其中P21从第四偏振分束旋转器2-8的第三端口出射,在第三萨格纳克环内沿逆时针方向以TE偏振模式传播,经过第三相位调制模块2-9时被调制相位φ,然后到达第四偏振分束旋转器2-8的第四端口,从其第二端口出射,在波导线L4中以TM偏振模式传播到达第三偏振分束旋转器2-7的第三端口,从其第四端口出射,变为TE偏振模式。P22从第四偏振分束旋转器2-8的第四端口出射,在第三萨格纳克环内沿顺时针方向以TE偏振模式传播,经过第三相位调制模块2-9时同样被调制相位φ,然后到达第四偏振分束旋转器2-8的第三端口,从其第一端口出射,在波导线L3中以TM偏振模式传播到达第三偏振分束旋转器2-7的第二端口,从其第四端口出射,变为TM偏振模式。P21和P22同时从第三偏振分束旋转器2-7的第四端口出射,分别变为TM偏振模式和TE偏振模式,因此二者从第三偏振分束旋转器2-7的第四端口出射时偏振均被旋转了90°。即水平偏振分量脉冲P21由TE偏振模式旋转90°后变为TM偏振模式,竖直偏振分量脉冲P22由TM偏振模式旋转90°后变为TE偏振模式,二者合成一个脉冲P2’。随后P2’的两个分量P21和P22反方向在波导线L2中分别以TM偏振模式和TE偏振模式传播,返回定向耦合器1的第三端口。可以看出,两个分量P21和P22由于往返经过波导线L2,二者均经历了TE和TM偏振两种模式,因此二者增加了相同的相位,仅仅偏振方向均旋转了90°。
P1’和P2’分别回到定向耦合器1的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时,由于两个偏振分量均旋转了90°,因此二者的偏振相同。由于P2的两个分量经过了第三萨格纳克环,而P1的两个分量未经过,因此在P2’比P1’ 延迟返回定向耦合器1,时间差为Δt。并且,由于P2’的两个偏振分量P11和P12均被第三相位调制模块2-9调制相位φ,相当于P2’的整体相位分别被调制为φ,而P1’未经过第三相位调制模块2-9,使得P1’和P2’之间被调制相位差φ。最后,P1’和P2’分别被定向耦合器1分束后从集成波导干涉仪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出射,从第一端口出射的两个脉冲分量偏振相同,时间差为Δt,相位差为φ+π;从第二端口出射的两个脉冲分量偏振也相同,时间差为Δt,相位差为φ。
如图5所示,本发明的量子密钥分发系统:
所述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包括发送端4和接收端5以及用于连接二者的信道6,所述发送端4包括依次连接的激光器4-1、强度调制器4-2、发端干涉仪4-3和可调衰减器4-4,所述接收端5包括环形器5-1、收端干涉仪5-2、第一单光子探测器5-3和第二单光子探测器5-4,所述环形器5-1的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及第三端口分别连接信道6、收端干涉仪5-2的第一端口及第二单光子探测器5-4,所述收端干涉仪5-2的第二端口连接第一单光子探测器5-3,所述发端干涉仪4-3和收端干涉仪5-2相同,且为上述实施例中的任意一种集成波导干涉仪。
量子密钥分发具体过程包括为:
发送端4的激光器4-1产生重复频率为f的光脉冲信号,经过强度调制器4-2随机调 制光强后产生信号态和诱骗态,随后进入发端干涉仪4-3进行相位编码,从其第二端口出射 的两个脉冲分量时间差为Δt,相位差为φA,经过可调衰减器4-4将光强调节为单光子量 级,得到的量子态为
Figure 971234DEST_PATH_IMAGE001
,其中φA=0,π/2,π,3π/2。
发送端4制备的量子态经过信道6到达接收端5,首先进入环形器5-1的第一端口,从其第二端口出射,到达收端干涉仪5-2的第一端口,由于信道存在扰动,导致量子态的偏振随环境变化而变得随机,因此进入收端干涉仪5-2第一端口的量子态可以为任意偏振态,但量子态前后两个时间模式|0>、|1>的偏振仍保持相同。随后量子态经收端干涉仪5-2的定向耦合器分成两个分量,分别经长短臂被偏振旋转延时模块旋转反射调相φB后回到定向耦合器,其中一个分量的前一个时间模式与另一个分量的后一个时间模式时间差为0,二者同时到达定向耦合器,并且二者的偏振相同,相位差为φB-φA,进行干涉后干涉结果分别从收端干涉仪5-2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出射,后者直接进入第一单光子探测器5-3,前者经过环形器5-1到达第二单光子探测器5-4。通过调制相位φB=0,π/2,π,3π/2,可以得到相应的探测结果。
根据探测结果以及调制相位对应的基矢信息比对,得到初始密钥之后经过误码估计、纠错、保密放大等后处理过程,即可在发送端4和接收端5之间产生安全的量子密钥。
综合本发明各个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出一种集成波导干涉仪,通过偏振旋转延时结构实现往返式干涉仪,可实现偏振无关的稳定干涉,无需采用磁光晶体等较难集成的器件,可减小集成波导干涉仪的整体尺寸,大大提高了集成度。并且,干涉仪两臂的光脉冲经过同一个偏振旋转延时模块,使得两臂具有较好的损耗一致性,可进一步提高干涉的稳定性。基于本发明集成波导干涉仪的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大大减小了光学系统的体积,可实现设备小型化,同时具有免疫信道偏振扰动的特性,可实现系统长期的工作稳定性。另外,本发明方案可用多种集成材料实现,如具有较高的灵活性。

Claims (9)

1.一种集成波导干涉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定向耦合器(1)、偏振旋转延时模块(2)及衬底(3),所述定向耦合器(1)的第一端口、第四端口分别作为集成波导干涉仪的第一端口、第二端口;所述集成波导干涉仪的其中一个端口作为输入端口和第一输出端口,另一个端口作为第二输出端口;所述定向耦合器(1)的第二端口、第三端口分别通过波导线L1、波导线L2与偏振旋转延时模块(2)的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相连;所述偏振旋转延时模块(2)用于将从其第一端口入射的偏振光分解为相互垂直的偏振模式进行90°偏振旋转后仍从其第一端口出射,以及将从其第二端口入射的偏振光分解为相互垂直的偏振模式进行90°偏振旋转后仍从其第二端口出射;所述偏振旋转延时模块(2)还用于调节入射到其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的两个光脉冲之间的延时差和相位差;所述定向耦合器(1)、偏振旋转延时模块(2)均为光波导结构,并集成在衬底(3)上,所述定向耦合器(1)为3dB定向耦合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波导干涉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偏振旋转延时模块(2)包括第一波导延时线(2-1)、第一相位调制模块(2-2)和第一偏振分束旋转器(2-3),所述第一波导延时线(2-1)、第一相位调制模块(2-2)的一个端口分别作为偏振旋转延时模块(2)的第一端口、第二端口;所述第一波导延时线(2-1)、第一相位调制模块(2-2)的另一个端口分别连接第一偏振分束旋转器(2-3)的第一端口、第四端口;所述第一偏振分束旋转器(2-3)的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直接相连,构成第一萨格纳克环;所述第一波导延时线(2-1)为弯曲波导结构,其长度大于第一相位调制模块(2-2)的长度,所述第一相位调制模块(2-2)用于调制从偏振旋转延时模块(2)两个端口入射光脉冲之间的相位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波导干涉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偏振旋转延时模块(2)包括第二波导延时线(2-4)、第二相位调制模块(2-5)和第二偏振分束旋转器(2-6),所述第二波导延时线(2-4)的一个端口、第二偏振分束旋转器(2-6)的第四端口分别作为偏振旋转延时模块(2)的第一端口、第二端口;所述第二波导延时线(2-4)的另一个端口连接第二偏振分束旋转器(2-6)的第一端口;所述第二偏振分束旋转器(2-6)的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直接相连,构成第二萨格纳克环,所述第二相位调制模块(2-5)位于第二萨格纳克环内;所述第二波导延时线(2-4)为弯曲波导结构,所述第二相位调制模块(2-5)用于调制从偏振旋转延时模块(2)两个端口入射光脉冲之间的相位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波导干涉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偏振旋转延时模块(2)包括第三偏振分束旋转器(2-7)、第四偏振分束旋转器(2-8)和第三相位调制模块(2-9),所述第三偏振分束旋转器(2-7)的第一端口、第四端口分别作为偏振旋转延时模块(2)的第一端口、第二端口;所述第三偏振分束旋转器(2-7)的第二端口、第三端口分别通过长度相等的波导线L3、波导线L4与第四偏振分束旋转器(2-8)的第一端口、第二端口相连;所述第四偏振分束旋转器(2-8)的第三端口、第四端口直接相连,构成第三萨格纳克环;所述第三相位调制模块(2-9)位于第三萨格纳克环内,且用于调制从偏振旋转延时模块(2)两个端口入射光脉冲之间的相位差。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波导干涉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相位调制模块(2-2)为上方设置加热电极的直波导结构,所述加热电极的材料为钛、钨或钛-钨合金,所述第一偏振分束旋转器(2-3)为基于2X2非对称定向耦合器的偏振分束旋转器。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波导干涉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相位调制模块(2-5)为上方设置加热电极的直波导结构,所述加热电极的材料为钛、钨或钛-钨合金,所述第二偏振分束旋转器(2-6)为基于2X2非对称定向耦合器的偏振分束旋转器。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波导干涉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相位调制模块(2-9)为上方设置加热电极的直波导结构,所述加热电极的材料为钛、钨或钛-钨合金,所述第三偏振分束旋转器(2-7)、第四偏振分束旋转器(2-8)均为基于2X2非对称定向耦合器的偏振分束旋转器。
8.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所述的集成波导干涉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导线L1、波导线L2的长度相等。
9.一种量子密钥分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信道(6)连接的发送端(4)和接收端(5),所述发送端(4)包括依次连接的激光器(4-1)、强度调制器(4-2)、发端干涉仪(4-3)和可调衰减器(4-4),所述接收端(5)包括环形器(5-1)、收端干涉仪(5-2)、第一单光子探测器(5-3)和第二单光子探测器(5-4),所述环形器(5-1)的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及第三端口分别连接信道(6)、收端干涉仪(5-2)的第一端口及第二单光子探测器(5-4),所述收端干涉仪(5-2)的第二端口连接第一单光子探测器(5-3),所述发端干涉仪(4-3)和收端干涉仪(5-2)结构相同,且为如权利要求1-7中所述的任一项集成波导干涉仪。
CN202210595711.2A 2022-05-30 2022-05-30 一种集成波导干涉仪及量子密钥分发系统 Active CN1149243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95711.2A CN114924356B (zh) 2022-05-30 2022-05-30 一种集成波导干涉仪及量子密钥分发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95711.2A CN114924356B (zh) 2022-05-30 2022-05-30 一种集成波导干涉仪及量子密钥分发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24356A CN114924356A (zh) 2022-08-19
CN114924356B true CN114924356B (zh) 2023-01-24

Family

ID=828117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95711.2A Active CN114924356B (zh) 2022-05-30 2022-05-30 一种集成波导干涉仪及量子密钥分发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24356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52922A (zh) * 2015-09-25 2018-07-31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处理光学信号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CN110224826A (zh) * 2019-07-02 2019-09-10 安徽问天量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片上偏振变化被动补偿干涉仪和量子密钥分配系统
CN210745163U (zh) * 2019-09-23 2020-06-12 国开启科量子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量子通信时间相位编码装置及密钥分发系统
CN111600702A (zh) * 2020-05-10 2020-08-28 赵义博 一种偏振编码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解码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71729A1 (en) * 2016-10-12 2018-04-19 Xiaotian Steve Yao Non-interferometric optical gyroscope based on polarization sensing and implementations of closed loop control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52922A (zh) * 2015-09-25 2018-07-31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处理光学信号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CN110224826A (zh) * 2019-07-02 2019-09-10 安徽问天量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片上偏振变化被动补偿干涉仪和量子密钥分配系统
CN210745163U (zh) * 2019-09-23 2020-06-12 国开启科量子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量子通信时间相位编码装置及密钥分发系统
CN111600702A (zh) * 2020-05-10 2020-08-28 赵义博 一种偏振编码量子密钥分发系统的解码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24356A (zh) 2022-08-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900245B (zh) 一种偏振无关相位解码集成芯片及量子密钥分发系统
WO2018076831A1 (zh) 一种不等臂干涉环和量子密钥分配系统
CN113676323B (zh) 一种偏振编码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发系统
CN113079009B (zh) 一种时间-相位编码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发系统
US8107154B2 (en) Optical modulator and optical signal generation apparatus
CN113708931B (zh) 用于量子密钥分发的偏振编码装置及量子密钥分发系统
CN108667519B (zh) 强度调制装置和方法及其在量子密钥分发系统中的应用
CN113708932B (zh) 用于量子密钥分发的相位编码装置及量子密钥分发系统
CN109981182B (zh) 一种四相位反射式相干光通信系统
CN113872701B (zh) 一种时间相位编码装置以及量子密钥分发系统
CN115001593B (zh) 一种用于量子密钥分发的混合集成接收芯片
CN114374441B (zh) 一种免疫信道扰动的量子密钥分发相位解码装置
CN111106932B (zh) 基于直波导调制器的偏振控制系统、方法及量子密钥分发系统
US5848205A (en) Polarization independent non-linear optical mirror
CN114553421B (zh) 一种免疫信道扰动的量子密钥分发解码装置
US6366390B1 (en) Pulse interleaver
CN109343173B (zh) 一种混合波导集成的干涉仪
CN111478767B (zh) 用于诱骗态编码和偏振编码的发送端、编码方法及量子密钥分发系统
CN110635895B (zh) 基于自稳定强度调制的cvqkd发送装置及方法、cvqkd系统
US20080198437A1 (en) Converting optical information encoding
CN110752882A (zh) 一种低误码率的相位编码系统及其接收端
CN114924356B (zh) 一种集成波导干涉仪及量子密钥分发系统
CN209356769U (zh) 偏振无关双光束干涉装置
CN114650133B (zh) 一种量子密钥分发的偏振编码装置以及量子密钥分发系统
CN114465725B (zh) 一种量子密钥分发编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30

Address after: 100085 Room 016, 1st Floor, Building 15, Yongtai Village North, Qinghe,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Beijing Guoguang Xindu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Room 04-171, 8th floor, No. 18, Zhongguancun Street,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086

Patentee before: Beijing zhongkeguoguang Quantum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