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23838A - 一种通过生物共振驱动提高钠钾泵工作效率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过生物共振驱动提高钠钾泵工作效率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23838A
CN114923838A CN202210510558.9A CN202210510558A CN114923838A CN 114923838 A CN114923838 A CN 114923838A CN 202210510558 A CN202210510558 A CN 202210510558A CN 114923838 A CN114923838 A CN 1149238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tential
sodium
frequency
nerve
reson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1055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奕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Tianlineng Bio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li Neng Health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li Neng Health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li Neng Health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1055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23838A/zh
Publication of CN1149238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2383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10Investigating individual particles
    • G01N15/14Optical investigation techniques, e.g. flow cytometry
    • G01N15/1434Optical arrange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06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 A61N5/0613Apparatus adapted for a specific treat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NELECTROTHERAPY; MAGNETOTHERAPY; RADIATION THERAPY; ULTRASOUND THERAPY
    • A61N5/00Radiation therapy
    • A61N5/06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 A61N2005/0658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characterised by the wavelength of light used
    • A61N2005/0659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characterised by the wavelength of light used infrared
    • A61N2005/066Radiation therapy using light characterised by the wavelength of light used infrared far infrare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adiation-Therapy Devi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Immunolog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生物共振驱动提高钠钾泵工作效率的方法,包括:获取神经细胞区域的膜电位,构建离子分布模型;通过远红外线在所述神经细胞上生成电磁辐射,并改变所述膜电位,生成共振膜电位;根据所述共振膜电位驱动所述钠钾泵位移。本发明的方法本发明可以治愈并改善心血管疾病的预后。可以通过FIR进行抗炎,并保护细胞免受伤害。通过FIR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细胞维护。通过FIR增强睡眠。通过本发明的方式抑制肿瘤生长。最后还能通过本发明的FIR疗法促进神经修复。

Description

一种通过生物共振驱动提高钠钾泵工作效率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细胞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通过生物共振驱动提高钠钾泵工作效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人体是由细胞构成,大约存在60万亿个细胞,细胞是生命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细胞是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人体的组织和器官都是由一个个细胞组成的,各项机能也都是由细胞运作而发挥作用的,细胞的活动或功能异常,人体就容易生病。细胞运作的异常除了基因的问题,最主要的问题来源于「钠钾泵」(也可称为钠钾-ATPase,Na+/K+-ATPase)。
细胞正常运作需要以「钠钾泵」进行电子传递,经过电子传递后产生钠离子与钾离子进出细胞离子通道,这个机制有以下几个作用:
1、维持低Na﹢高K﹢细胞内环境;
2、维持渗透平衡,维持细胞的体态特征。
3、维持细胞膜的跨膜静息电位。也就是说钠钾泵是否可以正常运作对细胞以及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但是,现有技术中虽然有通过电磁场进行细胞修复的装置和方法,但是现有技术中多是单一进行细胞治疗,一种装置和一种方法只能治疗一种疾病限制性非常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生物共振驱动提高钠钾泵工作效率的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虽然有通过电磁场进行细胞修复的装置和方法,但是现有技术中多是单一进行细胞治疗,一种装置和一种方法只能治疗一种疾病限制性非常高的情况。
一种通过生物共振驱动提高钠钾泵工作效率的方法,包括:
获取神经细胞区域的膜电位,构建离子分布模型;
通过远红外线在所述神经细胞上生成电磁辐射,并改变所述膜电位,生成共振膜电位;
根据所述共振膜电位驱动所述钠钾泵位移。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神经细胞区域的灰度图像;
根据所述灰度图像提取所述神经细胞的N条电位灰度曲线,其中,
所述神经细胞区域由N条神经细胞电位曲线构成,N为大于1的整数;
所述神经细胞电位曲线的形状为线性,且所述神经细胞电位曲线中每个神经细胞的电位不同;
每一所述电位灰度曲线对应一个所述神经细胞电位曲线,且所述电位灰度曲线反应所述神经细胞电位曲线沿半径方向的灰度变化;
叠加所述电位灰度曲线获得所述神经细胞电位曲线的累加灰度曲线;
检测所述累加灰度曲线的波峰,其中,
所述累加灰度曲线的波峰对应所述神经细胞区域中的离子分布状态。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获取神经细胞区域的膜电位,构建离子分布模型包括:
步骤一,构建膜电位模型:
根据离子分布状态获取离子电位分布序列;
根据所述离子电位分布序列设定离子电位最大覆盖范围,搭建离子矩形分布模型;其中,
所述离子矩形分布模型中对每个离子的电位进行电位标注;
根据所述电位标注,生成膜电位模型;
步骤二,构建离子分布模型:
根据所述膜电位模型,提取所有电位分布信息;
根据所述电位分布信息,将不同的离子通过根据距离进行连接,构成树状图;
根据所述树状图,使用整体分布生成离子分布模型。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离子分布模型,确定钠钾泵的低振频;
根据所述低振频,确定带动所述低振频进行共振的目标高振频;
根据目标高振频,设定红外发射装置的驱动参数;
根据所述驱动参数发射远红外线,形成电磁波;
以所述电磁波为能量辐射源点,形成电磁场,通过电磁场生成所述目标高振频。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高振频,确定电磁波的目标微米频段;
其中,
所述电磁波包括:低频段不可见光线的微米波段、可见光线的微米频段和高频段不可见光线的微米频段;
根据所述目标微米频段,确定所述红外发射装置的红外微米频段;
根据所述红外微米频段,确定所述红外发射装置的驱动参数。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神经细胞区域,确定疾病类型;其中,
所述疾病类型包括:细胞炎症、肿瘤、心血管疾病和神经细胞损伤;
根据所述疾病类型,确定对应类型的远程红外光线;
根据所述远程红外光线,对所述疾病类型的疾病进行共振辐射治疗。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配置成接收神经细胞区域的钠钾泵位移一个或多个生物电信号的一个或多个传感器;
配置成向神经细胞区域发送电磁场的刺激发生器;以及
控制电路,配置成:
控制所述刺激发生器从而以多个不同的共振频率向神经细胞区域发送红外光线;
标识出神经细胞区域对于所述红外光线的生物电共振响应,所述生物电共振响应为:基于所述一个或多个生物电信号的振荡参数而标识的,且所述生物电共振响应指示神经细胞区域对多个刺激频率中的一个刺激频率的共振频率;
根据所述控制频率,控制红外发射装置使用所设置的共振频率进行驱动钠钾泵位移。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神经细胞区域的实时膜电位,确定实时电压信号频率,根据所述电压信号频率对红外发射装置的电压大小进行调节,生成标注电磁场的标准电压;
检测神经细胞区域的电磁振荡,确定产生的脉冲电场;
将所述脉冲电场的频率转化为可与生物体特有频率相匹配的阻尼脉冲电场频率;
通过所述阻尼脉冲电场频率与所述经细胞区域的原始低振频进行生物共振。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神经细胞区域生成光检测装置;
获取中神经细胞的各细胞的光信号强度值;其中,
所述光信号强度值包括荧光强度值和散射光强度值;
根据所述各细胞的光信号强度值的分布特征,获取所述神经细胞的特征参数,其中,
所述特征参数包括位置特征参数;
所述位置特征参数用于表征所述神经细胞的各细胞的光信号强度值的分布形态;
在所述至特征参数满足钠钾泵唯一确定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所述钠钾泵位移。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神经细胞区域中各神经细胞的光信号强度值的分布情况,确定基准光信号强度值;其中,
所述基准光信号强度值包括荧光强度值和/或散射光强度值;
根据所述基准光信号强度值,确定钠钾泵位移时的光信号强度值的取值范围;
对光信号强度值处于所述取值范围内的神经细胞进行计数,得到所述神经细胞的数量,确定钠钾泵位移时钠钾泵的数量,并监督所述钠钾泵是否全部进行位移。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预先确定需要治疗的区域,也就是神经细胞区域的膜电位,然后确定内部的离子分布状况,本发明会确定任何的离子,不仅仅是NA+离子的电位,这是为了更好的确定整体电位,生成有效果的电磁场;然后本发明驱动红外发射装置生成电磁辐射,通过电磁辐射生成电磁场,这个电磁场是一种高振频的电磁场,通过这个高振频的电磁场带动神经细胞区域原来的低振频的电磁场进行生物共振,通过生物共振控制钠钾泵位移。因为钠钾泵的化学本质是细胞膜上的钠钾ATP酶,通过消耗一个ATP分子来释放能量,逆电化学梯度泵出三个钠离子和泵入两个钾离子。钠钾泵的作用是保持膜内高钾膜外高钠的不均匀离子分布。正常情况下,膜两侧如果存在离子浓度差,那么就存在一定的电化学势能,离子就会从浓度高的一侧流向浓度低的一侧。想要维持这种浓度差,就必须克服电化学势能,这就需要消耗ATP来提供能量。打个比方:就好像水会自动从高处流向低处,因为存在重力势能,想要克服这种能量让水从低处流向高出,那么就需要额外的能量来驱动,诸如光能、电化学梯度能等外能驱动。所以本发明通过电磁场的外能驱动,控制磁波以能量辐射源点为中心,可以形成电磁场,场能可以通过共振,高频带动低频,驱动场内的钠钾离子位移。这种驱动相较于普通光能和电化学梯度能驱动更加高效。通过本发明的方法本发明可以治愈并改善心血管疾病的预后。可以通过FIR进行抗炎,并保护细胞免受伤害。通过FIR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细胞维护。通过FIR增强睡眠。通过本发明的方式抑制肿瘤生长。最后还能通过本发明的FIR疗法促进神经修复。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通过生物共振驱动提高钠钾泵工作效率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不同光线的频率本发布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附图1所示,一种通过生物共振驱动提高钠钾泵工作效率的方法,包括:
获取神经细胞区域的膜电位,构建离子分布模型;
通过远红外线在所述神经细胞上生成电磁辐射,并改变所述膜电位,生成共振膜电位;
根据所述共振膜电位驱动所述钠钾泵位移。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预先确定需要治疗的区域,也就是神经细胞区域的膜电位,然后确定内部的离子分布状况,本发明会确定任何的离子,不仅仅是NA+离子的电位,这是为了更好的确定整体电位,生成有效果的电磁场;然后本发明驱动红外发射装置生成电磁辐射,通过电磁辐射生成电磁场,这个电磁场是一种高振频的电磁场,通过这个高振频的电磁场带动神经细胞区域原来的低振频的电磁场进行生物共振,通过生物共振控制钠钾泵位移。因为钠钾泵的化学本质是细胞膜上的钠钾ATP酶,通过消耗一个ATP分子来释放能量,逆电化学梯度泵出三个钠离子和泵入两个钾离子。钠钾泵的作用是保持膜内高钾膜外高钠的不均匀离子分布。正常情况下,膜两侧如果存在离子浓度差,那么就存在一定的电化学势能,离子就会从浓度高的一侧流向浓度低的一侧。想要维持这种浓度差,就必须克服电化学势能,这就需要消耗ATP来提供能量。打个比方:就好像水会自动从高处流向低处,因为存在重力势能,想要克服这种能量让水从低处流向高出,那么就需要额外的能量来驱动,诸如光能、电化学梯度能等外能驱动。所以本发明通过电磁场的外能驱动,控制磁波以能量辐射源点为中心,可以形成电磁场,场能可以通过共振,高频带动低频,驱动场内的钠钾离子位移。这种驱动相较于普通光能和电化学梯度能驱动更加高效。通过本发明的方法本发明可以治愈并改善心血管疾病的预后。可以通过FIR进行抗炎,并保护细胞免受伤害。通过FIR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细胞维护。通过FIR增强睡眠。通过本发明的方式抑制肿瘤生长。最后还能通过本发明的FIR疗法促进神经修复。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神经细胞区域的灰度图像;
根据所述灰度图像提取所述神经细胞的N条电位灰度曲线,其中,
所述神经细胞区域由N条神经细胞电位曲线构成,N为大于1的整数;N条电位灰度曲线和病变的神经细胞相对应,然后就可以实现判断神经细胞的病变情况。
所述神经细胞电位曲线的形状为线性,且所述神经细胞电位曲线中每个神经细胞的电位不同;
每一所述电位灰度曲线对应一个所述神经细胞电位曲线,且所述电位灰度曲线反应所述神经细胞电位曲线沿半径方向的灰度变化;
叠加所述电位灰度曲线获得所述神经细胞电位曲线的累加灰度曲线;
检测所述累加灰度曲线的波峰,其中,
所述累加灰度曲线的波峰对应所述神经细胞区域中的离子分布状态。
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是通过灰度图像将不同离子的电位曲线从高到底进行排序生成电位的曲线,通过这个曲线可以判断不同电位的离子的分布状况,通过不同电位的离子分布情况,确定神经细胞区域那些地方电位高,离子聚集度高,从而通过波峰的例子分布,判断哪些地方病变的严重,从而更好进行共振治疗。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获取神经细胞区域的膜电位,构建离子分布模型包括:
步骤一,构建膜电位模型:
根据离子分布状态获取离子电位分布序列;
根据所述离子电位分布序列设定离子电位最大覆盖范围,搭建离子矩形分布模型;其中,
所述离子矩形分布模型中对每个离子的电位进行电位标注;
根据所述电位标注,生成膜电位模型;
步骤二,构建离子分布模型:
根据所述膜电位模型,提取所有电位分布信息;
根据所述电位分布信息,将不同的离子通过根据距离进行连接,构成树状图;
根据所述树状图,使用整体分布生成离子分布模型。
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通过两种方式进行膜电位控制和离子分布控制。在这个过程中,本发明首先对于膜电位通过离子电位的分布,以电位标注的方式生成膜电位模型,在离子分布的时候通过离子之间的距离,生成基于离子的树状图,通过树状图确定离子的分布模型。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离子分布模型,确定钠钾泵的低振频;
根据所述低振频,确定带动所述低振频进行共振的目标高振频;
根据目标高振频,设定红外发射装置的驱动参数;
根据所述驱动参数发射远红外线,形成电磁波;
以所述电磁波为能量辐射源点,形成电磁场,通过电磁场生成所述目标高振频。
上述技术方案中,因为本发明的技术原理是高振频带动低振频,所以本发明通过先确定低振频来确定高振频应该是多少,然后确定目标高振频子厚通过控制红外发射装置形成对应的电磁波,通过电磁波形成的电磁场生成目标高振频。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高振频,确定电磁波的目标微米频段;
其中,
所述电磁波包括:低频段不可见光线的微米波段、可见光线的微米频段和高频段不可见光线的微米频段;
根据所述目标微米频段,确定所述红外发射装置的红外微米频段;
根据所述红外微米频段,确定所述红外发射装置的驱动参数。
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在生成目标高振频中在现有技术中需要在三种不同光线中确定高振频,如附图2所示,附图2表示太阳电磁带中的所有区块。高频波和低频波有很多,例如X射线或紫外线,它们对人体有害。但是,还有生物必需的8-14微米的光波,也被称为“生命光波”,其中接近9-10微米的能带对人类的生理功能最有帮助。生物分子和细胞在远红外线(FIR)范围内产生电磁辐射。电磁辐射与活细胞的相互作用可以通过改变细胞膜电位和改变线粒体代谢来形成。量子能级为12.4meV至1.7eV的光子处于FIR范围,并被分子中键的振动能级吸收。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神经细胞区域,确定疾病类型;其中,
所述疾病类型包括:细胞炎症、肿瘤、心血管疾病和神经细胞损伤;
根据所述疾病类型,确定对应类型的远程红外光线;
根据所述远程红外光线,对所述疾病类型的疾病进行共振辐射治疗。
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首先会确定不同类型的疾病会通过什么振频的光纤进行治疗,在确定疾病类型之后会设置远程红外装置的振频的最高阀值和最低阀值,然后通知远程红外光纤进行共振辐射治疗。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配置成接收神经细胞区域的钠钾泵位移一个或多个生物电信号的一个或多个传感器;
配置成向神经细胞区域发送电磁场的刺激发生器;以及
控制电路,配置成:
控制所述刺激发生器从而以多个不同的共振频率向神经细胞区域发送红外光线;
标识出神经细胞区域对于所述红外光线的生物电共振响应,所述生物电共振响应为:基于所述一个或多个生物电信号的振荡参数而标识的,且所述生物电共振响应指示神经细胞区域对多个刺激频率中的一个刺激频率的共振频率;
根据所述控制频率,控制红外发射装置使用所设置的共振频率进行驱动钠钾泵位移。
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在控制钠钾泵进行位移的过程中,在进行生物共振的过程中,会通过生物共振响应,来判断生物电信号的状态,是不是存在反馈,这个神经细胞的反馈会确定钠钾泵是不是进行了位移,因为在钠钾泵位移的过程中电位会发生变化。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神经细胞区域的实时膜电位,确定实时电压信号频率,根据所述电压信号频率对红外发射装置的电压大小进行调节,生成标注电磁场的标准电压;
检测神经细胞区域的电磁振荡,确定产生的脉冲电场;
将所述脉冲电场的频率转化为可与生物体特有频率相匹配的阻尼脉冲电场频率;
通过所述阻尼脉冲电场频率与所述经细胞区域的原始低振频进行生物共振。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神经细胞区域生成光检测装置;
获取中神经细胞的各细胞的光信号强度值;其中,
所述光信号强度值包括荧光强度值和散射光强度值;
根据所述各细胞的光信号强度值的分布特征,获取所述神经细胞的特征参数,其中,
所述特征参数包括位置特征参数;
所述位置特征参数用于表征所述神经细胞的各细胞的光信号强度值的分布形态;
在所述至特征参数满足钠钾泵唯一确定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所述钠钾泵位移。
上述技术方案中,我们会通过光检测装置来确定神经细胞的荧光强度和散射光强度,对于细胞的光强度也是一种对神经细胞的状态进行检测的方式,能够通过这个特征参数,本发明通过光检测能够确定神细胞的聚集状态,从而监控钠钾泵的位移。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神经细胞区域中各神经细胞的光信号强度值的分布情况,确定基准光信号强度值;其中,
所述基准光信号强度值包括荧光强度值和/或散射光强度值;
根据所述基准光信号强度值,确定钠钾泵位移时的光信号强度值的取值范围;
对光信号强度值处于所述取值范围内的神经细胞进行计数,得到所述神经细胞的数量,确定钠钾泵位移时钠钾泵的数量,并监督所述钠钾泵是否全部进行位移。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进行控制钠钾泵位移的时候,我们需要监控是不是所有的钠钾泵都进行了位移,如果存在一些钠钾泵没有位移说明电磁场的分布不均匀,所以本发明设置了一种监督方式,监督钠钾泵是否全部进行位移。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通过生物共振驱动提高钠钾泵工作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神经细胞区域的膜电位,构建离子分布模型;
通过远红外线在所述神经细胞上生成电磁辐射,并改变所述膜电位,生成共振膜电位;
根据所述共振膜电位驱动所述钠钾泵位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生物共振驱动提高钠钾泵工作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神经细胞区域的灰度图像;
根据所述灰度图像提取所述神经细胞的N条电位灰度曲线,其中,
所述神经细胞区域由N条神经细胞电位曲线构成,N为大于1的整数;
所述神经细胞电位曲线的形状为线性,且所述神经细胞电位曲线中每个神经细胞的电位不同;
每一所述电位灰度曲线对应一个所述神经细胞电位曲线,且所述电位灰度曲线反应所述神经细胞电位曲线沿半径方向的灰度变化;
叠加所述电位灰度曲线获得所述神经细胞电位曲线的累加灰度曲线;
检测所述累加灰度曲线的波峰,其中,
所述累加灰度曲线的波峰对应所述神经细胞区域中的离子分布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过生物共振驱动提高钠钾泵工作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神经细胞区域的膜电位,构建离子分布模型包括:
步骤一,构建膜电位模型:
根据离子分布状态获取离子电位分布序列;
根据所述离子电位分布序列设定离子电位最大覆盖范围,搭建离子矩形分布模型;其中,
所述离子矩形分布模型中对每个离子的电位进行电位标注;
根据所述电位标注,生成膜电位模型;
步骤二,构建离子分布模型:
根据所述膜电位模型,提取所有电位分布信息;
根据所述电位分布信息,将不同的离子通过根据距离进行连接,构成树状图;
根据所述树状图,使用整体分布生成离子分布模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生物共振驱动提高钠钾泵工作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离子分布模型,确定钠钾泵的低振频;
根据所述低振频,确定带动所述低振频进行共振的目标高振频;
根据目标高振频,设定红外发射装置的驱动参数;
根据所述驱动参数发射远红外线,形成电磁波;
以所述电磁波为能量辐射源点,形成电磁场,通过电磁场生成所述目标高振频。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通过生物共振驱动提高钠钾泵工作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高振频,确定电磁波的目标微米频段;
其中,
所述电磁波包括:低频段不可见光线的微米波段、可见光线的微米频段和高频段不可见光线的微米频段;
根据所述目标微米频段,确定所述红外发射装置的红外微米频段;
根据所述红外微米频段,确定所述红外发射装置的驱动参数。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通过生物共振驱动提高钠钾泵工作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神经细胞区域,确定疾病类型;其中,
所述疾病类型包括:细胞炎症、肿瘤、心血管疾病和神经细胞损伤;
根据所述疾病类型,确定对应类型的远程红外光线;
根据所述远程红外光线,对所述疾病类型的疾病进行共振辐射治疗。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生物共振驱动提高钠钾泵工作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配置成接收神经细胞区域的钠钾泵位移一个或多个生物电信号的一个或多个传感器;
配置成向神经细胞区域发送电磁场的刺激发生器;以及
控制电路,配置成:
控制所述刺激发生器从而以多个不同的共振频率向神经细胞区域发送红外光线;
标识出神经细胞区域对于所述红外光线的生物电共振响应,所述生物电共振响应为:基于所述一个或多个生物电信号的振荡参数而标识的,且所述生物电共振响应指示神经细胞区域对多个刺激频率中的一个刺激频率的共振频率;
根据所述控制频率,控制红外发射装置使用所设置的共振频率进行驱动钠钾泵位移。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生物共振驱动提高钠钾泵工作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神经细胞区域的实时膜电位,确定实时电压信号频率,根据所述电压信号频率对红外发射装置的电压大小进行调节,生成标注电磁场的标准电压;
检测神经细胞区域的电磁振荡,确定产生的脉冲电场;
将所述脉冲电场的频率转化为可与生物体特有频率相匹配的阻尼脉冲电场频率;
通过所述阻尼脉冲电场频率与所述经细胞区域的原始低振频进行生物共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生物共振驱动提高钠钾泵工作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神经细胞区域生成光检测装置;
获取中神经细胞的各细胞的光信号强度值;其中,
所述光信号强度值包括荧光强度值和散射光强度值;
根据所述各细胞的光信号强度值的分布特征,获取所述神经细胞的特征参数,其中,
所述特征参数包括位置特征参数;
所述位置特征参数用于表征所述神经细胞的各细胞的光信号强度值的分布形态;
在所述至特征参数满足钠钾泵唯一确定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所述钠钾泵位移。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通过生物共振驱动提高钠钾泵工作效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神经细胞区域中各神经细胞的光信号强度值的分布情况,确定基准光信号强度值;其中,
所述基准光信号强度值包括荧光强度值和/或散射光强度值;
根据所述基准光信号强度值,确定钠钾泵位移时的光信号强度值的取值范围;
对光信号强度值处于所述取值范围内的神经细胞进行计数,得到所述神经细胞的数量,确定钠钾泵位移时钠钾泵的数量,并监督所述钠钾泵是否全部进行位移。
CN202210510558.9A 2022-05-11 2022-05-11 一种通过生物共振驱动提高钠钾泵工作效率的方法 Pending CN11492383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10558.9A CN114923838A (zh) 2022-05-11 2022-05-11 一种通过生物共振驱动提高钠钾泵工作效率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10558.9A CN114923838A (zh) 2022-05-11 2022-05-11 一种通过生物共振驱动提高钠钾泵工作效率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23838A true CN114923838A (zh) 2022-08-19

Family

ID=828090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10558.9A Pending CN114923838A (zh) 2022-05-11 2022-05-11 一种通过生物共振驱动提高钠钾泵工作效率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2383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353285A1 (en) X-optogenetics / u-optogenetics
US6431175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recting and monitoring radiation
US6622049B2 (en) Miniature implantable illuminator for photodynamic therapy
CN100342929C (zh) 用超声波和电磁方法治疗组织的装置和方法
US5231984A (en) Laser therapeutic apparatus
US11524174B2 (en) Optical stimulation system with on-demand monitoring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CN1079673A (zh) 用于光动力学治疗的高功率发光二极管
JP2006520216A5 (zh)
CN101375790A (zh) 应用于光动力诊断与治疗的感应装置
CN102283742B (zh) 一种光刺激视网膜假体修复装置
US6425851B1 (en) Device and process for activating objects
CN114923838A (zh) 一种通过生物共振驱动提高钠钾泵工作效率的方法
CN102039007A (zh) 具有靶向功能的治疗装置
CN102430209A (zh) 一种毫米波治疗仪系统
KR102587860B1 (ko) 자기장 생성 장치 및 그의 제어 방법
RU2732706C1 (ru) Усовершенствован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лазерной терапии
CN218384524U (zh) 一种集成式可变孔径准直器
CN110898338A (zh) 一种基于led阵列的智能光动力治疗光照系统
US20030008287A1 (en) Pheonotypic correlation process
RU2807304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генерации магнитного поля и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им
KR102587822B1 (ko) 자기장 생성 장치 및 그의 제어 방법
RU61137U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электромагнитного воздействия на биологический объект
CN220183268U (zh) 一种细胞实验装置
Wu et al. Tools and Technologies 11 for Wireless and Non-Invasive Optogenetics
Abdalla et al. Overview of photo-induced therapy for ATP produc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118

Address after: Room 204, 212, Building 1, No. 3, Kexue Road,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0

Applicant after: Guangzhou Tianlineng Biomedical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1416, No. 20, Qide Road, Helong Street, Baiyun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510000 (self-declaration)

Applicant before: Tianli Neng Health Technology (Guangzhou)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