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20361A - 一种水质净化型小微湿地群的设计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质净化型小微湿地群的设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20361A
CN114920361A CN202210588460.5A CN202210588460A CN114920361A CN 114920361 A CN114920361 A CN 114920361A CN 202210588460 A CN202210588460 A CN 202210588460A CN 114920361 A CN114920361 A CN 1149203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tland
ditch
small micro
ecological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8846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莉荫
任琼
袁继红
缪泸君
万方
迟韵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Academy of Forestry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Academy of Forest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Academy of Forestry filed Critical Jiangxi Academy of Forestry
Priority to CN20221058846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20361A/zh
Publication of CN1149203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203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2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animals or plants used, e.g. algae
    • C02F3/327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animals or plants used, e.g. algae characterised by animals and pla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7/00Cultivation of hops, vines, fruit trees, or like trees
    • A01G17/005Cultivation metho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01G22/60Flowers; Ornamental pla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9/00Cultivation in receptacles, forcing-frames or greenhouses; Edging for beds, lawn or the like
    • A01G9/02Receptacles, e.g. flower-pots or boxes; Glasses for cultivating flow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小微湿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质净化型小微湿地群的设计方法,根据原有地形地貌条件,规划小微湿地群,经植被重建、结合湿地保护宣教活动,完成水质净化型小微湿地群建设;所述小微湿地群包括人工湿地、生态浮床、生态沟渠中的两种及以上。本发明设计方法利用现有的地形地貌条件,通过人工湿地、生态浮床、生态沟渠、植被重建以及湿地保护宣教等措施,建设水质净化型小微湿地群,以净化生活污水、农田尾水、山塘人工养殖废水等为主导功能,兼具集约、灵活、美观和经济的特点,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好。

Description

一种水质净化型小微湿地群的设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小微湿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质净化型小微湿地群的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参与到保护湿地的行动中来。然而,在众人将目光聚焦在湿地保护区、湿地公园的保护和利用上时,却忽略了我们身边众多的小微湿地。
小微湿地是指自然界在长期演变过程中形成的小型、微型湿地,如小湖、自然水塘、小溪、河湾、沟渠等,以及全年或部分时间有水、面积在8km2以下的近海和海岸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宽度在10m以下、长度5km以下的河流湿地等。
目前,针对小微湿地的基础研究、设计、施工方案等虽然有但是并不多,且大多为单个的个体,单一,系统性不强,没有根据当地综合环境进行设计,无法发挥小微湿地的综合性功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质净化型小微湿地群的设计方法,该设计方法利用现有的地形地貌条件,通过人工湿地、生态浮床、生态沟渠、植被重建以及湿地保护宣教等措施,建设水质净化型小微湿地群,以净化生活污水、农田尾水、山塘人工养殖废水等为主导功能,兼具集约、灵活、美观和经济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水质净化型小微湿地群的设计方法,根据原有地形地貌条件,规划小微湿地群,经植被重建、结合湿地保护宣教活动,完成水质净化型小微湿地群建设;
所述小微湿地群包括人工湿地、生态浮床、生态沟渠中的两种及以上。
本技术方案通过根据原有地形地貌,根据水流的流动去向,合理规划人工湿地、生态浮床、生态沟渠,同时根据不同的规划湿地种植相适应的植被,结合湿地保护宣教如动物保护宣教、植物保护宣教、湿地生态保护宣教等,整体能实现净化水质,达到灵活、美观、经济的作用。
进一步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人工湿地选择生活污水或沟渠水污水口为建设点,设计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池-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系统。
进一步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池-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系统的建设,从池底往上依次铺设陶粒、灰渣、蛭石、泥炭、土壤填料,然后种植沉水植物、浮叶植物和挺水植物。
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沉水植物为苦草、金鱼藻、黑藻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浮叶植物为睡莲、荇菜、萍蓬草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挺水植物为水生美人蕉、再力花、茭白、泽泻、花叶芦竹、梭鱼草、旱伞草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通过种植不同层次的水生植物,充分利用植物形成多样性空间,净化效果好,同时人工湿地应定期清理固体污染物,可增强湿地生态系统的水质净化功能和自我修复功能。
进一步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生态浮床选择人工养鱼的山塘为建设点,设计生态浮床。本发明通过在山塘中设定生态浮床,利用浮床能够漂浮在水中以及植物根系的吸收和吸附作用,无需将浮床布满山塘,就可对山塘的各个部位的水质进行净化,效果好。
进一步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生态浮床通过合理布置建设成有框架的湿式浮岛,在所述湿式浮岛上种植水生植物。本发明通过合理布置,做成浮岛,并选择不同的水生植物,利用植物根系及茎叶的生长形成多样性空间,形成水体的天然自我净化能力,可实现水体营养的平衡。
进一步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水生植物选择水生美人蕉、旱伞草、蕹菜、梭鱼草、水芹、粉绿狐尾藻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发明湿生植物选择可按根系发达、根茎分叶繁殖能力强;生长速度快、生命周期长;对氮、磷吸收效果好;抗逆性强,引种管理方便;植株花色优美,具有良好的景观效果的原则进行选择,同时应及时收割,进行合理化应用和科学维护。
进一步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生态沟渠选择原农田灌溉沟渠,通过规范设计沟渠结构,清挖淤泥,加固边坡,合理配置沟渠水生植物群落,每隔一定距离配置格栅和透水坝,在沟底及沟壁采用植物措施结合工程措施防护,构建生态沟渠。
一般沟渠比较杂乱,部分堵塞,且大部分农业面源污染排入沟渠。本发明中选择农业灌溉渠道为主,注重清淤固坡,通过种植合适的水生植物群落,每隔一定距离配制格栅和透水坝,可延长水流滞留时间,在保证排水安全的同时,提升沟渠的生态功能,降低农田排水的氮、磷等污染物含量。
进一步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生态沟渠的横截面采用倒梯形,结构为预制多孔板型。
进一步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沟渠水生植物群落按照植物量大、净化效果好、易于回收利用的原则筛选,所述沟渠水生植物选择金鱼藻、苦草、黑藻、水蓼、水生美人蕉、紫芋、荇菜、水葱、水芹菜、黄菖蒲、旱伞草、狗牙根、梭鱼草、野菱、醡浆草中一种或几种。
本发明的生态沟渠作为缓解农业面源污染的缓冲区域,能够通过截留泥沙、土壤吸附、植物吸收、生物降解等一系列作用,减少水土流失,降低进入地表水中N、P的含量;同时通过定期去除杂草,养护沟渠中的水生植物与各项设施,保持沟渠的原生态。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利用场地地形,针对不同的局部特征设计多种小微湿地类型,组合成为小微湿地群,使形成的小微湿地群能够发挥综合性更强的小微湿地功能;同时所得小微湿地群具有污染净化、雨洪调蓄、文娱科教、物种保育和湿地生产等多种功能,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总体设计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小微湿地群结构布局图。
图示说明:
1、生态浮床;201、水田边生态沟渠;202、水泥路边生态沟渠;3、污水人工湿地;4、山塘堤坝。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涉及的原料若无特别说明,均为普通市售品,皆可通过市场购买获得。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种水质净化型小微湿地群的设计方法,选择某一农村进行总体规划设计,总图设计图如图1所示,总体根据原有地形地貌条件,自水流方向依次规划有生态浮床、生态沟渠和人工湿地形成小微湿地群,其中,生态浮床四周设有动植物宣教牌、湿地保护宣教牌以及适合休闲用的休闲椅和简易凉亭,适用于文娱科教;生态沟渠沿线设有温馨提示牌和入口导向牌,可提高物种保护和安全性;人工湿地进行农业和生活污染的处理和净化,然后在各小微湿地中重新种植适宜植被,结合动物保护、湿地保护宣教活动,可完成水质净化型小微湿地群建设和维护。
本实施例的小微湿地群结构布局图如图2所示。
在有些具体实施例中,生态浮床1选择人工养鱼的山塘,在水域放置生态浮床。生态浮床做成有框架的湿式浮岛,漂浮在山塘水面,通过浮床上植物根系的吸收和吸附作用,可对整个山塘体进行净化,提高生态浮床的净化效率。通过合理布置和选择水生植物,利用植物根系及茎叶的生长形成多样性空间,提高山塘的自净能力,可实现水体营养平衡。具体地,浮床所选择的植物有粉绿狐尾藻、旱伞草、水生美人蕉、水芹、蕹菜和梭鱼草。
同时,在农村水环境整治过程中,农村环境绿化整治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美丽乡村的重要环节之一,因此,山塘堤坝4也需要进行景观提升处理,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堤坝上种植绿化美化植物,包括桂花、红叶石楠、红枫、乌桕、麦冬和绣球等,山塘清理的淤泥可作为肥料铺设在生态植物的根部,实现资源化利用。
在有些具体实施例中,选择水田边沟渠进行水田边生态沟渠201设计,农业面源污染物全排入水田边沟渠,通过规范设计沟渠结构为倒梯形,清淤固坡,种植水生植物群落,每隔80-100m设置一个格栅,可有效延长水流滞留时间,在保证排水安全的同时,提升沟渠的生态功能,降低农田排水的氮、磷等污染物含量。具体地,所种植的水生植物为旱伞草、水葱、黄菖蒲、醡浆草、水芹菜、野菱、黑藻和苦草等。
在有些具体实施例中,选择水泥路边沟渠进行水泥路边生态沟渠202设计,水泥路边沟渠需要护住路基,设计沟渠结构为预制多孔板型,清淤固坡,种植水生植物群落,每隔100-120m设置一个透水坝,可有效截留泥沙,通过土壤吸附、植物吸收、生物降解等一系列作用,减少水土流失,降低进入地表水中N、P的含量。具体地,所种植的水生植物为水生美人蕉、紫芋、荇菜和苦草等。
在有些具体实施例中,在沟渠水流出口和村口生活污水集结处,建设污水人工湿地3,通过污水池与水生植物的合理设计形成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池-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具体地,污水池从底往上,依次铺设陶粒、灰渣、蛭石、泥炭和土壤作为填料,然后在土壤上种植水生植物,包括茭白、泽泻、水生美人蕉、旱伞草、苦草、黑藻、花叶芦竹和梭鱼草。所建成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池-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系统能增强水质净化功能和自我修改功能,只需定期清理固体污染物,无需经常更换填料及重新种植水生植物,可实现循环净化功能。
综上所述,本发明可根据现有场地和地形,规划设计适合现场的小微湿地群,同时种植适合的植物,不仅可净化水质、调蓄雨洪,还具有科教文娱、物种保育和湿地生产等多种功能,还可实现循环利用、净化,提高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变化和更改,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水质净化型小微湿地群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原有地形地貌条件,规划小微湿地群,经植被重建、结合湿地保护宣教活动,完成水质净化型小微湿地群建设;
所述小微湿地群包括人工湿地、生态浮床、生态沟渠中的两种及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质净化型小微湿地群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湿地选择生活污水或沟渠水污水口为建设点,设计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池-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系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质净化型小微湿地群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池-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系统的建设,从池底往上依次铺设陶粒、灰渣、蛭石、泥炭、土壤填料,然后种植沉水植物、浮叶植物和挺水植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质净化型小微湿地群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水植物为苦草、金鱼藻、黑藻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浮叶植物为睡莲、荇菜、萍蓬草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挺水植物为水生美人蕉、再力花、茭白、泽泻、花叶芦竹、梭鱼草、旱伞草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质净化型小微湿地群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浮床选择人工养鱼的山塘为建设点,设计生态浮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质净化型小微湿地群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浮床通过合理布置建设成有框架的湿式浮岛,在所述湿式浮岛上种植水生植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水质净化型小微湿地群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生植物选择水生美人蕉、旱伞草、梭鱼草、蕹菜、水芹、粉绿狐尾藻中的一种或几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质净化型小微湿地群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沟渠选择原农田灌溉沟渠,通过规范设计沟渠结构,清挖淤泥,加固边坡,合理配置沟渠水生植物群落,每隔一定距离配置格栅和透水坝,在沟底及沟壁采用植物措施结合工程措施防护,构建生态沟渠。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水质净化型小微湿地群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沟渠的横截面采用倒梯形,结构为预制多孔板型。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水质净化型小微湿地群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渠水生植物群落按照植物量大、净化效果好、易于回收利用的原则筛选;所述沟渠水生植物选择金鱼藻、苦草、黑藻、水蓼、水生美人蕉、紫芋、荇菜、水葱、水芹菜、黄菖蒲、旱伞草、狗牙根、梭鱼草、野菱、醡浆草中一种或几种。
CN202210588460.5A 2022-05-26 2022-05-26 一种水质净化型小微湿地群的设计方法 Pending CN1149203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88460.5A CN114920361A (zh) 2022-05-26 2022-05-26 一种水质净化型小微湿地群的设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88460.5A CN114920361A (zh) 2022-05-26 2022-05-26 一种水质净化型小微湿地群的设计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20361A true CN114920361A (zh) 2022-08-19

Family

ID=828109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88460.5A Pending CN114920361A (zh) 2022-05-26 2022-05-26 一种水质净化型小微湿地群的设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20361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19298A1 (zh) * 2015-01-27 2016-08-04 河海大学 平原地区灌排耦合生态型灌区水循环利用的节水减污方法
CN106277343A (zh) * 2016-09-21 2017-01-04 湖南天泉生态草业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人工湿地深度净化系统
CN112358053A (zh) * 2020-10-20 2021-02-12 沈阳大学 一种用于拦截农田退水污染物的复合生态处理方法
CN113072188A (zh) * 2021-04-01 2021-07-06 湖南易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鱼塘尾水处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19298A1 (zh) * 2015-01-27 2016-08-04 河海大学 平原地区灌排耦合生态型灌区水循环利用的节水减污方法
CN106277343A (zh) * 2016-09-21 2017-01-04 湖南天泉生态草业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人工湿地深度净化系统
CN112358053A (zh) * 2020-10-20 2021-02-12 沈阳大学 一种用于拦截农田退水污染物的复合生态处理方法
CN113072188A (zh) * 2021-04-01 2021-07-06 湖南易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鱼塘尾水处理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92938B (zh) 一种用于农田退水污染防控的生态沟渠系统及构建方法
CN107347410B (zh) 一种大堤型湖滨带多生境立体植被构建方法
CN104047263B (zh) 适应于消落区水湾坡地的梯塘构造方法及梯塘结构
CN105347494A (zh) 城市富营养化河道生态修复方法
CN110862152B (zh) 农田排水的高效生态净化系统
CN109607802B (zh) 一种浅水河道/小流域生态治理系统
CN103043800B (zh) 复合型表流湿地系统
CN102874972A (zh) 一种山地丘陵区农业面源污染净化前置库串联系统
CN105347491A (zh) 一种提高湿地生物多样性的湿地组合系统
CN103526717A (zh) 一种滨江游赏型湿地恢复模式结构
CN106638512A (zh) 一种平原水网区农田面源污染全过程生态控制网络体系及其构建方法
CN103422466B (zh) 一种黑臭河道治理及恢复方法
CN105000748A (zh) 典型农田面源污染物“点-线-面”综合截控系统
CN109231472A (zh) 城市及周边高潜水位采煤沉陷区景观水体调控及生态净化方法
CN106277334A (zh) 清水型生态系统及其构建方法
CN111809559A (zh) 一种湖滨湿地植被缓冲带配置结构与构建方法
CN112441702A (zh) 一种农林湿复合生态净化系统
CN113979599B (zh) 一种山地型深水景观湖库多界面梯度治理方法
CN106115925A (zh) 梯级稻田与生态沟渠有机结合的农业面源污染净化系统
CN109056648A (zh) 强化导流过滤生态截污护坡结构及系统
CN106865777A (zh) 一种湖泊景观水体初期雨水污染控制方法
CN203033831U (zh) 复合型表流湿地系统
CN106517522A (zh) 一种坑塘人工湿地及其建造方法
CN108911148A (zh) 一种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方法
CN116750886A (zh) 湿地植物床-沟壕系统低温域活化净水生态工法及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81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