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16025A - 一种隧道两端无线通信网络切换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隧道两端无线通信网络切换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16025A
CN114916025A CN202210501442.9A CN202210501442A CN114916025A CN 114916025 A CN114916025 A CN 114916025A CN 202210501442 A CN202210501442 A CN 202210501442A CN 114916025 A CN114916025 A CN 1149160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equipment
tunne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witching
communication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0144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16025B (zh
Inventor
武传国
谭定富
唐兵
是元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Qingku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Qingku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Qingku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Qingku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0144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16025B/zh
Publication of CN1149160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160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160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160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Near-Field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隧道两端无线通信网络切换方法及系统,包括隧道两端无线通信网络的布网结构,布网结构包括设于所述隧道外的多个抱杆、设于隧道内的内部漏缆以及延伸漏缆;在隧道两端分别设置延伸到隧道外的延伸漏缆,并且要求延伸漏缆的无线覆盖区域与靠近隧道口的至少一个抱杆的无线覆盖区域存在重叠。基于布网结构实现的隧道两端无线通信网络切换方法,包括:判断是否有列车驶入隧道或驶离隧道,得到驶入判断结果和驶离判断结果;根据判断结果,获取用户设备的服务质量和吞吐量;根据服务质量和吞吐量得出用户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网络切换的切换顺序,从而进行无线通信网络稳定切换,给用户设备提供稳定的无线通信网络。

Description

一种隧道两端无线通信网络切换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网络切换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隧道两端无线通信网络切换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网络的发展,给人民生活带来了非常大的便利,不仅在城市环境,无线通信网络非常发达,而且在高铁上,大家也能够方便的接入无线通信网络。
但是在高铁场景下,铁轨布网具有很高的复杂性,可能有的路段是高架桥,有的路段是隧道;其中在高架桥路段,一般是通过抱杆进行无线信号的收/发,而在隧道路段,一般是通过漏缆进行无线信号的收/发。由于不同的路段,无线信号的收/发方式有比较大的差异,导致用户设备在跨越不同路段时,特别是经过多山多隧道的路段时,隧道路段和非隧道路段之间布网方式发生了改变,当用户设备同时进行网络切换时,很容易导致网络切换时出现频繁掉话现象,使得无线通信网络不稳定以及服务质量的下降,严重影响用户使用LTE,5G等无线通信的体验。因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隧道两端无线通信网络切换方法及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隧道两端无线通信网络切换方法及系统,能够保证隧道路段与非隧道路段之间用户设备的无线通信网络的稳定切换,为列车上的用户设备提供稳定的无线通信网络,满足用户设备对无线服务质量的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隧道两端无线通信网络切换方法,包括隧道两端无线通信网络的布网结构,所述布网结构包括设于所述隧道外的多个抱杆、设于所述隧道内的内部漏缆以及延伸漏缆;
所述延伸漏缆分别设于隧道的两端且延伸到隧道外;所述延伸漏缆与所述内部漏缆的连接;
所述延伸漏缆的无线覆盖区域与靠近隧道口的至少一个所述抱杆的无线覆盖区域存在重叠;
基于所述布网结构实现的隧道两端无线通信网络切换方法,包括:
判断是否有列车驶入隧道或驶离隧道,得到驶入判断结果和驶离判断结果;
当所述驶入判断结果为否或当所述驶离判断结果为否时,返回步骤“判断是否有列车驶入隧道或驶离隧道”;
当所述驶入判断结果为是或当所述驶离判断结果为是时,获取列车上所述用户设备的服务质量和吞吐量;所述用户设备为所述延伸漏缆的无线覆盖区域与所述抱杆的无线覆盖区域的重叠区域的用户设备;
根据所述服务质量和所述吞吐量得出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网络切换的切换顺序,根据所述切换顺序进行无线通信网络切换。
一种隧道两端无线通信网络切换系统,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是否有列车驶入隧道或驶离隧道,得到驶入判断结果和驶离判断结果;
执行模块,用于当所述驶入判断结果为否或当所述驶离判断结果为否时,返回所述判断模块继续执行“判断是否有列车驶入隧道或驶离隧道”;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当所述驶入判断结果为是或当所述驶离判断结果为是时,获取列车上所述用户设备的服务质量和吞吐量;所述用户设备为所述延伸漏缆的无线覆盖区域与所述抱杆的无线覆盖区域的重叠区域的用户设备;
切换顺序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服务质量和所述吞吐量得出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网络切换的切换顺序;
无线通信网络切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切换顺序进行所述用户设备的无线通信网络切换。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涉及一种隧道两端无线通信网络切换方法及系统,包括隧道两端无线通信网络的布网结构,所述布网结构包括设于所述隧道外的多个抱杆、设于所述隧道内的内部漏缆以及延伸漏缆;所述延伸漏缆分别设于隧道的两端且延伸到隧道外;所述延伸漏缆与所述内部漏缆的连接;所述延伸漏缆的无线覆盖区域与靠近隧道口的至少一个所述抱杆的无线覆盖区域存在重叠;基于所述布网结构实现的隧道两端无线通信网络切换方法,包括:判断是否有列车驶入隧道或驶离隧道,得到驶入判断结果和驶离判断结果;当所述驶入判断结果为否或当所述驶离判断结果为否时,返回步骤“判断是否有列车驶入隧道或驶离隧道”;当所述驶入判断结果为是或当所述驶离判断结果为是时,获取列车上所述用户设备的服务质量和吞吐量;所述用户设备为所述延伸漏缆的无线覆盖区域与所述抱杆的无线覆盖区域的重叠区域的用户设备;根据所述服务质量和所述吞吐量得出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网络切换的切换顺序;根据所述切换顺序进行无线通信网络切换。可见,在隧道两端分别设置延伸到隧道外的延伸漏缆,并且要求延伸漏缆的无线覆盖区域与靠近隧道口的至少一个抱杆的无线覆盖区域存在重叠,然后判断列车是驶入隧道还是驶离隧道,基于判断结果,结合用户设备的无线服务质量和吞吐量得出无线通信网络切换的切换顺序,根据切换顺序实现无线通信方式稳定切换,给用户设备提供稳定的无线通信网络,满足了用户对无线服务质量的要求,给用户带来更好的无线通信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隧道两端无线通信网络的布网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隧道两端无线通信网络切换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隧道两端无线通信网络切换系统框图。
符号说明:
1:隧道;2:内部漏缆;3:延伸漏缆;4:抱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隧道两端无线通信网络切换方法及系统,能够保证隧道路段与非隧道路段之间用户设备的无线通信网络的稳定切换,为列车上的用户设备提供稳定的无线通信网络,满足用户设备对无线服务质量的要求。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通过分析一些现场勘查的数据,认为一方面是抱杆4覆盖区域和漏缆覆盖区域存在盲区,如果用户设备恰好处于无线信号的覆盖盲区,那么很容易发生断网;另外一方面,即使抱杆4覆盖区域和漏缆覆盖区域不存在盲区,但是如果一个列车上的大量用户同时从抱杆4所覆盖的区域切换到漏缆所覆盖的区域,或者同时从漏缆所覆盖的区域切换到抱杆4所覆盖的区域,那么也很容易出现一部分用户设备无线通信网络切换失败的问题,从而影响用户的通信体验。
为了改善高铁专网场景中用户设备进入隧道1和离开隧道1时无线通信网络不稳定的问题,对网络布设进行优化,即漏缆的布设不要仅限于隧道1内部,而是要从隧道1的两端分别延伸出来,并且在隧道1的任意一端,延伸出来的漏缆需要与至少1个抱杆4的覆盖区域有重合(注:抱杆4和漏缆重合覆盖的区域是在隧道1外面);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隧道1两端无线通信网络的布网结构,所述布网结构包括设于所述隧道1外的多个抱杆4、设于所述隧道1内的内部漏缆2以及延伸漏缆3;
所述延伸漏缆3分别设于隧道1的两端且延伸到隧道1外;所述延伸漏缆3与所述内部漏缆2的连接;
所述延伸漏缆3的无线覆盖区域与靠近隧道1口的至少一个所述抱杆4的无线覆盖区域存在重叠;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所述布网结构实现的隧道1两端无线通信网络切换方法,包括:
步骤S1:判断是否有列车驶入隧道1或驶离隧道1,得到驶入判断结果和驶离判断结果;
当所述驶入判断结果为否或当所述驶离判断结果为否时,返回步骤S1;
步骤S2:当所述驶入判断结果为是或当所述驶离判断结果为是时,获取列车上所述用户设备的服务质量和吞吐量;所述用户设备为所述延伸漏缆3的无线覆盖区域与所述抱杆4的无线覆盖区域的重叠区域的用户设备;
具体的,步骤S2中,所述当所述驶入判断结果为是时,获取列车上所述用户设备的服务质量和吞吐量,具体包括:
获取列车上所述用户设备中第一目标用户设备的第一服务质量和第一吞吐量;所述第一目标用户设备为连接所述抱杆4提供的无线通信网络的用户设备;
步骤S2中,所述当所述驶离判断结果为是时,获取列车上所述用户设备的服务质量和吞吐量,具体包括:
获取列车上所述用户设备中第二目标用户设备的第二服务质量和第二吞吐量;所述第二目标用户设备为连接所述延伸漏缆3提供的无线通信网络的用户设备。
步骤S3:根据所述服务质量和所述吞吐量得出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网络切换的切换顺序,根据所述切换顺序进行无线通信网络切换;
考虑到这里的用户设备存在两种可能,一种是驶入隧道1列车上的用户设备,一种是驶离隧道1列车上的用户设备,驶入和驶离情况下的服务质量以及吞吐量不同,因此需要单独进行说明。
(1)当所述用户设备为所述第一目标用户设备时:
步骤S3具体包括:
步骤S301:根据所述第一目标用户设备的所述第一服务质量和所述第一吞吐量计算第一度量值;
所述第一度量值的表达式为:
D1(n)=Q1(n)+T1(n)
其中,D1(n)表示第一度量值;Q1(n)表示由第一服务质量计算得到的度量部分;T1(n)表示由第一吞吐量计算得到的度量部分,n表示用户设备索引,n=0,1,2,...,m-1;m为第一目标用户设备数目。Q1(n)和T1(n)需要查表得到。
步骤S302:根据所述第一度量值得出所述第一目标用户设备得出无线通信网络切换的切换顺序,根据所述切换顺序进行无线通信网络切换;
步骤S302具体包括:
将所述第一度量值从高到底依次排序,得到第一切换顺序;
将所述第一切换顺序中的前M个所述第二度量值对应的所述第一目标用户设备优先进行无线通信网络的切换。
(2)当所述用户设备为所述第二目标用户设备时:
步骤S3具体包括:
步骤S311:根据所述第二目标用户设备的所述第二服务质量和所述第二吞吐量计算第二度量值;第二度量值的计算方式与第一度量值计算方式相似,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S312:根据所述第二度量值得出所述第二目标用户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网络切换的切换顺序,根据所述切换顺序进行无线通信网络切换;
步骤S312具体包括:
将所述第二度量值从高到低依次排序,得到第二切换顺序。
将所述第二切换顺序中的前N个所述第二度量值对应的所述第二目标用户设备优先进行无线通信网络的切换。
所述切换顺序包括第一切换顺序和第二切换顺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清楚的理解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给出方案的详细介绍:
分析抱杆4和漏缆的差异,其中抱杆4的特点是覆盖远,信号强;漏缆的特点是覆盖近,信号弱,但适合隧道1内的场景。而根据抱杆4和漏缆的差异,较优的解决方法是:如果列车是即将进入隧道1,且进入抱杆4和漏缆覆盖的重叠区域,需要优先让对QoS(服务质量)要求高,且吞吐量要求低的用户设备优先切换到漏缆提供的无线通信网络(注:这里优先让吞吐量要求低的用户设备切换到漏缆提供的无线通信网络,是因为漏缆承载的吞吐量相对较低);而如果列车是即将离开隧道1,且进入抱杆4和漏缆覆盖的重叠区域,需要优先让对QoS要求高,且吞吐量要求高的用户设备优先切换到抱杆4提供的无线通信网络(注:这里优先让吞吐量要求高的用户设备切换到抱杆4提供的无线通信网络,是因为抱杆4承载的吞吐量相对较高)。
基于前述理论分析,对调度方案做出优化设计:
T1:判断是否有列车即将进入隧道1,如果判断结果为“是”,继续执行;否则,执行T4。
判断列车即将进入隧道1的方法可以是通过放置在隧道1口的探测装置探测到有列车即将进入隧道1,当然也可以是其他方法,这里不做限定。
T2:把抱杆4与漏缆无线覆盖重叠区域且抱杆4所在小区内(可理解为抱杆4提供的无线通信网络内)调度的用户设备(第一目标用户设备),根据第一服务质量QoS1和第一吞吐量计算第一度量值,其中QoS1越高,且吞吐量越低,则度量值越大。注:n表示用户索引,n的取值0,1,…,m-1,m为用户数目。
其中在建网时,完成抱杆4和漏缆铺设后,从空间上可以判断抱杆4和漏缆覆盖是否有重叠。
以LTE网络和NR网络中业务的QoS1为例,QoS1的范围是1~15,其中1表示QoS1最高。
以LTE网络中业务的吞吐量为例,用户设备的典型吞吐量范围:0~400Mbps。注:这里的吞吐量是上行+下行吞吐量之和。上行吞吐量和下行吞吐量可根据基站获取到。
以NR网络中业务的吞吐量为例,用户设备的典型吞吐量范围:0~4000Mbps。注:这里的吞吐量是上行+下行吞吐量之和。
D1(n)=Q1(n)+T1(n)
其中,D1(n)表示第一度量值;Q1(n)表示由第一服务质量计算得到的度量部分;T1(n)表示由第一吞吐量计算得到的度量部分,n表示用户设备索引,n=0,1,2,...,m-1;m为第一目标用户设备数目。Q1(n)和T1(n)需要查表得到,需要注意LTE网络和NR网络需要查不同的表。若用户设备处于抱杆4提供的LTE网络中,则根据表1和表2计算Q1(n)和T1(n);若用户设备处于抱杆4提供的NR网络中,则根据表3和表4计算Q1(n)和T1(n)。
表1 LTE网络QoS1与Q1(n)关系表
Figure BDA0003634589530000081
Figure BDA0003634589530000091
表2 LTE网络第一吞吐量与T1(n)关系表
第一吞吐量(Mbps) T<sub>1</sub>(n)
<50 0.36
51~100 0.32
101~150 0.28
151~200 0.24
201~250 0.20
251~300 0.16
301~350 0.12
351~400 0.08
表3 NR网络QoS1与Q1(n)关系表
Figure BDA0003634589530000092
Figure BDA0003634589530000101
表4 NR网络第一吞吐量与T1(n)关系表
第一吞吐量(Mbps) T<sub>1</sub>(n)
<500 0.36
501~1000 0.32
1001~1500 0.28
1501~2000 0.24
2001~2500 0.20
2501~3000 0.16
3001~3500 0.12
3501~4000 0.08
T3:把第一度量值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序,取前M个第一度量值所对应的第一目标用户设备,把这些用户设备提前从抱杆4所在小区切换到漏缆(延伸漏缆3)所在小区。
M可以为一个绝对值,其典型值为:M=20;也可以是预先设计的一个相对系数c,且c=1/2,而M=m*c。当然,c也可以为其他0~1范围内的值。
关于小区切换,这里以LTE网络为例进行描述:
源基站通过RC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消息给用户设备发送切换命令,该消息携带目标小区给用户设备分配的资源信息,并停止发送下行数据;如果存在需要转发的E-RAB承载,则源基站启动转发流程,发送SN Status Transfer消息,回传缓存的数据给目标eNodeB。
用户设备收到RC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消息后,按照切换命令的信息在目标基站发起非竞争性的随机接入过程(RA Preamble&RA Response),接入成功后会发送RCC Connection Reconfiguration Complete消息给目标基站。
目标基站接收到完成消息后,向MME发送Path Switch Req用户设备st消息,请求核心网切换用户面路径,将S1-U接口从SGW-源基站切换到SGW-目标基站。
MME发送Modify Bear Req用户设备st消息给SGW,要求SGW切换用户面路径,SGW将S1-U接口从源eNodeB切换至目标eNodeB,并回复Modify Bear Response消息。至此,下行数据的路径为:SGW->目标eNodeB->用户设备。SGW回复Path Switch Req用户设备stAcknowledge消息给MME,表示S1-U接口已经切换成功。
目标基站接收到Path Switch Req用户设备st Acknowledge消息后,向源基站发送用户设备Connection Release消息,指示源基站删除用户,切换成功;源基站不会立即释放用户,等本端数据转发完再本地释放。
T4、判断是否有列车即将离开隧道1,如果判断结果为“是”,继续执行;否则,跳转到T1。
这里判断列车即将离开隧道1的方法可以是通过放置在隧道1口的探测装置探测到有列车即将进入隧道1,当然也可以是其他方法。
T5、把抱杆4与漏缆(延伸漏缆3)无线覆盖重叠区域且漏缆(延伸漏缆3)所在小区内调度的第二目标用户设备,根据第二服务质量QoS2和第二吞吐量计算第二度量值,其中QoS2越高,且第二吞吐量越高,则第二度量值越大。
以LTE和NR中业务的QoS2为例,QoS2的范围是1~15,其中1表示QoS2最高。
以LTE中业务的吞吐量为例,用户设备的典型吞吐量范围:0~400Mbps。注:这里的吞吐量是上行+下行吞吐量之和。
以NR中业务的吞吐量为例,用户设备的典型吞吐量范围:0~4000Mbps。注:这里的吞吐量是上行+下行吞吐量之和。
D1(n′)=Q1(n′)+T1(n′)
其中,D2(n′)表示第二度量值;Q2(n′)表示由第二服务质量计算得到的度量部分;T2(n′)表示由第二吞吐量计算得到的度量部分,n′表示用户设备索引,n′=0,1,2,...,m′-1;m′为第二目标用户设备数目。Q2(n′)和T2(n′)需要查表得到,需要注意LTE网络和NR网络需要查不同的表。若用户设备处于延伸漏缆3提供的LTE网络中,则根据表5和表6计算Q2(n′)和T2(n′);若用户设备处于延伸漏缆3提供的NR网络中,则根据表7和表8计算Q2(n′)和T2(n′)。
表5 LTE网络QoS2与Q2(n′)关系表
QoS<sub>2</sub> Q<sub>2</sub>(n′)
1 0.64
2 0.60
3 0.56
4 0.52
5 0.48
6 0.44
7 0.40
8 0.36
9 0.32
10 0.28
11 0.24
12 0.20
13 0.16
14 0.12
15 0.08
表6 LTE网络第二吞吐量与T2(n′)关系表
Figure BDA0003634589530000121
Figure BDA0003634589530000131
表7 NR网络QoS2与Q2(n′)关系表
Figure BDA0003634589530000132
Figure BDA0003634589530000141
表8 NR网络第二吞吐量与T2(n′)关系表
第二吞吐量(Mbps) T<sub>2</sub>(n′)
<500 0.08
501~1000 0.12
1001~1500 0.16
1501~2000 0.20
2001~2500 0.24
2501~3000 0.28
3001~3500 0.32
3501~4000 0.36
T6:把第二度量值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序,取前N个第二度量值所对应的第二目标用户设备,把这些用户设备提前从漏缆(延伸漏缆3)所在小区切换到抱杆4所在小区。
N可以为一个绝对值,其典型值为:N=15;
也可以是预先设计的一个相对系数d,且d=1/2,而b=m′*d,d也可以为其他0~1范围内的值。
本实施例中,应用在无线通信高铁专网场景中,解决隧道1场景与非隧道1场景切换时,无线通信网络不稳定等问题,可以提升高铁专网中,用户经过多隧道1等路段时使用无线终端的体验,减少用户对运营商的投诉。另外,仅仅需要在隧道1外延伸出漏缆,并与抱杆4实现无线覆盖区域的重叠,从而能够在重叠区域对用户设备进行网络切换,并且还根据用户设备的服务质量以及吞吐量得出优先切换的用户设备,避免所有用户设备同时切换网络时造成有些用户设备频繁掉话现象,为用户设备提供稳定的无线网络。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隧道两端无线通信网络切换系统,包括:
判断模块L1,用于判断是否有列车驶入隧道或驶离隧道,得到驶入判断结果和驶离判断结果;
执行模块L2,用于当所述驶入判断结果为否或当所述驶离判断结果为否时,返回所述判断模块继续执行“判断是否有列车驶入隧道或驶离隧道”;
数据获取模块L3,用于当所述驶入判断结果为是或当所述驶离判断结果为是时,获取列车上所述用户设备的服务质量和吞吐量;所述用户设备为所述延伸漏缆的无线覆盖区域与所述抱杆的无线覆盖区域的重叠区域的用户设备;
具体的,所述数据获取模块L3具体包括:
第一数据获取单元L31,用于当所述驶入判断结果为是时,获取列车上所述用户设备中第一目标用户设备的第一服务质量和第一吞吐量;所述第一目标用户设备为连接所述抱杆提供的无线通信网络的用户设备;
第二数据获取单元L32,用于当所述驶离判断结果为是时,获取列车上所述用户设备中第二目标用户设备的第二服务质量和第二吞吐量;所述第二目标用户设备为连接所述延伸漏缆提供的无线通信网络的用户设备。
切换顺序获取模块L4,用于根据所述服务质量和所述吞吐量得出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网络切换的切换顺序;
具体的,所述切换顺序获取模块L4具体包括:
第一切换顺序获取单元L41,用于当所述用户设备为所述第一目标用户设备时,根据所述第一目标用户设备的所述第一服务质量和所述第一吞吐量计算第一度量值;
根据所述第一度量值得出所述第一目标用户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网络切换的切换顺序;
第二切换顺序获取单元L42,用于当所述用户设备为所述第二目标用户设备时,根据所述第二目标用户设备的所述第二服务质量和所述第二吞吐量计算第二度量值;
根据所述第二度量值得出所述第二目标用户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网络切换的切换顺序。
无线通信网络切换模块L5,用于根据所述切换顺序进行所述用户设备的无线通信网络切换。
对于实施例公开的系统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1)

1.一种隧道两端无线通信网络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隧道两端无线通信网络的布网结构,所述布网结构包括设于所述隧道外的多个抱杆、设于所述隧道内的内部漏缆以及延伸漏缆;
所述延伸漏缆分别设于隧道的两端且延伸到隧道外;所述延伸漏缆与所述内部漏缆的连接;
所述延伸漏缆的无线覆盖区域与靠近隧道口的至少一个所述抱杆的无线覆盖区域存在重叠;
基于所述布网结构实现的隧道两端无线通信网络切换方法,包括:
判断是否有列车驶入隧道或驶离隧道,得到驶入判断结果和驶离判断结果;
当所述驶入判断结果为否或当所述驶离判断结果为否时,返回步骤“判断是否有列车驶入隧道或驶离隧道”;
当所述驶入判断结果为是或当所述驶离判断结果为是时,获取列车上所述用户设备的服务质量和吞吐量;所述用户设备为所述延伸漏缆的无线覆盖区域与所述抱杆的无线覆盖区域的重叠区域的用户设备;
根据所述服务质量和所述吞吐量得出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网络切换的切换顺序,根据所述切换顺序进行无线通信网络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驶入判断结果为是时,获取列车上所述用户设备的服务质量和吞吐量,具体包括:
获取列车上所述用户设备中第一目标用户设备的第一服务质量和第一吞吐量;所述第一目标用户设备为连接所述抱杆提供的无线通信网络的用户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驶离判断结果为是时,获取列车上所述用户设备的服务质量和吞吐量,具体包括:
获取列车上所述用户设备中第二目标用户设备的第二服务质量和第二吞吐量;所述第二目标用户设备为连接所述延伸漏缆提供的无线通信网络的用户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服务质量和所述吞吐量得出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网络切换的切换顺序,根据所述切换顺序进行无线通信网络切换具体包括:
当所述用户设备为所述第一目标用户设备时,根据所述第一目标用户设备的所述第一服务质量和所述第一吞吐量计算第一度量值;
根据所述第一度量值得出所述第一目标用户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网络切换的切换顺序,根据所述切换顺序进行无线通信网络切换;
当所述用户设备为所述第二目标用户设备时,根据所述第二目标用户设备的所述第二服务质量和所述第二吞吐量计算第二度量值;
根据所述第二度量值得出所述第二目标用户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网络切换的切换顺序,根据所述切换顺序进行无线通信网络切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度量值的表达式为:
Figure 248104DEST_PATH_IMAGE001
其中,
Figure 564644DEST_PATH_IMAGE002
表示第一度量值;
Figure 547643DEST_PATH_IMAGE003
表示由第一服务质量计算得到的度量部分;
Figure 660961DEST_PATH_IMAGE004
表示由第一吞吐量计算得到的度量部分,n表示用户设备索引,;n=0,1,2,3,...,m- 1;m为第一目标用户设备数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度量值得出所述第一目标用户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网络切换的切换顺序,根据所述切换顺序进行无线通信网络切换具体包括:
将所述第一度量值从高到底依次排序,得到第一切换顺序;
将所述第一切换顺序中的前M个所述第二度量值对应的所述第一目标用户设备优先进行无线通信网络的切换。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度量值得出所述第二目标用户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网络切换的切换顺序,根据所述切换顺序进行无线通信网络切换具体包括:
将所述第二度量值从高到低依次排序,得到第二切换顺序。
8.将所述第二切换顺序中的前N个所述第二度量值对应的所述第二目标用户设备优先进行无线通信网络的切换。
9.一种隧道两端无线通信网络切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是否有列车驶入隧道或驶离隧道,得到驶入判断结果和驶离判断结果;
执行模块,用于当所述驶入判断结果为否或当所述驶离判断结果为否时,返回所述判断模块继续执行“判断是否有列车驶入隧道或驶离隧道”;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当所述驶入判断结果为是或当所述驶离判断结果为是时,获取列车上所述用户设备的服务质量和吞吐量;所述用户设备为所述延伸漏缆的无线覆盖区域与所述抱杆的无线覆盖区域的重叠区域的用户设备;
切换顺序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服务质量和所述吞吐量得出所述用户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网络切换的切换顺序;
无线通信网络切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切换顺序进行所述用户设备的无线通信网络切换。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数据获取模块具体包括:
第一数据获取单元,用于当所述驶入判断结果为是时,获取列车上所述用户设备中第一目标用户设备的第一服务质量和第一吞吐量;所述第一目标用户设备为连接所述抱杆提供的无线通信网络的用户设备;
第二数据获取单元,用于当所述驶离判断结果为是时,获取列车上所述用户设备中第二目标用户设备的第二服务质量和第二吞吐量;所述第二目标用户设备为连接所述延伸漏缆提供的无线通信网络的用户设备。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切换顺序获取模块具体包括:
第一切换顺序获取单元,用于当所述用户设备为所述第一目标用户设备时,根据所述第一目标用户设备的所述第一服务质量和所述第一吞吐量计算第一度量值;
根据所述第一度量值得出所述第一目标用户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网络切换的切换顺序;
第二切换顺序获取单元,用于当所述用户设备为所述第二目标用户设备时,根据所述第二目标用户设备的所述第二服务质量和所述第二吞吐量计算第二度量值;
根据所述第二度量值得出所述第二目标用户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网络切换的切换顺序。
CN202210501442.9A 2022-05-09 2022-05-09 一种隧道两端无线通信网络切换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49160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01442.9A CN114916025B (zh) 2022-05-09 2022-05-09 一种隧道两端无线通信网络切换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01442.9A CN114916025B (zh) 2022-05-09 2022-05-09 一种隧道两端无线通信网络切换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16025A true CN114916025A (zh) 2022-08-16
CN114916025B CN114916025B (zh) 2023-11-21

Family

ID=827659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01442.9A Active CN114916025B (zh) 2022-05-09 2022-05-09 一种隧道两端无线通信网络切换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16025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16540A (zh) * 2010-07-08 2012-01-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时的接入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3945479A (zh) * 2014-05-13 2014-07-23 北京邮电大学 基于吞吐量的高铁无线专网小区切换最佳切换点的确认方法
CN106231639A (zh) * 2016-08-10 2016-12-14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异构网络间的垂直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7071740A (zh) * 2016-12-30 2017-08-18 广东海格怡创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软采信令的高铁上通信用户检测方法和系统
CN107182097A (zh) * 2017-06-28 2017-09-1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180077621A1 (en) * 2016-09-13 2018-03-15 Opanga Networks, Inc. Directed handover of elephant flows
WO2021032288A1 (en) * 2019-08-20 2021-02-25 Nokia Technologies Oy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CN112714477A (zh) * 2020-12-31 2021-04-27 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地铁通信小区切换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822733A (zh) * 2020-12-31 2021-05-18 上海擎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沿线处隧道的网络接入方法、用户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210227403A1 (en) * 2020-01-16 2021-07-22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Unified self-optimizing network to increase cell edge performance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16540A (zh) * 2010-07-08 2012-01-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时的接入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3945479A (zh) * 2014-05-13 2014-07-23 北京邮电大学 基于吞吐量的高铁无线专网小区切换最佳切换点的确认方法
CN106231639A (zh) * 2016-08-10 2016-12-14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异构网络间的垂直切换方法及装置
US20180077621A1 (en) * 2016-09-13 2018-03-15 Opanga Networks, Inc. Directed handover of elephant flows
CN107071740A (zh) * 2016-12-30 2017-08-18 广东海格怡创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软采信令的高铁上通信用户检测方法和系统
CN107182097A (zh) * 2017-06-28 2017-09-19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切换方法、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1032288A1 (en) * 2019-08-20 2021-02-25 Nokia Technologies Oy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US20210227403A1 (en) * 2020-01-16 2021-07-22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Unified self-optimizing network to increase cell edge performance
CN112714477A (zh) * 2020-12-31 2021-04-27 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地铁通信小区切换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822733A (zh) * 2020-12-31 2021-05-18 上海擎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沿线处隧道的网络接入方法、用户设备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16025B (zh) 2023-11-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70547B2 (en) Access sele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1841880B (zh) 一种lte和wlan的互连系统和切换方法
US11838958B2 (en) UE access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5704769B (zh) 基站内小区间切换的方法及系统
KR101557605B1 (ko) 펨토 접속된 네트워크에 대한 유비쿼터스 액세스
CN104349409B (zh) 一种小区切换方法和基站
WO2016141789A1 (zh) 通信方法、核心网控制面节点设备和基站
CN104869526A (zh) 一种设备到设备通信及其资源分配方法、设备
CN106664640B (zh) 控制用户设备接入高速移动工具通信网络的方法
WO2010098574A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local breakou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including femtocells
CN102754469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报告记录的测量的装置和方法
CN103457652B (zh) 无线网络接入设备和天线选择方法
CN106686607A (zh) 一种通信网络、业务接入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07371200A (zh) 一种小区重选的方法及装置
WO1998005175B1 (en) Method of freeing a voice channel in a radio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14916025B (zh) 一种隧道两端无线通信网络切换方法及系统
CN103096507A (zh) 一种数据通道的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06470388A (zh) 设备到设备d2d授权信息的获取方法及装置
KR101556494B1 (ko) Lte 시스템에서의 적응적 반송파 집성을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CN104080156B (zh) 一种开启终端3gpp功能的方法及装置
KR101503712B1 (ko) 사용자 콘텍스트 관리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2595500B (zh) 负荷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16939744A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CN117041902A (zh) 基于5g传输的数据处理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
CN117939547A (zh) 条件切换方法、通信节点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