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16023A - 用于邻区配置的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邻区配置的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16023A
CN114916023A CN202210651945.4A CN202210651945A CN114916023A CN 114916023 A CN114916023 A CN 114916023A CN 202210651945 A CN202210651945 A CN 202210651945A CN 114916023 A CN114916023 A CN 1149160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ll
plmn
target
neighboring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5194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16023B (zh
Inventor
赵晓垠
胡春雷
谢伟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elecom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elecom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5194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1602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9160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160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160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160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35Determin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23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s of a change of settings, e.g. optimising configuration for enhancing reliabi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1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of neighbour cel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邻区配置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接收用户设备上报的所述目标小区的邻小区的邻区网络标识信息;其中,所述用户设备由所述目标小区提供服务;根据所述邻区网络标识信息确定所述邻小区的邻区公众陆地移动网号PLMN信息;获取所述目标小区的目标PLMN,进而将所述目标PLMN与所述邻区PLMN信息进行比对,确定所述目标PLMN与所述邻区PLMN信息是否存在重合;当所述目标PLMN与所述邻区PLMN信息存在重合时,对所述邻小区进行邻区配置。该方法可以使得在用户设备需要进行小区切换时,用户设备所驻留的目标小区可以正确确认该用户设备将要切换到的小区,从而使用户设备顺利实现邻区切换。

Description

用于邻区配置的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邻区配置的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多家运营商常常采用接入网共享的模式共建共享基站,其中各运营商核心网独立,共享基站,也可共享载波,该方式下基站可以广播所有共享运营商的PLMN(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公共陆地移动网)号。
相关技术中,常常存在邻区配置错误(如邻小区的主PLMN和邻基站的主PLMN发生配置错误)的情况,该情况下会使得用户设备当前驻留的目标小区无法确认用户设备将要切换至的邻小区,从而导致用户设备切换失败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邻区配置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基于目标小区的目标PLMN与邻小区的邻区PLMN信息确定进行邻区配置的方式。
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邻区配置的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目标小区,目标小区为非共享小区;该方法包括:接收用户设备上报的目标小区的邻小区的邻区网络标识信息;其中,用户设备由目标小区提供服务;根据邻区网络标识信息确定邻小区的邻区公众陆地移动网号PLMN信息;获取目标小区的目标PLMN,进而将目标PLMN与邻区PLMN信息进行比对,确定目标PLMN与邻区PLMN信息是否存在重合;当目标PLMN与邻区PLMN信息存在重合时,对邻小区进行邻区配置。
在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在接收用户设备上报的目标小区的邻小区的邻区网络标识信息之前,还包括:向用户设备下发携带测量配置信息的邻区测量请求,以使用户设备根据测量配置信息确定目标小区的邻小区;接收用户设备上报的邻小区的邻区物理小区标识PCI;基于邻区PCI向用户设备下发对邻小区的邻区网络标识信息的获取请求,以使用户设备响应于获取请求从邻小区获取邻小区的邻区网络标识信息。
在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邻小区的邻区网络标识信息包括:邻小区所支持的邻区支持PLMN列表、邻小区的邻区小区全球标识CGI;以及,根据邻区网络标识信息确定邻小区的邻区PLMN信息,包括:抽取邻区CGI中的PLMN信息,将抽取出的PLMN信息确定为邻小区的邻区主PLMN;以邻区主PLMN与邻区支持PLMN列表作为邻区PLMN信息。
在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目标PLMN与邻区PLMN信息存在重合,包括:目标PLMN与邻区主PLMN相同;其中,对邻小区进行邻区配置,包括:在与邻小区相关的邻区配置信息中,以邻区主PLMN作为邻小区中邻基站的主PLMN,以及以邻区主PLMN作为邻小区的主PLMN。
在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目标PLMN与邻区PLMN信息存在重合,包括:目标PLMN与邻区主PLMN不相同,且目标PLMN存在于邻区支持PLMN列表中;其中,对邻小区进行邻区配置,包括:在与邻小区相关的邻区配置信息中,以邻区主PLMN作为邻小区中邻基站的主PLMN,以及以目标PLMN作为邻小区的主PLMN。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邻区配置的方法,该方法应用于用户设备,用户设备由目标小区提供服务;该方法包括:向目标小区上报目标小区的邻小区的邻区网络标识信息,以使目标小区基于邻区网络标识信息对邻小区进行邻区配置;其中,目标小区为非共享小区。
在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在向目标小区上报目标小区的邻小区的邻区网络标识信息之前,还包括:接收目标小区下发的携带测量配置信息的邻区测量请求;根据测量配置信息确定目标小区的邻小区;向目标小区上报邻小区的邻区PCI;接收目标小区基于邻区PCI下发的对邻小区的邻区网络标识信息的获取请求;响应于获取请求从邻小区获取邻小区的邻区网络标识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邻区配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应用于目标小区,目标小区为非共享小区;装置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设备上报的目标小区的邻小区的邻区网络标识信息;其中,用户设备由目标小区提供服务;信息确定模块,用于根据邻区网络标识信息确定邻小区的邻区PLMN信息;比对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小区的目标PLMN,进而将目标PLMN与邻区PLMN信息进行比对,确定目标PLMN与邻区PLMN信息是否存在重合;配置模块,用于当目标PLMN与邻区PLMN信息存在重合时,对邻小区进行邻区配置。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邻区配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应用于用户设备,用户设备由目标小区提供服务;装置包括: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目标小区上报目标小区的邻小区的邻区网络标识信息,以使目标小区基于邻区网络标识信息对邻小区进行邻区配置;其中,目标小区为非共享小区。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邻区配置的系统,该系统包括:目标小区和用户设备,其中,目标小区为非共享小区,用户设备由目标小区提供服务;目标小区,被配置为执行应用于目标小区的用于邻区配置的方法;用户设备,被配置为执行应用于用户设备的用于邻区配置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用于邻区配置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上述的用于邻区配置的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所提供的用于邻区配置的方法,可以根据用户设备上报的邻小区的邻区网络标识信息确定邻小区的邻区PLMN信息,进而将邻区PLMN信息与本小区的PLMN进行比对,当确定目标PLMN与邻区PLMN信息存在重合时再进行邻区配置,以使得在第一运营商的用户设备需要进行小区切换时,目标小区可以正确确认该用户设备将要切换到的小区,从而使用户设备顺利实现邻区切换。
进一步,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邻区配置的方法,还可以将邻小区的邻区主PLMN和邻小区的邻区支持PLMN列表作为邻小区的邻区PLMN信息进行研判,确定确定目标PLMN与邻区PLMN信息是否存在重合,进而在存在重合的情况下分情况进行邻区配置,以使得在第一运营商的用户设备需要进行小区切换时,目标小区可以正确确认该用户设备将要切换到的小区,从而保证用户设备顺利实现邻区切换。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可以应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用于邻区配置的方法的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应用于目标小区的用于邻区配置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用于邻区配置的方法的交互流程图;
图4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用于邻区配置的方法中进行邻区配置的流程图;
图5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应用于用户设备的用于邻区配置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6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应用于目标小区的用于邻区配置的装置的框图;
图7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应用于用户设备的用于邻区配置的装置的框图;和
图8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用于邻区配置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
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公开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针对上述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邻区配置的方法,以用于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者全部。
图1示出了可以应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用于邻区配置的方法的网络架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系统架构可以包括目标小区101、用户设备102、邻小区103以及第二运营商用户设备104。其中,目标小区101可以是第一运营商独立承建的非共享小区,可以为第一运营商用户设备提供服务;用户设备102可以是一种第一运营商用户设备;邻小区103是目标小区101的相邻小区,邻小区103可以是由第一运营商与第二运营商共建共享的小区,可以为第一运营商用户设备以及第二运营商用户设备提供服务,例如邻小区103可以为第二运营商用户设备104提供服务,使得第二运营商用户设备104通过邻小区103中的基站接入到第二运营商核心网。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邻小区103中的基站可以是第一运营商与第二运营商采用接入网共享的模式共建共享的,其中,第一运营商与第二运营商的核心网各自独立、共享基站、共享载波,由邻小区103中的基站广播所有共享运营商的PLMN(Public Land MobileNetwork,公共陆地移动网)号。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终端与小区之间(如用户设备102与目标小区101之间、第二运营商用户设备104与邻小区103之间)以及小区与核心网之间(如目标小区101与第一运营商核心网之间、邻小区103与第一运营商核心网之间、邻小区103与第二运营商核心网之间)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数据通信,该网络可以是有线网络,也可以是无线网络。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的有线网络或无线网络可以使用标准通信技术和/或协议。网络通常为因特网,但也可以是任何网络,包括但不限于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MAN)、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移动、有线或者无线网络、专用网络或者虚拟专用网络的任何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使用包括超文本标记语言(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HTML)、可扩展标记语言(Extensible MarkupLanguage,XML)等技术和/或格式来代表通过网络交换的数据。此外,还可以使用诸如安全套接字层(Secure Socket Layer,SSL)、传输层安全(TransportLayer Security,TLS)、虚拟专用网络(Virtual Private Network,VPN)、网际协议安全(Internet ProtocolSecurity,IPsec)等常规加密技术来加密所有或者一些链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使用定制和/或专用数据通信技术取代或者补充上述数据通信技术。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用户设备102、第二运营商用户设备104可以是各种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膝上型便携计算机、台式计算机、可穿戴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设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等类型的电子设备。可选地,主叫方终端101、被叫方终端102上运行的操作系统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安卓系统、IOS系统、Linux系统、Windows系统等。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用户设备102当前可以驻留在目标小区101上,目标小区101可以作为用户设备102当前的服务小区,使得用户设备102通过目标小区101中的基站接入第一运营商核心网,而当用户设备102满足从接入目标小区101切换到接入邻小区103的条件时,可以进行邻区切换,使得用户设备102可以通过邻小区103中的基站接入第一运营商核心网。在邻区切换过程中,需要预先在目标小区101上进行邻区配置,使得目标小区101可以正确确认用户设备102即将要切换到的小区(本实施例中即邻小区103),从而使用户设备102顺利实现邻区切换。
示例性地,通过目标小区101实现用于邻区配置的方法的过程可以是:目标小区101接收用户设备上报的目标小区的邻小区的邻区网络标识信息;其中,用户设备由目标小区提供服务;目标小区101根据邻区网络标识信息确定邻小区的邻区公众陆地移动网号PLMN信息;目标小区101获取目标小区的目标PLMN,进而将目标PLMN与邻区PLMN信息进行比对,确定目标PLMN与邻区PLMN信息是否存在重合;当目标PLMN与邻区PLMN信息存在重合时,目标小区101对邻小区进行邻区配置。
示例性地,通过用户设备102实现用于邻区配置的方法的过程可以是:用户设备102向目标小区上报目标小区的邻小区的邻区网络标识信息,以使目标小区基于邻区网络标识信息对邻小区进行邻区配置;其中,目标小区为非共享小区。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图1所示的仅仅是本公开提供的用于邻区配置的方法的一种应用环境。图1中的小区、小区中的基站、终端(即用户设备)、运营商和核心网的数目仅仅是示意性的,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具有任意数目的小区、小区中的基站、终端、运营商和核心网。
为了使本领域普通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公开示例实施例中的用于邻区配置的方法的各个步骤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图2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应用于目标小区的用于邻区配置的方法的流程图。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由如图1所示的目标小区101执行,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此。本实施例中,目标小区可以是由第一运营商承建的非共享小区(独立小区)。
如图2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邻区配置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接收用户设备上报的目标小区的邻小区的邻区网络标识信息;其中,用户设备由目标小区提供服务。在本实施中,可以认为该用户设备是一种第一运营商用户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邻小区的邻区网络标识信息可以包括:邻小区所支持的邻区支持PLMN列表、邻小区的邻区CGI(Cell Global Identity,小区全球标识)。其中,邻区支持PLMN列表中可以包括邻小区所支持的所有运营商网络标识PLMN ID;CGI可以为ECGI(extendend Cell Global Identity,即extendend CGI,4G小区全球标识)和/或NCGI(NRCell Global Identifier,即NR CGI,5G小区全球标识)。
步骤S203,根据邻区网络标识信息确定邻小区的邻区PLMN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邻区网络标识信息包括上述邻区支持PLMN列表和邻区CGI时,步骤S203可以包括:抽取邻区CGI中的PLMN信息,将抽取出的PLMN信息确定为邻小区的邻区主PLMN;以邻区主PLMN与邻区支持PLMN列表作为邻区PLMN信息。
在一些实际应用中,邻区支持PLMN列表是小区所广播的消息,邻区支持PLMN列表中包含有小区可提供服务的运营商的PLMN,小区将此信息广播出去,可供相应运营商的用户设备进行接入。
在一些实际应用中,以CGI为ECGI为例进行说明,ECGI可以由PLMN ID、gNB ID(next Generation Node B Identifier,即gNodeB ID,5G基站标识)和Cell ID(小区标识)组成;对ECGI进行抽取,可以获得其中的PLMN ID,该抽取获得的PLMN ID即为邻小区的邻区主PLMN。类似地,若CGI为NCGI,由于NCGI可以由PLMN ID、eNB ID(evolved Node BIdentifier,即eNodeB ID,4G基站标识)和Cell ID(小区标识)组成;对NCGI进行抽取,可以获得其中的PLMN ID,该抽取获得的PLMN ID即为邻小区的邻区主PLMN。
步骤S205,获取目标小区的目标PLMN,进而将目标PLMN与邻区PLMN信息进行比对,确定目标PLMN与邻区PLMN信息是否存在重合。
其中,目标小区的目标PLMN即为承建目标小区的第一运营商的PLMN。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邻区PLMN信息包括上述邻区主PLMN和邻区支持PLMN列表时,步骤S205可以包括:将目标PLMN与邻区主PLMN进行比对,以及将目标PLMN与邻区支持PLMN列表中的PLMN号进行比对。其中,若目标PLMN与邻区主PLMN相同,或者若目标PLMN存在于邻区支持PLMN列表中,则可以确定目标PLMN与邻区PLMN信息存在重合。
本实施例中,当目标PLMN与邻区PLMN信息存在重合,则可以认为存在以下情况:目标小区与邻小区的承建方为同一运营商,或者目标小区与邻小区的承建方为不同运营商,但邻小区对于承建目标小区的运营商来说是共享的。以下举例进行说明:
假设邻小区的承建方也为第一运营商,那么在该情况下,邻区主PLMN也为第一运营商的PLMN,故将目标PLMN与邻区PLMN信息进行比对,可以确定目标PLMN与邻区主PLMN是相同的,进而可以确定目标PLMN与邻区PLMN信息存在重合。此外,在该情况下,邻区支持PLMN列表中是包含第一运营商的PLMN的,因此在进行比对时,也可以确定第一运营商的PLMN存在于邻区支持PLMN列表中,也可以确定目标PLMN与邻区PLMN信息存在重合。
假设邻小区为第一运营商和第二运营商共建共享的小区(第一运营商和第二运营商不同),但邻小区的承建方为第二运营商,那么在该情况下,邻区主PLMN为第二运营商的PLMN,但第一运营商的PLMN会存在于邻区支持PLMN列表中,故将目标PLMN与邻区PLMN信息进行比对,可以确定虽然目标PLMN与邻区主PLMN不同,但目标PLMN存在于邻区支持PLMN列表中,进而可以确定目标PLMN与邻区PLMN信息存在重合。
步骤S207,当目标PLMN与邻区PLMN信息存在重合时,对邻小区进行邻区配置。
呈前述,当确定目标PLMN与邻区PLMN信息存在重合,则可以认为目标小区与邻小区都可以为第一运营商的用户设备提供服务,此时可以在目标小区中对邻小区进行邻区配置,以使得在第一运营商的用户设备需要进行小区切换时,目标小区可以正确确认该用户设备将要切换到的小区,从而使用户设备顺利实现邻区切换。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若目标PLMN与邻区PLMN信息不存在重合,则可以认为邻小区和目标小区分属于不同的运营商且邻小区不对第一运营商(即承建目标小区的运营商)进行共享,在该情况下第一运营商的用户设备无法通过邻小区接入到相应的第一运营商核心网,因此在该情况下不必在目标小区中对邻小区进行邻区配置。
在本公开提供的用于邻区配置的方法中,可以根据用户设备上报的邻小区的邻区网络标识信息确定邻小区的邻区PLMN信息,进而将邻区PLMN信息与本小区的PLMN进行比对,当确定目标PLMN与邻区PLMN信息存在重合时再进行邻区配置,以使得在第一运营商的用户设备需要进行小区切换时,目标小区可以正确确认该用户设备将要切换到的小区,从而使用户设备顺利实现邻区切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接收用户设备上报的目标小区的邻小区的邻区网络标识信息之前(即在步骤S201之前),还可以包括:向用户设备下发携带测量配置信息的邻区测量请求,以使用户设备根据测量配置信息确定目标小区的邻小区;接收用户设备上报的邻小区的邻区PCI(Physical Cell Identifier,物理小区标识);基于邻区PCI向用户设备下发对邻小区的邻区网络标识信息的获取请求,以使用户设备响应于获取请求从邻小区获取邻小区的邻区网络标识信息。
图3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用于邻区配置的方法的交互流程图。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由如图1所示的目标小区101、用户设备102以及邻小区103执行,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此,如图3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01,下发携带测量配置信息的邻区测量请求。
本步骤中,目标小区作为用户设备的服务小区,可以向用户设备下发测量配置,使用户设备基于此测量邻小区。
S02,根据测量配置信息确定目标小区的邻小区,并生成包含邻小区的邻区PCI的测量报告。
本步骤中,用户设备可以根据目标小区下发的测量配置对邻小区进行测量,并生成测量报告,该测量报告中可以包括邻小区的邻区PCI。
S03,上报携带邻区PCI的测量报告。
本步骤中,用户设备可以向目标小区上报上一步骤中生成的测量报告。
S04,下发对邻小区的邻区网络标识信息的获取请求。
本步骤中,目标小区可以向用户设备下发针对邻小区的邻区网络标识信息的获取请求。在一些实际应用中,该获取请求中可以包括指示用户设备根据邻区PCI读取邻小区SIB1(System Information Block Type1,1类型系统信息块)中所有可用的网络标识PLMNID的指令,以及指示用户设备根据邻区PCI读取邻小区的邻区CGI的指令,其中,邻小区SIB1中所有可用的网络标识PLMN ID可以组成上述邻区支持PLMN列表。
S05,基于获取请求从邻小区获取邻小区的邻区网络标识信息。
本步骤中,用户设备可以根据邻区PCI读取邻小区SIB1中的所有可用的网络标识PLMN ID以组成邻区支持PLMN列表,以及邻小区的邻区CGI(包括NCGI或ECGI),进而可以将邻区支持PLMN列表和邻区CGI作为邻小区的邻区网络标识信息。
S06,上报邻小区的邻区网络标识信息。
本步骤中,在用户设备读取到邻小区的邻区网络标识信息之后,可以向目标小区上报该邻区网络标识信息。
S07,根据邻区网络标识信息确定邻区PLMN信息。
本步骤中,若邻区网络标识信息包括邻区支持PLMN列表和邻区CGI,则目标小区可以先对邻区CGI进行抽取以获得邻小区的邻区主PLMN,再将邻区主PLMN和邻区支持PLMN列表作为邻区PLMN信息。
S08,将目标PLMN与邻区PLMN信息进行比对,当目标PLMN与邻区PLMN信息存在重合时,对邻小区进行邻区配置。
在一些实际应用中,由于邻区主PLMN可以认为是建设小区的承建运营商的PLMN,而承建运营商的PLMN会存在于该小区所支持的PLMN列表中,因此若确定目标PLMN与邻区主PLMN相同,则可以隐含地确定目标PLMN存在于邻区支持PLMN列表中。基于此,目标PLMN与邻区PLMN信息存在重合,可以包括以下情况:目标PLMN与邻区主PLMN相同且目标PLMN存在于邻区支持PLMN列表中,或者目标PLMN与邻区主PLMN不相同但目标PLMN存在于邻区支持PLMN列表中。
而由于当确定了目标PLMN与邻区主PLMN相同后,可以隐含地确定目标PLMN存在于邻区支持PLMN列表中,因此“目标PLMN与邻区主PLMN相同且目标PLMN存在于邻区支持PLMN列表中”的情况可以简化为“目标PLMN与邻区主PLMN相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目标PLMN与邻区主PLMN相同,那么对邻小区进行邻区配置的方式可以包括:在与邻小区相关的邻区配置信息中,以邻区主PLMN作为邻小区中邻基站的主PLMN,以及以邻区主PLMN作为邻小区的主PLMN。
在本实施例中,若目标PLMN与邻区主PLMN相同,则可以认为目标小区与邻小区的承建方均为第一运营商,在一些实际应用中,邻小区可以是第一运营商承建的非共享小区,也可以是由第一运营商承建的可以与其他运营商共享的小区。在该情况下,在与邻小区相关的邻区配置信息中,可以以邻区主PLMN作为邻小区中邻基站的主PLMN,以及以邻区主PLMN作为邻小区的主PLMN,那么当本实施例中的用户设备需要从目标小区切换到邻小区时,可以使目标小区基于该邻区配置信息确认用户设备将要切换到的邻小区,使用户设备顺利通过该邻小区接入到第一运营商核心网。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目标PLMN与邻区主PLMN不相同,且目标PLMN存在于邻区支持PLMN列表中,那么对邻小区进行邻区配置的方式可以包括:在与邻小区相关的邻区配置信息中,以邻区主PLMN作为邻小区中邻基站的主PLMN,以及以目标PLMN作为邻小区的主PLMN。
在本实施例中,若目标PLMN与邻区主PLMN不相同,则可以认为目标小区与邻小区的承建方不相同;同时若目标PLMN存在于邻区支持PLMN列表中,则可以认为该邻小区是由其他运营商承建的可以与第一运营商共享的小区。在该情况下,在与邻小区相关的邻区配置信息中,可以以邻区主PLMN作为邻小区中邻基站的主PLMN,以及以目标PLMN作为邻小区的主PLMN,那么当本实施例中的用户设备需要从目标小区切换到邻小区时,可以使目标小区基于该邻区配置信息确认用户设备将要切换到的邻小区,使用户设备顺利通过该邻小区接入到第一运营商核心网。
在一些实际应用中,在确定目标PLMN与邻区PLMN信息是否存在重合时,可以先判断目标PLMN是否与邻区主PLMN相同,此时若确定目标PLMN与邻区主PLMN相同,则不用再继续判断目标PLMN是否存在于邻区支持PLMN列表中了,可以直接确定目标PLMN与邻区PLMN信息是否存在重合,并按照目标PLMN与邻区主PLMN相同的情况所对应的方式进行邻区配置。若确定目标PLMN与邻区主PLMN不相同,则可以继续判断目标PLMN是否存在于邻区支持PLMN列表中,若确定目标PLMN存在于邻区支持PLMN列表中,则可以按照目标PLMN与邻区主PLMN不相同且目标PLMN存在于邻区支持PLMN列表中的情况所对应的方式进行邻区配置。而若判断出目标PLMN与邻区主PLMN不相同且目标PLMN也不存在于邻区支持PLMN列表中,则可以确定目标PLMN与邻区PLMN信息不存在重合,此时可以不对该邻小区进行邻区配置。
在又一些实际应用中,也可以先判断目标PLMN是否存在于邻区支持PLMN列表中,若结果是否,则基于前述原因可以隐含地确定目标PLMN与邻区主PLMN不相同,因此可以确定目标PLMN与邻区PLMN信息不存在重合,此时可以不对该邻小区进行邻区配置。而若判断出目标PLMN存在于邻区支持PLMN列表中,则可以继续判断目标PLMN与邻区主PLMN是否相同,再根据不同的判断结果分情况对邻小区进行邻区配置。
图4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用于邻区配置的方法中进行邻区配置的流程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401,接收用户设备上报的邻小区的邻区CGI和邻区支持PLMN列表。
S403,抽取邻区CGI中的PLMN信息,将抽取出的PLMN信息确定为邻小区的邻区主PLMN。
S405,判断目标PLMN是否与邻区主PLMN相同。若是,则执行步骤S407,若否,则执行步骤S409。
S407,在与邻小区相关的邻区配置信息中,以邻区主PLMN作为邻小区中邻基站的主PLMN,以及以邻区主PLMN作为邻小区的主PLMN。
S409,判断目标PLMN是否存在于邻区支持PLMN列表中。若是,则执行步骤S411,若否,则执行步骤S413。
S411,在与邻小区相关的邻区配置信息中,以邻区主PLMN作为邻小区中邻基站的主PLMN,以及以目标PLMN作为邻小区的主PLMN。
S413,不进行邻区配置。
图4实施例的其它内容可以参照上述其它实施例,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以将邻小区的邻区主PLMN和邻小区的邻区支持PLMN列表作为邻小区的邻区PLMN信息进行研判,确定确定目标PLMN与邻区PLMN信息是否存在重合,进而在存在重合的情况下分情况进行邻区配置,且在不存在重合的情况下不进行邻区配置,以使得在第一运营商的用户设备需要进行小区切换时,目标小区可以正确确认该用户设备将要切换到的小区,从而使用户设备顺利实现邻区切换。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在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下,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于邻区配置的方法,可以应用但不限于图1所示的用户设备102,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此。
图5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应用于用户设备的用于邻区配置的方法的流程图,该用户设备可以由目标小区提供服务,如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01,向目标小区上报目标小区的邻小区的邻区网络标识信息,以使目标小区基于邻区网络标识信息对邻小区进行邻区配置。其中,目标小区为非共享小区。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向目标小区上报目标小区的邻小区的邻区网络标识信息之前,还可以包括:接收目标小区下发的携带测量配置信息的邻区测量请求;根据测量配置信息确定目标小区的邻小区;向目标小区上报邻小区的邻区PCI;接收目标小区基于邻区PCI下发的对邻小区的邻区网络标识信息的获取请求;响应于获取请求从邻小区获取邻小区的邻区网络标识信息。
在本公开提供的用于邻区配置的方法中,用户设备可以作为媒介向目标小区上报目标小区的邻小区的邻区网络标识信息,以使得目标小区基于邻区网络标识信息中的具体内容对邻小区进行邻区配置,从而在第一运营商的用户设备需要进行小区切换时,目标小区可以正确确认该用户设备将要切换到的小区,从而使用户设备顺利实现邻区切换。
图5实施例的其它内容可以参照上述其它实施例,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附图仅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方法所包括的处理的示意性说明,而不是限制目的。易于理解,上述附图所示的处理并不表明或限制这些处理的时间顺序。另外,也易于理解,这些处理可以是例如在多个模块中同步或异步执行的。
图6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应用于目标小区的用于邻区配置的装置600的框图,其中,目标小区可以为非共享小区。如图6所示,用于邻区配置的装置600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601,用于接收用户设备上报的目标小区的邻小区的邻区网络标识信息;其中,用户设备由目标小区提供服务。
信息确定模块602,用于根据邻区网络标识信息确定邻小区的邻区PLMN信息。
比对模块603,用于获取目标小区的目标PLMN,进而将目标PLMN与邻区PLMN信息进行比对,确定目标PLMN与邻区PLMN信息是否存在重合。
配置模块604,用于当目标PLMN与邻区PLMN信息存在重合时,对邻小区进行邻区配置。
在本公开提供的用于邻区配置的方法中,可以根据用户设备上报的邻小区的邻区网络标识信息确定邻小区的邻区PLMN信息,进而将邻区PLMN信息与本小区的PLMN进行比对,当确定目标PLMN与邻区PLMN信息存在重合时再进行邻区配置,以使得在第一运营商的用户设备需要进行小区切换时,目标小区可以正确确认该用户设备将要切换到的小区,从而使用户设备顺利实现邻区切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邻区配置的装置600还包括第一发送模块605,在第一接收模块601接收用户设备上报的目标小区的邻小区的邻区网络标识信息之前,还包括:第一发送模块605用于向用户设备下发携带测量配置信息的邻区测量请求,以使用户设备根据测量配置信息确定目标小区的邻小区;第一接收模块601还用于接收用户设备上报的邻小区的邻区物理小区标识PCI;第一发送模块605还用于基于邻区PCI向用户设备下发对邻小区的邻区网络标识信息的获取请求,以使用户设备响应于获取请求从邻小区获取邻小区的邻区网络标识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邻小区的邻区网络标识信息包括:邻小区所支持的邻区支持PLMN列表、邻小区的邻区小区全球标识CGI;以及,信息确定模块602根据邻区网络标识信息确定邻小区的邻区PLMN信息,包括:抽取邻区CGI中的PLMN信息,将抽取出的PLMN信息确定为邻小区的邻区主PLMN;以邻区主PLMN与邻区支持PLMN列表作为邻区PLMN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PLMN与邻区PLMN信息存在重合,包括:目标PLMN与邻区主PLMN相同;其中,配置模块604对邻小区进行邻区配置,包括:在与邻小区相关的邻区配置信息中,以邻区主PLMN作为邻小区中邻基站的主PLMN,以及以邻区主PLMN作为邻小区的主PLMN。
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PLMN与邻区PLMN信息存在重合,包括:目标PLMN与邻区主PLMN不相同,且目标PLMN存在于邻区支持PLMN列表中;其中,配置模块604对邻小区进行邻区配置,包括:在与邻小区相关的邻区配置信息中,以邻区主PLMN作为邻小区中邻基站的主PLMN,以及以目标PLMN作为邻小区的主PLMN。
图6实施例的其它内容可以参照上述其它实施例,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图7示出了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应用于用户设备的用于邻区配置的装置700的框图,其中,用户设备可以由目标小区提供服务。如图7所示,用于邻区配置的装置700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701,用于向目标小区上报目标小区的邻小区的邻区网络标识信息,以使目标小区基于邻区网络标识信息对邻小区进行邻区配置;其中,目标小区为非共享小区。
在本公开提供的用于邻区配置的方法中,用户设备可以作为媒介向目标小区上报目标小区的邻小区的邻区网络标识信息,以使得目标小区基于邻区网络标识信息中的具体内容对邻小区进行邻区配置,从而在第一运营商的用户设备需要进行小区切换时,目标小区可以正确确认该用户设备将要切换到的小区,从而使用户设备顺利实现邻区切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邻区配置的装置700还包括第二接收模块702、测量模块703和获取模块704,在第二发送模块701向目标小区上报目标小区的邻小区的邻区网络标识信息之前,第二接收模块702用于接收目标小区下发的携带测量配置信息的邻区测量请求;测量模块703用于根据测量配置信息确定目标小区的邻小区;第二发送模块701还用于向目标小区上报邻小区的邻区PCI;第二接收模块702还用于接收目标小区基于邻区PCI下发的对邻小区的邻区网络标识信息的获取请求;获取模块704用于响应于获取请求从邻小区获取邻小区的邻区网络标识信息。
图7实施例的其它内容可以参照上述其它实施例,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可以实现为系统、方法或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可以具体实现为以下形式,即:完全的硬件实施方式、完全的软件实施方式(包括固件、微代码等),或硬件和软件方面结合的实施方式,这里可以统称为“电路”、“模块”或“系统”。
图8示出本公开实施例中一种用于邻区配置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框图。需要说明的是,图示出的电子设备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下面参照图8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这种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800。图8显示的电子设备80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8所示,电子设备800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电子设备80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至少一个处理单元810、上述至少一个存储单元820、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单元820和处理单元810)的总线830。
其中,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以被所述处理单元810执行,使得所述处理单元810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例如,所述处理单元810可以执行如图2或图5中所示的方法。
存储单元82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单元形式的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单元(RAM)8201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单元820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只读存储单元(ROM)8203。
存储单元820还可以包括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8205的程序/实用工具8204,这样的程序模块8205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
总线830可以为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单元总线或者存储单元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单元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
电子设备80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900(例如键盘、指向设备、蓝牙设备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电子设备800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电子设备80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850进行。并且,电子设备80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86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860通过总线830与电子设备80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子设备80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能够实现本说明书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各个方面还可以实现为一种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包括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产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所述程序代码用于使所述终端设备执行本说明书上述“示例性方法”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用于实现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其可以采用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并包括程序代码,并可以在终端设备,例如个人电脑上运行。然而,本发明的程序产品不限于此,在本文件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所述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设备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用于动作执行的设备的若干模块或者单元,但是这种划分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模块或者单元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模块或者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模块或者单元来具体化。
此外,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顺序描述了本公开中方法的各个步骤,但是,这并非要求或者暗示必须按照该特定顺序来执行这些步骤,或是必须执行全部所示的步骤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附加的或备选的,可以省略某些步骤,将多个步骤合并为一个步骤执行,以及/或者将一个步骤分解为多个步骤执行等。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移动终端、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指出。

Claims (12)

1.一种用于邻区配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目标小区,所述目标小区为非共享小区;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设备上报的所述目标小区的邻小区的邻区网络标识信息;其中,所述用户设备由所述目标小区提供服务;
根据所述邻区网络标识信息确定所述邻小区的邻区公众陆地移动网号PLMN信息;
获取所述目标小区的目标PLMN,进而将所述目标PLMN与所述邻区PLMN信息进行比对,确定所述目标PLMN与所述邻区PLMN信息是否存在重合;
当所述目标PLMN与所述邻区PLMN信息存在重合时,对所述邻小区进行邻区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接收用户设备上报的所述目标小区的邻小区的邻区网络标识信息之前,还包括:
向所述用户设备下发携带测量配置信息的邻区测量请求,以使所述用户设备根据所述测量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小区的邻小区;
接收所述用户设备上报的所述邻小区的邻区物理小区标识PCI;
基于所述邻区PCI向所述用户设备下发对所述邻小区的邻区网络标识信息的获取请求,以使所述用户设备响应于所述获取请求从所述邻小区获取所述邻小区的邻区网络标识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邻小区的邻区网络标识信息包括:所述邻小区所支持的邻区支持PLMN列表、所述邻小区的邻区小区全球标识CGI;以及,
根据所述邻区网络标识信息确定所述邻小区的邻区PLMN信息,包括:
抽取所述邻区CGI中的PLMN信息,将抽取出的PLMN信息确定为所述邻小区的邻区主PLMN;
以所述邻区主PLMN与所述邻区支持PLMN列表作为所述邻区PLMN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PLMN与所述邻区PLMN信息存在重合,包括:所述目标PLMN与所述邻区主PLMN相同;
其中,对所述邻小区进行邻区配置,包括:
在与所述邻小区相关的邻区配置信息中,以所述邻区主PLMN作为所述邻小区中邻基站的主PLMN,以及以所述邻区主PLMN作为所述邻小区的主PLMN。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PLMN与所述邻区PLMN信息存在重合,包括:所述目标PLMN与所述邻区主PLMN不相同,且所述目标PLMN存在于所述邻区支持PLMN列表中;
其中,对所述邻小区进行邻区配置,包括:
在与所述邻小区相关的邻区配置信息中,以所述邻区主PLMN作为所述邻小区中邻基站的主PLMN,以及以所述目标PLMN作为所述邻小区的主PLMN。
6.一种用于邻区配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用户设备,所述用户设备由目标小区提供服务;所述方法包括:
向所述目标小区上报所述目标小区的邻小区的邻区网络标识信息,以使所述目标小区基于所述邻区网络标识信息对所述邻小区进行邻区配置;其中,所述目标小区为非共享小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向所述目标小区上报所述目标小区的邻小区的邻区网络标识信息之前,还包括:
接收所述目标小区下发的携带测量配置信息的邻区测量请求;
根据所述测量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目标小区的邻小区;
向所述目标小区上报所述邻小区的邻区PCI;
接收所述目标小区基于所述邻区PCI下发的对所述邻小区的邻区网络标识信息的获取请求;
响应于所述获取请求从所述邻小区获取所述邻小区的邻区网络标识信息。
8.一种用于邻区配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目标小区,所述目标小区为非共享小区;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设备上报的所述目标小区的邻小区的邻区网络标识信息;其中,所述用户设备由所述目标小区提供服务;
信息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邻区网络标识信息确定所述邻小区的邻区PLMN信息;
比对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目标小区的目标PLMN,进而将所述目标PLMN与所述邻区PLMN信息进行比对,确定所述目标PLMN与所述邻区PLMN信息是否存在重合;
配置模块,用于当所述目标PLMN与所述邻区PLMN信息存在重合时,对所述邻小区进行邻区配置。
9.一种用于邻区配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用户设备,所述用户设备由目标小区提供服务;所述装置包括: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目标小区上报所述目标小区的邻小区的邻区网络标识信息,以使所述目标小区基于所述邻区网络标识信息对所述邻小区进行邻区配置;其中,所述目标小区为非共享小区。
10.一种用于邻区配置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目标小区和用户设备,其中,所述目标小区为非共享小区,所述用户设备由所述目标小区提供服务;
目标小区,被配置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邻区配置的方法;
用户设备,被配置为执行如权利要求6至7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邻区配置的方法。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邻区配置的方法。
12.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邻区配置的方法。
CN202210651945.4A 2022-06-09 2022-06-09 用于邻区配置的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49160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51945.4A CN114916023B (zh) 2022-06-09 2022-06-09 用于邻区配置的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51945.4A CN114916023B (zh) 2022-06-09 2022-06-09 用于邻区配置的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16023A true CN114916023A (zh) 2022-08-16
CN114916023B CN114916023B (zh) 2023-09-29

Family

ID=827698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51945.4A Active CN114916023B (zh) 2022-06-09 2022-06-09 用于邻区配置的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1602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67217A1 (zh) * 2022-09-30 2024-04-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邻区网络类型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59657A1 (zh) * 2012-04-24 2013-10-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EPLMN列表配置方法、切换目标PLMN选择方法、MME及eNB
CN106304208A (zh) * 2015-05-19 2017-01-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邻区添加方法、装置及基站
CN111866928A (zh) * 2019-04-30 2020-10-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邻区信息配置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84610B (zh) * 2013-08-20 2019-02-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共享下的网元相邻关系配置方法和装置
CN105517009A (zh) * 2014-09-24 2016-04-20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网络中的邻区关系配置方法、系统与演进基站
CN111226455A (zh) * 2018-01-19 2020-06-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相邻小区的方法、网络设备及用户设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59657A1 (zh) * 2012-04-24 2013-10-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EPLMN列表配置方法、切换目标PLMN选择方法、MME及eNB
CN106304208A (zh) * 2015-05-19 2017-01-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邻区添加方法、装置及基站
CN111866928A (zh) * 2019-04-30 2020-10-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邻区信息配置的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UAWEI等: "Clarification on PLMN selection in network sharing scenario", 3GPP TSG-SA WG2 MEETING #126 S2-182004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67217A1 (zh) * 2022-09-30 2024-04-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邻区网络类型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16023B (zh) 2023-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33375B2 (en) Session establish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1032858B2 (en) Network access method, terminal, access network, and core network
US10484913B2 (en)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communication control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causing readiness for movement of a communication terminal
US20210320845A1 (en) Network function nf management method and nf management device
CN110876174A (zh) 网络切片选择方法、设备及系统
US20230067678A1 (en) Positioning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WO2021027876A1 (zh) 传输定时偏差的方法与装置
WO2019024617A1 (zh) 一种终端接入核心网的方法、基站及终端
CN114916023B (zh) 用于邻区配置的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BR112020020070A2 (pt) Método, aparelho e sistema de comunicações, e meio de armazenamento
Kim et al. Digital forensic analysis of intelligent and smart IoT devices
EP3585106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service set identifier, and terminal
CN112019378A (zh) 一种故障排查方法及装置
BR112020026447A2 (pt) Método e aparelho de comunicações
CN113329096B (zh) 消息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220382883A1 (en) Data Cube
CN114422998A (zh) 非独立组网登网用户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3992379A (zh) 主动标识设备的通信方法、通信系统、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7320113A (zh) 用于终端接入的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4745759B (zh) 确定驻留小区的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9413647B (zh) 数据共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6887281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2188160A1 (en) Offline network security configuration
CN107371132B (zh) 用户设备位置信息上报方法及系统
CN117998669A (zh) Npn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