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16010B - 基于终端标识的信息交互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基于终端标识的信息交互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16010B
CN114916010B CN202210522090.5A CN202210522090A CN114916010B CN 114916010 B CN114916010 B CN 114916010B CN 202210522090 A CN202210522090 A CN 202210522090A CN 114916010 B CN114916010 B CN 11491601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interaction
public
terminal
interac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2209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16010A (zh
Inventor
姜爱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ecan Photoelectricit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ecan Photoelectricit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ecan Photoelectricit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ecan Photoelectricit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55673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84265A/zh
Publication of CN1149160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160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160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160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10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 H04W28/14Flow control between communication endpoints using intermediate storag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6Selective distribution of broadcast services, e.g. 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 [MBMS]; Services to user groups; One-way selective calling servic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终端标识的信息交互方法,用于具有多个终端的交互系统进行终端实时双向信息交互,交互系统包括至少两个交互终端和至少一个转接终端,其包括:交互终端通过第一频段将公共交互信息发送至转接终端;转接终端在设定范围内,通过第二频段对公共交互信息进行广播;以及设定范围内的交互终端通过第二频段接收公共交互信息。发明还提供一种相应的信息交互系统。

Description

基于终端标识的信息交互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交互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信息交互方法及信息交互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直播等娱乐行业的崛起,用于此行业时输出音频的监听耳机使用越来越广泛,传统的监听耳机由于只能通过单一频段进行通信,因此只具备单向实时传输,即监听耳机在输出音频时,是无法接收外部的音频信号的,比如监听耳机用户一般是无法通过该监听耳机听到自己的声音的。
故,有必要提供一种信息交互方法及信息交互系统,以实现现有的监听耳机的双向实时传输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可实现监听耳机的双向实时传输的信息交互方法及信息交互系统,以解决现有的信息交互方法及信息交互系统不能实现耳机终端的双向实时传输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交互方法,用于具有多个终端的交互系统进行终端实时双向信息交互,所述交互系统包括至少两个交互终端和至少一个转接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交互方法包括:
所述交互终端通过第一频段将公共交互信息发送至所述转接终端;
所述转接终端通过第一频段接收到不同交互终端发送的公共交互信息;其中所述公共交互信息包括用于标识不同公共交互信息接收时间段的时间标识
对每个交互终端的公共交互信息设置对应的终端标签,并对具有终端标签的公共交互信息进行封装,生成封装后公共交互信息;
所述转接终端在设定范围内,通过第二频段对所述封装后公共交互信息进行广播;以及
所述设定范围内的交互终端通过第二频段接收所述封装后公共交互信息。
在本实施例所述的信息交互方法中,所述设定范围内的交互终端通过第二频段接收所述封装后公共交互信息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所述交互终端接收所述封装后公共交互信息,并根据所述终端标签以及预设条件对相应的公共交互信息进行信息参数调整;
对进行信息参数调整之后的公共交互信息进行融合操作,并展示融合后的公共交互信息。
在本实施例所述的信息交互方法中,所述根据所述终端标签以及预设条件对相应的公共交互信息进行信息参数调整的步骤包括:
基于预设条件,对预设终端标签的公共交互信息进行屏蔽操作、减弱操作或加强操作;或
获取所有公共交互信息的信息参数;
基于不同公共交互信息的信息参数的差异量,对不同交互终端的公共交互信息进行信息参数调整,以便提高融合后的公共交互信息的可识别性。
在本实施例所述的信息交互方法中,所述信息交互方法还包括:
在每个公共交互信息接收时间段中,设置有多个接收时间区域,每个交互终端对应一个接收时间区域;
所述转接终端通过第一频段接收到不同交互终端发送的公共交互信息的步骤包括:
所述转接终端通过第一频段,在不同的接收时间区域接收到对应的交互终端发送的公共交互信息。
在本实施例所述的信息交互方法中,所述在每个公共交互信息接收时间段中,设置有多个接收时间区域,每个交互终端对应一个接收时间区域的步骤包括:
所述转接终端基于上一次公共交互信息接收时间段中,每个接收时间区域的公共交互信息接收量,设置当前公共交互信息接收时间段的多个接收时间区域。
在本实施例所述的信息交互方法中,所述转接终端基于上一次公共交互信息接收时间段中,每个接收时间区域的公共交互信息接收量,设置当前公共交互信息接收时间段的多个接收时间区域的步骤包括:
当一接收时间区域的公共交互信息接收量大于当前接收时间区域的第一公共交互信息接收量阈值时,增加所述当前接收时间区域在当前公共交互信息接收时间段的占比;其中所述第一公共交互信息接收量阈值为所述当前接收时间区域的公共交互信息接收量最大值的85%-95%;
当一接收时间区域的公共交互信息接收量小于当前接收时间区域的第二公共交互信息接收量阈值时,减少所述当前接收时间区域在当前公共交互信息接收时间段的占比;其中所述第二公共交互信息接收量阈值为所述当前接收时间区域的公共交互信息接收量最大值的45%-55%。
在本实施例所述的信息交互方法中,所述信息交互方法还包括:
设置每个所述交互终端的优先级;
基于所述交互终端的优先级设置所述交互终端的接收时间区域占比的占比最小值。
在本实施例所述的信息交互方法中,所述信息交互方法还包括:
所述交互终端切换交互信息的发送接收频段;
所述交互终端通过第二频段将个人交互信息发送至其他交互终端;
所述交互终端通过第一频段接收其他交互终端反馈的个人交互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信息交互系统,其包括至少两个交互终端和至少一个转接终端,
所述交互终端通过第一频段将公共交互信息发送至所述转接终端;
所述转接终端通过第一频段接收到不同交互终端发送的公共交互信息;其中所述公共交互信息包括用于标识不同公共交互信息接收时间段的时间标识
对每个交互终端的公共交互信息设置对应的终端标签,并对具有终端标签的公共交互信息进行封装,生成封装后公共交互信息;
所述转接终端在设定范围内,通过第二频段对所述封装后公共交互信息进行广播;以及
所述设定范围内的交互终端通过第二频段接收所述封装后公共交互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内存储有处理器可执行指令,所述指令由一个或一个以上处理器加载,以执行上述信息交互方法。
相较于现有技术的信息交互方法及信息交互系统,本发明的信息交互方法及信息交互系统通过具有双频段的转接终端实现了交互终端的实时双向交互,且能进一步保证实时交互信息的信息质量;有效解决了现有的信息交互方法及信息交互系统不能实现耳机终端的双向实时传输的技术问题。
此外交互终端可基于终端标签对公共交互信息进行参数调整,提高融合后的公共交互信息的可识别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信息交互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信息交互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步骤S102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的信息交互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的信息交互系统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信息交互系统的交互终端和转接终端所在的电子设备的工作环境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信息交互方法可用于具有多个终端的交互系统进行终端实时双向信息交互,该交互系统包括至少两个交互终端和至少一个转接终端,该多个交互终端和转接终端形成一个交互网络,多个交互终端可在该交互网络中实现双向信息交互。该交互终端可为可穿戴设备、头戴设备、医疗健康平台、个人计算机、服务器计算机、手持式或膝上型设备、移动设备(比如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媒体播放器等等),等等。该转接终端可为与该交互终端进行无线通信的交换机终端等,以实现多个交互终端的信息交互。
本发明的交互系统通过具有双频段的转接终端实现了交互终端的实时双向交互,且能进一步保证实时交互信息的信息质量;有效解决了现有的信息交互方法及信息交互系统不能实现耳机终端的双向实时传输的技术问题。
请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的信息交互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图。本实施例的信息交互方法可用于上述的信息交互系统中,该信息交互系统包括至少两个交互终端和至少一个转接终端。信息交互系统中的多个交互终端和转接终端均设置在一个公共网络中,交互终端进行公共交互信息的传输的步骤包括:
步骤S101,交互终端通过第一频段将公共交互信息发送至转接终端;
步骤S102,转接终端在设定范围内,通过第二频段对公共交互信息进行广播;
步骤S103,设定范围内的交互终端通过第二频段接收公共交互信息。
下面详细说明本实施例的信息交互方法的各步骤的具体流程。
在步骤S101中,交互终端通过第一频段将公共交互信息发送至转接终端,该第一频段可为5.8G频段或900M频段,这里的公共交互信息是指交互终端需要发送给其他多个交互终端的交互信息。
为了避免不同交互终端的公共交互信息相互干扰,因此这里所有的交互终端都将公共交互信息发送至转接终端,由转接终端来进行转发操作。
在步骤S102中,转接终端在设定范围内,通过第二频段对公共交互信息进行广播。该第二频段可为不同于第一频段的频段,以免发送信息信号与接收信息信号之间产生干扰。
通过广播的方式发送可以提高交互终端接收公共交互信息的自主性。
具体请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的信息交互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步骤S102的流程图。该步骤S102具体包括:
步骤S201,转接终端通过第一频段接收到不同交互终端发送的公共交互信息,其中该公共交互信息包括用于标识不同公共交互信息接收时间段的时间标识。
该时间标识可为交互终端发送给转接终端的公共交互信息的时间戳,这样转接终端可对交互终端发送的公共交互信息的前后顺序进行区分。
进一步的,由于转接终端可能需要接收多个交互终端的公共交互信息,因此转接终端也需要对不同交互终端的公共交互信息进行区分,因此在每个公共交互信息接收时间段中,设置由多个接收时间区域,每个交互终端均对应一个接收时间区域。
这样转接终端可通过第一频段,在不同的接收时间区域接收到对应的交互终端发送的公共交互信息。
比如,转接终端划分了0-0.1s、0.1-0.2s、0.2-0.3s三个公共交互信息接收时间段,每个公共交互信息接收时间段的时长为0.1s。转接终端需要接收交互终端A、交互终端B以及交互终端C的公共交互信息,这样转接终端可在每个公共交互接收时间段中设置三个接收时间区域,比如每个公共交互信息接收时间段的0-0.03s的接收时间区域用于接收交互终端A的公共交互信息,每个公共交互信息接收时间段的0.03-0.06s的接收时间区域用于接收交互终端B的公共交互信息,每个公共交互信息接收时间段的0.06-0.09s的接收时间区域用于接收交互终端C的公共交互信息,剩下的0.09-0.1s的时间作为间隔活动调整区域,以区分不同的公共交互信息接收时间段的公共交互信息。
步骤S202,转接终端基于时间标识对公共交互信息进行封装,生成封装后公共交互信息。这样转接终端可将所有交互终端的公共交互信息通过封装后公共交互信息的形式转发至任何一个交互终端。
随后转接终端在设定范围内,通过第二频段对封装后公共交互信息进行广播。
在步骤S103中,设定范围内的交互终端通过第二频段接收转接终端广播发送的封装后公共交互信息。
这样即实现了交互终端之间的实时双向交互,并且交互终端通过转接终端可以接收到自己发出的公共交互信息和其他交互终端发出的公共交互信息的融合信息。
进一步的,为了保证实时交互信息的信息质量,转接终端还可对步骤S102中每个交互终端对应的接收时间区域进行调整。具体的,转接终端可基于上次公共交互信息接收时间段中每个交互终端对应的接收时间区域的公共交互信息接收量,设置当前公共交互信息接收时间段的多个接收时间区域,即基于上次的交互终端的公共交互信息发送量来调整当前公共交互信息接收时间段的用于接收公共交互信息的接收时间区域的大小。
具体原理为首先转接终端可对每个交互终端设置对应的接收时间区域进行预设,如给每个交互终端设置相同大小的接收时间区域,但是在实际交互中,需要根据交互终端的公共交互信息接收量对相应的接收时间区域大小进行调整。
具体的,当一交互终端的接收时间区域的公共交互信息接收量大于当前接收时间区域的第一公共交互信息接收量阈值时,增加当前接收时间区域在当前公共交互信息接收时间段的占比;该第一公共交互信息接收量阈值可设置为当前接收时间区域的公共交互信息接收量最大值的85%-95%。
当一交互终端的接收时间区域的公共交互信息接收量小于当前接收时间区域的第二公共交互信息接收量阈值时,减少当前接收时间区域在当前公共交互信息接收时间段的占比;其中第二公共交互信息接收量阈值为当前接收时间区域的公共交互信息接收量最大值的45%-55%。
比如交互终端A、交互终端B以及交互终端C的接收时间区域分别为0-0.03s,0.03-0.06s,0.06-0.09s,如交互终端A在当前接收时间区域的公共交互信息接收量最大值为M,则如当前接收时间区域的公共交互信息接收量增加达到0.9M时,可将交互终端A的接收时间区域的占比提高,如提高到整个当前公共交互信息接收时间段的40%,比如0-0.04s,交互终端B的接收时间区域则变为0.04-0.065s,交互终端C的接收时间区域则变为0.065-0.09s。这里当前接收时间区域的具体增加占比值可由用户根据需要进行设定。
又如当前接收时间区域的公共交互信息接收量减少达到0.5M时,可将交互终端A的接收时间区域的占比降低,如降低到整个当前公共交互信息接收时间段的2/3,比如0-0.02s,交互终端B的接收时间区域则变为0.02-0.055s,交互终端C的接收时间区域则变为0.055-0.09s。这里当前接收时间区域的具体减少占比值可由用户根据需要进行设定。
由于接收时间区域不能无限制的增加或者减小,因此可以对每个交互终端的接收时间区域设置一最大值以及最小值,比如最大值为整个当前公共交互信息接收时间段的80%,最小值为整个当前公共交互信息接收时间段的20%等,以避免接收时间区域的调整结果影响到正常的信息交互。
进一步的,这里还可给每个交互终端设置对应的优先级,随后可基于交互终端的优先级设置交互终端的接收时间区域占比的占比最大值和占比最小值,这里特别强调的是需要给优先级较高的交互终端设置对应的占比最小值,以保证高优先级的交互终端可随时通过转接终端发送足够量的公共交互信息。
当然这里也可以对优先级较高的交互终端设置较大的接收时间区域占比增加速度,如当监测到优先级较高的交互终端A在当前接收时间区域的公共交互信息接收量增加达到0.9M时,可将交互终端A的接收时间区域的占比直接提高至50%,以保证交互终端A发送的公共交互信息的可稳定完整的传达到其他的交互终端上。
为了进一步的提高多交互终端的公共交互信息的交互质量,本实施例的交互终端还可对公共交互信息的信息参数进行调整,以提高融合后的公共交互信息的可识别性。
具体的,转接终端对基于时间标识的公共交互信息进行封装,生成封装后公共交互信息的步骤具体为
转接终端对每个交互终端的公共交互信息设置对应的终端标签,并对具有终端标签的公共交互信息进行封装,生成封装后公共交互信息。
这样交互终端接收到封装后公共交互信息,可根据终端标签以及预设条件对相应的公共交互信息进行信息参数调整,随后对进行信息参数调整之后的公共交互信息进行融合操作,并展示融合后的公共交互信息。
由于每个公共交互信息均设置由对应的终端标签,因此每个交互终端均可以每个交互终端的公共交互信息进行识别,这样每个交互终端可基于用户在交互终端本地设置的预设条件对所有的公共交互信息进行信息参数调整操作,比如对某个交互终端的公共交互信息进行屏蔽操作,对某个交互终端的公共交互信息(语音信息)进行音量减弱操作,或对某个交互终端的公共交互信息进行语音加强操作,以实现交互终端对公共交互信息的个性化展示。
此外由于不同交互终端的公共交互信息的信息参数差异可能会很大,比如音量差异、音色差异或噪声差异,这样可能会影响交互终端对融合后的公共交互信息的识别,因此交互终端本地可基于所有公共交互信息的信息参数,获取不同公共交互信息的信息参数的差异量,比如某个公共交互信息的音量较大,或某个公共交互信息的背景声较为嘈杂等。由于转接终端并没有对所有的公共交互信息进行融合,因此这里交互终端可本地对某些公共交互信息进行编辑,即信息参数调整,比如某个公共交互信息的音量信息远大于其他公共交互信息的音量信息,则将该公共交互信息的音量调整至其他公共交互信息的平均音量,以提高每个公共交互信息在融合后公共交互信息中的可识别性。
在比如某个公共交互信息的噪声较大,且该噪声可能影响到其他公共交互信息的展示,则可对该公共交互信息进行音效锐化处理,以减轻该公共交互信息的噪声对融合后公共交互信息的影响。
本实施例的信息交互方法通过具有双频段的转接终端实现了交互终端的实时双向交互,且能进一步保证实时交互信息的信息质量;此外交互终端可基于终端标签对公共交互信息进行参数调整,提高融合后的公共交互信息的可识别性。
请参照图3,图3为本发明的信息交互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图。本实施例的信息交互方法可用于上述的信息交互系统中,该信息交互系统包括至少两个交互终端和至少一个转接终端。信息交互系统中的多个交互终端和转接终端均设置在一个公共网络中,交互终端进行公共交互信息的传输的步骤包括:
步骤S301,交互终端通过第一频段将公共交互信息发送至转接终端;
步骤S302,转接终端在设定范围内,通过第二频段对公共交互信息进行广播;
步骤S303,设定范围内的交互终端通过第二频段接收公共交互信息。
步骤S304,交互终端切换交互信息的发送接收频段;
步骤S305,交互终端通过第二频段将个人交互信息发送至其他交互终端;
步骤S306,交互终端通过第一频段接收其他交互终端反馈的个人交互信息。
下面详细说明本实施例的信息交互方法的各步骤的具体流程。
其中本实施例的步骤S301-步骤S303的具体内容与上述信息交互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步骤S101至步骤S103中的描述相同或相似,具体请参照上述信息交互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步骤S101至步骤S103中的相关描述。
在步骤S304中,如交互终端在与其他交互终端的通信过程中,需要和某个交互终端进行私下的个人双向实时交互,则交互终端需要切换交互信息的发送接收频段,比如将个人交互信息的发送频段切换至第二频段,个人交互信息的接收频段切换至第一频段。
由于切换后的交互终端的发送频段与其他交互终端的接收频段一致,且切换后的交互终端的接收频段和其他交互终端的发送频段一致,因此可实现交互终端和其他交互终端之间的双向实时通信。
在步骤S305中,交互终端通过第二频段将个人交互信息发送至其他交互终端。
在步骤S306中,交互终端通过第一频段接收其他交互终端反馈的个人交互信息。
由于该交互终端与其他交互终端交互的过程中没有经过转接终端,可以一定程度上保证个人交互信息的安全性,防止该个人交互信息被其他交互终端获取。
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的交互终端还可通过对发送接收频段的切换,实现和其他交互终端进行个人信息交互,提高了该信息交互方法的信息交互的多样性和安全性。
请参照图4,图4为本发明的信息交互系统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信息交互系统可使用上述的信息交互方法进行信息交互。该信息交互系统40包括至少两个交互终端41和至少一个转接终端42。
其中交互终端41用于通过第一频段将公共交互信息发送至转接终端42;转接终端42用于在设定范围内,通过第二频段对公共交互信息进行广播;设定范围内的交互终端41还用于通过第二频段接收公共交互信息。
本实施例的信息交互系统40使用时,首先交互终端41通过第一频段将公共交互信息发送至转接终端42,该第一频段可为5.8G频段或900M频段,这里的公共交互信息是指交互终端需要发送给其他多个交互终端的交互信息。
为了避免不同交互终端的公共交互信息相互干扰,因此这里所有的交互终端都将公共交互信息发送至转接终端,由转接终端来进行转发操作。
随后转接终端42在设定范围内,通过第二频段对公共交互信息进行广播。该第二频段可为不同于第一频段的频段,以免发送信息信号与接收信息信号之间产生干扰。
通过广播的方式发送可以提高交互终端接收公共交互信息的自主性。
最后设定范围内的交互终端41通过第二频段接收转接终端广播发送的封装后公共交互信息。
这样即实现了交互终端之间的实时双向交互,并且交互终端通过转接终端可以接收到自己发出的公共交互信息和其他交互终端发出的公共交互信息的融合信息。
本实施例的信息交互系统的具体工作原理与上述的信息交互方法中的实施例中的描述相同或相似,具体请参见上述信息交互方法的实施例中的具体描述。
本发明的信息交互方法及信息交互系统通过具有双频段的转接终端实现了交互终端的实时双向交互,且能进一步保证实时交互信息的信息质量;有效解决了现有的信息交互方法及信息交互系统不能实现耳机终端的双向实时传输的技术问题。
如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组件”、“模块”、“系统”、“接口”、“进程”等等一般地旨在指计算机相关实体:硬件、硬件和软件的组合、软件或执行中的软件。例如,组件可以是但不限于是运行在处理器上的进程、处理器、对象、可执行应用、执行的线程、程序和/或计算机。通过图示,运行在控制器上的应用和该控制器二者都可以是组件。一个或多个组件可以有在于执行的进程和/或线程内,并且组件可以位于一个计算机上和/或分布在两个或更多计算机之间。
图5和随后的讨论提供了对实现本发明所述的信息交互系统的交互终端和转接终端所在的电子设备的工作环境的简短、概括的描述。图5的工作环境仅仅是适当的工作环境的一个实例并且不旨在建议关于工作环境的用途或功能的范围的任何限制。实例电子设备512包括但不限于可穿戴设备、头戴设备、医疗健康平台、个人计算机、服务器计算机、手持式或膝上型设备、移动设备(比如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媒体播放器等等)、多处理器系统、消费型电子设备、小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包括上述任意系统或设备的分布式计算环境,等等。
尽管没有要求,但是在“计算机可读指令”被一个或多个电子设备执行的通用背景下描述实施例。计算机可读指令可以经由计算机可读介质来分布(下文讨论)。计算机可读指令可以实现为程序模块,比如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功能、对象、应用编程接口(API)、数据结构等等。典型地,该计算机可读指令的功能可以在各种环境中随意组合或分布。
图5图示了包括本发明的信息交互装置中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512的实例。在一种配置中,电子设备512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单元516和存储器518。根据电子设备的确切配置和类型,存储器518可以是易失性的(比如RAM)、非易失性的(比如ROM、闪存等)或二者的某种组合。该配置在图5中由虚线514图示。
在其他实施例中,电子设备512可以包括附加特征和/或功能。例如,设备512还可以包括附加的存储装置(例如可移除和/或不可移除的),其包括但不限于磁存储装置、光存储装置等等。这种附加存储装置在图5中由存储装置520图示。在一个实施例中,用于实现本文所提供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指令可以在存储装置520中。存储装置520还可以存储用于实现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等的其他计算机可读指令。计算机可读指令可以载入存储器518中由例如处理单元516执行。
本文所使用的术语“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以用于存储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或其他数据之类的信息的任何方法或技术实现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除和不可移除介质。存储器518和存储装置520是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实例。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闪存或其他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通用盘(DVD)或其他光存储装置、盒式磁带、磁带、磁盘存储装置或其他磁存储设备、或可以用于存储期望信息并可以被电子设备512访问的任何其他介质。任意这样的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是电子设备512的一部分。
电子设备512还可以包括允许电子设备512与其他设备通信的通信连接526。通信连接526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调制解调器、网络接口卡(NIC)、集成网络接口、射频发射器/接收器、红外端口、USB连接或用于将电子设备512连接到其他电子设备的其他接口。通信连接526可以包括有线连接或无线连接。通信连接526可以发射和/或接收通信媒体。
术语“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通信介质。通信介质典型地包含计算机可读指令或诸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构之类的“己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他数据,并且包括任何信息递送介质。术语“己调制数据信号”可以包括这样的信号:该信号特性中的一个或多个按照将信息编码到信号中的方式来设置或改变。
电子设备512可以包括输入设备524,比如键盘、鼠标、笔、语音输入设备、触摸输入设备、红外相机、视频输入设备和/或任何其他输入设备。设备512中也可以包括输出设备522,比如一个或多个显示器、扬声器、打印机和/或任意其他输出设备。输入设备524和输出设备522可以经由有线连接、无线连接或其任意组合连接到电子设备512。在一个实施例中,来自另一个电子设备的输入设备或输出设备可以被用作电子设备512的输入设备524或输出设备522。
电子设备512的组件可以通过各种互连(比如总线)连接。这样的互连可以包括外围组件互连(PCI)(比如快速PCI)、通用串行总线(USB)、火线(IEEE1394)、光学总线结构等等。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512的组件可以通过网络互连。例如,存储器518可以由位于不同物理位置中的、通过网络互连的多个物理存储器单元构成。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用于存储计算机可读指令的存储设备可以跨越网络分布。例如,可经由网络528访问的电子设备530可以存储用于实现本发明所提供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指令。电子设备512可以访问电子设备530并且下载计算机可读指令的一部分或所有以供执行。可替代地,电子设备512可以按需要下载多条计算机可读指令,或者一些指令可以在电子设备512处执行并且一些指令可以在电子设备530处执行。
本文提供了实施例的各种操作。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一个或多个操作可以构成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存储的计算机可读指令,其在被电子设备执行时将使得计算设备执行所述操作。描述一些或所有操作的顺序不应当被解释为暗示这些操作必需是顺序相关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具有本说明书的益处的可替代的排序。而且,应当理解,不是所有操作必需在本文所提供的每个实施例中存在。
而且,尽管已经相对于一个或多个实现方式示出并描述了本公开,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对本说明书和附图的阅读和理解将会想到等价变型和修改。本公开包括所有这样的修改和变型,并且仅由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限制。特别地关于由上述组件(例如元件、资源等)执行的各种功能,用于描述这样的组件的术语旨在对应于执行所述组件的指定功能(例如其在功能上是等价的)的任意组件(除非另外指示),即使在结构上与执行本文所示的本公开的示范性实现方式中的功能的公开结构不等同。此外,尽管本公开的特定特征已经相对于若干实现方式中的仅一个被公开,但是这种特征可以与如可以对给定或特定应用而言是期望和有利的其他实现方式的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组合。而且,就术语“包括”、“具有”、“含有”或其变形被用在具体实施方式或权利要求中而言,这样的术语旨在以与术语“包含”相似的方式包括。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上述的各装置或系统,可以执行相应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
综上所述,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实施例前的序号仅为描述方便而使用,对本发明各实施例的顺序不造成限制。并且,上述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基于终端标识的信息交互方法,用于具有多个终端的交互系统进行终端实时双向信息交互,所述交互系统包括至少两个交互终端和至少一个转接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交互方法包括:
所述交互终端通过第一频段将公共交互信息发送至所述转接终端;
所述转接终端通过第一频段接收到不同交互终端发送的公共交互信息;其中所述公共交互信息包括用于标识不同公共交互信息接收时间段的时间标识;
对每个交互终端的公共交互信息设置对应的终端标签,并对具有终端标签的公共交互信息进行封装,生成封装后公共交互信息;
所述转接终端在设定范围内,通过第二频段对所述封装后公共交互信息进行广播;以及
所述设定范围内的交互终端通过第二频段接收所述封装后公共交互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终端标识的信息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范围内的交互终端通过第二频段接收所述封装后公共交互信息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所述交互终端接收所述封装后公共交互信息,并根据所述终端标签以及预设条件对相应的公共交互信息进行信息参数调整;
对进行信息参数调整之后的公共交互信息进行融合操作,并展示融合后的公共交互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基于终端标识的信息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终端标签以及预设条件对相应的公共交互信息进行信息参数调整的步骤包括:
基于预设条件,对预设终端标签的公共交互信息进行屏蔽操作、减弱操作或加强操作;或
获取所有公共交互信息的信息参数;
基于不同公共交互信息的信息参数的差异量,对不同交互终端的公共交互信息进行信息参数调整,以便提高融合后的公共交互信息的可识别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终端标识的信息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交互方法还包括:
在每个公共交互信息接收时间段中,设置有多个接收时间区域,每个交互终端对应一个接收时间区域;
所述转接终端通过第一频段接收到不同交互终端发送的公共交互信息的步骤包括:
所述转接终端通过第一频段,在不同的接收时间区域接收到对应的交互终端发送的公共交互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基于终端标识的信息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每个公共交互信息接收时间段中,设置有多个接收时间区域,每个交互终端对应一个接收时间区域的步骤包括:
所述转接终端基于上一次公共交互信息接收时间段中,每个接收时间区域的公共交互信息接收量,设置当前公共交互信息接收时间段的多个接收时间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基于终端标识的信息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终端基于上一次公共交互信息接收时间段中,每个接收时间区域的公共交互信息接收量,设置当前公共交互信息接收时间段的多个接收时间区域的步骤包括:
当一接收时间区域的公共交互信息接收量大于当前接收时间区域的第一公共交互信息接收量阈值时,增加所述当前接收时间区域在当前公共交互信息接收时间段的占比;其中所述第一公共交互信息接收量阈值为所述当前接收时间区域的公共交互信息接收量最大值的85%-95%;
当一接收时间区域的公共交互信息接收量小于当前接收时间区域的第二公共交互信息接收量阈值时,减少所述当前接收时间区域在当前公共交互信息接收时间段的占比;其中所述第二公共交互信息接收量阈值为所述当前接收时间区域的公共交互信息接收量最大值的45%-5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基于终端标识的信息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交互方法还包括:
设置每个所述交互终端的优先级;
基于所述交互终端的优先级设置所述交互终端的接收时间区域占比的占比最小值。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终端标识的信息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交互方法还包括:
所述交互终端切换交互信息的发送接收频段;
所述交互终端通过第二频段将个人交互信息发送至其他交互终端;
所述交互终端通过第一频段接收其他交互终端反馈的个人交互信息。
9.一种基于终端标识的信息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交互终端和至少一个转接终端,
所述交互终端通过第一频段将公共交互信息发送至所述转接终端;
所述转接终端通过第一频段接收到不同交互终端发送的公共交互信息;其中所述公共交互信息包括用于标识不同公共交互信息接收时间段的时间标识;
对每个交互终端的公共交互信息设置对应的终端标签,并对具有终端标签的公共交互信息进行封装,生成封装后公共交互信息;
所述转接终端在设定范围内,通过第二频段对所述封装后公共交互信息进行广播;以及
所述设定范围内的交互终端通过第二频段接收所述封装后公共交互信息。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内存储有处理器可执行指令,所述指令由一个或一个以上处理器加载,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终端标识的信息交互方法。
CN202210522090.5A 2021-09-09 2022-05-13 基于终端标识的信息交互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9160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56735.3A CN115884265A (zh) 2021-09-09 2022-05-13 双向实时信息交互方法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60337 2021-09-09
CN2021110603378 2021-09-09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56735.3A Division CN115884265A (zh) 2021-09-09 2022-05-13 双向实时信息交互方法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16010A CN114916010A (zh) 2022-08-16
CN114916010B true CN114916010B (zh) 2023-01-17

Family

ID=82721491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22165.XA Active CN114900265B (zh) 2021-09-09 2022-05-13 信息交互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02210522090.5A Active CN114916010B (zh) 2021-09-09 2022-05-13 基于终端标识的信息交互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202211556735.3A Pending CN115884265A (zh) 2021-09-09 2022-05-13 双向实时信息交互方法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22165.XA Active CN114900265B (zh) 2021-09-09 2022-05-13 信息交互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56735.3A Pending CN115884265A (zh) 2021-09-09 2022-05-13 双向实时信息交互方法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3) CN11490026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50221B (zh) * 2022-10-09 2023-07-14 浙江博观瑞思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于企业电商运营管理的信息交互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68768A (zh) * 2011-05-06 2012-11-07 深圳市金溢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交通服务系统
CN111988832A (zh) * 2019-05-24 2020-11-24 钉钉控股(开曼)有限公司 频谱导航方法、装置、设备和系统
CN113194197A (zh) * 2021-04-27 2021-07-30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交互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2021838A1 (en) * 2000-09-06 2002-03-14 Robert Agresta Entertainment server with portable terminal
US8259852B2 (en) * 2006-07-19 2012-09-04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KR101623046B1 (ko) * 2009-12-28 2016-05-2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방송 재전송 방법과 이를 이용한 방송 재전송 장치, 방송 출력 장치 및 방송 재전송 시스템
US8634877B2 (en) * 2012-04-09 2014-01-21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Automatic escalation/degradation of notifications of repetitive calls
US20180035207A1 (en) * 2016-07-27 2018-02-01 Chung-Yeh Hsu Monitoring and hearing aid headphone intercom system
CN107612716B (zh) * 2017-08-28 2021-05-07 台州市吉吉知识产权运营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电子设备的配网方法和系统
WO2019127267A1 (zh) * 2017-12-28 2019-07-04 成都天逸星辰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10337073A (zh) * 2019-07-08 2019-10-15 泛太通信导航有限公司 信息交互方法和系统、服务器以及存储介质
CN111356088B (zh) * 2020-03-16 2021-09-21 无锡市铖月科技有限公司 设备控制方法、设备、通信控制电路及存储介质
CN112203263A (zh) * 2020-09-25 2021-01-08 深圳市晨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广播消息交互方法、终端、设备及介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68768A (zh) * 2011-05-06 2012-11-07 深圳市金溢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交通服务系统
CN111988832A (zh) * 2019-05-24 2020-11-24 钉钉控股(开曼)有限公司 频谱导航方法、装置、设备和系统
CN113194197A (zh) * 2021-04-27 2021-07-30 深圳传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交互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84265A (zh) 2023-03-31
CN114900265B (zh) 2023-03-10
CN114900265A (zh) 2022-08-12
CN114916010A (zh) 2022-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45740B (zh) 音频播放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257500B (zh) 音频播放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683850B2 (en) Bluetooth reconnection method and related apparatus
US20230069398A1 (en)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Wi-Fi Peer-To-Peer Service and Related Device
CN110991368B (zh) 相机场景识别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2703781B (zh) 一种无线信号发送方法、无线信号发送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4916010B (zh) 基于终端标识的信息交互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7948055B (zh) 屏蔽群成员所发消息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736149B2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for Bluetooth card reader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6254791A (zh) 摄像头的启动方法及移动终端
WO2022218196A1 (zh) 发射功率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2235856A (zh) 一种蓝牙信号发射功率的调节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US20220141070A1 (en) Parameter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US11394495B2 (en)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feedback method and device and data receiving apparatus
CN104216760A (zh) 动态壁纸与系统桌面进行交互的方法及装置
EP3373140A1 (en) Method for processing ordered broadcast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6936826B (zh) 广播接收器的注册方法、装置和终端设备
CN114666744B (zh) 近距离通信设备连接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产品
CN114285906B (zh) 报文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727556A (zh) 一种图像绘制的方法、相关设备及系统
CN108363628A (zh) 消息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115179A (zh) 工作状态调节方法和装置
CN106230693A (zh) 一种信息发送的方法和终端
CN115086888A (zh) 消息通知方法与装置、电子设备
EP3820127A1 (en) Microphone hole blockage detecting method and related produc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