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15952A - 蓝牙通信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蓝牙通信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15952A
CN114915952A CN202210123182.6A CN202210123182A CN114915952A CN 114915952 A CN114915952 A CN 114915952A CN 202210123182 A CN202210123182 A CN 202210123182A CN 114915952 A CN114915952 A CN 1149159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uetooth
circuit
master
member device
pai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12318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顾青
魏碧
刘又瑄
林勇杰
蔡诚
王思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 filed Critical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49159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159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20Services signaling; Auxiliary data signalling, i.e. transmitting data via a non-traffic channel
    • H04W4/23Services signaling; Auxiliary data signalling, i.e. transmitting data via a non-traffic channel for mobile advertis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tored Program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蓝牙通信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蓝牙通信系统包含:蓝牙主控装置;以及蓝牙设备群,其包含第一成员装置和第二成员装置。第一成员装置可传送自动配对请求、对应于第一成员装置的第一装置信息、以及对应于第二成员装置的第二装置信息给蓝牙主控装置。蓝牙主控装置可接收该第一成员装置传来的自动配对请求、第一装置信息、以及第二装置信息。蓝牙主控装置还可依据该自动配对请求,自动与第一成员装置建立蓝牙连线并进行配对程序。

Description

蓝牙通信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蓝牙技术,尤指一种可降低用户将蓝牙主控装置与蓝牙设备群进行配对时的复杂度的蓝牙通信系统及相关的计算机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蓝牙技术区分成两大类,一类是蓝牙传统(Classic Bluetooth/LegacyBluetooth)技术,另一类则是低功耗蓝牙(Bluetooth Low Energy,BLE)技术。BLE技术与蓝牙传统技术彼此不具相容性(或不能完全相容),但两种技术可共存(coexist)于同一蓝牙装置或同一蓝牙晶片。换言之,单一蓝牙装置或单一蓝牙晶片可设计成同时支持BLE技术与蓝牙传统技术,也可设计成只支持其中一种蓝牙通信标准。基于蓝牙核心规格5.2版本所新推出的低功耗蓝牙音频(Bluetooth LE Audio,BLE Audio)技术(以下简称BLE音频技术),是蓝牙技术发展20多年来,对于音频传输技术规格的重大更新。BLE音频技术的主要优点在于可以传输更高质量的音频,并同时大幅降低功耗。可以预见的是,市场对于能够支持BLE音频技术的蓝牙设备群(Bluetooth device set,例如,蓝牙耳机或多声道蓝牙音箱等)的需求会越来越高。
众所周知,当采用蓝牙传统技术的蓝牙设备群要跟一蓝牙主控装置(例如,手机或电脑等)进行连线时,蓝牙主控装置会将蓝牙设备群中的多个成员装置视为单一蓝牙装置来对待,所以蓝牙主控装置只需要跟蓝牙设备群的其中一个成员装置建立连线即可。
然而,根据BLE音频技术的规范,如果想要在支持BLE音频技术的蓝牙设备群跟蓝牙主控装置之间传输符合BLE音频技术相关规范的音频数据,那么用户必须先将蓝牙主控装置逐一与蓝牙设备群中的所有成员装置进行蓝牙配对才行。因此,用户必须进行多次的配对对象选择,才能让蓝牙主控装置与蓝牙设备群中的所有成员装置都完成蓝牙配对。很明显地,这样的配对机制不仅使用上很不方便,也容易造成用户在操作时产生混淆。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如何大幅降低用户将蓝牙主控装置与蓝牙设备群进行配对时的复杂度,实为有待解决的问题。
本说明书另提供一种蓝牙通信系统的实施例,其包含:一蓝牙主控装置,其包含有:一主控端通信电路;一储存电路,设置成储存一蓝牙配对程序;以及一处理电路,耦接于该主控端通信电路与该储存电路,设置成可执行该储存电路中的该蓝牙配对程序以产生一第一图形用户界面,并可控制一显示装置显示该第一图形用户界面;以及一蓝牙设备群,其包含有至少一第一成员装置和一第二成员装置;其中,该第一成员装置包含有:一第一通信电路,设置成可与该主控端通信电路进行无线通信;以及一第一控制电路,耦接于该第一通信电路,设置成可利用该第一通信电路传送一自动配对请求、对应于该第一成员装置的一第一装置信息、以及对应于该第二成员装置的一第二装置信息,给该蓝牙主控装置;其中,该第二成员装置包含有:一第二通信电路,设置成可与该主控端通信电路进行无线通信;以及一第二控制电路,耦接于该第二通信电路,设置成可控制该第二通信电路的操作;其中,该主控端通信电路还设置成可接收该第一成员装置传来的该第一装置信息、该第二装置信息、以及该自动配对请求;其中,该处理电路还设置成可依据该自动配对请求,自动利用该主控端通信电路与该第一成员装置建立一蓝牙连线并进行一配对程序。
本说明书另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实施例。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储存在一蓝牙主控装置的一储存电路中,允许该蓝牙主控装置进行一蓝牙配对操作,该蓝牙配对操作包含:产生一第一图形用户界面,并可控制一显示装置显示该第一图形用户界面;通过一主控端通信电路接收一第一成员装置传来的一自动配对请求、对应于该第一成员装置的一第一装置信息、以及对应于该第二成员装置的一第二装置信息;以及依据该自动配对请求,自动利用该主控端通信电路与该第一成员装置建立一蓝牙连线并进行一配对程序。
上述实施例的优点之一,是可大幅简化用户将蓝牙主控装置与蓝牙设备群进行配对的操作方式,进而降低用户的操作复杂度。
上述实施例的另一优点,是可提升用户将蓝牙主控装置与蓝牙设备群进行配对时的便利性,并可有效避免用户在进行蓝牙配对时操作错误。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将搭配以下的说明和附图进行更详细的解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蓝牙通信系统简化后的功能方框图。
图2为图1中的蓝牙主控装置内的蓝牙配对程序的一实施例简化后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第一实施例的蓝牙装置配对方法简化后的流程图。
图4至图5为图1中的蓝牙主控装置在进行蓝牙配对时所产生的图形化用户界面的一第一实施例简化后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第二实施例的蓝牙装置配对方法简化后的流程图。
图7至图8为图1中的蓝牙主控装置在进行蓝牙配对时所产生的图形化用户界面的一第二实施例简化后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第三实施例的蓝牙装置配对方法简化后的流程图。
图10为本发明一第四实施例的蓝牙装置配对方法简化后的流程图。
图11为本发明一第五实施例的蓝牙装置配对方法简化后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相关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在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方法流程。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蓝牙通信系统100简化后的功能方框图。蓝牙通信系统100包含一蓝牙主控装置110以及一蓝牙设备群102,其中,蓝牙设备群102中可包含多个成员装置。
在实际应用中,蓝牙设备群102中的多个成员装置,可利用各种符合蓝牙通信标准所规范的方式建立一蓝牙微网(Bluetooth piconet),并可通过该蓝牙微网进行各种指令或数据传输。或者,蓝牙设备群102中的多个成员装置可共同组成符合各种蓝牙通信标准所规范的一协同组(coordinate set)。
在本实施例中,蓝牙主控装置110及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所有成员装置,皆支持蓝牙核心规格5.2版本或较新的版本所规范的低功耗蓝牙音频(Bluetooth LE Audio,BLEAudio)技术(以下简称BLE音频技术)。因此,用户可将蓝牙主控装置110与蓝牙设备群102进行连线,以利用蓝牙设备群102进行各种音频播放操作。
例如,蓝牙设备群102中的两个成员装置可以搭配合适的音频播放电路以共同组成一对蓝牙耳机或是一对2.0声道音箱。又例如,蓝牙设备群102中的三个成员装置可以搭配合适的音频播放电路以共同组成一组2.1声道音箱。又例如,蓝牙设备群102中的六个成员装置可以搭配合适的音频播放电路以共同组成一组5.1声道音箱。又例如,蓝牙设备群102中的八个成员装置可以搭配合适的音频播放电路以共同组成一组7.1声道音箱。
在为了简化附图内容,图1中仅示出三个示例性的成员装置,分别是一第一成员装置120、一第二成员装置130、以及一第三成员装置140。在图1的实施例中,第一成员装置120耦接于一第一音频播放电路162及一第一收音电路164,第二成员装置130耦接于一第二音频播放电路172及一第二收音电路174,而第三成员装置140则耦接于一第三音频播放电路182及一第三收音电路184。
在蓝牙主控装置110与蓝牙设备群102中的第一成员装置120、第二成员装置130、以及第三成员装置140完成配对之后,便可利用前述成员装置控制相关的音频播放电路,以播放蓝牙主控装置110采用BLE音频技术传来的音频数据。
在图1的实施例中,蓝牙主控装置110包含有一主控端通信电路111、一储存电路113、以及一处理电路115。第一成员装置120包含有一第一通信电路121、一第一音频处理电路123、以及一第一控制电路125。第二成员装置130包含有一第二通信电路131、一第二音频处理电路133、以及一第二控制电路135。
在蓝牙主控装置110中,主控端通信电路111设置成可接收及传送各种蓝牙封包。储存电路113设置成储存一蓝牙配对程序117。处理电路115耦接于主控端通信电路111以及储存电路113,并设置成可产生要通过主控端通信电路111传输的各种蓝牙封包、并可解析主控端通信电路111接收到的各种蓝牙封包以获取相关的数据或指令。处理电路115还设置成可执行储存电路113中的蓝牙配对程序117,以进行一蓝牙配对操作(Bluetooth pairingoperation)。在某些实施例中,处理电路115还设置成可进行各种选定的或预定的密钥算法,以产生蓝牙主控装置110用来与蓝牙设备群102中的个别成员装置进行后续蓝牙数据传输所需的密钥。
在说明书及申请专利范围中所指称的「蓝牙封包」一词,也包含各种蓝牙通信标准所规范的各式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
在某些实施例中,处理电路115还耦接于一显示装置150以及一输入电路152。处理电路115可控制显示装置150的操作,以向用户显示相关的信息、影像、和/或图形化用户界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GUI)。输入电路152设置成可接收用户所下达的各种操作指令,且处理电路115可依据用户通过输入电路152下达的各种操作指令,控制蓝牙主控装置110的操作。
在第一成员装置120中,第一通信电路121设置成可接收及传送各种蓝牙封包。第一控制电路125耦接于第一通信电路121及第一音频处理电路123。第一控制电路125设置成可产生要通过第一通信电路121传输的各种蓝牙封包、并可解析第一通信电路121接收到的各种蓝牙封包以获取相关的数据或指令。第一控制电路125还设置成可进行各种选定的或预定的密钥算法,以产生第一成员装置120用来与蓝牙主控装置110进行后续蓝牙数据传输所需的密钥。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控制电路125还设置成可调整第一成员装置120所使用的时钟信号,以同步第一成员装置120与其他蓝牙装置之间所使用的一微微网时钟(piconet clock)。
第一音频处理电路123耦接于第一控制电路125、第一音频播放电路162、及第一收音电路164。第一音频处理电路123设置成可依据第一控制电路125的指示,处理蓝牙主控装置110传来的音频数据(例如,对音频数据进行编码或解码操作,和/或进行数据格式转换),并可控制第一音频播放电路162播放音频数据的内容。第一音频处理电路123还设置成可对第一收音电路164接收到的声音进行编码,以产生相应的声音数据。
在第二成员装置130中,第二通信电路131设置成可接收及传送各种蓝牙封包。第二控制电路135耦接于第二通信电路131及第二音频处理电路133。第二控制电路135设置成可产生要通过第二通信电路131传输的各种蓝牙封包、并可解析第二通信电路131接收到的各种蓝牙封包以获取相关的数据或指令。第二控制电路135还设置成可进行各种选定的或预定的密钥算法,以产生第二成员装置130用来与蓝牙主控装置110进行后续蓝牙数据传输所需的密钥。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二控制电路135还设置成可调整第二成员装置130所使用的时钟信号,以同步第二成员装置130与其他蓝牙装置之间所使用的一微微网时钟。
第二音频处理电路133耦接于第二控制电路135、第二音频播放电路172、及第二收音电路174。第二音频处理电路133设置成可依据第二控制电路135的指示,处理蓝牙主控装置110传来的音频数据(例如,对音频数据进行编码或解码操作,和/或进行数据格式转换),并可控制第二音频播放电路172播放音频数据的内容。第二音频处理电路133还设置成可对第二收音电路174接收到的声音进行编码,以产生相应的声音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蓝牙主控装置110、第一成员装置120、以及第二成员装置130皆可支持BLE音频技术。在此情况下,蓝牙主控装置110的处理电路115还设置成可产生符合BLE音频技术相关规范的音频数据(以下称之为BLE音频数据),并可利用主控端通信电路111传送前述的音频数据给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所有成员装置。第一成员装置120的第一控制电路125还设置成可利用第一音频处理电路123处理蓝牙主控装置110传来的BLE音频数据,并可指示第一音频处理电路123控制第一音频播放电路162播放BLE音频数据的内容。同样地,第二成员装置130的第二控制电路135还设置成可利用第二音频处理电路133处理蓝牙主控装置110传来的BLE音频数据,并可指示第二音频处理电路133控制第二音频播放电路172播放BLE音频数据的内容。
实际操作上,前述蓝牙主控装置110中的主控端通信电路111可用能够支持蓝牙核心规格5.2版本或较新的版本的蓝牙通信协议的合适无线传收电路来实现。有需要的话,也可以将主控端通信电路111耦接于额外的天线装置(未示出)。
储存电路113可用各种合适的易失性储存电路、或是非易失性储存电路来实现。
处理电路115可用具有适当运算能力且能够解析及产生采用蓝牙核心规格5.2版本(或是较新版本)所规范的BLE音频技术的蓝牙封包的各种封包解调变电路、数字运算电路、微处理器、特殊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单一处理器模块、多个处理器模块的组合、单一电脑系统、多个电脑系统的组合、单一服务器、多个服务器的组合、或是云端运算系统来实现。
在实际应用中,前述蓝牙主控装置110中的不同功能方框可分别用不同的电路来实现,也可整合在一单一电路晶片或一单一装置中。例如,可将主控端通信电路111整合到处理电路115中。
或者,也可将蓝牙主控装置110中的所有功能方框,整合在一单一电路晶片、一行动通信装置(例如,手机)、一穿戴式装置、一平板电脑、一笔记型电脑、一桌上型电脑、一音频广播系统、一语音导览系统、一语音广播系统、一车载通信系统、一卫星通信装置、一智能电视(smart TV)、或一蓝牙智能音箱等等中。
输入电路152可用各种能够接收用户指令的合适电路来实现,例如,一键盘、一鼠标、一触控屏幕、一声控装置、一手势感应装置、或前述各种装置的组合等。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输入电路152和显示装置150整合成一触控屏幕。在某些实施例中,则可将输入电路152和/或显示装置150整合到蓝牙主控装置110中。
实际操作上,前述蓝牙设备群102中的第一通信电路121及第二通信电路131,皆可用能够支持蓝牙核心规格5.2版本或较新的版本的蓝牙通信协议的合适蓝牙通信电路来实现。有需要的话,也可以将第一通信电路121和第二通信电路131分别耦接于额外的天线装置(未示出)。
第一音频处理电路123及第二音频处理电路133,皆可用能够对音频数据进行各种编解码处理和/或数据格式转换的数字运算电路、微处理器、特殊应用集成电路、或是数字至模拟转换电路(digital-to-analog converter,DAC)来实现。
第一控制电路125及第二控制电路135,皆可用具有适当运算能力、能够解析及产生采用蓝牙核心规格5.2版本(或是较新版本)所规范的BLE音频技术的蓝牙封包的各种封包处理电路、数字运算电路、微处理器、单一处理器模块、多个处理器模块的组合、或是特殊应用集成电路来实现。
在某些实施例中,前述的第一通信电路121及第二通信电路131,也可以用能同时支持更早以前的蓝牙版本(例如,蓝牙2.0、蓝牙3.0、蓝牙4.0、蓝牙4.2等版本)的蓝牙通信协议的合适蓝牙通信电路来实现。在此情况下,前述的第一控制电路125及第二控制电路135也要设计成能够解析及产生更早以前的蓝牙版本的蓝牙通信协议所定义的蓝牙封包。
在某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前述的第一音频处理电路123及第二音频处理电路133,分别整合到前述的第一控制电路125及第二控制电路135中。
前述第一成员装置120中的不同功能方框可分别用不同的电路来实现,也可整合在一单一电路晶片、一单一穿戴式蓝牙装置、或一单一蓝牙喇叭中。
同样地,前述第二成员装置130中的不同功能方框可分别用不同的电路来实现,也可整合在一单一电路晶片、一单一穿戴式蓝牙装置、或一单一蓝牙喇叭中。
另外,第一音频播放电路162及第二音频播放电路172,皆可用能够接收及播放音频数据的各种合适电路来实现,例如,各种类型的喇叭。第一收音电路164及第二收音电路174,皆可用能够接收声音并转换成相应音频信号的各种合适电路来实现,例如,各种类型的麦克风。
在某些实施例中,也可将第一成员装置120、第一音频播放电路162、及第一收音电路164整合成一单一装置(例如,一穿戴式蓝牙装置、或一蓝牙喇叭)。同样地,也可将第二成员装置130、第二音频播放电路172、及第二收音电路174整合成一单一装置(例如,一穿戴式蓝牙装置、或一蓝牙喇叭)。
蓝牙设备群102中的其他成员装置(例如,第三成员装置140)、其他音频播放电路(例如,第三音频播放电路182)、以及其他收音电路(例如,第三收音电路184)的主要电路架构与实施方式,都可类似于前述的相应成员装置和/或相应电路。但在不同的成员装置、不同的音频播放电路、和/或不同的收音电路中可以设置额外的不同电路元件,而不局限于要跟前述的相应成员装置和/或相应电路完全相同。
前述蓝牙主控装置110中的蓝牙配对程序117,可用一或多个功能模块组成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来实现。例如,图2为蓝牙主控装置110内的蓝牙配对程序117简化后的功能模块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蓝牙配对程序117包含一接收模块210、一图形化用户界面控制模块220、一配对模块230、以及一判断模块240。
当蓝牙主控装置110与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成员装置支持BLE音频技术时,用户可利用蓝牙通信系统100来进行各种采用BLE音频技术的音频播放操作,以降低蓝牙通信系统100的耗电量,并提升整体的音频播放品质。
如前所述,如果想要在支持BLE音频技术的蓝牙设备群跟蓝牙主控装置之间传输符合BLE音频技术相关规范的音频数据,那么用户必须先将传统蓝牙主控装置逐一与传统蓝牙设备群中的所有成员装置进行蓝牙配对才行。亦即,用户要先选择传统蓝牙设备群的其中一个成员装置来跟传统蓝牙主控装置进行蓝牙配对。等前述的蓝牙配对完成之后,用户还要选择传统蓝牙设备群中的下一个成员装置来跟传统蓝牙主控装置进行蓝牙配对,并重复进行这样的选择程序,直到传统蓝牙设备群中的所有成员装置都跟传统蓝牙主控装置完成蓝牙配对为止。
很明显地,用户必须进行多次的装置选择动作,才能让传统蓝牙主控装置与传统蓝牙设备群中的所有成员装置都完成蓝牙配对。因此,传统的蓝牙装置配对方法对用户而言不仅在操作上很不方便,也容易造成用户在操作时产生混淆而发生错误。
为了降低用户将蓝牙主控装置与蓝牙设备群进行配对时的复杂度,前述蓝牙通信系统100中的蓝牙主控装置110与蓝牙设备群102会采用不同的蓝牙装置配对方法,来减少用户的涉入程度。
以下将搭配图3至图5来进一步说明蓝牙通信系统100的操作方式。图3为本发明一第一实施例的蓝牙装置配对方法简化后的流程图。图4至图5为蓝牙主控装置110在进行蓝牙配对时所产生的图形化用户界面的一第一实施例简化后的示意图。
在图3的流程图中,位于一特定装置所属栏位中的流程,即代表由该特定装置所进行的流程。例如,标记在「蓝牙主控装置」栏位中的部分,是由蓝牙主控装置110所进行的流程;标记在「第一成员装置」栏位中的部分,是由第一成员装置120所进行的流程;标记在「第二成员装置」栏位中的部分,则是由第二成员装置130所进行的流程;其余依此类推。前述的逻辑也适用于后续的其他流程图中。
当用户想用蓝牙通信系统100来播放各种采用BLE音频技术的音频数据时,要先将蓝牙主控装置110与蓝牙设备群102中的个别成员装置进行配对。
在此情况下,蓝牙主控装置110的处理电路115可产生包含有蓝牙主控装置110的装置信息(device information,例如,蓝牙主控装置110的蓝牙装置地址)的一蓝牙询问请求,并可利用主控端通信电路111发送该蓝牙询问请求给附近的其他蓝牙装置,并等待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成员装置的回应。实际操作上,处理电路115也可根据功能设计上的需要,在前述的蓝牙询问请求中填入其他的数据或信息。
或者,处理电路115可依据用户的操作、或是内部程序预设的操作指令,在适当的时间点控制主控端通信电路111操作在一预定接收模式。例如,前述的预定接收模式可以是可用来接收各种蓝牙广告封包的一低功耗拓展被动扫描(LE Extended Passive Scan)模式、一低功耗拓展主动扫描(LE Extended Active Scan)模式、一低功耗拓展发起者(LEExtended Initiator)模式、或一周期性扫描(Periodic Scanning)模式。
另一方面,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所有成员装置可依据用户的操作、或是内部程序预设的操作指令,在适当的时间点进入一预定传送模式,或者,可在接收到蓝牙主控装置110产生的蓝牙询问请求后,操作在预定传送模式。前述的预定传送模式指的是可用来传送各种蓝牙广告封包、和/或蓝牙协议数据单元的各种操作模式。例如,前述的预定传送模式可以是一广告模式(Advertising mode)、一可扫描模式(Scannable mode)、一可连线模式(Connectable mode)、一不可连线模式(Non-connectable mode)、一不可扫描模式(Non-scannable mode)、一周期性广告模式(Periodic Advertising mode)、一低功耗拓展广告模式(LE Extended Advertising mode)、或一低功耗周期性广告模式(LE PeriodicAdvertising mode)。
在进入预定传送模式后,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所有成员装置可进行图3中的流程302。
在流程302中,第一控制电路125可利用第一通信电路121,传送自己的装置信息(例如,蓝牙装置地址)给蓝牙主控装置110。例如,第一控制电路125可利用第一通信电路121,传送对应于第一成员装置120的一第一装置信息(例如,第一成员装置120的蓝牙装置地址)给蓝牙主控装置110。
实际操作上,第一控制电路125可产生包含前述的第一装置信息的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并利用第一通信电路121传送该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给蓝牙主控装置110。第一控制电路125可将前述的第一装置信息插入单一目标蓝牙封包的单一或多个特定栏位中,或是分散插入多个目标蓝牙封包的特定栏位中。
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控制电路125可选择一或多个预定的蓝牙广告封包(Bluetooth advertising packet)来做为前述的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
例如,前述的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可以是一或多个辅助广告指示(auxiliaryadvertising indication,AUX_ADV_IND)封包,或者,也可以是一或多个广告拓展指示(extended advertising indication,ADV_EXT_IND)封包、与一或多个辅助广告指示(AUX_ADV_IND)封包所形成的一组封包。
又例如,前述的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可以是一或多个辅助链接指示(auxiliary chain indication,AUX_CHAIN_IND)封包,或者,也可以是一或多个广告拓展指示(ADV_EXT_IND)封包、一或多个辅助广告指示(AUX_ADV_IND)封包、与一或多个辅助链接指示(AUX_CHAIN_IND)封包所形成的一组封包。
又例如,前述的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可以是一或多个辅助扫描回应(auxiliary scan response,AUX_SCAN_RSP)封包,或者,也可以是一或多个广告拓展指示(ADV_EXT_IND)封包、一或多个辅助广告指示(AUX_ADV_IND)封包、与一或多个辅助扫描回应(AUX_SCAN_RSP)封包所形成的一组封包。
又例如,前述的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可以是一或多个辅助扫描回应(AUX_SCAN_RSP)封包、与一或多个辅助链接指示(AUX_CHAIN_IND)封包所形成的一组封包。
又例如,前述的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可以是一或多个广告拓展指示(ADV_EXT_IND)封包、一或多个辅助广告指示(AUX_ADV_IND)封包、一或多个辅助扫描回应(AUX_SCAN_RSP)封包、与一或多个辅助链接指示(AUX_CHAIN_IND)封包所形成的一组封包。
又例如,前述的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可以是一或多个辅助同步指示(auxiliary synchronous indication,AUX_SYNC_IND)封包,或者,也可以是一或多个广告拓展指示(ADV_EXT_IND)封包、一或多个辅助广告指示(AUX_ADV_IND)封包、与一或多个辅助同步指示(AUX_SYNC_IND)封包所形成的一组封包。
又例如,前述的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可以是一或多个广告指示(advertisingindication,ADV_IND)封包、一或多个不可连接广告指示(non-connectable advertisingindication,ADV_NONCONN_IND)封包、或是一或多个可查广告指示(discoverableadvertisement indication,ADV_DISCOVER_IND)封包。
又例如,前述的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可以是一或多个广告指示(ADV_IND)封包、与一或多个不可连接广告指示(ADV_NONCONN_IND)封包所形成的一组封包。
又例如,前述的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也可以是一或多个广告指示(ADV_IND)封包、与一或多个可查广告指示(ADV_DISCOVER_IND)封包所形成的一组封包。
又例如,前述的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也可以是一或多个广告指示(ADV_IND)封包、一或多个不可连接广告指示(ADV_NONCONN_IND)封包、与一或多个可查广告指示(ADV_DISCOVER_IND)封包所形成的一组封包。
另一方面,第二控制电路135可在流程302中利用第二通信电路131,传送自己的装置信息(例如,蓝牙装置地址)给蓝牙主控装置110。例如,第二控制电路135可利用第二通信电路131,传送对应于第二成员装置130的一第二装置信息(例如,第二成员装置130的蓝牙装置地址)给蓝牙主控装置110。
实际操作上,第二控制电路135可产生包含前述的第二装置信息的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并利用第二通信电路131传送该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给蓝牙主控装置110。同样地,第二控制电路135可将前述的第二装置信息插入单一目标蓝牙封包的单一或多个特定栏位中,或是分散插入多个目标蓝牙封包的特定栏位中。
第二控制电路135所使用的目标蓝牙封包的类型,可以跟前述第一控制电路125所使用的目标蓝牙封包的类型相同。为简洁起见,在此不重复叙述。
在本实施例中,蓝牙设备群102中的其他成员装置(例如,第三成员装置140),可比照第一成员装置120或第二成员装置130在前述流程302中的方式,传送自己的装置信息(例如,对应于第三成员装置140的一第三装置信息)给蓝牙主控装置110。换言之,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所有成员装置都可以在流程302中进行相同的操作。
在此情况下,蓝牙主控装置110的处理电路115可执行储存电路113中的蓝牙配对程序117,以进行图3中的相关蓝牙配对操作。
在流程304中,接收模块210可通过主控端通信电路111接收蓝牙设备群102的个别成员装置传来的装置信息。例如,接收模块210可通过主控端通信电路111接收第一成员装置120传来的第一装置信息、第二成员装置130传来的第二装置信息、以及第三成员装置140传来的第三装置信息。在操作时,接收模块210可控制处理电路115解析第一成员装置120传来的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以获取对应于第一成员装置120的第一装置信息。接收模块210可控制处理电路115解析第二成员装置130传来的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以获取对应于第二成员装置130的第二装置信息。同样地,接收模块210可控制处理电路115解析第三成员装置140传来的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以获取对应于第三成员装置140的第三装置信息。
在流程306中,图形化用户界面控制模块220可根据附近的多个蓝牙装置传来的信息(例如,附近的多个蓝牙装置传来的目标蓝牙封包,或是对前述的蓝牙询问请求做出的回应),控制处理电路115产生如图4所示的一相应图形化用户界面400,以呈现分别代表可与蓝牙主控装置110进行蓝牙配对的多个候选装置的多个装置选项(device item)。由于接收模块210在前述的流程304中接收到蓝牙设备群102的个别成员装置传来的装置信息,因此,图形化用户界面控制模块220可在流程306中控制处理电路115,将分别代表蓝牙设备群102中的不同成员装置的多个装置选项,同时显示在图形化用户界面400中。如果接收模块210在流程304中还有接收到其他蓝牙装置传来的信息,则图形化用户界面控制模块220还可在流程306中控制处理电路115,将用来代表不属于蓝牙设备群102的其他可连线蓝牙装置的一或多个额外装置选项,也同时显示在图形化用户界面400中。如图4所示,处理电路115所产生的图形化用户界面400中包含有分别代表多个候选装置的多个装置选项。
图形化用户界面控制模块220还可在流程306中,控制处理电路115利用显示装置150来显示图形化用户界面400,以便用户能够从图形化用户界面400中,得知有哪些蓝牙装置可以选来跟蓝牙主控装置110进行蓝牙配对。
为了方便说明起见,在图4的实施例中示出了示例性的装置选项410、420、430、440、450、460、470、及480。在本实施例中,图形化用户界面400中的装置选项420、装置选项440、及装置选项470,分别代表蓝牙设备群102中的第一成员装置120、第二成员装置130、以及第三成员装置140。图形化用户界面400中的其他装置选项410、430、450、460、及480,则分别代表不属于蓝牙设备群102的其他蓝牙装置。换言之,本实施例中的图形化用户界面控制模块220会控制处理电路115,利用显示装置150在图形化用户界面400中同时显示代表第一成员装置120的装置选项420、代表第二成员装置130的装置选项440、以及代表第三成员装置140的装置选项470。
用户可从图形化用户界面400所显示的装置选项,得知蓝牙设备群102中有哪些成员装置需要跟蓝牙主控装置110进行蓝牙配对。接着,用户可对输入电路152进行操作,以选择图形化用户界面400所显示的其中一个装置选项,做为蓝牙主控装置110要进行蓝牙配对的对象。
例如,倘若用户想选择蓝牙设备群102中的第一成员装置120来跟蓝牙主控装置110进行蓝牙配对,则用户可对输入电路152进行操作,以选择图形化用户界面400中的装置选项420。又例如,倘若用户想选择蓝牙设备群102中的第二成员装置130来跟蓝牙主控装置110进行蓝牙配对,则用户可对输入电路152进行操作,以选择图形化用户界面400中的装置选项440。又例如,倘若用户想选择蓝牙设备群102中的第三成员装置140来跟蓝牙主控装置110进行蓝牙配对,则用户可对输入电路152进行操作,以选择图形化用户界面400中的装置选项470。
在此情况下,接收模块210可控制处理电路115利用输入电路152进行流程308,以接收用户下达的一选择指令。为了方便说明起见,以下假设用户所下达的选择指令,是对应于代表第一成员装置120的装置选项420。
接着,配对模块230可根据该选择指令控制处理电路115进行流程310,以通过主控端通信电路111与第一成员装置120建立连线,并进行蓝牙配对程序以产生一第一密钥Key-1。
在此情况下,第一控制电路125可进行流程312,以通过第一通信电路121与蓝牙主控装置110建立连线,并进行蓝牙配对程序以产生对应于第一密钥Key-1的一第二密钥Key-2。
在前述的流程310及流程312中,蓝牙主控装置110与第一成员装置120可采用各种合适的方法来进行蓝牙配对程序,以建立相关的蓝牙连线。另外,蓝牙主控装置110与第一成员装置120也可采用各种合适的方法来协商彼此的密钥产生参数,以分别产生第一密钥Key-1及第二密钥Key-2。
之后,蓝牙主控装置110的处理电路115便可通过主控端通信电路111,使用第一密钥Key-1与第一成员装置120进行蓝牙数据传输。另一方面,第一成员装置120的第一控制电路125则可通过第一通信电路121,使用第二密钥Key-2与蓝牙主控装置110进行蓝牙数据传输。
例如,在蓝牙主控装置110及第一成员装置120都支持BLE音频技术的实施例中,蓝牙主控装置110可采用BLE音频技术来传输音频数据给第一成员装置120,而且蓝牙主控装置110可采用低复杂度通信编解码器(LC3)对音频数据进行编码。如此一来,不仅可降低蓝牙主控装置110及第一成员装置120的耗电量,进而延长蓝牙主控装置110及第一成员装置120的使用时间,还能有效提升整体的音频播放品质。
如图3所示,在第一成员装置120完成与蓝牙主控装置110的蓝牙配对程序之后(例如,在产生第二密钥Key-2之后),第一控制电路125可进行流程314,以利用第一通信电路121通过在流程312中所建立的蓝牙连线,传送其他成员装置的装置信息给蓝牙主控装置110。例如,第一控制电路125可利用第一通信电路121传送对应于第二成员装置130的第二装置信息(例如,第二成员装置130的蓝牙装置地址)给蓝牙主控装置110。此外,第一控制电路125还可利用第一通信电路121传送对应于第三成员装置140的第三装置信息(例如,第三成员装置140的蓝牙装置地址)给蓝牙主控装置110。
实际操作上,蓝牙设备群102中的个别成员装置可利用各种合适的方式,预先取得其他成员装置的装置信息。
例如,蓝牙设备群102的制造商可在生产蓝牙设备群102时,在每一成员装置中预先储存其他成员装置的装置信息。制造商可在生产第一成员装置120时,将蓝牙设备群102的其他成员装置(例如,前述的第二成员装置130和第三成员装置140)的装置信息,预先记录在第一成员装置120内部的储存电路(未示出于附图中)中。同样地,制造商可在生产第二成员装置130时,将蓝牙设备群102的其他成员装置(例如,前述的第一成员装置120和第三成员装置140)的装置信息,预先记录在第二成员装置130内部的储存电路(未示出于附图中)中。
又例如,蓝牙设备群102中的个别成员装置可在启动(turn on)时,利用各种无线通信机制自动搜寻其他成员装置,并将自己的装置信息传送给其他成员装置。
又例如,蓝牙设备群102中的个别成员装置可依据用户的操作、或是内部程序预设的操作指令,在适当的时间点时利用各种合适的无线信号传输机制,将自己的装置信息传送给其他成员装置。
又例如,在第一成员装置120与第二成员装置130是以一对蓝牙耳机实现的实施例中,当第一成员装置120与第二成员装置130被用户放入一充电盒(charging case)时,第一控制电路125可利用第一通信电路121将对应于第一成员装置120的第一装置信息,直接传送给第二成员装置130,或是将第一装置信息通过充电盒做为媒介间接传送给第二成员装置130。同样地,第二控制电路135可利用第二通信电路131将对应于第二成员装置130的第二装置信息,直接传送给第一成员装置120,或是将第二装置信息通过充电盒做为媒介间接传送给第一成员装置120。
由前述说明可知,蓝牙设备群102中的个别成员装置可在适当的时间点取得其他成员装置的装置信息。
在流程316中,接收模块210可通过主控端通信电路111接收第一成员装置120传来的其他成员装置的装置信息。例如,接收模块210可通过主控端通信电路111接收第一成员装置120传来的对应于第二成员装置130的第二装置信息、以及对应于第三成员装置140的第三装置信息。
接着,判断模块240可控制处理电路115进行流程318。
在流程318中,判断模块240可控制处理电路115依据第一成员装置120传来的其他成员装置的装置信息,判定其他成员装置与第一成员装置120属于同一个蓝牙设备群。在本实施例中,处理电路115可依据第一成员装置120传来的第二装置信息以及第三装置信息,判定第一成员装置120、第二装置信息所对应的第二成员装置130、以及第三装置信息所对应的第三成员装置140,都属于同一个蓝牙设备群(例如,在本例中为蓝牙设备群102)。
在判断模块240判定第一成员装置120、第二成员装置130、以及第三成员装置140都属于同一个蓝牙设备群之后,图形化用户界面控制模块220会进行流程320,配对模块230则会进行流程322。
在流程320中,图形化用户界面控制模块220可控制处理电路115对图形化用户界面400的内容进行修改,将图形化用户界面400更新成如图5所示的一图形化用户界面500,以移除代表蓝牙设备群102中的其他成员装置的装置选项。
如图5所示,由于第一成员装置120已完成与蓝牙主控装置110的蓝牙配对程序,因此,在图形化用户界面500中,图形化用户界面控制模块220会控制处理电路115,将代表第一成员装置120的装置选项420的状态更新成「已连线(Connected)」。
请注意,本实施例中的图形化用户界面控制模块220,还会控制处理电路115将图形化用户界面400中用于代表第二成员装置130的装置选项440、以及用于代表第三成员装置140的装置选项470都移除。因此,与前述图4中的图形化用户界面400相较,更新后的图形化用户界面500并不会显示代表第二成员装置130的装置选项440,而且也不会显示代表第三成员装置140的装置选项470。
因此,用户就无法在图形化用户界面500看到装置选项440及装置选项470。如此一来,用户也就无法从图形化用户界面500中选择装置选项440及装置选项470。
请注意,前述图4及图5中所示出的图形化用户界面400及500,只是一示例性实施例,而非局限本发明的实际实施方式及应用方式。实际操作上,图形化用户界面400及500的形状、物件排列方式、以及个别物件的视觉表达方式,都可随着显示装置150的类型、显示装置150的大小、蓝牙主控装置110的类型、和/或蓝牙主控装置110的作业系统不同而进行各种适当的调整。另外,图形化用户界面400及500中所示出的装置选项的表达方式及数量,只是一示例性实施例,而非局限本发明的实际实施方式及应用方式。实际操作上,图形化用户界面400及500中的个别装置选项,可用各种合适的文字、图案、影像、或前述项目的混合模式(hybrid pattern)来呈现,且图形化用户界面400及500中的装置选项的数量可依实际的情况而有所不同。
如前所述,在判断模块240判定第一成员装置120、第二成员装置130、以及第三成员装置140都属于同一个蓝牙设备群之后,配对模块230会进行流程322。
在流程322中,配对模块230可控制处理电路115通过主控端通信电路111自动与第二成员装置130建立连线,并进行蓝牙配对程序以产生一第三密钥Key-3。
在此情况下,第二控制电路135可进行流程324,以通过第二通信电路131与蓝牙主控装置110建立连线,并进行蓝牙配对程序以产生对应于第三密钥Key-3的一第四密钥Key-4。
在前述的流程322及流程324中,蓝牙主控装置110与第二成员装置130可采用各种合适的方法来进行蓝牙配对程序,以建立相关的蓝牙连线。另外,蓝牙主控装置110与第二成员装置130也可采用各种合适的方法来协商彼此的密钥产生参数,以分别产生第三密钥Key-3及第四密钥Key-4。
之后,蓝牙主控装置110的处理电路115便可通过主控端通信电路111,使用第三密钥Key-3与第二成员装置130进行蓝牙数据传输。另一方面,第二成员装置130的第二控制电路135则可通过第二通信电路131,使用第四密钥Key-4与蓝牙主控装置110进行蓝牙数据传输。
例如,在蓝牙主控装置110及第二成员装置130都支持BLE音频技术的实施例中,蓝牙主控装置110可采用BLE音频技术来传输音频数据给第二成员装置130,而且蓝牙主控装置110可采用低复杂度通信编解码器(LC3)对音频数据进行编码。如此一来,不仅可降低蓝牙主控装置110及第二成员装置130的耗电量,进而延长蓝牙主控装置110及第二成员装置130的使用时间,还能有效提升整体的音频播放品质。
实际操作上,配对模块230可比照前述控制蓝牙主控装置110自动与第二成员装置130建立连线及进行蓝牙配对的方式,控制处理电路115通过主控端通信电路111自动与蓝牙设备群102中的其他成员装置(例如,第三成员装置140)建立连线,并进行蓝牙配对程序。换言之,蓝牙主控装置110可自动进行与蓝牙设备群102中的其他成员装置的蓝牙配对程序。
由前述图3至图5的说明可知,在用户下达对应于图形化用户界面400中的装置选项420的选择指令之后,蓝牙主控装置110会与第一成员装置120建立连线,并进行蓝牙配对程序。在蓝牙主控装置110完成与第一成员装置120的蓝牙配对程序之后,第一成员装置120不需要用户进行任何操作或下达任何指令,就会自动传送其他成员装置的装置信息给蓝牙主控装置110。接着,蓝牙主控装置110不需要用户进行任何操作或下达任何指令,就会依据第一成员装置120所提供的其他成员装置的装置信息,自动与蓝牙设备群102中的其他成员装置(例如,前述的第二成员装置130及第三成员装置140)建立连线并进行蓝牙配对程序。
也就是说,当用户要将蓝牙主控装置110与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所有成员装置进行蓝牙配对时,用户只需要从图形化用户界面400中选择对应于某一选定的成员装置的单一装置选项(在前述的实施例中为代表第一成员装置120的装置选项420),蓝牙主控装置110就会与该选定的成员装置(在前述的实施例中为第一成员装置120)进行蓝牙配对,且蓝牙主控装置110接下来还会自动与蓝牙设备群102中的其他成员装置(例如,前述的第二成员装置130及第三成员装置140)进行蓝牙配对。
很明显地,采用图3所公开的蓝牙装置配对方法,可大幅简化用户将蓝牙主控装置110与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所有成员装置进行蓝牙配对时的操作方式,所以能够有效降低用户进行蓝牙配对操作时的复杂度。
另外,如前所述,在蓝牙主控装置110完成与第一成员装置120的蓝牙配对程序之后,图形化用户界面控制模块220还会于流程320中控制处理电路115将图形化用户界面400更新成图形化用户界面500,以移除用于代表第二成员装置130的装置选项440、以及用于代表第三成员装置140的装置选项470。如此一来,就能有效避免用户从图形化用户界面500中不慎误选装置选项440或装置选项470。因此,采用图3所公开的蓝牙装置配对方法,不仅可提升用户将蓝牙主控装置110与蓝牙设备群120进行蓝牙配对时的便利性,还可有效避免用户在进行前述蓝牙配对的过程中发生操作错误的问题。
从另一角度而言,图3的蓝牙装置配对方法只需要用户从图形化用户界面400中选择一单一装置选项,而不需要用户进行多次的装置选择动作,因此,不仅可将所需的用户涉入程度降到最低,还可大幅缩短蓝牙主控装置110与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所有成员装置完成蓝牙配对所需的时间。
另外,在蓝牙主控装置110及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成员装置都支持BLE音频技术的实施例中,蓝牙主控装置110可采用BLE音频技术来传输音频数据给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成员装置,而且蓝牙主控装置110可采用低复杂度通信编解码器(LC3)对音频数据进行编码。如此一来,不仅可降低蓝牙主控装置110及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成员装置的耗电量,进而延长蓝牙主控装置110及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成员装置的使用时间,还能有效提升整体的音频播放品质。
以下将搭配图6至图8来进一步说明蓝牙通信系统100的另一种操作方式。图6为本发明一第二实施例的蓝牙装置配对方法简化后的流程图。图7至图8为蓝牙主控装置110在进行蓝牙配对时所产生的图形化用户界面的一第二实施例简化后的示意图。
如前所述,当蓝牙主控装置110要与蓝牙设备群102进行蓝牙配对时,蓝牙主控装置110的处理电路115可产生包含有蓝牙主控装置110的装置信息(例如,蓝牙主控装置110的蓝牙装置地址)的一蓝牙询问请求,并可利用主控端通信电路111发送该蓝牙询问请求给附近的其他蓝牙装置,并等待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成员装置的回应。
或者,处理电路115可依据用户的操作、或是内部程序预设的操作指令,在适当的时间点控制主控端通信电路111操作在前述的预定接收模式。
另一方面,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所有成员装置可依据用户的操作、或是内部程序预设的操作指令,在适当的时间点进入一预定传送模式,或者,可在接收到蓝牙主控装置110产生的蓝牙询问请求后,操作在前述的预定传送模式。
在进入预定传送模式后,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所有成员装置可进行图6中的流程602。
在流程602中,第一控制电路125可利用第一通信电路121,传送自己及其他成员装置的装置信息(例如,蓝牙装置地址)给蓝牙主控装置110。例如,第一控制电路125可利用第一通信电路121,传送对应于第一成员装置120的一第一装置信息(例如,第一成员装置120的蓝牙装置地址)、对应于第二成员装置130的一第二装置信息(例如,第二成员装置130的蓝牙装置地址)、以及对应于第三成员装置140的一第三装置信息(例如,第三成员装置140的蓝牙装置地址)给蓝牙主控装置110。
实际操作上,第一控制电路125可产生包含前述的第一装置信息、第二装置信息、以及第三装置信息的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并利用第一通信电路121传送该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给蓝牙主控装置110。第一控制电路125可将前述的第一装置信息、第二装置信息、以及第三装置信息,共同插入单一目标蓝牙封包的单一或多个特定栏位中,或是分散插入多个目标蓝牙封包的特定栏位中。
另一方面,第二控制电路135可在流程602中利用第二通信电路131,传送自己及其他成员装置的装置信息(例如,蓝牙装置地址)给蓝牙主控装置110。例如,第二控制电路135可利用第二通信电路131,传送前述的第一装置信息、第二装置信息、以及第三装置信息给蓝牙主控装置110。
实际操作上,第二控制电路135可产生包含前述的第一装置信息、第二装置信息、及第三装置信息的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并利用第二通信电路131传送该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给蓝牙主控装置110。同样地,第二控制电路135可将前述的第一装置信息、第二装置信息、及第三装置信息,共同插入单一目标蓝牙封包的单一或多个特定栏位中,或是分散插入多个目标蓝牙封包的特定栏位中。
在图6的方法中所使用的目标蓝牙封包的类型,可以跟前述图3的方法中所使用的目标蓝牙封包的类型相同。为简洁起见,在此不重复叙述。
在本实施例中,蓝牙设备群102中的其他成员装置(例如,第三成员装置140),可比照第一成员装置120或第二成员装置130在前述流程602中的方式,传送自己及其他成员装置的装置信息给蓝牙主控装置110。换言之,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所有成员装置都可以在流程602中进行相同的操作。
与前述图3的实施例类似,蓝牙设备群102中的个别成员装置可在适当的时间点利用各种合适的方式预先取得其他成员装置的装置信息。
蓝牙主控装置110的处理电路115可执行储存电路113中的蓝牙配对程序117,以进行图6中的相关蓝牙配对操作。
在流程604中,接收模块210可通过主控端通信电路111接收蓝牙设备群102的个别成员装置传来的装置信息。例如,接收模块210可通过主控端通信电路111接收第一成员装置120传来的第一装置信息、第二装置信息、及第三装置信息。又例如,接收模块210可通过主控端通信电路111接收第二成员装置130传来的第一装置信息、第二装置信息、及第三装置信息。同样地,接收模块210可通过主控端通信电路111接收第三成员装置140传来的第一装置信息、第二装置信息、及第三装置信息。在操作时,接收模块210可控制处理电路115解析第一成员装置120传来的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以获取前述的第一装置信息、第二装置信息、及第三装置信息。接收模块210可控制处理电路115解析第二成员装置130传来的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以获取前述的第一装置信息、第二装置信息、及第三装置信息。同样地,接收模块210可控制处理电路115解析第三成员装置140传来的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以获取前述的第一装置信息、第二装置信息、及第三装置信息。
接着,判断模块240可控制处理电路115进行图6中的流程606。
在流程606中,判断模块240可控制处理电路115依据个别成员装置传来的多个装置信息,识别出属于同一个蓝牙设备群的多个成员装置。例如,处理电路115可依据第一成员装置120、第二成员装置130、及第三成员装置140的其中之一所传来的第一装置信息、第二装置信息、及第三装置信息,识别出第一装置信息所对应的第一成员装置120、第二装置信息所对应的第二成员装置130、以及第三装置信息所对应的第三成员装置140,都属于同一个蓝牙设备群(例如,在本例中为蓝牙设备群102)。
在判断模块240识别出第一成员装置120、第二成员装置130、以及第三成员装置140都属于同一个蓝牙设备群之后,图形化用户界面控制模块220会进行流程608。
在流程608中,图形化用户界面控制模块220可根据附近的多个蓝牙装置传来的信息(例如,附近的多个蓝牙装置传来的目标蓝牙封包,或是对前述的蓝牙询问请求做出的回应),控制处理电路115产生如图7所示的一相应图形化用户界面700,以呈现分别代表可与蓝牙主控装置110进行蓝牙配对的多个候选装置的多个装置选项。
在本实施例中,图形化用户界面控制模块220会根据判断模块240的识别结果,控制处理电路115对要显示在图形化用户界面700中的装置选项加以过滤,以使得图形化用户界面700的内容会包含用来代表整个蓝牙设备群102的一单一装置选项,但不会包含分别代表蓝牙设备群102中的多个成员装置的多个装置选项。
如果接收模块210在流程604中还有接收到其他蓝牙装置传来的信息,则图形化用户界面控制模块220还可在流程608中控制处理电路115,将用来代表不属于蓝牙设备群102的其他可连线蓝牙装置的一或多个额外装置选项,也同时显示在图形化用户界面700中。如图7所示,处理电路115所产生的图形化用户界面700中包含有分别代表多个候选装置的多个装置选项。
图形化用户界面控制模块220还可在流程608中,控制处理电路115利用显示装置150来显示图形化用户界面700,以便用户能够从图形化用户界面700中,得知有哪些蓝牙装置可以选来跟蓝牙主控装置110进行蓝牙配对。
为了方便说明起见,在图7的实施例中示出了示例性的装置选项710、720、730、740、750、760、770、及780。在本实施例中,图形化用户界面700中的装置选项730,代表第一成员装置120、第二成员装置130、以及第三成员装置140所属的蓝牙设备群102。图形化用户界面700中的其他装置选项710、720、740、750、760、770、及780,则分别代表不属于蓝牙设备群102的其他蓝牙装置。换言之,本实施例中的图形化用户界面控制模块220会控制处理电路115,利用显示装置150在图形化用户界面700中显示一单一装置选项730来代表蓝牙设备群102,但却不在图形化用户界面700中同时显示分别代表第一成员装置120、第二成员装置130、以及第三成员装置140的多个装置选项,以进一步简化用户在蓝牙配对过程的操作复杂度。
用户可从显示装置150所显示的图形化用户界面700中,得知有哪些蓝牙装置可以跟蓝牙主控装置110进行蓝牙配对。如果图形化用户界面控制模块220没有在流程608中控制处理电路115对要显示在图形化用户界面700中的装置选项加以过滤,图形化用户界面700中就可能会出现分别代表蓝牙设备群102中的多个成员装置的多个装置选项。如此一来,图形化用户界面700中的装置选项的数量就会变得更多,而可能导致用户不容易找到正确的配对对象。
从另一角度而言,图形化用户界面控制模块220在前述流程608中对要显示在图形化用户界面700中的装置选项加以过滤的操作,可简化用户在蓝牙配对过程的操作复杂度,并可降低用户操作错误的可能性。
用户可对输入电路152进行操作,以选择代表蓝牙设备群102的装置选项730做为要与蓝牙主控装置110进行蓝牙配对的对象。
在此情况下,接收模块210可控制处理电路115利用输入电路152进行流程610,以接收用户所下达的与装置选项730对应的一选择指令。
接着,配对模块230可根据该选择指令控制处理电路115进行图6中的流程310与流程322。
在流程310中,配对模块230可控制处理电路115通过主控端通信电路111自动与第一成员装置120建立连线,并进行蓝牙配对程序以产生一第一密钥Key-1。
在此情况下,第一控制电路125可进行流程312,以通过第一通信电路121与蓝牙主控装置110建立连线,并进行蓝牙配对程序以产生对应于第一密钥Key-1的一第二密钥Key-2。
在图6的流程310及流程312中,蓝牙主控装置110与第一成员装置120可采用各种合适的方法来进行蓝牙配对程序,以建立相关的蓝牙连线。另外,蓝牙主控装置110与第一成员装置120也可采用各种合适的方法来协商彼此的密钥产生参数,以分别产生第一密钥Key-1及第二密钥Key-2。
接下来,蓝牙主控装置110的处理电路115便可通过主控端通信电路111,使用第一密钥Key-1与第一成员装置120进行蓝牙数据传输。另一方面,第一成员装置120的第一控制电路125则可通过第一通信电路121,使用第二密钥Key-2与蓝牙主控装置110进行蓝牙数据传输。
例如,在蓝牙主控装置110及第一成员装置120都支持BLE音频技术的实施例中,蓝牙主控装置110可采用BLE音频技术来传输音频数据给第一成员装置120,而且蓝牙主控装置110可采用低复杂度通信编解码器(LC3)对音频数据进行编码。如此一来,不仅可降低蓝牙主控装置110及第一成员装置120的耗电量,进而延长蓝牙主控装置110及第一成员装置120的使用时间,还能有效提升整体的音频播放品质。
在图6的流程322中,配对模块230可控制处理电路115通过主控端通信电路111自动与第二成员装置130建立连线,并进行蓝牙配对程序以产生一第三密钥Key-3。
在此情况下,第二控制电路135可进行图6中的流程324,以通过第二通信电路131与蓝牙主控装置110建立连线,并进行蓝牙配对程序以产生对应于第三密钥Key-3的一第四密钥Key-4。
在图6的流程322及流程324中,蓝牙主控装置110与第二成员装置130可采用各种合适的方法来进行蓝牙配对程序,以建立相关的蓝牙连线。另外,蓝牙主控装置110与第二成员装置130也可采用各种合适的方法来协商彼此的密钥产生参数,以分别产生第三密钥Key-3及第四密钥Key-4。
接下来,蓝牙主控装置110的处理电路115便可通过主控端通信电路111,使用第三密钥Key-3与第二成员装置130进行蓝牙数据传输。另一方面,第二成员装置130的第二控制电路135则可通过第二通信电路131,使用第四密钥Key-4与蓝牙主控装置110进行蓝牙数据传输。
例如,在蓝牙主控装置110及第二成员装置130都支持BLE音频技术的实施例中,蓝牙主控装置110可采用BLE音频技术来传输音频数据给第二成员装置130,而且蓝牙主控装置110可采用低复杂度通信编解码器(LC3)对音频数据进行编码。如此一来,不仅可降低蓝牙主控装置110及第二成员装置130的耗电量,进而延长蓝牙主控装置110及第二成员装置130的使用时间,还能有效提升整体的音频播放品质。
实际操作上,配对模块230可比照前述控制蓝牙主控装置110自动与第二成员装置130建立连线及进行蓝牙配对的方式,控制处理电路115通过主控端通信电路111自动与蓝牙设备群102中的其他成员装置(例如,第三成员装置140)建立连线,并进行蓝牙配对程序。换言之,蓝牙主控装置110可自动进行与蓝牙设备群102中的其他成员装置的蓝牙配对程序。
在蓝牙主控装置110完成与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所有成员装置的蓝牙配对程序之前,图形化用户界面控制模块220并不会改变图形化用户界面700中的装置选项730的状态。
当蓝牙主控装置110完成与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所有成员装置的蓝牙配对程序时,图形化用户界面控制模块220可控制处理电路115对图形化用户界面700的内容进行修改,将图形化用户界面700更新成如图8所示的一图形化用户界面800,以更新装置选项730的状态。
如图8所示,由于蓝牙主控装置110此时已完成与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所有成员装置的蓝牙配对程序,因此,在图形化用户界面800中,图形化用户界面控制模块220会控制处理电路115,将代表蓝牙设备群102的装置选项730的状态更新成「已连线(Connected)」。
从图形化用户界面700及800的内容可以发现,在处理电路115利用主控端通信电路111与第一成员装置120进行蓝牙配对程序之前,图形化用户界面控制模块220并不会利用显示装置150,在图形化用户界面700中显示用来代表第一成员装置120的任何装置选项。在处理电路115利用主控端通信电路111与第二成员装置130进行蓝牙配对程序之前,图形化用户界面控制模块220也不会利用显示装置150,在图形化用户界面700中显示用来代表第二成员装置130的任何装置选项。同样地,在处理电路115利用主控端通信电路111与第三成员装置140进行蓝牙配对程序之前,图形化用户界面控制模块220也不会利用显示装置150,在图形化用户界面700中显示用来代表第三成员装置140的任何装置选项。
换言之,在蓝牙主控装置110完成与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所有成员装置的蓝牙配对程序之前,图形化用户界面700中都不会同时显示分别代表第一成员装置120、第二成员装置130、以及代表第二成员装置130的三个装置选项。
在前述图6的实施例中,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所有成员装置都会在流程602中传送自己的装置信息及其他成员装置的装置信息给蓝牙主控装置110。但这只是一示例性实施例,而非局限本发明的实际实施方式。实际操作上,亦可改成只有部分的成员装置会传送自己的装置信息及其他成员装置的装置信息给蓝牙主控装置110。
例如,图9所示出为本发明一第三实施例的蓝牙装置配对方法简化后的流程图。与前述图6的实施例相同,当蓝牙主控装置110要与蓝牙设备群102进行蓝牙配对时,蓝牙主控装置110的处理电路115可产生包含有蓝牙主控装置110的装置信息(例如,蓝牙主控装置110的蓝牙装置地址)的一蓝牙询问请求,并可利用主控端通信电路111发送该蓝牙询问请求给附近的其他蓝牙装置,并等待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成员装置的回应。
或者,处理电路115可依据用户的操作、或是内部程序预设的操作指令,在适当的时间点控制主控端通信电路111操作在前述的预定接收模式。
另一方面,蓝牙设备群102中的第一成员装置120可依据用户的操作、或是内部程序预设的操作指令,在适当的时间点进入一预定传送模式,或者,可在接收到蓝牙主控装置110产生的蓝牙询问请求后,操作在前述的预定传送模式。
在进入预定传送模式后,第一成员装置120可进行图9中的流程602。如前所述,第一控制电路125在流程602中可利用第一通信电路121,传送自己及其他成员装置的装置信息(例如,蓝牙装置地址)给蓝牙主控装置110。例如,第一控制电路125可利用第一通信电路121,传送对应于第一成员装置120的一第一装置信息(例如,第一成员装置120的蓝牙装置地址)、对应于第二成员装置130的一第二装置信息(例如,第二成员装置130的蓝牙装置地址)、以及对应于第三成员装置140的一第三装置信息(例如,第三成员装置140的蓝牙装置地址)给蓝牙主控装置110。
与前述图3的实施例类似,第一成员装置120可在适当的时间点利用各种合适的方式预先取得其他成员装置的装置信息。
实际操作上,第一控制电路125可产生包含前述的第一装置信息、第二装置信息、及第三装置信息的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并利用第一通信电路121传送该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给蓝牙主控装置110。第一控制电路125可将前述的第一装置信息、第二装置信息、及第三装置信息,共同插入单一目标蓝牙封包的单一或多个特定栏位中,或是分散插入多个目标蓝牙封包的特定栏位中。
第一成员装置120在图9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目标蓝牙封包的类型,可以跟在前述图3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目标蓝牙封包的类型相同。为简洁起见,在此不重复叙述。
然而,与前述图6的实施例不同,在图9的实施例中,蓝牙设备群102中的其他成员装置(例如,第二成员装置130及第三成员装置140)在与蓝牙主控装置110进行蓝牙配对之前,会进行流程902而不会进行前述的流程602。
在流程902中,蓝牙设备群102中的其他成员装置会操作在一目标操作模式(target operating mode)。蓝牙设备群102中的其他成员装置可依据用户的操作、或是内部程序预设的操作指令,在适当的时间点开始进行流程902,或者,可在接收到蓝牙主控装置110产生的蓝牙询问请求后,开始进行流程902。
在一实施例中,目标操作模式就是前述的预定传送模式,但在本实施例中,蓝牙设备群102中的其他成员装置在进入目标操作模式后,并不会传送其他成员装置的装置信息给蓝牙主控装置110。
在另一实施例中,目标操作模式是一呼叫扫描模式(page scan mode)。蓝牙设备群102中的其他成员装置在进入呼叫扫描模式后,会等待蓝牙主控装置110呼叫(page)自己,但在那之前,蓝牙设备群102中的其他成员装置并不会传送任何蓝牙封包给蓝牙主控装置110。
在图9的实施例中,蓝牙主控装置110的处理电路115可执行储存电路113中的蓝牙配对程序117,以进行图9中的相关蓝牙配对操作。
在流程904中,接收模块210可通过主控端通信电路111接收第一成员装置120传来的第一装置信息、第二装置信息、及第三装置信息。在操作时,接收模块210可控制处理电路115解析第一成员装置120传来的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以获取前述的第一装置信息、第二装置信息、及第三装置信息。
接着,判断模块240可控制处理电路115进行图9中的流程906。
在流程906中,判断模块240可控制处理电路115依据第一成员装置120传来的第一装置信息、第二装置信息、及第三装置信息,识别出第一装置信息所对应的第一成员装置120、第二装置信息所对应的第二成员装置130、以及第三装置信息所对应的第三成员装置140,都属于同一个蓝牙设备群(例如,在本例中为蓝牙设备群102)。
在判断模块240识别出第一成员装置120、第二成员装置130、以及第三成员装置140都属于同一个蓝牙设备群之后,图形化用户界面控制模块220会进行图9中的流程608。
图9中的流程608、流程610、流程310、流程312、流程322、以及流程324的操作方式,都与前述图3和图6实施例中的对应流程相同。因此,前述有关图3和图6中的其他流程的操作方式以及相关优点等说明,亦适用于图9的实施例。为简洁起见,在此不重复叙述。
由前述图6至图9的说明可知,在用户下达对应于图形化用户界面700中的装置选项730的选择指令之后,蓝牙主控装置110会自动与蓝牙设备群102中的个别成员装置分别建立连线,并进行相关的蓝牙配对程序。
也就是说,当用户要将蓝牙主控装置110与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所有成员装置进行蓝牙配对时,用户只需要从图形化用户界面700中选择对应于蓝牙设备群102的单一装置选项730,蓝牙主控装置110就会自动与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所有成员装置分别进行蓝牙配对。
很明显地,采用图6或图9所公开的蓝牙装置配对方法,可大幅简化用户将蓝牙主控装置110与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所有成员装置进行蓝牙配对时的操作方式,所以能够有效降低用户进行蓝牙配对操作时的复杂度。
另外,如前所述,图形化用户界面控制模块220会在流程608中控制处理电路115对要显示在图形化用户界面700中的装置选项加以过滤。因此,在蓝牙主控装置110完成与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所有成员装置的蓝牙配对程序之前,图形化用户界面700中都不会同时显示分别代表第一成员装置120、第二成员装置130、以及代表第二成员装置130的三个装置选项。如此一来,便能减少图形化用户界面700中的装置选项的数量,进而让用户得以较容易找到正确的装置选项730。
因此,采用图6或图9所公开的蓝牙装置配对方法,不仅可提升用户将蓝牙主控装置110与蓝牙设备群120进行蓝牙配对时的便利性,还可有效避免用户在进行前述蓝牙配对的过程中发生操作错误的问题。
从另一角度而言,图6或图9的蓝牙装置配对方法只需要用户从图形化用户界面700中选择单一装置选项730,而不需要用户进行多次的装置选择动作,因此,不仅可将所需的用户涉入程度降到最低,还可大幅缩短蓝牙主控装置110与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所有成员装置完成蓝牙配对所需的时间。
另外,在蓝牙主控装置110及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成员装置都支持BLE音频技术的实施例中,蓝牙主控装置110可采用BLE音频技术来传输音频数据给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成员装置,而且蓝牙主控装置110可采用低复杂度通信编解码器(LC3)对音频数据进行编码。如此一来,不仅可降低蓝牙主控装置110及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成员装置的耗电量,进而延长蓝牙主控装置110及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成员装置的使用时间,还能有效提升整体的音频播放品质。
以下将搭配图10及前述的图7及图8来进一步说明蓝牙通信系统100的另一种操作方式。图10为本发明一第四实施例的蓝牙装置配对方法简化后的流程图。
如前所述,当蓝牙主控装置110要与蓝牙设备群102进行蓝牙配对时,蓝牙主控装置110的处理电路115可产生包含有蓝牙主控装置110的装置信息(例如,蓝牙主控装置110的蓝牙装置地址)的一蓝牙询问请求,并可利用主控端通信电路111发送该蓝牙询问请求给附近的其他蓝牙装置,并等待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成员装置的回应。
或者,处理电路115可依据用户的操作、或是内部程序预设的操作指令,在适当的时间点控制主控端通信电路111操作在前述的预定接收模式。
另一方面,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所有成员装置可依据用户的操作、或是内部程序预设的操作指令,在适当的时间点进入一预定传送模式,或者,可在接收到蓝牙主控装置110产生的蓝牙询问请求后,操作在前述的预定传送模式。
在进入预定传送模式后,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所有成员装置可进行图10中的流程1002。
在流程1002中,第一控制电路125可利用第一通信电路121,传送一自动配对请求(auto-pair request)、自己及其他成员装置的装置信息(例如,蓝牙装置地址)给蓝牙主控装置110。例如,第一控制电路125可利用第一通信电路121,传送一自动配对请求、对应于第一成员装置120的一第一装置信息(例如,第一成员装置120的蓝牙装置地址)、对应于第二成员装置130的一第二装置信息(例如,第二成员装置130的蓝牙装置地址)、以及对应于第三成员装置140的一第三装置信息(例如,第三成员装置140的蓝牙装置地址)给蓝牙主控装置110。
实际操作上,第一控制电路125可产生包含前述的自动配对请求、第一装置信息、第二装置信息、以及第三装置信息的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并利用第一通信电路121传送该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给蓝牙主控装置110。第一控制电路125可将前述的自动配对请求、第一装置信息、第二装置信息、以及第三装置信息,共同插入单一目标蓝牙封包的单一或多个特定栏位中,或是分散插入多个目标蓝牙封包的特定栏位中。
另一方面,第二控制电路135可在流程602中利用第二通信电路131,传送一自动配对请求、自己及其他成员装置的装置信息(例如,蓝牙装置地址)给蓝牙主控装置110。例如,第二控制电路135可利用第二通信电路131,传送前述的自动配对请求、第一装置信息、第二装置信息、以及第三装置信息给蓝牙主控装置110。
实际操作上,第二控制电路135可产生包含前述的自动配对请求、第一装置信息、第二装置信息、及第三装置信息的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并利用第二通信电路131传送该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给蓝牙主控装置110。同样地,第二控制电路135可将前述的自动配对请求、第一装置信息、第二装置信息、及第三装置信息,共同插入单一目标蓝牙封包的单一或多个特定栏位中,或是分散插入多个目标蓝牙封包的特定栏位中。
在图10的方法中所使用的目标蓝牙封包的类型,可以跟前述图3的方法中所使用的目标蓝牙封包的类型相同。为简洁起见,在此不重复叙述。
在本实施例中,蓝牙设备群102中的其他成员装置(例如,第三成员装置140),可比照第一成员装置120或第二成员装置130在前述流程1002中的方式,传送自动配对请求、自己及其他成员装置的装置信息给蓝牙主控装置110。换言之,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所有成员装置都可以在流程1002中进行相同的操作。
与前述图3的实施例类似,蓝牙设备群102中的个别成员装置可在适当的时间点利用各种合适的方式预先取得其他成员装置的装置信息。
蓝牙主控装置110的处理电路115可执行储存电路113中的蓝牙配对程序117,以进行图10中的相关蓝牙配对操作。
在流程1004中,接收模块210可通过主控端通信电路111接收蓝牙设备群102的个别成员装置传来的自动配对请求及装置信息。例如,接收模块210可通过主控端通信电路111接收第一成员装置120传来的自动配对请求、第一装置信息、第二装置信息、及第三装置信息。又例如,接收模块210可通过主控端通信电路111接收第二成员装置130传来的自动配对请求、第一装置信息、第二装置信息、及第三装置信息。同样地,接收模块210可通过主控端通信电路111接收第三成员装置140传来的自动配对请求、第一装置信息、第二装置信息、及第三装置信息。在操作时,接收模块210可控制处理电路115解析第一成员装置120传来的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以获取前述的自动配对请求、第一装置信息、第二装置信息、及第三装置信息。接收模块210可控制处理电路115解析第二成员装置130传来的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以获取前述的自动配对请求、第一装置信息、第二装置信息、及第三装置信息。同样地,接收模块210可控制处理电路115解析第三成员装置140传来的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以获取前述的自动配对请求、第一装置信息、第二装置信息、及第三装置信息。
接着,判断模块240可控制处理电路115进行图10中的流程606。
在流程606中,判断模块240可控制处理电路115依据个别成员装置传来的多个装置信息,识别出属于同一个蓝牙设备群的多个成员装置。例如,处理电路115可依据第一成员装置120、第二成员装置130、及第三成员装置140的其中之一所传来的第一装置信息、第二装置信息、及第三装置信息,识别出第一装置信息所对应的第一成员装置120、第二装置信息所对应的第二成员装置130、以及第三装置信息所对应的第三成员装置140,都属于同一个蓝牙设备群(例如,在本例中为蓝牙设备群102)。
在判断模块240识别出第一成员装置120、第二成员装置130、以及第三成员装置140都属于同一个蓝牙设备群之后,图形化用户界面控制模块220会进行图10中的流程608。
在流程608中,图形化用户界面控制模块220可根据附近的多个蓝牙装置传来的信息(例如,附近的多个蓝牙装置传来的目标蓝牙封包,或是对前述的蓝牙询问请求做出的回应),控制处理电路115产生如图7所示的图形化用户界面700,以呈现分别代表可与蓝牙主控装置110进行蓝牙配对的多个候选装置的多个装置选项。
与图6的实施例相同,图形化用户界面控制模块220可根据判断模块240的识别结果,控制处理电路115对要显示在图形化用户界面700中的装置选项加以过滤,以使得图形化用户界面700的内容会包含用来代表整个蓝牙设备群102的一单一装置选项,但不会包含分别代表蓝牙设备群102中的多个成员装置的多个装置选项。
如果接收模块210在流程1004中还有接收到其他蓝牙装置传来的信息,则图形化用户界面控制模块220还可在流程608中控制处理电路115,将用来代表不属于蓝牙设备群102的其他可连线蓝牙装置的一或多个额外装置选项,也同时显示在图形化用户界面700中。如图7所示,处理电路115所产生的图形化用户界面700中包含有分别代表多个候选装置的多个装置选项。
图形化用户界面控制模块220还可在流程608中,控制处理电路115利用显示装置150来显示图形化用户界面700,以便用户能够从图形化用户界面700中,得知有哪些蓝牙装置可以选来跟蓝牙主控装置110进行蓝牙配对。
如前所述,图形化用户界面700中的装置选项730,代表第一成员装置120、第二成员装置130、以及第三成员装置140所属的蓝牙设备群102。图形化用户界面700中的其他装置选项710、720、740、750、760、770、及780,则分别代表不属于蓝牙设备群102的其他蓝牙装置。换言之,本实施例中的图形化用户界面控制模块220会控制处理电路115,利用显示装置150在图形化用户界面700中显示一单一装置选项730来代表蓝牙设备群102,但却不在图形化用户界面700中同时显示分别代表第一成员装置120、第二成员装置130、以及第三成员装置140的多个装置选项,以进一步简化用户在蓝牙配对过程的操作复杂度。
用户可从显示装置150所显示的图形化用户界面700中,得知有哪些蓝牙装置可以跟蓝牙主控装置110进行蓝牙配对。如果图形化用户界面控制模块220没有在流程608中控制处理电路115对要显示在图形化用户界面700中的装置选项加以过滤,图形化用户界面700中就可能会出现分别代表蓝牙设备群102中的多个成员装置的多个装置选项。如此一来,图形化用户界面700中的装置选项的数量就会变得更多,而可能导致用户不容易找到装置选项730。
从另一角度而言,图形化用户界面控制模块220在前述流程608中对要显示在图形化用户界面700中的装置选项加以过滤的操作,可简化图形化用户界面700的内容复杂度,并降低用户操作错误的可能性。
在图10的实施例中,用户并不需要通过输入电路152选择代表蓝牙设备群102的装置选项730。配对模块230会根据接收模块210接收到的自动配对请求,自动控制处理电路115进行图10中的流程1010与流程1022。
在流程1010中,配对模块230可依据接收到的自动配对请求,控制处理电路115通过主控端通信电路111自动与第一成员装置120建立连线,并进行蓝牙配对程序以产生一第一密钥Key-1。
在此情况下,第一控制电路125可进行流程1012,以通过第一通信电路121与蓝牙主控装置110建立连线,并进行蓝牙配对程序以产生对应于第一密钥Key-1的一第二密钥Key-2。
在图10的流程1010及流程1012中,蓝牙主控装置110与第一成员装置120可采用各种合适的方法来进行蓝牙配对程序,以建立相关的蓝牙连线。另外,蓝牙主控装置110与第一成员装置120也可采用各种合适的方法来协商彼此的密钥产生参数,以分别产生第一密钥Key-1及第二密钥Key-2。
接下来,蓝牙主控装置110的处理电路115便可通过主控端通信电路111,使用第一密钥Key-1与第一成员装置120进行蓝牙数据传输。另一方面,第一成员装置120的第一控制电路125则可通过第一通信电路121,使用第二密钥Key-2与蓝牙主控装置110进行蓝牙数据传输。
例如,在蓝牙主控装置110及第一成员装置120都支持BLE音频技术的实施例中,蓝牙主控装置110可采用BLE音频技术来传输音频数据给第一成员装置120,而且蓝牙主控装置110可采用低复杂度通信编解码器(LC3)对音频数据进行编码。如此一来,不仅可降低蓝牙主控装置110及第一成员装置120的耗电量,进而延长蓝牙主控装置110及第一成员装置120的使用时间,还能有效提升整体的音频播放品质。
在流程1022中,配对模块230可控制处理电路115通过主控端通信电路111自动与第二成员装置130建立连线,并进行蓝牙配对程序以产生一第三密钥Kev-3。
在此情况下,第二控制电路135可进行图10中的流程324,以通过第二通信电路131与蓝牙主控装置110建立连线,并进行蓝牙配对程序以产生对应于第三密钥Key-3的一第四密钥Key-4。
在图10的流程1022及流程324中,蓝牙主控装置110与第二成员装置130可采用各种合适的方法来进行蓝牙配对程序,以建立相关的蓝牙连线。另外,蓝牙主控装置110与第二成员装置130也可采用各种合适的方法来协商彼此的密钥产生参数,以分别产生第三密钥Key-3及第四密钥Key-4。
接下来,蓝牙主控装置110的处理电路115便可通过主控端通信电路111,使用第三密钥Key-3与第二成员装置130进行蓝牙数据传输。另一方面,第二成员装置130的第二控制电路135则可通过第二通信电路131,使用第四密钥Key-4与蓝牙主控装置110进行蓝牙数据传输。
例如,在蓝牙主控装置110及第二成员装置130都支持BLE音频技术的实施例中,蓝牙主控装置110可采用BLE音频技术来传输音频数据给第二成员装置130,而且蓝牙主控装置110可采用低复杂度通信编解码器(LC3)对音频数据进行编码。如此一来,不仅可降低蓝牙主控装置110及第二成员装置130的耗电量,进而延长蓝牙主控装置110及第二成员装置130的使用时间,还能有效提升整体的音频播放品质。
实际操作上,配对模块230可比照前述控制蓝牙主控装置110自动与第二成员装置130建立连线及进行蓝牙配对的方式,控制处理电路115通过主控端通信电路111自动与蓝牙设备群102中的其他成员装置(例如,第三成员装置140)建立连线,并进行蓝牙配对程序。换言之,蓝牙主控装置110可依据接收到的自动配对请求,自动进行与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所有成员装置的蓝牙配对程序。
在蓝牙主控装置110完成与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所有成员装置的蓝牙配对程序之前,图形化用户界面控制模块220并不会改变图形化用户界面700中的装置选项730的状态。
当蓝牙主控装置110完成与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所有成员装置的蓝牙配对程序时,图形化用户界面控制模块220可控制处理电路115对图形化用户界面700的内容进行修改,将图形化用户界面700更新成如图8所示的图形化用户界面800,以更新装置选项730的状态。
如图8所示,由于蓝牙主控装置110此时已完成与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所有成员装置的蓝牙配对程序,因此,在图形化用户界面800中,图形化用户界面控制模块220会控制处理电路115,将代表蓝牙设备群102的装置选项730的状态更新成「已连线(Connected)」。
从图形化用户界面700及800的内容可以发现,在处理电路115利用主控端通信电路111自动与第一成员装置120进行蓝牙配对程序之前,图形化用户界面控制模块220并不会利用显示装置150,在图形化用户界面700中显示用来代表第一成员装置120的任何装置选项。在处理电路115利用主控端通信电路111自动与第二成员装置130进行蓝牙配对程序之前,图形化用户界面控制模块220也不会利用显示装置150,在图形化用户界面700中显示用来代表第二成员装置130的任何装置选项。同样地,在处理电路115利用主控端通信电路111自动与第三成员装置140进行蓝牙配对程序之前,图形化用户界面控制模块220也不会利用显示装置150,在图形化用户界面700中显示用来代表第三成员装置140的任何装置选项。
换言之,在蓝牙主控装置110完成与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所有成员装置的蓝牙配对程序之前,图形化用户界面700中都不会同时显示分别代表第一成员装置120、第二成员装置130、以及代表第二成员装置130的三个装置选项。
在前述图10的实施例中,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所有成员装置都会在流程1002中传送自动配对请求、自己的装置信息、及其他成员装置的装置信息给蓝牙主控装置110。但这只是一示例性实施例,而非局限本发明的实际实施方式。实际操作上,亦可改成只有部分的成员装置会传送自动配对请求、自己的装置信息、及其他成员装置的装置信息给蓝牙主控装置110。
例如,图11所示出为本发明一第五实施例的蓝牙装置配对方法简化后的流程图。与前述图10的实施例相同,当蓝牙主控装置110要与蓝牙设备群102进行蓝牙配对时,蓝牙主控装置110的处理电路115可产生包含有蓝牙主控装置110的装置信息(例如,蓝牙主控装置110的蓝牙装置地址)的一蓝牙询问请求,并可利用主控端通信电路111发送该蓝牙询问请求给附近的其他蓝牙装置,并等待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成员装置的回应。
或者,处理电路115可依据用户的操作、或是内部程序预设的操作指令,在适当的时间点控制主控端通信电路111操作在前述的预定接收模式。
另一方面,蓝牙设备群102中的第一成员装置120可依据用户的操作、或是内部程序预设的操作指令,在适当的时间点进入一预定传送模式,或者,可在接收到蓝牙主控装置110产生的蓝牙询问请求后,操作在前述的预定传送模式。
在进入预定传送模式后,第一成员装置120可进行图11中的流程1002。如前所述,第一控制电路125在流程1002中可利用第一通信电路121,传送自动配对请求、自己及其他成员装置的装置信息(例如,蓝牙装置地址)给蓝牙主控装置110。例如,第一控制电路125可利用第一通信电路121,传送自动配对请求、对应于第一成员装置120的一第一装置信息(例如,第一成员装置120的蓝牙装置地址)、对应于第二成员装置130的一第二装置信息(例如,第二成员装置130的蓝牙装置地址)、以及对应于第三成员装置140的一第三装置信息(例如,第三成员装置140的蓝牙装置地址)给蓝牙主控装置110。
与前述图3的实施例类似,第一成员装置120可在适当的时间点利用各种合适的方式预先取得其他成员装置的装置信息。
实际操作上,第一控制电路125可产生包含前述的自动配对请求、第一装置信息、第二装置信息、及第三装置信息的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并利用第一通信电路121传送该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给蓝牙主控装置110。第一控制电路125可将前述的自动配对请求、第一装置信息、第二装置信息、及第三装置信息,共同插入单一目标蓝牙封包的单一或多个特定栏位中,或是分散插入多个目标蓝牙封包的特定栏位中。
第一成员装置120在图11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目标蓝牙封包的类型,可以跟在前述图3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目标蓝牙封包的类型相同。为简洁起见,在此不重复叙述。
然而,与前述图10的实施例不同,在图11的实施例中,蓝牙设备群102中的其他成员装置(例如,第二成员装置130及第三成员装置140)在与蓝牙主控装置110进行蓝牙配对之前,会进行前述的流程902而不会进行前述的流程1002。
在流程902中,蓝牙设备群102中的其他成员装置会操作在一目标操作模式。如前所述,蓝牙设备群102中的其他成员装置可依据用户的操作、或是内部程序预设的操作指令,在适当的时间点开始进行流程902,或者,可在接收到蓝牙主控装置110产生的蓝牙询问请求后,开始进行流程902。
在一实施例中,目标操作模式就是前述的预定传送模式,但在本实施例中,蓝牙设备群102中的其他成员装置在进入目标操作模式后,并不会传送自动配对请求及其他成员装置的装置信息给蓝牙主控装置110。
在另一实施例中,目标操作模式是一呼叫扫描模式(page scan mode)。蓝牙设备群102中的其他成员装置在进入呼叫扫描模式后,会等待蓝牙主控装置110呼叫(page)自己,但在那之前,蓝牙设备群102中的其他成员装置并不会传送自动配对请求及任何蓝牙封包给蓝牙主控装置110。
在图11的实施例中,蓝牙主控装置110的处理电路115可执行储存电路113中的蓝牙配对程序117,以进行图11中的相关蓝牙配对操作。
在流程1104中,接收模块210可通过主控端通信电路111接收第一成员装置120传来的自动配对请求、第一装置信息、第二装置信息、及第三装置信息。在操作时,接收模块210可控制处理电路115解析第一成员装置120传来的一或多个目标蓝牙封包,以获取前述的自动配对请求、第一装置信息、第二装置信息、及第三装置信息。
图11中的其他流程的操作方式,都与前述图3、图6、图9、及图10实施例中的对应流程相同。因此,前述有关图3、图6、图9、及图10中的相关流程的操作方式以及相关优点等说明,亦适用于图11的实施例。为简洁起见,在此不重复叙述。
由前述图10及图11的说明可知,在蓝牙主控装置110接收到第一成员装置120或其他成员装置传来的自动配对请求及相关的装置信息之后,蓝牙主控装置110便会依据该自动配对请求,自动与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所有成员装置分别建立连线,并进行相关的蓝牙配对程序。
也就是说,在图10或图11的实施例中,当用户要将蓝牙主控装置110与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所有成员装置进行蓝牙配对时,用户不需要下达任何选择指令给蓝牙主控装置110,蓝牙主控装置110就会依据蓝牙设备群102传来的自动配对请求,自动与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所有成员装置分别进行蓝牙配对。因此,不仅可将所需的用户涉入程度降到最低,还可大幅缩短蓝牙主控装置110与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所有成员装置完成蓝牙配对所需的时间。
很明显地,采用图10或图11所公开的蓝牙装置配对方法,可大幅简化用户将蓝牙主控装置110与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所有成员装置进行蓝牙配对时的操作方式,所以能够有效降低用户进行蓝牙配对操作时的复杂度。
另外,如前所述,图形化用户界面控制模块220可在流程608中控制处理电路115对要显示在图形化用户界面700中的装置选项加以过滤。因此,在蓝牙主控装置110完成与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所有成员装置的蓝牙配对程序之前,图形化用户界面700中都不会同时显示分别代表第一成员装置120、第二成员装置130、以及代表第二成员装置130的三个装置选项。如此一来,便能减少图形化用户界面700中的装置选项的数量,进而降低图形化用户界面700的内容复杂度。
因此,采用图10或图11所公开的蓝牙装置配对方法,不仅可提升用户将蓝牙主控装置110与蓝牙设备群120进行蓝牙配对时的便利性,还可有效避免用户在进行前述蓝牙配对的过程中发生操作错误的问题。
从另一角度而言,采用图10或图11所公开的蓝牙装置配对方法时,蓝牙主控装置110与蓝牙设备群102中的个别成员装置也可以不使用任何显示装置。因此,在某些实施例中,可将显示装置150省略,并能大幅简化蓝牙设备群102中的个别成员装置的硬件架构、重量、与体积。在此情况下,可将图10及图11中的流程608省略。
另外,在蓝牙主控装置110及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成员装置都支持BLE音频技术的实施例中,蓝牙主控装置110可采用BLE音频技术来传输音频数据给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成员装置,而且蓝牙主控装置110可采用低复杂度通信编解码器(LC3)对音频数据进行编码。如此一来,不仅可降低蓝牙主控装置110及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成员装置的耗电量,进而延长蓝牙主控装置110及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成员装置的使用时间,还能有效提升整体的音频播放品质。
请注意,前述各实施例中的密钥产生方式只是一示范性的实施例,并非局限本发明的实际实施方式。
实际操作上,在前述各实施例中,第一控制电路125可于第一成员装置120与蓝牙主控装置110之间的蓝牙配对程序完成之后(亦即,在前述流程312或流程1012之后),将蓝牙主控装置110与其他成员装置进行蓝牙配对时所需要的密钥产生参数,分别传送给蓝牙主控装置110与其他成员装置。
例如,第一控制电路125可在前述流程312或流程1012之后,产生蓝牙主控装置110与其他成员装置(例如,第二成员装置130及第三成员装置140)进行蓝牙配对所需的一指示值(indication value)。在一实施例中,前述的指示值是可供一预定密钥算法使用的一预定值(predetermined value)、一随机值(random value)、一预定地址(predeterminedaddress)、一随机地址(random address)、一预定字串(predetermined string)、一随机字串(random string)、一预定令牌(predetermined token)、或一随机令牌(random token)等等。在另一实施例中,前述的指示值是对应于一预定密钥算法的一算法识别数据(algorithm identifier)。
第一控制电路125可利用第一通信电路121,传送前述的指示值给蓝牙主控装置110及其他成员电路。
之后,当配对模块230控制处理电路115通过主控端通信电路111与第二成员装置130进行蓝牙配对时(例如,前述的流程322或流程1022),配对模块230可控制处理电路115依据第一成员装置120传来的前述指示值来产生第三密钥Key-3。例如,处理电路115可依据该指示值及对应于第二成员装置130的第二装置信息,来执行一预定密钥算法以产生第三密钥Key-3。又例如,处理电路115可依据该指示值、该第二装置信息、以及蓝牙主控装置110的装置信息,来执行前述的预定密钥算法以产生第三密钥Key-3。又例如,处理电路115可依据该指示值从多个事先约定的可用密钥算法中挑选出一预定密钥算法,并执行选定的预定密钥算法以产生第三密钥Key-3。
在此情况下,第二控制电路135可通过第二通信电路131与蓝牙主控装置110建立连线,并可依据该指示值来产生与第三密钥Key-3相对应的第四密钥Key-4。例如,第二控制电路135可依据该指示值及对应于第二成员装置130的第二装置信息,来执行前述的预定密钥算法以产生第四密钥Key-4。又例如,第二控制电路135可依据该指示值、该第二装置信息、以及蓝牙主控装置110的装置信息,来执行前述的预定密钥算法以产生第四密钥Key-4。又例如,第二控制电路135可依据该指示值从多个事先约定的可用密钥算法中挑选出一预定密钥算法,并执行选定的预定密钥算法以产生第四密钥Key-4。
换言之,在第一成员装置120提供前述的指示值之后,蓝牙主控装置110及第二成员装置130可省略许多传统的密钥参数协商过程,改用非常简化的方式来产生第三密钥Key-3及相应的第四密钥Key-4。如此一来,便可大幅缩短产生第三密钥Key-3及第四密钥Key-4所需的时间。
同样地,当蓝牙主控装置110及第三成员装置140要进行蓝牙配对时,也可以比照前述的方式,分别依据前述的指示值来产生相关的密钥,以缩短产生相关密钥所需的时间。
另外,前述各流程图中的流程执行顺序只是一示范性的实施例,并非局限本发明的实际实施方式。
例如,在图3中,流程322可以跟流程320一起进行,也可以调整到流程318与流程320之间。
又例如,在图6及图9中,流程310和流程322的顺序可以对调,也可以一起进行。
又例如,在图9中,流程902可以跟流程602一起进行,可以早于流程602之前开始进行,也可以在流程602至流程322之间的任一时间点开始进行。
又例如,在图10及图11中,流程902可以跟流程1002一起进行,可以早于流程1002之前开始进行,也可以在流程1002至流程1022之间的任一时间点开始进行。
又例如,在图10及图11中,流程1010和流程1022的顺序可以对调,也可以一起进行。
在无需利用蓝牙设备群102接收用户或环境声音的某些实施例中,可将第一收音电路164、第二收音电路174、和/或第三收音电路184省略。
在无需利用蓝牙设备群102播放音频数据的实施例中,可将第一音频播放电路162、第二音频播放电路172、和/或第三音频播放电路182省略。
实际操作上,蓝牙设备群102中的成员装置的个数,可以依需拓展成更多数量,也可以简化至只有第一成员装置120及第二成员装置130。
在说明书及申请专利范围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的元件,而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可能会用不同的名词来称呼同样的元件。本说明书及申请专利范围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做为区分元件的方式,而是以元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做为区分的基准。在说明书及申请专利范围中所提及的「包含」为开放式的用语,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另外,「耦接」一词在此包含任何直接及间接的连接手段。因此,若文中描述第一元件耦接于第二元件,则代表第一元件可通过电性连接或无线传输、光学传输等信号连接方式而直接地连接于第二元件,或通过其它元件或连接手段间接地电性或信号连接至第二元件。
在说明书中所使用的「和/或」的描述方式,包含所列举的其中一个项目或多个项目的任意组合。另外,除非说明书中特别指明,否则任何单数格的用语都同时包含多个的含义。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做的等效变化与修改,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符号说明】
100...蓝牙通信系统
102...蓝牙设备群
110...蓝牙主控装置
111...主控端通信电路
113...储存电路
115...处理电路
117...蓝牙配对程序
120...第一成员装置
121...第一通信电路
123...第一音频处理电路
125...第一控制电路
130...第二成员装置
131...第二通信电路
133...第二音频处理电路
135...第二控制电路
140...第三成员装置
150...显示装置
152...输入电路
162...第一音频播放电路
164...第一收音电路
172...第二音频播放电路
174...第二收音电路
182...第三音频播放电路
184...第三收音电路
210...接收模块
220...图形化用户界面控制模块
230...配对模块
240...判断模块
302~324、602~610、902~906、1002、1004、1010、1012、1022、1104...操作流程
400、500、700、800...图形化用户界面
410~480、710~780...装置选项。

Claims (10)

1.一种蓝牙通信系统(100),包含有:
一蓝牙主控装置(110),包含有:
一主控端通信电路(111);
一储存电路(113),设置成储存一蓝牙配对程序(117);以及
一处理电路(115),耦接于该主控端通信电路(111)与该储存电路(113),设置成能执行该储存电路(113)中的该蓝牙配对程序(117)以产生一第一图形化用户界面(700),并能控制一显示装置(150)显示该第一图形化用户界面(700);以及
一蓝牙设备群(102),包含有至少一第一成员装置(120)和一第二成员装置(130);
其中,该第一成员装置(120)包含有:
一第一通信电路(121),设置成能与该主控端通信电路(111)进行无线通信;以及
一第一控制电路(125),耦接于该第一通信电路(121),设置成能利用该第一通信电路(121)传送一自动配对请求、对应于该第一成员装置(120)的一第一装置信息、以及对应于该第二成员装置(130)的一第二装置信息,给该蓝牙主控装置(110);
其中,该第二成员装置(130)包含有:
一第二通信电路(131),设置成能与该主控端通信电路(111)进行无线通信;以及
一第二控制电路(135),耦接于该第二通信电路(131),设置成能控制该第二通信电路(131)的操作;
其中,该主控端通信电路(111)还设置成能接收该第一成员装置(120)传来的该自动配对请求、该第一装置信息、以及该第二装置信息;
其中,该处理电路(115)还设置成能依据该自动配对请求,自动利用该主控端通信电路(111)与该第一成员装置(120)建立一蓝牙连线并进行一配对程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牙通信系统(100),其中,该处理电路(115)还设置成能在接收到该自动配对请求后,自动利用该主控端通信电路(111)与该第二成员装置(130)建立一蓝牙连线并进行一配对程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蓝牙通信系统(100),其中,该处理电路(115)还设置成能依据该第一成员装置(120)传来的该第一装置信息及该第二装置信息,判断该第一成员装置(120)及该第二成员装置(130)同属于一蓝牙设备群(102)。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蓝牙通信系统(100),其中,该处理电路(115)还设置成能在该主控端通信电路(111)接收到该第一成员装置(120)传来的该第一装置信息及该第二装置信息之后,控制该显示装置(150)在该第一图形用户界面(700)中显示一单一装置选项(730)来代表该第一成员装置(120)与该第二成员装置(130)所属的一蓝牙设备群(102),但不会在该第一图形用户界面(700)中同时显示代表该第一成员装置(120)及该第二成员装置(130)的两个装置选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蓝牙通信系统(100),其中,该处理电路(115)在利用该主控端通信电路(111)与该第二成员装置(130)进行该配对程序之前,不利用该显示装置(150)在该第一图形用户界面(700)中显示用来代表该第二成员装置(130)的任何装置选项。
6.一种存储有计算机程序产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储存在一蓝牙主控装置(110)的一储存电路(113)中,当被执行时,允许该蓝牙主控装置(110)进行一蓝牙配对操作,该蓝牙配对操作包含:
产生一第一图形化用户界面(700),并控制一显示装置(150)显示该第一图形化用户界面(700);
通过一主控端通信电路(111)接收一第一成员装置(120)传来的一自动配对请求、对应于该第一成员装置(120)的一第一装置信息、以及对应于一第二成员装置(130)的一第二装置信息;以及
依据该自动配对请求,自动利用该主控端通信电路(111)与该第一成员装置(120)建立一蓝牙连线并进行一配对程序。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该蓝牙配对操作还包含:
在接收到该自动配对请求后,自动利用该主控端通信电路(111)与该第二成员装置(130)建立一蓝牙连线并进行一配对程序。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该蓝牙配对操作还包含:
依据该第一成员装置(120)传来的该第一装置信息及该第二装置信息,判断该第一成员装置(120)及该第二成员装置(130)同属于一蓝牙设备群(102)。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该蓝牙配对操作还包含:
在该主控端通信电路(111)接收到该第一成员装置(120)传来的该第一装置信息及该第二装置信息之后,控制该显示装置(150)在该第一图形用户界面(700)中显示一单一装置选项(730)来代表该第一成员装置(120)与该第二成员装置(130)所属的一蓝牙设备群(102),但不会在该第一图形用户界面(700)中同时显示代表该第一成员装置(120)及该第二成员装置(130)的两个装置选项。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该蓝牙配对操作还包含:
在利用该主控端通信电路(111)与该第二成员装置(130)进行该配对程序之前,不利用该显示装置(150)在该第一图形用户界面(700)中显示用来代表该第二成员装置(130)的任何装置选项。
CN202210123182.6A 2021-02-09 2022-02-09 蓝牙通信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491595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79250 2021-02-09
CN2021101792506 2021-02-0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15952A true CN114915952A (zh) 2022-08-16

Family

ID=82704198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23182.6A Pending CN114915952A (zh) 2021-02-09 2022-02-09 蓝牙通信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02210134661.8A Pending CN114915953A (zh) 2021-02-09 2022-02-09 蓝牙通信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02210120239.7A Pending CN114915947A (zh) 2021-02-09 2022-02-09 蓝牙通信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134661.8A Pending CN114915953A (zh) 2021-02-09 2022-02-09 蓝牙通信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02210120239.7A Pending CN114915947A (zh) 2021-02-09 2022-02-09 蓝牙通信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3) US11991767B2 (zh)
CN (3) CN114915952A (zh)
TW (3) TWI81316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214701A1 (en) * 2019-04-17 2020-10-22 Prestacom Services Llc Sharing keys for a wireless accessory
US11889302B2 (en) 2020-08-28 2024-01-30 Apple Inc. Maintenance of wireless devices
US11997480B2 (en) * 2021-01-10 2024-05-28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 Bluetooth communication system capable of increasing generation efficiency of cypher keys required for data transmission between Bluetooth host device and Bluetooth device set, and related Bluetooth device set
US20220394428A1 (en) * 2021-06-04 2022-12-08 Apple Inc. Pairing Groups of Accessori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088961B1 (en) * 2001-12-28 2015-07-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for selecting and configuring wireless connections in an electronic device
WO2011084963A2 (en) * 2010-01-05 2011-07-14 Iota, Inc. Mobile communications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
US8630586B2 (en) * 2010-08-31 2014-01-14 Apple Inc. Intelligent pairing of electronic devices
US8707392B2 (en) * 2010-10-15 2014-04-22 Roche Diagnostics Operation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isease management
US20130018975A1 (en) * 2011-07-15 2013-01-17 Motorola Solutions, Inc. Low frequency method of pairing a master device to multiple slave devices
US20130189925A1 (en) * 2011-07-29 2013-07-25 SIFTEO, Inc. Pairing Wireless Device Using Multiple Modalities
US8947239B1 (en) * 2012-03-05 2015-02-03 Fitbit, Inc.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same
US8915428B1 (en) * 2013-10-04 2014-12-23 Square, Inc. Wireless-enabled card reader
US9769858B2 (en) * 2014-05-30 2017-09-19 Apple Inc. Seamless connectivity between hearing aid and multiple devices
US9591684B2 (en) * 2014-06-06 2017-03-07 BBPOS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of bluetooth pairing with a group of bluetooth devices
US9107026B1 (en) * 2014-07-18 2015-08-11 Google Inc. Range management with Bluetooth low energy
WO2016038403A1 (en) * 2014-09-11 2016-03-17 Umm Al-Qura University Tracking and communicating with short-range communication devices
US10075908B2 (en) * 2016-06-13 2018-09-11 Erik Young Group speakers
US11115811B2 (en) * 2019-04-04 2021-09-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dress management for Bluetooth devic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32981A (zh) 2022-08-16
TW202232982A (zh) 2022-08-16
TWI813167B (zh) 2023-08-21
US20220256627A1 (en) 2022-08-11
US20220256633A1 (en) 2022-08-11
US11991767B2 (en) 2024-05-21
TW202232924A (zh) 2022-08-16
CN114915953A (zh) 2022-08-16
US20220272779A1 (en) 2022-08-25
TWI813166B (zh) 2023-08-21
TWI813165B (zh) 2023-08-21
CN114915947A (zh) 2022-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915952A (zh) 蓝牙通信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765762A (zh) 蓝牙通信系统及相关的蓝牙设备群
US20230308976A1 (en) Seamless bluetooth switching system
CN110830970A (zh) 蓝牙设备间的音频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KR20240050108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디스커버리 및 데이터를 통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14786158A (zh) 双模蓝牙设备及蓝牙连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