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15643B - 铁路信号集中监测系统的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铁路信号集中监测系统的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15643B
CN114915643B CN202210503272.8A CN202210503272A CN114915643B CN 114915643 B CN114915643 B CN 114915643B CN 202210503272 A CN202210503272 A CN 202210503272A CN 114915643 B CN114915643 B CN 1149156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monitoring system
target
equipment
data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0327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15643A (zh
Inventor
刘金晖
王金焕
刘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Jiaoda Microunion 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Jiaoda Microunion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Jiaoda Microunion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Jiaoda Microunion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0327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15643B/zh
Publication of CN1149156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156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156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156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23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s of a change of settings, e.g. optimising configuration for enhancing reliabi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76Aspects of the degree of configuration auto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22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comprising specially adapte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1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devices or network re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2866Architectures; Arrangements
    • H04L67/30Profiles
    • H04L67/303Terminal profi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9/00Arrangements in telecontrol or telemetry systems for selectively calling a substation from a main station, in which substation desired apparatus is selected for applying a control signal thereto or for obtaining measured values therefro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2209/00Arrangements in telecontrol or telemetry systems
    • H04Q2209/70Arrangements in the main station, i.e. central controll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Train Traffic Observation, Control, And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信号集中监测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铁路信号集中监测系统的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监测系统包括多个采集器,其中,方法包括:获取目标车站的车站设备数据;根据车站设备数据匹配车站设备与采集器之间的关系,基于关系和所有设备的属性信息生成目标数据结构,并将目标数据结构封装于监测系统;将目标监控数据输入监测系统,利用目标监控数据修改目标数据结构中的数据,生成监测系统的配置文件,并利用配置文件对监测系统进行配置。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通过手动配置铁路信号集中监测系统,导致配置效率及准确性较差,无法有效保证铁路运行安全等问题。

Description

铁路信号集中监测系统的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信号集中监测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铁路信号集中监测系统的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信号集中监测系统是监测信号设备状态、发现信号设备隐患、分析诊断信号设备故障的重要信号设备,在启动后需加载配置文件,以保证系统可以正确采集信息并进行分析处理。
监测系统运行前,监测人员需配置完备的设备数据和功能数据,搭建完整的监测运行环境,并在监测系统应用到车站后,需要对配置数据进行调整和修改,以满足现场实际需求。
然而,相关技术中通常通过监测人员手动完成相关配置,大大增加了配置时间,大大降低了配置效率,同时也会降低配置的准确性,无法有效保证铁路运行安全。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铁路信号集中监测系统的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通过手动配置铁路信号集中监测系统,导致配置效率及准确性较差,无法有效保证铁路运行安全等问题。
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铁路信号集中监测系统的配置方法,所述监测系统包括多个采集器,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目标车站的车站设备数据;根据所述车站设备数据匹配车站设备与采集器之间的关系,基于所述关系和所有设备的属性信息生成目标数据结构,并将所述目标数据结构封装于所述监测系统;将目标监控数据输入所述监测系统,利用所述目标监控数据修改所述目标数据结构中的数据,生成所述监测系统的配置文件,并利用所述配置文件对所述监测系统进行配置。
进一步地,所述车站设备数据包括设备类型和设备名称,所述根据所述车站设备数据匹配车站设备与采集器之间的关系,基于所述关系和所有设备的属性信息生成目标数据结构,包括:根据所述设备类型匹配所述设备类型、采集器类型和采集属性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以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和所述设备类型与设备名称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为依据,确定所述所有设备的属性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和所述所有设备的属性信息生成所述目标数据结构。
进一步地,还包括:获取用户的身份标识;根据所述身份标识匹配所述用户的修改权限,使得所述用户在所述修改权限范围内修改所述目标数据结构和/或监控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使得所述用户在所述修改权限范围内修改所述目标数据结构和/或监控数据,包括:获取所述监控数据的修改指令;根据所述修改指令修改所述目标数据结构中采集数据、接口数据、模拟量分库数据、开关量分库数据和/或功能数据,得到所述目标监控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使得所述用户在所述修改权限范围内修改所述目标数据结构和/或监控数据,还包括:获取所述目标车站中车站设备的新增指令或删除指令;根据所述新增指令新增设备,并匹配所述新增设备与采集器之间的关系和所述新增设备的属性信息,更新所述目标数据结构;或者,根据所述删除指令删除目标设备的属性信息,更新所述目标数据结构。
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铁路信号集中监测系统的配置装置,所述监测系统包括多个采集器,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车站的车站设备数据;搭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车站设备数据匹配车站设备与采集器之间的关系,基于所述关系和所有设备的属性信息生成目标数据结构,并将所述目标数据结构封装于所述监测系统;配置模块,用于将目标监控数据输入所述监测系统,利用所述目标监控数据修改所述目标数据结构中的数据,生成所述监测系统的配置文件,并利用所述配置文件对所述监测系统进行配置。
进一步地,所述车站设备数据包括设备类型和设备名称,所述搭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设备类型匹配所述设备类型、采集器类型和采集属性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以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和所述设备类型与设备名称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为依据,确定所述所有设备的属性信息;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和所述所有设备的属性信息生成所述目标数据结构。
进一步地,还包括:匹配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身份标识;根据所述身份标识匹配所述用户的修改权限,使得所述用户在所述修改权限范围内修改所述目标数据结构和/或监控数据。
本申请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以实现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铁路信号集中监测系统的配置方法。
本申请第四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用于实现如上述实施例所述的铁路信号集中监测系统的配置方法。
由此,本申请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封装于监测系统目标数据结构自动生成配置文件,减少配置时间,提升配置效率,同时通过封装目标数据结构的方式,可以在创建和修改车站配置过程中保证整套配置的准确性和统一性,避免了监测人员在手动配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逻辑、格式错误,提高配置的准确性,保证了整套监测系统的稳定性,有效满足铁路运行安全的要求。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通过手动配置铁路信号集中监测系统,导致配置效率及准确性较差,无法有效保证铁路运行安全等技术问题。
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铁路信号集中监测系统的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核心数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逻辑架构图;
图4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模拟量分库文件数据结构图;
图5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功能架构图;
图6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铁路信号集中监测系统的配置装置的示例图;
图7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监测系统运行前,监测人员需配置完备的设备数据和功能数据,其中,设备数据可以包括设备类型、设备参数、设备关联关系等,功能数据可以包括预报警相关的设备属性、时长、频次等,搭建完整的监测运行环境。相关技术中的监测配置通过以下方式满足实际需要:
监测人员根据车站提供的车站数据,通过手动创建、自行研发的配置相关软件程序,生成和修改配置文件;监测系统本身提供参数修改功能,可实现对部分数据的修改。
然而,随着铁路信号技术的发展,待监测的设备类型、设备数量、属性内容日益增多,监测系统的功能和逻辑也更为复杂,导致配置数据量大大提升,监测人员的工作量增多的同时,配置数据的准确性也会受到影响。
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铁路信号集中监测系统的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可以配合监测系统的优化,在保证程序运行稳定和功能正常的基础上,提高配置效率,并保证配置的准确性,以减少人力消耗和保障铁路安全。
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铁路信号集中监测系统的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具体而言,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铁路信号集中监测系统的配置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监测系统可以包括多个采集器。
如图1所示,该铁路信号集中监测系统的配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101中,获取目标车站的车站设备数据。
其中,目标车站是指需要配置监控系统的车站;车站设备数据可以包括设备类型和设备名称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创建目标车站配置文件时,需要获取目标车站包括哪些类型的设备,以及该类型下所有设备的名称。其中,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取车站设备数据,例如可以基于用户输入得到车站设备数据等,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在步骤S102中,根据车站设备数据匹配车站设备与采集器之间的关系,基于关系和所有设备的属性信息生成目标数据结构,并将目标数据结构封装于监测系统。
其中,目标数据结构是指用于配置的核心数据结构,核心数据结构用于通过嵌套业务逻辑来保证所有信息的对应统一,减少监测人员的工作量。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配置相关的核心数据结构封装于监测系统中,保证核心数据结构的稳定性,从而保证创建配置过程中能保证整套配置的准确性、统一性,提高了配置的准确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车站设备数据匹配车站设备与采集器之间的关系,基于关系和所有设备的属性信息生成目标数据结构,包括:根据设备类型匹配设备类型、采集器类型和采集属性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以第一对应关系和设备类型与设备名称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为依据,确定所有设备的属性信息;根据第一对应关系、第二对应关系和所有设备的属性信息生成目标数据结构。
可以理解的是,在获取设备类型和设备名称之后,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搭建设备类型和设备名称的对应包含关系;同时,各种设备类型对应不同的采集器类型,不同的采集器采集对应的属性信息,即设备类型、采集器类型、采集属性之间存在对应关系。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基于上述两种关联为依据,统计所有设备相关属性信息,搭建了五层结构的核心数据,如图2所示,从上往下依次为:设备类型、采集器类型、采集分机号、设备、属性信息,可以将采集接口信息、模拟量分库信息、开关量分库信息、相关统计信息完整地体现于核心数据中。
在步骤S103中,将目标监控数据输入监测系统,利用目标监控数据修改目标数据结构中的数据,生成监测系统的配置文件,并利用配置文件对监测系统进行配置。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在配置时,监测系统所需配置文件完全通过软件程序创建、修改,减少配置时间,提升配置效率,同时保证各个文件信息一致和对应关系统一,既避免了监测人员在手动配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逻辑、格式错误,提高了配置的准确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不仅可以保证在创建车站配置过程中整套配置的准确性和统一性,而且还可以保证在修改车站配置过程中整套配置的准确性和统一性,下面将对配置文件的修改进行阐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还包括:获取用户的身份标识;根据身份标识匹配用户的修改权限,使得用户在修改权限范围内修改目标数据结构和/或监控数据。
其中,身份标识用于标识用户的身份信息,以识别不同权限的用户,例如,配置用户、研发用户和研发用户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将配置功能内嵌于监测系统中,对应不同用户开放不同程度的功能:配置用户开放创建站、修改全部配置的功能,研发用户开放修改全部配置的功能,车站用户仅开放修改部分配置的功能。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得用户在修改权限范围内修改目标数据结构和/或监控数据,包括:获取监控数据的修改指令;根据修改指令修改目标数据结构中采集数据、接口数据、模拟量分库数据、开关量分库数据和/或功能数据,得到目标监控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通过其他界面对核心数据结构中的具体数据进行修改,在修改过程中不涉及结构变动,从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修改监控数据,有效满足实际的配置需求,提升配置的灵活性,同时将配置功能封装到监测系统中,且将配置文件的修改权限限制为通过监测系统修改,保证了整套监测系统的稳定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得用户在修改权限范围内修改目标数据结构和/或监控数据,还包括:获取目标车站中车站设备的新增指令或删除指令;根据新增指令新增设备,并匹配新增设备与采集器之间的关系和新增设备的属性信息,更新目标数据结构;或者,根据删除指令删除目标设备的属性信息,更新目标数据结构。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添加或删除车站设备,并可以及时更新目标数据结构,有效提升配置的准确性,同时将配置功能封装到监测系统中,且将配置文件的修改权限限制为通过监测系统修改,保证了整套监测系统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还具有检查功能,可以在读取加载过程中记录日志,提示异常从,即使配置文件出现问题,也进行逻辑检查,提高故障排查效率。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铁路信号集中监测系统的配置方法,通过封装于监测系统目标数据结构自动生成配置文件,减少配置时间,提升配置效率,同时通过封装目标数据结构的方式,可以在创建和修改车站配置过程中保证整套配置的准确性和统一性,避免了监测人员在手动配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逻辑、格式错误,提高配置的准确性,保证了整套监测系统的稳定性,有效满足铁路运行安全的要求。
下面将通过一个具体实施例对铁路信号集中监测系统的配置方法进行阐述,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基于高内聚低耦合的方式,在软件架构中采用三层架构的设计方案,实现模块化、层次化,同时将业务逻辑内嵌到核心模块中,保证其标准性和可扩展性,以便配置功能可以随铁路信号行业的标准更新进行调整。以下实施例中主要包括逻辑架构、数据结构、功能架构和技术实现,具体如下:
1、逻辑架构如图3所示,三层架构从下而上依次是数据访问层、业务逻辑层、表示层。
(1)数据访问层主要包含文件读写模块,负责从配置文件中读取数据传输至业务逻辑层,以及从业务逻辑层读取数据输出到配置文件。
(2)业务逻辑层主要包含数据处理模块,负责读取数据层、表示层的数据,经过分析处理转换为核心数据,以及获取表示层的命令,对核心数据进行数值修改、关联搭建、文件生成等操作处理。
(3)表示层主要包含数据展示模块,负责将业务逻辑层提供的数据以可视化的图表界面展示给用户,以及将用户在界面上对数据进行的修改操作发送到业务逻辑层,然后保存最新数据。
2、本申请实施例的核心功能是生成车站完整配置文件,既需要配置采集接口和设备间的包含关系,也需要配置设备间的关联关系,并保证整套车站配置对应关系统一。因此,在保证核心数据准确无误外的同时,还需要保证该数据正确显示于界面,以及正确生成配置文件,即需保证界面数据和文件数据的正确性。
(1)创建车站配置文件时,首先需要确认该站包括哪些类型的设备,以及该类型下所有设备的名称,即搭建设备类型和设备名称的对应包含关系。各种设备类型对应不同的采集器类型,而不同的采集器采集对应的属性信息,即设备类型、采集器类型、采集属性存在固定的对应关系,此关联出自于铁路信号集中监测行业的规定标准。
以上述两种关联为依据,统计所有设备相关属性信息,搭建了五层结构的核心数据,如图2所示,从上往下依次为:设备类型、采集器类型、采集分机号、设备、属性信息,将采集接口信息、模拟量分库信息、开关量分库信息、相关统计信息完整地体现于核心数据中。同时,筛选核心数据中可供用户查阅、修改的数据信息,显示于目标界面,以供用户操作。
(2)核心数据结构的设计目的是通过嵌套业务逻辑来保证所有信息的对应统一,减少监测人员的工作量,在实际生成的配置文件和界面中仅需体现部分数据信息。以配置文件中数据量最大的模拟量分库文件为例,数据结构如图4所示。核心数据、文件数据、界面数据的最基层数据内容是基本一致的。
3、实现配置功能的功能架构如图5所示,包括:类型与设备添加界面和车站配置文件,类型与设备添加界面用于新站创建或者旧站的设备增删,车站配置文件用于读取已有车站,两者均可以用于搭建核心数据结构。在核心数据结构搭建完成之后,通过其他界面,比如通过模拟量界面、开关量界面和功能配置界面对具体数据进行修改,在修改过程中不涉及结构变动,完成修改后即可生成所有配置文件。
4、用于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配置功能的软件可以采用C#进行开发,在界面设计上使用了基于DevExpress样式的WinForm开发框架,独立使用时封装为Exe,嵌套在监测程序中时封装为类库形式,生成配置文件可以以ini形式为主,部分为xml形式。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将监测信号业务逻辑内嵌于监控系统中,在创建和修改车站配置过程中能保证整套配置的准确性、统一性,既避免了监测人员在手动配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逻辑、格式错误,也提高了配置生成的效率;同时,将配置功能封装到监测系统中,并将配置文件的修改权限限制为通过监测系统修改,保证了整套监测系统的稳定性,即使配置文件出现问题,也可进行逻辑检查,提高故障排查效率。
其次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铁路信号集中监测系统的配置装置。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铁路信号集中监测系统的配置装置的方框示意图。
如图6所示,该铁路信号集中监测系统的配置装置10包括:获取模块100、搭建模块200和配置模块300。
其中,获取模块100用于获取目标车站的车站设备数据;搭建模块200用于根据车站设备数据匹配车站设备与采集器之间的关系,基于关系和所有设备的属性信息生成目标数据结构,并将目标数据结构封装于监测系统;配置模块300用于将目标监控数据输入监测系统,利用目标监控数据修改目标数据结构中的数据,生成监测系统的配置文件,并利用配置文件对监测系统进行配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车站设备数据包括设备类型和设备名称,搭建模块200用于:根据设备类型匹配设备类型、采集器类型和采集属性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以第一对应关系和设备类型与设备名称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为依据,确定所有设备的属性信息;根据第一对应关系、第二对应关系和所有设备的属性信息生成目标数据结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本申请实施例的装置10还包括:匹配模块。其中,匹配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身份标识;根据身份标识匹配用户的修改权限,使得用户在修改权限范围内修改目标数据结构和/或监控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对铁路信号集中监测系统的配置方法实施例的解释说明也适用于该实施例的铁路信号集中监测系统的配置装置,此处不再赘述。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铁路信号集中监测系统的配置装置,通过封装于监测系统目标数据结构自动生成配置文件,减少配置时间,提升配置效率,同时通过封装目标数据结构的方式,可以在创建和修改车站配置过程中保证整套配置的准确性和统一性,避免了监测人员在手动配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逻辑、格式错误,提高配置的准确性,保证了整套监测系统的稳定性,有效满足铁路运行安全的要求。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
存储器701、处理器702及存储在存储器701上并可在处理器702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702执行程序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铁路信号集中监测系统的配置方法。
进一步地,电子设备还包括:
通信接口703,用于存储器701和处理器702之间的通信。
存储器701,用于存放可在处理器702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
存储器701可能包含高速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如果存储器701、处理器702和通信接口703独立实现,则通信接口703、存储器701和处理器702可以通过总线相互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总线可以是ISA(IndustryStandard Architecture,工业标准体系结构)总线、PCI(Peripheral Component,外部设备互连)总线或EISA(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总线等。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7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可选的,在具体实现上,如果存储器701、处理器702及通信接口703,集成在一块芯片上实现,则存储器701、处理器702及通信接口703可以通过内部接口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处理器702可能是一个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或者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特定集成电路),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的铁路信号集中监测系统的配置方法。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是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N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N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N个用于实现定制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申请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应当理解,本申请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N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等。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携带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7)

1.一种铁路信号集中监测系统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系统包括多个采集器,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目标车站的车站设备数据;
根据所述车站设备数据匹配车站设备与采集器之间的关系,基于所述关系和所有设备的属性信息生成目标数据结构,并将所述目标数据结构封装于所述监测系统;以及
将目标监控数据输入所述监测系统,利用所述目标监控数据修改所述目标数据结构中的数据,生成所述监测系统的配置文件,并利用所述配置文件对所述监测系统进行配置;
还包括:
获取用户的身份标识;
根据所述身份标识匹配所述用户的修改权限,使得所述用户在所述修改权限范围内修改所述目标数据结构和/或监控数据;
所述使得所述用户在所述修改权限范围内修改所述目标数据结构和/或监控数据,包括:
获取所述监控数据的修改指令;
根据所述修改指令修改所述目标数据结构中采集数据、接口数据、模拟量分库数据、开关量分库数据和/或功能数据,得到所述目标监控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站设备数据包括设备类型和设备名称,所述根据所述车站设备数据匹配车站设备与采集器之间的关系,基于所述关系和所有设备的属性信息生成目标数据结构,包括:
根据所述设备类型匹配所述设备类型、采集器类型和采集属性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
以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和所述设备类型与设备名称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为依据,确定所述所有设备的属性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和所述所有设备的属性信息生成所述目标数据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得所述用户在所述修改权限范围内修改所述目标数据结构和/或监控数据,还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车站中车站设备的新增指令或删除指令;
根据所述新增指令新增设备,并匹配所述新增设备与采集器之间的关系和所述新增设备的属性信息,更新所述目标数据结构;或者,
根据所述删除指令删除目标设备的属性信息,更新所述目标数据结构。
4.一种铁路信号集中监测系统的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系统包括多个采集器,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车站的车站设备数据;
搭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车站设备数据匹配车站设备与采集器之间的关系,基于所述关系和所有设备的属性信息生成目标数据结构,并将所述目标数据结构封装于所述监测系统;以及
配置模块,用于将目标监控数据输入所述监测系统,利用所述目标监控数据修改所述目标数据结构中的数据,生成所述监测系统的配置文件,并利用所述配置文件对所述监测系统进行配置;
匹配模块,用于获取用户的身份标识;根据所述身份标识匹配所述用户的修改权限,使得所述用户在所述修改权限范围内修改所述目标数据结构和/或监控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站设备数据包括设备类型和设备名称,所述搭建模块用于:
根据所述设备类型匹配所述设备类型、采集器类型和采集属性之间的第一对应关系;
以所述第一对应关系和所述设备类型与设备名称之间的第二对应关系为依据,确定所述所有设备的属性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对应关系、所述第二对应关系和所述所有设备的属性信息生成所述目标数据结构。
6.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铁路信号集中监测系统的配置方法。
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以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铁路信号集中监测系统的配置方法。
CN202210503272.8A 2022-05-09 2022-05-09 铁路信号集中监测系统的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Active CN1149156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03272.8A CN114915643B (zh) 2022-05-09 2022-05-09 铁路信号集中监测系统的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03272.8A CN114915643B (zh) 2022-05-09 2022-05-09 铁路信号集中监测系统的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15643A CN114915643A (zh) 2022-08-16
CN114915643B true CN114915643B (zh) 2024-01-26

Family

ID=827660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03272.8A Active CN114915643B (zh) 2022-05-09 2022-05-09 铁路信号集中监测系统的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1564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55757A (zh) * 2022-11-04 2023-01-31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超导磁体监测系统的确定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5795322B (zh) * 2023-01-31 2023-09-26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铁路配置数据比对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73377A (zh) * 2012-04-24 2013-10-30 北京泰乐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铁路被监测信号设备的属性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WO2019232832A1 (zh) * 2018-06-06 2019-12-12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监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015647A (zh) * 2020-08-27 2020-12-01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配置项监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1012568A1 (zh) * 2019-07-25 2021-01-28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2612544A (zh) * 2020-12-24 2021-04-06 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 铁路信号监测维护系统的数据生成方法及其运行终端
WO2021073433A1 (zh) * 2019-10-16 2021-04-22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监控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3362477A (zh) * 2021-06-03 2021-09-07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3d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及其场景编辑方法
CN114116031A (zh) * 2021-11-22 2022-03-01 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选项参数同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138616A (zh) * 2022-02-07 2022-03-04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终端配置修改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73377A (zh) * 2012-04-24 2013-10-30 北京泰乐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获取铁路被监测信号设备的属性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WO2019232832A1 (zh) * 2018-06-06 2019-12-12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监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1012568A1 (zh) * 2019-07-25 2021-01-28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21073433A1 (zh) * 2019-10-16 2021-04-22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监控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2015647A (zh) * 2020-08-27 2020-12-01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配置项监控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612544A (zh) * 2020-12-24 2021-04-06 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 铁路信号监测维护系统的数据生成方法及其运行终端
CN113362477A (zh) * 2021-06-03 2021-09-07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3d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及其场景编辑方法
CN114116031A (zh) * 2021-11-22 2022-03-01 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选项参数同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138616A (zh) * 2022-02-07 2022-03-04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终端配置修改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15643A (zh) 2022-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915643B (zh) 铁路信号集中监测系统的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9302522B (zh) 测试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系统和介质
US8949770B2 (en) Automated management of software requirements verification
US20050091642A1 (en) Method and systems for learning model-based lifecycle diagnostics
US768547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software defects
CN104090776A (zh) 一种软件开发方法及系统
CN113778898B (zh) 用户界面自动化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KR20210031111A (ko) 안전인증 자료 획득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13190443A (zh) 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241370B (zh) 一种api接口类的校验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3186463B (zh) 确定软件的测试范围的方法和系统
CN111309734A (zh) 自动生成表数据的方法及系统
CN114816980A (zh) 一种嵌入式通信系统用自动测试装置及方法
Hu et al. Quality model based on ISO/IEC 9126 for internal quality of MATLAB/Simulink/Stateflow models
CN101673200A (zh) 用户输入模型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4995792B (zh) 汽车诊断设备的组件化开发方法、设备、介质及电子设备
US10372849B2 (en) Performing and communicating sheet metal simulations employing a combination of factors
JP2007249949A (ja) フォーマットする試験結果の文脈を提供する変数値を格納する装置
CN106656684B (zh) 一种网格资源可靠性监控方法及装置
CN115437940A (zh) 一种适用于金融级云平台的api接口测试方法
CN112699035B (zh) 一种多分区机载应用软件关联索引测试方法和装置
CN111933228B (zh) 用于临床研究中的项目分发与管理系统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Čepin et al. Fault tree developed by an object-based method improves requirements specification for safety-related systems
US9286124B2 (en) Simulating the performance of medical-engineering procedures in a client-server environment
CN111694752A (zh) 应用测试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