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11871A - 一种异构dcs监控系统的数据桥接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异构dcs监控系统的数据桥接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911871A CN114911871A CN202210599361.7A CN202210599361A CN114911871A CN 114911871 A CN114911871 A CN 114911871A CN 202210599361 A CN202210599361 A CN 202210599361A CN 114911871 A CN114911871 A CN 11491187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figuration
- data
- conversion
- configuration data
- bit numb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8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9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77 rend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7—Replication, distribution or synchronisation of data between databases or within a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Distributed database system architectures therefor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003—Monitor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computing system or computing system component being monitored
- G06F11/3006—Monitor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computing system or computing system component being monitored where the computing system is distributed, e.g. networked systems, clusters, multiprocessor system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003—Monitor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computing system or computing system component being monitored
- G06F11/302—Monitoring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computing system or computing system component being monitored where the computing system component is a software system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051—Monitoring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computing system or of the computing system component, e.g. monitoring the presence of processing resources, peripherals, I/O links, software program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3—Updating
- G06F16/2365—Ensuring data consistency and integrity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esting And Monitoring For Control Systems (AREA)
- Hardware Redundancy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异构DCS监控系统的数据桥接方法和装置,异构DCS监控系统包括传统DCS架构和web端,该方法和装置为当传统DCS架构的第一组态数据被修改并实现组态发布后,对第一组态数据进行组态转换,得到第二组态数据,第二组态数据能够被web端识别;当组态转换完成后,向web端发出转换完成通知;根据转换完成通知拉取第二组态数据;利用第二组态数据对web端执行数据更新。从中可以看出,数据桥接过程中甚少或无需人工干预,通过桥接过程即完成了两架构之间的数据同步,从而节省了人力物力;且与人工干预相比,保证了两套架构之间数据的一致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自动控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异构DCS监控系统的数据桥接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DCS监控系统一般有C/S和B/S两种架构,一般来说,同一系统供应商的不同架构是相互独立的,并且各自具备独立的数据库、服务器和监控界面。在一个现场的DCS监控系统同时包括传统DCS架构和web端的情况下,当修改传统DCS架构中组态结构、位号或者流程图等数据时,目前无法做使web端与传统DCS架构之间进行数据互通和同步更新,需要运维人员对两架构同时进行修改,并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工作量巨大,从而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异构DCS监控系统的数据桥接方法和装置,用于将传统DCS架构的数据同步至web端,以节省人力物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现提出的方案如下:
一种异构DCS监控系统的数据桥接方法,所述异构DCS监控系统包括传统DCS架构和web端,所述数据桥接方法包括步骤:
当传统DCS架构的第一组态数据被修改并实现组态发布后,对所述第一组态数据进行组态转换,得到第二组态数据,所述第二组态数据能够被所述web端识别;
当所述组态转换完成后,向所述web端发出转换完成通知;
根据所述转换完成通知拉取所述第二组态数据;
利用所述第二组态数据对所述web端执行数据更新。
可选的,所述第一组态数据包括流程图、趋势画面、位号表和用户权限中的部分或全部。
可选的,所述对所述第一组态数据进行组态转换,得到第二组态数据,包括步骤:
利用差分转换方式对所述流程图进行转换,得到所述web端可识别的Json对象,并将所述Json对象存储为Json文本文件。
可选的,所述对所述第一组态数据进行组态转换,得到第二组态数据,包括步骤:
将所述趋势画面中的所有配置信息提取出来,并将所述所有配置信息存储为Json文本文件。
可选的,所述对所述第一组态数据进行组态转换,得到第二组态数据,包括步骤:
提取所述位号表,并将所述位号表存储为Json文本文件,所述Json文本文件中包括所述位号表的位号名和描述信息。
可选的,所述对所述第一组态数据进行组态转换,得到第二组态数据,包括步骤:
提取所述用户权限的用户权限信息,并将所述用户权限信息存储为Json文本文件。
一种异构DCS监控系统的数据桥接装置,所述异构DCS监控系统包括传统DCS架构和web端,所述数据桥接装置包括:
组态转换模块,被配置为当传统DCS架构的第一组态数据被修改并实现组态发布后,对所述第一组态数据进行组态转换,得到第二组态数据,所述第二组态数据能够被所述web端识别;
网络请求模块,被配置为当所述组态转换完成后,向所述web端发出转换完成通知;
文件拉取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转换完成通知拉取所述第二组态数据;
更新执行模块,被配置为利用所述第二组态数据对所述web端执行数据更新。
可选的,所述第一组态数据包括流程图、趋势画面、位号表和用户权限中的部分或全部。
可选的,所述组态转换模块包括:
第一转换单元,被配置为利用差分转换方式对所述流程图进行转换,得到所述web端可识别的Json对象,并将所述Json对象存储为Json文本文件。
可选的,所述组态转换模块包括:
第二转换单元,被配置为将所述趋势画面中的所有配置信息提取出来,并将所述所有配置信息存储为Json文本文件。
可选的,所述所述组态转换模块包括:
第三转换单元,被配置为提取所述位号表,并将所述位号表存储为Json文本文件,所述Json文本文件中包括所述位号表的位号名和描述信息。
可选的,所述状态转换模块包括:
第四转换单元,被配置为提取所述用户权限的用户权限信息,并将所述用户权限信息存储为Json文本文件。
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异构DCS监控系统的数据桥接方法和装置,异构DCS监控系统包括传统DCS架构和web端,该方法和装置为当传统DCS架构的第一组态数据被修改并实现组态发布后,对第一组态数据进行组态转换,得到第二组态数据,第二组态数据能够被web端识别;当组态转换完成后,向web端发出转换完成通知;根据转换完成通知拉取第二组态数据;利用第二组态数据对web端执行数据更新。从中可以看出,数据桥接过程中甚少或无需人工干预,通过桥接过程即完成了两架构之间的数据同步,从而节省了人力物力;且与人工干预相比,保证了两套架构之间数据的一致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异构DCS监控系统的数据桥接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异构DCS监控系统的数据桥接装置的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异构DCS监控系统的数据桥接装置的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又一种异构DCS监控系统的数据桥接装置的框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又一种异构DCS监控系统的数据桥接装置的框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又一种异构DCS监控系统的数据桥接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的方案应用于异构DCS监控系统,该系统至少包括传统DCS系统和web端,web端用于实现监控数据的显示输出等,为解决现在实现传统DCS架构和web端之间数据同步工作量大的问题,特提出如下实施例。
实施例一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异构DCS监控系统的数据桥接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异构DCS监控系统的数据桥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对第一组态数据进行组态转换,得到第二组态数据。
该第一组态数据是指上述传统DCS架构内的流程图、趋势画面、位号表和用户权限等,也可以包括其中一部分。当这些数据因为被修改而发生变化时并实现组态发布后,对该第一组态数据进行组态转换,得到能够被web端识别的第二组态数据。
鉴于第一组态数据包括但不限于流程图、趋势画面、位号表和用户权限等,针对上述数据的不同特点,特提出如下具体的组态转换方案。
S11、利用差分转换方式对所述流程图进行转换。
所有的组态转换都是在web端的组态目录下完成,与Web端运行期使用的运行目录隔离,防止组态转换过程中对web端监控造成影响。转换完成后,将所有第二组态数据拷贝至运行目录。
由于流程图的数据量大,文件多,因此本申请采用差分转换的方式对流程图进行转换。具体过程为,遍历所有流程图文件,比较流程图文件的MD5码是否有变化,如果有变化加入待转换队列。遍历完成后,启动工作线程,转换队列中的所有流程图。差分转换的方式可最大化流程图转换效率。流程图转换内容包括页面信息和图元信息。
页面信息如页面尺寸、位置,背景样式、模板以及背景图片等;图元信息包括矩形、椭圆、扇形、圆角矩形、直线、折线、曲线、扇形、弦、多边形、文字等基本图元,以道、棒状图、报警图例、图片、按钮、表格等由基本图元组合而成的复合图元,以及传统DCS架构特有的控件图元,例如趋势控件,报警统计控件等。
在流程图进行转换时,将所有图元均转换为web端可识别的Json对象,并在转换后存储为Json文本文件。流程图转换的另一部分是图元动态动作的转换,传统DCS架构支持图元随着绑定数据的变化而进行效果的变换,例如图元的可见与隐藏、比例填充、缩放、移动、背景色变化、背景闪烁、转动、边线颜色变化等。上述动作主要是用户单击图元时执行特定的单击响应动作。
将图元动作动态的数据源以约定好的格式转换到图元的动态类中,并将随数据源变化而变化的图元属性值一并转换到动态类中(例如数据在0-50间背景色为红色,50-100间背景色为绿色),该动态类作为图元属性的一部分写入到图元的Json文本文件中。
S12、将趋势画面中的所有配置信息提取出来并存储为Json文本文件。
在转换过程中,先遍历传统DCS架构中的所有趋势画面,将趋势画面中的所有配置信息提取出来,并将其转为json文件文件。
S13、提取位号表并存储为Json文本文件。
转换时,将传统DCS架构的位号表转换为Web端的位号表,并以位号名作为关键字将位号表内的详细信息转换为Json文本文件进行存储。转换后的位号表存储了传统DCS监控位号的所有信息,不仅包括位号名、描述,还包括位号的其他所有信息,保证两套异构系统间数据的一致性。
S14、提取所述用户权限的用户权限信息并存储为Json文本文件。
用户权限包括对流程图、趋势画面的访问权限以及位号的访问权限登,在组态转换时,将相应权限信息以Json文本文件格式写入数据库文件,并与对应用户关联,保证Web端在登录监控时,与传统DCS的权限一致。
S2、当组态转换完成后向web端发出转换完成通知。
该通知是在上述组态转换完成后自动生成或者基于用户的操作生成,该通知生成后基于连接传统DCS架构与web端之间的网络或直连数据线传送至该web端。一般而言,该转换完成通知会显示在web端的显示界面上,以使用户及时获得该通知。
S3、根据转换完成通知拉取第二组态数据。
即当用户根据所显示的转换完成通知实现某种操作后,如点击web端的显示界面的相应按钮时,web端自动拉取该第二组态数据,并将该第二组态数据存入上述web端的运行目录内。
S4、利用第二组态数据对web端执行数据更新。
鉴于来源于第一组态数据包括但不限于流程图、趋势画面、位号表和用户权限,因此来源与该第一组态数据的第二组态数据也包括上述流程图、趋势画面、位号表和用户权限,在基于第二组态数据对web端进行数据更新时,具体操作内容如下:
将流程图的Json文本文件解析成Web流程图的Json类,并根据文本文件中记录的页面以及图元信息在web端的显示界面如浏览器页面进行渲染,完成流程图的绘制及显示。在Web端针对图元的文本文件进行渲染的同时,读取动态动作属性,并解析出数据源向服务端订阅该数据的实时值,并根据实时值与动态存档的属性值进行解析,完成动态的执行。
Web端读取趋势画面的Json文本文件后,根据文本文件中记录的趋势页面属性对浏览器的趋势页进行渲染,达到与传统DCS架构的趋势页相同的效果,并向服务端订阅存档中记录的趋势位号,拿到实时值后在页面中进行趋势曲线的绘制。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异构DCS监控系统的数据桥接方法,异构DCS监控系统包括传统DCS架构和web端,该方法为当传统DCS架构的第一组态数据被修改并实现组态发布后,对第一组态数据进行组态转换,得到第二组态数据,第二组态数据能够被web端识别;当组态转换完成后,向web端发出转换完成通知;根据转换完成通知拉取第二组态数据;利用第二组态数据对web端执行数据更新。从中可以看出,数据桥接过程中甚少或无需人工干预,通过桥接过程即完成了两架构之间的数据同步,从而节省了人力物力;且与人工干预相比,保证了两套架构之间数据的一致性。
实施例二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异构DCS监控系统的数据桥接装置的框图。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异构DCS监控系统的数据桥接装置包括组态转换模块10、网络请求模块20、文件拉取模块30和更新执行模块40。
组态转换模块用于对第一组态数据进行组态转换,得到第二组态数据。
该第一组态数据是指上述传统DCS架构内的流程图、趋势画面、位号表和用户权限等,也可以包括其中一部分。当这些数据因为被修改而发生变化时并实现组态发布后,对该第一组态数据进行组态转换,得到能够被web端识别的第二组态数据。
鉴于第一组态数据包括但不限于流程图、趋势画面、位号表和用户权限等,针对上述数据的不同特点,该模块需要执行不同的操作,基于此该组态转换模块还包括第一转换单元11、第二转换单元12、第三转换单元13和第四转换单元14中的部分或全部,如图3~图6所示。
第一转换单元用于利用差分转换方式对所述流程图进行转换。
所有的组态转换都是在web端的组态目录下完成,与Web端运行期使用的运行目录隔离,防止组态转换过程中对web端监控造成影响。转换完成后,将所有第二组态数据拷贝至运行目录。
由于流程图的数据量大,文件多,因此本申请采用差分转换的方式对流程图进行转换。具体过程为,遍历所有流程图文件,比较流程图文件的MD5码是否有变化,如果有变化加入待转换队列。遍历完成后,启动工作线程,转换队列中的所有流程图。差分转换的方式可最大化流程图转换效率。流程图转换内容包括页面信息和图元信息。
页面信息如页面尺寸、位置,背景样式、模板以及背景图片等;图元信息包括矩形、椭圆、扇形、圆角矩形、直线、折线、曲线、扇形、弦、多边形、文字等基本图元,以道、棒状图、报警图例、图片、按钮、表格等由基本图元组合而成的复合图元,以及传统DCS架构特有的控件图元,例如趋势控件,报警统计控件等。
在流程图进行转换时,将所有图元均转换为web端可识别的Json对象,并在转换后存储为Json文本文件。流程图转换的另一部分是图元动态动作的转换,传统DCS架构支持图元随着绑定数据的变化而进行效果的变换,例如图元的可见与隐藏、比例填充、缩放、移动、背景色变化、背景闪烁、转动、边线颜色变化等。上述动作主要是用户单击图元时执行特定的单击响应动作。
将图元动作动态的数据源以约定好的格式转换到图元的动态类中,并将随数据源变化而变化的图元属性值一并转换到动态类中(例如数据在0-50间背景色为红色,50-100间背景色为绿色),该动态类作为图元属性的一部分写入到图元的Json文本文件中。
第二转换单元用于将趋势画面中的所有配置信息提取出来并存储为Json文本文件。
在转换过程中,先遍历传统DCS架构中的所有趋势画面,将趋势画面中的所有配置信息提取出来,并将其转为json文件文件。
第三转换单元用于提取位号表并存储为Json文本文件。
转换时,将传统DCS架构的位号表转换为Web端的位号表,并以位号名作为关键字将位号表内的详细信息转换为Json文本文件进行存储。转换后的位号表存储了传统DCS监控位号的所有信息,不仅包括位号名、描述,还包括位号的其他所有信息,保证两套异构系统间数据的一致性。
第四转换单元用于提取所述用户权限的用户权限信息并存储为Json文本文件。
用户权限包括对流程图、趋势画面的访问权限以及位号的访问权限登,在组态转换时,将相应权限信息以Json文本文件格式写入数据库文件,并与对应用户关联,保证Web端在登录监控时,与传统DCS的权限一致。
网络请求模块用于当组态转换完成后向web端发出转换完成通知。
该通知是在上述组态转换完成后自动生成或者基于用户的操作生成,该通知生成后基于连接传统DCS架构与web端之间的网络或直连数据线传送至该web端。一般而言,该转换完成通知会显示在web端的显示界面上,以使用户及时获得该通知。
文件拉取模块用于根据转换完成通知拉取第二组态数据。
即当用户根据所显示的转换完成通知实现某种操作后,如点击web端的显示界面的相应按钮时,web端自动拉取该第二组态数据,并将该第二组态数据存入上述web端的运行目录内。
更新执行模块用于利用第二组态数据对web端执行数据更新。
鉴于来源于第一组态数据包括但不限于流程图、趋势画面、位号表和用户权限,因此来源与该第一组态数据的第二组态数据也包括上述流程图、趋势画面、位号表和用户权限,在基于第二组态数据对web端进行数据更新时,具体操作内容如下:
将流程图的Json文本文件解析成Web流程图的Json类,并根据文本文件中记录的页面以及图元信息在web端的显示界面如浏览器页面进行渲染,完成流程图的绘制及显示。在Web端针对图元的文本文件进行渲染的同时,读取动态动作属性,并解析出数据源向服务端订阅该数据的实时值,并根据实时值与动态存档的属性值进行解析,完成动态的执行。
Web端读取趋势画面的Json文本文件后,根据文本文件中记录的趋势页面属性对浏览器的趋势页进行渲染,达到与传统DCS架构的趋势页相同的效果,并向服务端订阅存档中记录的趋势位号,拿到实时值后在页面中进行趋势曲线的绘制。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异构DCS监控系统的数据桥接方法,异构DCS监控系统包括传统DCS架构和web端,该方法为当传统DCS架构的第一组态数据被修改并实现组态发布后,对第一组态数据进行组态转换,得到第二组态数据,第二组态数据能够被web端识别;当组态转换完成后,向web端发出转换完成通知;根据转换完成通知拉取第二组态数据;利用第二组态数据对web端执行数据更新。从中可以看出,数据桥接过程中甚少或无需人工干预,通过桥接过程即完成了两架构之间的数据同步,从而节省了人力物力;且与人工干预相比,保证了两套架构之间数据的一致性。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实施例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终端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终端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终端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2)
1.一种异构DCS监控系统的数据桥接方法,所述异构DCS监控系统包括传统DCS架构和web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桥接方法包括步骤:
当传统DCS架构的第一组态数据被修改并实现组态发布后,对所述第一组态数据进行组态转换,得到第二组态数据,所述第二组态数据能够被所述web端识别;
当所述组态转换完成后,向所述web端发出转换完成通知;
根据所述转换完成通知拉取所述第二组态数据;
利用所述第二组态数据对所述web端执行数据更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桥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态数据包括流程图、趋势画面、位号表和用户权限中的部分或全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桥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一组态数据进行组态转换,得到第二组态数据,包括步骤:
利用差分转换方式对所述流程图进行转换,得到所述web端可识别的Json对象,并将所述Json对象存储为Json文本文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桥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一组态数据进行组态转换,得到第二组态数据,包括步骤:
将所述趋势画面中的所有配置信息提取出来,并将所述所有配置信息存储为Json文本文件。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桥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一组态数据进行组态转换,得到第二组态数据,包括步骤:
提取所述位号表,并将所述位号表存储为Json文本文件,所述Json文本文件中包括所述位号表的位号名和描述信息。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桥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一组态数据进行组态转换,得到第二组态数据,包括步骤:
提取所述用户权限的用户权限信息,并将所述用户权限信息存储为Json文本文件。
7.一种异构DCS监控系统的数据桥接装置,所述异构DCS监控系统包括传统DCS架构和web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桥接装置包括:
组态转换模块,被配置为当传统DCS架构的第一组态数据被修改并实现组态发布后,对所述第一组态数据进行组态转换,得到第二组态数据,所述第二组态数据能够被所述web端识别;
网络请求模块,被配置为当所述组态转换完成后,向所述web端发出转换完成通知;
文件拉取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转换完成通知拉取所述第二组态数据;
更新执行模块,被配置为利用所述第二组态数据对所述web端执行数据更新。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数据桥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态数据包括流程图、趋势画面、位号表和用户权限中的部分或全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桥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态转换模块包括:
第一转换单元,被配置为利用差分转换方式对所述流程图进行转换,得到所述web端可识别的Json对象,并将所述Json对象存储为Json文本文件。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桥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态转换模块包括:
第二转换单元,被配置为将所述趋势画面中的所有配置信息提取出来,并将所述所有配置信息存储为Json文本文件。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桥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组态转换模块包括:
第三转换单元,被配置为提取所述位号表,并将所述位号表存储为Json文本文件,所述Json文本文件中包括所述位号表的位号名和描述信息。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数据桥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转换模块包括:
第四转换单元,被配置为提取所述用户权限的用户权限信息,并将所述用户权限信息存储为Json文本文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599361.7A CN114911871A (zh) | 2022-05-30 | 2022-05-30 | 一种异构dcs监控系统的数据桥接方法和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599361.7A CN114911871A (zh) | 2022-05-30 | 2022-05-30 | 一种异构dcs监控系统的数据桥接方法和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911871A true CN114911871A (zh) | 2022-08-16 |
Family
ID=827686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599361.7A Pending CN114911871A (zh) | 2022-05-30 | 2022-05-30 | 一种异构dcs监控系统的数据桥接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911871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412601A (zh) * | 2022-08-26 | 2022-11-29 | 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获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非易失性存储介质 |
-
2022
- 2022-05-30 CN CN202210599361.7A patent/CN114911871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412601A (zh) * | 2022-08-26 | 2022-11-29 | 浙江中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获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非易失性存储介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079047B (zh) | 一种面向web的页面构建系统 | |
DE69310214T2 (de) | Dialogsystem | |
CN105528418B (zh) | 一种设计文档生成方法及装置 | |
CN109460232A (zh) | 一种组态页面的制作和监控方法 | |
CN110633436B (zh) | 可视化、自定义全景编辑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设备 | |
CN111611518A (zh) | 基于Html5的可视化展示页面自动发布方法及系统 | |
CN111459501A (zh) | 基于SVG的Web组态画面存储与展示系统和方法及介质 | |
US20240160410A1 (en) |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Platform, Micro-program Generation Method, an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 |
CN111949256A (zh) | 网页实时预览编辑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JP2014164560A (ja) | 動的マニュアル作成装置及びその方法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
CN101799753A (zh) | 一种实现树形结构的方法及装置 | |
CN112269576A (zh) | 一种组件展示方法、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 |
WO2013143283A1 (zh) | 一种文档处理方法、装置和编辑器 | |
CN111651966A (zh) | 数据报告文件生成方法、装置与电子设备 | |
CN114911871A (zh) | 一种异构dcs监控系统的数据桥接方法和装置 | |
CN116245052A (zh) | 一种图纸迁移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
CN110175026B (zh) | 一种网页可视化编辑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KR20120000595A (ko) | 멀티플랫폼에서 구동되는 온라인 멀티미디어 콘텐츠 제작툴 제공 방법 및 시스템 | |
CN109819332B (zh) | 一种用于提高获取节目数据性能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1538878A (zh) | 一种基于qt的数据采集平台数据的展示方法及装置 | |
CN116628967A (zh) | 一种智慧工厂数字孪生系统 | |
CN115170700A (zh) | 基于Flutter框架实现CSS动画的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2596732B (zh) | 一种电子教材制作方法及系统 | |
CN112631571B (zh) | 一种web编辑器内组件的联动方法及装置 | |
CN112700555B (zh) | 高可配组态化3d数据可视化实现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after: No. 309 Liuhe Road, Binjiang District,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High tech Zone) Applicant after: Zhongko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six, No. 309, Binjiang District Road, Hangzhou, Zhejiang Applicant before: ZHEJIANG SUPC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