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00250A - 双模通信测试装置、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双模通信测试装置、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00250A
CN114900250A CN202210359964.XA CN202210359964A CN114900250A CN 114900250 A CN114900250 A CN 114900250A CN 202210359964 A CN202210359964 A CN 202210359964A CN 114900250 A CN114900250 A CN 1149002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al
mode
mode communication
end module
transce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5996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00250B (zh
Inventor
刘庆扬
付美明
王康
王祥
李铮
史兵
毛珊珊
冯少力
逄林
苗松
兰志丹
宋大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Gridcom Co Ltd
Shenzhen Zhixin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Gridcom Co Ltd
Shenzhen Zhixin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Gridcom Co Ltd, Shenzhen Zhixin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Gridco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5996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00250B/zh
Publication of CN1149002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002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002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002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10Monitoring; Testing of transmit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20Monitoring; Testing of recei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1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switching fabric constru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30Peripheral units, e.g. input or output 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模通信测试装置、系统及方法,该装置包括服务器主板、交换机板卡和双模收发前端模组,服务器主板与交换机板卡相连,交换机板卡与双模收发前端模组相连,双模收发前端模组用于连接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其中,双模收发前端模组用于接收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发送的发射帧,并通过交换机板卡将发射帧转发给服务器主板,服务器主板通过交换机板卡配置双模收发前端模组的组网角色,并在接收到发射帧时根据测试用例模拟组网角色,以生成相应的回复帧,以及根据发射帧和回复帧确定测试结果。根据本发明的双模通信测试装置、系统及方法,硬件结构简单、尺寸小,扩展灵活,并且在测试过程中不需要移动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的位置,操作简便。

Description

双模通信测试装置、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双模通信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模通信测试装置、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发布的《Q/GDW 12087.1—2020双模通信互联互通技术规范》,在《Q/GDW 11612.1—2016低压电力线宽带载波通信互联互通技术规范》的基础上通信方式新增了无线,修订了数据链路层,支持无线长短帧,电力线载波物理层部分保持不变。在相关技术中,双模通信单元具有载波和无线两种通信方式,由于标准新增无线通信,而相关技术中的通信测试系统仅适用于测试载波通信单元,无法测试双模通信单元,因此,需要提供能够测试双模通信单元的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双模通信测试装置,该装置硬件结构简单、尺寸小,扩展灵活,并且在测试过程中不需要移动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的位置,操作简便。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双模通信测试系统。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双模通信测试方法。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双模通信测试装置,所述双模通信测试装置包括服务器主板、交换机板卡和双模收发前端模组,所述服务器主板与所述交换机板卡相连,所述交换机板卡与所述双模收发前端模组相连,所述双模收发前端模组用于连接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其中,所述双模收发前端模组用于接收所述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发送的发射帧,并通过所述交换机板卡将所述发射帧转发给所述服务器主板;所述服务器主板通过所述交换机板卡配置所述双模收发前端模组的组网角色,并在接收到所述发射帧时根据测试用例模拟所述组网角色,以生成相应的回复帧,以及根据所述发射帧和所述回复帧确定测试结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双模通信测试装置,采用服务器主板配置双模收发前端模组的组网角色,并在服务器主板上模拟组网角色运行以对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进行测试,硬件结构简单、尺寸小,扩展灵活,并且在测试过程中不需要移动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的位置,操作简便。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交换机板卡包括交换机芯片和多个网口,所述交换机芯片与所述服务器主板相连,每个所述网口连接一个所述双模收发前端模组。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交换机板卡还包括定位模块,所述定位模快与所述交换机芯片相连,所述交换机芯片通过所述定位模块获取时钟信息,并将所述时钟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器主板和所述双模收发前端模组。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双模收发前端模组包括定时器,所述双模收发前端模组根据所述时钟信息维护所述定时器,以实现网络时钟同步。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双模收发前端模组还包括本地寄存器,所述本地寄存器存储收发时延数据,所述双模收发前端模组在数据收发时根据所述收发时延数据维护网络时隙。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交换机板卡还包括调试接口,所述调试接口与所述交换机芯片相连,所述调试接口用于调试所述交换机芯片的配置程序。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双模收发前端模组包括FPGA单元、载波收发单元和无线收发单元,所述FPGA单元分别与所述载波收发单元和所述无线收发单元相连,所述双模收发前端模组通过所述FPGA单元和所述载波收发单元收发载波通信帧,并通过所述FPGA单元和所述无线收发单元收发无线通信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FPGA单元包括第一信号处理器和第二信号处理器,所述第一信号处理器与所述载波收发单元相连,所述第二信号处理器与所述无线收发单元相连,所述第一信号处理器被配置为对所述载波通信帧进行编码译码处理,所述第二信号处理器被配置为对所述无线通信帧进行编码译码处理。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FPGA单元还包括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分别与所述第一信号处理器和所述第二信号处理器相连,所述中央处理器被配置为接收所述发射帧,对所述发射帧进行解帧处理和组帧处理,并将处理后的发射帧发送至所述第一信号处理器或所述第二信号处理器。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双模通信测试系统,所述双模通信测试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根据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双模通信测试装置,所述双模通信测试装置用于对所述至少一个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进行测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双模通信测试系统,采用服务器主板配置双模收发前端模组的组网角色,并在服务器主板上模拟组网角色运行以对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进行测试,硬件结构简单、尺寸小,扩展灵活,并且在测试过程中不需要移动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的位置,操作简便。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双模通信测试方法,所述双模通信测试方法包括:通过交换机板卡配置双模收发前端模组的组网角色,并通过所述交换机板卡接收所述双模收发前端模组转发的发射帧,其中,所述发射帧由所述双模收发前端模组连接的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发出;根据测试用例模拟所述组网角色,以生成相应的回复帧;根据所述发射帧和所述回复帧确定测试结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双模通信测试方法,通过配置双模收发前端模组的组网角色,并模拟组网角色运行以对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进行测试,硬件结构简单、尺寸小,扩展灵活,并且在测试过程中不需要移动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的位置,操作简便。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双模通信测试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双模通信测试系统的场景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前导符的格式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双模通信测试装置的双模收发前端模组的结构框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双模通信测试系统的结构框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双模通信测试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为清楚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双模通信测试装置、系统及方法,下面结合图1所示的双模通信测试装置的结构框图进行描述。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双模通信测试装置100包括服务器主板10、交换机板卡20和双模收发前端模组30,服务器主板10与交换机板卡20相连,交换机板卡20与双模收发前端模组30相连,双模收发前端模组30用于连接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其中,双模收发前端模组30用于接收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发送的发射帧,并通过交换机板卡20将发射帧转发给服务器主板10;服务器主板10通过交换机板卡20配置双模收发前端模组30的组网角色,并在接收到发射帧时根据测试用例模拟组网角色,以生成相应的回复帧,以及根据发射帧和回复帧确定测试结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双模通信测试装置100,采用服务器主板10配置双模收发前端模组30的组网角色,并在服务器主板10上模拟组网角色运行以对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进行测试,硬件结构简单、尺寸小,扩展灵活,并且在测试过程中不需要移动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的位置,操作简便。
具体地,双模收发前端模组30的组网角色可为CCO(Central Coordinator,中央协调器)或者STA(Station,站点),可以理解,在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为CCO时,可以配置其连接的双模收发前端模组30为CCO;在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为STA时,可以配置其连接的双模收发前端模组30为STA。请结合图2,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CCO1为一个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可以配置与CCO1连接的双模收发前端模组1为CCO;STA11为一个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可以配置与STA11连接的双模收发前端模组2为STA;STA12为一个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可以配置与STA12连接的双模收发前端模组3为STA,如此类推。
双模通信测试装置100包括至少一个双模收发前端模组30。在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通过双模收发前端模组30连接到双模通信测试装置100后,双模通信测试装置100的服务器主板10能够配置CCO/STA个数、网络个数、网络层级、邻居网络MAC地址表、网络中继能力(带载能力,后续可挂载的节点数量),进而对每个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对应的双模收发前端模组30进行映射,并配置对应的双模收发前端模组30的组网角色为CCO或STA。服务器主板10可运行主进程服务器程序和数据帧记录服务器。
进一步地,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之间的通信由双模收发前端模组30代为收发,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发送的发射帧被双模收发前端模组30转发至服务器主板10,由服务器主板10根据测试用例在进程中生成对应的模拟的CCO/STA进程,从而在网络层模拟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实体CCO/STA)的网络行为。可以理解,多个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与双模通信测试装置100连接并组成实体双模网络,实体双模网络包括实体的CCO、STA,每个实体的CCO、STA均为一个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同时服务器主板10可根据测试用例生成模拟双模网络,模拟双模网络包括模拟的CCO、STA,该模拟双模网络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发送的发射帧模拟对应的回复帧,并通过双模收发前端模组30发送至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也就是说,在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的交互中,通过网络链路层直连,不需要通过物理层中转。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发送的发射帧统一汇总到数据帧记录服务器,不转发到对应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回复帧由模拟CCO/STA进程生成,再经过双模收发前端模组30发送至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
双模通信测试装置100记录所有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的的发射帧,在交换过程不判别数据准确性,由服务器主板10比对发射帧和回复帧,完成结果分析,定位故障和缺陷。双模通信测试装置100能够根据预先设置的测试用例替代实体的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发送正常数据通信帧、转发异常帧,测试协议一致性、互换性等,双模通信测试装置100通过模拟正常数据帧、异常数据帧模拟各种故障、网络拓扑层级、网络容量等。
在某些实施例中,服务器主板10能够完整模拟全组网通信链路流程,通过服务器主板10设置CCO数量,构造多个网络,软件配置各个网络STA的数量,单独配置每个STA的上下行物理参数、网络特性,排列组合生成各种类型的测试用例,可任意设置故障类型,故障模拟仿真简单,即需要测试哪些类型网络、哪类故障,只需要配置对应的程序参数,模拟程序和外部连接的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一样,在网络测试中,可单独记录测试过程,评价网络性能和故障影响范围。
可以理解的是,在双模通信测试装置100仅连接一个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的情况下,通过在服务器主板10模拟CCO/STA进程的方式,也能够完成完成物理层、协议一致性、互操作性测试。模拟CCO/STA进程中CCO和STA数量、网络层级可以根据测试用例动态设置和更新。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交换机板卡20包括交换机芯片22和多个网口24,交换机芯片22与服务器主板10相连,每个网口24连接一个双模收发前端模组30。
如此,交换机板卡20能够连接多个双模收发前端模组30,多个双模收发前端模组30可连接多个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从而能够同时对多个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进行测试,提高了双模通信测试装置100的测试能力,便于进行多层级测试、大规模网络测试。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发明中,多层级测试、大规模网络测试不依赖单个STA性能。此外,由于一个网口24连接一个双模收发前端模组30,一个双模收发前端模组30连接一个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测试过程不需要移动STA,不需要人工干预即可完成全性能测试;并且扩展简单,可以支持最大任意节点容量的扩充;并且支持远程升级,支持测试方案用例共享通用。
可选地,服务器主板10与交换机板卡20之间采用高速总线PCIe连接,从而有效减小交换机板卡20与服务器主板10之间的转发时延。网口24可包括PHY芯片,PHY芯片与双模收发前端模组30可通过SFP+相连。PHY芯片还与交换机芯片22相连。
实体双模网络的网络拓扑模型可以利用交换机芯片特征,通过配置VLAN实现每个层级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数量的配置。模拟双模网络的网络拓扑模型可由服务器主板10模拟生成,模拟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的收发流程。双模通信测试的1-15级中继由网口24的VLAN模拟,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路由表与网络路由表保持一致,在一个VLAN的数据帧都会被转发到对应的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
在多个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进行实体双模网络的组网过程中,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CCO启动组网并发送信标帧,双模收发前端模组30在接收到信标帧之后,转发至交换机板卡20,由交换机板卡20发送全网广播帧,从而连接双模通信测试装置100的全部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均能够收到双模收发前端模组30转发的信标帧。在收到信标帧之后,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发起注册申请,若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CCO侦听到的注册申请对应的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的地址属于自身网络路由表,则回复确认帧,允许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入网;若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CCO侦听到的注册申请对应的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的地址请求入网帧不属于自身网络路由表,则注册申请丢失,不做任何处理。入网的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在收到其他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的请求入网帧,先判断该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的地址是否在自己的网络路由表内,如果在,则转发请求入网帧到CCO或者对应的上一级STA,如果不在,则不做任何处理。可以理解,在实体双模网络中,一个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STA可以作为其他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STA的代理协调器,代理协调器可以转发自身网络路由表内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STA发送的数据帧至CCO或者上一级代理协调器。
在某些实施例中,当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的数量较多而一个双模通信测试装置100的双模收发前端模组30的数量有限时,可以通过将多个双模通信测试装置100的高速网络口连接在一起,实现网络容量的增加,达到同时测试多个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多个并行的通信网络的效果。多个双模通信测试装置100连接在一起时,可通过任意一个双模通信测试装置100的服务器主板10进行通信测试。不同网络之间通过交换机板卡20的网口24划分VLAN,在一个VLAN的CCO和STA可以通信,不在一个VLAN的CCO或STA不能通信,从而通过VLAN特性,实现多个网络同时测试。
可以理解,设置多个CCO和STA在一个VLAN,在一个网络之间的CCO和STA可侦听到对应的数据帧,从而能够模拟多网络并存和网络间的CCO并存干扰、CCO和STA间的串扰、不同网络STA的干扰。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交换机板卡20还包括定位模块26,定位模块26与交换机芯片22相连,交换机芯片22通过定位模块26获取时钟信息,并将时钟信息发送至服务器主板10和双模收发前端模组30。
如此,服务器主板10和双模收发前端模组30均能够通过交换机板卡20实现网络时钟同步。
具体地,定位模块26可包括GPS模块或北斗模块。
在一个例子中,交换机芯片22内置1588V2协议,从而交换机芯片22能够将时钟信息广播至每个双模收发前端模组30。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双模收发前端模组30包括定时器,双模收发前端模组30根据时钟信息维护定时器,以实现网络时钟同步。
可以理解,双模收发前端模组30根据接收到的时钟信息维护本端口定时器,从而在数据收发时进行补偿时间差,实现网络时钟同步。同时,双模收发前端模组30能够确定具体发送时隙,从而物理层测试、协议测试中时隙管理精确,可快速定位各STA时隙管理误差值、时钟超差。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双模收发前端模组30还包括本地寄存器,本地寄存器存储收发时延数据,双模收发前端模组30在数据收发时根据收发时延数据维护网络时隙。
具体地,收发时延数据可由服务器主板10下发至双模收发前端模组30的本地寄存器。收发时延数据可包括网络交换芯片时延、数据帧组帧时延和数据帧解帧时延,其中,网络交换芯片时延、数据帧组帧时延和数据帧解帧时延能够预先通过专用仪表测试获得。在双模收发前端模组30维护本端口定时器时,在获取到收发时延数据后在发射端补充时延。
进一步地,考虑到双模收发前端模组30的物理层协议前导符的冗余设计,为了补充时延,可调节前导符的符号个数、发射时间长度,通过时间戳计算时间差,截取标准前导符的起始部分抵消中间延时。
在某些实施例中,双模通信标准设计了13个前导符,每个前导符发送时间为一个OFDM符号时间40.96us,采用前半个符号时间补充转发延时,不影响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接收成功率,双模通信帧判别通常选择在最后2.5个符号变位位置,判断为起始位置,并完成帧接收同步,此方法不影响任何性能,实际应用中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在触发接收时,一般未接收到前半个前导符号。进一步地,请结合图3,前导符包括10.5个SYNCP和2.5个SYNCM,其中,SYNCP可通过以下公式定义:
Figure BDA0003583445040000071
0≤n≤N-1,SYNCM=-SYNCP。
请结合图1,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交换机板卡20还包括调试接口28,调试接口28与交换机芯片22相连,调试接口28用于调试交换机芯片22的配置程序。
可以理解,在需要增加或者调整交换机芯片22的交换特性时,可以通过调试接口28将编程完成的程序下发至交换机芯片22中。
请结合图4,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双模收发前端模组30包括FPGA单元32、载波收发单元34和无线收发单元36,FPGA单元32分别与载波收发单元34和无线收发单元36相连,双模收发前端模组30通过FPGA单元32和载波收发单元34收发载波通信帧,并通过FPGA单元32和无线收发单元36收发无线通信帧。
如此,实现载波通信与双模通信的物理信道隔离,便于独立控制两个通道。此外,由于信道隔离本发明的装置可独立评价每个STA在互操作性测试时准确性能,包括抗频偏、抗衰减、抗干扰、网络路由、响应时延、接入时隙误差等能力。并且,可单独测试单个STA频谱资源管理、时隙管理,利用交换机芯片22的特性,配置VLAN可隔离主节点CCO和STA网络数据,分区分节点单独控制。
具体地,载波收发单元34可包括载波前置耦合滤波器342、第一模数转换器344和第一数模转换器346,其中,第一模数转换器344通过载波前置耦合滤波器342连接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的载波发射端,第一数模转换器346通过载波前置耦合滤波器342连接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的载波接收端。无线收发单元36可包括无线前置带阻滤波器362、第二模数转换器364和第二数模转换器366,其中,第二模数转换器364通过无线前置带阻滤波器362连接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的无线发射端,第二数模转换器366通过无线前置带阻滤波器362连接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的无线接收端。在图4的示例中,第一模数转换器344包括ADC1,第一数模转换器346包括DAC1,第二模数转换器364包括ADC2,第二数模转换器366包括DAC2,。可以理解,单天线或者共用一个耦合网络的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可通过3端口功分器连接双模收发前端模组30的接收端和发射端。可以理解,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的无线发射端和无线接收端可以通过屏蔽线缆直接与双模收发前端模组30相连。
根据连接的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可通过服务器主板10配置对应的双模收发前端模组30为CCO或STA。由于一个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连接一个双模收发前端模组30,多个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CCO/STA)并列连接双模通信测试装置100,不需要再配置对应的屏蔽箱,能够有效简化测试所需硬件,缩小无线双模通信测试装置100的尺寸。
进一步地,发射帧可为载波通信帧或无线通信帧,即发射帧为双模协议帧。在上行通信的过程中,双模收发前端模组30能够将接收到的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发送的双模协议帧封装为标准格式的TCP/IP协议帧,并发送给服务器主板10,标准格式的TCP/IP协议帧内置时间戳和上下行标志位;在下行通信的过程中,双模收发前端模组30能够解析接收到的服务器主板10模拟生成的TCP/IP协议帧的TCP报文头和时间戳信息得到双模协议帧,并将解析得到的双模协议帧下发至对应的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
在某些实施例中,每个双模收发前端模组30的FPGA单元32运行单独的模拟CCO/STA进程守护程序,每个双模收发前端模组30配置独立的IP和通信端口,服务器主板10能够配置每个双模收发前端模组30的组网角色(CCO或STA)、网络层级、邻居网络MAC地址表、网络中继能力(带载能力,后续可挂载的节点数量)。如此,通过在双模收发前端模组30中运行进程守护程序,缓解服务器主板10造成的收发时延较大的情况。
进一步地,双模收发前端模组30可提供透明收发模式和模拟收发模式。透明收发模式可接收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发送的发射帧,通过TCP/IP协议封装之后直接转发至服务器主板10,不对发射帧做任何处理。模拟收发模式不直接收发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发送的发射帧,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的发射帧接收之后,发送到数据帧记录服务器,数据帧记录服务器在接收到发射帧后进行存储,同时给模拟CCO/STA进程发送接收发射帧标志,表示已收到发射帧,进而模拟CCO/STA进程根据测试用例和发射帧的格式内容自动生成需要的回复帧,并发送至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可以理解,模拟收发模式生成的回复帧与发射帧的数据域无关,模拟CCO/STA进程在确定发射帧的格式内容之后能够根据测试用例直接生成需要的回复帧,从而即使发射帧的数据域存在故障,也能够保证生成的回复帧准确无误,不受故障影响,也即通过模拟收发模式,能够隔离故障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此外,由于能够隔离故障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可快速定位多厂商模块混合测试时各厂商方案具体问题,减少互联互通实际应用性能差异争议。
此外,在某些实施例中,双模收发前端模组30可配置相应的数据帧误码率,通过双模收发前端模组30的FPGA单元32内置的随机数发生器程序,随机生成需要的数据域,填充到发射帧或回复帧中,从而模拟物理层信道干扰产生的错误发射帧或错误回复帧。
请结合图4,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FPGA单元32包括第一信号处理器322和第二信号处理器324,第一信号处理器322与载波收发单元34相连,第二信号处理器324与无线收发单元36相连,第一信号处理器322被配置为对载波通信帧进行编码译码处理,第二信号处理器324被配置为对无线通信帧进行编码译码处理。
如此,双模收发前端模组30采用载波收发与无线收发相互独立的结构,通过FPGA单元32内置的第一信号处理器322和第二信号处理器324完成基带收发编码调制、解调译码。
具体地,在图4的示例中,第一信号处理器322包括DSP1,第二信号处理器324包括DSP2。
请结合图4,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FPGA单元32还包括中央处理器326,中央处理器326分别与第一信号处理器322和第二信号处理器324相连,中央处理器326被配置为接收发射帧,对发射帧进行解帧处理和组帧处理,并将处理后的发射帧发送至第一信号处理器322或第二信号处理器324。
如此,可以通过中央处理器326进行双模通信调度。
具体地,在接收到回复帧时,由FPGA单元32内置的中央处理器326解帧获取帧格式内容,进而选择对应的信道(载波、无线),组帧发射。在图4的示例中,中央处理器326包括CPU。
需要指出的是,每个双模收发前端模组30根据测试用例可以单独配置频偏、发射功率、通信频段。具体地,频偏、发射功率、通信频段可由服务器主板10单独下发给FPGA单元32的中央处理器326,例如,服务器主板10在配置完每个双模收发前端模组30的组网角色之后,将频偏、发射功率、通信频段等参数以配置文件的形式下发给FPGA单元32的中央处理器326。
在某些实施例中,中央处理器326还用于执行模拟CCO/STA进程。
请结合图5,本发明提出的双模通信测试系统1000包括至少一个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200和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双模通信测试装置100,双模通信测试装置100用于对至少一个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200进行测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双模通信测试系统1000,采用服务器主板10配置双模收发前端模组30的组网角色,并在服务器主板10上模拟组网角色运行以对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200进行测试,硬件结构简单、尺寸小,扩展灵活,并且在测试过程中不需要移动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200的位置,操作简便。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对双模通信测试装置100的实施例和有益效果的解释说明,也适应本发明的双模通信测试系统1000,为避免冗余,在此不作详细展开。
请结合图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双模通信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通过交换机板卡配置双模收发前端模组的组网角色,并通过交换机板卡接收双模收发前端模组转发的发射帧,其中,发射帧由双模收发前端模组连接的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发出;
S13:根据测试用例模拟组网角色,以生成相应的回复帧;
S15:根据发射帧和回复帧确定测试结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双模通信测试方法,通过配置双模收发前端模组的组网角色,并模拟组网角色运行以对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进行测试,硬件结构简单、尺寸小,扩展灵活,并且在测试过程中不需要移动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的位置,操作简便。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对双模通信测试装置的实施例和有益效果的解释说明,也适应本发明的双模通信测试方法,为避免冗余,在此不作详细展开。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中所使用的“第一”、“第二”等术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可以理解为指示或者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本实施例中所指示的技术特征数量。由此,本发明实施例中限定有“第一”、“第二”等术语的特征,可以明确或者隐含地表示该实施例中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词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或者两个及以上,例如两个、三个、四个等,除非实施例中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1)

1.一种双模通信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服务器主板、交换机板卡和双模收发前端模组,所述服务器主板与所述交换机板卡相连,所述交换机板卡与所述双模收发前端模组相连,所述双模收发前端模组用于连接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其中,
所述双模收发前端模组用于接收所述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发送的发射帧,并通过所述交换机板卡将所述发射帧转发给所述服务器主板;
所述服务器主板通过所述交换机板卡配置所述双模收发前端模组的组网角色,并在接收到所述发射帧时根据测试用例模拟所述组网角色,以生成相应的回复帧,以及根据所述发射帧和所述回复帧确定测试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模通信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机板卡包括交换机芯片和多个网口,所述交换机芯片与所述服务器主板相连,每个所述网口连接一个所述双模收发前端模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模通信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机板卡还包括定位模块,所述定位模快与所述交换机芯片相连,所述交换机芯片通过所述定位模块获取时钟信息,并将所述时钟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器主板和所述双模收发前端模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模通信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模收发前端模组包括定时器,所述双模收发前端模组根据所述时钟信息维护所述定时器,以实现网络时钟同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模通信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模收发前端模组还包括本地寄存器,所述本地寄存器存储收发时延数据,所述双模收发前端模组在数据收发时根据所述收发时延数据维护网络时隙。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模通信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机板卡还包括调试接口,所述调试接口与所述交换机芯片相连,所述调试接口用于调试所述交换机芯片的配置程序。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双模通信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模收发前端模组包括FPGA单元、载波收发单元和无线收发单元,所述FPGA单元分别与所述载波收发单元和所述无线收发单元相连,所述双模收发前端模组通过所述FPGA单元和所述载波收发单元收发载波通信帧,并通过所述FPGA单元和所述无线收发单元收发无线通信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模通信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FPGA单元包括第一信号处理器和第二信号处理器,所述第一信号处理器与所述载波收发单元相连,所述第二信号处理器与所述无线收发单元相连,所述第一信号处理器被配置为对所述载波通信帧进行编码译码处理,所述第二信号处理器被配置为对所述无线通信帧进行编码译码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模通信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FPGA单元还包括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分别与所述第一信号处理器和所述第二信号处理器相连,所述中央处理器被配置为接收所述发射帧,对所述发射帧进行解帧处理和组帧处理,并将处理后的发射帧发送至所述第一信号处理器或所述第二信号处理器。
10.一种双模通信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
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双模通信测试装置,所述双模通信测试装置用于对所述至少一个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进行测试。
11.一种双模通信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交换机板卡配置双模收发前端模组的组网角色,并通过所述交换机板卡接收所述双模收发前端模组转发的发射帧,其中,所述发射帧由所述双模收发前端模组连接的待测试双模通信单元发出;
根据测试用例模拟所述组网角色,以生成相应的回复帧;
根据所述发射帧和所述回复帧确定测试结果。
CN202210359964.XA 2022-04-06 2022-04-06 双模通信测试装置、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149002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59964.XA CN114900250B (zh) 2022-04-06 2022-04-06 双模通信测试装置、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59964.XA CN114900250B (zh) 2022-04-06 2022-04-06 双模通信测试装置、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00250A true CN114900250A (zh) 2022-08-12
CN114900250B CN114900250B (zh) 2024-01-26

Family

ID=827157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59964.XA Active CN114900250B (zh) 2022-04-06 2022-04-06 双模通信测试装置、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00250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24730B1 (en) * 2002-03-04 2004-04-20 Azimuth Networks, Inc. Test system for simulating a wireless environment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KR101166329B1 (ko) * 2012-01-10 2012-07-18 송원순 피엘시(plc) 원격검침용 데이터 집중장치
CN107294563A (zh) * 2017-06-06 2017-10-24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互联互通性能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10930676A (zh) * 2019-12-10 2020-03-27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双模通信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及方法
CN112929236A (zh) * 2021-02-23 2021-06-08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宽带微功率无线协议互操作性测试系统
CN113395086A (zh) * 2021-06-15 2021-09-14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双模通信装置的测试系统及方法、非易失性存储介质
CN113938402A (zh) * 2021-12-17 2022-01-14 南京杰思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电力线和无线的双模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14268556A (zh) * 2021-12-06 2022-04-01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宽带微功率mac层一致性测试系统
CN114285436A (zh) * 2021-12-19 2022-04-05 广东电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载波与230、433无线融合的双模通信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24730B1 (en) * 2002-03-04 2004-04-20 Azimuth Networks, Inc. Test system for simulating a wireless environment and method of using same
KR101166329B1 (ko) * 2012-01-10 2012-07-18 송원순 피엘시(plc) 원격검침용 데이터 집중장치
CN107294563A (zh) * 2017-06-06 2017-10-24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互联互通性能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10930676A (zh) * 2019-12-10 2020-03-27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双模通信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及方法
CN112929236A (zh) * 2021-02-23 2021-06-08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宽带微功率无线协议互操作性测试系统
CN113395086A (zh) * 2021-06-15 2021-09-14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双模通信装置的测试系统及方法、非易失性存储介质
CN114268556A (zh) * 2021-12-06 2022-04-01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宽带微功率mac层一致性测试系统
CN113938402A (zh) * 2021-12-17 2022-01-14 南京杰思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电力线和无线的双模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14285436A (zh) * 2021-12-19 2022-04-05 广东电力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力载波与230、433无线融合的双模通信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00250B (zh) 2024-01-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272699A1 (en) Time domain resource format configuration metho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BR112020021615A2 (pt) método de configuração de recursos e nó
US1009805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transmitting discovery signal,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discovering cell
TWI736239B (zh) 在iab節點間之量測中之靜音模式信號
WO2019076046A1 (zh) 传输路径配置方法、装置及设备
JP2022516977A (ja) 測定方法及び機器
WO2023226045A1 (zh) 终端能力的上报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2436601A (zh) 智能变电站的信息流处理方法、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730496B (zh) 一种同步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4900250B (zh) 双模通信测试装置、系统及方法
CN108989111B (zh) 一种模拟节点间通信的方法
CN108989112B (zh) 用于模拟节点间通信的系统
CN102665237A (zh) Ir接口协议一致性仿真测试装置及互联互通测试方法
US20220322140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6571847A (zh) 一种基于zynq的测试仪表通信装置及方法
CN114024598B (zh) 前传接口测试方法及装置
KR20240052848A (ko) 클록 동기화 정보 획득(또는 제공) 방법 및 통신 장치
CN105656716B (zh) 一种协议模块性能测试方法及系统
CN112399440B (zh) 一种小区配置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WO2022012396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2261715B (zh) 室分通信系统的同步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2022673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JP2022519090A (ja) 情報伝送方法および通信装置
CN113973058A (zh) 一种链路管理方法及通信装置
US11483115B2 (en) CSI-RS sending method and device, and base st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