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93640A - 一种降噪降压减温装置及安装该装置的阀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降噪降压减温装置及安装该装置的阀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93640A
CN114893640A CN202210598765.4A CN202210598765A CN114893640A CN 114893640 A CN114893640 A CN 114893640A CN 202210598765 A CN202210598765 A CN 202210598765A CN 114893640 A CN114893640 A CN 1148936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ducing
annular
throttling
noise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9876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93640B (zh
Inventor
刘栋
张啸
鲍南宇
杨嵩
宋亚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Valve Doctor Fluid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Jiangsu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Valve Doctor Fluid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Jiangsu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Valve Doctor Fluid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Jiangsu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uzhou Valve Doctor Fluid Contro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9876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93640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936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936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936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936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55/00Devices or appurtenances for use in, or in connection with, pipes or pipe systems
    • F16L55/02Energy absorbers; Noise absorbers
    • F16L55/027Throttle passages
    • F16L55/02709Throttle passages in the form of perforated plates
    • F16L55/02718Throttle passages in the form of perforated plates placed transversel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5FLUID-PRESSURE ACTUATORS; HYDRAULICS OR PNEUMATICS IN GENERAL
    • F15DFLUID DYNAMICS, i.e. METHODS OR MEANS FOR INFLUENCING THE FLOW OF GASES OR LIQUIDS
    • F15D1/00Influencing flow of fluids
    • F15D1/002Influencing flow of fluids by influencing the boundary layer
    • F15D1/0065Influencing flow of fluids by influencing the boundary layer using active means, e.g. supplying external energy or injecting flui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55/00Devices or appurtenances for use in, or in connection with, pipes or pipe systems
    • F16L55/02Energy absorbers; Noise absorbers
    • F16L55/033Noise absorbers
    • F16L55/0333Noise absorbers by means of an active system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噪降压减温装置及安装该装置的阀门,包括节流密封腔机构、降噪筒和水冷机构;节流密封腔机构包括壳体、可收缩膨胀室和节流孔板;降噪筒包括渐扩腔体、环形节流罩和半球形节流罩;水冷机构为两端开口的环形空心结构,该装置可以安装在阀门出口处,使得对流经阀门第一级节流后的流体流道进行了优化,流经阀门末级节流后的流体通过该降噪降压减温装置后,可以减少阀内末级节流后的高速射流及湍流强度,同时降低涡数量,使包含该发明的阀门整体的节流降压效果得以增强。本发明装置用于替代阀后喷淋减温水段或直接安装于阀座后部,能够有效解决高参数蒸汽调节阀阀后减温水喷淋段运行噪声大、降压效果差、散热效率低等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降噪降压减温装置及安装该装置的阀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参数蒸汽阀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降噪降压减温装置及安装该装置的阀门。
背景技术
高参数蒸汽调节阀广泛应用于电厂、石油化工、金属冶炼等领域,其上下位组件系统合称高压旁路系统,该系统由蒸汽阀、喷水减温阀、喷水隔离阀等组成,减温水来源于凝结水。高参数蒸汽减压阀是汽轮机旁路系统的重要设备,是机组高中压联合启动、正常停机以及事故处理过程中所需的关键性阀门,对改善机组的启动性能和保护机组的正常运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要求其具备高严密性和快速动作的性能。该阀门的主要作用为对来流蒸汽节流起到降压降温的作用,降温降压后的蒸汽经过喷水减温进入再热器。来流蒸汽在经过细小流道时的速度激增,极限状态下其速度将超过当地声速,从而引发强烈的流致噪声,对现场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造成极大影响且易引起故障误判。
在高参数蒸汽调节阀的设计中,阀门节流效果对其降压降噪性能起关键作用,常规阀门的设计普遍存在节流级数少、适用工况少、结构设计不合理等情况,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阀门降噪降压效果、结构强度及预期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降噪降压减温装置,该装置可以安装在阀门出口处,使得对流经阀门第一级节流后的流体流道进行了优化,流经阀门末级节流后的流体通过该降噪降压减温装置后,可以减少阀内末级节流后的高速射流及湍流强度,同时降低涡数量,使包含该发明的阀门整体的节流降压效果得以增强。本发明装置用于替代阀后喷淋减温水段或直接安装于阀座后部,能够有效解决高参数蒸汽调节阀阀后减温水喷淋段运行噪声大、降压效果差、散热效率低等问题,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成本低廉,能够满足极端使用情境下的降噪降压减温需求,且具有安装过程简易、密封性好、变工况适应性强等特点。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目的之一是通过在壳体内布置可收缩膨胀室,根据机组运行工况先调节膨胀室渐缩喷管开度,获得合适的蒸汽压力和流速。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目的之一是通过调节杆上下位置调节可收缩膨胀室合适的开度后通过开度调节固定机构进行开度的固定,无需复杂的调节手段即可满足多种工况需求。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目的之一是通过多级节流装置包括环形节流罩和半球形节流罩,其结构及布置方式可在达到节流降压目的的同时减少射流现象尤其是高速蒸汽射流的长度,从而降低流致噪声。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目的之一是通过半球形节流罩可将来流以一定出射角引导至水冷壁内表面,降低来流射流强度的同时提高蒸汽的散热效率。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目的之一是通过半球形节流罩中出射的蒸汽经换热槽的导流作用后充分与换热通道接触,从而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且换热槽的布置方式一定程度上对来流流道起到约束作用,从而进一步的降低湍流强度,减少涡数量,最终达到降低流致噪声的目的。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目的之一是通过进水口的安装位置低于出水口的设计,使换热槽可以采用下进上出的制冷剂循环方式,不易造成积热或表面温度分布不均等现象,同时,因制冷剂不与来流蒸汽直接接触,故不会污染阀门通流蒸汽,实际工程场景中可根据工况自行选择制冷剂,从而方便控制成本。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安装该降噪降压减温装置的阀门。
注意,这些目的的记载并不妨碍其他目的的存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并不需要实现所有上述目的。可以从说明书、附图、权利要求书的记载中抽取上述目的以外的目的。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上述技术目的的。
一种降噪降压减温装置,包括节流密封腔机构、降噪筒和水冷机构;
所述节流密封腔机构包括壳体、可收缩膨胀室和节流孔板,所述壳体的顶部开口,所述可收缩膨胀室安装在壳体内、且可收缩膨胀室的上部与壳体开口处连接且同轴安装,所述节流孔板安装在壳体的底部,位于可收缩膨胀室的开口处下方;
所述降噪筒包括渐扩腔体、环形节流罩和半球形节流罩;所述渐扩腔体的窄端与壳体底部连接,渐扩腔体的宽端与环形节流罩的一端开口连接,环形节流罩的另一端开口与半球形节流罩的开口连接;
所述水冷机构为两端开口的环形空心结构,环形空心结构的上端与渐扩腔体的另一端外壁连接,环形节流罩和半球形节流罩位于环形空心结构的腔体内;腔体内设有一圈环形水冷壁,腔体的内壁与环形水冷壁之间是换热通道,环形空心结构上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与换热通道连通。
所述环形水冷壁上均匀设有多条换热槽,换热槽的凸部朝向腔体内,换热槽的凹部与换热通道连通。
所述进水口的安装位置低于出水口。
所述环形节流罩的圆周设有节流孔阵列,所述节流孔阵列自上而下布置,第一圈和最后一圈的节流孔直径相等且小于两者之间其余的节流孔的直径。
所述半球形节流罩的圆周开锥角100度至170度的均匀节流孔阵列,每圈节流孔轴向夹角为0度,蒸汽以一定角度从节流孔射向环形水冷壁。
所述可收缩膨胀室包括伸缩套管、环形内膨胀室和变开度渐缩喷管;
所述环形内膨胀室的一端与壳体开口相对,另一端与变开度渐缩喷管连接;所述环形内膨胀室外圆周设有多个伸缩套管,所述伸缩套管的固定段侧边与环形内膨胀室的外壁连接,伸缩套管的固定段一端与壳体开口处连接,另一端与伸缩段的一端连接,伸缩段的另一端与变开度渐缩喷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变开度渐缩喷管包括环形固定罩、多块第一平直板、多块第二平直板、多根调节杆和开度调节固定机构;
所述伸缩套管的伸缩段另一端与环形固定罩连接,多块第一平直板圆周阵列布置在环形固定罩的下方,形成减缩的锥形结构,且第一平直板的一端与环形固定罩铰接,多块第二平直板圆周阵列布置形成管状结构,每块第一平直板的另一端与位置对应的第二平直板的一端铰接,锥形结构和管状结构连接形成渐缩结构,多根多根调节杆圆周阵列布置在渐缩结构外围,且调节杆的上端与环形固定罩连接,下端与第二平直板连接;相邻的第二平直板之间均设有开度调节固定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杆包括连杆、第一连接筋、第二连接筋、固定筋;所述连杆的一端与环形固定罩铰接,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筋和第二连接筋的一端铰接,第一连接筋和第二连接筋的另一端分别与固定筋铰接;固定筋安装在第二平直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开度调节固定机构包括调节板、多块连接板和第一调节螺栓、第二调节螺栓和定位螺栓;
所述调节板的中间设有通孔,通孔的两侧分别设有调节长槽,多块连接板圆周阵列布置在管状结构内,所述第一调节螺栓和第二调节螺栓分别穿过调节板两侧的调节长槽与对应的第二平直板连接,定位螺栓穿过通孔与位于管状结构内对应的连接板连接,连接板的两侧分别与相邻的第二平直板接触。
一种阀门,该阀门安装所述降噪降压减温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该装置可以安装在阀门出口处,使得对流经阀门第一级节流后的流体流道进行了优化,流经阀门第一级节流后的流体通过该降噪降压减温装置后,可以减少阀内一级节流后的高速射流及湍流强度,同时降低涡数量,使包含该发明的阀门整体的节流降压效果得以增强。本发明装置用于替代阀后喷淋减温水段或直接安装于阀座后部,在不对阀门本体作设计上的修改的前提下,能够有效解决高参数蒸汽调节阀阀后减温水喷淋段运行噪声大、降压效果差、散热效率低等问题,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成本低廉,能够满足极端使用情境下的降噪降压减温需求,且具有安装过程简易、密封性好、变工况适应性强等特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通过在壳体内布置可收缩膨胀室,根据机组运行工况先调节膨胀室渐缩喷管开度,获得合适的蒸汽压力和流速。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可收缩膨胀室调节开度可以移动调节杆上下位置调节合适的开度后通过开度调节固定机构进行开度的固定,无需复杂的调节手段即可满足多种工况需求。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可以通过多级节流装置包括环形节流罩和半球形节流罩,其结构及布置方式可在达到节流降压目的的同时减少射流现象尤其是高速蒸汽射流的长度,从而降低流致噪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半球形节流罩圆周开锥角100度至170度的均匀节流孔阵列,每圈节流孔轴向夹角为0度,可将来流以一定出射角引导至水冷壁内表面,降低来流射流强度的同时提高蒸汽的散热效率。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从半球形节流罩中出射的蒸汽经换热槽的导流作用后充分与换热通道接触,从而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且换热槽的布置方式一定程度上对来流流道起到约束作用,从而进一步的降低湍流强度,减少涡数量,最终达到降低流致噪声的目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所述进水口的安装位置低于出水口,换热槽可以采用下进上出的制冷剂循环方式,不易造成积热或表面温度分布不均等现象,同时,因制冷剂不与来流蒸汽直接接触,故不会污染阀门通流蒸汽,实际工程场景中可根据工况自行选择制冷剂,从而方便控制成本。注意,这些效果的记载不妨碍其他效果的存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并不一定必须具有所有上述效果。可以从说明书、附图、权利要求书等的记载显而易见地看出并抽出上述以外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降噪降压减温装置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节流孔板的底部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水冷机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渐缩喷管仰视图;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可收缩膨胀室主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图1中的Ⅰ处的细节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图1中的Ⅱ处的细节图;
图8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图1中的Ⅲ处的侧视图;
图中:
1-节流密封腔机构;2-降噪筒;3-水冷机构;11-壳体;12-节流孔板;13-伸缩套管;14-环形内膨胀室;15-调节杆;16-调节板;21-渐扩腔体;22-环形节流罩;23-半球形节流罩;31-进水口;32-出水口;33-换热槽;34-换热通道;35-腔体;41-第一旋转铰链;42-第二旋转铰链;43-连杆;44-第一连接筋1;45-第二连接筋2;46-固定筋;51-第一螺栓;52-第二螺栓;53-定位螺栓;54-调节长槽;61-第一铰链;62-第二铰链;63-第一平直板;64-第二平直板;71-连接板;17-环形固定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顶部”、“底部”、“上”、“下”、“竖直”、“水平”、“内”、“外”、“行”、“列”、“首尾”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一级”、“二级”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所述降噪降压减温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方式,所述降噪降压减温装置包括节流密封腔机构1、降噪筒2和水冷机构3;
所述节流密封腔机构1包括壳体11、可收缩膨胀室和节流孔板12,所述壳体11的顶部开口,所述可收缩膨胀室安装在壳体11内、且可收缩膨胀室的上部与壳体11开口处连接且同轴安装,所述节流孔板12安装在壳体11的底部,位于可收缩膨胀室的开口处下方;
优选的,所述壳体11顶部开口直径小于壳体柱体部分直径,顶部开口渐扩过渡至柱体部分,所述节流孔板12可以通过焊接固定在所述壳体11内部底端,所述节流孔板12自圆心向四周以同心圆分布方式开多圈直径相同通孔,如图2所示,优选的,所述节流孔板12自圆心向四周以同心圆分布方式开6圈直径相同通孔,自圆心向外每圈孔数分别为1,7,15,22,26,36,每圈通孔径向错开5-10度,自圆心向外每圈孔数分别为1,7,15,22,26,36,每圈通孔径向错开5-10度,此错开角度可一定程度减小从各通孔流出的高速射流的剪切强度从而避免两股射流的速度边界层掺混,进一步避免气动噪声的产生。
所述降噪筒2包括自上而下首尾相连的渐扩腔体21、环形节流罩22和半球形节流罩23;所述渐扩腔体21的窄端与壳体11底部连接,渐扩腔体21的宽端与环形节流罩22的一端开口连接,环形节流罩22的另一端开口与半球形节流罩23的开口连接;
优选的,所述渐扩腔体21顶部开口直径小于其柱体部分及底部直径,所述环形节流罩22直径小于所述渐扩腔体21开口、其柱体部分及底部直径,以上部件直径呈递增趋势可一定程度上保证高压蒸汽的充分膨胀。
优选的,所述环形节流罩22开7圈36列阵列节流孔,所述阵列节流孔自上而下第1圈及第7圈节流孔直径相等且小于其余5圈节流孔直径,每圈节流孔轴向夹角为0度,第1圈及第7圈通孔,即接近渐扩腔体21的出口及半球形节流罩的第一圈节流孔,该两圈通孔直径较小可一定程度上降低对于流经渐扩腔体21出口及半球形节流罩23第一圈节流孔的流场的影响,从而降低湍流强度以避免影响整体的降噪效果。
优选的,所述半球形节流罩23顶部通过焊接与环形节流罩22底部连接固定,所述半球形节流罩23开锥角100度至170度的均匀节流孔,所述节流孔圈数为5,列数为36,直径相等,轴向夹角为0度,在此锥角开孔下,通流蒸汽将以一定角度射向换热槽33,且该角度下由于射流相互远离,每股射流之间的剪切程度相对平面圆形节流孔板的节流孔射流较小,故一定程度下可减小气动噪声。
如图3所示,所述水冷机构3为两端开口的环形空心结构,环形空心结构的上端与渐扩腔体21的另一端外壁连接,环形节流罩22和半球形节流罩23位于环形空心结构的腔体35内;腔体35内设有一圈环形水冷壁,腔体35的内壁与环形水冷壁之间是换热通道34,环形空心结构上设有进水口31和出水口32,进水口31和出水口32分别与换热通道34连通。
根据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环形水冷壁上均匀设有多条换热槽33,换热槽33的凸部朝向腔体35内,换热槽33的凹部与换热通道34连通。
根据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进水口31的安装位置低于出水口32,以保证不会发生积热,所述换热槽33从外向内为倒圆角的空心凸起结构,该结构在增大换热面积的同时对于来流起到引导作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流场拓扑,换热槽33内部空心部分通流制冷剂。
根据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环形节流罩22的圆周设有节流孔阵列,所述节流孔阵列自上而下布置,第一圈和最后一圈的节流孔直径相等且小于两者之间其余的节流孔的直径。
根据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半球形节流罩23的圆周开锥角100度至170度的均匀节流孔阵列,每圈节流孔轴向夹角为0度,蒸汽以一定角度从节流孔射向环形水冷壁。
结合图1、4和5所示,根据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可收缩膨胀室包括伸缩套管13、环形内膨胀室14和变开度渐缩喷管;
所述环形内膨胀室14的一端与壳体1开口相对,另一端与变开度渐缩喷管连接;所述环形内膨胀室14外圆周设有多个伸缩套管13,所述伸缩套管13的固定段侧边与环形内膨胀室14的外壁连接,伸缩套管13的固定段一端与壳体11开口处连接,另一端与伸缩段的一端连接,伸缩段的另一端与变开度渐缩喷管连接。
结合图5和8所示,根据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变开度渐缩喷管包括环形固定罩17、多块第一平直板63、多块第二平直板64、多根调节杆15和开度调节固定机构;
所述伸缩套管13的伸缩段另一端与环形固定罩17连接,多块第一平直板63圆周阵列布置在环形固定罩17的下方,形成减缩的锥形结构,且第一平直板63的一端与环形固定罩17铰接,多块第二平直板64圆周阵列布置形成管状结构,每块第一平直板63的另一端与位置对应的第二平直板64的一端铰接,锥形结构和管状结构连接形成开度可调节的渐缩结构,多根多根调节杆15圆周阵列布置在渐缩结构外围,且调节杆15的上端与环形固定罩17连接,下端与第二平直板64连接;相邻的第二平直板64之间均设有开度调节固定机构。
如图6所示,根据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调节杆15包括连杆43、第一连接筋44、第二连接筋45、固定筋46;所述连杆43的一端与环形固定罩17铰接,连杆43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筋44和第二连接筋45的一端铰接,第一连接筋44和第二连接筋45的另一端分别与固定筋46铰接;固定筋46安装在第二平直板64上。
如图7所示,根据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开度调节固定机构包括调节板16、多块连接板71和第一调节螺栓51、第二调节螺栓52和定位螺栓53;
所述调节板16的中间设有通孔,通孔的两侧分别设有调节长槽54,多块连接板71圆周阵列布置在管状结构内,所述第一调节螺栓51和第二调节螺栓52分别穿过调节板16两侧的调节长槽54与对应的第二平直板64连接,定位螺栓53穿过通孔与位于管状结构内对应的连接板71连接,连接板71的两侧分别与相邻的第二平直板64接触。
可收缩膨胀室的开度调节操作方式如下:首先,将调节长槽54中所有螺栓调节为松弛状态,牵引伸缩套管13上下移动,由于多根圆周阵列的伸缩套管13底部与环形固定罩17铰接,且多根圆周阵列布置的调节杆15的连杆43顶部通过第一旋转铰链41与环形固定罩17底部铰接,此时伸缩套管13的伸缩段将通过环形固定罩17带动连杆43的顶端上下移动,连杆43底部通过第二旋转铰链42与第一连接筋44、第二连接筋45铰接,第一连接筋44、第二连接筋45及固定筋46互相铆接,固定筋46又与第二平直板64焊接,故与第二平直板64相连部位有水平移动的自由度,调节杆15顶端上下移动时将给固定筋46与第二平直板64一个水平方向的分力,从而牵引渐缩结构左右扩张或者收缩移动;如图5所示,当第二平直板64左右移动时,通过第一铰链61带动第一平直板63的底部扩张或者收缩移动,第一铰链61的存在保证第一平直板63和第二平直板64具有绕铰链62的轴转动的能力,其中第一平直板63与环形内膨胀室14底部通过第二铰链62以圆周阵列的方式铰接;如图5所示,多块第二平直板64及连接板71通过调节板16相互连接,当一块第二平直板64在调节杆15的牵引下水平移动时,与该第二平直板64连接的周围两块第二平直板64因为调节板16的存在被同时牵拉,宏观来看由于各第二平直板64互相受力,故整个减缩结构将被撑开或压紧;如图5所示,第一螺栓51及第二螺栓52置于调节长槽54中,定位螺栓53与连接板71连接,第一螺栓51及第二螺栓52行程,调节开度时,第一螺栓51及第二螺栓52在调节长槽54中左右移动,越靠近定位螺栓53,则开度越小,反之开度越大,当开度满足要求时,手动锁死第一螺栓51及第二螺栓52的行程,从而确保工作过程中变开度渐缩喷管的开度不变。
工作原理:
将整个装置可以竖直安装于阀门出口下方,根据当前工况先手动调节变开度渐缩喷管的开度,如:来流压力较大时可减小开度以增大流速的方式降低蒸汽压力。蒸汽经环形内膨胀室14及变开度渐缩喷管速度增加、同时压力降低,充满所述壳体11,后经节流孔板12进行第一级节流降压后在所述渐扩腔体21中作定焓膨胀。此时,蒸汽压力有所下降,经过此降压过程的蒸汽继续流过环形节流罩22的降噪孔,再次降压后射向换热槽33,因环形节流罩22降噪孔与换热槽33内部距离较小,故高速射流长度较短并很快进入冷却过程,同时,半球形节流罩23节流孔中射出的蒸汽以一定入射角打在换热槽33内表面,且由于入射角的存在,从半球形节流罩23射出的蒸汽与环形节流罩22射出的蒸汽干扰较小,一定程度上在保证了通流能力的同时降低了湍流强度,且由于环形节流罩22、半球形节流罩23的开孔与换热槽33距离较小,一定程度上减小了高速射流的长度从而降低流致噪声;此外,换热槽33的存在起到增大换热面积作用的同时对蒸汽也起到导流作用,从而进一步降低湍流强度,减少涡数量,从而进一步降低高频噪声声压,起到降噪的效果。
实施例2
一种阀门,该阀门安装实施例1所述的降噪降压减温装置,因此具有实施例1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所述阀门优选的为高参数蒸汽调节阀。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是按照各个实施例描述的,但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发明的可行性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发明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例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降噪降压减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节流密封腔机构(1)、降噪筒(2)和水冷机构(3);
所述节流密封腔机构(1)包括壳体(11)、可收缩膨胀室和节流孔板(12),所述壳体(11)的顶部开口,所述可收缩膨胀室安装在壳体(11)内、且可收缩膨胀室的上部与壳体(11)开口处连接且同轴安装,所述节流孔板(12)安装在壳体(11)的底部,位于可收缩膨胀室的开口处下方;
所述降噪筒(2)包括渐扩腔体(21)、环形节流罩(22)和半球形节流罩(23);所述渐扩腔体(21)的窄端与壳体(11)底部连接,渐扩腔体(21)的宽端与环形节流罩(22)的一端开口连接,环形节流罩(22)的另一端开口与半球形节流罩(23)的开口连接;
所述水冷机构(3)为两端开口的环形空心结构,环形空心结构的上端与渐扩腔体(21)的另一端外壁连接,环形节流罩(22)和半球形节流罩(23)位于环形空心结构的腔体(35)内;腔体(35)内设有一圈环形水冷壁,腔体(35)的内壁与环形水冷壁之间是换热通道(34),环形空心结构上设有进水口(31)和出水口(32),进水口(31)和出水口(32)分别与换热通道(34)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降压减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水冷壁上均匀设有多条换热槽(33),换热槽(33)的凸部朝向腔体(35)内,换热槽(33)的凹部与换热通道(34)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降压减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31)的安装位置低于出水口(3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降压减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节流罩(22)的圆周设有节流孔阵列,所述节流孔阵列自上而下布置,第一圈和最后一圈的节流孔直径相等且小于两者之间其余的节流孔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降压减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球形节流罩(23)的圆周开锥角100度至170度的均匀节流孔阵列,每圈节流孔轴向夹角为0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噪降压减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收缩膨胀室包括伸缩套管(13)、环形内膨胀室(14)和变开度渐缩喷管;
所述环形内膨胀室(14)的一端与壳体(1)开口相对,另一端与变开度渐缩喷管连接;所述环形内膨胀室(14)外圆周设有多个伸缩套管(13),所述伸缩套管(13)的固定段侧边与环形内膨胀室(14)的外壁连接,伸缩套管(13)的固定段一端与壳体(11)开口处连接,另一端与伸缩段的一端连接,伸缩段的另一端与变开度渐缩喷管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降噪降压减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开度渐缩喷管包括环形固定罩(17)、多块第一平直板(63)、多块第二平直板(64)、多根调节杆(15)和开度调节固定机构;
所述伸缩套管(13)的伸缩段另一端与环形固定罩(17)连接,多块第一平直板(63)圆周阵列布置在环形固定罩(17)的下方,形成减缩的锥形结构,且第一平直板(63)的一端与环形固定罩(17)铰接,多块第二平直板(64)圆周阵列布置形成管状结构,每块第一平直板(63)的另一端与位置对应的第二平直板(64)的一端铰接,锥形结构和管状结构连接形成渐缩结构,多根多根调节杆(15)圆周阵列布置在渐缩结构外围,且调节杆(15)的上端与环形固定罩(17)连接,下端与第二平直板(64)连接;相邻的第二平直板(64)之间均设有开度调节固定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降噪降压减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15)包括连杆(43)、第一连接筋(44)、第二连接筋(45)、固定筋(46);所述连杆(43)的一端与环形固定罩(17)铰接,连杆(43)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筋(44)和第二连接筋(45)的一端铰接,第一连接筋(44)和第二连接筋(45)的另一端分别与固定筋(46)铰接;固定筋(46)安装在第二平直板(64)上。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降噪降压减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度调节固定机构包括调节板(16)、多块连接板(71)和第一调节螺栓(51)、第二调节螺栓(52)和定位螺栓(53);
所述调节板(16)的中间设有通孔,通孔的两侧分别设有调节长槽(54),多块连接板(71)圆周阵列布置在管状结构内,所述第一调节螺栓(51)和第二调节螺栓(52)分别穿过调节板(16)两侧的调节长槽(54)与对应的第二平直板(64)连接,定位螺栓(53)穿过通孔与位于管状结构内对应的连接板(71)连接,连接板(71)的两侧分别与相邻的第二平直板(64)接触。
10.一种阀门,其特征在于,该阀门安装权利要求1-9所述的降噪降压减温装置。
CN202210598765.4A 2022-05-30 2022-05-30 一种降噪降压减温装置及安装该装置的阀门 Active CN1148936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98765.4A CN114893640B (zh) 2022-05-30 2022-05-30 一种降噪降压减温装置及安装该装置的阀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98765.4A CN114893640B (zh) 2022-05-30 2022-05-30 一种降噪降压减温装置及安装该装置的阀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93640A true CN114893640A (zh) 2022-08-12
CN114893640B CN114893640B (zh) 2023-08-15

Family

ID=827258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98765.4A Active CN114893640B (zh) 2022-05-30 2022-05-30 一种降噪降压减温装置及安装该装置的阀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93640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94621U (zh) * 1991-01-26 1992-01-29 王鸿 一种多功能汽车消声器
US5183974A (en) * 1992-04-03 1993-02-02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Gas pulsation attenuator for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ing compressor
KR970011297A (ko) * 1995-08-30 1997-03-27 김태구 자동차용 보조 소음기
US5824970A (en) * 1994-07-20 1998-10-20 Gracia; Albert Louis Marine engine silencer having internal apertured baffle and weir plate
CN1360139A (zh) * 2001-11-22 2002-07-24 李树胜 内燃机高功率输出、尾气低温排放净化系统
CN201606133U (zh) * 2009-12-17 2010-10-13 张伟权 气动马达消音器
CN102182535A (zh) * 2011-04-26 2011-09-14 常州风特安泵业有限公司 柴油发动机一体式无噪声控烟雾装置
CN106014574A (zh) * 2016-07-06 2016-10-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消声器
CN207454078U (zh) * 2017-08-23 2018-06-05 合肥神舟催化净化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柴油车催化消声器总成
CN109723926A (zh) * 2019-01-28 2019-05-07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复合式排气放空消声器
CN113417714A (zh) * 2021-06-21 2021-09-21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一种船壳共型柴油机排气消声冷却集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94621U (zh) * 1991-01-26 1992-01-29 王鸿 一种多功能汽车消声器
US5183974A (en) * 1992-04-03 1993-02-02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Gas pulsation attenuator for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ing compressor
US5824970A (en) * 1994-07-20 1998-10-20 Gracia; Albert Louis Marine engine silencer having internal apertured baffle and weir plate
KR970011297A (ko) * 1995-08-30 1997-03-27 김태구 자동차용 보조 소음기
CN1360139A (zh) * 2001-11-22 2002-07-24 李树胜 内燃机高功率输出、尾气低温排放净化系统
CN201606133U (zh) * 2009-12-17 2010-10-13 张伟权 气动马达消音器
CN102182535A (zh) * 2011-04-26 2011-09-14 常州风特安泵业有限公司 柴油发动机一体式无噪声控烟雾装置
CN106014574A (zh) * 2016-07-06 2016-10-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消声器
CN207454078U (zh) * 2017-08-23 2018-06-05 合肥神舟催化净化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柴油车催化消声器总成
CN109723926A (zh) * 2019-01-28 2019-05-07 西南石油大学 一种复合式排气放空消声器
CN113417714A (zh) * 2021-06-21 2021-09-21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一种船壳共型柴油机排气消声冷却集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93640B (zh) 2023-08-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442047A (en) Multi-nozzle spray desuperheater
US8712003B2 (en) Jet pump and reactor
AU693781B2 (en) Steam desuperheater
CN108257684B (zh) 反应堆压力容器及其工作方法
KR20140120325A (ko) 감압기
CN204788954U (zh) 一种用于高温高压排气冷却的喷水管道
US6173680B1 (en) Steam generator comprising an improved feedwater supply device
CN108533780A (zh) 一种减温减压阀门
CN114893640A (zh) 一种降噪降压减温装置及安装该装置的阀门
CN113324261B (zh) 一种带有整流板的扩压器及其应用
CN207095861U (zh) 一种发动机高模试验燃气导流装置
CN111895098A (zh) 一种用于调流调压阀的节流装置
CN115355529B (zh) 一种燃烧室
CN113295422B (zh) 一种模块化单双喉道切换式蒸汽生成装置
CN111729619B (zh) 一种多级复合式变换装置及变换工艺
CN113738513A (zh) 一种冷却装置、船艇动力的气流冷却器
JP4801882B2 (ja) ジェットポンプ
KR101037380B1 (ko) 유로가변형 노즐이 구비된 보일러용 과열저감기
CN113091093A (zh) 燃气轮机的空气整流罩及喷嘴
CN100495582C (zh) 带有紧急供给水装置的蒸汽发生器
US5083529A (en) Steam generator with ring header, particularly for a nuclear power station
CN215523255U (zh) 一种减温器
CN212564409U (zh) 一种用于调流调压阀的节流装置
JP5089485B2 (ja) ジェットポンプ及び原子炉
CN110081014B (zh) 一种叶片起旋的离心式涡流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