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85352B - 一种驻留时长比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驻留时长比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85352B
CN114885352B CN202210688348.9A CN202210688348A CN114885352B CN 114885352 B CN114885352 B CN 114885352B CN 202210688348 A CN202210688348 A CN 202210688348A CN 114885352 B CN114885352 B CN 1148853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slices
network
slice
time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8834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85352A (zh
Inventor
张帆
宋春涛
李�一
韩玉辉
成晨
高洁
张涛
王云云
程新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8834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8535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853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853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853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853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驻留时长比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涉及通信领域,用于解决当前确定驻留时长比的过程中计算量大,计算所需的计算资源较多的问题。该方法包括: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获取目标终端在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时间点和第二时间点;将预设时间段划分为预设时间长度的多个时间切片;确定多个时间切片中,包括第一时间点的第一时间切片的个数,以及包括第二时间点的第二时间切片的个数;根据第一时间切片的个数和第二时间切片的个数,确定目标终端在第一制式网络的驻留时长比。本申请用于5G SA网络中的终端之间通信的过程中。

Description

一种驻留时长比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驻留时长比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在确定终端的驻留时长比时,可以根据信令数据中记录的第五代移动通信(5th generation,5G)独立组网(stand alone,SA)网络注册流程的开始时间和去注册结束时间,确定终端设备登录5G SA网络驻留时长。根据终端设备登录5G SA网络后驻留的时长与终端设备在网总时长的比值,计算终端设备在5G SA网络时长驻留比。
然而现有技术中计算终端设备在5G SA网络驻留时长比时,需要搜索用户信令数据中的5G SA网络注册/去注册时间点,计算终端设备在5G SA网络驻留时长;然后获取用户信令数据中在5G SA网络以外的网络注册/去注册时间点,计算终端设备在5G SA网络以外的网络的驻留时长,进而根据终端设备在5G SA网络驻留时长与终端设备在5G SA网络以外的网络的驻留时长的比值确定终端设备5G SA网络驻留时长比。但是该过程需要遍历终端的信令消息,计算量大,计算所需的计算资源较多。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驻留时长比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用于解决当前确定驻留时长比的过程中计算量大,计算所需的计算资源较多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驻留时长比确定方法,包括: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获取目标终端在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时间点和第二时间点;其中,第一时间点为目标终端在第一制式网络中发起业务或结束业务的时间点;第二时间点为目标终端在第二制式网络中发起业务或结束业务的时间点;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将预设时间段划分为预设时间长度的多个时间切片;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确定多个时间切片中,包括第一时间点的第一时间切片的个数,以及包括第二时间点的第二时间切片的个数;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根据第一时间切片的个数和第二时间切片的个数,确定目标终端在第一制式网络的驻留时长比。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确定预设时间切片编号规则;其中,预设时间切片编号规则用于为时间点编号,以使得多个时间切片中同一时间切片内的时间点的编号相同;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根据预设时间切片编号规则对第一时间点编号,生成第一时间切片编号;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确定第一时间切片编号的个数,为第一时间切片的个数。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确定预设时间切片编号规则;其中,预设时间切片编号规则用于为时间点编号,以使得多个时间切片中同一时间切片内的时间点的编号相同;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根据预设时间切片编号规则对第二时间点编号,生成第二时间切片编号;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确定第二时间切片编号的个数,为第二时间切片的个数。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目标终端的XDR数据;XDR数据包括:目标终端在预设时间段内的业务的发起时间或者结束时间,以及承载业务的网络制式;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根据XDR数据,确定目标终端在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时间点和第二时间点。
结合上述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一制式网络包括5G SA网络;第二制式网络包括以下至少之一:3G网络、4G网络、以及5G非独立组网NSA;XDR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5G SA N1N2接口信令话单数据、5G N3-HTTP话单数据、3G IUCS接口数据、3G IU-PS接口数据、4G S1-MME接口数据、5G NSA S1-MME接口数据、4G S1U-HTTP接口数据、5G NSA S1U-HTTP接口数据。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终端在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时间点和第二时间点;其中,第一时间点为目标终端在第一制式网络中发起业务或结束业务的时间点;第二时间点为目标终端在第二制式网络中发起业务或结束业务的时间点;处理单元用于,将预设时间段划分为预设时间长度的多个时间切片;处理单元还用于,确定多个时间切片中,包括第一时间点的第一时间切片的个数,以及包括第二时间点的第二时间切片的个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第一时间切片的个数和第二时间切片的个数,确定目标终端在第一制式网络的驻留时长比。
结合上述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还用于,确定预设时间切片编号规则;其中,预设时间切片编号规则用于为时间点编号,以使得多个时间切片中同一时间切片内的时间点的编号相同;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预设时间切片编号规则对第一时间点编号,生成第一时间切片编号;处理单元还用于,确定第一时间切片编号的个数,为第一时间切片的个数。
结合上述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还用于,确定预设时间切片编号规则;其中,预设时间切片编号规则用于为时间点编号,以使得多个时间切片中同一时间切片内的时间点的编号相同;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预设时间切片编号规则对第二时间点编号,生成第二时间切片编号;处理单元还用于,确定第二时间切片编号的个数,为第二时间切片的个数。
结合上述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目标终端的XDR数据;XDR数据包括:目标终端在预设时间段内的业务的发起时间或者结束时间,以及承载业务的网络制式;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XDR数据,确定目标终端在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时间点和第二时间点。
结合上述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制式网络包括5G SA网络;第二制式网络包括以下至少之一:3G网络、4G网络、以及5G非独立组网NSA;XDR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5G SA N1N2接口信令话单数据、5GN3-HTTP话单数据、3G IUCS接口数据、3G IU-PS接口数据、4G S1-MME接口数据、5G NSA S1-MME接口数据、4G S1U-HTTP接口数据、5G NSAS1 U-HTTP接口数据。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当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运行时,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实现如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描述的驻留时长比确定方法。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指令当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执行时使计算机执行如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描述的驻留时长比确定方法。
本申请中第二方面到第四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考第一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中的详细描述;并且,第二方面到第四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考第一方面及其各种实现方式中的有益效果分析,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上述方案至少带来以下有益效果: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将一个时间段划分为多个时间切片,然后分别统计在第一制式网络中发起业务或结束业务的时间点所属的时间切片,以及在第二制式网络中发起业务或结束业务的时间点所属的时间切片,并根据第一时间切片和第二时间切片的比值确定终端在第一制式网络的驻留时长比。这样,本申请只需获取用户在5G SA网络和5G SA网络以外的网络中发起业务或者结束业务的时间,并对应到预先划分好的时间切片中,根据时间切片的个数确定终端在5G SA网络中的驻留时长比。相比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无需获取终端设备在各制式网络中注册/去注册的时间点,并且无需累加确定在各个制式网络中的驻留时长。因此,本申请能够解决当前确定驻留时长比的过程中计算量大,计算所需的计算资源较多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驻留时长比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驻留时长比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驻留时长比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本申请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的术语“第一”和“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的对象,或者用于区别对同一对象的不同处理,而不是用于描述对象的特定顺序。
此外,本申请的描述中所提到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的还包括其他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的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用于各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可以为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thi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通信系统,例如,长期演进(longterm evolution,LTE)系统,又可以为5G移动通信系统、NR系统、新空口车联网(vehicle toeverything,NR V2X)系统,还可以应用于LTE和5G混合组网的系统中,或者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通信系统、机器到机器(machine to machine,M2M)通信系统、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以及其他下一代通信系统,也可以为非3GPP通信系统,不予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场景,例如可以应用于以下通信场景中的一种或多种:增强移动宽带(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超可靠低时延通信(ultra reliable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URLLC)、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 typecommunication,MTC)、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s,mMTC)、SA、D2D、V2X、和IoT等通信场景。
其中,上述适用本申请的通信系统和通信场景仅是举例说明,适用本申请的通信系统和通信场景不限于此,在此统一说明,以下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涉及的终端设备可以是用于实现通信功能的设备。终端设备也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终端、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mobile station,MS)、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MT)、用户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等。终端设备例如可以是IoT、V2X、D2D、M2M、5G网络、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无线终端或有线终端。无线终端可以是指一种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可以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或室外、手持或车载;也可以部署在水面上(如轮船等);还可以部署在空中(例如飞机、气球和卫星上等)。
示例性的,终端设备可以是无人机、IoT设备(例如,传感器,电表,水表等)、V2X设备、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中的站点(station,ST)、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设备、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也可以称为穿戴式智能设备)、平板电脑或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车载终端、具有车对车(vehicle-to-vehicle,V2V)通信能力的车辆、智能网联车、具有无人机对无人机(UAV toUAV,U2U)通信能力的无人机等等。终端可以是移动的,也可以是固定的,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为了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驻留时长比确定方法,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驻留时长比确定方法,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1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01,通信线路102,以及至少一个通信接口104,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03。其中,处理器101,存储器103以及通信接口104三者之间可以通过通信线路102连接。
处理器101可以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也可以是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
通信线路102可以包括一通路,用于在上述组件之间传送信息。
通信接口104,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可以使用任何收发器一类的装置,如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WLAN等。
存储器103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包括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
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存储器103可以独立于处理器101存在,即存储器103可以为处理器101外部的存储器,此时,存储器103可以通过通信线路102与处理器101相连接,用于存储执行指令或者应用程序代码,并由处理器101来控制执行,实现本申请下述实施例提供的驻留时长比确定方法。又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存储器103也可以和处理器101集成在一起,即存储器103可以为处理器101的内部存储器,例如,该存储器103为高速缓存,可以用于暂存一些数据和指令信息等。
作为一种可实现方式,处理器1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图1中的CPU0和CPU1。作为另一种可实现方式,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100可以包括多个处理器,例如图1中的处理器101和处理器107。作为再一种可实现方式,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100还可以包括输出设备105和输入设备106。
现有技术中在确定终端设备在第一制式网络中的驻留比时,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首先可以根据信令数据中记录的每个用户终端设备在5G SA网络、5G SA网络以外的网络所有注册/去注册流程时间截点,重定向时间截点。
在此之后,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计算每个终端在5G SA网络上每个去注册流程时间截点与对应的注册流程时间截点之间的差值,得到用户终端设备在5G SA网络上单个流程的驻留时长;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计算每个终端在5G SA网络以外的网络上每个去注册流程时间截点与对应的注册流程时间截点之间的差值,得到用户终端设备在5G SA网络以外的网络上单个流程的驻留时长。
最后,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统计所有用户终端设备在5G SA网络、5G SA网络以外的网络上全部流程的驻留时长,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根据所有终端在5G SA网络上全部流程的驻留时长与所有终端在5G SA网络、5G SA网络以外的网络上全部流程的总驻留时长的比值,确定用户终端设备在5G SA网络驻留时长比。
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1、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需要搜索用户信令数据中的5GSA网络注册/去注册时间点,来计算终端设备在用户5G SA网络驻留时长,这样会耗费大量计算资源,对服务器配置要求比较高,可实施性不高。2、由于用户终端设备脱网时,用户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没有信令交互。因此,在用户终端设备处于脱网状态下,可能造成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仅能获取用户终端设备注册流程时间截点的信令数据,而不能获取用户终端设备去注册流程时间截点的信令数据,这将会导致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不能确定用户终端设备在制式网络上流程的驻留时长,大大降低了用户终端设备在5G SA网络驻留时长比的准确性。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驻留时长比确定方法,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将一个时间段划分为多个时间切片,然后分别统计在第一制式网络中发起业务或结束业务的时间点所属的时间切片,以及在第二制式网络中发起业务或结束业务的时间点所属的时间切片,并根据第一时间切片和第二时间切片的比值确定终端在第一制式网络的驻留时长比。这样,本申请只需获取用户在5G SA网络和5G SA网络以外的网络中发起业务或者结束业务的时间,并对应到预先划分好的时间切片中,根据时间切片的个数确定终端在5G SA网络中的驻留时长比。相比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无需获取终端设备在各制式网络中注册/去注册的时间点,并且无需累加确定在各个制式网络中的驻留时长。因此,本申请能够解决当前确定驻留时长比的过程中计算量大,计算所需的计算资源较多的问题。
以下,结合附图2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驻留时长比确定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如图2所示,该驻留时长比确定方法包括:
S201、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获取目标终端在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时间点和第二时间点。
其中,第一时间点为目标终端在第一制式网络中发起业务或结束业务的时间点;第二时间点为目标终端在第二制式网络中发起业务或结束业务的时间点。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目标终端包括一个或多个终端。
需要说明的是:现有技术中需要确定每个终端在5G SA网络和5G SA网络以外的网络中每个业务的驻留时长,进而统计该驻留时长。当目标终端数量越多时,统计数据的数量就会越多,服务器的工作量就越大。由于本申请中只需获取所有终端在5G SA网络和5G SA网络以外的网络中发起业务或者结束业务的时间,并对应到预先划分好的时间切片中,根据时间切片的个数确定终端在5G SA网络中的驻留时长比。这样,只需要统计时间切片的个数,并不需要确定所有终端的业务在制式网络上的驻留时长。与现有技术相比,当目标终端的个数增加时,本申请实施例增加服务器的工作量少,降低了服务器超负荷工作的可能性。
可选的,第一制式网络包括5G SA网络;第二制式网络包括以下至少之一:3G网络、4G网络、以及5G非独立组网(Non-Stand Alone,NSA)。
S202、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将预设时间段划分为预设时间长度的多个时间切片。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确定预设时间长度,根据预设时间长度将预设时间段划分为多个时间切片,以得到时间长度均为上述预设时间长度的多个时间切片。
可选的,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根据服务器的计算能力,确定预设时间长度的多个时间切片。
示例性的,预设时间长度为:30s、60s、120s、300s、600s。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服务器的计算能力强,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确定预设时间长度比较小的时间切片可以提高计算精确度,例如,可以选择预设时间长度为:30s、60s、120s的时间切片;若服务器的计算能力弱,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确定预设时间长度比较大的时间切片可以减少服务器的计算压力,例如,可以选择预设时间长度为:300s、600s的时间切片。
示例性的,如下述表1所示,在上述预设时间段为24小时的情况下,若预设时间长度为30s,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则可以将该24小时等比划分为2880个时间长度为30s的时间切片。
在上述预设时间段为24小时的情况下,若预设时间长度为60s,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则可以将该24小时等比划分为1440个时间长度为60s的时间切片。
在上述预设时间段为24小时的情况下,若预设时间长度为300s,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则可以将该24小时等比划分为288个时间长度为300s的时间切片。
在上述预设时间段为24小时的情况下,若预设时间长度为600s,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则可以将该24小时等比划分为144个时间长度为600s的时间切片。
表1、不同时间长度的时间切片对应24小时的时间切片个数
S203、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确定多个时间切片中,包括第一时间点的第一时间切片的个数,以及包括第二时间点的第二时间切片的个数。
需要说明的是,一个时间切片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时间点。或者,一个时间切片中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时间点。
此外,一个时间切片中还可以既包括第一时间点,又包括第二时间点。在该情况下,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确定该时间切片为第一时间切片。
S204、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根据第一时间切片的个数和第二时间切片的个数,确定目标终端在第一制式网络的驻留时长比。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确定目标终端在第一制式网络的驻留时长比满足以下公式:
其中,C为终端在第一制式网络的驻留时长比,A为第一时间切片的个数,B为第二时间切片的个数。
可选的,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对第一时间切片和第二时间切片的个数进行去重处理。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终端在第一制式网络、第二制式网络的驻留时长比准确性,还能降低服务器在确定驻留时长比的复杂度。
上述方案至少带来以下有益效果: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将一个时间段划分为多个时间切片,然后分别统计在第一制式网络中发起业务或结束业务的时间点所属的时间切片,以及在第二制式网络中发起业务或结束业务的时间点所属的时间切片,并根据第一时间切片和第二时间切片的比值确定终端在第一制式网络的驻留时长比。这样,本申请只需获取用户在5G SA网络和5G SA网络以外的网络中发起业务或者结束业务的时间,并对应到预先划分好的时间切片中,根据时间切片的个数确定终端在5G SA网络中的驻留时长比。相比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无需获取终端设备在各制式网络中注册/去注册的时间点,并且无需累加确定在各个制式网络中的驻留时长。因此,本申请能够解决当前确定驻留时长比的过程中计算量大,计算所需的计算资源较多的问题。
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中,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在采集到的5G、4G、3G话单中,未能发现第一时间段,即第一时间段中没有出现在5G、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th generation,4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th generation,4G)话单中的任意一个。这样,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确定用户终端设备在第一时间段内处于脱网状态。当终端处于脱网状态时,由于本申请只需要统计制式网络中发起业务或结束业务的时间点对应的时间切片的数量,并不需要同时统计发起业务的时间点和结束业务的时间点,这样,可以通过统计终端发起业务的时间点来确定脱网状态下的终端在网络中的驻留时长比。因此,本申请可以记录处理用户脱网无信令的情况。
以下,对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获取目标终端在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时间点和第二时间点的过程进行介绍。作为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施例,结合图2,如图3所示,上述S201还可以通过以下S301-S305实现。
S301、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目标终端的通信活动详细记录(xDetailed Record,XDR)数据。
其中,XDR数据包括:目标终端在预设时间段内的业务的发起时间或者结束时间,以及承载业务的网络制式。
可选的,XDR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5G SA N1N2接口信令话单数据、5G N3-HTTP话单数据、3G IUCS接口数据、3G IU-PS接口数据、4G S1-MME接口数据、5G NSA S1-MME接口数据、4G S1U-HTTP接口数据、5G NSA S1U-HTTP接口数据。
S302、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从XDR数据中提取关键字段。
可选的,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分别从5G SA N1N2接口信令话单数据、5G N3-HTTP话单数据、3G IUCS接口数据、3G IU-PS接口数据、4G S1-MME接口数据、5G NSA S1-MME接口数据、4G S1U-HTTP接口数据、5G NSA S1U-HTTP接口数据。
S303、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根据关键字段,生成XDR数据表。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将3G IUCS接口数据、3G IU-PS接口数据、4G/5G NSA S1-MME接口数据、4G/5G NSA S1U-HTTP接口数据、5G SA N1N2接口信令话单5G N3-HTTP话单中关键字段合并,生成XDR数据表。
S304、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根据XDR数据,确定目标终端在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时间点。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根据XDR数据中的5GSA N1N2接口信令话单、5G N3-HTTP话单,确定目标终端在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时间点。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根据XDR数据表,确定目标终端在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时间点。
可选的,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获取XDR数据表网络类型为SA网络对应的时间信息,该时间信息为第一时间点。
示例性的,结合下述表6所示,第一时间点为:2021-10-27 07:29:46.109586、2021-10-27 07:29:46.319552、2021-10-27 22:22:38.217546、2021-10-27 22:22:38.226183。
S305、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根据XDR数据,确定目标终端在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二时间点。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根据XDR数据中的3GIUCS接口数据、3G IU-PS接口数据、4G/5G NSA S1-MME接口数据、4G/5G NSA S1U-HTTP接口数据,确定目标终端在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二时间点。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根据XDR数据表,确定目标终端在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二时间点。
可选的,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获取XDR数据表网络类型为非SA网络对应的时间信息,该时间信息为第二时间点。
示例性的,结合下述表6所示,第二时间为点:2021-10-27 00:07:52.881466、2021-10-27 00:07:52.931077、2021-10-27 06:58:56.562947、2021-10-27 06:58:57.117567。
需要指出的是,在上述S302中,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可以根据以下情况一至情况四中的一种或多种情况记载的方式,从XDR数据中提取关键字段。以下进行详细说明:
情况一、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从第一接口数据中提取关键字段。
其中,第一接口数据包括:3G IUCS接口数据,3G IU-PS接口数据,4G/5G NSA S1-MME接口数据。
示例性的,如下述表2所示,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从第一接口数据中提取的关键字段分别为:IMSI、STARTTIME、ENDTIME以及Net_type。其中,IMSI为用户IMSI,IMSI对应的数据信息:460010530415870;STA RTTIME为流程开始时间,STARTTIME对应的数据信息:2021-10-27 00:07:52.881466;ENDTIME为流程结束时间,ENDTIME对应的数据信息:2021-10-2700:07:52.931077;Net_type为网络类型,Net_type对应的数据信息:非SA网络。
表2、第一接口数据中提取的关键字段
字段名称 字段解释 数据信息
IMSI 用户IMSI 460010530415870
STARTTIME 流程开始时间 2021-10-27 00:07:52.881466
ENDTIME 流程结束时间 2021-10-27 00:07:52.931077
Net_type 网络类型 非SA网络
情况二、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从第二接口数据中提取关键字段。
其中,第二接口数据包括:4G/5G NSA S1U-HTTP接口数据。
示例性的,如下述表3所示,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从第二接口数据中提取的关键字段分别为: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 criber IdentificationNumber,IMSI)、START_T、END_T以及Net_type。其中,IMSI为用户IMSI,IMSI对应的数据信息:460015857638192;STA RT_T为流程开始时间,START_T对应的数据信息:2021-10-2706:58:56.562947;END_T为流程结束时间,END_T对应的数据信息:2021-10-27 06:58:57.117567;Net_type为网络类型,Net_type对应的数据信息:非SA网络。
表3、第二接口数据中提取的关键字段
字段名称 字段解释 数据信息
IMSI 用户IMSI 460015857638192
START_T 流程开始时间 2021-10-27 06:58:56.562947
END_T 流程结束时间 2021-10-27 06:58:57.117567
Net_type 网络类型 非SA网络
情况三、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从5G SA N1N2接口信令话单中提取关键字段。
示例性的,如下述表4所示,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从5G SA N1N2接口信令话单中提取的关键字段分别为: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SUbscription Permanent Identifier,SUPI)、procedure_start time、procedure_end time以及Net_type。其中,SUPI为用户SUPI,SUPI对应的数据信息:460013231602342;procedure_start time为流程开始时间,procedure_start time对应的数据信息:2021-10-27 07:29:46.109586;procedure_endtime为流程结束时间,procedure_end time对应的数据信息:2021-10-27 07:29:46.319552;Net_type为网络类型,Net_type对应的数据信息:SA网络。
表4、5G SA N1N2接口信令话单中提取的关键字段
情况四、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从5G N3-HTTP话单中提取关键字段。
示例性的,如下述表5所示,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从5G N3-HTTP话单中提取的关键字段分别为:SUPI、START_T、END_T以及Net_type。其中,SUPI为用户SUPI,SUPI对应的数据信息:460013237215397;START_T为流程开始时间,START_T对应的数据信息:2021-10-2722:22:38.217546;END_T为流程结束时间,END_T对应的数据信息:2021-10-27 22:22:38.226183;Net_type为网络类型,Net_type对应的数据信息:SA网络。
表5、5G N3-HTTP话单中提取的关键字段
字段名称 备注 数据信息
SUPI 用户SUPI 460013237215397
START_T 流程开始时间 2021-10-27 22:22:38.217546
END_T 流程结束时间 2021-10-27 22:22:38.226183
Net_type 网络类型 SA网络
以上,结合上述情况一-情况四对上述S302中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从XDR数据中提取关键字段的过程进行了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S303中,结合上述情况一-情况四,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可以结合上述表2、3、4、5,生成下述表6所示的XDR数据表,具体过程如下:
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将表2、3、4、5中的IMSI或SUPI对应的信息,确定为XDR数据表user_id对应的信息;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将表2、3、4、5中的STARTTIME、ENDTIME、START_T、END_T、procedure_start time、procedure_end time对应的信息,确定为XDR数据表time对应的信息;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将表2、3、4、5中的Net_type对应的信息,确定为XDR数据表net_type对应的信息。
表6、XDR数据表
user_id time net_type
460010530415870 2021-10-27 00:07:52.881466 非SA网络
460010530415870 2021-10-27 00:07:52.931077 非SA网络
460015857638192 2021-10-27 06:58:56.562947 非SA网络
460015857638192 2021-10-27 06:58:57.117567 非SA网络
460013231602342 2021-10-27 07:29:46.109586 SA网络
460013231602342 2021-10-27 07:29:46.319552 SA网络
460013237215397 2021-10-27 22:22:38.217546 SA网络
460013237215397 2021-10-27 22:22:38.226183 SA网络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表6中user_id为用户唯一标识(IMSI/SUPI);time为时间点(流程开始时间/流程结束时间);net_type为网络类型。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不对上述S304、S305之间的先后顺序做具体的限定。
上述方案至少带来以下有益效果:由于本申请中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目标终端的XDR数据,从XDR数据中提取关键字段,根据关键字段,生成XDR数据表。XDR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5G SA N1N2接口信令话单数据、5G N3-HTTP话单数据、3G IUCS接口数据、3G IU-PS接口数据、4G S1-MME接口数据、5G NSA S1-MME接口数据、4G S1U-HTTP接口数据、5G NSA S1U-HTTP接口数据。这样一来,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将多个不同网络制式类型的XDR数据融合到XDR数据表中,只需要从XDR数据表中即可快速准确地确定目标终端在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时间点、第二时间点。可以节约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获取第一时间点、第二时间点的时间,提高了效率。
以下,对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确定多个时间切片中,包括第一时间点的第一时间切片的个数的过程进行介绍。
作为本申请的一种可能的实施例,结合图2,如图4所示,上述S203还可以通过以下S401-S405实现。
S401、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确定预设时间切片编号规则。
其中,预设时间切片编号规则用于为时间点编号,以使得多个时间切片中同一时间切片内的时间点的编号相同。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根据预设时间长度的时间切片,确定预设时间切片编号规则。不同时间长度的时间切片对应不同的切片编号规则。
示例性的,如表7所示,切片的时间长度为30s的时间切片对应的时间切片编号规则:该编号长度为14位。其中前8位为日期,第9位第10位为对应小时(00-23),第11-12位为对应分钟(00-59),第13-14位(秒数为0-30秒时,编号为-1,否则为-2)。
切片的时间长度为60s的时间切片对应的时间切片编号规则:该编号长度为12位,前8位为日期,第9位第10位为对应小时(00-23),第11-12位为对应分钟(00-59)。
切片的时间长度为300s的时间切片对应的时间切片编号规则:编号长度为11位,其中,前8位为日期,第9位第10位为对应小时(00-23),第11位为对应十分钟数(0-5)。
切片的时间长度为600s的时间切片对应的时间切片编号规则:该编号长度为13位。前8位为日期,第9位第10位为对应小时(00-23),第11位为对应十分钟数(0-5),分钟个位数为0-4时第12-13位为-1,否则为-2。
表7、时间切片编号规则
S402、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根据预设时间切片编号规则对第一时间点编号,生成第一时间切片编号。
示例性的,结合表6、如表8所示,第一时间点为:2021-10-27 00:07:52.881466时,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根据切片的时间长度为30s的时间切片对应的时间切片编号规则对第一时间点编号,生成第一时间切片编号为:202110270007-2。
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根据切片的时间长度为60s的时间切片对应的时间切片编号规则对第一时间点编号,生成第一时间切片编号为:202110270007。
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根据切片的时间长度为300s的时间切片对应的时间切片编号规则对第一时间点编号,生成第一时间切片编号为:20211027000-2。
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根据切片的时间长度为600s的时间切片对应的时间切片编号规则对第一时间点编号,生成第一时间切片编号为:20211027000。
表8、时间切片的不同时间长度对应的第一时间切片编号
S403、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根据预设时间切片编号规则对第二时间点编号,生成第二时间切片编号。
示例性的,结合表6、如表9所示,第二时间点为:2021-10-27 22:22:38.226183时,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根据切片的时间长度为30s的时间切片对应的时间切片编号规则对第二时间点编号,生成第二时间切片编号为:202110272222-2。
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根据切片的时间长度为60s的时间切片对应的时间切片编号规则对第二时间点编号,生成第二时间切片编号为:202110272222。
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根据切片的时间长度为300s的时间切片对应的时间切片编号规则对第二时间点编号,生成第二时间切片编号为:20211027222-1。
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根据切片的时间长度为600s的时间切片对应的时间切片编号规则对第二时间点编号,生成第二时间切片编号为:20211027222。
表9、时间切片的不同时间长度对应的第二时间切片编号
S404、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确定第一时间切片编号的个数,为第一时间切片的个数。
示例性的,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获取时间切片编号为:202110270107-2、202110270206-2、202110270408-2、202110270907-1、202110270907-2、202110271907-1、202110271927-1、202110272027-2、202110272247-2的时间切片,则第一时间切片编号的个数为9,即第一时间切片的个数为9。
S405、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确定第二时间切片编号的个数,为第二时间切片的个数。
示例性的,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获取时间切片编号为:202110270107、202110270205、2021102700207、202110270308、202110270328、202110270347、202110270815、202110270919、202110271515、202110271616、202110271808、202110272307的时间切片,则第一时间切片编号的个数为12,即第一时间切片的个数为12。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不对上述S402、S403之间的顺序做具体的限定,本申请也不对上述S404、S405之间的顺序做具体的限定,
上述方案至少带来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中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确定预设时间切片编号规则,根据预设时间切片编号规则对第一时间点编号,生成第一时间切片编号;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根据预设时间切片编号规则对第二时间点编号,生成第二时间切片编号;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确定第一时间切片编号的个数,为第一时间切片的个数;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确定第二时间切片编号的个数,为第二时间切片的个数。这样,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通过预设时间切片编号规则对第一时间点、第二时间点对应的时间切片进行编号,可以准确地获取第一时间切片、第二时间切片编号的个数。
可以看出,上述主要从方法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介绍。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模块及算法步骤,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如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50的结构示意图。该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50包括:获取单元501和处理单元502。
获取单元501用于,获取目标终端在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时间点和第二时间点;其中,第一时间点为目标终端在第一制式网络中发起业务或结束业务的时间点;第二时间点为目标终端在第二制式网络中发起业务或结束业务的时间点;处理单元502还用于,将预设时间段划分为预设时间长度的多个时间切片;处理单元502还用于,确定多个时间切片中,包括第一时间点的第一时间切片的个数,以及包括第二时间点的第二时间切片的个数;处理单元502还用于,根据第一时间切片的个数和第二时间切片的个数,确定目标终端在第一制式网络的驻留时长比。
可选的,处理单元502还用于,确定预设时间切片编号规则;其中,预设时间切片编号规则用于为时间点编号,以使得多个时间切片中同一时间切片内的时间点的编号相同;处理单元502还用于,根据预设时间切片编号规则对第一时间点编号,生成第一时间切片编号;处理单元502还用于,确定第一时间切片编号的个数,为第一时间切片的个数。
可选的,处理单元502还用于,确定预设时间切片编号规则;其中,预设时间切片编号规则用于为时间点编号,以使得多个时间切片中同一时间切片内的时间点的编号相同;处理单元502还用于,根据预设时间切片编号规则对第二时间点编号,生成第二时间切片编号;处理单元502还用于,确定第二时间切片编号的个数,为第二时间切片的个数。
可选的,获取单元501还用于,获取预设时间段内目标终端的XDR数据;XDR数据包括:目标终端在预设时间段内的业务的发起时间或者结束时间,以及承载业务的网络制式;处理单元502还用于,根据XDR数据,确定目标终端在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时间点和第二时间点。
可选的,第一制式网络包括第五代移动通信5G独立组网SA网络;第二制式网络包括以下至少之一:3G网络、4G网络、以及5G NSA;XDR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5G SA N1N2接口信令话单数据、5G N3-HTTP话单数据、3G IUCS接口数据、3G IU-PS接口数据、4G S1-MME接口数据、5G NSA S1-MME接口数据、4G S1U-HTTP接口数据、5G NSA S1U-HTTP接口数据。
其中,处理单元可以是处理器或控制器。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括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通信单元可以是收发电路或通信接口等。存储模块可以是存储器。当处理单元为处理器,通信单元为通信接口,存储模块为存储器时,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可以为图1所示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网络节点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系统,模块和网络节点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计算机执行该指令时,该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所示的方法流程中的各个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芯片,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通信接口和处理器耦合,处理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驻留时长比确定方法。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驻留时长比确定方法。
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寄存器、硬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人以合适的组合、或者本领域数值的任何其他形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由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装置、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应用于上述方法,因此,其所能获得的技术效果也可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驻留时长比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终端在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时间点和第二时间点;其中,所述第一时间点为所述目标终端在第一制式网络中发起业务或结束业务的时间点;所述第二时间点为所述目标终端在第二制式网络中发起业务或结束业务的时间点;
将所述预设时间段划分为预设时间长度的多个时间切片;
确定所述多个时间切片中,包括所述第一时间点的第一时间切片的个数,以及包括所述第二时间点的第二时间切片的个数;
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切片的个数和第二时间切片的个数,确定所述目标终端在所述第一制式网络的驻留时长比;
所述确定所述时间切片中,包括所述第一时间点的第一时间切片的个数,包括:
确定预设时间切片编号规则;其中,所述预设时间切片编号规则用于为时间点编号,以使得所述多个时间切片中同一时间切片内的时间点的编号相同;
根据所述预设时间切片编号规则对所述第一时间点编号,生成第一时间切片编号;
确定所述第一时间切片编号的个数,为所述第一时间切片的个数;
所述确定所述时间切片中,包括所述第二时间点的第二时间切片的个数,包括:
确定预设时间切片编号规则;其中,所述预设时间切片编号规则用于为时间点编号,以使得所述多个时间切片中同一时间切片内的时间点的编号相同;
根据所述预设时间切片编号规则对所述第二时间点编号,生成第二时间切片编号;
确定所述第二时间切片编号的个数,为所述第二时间切片的个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目标终端在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时间点和第二时间点,包括:
获取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目标终端的通信活动详细记录XDR数据;所述XDR数据包括:所述目标终端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业务的发起时间或者结束时间,以及承载所述业务的网络制式;
根据所述XDR数据,确定所述目标终端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时间点和第二时间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式网络包括第五代移动通信5G独立组网SA网络;所述第二制式网络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第三代移动通信3G网络、第四代移动通信4G网络、以及5G非独立组网NSA;
所述XDR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5G SA N1N2接口信令话单数据、5GN3-HTTP话单数据、3G IUCS接口数据、3G IU-PS接口数据、4G S1-MME接口数据、5G NSA S1-MME接口数据、4GS1U-HTTP接口数据、5G NSA S1U-HTTP接口数据。
4.一种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获取单元和处理单元;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终端在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时间点和第二时间点;其中,所述第一时间点为所述目标终端在第一制式网络中发起业务或结束业务的时间点;所述第二时间点为所述目标终端在第二制式网络中发起业务或结束业务的时间点;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将所述预设时间段划分为预设时间长度的多个时间切片;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确定所述多个时间切片中,包括所述第一时间点的第一时间切片的个数,以及包括所述第二时间点的第二时间切片的个数;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时间切片的个数和第二时间切片的个数,确定所述目标终端在所述第一制式网络的驻留时长比;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确定预设时间切片编号规则;其中,所述预设时间切片编号规则用于为时间点编号,以使得所述多个时间切片中同一时间切片内的时间点的编号相同;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预设时间切片编号规则对所述第一时间点编号,生成第一时间切片编号;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时间切片编号的个数,为所述第一时间切片的个数;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确定预设时间切片编号规则;其中,所述预设时间切片编号规则用于为时间点编号,以使得所述多个时间切片中同一时间切片内的时间点的编号相同;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预设时间切片编号规则对所述第二时间点编号,生成第二时间切片编号;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确定所述第二时间切片编号的个数,为所述第二时间切片的个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所述获取单元还用于,获取所述预设时间段内所述目标终端的XDR数据;所述XDR数据包括:所述目标终端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业务的发起时间或者结束时间,以及承载所述业务的网络制式;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XDR数据,确定所述目标终端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第一时间点和第二时间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制式网络包括5GSA网络;所述第二制式网络包括以下至少之一:3G网络、4G网络、以及5G NS A;
所述XDR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之一:5G SA N1N2接口信令话单数据、5GN3-HTTP话单数据、3G IUCS接口数据、3G IU-PS接口数据、4G S1-MME接口数据、5G NSA S1-MME接口数据、4GS1U-HTTP接口数据、5G NSAS1U-HTTP接口数据。
7.一种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当所述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运行时,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所述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执行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驻留时长比确定方法。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当被驻留时长比确定装置执行时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驻留时长比确定方法。
CN202210688348.9A 2022-06-17 2022-06-17 一种驻留时长比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8853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88348.9A CN114885352B (zh) 2022-06-17 2022-06-17 一种驻留时长比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88348.9A CN114885352B (zh) 2022-06-17 2022-06-17 一种驻留时长比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85352A CN114885352A (zh) 2022-08-09
CN114885352B true CN114885352B (zh) 2024-04-19

Family

ID=826823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88348.9A Active CN114885352B (zh) 2022-06-17 2022-06-17 一种驻留时长比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85352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56295A (zh) * 2010-05-18 2011-11-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统计双模单待终端用户驻留双网时长比的方法和装置
CN106604224A (zh) * 2016-11-21 2017-04-26 北京拓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xdr的4g驻留比指标获取方法及系统
CN111918325A (zh) * 2020-06-28 2020-11-10 珠海世纪鼎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Nsa架构下5g用户驻留时长获取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3891383A (zh) * 2021-10-09 2022-01-0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驻网时长占比的确定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WO2022031198A1 (en) * 2020-08-05 2022-02-1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Inter-system resource reporting
CN114040433A (zh) * 2021-10-21 2022-02-1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第五代移动通信5g用户驻留比确定方法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56295A (zh) * 2010-05-18 2011-11-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统计双模单待终端用户驻留双网时长比的方法和装置
CN106604224A (zh) * 2016-11-21 2017-04-26 北京拓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xdr的4g驻留比指标获取方法及系统
CN111918325A (zh) * 2020-06-28 2020-11-10 珠海世纪鼎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Nsa架构下5g用户驻留时长获取方法、装置及设备
WO2022031198A1 (en) * 2020-08-05 2022-02-1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Inter-system resource reporting
CN113891383A (zh) * 2021-10-09 2022-01-0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驻网时长占比的确定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4040433A (zh) * 2021-10-21 2022-02-1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第五代移动通信5g用户驻留比确定方法及电子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信令的LTE网络驻留时长算法探讨;陈伟栋;陈郑斌;;移动通信;20180215(02);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85352A (zh) 2022-08-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i et al. Analysis of positioning accuracy corresponding to the number of BLE beacons in indoor positioning system
US8305271B2 (en) Cuckoo hashing to store beacon reference data
CN104137635B (zh) 一种寻呼优化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230232266A1 (en) Method and terminal for reporting location measurement data, and storage medium
EP383312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sitioning and generating offline fingerprint database
CN104507048A (zh) 一种基于l-查询的位置隐私保护方法
CN103974445A (zh) 一种随机接入信道传输方法和设备
CN108133001B (zh) Mr室内外分离方法、装置及介质
US20230037478A1 (en) Positioning signal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7257539B (zh) 用于服务能力暴露的网络设备和方法
CN113111271B (zh) 出行od数据扩样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Uras et al. PmA: a solution for people mobility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based on WiFi probes
JP6238446B2 (ja) 少なくとも一つのアクセスポイントを有する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を備えた環境で無線デバイスの位置を特定する方法
CN114885352B (zh) 一种驻留时长比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506433A (zh) 非授权信道的信道检测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6167098A (zh) 数据管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891383B (zh) 驻网时长占比的确定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3442327A (zh) 物联网装置以及其通讯方法
CN106204143A (zh) 获取设备特征id方法和系统及用之判断虚拟设备的方法
US11895499B2 (en) Transmission apparatus, recep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ata processing method
CN115103444B (zh) 用户终端定位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JP6433059B2 (ja) 通信レコードに基づき移動端末を測位する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方法
CN106534382A (zh) 确定家庭群组的位置信息的方法、系统和家庭网关
CN116133045B (zh) 一种基于5g通信的继电保护通信系统及通信方法
CN113453334B (zh) 定位方法及定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