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83929A - 一种微电网无功补偿柜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电网无功补偿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83929A
CN114883929A CN202210587735.3A CN202210587735A CN114883929A CN 114883929 A CN114883929 A CN 114883929A CN 202210587735 A CN202210587735 A CN 202210587735A CN 114883929 A CN114883929 A CN 1148839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vity
gear
cooling
air
compensation cabi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8773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子健
王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1058773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83929A/zh
Publication of CN1148839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8392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BOARDS,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1/00Frameworks, boards, panels, desks, casings; Details of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 H02B1/26Casings; Part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H02B1/30Cabinet-type casings; Part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BOARDS,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1/00Frameworks, boards, panels, desks, casings; Details of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 H02B1/26Casings; Part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H02B1/28Casings; Parts thereof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BOARDS,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B1/00Frameworks, boards, panels, desks, casings; Details of substations or switching arrangements
    • H02B1/56Cooling; Ventilation
    • H02B1/565Cooling; Ventilation for cabine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18Arrangements for adjusting, eliminating or compensating reactive power in networ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40/30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Drying Of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气柜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微电网无功补偿柜,包括无功补偿柜、鼓风机构、冷却机构、控水机构、过滤机构、转运机构、联动机构和闭合机构;当冷却腔中的水位高度达到控水阀槽的位置时,进入到控水阀槽中,控水浮块在水浮力影响下沿着限位细杆上升,直至出水孔打开,冷却腔中的水就会从出水孔流出,实现对冷却腔中的水量的监控和平衡;通过冷却机构对外部空气进行冷却,同时能够有效过滤起其中的灰尘颗粒,保证净化气体的干净;再通过过滤机构对冷却空气进行干燥过滤,保证净化气体的干燥,防止进入到补偿柜主体中的气体潮湿腐蚀其中的零件;两者结合,能够有效防止灰尘对补偿柜内部结构的污染,同时还能有效散热。

Description

一种微电网无功补偿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柜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微电网无功补偿柜。
背景技术
微电网是指由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能量转换装置、负荷、监控和保护装置等组成的小型发配电系统。无功补偿是一种在电力供电系统中起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的作用,降低供电变压器及输送线路的损耗,提高供电效率,改善供电环境的技术。
无功补偿柜运行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及时将补偿柜中的热量排出,防止补偿柜内部热量过高而对其中的元部件造成损伤,进而产生很大的安全隐患。现有的补偿柜散热方式多采用通风口、排风扇或者散热板等方式进行散热,但是这种散热方式效率低下,同时通风口、排风扇在将外部空气通入到补偿柜内部时,会连带着将空气中的灰尘等颗粒物带入到补偿柜中,对补偿柜中的元部件造成污染损伤,加大安全隐患的产生可能性,同时减少了补偿柜内部元部件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电网无功补偿柜。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电网无功补偿柜,包括无功补偿柜、鼓风机构、冷却机构、控水机构、过滤机构、转运机构、联动机构和闭合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功补偿柜包括补偿柜主体和冷却箱,所述鼓风机构安装在所述冷却箱内部上端一侧,所述冷却箱底部设置有冷却机构,所述控水机构设置在所述冷却机构一侧,所述过滤机构设置在所述冷却箱中部,所述过滤机构位于所述冷却机构上端,所述转运机构设置在所述冷却箱内部上端另一侧,所述联动机构和所述闭合机构均安装在所述转运机构中;所述冷却箱固定安装在所述补偿柜主体背部,所述冷却箱内部上中部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一个鼓风腔、一个输送腔和一个排气腔,所述排气腔内侧面上设置一个与所述补偿柜主体内部连通的排气口,所述排气腔其中一个外侧壁上安装一个第一排气扇,所述第一排气扇连通所述排气腔和外部空间;所述冷却腔另一部分由下向上依次设置一个吸气腔、一个干燥过滤腔和一个转运腔,所述冷却箱内部底部设置一个冷却腔,所述冷却腔位于所述排气腔和所述吸气腔下端。
具体的,所述鼓风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鼓风腔中的鼓风套筒,所述鼓风套筒一端内侧同轴安装一个圆形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等间隔设置若干鼓风曲板,所述鼓风套筒背离所述安装板的一侧设置一个采风口,所述采风口与所述冷却箱外部连通;所述安装板背面同轴设置一根驱动转轴,所述驱动转轴贯穿所述鼓风套筒底部,所述驱动转轴另一端与第一电机连接;所述鼓风套筒下端设置一个出气管,所述出气管架设在所述输送腔中,所述出气管底端固定连接一根延长直管,所述延长直管贯穿所述排气腔,所述延长直管底端延伸到所述冷却腔中。
具体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与所述延长直管底端固定连接的单向阀管,所述单向阀管上端内部安装一个单向阀芯,所述单向阀芯封闭端朝向所述延长直管;所述单向阀芯靠近所述冷却腔的一侧设置一根第一弹簧,所述单向阀管下端位于所述冷却腔底部;所述冷却箱外侧壁上设置一个集水槽,所述集水槽中安装一个第一栅板,所述集水槽底部与所述冷却腔之间设置一个贯通的进水槽,所述进水槽中安装一个第一过滤板;所述冷却腔底部设置一个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中螺接一个适配的螺塞。
具体的,所述控水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冷却腔背离所述集水槽的侧壁上的控水阀槽,所述控水阀槽位于所述冷却腔偏上端位置,所述控水阀槽中间垂直设立一根限位细杆,所述限位细杆上套接一块控水浮块,所述控水浮块尺寸大小与所述控水阀槽内部长宽尺寸相适配;所述控水阀槽靠近所述冷却腔的一侧底部设置一个入水孔,所述控水阀槽背离所述冷却腔的一侧设置一个出水孔,所述出水孔与所述冷却箱外部连通,所述出水孔位置高于所述入水孔在所述控水阀槽中的位置。
具体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吸气腔中的第二排气扇,所述干燥过滤腔下端设置一个第一过滤网,所述第一过滤网上端安装一个垫网,所述垫网上方放置干燥剂,所述干燥剂上端设置一个第二过滤网。
具体的,所述转运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转运腔中的隔离块,所述隔离块将所述转运腔分隔成两个空腔,所述隔离块靠近所述鼓风腔的一侧为驱动腔,所述隔离块另一侧为换气腔;所述隔离块中间设置一个换气通槽,所述换气通槽连通所述驱动腔和所述换气腔;所述换气腔底部设置与所述干燥过滤腔连通的进气孔,所述换气腔靠近所述补偿柜主体的侧壁上开设一个出气孔。
具体的,所述驱动腔中安装一个主驱动轮,所述主驱动轮中心高度与所述换气通槽中心高度一致;所述主驱动轮对称的两边分别设置八个边齿;所述主驱动轮轮面上活动连接一根第一连杆,所所述第一连杆另一端连接一个活塞,所述活塞与所述换气通槽相适配,所述活塞安装在所述换气通槽中。
具体的,所述联动机构包括安装在所述主驱动轮正下方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上设置八个与所述边齿相适配的卡齿;所述第一齿轮后端同轴设置一个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直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齿轮直径尺寸;所述第二齿轮下端啮合安装一个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直径尺寸与所述第二齿轮直径尺寸相同,所述第三齿轮上同轴设置一个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靠近所述换气腔的一侧啮合安装一个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直径尺寸相同;所述第二锥齿轮后端同轴连接一根同步连杆,所述同步连杆贯穿所述隔离块延伸至所述换气腔中,所述同步连杆位于所述换气腔的一端同轴设置一个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靠近所述出气孔的一侧啮合安装一个第四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后端同轴设置一个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下端啮合安装一个第五锥齿轮,所述第五锥齿轮下端同轴设置一个第五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与所述第五锥齿轮直径尺寸相同,所述第三锥齿轮为所述第四锥齿轮直径尺寸的一半。
具体的,所述闭合机构包括与所述第四齿轮啮合安装的第六齿轮,所述第六齿轮与所述第四齿轮直径尺寸相同;所述第六齿轮位于所述出气孔正下方,所述第六齿轮轮面上活动套接一个水平安装的第一套杆,所述第一套杆靠近所述出气孔的一侧垂直设置一根第一推杆,所述第一推杆上端贯穿一个固定安装在所述换气腔侧壁上的限位柱块,所述第一推杆上端固定连接一个滑块,所述滑块靠近所述出气孔的一侧设置一个连接栓,所述滑块卡接在一条由所述连接栓延伸到所述出气孔的限位导槽中;所述出气孔上中间位置设置一个垂直于所述限位导槽的限位导轨,所述限位导轨上卡接两个对称的半圆闭合板,所述半圆闭合板相互卡合时形成一个直径尺寸大于所述出气孔直径尺寸的完整圆板;两个所述半圆闭合板板面上活动连接一根活动推杆,两根所述活动推杆另一端均活动安装在所述连接栓上。
具体的,所述闭合机构还包括与所述第五齿轮啮合安装的第七齿轮,所述第七齿轮轮面上同样活动套接一个第二套杆,所述第二套杆靠近所述进气孔的一侧垂直设置一根第二推杆,所述所述第二推杆前端贯穿一个固定安装在所述换气腔底面上的所述限位柱块,所述第二推杆上端固定连接一个所述滑块,所述滑块靠近所述进气孔的一侧设置一个所述连接栓,所述滑块卡接在一条由所述连接栓延伸到所述出气孔的所述限位导槽中;所述进气孔上中间位置设置一个垂直于所述限位导槽的所述限位导轨,所述限位导轨上卡接两个对称的所述半圆闭合板,所述半圆闭合板相互卡合时形成一个直径尺寸大于所述出气孔直径尺寸的完整圆板;两个所述半圆闭合板板面上活动连接一根所述活动推杆,两根所述活动推杆另一端均活动安装在所述连接栓上。
具体的,位于所述进气孔上的所述半圆闭合板与位于所述出气孔上的所述半圆闭合板的闭合状态相反,即:所述进气孔封闭过程中,所述出气孔处于打开过程,所述进气孔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出气孔处于闭合状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通过鼓风腔吸取外界空气,通过输送腔输送到冷却腔中,通过冷却腔对空气进行过滤和冷却,然后通过吸气腔将冷却空气吸取到干燥过滤腔中进行干燥过滤,然后通过转运腔,将经过干燥的空气转运到补偿柜主体中,空气在补偿柜主体中流动,然后通过排气口流入到排气腔中,最后通过第一排气扇将气流排出到无功补偿柜外部。
(2)通过集水槽灌注水,通过第一栅板删选大体积的杂质,通过第一过滤板过滤水中的微颗粒杂质;通过排水孔可以将冷却腔中的水排出,螺塞与排水孔螺接,便于控制排水孔的开闭。
(3)通过限位细杆对控水浮块进行导向,当冷却腔中的水位高度达到控水阀槽的位置时,会通过入水孔进入到控水阀槽中,控水浮块在水浮力影响下沿着限位细杆上升,随着水位上升到出水孔位置,控水浮块上升,将出水孔打开,冷却腔中的水就会从出水孔流出,即可实现对冷却腔中的水量的监控和平衡。
(4)进气孔和出气孔的开闭状态相反,且与活塞在换气通槽中的位置相关联,即:当活塞位于换气通槽中靠近换气腔的一端时,进气孔完全打开,出气孔完全闭合;当活塞位于换气通槽靠近驱动腔的一端时,进气孔完全闭合,出气孔完全打开;从而保证换气腔吸入的是净化冷却的空气,而活塞推动过程中,冷却气体进入到补偿柜主体中。
(5)通过冷却机构对外部空气进行冷却,同时能够有效过滤起其中的灰尘颗粒,保证净化气体的干净;再通过过滤机构对冷却空气进行干燥过滤,保证净化气体的干燥,防止进入到补偿柜主体中的气体潮湿腐蚀其中的零件;两者结合,能够有效防止灰尘对补偿柜内部结构的污染,同时还能有效散热。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微电网无功补偿柜整体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微电网无功补偿柜冷却箱正面剖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2中C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2中D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无功补偿柜;11、补偿柜主体;12、冷却箱;13、鼓风腔;14、输送腔;15、排气腔;151、排气口;152、第一排气扇;16、冷却腔;17、吸气腔;18、干燥过滤腔;19、转运腔;2、鼓风机构;21、鼓风套筒;22、安装板;23、鼓风曲板;24、采风口;25、驱动转轴;26、第一电机;27、出气管;28、延长直管;3、冷却机构;31、单向阀管;32、单向阀芯;33、第一弹簧;34、集水槽;35、第一栅板;36、进水槽;37、第一过滤板;38、排水孔;39、螺塞;4、控水机构;41、控水阀槽;42、限位细杆;43、控水浮块;44、入水孔;45、出水孔;5、过滤机构;51、第二排气扇;52、第一过滤网;53、垫网;54、干燥剂;55、第二过滤网;6、转运机构;61、隔离块;62、驱动腔;63、换气腔;64、换气通槽;65、进气孔;66、出气孔;67、主驱动轮;671、边齿;672、第二电机;68、第一连杆;69、活塞;7、联动机构;71、第一齿轮;72、第二齿轮;73、第三齿轮;74、第一锥齿轮;75、第二锥齿轮;76、同步连杆;77、第三锥齿轮;78、第四锥齿轮;79、第四齿轮;710、第五锥齿轮;711、第五齿轮;8、闭合机构;81、第六齿轮;82、第一套杆;83、第一推杆;84、限位柱块;85、滑块;86、连接栓;87、限位导槽;88、限位导轨;89、半圆闭合板;810、活动推杆;811、第七齿轮;812、第二套杆;813、第二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图6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微电网无功补偿柜,包括无功补偿柜1、鼓风机构2、冷却机构3、控水机构4、过滤机构5、转运机构6、联动机构7和闭合机构8;其特征在于:无功补偿柜1包括补偿柜主体11和冷却箱12,鼓风机构2安装在冷却箱12内部上端一侧,冷却箱12底部设置有冷却机构3,控水机构4设置在冷却机构3一侧,过滤机构5设置在冷却箱12中部,过滤机构5位于冷却机构3上端,转运机构6设置在冷却箱12内部上端另一侧,联动机构7和闭合机构8均安装在转运机构6中;冷却箱12固定安装在补偿柜主体11背部,冷却箱12内部上中部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一个鼓风腔13、一个输送腔14和一个排气腔15,排气腔15内侧面上设置一个与补偿柜主体11内部连通的排气口151,排气腔15其中一个外侧壁上安装一个第一排气扇152,第一排气扇152连通排气腔15和外部空间;冷却箱12另一部分由下向上依次设置一个吸气腔17、一个干燥过滤腔18和一个转运腔19,冷却箱12内部底部设置一个冷却腔16,冷却腔16位于排气腔15和吸气腔17下端;冷却箱12与补偿柜主体11固定相连,鼓风腔13、输送腔14和排气腔15依次连通,排气腔15下端与冷却腔16连通;吸气腔17、干燥过滤腔18和转运腔19依次连通,吸气腔17底部与冷却腔16连通;排气口151连通排气腔15和补偿柜主体11内部空间;第一排气扇152将排气腔15和外界空气连通;通过鼓风腔13吸取外界空气,通过输送腔14输送到冷却腔16中,通过冷却腔16对空气进行过滤和冷却,然后通过吸气腔17将冷却空气吸取到干燥过滤腔18中进行干燥过滤,然后通过转运腔19,将经过干燥的空气转运到补偿柜主体11中,空气在补偿柜主体11中流动,然后通过排气口151流入到排气腔15中,最后通过第一排气扇152将气流排出到无功补偿柜1外部。
具体的,鼓风机构2包括固定安装在鼓风腔13中的鼓风套筒21,鼓风套筒21一端内侧同轴安装一个圆形的安装板22,安装板22上等间隔设置若干鼓风曲板23,鼓风套筒21背离安装板22的一侧设置一个采风口24,采风口24与冷却箱12外部连通;安装板22背面同轴设置一根驱动转轴25,驱动转轴25贯穿鼓风套筒21底部,驱动转轴25另一端与第一电机26连接;鼓风套筒21下端设置一个出气管27,出气管27架设在输送腔14中,出气管27底端固定连接一根延长直管28,延长直管28贯穿排气腔15,延长直管28底端延伸到冷却腔16中;鼓风套筒21一侧的采风口24与无功补偿柜1外侧连通,通过第一电机26驱动安装板22转动,鼓风曲板23转动过程中,将外部空气通过采风口24吸入到鼓风套筒21中,然后鼓风曲板23会将空气通过出气管27排出,然后通过延长直管28排出到冷却腔16中。
具体的,冷却机构3包括与延长直管28底端固定连接的单向阀管31,单向阀管31上端内部安装一个单向阀芯32,单向阀芯32封闭端朝向延长直管28;单向阀芯32靠近冷却腔16的一侧设置一根第一弹簧33,单向阀管31下端位于冷却腔16底部;冷却箱12外侧壁上设置一个集水槽34,集水槽34中安装一个第一栅板35,集水槽34底部与冷却腔16之间设置一个贯通的进水槽36,进水槽36中安装一个第一过滤板37;冷却腔16底部设置一个排水孔38,排水孔38中螺接一个适配的螺塞39;单向阀管31与延长直管28相连接,单向阀管31下端位于冷却腔16底端,即可保证鼓风机构2吸入的外部空气直接输送到冷却腔16底部,从而促使空气与冷却腔16中的水充分混合,进而充分过滤空气中的灰尘等颗粒物;单向阀芯32能够防止冷却腔16中的水倒灌到延长直管28中;通过集水槽34灌注水,通过第一栅板35删选大体积的杂质,通过第一过滤板37过滤水中的微颗粒杂质;通过排水孔38可以将冷却腔16中的水排出,螺塞39与排水孔38螺接,便于控制排水孔38的开闭。
具体的,控水机构4包括设置在冷却腔16背离集水槽34的侧壁上的控水阀槽41,控水阀槽41位于冷却腔16偏上端位置,控水阀槽41中间垂直设立一根限位细杆42,限位细杆42上套接一块控水浮块43,控水浮块43尺寸大小与控水阀槽41内部长宽尺寸相适配;控水阀槽41靠近冷却腔16的一侧底部设置一个入水孔44,控水阀槽41背离冷却腔16的一侧设置一个出水孔45,出水孔45与冷却箱12外部连通,出水孔45位置高于入水孔44在控水阀槽41中的位置;通过限位细杆42对控水浮块43进行导向,当冷却腔16中的水位高度达到控水阀槽41的位置时,会通过入水孔44进入到控水阀槽41中,控水浮块43在水浮力影响下沿着限位细杆42上升,随着水位上升到出水孔45位置,控水浮块43上升,将出水孔45打开,冷却腔16中的水就会从出水孔45流出,即可实现对冷却腔16中的水量的监控和平衡。
具体的,过滤机构5包括安装在吸气腔17中的第二排气扇51,干燥过滤腔18下端设置一个第一过滤网52,第一过滤网52上端安装一个垫网53,垫网53上方放置干燥剂54,干燥剂54上端设置一个第二过滤网55;通过第二排气扇51将经过冷却的空气从冷却腔16吸入到干燥过滤腔18中,干燥过滤腔18通过第一过滤网52进入到干燥剂54,经过干燥剂54对冷却空气进行干燥,然后通过第二过滤网55进行过滤,从而净化空气。
具体的,转运机构6包括设置在转运腔19中的隔离块61,隔离块61将转运腔19分隔成两个空腔,隔离块61靠近鼓风腔13的一侧为驱动腔62,隔离块61另一侧为换气腔63;隔离块61中间设置一个换气通槽64,换气通槽64连通驱动腔62和换气腔63;换气腔63底部设置与干燥过滤腔18连通的进气孔65,换气腔63靠近补偿柜主体11的侧壁上开设一个出气孔66;隔离块61将转运腔19隔离成驱动腔62和换气腔63,换气通槽64连通驱动腔62和换气腔63;进气孔65将换气腔63和干燥过滤腔18连通,出气孔66将换气腔63与补偿柜主体11连通。
具体的,驱动腔63中安装一个主驱动轮67,主驱动轮67中心高度与换气通槽64中心高度一致;主驱动轮67对称的两边分别设置八个边齿671;主驱动轮67后端同轴连接到一个第二电机672;主驱动轮67轮面上活动连接一根第一连杆68,所第一连杆68另一端连接一个活塞69,活塞69与换气通槽64相适配,活塞69安装在换气通槽64中;通过第二电机672驱动主驱动轮67转动,主驱动轮67转动过程中,活动连接在轮面上的第一连杆68会驱动活塞69在换气通槽64中反复进行往复移动,当活塞69向驱动腔62方向移动时,即可将过滤干燥腔18中的空气吸入到换气腔63中,当活塞69向换气腔63方向移动时,即可将换气腔63中的空气推入到补偿柜主体11中。
具体的,联动机构7包括安装在主驱动轮67正下方的第一齿轮71,第一齿轮71上设置八个与边齿671相适配的卡齿;第一齿轮71后端同轴设置一个第二齿轮72,第二齿轮72直径尺寸大于第一齿轮71直径尺寸;第二齿轮72下端啮合安装一个第三齿轮73,第三齿轮73直径尺寸与第二齿轮72直径尺寸相同,第三齿轮73上同轴设置一个第一锥齿轮74,第一锥齿轮74靠近换气腔63的一侧啮合安装一个第二锥齿轮75,第二锥齿轮75与第一锥齿轮74直径尺寸相同;第二锥齿轮75后端同轴连接一根同步连杆76,同步连杆76贯穿隔离块61延伸至换气腔63中,同步连杆76位于换气腔63的一端同轴设置一个第三锥齿轮77,第三锥齿轮77靠近出气孔66的一侧啮合安装一个第四锥齿轮78,第四锥齿轮78后端同轴设置一个第四齿轮79;第四锥齿轮78下端啮合安装一个第五锥齿轮710,第五锥齿轮710下端同轴设置一个第五齿轮711;第四锥齿轮78与第五锥齿轮710直径尺寸相同,第三锥齿轮77为第四锥齿轮78直径尺寸的一半;主驱动轮67转动过程中,边齿671会与第一齿轮71啮合,从而带动第一齿轮71转动,主驱动轮67转动半周过程中,第一齿轮71转动一周,与之同轴安装的第二齿轮72随之同步转动一周,与第二齿轮72啮合且直径尺寸相同的第三齿轮73转动一周,即第一锥齿轮74转动一周;因为第一锥齿轮74与第二锥齿轮75啮合,且两者直径尺寸相同,所以第一锥齿轮74转动一周时,第二锥齿轮75转动一周,而通过同步连杆76与第二锥齿轮75同轴连接的第三锥齿轮77同步转动一周;而第四锥齿轮78与第三锥齿轮77啮合,第五锥齿轮710和第四锥齿轮78啮合,且两者直径齿轮相同,且第三锥齿轮77是两者直径尺寸的一半,所以第三锥齿轮77转动一周时,带动第四锥齿轮78和第五锥齿轮710转动半周,与第四锥齿轮78同轴连接的第四齿轮79与之同步转动,与第五锥齿轮710同轴连接的第五齿轮711与之同步转动。
具体的,闭合机构8包括与第四齿轮79啮合安装的第六齿轮81,第六齿轮81与第四齿轮79直径尺寸相同;第六齿轮81位于出气孔66正下方,第六齿轮81轮面上活动套接一个水平安装的第一套杆82,第一套杆82靠近出气孔66的一侧垂直设置一根第一推杆83,第一推杆83上端贯穿一个固定安装在换气腔63侧壁上的限位柱块84,第一推杆83上端固定连接一个滑块85,滑块85靠近出气孔66的一侧设置一个连接栓86,滑块85卡接在一条由连接栓86延伸到出气孔66的限位导槽87中;出气孔66上中间位置设置一个垂直于限位导槽87的限位导轨88,限位导轨88上卡接两个对称的半圆闭合板89,半圆闭合板89相互卡合时形成一个直径尺寸大于出气孔66直径尺寸的完整圆板;两个半圆闭合板89板面上活动连接一根活动推杆810,两根活动推杆810另一端均活动安装在连接栓86上;第六齿轮81与第四齿轮79的直径尺寸相同,且二者啮合,所以,第四齿轮79转动一周时,第六齿轮81随之转动一周,第六齿轮81转动过程中,当第一套杆82距离限位柱块84最远时,第一推杆83上连接的滑块85距离第六齿轮81最近,此时,两个半圆闭合板89处于完全合拢状态,出气孔66处于闭合状态;当第一套杆82距离限位柱块84最近时,第一推杆83推动滑块85达到距离第六齿轮81最远,此时,两个半圆闭合板89处于分离最大位置,出气孔66处于完全打开状态;通过限位柱块84对第一推杆83进行限位和导向,通过限位导槽87对滑块85进行导向,通过限位导轨88对半圆闭合板89进行限位和导向。
具体的,闭合机构8还包括与第五齿轮711啮合安装的第七齿轮811,第七齿轮811轮面上同样活动套接一个第二套杆812,第二套杆812靠近进气孔65的一侧垂直设置一根第二推杆813,第二推杆813前端贯穿一个固定安装在换气腔63底面上的限位柱块84,第二推杆813上端固定连接一个滑块85,滑块85靠近进气孔65的一侧设置一个连接栓86,滑块85卡接在一条由连接栓86延伸到出气孔66的限位导槽87中;进气孔65上中间位置设置一个垂直于限位导槽87的限位导轨88,限位导轨88上卡接两个对称的半圆闭合板89,半圆闭合板89相互卡合时形成一个直径尺寸大于出气孔66直径尺寸的完整圆板;两个半圆闭合板89板面上活动连接一根活动推杆810,两根活动推杆810另一端均活动安装在连接栓86上;第七齿轮811与第五齿轮711啮合,且第五齿轮711与第七齿轮811直径尺寸相同,第五齿轮711转动一周时,第七齿轮811转动一周;第七齿轮811转动过程中,第二套杆812距离限位柱块84最近时,第二推杆813前段通过活动推杆810连接的两个半圆闭合板89合拢,进气孔65处于完全闭合状态;当第二套杆812距离限位柱块84最远时,第二推杆813前段通过活动推杆810连接的两个半圆闭合板89完全分离,进气孔65处于完全打开状态。
具体的,位于进气孔65上的半圆闭合板89与位于出气孔66上的半圆闭合板89的闭合状态相反,即:进气孔65封闭过程中,出气孔66处于打开过程,进气孔65处于打开状态时,出气孔66处于闭合状态;进气孔65与出气孔66的开闭状态相反,且与活塞69在换气通槽64中的位置相关联,即:当活塞69位于换气通槽64中靠近换气腔63的一端时,进气孔65完全打开,出气孔66完全闭合;当活塞69位于换气通槽64靠近驱动腔62的一端时,进气孔65完全闭合,出气孔66完全打开。转运机构6中活塞69的位置变化通过联动机构7带动闭合机构8同步变动,当活塞69向驱动腔62方向移动时,在移动过程前段通过主驱动轮67实现对进气孔65的快速打开,同步的实现对出气孔66的快速闭合,保证活塞69抽吸的气体为经过过滤的冷却气体;而当活塞69向背离驱动腔62的方向移动时,在移动过程前段通过主驱动轮67实现对进气孔65的快速闭合,同步实现对出气孔66的快速打开,保证冷却气体能够进入到补偿柜主体11中,而防止其回流,三者联动配合,保证准确度和工作效率。
本发明在使用时,通过集水槽34向冷却腔16中灌注水,通过第一栅板35删选大体积的杂质,通过第一过滤板37过滤水中的微颗粒杂质;当冷却腔16中的水位高度达到控水阀槽41的位置时,会通过入水孔44进入到控水阀槽41中,控水浮块43在水浮力影响下沿着限位细杆42上升,随着水位上升到出水孔45位置,控水浮块43上升,将出水孔45打开,冷却腔16中的水就会从出水孔45流出,即可停止灌注。
启动第一电机26,驱动安装板22转动,鼓风曲板23转动过程中,将外部空气通过采风口24吸入到鼓风套筒21中,然后鼓风曲板23会将空气通过出气管27排出,然后通过延长直管28排出到单向阀管31,将单向阀芯32推动,第一弹簧33压缩,将单向阀管31打开,空气由单向阀管31输出到冷却腔16底端,空气与冷却腔16中的水充分接触混合,过滤空气中的灰尘等颗粒物。
启动第二排气扇51,将经过冷却的空气从冷却腔16吸入到干燥过滤腔18中,干燥过滤腔18通过第一过滤网52进入到干燥剂54,经过干燥剂54对冷却空气进行干燥,然后通过第二过滤网55进行过滤,从而净化空气。
启动第二电机672,驱动主驱动轮67转动,主驱动轮67转动过程中,活动连接在轮面上的第一连杆68会驱动活塞69在换气通槽64中反复进行往复移动;主驱动轮67转动过程中,边齿671会与第一齿轮71啮合,从而带动第一齿轮71转动,主驱动轮67转动半周过程中,第一齿轮71转动一周,与之同轴安装的第二齿轮72随之同步转动一周;因为第二齿轮72与第三齿轮73直径尺寸相同,第一锥齿轮74与第二锥齿轮75直径尺寸相同,而第三锥齿轮77与第二锥齿轮75同步转动,第四锥齿轮78与第三锥齿轮77啮合,且第四锥齿轮78直径尺寸是第三锥齿轮77直径尺寸的两倍,而第五锥齿轮710与第四锥齿轮78啮合,且两者直径尺寸相同,同时,第四齿轮79和第四锥齿轮78同步转动,第五齿轮711与第五锥齿轮710同步转动,第四齿轮79、第五齿轮711、第六齿轮81和第七齿轮811尺寸规格均相同;综上:主驱动轮67转动半周时,第六齿轮81和第七齿轮811同时转动半周。
当活塞69向驱动腔62方向移动时,即可将干燥过滤腔18中的空气吸入到换气腔63中,当活塞69向换气腔63方向移动时,即可将换气腔63中的空气推入到补偿柜主体11中;启动第一排气扇152,冷却气体在补偿柜主体11中,由出气孔66流入,到与排气腔15连通的排气口151流出,再经由第一排气扇152从排气腔15中排出到冷却箱12外,即可实现对补偿柜主体11中的冷却。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方式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微电网无功补偿柜,包括无功补偿柜(1)、鼓风机构(2)、冷却机构(3)、控水机构(4)、过滤机构(5)、转运机构(6)、联动机构(7)和闭合机构(8);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功补偿柜(1)包括补偿柜主体(11)和冷却箱(12),所述鼓风机构(2)安装在所述冷却箱(12)内部上端一侧,所述冷却箱(12)底部设置有冷却机构(3),所述控水机构(4)设置在所述冷却机构(3)一侧,所述过滤机构(5)设置在所述冷却箱(12)中部,所述过滤机构(5)位于所述冷却机构(3)上端,所述转运机构(6)设置在所述冷却箱(12)内部上端另一侧,所述联动机构(7)和所述闭合机构(8)均安装在所述转运机构(6)中;
所述冷却箱(12)固定安装在所述补偿柜主体(11)背部,所述冷却箱(12)内部上中部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一个鼓风腔(13)、一个输送腔(14)和一个排气腔(15),所述排气腔(15)内侧面上设置一个与所述补偿柜主体(11)内部连通的排气口(151),所述排气腔(15)其中一个外侧壁上安装一个第一排气扇(152),所述第一排气扇(152)连通所述排气腔(15)和外部空间;所述冷却箱(12)另一部分由下向上依次设置一个吸气腔(17)、一个干燥过滤腔(18)和一个转运腔(19),所述冷却箱(12)内部底部设置一个冷却腔(16),所述冷却腔(16)位于所述排气腔(15)和所述吸气腔(17)下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电网无功补偿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鼓风机构(2)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鼓风腔(13)中的鼓风套筒(21),所述鼓风套筒(21)一端内侧同轴安装一个圆形的安装板(22),所述安装板(22)上等间隔设置若干鼓风曲板(23),所述鼓风套筒(21)背离所述安装板(22)的一侧设置一个采风口(24),所述采风口(24)与所述冷却箱(12)外部连通;所述安装板(22)背面同轴设置一根驱动转轴(25),所述驱动转轴(25)贯穿所述鼓风套筒(21)底部,所述驱动转轴(25)另一端与第一电机(26)连接;所述鼓风套筒(21)下端设置一个出气管(27),所述出气管(27)架设在所述输送腔(14)中,所述出气管(27)底端固定连接一根延长直管(28),所述延长直管(28)贯穿所述排气腔(15),所述延长直管(28)底端延伸到所述冷却腔(16)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电网无功补偿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机构(3)包括与所述延长直管(28)底端固定连接的单向阀管(31),所述单向阀管(31)上端内部安装一个单向阀芯(32),所述单向阀芯(32)封闭端朝向所述延长直管(28);所述单向阀芯(32)靠近所述冷却腔(16)的一侧设置一根第一弹簧(33),所述单向阀管(31)下端位于所述冷却腔(16)底部;所述冷却箱(12)外侧壁上设置一个集水槽(34),所述集水槽(34)中安装一个第一栅板(35),所述集水槽(34)底部与所述冷却腔(16)之间设置一个贯通的进水槽(36),所述进水槽(36)中安装一个第一过滤板(37);所述冷却腔(16)底部设置一个排水孔(38),所述排水孔(38)中螺接一个适配的螺塞(3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微电网无功补偿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水机构(4)包括设置在所述冷却腔(16)背离所述集水槽(34)的侧壁上的控水阀槽(41),所述控水阀槽(41)位于所述冷却腔(16)偏上端位置,所述控水阀槽(41)中间垂直设立一根限位细杆(42),所述限位细杆(42)上套接一块控水浮块(43),所述控水浮块(43)尺寸大小与所述控水阀槽(41)内部长宽尺寸相适配;所述控水阀槽(41)靠近所述冷却腔(16)的一侧底部设置一个入水孔(44),所述控水阀槽(41)背离所述冷却腔(16)的一侧设置一个出水孔(45),所述出水孔(45)与所述冷却箱(12)外部连通,所述出水孔(45)位置高于所述入水孔(44)在所述控水阀槽(41)中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微电网无功补偿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5)包括安装在所述吸气腔(17)中的第二排气扇(51),所述干燥过滤腔(18)下端设置一个第一过滤网(52),所述第一过滤网(52)上端安装一个垫网(53),所述垫网(53)上方放置干燥剂(54),所述干燥剂(54)上端设置一个第二过滤网(5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微电网无功补偿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运机构(6)包括设置在所述转运腔(19)中的隔离块(61),所述隔离块(61)将所述转运腔(19)分隔成两个空腔,所述隔离块(61)靠近所述鼓风腔(13)的一侧为驱动腔(62),所述隔离块(61)另一侧为换气腔(63);所述隔离块(61)中间设置一个换气通槽(64),所述换气通槽(64)连通所述驱动腔(62)和所述换气腔(63);所述换气腔(63)底部设置与所述干燥过滤腔(18)连通的进气孔(65),所述换气腔(63)靠近所述补偿柜主体(11)的侧壁上开设一个出气孔(6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微电网无功补偿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腔(62)中安装一个主驱动轮(67),所述主驱动轮(67)中心高度与所述换气通槽(64)中心高度一致;所述主驱动轮(67)对称的两边分别设置八个边齿(671);所述主驱动轮(67)后端同轴连接到一个第二电机(672);所述主驱动轮(67)轮面上活动连接一根第一连杆(68),所所述第一连杆(68)另一端连接一个活塞(69),所述活塞(69)与所述换气通槽(64)相适配,所述活塞(69)安装在所述换气通槽(64)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微电网无功补偿柜,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7)包括安装在所述主驱动轮(67)正下方的第一齿轮(71),所述第一齿轮(71)上设置八个与所述边齿(671)相适配的卡齿;所述第一齿轮(71)后端同轴设置一个第二齿轮(72),所述第二齿轮(72)直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齿轮(71)直径尺寸;所述第二齿轮(72)下端啮合安装一个第三齿轮(73),所述第三齿轮(73)直径尺寸与所述第二齿轮(72)直径尺寸相同,所述第三齿轮(73)上同轴设置一个第一锥齿轮(74),所述第一锥齿轮(74)靠近所述换气腔(63)的一侧啮合安装一个第二锥齿轮(75),所述第二锥齿轮(75)与所述第一锥齿轮(74)直径尺寸相同;所述第二锥齿轮(75)后端同轴连接一根同步连杆(76),所述同步连杆(76)贯穿所述隔离块(61)延伸至所述换气腔(63)中,所述同步连杆(76)位于所述换气腔(63)的一端同轴设置一个第三锥齿轮(77),所述第三锥齿轮(77)靠近所述出气孔(66)的一侧啮合安装一个第四锥齿轮(78),所述第四锥齿轮(78)后端同轴设置一个第四齿轮(79);所述第四锥齿轮(78)下端啮合安装一个第五锥齿轮(710),所述第五锥齿轮(710)下端同轴设置一个第五齿轮(711);所述第四锥齿轮(78)与所述第五锥齿轮(710)直径尺寸相同,所述第三锥齿轮(77)为所述第四锥齿轮(78)直径尺寸的一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微电网无功补偿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闭合机构(8)包括与所述第四齿轮(79)啮合安装的第六齿轮(81),所述第六齿轮(81)与所述第四齿轮(79)直径尺寸相同;所述第六齿轮(81)位于所述出气孔(66)正下方,所述第六齿轮(81)轮面上活动套接一个水平安装的第一套杆(82),所述第一套杆(82)靠近所述出气孔(66)的一侧垂直设置一根第一推杆(83),所述第一推杆(83)上端贯穿一个固定安装在所述换气腔(63)侧壁上的限位柱块(84),所述第一推杆(83)上端固定连接一个滑块(85),所述滑块(85)靠近所述出气孔(66)的一侧设置一个连接栓(86),所述滑块(85)卡接在一条由所述连接栓(86)延伸到所述出气孔(66)的限位导槽(87)中;所述出气孔(66)上中间位置设置一个垂直于所述限位导槽(87)的限位导轨(88),所述限位导轨(88)上卡接两个对称的半圆闭合板(89),所述半圆闭合板(89)相互卡合时形成一个直径尺寸大于所述出气孔(66)直径尺寸的完整圆板;两个所述半圆闭合板(89)板面上活动连接一根活动推杆(810),两根所述活动推杆(810)另一端均活动安装在所述连接栓(86)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微电网无功补偿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闭合机构(8)还包括与所述第五齿轮(711)啮合安装的第七齿轮(811),所述第七齿轮(811)轮面上同样活动套接一个第二套杆(812),所述第二套杆(812)靠近所述进气孔(65)的一侧垂直设置一根第二推杆(813),所述所述第二推杆(813)前端贯穿一个固定安装在所述换气腔(63)底面上的所述限位柱块(84),所述第二推杆(813)上端固定连接一个所述滑块(85),所述滑块(85)靠近所述进气孔(65)的一侧设置一个所述连接栓(86),所述滑块(85)卡接在一条由所述连接栓(86)延伸到所述出气孔(66)的所述限位导槽(87)中;所述进气孔(65)上中间位置设置一个垂直于所述限位导槽(87)的所述限位导轨(88),所述限位导轨(88)上卡接两个对称的所述半圆闭合板(89),所述半圆闭合板(89)相互卡合时形成一个直径尺寸大于所述出气孔(66)直径尺寸的完整圆板;两个所述半圆闭合板(89)板面上活动连接一根所述活动推杆(810),两根所述活动推杆(810)另一端均活动安装在所述连接栓(86)上;位于所述进气孔(65)上的所述半圆闭合板(89)与位于所述出气孔(66)上的所述半圆闭合板(89)的闭合状态相反,即:所述进气孔(65)封闭过程中,所述出气孔(66)处于打开过程,所述进气孔(65)处于打开状态时,所述出气孔(66)处于闭合状态。
CN202210587735.3A 2022-05-26 2022-05-26 一种微电网无功补偿柜 Pending CN11488392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87735.3A CN114883929A (zh) 2022-05-26 2022-05-26 一种微电网无功补偿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87735.3A CN114883929A (zh) 2022-05-26 2022-05-26 一种微电网无功补偿柜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83929A true CN114883929A (zh) 2022-08-09

Family

ID=826770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87735.3A Pending CN114883929A (zh) 2022-05-26 2022-05-26 一种微电网无功补偿柜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83929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3577882U (zh) 一种建筑通风过滤设备
CN208923672U (zh) 一种环网柜除湿装置
CN111786511B (zh) 一种空气悬浮离心风机的电机冷却结构
CN204494633U (zh) 一体式密闭新风空气净化机
CN204757146U (zh) 制氧空调
CN212959146U (zh) 一种可控风量的移动式通风机组
CN212813428U (zh) 一种封闭式猪舍防病通风系统
CN206508698U (zh) 膜生产车间用空气净化装置
CN114883929A (zh) 一种微电网无功补偿柜
CN207268520U (zh) 新风净化器
CN201862339U (zh) 吹吸式逐层清灰双滤层颗粒床高温除尘器
CN205054025U (zh) 一种单动力源节能吸尘器
CN210905381U (zh) 一种医用空气过滤器
CN211635798U (zh) 一种废气除尘装置
CN208943715U (zh) 一种废气过滤装置
CN109529514B (zh) 一种铸造家电类产品v法模型铸造设备用除尘装置
CN109500007B (zh) 一种v法模型铸造家电类产品型砂杂质分离装置
CN207751134U (zh) 设有全热交换器的新风净化系统
CN113381326A (zh) 一种电气工程用高效散热电器柜
CN217247815U (zh) 互为备用的厂房内除尘系统
CN208771087U (zh) 一种水泥加工通风除尘装置
CN110314469A (zh) 一种家居用空气过滤装置
CN213119832U (zh) 一种塑料颗粒高效烘干燃气设备
CN219964244U (zh) 一种布袋除尘装置
CN220478433U (zh) 一种制氮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