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83134A - 一种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83134A
CN114883134A CN202210442959.5A CN202210442959A CN114883134A CN 114883134 A CN114883134 A CN 114883134A CN 202210442959 A CN202210442959 A CN 202210442959A CN 114883134 A CN114883134 A CN 1148831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rail
key cap
key
guide
ra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4295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83134B (zh
Inventor
王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Inc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Inc filed Critical Goertek Inc
Priority to CN20221044295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83134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831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831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831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831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04Cases; Cov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12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01H13/14Operating parts, e.g. push-button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壳体上开设有滑孔,壳体内固定设置有按键器;导轨,导轨固定设置在壳体内,导轨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按键器与导轨的第一部分相对设置;按键帽,按键帽在导轨上滑动设置,并且按键帽位于滑孔内;在按键帽位于导轨的第一部分时,按键帽受压能够按压按键器;在按键帽位于导轨的第二部分时,按键帽远离按键器,使按键帽受压不能按压按键器。按键帽在导轨上滑动设置,当按键帽位于导轨的第一部分时,按键帽能够接触按键器,当按键帽位于导轨的第二部分时,按键帽不能接触按键器。在按键帽位于导轨的第二部分时,即使电子设备承受的冲击作用到按键帽上,也不会使按键器承受冲击而损坏。

Description

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子器件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由于电子设备使用方便、功能强大的特点,电子器件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虽然现有的大多数电子设备都是通过触摸屏来实现对电子设备的操作,但是,在电子设备上依旧保留有少数几个的机械按键,以辅助用户对电子设备的操作。比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均主要通过触摸屏对对子设备进行操作,但是在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等的侧壁等部位依旧会保留机械式按键,实现增减音量,开关机等命令。
用户在使用电子设备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使电子设备承受较大冲击,比如电子设备会跌落至地面等。在电子设备跌落时,电子设备上的机械按键可能会直接受到冲击,进而使机械按键的按键器损坏,导致按键器失效。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解决现有电子设备上机械按键的按键器容易受到冲击而损坏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滑孔,所述壳体内固定设置有按键器;
导轨,所述导轨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导轨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按键器与所述导轨的第一部分相对设置;
按键帽,所述按键帽在所述导轨上滑动设置,并且所述按键帽位于所述滑孔内;
在所述按键帽位于所述导轨的第一部分时,所述按键帽受压能够按压所述按键器;在所述按键帽位于所述导轨的第二部分时,所述按键帽远离所述按键器,使所述按键帽受压不能按压所述按键器。
可选地,所述导轨的第一部分至所述滑孔所在平面的距离小于所述导轨的第二部分至所述滑孔所在平面的距离。
可选地,所述导轨具有连接部分,所述导轨的连接部分连接所述导轨的第一部分和所述导轨的第二部分,所述导轨的连接部分与所述导轨的第一部分连接一侧弯折形成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向所述滑孔的方向凸出。
可选地,所述导轨的连接部分与所述导轨的第二部分弯折连接。
可选地,所述导轨的第一部分包括第一基片,所述第一基片一侧分别延伸出两个第一导片,所述导轨的第二部分包括第二基片,所述第二基片一侧分别延伸出与两个所述第一导片对应的两个第二导片,对应的所述第一导片与所述第二导片相连接。
可选地,所述导轨还包括连接部分,所述连接部分包括两个连接导片,两个所述连接导片分别连接对应的所述第一导片和所述第二导片。
可选地,所述导轨的第一部分、所述导轨的连接部分和所述导轨的第二部分一体成型。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片上开设有第一缺口,所述按键帽侧壁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基片所在平面的方向具有限位凸筋,所述限位凸筋上具有第二缺口;
所述限位凸筋能够插入所述第一导片上的第一缺口,使所述第一导片或所述第二导片位于所述限位凸筋的第二缺口内。
可选地,所述按键帽具有裙边,所述裙边与所述滑孔所在的平面平行,所述裙边与所述壳体的内壁相对滑动。
可选地,所述按键帽背离所述壳体的一侧具有多个平行设置的防滑凸筋,所述防滑凸筋与所述按键帽运动的方向平行。
本申请的一个技术效果在于,按键帽在导轨上滑动设置,当按键帽位于导轨的第一部分时,按键帽能够接触按键器,当按键帽位于导轨的第二部分时,按键帽不能接触按键器。在按键帽位于导轨的第二部分时,即使电子设备承受的冲击作用到按键帽上,也不会使按键器承受冲击而损坏。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爆炸图;
图2是导轨和按键帽的装配图;
图3是导轨和按键帽装配过程中的某一结构示意图;
图4是导轨和按键帽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按键帽位于第一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按键帽与壳体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7是按键帽位于第二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按键帽与壳体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9是图5中按键器与按键帽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壳体;2、滑孔;3、按键器;4、导轨;41、第一部分;411、第一基片;412、第一导片;42、第二部分;421、第二基片;422、第二导片;43、连接部分;431、连接导片;5、按键帽;6、限位凸起;7、第一缺口;8、限位凸筋;9、第二缺口;10、裙边;11、防滑凸筋。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申请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申请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1,壳体1上开设有滑孔2,壳体1内固定设置有按键器3;导轨4,导轨4固定设置在壳体1内,导轨4具有第一部分41和第二部分42,按键器3与导轨4的第一部分41相对设置;按键帽5,按键帽5在导轨4上滑动设置,并且按键帽5位于滑孔2内;在按键帽5位于导轨4的第一部分41时,按键帽5受压能够按压按键器3;在按键帽5位于导轨4的第二部分42时,按键帽5远离按键器3,使按键帽5受压不能按压按键器3。
本申请的按键帽5在导轨4上滑动设置,当按键帽5位于导轨4的第一部分41时,按键帽5能够接触按键器3,当按键帽5位于导轨4的第二部分42时,按键帽5不能接触按键器3。在按键帽5位于导轨4的第二部分42时,即使电子设备承受的冲击作用到按键帽5上,也不会使按键器3承受冲击而损坏。
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可以如图1所示,包括壳体1、导轨4、按键器3和按键帽5。壳体1起到保护电子设备内部部件的作用,壳体1的形状可以根据电子设备的需求而自行设计。以手机为例,壳体1可以为手机的外壳。壳体1上开设有滑孔2,滑孔2能够使按键帽5沿滑孔2延伸的方向滑动。滑孔2可以为腰型孔,按键帽5伸入腰型孔的部分的长度小于腰型孔的长度,使按键帽5能够从腰型孔的一端滑动至腰型孔的另一端。当然,滑孔2也可以为其他形状,比如弧形孔等。进一步地,滑孔2可以设置在电子设备的侧壁。比如滑孔2可以设置在手机上与正面屏幕相邻的侧壁。
导轨4固定设置在壳体1内。导轨4固定设置在壳体1内与滑孔2相对应的位置,且使导轨4靠近滑孔2,能够使本申请的结构更加紧凑。导轨4可以通过螺钉与壳体1固定在一起。具体可以为,壳体1的内壁具有第一支撑台,第一支撑台与滑孔2相邻,导轨4通过螺钉固定在第一支撑台上。通过第一支撑台补偿导轨4与滑孔2之间的位置差距,能够使导轨4与滑孔2的位置相对应,同时,通过螺钉将导轨4固定在第一支撑台上,能够使导轨4固定更加可靠。
按键帽5表露于壳体1的外表面,用于接受用户的按压以触发按键器3。按键帽5在导轨4上滑动设置,以在导轨4上移动按键帽5,改变按键帽5相对于壳体1内部部件的相对位置。并且按键帽5位于滑孔2内,能够便于用户在外壳外拨动按键帽5,易于操作。导轨4具有第一部分41和第二部分42,具体可以为,导轨4的第一部分41和导轨4的第二部分42连通设置,即按键帽5在滑轨上滑动时,能够从滑轨的第一部分41滑至导轨4的第二部分42,同样的,按键帽5也能够从导轨4的第二部分42滑至导轨4的第一部分41。
壳体1内固定设置有按键器3,按键器3与导轨4的第一部分41相对设置。壳体1与按键器3之间可以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具体可以为,在壳体1的内壁设置有第二支撑台,第二支撑台靠近导轨4的第一部分41设置,按键器3通过螺钉固定设置在第二支撑台上。通过第二支撑台能够补偿按键器3与导轨4第一部分41之间的位置差距,能够使按键器3与导轨4第一部分41的位置相对应,以便于滑动设置在导轨4上的按键帽5位于导轨4的第一部分41时,能够接触到按键器3。同时,通过螺钉将按键器3固定在第二支撑台上,能够使导轨4固定更加可靠。其中,所护按键器3可以为按压式,也可以为触摸式等。
在按键帽5位于导轨4的第一部分41时,按键帽5受压能够按压按键器3;在按键帽5位于导轨4的第二部分42时,按键帽5远离按键器3,使按键帽5受压不能按压按键器3。即在按键帽5位于导轨4的第一部分41时,按键帽5可以凸出壳体1上滑孔2周围的外表面,能够接收用户的按压操作,并在用户的按压下产生向滑孔2内的移动进而按压按键器3。在按键帽5从导轨4上滑动至导轨4的第二部分42时,按键帽5远离按键器3,即使按压按键帽5也不能按压按键器3。
可选地,在按键帽5位于导轨4的第一部分41时,按键帽5凸出于壳体1上滑孔2周围的外表面;在按键帽5位于导轨4的第二部分42时,按键帽5不高于壳体1上滑孔2周围的外表面。当按键帽5位于导轨4的第一部分41时,按键帽5受压能够按压按键器3,此时按键帽5凸出于壳体1上滑孔2周围的外表面,能够使按键帽5在受压时具有一定下压行程,确保按键帽5可靠地按压按键器3。而在按键帽5位于导轨4的第二部分42时,按键帽5远离按键器3,此时按键帽5不高于壳体1上滑孔2周围的外表面,能够使按键帽5隐藏在壳体中,不会使按键帽5受到冲击,更不会使按键帽5受冲击后损坏按键器3。
可选地,如图9所示,在按键帽5位于导轨4的第一部分41时,按键器3与按键帽5相对,即按键器3与按键帽5之间具有间距,能够使按键帽5在沿导轨4滑动的过程中不与按键器3接触,按键器3被按键帽5剐蹭而损坏的风险。其中,按键器3与按键帽5之间的间距可以自行设定,比如二者之间的间距可以为0.15mm。
可选地,如图5至图7所示,导轨4的第一部分41至滑孔2所在平面的距离小于导轨4的第二部分42至滑孔2所在平面的距离。也就是说,沿滑孔2的长度方向,导轨4至滑孔2所在平面的距离不同。而按键帽5和导轨4之间的相对距离是确定的。因此,按键帽5位于导轨4的第一部分41时按键帽5伸出壳体1外表面的长度大于按键帽5位于导轨4第二部分42时按键帽5伸出壳体1外表面的长度。其中,按键帽5伸出壳体1外表面的长度较小的部分,刚好位于导轨4第二部分42至滑孔2所在平面之间的空间中。在按键帽5位于导轨4的第二部分42,也就是按键帽5处于不需要按压按键器3时,能够使至少部分按键帽5隐藏起来,使按键帽5在受到冲击时,也不会使按键帽5向电子设备内移动过多的距离,对导轨4和按键帽5起到一定的缓冲和保护作用。另外,本实施例也能够避免过于凸出的按键帽5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也能增强电子设备的外观表现力。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当按键帽5位于导轨4第二部分42时,按键帽5背离壳体1一侧的外表面与壳体1的外表面平齐,或者位于滑孔2内,使按键帽5完全隐藏。
可选地,导轨4具有连接部分43,导轨4的连接部分43连接导轨4的第一部分41和导轨4的第二部分42。能够使导轨4的第一部分41和导轨4的第二部分42之间形成过渡连接,使按键帽5在导轨4上的滑动更加顺滑。具体的,导轨4的第一部分41和导轨4的第二部分42均与滑孔2所在的平面平行,导轨4的连接部分43倾斜连接导轨4的第一部分41和导轨4的第二部分42。
导轨4的连接部分43与导轨4的第一部分41连接一侧弯折形成限位凸起6,限位凸起6向滑孔2的方向凸出。当按键帽5位于导轨4的第一部分41时,限位凸起6能够阻挡按键帽5在导轨4上向导轨4的第二部分42滑动,以保证按键帽5能欧可靠工作。其中,限位凸起6靠近导轨4第一部分41的一侧的坡度大于限位凸起6靠近导轨4第二部分42的一侧的坡度,使限位凸起6能够进一步可靠地限定按键帽5的位置。
可选地,导轨4的连接部分43与导轨4的第二部分42弯折连接,当按键帽5位于导轨4的第二部分42时,导轨4的连接部分43与导轨4的第二部分42之间的弯折连接处,能够起到限定按键帽5的作用,使按键帽5能够限定在的导轨4的第二部分42,避免按键帽5自行滑动至导轨4的第一部分41。其中,限位凸起6靠近导轨4第一部分41的一侧的坡度大于导轨4的连接部分43靠近导轨4的第二部分42处的坡度。
可选地,导轨4的第一部分41包括第一基片411,第一基片411一侧分别延伸出两个第一导片412,导轨4的第二部分42包括第二基片421,第二基片421一侧分别延伸出与两个第一导片412对应的两个第二导片422,对应的第一导片412与第二导片422相连接。也就是说导轨4整体为片状的四边形结构,制造简单,安装方便。
可选地,如图2至图4所示,导轨4还包括连接部分43,连接部分43包括两个连接导片431,两个连接导片431分别连接对应的第一导片412和第二导片422。即在第一导片412和第二导片422之间增加了过渡的连接导片431,有利于按键帽5在导轨4上的滑动。
进一步地,连接导片431在靠近导轨4的第一部分41一侧弯折形成限位凸起6,限位凸起6朝向滑孔2所在的方向凸出。连接导片431的另一侧与导轨4的第二部分42在连接处形成夹角,即,第二导片422朝向滑孔2所在的方向弯折延伸形成连接导片431。具体的,按键帽5由在导轨4的第一部分41滑动至导轨4的第二部分42的过程中,按键帽5被挤压在壳体1和限位凸起6之间,随着换键帽向导轨4的第二部分42滑动,按键帽5在壳体1内壁的支撑下使导轨4产生形变,进而使按键帽5通过限位凸起6,向胡导轨4的第二部分42的方向滑动。按键帽5由在导轨4的第二部分42滑动至导轨4的第一部分41的过程与上述过程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导轨4的第一部分41、导轨4的连接部分43和导轨4的第二部分42一体成型。比如导轨4能够通过冲压等加工工艺一体成型,制造方式简单,易于安装。其中,导轨4的材质可以为金属,比如铜等。
可选地,第一导片412上开设有第一缺口7,按键帽5侧壁沿垂直于第一基片411所在平面的方向具有限位凸筋8,限位凸筋8上具有第二缺口9;限位凸筋8能够插入第一导片412上的第一缺口7,使第一导片412或第二导片422位于限位凸筋8的第二缺口9内。也就是说,按键帽5侧壁上的限位凸筋8插入第一缺口7中直至第一缺口7与第二缺口9相遇,然后改变按键帽5的移动方向,使第一导片412插入限位凸筋8上的第二缺口9中,并使按键帽5通过第二缺口9在第一导片412、连接导片431和第二导片422上滑动。本实施方式能够使按键帽5和导轨4之间的连接可靠,且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和安装。
可选地,按键帽5具有裙边10,裙边10与滑孔2所在的平面平行,裙边10与壳体1的内壁相对滑动。裙边10能够使按键帽5在滑孔2内滑动时遮遮挡住滑孔2,避免电子设备内部结构通过壳体1上的滑孔2暴露在外。同时,裙边10与壳体1的内壁相对滑动,能够使按键帽5在移动的过程中更加稳定,避免按键帽5出现偏斜的情况。
可选地,按键帽5背离壳体1的一侧具有多个平行设置的防滑凸筋11,防滑凸筋11与按键帽5运动的方向平行。能够在用户推动按键帽5时增大摩擦力,便于用户驱动按键帽5运动。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申请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申请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滑孔,所述壳体内固定设置有按键器;
导轨,所述导轨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导轨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按键器与所述导轨的第一部分相对设置;
按键帽,所述按键帽在所述导轨上滑动设置,并且所述按键帽位于所述滑孔内;
在所述按键帽位于所述导轨的第一部分时,所述按键帽受压能够按压所述按键器;在所述按键帽位于所述导轨的第二部分时,所述按键帽远离所述按键器,使所述按键帽受压不能按压所述按键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的第一部分至所述滑孔所在平面的距离小于所述导轨的第二部分至所述滑孔所在平面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具有连接部分,所述导轨的连接部分连接所述导轨的第一部分和所述导轨的第二部分,所述导轨的连接部分与所述导轨的第一部分连接一侧弯折形成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向所述滑孔的方向凸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的连接部分与所述导轨的第二部分弯折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的第一部分包括第一基片,所述第一基片一侧分别延伸出两个第一导片,所述导轨的第二部分包括第二基片,所述第二基片一侧分别延伸出与两个所述第一导片对应的两个第二导片,对应的所述第一导片与所述第二导片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还包括连接部分,所述连接部分包括两个连接导片,两个所述连接导片分别连接对应的所述第一导片和所述第二导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的第一部分、所述导轨的连接部分和所述导轨的第二部分一体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片上开设有第一缺口,所述按键帽侧壁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基片所在平面的方向具有限位凸筋,所述限位凸筋上具有第二缺口;
所述限位凸筋能够插入所述第一导片上的第一缺口,使所述第一导片或所述第二导片位于所述限位凸筋的第二缺口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帽具有裙边,所述裙边与所述滑孔所在的平面平行,所述裙边与所述壳体的内壁相对滑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帽背离所述壳体的一侧具有多个平行设置的防滑凸筋,所述防滑凸筋与所述按键帽运动的方向平行。
CN202210442959.5A 2022-04-25 2022-04-25 一种电子设备 Active CN1148831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42959.5A CN114883134B (zh) 2022-04-25 2022-04-25 一种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42959.5A CN114883134B (zh) 2022-04-25 2022-04-25 一种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83134A true CN114883134A (zh) 2022-08-09
CN114883134B CN114883134B (zh) 2024-07-09

Family

ID=826725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42959.5A Active CN114883134B (zh) 2022-04-25 2022-04-25 一种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83134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938610Y (zh) * 2006-05-23 2007-08-22 乐金电子(中国)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键盘锁定装置的手机及该键盘锁定装置
KR20080105903A (ko) * 2007-06-01 2008-12-04 삼성테크윈 주식회사 카메라의 셔터 버튼
CN204011106U (zh) * 2014-07-22 2014-12-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按键装置和终端
WO2016138719A1 (zh) * 2015-03-02 2016-09-09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按钮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16165366A1 (zh) * 2015-08-24 2016-10-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防误触碰方法
CN113555262A (zh) * 2021-07-19 2021-10-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3691655A (zh) * 2021-08-02 2021-11-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938610Y (zh) * 2006-05-23 2007-08-22 乐金电子(中国)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键盘锁定装置的手机及该键盘锁定装置
KR20080105903A (ko) * 2007-06-01 2008-12-04 삼성테크윈 주식회사 카메라의 셔터 버튼
CN204011106U (zh) * 2014-07-22 2014-12-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按键装置和终端
WO2016138719A1 (zh) * 2015-03-02 2016-09-09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按钮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16165366A1 (zh) * 2015-08-24 2016-10-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防误触碰方法
CN113555262A (zh) * 2021-07-19 2021-10-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3691655A (zh) * 2021-08-02 2021-11-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83134B (zh) 2024-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52428B2 (en) Elastic sheet structure
US8493742B2 (en) Push-button switch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with same
US8094437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operative push button thereof
EP2302486A2 (en) Keyboard
TW201804493A (zh) 按鍵、鍵盤及其按鍵製造方法
US6060676A (en) Keyswitch assembly
US10409316B1 (en) Key device
US9773626B1 (en) Keyboard
CN111403209B (zh) 一种按键组件及具有该按键组件的智能终端
US8508479B2 (en) Computer mouse
TW202042265A (zh) 按鍵結構
US8344278B2 (en) Control key assembly for electronic device
CN114883134A (zh) 一种电子设备
US20070108033A1 (en) Slender keyswitch structure
US11670465B2 (en) Key structure
US6713699B2 (en) Key switch stabilizer mechanism
CN109524265B (zh) 按键
US8143542B2 (en) Keypad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same
CN116072453B (zh) 键盘以及电子设备
US20140211382A1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keyboard
TWI737174B (zh) 滑鼠
US20110077060A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208581271U (zh) 侧键结构和终端
CN209267941U (zh) 一种电路板电磁屏蔽罩安装结构
US8253045B2 (en) Keypad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