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78757B - 空气质量检测器及空气质量检测系统 - Google Patents
空气质量检测器及空气质量检测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878757B CN114878757B CN202210644642.XA CN202210644642A CN114878757B CN 114878757 B CN114878757 B CN 114878757B CN 202210644642 A CN202210644642 A CN 202210644642A CN 114878757 B CN114878757 B CN 11487875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terval
- air quality
- detection circuit
- detected
- quality detec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1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9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8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WSFSSNUMVMOOMR-UHFFFAOYSA-N Formaldehyde Chemical compound O=C WSFSSNUMVMOOM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2855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UHOVQNZJYSORNB-UHFFFAOYSA-N Benzene Chemical compound C1=CC=CC=C1 UHOVQNZJYSORNB-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YXFVVABEGXRONW-UHFFFAOYSA-N Toluene Chemical compound CC1=CC=CC=C1 YXFVVABEGXRONW-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QGZKDVFQNNGYKY-UHFFFAOYSA-N Ammonia Chemical compound N QGZKDVFQNNGYKY-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514 concu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CTQNGGLPUBDAKN-UHFFFAOYSA-N O-Xylene Chemical compound CC1=CC=CC=C1C CTQNGGLPUBDA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21529 ammonia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344 environmental pollut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373 indent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1100000719 pollutant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096 x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0004—Gaseous mixtures, e.g. polluted air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F—MEASURING VOLUME, VOLUME FLOW, MASS FLOW OR LIQUID LEVEL; METERING BY VOLUME
- G01F1/00—Measuring the volume flow or mass flow of fluid or fluent solid material wherein the fluid passes through a meter in a continuous flow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06—Investigating concentration of particle suspens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0004—Gaseous mixtures, e.g. polluted air
- G01N33/0009—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gas analysers, e.g. portable test equipment
- G01N33/0027—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gas analysers, e.g. portable test equipment concerning the detector
- G01N33/0036—General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gas analysers, e.g. portable test equipment concerning the detector specially adapted to detect a particular component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质量检测器及空气质量检测系统,该空气质量检测器包括:网状检测电路,用以对进入的待检气流中的导电颗粒的数量进行检测,得到若干区间颗粒数量;气流计量器,设置在网状检测电路的一端,用以对进入的待检气流的气体流量进行监测;中控模块,分别与所述网状检测电路和气流计量器连接,所述中控模块用于在任意检测周期内根据区间颗粒数量和气体流量得到待检气流颗粒浓度;显示屏,与所述中控模块连接,用以显示所述待检气流颗粒浓度。本发明通过检测待检气流颗粒数量和待测气体的气流流量,计算得到待检气流的颗粒浓度,实现对待检气流的颗粒浓度的检测,提高空气监测器的检测精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质量检测器及空气质量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以及科技水平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空气质量对生活水平的重要影响,特别是空气中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负面影响,故而近年来,空气质量检测器得到了广泛使用。
现有技术中,空气质量检测器往往是利用颗粒在光的照射下发生光的散射现象并吸收部分照射光的能量,通过检测入射光通过待测颗粒浓度场的相对衰减率来确定待测颗粒浓度场的相对颗粒浓度。然而,空气中的分子在光的照射下亦会发生光的散射和能量的吸收,从而影响空气质量检测器的颗粒浓度的检测精度。例如,中国专利201610063208.7公开了一种空气质量检测器,此种空气质量检测器是以PM2.5粉尘传感器作为颗粒检测器,通过检测入射光通过待测颗粒浓度场的相对衰减率,经过换算确定待测颗粒浓度场的相对颗粒浓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检测待测环境中PM2.5颗粒的浓度,但无法排除空气中其他分子对于检测结果的影响,使得空气质量检测器的检测精度较低。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质量检测器及空气质量检测系统,可以空气质量检测器的检测精度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空气质量检测器,该空气质量检测器包括:
网状检测电路,用以对进入的待检气流中的导电颗粒的数量进行检测,得到若干区间颗粒数量;
气流计量器,设置在网状检测电路的一端,用以对进入的待检气流的气体流量进行监测;
中控模块,分别与所述网状检测电路和气流计量器连接,所述中控模块用于在任意检测周期内根据区间颗粒数量和气体流量得到待检气流颗粒浓度;
显示屏,与所述中控模块连接,用以显示所述待检气流颗粒浓度。
进一步地,所述网状检测电路包括两个导线阵列平面,每个导线阵列平面包括若干导线,且所述导线的延伸方向相同且任意两根导线之间不相交;导线阵列平面不接触且在垂直于任一导线阵列平面的方向上,该导线阵列平面内的导线与另一导线阵列平面内的导线的正投影存在交点;所述两个导线阵列平面之间形成气流通道,待检气流流经所述气流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气流通道在气流的流经方向上包括等长的4个区间,分别第一区间、第二区间、第三区间和第四区间,且每个区间与气流计量器之间距离不同。
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在任意检测周期内根据区间颗粒数量和气体流量计算得到待检气流颗粒浓度C时,中控模块对不同的区间设置不同的权重参数,其中,第一区间的权重参数设为0.4,第二区间的权重参数设为0.3,第三区间的权重参数设为0.2,第四区间的权重参数设为0.1,用于计算待检气流颗粒浓度C,C=0.4×C1+0.3×C2+0.2×C3+0.1×C4,其中C1为第一区间颗粒浓度,C2为第二区间颗粒浓度,C3为第三区间颗粒浓度,C4为第四区间颗粒浓度,任意区间的颗粒浓度是根据气体流量、该区间的区间颗粒数量和检测周期计算得到的。
进一步地,所述空气质量检测器还包括进气风扇,设置于网状检测电路的另一端并与中控模块连接,用于加快待测气流进入网状检测电路的速度和对网状检测电路进行清洁。
进一步地,当所述进气风扇对网状检测电路进行清洁时,所述中控模块根据网状检测电路中的剩余颗粒数量Mc与清洁前网状检测电路中的初始颗粒数量M0的比较结果,调整进气风扇对网状检测电路的清洁风力的大小,Mc=Mc1+Mc2+Mc3+Mc4,M0=M01+M02+M03+M04,其中Mc1为第一区间剩余颗粒数量,Mc2为第二区间剩余颗粒数量,Mc3为第三区间剩余颗粒数量,Mc4为第四区间剩余颗粒数量,M01为第一区间初始颗粒数量,M02为第二区间初始颗粒数量,M03为第三区间初始颗粒数量,M04为第四区间初始颗粒数量。
进一步地,当所述中控模块根据网状检测电路中的区间剩余颗粒数量Mc与清洁前网状检测电路中的初始颗粒数量M0的比较结果,调整进气风扇对网状检测电路的清洁力度时,
当网状检测电路中的第一区间剩余颗粒数量Mc1≥50%M0时,中控模块设置第一调整系数k1,用于对进气风扇的清洁风力W0进行调整,其中k1=Mc1/M0,此时进气风扇的清洁风力调整为W,W=k1W0;
当网状检测电路中的第二区间剩余颗粒数量Mc2<50%M0且>0时,中控模块设置第二调整系数k2,用于对进气风扇的清洁风力W0进行调整,其中k2=Mc2/M0,此时进气风扇的清洁风力调整为W,W=k2W0;
当网状检测电路中的第三区间剩余颗粒数量Mc3=0时,进气风扇关闭。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空气质量检测系统,该空气质量检测系统包括:
上述空气质量检测器,包括网状检测电路,用以对进入的待检气流中的导电颗粒的数量进行检测,得到若干区间颗粒数量,气流计量器,设置在网状检测电路的一端,用以对进入的待检气流的气体流量进行监测,中控模块,用于在任意检测周期内根据区间颗粒数量和气体流量得到待检气流颗粒浓度,显示屏,与所述中控模块连接,用以显示所述待检气流颗粒浓度;
信号输入结构,用以接收操作信号,与空气质量检测器连接,空气质量检测器的显示界面还用以响应所述操作信号;
防护组件,用于对空气质量检测器和信号输入结构进行防护;
支撑组件,用于对空气质量检测器和信号输入结构进行支撑。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组件包括防护板和防尘板,所述防护板与主体连接,用于对空气质量检测器进行防护,所述防尘板与信号输入结构通过滑槽连接,用于防止灰尘通过信号输入结构进入空气质量检测器。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板和铰接板,所述支撑板与空气质量检测器连接,所述铰接板与信号输入结构连接,支撑板和铰接板用于形成支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的空气质量检测器通过中控模块根据区间颗粒数量和气体流量计算得到每次检测过程中的颗粒浓度,减少了被测气体中的其他的成份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从而提高了空气质量检测器的检测精度。
尤其,通过网状检测电路根据两个导线阵列平面中所形成的电路感应点的数量确定待检气流中的颗粒含量,减少了被测气体中的其他的成份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从而提高了空气质量检测器的检测精度。
尤其,通过将网状检测电路中的两个导线阵列平面之间的气流通道划分成不同的区间,并由中控单元对不同的区间设置不同的权重参数,计算得到待检气流颗粒浓度,避免了两个导线阵列平面的阻隔作用对待检气流颗粒浓度造成的影响,从而保证了网状检测电路的检测结果的准确度,从而提高了空气质量检测器的检测精度。
尤其,通过中控单元对不同的区间设置不同的权重参数,计算得到待检气流颗粒浓度,避免了两个导线阵列平面的阻隔作用对待检气流颗粒浓度造成的影响,从而保证了网状检测电路的检测结果的准确度,从而提高了空气质量检测器的检测精度。
尤其,通过设置进气风扇促进待测气流进入网状检测电路,加快待测气流进入网状检测电路的速度,提高了网状检测电路的检测效率,降低网状检测电路的能耗,从而提高了空气质量检测器的检测精度。
尤其,通过根据网状检测电路中的剩余颗粒数量调整进气风扇的清洁风力的大小,既减少了不必要的能耗,又实现了清洁过程中对网状检测电路的保护,延长了网状检测电路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了空气质量检测器的检测精度。
尤其,通过所述中控模块根据网状检测电路中的剩余颗粒数量Mc与清洁前网状检测电路中的初始颗粒数量M0的比较结果,设置不同的调整系数,调整进气风扇对网状检测电路的进气风扇的清洁风力的大小,既减少了不必要的能耗,又实现了清洁过程中对网状检测电路的保护,延长了网状检测电路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了空气质量检测器的检测精度。
尤其,本发明提供的空气质量检测系统通过设置防护组件和支撑组件,对空气质量检测器和信号输入结构进行防护和支撑,不仅在工作过程中确保了空气质量检测器和信号输入结构的稳定性,实现了对空气质量检测器和信号输入结构的保护,也在空气质量检测系统关闭时避免灰尘进入空气质量检测器和信号输入结构,延长了空气质量检测系统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了空气质量检测系统的检测精度。
尤其,通过设置防护结构为空气质量检测器和信号输入结构进行防护,避免在待机和工作过程中灰尘进入空气质量检测器,同时避免工作过程中信号输入结构受到输入操作信号以外的操作,确保空气质量检测器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从而提高了空气质量检测器的检测精度。
尤其,通过设置支撑组件,实现了对空气质量检测器的支撑,使空气质量检测器的工作环境不受地理环境的限制,保证了空气质量检测器工作时的稳定性,避免震荡对网状检测电路的检测效果和使用寿命造成影响,从而提高了空气质量检测器的检测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气质量检测系统的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气质量检测系统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气质量检测系统中的防尘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气质量检测系统中的防尘板的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空气质量检测器,空气质量检测器包括:
网状检测电路,用以对进入的待检气流中的导电颗粒的数量进行检测,得到若干区间颗粒数量;
气流计量器,设置在网状检测电路的一端,用以对进入的待检气流的气体流量进行监测;
中控模块,分别与所述网状检测电路和气流计量器连接,所述中控模块用于在任意检测周期内根据区间颗粒数量和气体流量得到待检气流颗粒浓度;
显示屏,与所述中控模块连接,用以显示所述待检气流颗粒浓度。
空气质量检测器进行检测时,待检气流经过气体流量计,进入网状检测电路,网状检测电路检测待检气流中的导电颗粒的数量,得到若干区间颗粒数量,在任意检测周期内,中控模块根据区间颗粒数量和气体流量计算得到待检气流颗粒浓度。
通过中控模块根据区间颗粒数量和气体流量计算得到每次检测过程中的颗粒浓度,减少了被测气体中的其他的成份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从而提高了空气质量检测器的检测精度。
具体而言,所述网状检测电路包括两个导线阵列平面,每个导线阵列平面包括若干导线,且所述导线的延伸方向相同且任意两根导线之间不相交;导线阵列平面不接触且在垂直于任一导线阵列平面的方向上,该导线阵列平面内的导线与另一导线阵列平面内的导线的正投影存在交点;所述两个导线阵列平面之间形成气流通道,待检气流流经所述气流通道。
空气质量检测器进行检测时,待检气流通过网状检测电路的两个导线阵列平面之间的气流通道,被测气流中的一粒颗粒因无法通过该气流通道而滞留在两个导线阵列平面之间,使两个导线阵列平面中各有一条导线与颗粒相接触,从而接通两条导线,形成一个电路感应点,网状检测电路即根据两个导线阵列平面中所形成的电路感应点的数量确定待检气流中的颗粒含量。
通过网状检测电路根据两个导线阵列平面中所形成的电路感应点的数量确定待检气流中的颗粒含量,减少了被测气体中的其他的成份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从而提高了空气质量检测器的检测精度。
具体而言,所述气流通道在气流的流经方向上包括等长的4个区间,分别第一区间、第二区间、第三区间和第四区间,且每个区间与气流计量器之间距离不同。
检测时,由于两个导线阵列平面存在一定的阻隔作用,颗粒随待检气流经过两个导线阵列平面之间的气流通道时,颗粒在气流通道中各个位置滞留的机会并不是均等的,接近气流计量器的位置比远离气流计量器的位置更容易滞留颗粒,故而当待检气流依次通过第一区间、第二区间、第三区间和第四区间时,颗粒在各个区间的滞留概率大小关系为第一区间>第二区间>第三区间>第四区间,因此中控模块在根据区间颗粒数量和气体流量计算得到待检气流颗粒浓度时对不同区间设置不同的权重参数,且第一区间参数>第二区间参数>第三区间参数>第四区间参数。
通过将网状检测电路中的两个导线阵列平面之间的气流通道划分成不同的区间,并由中控单元对不同的区间设置不同的权重参数,计算得到待检气流颗粒浓度,避免了两个导线阵列平面的阻隔作用对待检气流颗粒浓度造成的影响,从而保证了网状检测电路的检测结果的准确度,从而提高了空气质量检测器的检测精度。
具体而言,所述中控模块在任意检测周期内根据区间颗粒数量和气体流量计算得到待检气流颗粒浓度C时,中控模块对不同的区间设置不同的权重参数,其中第一区间的权重参数设为0.4,第二区间的权重参数设为0.3,第三区间的权重参数设为0.2,第四区间的权重参数设为0.1,用于计算待检气流颗粒浓度C,C=0.4×C1+0.3×C2+0.2×C3+0.1×C4,其中C1为第一区间颗粒浓度,C2为第二区间颗粒浓度,C3为第三区间颗粒浓度,C4为第四区间颗粒浓度,任意区间的颗粒浓度是根据气体流量、该区间的区间颗粒数量和检测周期计算得到的。
当待检气流依次通过网状检测电路的第一区间、第二区间、第三区间和第四区间时,气流计量器监测得到待测气体的气体流量Q,网状检测电路检测到第一区间颗粒数量M1、第二区间颗粒数量M2、第三区间颗粒数量M3和第四区间颗粒数量M4,中控单元根据气体流量Q和检测周期时长T,计算得到待测气体的体积V,V=QT,中控单元根据网状检测电路检测到的第一区间颗粒数量M1、第二区间颗粒数量M2、第三区间颗粒数量M3和第四区间颗粒数量M4和待测气体的体积V,计算得到第一区间颗粒浓度C1、第二区间颗粒浓度C2、第三区间颗粒浓度C3和第四区间颗粒浓度C4,其中,C1=M1/V,C2=M2/V,C3=M3/V,C4=M4/V,中控模块对不同的区间设置不同的权重参数,其中第一区间权重参数设为0.4,第二区间权重参数设为0.3,第三区间权重参数设为0.2,第四区间权重参数设为0.1,用于计算待检气流颗粒浓度C,C=0.4×C1+0.3×C2+0.2×C3+0.1×C4。
通过中控单元对不同的区间设置不同的权重参数,计算得到待检气流颗粒浓度,避免了两个导线阵列平面的阻隔作用对待检气流颗粒浓度造成的影响,从而保证了网状检测电路的检测结果的准确度,从而提高了空气质量检测器的检测精度。
具体而言,所述空气质量检测器还包括进气风扇,设置于网状检测电路的另一端并与中控模块连接,用于加快待测气流进入网状检测电路的速度和对网状检测电路进行清洁。
空气质量检测器进行检测时,进气风扇启动,将网状检测电路内部的气体排出,降低网状检测电路内部的气压,由于网状检测电路内外存在气压差,待测气流在大气压作用下进入网状检测电路并通过网状检测电路的气流通道。
通过设置进气风扇促进待测气流进入网状检测电路,加快待测气流进入网状检测电路的速度,提高了网状检测电路的检测效率,降低网状检测电路的能耗,从而提高了空气质量检测器的检测精度。
具体而言,当所述进气风扇对网状检测电路进行清洁时,所述中控模块根据网状检测电路中的剩余颗粒数量Mc与清洁前网状检测电路中的初始颗粒数量M0的比较结果,调整进气风扇对网状检测电路的清洁力度,Mc=Mc1+Mc2+Mc3+Mc4,M0=M01+M02+M03+M04,其中Mc1为第一区间剩余颗粒数量,Mc2为第二区间剩余颗粒数量,Mc3为第三区间剩余颗粒数量,Mc4为第四区间剩余颗粒数量,M01为第一区间初始颗粒数量,M02为第二区间初始颗粒数量,M03为第三区间初始颗粒数量,M04为第四区间初始颗粒数量。
进气风扇清理网状检测电路时,进气风扇启动,将网状检测电路内部的剩余颗粒随内部气体排出空气质量检测器,同时中控单元根据网状检测电路中的剩余颗粒数量调整进气风扇的清洁风力的大小。
通过根据网状检测电路中的剩余颗粒数量调整进气风扇的清洁风力的大小,既减少了不必要的能耗,又实现了清洁过程中对网状检测电路的保护,延长了网状检测电路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了空气质量检测器的检测精度。
具体而言,当所述中控模块根据网状检测电路中的区间剩余颗粒数量Mc与清洁前网状检测电路中的初始颗粒数量M0的比较结果,调整进气风扇对网状检测电路的清洁力度时,
当网状检测电路中的第一区间剩余颗粒数量Mc1≥50%M0时,中控模块设置第一调整系数k1,用于对进气风扇的清洁风力W0进行调整,其中k1=Mc1/M0,此时进气风扇的清洁风力调整为W,W=k1W0;
当网状检测电路中的第二区间剩余颗粒数量Mc2<50%M0且>0时,中控模块设置第二调整系数k2,用于对进气风扇的清洁风力W0进行调整,其中k2=Mc2/M0,此时进气风扇的清洁风力调整为W,W=k2W0;
当网状检测电路中的第三区间剩余颗粒数量Mc3=0时,进气风扇关闭。
通过所述中控模块根据网状检测电路中的剩余颗粒数量Mc与清洁前网状检测电路中的初始颗粒数量M0的比较结果,设置不同的调整系数,调整进气风扇对网状检测电路的进气风扇的清洁风力的大小,既减少了不必要的能耗,又实现了清洁过程中对网状检测电路的保护,延长了网状检测电路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了空气质量检测器的检测精度。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气质量检测系统,该控制质量检测包括:
如上所述的空气质量检测器,所述空气质量检测器包括网状检测电路,用以对进入的待检气流中的导电颗粒的数量进行检测,得到若干区间颗粒数量,气流计量器,设置在网状检测电路的一端,用以对进入的待检气流的气体流量进行监测,中控模块,用于在任意检测周期内根据区间颗粒数量和气体流量得到待检气流颗粒浓度,显示屏,与所述中控模块连接,用以显示所述待检气流颗粒浓度;
信号输入结构,用以接收操作信号,与空气质量检测器连接,空气质量检测器的显示界面还用以响应所述操作信号;
防护组件,用于对空气质量检测器和信号输入结构进行防护;
支撑组件,用于对空气质量检测器和信号输入结构进行支撑。
空气质量检测系统工作时,信号输入结构接收操作信号,空气质量检测器进行检测,支撑组件根据检测环境的需要为空气质量检测器和信号输入结构提供支撑点,防护组件对信号输入结构进行防护,避免信号输入结构受到输入操作信号以外的操作;空气质量检测系统关闭时,空气质量检测器关机,支撑组件贴合空气质量检测器和信号输入结构上,防护组件对空气质量检测器和信号输入结构进行防护。
通过设置防护组件和支撑组件,对空气质量检测器和信号输入结构进行防护和支撑,不仅在工作过程中确保了空气质量检测器和信号输入结构的稳定性,实现了对空气质量检测器和信号输入结构的保护,也在空气质量检测系统关闭时避免灰尘进入空气质量检测器和信号输入结构,延长了空气质量检测系统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了空气质量检测系统的检测精度。
具体而言,所述防护组件包括防护板和防尘板,所述防护板与主体连接,用于对空气质量检测器进行防护,所述防尘板与信号输入结构通过滑槽连接,用于防止灰尘通过信号输入结构进入空气质量检测器。
空气质量检测系统关机时,防护板向主体弯折,包裹主体,防止灰尘进入空气质量监测器并保护空气质量监测器的显示屏免受外物磨损,防尘板相对信号输入结构向上滑动,遮盖信号输入结构,防止灰尘从信号输入结构进入空气质量检测器内部;空气质量检测器工作时,防护板侧向展开,防尘板相对信号输入结构向下滑动,使信号输入结构外露,信号输入结构输入操作信号,待信号输入结构完成操作信号的输入,防尘板相对信号输入结构向上滑动,遮盖信号输入结构,防止在空气质量检测器工作过程中灰尘从信号输入结构进入空气质量检测器内部,同时避免信号输入结构受到输入操作信号以外的操作。
通过设置防护结构为空气质量检测器和信号输入结构进行防护,避免在待机和工作过程中灰尘进入空气质量检测器,同时避免工作过程中信号输入结构受到输入操作信号以外的操作,确保空气质量检测器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从而提高了空气质量检测器的检测精度。
具体而言,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板和铰接板,所述支撑板与空气质量检测器连接,所述铰接板与信号输入结构连接,支撑板和铰接板用于形成支架。
空气质量检测器工作时,转动支撑板,使显示屏处于最好的观察角度,转动铰接板,铰接板与支撑板通过铰接板上的卡块和支撑板上的卡槽进行固定,铰接板与支撑板对主体和控制结构实现支撑;空气质量检测器闲置时,转动支撑板和铰接板,使支撑板和铰接板贴合在主机和信号输入结构上,实现空间上的收纳。
通过设置支撑组件,实现了对空气质量检测器的支撑,使空气质量检测器的工作环境不受地理环境的限制,保证了空气质量检测器工作时的稳定性,避免震荡对网状检测电路的检测效果和使用寿命造成影响,从而提高了空气质量检测器的检测精度。
请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其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气质量检测系统,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该空气质量检测系统外接电源,首先,如图4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所示,将防尘板主体501向下滑动,防尘板主体501会带动防尘板5随着滑块503在滑槽502的内部向下移动,将防尘板5移动至脱离控制按键401的一端,使用控制按键401对空气质量检测器1进行控制调试,调试好之后,将防尘板主体501向上推动,防尘板主体501会带动防尘板5随着滑块503在滑槽502的内部向上滑动,将防尘板5调节至控制按键401的一端,防尘板5便可对控制按键401进行防护,防止信号输入结构4和空气质量检测器1的连接处进入灰尘影响后续使用,且可以防止控制按键401受到输入操作信号以外的调试,影响检测效果,将支撑板7转动,使显示屏3处于最好观察的角度,随之转动铰接板9,将卡块10卡接至合适的连接卡槽8的内部,铰接板9即可对支撑板7和空气质量检测器1进行支撑,随之便可提高空气质量检测器1放置的稳定性,且可以根据需要合理的调节显示屏3的角度,更加便于观察;最后,不需要使用时,将铰接防护板602向一端转动,会带动铰接防护板602随着压痕601处进行折弯,将磁铁条604贴合到金属条2的一侧,即可将铰接防护板602在显示屏3的一端进行安装,防护海绵块603会贴合显示屏3的一端,即可对显示屏3的一端进行防护,防止显示屏3受到外物的磨损,影响显示屏3的观看效果。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为了使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空气质量检测器和空气质量检测系统具备对除了空气中颗粒浓度以外的各项空气质量指标的检测功能,技术人员能够根据实际使用需求在上述空气质量检测器内设置其他空气质量检测结构,例如,在空气质量检测器内设置甲醛检测结构,所述甲醛检测结构除了能够检测空气中甲醛的含量外,还能够检测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氨气、TVOC等气体污染物的含量,或,在空气质量检测器内设置VOC检测结构,所述VOC检测结构能够检测空气中挥发有机物的含量,上述甲醛检测结构和VOC检测结构为现有技术,故在此处不作详细说明。在上述空气质量检测器内设置其他空气质量检测结构,能够增加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空气质量检测器和空气质量检测系统的检测功能,扩大该空气质量检测器和空气质量检测系统的实际应用范围。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做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空气质量检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网状检测电路,用以对进入的待检气流中的导电颗粒的数量进行检测,得到若干区间颗粒数量;
气流计量器,设置在网状检测电路的一端,用以对进入的待检气流的气体流量进行监测;
中控模块,分别与所述网状检测电路和气流计量器连接,所述中控模块用于在任意检测周期内根据区间颗粒数量和气体流量得到待检气流颗粒浓度;
显示屏,与所述中控模块连接,用以显示所述待检气流颗粒浓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质量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检测电路包括两个导线阵列平面,每个导线阵列平面包括若干导线,且所述导线的延伸方向相同且任意两根导线之间不相交;导线阵列平面不接触且在垂直于任一导线阵列平面的方向上,该导线阵列平面内的导线与另一导线阵列平面内的导线的正投影存在交点;所述两个导线阵列平面之间形成气流通道,待检气流流经所述气流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质量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通道在气流的流经方向上包括等长的4个区间,分别第一区间、第二区间、第三区间和第四区间,且每个区间与气流计量器之间距离不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质量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模块在任意检测周期内根据区间颗粒数量和气体流量计算得到待检气流颗粒浓度C时,中控模块对不同的区间设置不同的权重参数,其中,第一区间的权重参数设为0.4,第二区间的权重参数设为0.3,第三区间的权重参数设为0.2,第四区间的权重参数设为0.1,待检气流颗粒浓度C,C=0.4×C1+0.3×C2+0.2×C3+0.1×C4,其中C1为第一区间颗粒浓度,C2为第二区间颗粒浓度,C3为第三区间颗粒浓度,C4为第四区间颗粒浓度,任意区间的颗粒浓度是根据气体流量、该区间的区间颗粒数量和检测周期计算得到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质量检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质量检测器还包括进气风扇,设置于网状检测电路的另一端并与中控模块连接,用于加快待测气流进入网状检测电路的速度和对网状检测电路进行清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质量检测器,其特征在于,进气风扇对网状检测电路进行清洁时,所述中控模块根据网状检测电路中的剩余颗粒数量Mc与清洁前网状检测电路中的初始颗粒数量M0的比较结果,调整进气风扇对网状检测电路的清洁风力的大小,Mc=Mc1+Mc2+Mc3+Mc4,M0=M01+M02+M03+M04,其中Mc1为第一区间剩余颗粒数量,Mc2为第二区间剩余颗粒数量,Mc3为第三区间剩余颗粒数量,Mc4为第四区间剩余颗粒数量,M01为第一区间初始颗粒数量,M02为第二区间初始颗粒数量,M03为第三区间初始颗粒数量,M04为第四区间初始颗粒数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质量检测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中控模块根据网状检测电路中的区间剩余颗粒数量Mc与清洁前网状检测电路中的初始颗粒数量M0的比较结果,调整进气风扇对网状检测电路的清洁力度时,
当网状检测电路中的第一区间剩余颗粒数量Mc1≥50%M0时,中控模块设置第一调整系数k1,用于对进气风扇的清洁风力W0进行调整,其中k1=Mc1/M0,此时进气风扇的清洁风力调整为W,W=k1W0;
当网状检测电路中的第二区间剩余颗粒数量Mc2<50%M0且>0时,中控模块设置第二调整系数k2,用于对进气风扇的清洁风力W0进行调整,其中k2=Mc2/M0,此时进气风扇的清洁风力调整为W,W=k2W0;
当网状检测电路中的第三区间剩余颗粒数量Mc3=0时,进气风扇关闭。
8.一种空气质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空气质量检测器,所述空气质量检测器包括网状检测电路,用以对进入的待检气流中的导电颗粒的数量进行检测,得到若干区间颗粒数量,气流计量器,设置在网状检测电路的一端,用以对进入的待检气流的气体流量进行监测,中控模块,用于在任意检测周期内根据区间颗粒数量和气体流量得到待检气流颗粒浓度,显示屏,与所述中控模块连接,用以显示所述待检气流颗粒浓度;
信号输入结构,用以接收操作信号,与空气质量检测器连接,空气质量检测器的显示界面还用以响应所述操作信号;
防护组件,用于对空气质量检测器和信号输入结构进行防护;
支撑组件,用于对空气质量检测器和信号输入结构进行支撑。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质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组件包括防护板和防尘板,所述防护板与主体连接,用于对空气质量检测器进行防护,所述防尘板与信号输入结构通过滑槽连接,用于防止灰尘通过信号输入结构进入空气质量检测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气质量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板和铰接板,所述支撑板与空气质量检测器连接,所述铰接板与信号输入结构连接,支撑板和铰接板用于形成支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644642.XA CN114878757B (zh) | 2022-06-09 | 2022-06-09 | 空气质量检测器及空气质量检测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644642.XA CN114878757B (zh) | 2022-06-09 | 2022-06-09 | 空气质量检测器及空气质量检测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878757A CN114878757A (zh) | 2022-08-09 |
CN114878757B true CN114878757B (zh) | 2023-05-23 |
Family
ID=826817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644642.XA Active CN114878757B (zh) | 2022-06-09 | 2022-06-09 | 空气质量检测器及空气质量检测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87875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297055A (zh) * | 2023-05-19 | 2023-06-23 | 河北兰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空气质量检测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10020264A1 (de) * | 2010-05-28 | 2011-12-01 |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 Luftmassenmesser |
CN104067106B (zh) * | 2014-06-30 | 2016-05-18 | 深圳华盛昌机械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pm2.5浓度检测装置、检测方法及空气质量检测仪 |
CN204903487U (zh) * | 2015-07-02 | 2015-12-23 | 莆田市诺斯顿电子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空气质量检测仪 |
CN204903343U (zh) * | 2015-09-01 | 2015-12-23 | 北京汉王蓝天科技有限公司 | 粒子检测模块及空气质量检测装置 |
CN105547952A (zh) * | 2016-03-07 | 2016-05-04 | 吴德炳 | 一种空气质量检测仪 |
KR102392601B1 (ko) * | 2017-12-22 | 2022-05-02 | 주식회사 히타치엘지 데이터 스토리지 코리아 | 먼지 센서 |
US10481065B2 (en) * | 2018-03-01 | 2019-11-19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exhaust particulate matter sensing |
-
2022
- 2022-06-09 CN CN202210644642.XA patent/CN114878757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878757A (zh) | 2022-08-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995667B2 (en) | Portable device for detecting and measuring particles entrained in the air | |
US6779380B1 (en) | Measuring system for the control of residual dust in safety vacuum cleaners | |
CN114878757B (zh) | 空气质量检测器及空气质量检测系统 | |
US8626467B2 (en) | Air pollution sampling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 |
KR102247894B1 (ko) | 생활권역별 환경안전 실시간 모니터링 시스템 | |
CN206247553U (zh) | 智能静电式pm2﹒5净化监测装置 | |
CN108072231A (zh) | 送风设备及滤网堵塞报警装置 | |
CN105181394A (zh) | 用于颗粒采集和分析的方法和系统 | |
CN206235536U (zh) | 一种空气中悬浮颗粒物检测装置 | |
CN106932320A (zh) | 颗粒物检测仪 | |
CN210051665U (zh) | 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和带有所述空气质量检测装置的车辆 | |
CN115390159A (zh) | 一种室外用气象综合环境监测仪 | |
CN106442249B (zh) | 粉尘检测装置 | |
CN218180798U (zh) | 一种室内空气检测用多方位空气检测装置 | |
CN210486945U (zh) | 气体检测装置 | |
CN108896105A (zh) | 一种主动吸气式球形户外空气质量检测仪 | |
CN211785118U (zh) | 一种空气质量传感器 | |
CN208238012U (zh) |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 |
CN214174076U (zh) | 矿用粉尘测定器 | |
CN108120659A (zh) | 一种具有自归零校准的粒子浓度检测系统和方法 | |
WO2020010893A1 (zh) | 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及其应用 | |
CN207231960U (zh) | 双路颗粒物浓度检测装置 | |
CN202869924U (zh) | 一种空气微小颗粒物监测仪器 | |
CN207472723U (zh) | 一种具有自归零校准的粒子浓度检测系统 | |
CN206191778U (zh) | 一种空气净化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