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764A - 数据通信的错误复原方法及错误复原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数据通信的错误复原方法及错误复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764A
CN1148764A CN96109210A CN96109210A CN1148764A CN 1148764 A CN1148764 A CN 1148764A CN 96109210 A CN96109210 A CN 96109210A CN 96109210 A CN96109210 A CN 96109210A CN 1148764 A CN1148764 A CN 11487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error
mentioned
row
corre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961092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宗宫和男
村上恭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chine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chine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chinery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chinery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87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7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 or supervision between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or between image input and image output device, e.g.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its memory or between a still-image camera and a printer device
    • H04N1/32609Fault detection or counter-measures, e.g. original mis-positioned, shortage of pap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Facsimile Transmission Control (AREA)
  • Digital Transmission Methods That Use Modulated Carrier Wa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数据通信的错误复原方法及错误复原装置。其不需特殊的纠错控制方法就可使接收信号中含有的错误得到的纠正并复原为正确的数据。其预先设定了利用数据调制方式特殊导出的纠错模式,上述纠错模式是分别对应于数据调制方式而设定的,因此,在检测出接收数据中的错误后,使与上述接收数据调制方式相对应的纠错模式应用于同一数据从而进行上述纠错。

Description

数据通信的错误复原方法及错误复原装置
本发明是关于数据通信中,将接收数据中错误数据进行纠正并复原为正确数据的错误复原方法及其错误复原装置。
作为数据通信中众所周知的纠错方法有用纠错码检测出接收数据中错误的纠正方法(即Forward Error Conttol system:FEC)以及检测出接收数据错误后请求发信端再次发送数据的方法(Automatic Report Roquest Syetem:ARQ)。在传真装置中,由于具有ECM(错误校正模式)通信功能,所以能够纠正接收图像数据中的错误数据。即在上述ECM通信中图象数据按规定位分割成帧进行传送,当检测出接收端接收帧中的错误数据后就向发送端请求重新发送包含上述错误的帧。这样将含有错误数据的帧与重新发送来的帧进行置换就可以纠正错误数据。
但是,在不具有上述ECM通信功能的普通传真机中,只是将图像数据编码后进行传输,即使接收了错误数据也不能够进行纠正。
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对数据通信提供一种错误复原方法及错误复原装置,用这种方法不需要特殊的纠错控制过程就可以纠正接收数据中包含的错误,复元成正确的数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数据通信的错误复原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先准备好与数据调制方式相对应的特定纠错模式,当从接收数据中检测出错误时,将对应于上述接收数据调制方式的纠错模式应用于该数据,从而纠正上述错误。
所记述的数据通信的错误复原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一边改变于图像数据中应用纠正模式的位置,同时对含有错误数据行的图像数据的一部分重复进行纠正模式的逻辑运算处理以及对由上述逻辑运算得出的数据是否是错误行的判别处理,并将判定为非错误行的数据中的一个数据选择为正确复原的行数据。
记述的数据通信错误复原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否是错误行的判别,是根据逻辑运算数据解码为黑白扫描宽度时,一行的象素数据总位数是否等于规定数,或者对应逻辑运算所得的数据是否为规定的数码来进行的。
记述的数据通信错误复原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应一种的调制方式,上述纠正模式有多个,而上述逻辑运算可以用所有纠正模式进行的。
记述的数据通信错误复原方法,其特征在于:含有错误数据的一行图像数据中,位一致的位置以前的行数据看做是正确数据,而把发生不同位处以后,判定为含有错位的错误部分,上述纠正模式只适用于上述判定错误的部分,记述的数据通信错误复原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纠正模式与含有错误数据的一行图像数据的某一部分进行逻辑运算时,根据运算数据判别是否为错误行;当判定为非错误行时,就将此数据作为正确复原后的行数据;当判定为错误时,改变将上述纠正模式应用于图像数据的部分,再次重复进行逻辑运算处理。
一种数据通信错误复原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预先存贮对应数据的调制方式被特定的纠错模式的存贮装置;
检测出接收数据中错误的检测装置;和
检测出错误时,将与上述接收数据调制方法对应的纠错模式应用于上述数据以纠正上述错误的纠正装置。
所述发明中,预先准备好与数据调制方式相对应的特定纠错模式,当从接收数据中检测出错误时,使对应于上述接收数据调制方式的纠错模式应用于接收数据从而进行上述纠错。
发明中,在一边变更将纠正模式应用于图像数据中的部分,同时,重复在含有一行错误数据的图像数据的一部分上,进行逻辑运算纠正模式处理,以及对由上述逻辑运算得出的数据判别是否错误行的处理。并将判定的非错误行的数据中的一个数据选择作为经正确复原的行数据。
所述发明,是否为错误行的判别,是根据逻辑运算数据解码为黑白扫描宽度时,一行的象素数据总位数是否等于规定数,或对应的逻辑运算所得数据是否为规定的数码来进行的。
在数据通信中,数据是在用所定调制方式调制的状态下传送的,根据调制方式,有时可以设定与调制方式相对应的特定错误发生模式。在本发明中,将上述错误发生模式作为纠错模式而预先设定。当接收数据中检测出错误后,由于与该接收数据调制方式相对应的纠错模式可适用于上述数据而可以进行纠错,所以不需要特殊的纠错控制程序。
根据本发明,在一边变更将纠正模式适用于图象数据中的位置,同时,在对含有一行错误数据的图像数据的一部分上,重复进行纠正模式逻辑运算处理以及对由上述逻辑运算得出的数据判别是否是错误行的处理。并将判定为非错误行的数据中的一个数据选择作为经正确复原的行数据。这样,可以更加正确地进行纠错。
根据所述的发明,解码时,如果对于逻辑运算得出的数据存在有相应的规定字符(如MH方式定义的字符),则可判定为非错误行,否则可判定为错误行。或者说,当将逻辑运算后的数据解码为黑白扫描宽度时,如果一行中象素数据总位数等于规定数(如对应A4纸尺寸的数据是1728位)时,可以判定为非错误行,否则可判定为错误行。这样,根据是否为规定的字符或象素数据的总位数等的判别就可以容易地判定是否为错误行。
本发明具有以下积极的效果:
如前详细记述,根据本发明可达到如下良好效果。
根据本发明,不需要特殊的纠错控制程序就能纠正接收数据中的错误并复原为正确数据。
根据本发明,可以更准确地进行纠错。
根据本发明,可以更容易地判别是否有错误行。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具体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形式的传真装置回路构成图;
图2是本发明的调制解调器回路构成图;
图3是本发明的三位码的值和与之对应的相位变化说明图;
图4是本发明的三位码的值作为相位变化表示的直角座标图;
图5是本发明的二位码的值手与之对应的相位变化说明图;
图6是本发明的将二位码的值作为相位变化表示的直角座标图;
图7(a)是表示本发明的4800bps用的纠错模式说明图;(b)是表示2400bps用的纠错模式说明图;
图8(a)是本发明的连续两个三位码中发生位的说明图,(b)是用解扰回路处理(a)中错误模式后的数据说明图;
图9(a)是本发明的连续两上三位码的错误模式说明图,(b)是连续两上二位码的错误模式说明。
图10是本发明的将图9中所示错误模式分别用解扰回路处理的数据说明图;
图11是本发明的信号接收过程流程图。
图12是本发明的信号接收过程流程图。
图13(a)是本发明的错误行中错误位置判定处理说明图,(b)、(c)分别是用错误模式纠正错误的说明图。
下面就图面说明将本发明用于传真装置的实施形式。
图1是表示上述实施形式的传真装置线路结构成图。CPU(中央处理单元)1用于控制传真装置整体运行动作。ROM(只读存贮器)2用于存贮CPU1运行所需程序等。RAM3用于暂存接收图像数据等各种信息。NCU(网络控制器)4用于控制与电话网的连接。调制解调器5用于传输信号的调制/解调。读取部6用于读取原稿上的画面。记录部7根据接收画面内容在记录纸上打印出有关信息。此外,CPU形成了编码/解码方式,对传输图像数据用诸如MH等标准化编码方式进行编码或解码。
上述调制解调器5是根据ITU-T(国际电信组织)的V.27ter建议,用多相差动相位调制方式进行的调制装置。当数据传输速度在4800比特/秒场合下,采用8相差动相位调制方式(8相DPSK方式),在2400比特/秒的场合下,采用4相差动相位调制方式(4相DPSK方式)。
现在,就上述相差动相位调制方式加以说明。用这种调制方式,将二进制数按第n位划组,使此n位一组的信息分别对应一定振幅载波信号N=2n个相位状态变化从而传递信息。具体地讲,用8相差动相位调制方式的情况下,接收端调制解调器中,如图3所示,传输图像数据的二进制数列中每3位分为一组(下面称为三位码)。各三位码的值事先设定与载波信号的相位变化相对应。图4是信号空间图,用座标表示各三位码的值与载波信号相位变化关系。该图表示的圆周坐标上,每45度上的8个点即P1-P8分别表示信号对应相位。所以,上述各三位码的值作为载波相位变化分别由图上的点P1-P8表示。
例如,在图3及图4中,目前三位码的值B为“010”,而前一个三位码的值A由座标图上点P4表示,这时,因为“010”的三位码的值对应的相位变化是90度,所以该三位码“010”的值B由点P6表示,该点P6是由上一个点P4开始旋转90度而得。当下一个三位码的值C为“011”时,因为“011”对应的相位变化是135度,所以三位码“011”的值由点P1来表示,该点P1是由P6旋转135度而得的。这样,以表示三位码值的圆周座标上的点或者说表示相位变化的坐标点为基础,运用正弦及余弦波来调制载波信号相位变化,进行信号传送。
另一方面,当接收端的调制解调器接收到上述调制信号后,按照与发送端相反的顺序对调制信号进行解调。即使用正弦及余弦波让调制信号解码并用图4中所示坐标点P1-P8来表示。接着,求出当前点相对于前一点的相位变化,其相位值变化量所对的三位码的值可从图3求出。然后,就可输出作为位串的三位码。
例如,在图3以及图4中,对接收到的调制信号解调的结果是表示上述调制信号的点B对应圆周座标上的点P6,而表示前一调制信号的点A对应座标中的点P4。这时,因为点B相对于前一调制信号对应点A的相位变化是90度,所以这个90度相位变化相对应的三位码的值可从图3求得,为“010”。此外,当下一个表示调制信号的点C在座标中为P1时,因为点C相对于上一点B的相位变化为135度,所以对应的三位码的值可由图3求得,为“011”、
对于4相差动相位调制方式,如图5所示,发送端的调制解调器中,发送画面数据的二进制数列按每两位一组(以下称为二位码)进行分割。每个二位码设定为与载波信号的相位变化相对应。图6是用各个二位码表示载波信号对应的相位变化的直角座标图,在此直角座标中4个点P1-P4分别对应于相位每隔90度的变化。上述各二位码的值与上述8相差动相位调制方法的情况一样,载波信号相位变化分别由座标上的点P1-P4表示。这样,以上述表示二位码值的座标为基础,用正弦及余弦波对载波进行相位调制完成信号发送动作。
接收端的调制解调器也与上述8相差支相位调制方法时一样,对接收到的调制信号进行解调器。即通过正弦或余弦波解调的调制信号分别用图6中的点P1-P4表示。接着,求出当前点相对于前一点的相位变化,并由图5求出对应于此相位变化的二位码。然后将求出的二位码以位串输出。
下面就上述调制解调器的结构加以详细说明。如图2所示,调制解调器设备发送回路11和接收回路12。首先说明发送回路。扰频回路13具有对多位的重复模式进行保护的功能,当编码后的读取图像数据一位一位地输入时,用生成多项式[1+x-6-7]去除输入的图像数据,然后再逐位输出到变换回路14。例如,在上述图3及图5中,对应于三位码“001”或二位码“00”,其载波信号的相位变化都是0度。这样,当三位码“001”其载波信号的相位变化都是0度。这样,当三位码“001”和二位码“001”的值连续调制时,载波的相位不变,这样就可能使发送和接收过程中数据传输不同步。为了避免这种问题,用扰频回路13使输入图像数据中的“0,1”用上述生成多项式进行反转,以一种杂乱状态输出。
变换回路14将从扰频回路13输入的位串分割成与数据传输速度对应的三位码或二位码。然而,根据上述ROM2中存贮的图3或图5所示数据,在求出与上述三位码或二位码对应载波信号相位变化的同时,确定图4或图6中所示座标上表示相位变化的点P1-P8。调制回路15根据变换回路14确定的圆周座标上的点,用正弦及余弦波对载波进行相位调制,然后通过NCU4发送至电话传输线上。
下面对接收电路加以说明。解调回路16对由NCU4接收的表示图像数据的调制信号按其传输速度用正弦及余弦波进行解调,并表示为图4或图6所示圆击座标中的点。判别回路17用以确定上述点究竟是P1-P8中或P1-P4中哪个点。解码回路18根据上面确定的点在求得与前一点相对的相位变化同时,进一步根据ROM2内的图3或图5所示求出与此相位变化对应的三位码或二位码,然后按位输送至解扰回路19。解扰回路19按每一位输入位串后,用生成多项式[1+x-6-7]乘以输入数据而一位一位输出,而使由送信方扰频回路处理过和数据复原。该解扰回路19输出的数据作为诸如MH码等编码数据存贮进RAM3中。
上述CPU1将RAM3中存贮的编码数据解码后成为黑白扫描宽度并以图象数据的形式逐行输入记录部7。这时,CPU1对译码后的行数据是否为错误行进行判别。具体地说,在编译数据解码时,上述判断是根据诸如其编码数据是否在MH方式定义的编码中,编码数据每一行解码结果、黑白扫描总宽度即一行中象素数据的合计位数是否为规定的位数(为对应A4纸的数据应为1728位。这样,根据是否为错误行、解码后行数有关的象素数据的总位数是否为规定数以及编码数据是否为规定码等很容易地进行判断。
在本实施形式中,CPU1形成了错误复原装置,当上述编码数据在解码过程中检查出错误时,可以纠正此错误行,将其恢复为正确地行数据。具体地说,在ROM2中,如图7(a)、(b)所示,事先存贮了纠错模式数据。图7(a)中所示的5个纠错模式Ea1-Ea5可用于数据传输速度为4800bps的场合,而图7(b)中所示的3个纠错模式Eb1-Eb3用于数据传输速度为2400bps的场合。而CPU正是使用上述纠错模式Ea1-Ea5、Eb1-Eb3进错误行纠正的。
现在,就上述纠错模式进行说明。这两种纠正模式Ea1-Ea5、Eb1-Eb3是利用ITU-T、V.27ter建议中为相差动相位调制方式的特性导出的。也就是说,图3及图5中表示的三位码和二位码的值中每两相邻值只相差1位。如在图3中,对应于90度的相位变化的三位码是“010”与其相邻的是135度,其对应的三位码是“011”,两个值只相差最低一位。
在现在的电话线路中,被传输的载波并不十分零乱。因此,传输错误也不频繁,错误发生率最多也不过一条行数据中有一处错误这样的比例。而且根据接收到的调制信号求得的圆周座标上的点表示的相位误差也不大,最大只不过是相邻点间的相位差(4800bps的场合下±45度,2400bps的场合下±90度)。例如上述图4中所示,点B对应的正确座标点P6其误差只在相邻45度点P7或P5之间所定范围内。
在图4所示的场合下,假定由于传输错误上述点B成了点P7并称之为点Be,则因点Be相对于前一点A的相位变化为135度,所以由图3,可求出其对应的三位码为“011”。又因为下一点C相对于Be的相位变化为90度,则由图3求得其对应三位码是“010”。也就是说,V.27ver建议中,由于三位码的值是由下一点相对于前一点的相位变化来求,所以由图4可清楚地看到,一个点的相位有错后,就会使挟持此错误点的两个三位码的值发生错误。这种情况在图6中所示的传输速度为2400bps的场合下也是一样,即一个点的相位有错后,就会使挟持此错误点的两个三位码的值发生错误。
总之,无论是三位码或二位码,相邻值之间只会相差1位。当根据接收到的调制信号来求座标点时,也只会发生错位到相邻点这种错误。因此,座标上一点错位后,而涉及此总的两三位码或二位码也分别会产生一位的错误。例如,在图4所示的情况下,点A、B、C错位成点A、Be、C时,如图8(a)所示,相关的两个三位码分别发生一位的错误,总计是两位的错误。
此外,这种错位也受解扰回路19的影响,即解扰回路19中,输入数据上须乘以三项式[1+x-6-7],所以,产生错误的那个数据就会输出三位的错误。例如,上述图8(a)中,“001001(1表示错位)”被假定是错误模式的数据。当这种错误模式数据通过回路19处理后,如图8(b)后所示,则输出“0010010011011”,即包含有两个错误位的输入数据变为包含6个错误位的输出数据。还有,这种用解扰回路19进行乘法是应用异或(XOR)进行运算的。
如上所述,V.27ter建议中,座标上一个错误的点就会引起6个错位的输出。因为传输错误率最多是一条行数据中出现一处错误这样的比例,所以传输错误最多是一条行数据中出现6个错位。
上述的错误模式在数据传输速度为4800bps时为5种,而传输速度为2400bps时只有3种。即如前所述,座标上1个点发生错误时,挟持此错误点的两个三位码或二位码的值发生一位的错误。所以,连续的两个三位码以及二位码的错误模式只限于图9中(a)和(b)所示模式。在图中“0”表示正确位,“1”表示错误位。
如图10中(a)-(e)所示,当上述错误模式的数据与图8(b)一样,由解扰回路19处理后,就可得出如图10(a)-(e)右端所示错误模式数据。并且,由于2400bps的情况下有3种错误模式而4800bps情况下有5种错误模式,所以图中没有专门表示出重复的错误模式。也就是说,V.27ter建议中,接收图像数据按行进行解调而得到的数据中如果有错误的话,其每一行的数据中的错误模式基本可以认为包含在如图10(a)-(e)所示的错误模式的某一个中。
在检查出接收数据中错误行时,有关该错误行的错误位置与如图10(a)-(e)所示的某一错误模型相对应,如果将此错误模型中“1”所对应位的”“0,1”反转,就可以使错误行恢复为正确行。
由上可知,在本实施形式中,将图10(a)-(e)中所示错误模式作为如图7(a)、(b)所示的纠错模式Ea1-Ea5、Eb1-Eb3加以利用。
下面,就上述结构的传真装置工作过程加以说明。
这种传真装置在接收时,在CPU1的控制下,其动作流程图如图11和图12所示。并且,其通信工作过程是根据V.27ver建议进行的。首先,如图11所示,当接收到作为调制信号的图像数据后,由调制解调5依次解调为mH码等编码数据,同时将其存入RAM3内(S1-S3)步骤。接收图像数据完成后,将RAM3中存贮的编码数据按行读出,然后解码为黑白扫描宽度(S4-S6步骤)。接着判别解码后的行数据是否错误行(S7步)。如是非错误行,则将此行数据作为图象数据输出至记录部7,由记录部7将该行对应结果打印出来(S8步)。
接下去是判别1页的打印是否完了(S9步骤),未完时返回到第S5步骤,完了时判别RAM3内下一页是否还有编码数据(S10步骤)。当有下一页时返回上述第S5步,没有时处理过程终了。
另一方面,在上述第S7步中,当解码后的行数据为错误行时,如图12所示,比较该错误行与前一行数据,判定错误行中错误位置(第S11步)。其判定方法如图13(a)所示,对错误行是一行数据解码前的编码数据从按位逐一比较。当错误行与前行数据对应位的“0,1”一致之处,以前的数据是正确的,而产生不一致之处后面,可判定为含有错位的错误部分。
第S12步是选择如较图7(a)、(b)所示存于ROM2内的纠错模式的数据中相应的纠正模式数据。数据传输速度(4800bps或是2400bps)的识别方法在流程图中没有表示,是基于图像数据接收前接收端与发送端之间的DIS信号或DCS信号等的传真控制程序信号的往返传输而予先识别的。然后,当数据传输速度被识别为4800bps时,即可以如图7(a)所示5个纠错模式Ea1-Ea5中选择出所需的纠正模式。
下面,在已经判定的错误行中错误位置处对上述选择的纠错模式进行逻辑运算(第S13步)。具体地讲,例如设定图7(a)中修正模式选择为Ea1作为纠错模式,则如图13(b)中所示,使被判定为错误行的首位与错误纠正模式Ea1的首位对应状态下对两数据进行异或运行。由此可使错误行中对应于纠错模式Ea1中“1”的“0,1”发生反转,从而得到纠正行数据。
接着将得出的纠正行数据解码为扫描宽度(第S14步)。此后对解码后的纠正行数据是否为错误行进行判断(第S15步)。如果判定为非错误行,则应将解码后的纠正行数据作为修补行数据之一加以保留,并将该行数据存贮在RAM3中(第S16步),然后转入第S17步。当判定为错误行时,将该纠正行数据作为错误数据,直接移至第S17步。
在第S17步中,判断对于所有错误行中的错误断定位置的逻辑运算(上述第S13步)是否终了。尚未终了的情况下如图13(c)所示那样,对于错误行中错误判定位置的纠错模式相应位置处移动1位(第S18步),然后返回上述第S13步再次进行逻辑运算。全部终了的情况下,则判断用全部的错误纠正模型,第S13步的逻辑运算处理是否已经终了(S19步)。
在没有终了的情况下,返回至上述第S12步,可以从ROM2内纠错模式数据中选择别的纠正模式数据。例如,当数据传输速度为4800bps的情况下,可从图7(a)中所示5个纠错模式Ea1-Ea5的数据中选择尚未进行逻辑运算的一种纠正模式数据。当逻辑运算用了全部的纠错模式而终了的情况下,可从RAM3内存贮的修正行数据中选择一种修正行数据(经S20步)。然后,移至上述图11的第38步,将所选择的纠正行数据作为正确的复原行数据输出至记录部7。
当判别将错误行中确定的错误判定位置与确定的纠错模式进行逻辑运算后所得到的纠正行错误是否错误行时,也可以把纠正行数据作为复原后的行数据直接输出至记录部7。这样可以缩短处理时间。不过实际上,如果判定纠正纠正行数据不是错误行,则此纠正行数据未必只是从错误行中特定的错误判定位置与特定纠错模式的逻辑运算得出,也可能是纠错模式的适用位置发生变化或者适用的纠错模式产生变更等情况下得出的。因此,在本实施形式中,如上所述流程图所示第S13步的逻辑运算是用相对于错误行中所有错误判定位置的全部纠错模式进行的。然后,判别由上述逻辑运算得到的所有纠正行数据是否有错误行,当有若干个纠正行数据被判定为非错误行时,从中选出认为是最佳数据,这样就有可能使纠错更准确地进行。并且可以给出诸如选择前一点行数据最相似的纠正行数据等选择处理方法。
有时会出现由逻辑运算得到的所有纠正行数据被判定为错误行的情况。这时,采用通常的处理办法(流程图中未画出),即用诸如由前一行数据取代错误行数据输出打印等方法。
如上所述,本实施形式的传真装置中,预先准备好了的利用数据调制方式的特点导出的纠错模式,并分别与数据调制方式相对应。这样在接收数据时,运用与上述数据调制方式相对应的纠错模式就可进行错误数据校下正。因此即使传真装置中不具有ECM通信功能,也可纠正包含在接收数据中的错误,使之复原为正确数据。这样就可以得到高质量的打印画面。
还有,在本实施形式中,纠正错误数据时并没有使用误差纠正编码等特殊控制程序。所以纠正错误数据时没必要打乱正常的传真通信程序,这就可使传真装置具有很强的通用性。
进一步说,在检测错误行时,可将错误行中相对于前一行数据各位均一致位置以前数据看做是正确的,将出现不同位的位置以后推定为包含错误位的错误部分。在错误行纠正时,其纠正模式只适用于同一行的错误位置判定。因此,与适用于全局错误行的纠错模式相比较,可以缩短处理时间。
此外,本发明也可以作出诸如下述的变更和实施。
(1)在错误行纠正时,如果所有的纠错模式适用于错误行中确定的错误判定位置,则可将上述纠正模式按所适用的错误判定位置逐位进行移位变更。即使这样,其效果也与上述实施形式相同。
(2)在错误行纠正时,不需判定错误位置,而对于错误行的所有位置,错误纠正模式都可适用。
(3)对于4相以及8相相位调制方式以外的相位调制,也可以与上述实施形式一样用纠错模式进行错误修正。此外,也可对别的调制方式,诸如正交调制方式(QAM)进行具体实施(诸如ITU-T的V.29建议)。
(4)可设计专用于上述实施例形式中进行纠错的硬件回路。
(5)本发明除可用于传真装置中数据通信,还可用于使用FAX调制解调的个人计算机数据通信。
(6)错误行判别也可以用奇偶校验或CRC校验进行。
下面就上述实施形式中能进一步体现的技术思想加以说明。
(1)关于本发明记述的数据通信错误复原方法中,对于同一种调制方式具有若干个上述纠错模式且上述逻辑运算处理是用所有纠正模式进行的。这样可以更加准确地进行纠错。
(2)关于本发明记述的数据通信错误复原方法中,在对含有错误数据行的图像数据部分与纠正模式进行逻辑运算的同时并判别其是否错误行,如果被判定为非错误行则将该数据作为正确的复原行数据,反之,变更上述适用于画数据校正模式的相应位置再次进行逻辑运算,重复前面的操作。
这样可以缩短处理时间。
(3)关于数据通信的错误复原装置,这种装置中备有下述装置:即预先存贮对应于数据调制的特定纠错模式的存贮装置、检测接收数据中错误的检测装置以及检测出错误时使对应于上述接收数据调制方式的纠错模式适用于同一数据从而修正上述错误的纠正装置。
其中,EOM2构成了存贮装置,CPU1构成了检测装置和纠正装置。这样,不需要特殊的纠错控制顺序就能纠正接收数据中的错误并复原为正确数据。
关于本发明记述的数据通信中错误复原方法,即
(4)在含有错误数据的一行图像数据中,可以把相对于前一行数据手位一致处以前看做是正确数据,位不一致处以后判定为包含错误位的错误位置,上述纠错模式完全适用于上述这种错误判定位置。
这样可以缩短处理时间。

Claims (7)

1、一种数据通信的错误复原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先准备好与数据调制方式相对应的特定纠错模式,当从接收数据中检测出错误时,将对应于上述接收数据调制方式的纠错模式应用于该数据,从而纠正上述错误。
2、根据权利要求1记述的数据通信的错误复原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一边改变于图像数据中应用纠正模式的位置,同时对含有错误数据行的图像数据的一部分重复进行纠正模式的逻辑运算处理以及对由上述逻辑运算得出的数据是否是错误行的判别处理,并将判定为非错误行的数据中的一个数据选择为正确复原的行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记述的数据通信错误复原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否是错误行的判别,是根据逻辑运算数据解码为黑白扫描宽度时,一行的象素数据总位数是否等于规定数,或者对应逻辑运算所得的数据是否为规定的数码来进行的。
4、根据权利要求2记述的数据通信错误复原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应一种的调制方式,上述纠正模式有多个,而上述逻辑运算可以用所有纠正模式进行的。
5、根据权利要求2记述的数据通信错误复原方法,其特征在于:含有错误数据的一行图像数据中,位一致的位置以前的行数据看做是正确数据,而把发生不同位处以后,判定为含有错位的错误部分,上述纠正模式只适用于上述判定错误的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1记述的数据通信错误复原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纠正模式与含有错误数据的一行图像数据的某一部分进行逻辑运算时,根据运算数据判别是否为错误行;当判定为非错误行时,就将此数据作为正确复原后的行数据;当判定为错误时,改变将上述纠正模式应用于图像数据的部分,再次重复进行逻辑运算处理。
7、一种数据通信错误复原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预先存贮对应数据的调制方式被特定的纠错模式的存贮装置;
检测出接收数据中错误的检测装置;和
检测出错误时,将与上述接收数据调制方法对应的纠错模式应用于上述数据以纠正上述错误的纠正装置。
CN96109210A 1995-07-26 1996-07-26 数据通信的错误复原方法及错误复原装置 Pending CN114876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90706/95 1995-07-26
JP19070695A JP3303612B2 (ja) 1995-07-26 1995-07-26 データ通信におけるエラー復元方法及びエラー復元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764A true CN1148764A (zh) 1997-04-30

Family

ID=162624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6109210A Pending CN1148764A (zh) 1995-07-26 1996-07-26 数据通信的错误复原方法及错误复原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5761217A (zh)
JP (1) JP3303612B2 (zh)
KR (1) KR970009023A (zh)
CN (1) CN1148764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81241B1 (en) * 1997-09-30 2002-04-30 Wireless Access Duplicate message detection and mending of garbled messages
US5881069A (en) * 1997-12-12 1999-03-09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rror correction processing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JP3551890B2 (ja) * 2000-04-10 2004-08-11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通信端末装置
US7284184B2 (en) * 2003-01-30 2007-10-1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scheme compatible with the bit error spreading of a scrambler
JP4992638B2 (ja) * 2007-09-27 2012-08-08 ソニー株式会社 受信装置、受信方法、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8977929B2 (en) 2013-02-27 2015-03-10 Micron Technology, Inc. Rearranging write data to avoid hard error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88643A (en) * 1977-09-26 1980-02-12 U.S. Philip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correcting errors in facsimile transmission
US5533033A (en) * 1994-12-19 1996-07-02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Director, National Security Agency Device for and method of correcting errors in formatted modem transmission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970009023A (ko) 1997-02-24
JP3303612B2 (ja) 2002-07-22
US5761217A (en) 1998-06-02
JPH0946500A (ja) 1997-0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11754C (zh) 用于产生和解码视觉明显的条形码的方法和装置
JP2501372B2 (ja) ファクシミリ機伝送速度フォ―ル・バック装置
US8284987B2 (en) Payload recovery systems and methods
CN1237722C (zh) 通信系统中收缩编码码元的方法和装置
CN100346593C (zh) 通信系统、接收机和通信方法
CN1426188A (zh) 在cdma移动通信系统中执行编码和速率匹配的设备和方法
CN1273732A (zh) 发射装置和接收装置和数据发射方法
CN1674447A (zh) 映射使用ldpc码的编码比特的方法以及发送和接收设备
US6456393B1 (en) Information embedding in document copies
CN1391752A (zh) 盲目检测调制的方法和系统
CN1124009C (zh) 接收机的帧同步信号捕获电路
CN1157906C (zh) 接收装置
CN1148764A (zh) 数据通信的错误复原方法及错误复原装置
CN1194514C (zh) 用于调制类型的盲目检测的方法和系统
JP2001500346A (ja) データコード化システム
US6708894B2 (en) Method for invisible embedded data using yellow glyphs
CN1839605A (zh) 后向兼容的多载波传输系统
CN1240066A (zh) 用于对分组码进行译码的方法和装置
RU2404518C2 (ru) Скремблер, способ обработки скремблирования и носитель данных
CN103444113A (zh) 发射分开的信令数据的信令数据发射
US10027843B2 (en) Embedding data in halftone images
JPS5941631B2 (ja) 高能率書画電送方式
CN1395793A (zh) 传真装置、传真装置的制造方法、以及存储传真装置的控制程序的计算机能读取的记录媒体
GB2332801A (en) Prediction image generating apparatus
JP4905767B2 (ja) 二次元コード検出システムおよび二次元コード検出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