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73729A - 折流式菌藻共生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折流式菌藻共生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73729A
CN114873729A CN202210647875.5A CN202210647875A CN114873729A CN 114873729 A CN114873729 A CN 114873729A CN 202210647875 A CN202210647875 A CN 202210647875A CN 114873729 A CN114873729 A CN 1148737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wage
reaction
water
tank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4787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甄智鹏
朱晗霄
简帅
王辛戈
林彤
杨诗幼
何强
陈一
王会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064787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73729A/zh
Publication of CN1148737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7372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0Aerobic and anaerobic processes
    • C02F3/302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trea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2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animals or plants used, e.g. algae
    • C02F3/322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animals or plants used, e.g. algae use of algae
    • C02F3/325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animals or plants used, e.g. algae use of algae as symbiotic combination of algae and bacteria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10Inorganic compounds
    • C02F2101/105Phosphorus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10Inorganic compounds
    • C02F2101/16Nitrogen compounds, e.g. ammonia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30Organic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3/00Apparatus and plants for the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203/006Apparatus and plants for the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details of construction, e.g. specially adapted seals, modules, connec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9/0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 C02F2209/40Liquid flow r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9/0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 C02F2209/42Liquid leve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1/00General aspects of water treatment
    • C02F2301/08Multistage treatments, e.g. repetition of the same process step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otany (AREA)
  • Ecology (AREA)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折流式菌藻共生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该系统包括调节池和反应池,调节池上方设有跌水口,跌水口距离调节池具有一定高度,调节池设有第一溢流口,反应池中部设有隔板,以将反应池分成反应区和深度处理区,调节池位于反应区入口端,反应区内设有若干第一折流板,所有第一折流板平行且间隔设置,相邻两第一折流板相对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反应池内壁固定,并在反应区内填充有海绵填料;在反应区尾端对应的隔板上设有第二溢流口,深度处理区内设有若干第二折流板,并在深度处理区内填充有水棉,在深度处理区尾端对应的反应池池壁上设有排水口。该污水处理系统无能耗、且有利于提高曝气效率和水力停留时间,从而有利于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Description

折流式菌藻共生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折流式菌藻共生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山地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现有山地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少且普适性不强,污水处理系统仍存在曝气能耗大、维护强度高、脱氮能力弱且需要专业人员进行维护等问题,因此这些处理技术不适宜于在山地农村进行推广。
为了能够解决目前山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过程中的问题,需要为山地农村地区开发适用性高、处理效果好,运行维护简单,建设投资少的处理工艺。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折流式菌藻共生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该污水处理系统无能耗、维护方便,且有利于提高曝气效率和水力停留时间,从而有利于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折流式菌藻共生污水处理系统,包括调节池和反应池,调节池上方设有跌水口,所述跌水口距离调节池具有一定高度,便于污水跌水曝气后存储在调节池内,调节池设有第一溢流口,便于污水通过第一溢流口进入反应池,所述反应池中部设有隔板,以将反应池分成反应区和深度处理区,所述调节池位于反应区入口端,所述反应区内设有若干第一折流板,所有第一折流板平行且间隔设置,相邻两第一折流板相对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反应池内壁固定,从而使得污水进入反应区后呈蛇形流动,并在反应区内填充有海绵填料;在反应区尾端对应的隔板上设有第二溢流口,便于反应区内的污水通过第二溢流口进入深度处理区,所述深度处理区内设有若干第二折流板,所有第二折流板平行且间隔设置,相邻两第二折流板相对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反应池内壁固定,从而使得污水进入深度处理区后呈蛇形流动,并在深度处理区内填充有水棉,在深度处理区尾端对应的反应池池壁上设有排水口,用于排出处理后的水体。
进一步地,所述跌水口距离调节池池底的距离H1大于1 m,且H1和调节池高度H2的比值为3~4:1。
进一步地,在反应区入口处设有水位检测器,在调节池第一溢流口处设有水量检测器,并在第一溢流口处设有调节阀,所述水位检测器、水量检测器和调节阀分别与控制单元连接,便于控制单元根据检测水位检测器和水量检测器实时检测的数据以控制调节阀的开度,从而控制进水流量,使得进水流量为13~18 mL/s。
进一步地,沿水流方向,在反应区内具有好氧区和缺氧区,所述好氧区内海绵填料的填充率为25~35%,缺氧区内海绵填料的填充率为10~20%。
进一步地,所述海绵填料为亲水性聚氨酯海绵填料,其比表面积大于4000 m2·m-3
进一步地,所述水棉通过附着笼设置在深度处理区,所述附着笼呈圆柱状,水棉固定在附着笼内,附着笼均匀分布有若干过水孔,便于污水通过过水孔进入附着笼内与水棉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附着笼的直径为30~40 cm。
进一步地,所述附着笼内水棉的填充率为30~45%。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折流式菌藻共生污水处理方法,利用前面所述的折流式菌藻共生污水处理系统对污水进行处理,污水从跌水口跌下实现跌水曝气,随后通过第一溢流口再次跌入反应区,实现再次跌水曝气,在反应区内随着污水中的溶解氧不断被消耗,从而在反应区内依次进行硝化反应和反硝化反应,从而高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氨氮;随后进入深度处理区,进一步地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污水在深度处理区的水力停留时间为6~8 h。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所述污水处理系统可充分利用山区村庄的地形特点,通过跌水曝气,提高污水中的的溶解氧,从而减少机械曝气设备,降低能耗。通过设置第一折流板和第二折流板,可以有效延长污水与海绵填料以及水绵的接触时间,从而大幅提高污水去除效率。
2、本发明采用水位检测器、水量检测器、调节阀和控制单元构成的控制系统来控制反应池的进水流量,从而保证水力停留时间,提高污水处理效果,同时才有自动化设备进行控制,能进一步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3、本发明所述系统的运行维护简单,建设投资成本低,利于在山区农村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跌水口和调节池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2-反应池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跌水口;2-调节池;3-第一溢流口;4-反应区;5-深度处理区;6-隔板;7-第一折流板;8-第二溢流口;9第二折流板;10-附着笼;11-排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和图2,折流式菌藻共生污水处理系统,包括调节池2和反应池,调节池2上方设有跌水口1,所述跌水口1距离调节池2具有一定高度,便于污水跌水曝气后存储在调节池2内,调节池2设有第一溢流口3,便于污水通过第一溢流口3进入反应池,所述反应池中部设有隔板6,以将反应池分成反应区4和深度处理区5,所述调节池2位于反应区4入口端,所述反应区4内设有若干第一折流板7,所有第一折流板7平行且间隔设置,相邻两第一折流板7相对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反应池内壁固定,从而使得污水进入反应区4后呈蛇形流动,并在反应区4内填充有海绵填料(图中未示出);在反应区4尾端对应的隔板6上设有第二溢流口8,便于反应区4内的污水通过第二溢流口8进入深度处理区5,所述深度处理区5内设有若干第二折流板9,所有第二折流板9平行且间隔设置,相邻两第二折流板9相对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反应池内壁固定,从而使得污水进入深度处理区5后呈蛇形流动,并在深度处理区5内填充有水棉(图中未示出),在深度处理区尾端对应的反应池池壁上设有排水口11,用于排出处理后的水体。
这样,污水从跌水口处跌落,跌入调节池,可在跌水口处设置高位水箱用于存储污水,污水下跌过程中,做自由落体运动,因污水中溶解氧浓度较低,大气中溶解氧浓度较高,气液两相间存在氧气浓度差,氧气从大气向污水中扩散,完成跌水复氧过程。污水随后通过第一溢流口进入反应池内。
在反应区内,因反应区内填充有海绵填料,其上附着有生物膜。随着污水与生物膜的不断接触,污水中的溶解氧被不断消耗,从①到⑦,随着溶解氧浓度的不同可依次分为好氧区(①~③)、缺氧区(④-⑦)。在生物膜的作用下,COD、氨氮等有机污染物在好氧区被快速降解,在缺氧区及厌氧区能完成对氮的去除,又因生物膜具有外层好氧、内层缺氧和厌氧的特点,因此,可通过同步硝化反硝化实现脱氮。
反应区的污水随后通过第二溢流口进入深度处理区。在深度处理区均匀设置附着笼可以对水棉进行固定。水绵具有脱氮除磷的作用,而水绵作为一种在农村地区常见的藻类,有利于收集,降低了投资成本。同时,水绵具有的较强吸附能力,能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氮和磷,并且还可以减少水中有机物含量。此外,经过水绵处理过的污水DO浓度较高,利于排放。
具体实施时,所述跌水口1距离调节池2池底的距离H1大于4 m,H1和调节池2高度H2的比值为3~4:1。
这样,可以有效保证跌水曝气的效果,增强污水中溶解氧含量,从而无需设置曝气设备,降低能耗。
具体实施时,在反应区入口处设有水位检测器,在调节池第一溢流口处设有水量检测器,并在第一溢流口处设有调节阀,所述水位检测器、水量检测器和调节阀和控制单元连接,便于控制单元根据检测水位检测器和水量检测器实时检测的数据以控制调节阀的开度,从而控制进水流量,使得进水流量为13~18 mL/s。
具体实施时,沿水流方向,在反应区4内具有好氧区和缺氧区,所述好氧区内海绵填料的填充率为25~35%,缺氧区内海绵填料的填充率为10~20%。
具体实施时,所述海绵填料为亲水性聚氨酯海绵填料,其比表面积大于4000 m2·m-3
具体实施时,所述水棉通过附着笼设置子深度处理区,所述附着笼呈圆柱状,水棉填充在附着笼内,附着笼均匀分布有若干过水孔,便于污水通过过水孔进入附着笼内与水棉接触。所述附着笼的直径为30~40 cm。
这样可以有效保证水在附着笼的流化状态,保证污水处理效果。
具体实施时,所述附着笼内水棉的填充率为30~45%。
由图可见,本实施例中的附着笼与第二折流板平行设置,这样可以保证污水能顺利进入附着笼与水棉接触反应。
折流式菌藻共生污水处理方法,利用前面所述的折流式菌藻共生污水处理系统对污水进行处理,污水从跌水口跌下实现跌水曝气,随后通过第一溢流口再次跌入反应区,实现再次跌水曝气,在反应区内随着污水中的溶解氧不断被消耗,从而在反应区内依次进行硝化反应和反硝化反应,从而高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氨氮;随后进入深度处理区,进一步地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具体实施时,所述深度处理区水力停留时间为6~8 h。
以重庆市某农村污水为处理对象,其进水水质平均为COD=280 mg/L,BOD5=190mg/L、SS=150 mg/L、TP=6 mg/L、TN=45 mg/L 、NH3-N=37 mg/L。污水经过化粪池、隔油调节池预处理后,从1.5 m高度跌落进入本发明所述的折流式菌藻共生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停留时间约为9.5 h。处理后的出水COD≤60 mg/L、TP≤3 mg/L、SS≤30 mg/L、NH3-N≤15mg/L。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是为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和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列。

Claims (10)

1.折流式菌藻共生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池和反应池,调节池上方设有跌水口,所述跌水口距离调节池具有一定高度,便于污水跌水曝气后存储在调节池内,调节池设有第一溢流口,便于污水通过第一溢流口进入反应池,所述反应池中部设有隔板,以将反应池分成反应区和深度处理区,所述调节池位于反应区入口端,所述反应区内设有若干第一折流板,所有第一折流板平行且间隔设置,相邻两第一折流板相对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反应池内壁固定,从而使得污水进入反应区后呈蛇形流动,并在反应区内填充有海绵填料;在反应区尾端对应的隔板上设有第二溢流口,便于反应区内的污水通过第二溢流口进入深度处理区,所述深度处理区内设有若干第二折流板,所有第二折流板平行且间隔设置,相邻两第二折流板相对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反应池内壁固定,从而使得污水进入深度处理区后呈蛇形流动,并在深度处理区内填充有水棉,在深度处理区尾端对应的反应池池壁上设有排水口,用于排出处理后的水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流式菌藻共生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跌水口距离调节池池底的距离H1大于1 m,且H1和调节池高度H2的比值为3~4: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流式菌藻共生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反应区入口处设有水位检测器,在调节池第一溢流口处设有水量检测器,并在第一溢流口处设有调节阀,所述水位检测器、水量检测器和调节阀分别与控制单元连接,便于控制单元根据检测水位检测器和水量检测器实时检测的数据以控制调节阀的开度,从而控制进水流量,使得进水流量为13~18 mL/s。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流式菌藻共生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沿水流方向,在反应区内具有好氧区和缺氧区,所述好氧区内海绵填料的填充率为25~35%,缺氧区内海绵填料的填充率为10~2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流式菌藻共生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填料为亲水性聚氨酯海绵填料,其比表面积大于4000 m2·m-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流式菌藻共生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棉通过附着笼设置在深度处理区,所述附着笼呈圆柱状,水棉固定在附着笼内,附着笼均匀分布有若干过水孔,便于污水通过过水孔进入附着笼内与水棉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流式菌藻共生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附着笼的直径为30~40 cm。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流式菌藻共生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附着笼内水棉的填充率为30~45%。
9.折流式菌藻共生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流式菌藻共生污水处理系统对污水进行处理,污水从跌水口跌下实现跌水曝气,随后通过第一溢流口再次跌入反应区,实现再次跌水曝气,在反应区内随着污水中的溶解氧不断被消耗,从而在反应区内依次进行硝化反应和反硝化反应,从而高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氨氮;随后进入深度处理区,进一步地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折流式菌藻共生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在深度处理区的水力停留时间为6~8 h。
CN202210647875.5A 2022-06-09 2022-06-09 折流式菌藻共生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Pending CN11487372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47875.5A CN114873729A (zh) 2022-06-09 2022-06-09 折流式菌藻共生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47875.5A CN114873729A (zh) 2022-06-09 2022-06-09 折流式菌藻共生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73729A true CN114873729A (zh) 2022-08-09

Family

ID=826820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47875.5A Pending CN114873729A (zh) 2022-06-09 2022-06-09 折流式菌藻共生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73729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11179A (zh) * 2014-10-07 2014-12-17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户用生活污水跌水曝气生物强化处理装置
CN111453848A (zh) * 2020-06-01 2020-07-28 重庆大学 水力式无能耗复合双向生物移动床反应器
CN114162975A (zh) * 2021-12-10 2022-03-11 重庆大学 零能耗推流式菌藻一体式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11179A (zh) * 2014-10-07 2014-12-17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户用生活污水跌水曝气生物强化处理装置
CN111453848A (zh) * 2020-06-01 2020-07-28 重庆大学 水力式无能耗复合双向生物移动床反应器
CN114162975A (zh) * 2021-12-10 2022-03-11 重庆大学 零能耗推流式菌藻一体式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徐桂珍等: "《怎样高产养殖鲢、鳙、草、青鱼》",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pages: 156 - 16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17678A (zh) 一种农村生活污水一体化处理设备及工艺
CN1314605C (zh) 一种生活污水脱氮除磷的方法及装置
CN100410189C (zh) 硝化反硝化一体式污水脱氮生物膜反应器
CN102964037B (zh) 一种新型轻质滤料与重质滤料曝气生物滤池联合使用的污水处理方法
CN214781015U (zh) 一种同心结构的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213446705U (zh) 一种序批式曝气生物滤池
CN111453848B (zh) 零能耗菌藻深度处理移动床反应器
CN206828326U (zh) 化粪池+a30处理装置
CN206970300U (zh) 用于生物反应池的硝化液回流装置及生物反应池
CN210945013U (zh) 低曝气上流式生物床有机废水处理系统
CN210001652U (zh) 集便污水资源化处理装置及系统
CN106186321B (zh) 一种一体化节能脱氮装置及方法
CN210764841U (zh) 一种多级接触泥膜共生高效生物反应器
CN114477444B (zh) 一种自养异养协同反硝化一体化装置及污水处理方法
CN217265318U (zh) 一种小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CN114873729A (zh) 折流式菌藻共生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110002588A (zh) 集便污水资源化处理装置及系统
CN215049474U (zh) 一种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
CN209778596U (zh) 循环脱氮生物膜反应器
CN211595349U (zh) 强化脱氮除磷的污水处理设备
CN210711172U (zh) 泥膜共生污水处理装置
CN112759201A (zh) 一种自维护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及其污水处理方法
CN107043163B (zh) 双污泥氧化沟反硝化除磷装置及方法
CN112960771A (zh) 水解酸化和厌氧复合abr反应器及其应用方法
CN201254493Y (zh) 深沟型气升推流立体循环式倒置a2o整体合建氧化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