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72864A - 一种海冰灾害中救援直升机用救援装置及救援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海冰灾害中救援直升机用救援装置及救援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72864A
CN114872864A CN202210588582.4A CN202210588582A CN114872864A CN 114872864 A CN114872864 A CN 114872864A CN 202210588582 A CN202210588582 A CN 202210588582A CN 114872864 A CN114872864 A CN 1148728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cue
helicopter
water
sea ice
rescu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8858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叶智
陈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Pengha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Pengh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Pengha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Pengh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8858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72864A/zh
Publication of CN1148728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7286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CLAUNCHING, HAULING-OUT, OR DRY-DOCKING OF VESSELS; LIFE-SAVING IN WATER; 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 WATER; MEANS FOR SALVAGING 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9/00Life-saving in water
    • B63C9/01Air-sea rescue devices, i.e. equipment carried by, and capable of being dropped from, an aircraf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CLAUNCHING, HAULING-OUT, OR DRY-DOCKING OF VESSELS; LIFE-SAVING IN WATER; 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 WATER; MEANS FOR SALVAGING 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9/00Life-saving in water
    • B63C9/08Life-buoys, e.g. rings; Life-belts, jackets, suits, or the lik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CLAUNCHING, HAULING-OUT, OR DRY-DOCKING OF VESSELS; LIFE-SAVING IN WATER; 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 WATER; MEANS FOR SALVAGING 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9/00Life-saving in water
    • B63C9/08Life-buoys, e.g. rings; Life-belts, jackets, suits, or the like
    • B63C9/18Inflatable equipment characterised by the gas-generating or inflation devi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CLAUNCHING, HAULING-OUT, OR DRY-DOCKING OF VESSELS; LIFE-SAVING IN WATER; 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 WATER; MEANS FOR SALVAGING 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9/00Life-saving in water
    • B63C9/22Devices for holding or launching life-buoys, inflatable life-rafts, or other floatable life-saving equip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冰灾害中救援直升机用救援装置,包括安装筒、连接筒和连接于安装筒与连接筒之间使整体成环状结构的气囊,安装筒连接于直升机绳索上,安装筒内设置有用于容纳受热后气化的固体材料的透气容器,透气容器上设置开口并于开口内安装有滤网,透气容器内设置加热件,安装筒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加热件通断电的充气开关,安装筒和连接筒之间设置有若干组能够扣合实现落水人员捆绑的连接件。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救援缆绳以及救生圈难以准确投放导致的救援效率低的问题,产生了提高救援效率和救援质量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海冰灾害中救援直升机用救援装置及救援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救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冰灾害中救援直升机用救援装置及救援方法。
背景技术
海冰灾害是指因海冰造成灾害的统称,具体来说,海冰灾害是指由海冰引起的影响到人类在海岸和海上活动实施和设备安装运行的灾害,特别是造成生命和资源财产损失的事件,如航道阻塞、船只及海上设施和海岸工程损坏、港口码头封冻、水产养殖受损等。
在监测到海冰灾害即将发生或已发生后,不仅需要进行预警,而且需要迅速的对遇险船只或遇险人员进行救援。直升机救援是海上搜救的一种常用手段,通过直升机投放绳索,在落水人员捆绑紧固后,将落水人员拉上直升机;对于一些落水时间较长或者体弱的落水人员,通常还需要救生员索降至海中,辅助其进行绳索捆绑,进行救援。
而在落水人员较多时,由于救生员的数量有限,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对全部人员的救援,此时通常会投放一些救生圈,但由于直升机螺旋桨产生的风力较大,且救生圈的受力面积大,容易被风吹偏,导致救生圈无法精准的投放,严重影响了救援的效率。
在长期进行海冰灾害综合监测的过程中,对于海冰灾害的危险程度有足够的了解,因此开发一款能够迅速将落水人员救起的救援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冰灾害中救援直升机用救援装置及救援方法,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救援缆绳以及救生圈难以准确投放导致的救援效率低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种海冰灾害中救援直升机用救援装置,包括安装筒、连接筒和连接于安装筒与连接筒之间使整体成环状结构的气囊,安装筒连接于直升机绳索上,安装筒内设置有用于容纳受热后气化的固体材料的透气容器,透气容器上设置开口并于开口内安装有滤网,透气容器内设置加热件,安装筒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加热件通断电的充气开关,安装筒和连接筒之间设置有若干组能够扣合实现落水人员捆绑的连接件。
优选的,所述透气容器内容纳的固体材料为重铬酸铵。
优选的,所述透气容器为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筒内的隔热套,隔热套的两端均设置有隔板,所述开口设置于隔板上。
优选的,所述加热件为均匀设置于所述隔热套内的加热杆。
优选的,所述隔热套通过聚四氟乙烯制作。
优选的,所述安装筒的两端设置有具有透气性的吸水板。
优选的,所述安装筒和连接筒的两端分别通过骨架连接,骨架设置于所述气囊的内部。
优选的,每组所述连接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筒上的插扣、设置于所述连接筒上的连接绳和固定于连接绳活动端的插头,且位于所述安装筒端部的插扣的开口方向相同,位于所述安装筒中部的插扣的开口方向与其它所述插扣的开口方向相反。
优选的,所述连接绳为带状结构。
一种海冰灾害后直升机救援用救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投放,根据直升机与海面的高度差,选择缆绳的投放长度,通过直升机缆绳将内部气囊还未充气的救援装置投放至落水人员附近; 步骤二:充气,通过索降的救生员或落水人员按下充气开关,对加热杆进行供电,加热杆对隔热套内的重铬酸铵进行加热,使得重铬酸铵在180℃分解,产生氮气,安装筒内产生的氮气流过滤网和吸水板,并对气囊进行充气,使得救援装置整体漂浮于水面,作为救生圈使用; 步骤三:救起,通过连接绳对落水人员进行捆绑,将位于连接筒两端的连接绳分别绑在落水人员的两肩,将位于连接筒中部的连接绳绑在落水人员的胯部,并最终通过缆绳将落水人员逐一提升至直升机上。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直升机将内部气囊为充气的救援装置投放至海面,由于气囊未展开,救援装置的受力面积小,且救援装置中的安装筒和连接筒作为配重块使用,使得救援装置能够准确的投放至落水人员附近;通过加热件对透气容器内的固体材料进行加热,使得固体材料受热分解出气体,并对气囊进行充气,实现了救援装置作为救生圈的使用,且固体材料被加热分解出的气体具有一定的温度,能够帮助落水人员保持体温,等待逐一救援;通过多组设置于安装筒和连接筒之间的连接件对落水人员进行捆绑,通过增加连接件的受力面积,减小连接件对落水人员身体的压迫;
综上,通过准确的投放,提高了救援的效率;通过在救援过程中对落水人员体温的保持,以及减少落实人员提升时身体受到的连接带的压迫,提高了救援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未安装气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充气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安装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1、安装筒;2、连接筒;3、连接环;4、缆绳;5、气囊;6、骨架;7、连接绳;8、插扣;9、充气开关;10、隔热套;11、滤网;12、吸水板;13、加热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为提升救援的效率和救援的质量。本发明提出一种海冰灾害中救援直升机用救援装置,包括安装筒1、连接筒2和连接于安装筒1与连接筒2之间使整体成环状结构的气囊5,安装筒1连接于直升机绳索上,安装筒1内设置有用于容纳受热后气化的固体材料的透气容器,透气容器上设置开口并于开口内安装有滤网11,透气容器内设置加热件,安装筒1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加热件通断电的充气开关9,安装筒1和连接筒2之间设置有若干组能够扣合实现落水人员捆绑的连接件。
安装筒1的外侧设置有用于与直升机上缆绳4连接的连接环3,在投放救援装置时,救援装置中的气囊5未充气,此时救援装置的表面积较小,在投放救援装置时,直升机上的螺旋桨产生的风力对投放救援装置产生的影响较小,能够将救援装置准确的投放至落水人员的附近,且投放过程中并不需要过多的人为调控,因此能够一次进行多个救援装置的精准投放。在救援装置投放完成后,通过按下充气开关9,通过设置于安装筒1内的蓄电池对加热件进行供电,使得透气容器内的固体材料受热分解出气体,对气囊5进行充气,使得救援装置能够漂浮于海面,作为救生圈供落水人员使用。由于固体材料存在加热的过程,因此分解出的气体具有一定的温度,能够帮助落水人员保持体温,等待进一步的救援。采用多个连接件对落实人员进行捆绑,能够减小落实人员身体受到的连接件的压迫。
整个救援装置的主体通过一个安装筒1、一个连接筒2和两个气囊5连接而成,结构简单,密封性强;滤网11的设置能够供气体流过,同时避免固体材料从透气容器内流出。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为提高救援装置充气的安全性。所述透气容器内容纳的固体材料为重铬酸铵。通过加热件对重铬酸铵粉末进行加热,重铬酸铵受热分解出氮气,安全性高,且重铬酸铵的分解温度在180℃,对于加热件的功率要求不高,且能够产生适宜温度的氮气,在氮气与海水导热后,能够供落水人员保持体温;且重铬酸铵相对于叠氮化钠更稳定。
如图3所示,为进一步提高救援装置充气的安全性。所述透气容器为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筒1内的隔热套10,隔热套10的两端均设置有隔板,所述开口设置于隔板上。通过隔热套10减少热量在安装筒1处的消耗,同时在落水人员佩戴救援装置后,与安装筒1紧贴的落水人员不会被烫伤。
如图3所示,为提高充气的效率。所述加热件为均匀设置于所述隔热套10内的加热杆13。通过多个加热杆13与重铬酸铵粉末接触,提高重铬酸铵粉末受热分解的速率,使得气囊5能够迅速的充气。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为降低重铬酸铵粉末分解对隔热套产生的影响。所述隔热套10通过聚四氟乙烯制作。利用聚四氟乙烯能够在260℃下长期使用和耐腐蚀的特性,延长救援装置的使用寿命。
如图3所示,为延长救援装置的使用寿命。所述安装筒1的两端设置有具有透气性的吸水板12。吸水板12通过耐高温海绵制作,气囊5与安装筒1之间胶合,为避免连接气囊5和安装筒1的胶水处于高温高湿的环境,通过吸水板12对重铬酸铵粉末分解产生的水蒸气和水进行吸收,防止气囊5与安装筒1的连接处出现漏气的情况。
如图1-2所示,为增加救援装置的强度。所述安装筒1和连接筒2的两端分别通过骨架6连接,骨架6设置于所述气囊5的内部。通过骨架6保持整个救援装置处于环状,同时骨架6能够程度的支撑气囊5,避免气囊5的损坏,在气囊5未充气时,气囊5贴附在骨架6上,气囊5内能够容纳一定量的气体,进而减少了气囊5膨胀所需的充气量,使得气囊5能够迅速的充气至膨胀,并减少了重铬酸铵的使用量。
如图1-2所示,为实现落水人员的紧固捆绑。每组所述连接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筒1上的插扣8、设置于所述连接筒2上的连接绳7和固定于连接绳7活动端的插头,且位于所述安装筒1端部的插扣8的开口方向相同,位于所述安装筒1中部的插扣8的开口方向与其它所述插扣8的开口方向相反。将连接筒2端部的连接绳7绑在落水人员的两肩,将连接筒2中部的连接绳7绑在落水人员的胯部,实现落水人员的紧固捆绑;插扣8和插头为现有产品,连接方便,提高了救援的效率。
如图1-2所示,为提高落水人员捆绑的舒适度。所述连接绳7为带状结构。带状结构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以提高落水人员提升时的舒适度。由于每个落水人员的体型不同,在连接绳7上可设置扣锁来调整连接绳7在与插扣8连接后的长度,扣锁为现有的背包中用于调节背带长度的常用结构。
一种海冰灾害后直升机救援用救援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投放,根据直升机与海面的高度差,选择缆绳4的投放长度,通过直升机缆绳4将内部气囊5还未充气的救援装置投放至落水人员附近; 步骤二:充气,通过索降的救生员或落水人员按下充气开关9,对加热杆13进行供电,加热杆13对隔热套10内的重铬酸铵进行加热,使得重铬酸铵在180℃分解,产生氮气,安装筒1内产生的氮气流过滤网11和吸水板12,并对气囊5进行充气,使得救援装置整体漂浮于水面,作为救生圈使用; 步骤三:救起,通过连接绳7对落水人员进行捆绑,将位于连接筒2两端的连接绳7分别绑在落水人员的两肩,将位于连接筒2中部的连接绳7绑在落水人员的胯部,并最终通过缆绳4将落水人员逐一提升至直升机上。
另外,未充气的救援装置会沉入水底,因此在投放时需要控制缆绳4的长度,或者通过救生员携带并放置于落水人员处。

Claims (10)

1.一种海冰灾害中救援直升机用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筒(1)、连接筒(2)和连接于安装筒(1)与连接筒(2)之间使整体成环状结构的气囊(5),安装筒(1)连接于直升机绳索上,安装筒(1)内设置有用于容纳受热后气化的固体材料的透气容器,透气容器上设置开口并于开口内安装有滤网(11),透气容器内设置加热件,安装筒(1)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加热件通断电的充气开关(9),安装筒(1)和连接筒(2)之间设置有若干组能够扣合实现落水人员捆绑的连接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冰灾害中救援直升机用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容器内容纳的固体材料为重铬酸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冰灾害中救援直升机用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容器为固定设置于所述安装筒(1)内的隔热套(10),隔热套(10)的两端均设置有隔板,所述开口设置于隔板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海冰灾害中救援直升机用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件为均匀设置于所述隔热套(10)内的加热杆(13)。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海冰灾害中救援直升机用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套(10)通过聚四氟乙烯制作。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海冰灾害中救援直升机用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筒(1)的两端设置有具有透气性的吸水板(12)。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冰灾害中救援直升机用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筒(1)和连接筒(2)的两端分别通过骨架(6)连接,骨架(6)设置于所述气囊(5)的内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海冰灾害中救援直升机用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连接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筒(1)上的插扣(8)、设置于所述连接筒(2)上的连接绳(7)和固定于连接绳(7)活动端的插头,且位于所述安装筒(1)端部的插扣(8)的开口方向相同,位于所述安装筒(1)中部的插扣(8)的开口方向与其它所述插扣(8)的开口方向相反。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海冰灾害中救援直升机用救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绳(7)为带状结构。
10.一种海冰灾害中救援直升机用救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投放,根据直升机与海面的高度差,选择缆绳(4)的投放长度,通过直升机缆绳(4)将内部气囊(5)还未充气的救援装置投放至落水人员附近; 步骤二:充气,通过索降的救生员或落水人员按下充气开关(9),对加热杆(13)进行供电,加热杆(13)对隔热套(10)内的重铬酸铵进行加热,使得重铬酸铵在180℃分解,产生氮气,安装筒(1)内产生的氮气流过滤网(11)和吸水板(12),并对气囊(5)进行充气,使得救援装置整体漂浮于水面,作为救生圈使用; 步骤三:救起,通过连接绳(7)对落水人员进行捆绑,将位于连接筒(2)两端的连接绳(7)分别绑在落水人员的两肩,将位于连接筒(2)中部的连接绳(7)绑在落水人员的胯部,并最终通过缆绳(4)将落水人员逐一提升至直升机上。
CN202210588582.4A 2022-05-27 2022-05-27 一种海冰灾害中救援直升机用救援装置及救援方法 Pending CN11487286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88582.4A CN114872864A (zh) 2022-05-27 2022-05-27 一种海冰灾害中救援直升机用救援装置及救援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88582.4A CN114872864A (zh) 2022-05-27 2022-05-27 一种海冰灾害中救援直升机用救援装置及救援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72864A true CN114872864A (zh) 2022-08-09

Family

ID=826783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88582.4A Pending CN114872864A (zh) 2022-05-27 2022-05-27 一种海冰灾害中救援直升机用救援装置及救援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72864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415690U (zh) * 2014-11-21 2015-06-24 陈阿平 一种便携式自动充气救生圈
CN105905262A (zh) * 2016-06-08 2016-08-31 北京晶品特装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溺水救援甩棍
US20160340006A1 (en) * 2015-05-19 2016-11-24 Rujing Tang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system and methods for use
CN107244391A (zh) * 2017-06-26 2017-10-13 深圳市雷凌广通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远程遥控的海上救援无人机
KR20190015918A (ko) * 2017-08-07 2019-02-15 박시언 탈출부를 구비한 선박
CN110435849A (zh) * 2019-08-21 2019-11-12 泰州市柯普尼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小型救援无人机
CN212290261U (zh) * 2020-08-31 2021-01-05 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 一种应急救援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415690U (zh) * 2014-11-21 2015-06-24 陈阿平 一种便携式自动充气救生圈
US20160340006A1 (en) * 2015-05-19 2016-11-24 Rujing Tang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system and methods for use
CN105905262A (zh) * 2016-06-08 2016-08-31 北京晶品特装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溺水救援甩棍
CN107244391A (zh) * 2017-06-26 2017-10-13 深圳市雷凌广通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能够远程遥控的海上救援无人机
KR20190015918A (ko) * 2017-08-07 2019-02-15 박시언 탈출부를 구비한 선박
CN110435849A (zh) * 2019-08-21 2019-11-12 泰州市柯普尼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小型救援无人机
CN212290261U (zh) * 2020-08-31 2021-01-05 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 一种应急救援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40157514A1 (en) Variably configured inflatable personal flotation device also serving as an emergency distress marker
CN204507220U (zh) 水上多功能救生服
CN108163162A (zh) 一种船用海难逃生救生衣
CN108216528A (zh) 一种穿戴式潜水装备
CN108372915A (zh) 一种水上救生系统
CN102700693A (zh) 一种水上营救用救生圈
CN201334113Y (zh) 手抛式水上救生器
CN207257933U (zh) 一种自动充气空投救生器
CN114872864A (zh) 一种海冰灾害中救援直升机用救援装置及救援方法
CN105818943B (zh) 应用于舰载直升机的海上落水伤员无人化救捞装置
CN208198780U (zh) 一种水上救生系统
CN202107079U (zh) 全身安全带背心式充气救生衣
CN204236754U (zh) 多人水下自救呼吸器
CN206542942U (zh) 一种充气式防水保暖救生衣
CN216102708U (zh) 一种空投式水上救助筏
CN210634730U (zh) 一种自动充气式救生装置
CN211417554U (zh) 不湿身救生衣
CN209833954U (zh) 一种充气救生漂浮载体
RU2550597C1 (ru) Одноместный спасательный плот
CN207843272U (zh) 一种穿戴式潜水装备
CN106741739A (zh) 一种便携式水上救生设备
WO2020103307A1 (zh) 一种充气救生漂浮载体
RU91557U1 (ru) Компенсатор плавучести
CN201494614U (zh) 自救游泳衣
CN2422234Y (zh) 海难自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