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66549B - 数据获取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数据获取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66549B
CN114866549B CN202210518072.XA CN202210518072A CN114866549B CN 114866549 B CN114866549 B CN 114866549B CN 202210518072 A CN202210518072 A CN 202210518072A CN 114866549 B CN114866549 B CN 1148665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type
target data
specified
cach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1807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66549A (zh
Inventor
周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rp
CCB Fine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rp
CCB Fine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rp, CCB Fine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Bank Corp
Priority to CN20221051807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6654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665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665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665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665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0Protocols in which an application is distributed across nodes in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数据获取方法及装置,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每隔指定时长,获取待更新的目标数据的类型;针对任意一个目标数据的类型,利用预设的目标数据的类型与数据获取方式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目标数据的类型相对应的数据获取方式;并,通过所述数据获取方式获取与所述目标数据的类型相对应的目标数据。由此,通过利用不同类型的目标数据使用与该目标数据的类型相对应的数据获取方式来获取对应的目标数据,以此来满足不同类型的数据对应数据量以及实时性的要求,提高了获取数据的效率。

Description

数据获取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据获取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可视化大屏等终端设备日趋流行,因其美观、炫酷、直观、便捷的数据展示方式,在各领域中都得到了普遍的使用,各类实施监控终端设备、驾驶舱终端设备等层出不穷。
现有技术中,终端设备的数据获取方式都是直接从云端获取目标数据,但是终端设备的数据的类型较多,不同类型的数据对数据量和实时性的要求不同,不同类型的数据都使用同一方式,导致获取数据的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示例性的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数据获取方法,用于提高获取数据的效率。
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获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每隔指定时长,获取待更新的目标数据的类型;
针对任意一个目标数据的类型,利用预设的目标数据的类型与数据获取方式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目标数据的类型相对应的数据获取方式;并,
通过所述数据获取方式获取与所述目标数据的类型相对应的目标数据。
本实施例中通过利用不同类型的目标数据使用与该目标数据的类型相对应的数据获取方式来获取对应的目标数据,以此来满足不同类型的数据对应数据量以及实时性的要求,提高了获取数据的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通过所述数据获取方式获取与所述目标数据的类型相对应的目标数据,包括:
若所述目标数据的类型为第一类型,则从云端获取所述目标数据;其中,所述第一类型的数据为数据量在第一指定范围内,且实时性的误差在第一指定误差范围内的数据;
若所述目标数据的类型为第二类型,则从第一缓存中获取所述目标数据;其中,所述第二类型的数据为数据量在第一指定范围内,且实时性的误差在第二指定误差范围内的数据,所述第二指定误差范围包含于所述第一指定误差范围,所述第一缓存用于存储待更新的第二类型的数据;
若所述目标数据的类型为第三类型,则从第二缓存中获取所述目标数据,其中,所述第三类型的数据为数据量在第二指定范围内,且实时性的误差在第三指定误差范围内的数据,所述第二指定误差范围包含于所述第一指定误差范围,所述第二缓存用于存储待更新的第三类型的数据。
本实施例中不同的数据的类型使用对应的获取方式,即当数据量不大,且对实时性的要求不高时,则可直接从云端获取对应的数据,但是当数据量不大,且对实时性的要求较高时,则从第一缓存中获取对应的数据,当数据量又大且对实时性的要求又高时,则从第二缓存中获取对应的数据。所以,本实施例中不同类型的数据使用对应的方式获取,以此提高了数据获取的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缓存中的数据为周期向云端发送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请求之后,所述云端基于所述http请求发送对应的待更新的数据得到的;和/或
所述第二缓存中的数据为周期将云端中的待更新的数据写入至消息队列中,并从所述消息队列中获取所述待更新的数据之后,存储至所述第二缓存中得到的。
本实施例中第一缓存中的数据是周期向云端发送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请求之后,所述云端基于所述http请求发送对应的待更新的数据得到的,且第二缓存中的数据为周期将云端中的待更新的数据写入至消息队列中,并从所述消息队列中获取所述待更新的数据之后,存储至所述第二缓存中得到的,二者都是中的数据都是异步写入缓存的,所以能够保证数据请求稳定,保证了数据的及时性,提高了数据获取的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每隔指定时长,通过以下方式确定所述指定时长:
响应于用户发送的指定时长设置请求,基于所述指定时长设置请求确定所述指定时长。
本实施例中用户可配置获取待更新的目标数据的类型的间隔,可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配置该指定时长,提高了用户的可操作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目标数据为与本次指定时长相对应的时间范围内的数据。
本实施例中获取的目标数据为与本次指定时长相对应的时间范围内的数据,以此提高了目标数据的准确率。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数据获取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类型获取模块,用于每隔指定时长,获取待更新的目标数据的类型;
数据获取方式确定模块,用于针对任意一个目标数据的类型,利用预设的目标数据的类型与数据获取方式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目标数据的类型相对应的数据获取方式;并,
目标数据获取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数据获取方式获取与所述目标数据的类型相对应的目标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目标数据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若所述目标数据的类型为第一类型,则从云端获取所述目标数据;其中,所述第一类型的数据为数据量在第一指定范围内,且实时性的误差在第一指定误差范围内的数据;
若所述目标数据的类型为第二类型,则从第一缓存中获取所述目标数据;其中,所述第二类型的数据为数据量在第一指定范围内,且实时性的误差在第二指定误差范围内的数据,所述第二指定误差范围包含于所述第一指定误差范围,所述第一缓存用于存储待更新的第二类型的数据;
若所述目标数据的类型为第三类型,则从第二缓存中获取所述目标数据,其中,所述第三类型的数据为数据量在第二指定范围内,且实时性的误差在第三指定误差范围内的数据,所述第二指定范围包含第一指定范围,所述第三指定误差范围包含于所述第二指定误差范围,所述第二缓存用于存储待更新的第三类型的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缓存中的数据为周期向云端发送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请求之后,所述云端基于所述http请求发送对应的待更新的数据得到的;和/或
所述第二缓存中的数据为周期将云端中的待更新的数据写入至消息队列中,并从所述消息队列中获取所述待更新的数据之后,存储至所述第二缓存中得到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指定时长设置模块,用于通过以下方式确定所述指定时长:
响应于用户发送的指定时长设置请求,基于所述指定时长设置请求确定所述指定时长。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目标数据为与本次指定时长相对应的时间范围内的数据。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设备的至少一个处理器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并执行计算机程序,使得设备执行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的数据获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图3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的数据获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二;
图4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数据获取装置;
图5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中术语“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应用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新应用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其中,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现有技术中,终端设备的数据方式获取都是直接从云端获取目标数据,但是终端设备的数据的类型较多,不同类型的数据对数据量和实时性的要求不同,不同类型的数据都使用同一方式,导致获取数据的效率较低。
因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获取方法,通过利用不同类型的目标数据使用与该目标数据的类型相对应的数据获取方式来获取对应的目标数据,以此来满足不同类型的数据对应数据量以及实时性的要求,提高了获取数据的效率。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数据获取方法详细的进行介绍。
如图1所示,为一种数据获取方法的应用场景,该应用场景中包括终端设备110和服务器120,服务器120与终端设备110之间可通过通信网络进行信息交互,其中,通信网络采用的通信方式可分为无线通信方式或有线通信方式。
示例性的,服务器120可通过蜂窝移动通信技术接入网络,与终端设备110进行通信,其中,所述蜂窝移动通信技术,比如,包括第五代移动通信(5th Generation MobileNetworks,5G)技术。
可选的,服务器120可通过短距离无线通信方式接入网络,与终端设备110进行通信,其中,所述短距离无线通信方式,比如,包括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技术。
本申请实施例对服务器120和终端设备110的数量不做限制,如图1所示,仅以一个服务器120和一个终端设备110为例进行描述。
在一种可能的应用场景中,服务器120每隔指定时长,获取终端设备110中待更新的目标数据的类型;服务器120针对任意一个目标数据的类型,利用预设的目标数据的类型与数据获取方式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目标数据的类型相对应的数据获取方式,然后通过所述数据获取方式获取与所述目标数据的类型相对应的目标数据,并将所述目标数据发送至所述终端设备110中进行显示。
示例性的,终端设备110包括但不限于:可视化大屏、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设备、工业控制中的无线终端设备、无人驾驶中的无线终端设备、智能电网中的无线终端设备、运输安全中的无线终端设备、智慧城市中的无线终端设备,或智慧家庭中的无线终端设备等设备;终端设备上可以安装有相关的客户端,该客户端可以是软件(例如,浏览器、短视频软件等),也可以是网页、小程序等。
服务器120可以通过单个服务器实现,也可以通过多个服务器实现。服务器120可以通过实体服务器实现,也可以通过虚拟服务器实现。
下面结合上述描述的应用场景,参考附图来描述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数据获取方法,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应用场景仅是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和原理而示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在此方面不受任何限制。
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中数据获取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以执行主体为服务器为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每隔指定时长,获取待更新的目标数据的类型;
其中,所述目标数据为与本次指定时长相对应的时间范围内的数据。
例如,本次指定时长对应的时间范围为4:00~4:30,则目标数据为在4:00~4:30内的数据。
为例实现用户的可配置,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以下方式确定所述指定时长:
响应于用户发送的指定时长设置请求,基于所述指定时长设置请求确定所述指定时长。
其中,所述指定时长设置请求中包括所述指定时长。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以下方式获取待更新的目标数据的类型:
针对任意一个终端设备,利用预设的终端设备的标识与数据类型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终端设备的标识相对应的数据类型,并将所述数据类型确定为所述终端设备中待更新的目标数据的类型。其中,表1为终端设备的标识与数据类型的对应关系:
终端设备的标识 数据类型
终端设备1 第一类型、第二类型
终端设备2 第一类型、第二类型、第三类型
表1
例如,如表1所示,若需要获取终端设备1对应的待更新的目标数据的类型,则基于表1可知,终端设备1的待更新的目标数据的类型为第一类型和第二类型。
需要说明的是,每个终端设备对应的目标数据的类型为预先配置好的,可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配置,本实施例在此并不进行限定。
步骤202:针对任意一个目标数据的类型,利用预设的目标数据的类型与数据获取方式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目标数据的类型相对应的数据获取方式;其中,表2为目标数据的类型与数据获取方式的对应关系:
目标数据的类型 数据获取方式
第一类型 方式A
第二类型 方式B
第三类型 方式C
表2
步骤203:通过所述数据获取方式获取与所述目标数据的类型相对应的目标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的数据获取方式包括以下三种:
方式A:若所述目标数据的类型为第一类型,则从云端获取所述目标数据;其中,所述第一类型的数据为数据量在第一指定范围内,且实时性的误差在第一指定误差范围内的数据。
其中,本实施例中的云端为云服务器。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从云端直接获取目标数据的方式适用于数据量不大,且对实时性要求不高的数据类型,当数据量较大时,就会考验服务器的性能,并且网络问题会影响获取的数据的实时性。
方式B:若所述目标数据的类型为第二类型,则从第一缓存中获取所述目标数据;其中,所述第二类型的数据为数据量在第一指定范围内,且实时性的误差在第二指定误差范围内的数据,所述第二指定误差范围包含于所述第一指定误差范围,所述第一缓存用于存储待更新的第二类型的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缓存中的数据为周期向云端发送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请求之后,所述云端基于所述http请求发送对应的待更新的数据得到的。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从第一缓存中获取目标数据的方式适用于数据量不大,但对实时性的要求较高的数据。但是当数据量持续增大时,会出现数据处理不及时的情况。
方式C:若所述目标数据的类型为第三类型,则从第二缓存中获取所述目标数据,其中,所述第三类型的数据为数据量在第二指定范围内,且实时性的误差在第三指定误差范围内的数据,所述第二指定误差范围包含于所述第一指定误差范围,所述第二缓存用于存储待更新的第三类型的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缓存中的数据为周期将云端中的待更新的数据写入至消息队列中,并从所述消息队列中获取所述待更新的数据之后,存储至所述第二缓存中得到的。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从第二缓存中获取目标数据的方式适用于数据量较大,且对实时性要求较高的数据,由于是异步写入缓存,对于前端终端设备来说数据请求稳定。但是由于是将数据写入缓存,所以对缓存架构的稳定性的要求较高。
为了进一步的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图3对本申请中数据获取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01:每隔指定时长,获取待更新的目标数据的类型;
步骤302:针对任意一个目标数据的类型,利用预设的目标数据的类型与数据获取方式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目标数据的类型相对应的数据获取方式;
步骤303:若所述目标数据的类型为第一类型,则从云端获取所述目标数据;其中,所述第一类型的数据为数据量在第一指定范围内,且实时性的误差在第一指定误差范围内的数据;
步骤304:若所述目标数据的类型为第二类型,则从第一缓存中获取所述目标数据;其中,所述第二类型的数据为数据量在第一指定范围内,且实时性的误差在第二指定误差范围内的数据,所述第二指定误差范围包含于所述第一指定误差范围,所述第一缓存用于存储待更新的第二类型的数据;
步骤305:若所述目标数据的类型为第三类型,则从第二缓存中获取所述目标数据,其中,所述第三类型的数据为数据量在第二指定范围内,且实时性的误差在第三指定误差范围内的数据,所述第二指定范围包含第一指定范围,所述第三指定误差范围包含于所述第二指定误差范围,所述第二缓存用于存储待更新的第三类型的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303、步骤304和步骤305之间的先后顺序本实施例在此并不进行限定,可以同时执行,也可以先后执行,可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设置。
下面,以呈现数据的终端设备为可视化大屏为例,对本申请中的数据获取方法进行介绍:
服务器每隔指定时长,获取可视化大屏中待更新的目标数据的类型,然后服务器针对任意一个目标数据的类型,利用预设的目标数据的类型与数据获取方式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目标数据的类型相对应的数据获取方式;并通过所述数据获取方式获取与所述目标数据的类型相对应的目标数据,最后将获取到的目标数据发送至可视化大屏中进行显示。
值得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并不对呈现数据的终端设备做任何限制,为了便于理解,上述仅以呈现数据的终端设备为可视化大屏为例进行描述。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如上所述的数据获取方法还可以由一种数据获取装置实现。该数据获取装置的效果与前述方法的效果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图4为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数据获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4所示,本申请的数据获取装置400可以包括类型获取模块410、数据获取方式确定模块420和目标数据获取模块430。
类型获取模块410,用于每隔指定时长,获取待更新的目标数据的类型;
数据获取方式确定模块420,用于针对任意一个目标数据的类型,利用预设的目标数据的类型与数据获取方式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目标数据的类型相对应的数据获取方式;
目标数据获取模块430,用于通过所述数据获取方式获取与所述目标数据的类型相对应的目标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目标数据获取模块430,具体用于:
若所述目标数据的类型为第一类型,则从云端获取所述目标数据;其中,所述第一类型的数据为数据量在第一指定范围内,且实时性的误差在第一指定误差范围内的数据;
若所述目标数据的类型为第二类型,则从第一缓存中获取所述目标数据;其中,所述第二类型的数据为数据量在第一指定范围内,且实时性的误差在第二指定误差范围内的数据,所述第二指定误差范围包含于所述第一指定误差范围,所述第一缓存用于存储待更新的第二类型的数据;
若所述目标数据的类型为第三类型,则从第二缓存中获取所述目标数据,其中,所述第三类型的数据为数据量在第二指定范围内,且实时性的误差在第三指定误差范围内的数据,所述第二指定范围包含第一指定范围,所述第三指定误差范围包含于所述第二指定误差范围,所述第二缓存用于存储待更新的第三类型的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缓存中的数据为周期向云端发送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请求之后,所述云端基于所述http请求发送对应的待更新的数据得到的;和/或
所述第二缓存中的数据为周期将云端中的待更新的数据写入至消息队列中,并从所述消息队列中获取所述待更新的数据之后,存储至所述第二缓存中得到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指定时长设置模块440,用于通过以下方式确定所述指定时长:
响应于用户发送的指定时长设置请求,基于所述指定时长设置请求确定所述指定时长。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目标数据为与本次指定时长相对应的时间范围内的数据。
在介绍了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一种数据获取方法及装置之后,接下来,介绍根据本申请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申请的各个方面可以实现为系统、方法或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的各个方面可以具体实现为以下形式,即:完全的硬件实施方式、完全的软件实施方式(包括固件、微代码等),或硬件和软件方面结合的实施方式,这里可以统称为“电路”、“模块”或“系统”。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电子设备可以至少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至少一个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代码,当程序代码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本说明书上述描述的根据本申请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数据获取方法中的步骤。例如,处理器可以执行如图2中所示的步骤201-203。
下面参照图5来描述根据本申请的这种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500。图5显示的电子设备50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5所示,电子设备500以通用电子设备的形式表现。电子设备50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至少一个处理器501、上述至少一个计算机存储介质502、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502和处理器501)的总线503。
总线503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总线或者计算机存储介质控制器、外围总线、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
计算机存储介质502可以包括易失性计算机存储介质形式的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计算机存储介质(RAM)521和/或高速缓存存储介质52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只读计算机存储介质(ROM)523。
计算机存储介质502还可以包括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524的程序/实用工具525,这样的程序模块524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
电子设备50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504(例如键盘、指向设备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电子设备500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电子设备50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电子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505进行。并且,电子设备50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506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所示,网络适配器506通过总线503与用于电子设备50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理解,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子设备50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器、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数据获取方法的各个方面还可以实现为一种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包括程序代码,当程序产品在计算机设备上运行时,程序代码用于使计算机设备执行本说明书上述描述的根据本申请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数据获取方法中的步骤。
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计算机存储介质(RAM)、只读计算机存储介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计算机存储介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计算机存储介质(CD-ROM)、光计算机存储介质件、磁计算机存储介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数据获取的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便携式紧凑盘只读计算机存储介质(CD-ROM)并包括程序代码,并可以在电子设备上运行。然而,本申请的程序产品不限于此,在本文件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申请操作的程序代码,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电子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电子设备上部分在远程电子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电子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电子设备的情形中,远程电子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电子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电子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装置的若干模块,但是这种划分仅仅是示例性的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模块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模块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模块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模块来具体化。
此外,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顺序描述了本申请方法的操作,但是,这并非要求或者暗示必须按照该特定顺序来执行这些操作,或是必须执行全部所示的操作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附加地或备选地,可以省略某些步骤,将多个步骤合并为一个步骤执行,和/或将一个步骤分解为多个步骤执行。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计算机存储介质、CD-ROM、光学计算机存储介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计算机存储介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计算机存储介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9)

1.一种数据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每隔指定时长,获取待更新的目标数据的类型;
针对任意一个目标数据的类型,利用预设的目标数据的类型与数据获取方式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目标数据的类型相对应的数据获取方式;并,
通过所述数据获取方式获取与所述目标数据的类型相对应的目标数据,具体包括:
若所述目标数据的类型为第一类型,则从云端获取所述目标数据;其中,所述第一类型的数据为数据量在第一指定范围内,且实时性的误差在第一指定误差范围内的数据;
若所述目标数据的类型为第二类型,则从第一缓存中获取所述目标数据;其中,所述第二类型的数据为数据量在第一指定范围内,且实时性的误差在第二指定误差范围内的数据,所述第二指定误差范围包含于所述第一指定误差范围,所述第一缓存用于存储待更新的第二类型的数据,且所述第一缓存中的数据为周期向云端发送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请求之后,所述云端基于所述http请求发送对应的待更新的数据得到的;
若所述目标数据的类型为第三类型,则从第二缓存中获取所述目标数据,其中,所述第三类型的数据为数据量在第二指定范围内,且实时性的误差在第三指定误差范围内的数据,所述第二指定范围包含第一指定范围所述第三指定误差范围包含于所述第二指定误差范围;所述第二缓存用于存储待更新的第三类型的数据,且所述第二缓存中的数据为周期将云端中的待更新的数据写入至消息队列中,并从所述消息队列中获取所述待更新的数据之后,存储至所述第二缓存中得到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以下方式确定所述指定时长:
响应于用户发送的指定时长设置请求,基于所述指定时长设置请求确定所述指定时长。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数据为与本次指定时长相对应的时间范围内的数据。
4.一种数据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类型获取模块,用于每隔指定时长,获取待更新的目标数据的类型;
数据获取方式确定模块,用于针对任意一个目标数据的类型,利用预设的目标数据的类型与数据获取方式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目标数据的类型相对应的数据获取方式;并,
目标数据获取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数据获取方式获取与所述目标数据的类型相对应的目标数据;所述目标数据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若所述目标数据的类型为第一类型,则从云端获取所述目标数据;其中,所述第一类型的数据为数据量在第一指定范围内,且实时性的误差在第一指定误差范围内的数据;
若所述目标数据的类型为第二类型,则从第一缓存中获取所述目标数据;其中,所述第二类型的数据为数据量在第一指定范围内,且实时性的误差在第二指定误差范围内的数据,所述第二指定误差范围包含于所述第一指定误差范围,所述第一缓存用于存储待更新的第二类型的数据,且所述第一缓存中的数据为周期向云端发送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请求之后,所述云端基于所述http请求发送对应的待更新的数据得到的;
若所述目标数据的类型为第三类型,则从第二缓存中获取所述目标数据,其中,所述第三类型的数据为数据量在第二指定范围内,且实时性的误差在第三指定误差范围内的数据,所述第二指定范围包含第一指定范围所述第三指定误差范围包含于所述第二指定误差范围;所述第二缓存用于存储待更新的第三类型的数据,且所述第二缓存中的数据为周期将云端中的待更新的数据写入至消息队列中,并从所述消息队列中获取所述待更新的数据之后,存储至所述第二缓存中得到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指定时长设置模块,用于通过以下方式确定所述指定时长:
响应于用户发送的指定时长设置请求,基于所述指定时长设置请求确定所述指定时长。
6.根据权利要求4~5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数据为与本次指定时长相对应的时间范围内的数据。
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8.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9.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518072.XA 2022-05-12 2022-05-12 数据获取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48665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18072.XA CN114866549B (zh) 2022-05-12 2022-05-12 数据获取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18072.XA CN114866549B (zh) 2022-05-12 2022-05-12 数据获取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66549A CN114866549A (zh) 2022-08-05
CN114866549B true CN114866549B (zh) 2024-04-19

Family

ID=826376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18072.XA Active CN114866549B (zh) 2022-05-12 2022-05-12 数据获取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66549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85317A (zh) * 2018-12-27 2020-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965943A (zh) * 2021-03-30 2021-06-15 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3343088A (zh) * 2021-06-09 2021-09-03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672834A (zh) * 2020-05-15 2021-11-19 北京沃东天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341407B2 (en) * 2019-02-07 2022-05-2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electing a disconnect from different types of channel disconnects by training a machine learning modul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85317A (zh) * 2018-12-27 2020-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672834A (zh) * 2020-05-15 2021-11-19 北京沃东天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2965943A (zh) * 2021-03-30 2021-06-15 建信金融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3343088A (zh) * 2021-06-09 2021-09-03 北京奇艺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处理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66549A (zh) 2022-08-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88380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task in smart device
US20190012575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updating deep learning model
CN109145023B (zh) 用于处理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11198859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934287B2 (en)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processing data
CN109684172A (zh) 基于访问频率的日志推送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737655B (zh) 用于上报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111581356B (zh) 用户行为路径分析方法和装置
CN111555894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760242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和介质
CN114866549B (zh) 数据获取方法及装置
JP2021170319A (ja) 情報を取得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CN111274104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941658A (zh) 一种数据导出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10633182B (zh) 用于监控服务器稳定性的系统、方法和装置
US11294704B2 (en) Monitoring and reporting performance of online services using a monitoring service native to the online service
CN113888028A (zh) 巡视任务分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3691937A (zh) 用于确定位置信息的方法、云手机和终端设备
CN115378991B (zh) 消息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552715A (zh) 用户查询方法和装置
CN112950833A (zh) 一种门禁设备的授权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127222B (zh) 数据发送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2311833B (zh) 数据更新方法和装置
CN109857396B (zh) 组件构建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15391138A (zh) 页面浏览数据的上传方法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