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66171B - 信号统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信号统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66171B
CN114866171B CN202110149313.3A CN202110149313A CN114866171B CN 114866171 B CN114866171 B CN 114866171B CN 202110149313 A CN202110149313 A CN 202110149313A CN 114866171 B CN114866171 B CN 1148661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sequence
signal
target signal
determining
noise ratio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4931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66171A (zh
Inventor
彭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Haige Communication Group Inc Co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Haige Communication Group Inc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Haige Communication Group Inc Co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Haige Communication Group Inc Co
Priority to CN20211014931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6617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661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661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661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661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36Signal-to-interference ratio [SIR] or carrier-to-interference ratio [CI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Noise Elimin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信号统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接收端从接收到的多个信号序列中确定能量峰值最大的目标信号序列,根据目标信号序列,获取目标信号序列的拟合信噪比和均衡信噪比,根据目标信号序列的拟合信噪比和均衡信噪比,确定当前信道的信号质量。在本方案中,接收端在接收到的多个信号序列中确定功率最大的目标信号序列,对信号序列进行初步筛选,从而基于目标信号序列计算拟合信噪比和均衡信噪比,减少了由于信号序列存在偏差而导致的信道信噪比的误差,基于拟合信噪比和均衡信噪比各自对应的信噪比门限值确定当前信道的信号质量,双信噪比统计分析,提高了确定当前信道信号质量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信号统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信号统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中的信噪比(SIGNAL-NOISE RATIO,SNR)是衡量通信节点之间的通信信号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现有技术中,通常都是将接收到的通信信号转化到频域,然后基于一定频率分辨率的带宽内的子载波,逐个计算各子载波的SNR,进而根据所有子载波的SNR确定系统SNR,以根据系统SNR进行通信信号质量的判断。
然而,现有技术中,若子载波发生频率偏移,子载波的SNR统计会产生误差,从而影响系统SNR统计的准确性,使得通信信号质量的判断结果不准确。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较为准确判断信道信号质量的信号统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信号统计方法,该方法包括:
从接收到的多个信号序列中确定目标信号序列;目标信号序列的能量峰值最大;
根据目标信号序列,获取目标信号序列的拟合信噪比和均衡信噪比;
根据目标信号序列的拟合信噪比和均衡信噪比,确定当前信道的信号质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多个信号序列包括初始信号序列和由初始信号序列生成的多个其他信号序列;从接收到的多个信号序列中确定目标信号序列,包括:
根据初始信号序列和各其他信号序列,计算每个其他信号序列中各采样点的相关能量值;
根据每个其他信号序列中各采样点的相关能量值,确定各其他信号序列的采样点能量峰值;
将采样点能量峰值最大的信号序列确定为目标信号序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
对多个信号序列进行滤波处理,得到多个滤波信号序列;
从接收到的多个信号序列中确定目标信号序列,包括:
从多个滤波信号序列中确定目标信号序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根据目标信号序列,获取目标信号序列的拟合信噪比,包括:
根据目标信号序列的多径保护范围之外的所有采样点的相关能量值,确定目标信号序列的第一噪声功率;
根据第一噪声功率、目标信号序列的多径保护范围内的所有采样点的相关能量值,确定目标信号序列的第一信号功率;
根据第一噪声功率和第一信号功率,确定目标信号序列的拟合信噪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根据目标信号序列的多径保护范围之外的所有采样点的相关能量值,确定目标信号序列的第一噪声功率,包括:
计算目标信号序列的多径保护范围之外的所有采样点的相关能量值之和;
根据相关能量值之和、预设的第一修正因子,确定目标信号序列的第一噪声功率;第一修正因子根据目标信号序列的长度、目标信号序列的多径保护范围的长度、信道的噪声类型参数、以及预设的第一取值范围所确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根据第一噪声功率、目标信号序列的多径保护范围内的所有采样点的相关能量值,确定目标信号序列的第一信号功率,包括:
计算目标信号序列的多径保护范围内的所有采样点的相关能量值之和;
根据相关能量值之和、第一噪声功率、以及预设的第二修正因子,确定目标信号序列的第一信号功率;第二修正因子根据目标信号序列的长度、目标信号序列的多径保护范围的长度、信道的噪声类型参数、以及预设的第二取值范围所确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根据目标信号序列,获取目标信号序列的均衡信噪比,包括:
根据目标信号序列和初始信号序列进行共轭运算,得到实部因子;
根据实部因子和预设的第三修正因子,确定目标信号序列的第二信号功率;第三修正因子根据目标信号序列的长度、目标信号序列的多径保护范围的长度、信道的噪声类型参数、以及预设的第三取值范围所确定;
根据实部因子和预设的第四修正因子,确定目标信号序列的第二噪声功率;第四修正因子根据目标信号序列的长度、目标信号序列的多径保护范围的长度、信道的噪声类型参数、以及预设的第四取值范围所确定;
根据第二噪声功率和第二信号功率,确定目标信号序列的均衡信噪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根据实部因子和预设的第三修正因子,确定目标信号序列的第二信号功率,包括:
根据实部因子的平方与第三修正因子的乘积,确定第二信号功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根据实部因子和预设的第四修正因子,确定目标信号序列的第二噪声功率,包括:
将初始信号序列与实部因子进行相乘,得到相乘后的信号序列;
将目标信号序列中各采样点的相关能量值,与相乘后的信号序列中各采样点的相关能量值相减,得到噪声序列;
计算噪声序列中各采样点的相关能量值之和,并根据相关能量值之和与第四修正因子确定第二噪声功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根据目标信号序列的拟合信噪比和均衡信噪比,确定当前信道的信号质量,包括:
根据预设的第一阈值,确定目标信号序列的拟合信噪比的第一偏差;
根据预设的第二阈值,确定目标信号序列的均衡信噪比的第二偏差;
根据第一偏差和第二偏差,确定当前信道的信号质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根据第一偏差和第二偏差,确定当前信道的信号质量,包括:
若第一偏差、第二偏差均处于对应的偏差范围之内,则确定当前信道的信号质量良好;
若第一偏差,和/或,第二偏差处于对应的偏差范围之外,则确定当前信道存在噪声干扰,并确定当前信道的信号质量差。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信号统计装置,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从接收到的多个信号序列中确定目标信号序列;目标信号序列的能量峰值最大。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目标信号序列,获取目标信号序列的拟合信噪比和均衡信噪比;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目标信号序列的拟合信噪比和均衡信噪比,确定当前信道的信号质量。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信号统计方法。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信号统计方法。
上述信号统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接收端从接收到的多个信号序列中确定能量峰值最大的目标信号序列,根据目标信号序列,获取目标信号序列的拟合信噪比和均衡信噪比,根据目标信号序列的拟合信噪比和均衡信噪比,确定当前信道的信号质量。在本方案中,接收端在接收到的多个信号序列中确定功率最大的目标信号序列,对信号序列进行初步筛选,从而基于目标信号序列计算拟合信噪比和均衡信噪比,减少了由于信号序列存在偏差而导致的信道信噪比的误差,基于拟合信噪比和均衡信噪比各自对应的信噪比门限值确定当前信道的信号质量,双信噪比统计分析,提高了确定当前信道信号质量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信号统计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信号统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信号统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信号序列采样点峰值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信号统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信号统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信道拟合信噪比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信号统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信道均衡信噪比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一个实施例中信号统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一个实施例中信号统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2为一个实施例中信号统计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3为一个实施例中信号统计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4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提供的信号统计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中。其中,发送端101通过无线电磁波与接收端102进行通信。其中,发送端、接收端可以但不限于是基站、终端、以及服务器。
下面将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具体地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图2-图11实施例提供的信号统计方法,其执行主体为接收端,也可以是信号统计装置,该信号统计装置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软硬件结合的方式成为接收端的部分或全部。下述方法实施例中,均以执行主体是接收端为例来进行说明。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信号统计方法,涉及的是接收端从接收到的多个信号序列中确定目标信号序列,根据目标信号序列,获取目标信号序列的拟合信噪比和均衡信噪比,根据目标信号序列的拟合信噪比和均衡信噪比,确定当前信道的信号质量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S201、从接收到的多个信号序列中确定目标信号序列;所述目标信号序列的能量峰值最大。
其中,接收端接收到的多个信号序列指的是,发送端基于内插形成滤波器,根据初始信号序列生成的多个信号序列。
在本实施例中,发送端在包含初始信号序列和其他信号序列的多个信号序列,可选地,发送端可将多个信号序列进行无线调制发射处理,例如,调制发射处理包括DAC数模转换、射频调制(RF modulation)等。进而发送端将调制后的信号序列发送至接收端。接收端接收到该调制后的信号序列之后,按照约定的解调方法对该信号序列进行解调处理,例如,解调处理包括ADC模数转换、射频解调(RF demodulation)等,从而得获取上述多个信号序列。
在本实施例中,接收端进行匹配滤波处理得到多个信号序列之后,可以通过预设的滑动相关计算方法,确定各信号序列中各采样对应的点所在位置以及各采样点对应的相关能量值,从而根据各信号序列中的各采样点的相关能量值,确定目标信号序列,可选地,接收端可以确定各信号序列对应的采样点能量峰值,并将能量峰值最大的信号序列确定为目标信号序列;或者,接收端还可以确定各信号序列中所有采样点的功率均值,并将功率均值最大的信号序列确定为目标信号序列,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S202、根据所述目标信号序列,获取所述目标信号序列的拟合信噪比和均衡信噪比。
其中,拟合信噪比指的是基于目标信号序列的多径保护范围所计算得到的信噪比;均衡信噪比指的是在对目标信号序列进行信道均衡,基于均衡之后的目标信号序列计算得到的信噪比。
在本实施例中,接收端在计算信道的拟合信噪比的过程中,可根据目标信号序列的多径保护范围,计算多径保护范围之内的采样点的相关能量值和多径保护范围之外的采样点的相关能量值,从而确定目标信号序列第一噪声功率和第一信号功率,基于第一噪声功率和第一信号功率,计算得到拟合信噪比。在计算信道的均衡信噪比的过程中,可根据目标信号序列和初始信号序列确定实部因子,并基于实部因子,确定目标信号序列的第二信号功率和第二噪声功率,进而根据第二噪声功率和第二信号功率,计算得到均衡信噪比,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S203、根据所述目标信号序列的拟合信噪比和均衡信噪比,确定当前信道的信号质量。
其中,当前信号的信号质量表示当前信道是否存在噪声干扰,一般的,信号质量可以用质量良好、质量差等表示。
在本实施例中,接收端在计算得到当前信道的拟合信噪比和均衡信噪比之后,可选地,可以将拟合信噪比与其对应的第一阈值进行比较分析,确定拟合信噪比的第一偏差,将均衡信噪比与其对应的第二阈值进行比较分析,确定均衡信噪比的第二偏差,从而根据第一偏差和第二偏差确定当前信道的信号质量。或者,接收端还可以只设定一个信号阈值,分别将拟合信噪比和均衡信噪比与该信号阈值进行比较分析,基于分析结果,确定当前信道的信号质量。其中,一般的,在对偏差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可判断偏差是否处于预设的偏差范围内,若偏差处于预设偏差范围内,则说明当前信道的信号质量良好;若若偏差处于预设偏差范围之外,则说明当前信道已收到噪声干扰,信道质量差,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上述信号统计方法中,接收端从接收到的多个信号序列中确定能量峰值最大的目标信号序列,根据目标信号序列,获取目标信号序列的拟合信噪比和均衡信噪比,根据目标信号序列的拟合信噪比和均衡信噪比,确定当前信道的信号质量。在本方案中,接收端在接收到的多个信号序列中确定功率最大的目标信号序列,对信号序列进行初步筛选,从而基于目标信号序列计算拟合信噪比和均衡信噪比,减少了由于信号序列存在偏差而导致的信道信噪比的误差,基于拟合信噪比和均衡信噪比各自对应的信噪比门限值确定当前信道的信号质量,双信噪比统计分析,提高了确定当前信道信号质量的准确性。
上述步骤201中,接收端从多个信号序列中确定目标信号序列,可选地,可以基于信号序列中各采样点的相关能量值进行筛选确定,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上述多个信号序列包括初始信号序列和由初始信号序列生成的多个其他信号序列;从接收到的多个信号序列中确定目标信号序列,包括:
S301、根据初始信号序列和各其他信号序列,计算每个其他信号序列中各采样点的相关能量值。
在本实施例中,接收端基于初始信号序列,分别计算各其他信号序列中各采样点的相关能量值,可选地,将初始信号序列定义为TX_ZC,以下公式中用ZC表示,将其他信号序列定义为Rx(n),初始信号序列和其他信号序列中均有N个采样点,有M个其他信号序列,那么基于初始信号序列和其他信号序列计算第n个采样点功率表达式Corr(n)的过程为:
其中,其他信号序列Rx(n)=I(n)+Q(n)*j,为一个复数,I(n)为实部;Q(n)*j为虚部参。
具体地,各采样点的计算表达式可以表示为:
Corr(0)=Rx(0)×ZC(0)+Rx(1)×ZC(1)+...+Rx(M-1)×ZC(M-1)
Corr(1)=Rx(1)×ZC(0)+Rx(2)×ZC(1)+...+Rx(M)×ZC(M-1)
Corr(2)=Rx(2)×ZC(0)+Rx(3)×ZC(1)+...+Rx(M+1)×ZC(M-1)
Corr(N-1)=Rx(N-1)×ZC(0)+Rx(N)×ZC(1)+...+Rx(N-1+M-1)×ZC(M-1)
其中,第n个采样点Corr(n)同样为一个复数,例如Corr(n)=x+y*j,那么第n个采样点的相关能量值可以表示为P=x2+y2,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S302、根据每个其他信号序列中各采样点的相关能量值,确定各其他信号序列的采样点能量峰值。
在本实施例中,接收端在计算得到每个其他信号序列中各采样点的相关能量值,确定各其他信号序列的采样点能量峰值,可选地,接收端可以通过遍历比较的方法,确定每一个信号序列中的采样点相关能量值的最大值,可参考图4所示,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S303、将采样点能量峰值最大的信号序列确定为目标信号序列。
在本实施例中,接收端根据所有信号序列的采样点的能量峰值进行比较,可选地,可以采用快速比较法、冒泡比较法等,从所有信号序列中,确定采样点能量峰值最大的信号序列为目标信号序列,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接收端在接收到的多个信号序列中确定功率最大的目标信号序列,对信号序列进行初步筛选,从而基于目标信号序列计算拟合信噪比和均衡信噪比,减少了由于信号序列存在偏差而导致的信道信噪比的误差。
为了进一步提高计算精度以及避免信号序列存在信号偏差,可选地,接收端还可以对接收到的信号序列进行滤波处理,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上述方法还包括:
S401、对多个信号序列进行滤波处理,得到多个滤波信号序列。
在本实施例中,接收端接收到多个信号序列之后,可以基于匹配滤波器对所有信号序列进行滤波处理,相应的,滤波方法包括限幅滤波法、算术平均滤波法、递推平均滤波法等,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S402、从多个滤波信号序列中确定目标信号序列。
在本实施例中,在得到滤波处理之后的信号序列之后,接收端根据各滤波后的信号序列的采样点能量峰值,从多个滤波后的信号序列中确定采样点能量峰值最大的信号序列作为目标信号序列,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接收端在接收到的多个信号序列之后,对信号序列进行滤波处理,减少了由于信号序列的误差。
基于目标信号序列,接收端可以进行双信噪比门限的判别,在一种情况下,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上述根据目标信号序列,获取目标信号序列的拟合信噪比,包括:
S501、根据目标信号序列的多径保护范围之外的所有采样点的相关能量值,确定目标信号序列的第一噪声功率。
在本实施例中,接收端根据目标信号序列的多径保护范围,获取多径保护范围之外的所有采样点的相关能量值,可选地,接收端可以将所有采样点的相关能量值之和,确定为目标信号序列的第一噪声功率。参考图7所示,图7中信号序列的CP_ZC段为多径保护范围段,在本实施例中,接收端根据ZC-CP_ZC段内所有采样点的相关能量值,确定目标信号序列的第一噪声功率。
S502、根据第一噪声功率、目标信号序列的多径保护范围内的所有采样点的相关能量值,确定目标信号序列的第一信号功率。
在本实施例中,接收端根据目标信号序列的多径保护范围长度,获取多径保护范围长度范围之内的所有采样点的相关能量值,可选地,接收端可以将所有采样点的相关能量值之和,确定为目标信号序列的第一噪声功率。参考图7所示,接收端根据CP_ZC段内所有采样点的相关能量值,以及上述计算得到的第一噪声功率,确定目标信号序列的第一信号功率。
S503、根据第一噪声功率和第一信号功率,确定目标信号序列的拟合信噪比。
在本实施例中,接收端根据上述计算得到的第一噪声功率和第一信号功率,计算目标信号序列的拟合信噪比,可选地,拟合信噪比SNRN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
SNRN=10*log10(PS1/PNA)
其中,PS1为第一信号功率;PNA为根据第一噪声功率所确定的噪声平均功率。
在本实施例中,接收端基于目标信号序列,通过多径保护范围内的多径能量统计以及多径范围外的噪声能量统计,计算得到的拟合信噪比较为准确。
在计算第一噪声功率中,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根据目标信号序列的多径保护范围之外的所有采样点的相关能量值,确定目标信号序列的第一噪声功率,包括:
计算目标信号序列的多径保护范围之外的所有采样点的相关能量值之和;
根据相关能量值之和、预设的第一修正因子,确定目标信号序列的第一噪声功率。
其中,第一修正因子根据目标信号序列的长度、目标信号序列的多径保护范围的长度、信道的噪声类型参数、以及预设的第一取值范围所确定。信道的噪声类型参数包括白噪声模型参数或其他造成模型参数。
在本实施例中,接收端根据相关能量值之和、预设的第一修正因子,确定目标信号序列的第一噪声功率,可选地,第一噪声功率PN1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
PN1=PZC-CP_ZC1
其中,PZC-CP_ZC为多径保护范围之外采样点相关能量值之和;α1为第一修正因子。
在本实施例中,接收端基于目标信号序列,通过多径保护范围内的多径能量统计以及多径范围外的噪声能量统计,并基于信道的噪声类型参数确定修正因子,计算得到的第一噪声功率较为准确。
在计算第一信号功率中,可选地,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根据第一噪声功率、目标信号序列的多径保护范围内的所有采样点的相关能量值,确定目标信号序列的第一信号功率,包括:
计算目标信号序列的多径保护范围内的所有采样点的相关能量值之和;
根据相关能量值之和、第一噪声功率、以及预设的第二修正因子,确定目标信号序列的第一信号功率。
其中,第二修正因子根据目标信号序列的长度、目标信号序列的多径保护范围的长度、信道的噪声类型参数、以及预设的第二取值范围所确定。
在本实施例中,接收端根据相关能量值之和、预设的第二修正因子,确定目标信号序列的第一信号功率,可选地,第一信号功率PS1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
PS1=PS-PN12
其中,PS为准信号功率,其值等于多径保护范围内的所有采样点的相关能量值之和;α2为第一修正因子;PN1为第一噪声功率。
在本实施例中,接收端基于目标信号序列,通过多径保护范围内的多径能量统计以及多径范围外的噪声能量统计,并基于信道的噪声类型参数确定修正因子,计算得到的第一信号功率比较为准确。
基于目标信号序列,接收端可以进行双信噪比门限的判别,在另一种情况下,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上述根据目标信号序列,获取目标信号序列的均衡信噪比,包括:
S601、根据目标信号序列和初始信号序列进行共轭运算,得到实部因子。
在本实施例中,接收端将目标信号序列和初始信号序列做共轭点乘累加,得到实部因子。
S602、根据实部因子和预设的第三修正因子,确定目标信号序列的第二信号功率。
其中,第三修正因子根据目标信号序列的长度、目标信号序列的多径保护范围的长度、信道的噪声类型参数、以及预设的第三取值范围所确定。
在本实施例中,接收端基于预设的第三修正因子和上述计算得到的实部因子,确定目标信号序列的第二信号功率。
可选地,接收端可以根据实部因子的平方与第三修正因子的乘积,确定第二信号功率。
在本实施例中,接收端根据计算得到的实部因子,和预设的第三修正因子确定第二信号功率,可选地,第二信号功率PS2的表达式为:
PS2=θ23
其中,θ为实部因子;α3为第三修正因子。
S603、根据实部因子和预设的第四修正因子,确定目标信号序列的第二噪声功率。
其中,第四修正因子根据目标信号序列的长度、目标信号序列的多径保护范围的长度、信道的噪声类型参数、以及预设的第四取值范围所确定。
可选地,接收端可以将初始信号序列与实部因子进行相乘,得到相乘后的信号序列;将目标信号序列中各采样点的相关能量值,与相乘后的信号序列中各采样点的相关能量值相减,得到噪声序列;计算噪声序列中各采样点的相关能量值之和,并根据相关能量值之和与第四修正因子确定第二噪声功率。
在本实施例中,接收端根据计算得到的实部因子,将实部因子与初始信号序列进行相乘,得到相乘后的信号序列;接收端在得到相乘后的信号序列,将相乘后的信号序列中各采样点的相关能量值与目标信号序列中各采样点的相关能量值进行相减,得到噪声序列。基于上述计算得到的噪声序列,计算噪声序列中所有采样点的相关能量值之和,并根据相关能量值之和与第四修正因子确定第二噪声功率,第二噪声功率PN2的表达式为:
PN2=PNN4
其中,PNN为噪声序列中所有采样点的相关能量值之和;α4为第三修正因子。
S604、根据第二噪声功率和第二信号功率,确定目标信号序列的均衡信噪比。
在本实施例中,接收端根据上述计算得到的第二噪声功率和第二信号功率,计算目标信号序列的均衡信噪比,可选地,均衡信噪比SNRH的计算公式可以表示为:
SNRH=10*log10(PS2/PN2)
其中,PS2为第二信号功率;PN2为根据第二噪声功率所。
在本实施例中,接收端基于目标信号序列,通过多径保护范围内的多径能量统计以及多径范围外的噪声能量统计,计算得到的均衡信噪比较为准确。
基于拟合信噪比和均衡信噪比进行信道信号质量的判决时,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上述根据目标信号序列的拟合信噪比和均衡信噪比,确定当前信道的信号质量,包括:
S701、根据预设的第一阈值,确定目标信号序列的拟合信噪比的第一偏差。
在本实施例中,接收端将计算得到的拟合信噪比与预设的第一阈值进行比较,可选地,接收端可以计算拟合信噪比与预设的第一阈值的差值,将该差值作为第一偏差。
S702、根据预设的第二阈值,确定目标信号序列的均衡信噪比的第二偏差。
在本实施例中,接收端将计算得到的均衡信噪比与预设的第二阈值进行比较,可选地,接收端可以计算均衡信噪比与预设的第二阈值的差值,将该差值作为第二偏差。
S703、根据第一偏差和第二偏差,确定当前信道的信号质量。
在本实施例中,接收端根据第一偏差和第二偏差,确定当前信道的信号质量。可选地,接收端可以分别判断第一偏差、第二偏差是否处于对应的偏差阈值范围内,根据判断结果,确定当前信道的信号质量;接收端还可以基于同一个偏差阈值范围,判断第一偏差、第二偏差是否处于偏差阈值范围内根据判断结果,确定当前信道的信号质量;或者,接收端还可以将第一偏差、第二偏差与预设的偏差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确定当前信道的信号质量,本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拟合信噪比和均衡信噪比各自对应的信噪比门限值确定当前信道的信号质量,双信噪比统计分析,提高了确定当前信道信号质量的准确性。
可选地,在根据第一偏差、第二偏差进行信道信号质量判决时,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根据第一偏差和第二偏差,确定当前信道的信号质量,包括:
若第一偏差、第二偏差均处于对应的偏差范围之内,则确定当前信道的信号质量良好。
在本实施例中,接收端若是确定拟合信噪比的第一偏差、均衡信噪比的第二偏差均处于各自对应的偏差范围之内,说明当前信道的噪声干扰较小,信道信号波动较小,信号质量良好。
若第一偏差,和/或,第二偏差处于对应的偏差范围之外,则确定当前信道存在噪声干扰,并确定当前信道的信号质量差。
在本实施例中,接收端若是确定拟合信噪比的第一偏差处于其对应的偏差范围之外,或者均衡信噪比的第二偏差均处于其对应的偏差范围之外,或者,第一偏差、第二偏差均处于各自对应的偏差范围之外,说明当前信道的受到噪声干扰较强烈,信号质量差。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拟合信噪比和均衡信噪比各自对应的信噪比门限值确定当前信道的信号质量,双信噪比统计分析,提高了确定当前信道信号质量的准确性。
为了更好的说明上述方法,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号统计方法,具体包括:
S101、对多个信号序列进行滤波处理,得到多个滤波信号序列;
S102、根据初始信号序列和各其他信号序列,计算每个其他信号序列中各采样点的相关能量值;
S103、根据每个其他信号序列中各采样点的相关能量值,确定各其他信号序列的采样点能量峰值;
S104、将采样点能量峰值最大的信号序列确定为目标信号序列;
S105、根据目标信号序列的多径保护范围之外的所有采样点的相关能量值,确定目标信号序列的第一噪声功率;
S106、根据第一噪声功率、目标信号序列的多径保护范围内的所有采样点的相关能量值,确定目标信号序列的第一信号功率;
S107、根据第一噪声功率和第一信号功率,确定目标信号序列的拟合信噪比;
S108、根据预设的第一阈值,确定目标信号序列的拟合信噪比的第一偏差;
S109、根据目标信号序列和初始信号序列进行共轭运算,得到实部因子;
S110、根据实部因子和预设的第三修正因子,确定目标信号序列的第二信号功率;
S111、根据实部因子和预设的第四修正因子,确定目标信号序列的第二噪声功率;
S112、根据第二噪声功率和第二信号功率,确定目标信号序列的均衡信噪比;
S113、根据预设的第二阈值,确定目标信号序列的均衡信噪比的第二偏差;
S114、若第一偏差、第二偏差均处于对应的偏差范围之内,则确定当前信道的信号质量良好;
S115、若第一偏差,和/或,第二偏差处于对应的偏差范围之外,则确定当前信道存在噪声干扰,并确定当前信道的信号质量差。
在本实施例中,接收端在对接收到的多个信号序列进行滤波处理,并从滤波处理后的多个信号序列中确定功率最大的目标信号序列,对信号序列进行初步筛选,基于目标信号序列计算拟合信噪比和均衡信噪比,减少了由于信号序列存在偏差而导致的信道信噪比的误差,基于拟合信噪比和均衡信噪比各自对应的信噪比门限值确定当前信道的信号质量,双信噪比统计分析,提高了确定当前信道信号质量的准确性。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信号统计方法,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2-11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2-11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提供了一种信号统计装置,包括:接收模块01、计算模块02和确定模块03,其中:
接收模块01,用于从接收到的多个信号序列中确定目标信号序列;目标信号序列的能量峰值最大。
计算模块02,用于根据目标信号序列,获取目标信号序列的拟合信噪比和均衡信噪比;
确定模块03,用于根据目标信号序列的拟合信噪比和均衡信噪比,确定当前信道的信号质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多个信号序列包括初始信号序列和由初始信号序列生成的多个其他信号序列;接收模块01,用于根据初始信号序列和各其他信号序列,计算每个其他信号序列中各采样点的相关能量值;根据每个其他信号序列中各采样点的相关能量值,确定各其他信号序列的采样点能量峰值;将采样点能量峰值最大的信号序列确定为目标信号序列。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上述信号统计装置还包括滤波模块04;
滤波模块04,用于对多个信号序列进行滤波处理,得到多个滤波信号序列;
接收模块01,用于从多个滤波信号序列中确定目标信号序列。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模块02,用于根据目标信号序列的多径保护范围之外的所有采样点的相关能量值,确定目标信号序列的第一噪声功率;根据第一噪声功率、目标信号序列的多径保护范围内的所有采样点的相关能量值,确定目标信号序列的第一信号功率;根据第一噪声功率和第一信号功率,确定目标信号序列的拟合信噪比。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模块02,用于计算目标信号序列的多径保护范围之外的所有采样点的相关能量值之和;根据相关能量值之和、预设的第一修正因子,确定目标信号序列的第一噪声功率;第一修正因子根据目标信号序列的长度、目标信号序列的多径保护范围的长度、信道的噪声类型参数、以及预设的第一取值范围所确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模块02,用于计算目标信号序列的多径保护范围内的所有采样点的相关能量值之和;根据相关能量值之和、第一噪声功率、以及预设的第二修正因子,确定目标信号序列的第一信号功率;第二修正因子根据目标信号序列的长度、目标信号序列的多径保护范围的长度、信道的噪声类型参数、以及预设的第二取值范围所确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模块02,用于根据目标信号序列和初始信号序列进行共轭运算,得到实部因子;根据实部因子和预设的第三修正因子,确定目标信号序列的第二信号功率;第三修正因子根据目标信号序列的长度、目标信号序列的多径保护范围的长度、信道的噪声类型参数、以及预设的第三取值范围所确定;根据实部因子和预设的第四修正因子,确定目标信号序列的第二噪声功率;第四修正因子根据目标信号序列的长度、目标信号序列的多径保护范围的长度、信道的噪声类型参数、以及预设的第四取值范围所确定;根据第二噪声功率和第二信号功率,确定目标信号序列的均衡信噪比。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模块02,用于根据实部因子的平方与第三修正因子的乘积,确定第二信号功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模块02,用于将初始信号序列与实部因子进行相乘,得到相乘后的信号序列;将目标信号序列中各采样点的相关能量值,与相乘后的信号序列中各采样点的相关能量值相减,得到噪声序列;计算噪声序列中各采样点的相关能量值之和,并根据相关能量值之和与第四修正因子确定第二噪声功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确定模块03,用于根据预设的第一阈值,确定目标信号序列的拟合信噪比的第一偏差;根据预设的第二阈值,确定目标信号序列的均衡信噪比的第二偏差;根据第一偏差和第二偏差,确定当前信道的信号质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确定模块03,用于若第一偏差、第二偏差均处于对应的偏差范围之内,则确定当前信道的信号质量良好;若第一偏差,和/或,第二偏差处于对应的偏差范围之外,则确定当前信道存在噪声干扰,并确定当前信道的信号质量差。
关于信号统计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信号统计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信号统计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14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显示屏和输入装置。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通信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进行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无线方式可通过WIFI、运营商网络、NFC(近场通信)或其他技术实现。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信号统计方法。该计算机设备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4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从接收到的多个信号序列中确定目标信号序列;目标信号序列的能量峰值最大;
根据目标信号序列,获取目标信号序列的拟合信噪比和均衡信噪比;
根据目标信号序列的拟合信噪比和均衡信噪比,确定当前信道的信号质量。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设备,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从接收到的多个信号序列中确定目标信号序列;目标信号序列的能量峰值最大;
根据目标信号序列,获取目标信号序列的拟合信噪比和均衡信噪比;
根据目标信号序列的拟合信噪比和均衡信噪比,确定当前信道的信号质量。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或光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3)

1.一种信号统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从接收到的多个信号序列中确定目标信号序列;所述目标信号序列的能量峰值最大;
根据所述目标信号序列,获取所述目标信号序列的拟合信噪比和均衡信噪比;
所述根据所述目标信号序列,获取所述目标信号序列的拟合信噪比,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信号序列的多径保护范围之外的所有采样点的相关能量值,确定所述目标信号序列的第一噪声功率;
根据所述第一噪声功率、所述目标信号序列的多径保护范围内的所有采样点的相关能量值,确定所述目标信号序列的第一信号功率;
根据所述第一噪声功率和所述第一信号功率,确定所述目标信号序列的拟合信噪比;
根据所述目标信号序列的拟合信噪比和均衡信噪比,确定当前信道的信号质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信号序列包括初始信号序列和由所述初始信号序列生成的多个其他信号序列;所述从接收到的多个信号序列中确定目标信号序列,包括:
根据所述初始信号序列和各所述其他信号序列,计算每个所述其他信号序列中各采样点的相关能量值;
根据每个所述其他信号序列中各采样点的相关能量值,确定各所述其他信号序列的采样点能量峰值;
将所述采样点能量峰值最大的信号序列确定为所述目标信号序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多个信号序列进行滤波处理,得到多个滤波信号序列;
所述从接收到的多个信号序列中确定目标信号序列,包括:
从多个所述滤波信号序列中确定所述目标信号序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信号序列的多径保护范围之外的所有采样点的相关能量值,确定所述目标信号序列的第一噪声功率,包括:
计算所述目标信号序列的多径保护范围之外的所有采样点的相关能量值之和;
根据所述相关能量值之和、预设的第一修正因子,确定所述目标信号序列的第一噪声功率;所述第一修正因子根据所述目标信号序列的长度、所述目标信号序列的多径保护范围的长度、所述信道的噪声类型参数、以及预设的第一取值范围所确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噪声功率、所述目标信号序列的多径保护范围内的所有采样点的相关能量值,确定所述目标信号序列的第一信号功率,包括:
计算所述目标信号序列的多径保护范围内的所有采样点的相关能量值之和;
根据所述相关能量值之和、所述第一噪声功率、以及预设的第二修正因子,确定所述目标信号序列的第一信号功率;所述第二修正因子根据所述目标信号序列的长度、所述目标信号序列的多径保护范围的长度、所述信道的噪声类型参数、以及预设的第二取值范围所确定。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信号序列,获取所述目标信号序列的均衡信噪比,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信号序列和所述初始信号序列进行共轭运算,得到实部因子;
根据所述实部因子和预设的第三修正因子,确定所述目标信号序列的第二信号功率;所述第三修正因子根据所述目标信号序列的长度、所述目标信号序列的多径保护范围的长度、所述信道的噪声类型参数、以及预设的第三取值范围所确定;
根据所述实部因子和预设的第四修正因子,确定所述目标信号序列的第二噪声功率;所述第四修正因子根据所述目标信号序列的长度、所述目标信号序列的多径保护范围的长度、所述信道的噪声类型参数、以及预设的第四取值范围所确定;
根据所述第二噪声功率和所述第二信号功率,确定所述目标信号序列的均衡信噪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实部因子和预设的第三修正因子,确定所述目标信号序列的第二信号功率,包括:
根据所述实部因子的平方与所述第三修正因子的乘积,确定所述第二信号功率。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实部因子和预设的第四修正因子,确定所述目标信号序列的第二噪声功率,包括:
将所述初始信号序列与所述实部因子进行相乘,得到相乘后的信号序列;
将所述目标信号序列中各采样点的相关能量值,与所述相乘后的信号序列中各采样点的相关能量值相减,得到噪声序列;
计算所述噪声序列中各采样点的相关能量值之和,并根据所述相关能量值之和与所述第四修正因子确定所述第二噪声功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信号序列的拟合信噪比和均衡信噪比,确定当前信道的信号质量,包括:
根据预设的第一阈值,确定所述目标信号序列的拟合信噪比的第一偏差;
根据预设的第二阈值,确定所述目标信号序列的均衡信噪比的第二偏差;
根据所述第一偏差和所述第二偏差,确定当前信道的信号质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偏差和所述第二偏差,确定当前信道的信号质量,包括:
若所述第一偏差、所述第二偏差均处于对应的偏差范围之内,则确定所述当前信道的信号质量良好;
若所述第一偏差,和/或,所述第二偏差处于对应的偏差范围之外,则确定所述当前信道存在噪声干扰,并确定所述当前信道的信号质量差。
11.一种信号统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从接收到的多个信号序列中确定目标信号序列;所述目标信号序列的能量峰值最大;
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信号序列,获取所述目标信号序列的拟合信噪比和均衡信噪比;
所述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信号序列的多径保护范围之外的所有采样点的相关能量值,确定所述目标信号序列的第一噪声功率;根据所述第一噪声功率、所述目标信号序列的多径保护范围内的所有采样点的相关能量值,确定所述目标信号序列的第一信号功率;根据所述第一噪声功率和所述第一信号功率,确定所述目标信号序列的拟合信噪比;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信号序列的拟合信噪比和均衡信噪比,确定当前信道的信号质量。
12.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110149313.3A 2021-02-03 2021-02-03 信号统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8661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49313.3A CN114866171B (zh) 2021-02-03 2021-02-03 信号统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49313.3A CN114866171B (zh) 2021-02-03 2021-02-03 信号统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66171A CN114866171A (zh) 2022-08-05
CN114866171B true CN114866171B (zh) 2023-09-01

Family

ID=826232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49313.3A Active CN114866171B (zh) 2021-02-03 2021-02-03 信号统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66171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83665A (zh) * 2007-09-06 2009-03-11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用于估计无线电通信中的接收质量的方法和装置
CN101426222A (zh) * 2007-10-30 2009-05-06 安国国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通讯信道的信号质量估测电路及其方法、无线接收装置
CN101754343A (zh) * 2008-12-18 2010-06-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传输质量的反馈方法、系统和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09909A (zh) * 2007-09-28 2010-08-18 京瓷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装置以及接收质量估计方法
US9071480B2 (en) * 2013-09-16 2015-06-30 Broadcom Corporation Unified interference power estimation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83665A (zh) * 2007-09-06 2009-03-11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用于估计无线电通信中的接收质量的方法和装置
CN101426222A (zh) * 2007-10-30 2009-05-06 安国国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通讯信道的信号质量估测电路及其方法、无线接收装置
CN101754343A (zh) * 2008-12-18 2010-06-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传输质量的反馈方法、系统和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周其永等.一种TDS-OFDM系统信噪比估计方法.电视技术.2009,第33卷(第S2期),第33-35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66171A (zh) 2022-08-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Mariani et al. Effects of noise power estimation on energy detection for cognitive radio applications
US10466345B1 (en) Time-of-arrival estimation with subspace methods
US20140185464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ducing Variations in 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 (RSSI) Measurements for Location Sensing
CN107797099B (zh) 一种多通道数字接收机实时内定标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8322277B (zh) 一种基于协方差矩阵反特征值的频谱感知方法
WO2021129844A1 (zh) 频偏补偿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haudhari et al. Spatial interpolation of cyclostationary test statistics in cognitive radio networks: Methods and field measurements
JP2017503450A (ja) セル干渉の調査方法及びシステム、ネットワークマネージャ
WO2016013190A1 (ja) 電磁妨害波測定装置、電磁妨害波測定方法、および電磁妨害波測定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
CN108696305A (zh) 适用于lte-a mimo信号分析系统的高精度频偏测量方法
CN114866171B (zh) 信号统计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351884B (zh) 一种基于双层多臂老虎机统计模型的频谱机会接入方法
JP2015065655A (ja) リファレンス信号受信パワーを確定するための方法、端末及びシステム
Iwata et al. Time and frequency varying noise floor estimation for spectrum usage measurement
CN113258966B (zh) 基于多天线无线通信系统的通道同步方法、装置
CN114329934A (zh) 一种讯源数估测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768734A (zh) 一种测量方法和装置
Iwata et al. A study on high-efficiency energy detection-based spectrum measurements
CN115882977A (zh) 频谱噪声处理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KR20090113987A (ko) 무선 통신에서 보호대역 결정 방법 및 장치
WO2017093740A2 (en)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an interference-aware receiver
KR101494401B1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의 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Avinash Reddy et al. DISCERN: Enhanced Dynamic noISe varianCe based EneRgy sensing for cognitive radio using USRP at Wi‐Fi bands
KR102420971B1 (ko) 전력 스펙트럼 밀도 형상을 사용하는 신호 프로세싱을 위한 시스템들 및 방법들
Adardour et al. Identify the primary signal buried under impulsive noise channel in cognitive radio networks using MAF-KF-NP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