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63884B - 一种显示屏屏幕背光亮度调节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屏屏幕背光亮度调节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63884B
CN114863884B CN202210480785.1A CN202210480785A CN114863884B CN 114863884 B CN114863884 B CN 114863884B CN 202210480785 A CN202210480785 A CN 202210480785A CN 114863884 B CN114863884 B CN 1148638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ensation
value
data
distribution
environmental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8078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63884A (zh
Inventor
聂守帅
乔羽
万思军
刘见
万里
李金广
袁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Trans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Trans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Trans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Trans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8078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63884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638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638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638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638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406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406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 G09G3/3413Details of control of colour illumination sourc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 G09G2320/062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for control of overall brightnes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60/00Aspects of the architecture of display systems
    • G09G2360/14Detecting light within display terminals, e.g. using a single or a plurality of photosensors
    • G09G2360/144Detecting light within display terminals, e.g. using a single or a plurality of photosensors the light being ambient ligh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屏屏幕背光亮度调节方法及装置,涉及显示控制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第一环境光感数据集合,所述第一环境光感数据集合包括第一时间段采集的多个环境光感数据;对所述第一环境光感数据集合中的所述多个环境光感数据进行降噪处理,得到第二环境光感数据集合;确定所述第二环境光感数据集合中的环境光感数据的第一分布、第二分布和第三分布,根据所述第一分布、所述第二分布和所述第三分布,确定环境光感变化趋势,根据所述环境光感变化趋势确定目标光感值,并根据所述目标光感值确定对应的目标光感区间;获取与所述目标光感区间对应的目标背光亮度;根据所述目标背光亮度,调节显示屏的屏幕背光亮度。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屏屏幕背光亮度调节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显示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屏屏幕背光亮度调节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显示屏是指将一定的电子文件通过特定的传输设备显示到屏幕上再反射到人眼的一种显示工具。随着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显示控制技术越来越成熟,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例如,智能液晶显示屏、室内以及室外的显示屏)。显示屏的亮度是用户感知显示屏的重要要素之一。而显示屏的亮度会受外界环境光的影响,例如在室外的显示屏,若外界的环境光感强于显示屏的屏幕背光亮度,则在用户视角中显示屏显示的内容可能太暗或者不清晰,从而导致用户体验不佳。
目前,对显示屏的屏幕背光亮度进行调节主要基于采集的环境光强,查询环境光强与显示屏亮度对应关系表,得到目标光感值,根据目标光感值调节显示屏的亮度但是采用这种调节方式可能导致亮度的调节幅度较大,容易造成显示屏忽明忽暗,对用户视觉冲击较大,影响用户体验。
因此,在调节显示屏的屏幕背光亮度时,如何保证显示屏的屏幕背光亮度变化平缓,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屏屏幕背光亮度调节方法,在调节显示屏的屏幕背光亮度时,用以保证显示屏的屏幕背光亮度变化平缓。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屏屏幕背光亮度调节方法,包括:获取第一环境光感数据集合,所述第一环境光感数据集合包括第一时间段采集的多个环境光感数据;对所述第一环境光感数据集合中的所述多个环境光感数据进行降噪处理,得到第二环境光感数据集合,所述第二环境光感数据集合中包括N个降噪后的环境光感数据,N为大于1的整数;确定所述第二环境光感数据集合中的环境光感数据的第一分布、第二分布和第三分布,根据所述第一分布、所述第二分布和所述第三分布,确定环境光感变化趋势;其中,所述第一分布用于表示取值小于下限和大于上限的环境光感数据的数量,所述第二分布用于表示取值大于平均值以及小于所述平均值的环境光感数据的数量,所述第三分布用于表示前N/2个环境光感数据中取值大于所述平均值的环境光感数据的数量以及后N/2个环境光感数据中取值小于所述平均值的环境光感数据的数量;其中,所述下限关联于所述平均值对应的第一光感区间的下限,所述上限关联于所述平均值对应的第一光感区间的上限,所述平均值为所述第二环境光感数据集合中的N个环境光感数据的平均值;根据所述环境光感变化趋势确定目标光感值,并根据所述目标光感值确定对应的目标光感区间;获取与所述目标光感区间对应的目标背光亮度,根据所述目标背光亮度,调节显示屏的屏幕背光亮度。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分布、所述第二分布和所述第三分布,确定环境光感变化趋势,包括:
在所述第一分布表明:取值小于所述下限的环境光感数据的数量,大于或等于取值大于所述上限的环境光感数据的数量,以及,所述第二分布表明:取值小于所述平均值的环境光感数据的数量,大于或等于取值大于所述平均值的环境光感数据的数量的情况下:
若所述第三分布表明:前N/2个环境光感数据中取值大于所述平均值的环境光感数据的数量,大于后N/2个环境光感数据中取值小于所述平均值的环境光感数据的数量,则确定环境光感变化趋势为上升趋势,否则,确定环境光感变化趋势为下降趋势。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分布、所述第二分布和所述第三分布,确定环境光感变化趋势,包括:
在所述第一分布表明:取值大于所述上限的环境光感数据的数量,大于取值小于所述下限的环境光感数据的数量,以及,所述第二分布表明:取值大于所述平均值的环境光感数据的数量,大于取值小于所述平均值的环境光感数据的数量的情况下:
若所述第三分布表明:前N/2个环境光感数据中取值大于所述平均值的环境光感数据的数量,大于后N/2个环境光感数据中取值小于所述平均值的环境光感数据的数量,则确定环境光感变化趋势为上升趋势,否则,确定环境光感变化趋势为下降趋势。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变化趋势确定目标光感值,包括:
若所述环境光感的变化趋势为下降,则确定所述目标光感值等于第一光感值,所述第一光感值小于所述第一光感区间的下限;若所述环境光感的变化趋势为上升,则确定所述目标光感值等于第二光感值,所述第二光感值大于所述第一光感区间的上限。
可选的,所述第一光感值满足以下公式:
light_min(1-t%)
其中,light_min为所述第一光感区间的下限,t为第一设定比例;
所述第二光感值满足以下公式:
light_max(1+j%)
其中,light_max为所述第一光感区间的上限,j为第二设定比例。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分布表明:取值小于所述下限的环境光感数据的数量,大于或等于取值大于所述上限的环境光感数据的数量的情况下:
若所述第二分布表明:取值小于所述平均值的环境光感数据的数量,小于取值大于所述平均值的环境光感数据,则从所述第二环境光感集合中取值位于稳定区间的环境光感数据中获取目标光感值,或者在所述第一分布表明:取值大于所述上限的环境光感数据的数量,大于取值小于所述下限的环境光感数据的数量的情况下:
若所述第二分布表明:取值大于所述平均值的环境光感数据的数量,小于或等于取值小于所述平均值的环境光感数据的数量,则从所述第二环境光感集合中取值位于稳定区间的环境光感数据中获取目标光感值,所述稳定区间介于所述上限和所述下限之间。
可选的,所述从所述第二环境光感集合中取值位于稳定区间的环境光感数据中获取目标光感值,包括:
确定所述第二环境光感集合中取值位于所述稳定区间的环境光感数据的平均值;将所述稳定区间的环境光感数据的平均值确定为所述目标光感值。
可选的,所述确定所述第二环境光感数据集合中的环境光感数据的第一分布之前,还包括:
若所述第二环境光感数据集合中,小于所述第一光感区间的下限的环境光感数据的个数,与大于所述第一光感区间的上限的环境光感数据的个数的总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光感波动范围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二环境光感数据集合中的环境光感数据的第一分布。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显示屏屏幕背光亮度调节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第一环境光感数据集合,所述第一环境光感数据集合包括第一时间段采集的多个环境光感数据;降噪模块,被配置为对所述第一环境光感数据集合中的所述多个环境光感数据进行降噪处理,得到第二环境光感数据集合,所述第二环境光感数据集合中包括N个降噪后的环境光感数据,N为大于1的整数;趋势判断模块,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第二环境光感数据集合中的环境光感数据的第一分布、第二分布和第三分布,根据所述第一分布、所述第二分布和所述第三分布,确定环境光感变化趋势;其中,所述第一分布用于表示取值小于下限和大于上限的环境光感数据的数量,所述第二分布用于表示取值大于平均值以及小于所述平均值的环境光感数据的数量,所述第三分布用于表示前N/2个环境光感数据中取值大于所述平均值的环境光感数据的数量以及后N/2个环境光感数据中取值小于所述平均值的环境光感数据的数量;其中,所述下限关联于所述平均值对应的第一光感区间的下限,所述上限关联于所述平均值对应的第一光感区间的上限,所述平均值为所述第二环境光感数据集合中的N个环境光感数据的平均值;目标光感区间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环境光感变化趋势确定目标光感值,并根据所述目标光感值确定对应的目标光感区间;调节模块,被配置为获取与所述目标光感区间对应的目标背光亮度,根据所述目标背光亮度,调节显示屏的屏幕背光亮度。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包括:
存储器、处理器、显示屏;所述存储器,被配置为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显示屏,被配置为显示用户界面;所述处理器与所述显示屏通信,被配置为:获取第一环境光感数据集合,所述第一环境光感数据集合包括第一时间段采集的多个环境光感数据;对所述第一环境光感数据集合中的所述多个环境光感数据进行降噪处理,得到第二环境光感数据集合,所述第二环境光感数据集合中包括N个降噪后的环境光感数据,N为大于1的整数;确定所述第二环境光感数据集合中的环境光感数据的第一分布、第二分布和第三分布,根据所述第一分布、所述第二分布和所述第三分布,确定环境光感变化趋势;其中,所述第一分布用于表示取值小于下限和大于上限的环境光感数据的数量,所述第二分布用于表示取值大于平均值以及小于所述平均值的环境光感数据的数量,所述第三分布用于表示前N/2个环境光感数据中取值大于所述平均值的环境光感数据的数量以及后N/2个环境光感数据中取值小于所述平均值的环境光感数据的数量;其中,所述下限关联于所述平均值对应的第一光感区间的下限,所述上限关联于所述平均值对应的第一光感区间的上限,所述平均值为所述第二环境光感数据集合中的N个环境光感数据的平均值;根据所述环境光感变化趋势确定目标光感值,并根据所述目标光感值确定对应的目标光感区间;获取与所述目标光感区间对应的目标背光亮度,根据所述目标背光亮度,调节所述显示屏的屏幕背光亮度。
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对获得的第一环境光感数据集合进行降噪处理,得到第二环境光感数据集合,因此可以消除瞬态波动的环境光感数据对整体趋势判断的影响,从而保证环境光感数据的准确与平稳;又由于基于环境光感的变化趋势,确定目标光感值,根据目标光感值,确定目标光感区间,再基于目标光感区间,确定目标背光亮度并基于该目标背光亮度调节显示屏的屏幕背光亮度,因此可以保证目标背光亮度的准确性;又由于在对环境光感数据进行趋势判断时,是基于第二环境光感数据集合第一分布、第二分布、第三分布,确定环境光感的变化趋势,根据不同的变化趋势结果,相应的确定目标光感值、目标光感区间、目标背光亮度,然后去调节显示屏的屏幕背光亮度,因此使显示屏的屏幕背光亮度变化幅度较小,相较于直接查询环境光强与显示屏亮度的对应关系表,去调节显示屏的屏幕背光亮度更平缓,提高了用户体验。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申请各较佳实施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设备;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屏屏幕背光亮度调节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降噪前的环境光感数据与降噪后的环境光感数据的曲线比较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环境光感数据的分布说明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屏屏幕背光亮度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详尽地描述。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文本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是指两个或多于两个。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暗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城市轨道交通场景下,地面车站的显示屏会受环境光亮度的影响,若显示屏的屏幕背光亮度不能随周围环境光亮度的变化而变化,则会影响乘客(用户)的候车体验(比如,因显示屏的屏幕背光亮度太暗,导致乘客看错了乘车信息)。
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中,考虑到环境光感区间与显示屏的屏幕背光亮度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将采集的一段时间内的环境光感数据先进行降噪处理,减小环境光感数据的误差,对降噪后的环境光感数据进行统计分布处理,确定降噪后的各环境光感数据分布;根据各环境光感数据的分布,再确定环境光感的趋势,并根据该趋势对应的目标光感区间进行显示屏的屏幕背光亮度调节,进一步避免仅基于分布而导致屏幕背光亮度调节的不准确。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预先配置光感区间与显示屏屏幕背光亮度的对应关系表,如表1所示。
表1:环境光感区间与屏幕背光亮度的对应关系示例表
环境光感区间 屏幕背光亮度值
[0-10] 20
[10-70] 40
[71-150] 100
[151-300] 150
[301-500] 160
[601-750] 180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设备100。如图所示,显示设备100包括:射频(radio frequency,RF)电路110、存储器120、显示单元130、摄像头140、传感器150、音频电路160、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模块170、处理器180、蓝牙模块181、以及电源190等部件。
RF电路110可用于在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可以接收基站的下行数据后交给处理器180处理;可以将上行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RF电路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等器件。
存储器12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及数据。处理器18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20的软件程序或数据,从而执行显示设备100的各种功能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1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存储器120存储有使得显示设备100能运行的操作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中存储器120可以存储操作系统及各种应用程序,还可以存储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述方法的代码。
显示单元13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产生与显示设备100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信号输入,具体地,显示单元130可以包括设置在显示设备100正面的触摸屏131,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例如点击按钮,拖动滚动框等。
显示单元130还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显示设备100的各种菜单的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GUI)。具体地,显示单元130可以包括设置在显示设备100正面的显示屏132。其中显示屏132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发光二极管等形式来配置。显示单元130可以用于显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各种图形用户界面。
其中,触摸屏131可以覆盖在显示屏132之上,也可以将触摸屏131与显示屏132集成而实现显示设备100的输入和输出功能,集成后可以简称触摸显示屏。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单元130可以显示应用程序以及对应的操作步骤。
摄像头140可用于捕获静态图像或视频。物体通过镜头生成光学图像投射到感光元件。感光元件可以是电荷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CMOS)光电晶体管。感光元件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之后将电信号传递给处理器180转换成数字图像信号。
显示设备10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150,比如加速度传感器151、距离传感器152、亮度传感器153、温度传感器154。显示设备100还可配置有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
音频电路160、扬声器161、麦克风162可提供用户与显示设备100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160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电信号,传输到扬声器161,由扬声器161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显示设备100还可配置音量按钮,用于调节声音信号的音量。另一方面,麦克风162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音频电路160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输出至RF电路110以发送给比如另一终端,或者将音频数据输出至存储器120以便进一步处理。本申请实施例中麦克风162可以获取用户的语音。
Wi-Fi属于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显示设备100可以通过Wi-Fi模块170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媒体等,它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
处理器180是显示设备10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终端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20内的软件程序,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20内的数据,执行显示设备1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8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处理器180还可以集成应用处理器和基带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基带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基带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80中。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180可以运行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用户界面显示及触控响应,以及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处理方法。另外,处理器180与显示单元130和摄像头140耦接。
蓝牙模块181,用于通过蓝牙协议来与其他具有蓝牙模块的蓝牙设备进行信息交互。例如,显示设备100可以通过蓝牙模块181与同样具备蓝牙模块的可穿戴电子设备(例如智能手表)建立蓝牙连接,从而进行数据交互。
显示设备100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190(比如电池)。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18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等功能。显示设备100还可配置有电源按钮,用于设备的开机和关机,以及锁屏等功能。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屏屏幕背光亮度调节方法的流程图。该流程图,可由显示屏屏幕背光亮度调节装置(如图1中显示设备A),该装置可通过硬件方式实现,也可通过软件方式实现,还可以通过软件和硬件结合的方式实现。如图1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201:获取第一环境光感数据集合。其中,该第一环境光感数据集合具体可由图1中的环境光感传感器10获取。其中,第一环境光感数据集合中包括第一时间段采集的多个环境光感数据。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可按照设定周期,周期性的去采集环境光感数据,该第一时间段采集的多个环境光感数据可以是设定周期内最近一个周期采集的环境光感数据。
202:对获取到的第一环境光感数据集合中的多个环境光感数据进行降噪处理,得到第二环境光感数据。其中,该第二环境光感数据集合中包括N个降噪后的环境光感数据,N为大于1的整数。
可选的,降噪处理可通过如下过程实现:
选取第一环境光感数据集合中前M个最大值(例如,max1、max2、maxn)和后M个最小值(例如,min1、min2、minn),分别计算出平均最大值(v_max=(max1+max2+maxn)/M)、平均最小值(v_min=(min1+min2+minn)/M)。
遍历该第一环境光感数据集合中,确定该集合中所有介于[maxn,max1]、[min1,minn]的环境光感数据,并对其取平均值,可作为降噪处理的中值(v_avg)。
根据设定的滤波计算长度(K),遍历该第一环境光感数据集合中,获取相邻K/2范围内的环境光感数据,并对介于[v_min,v_max]的环境光感数据进行统计取平均值,将该平均值作为降噪后的环境光感数据。若该范围内的统计结果为空,则将上述v_avg作为降噪后的环境光感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上述降噪处理的过程,可以排除采集过程中其他因素的干扰,减小环境光感数据之间的误差,相较于不对采集到的环境光感数据进行降噪处理,保证了获取到的环境光感数据的准确与平稳,使其后续显示屏的屏幕背光亮度调节效果好。图3示例性示出了降噪前的环境光感数据与降噪后的环境光感数据的曲线比较图。如图所示,图3(a)中由于没有对采集到的环境光感数据进行降噪处理,环境光感数据之间存在较大的波动,从而导致呈现的曲线波动起伏较大,曲线不稳定。图3(b)中对采集到的环境光感数据进行降噪处理,将不稳定的环境光感数据进行处理,从而使呈现的曲线较为稳定。
203:确定上述第二环境光感数据集合的第一分布、第二分布和第三分布。
第二环境光感数据集合中的N个环境光感数据的第一分布,用于表示该N个环境光感数据中,取值小于下限和大于上限的环境光感数据的数量。示例性的,可通过统计获得Icounter和hcounter来表示第一分布,其中,Icounter表示第二环境光感数据集合中,取值小于下限的环境光感数据的数量;hcounter表示第二环境光感数据集合中,取值大于上限的环境光感数据的数量。
其中,所述下限关联于平均值对应的第一光感区间(第一环境光感区间)的下限,所述上限关联于平均值对应的第一光感区间的上限。该平均值为该第二环境光感数据集合中的N个环境光感数据的平均值。示例性的,该第一光感区间是基于该平均值,查询表1而得到的。
可选的,下限与第一光感区间的下限存在的关联关系可包括以下情况:
情况1:下限小于或者等于第一光感区间的下限。例如,假设N个环境光感数据的平均值为60,基于该60查询表1可知第一光感区间为[10,70],则下限可以是10,也可以小于10。
情况2:下限是按照设定的光感抖动参数(a%),在第一光感区间的下限进行上下浮动后得到的。可将第一光感区间的下限进行上下浮动后得到的区间称为低限区间,从该低限区间中取任意一个值作为上述下限。例如,若a=10%,第一光感区间为[10,70],则浮动后得到低限区间[10*(1-10%),10*(1+10%)],即[9,11],可在该低限区间[9,10]之中任意取一个值作为所述下限。
可选的,上限与第一光感区间的上限存在的关联关系可包括以下情况:
情况1:上限是大于(或者等于)第一光感区间的上限。例如,第一光感区间为[10,70],上限可以是70,也可以大于70。
情况2:上限是按照设定的光感抖动参数(a%),在第一光感区间的上限进行上下浮动后得到的。例如,若a=10%,第一光感区间为[10,70],则浮动后得到的高限区间[70*(1-10%),70*(1+10%)],即[69,71]可在高限区间[69,71]之间任意取一个值作为所述上限。
第二环境光感数据集合中的N个环境光感数据的第二分布,用于表示该N个环境光感数据中,取值大于平均值以及小于该平均值的环境光感数据的数量。示例性的,可以将该N个环境光感数据的平均值作为分界线(或称中值线),分别统计该中值线左侧的环境光感数据的数量leftcount(即取值小于或等于平均值的环境光感数据的数量),以及该分界线右侧的环境光感数据的数量rightcount(即取值大于平均值的环境光感数据的数量),从而得到第二分布。所述第二分布可以表明第二环境光感数据集合中的环境光感数据是偏向于中值线的哪一侧。
第二环境光感数据集合中的N个环境光感数据的第三分布,用于表示该N个环境光感数据中,前N/2个环境光感数据中取值大于该平均值的环境光感数据的数量以及后N/2个环境光感数据中取值小于该平均值的环境光感数据的数量。示例性的,该N个环境光感数据中的中间位置的环境光感数据作为分界线(或称中轴线),分别统计该中轴线左侧的取值大于平均值的环境光感数据的数量avg_leftindex_count(即前N/2个环境光感数据中取值大于该平均值的环境光感数据的数量),以及该中轴线右侧的取值小于平均值的环境光感数据的数量avg_rightindex_count(即后N/2个环境光感数据中取值小于该平均值的环境光感数据的数量)。所述第三分布可以表明第二环境光感数据集合中的环境光感数据是偏向于中轴线的哪一侧。
可选的,第二环境光感数据集合中的环境光感数据可以是按照采集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的,在这种排序方式的情况下,当第二环境光感数据集合中的环境光感数据的数量为奇数的情况,″前N/2个环境光感数据″可以理解为″前个环境光感数据″,中间位置的环境光感数据为第/>个环境光感数据,/>表示向上取整。例如,N为奇数的情况下(假设N=9),中间位置的环境光感数据为第5个的环境光感数据。
便于理解,图4示例性示出了环境光感数据的分布说明图。
基于第一光感区间AB的下限A向左浮动a%得到C,向右浮动a%得到D,将区间[C,D]称为低限区间。将该低限区间中的任意一个取值作为参考值,可统计得到第二环境光感数据集合中,取值小于该参考值的环境光感数据的数量(即Icounter)。
基于第一光感区间的AB的上限B向左浮动a%得到E,向右浮动a%得到F将区间[E,F]称为高限区间。该高限区间中的任意一个取值作为参考值,可统计得到第二环境光感数据集合中,大于该取值的环境光感数据的数量(即hcounter)。
稳定区间介于低限区间的上限与高限区间的下限之间,即(D,E)。
中值线404对应于第二环境光感数据集合中的N个环境光感数据的平均值。可基于中值线404,统计中值线404左侧的leftcount(即取值小于平均值的环境光感数据的数量),以及中值线404右侧的rightcount(即取值大于平均值的环境光感数据的数量)。
中轴线405对应第二环境光感数据集合中的N个环境光感数据中的中间位置的环境光感数据。可基于中轴线405,统计中轴线405左侧的avg_leftindex_count(即前N/2个环境光感数据中取值大于该平均值的环境光感数据的数量),以及中轴线405右侧的avg_rightindex_count(即后N/2个环境光感数据中取值小于该平均值的环境光感数据的数量)。
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双中心线(中值线、中轴线),对第二环境光感数据集合中的环境光感数据进行分布统计与趋势变化判断,能够准确判断出环境光感的变化趋势,避免因使用单个环境光感数据确定屏幕背光亮度,导致显示屏的屏幕背光亮度调节不准确的情况。
可选的,在确定该第二环境光感数据集合中的环境光感数据的第一分布之前,还可判断是否需要进行第一分布的确定,若是则执行步骤203,若否,将该第一光感区间作为目标光感区间,则转入206。具体的,若第二环境光感数据集合中,小于该第一光感区间的下限的环境光感数据的个数(min_counter),与大于第一光感区间的上限的环境光感数据的个数(max_counter)的总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光感波动范围阈值(T),则需要确定该第二环境光感数据集合中的环境光感数据的第一分布。
举例来说,设定的光感波动阈值T的个数为10,若min_counter+max_counte>=10,则需要确定该第二环境光感数据集合中的环境光感数据的第一分布;若min_counter+max_counte<10,则将该第一光感区间作为目标光感区间,并转入206。
204:根据上述第一分布、第二分布和第三分布,确定环境光感变化趋势。
可选的,根据该第一分布、第二分布和第三分布,确定环境光感变化趋势,可包括如下情况:
情况1:在该第一分布表明:Lcounter>=hcounter,以及,该第二分布表明:leftcount>=rightcount的情况下,若该第三分布表明:avg_rightindex_count>avg_leftindex_count,则确定环境光感的变化趋势为上升,否则,确定该环境光感的变化趋势为下降。
情况2:在该第一分布表明:hcounte>Lcounter,以及,该第二分布表明:rightcount>leftcount的情况下,若该第三分布表明:avg_rightindex_count>avg_leftindex_count,则确定环境光感的变化趋势为上升,否则,确定该环境光感的变化趋势为下降。
情况3:在该第一分布表明:Lcounter>=hcounte的情况下:若该第二分布表明:Leftcount<rightcount,则表明第二环境光感集合中的环境光感数据位于稳定区间,或者在该第一分布表明:hcounte>Lcounter,若该第二分布表明:rightcount<=leftcount,则也表明第二环境光感集合中的环境光感数据位于稳定区间,其中,稳定区间介于上述的上限和下限之间。
205:根据环境光感变化趋势确定目标光感值,并根据该目标光感值确定对应的目标光感区间。
可选的,不同的环境光感趋势结果对应不同的目标光感值。
具体的,若环境光感的变化趋势为下降,则确定该目标光感值等于第一光感值,该第一光感值小于第一光感区间的下限。可选的,第一光感值满足以下公式:light_min*(1-t%);其中,light_min为第一光感区间的下限,t为第一设定比例,然后以该公式计算得到的目标光感值去查询表1,从而确定目标光感区间。
若该环境光感的变化趋势为上升,则确定目标光感值等于第二光感值,该第二光感值大于第一光感区间的上限。可选的,第二光感值满足以下公式:light_max*(1+j%);其中,light_max为第一光感区间的上限,j为第二设定比例,然后以该公式计算得到的目标光感值去查询表1,从而确定目标光感区间。
在该第一分布表明:Lcounter>=hcounte的情况下:若该第二分布表明:Leftcount<rightcount,则从第二环境光感集合中取值位于稳定区间的环境光感数据中获取目标光感值,或者在该第一分布表明:hcounte>Lcounter,若该第二分布表明:rightcount<=leftcount,的情况下,则从第二环境光感集合中取值位于稳定区间的环境光感数据中获取目标光感值。具体的,确定该第二环境光感集合中取值位于该稳定区间的环境光感数据的平均值;将该稳定区间的环境光感数据的平均值确定为目标光感值,并查询表1,确定目标光感区间。
206:获取与上述目标光感区间对应的目标背光亮度,根据该目标背光亮度,调节显示屏的屏幕背光亮度。
该步骤中,通过查询表1获取该目标光感区间对应的目标背光亮度。举例来说,若确定出环境光感变化趋势为上升,经过计算与查询表1,确定目标光感区间为[71,150],则对应的目标背光亮度为100。
可选的,可按照以下两种方式对显示屏的屏幕背光亮度进行调节:
方式1:按照设定的调整次数(K),确定需要调节的步长,将显示屏的屏幕背光亮度按照该步长调节至目标背光亮度。举例来说,若k=8,显示屏显示的屏幕背光亮度为20,确定目标背光亮度需要设置为100,则通过(100-20)/8确定每次都按照10的步长将屏幕背光亮度为20调节至目标背光亮度100。
方式2:按照预先设定的步长,确定需要调节的次数,将显示屏的屏幕背光亮度按照该次数调节至目标背光亮度。
举例来说,若设定的步长为20,显示屏显示的屏幕背光亮度为20,确定目标背光亮度需要设置为100,则通过(100-20)/20,确定需要调节4次,便可将显示屏的屏幕背光亮度调节至目标背光亮度。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上述方式1或2对显示屏的屏幕背光亮度进行调节,可以使显示屏的屏幕背光亮度变化成线性,避免了瞬间调亮显示屏的屏幕背光亮度或者瞬间调暗显示屏的屏幕背光亮度而引起用户视觉不适。
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对获得的第一环境光感数据集合进行降噪处理,得到第二环境光感数据集合,因此可以消除瞬态波动的环境光感数据对整体趋势判断的影响,从而保证环境光感数据的准确与平稳;又由于基于环境光感的变化趋势,确定目标光感值,根据目标光感值,确定目标光感区间,再基于目标光感区间,确定目标背光亮度并基于该目标背光亮度调节显示屏的屏幕背光亮度,因此可以保证目标背光亮度的准确性;又由于在对环境光感数据进行趋势判断时,是基于第二环境光感数据集合第一分布、第二分布、第三分布,确定环境光感的变化趋势,根据不同的变化趋势结果,相应的确定目标光感值、目标光感区间、目标背光亮度,然后去调节显示屏的屏幕背光亮度,因此使显示屏的屏幕背光亮度变化幅度较小,相较于直接查询环境光强与显示屏亮度的对应关系表,去调节显示屏的屏幕背光亮度更平缓,提高了用户体验。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装置,该装置可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显示屏屏幕背光亮度调节方法的流程。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屏屏幕背光亮度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装置包括:获取模块501、降噪模块502、趋势判断模块503、目标光感区间确定模块504、调节模块505。
获取模块501,被配置为获取第一环境光感数据集合,所述第一环境光感数据集合包括第一时间段采集的多个环境光感数据。
降噪模块502,被配置为对所述第一环境光感数据集合中的所述多个环境光感数据进行降噪处理,得到第二环境光感数据集合,所述第二环境光感数据集合中包括N个降噪后的环境光感数据,N为大于1的整数。
趋势判断模块503,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第二环境光感数据集合中的环境光感数据的第一分布、第二分布和第三分布,根据所述第一分布、所述第二分布和所述第三分布,确定环境光感变化趋势;其中,所述第一分布用于表示取值小于下限和大于上限的环境光感数据的数量,所述第二分布用于表示取值大于平均值以及小于所述平均值的环境光感数据的数量,所述第三分布用于表示前N/2个环境光感数据中取值大于所述平均值的环境光感数据的数量以及后N/2个环境光感数据中取值小于所述平均值的环境光感数据的数量;其中,所述下限关联于所述平均值对应的第一光感区间的下限,所述上限关联于所述平均值对应的第一光感区间的上限,所述平均值为所述第二环境光感数据集合中的N个环境光感数据的平均值。
目标光感区间确定模块504,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环境光感变化趋势确定目标光感值,并根据所述目标光感值确定对应的目标光感区间。
调节模块505,被配置为获取与所述目标光感区间对应的目标背光亮度,根据所述目标背光亮度,调节显示屏的屏幕背光亮度。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装置,能够实现上述显示屏屏幕背光亮度调节方法实施例中的所有方法步骤,且能够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对本实施例中与方法实施例相同的部分及有益效果进行具体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一种显示屏屏幕背光亮度调节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被计算机调用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一种显示屏屏幕背光亮度调节方法。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显示屏屏幕背光亮度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第一环境光感数据集合,所述第一环境光感数据集合包括第一时间段采集的多个环境光感数据;
对所述第一环境光感数据集合中的所述多个环境光感数据进行降噪处理,得到第二环境光感数据集合,所述第二环境光感数据集合中包括N个降噪后的环境光感数据,N为大于1的整数;
确定所述第二环境光感数据集合中的环境光感数据的第一分布、第二分布和第三分布,根据所述第一分布、所述第二分布和所述第三分布,确定环境光感变化趋势;其中,所述第一分布用于表示取值小于下限和大于上限的环境光感数据的数量,所述第二分布用于表示取值大于平均值以及小于所述平均值的环境光感数据的数量,所述第三分布用于表示前N/2个环境光感数据中取值大于所述平均值的环境光感数据的数量以及后N/2个环境光感数据中取值小于所述平均值的环境光感数据的数量;其中,所述下限关联于所述平均值对应的第一光感区间的下限,所述上限关联于所述平均值对应的第一光感区间的上限,所述平均值为所述第二环境光感数据集合中的N个环境光感数据的平均值;
根据所述环境光感变化趋势确定目标光感值,并根据所述目标光感值确定对应的目标光感区间;
获取与所述目标光感区间对应的目标背光亮度,根据所述目标背光亮度,调节显示屏的屏幕背光亮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分布、所述第二分布和所述第三分布,确定环境光感变化趋势,包括:
在所述第一分布表明:取值小于所述下限的环境光感数据的数量,大于或等于取值大于所述上限的环境光感数据的数量,以及,所述第二分布表明:取值小于所述平均值的环境光感数据的数量,大于或等于取值大于所述平均值的环境光感数据的数量的情况下:
若所述第三分布表明:前N/2个环境光感数据中取值大于所述平均值的环境光感数据的数量,大于后N/2个环境光感数据中取值小于所述平均值的环境光感数据的数量,则确定环境光感变化趋势为上升趋势,否则,确定环境光感变化趋势为下降趋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分布、所述第二分布和所述第三分布,确定环境光感变化趋势,包括:
在所述第一分布表明:取值大于所述上限的环境光感数据的数量,大于取值小于所述下限的环境光感数据的数量,以及,所述第二分布表明:取值大于所述平均值的环境光感数据的数量,大于取值小于所述平均值的环境光感数据的数量的情况下:
若所述第三分布表明:前N/2个环境光感数据中取值大于所述平均值的环境光感数据的数量,大于后N/2个环境光感数据中取值小于所述平均值的环境光感数据的数量,则确定环境光感变化趋势为上升趋势,否则,确定环境光感变化趋势为下降趋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变化趋势确定目标光感值,包括:
若所述环境光感的变化趋势为下降,则确定所述目标光感值等于第一光感值,所述第一光感值小于所述第一光感区间的下限;
若所述环境光感的变化趋势为上升,则确定所述目标光感值等于第二光感值,所述第二光感值大于所述第一光感区间的上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感值满足以下公式:
light_min*(1-t%)
其中,light_min为所述第一光感区间的下限,t为第一设定比例;
所述第二光感值满足以下公式:
light_max*(1+j%)
其中,light_max为所述第一光感区间的上限,j为第二设定比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分布表明:取值小于所述下限的环境光感数据的数量,大于或等于取值大于所述上限的环境光感数据的数量的情况下:
若所述第二分布表明:取值小于所述平均值的环境光感数据的数量,小于取值大于所述平均值的环境光感数据,则从所述第二环境光感数据集合中取值位于稳定区间的环境光感数据中获取目标光感值,或者在所述第一分布表明:取值大于所述上限的环境光感数据的数量,大于取值小于所述下限的环境光感数据的数量的情况下:
若所述第二分布表明:取值大于所述平均值的环境光感数据的数量,小于或等于取值小于所述平均值的环境光感数据的数量,则从所述第二环境光感数据集合中取值位于稳定区间的环境光感数据中获取目标光感值,所述稳定区间介于所述上限和所述下限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第二环境光感数据集合中取值位于稳定区间的环境光感数据中获取目标光感值,包括:
确定所述第二环境光感数据集合中取值位于所述稳定区间的环境光感数据的平均值;
将所述稳定区间的环境光感数据的平均值确定为所述目标光感值。
8.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第二环境光感数据集合中的环境光感数据的第一分布之前,还包括:
若所述第二环境光感数据集合中,小于所述第一光感区间的下限的环境光感数据的个数,与大于所述第一光感区间的上限的环境光感数据的个数的总数量,大于或等于预设的光感波动范围阈值,则确定所述第二环境光感数据集合中的环境光感数据的第一分布。
9.一种显示屏屏幕背光亮度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第一环境光感数据集合,所述第一环境光感数据集合包括第一时间段采集的多个环境光感数据;
降噪模块,被配置为对所述第一环境光感数据集合中的所述多个环境光感数据进行降噪处理,得到第二环境光感数据集合,所述第二环境光感数据集合中包括N个降噪后的环境光感数据,N为大于1的整数;
趋势判断模块,被配置为确定所述第二环境光感数据集合中的环境光感数据的第一分布、第二分布和第三分布,根据所述第一分布、所述第二分布和所述第三分布,确定环境光感变化趋势;其中,所述第一分布用于表示取值小于下限和大于上限的环境光感数据的数量,所述第二分布用于表示取值大于平均值以及小于所述平均值的环境光感数据的数量,所述第三分布用于表示前N/2个环境光感数据中取值大于所述平均值的环境光感数据的数量以及后N/2个环境光感数据中取值小于所述平均值的环境光感数据的数量;其中,所述下限关联于所述平均值对应的第一光感区间的下限,所述上限关联于所述平均值对应的第一光感区间的上限,所述平均值为所述第二环境光感数据集合中的N个环境光感数据的平均值;
目标光感区间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环境光感变化趋势确定目标光感值,并根据所述目标光感值确定对应的目标光感区间;
调节模块,被配置为获取与所述目标光感区间对应的目标背光亮度,根据所述目标背光亮度,调节显示屏的屏幕背光亮度。
10.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显示屏;
所述存储器,被配置为存储计算机指令;
所述显示屏,被配置为显示用户界面;
所述处理器与所述显示屏通信,被配置为:
获取第一环境光感数据集合,所述第一环境光感数据集合包括第一时间段采集的多个环境光感数据;
对所述第一环境光感数据集合中的所述多个环境光感数据进行降噪处理,得到第二环境光感数据集合,所述第二环境光感数据集合中包括N个降噪后的环境光感数据,N为大于1的整数;
确定所述第二环境光感数据集合中的环境光感数据的第一分布、第二分布和第三分布,根据所述第一分布、所述第二分布和所述第三分布,确定环境光感变化趋势;其中,所述第一分布用于表示取值小于下限和大于上限的环境光感数据的数量,所述第二分布用于表示取值大于平均值以及小于所述平均值的环境光感数据的数量,所述第三分布用于表示前N/2个环境光感数据中取值大于所述平均值的环境光感数据的数量以及后N/2个环境光感数据中取值小于所述平均值的环境光感数据的数量;其中,所述下限关联于所述平均值对应的第一光感区间的下限,所述上限关联于所述平均值对应的第一光感区间的上限,所述平均值为所述第二环境光感数据集合中的N个环境光感数据的平均值;
根据所述环境光感变化趋势确定目标光感值,并根据所述目标光感值确定对应的目标光感区间;
获取与所述目标光感区间对应的目标背光亮度,根据所述目标背光亮度,调节所述显示屏的屏幕背光亮度。
CN202210480785.1A 2022-04-27 2022-04-27 一种显示屏屏幕背光亮度调节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48638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80785.1A CN114863884B (zh) 2022-04-27 2022-04-27 一种显示屏屏幕背光亮度调节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80785.1A CN114863884B (zh) 2022-04-27 2022-04-27 一种显示屏屏幕背光亮度调节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63884A CN114863884A (zh) 2022-08-05
CN114863884B true CN114863884B (zh) 2024-04-02

Family

ID=826356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80785.1A Active CN114863884B (zh) 2022-04-27 2022-04-27 一种显示屏屏幕背光亮度调节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63884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54954A (zh) * 2020-07-10 2020-10-09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屏幕亮度调节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539192A (zh) * 2020-04-21 2021-10-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环境光检测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1258950A1 (zh) * 2020-06-22 2021-12-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亮度调节方法及终端、存储介质
CN114283753A (zh) * 2022-01-04 2022-04-05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设备及屏幕背光亮度的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39192A (zh) * 2020-04-21 2021-10-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环境光检测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1258950A1 (zh) * 2020-06-22 2021-12-3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亮度调节方法及终端、存储介质
CN111754954A (zh) * 2020-07-10 2020-10-09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屏幕亮度调节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4283753A (zh) * 2022-01-04 2022-04-05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设备及屏幕背光亮度的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BH1750的LCD屏幕亮度自动调节设计与实现;刘燮;吴苏晨;王瑞林;;硅谷;20130708(第13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63884A (zh) 2022-08-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07125B (zh) 一种图像采集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7613191B (zh) 一种拍照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9591235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image taking brightness control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US10609355B2 (en) Dynamically adjusting sampling of a real-time depth map
WO2018171493A1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8234894B (zh) 一种曝光调整方法及终端设备
WO2017084295A1 (zh) 自动对焦方法及装置
CN111176602B (zh) 图片显示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智能设备
CN111092748B (zh) 物联网设备的告警规则设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462745B (zh) 一种白平衡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682053A (zh) 控制广播频率的方法、装置、蓝牙设备及终端
CN110213484B (zh) 一种拍照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265639B2 (en) Method for earbud switching, wearable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1598944A (zh) 显示屏校准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863884B (zh) 一种显示屏屏幕背光亮度调节方法及装置
CN110740270B (zh) 摄像头的调节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930372B (zh) 一种图像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131612B (zh) 屏幕色温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08536272B (zh) 一种调整应用程序帧率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1314639A (zh) 一种视频录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22267978A1 (zh) 一种背光值调节方法、处理器、显示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3038019B (zh) 相机调节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473110B (zh) 一种镜头检测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2203022B (zh) 一种电致变色控制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05205B (zh) 图像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