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59502A - 光学镜头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光学镜头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859502A CN114859502A CN202110153711.2A CN202110153711A CN114859502A CN 114859502 A CN114859502 A CN 114859502A CN 202110153711 A CN202110153711 A CN 202110153711A CN 114859502 A CN114859502 A CN 11485950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ens
- optical
- optical lens
- concave
- convex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89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1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5
- 230000002829 re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6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4907 flux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5499 meniscu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026 adhesive bo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3312 flour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39 hyd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304 visual acu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01000009310 astigmatism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438 eyesigh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44991 metal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4706 metal ox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961 part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747 pupi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728 strength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313 weake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ive or more lens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5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employing a special optical element
- G02B13/006—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employing a special optical element at least one element being a compound optical element, e.g. cemented element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6—Panoramic objectives; So-called "sky lenses" including panoramic objectives having reflecting surfac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18—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with lenses having one or more non-spherical faces, e.g. for reducing geometrical aberr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学镜头和包括该光学镜头的电子设备。该光学镜头沿着光轴从第一侧至第二侧依序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其第一侧面为凹面,第二侧面为凹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其第一侧面为凹面,第二侧面为凸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其第一侧面为凸面,第二侧面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其第一侧面为凹面;以及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其第一侧面为凸面。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学元件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光学镜头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汽车辅助驾驶系统的高速发展,车载镜头作为汽车辅助驾驶系统获取外界信息或者向外界传递信息的工具,在汽车驾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传统上,为了使车载镜头具有更高的成像质量,镜头生产商往往会选择增加透镜的片数。但是,目前车载镜头的应用范围较广,越来越多的用户希望车载镜头整体尺寸可以较小以便于安装,增加透镜片数严重限制了镜头小型化的发展趋势。
目前镜头可在如车门底部,汽车后视镜等环境下应用,而在该环境下应用的镜头,当倾斜角度较大时,会导致远端光照度不足。此外,目前在这些环境下使用的镜头还存在解像力不足或视场角不够广等问题,导致在一些情况下镜头不能正常使用。与此同时,市场上对在特定环境下应用的车载镜头还具有能够较好地识别不同颜色的物体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光学镜头,该光学镜头沿光轴从第一侧到第二侧依序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其第一侧面为凹面,第二侧面为凹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其第一侧面为凹面,第二侧面为凸面;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其第一侧面为凸面,第二侧面为凸面;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其第一侧面为凹面;以及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其第一侧面为凸面。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四透镜的第二侧面为凸面。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四透镜的第二侧面为凹面。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五透镜的第二侧面为凹面。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五透镜的第二侧面为凸面。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胶合形成胶合透镜。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第一侧面的中心至光学镜头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TL、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以及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对应的像高H可满足:TTL/H/FOV≤0.05。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对应的第一透镜的第一侧面的最大通光口径D以及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对应的像高H可满足:D/H/FOV≤0.04。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第一侧面的中心至光学镜头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TL与光学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可满足:TTL/F≤7。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与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F4可满足:|F3/F4|≤3。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d3与第一透镜的第一侧面的中心至光学镜头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TL可满足:0.05≤d3/TTL≤0.6。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第一侧面的中心至第五透镜的第二侧面的中心在光轴上的距离TL与第二透镜的第二侧面的中心至第三透镜的第一侧面的中心在光轴上的距离d4可满足:TL/d4≥4。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第一侧面的曲率半径R1与光学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可满足:|R1/F|≤12。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与光学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可满足:|F5/F|≤8。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透镜的第一侧面的曲率半径R3、第二透镜的第二侧面的曲率半径R4以及光学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可满足:|F/R3|+|F/R4|≤5。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三透镜的第二侧面的曲率半径R7与光学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可满足:|R7/F|≤4。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三透镜的第一侧面的曲率半径R6与第三透镜的第二侧面的曲率半径R7可满足:|R6/R7|≥1。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与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对应的第一透镜的第一侧面的最大通光口径D可满足:F/D≤2。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第一侧面的曲率半径R1与第一透镜的第二侧面的曲率半径R2可满足:R1/R2<0。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透镜的第一侧面的曲率半径R3与第二透镜的第二侧面的曲率半径R4可满足:R3/R4≤4.5。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第二侧面的曲率半径R2与第二透镜的第一侧面的曲率半径R3可满足:|(R2+R3)/(R2-R3)|≤2.5。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2与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可满足:|F2/F3|≥1.5。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四透镜的第二侧面的曲率半径R8与第五透镜的第一侧面的曲率半径R9可满足:|(R8+R9)/(R8-R9)|≤3。
本申请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光学镜头。该光学镜头沿光轴由第一侧至第二侧依序包括: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以及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第一透镜的第一侧面的中心至光学镜头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TL与光学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可满足:TTL/F≤7。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第一侧面为凹面,第二侧面为凹面。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透镜的第一侧面为凹面,第二侧面为凸面。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三透镜的第一侧面为凸面,第二侧面为凸面。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四透镜的第一侧面为凹面,第二侧面为凸面。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四透镜的第一侧面为凹面,第二侧面为凹面。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五透镜的第一侧面为凸面,第二侧面为凹面。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五透镜的第一侧面为凸面,第二侧面为凸面。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胶合形成胶合透镜。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第一侧面的中心至光学镜头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TL、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以及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对应的像高H可满足:TTL/H/FOV≤0.05。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对应的第一透镜的第一侧面的最大通光口径D以及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对应的像高H可满足:D/H/FOV≤0.04。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与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F4可满足:|F3/F4|≤3。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d3与第一透镜的第一侧面的中心至光学镜头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TTL可满足:0.05≤d3/TTL≤0.6。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第一侧面的中心至第五透镜的第二侧面的中心在光轴上的距离TL与第二透镜的第二侧面的中心至第三透镜的第一侧面的中心在光轴上的距离d4可满足:TL/d4≥4。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第一侧面的曲率半径R1与光学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可满足:|R1/F|≤12。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与光学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可满足:|F5/F|≤8。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透镜的第一侧面的曲率半径R3、第二透镜的第二侧面的曲率半径R4以及光学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可满足:|F/R3|+|F/R4|≤5。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三透镜的第二侧面的曲率半径R7与光学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可满足:|R7/F|≤4。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三透镜的第一侧面的曲率半径R6与第三透镜的第二侧面的曲率半径R7可满足:|R6/R7|≥1。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与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对应的第一透镜的第一侧面的最大通光口径D可满足:F/D≤2。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第一侧面的曲率半径R1与第一透镜的第二侧面的曲率半径R2可满足:R1/R2<0。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透镜的第一侧面的曲率半径R3与第二透镜的第二侧面的曲率半径R4可满足:R3/R4≤4.5。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的第二侧面的曲率半径R2与第二透镜的第一侧面的曲率半径R3可满足:|(R2+R3)/(R2-R3)|≤2.5。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2与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可满足:|F2/F3|≥1.5。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四透镜的第二侧面的曲率半径R8与第五透镜的第一侧面的曲率半径R9可满足:|(R8+R9)/(R8-R9)|≤3。
本申请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根据本申请提供的光学镜头。
本申请采用了五片透镜,通过优化设置各透镜的形状、光焦度等,使光学镜头具有小型化、高解像、小色差、大通光量、大视场角、低成本、高成像品质等至少一个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通过以下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本实用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
图1为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2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3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4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5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6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7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8为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8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应理解,这些详细说明只是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而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在说明书全文中,相同的附图标号指代相同的元件。表述“和/或”包括相关联的所列项目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和全部组合。
应注意,在本说明书中,第一、第二、第三等的表述仅用于将一个特征与另一个特征区分开来,而不表示对特征的任何限制。因此,在不背离本申请的教导的情况下,下文中讨论的第一透镜也可被称作第二透镜或第三透镜。
在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已稍微夸大了透镜的厚度、尺寸和形状。具体来讲,附图中所示的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通过示例的方式示出。即,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不限于附图中示出的球面或非球面的形状。附图仅为示例而并非严格按比例绘制。
在本文中,近轴区域是指光轴附近的区域。若透镜表面为凸面且未界定该凸面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表面至少于近轴区域为凸面;若透镜表面为凹面且未界定该凹面位置时,则表示该透镜表面至少于近轴区域为凹面。每个透镜最靠近第一侧的表面称为该透镜的第一侧面,每个透镜最靠近成第二侧的表面称为该透镜的第二侧面,其中,当该光学镜头用于成像时,第一侧可为物侧,第二侧可为像侧;当该光学镜头用于投影时,第一侧可为成像侧,第二侧可为像源侧。
还应理解的是,用语“包括”、“包括有”、“具有”、“包含”和/或“包含有”,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表示存在所陈述的特征、元件和/或部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有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此外,当诸如“...中的至少一个”的表述出现在所列特征的列表之后时,修饰整个所列特征,而不是修饰列表中的单独元件。此外,当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时,使用“可”表示“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并且,用语“示例性的”旨在指代示例或举例说明。
除非另外限定,否则本文中使用的所有用语(包括技术用语和科学用语)均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通常理解相同的含义。还应理解的是,用语(例如在常用词典中定义的用语)应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将不被以理想化或过度形式化意义解释,除非本文中明确如此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以下对本申请的特征、原理和其它方面进行详细描述。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包括例如五片具有光焦度的透镜,即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这五片透镜沿着光轴从第一侧至第二侧依序排列。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光学镜头还可进一步包括设置于第二侧的感光元件。可选地,设置于第二侧的感光元件可以是感光耦合元件(CCD)或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元件(CMOS)。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第一透镜可具有凹凹面型。当该光学镜头用于成像时,第一透镜的这种光焦度和面型设置,有利于将大角度光线会聚后传递至第二透镜,以降低镜头的敏感性。当该光学镜头用于投影时,第一透镜的这种光焦度和面型设置,有利于增大镜头的投影范围,有利于在镜头结构紧凑的基础上补偿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产生的像差,提高镜头分辨率。优选地,第一透镜可具有较高的阿贝数,例如第一透镜的阿贝数可大于或等于50,这样有利于减弱镜头整体的色差。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二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第二透镜可具有凹凸面型。当该光学镜头用于成像时,第二透镜的这种光焦度和面型设置,有利于进一步会聚经第一透镜传递的光线,有利于增加通光量,提升照度。当该光学镜头用于投影时,第二透镜的这种光焦度和面型设置,有利于增加由第三透镜传递的光线角度,提升照度。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三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第三透镜可具有凸凸面型。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四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第四透镜可具有凹凸面型或凹凹面型。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五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第五透镜可具有凸凹面型或凸凸面型。当该光学镜头用于成像时,第五透镜的这种光焦度和面型设置,有利于镜头收集更多的光线进入后方光学系统以增加通光量,有利于实现较高的成像质量。优选地,第五透镜可选用高折射率材料,以补偿镜头的轴上像差,提高成像质量,例如第五透镜的折射率可大于1.65。当该光学镜头用于投影时,第五透镜的这种光焦度和面型设置,有利于镜头收集光线,有利于减小第一透镜至第四透镜的镜片口径,有利于收集更多的光线进入后方光学系统以增加光通量,有利于实现较高的投影效果。优选地,第五透镜可选用高折射率材料,以补偿镜头的轴上像差,提高成像质量,例如第五透镜的折射率可大于1.65。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光学镜头可满足:TTL/H/FOV≤0.05,其中,TTL是第一透镜的第一侧面的中心至光学镜头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FOV是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H是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对应的像高。更具体地,TTL、H和FOV进一步可满足:TTL/H/FOV≤0.035。满足TTL/H/FOV≤0.05,有利于在保证镜头的视场角和像高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有效地限制镜头的长度,实现镜头小型化。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光学镜头可满足:D/H/FOV≤0.04,其中,FOV是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D是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对应的第一透镜的第一侧面的最大通光口径,H是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对应的像高。更具体地,D、H和FOV进一步可满足:D/H/FOV≤0.03。满足D/H/FOV≤0.04,有利于在保证镜头的视场角和像高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减小前端口径,可以实现小型化。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光学镜头可满足:TTL/F≤7,其中,TTL是第一透镜的第一侧面的中心至光学镜头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F是光学镜头的总有效焦距。更具体地,TTL和F进一步可满足:TTL/F≤6。满足TTL/F≤7,有利于保证镜头小型化。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光学镜头可满足:|F3/F4|≤3,其中,F3是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4是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更具体地,F3和F4进一步可满足:|F3/F4|≤2。满足|F3/F4|≤3,有助于光线平缓过渡,有利于矫正色差,提升像质,可以有效改善镜头热补偿。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光学镜头可满足:0.05≤d3/TTL≤0.6,其中,d3是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中心厚度,TTL是第一透镜的第一侧面的中心至光学镜头的成像面在光轴上的距离。更具体地,d3和TTL进一步可满足:0.1≤d3/TTL≤0.45。满足0.05≤d3/TTL≤0.6,可有效控制第二透镜中心厚度d3占光学镜头总长度TTL的比例,满足d3/TTL≥0.05,有利于使镜头的周边光线与中心光线存有光程差,有利于减少镜头敏感性,有利于矫正镜头前端产生的像差,提高成像质量;满足d3/TTL≤0.6,有利于实现镜头小型化。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光学镜头可满足:TL/d4≥4,其中,TL是第一透镜的第一侧面的中心至第五透镜的第二侧面的中心在光轴上的距离,d4是第二透镜的第二侧面的中心至第三透镜的第一侧面的中心在光轴上的距离。更具体地,TL和d4进一步可满足:TL/d4≥6。满足TL/d4≥4,有利于使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在光轴上的间距较小,光线可以在第二透镜和第三透镜之间快速过渡,从而有利于降低镜头敏感性,有助于提升组装良率。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光学镜头可满足:|R1/F|≤12,其中,R1是第一透镜的第一侧面的曲率半径,F是光学镜头的总有效焦距。更具体地,R1和F进一步可满足:|R1/F|≤10。满足|R1/F|≤12,可以在光学镜头的总有效焦距一定情况下,使得第一透镜的第一侧面的弯曲程度较大,这样有助于增大镜头视场角,有利于减小镜头体积,实现镜头小型化。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光学镜头可满足:|F5/F|≤8,其中,F5是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是光学镜头的总有效焦距。更具体地,F5和F进一步可满足:|F5/F|≤6。满足|F5/F|≤8,可以在光学镜头的总有效焦距一定情况下,使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较小,这样有利于第五透镜收集光线,保证镜头的通光量。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光学镜头可满足:|F/R3|+|F/R4|≤5,其中,R3是第二透镜的第一侧面的曲率半径,R4是第二透镜的第二侧面的曲率半径,F是光学镜头的总有效焦距。更具体地,F、R3和R4进一步可满足:|F/R3|+|F/R4|≤4。满足|F/R3|+|F/R4|≤5,有利于控制第二透镜的表面曲率,保证第二透镜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的曲率较缓,可以有效修正像散以提升成像质量。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光学镜头可满足:|R7/F|≤4,其中,R7是第三透镜的第二侧面的曲率半径,F是光学镜头的总有效焦距。更具体地,R7和F进一步可满足:|R7/F|≤2.5。满足|R7/F|≤4,可以控制第三透镜的第二侧面(也为第四透镜的第一侧面)的曲率,使第三透镜的第二侧面的弯曲程度较大,有利于强化由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胶合形成的胶合透镜的光程差补偿作用,可修正镜头的像差,提升成像品质。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光学镜头可满足:|R6/R7|≥1,其中,R6是第三透镜的第一侧面的曲率半径,R7是第三透镜的第二侧面的曲率半径。更具体地,R6和R7进一步可满足:|R6/R7|≥1.3。满足|R6/R7|≥1,可以使第三透镜的第一侧面的曲率半径较第二侧面的曲率半径更加平缓,有利于弥补不同波段光线的光程差,可有效矫正高阶像差,减小色差,提高成像质量。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光学镜头可满足:F/D≤2,其中,F是光学镜头的总有效焦距,D是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对应的第一透镜的第一侧面的最大通光口径。更具体地,F和D进一步可满足:0.25≤F/D≤1.5。当该光学镜头用于成像时,满足F/D≤2,有利于在实现小型化的基础上,使镜头具有较大的通光口径,使光线充分进入镜头,保证镜头实现高光通量。当该光学镜头用于投影时,满足F/D≤2,可以使镜头具有较大的通光口径,有利于光线从大角度方向出射,有利于增大视场角,同时有利于保证高通光量。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光学镜头可满足:R1/R2<0,其中,R1是第一透镜的第一侧面的曲率半径,R2是第一透镜的第二侧面的曲率半径。更具体地,R1和R2进一步可满足:-8≤R1/R2≤-0.1。当该光学镜头用于成像时,满足R1/R2<0,有利于收聚大角度入射光线,有利于提升解像,有利于实现小型化。当该光学镜头用于投影时,满足R1/R2<0,有利于扩大光线角度,保证大角度光线从第一透镜出射,有利于提升解像,有利于实现小型化。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光学镜头可满足:R3/R4≤4.5,其中,R3是第二透镜的第一侧面的曲率半径,R4是第二透镜的第二侧面的曲率半径。更具体地,R3和R4进一步可满足:R3/R4≤3.5。当该光学镜头用于成像时,满足R3/R4≤4.5,有利于汇聚光线至后方光学系统,有利于减小镜头敏感性。当该光学镜头用于投影时,满足R3/R4≤4.5,有利于扩大光线角度,有利于减小镜头敏感性。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光学镜头可满足:|(R2+R3)/(R2-R3)|≤2.5,其中,R2是第一透镜的第二侧面的曲率半径,R3是第二透镜的第一侧面的曲率半径。更具体地,R2和R3进一步可满足:|(R2+R3)/(R2-R3)|≤2。当该光学镜头用于成像时,满足|(R2+R3)/(R2-R3)|≤2.5,既可以在视场入射光线角度不变前提下,使第二透镜尽可能多地收集经过第一透镜的光线,保证镜头通光量,又可以降低镜头敏感性。当该光学镜头用于投影时,满足|(R2+R3)/(R2-R3)|≤2.5,可以在镜头视场角不变的前提下,光线经过第二透镜扩散后再经第一透镜稍加压缩,使光线到达第一透镜的角度减小,有利于降低镜头敏感性。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光学镜头可满足:|F2/F3|≥1.5,其中,F2是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3是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更具体地,F2和F3进一步可满足:|F2/F3|≥1.8。当该光学镜头用于成像时,满足|F2/F3|≥1.5,有利于会聚第二透镜传递的光线,有利于校正像差,减小色差,提高成像质量。当该光学镜头用于投影时,满足|F2/F3|≥1.5,有利于扩散第三透镜传递的光线,有利于校正像差,减小色差,提高成像质量。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光学镜头可满足:|(R8+R9)/(R8-R9)|≤3,其中,R8是第四透镜的第二侧面的曲率半径,R9是第五透镜的第一侧面的曲率半径。更具体地,R8和R9进一步可满足:|(R8+R9)/(R8-R9)|≤2.5。当该光学镜头用于成像时,满足|(R8+R9)/(R8-R9)|≤3,可以将经过第四透镜的第二侧面的大角度光线汇聚至第五透镜的第一侧面,可以较大程度地收集光线,提高通光量,同时可以通过调制光线实现像面的照度均匀,提升相对照度。当该光学镜头用于投影时,满足|(R8+R9)/(R8-R9)|≤3,可以使光线从光源出射后,经过第五透镜的第一侧面发散,使得第四透镜的第二侧面可承接较大角度光线,进而使更多的光线进入镜头,提高通光量,同时可以通过调制光线实现像面的照度均匀。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光学镜头可满足:tanθ≤0.075,其中,θ是光学镜头匹配的芯片表的出射角度。更具体地,进一步可满足:tanθ≤0.065。满足tanθ≤0.075,有利于控制芯片面的出射光线角度,使更多的光线射入光学镜头,有利于增加像面的均匀性。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申请的光学镜头可满足:Vd1≥50,其中,Vd1是第一透镜的阿贝数。更具体地,Vd1进一步可满足:Vd1≥55。满足Vd1≥50,有助于减弱镜头整体的色差。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之间可设置有用于限制光束的光阑以进一步提高光学镜头的成像质量或投影质量。将光阑设置在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之间,有利于减小镜头整体色差,有利于有效收束光学镜头内的光线,减小光学镜头整体的镜片口径,降低镜头的组立敏感度。将光阑设置在镜头的大致中心区域,使得镜头整体以光阑位置大致呈对称排布,有利于使光阑前后区域产生的像差对称,进而可以使前后区域产生的像差相互平衡以有效降低镜头整体的像差,有利于提升镜头解像能力。在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光阑可设置在第二透镜的第二侧面的附近处,或设置在第三透镜的第一侧面的附近处。然而,应注意,此处公开的光阑的位置仅是示例而非限制;在替代的实施方式中,也可根据实际需要将光阑设置在其他位置。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需要,本申请的光学镜头还可包括设置在第二侧的滤光片和/或保护玻璃,以对具有不同波长的光线进行过滤,并防止光学镜头的第二侧方元件(例如,芯片)损坏。
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胶合透镜可用于最大限度地减少色差或消除色差。在光学镜头中使用胶合透镜能够改善像质、减少光能量的反射损失,从而实现高解像,提升镜头成像的清晰度。另外,胶合透镜的使用还可简化镜头制造过程中的装配程序。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可胶合形成胶合透镜。具有正光焦度且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凸面的第三透镜与具有负光焦度且物侧面为凹面的第四透镜胶合,有利于校正光学镜头的各类像差,有利于使光学镜头的结构紧凑,减小光学镜头的尺寸,降低各透镜的配合敏感度,提高分辨率,优化畸变、CRA等光学性能。当该光学镜头用于成像时,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与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胶合,可以将第二透镜传递的光线进一步汇聚后再过渡至后方,其中,胶合透镜中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可具有较低折射率,胶合透镜中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可具有较高折射率,以达到消除色差的目的。当该光学镜头用于投影时,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与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胶合,可以将第五透镜传递的光线进一步汇聚后再过渡到后方。其中,胶合透镜中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可具有较低折射率,胶合透镜中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可具有较高折射率,以达到消除色差的目的。当然,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也可以不胶合,这样有利于提高解像能力。
上述透镜间采用胶合方式具有以下优点中的至少一个:减少自身色差,降低公差敏感度,通过残留的部分色差以平衡系统的整体色差;减小两个透镜之间的间隔距离,从而减小系统总长;减少透镜之间的组立部件,从而减少工序,降低成本;降低透镜单元因在组立过程中产生的倾斜/偏芯等公差敏感度问题,提高生产良率;减少透镜间反射引起光量损失,提升照度;可以进一步减小场曲,矫正系统的轴外点像差。这样的胶合设计分担了系统的整体色差校正,有效校正像差,以提高解像力,且使得光学系统整体紧凑,满足小型化要求。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可为非球面透镜;第二透镜和第五透镜可为球面透镜。或者,第一透镜至第五透镜均可为球面透镜或非球面透镜。本申请并不具体限定球面透镜和非球面透镜的具体数量,在重点体现成像质量时,可以增加非球面透镜的数量。特别地,为了提高光学系统的解像质量,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可均为非球面透镜。非球面透镜的特点是:从透镜中心到周边曲率是连续变化的。与从透镜中心到周边有恒定曲率的球面透镜不同,非球面透镜具有更佳的曲率半径特性,具有改善歪曲像差及改善像散像差的优点。采用非球面透镜后,能够尽可能地消除在成像的时候出现的像差,从而提升镜头的成像质量。非球面透镜的设置有助于校正系统像差,提升解像力。
根据本申请的上述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通过各透镜形状和光焦度的合理设置,在仅使用5片透镜的情况下,实现光学镜头具有高解像、小色差、小型化、大视场、大通光量、低成本以及良好的成像质量等至少一个有益效果。该光学镜头的光瞳直径较大,有利于获得较高的通光量,可以使镜头达到明亮的光照效果。该镜头可平衡镜头中的大多数像差,有利于使不同波段的光斑同时汇聚到焦点位置,实现较好的色差校正能力。同时该光学镜头还有利于大幅缩减小该光学镜头的总长度,实现镜头小型化,便于在一些特殊领域中实现有限空间的装配。
根据本申请的上述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可用作投影镜头使用。该光学镜头用作投影镜头使用时,可以使芯片入射至镜头的光线角度较小,满足物方远心设计,以保证投影镜头可以收集尽量多的通光量。该光学镜头用作投影镜头使用时,例如配合智能汽车实现警示及迎宾作用的投影镜头,可实现定焦投影和/或倾斜投影,可使投影距离大于或等于0.7m,实现小型化远距离投影。通过对投影镜头的倾斜放置,可实现倾斜投影,通过对图像模块预先的畸变矫正,可抵消图像投影至目标物时产生的畸变。
通过设置胶合透镜,分担系统的整体色差校正,既有利于校正系统像差,提高系统解像质量,减少配合敏感问题,又有利于使得光学系统结构整体紧凑,满足小型化要求。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和第五透镜可均为玻璃透镜。用玻璃制成的光学透镜可抑制光学镜头后焦随温度变化的偏移,以提高系统稳定性。同时采用玻璃材质可避免因使用环境中高、低温温度变化造成的镜头成像模糊,影响到镜头的正常使用。具体地,在重点关注解像质量和信赖性时,第一透镜至第五透镜可均为玻璃非球面镜片。当然在温度稳定性要求较低的应用场合中,光学镜头中的第一透镜至第五透镜也可均由塑料制成。用塑料制作光学透镜,可有效减小制作成本。当然,光学镜头中的第一透镜至第五透镜也可由塑料和玻璃搭配制成。
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未背离本申请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可改变构成镜头的透镜数量,来获得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各个结果和优点。例如,虽然在实施方式中以五片透镜为例进行了描述,但是该光学镜头不限于包括五片透镜。如果需要,该光学镜头还可包括其它数量的透镜。下面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可适用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的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以下参照图1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光学镜头。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光学镜头沿着光轴由第一侧至第二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和第五透镜L5。
第一透镜L1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双凹透镜,其第一侧面S1为凹面,第二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L2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凹凸透镜,其第一侧面S3为凹面,第二侧面S4为凸面。第三透镜L3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双凸透镜,其第一侧面S6为凸面,第二侧面S7为凸面。第四透镜L4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凹凸透镜,其第一侧面S7为凹面,第二侧面S8为凸面。第五透镜L5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凸凹透镜,其第一侧面S9为凸面,第二侧面S10为凹面。第三透镜L3和第四透镜L4可胶合组成胶合透镜。
光学镜头还可包括光阑STO,光阑STO可设置在第二透镜L2与第三透镜L3之间,以提高成像质量。例如,光阑STO可设置在第二透镜L2与第三透镜L3之间靠近第二透镜L2的第二侧面S4的位置处。
在本示例中,当该光学镜头用于成像时,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0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上。当该光学镜头用于投影时,来自像源面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0至S1并最终投射至空间中的目标物体(未示出)上。
表1示出了实施例1的光学镜头的各透镜的曲率半径R、厚度/距离d(应理解,S1所在行的厚度/距离d为第一透镜L1的中心厚度d1,S2所在行的厚度/距离d为第一透镜L1与第二透镜L2之间的间隔距离d2,以此类推)、折射率Nd以及阿贝数Vd。
表1
实施例2
以下参照图2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2的光学镜头。图2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2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2所示,光学镜头沿着光轴由第一侧至第二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和第五透镜L5。
第一透镜L1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双凹透镜,其第一侧面S1为凹面,第二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L2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凹凸透镜,其第一侧面S3为凹面,第二侧面S4为凸面。第三透镜L3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双凸透镜,其第一侧面S6为凸面,第二侧面S7为凸面。第四透镜L4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凹凸透镜,其第一侧面S7为凹面,第二侧面S8为凸面。第五透镜L5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凸凹透镜,其第一侧面S9为凸面,第二侧面S10为凹面。第三透镜L3和第四透镜L4可胶合组成胶合透镜。
光学镜头还可包括光阑STO,光阑STO可设置在第二透镜L2与第三透镜L3之间,以提高成像质量。例如,光阑STO可设置在第二透镜L2与第三透镜L3之间靠近第二透镜L2的第二侧面S4的位置处。
在本示例中,当该光学镜头用于成像时,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0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上。当该光学镜头用于投影时,来自像源面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0至S1并最终投射至空间中的目标物体(未示出)上。
表2示出了实施例2的光学镜头的各透镜的曲率半径R、厚度/距离d、折射率Nd以及阿贝数Vd。
表2
实施例3
以下参照图3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3的光学镜头。图3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3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3所示,光学镜头沿着光轴由第一侧至第二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和第五透镜L5。
第一透镜L1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双凹透镜,其第一侧面S1为凹面,第二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L2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凹凸透镜,其第一侧面S3为凹面,第二侧面S4为凸面。第三透镜L3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双凸透镜,其第一侧面S6为凸面,第二侧面S7为凸面。第四透镜L4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凹凸透镜,其第一侧面S7为凹面,第二侧面S8为凸面。第五透镜L5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凸凹透镜,其第一侧面S9为凸面,第二侧面S10为凹面。第三透镜L3和第四透镜L4可胶合组成胶合透镜。
光学镜头还可包括光阑STO,光阑STO可设置在第二透镜L2与第三透镜L3之间,以提高成像质量。例如,光阑STO可设置在第二透镜L2与第三透镜L3之间靠近第二透镜L2的第二侧面S4的位置处。
在本示例中,当该光学镜头用于成像时,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0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上。当该光学镜头用于投影时,来自像源面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0至S1并最终投射至空间中的目标物体(未示出)上。
表3示出了实施例3的光学镜头的各透镜的曲率半径R、厚度/距离d、折射率Nd以及阿贝数Vd。
表3
实施例4
以下参照图4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4的光学镜头。图4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4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4所示,光学镜头沿着光轴由第一侧至第二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和第五透镜L5。
第一透镜L1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双凹透镜,其第一侧面S1为凹面,第二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L2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凹凸透镜,其第一侧面S3为凹面,第二侧面S4为凸面。第三透镜L3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双凸透镜,其第一侧面S6为凸面,第二侧面S7为凸面。第四透镜L4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凹凸透镜,其第一侧面S7为凹面,第二侧面S8为凸面。第五透镜L5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凸凹透镜,其第一侧面S9为凸面,第二侧面S10为凹面。第三透镜L3和第四透镜L4可胶合组成胶合透镜。
光学镜头还可包括光阑STO,光阑STO可设置在第二透镜L2与第三透镜L3之间,以提高成像质量。例如,光阑STO可设置在第二透镜L2与第三透镜L3之间靠近第二透镜L2的第二侧面S4的位置处。
在本示例中,当该光学镜头用于成像时,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0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上。当该光学镜头用于投影时,来自像源面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0至S1并最终投射至空间中的目标物体(未示出)上。
表4示出了实施例4的光学镜头的各透镜的曲率半径R、厚度/距离d、折射率Nd以及阿贝数Vd。
表4
实施例5
以下参照图5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5的光学镜头。图5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5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5所示,光学镜头沿着光轴由第一侧至第二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和第五透镜L5。
第一透镜L1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双凹透镜,其第一侧面S1为凹面,第二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L2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凹凸透镜,其第一侧面S3为凹面,第二侧面S4为凸面。第三透镜L3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双凸透镜,其第一侧面S6为凸面,第二侧面S7为凸面。第四透镜L4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双凹透镜,其第一侧面S7为凹面,第二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L5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双凸透镜,其第一侧面S9为凸面,第二侧面S10为凸面。第三透镜L3和第四透镜L4可胶合组成胶合透镜。
光学镜头还可包括光阑STO,光阑STO可设置在第二透镜L2与第三透镜L3之间,以提高成像质量。例如,光阑STO可设置在第二透镜L2与第三透镜L3之间靠近第二透镜L2的第二侧面S4的位置处。
在本示例中,当该光学镜头用于成像时,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0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上。当该光学镜头用于投影时,来自像源面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0至S1并最终投射至空间中的目标物体(未示出)上。
表5示出了实施例5的光学镜头的各透镜的曲率半径R、厚度/距离d、折射率Nd以及阿贝数Vd。
表5
在实施例5中,第一透镜L1、第三透镜L3和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可以是非球面,各非球面透镜的面型x可利用但不限于以下非球面公式进行限定:
其中,x为非球面沿光轴方向在高度为h的位置时,距非球面顶点的距离矢高;c为非球面的近轴曲率,c=1/R(即,近轴曲率c为上表1中曲率半径R的倒数);k为圆锥系数;Ai是非球面第i-th阶的修正系数。下表2给出了可用于实施例1中各非球面镜面S1、S2、S6、S7和S8的圆锥系数k和高次项系数A4、A6和A8。
面号 | k | A4 | A6 | A8 |
S1 | 80.1096 | / | / | / |
S2 | 5.0720 | / | / | / |
S6 | 52.4443 | 2.9408E-04 | -7.4593E-05 | -1.0070E-06 |
S7 | -7.3680 | -2.5649E-03 | -7.2396E-05 | / |
S8 | 202.9776 | 7.0354E-04 | -7.7412E-06 | 1.3578E-08 |
表6
实施例6
以下参照图6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6的光学镜头。在本实施例中,为简洁起见,将省略部分与实施例5相似的描述。图6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6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6所示,光学镜头沿着光轴由第一侧至第二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和第五透镜L5。
第一透镜L1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双凹透镜,其第一侧面S1为凹面,第二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L2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凹凸透镜,其第一侧面S3为凹面,第二侧面S4为凸面。第三透镜L3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双凸透镜,其第一侧面S6为凸面,第二侧面S7为凸面。第四透镜L4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双凹透镜,其第一侧面S7为凹面,第二侧面S8为凹面。第五透镜L5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双凸透镜,其第一侧面S9为凸面,第二侧面S10为凸面。第三透镜L3和第四透镜L4可胶合组成胶合透镜。
光学镜头还可包括光阑STO,光阑STO可设置在第二透镜L2与第三透镜L3之间,以提高成像质量。例如,光阑STO可设置在第二透镜L2与第三透镜L3之间靠近第二透镜L2的第二侧面S4的位置处。
在本示例中,当该光学镜头用于成像时,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0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上。当该光学镜头用于投影时,来自像源面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0至S1并最终投射至空间中的目标物体(未示出)上。
表7示出了实施例6的光学镜头的各透镜的曲率半径R、厚度/距离d、折射率Nd以及阿贝数Vd。表8示出了可用于实施例6中各非球面镜面的圆锥系数和高次项系数,其中,各非球面面型可由上述实施例1中给出的公式(1)限定。
表7
面号 | k | A4 | A6 | A8 |
S1 | 77.3322 | -2.5628E-04 | -3.5088E-08 | / |
S2 | 5.9890 | 8.2780E-04 | -2.3842E-05 | / |
S6 | 48.8215 | 7.2069E-05 | -8.3133E-05 | -1.0070E-06 |
S7 | -2.1042 | -1.8403E-03 | -4.4438E-05 | / |
S8 | 129.1953 | 6.9812E-04 | -7.7994E-06 | 1.3578E-08 |
表8
实施例7
以下参照图7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7的光学镜头。图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7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7所示,光学镜头沿着光轴由第一侧至第二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和第五透镜L5。
第一透镜L1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双凹透镜,其第一侧面S1为凹面,第二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L2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凹凸透镜,其第一侧面S3为凹面,第二侧面S4为凸面。第三透镜L3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双凸透镜,其第一侧面S6为凸面,第二侧面S7为凸面。第四透镜L4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凹凸透镜,其第一侧面S7为凹面,第二侧面S8为凸面。第五透镜L5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凸凹透镜,其第一侧面S9为凸面,第二侧面S10为凹面。第三透镜L3和第四透镜L4可胶合组成胶合透镜。
光学镜头还可包括光阑STO,光阑STO可设置在第二透镜L2与第三透镜L3之间,以提高成像质量。例如,光阑STO可设置在第二透镜L2与第三透镜L3之间靠近第三透镜L3的第一侧面S6的位置处。
在本示例中,当该光学镜头用于成像时,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0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上。当该光学镜头用于投影时,来自像源面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0至S1并最终投射至空间中的目标物体(未示出)上。
表9示出了实施例7的光学镜头的各透镜的曲率半径R、厚度/距离d、折射率Nd以及阿贝数Vd。
表9
实施例8
以下参照图8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8的光学镜头。图8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8的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8所示,光学镜头沿着光轴由第一侧至第二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和第五透镜L5。
第一透镜L1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双凹透镜,其第一侧面S1为凹面,第二侧面S2为凹面。第二透镜L2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凹凸透镜,其第一侧面S3为凹面,第二侧面S4为凸面。第三透镜L3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双凸透镜,其第一侧面S6为凸面,第二侧面S7为凸面。第四透镜L4为具有负光焦度的凹凸透镜,其第一侧面S7为凹面,第二侧面S8为凸面。第五透镜L5为具有正光焦度的凸凹透镜,其第一侧面S9为凸面,第二侧面S10为凹面。第三透镜L3和第四透镜L4可胶合组成胶合透镜。
光学镜头还可包括光阑STO,光阑STO可设置在第二透镜L2与第三透镜L3之间,以提高成像质量。例如,光阑STO可设置在第二透镜L2与第三透镜L3之间靠近第三透镜L3的第一侧面S6的位置处。
在本示例中,当该光学镜头用于成像时,来自物体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至S10并最终成像在成像面上。当该光学镜头用于投影时,来自像源面的光依序穿过各表面S10至S1并最终投射至空间中的目标物体(未示出)上。
表10示出了实施例8的光学镜头的各透镜的曲率半径R、厚度/距离d、折射率Nd以及阿贝数Vd。
表10
综上,实施例1至实施例8分别满足以下表11-1和表11-2所示的关系。在表11-1和表11-2中,D、H、F、R1、R2、R3、R4、R6、R7、R8、R9、F2、F3、F4、F5、TTL、TL、d3、d4的单位为毫米(mm),FOV和θ的单位为度(°)。
表11-1
表11-2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包括根据本申请上述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该电子设备还可包括用于将所述光学镜头形成的光学图像转换为电信号的成像元件。该电子设备可以是诸如投影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是诸如探测距离相机的独立电子设备,也可以是集成在诸如探测距离设备上的成像模块。此外,电子设备还可以是诸如车载相机的独立成像设备,也可以是集成在诸如辅助驾驶系统上的成像模块。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10)
1.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沿光轴由第一侧至第二侧依序包括:
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其第一侧面为凹面,第二侧面为凹面;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其第一侧面为凹面,第二侧面为凸面;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其第一侧面为凸面,第二侧面为凸面;
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其第一侧面为凹面;以及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其第一侧面为凸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的第二侧面为凸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的第二侧面为凹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透镜的第二侧面为凹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透镜的第二侧面为凸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和所述第四透镜胶合形成胶合透镜。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第一侧面的中心至所述光学镜头的成像面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TTL、所述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以及所述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对应的像高H满足:TTL/H/FOV≤0.05。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FOV、所述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对应的所述第一透镜的第一侧面的最大通光口径D以及所述光学镜头的最大视场角对应的像高H满足:D/H/FOV≤0.04。
9.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镜头沿光轴由第一侧至第二侧依序包括:
具有负光焦度的第一透镜;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二透镜;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三透镜;
具有负光焦度的第四透镜;以及
具有正光焦度的第五透镜;
所述第一透镜的第一侧面的中心至所述光学镜头的成像面在所述光轴上的距离TTL与所述光学镜头的总有效焦距F满足:TTL/F≤7。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镜头。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153711.2A CN114859502B (zh) | 2021-02-04 | 2021-02-04 | 光学镜头及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153711.2A CN114859502B (zh) | 2021-02-04 | 2021-02-04 | 光学镜头及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859502A true CN114859502A (zh) | 2022-08-05 |
CN114859502B CN114859502B (zh) | 2024-07-02 |
Family
ID=826234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153711.2A Active CN114859502B (zh) | 2021-02-04 | 2021-02-04 | 光学镜头及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859502B (zh)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024759A (zh) * | 2017-06-13 | 2017-08-08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摄像镜头 |
CN108663771A (zh) * | 2017-03-30 | 2018-10-16 | 宁波舜宇车载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 光学镜头 |
CN112147751A (zh) * | 2019-06-26 | 2020-12-29 | 宁波舜宇车载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 光学镜头及电子设备 |
CN112147759A (zh) * | 2019-06-27 | 2020-12-29 | 宁波舜宇车载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 光学镜头及电子设备 |
CN112147754A (zh) * | 2019-06-28 | 2020-12-29 | 宁波舜宇车载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 光学镜头及电子设备 |
-
2021
- 2021-02-04 CN CN202110153711.2A patent/CN11485950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663771A (zh) * | 2017-03-30 | 2018-10-16 | 宁波舜宇车载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 光学镜头 |
CN107024759A (zh) * | 2017-06-13 | 2017-08-08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摄像镜头 |
CN112147751A (zh) * | 2019-06-26 | 2020-12-29 | 宁波舜宇车载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 光学镜头及电子设备 |
CN112147759A (zh) * | 2019-06-27 | 2020-12-29 | 宁波舜宇车载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 光学镜头及电子设备 |
CN112147754A (zh) * | 2019-06-28 | 2020-12-29 | 宁波舜宇车载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 光学镜头及电子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859502B (zh) | 2024-07-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830672B (zh) | 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 | |
CN113495342A (zh) | 光学镜头及电子设备 | |
CN114063247A (zh) | 光学镜头及电子设备 | |
CN113031207A (zh) | 光学镜头及电子设备 | |
CN114509859A (zh) | 光学镜头及电子设备 | |
CN114089500A (zh) | 光学镜头及电子设备 | |
CN111239962B (zh) | 光学镜头及成像设备 | |
CN114384665B (zh) | 光学镜头及电子设备 | |
CN114594568A (zh) | 光学镜头及电子设备 | |
CN112987230A (zh) | 光学镜头及电子设备 | |
CN114488468B (zh) | 光学镜头及电子设备 | |
CN113805305B (zh) | 光学镜头及电子设备 | |
CN113759496B (zh) | 光学镜头及电子设备 | |
CN112748512B (zh) | 光学镜头及电子设备 | |
CN112147751B (zh) | 光学镜头及电子设备 | |
CN115047585A (zh) | 光学镜头及电子设备 | |
CN114690368A (zh) | 光学镜头及电子设备 | |
CN114428385A (zh) | 光学镜头及电子设备 | |
CN114442260A (zh) | 光学镜头及电子设备 | |
CN114859502B (zh) | 光学镜头及电子设备 | |
CN115201997B (zh) | 光学镜头及电子设备 | |
CN114063246B (zh) | 光学镜头及电子设备 | |
CN114280756B (zh) | 光学镜头及电子设备 | |
CN216083235U (zh) | 光学镜头及电子设备 | |
CN113267870B (zh) | 光学镜头及电子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