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58678A - 非常规油藏的岩心渗吸参数测量方法 - Google Patents

非常规油藏的岩心渗吸参数测量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58678A
CN114858678A CN202110157065.7A CN202110157065A CN114858678A CN 114858678 A CN114858678 A CN 114858678A CN 202110157065 A CN202110157065 A CN 202110157065A CN 114858678 A CN114858678 A CN 1148586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re
magnetic resonance
nuclear magnetic
imbibition
spectr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5706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付大其
廖兴松
邵力飞
李海波
郭和坤
杨正明
孟立新
秦飞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tro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tro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Petro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5706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58678A/zh
Publication of CN1148586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586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08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 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28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including physical details of (bio-)chemical methods covered elsewhere, e.g. G01N33/50, C12Q
    • G01N1/34Purifying; Clean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00Sampling; 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 G01N1/28Preparing specimens for investigation including physical details of (bio-)chemical methods covered elsewhere, e.g. G01N33/50, C12Q
    • G01N1/44Sample treatment involving radiation, e.g. hea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4/00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 or other spin effects
    • G01N24/08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 or other spin effects by using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 G01N24/081Making measurements of geologic samples, e.g. measurements of moisture, pH, porosity, permeability, tortuosity or viscosit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30Assessment of water resourc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atholog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ology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非常规油藏的岩心渗吸参数测量方法,属于油藏开发技术领域。针对非常规油藏岩心,本申请实施例利用驱替、离心以及渗吸技术,并结合核磁共振,实现了定量分析非常规油藏岩心的渗吸参数,这为非常规油藏的有效开发和精细评价提供了支撑。

Description

非常规油藏的岩心渗吸参数测量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油藏开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非常规油藏的岩心渗吸参数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非常规油藏一般是指超致密油、页岩油、重原油、油砂油等。而我国非常规油藏的储量丰富,具有广阔的开发潜力。
其中,非常规油藏一般需要通过体积压裂技术进行开采,而利用渗吸作用能够更有效地开发油藏储层孔隙中的原油,因此对非常规油藏的渗吸机理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进一步地,为了明确非常规油藏的渗吸机理,通常还需对非常规油藏岩心的渗吸参数进行测量,以为非常规油藏的有效开发和精细评价提供支撑。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常规油藏的岩心渗吸参数测量方法。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制备非常规油藏的岩心,对所述岩心进行标号、洗油和烘干处理;
对所述岩心抽真空并加压饱和煤油,在饱和煤油状态下对所述岩心进行核磁共振测量,得到第一核磁共振T2谱;
所述岩心再次洗油并烘干后,对所述岩心抽真空并加压饱和模拟地层水;
用煤油驱替饱和水的所述岩心,在饱和油束缚水状态下对所述岩心进行核磁共振测量,得到第二核磁共振T2谱;
开展渗吸实验,渗吸实验后取出所述岩心并进行核磁共振测量,得到第三核磁共振T2谱;
所述岩心再次洗油并烘干后,对所述岩心抽真空并加压饱和模拟地层水;用煤油驱替饱和水的所述岩心,达到饱和油束缚水状态;开展指定离心力下的离心实验,所述指定离心力的大小与指定喉道半径对应;离心实验后对所述岩心进行核磁共振测量,得到第四核磁共振T2谱。
再次开展渗吸实验,再次渗吸实验后取出所述岩心并进行核磁共振测量,得到第五核磁共振T2谱;再次开展所述指定离心力下的离心实验;再次离心实验后对所述岩心进行核磁共振测量,得到第六核磁共振T2谱;
根据测量得到的核磁共振T2谱,确定所述岩心的渗吸参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测量得到的核磁共振T2谱,确定所述岩心的渗吸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核磁共振T2谱和所述第三核磁共振T2谱,确定所述岩心整个孔隙区间的渗吸量;
根据所述第四核磁共振T2谱和所述第六核磁共振T2谱,确定所述岩心指定喉道以下孔隙的渗吸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指定喉道以下孔隙的渗吸量和所述第二核磁共振T2谱,确定所述指定喉道以下孔隙的渗吸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对所述岩心抽真空并加压饱和煤油之前,对烘干后的所述岩心进行气测孔隙度和气测渗透率处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对所述岩心抽真空并加压饱和煤油之后,对所述岩心进行煤油测孔隙度处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对所述岩心抽真空并加压饱和模拟地层水之后,对所述岩心进行水测孔隙度处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用煤油驱替饱和水的所述岩心时,驱替倍数为10PV。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模拟地层水是用重水配制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岩心为页岩岩心或含裂缝岩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得到整个孔隙区间的渗吸量后,开展不同离心力下的离心实验,得到多个喉道以下孔隙的渗吸量和渗吸率;
其中,不同的离心力对应所述岩心的不同喉道半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针对非常规油藏岩心,本申请实施例利用驱替、离心以及渗吸技术,并结合核磁共振,实现了定量分析非常规油藏岩心的渗吸参数,这为非常规油藏的有效开发和精细评价提供了支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非常规油藏的岩心渗吸参数测量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非常规油藏的岩心渗吸参数测量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1号岩心在不同阶段的核磁共振T2谱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2号岩心在不同阶段的核磁共振T2谱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3号岩心在不同阶段的核磁共振T2谱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4号岩心在不同阶段的核磁共振T2谱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5号岩心在不同阶段的核磁共振T2谱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6号岩心在不同阶段的核磁共振T2谱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本申请中术语“第一”“第二”等字样用于对作用和功能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应理解,“第一”、“第二”、“第n”之间不具有逻辑或时序上的依赖关系,也不对数量和执行顺序进行限定。还应理解,尽管以下描述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元素,但这些元素不应受术语的限制。
这些术语只是用于将一个元素与另一个元素区别开。例如,在不脱离各种示例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核磁共振T2谱能够被称为第二核磁共振T2谱,并且类似地,第二核磁共振T2谱也能够被称为第一核磁共振T2谱。第一核磁共振T2谱和第二核磁共振T2谱都可以是核磁共振T2谱,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是单独且不同的核磁共振T2谱。
其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一个以上,例如,至少一个核磁共振T2谱可以是一个核磁共振T2谱、两个核磁共振T2谱、三个核磁共振T2谱等整数个核磁共振T2谱。而多个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例如,多个核磁共振T2谱可以是两个核磁共振T2谱、三个核磁共振T2谱等整数个核磁共振T2谱。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常规油藏的岩心渗吸参数测量方法。参见图1,该技术方案如下:
101、制备非常规油藏的岩心,对岩心进行标号、洗油和烘干处理。
102、对岩心抽真空并加压饱和煤油,在饱和煤油状态下对岩心进行核磁共振测量,得到第一核磁共振T2谱。
103、岩心再次洗油并烘干后,对岩心抽真空并加压饱和模拟地层水。
104、用煤油驱替饱和水的岩心,在饱和油束缚水状态下对岩心进行核磁共振测量,得到第二核磁共振T2谱。
105、开展渗吸实验,渗吸实验后取出岩心并进行核磁共振测量,得到第三核磁共振T2谱。
106、岩心再次洗油并烘干后,对岩心抽真空并加压饱和模拟地层水;用煤油驱替饱和水的岩心,达到饱和油束缚水状态;开展指定离心力下的离心实验,指定离心力的大小与指定喉道半径对应;离心实验后对岩心进行核磁共振测量,得到第四核磁共振T2谱。
107、再次开展渗吸实验,再次渗吸实验后取出岩心并进行核磁共振测量,得到第五核磁共振T2谱;再次开展指定离心力下的离心实验;再次离心实验后对岩心进行核磁共振测量,得到第六核磁共振T2谱。
108、根据测量得到的核磁共振T2谱,确定岩心的渗吸参数。
针对非常规油藏岩心,本申请实施例利用驱替、离心以及渗吸技术,并结合核磁共振,实现了定量分析非常规油藏岩心的渗吸参数,这为非常规油藏的有效开发和精细评价提供了支撑。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测量得到的核磁共振T2谱,确定所述岩心的渗吸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核磁共振T2谱和所述第三核磁共振T2谱,确定所述岩心整个孔隙区间的渗吸量;
根据所述第四核磁共振T2谱和所述第六核磁共振T2谱,确定所述岩心指定喉道以下孔隙的渗吸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指定喉道以下孔隙的渗吸量和所述第二核磁共振T2谱,确定所述指定喉道以下孔隙的渗吸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对所述岩心抽真空并加压饱和煤油之前,对烘干后的所述岩心进行气测孔隙度和气测渗透率处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对所述岩心抽真空并加压饱和煤油之后,对所述岩心进行煤油测孔隙度处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对所述岩心抽真空并加压饱和模拟地层水之后,对所述岩心进行水测孔隙度处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用煤油驱替饱和水的所述岩心时,驱替倍数为10PV。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模拟地层水是用重水配制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岩心为页岩岩心或含裂缝岩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得到整个孔隙区间的渗吸量后,开展不同离心力下的离心实验,得到多个喉道以下孔隙的渗吸量和渗吸率;
其中,不同的离心力对应所述岩心的不同喉道半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常规油藏的岩心渗吸参数测量方法。该方法能够定量分析非常规油藏岩心不同尺寸孔隙的渗吸量,换言之,本申请实施例对非常规油藏岩心不同孔隙内渗吸量进行了定量研究。下面结合图2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进行详细地解释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下面各个步骤的标号大小代表了各个步骤执行的先后顺序。其中,标号小的步骤先执行,标号大的步骤后执行。参见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流程包括:
201、制备非常规油藏的岩心,对岩心进行标号、洗油和烘干处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钻取非常规油藏储层的柱塞状岩心。
示例性地,可以钻取多种类型岩心或多个岩心。比如,钻取1块页岩岩心和5块含裂缝岩心。继续以1块页岩岩心和5块含裂缝岩心为例,在进行标号时,可以采用数字1-6对上述6块岩心进行标号,比如上述页岩岩心的标号为1,剩余5块含裂缝岩心的标号依次为2-6。
示例性地,可以通过岩心洗油装置对岩心进行洗油处理,比如在高温高压条件下通过岩心洗油装置对岩心进行洗油。另外,可以通过具有烘干功能的岩心洗油装置对岩心进行烘干处理,或,使用专门的烘干装置对岩心进行烘干处理,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202、对烘干后的岩心进行气测孔隙度和气测渗透率处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基于波义尔定律,以氦气或氮气为测量介质,通过测量岩心总体积和岩心孔隙体积来确定岩心孔隙度。
其中,渗透率的大小表示多孔介质(岩心)传输流体能力的大小。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岩心渗透率测试方法可以为气体流量法,测量介质可以为空气,原理依据达西定律。即,在岩心一端加一定压力的气体,测量岩心前后的压力和流量,进而根据达西定律计算出岩心渗透率。通常情况下,岩心渗透率用符号K来表示。
203、对岩心抽真空并加压饱和煤油,对岩心进行煤油测孔隙度处理,并在饱和煤油状态下对岩心进行核磁共振测量,得到第一核磁共振T2谱。
在本申请实施中,可以通过岩心抽真空加压饱和装置,对岩心抽真空并加压饱和煤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煤油测孔隙度时,可以根据岩心饱和煤油后的重量与岩心干重的差值,来确定岩心孔隙度。
示例性地,液体饱和法测量孔隙度的计算公式可以为(m3-m1)/(m3-m1)*200%。其中,m1为岩心干重,即岩心在空气中的重量;m2为饱和液体后,岩心在液体中的重量;m3为饱和液体后,擦掉岩心表面液体在空气中的重量。
示例性地,当液体为煤油时即可完成煤油测孔隙度;当液体为模拟地层水时即可完成水测孔隙度。
示例性地,可以将饱和煤油的岩心置于核磁共振仪中进行核磁共振测量,进而得到第一核磁共振T2谱。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区分不同阶段的核磁共振T2谱,本申请实施例采用第一、第二、第三等方式对不同阶段的核磁共振T2谱进行了区分。
204、岩心再次洗油并烘干后,对岩心抽真空并加压饱和模拟地层水,对岩心进行水测孔隙度处理。
在上述步骤203后,对饱和煤油的岩心进行洗油和烘干;之后,对烘干后的岩心抽真空并加压饱和模拟地层水,并对饱和水的岩心进行水测孔隙度处理。示例性地,模拟地层水是用重水配制的。
接下来进入驱替流程。其中,驱替实验是指在一定温度压力下,用油或水以一定的流量,利用驱替作用,置换水或油的实验。
205、用煤油驱替饱和水的岩心,建立岩心饱和油束缚水状态,在饱和油束缚水状态下对岩心进行核磁共振测量,得到第二核磁共振T2谱。
在上述步骤204后得到了饱和水的岩心,本步骤用煤油驱替饱和水的岩心,建立岩心的饱和油束缚水状态。示例性地,在用煤油驱替饱和水的岩心时,驱替倍数约为20PV。之后,在饱和油束缚水状态下通过核磁共振仪对岩心进行核磁共振测量,得到第二核磁共振T2谱。
206、开展渗吸实验,渗吸实验后取出岩心并进行核磁共振测量,得到第三核磁共振T2谱。
示例性地,可以通过渗吸实验装置开展渗吸实验。比如,在常温常压下进行渗吸实验,且岩心表面全部浸没在渗吸瓶内的渗吸溶液中。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渗吸溶液为重水。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渗吸实验后可以对取出的岩心先进行称重。
另外,在完成渗吸实验后,本申请实施例还会获取该状态下岩心的核磁共振T2谱(本文中被称为第三核磁共振T2谱)。
207、重复上述步骤204和205,开展指定离心力下的离心实验,其中,指定离心力的大小与指定喉道半径对应;离心实验后对岩心进行核磁共振测量,得到第四核磁共振T2谱。
在上述步骤206后,本申请实施例首先会通过上述步骤204和205所示的方式,对渗吸实验后取出的岩心进行处理。即,对该状态下的岩心再次洗油并烘干后,继续对岩心抽真空并加压饱和模拟地层水;用煤油驱替饱和水的岩心,达到饱和油束缚水状态。
接下来便开展离心实验。其中,离心实验采用的离心力大小与岩心的喉道半径对应。即不同离心实验采用的不同离心力大小与岩心的不同喉道半径对应。比如,离心力1.1MPa对应的喉道半径为0.5微米。
其中,孔隙喉道是流体流动的通道,是决定储层储渗性能的关键因素。
另外,离心实验后还会测量岩心在该状态下的核磁共振T2谱(本文中被称为第四核磁共振T2谱)。
208、再次开展渗吸实验,再次渗吸实验后取出岩心并进行核磁共振测量,得到第五核磁共振T2谱;之后,再次开展指定离心力下的离心实验;再次离心实验后对岩心进行核磁共振测量,得到第六核磁共振T2谱。
在上述步骤207后继续执行本步骤208。即,离心实验后再次开展渗吸实验。
其中,再次渗吸实验后将岩心取出后进行称重,并获取该状态下岩心的核磁共振T2谱(本文中被称为第五核磁共振T2谱)。之后,再对此岩心进行离心实验,其中,采用的离心力大小与步骤207一致,进而得到第六核磁共振T2谱。
209、根据测量得到的核磁共振T2谱,确定岩心的渗吸参数。
其中,岩心的渗吸参数包括渗吸量和渗吸率(也称渗吸百分数)。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测量得到的核磁共振T2谱,确定岩心的渗吸参数,包括:
2091、根据上述步骤205得到的第二核磁共振T2谱和上述步骤206得到的第三核磁共振T2谱,来确定岩心整个孔隙区间的渗吸量。
比如,通过比较第二核磁共振T2谱和第三核磁共振T2谱的幅度变化,来确定整个孔隙区间的渗吸量。
2092、根据上述步骤207得到的第四核磁共振T2谱和上述步骤208得到的第六核磁共振T2谱,确定指定喉道以下孔隙的渗吸量。
示例性地,通过比较第四核磁共振T2谱和第六核磁共振T2谱的幅度变化,比如计算二者的幅度差值,来确定指定喉道以下孔隙的渗吸量。
2093、根据上述步骤203得到的第一核磁共振T2谱和上述步骤205得到的第二核磁共振T2谱,确定岩心饱和油量。
示例性地,通过比较第一核磁共振T2谱和第二核磁共振T2谱的幅度变化,比如计算二者的幅度差值,来确定整个孔隙区间的饱和油量。
2094、根据指定喉道以下孔隙的渗吸量和上述步骤2093得到的岩心饱和油量,确定指定喉道以下孔隙的渗吸率。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重复上述步骤207至208、步骤2092-2094,可以获得多个指定喉道以下孔隙的渗吸量和渗吸百分数。即,在得到整个孔隙区间的渗吸量后,通过开展不同离心力下的离心实验,能够得到多个喉道以下孔隙的渗吸量和渗吸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针对非常规油藏岩心,本申请实施例利用驱替、离心以及渗吸技术,并结合核磁共振,实现了定量分析非常规油藏岩心的渗吸参数,这为非常规油藏的有效开发和精细评价提供了支撑。
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获得的技术效果进行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利用1块页岩岩心和5块含裂缝岩心开展了实验。其中,页岩岩心标号为1号,5块含裂缝岩心的标号依次为2号至6号。图3至图8示出了6块岩心在4个不同阶段的核磁共振T2谱。参见图3至图8,这4个阶段分别为:饱和煤油阶段、1.1MPa气驱阶段、泡重水10天(渗吸)阶段和渗吸后1.1MPa气驱阶段。而通过比较每块岩心在不同阶段的核磁共振T2谱的变化,便可获知各块岩心的渗吸参数。
另外,下述表1示出了6块岩心在不同阶段的含油饱和度和指定喉道以下渗吸量。从下述表1可以看出,1-6号岩心在1.1MPa气驱后(对应的喉道半径为0.5微米)的含油饱和度分别为:77.62%、60.73%、79.03%、66.54%、74.55%和48.95%;1.1MPa气驱后泡重水渗吸10天,之后再进行1.1MPa气驱,含油饱和度分别为:59.65%、53.33%和71.66%、49.62%、72.73%和44.16%,通过计算可以获得0.5微米以下喉道渗吸量分别为:17.97%、7.18%、7.38%、16.92%、4.23%和7.80%。
表1
Figure BDA0002934092240000101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非常规油藏的岩心渗吸参数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制备非常规油藏的岩心,对所述岩心进行标号、洗油和烘干处理;
对所述岩心抽真空并加压饱和煤油,在饱和煤油状态下对所述岩心进行核磁共振测量,得到第一核磁共振T2谱;
所述岩心再次洗油并烘干后,对所述岩心抽真空并加压饱和模拟地层水;
用煤油驱替饱和水的所述岩心,在饱和油束缚水状态下对所述岩心进行核磁共振测量,得到第二核磁共振T2谱;
开展渗吸实验,渗吸实验后取出所述岩心并进行核磁共振测量,得到第三核磁共振T2谱;
所述岩心再次洗油并烘干后,对所述岩心抽真空并加压饱和模拟地层水;用煤油驱替饱和水的所述岩心,达到饱和油束缚水状态;开展指定离心力下的离心实验,所述指定离心力的大小与指定喉道半径对应;离心实验后对所述岩心进行核磁共振测量,得到第四核磁共振T2谱。
再次开展渗吸实验,再次渗吸实验后取出所述岩心并进行核磁共振测量,得到第五核磁共振T2谱;再次开展所述指定离心力下的离心实验;再次离心实验后对所述岩心进行核磁共振测量,得到第六核磁共振T2谱;
根据测量得到的核磁共振T2谱,确定所述岩心的渗吸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测量得到的核磁共振T2谱,确定所述岩心的渗吸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核磁共振T2谱和所述第三核磁共振T2谱,确定所述岩心整个孔隙区间的渗吸量;
根据所述第四核磁共振T2谱和所述第六核磁共振T2谱,确定所述岩心指定喉道以下孔隙的渗吸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指定喉道以下孔隙的渗吸量和所述第二核磁共振T2谱,确定所述指定喉道以下孔隙的渗吸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对所述岩心抽真空并加压饱和煤油之前,对烘干后的所述岩心进行气测孔隙度和气测渗透率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对所述岩心抽真空并加压饱和煤油之后,对所述岩心进行煤油测孔隙度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对所述岩心抽真空并加压饱和模拟地层水之后,对所述岩心进行水测孔隙度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用煤油驱替饱和水的所述岩心时,驱替倍数为10PV。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拟地层水是用重水配制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岩心为页岩岩心或含裂缝岩心。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得到整个孔隙区间的渗吸量后,开展不同离心力下的离心实验,得到多个喉道以下孔隙的渗吸量和渗吸率;
其中,不同的离心力对应所述岩心的不同喉道半径。
CN202110157065.7A 2021-02-04 2021-02-04 非常规油藏的岩心渗吸参数测量方法 Pending CN1148586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57065.7A CN114858678A (zh) 2021-02-04 2021-02-04 非常规油藏的岩心渗吸参数测量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57065.7A CN114858678A (zh) 2021-02-04 2021-02-04 非常规油藏的岩心渗吸参数测量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58678A true CN114858678A (zh) 2022-08-05

Family

ID=826228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57065.7A Pending CN114858678A (zh) 2021-02-04 2021-02-04 非常规油藏的岩心渗吸参数测量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58678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046090A1 (en) * 2013-08-08 2015-02-12 Logan Chieffo System and method of determining rock properties using terahertz-band dielectric measurements
CN106442600A (zh) * 2016-11-23 2017-02-2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页岩束缚水含量确定方法
CN109612897A (zh) * 2018-09-25 2019-04-12 西安石油大学 污水回注对致密砂岩物性及孔喉分布影响的定量评价方法
CN111027887A (zh) * 2019-12-25 2020-04-17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驱油机理确定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046090A1 (en) * 2013-08-08 2015-02-12 Logan Chieffo System and method of determining rock properties using terahertz-band dielectric measurements
CN106442600A (zh) * 2016-11-23 2017-02-22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页岩束缚水含量确定方法
CN109612897A (zh) * 2018-09-25 2019-04-12 西安石油大学 污水回注对致密砂岩物性及孔喉分布影响的定量评价方法
CN111027887A (zh) * 2019-12-25 2020-04-17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驱油机理确定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26186B (zh) 一种定量评价注水对孔喉分布影响的方法
Li et al.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vable fluid in the Triassic lacustrine tight oil reservoir: a case study of the Chang 7 member of Xin'anbian Block, Ordos Basin, China
CN103760082B (zh) 页岩层系致密储层原油有效可动空间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03926267A (zh) 一种定量评价应力敏感过程中孔喉变化程度的方法
CN110595953B (zh) 一种页岩混合润湿性的实验测试装置及方法
CN109884109B (zh) 一种页岩孔隙水吸附量、游离量及其分布的评价方法
CN110296931B (zh) 一种致密砂岩油水相对渗透率信息的表征方法及系统
US20240027379A1 (en) Method for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n sensitivity of shale oil and gas reservoir to injected fluids
CN108444881B (zh) 一种适用于陆相泥页岩微纳米尺度储集空间的表征方法
CN107991335A (zh) 致密砂岩水锁损害评价试验方法
CN103257151A (zh) 一种定量评价油气二次运移过程中孔喉动用规律的方法
CN210834567U (zh) 一种页岩混合润湿性实验测试装置
Cheng et al. Application and prospect of low fiel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technology in accurate characterization of coal pore structure
CN113484216A (zh) 一种评估致密砂岩气藏水相返排率及合理返排压差的方法
Mao 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pore structure of tight gas reservoir and its influence on fluid distribution during fracturing
CN112129802A (zh) 一种水化页岩不同尺度孔隙体积增量的定量分析方法
CN113075102A (zh) 一种建立多孔介质自发渗吸量与时间关系数学模型的方法
Gan et al. Fast pressure-decay core permeability measurement for tight rocks
CN104948150B (zh) 一种确定地层排驱压力的方法和装置
CN115479964A (zh) 一种致密油储层压后返排的物理模拟方法
CN115389387A (zh) 一种评价岩心伤害的实验方法
CN114858678A (zh) 非常规油藏的岩心渗吸参数测量方法
CN114417593B (zh) 一种评价孔隙连通性对页岩采收率影响的实验方法
CN105929135A (zh) 一种低渗透气藏储量动用程度的测试方法
Qi et al. Study on heterogeneity of pore throats at different scales and its influence on seepage capacity in different types of tight carbonate reservoi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