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57737B - 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57737B
CN114857737B CN202210527815.XA CN202210527815A CN114857737B CN 114857737 B CN114857737 B CN 114857737B CN 202210527815 A CN202210527815 A CN 202210527815A CN 114857737 B CN114857737 B CN 1148577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ngle
time length
preset
working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2781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57737A (zh
Inventor
郭全丽
张书铭
伍尤日
张健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Guang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Guang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Guang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Guang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2781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57737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577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577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577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577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7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with means for purifying supplied air
    • F24F1/0076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with means for purifying supplied air by electric means, e.g. ionisers or electrostatic separ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61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using tim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24F11/67Switching between heating and cooling mod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24F11/77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by controlling the speed of ventil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9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the supplied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3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ionis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20Humidit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空调器上设有用于发射负离子到空气中以将空气中的物质凝聚成团的负离子发生器和用于检测环境湿度的湿度检测模块,因负离子过多时会发生负离子聚集现象而导致击毁电气器件,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负离子存在过多时通过调节室内环境湿度、空调器在特定工况条件下的风速、导风板角度以及负离子发生器的工作规律等影响因素,能有效减少负离子在空调器本体的电气器件周围的聚集,降低因负离子聚集产生的负电压击毁电气器件的概率。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健康和舒适度也越来越重视,室内空气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的健康,因此室内的空气质量也已成为居住环境的评价要素之一。要提高室内空气质量,通常会在空调上安装负离子发生器实现,负离子发生器产生的负离子遇到空气中的粉尘等微粒时正负相聚,从而将PM2.5/PM1.0粉尘等物质凝聚成团,增加粉尘等的重量,使其降落到地面上,虽然可以提高空气质量,但当负离子聚集过多,可能会产生极高的负电压对风扇电机等空调电气器件造成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能有效减少负离子在空调器本体的电气器件周围的聚集,降低因负离子聚集产生的负电压击毁电气器件的概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
室内机,用于调节室内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所述室内机上设有室内风机和用于调整出风口上下方向的导风板;
室外机,通过联机管与所述室内机连接;
负离子发生器,设于所述室内机中,用于发射负离子到空气中以将空气中的物质凝聚成团;
湿度检测模块,设于所述室内机中,用于检测环境湿度;
控制器,用于在检测到环境湿度大于高湿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室内风机的转速为预设最高转速,并控制所述负离子发生器的工作时长为第一工作时长以及停机时长为预设停机时长;若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调整导风板的角度;若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或送风模式,控制导风板的角度不变。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调整导风板的角度,包括:
当所述导风板处于静止状态时,获取所述导风板的静止角度;
当所述静止角度处于所述导风板的预设最高角度时,保持所述导风板处于当前静止角度不变;
当所述静止角度未处于所述导风板的预设最高角度时,将所述静止角度上调预设的静止角度调整值。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调整导风板的角度,还包括:
当所述导风板处于摆动状态时,获取所述导风板的摆动角度中的上限角度和下限角度;
当所述上限角度处于预设的最高上限角度以及所述下限角度处于预设的最高下限角度时,保持所述上限角度和所述下限角度不变;
当所述上限角度未处于预设的最高上限角度以及所述下限角度未处于预设的最高下限角度时,将所述上限角度和所述下限角度均上调预设的摆动角度调整值。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空调器还包括:
加湿模块,设于所述室内机中,用于增加空气湿度;
则,所述控制器还用于:
在检测到所述环境湿度小于或等于低湿度阈值时,启动所述加湿模块,以使所述环境湿度达到目标湿度;
在启动所述加湿模块后,控制所述负离子发生器的工作时长为第二工作时长以及停机时长为预设停机时长;
其中,所述低湿度阈值小于所述高湿度阈值,所述目标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所述高湿度阈值,所述第二工作时长小于所述第一工作时长。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空调器还包括:
空气质量检测仪,设于所述室内机中,用于检测空气质量并生成空气质量参数;
则,所述控制器还用于:
在检测到所述环境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高湿度阈值,且大于所述低湿度阈值时,启动所述空气质量检测仪,并获取所述空气质量检测仪检测到的空气质量参数;
若所述空气质量参数大于或等于预设的质量参数阈值,控制所述负离子发生器的工作时长为第三工作时长以及停机时长为预设停机时长;
若所述空气质量参数小于预设的质量参数阈值,控制所述负离子发生器的工作时长为第四工作时长以及停机时长为预设停机时长;
其中,所述第三工作时长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工作时长,所述第四工作时长大于所述第三工作时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器的室内机中设有用于检测环境湿度的湿度检测模块和用于发射负离子到空气中以将空气中的物质凝聚成团的负离子发生器;则,所述方法包括:
在检测到环境湿度大于高湿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室内风机的转速为预设最高转速,并控制所述负离子发生器的工作时长为第一工作时长以及停机时长为预设停机时长;
若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调整导风板的角度;
若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或送风模式,控制导风板的角度不变。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调整导风板的角度,包括:
当所述导风板处于静止状态时,获取所述导风板的静止角度;
当所述静止角度处于所述导风板的预设最高角度时,保持所述导风板处于当前静止角度不变;
当所述静止角度未处于所述导风板的预设最高角度时,将所述静止角度上调预设的静止角度调整值。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调整导风板的角度,还包括:
当所述导风板处于摆动状态时,获取所述导风板的摆动角度中的上限角度和下限角度;
当所述上限角度处于预设的最高上限角度以及所述下限角度处于预设的最高下限角度时,保持所述上限角度和所述下限角度不变;
当所述上限角度未处于预设的最高上限角度以及所述下限角度未处于预设的最高下限角度时,将所述上限角度和所述下限角度均上调预设的摆动角度调整值。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用于增加空气湿度的加湿模块;则,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环境湿度小于或等于低湿度阈值时,启动所述加湿模块,以使所述环境湿度达到目标湿度;
在启动所述加湿模块后,控制所述负离子发生器的工作时长为第二工作时长以及停机时长为预设停机时长;
其中,所述低湿度阈值小于所述高湿度阈值,所述目标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所述高湿度阈值,所述第二工作时长小于所述第一工作时长。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用于检测空气质量的空气质量检测仪;则,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环境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高湿度阈值,且大于所述低湿度阈值时,启动所述空气质量检测仪,并获取所述空气质量检测仪检测到的空气质量参数;
若所述空气质量参数大于或等于预设的质量参数阈值,控制所述负离子发生器的工作时长为第三工作时长以及停机时长为预设停机时长;
若所述空气质量参数小于预设的质量参数阈值,控制所述负离子发生器的工作时长为第四工作时长以及停机时长为预设停机时长;
其中,所述第三工作时长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工作时长,所述第四工作时长大于所述第三工作时长。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空调器上设有用于发射负离子到空气中以将空气中的物质凝聚成团的负离子发生器和用于检测环境湿度的湿度检测模块,因负离子过多时会发生负离子聚集现象而导致击毁电气器件,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负离子存在过多时通过调节室内环境湿度、空调器在特定工况条件下的风速、导风板角度以及负离子发生器的工作规律等影响因素,能有效减少负离子在空调器本体的电气器件周围的聚集,降低因负离子聚集产生的负电压击毁电气器件的概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室内机的外壳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室内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器的第一工作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器的第二工作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导风板处于静止状态时的角度切换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器的第三工作流程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导风板处于摆动状态时的角度切换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器的第四工作流程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器的第五工作流程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其中,100、室内机;100、室外机;101、导风板;102、负离子发生器;1021负离子发生器本体;1022、负离子发射端;103、湿度检测模块;104、加湿模块;105、空气质量检测仪;106、电机及电器盒;10A、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参见图1~2,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包括室内机100和室外机200,所述室内机100用于调节室内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所述室内机100上设有室内风机(图中未示出)和用于调整出风口10A上下方向的导风101板。所述室外机200通过联机管与所述室内机100连接,所述室外机200安装在室外,所述室内机100安装在室内。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的运行模式包括制冷模式、制热模式和送风模式。在所述空调器处于送风模式时,所述制冷系统停止工作,只有所述室内风机在运行。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使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来执行空调器的制冷循环,制冷循环包括一系列过程,涉及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并向已被调节和热交换的空气供应制冷剂,压缩机压缩处于高温高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并排出压缩后的制冷剂气体,所排出的制冷剂气体流入冷凝器,冷凝器将压缩后的制冷剂冷凝成液相,并且热量通过冷凝过程释放到周围环境。膨胀阀使在冷凝器中冷凝的高温高压状态的液相制冷剂膨胀为低压的液相制冷剂。蒸发器蒸发在膨胀阀中膨胀的制冷剂,并使处于低温低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返回到压缩机。蒸发器可以通过利用制冷剂的蒸发的潜热与待冷却的材料进行热交换来实现制冷效果。在整个循环中,所述空调器可以调节室内空间的温度。空调器的室外机200是指制冷循环的包括压缩机和室外热交换器的部分,空调器的室内机100包括室内热交换器,并且所述膨胀阀可以提供在室内机100或所述室内200中。室内热交换器和室外热交换器用作冷凝器或蒸发器。当室内热交换器用作冷凝器时,空调器用作制热模式的加热器,当室内热交换器用作蒸发器时,空调器用作制冷模式的冷却器。
参见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器室内机100的内部结构示意图,所述室内机100上还设有负离子发生器102、湿度检测模块103、加湿模块104、空气质量检测仪105、电机及电器盒106。所述负离子发生器102用于发射负离子到空气中以将空气中的物质(粉尘等微粒)凝聚成团,增加物质的重量,使其降落到地面上,所述负离子发生器102包括负离子发生器本体1021和负离子发射端1022,所述负离子发生器本体1021用于产生负离子,然后通过所述负离子发射端1022将所述负离子发射出去。所述湿度检测模块103用于检测所述室内机100所处环境的环境湿度。所述加湿模块104用于输送水汽以增加空气湿度,所述加湿模块104设于所述空调器的出风口10A上。所述空气质量检测仪105用于检测空气质量并生成空气质量参数,比如检测空气中的PM2.5/PM1.0的浓度。所述电机及电器盒106用于放置驱动所述导风板101进行角度切换的驱动电机及相关电线。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导风板101是指用于调整空调出风口上下方向的导风板。所述导风板101可以沿所述出风口10A长度方向为转轴转动,所述导风板101可以打开或关闭出风口。当所述导风板101处于最下方时,称为导风板全开角度,此时所述出风口10A最大。当所述导风板101处于最上方时,此时导风板遮挡所述出风口10A,称为所述导风板的全闭角度。在所述空调器运行过程中,所述导风板可以在可以在所述全开角度(如:设为80°)与全闭角度(如:设为-80°)之间沿转轴摆动,所述导风板101也可能停留在全开角度与全闭角度之间的多个角度中的一个,这些角度一般在控制芯片中设置好,用户通过遥控器进行选择。用户也可以选择导风板摆动模式,在导风板摆动模式,导风板在所述全开角度与所述全闭角度之间选择任意两个角度,在这两个角度之间来回摆动。
具体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用于在检测到环境湿度大于高湿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室内风机的转速为预设最高转速,并控制所述负离子发生器102的工作时长为第一工作时长以及停机时长为预设停机时长;若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调整导风板101的角度;若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或送风模式,控制所述导风板101的角度不变。
示例性的,参见图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器的第一工作流程图,所述控制器用于执行步骤S11~S17:
S11、启动所述湿度检测模块103,获取所述湿度检测模块103检测到的环境湿度H,然后进入步骤S12。
S12、判断所述环境湿度是否大于高湿度阈值,即满足H>HMAX,若满足,则进入步骤S13,若不满足,则进入其余控制逻辑,如后续记载的步骤S22~S24,或步骤S32~S36。
S13、控制室内风机的转速为预设最高转速,然后进入步骤S14。
示例性的,虽然干燥的空气环境造成负离子聚集现象的概率会大于潮湿的环境,但是过于潮湿的环境使得负离子主要消耗在电解水分子产生臭氧上,相对有效的负离子数减少,因此为了保证在潮湿环境下也有足够的负离子将空气中的粉尘等微粒凝聚成团,通常需要控制所述负离子发生器102产生更多的负离子(加大负离子发生器102的功率),因此在潮湿环境中也很容易发生负离子聚集现象,故需要加大空调器的风力将负离子吹散,但因为增加风力会导致用户体验不好(突然增大冷风直吹用户,用户体感变冷),因此尽量避免采用加大风力的方式,只有在高湿度时才采用。值得说明的是,所述高湿度阈值可以用户自行设置或者空调器在出厂前预先设置,本发明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S14、控制负离子发生器102的工作时长为第一工作时长以及停机时长为预设停机时长,然后进入步骤S15。
示例性的,所述第一工作时长为3h,所述预设停机时长为0.5h。在加大风力的同时,还可以进一步通过调整所述负离子发生器102的工作规律来降低负离子聚集现象发生的概率,负离子发生器102每工作3h后停机0.5h。
S15、判断所述空调器是否处于制冷模式,若是则进入步骤S16,若否则进入步骤S17。
S16、在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时,调整导风板101的角度。
示例性的,在加大制冷风力时,突然增大的冷风对着用户直吹,导致用户体验不佳,为了避免突然增大的冷风直吹到用户身上,可以调整所述导风板101的角度。
S17、在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或送风模式时,控制所述导风板101的角度不变。
示例性的,在所述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或者送风模式时,加大风力使得用户突然感受到热风或常温风的舒适度会高一点,因此可以不需要对导风板101的角度做调整,导风板101采用默认控制逻辑。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环境湿度较高时,通过加大风力的方式来吹散空气中的负离子,由于负离子的沉降特性,可以使负离子快速、均匀分布到房间环境中,降低发生负离子聚集现象的概率,进一步调整负离子发生器102的工作规律,尽可能的在保证空气质量的同时降低发生负离子聚集现象的概率。同时在制冷模式下,调整导风板101的角度可以避免突然增大的冷风吹到用户身体上,以保证用户体验。
具体的,考虑到所述导风板101的工作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导风板101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所述导风板101不会上下扫风,另一种是可进行上下扫风的摆动状态。两种工作方式分别对应有不同的角度调整逻辑。
在第一种实施方式中,当所述导风板101处于静止状态时,获取所述导风板101的静止角度;当所述静止角度处于所述导风板101的预设最高角度时,保持所述导风板101处于当前静止角度不变;当所述静止角度未处于所述导风板101的预设最高角度时,将所述静止角度上调预设的静止角度调整值。
示例性的,参见图5,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器的第二工作流程图,此时所述控制器执行步骤S161~S164:
S161、导风板101处于静止状态,获取所述导风板101的静止角度,然后进入步骤S162。
S162、判断所述静止角度是否处于预设的最高角度,若是则进入步骤S163,若否则进入步骤S164。其中,所述最高角度为所述导风板101能向上调整的最大角度。
S163、当所述静止角度处于所述导风板101的预设最高角度时,保持所述导风板101处于当前静止角度不变。
S164、当所述静止角度未处于所述导风板101的预设最高角度时,将所述静止角度上调预设的静止角度调整值。
示例性的,参见图6,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导风板101处于静止状态时的角度切换示意图,定义水平线方向为0°,水平线以上为正角度,水平线以下为负角度。所述预设最高角度小于所述导风板的全闭角度,比如所述预设最高角度为70°,所述静止角度调整值为30°,此时所述导风板101处于0°上,未处于所述导风板101的最高角度,因此可以将所述导风板101调整到30°。值得说明的是,所述静止角度调整值与所述导风板101当前所处的静止角度有关,两者呈反比关系,静止角度越大,所述静止角度调整值则越小,因所述静止角度较大时(比如处于60°),本身通过所述导风板101吹出的风直吹用户的范围较小,因此可以不用上调很大角度(比如只调整3°)。
在第二种实施方式中,当所述导风板101处于摆动状态时,获取所述导风板101的摆动角度中的上限角度和下限角度;当所述上限角度处于预设的最高上限角度以及所述下限角度处于预设的最高下限角度时,保持所述上限角度和所述下限角度不变;当所述上限角度未处于预设的最高上限角度以及所述下限角度未处于预设的最高下限角度时,将所述上限角度和所述下限角度均上调预设的摆动角度调整值。
示例性的,参见图7,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器的第三工作流程图,此时所述控制器执行步骤S165~S168:
S165、导风板101处于摆动状态,获取导风板101的摆动角度中的上限角度和下限角度,然后进入步骤S166。
S166、判断所述上限角度是否处于最高上限角度以及所述下限角度处于最高下限角度,若是则进入步骤S167,若否则进入步骤S168。
S167、当所述上限角度处于预设的最高上限角度以及所述下限角度处于预设的最高下限角度时,保持所述上限角度和所述下限角度不变。
S168、当所述上限角度未处于预设的最高上限角度以及所述下限角度未处于预设的最高下限角度时,将所述上限角度和所述下限角度均上调预设的摆动角度调整值。
示例性的,参见图8,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导风板处于摆动状态时的角度切换示意图,定义水平线方向为0°,水平线以上为正角度,水平线以下为负角度。所述最高上限角度小于所述导风板的全闭角度,比如所述最高上限角度为70°,所述最高下限角度由所述导风板101的摆动角度确定,比如所述摆动角度为60°,则对应的最高下限角度为10°。所述摆动角度调整值为10°。图8中的导风板101在30°和-30°之间来回摆动,未处于所述导风板101的最高上限角度,因此可以将所述导风板101的上限角度和下限角度分别增加10°,调整后的上限角度为40°,下限角度为-20°。值得说明的是,所述摆动角度调整值与所述导风板101当前所处的上限角度(或下限角度)有关,两者呈反比关系,上限角度(或下限角度)越大,所述摆动角度调整值则越小,因所述上限角度(或下限角度)较大时,本身通过所述导风板101吹出的风直吹用户的范围较小,因此可以不用上调很大角度。
具体地,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环境湿度小于或等于低湿度阈值时,启动所述加湿模块,以使所述环境湿度达到目标湿度;在启动所述加湿模块后,控制所述负离子发生器102的工作时长为第二工作时长以及停机时长为预设停机时长;其中,所述低湿度阈值小于所述高湿度阈值,所述目标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所述高湿度阈值,所述第二工作时长小于所述第一工作时长。
示例性的,参见图9,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器的第四工作流程图,此时所述控制器执行步骤S21~S24:
S21、获取所述环境湿度H,然后进入步骤S22。
S22、判断所述环境湿度H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低湿度阈值HMIN,即满足H≤HMIN,若是则进入步骤S23,若否则采用其余控制逻辑,比如。
S23、在满足H≤HMIN时,启动所述加湿模块,然后进入步骤S11~S17或步骤S31~S36。
S24、在启动所述加湿模块后,控制所述负离子发生器102的工作时长为第二工作时长以及停机时长为预设停机时长。
示例性的,所述第二工作时长为0.5h,如果H≤HMIN,则此时表明空气比较干燥,容易造成负离子聚集,产生负电压,击毁电气器件,此时自动开启加湿功能,这样可以缓解室内干燥程度减少负离子在空调器本体上电气器件周围的聚集,根据负离子发生器102规格书参数以及实验数据设置负离子发生器102的工作规则为每开机0.5h后停机0.5h。由于此时启动了所述加湿模块,因此空气中的湿度会增加,步骤S24的执行时间较短,无需判断空气质量。值得说明的是,所述低湿度阈值和所述目标湿度可以用户自行设置或者空调器在出厂前预先设置,本发明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环境湿度较低时,干燥的环境会使得发生负离子聚集现象的概率较大,此时通过启动加湿模块适当增加空气湿度,目标湿度的设置不会使得环境很潮湿,可以保证负离子有一小部分消耗在电解水分子产生臭氧上,另一大部分仍旧用于与物质凝聚成团。
具体地,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检测到所述环境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高湿度阈值,且大于所述低湿度阈值时,启动所述空气质量检测仪,并获取所述空气质量检测仪检测到的空气质量参数;若所述空气质量参数大于或等于预设的质量参数阈值,控制所述负离子发生器102的工作时长为第三工作时长以及停机时长为预设停机时长;若所述空气质量参数小于预设的质量参数阈值,控制所述负离子发生器102的工作时长为第四工作时长以及停机时长为预设停机时长;其中,所述第三工作时长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工作时长,所述第四工作时长大于所述第三工作时长。
示例性的,参见图10,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器的第五工作流程图,此时所述控制器执行步骤S31~S36:
S31、获取所述环境湿度H,然后进入步骤S32。
S32、判断所述环境湿度H是否小于或等于所述高湿度阈值HMAX,且大于所述低湿度阈值HMIN,即满足HMIN<H≤HMAX,若是则进入步骤S33,若否则执行其余控制逻辑,比如步骤S11~S17或S21~S24。
S33、启动所述空气质量检测仪,并获取所述空气质量检测仪检测到的空气质量参数,然后进入步骤S34。
S34、判断所述空气质量参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质量参数阈值,若是则进入步骤S35,若否则进入步骤S36。
S35、若所述空气质量参数大于或等于预设的质量参数阈值,控制所述负离子发生器102的工作时长为第三工作时长以及停机时长为预设停机时长。
S36、若所述空气质量参数小于预设的质量参数阈值,控制所述负离子发生器102的工作时长为第四工作时长以及停机时长为预设停机时长。
示例性的,所述第三工作时长为3h,所述第四工作时长为1h。若所述空气质量参数大于或等于预设的质量参数阈值,表明此时空气质量比较差,所述负离子发生器102需要运行较长时间;若所述空气质量参数小于预设的质量参数阈值,表明此时空气质量比较好,所述负离子发生器102可以运行较短时间。值得说明的是,所述质量参数阈值可以用户自行设置或者空调器在出厂前预先设置,本发明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值得说明的是,由于在所述环境湿度H小于或等于所述低湿度阈值时,会启动所述加湿模块,因此所述空调器会在执行步骤S24工作一段时间后自动转入步骤S31。或者,所述空调器在开机后检测到环境湿度满足HMIN<H≤HMAX时,直接进入步骤S31。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环境湿度适中时(处于高湿度阈值和低湿度阈值之间),为较为理想的条件,此时仅通过调整负离子发生器102的工作规律即可,在保证空气质量的同时也能降低负离子聚集现象的发生概率。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空调器,空调器上设有用于发射负离子到空气中以将空气中的物质凝聚成团的负离子发生器和用于检测环境湿度的湿度检测模块,因负离子过多时会发生负离子聚集现象而导致击毁电气器件,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负离子存在过多时通过调节室内环境湿度、空调器在特定工况条件下的风速、导风板角度以及负离子发生器的工作规律等影响因素,能有效减少负离子在空调器本体的电气器件周围的聚集,降低因负离子聚集产生的负电压击毁电气器件的概率。
参见图11,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由所述空调器中的控制器执行实现,所述空调器的室内机中设有用于检测环境湿度的湿度检测模块和用于发射负离子到空气中以将空气中的物质凝聚成团的负离子发生器;则,所述方法包括:
S1、在检测到环境湿度大于高湿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室内风机的转速为预设最高转速,并控制所述负离子发生器的工作时长为第一工作时长以及停机时长为预设停机时长;
S2、若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调整导风板的角度;
S3、若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或送风模式,控制导风板的角度不变。
值得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导风板是指用于调整空调出风口上下方向的导风板。所述导风板可以沿所述出风口长度方向为转轴转动,所述导风板可以打开或关闭出风口。当所述导风板处于最下方时,称为导风板全开角度,此时所述出风口最大。当所述导风板处于最上方时,此时导风板遮挡所述出风口,称为所述导风板的全闭角度。在所述空调器运行过程中,所述导风板可以在可以在所述全开角度(如:设为80°)与全闭角度(如:设为-80°)之间沿转轴摆动,所述导风板也可能停留在全开角度与全闭角度之间的多个角度中的一个,这些角度一般在控制芯片中设置好,用户通过遥控器进行选择。用户也可以选择导风板摆动模式,在导风板摆动模式,导风板在所述全开角度与所述全闭角度之间选择任意两个角度,在这两个角度之间来回摆动。
具体地,在步骤S1中,示例性的,虽然干燥的空气环境造成负离子聚集现象的概率会大于潮湿的环境,但是过于潮湿的环境使得负离子主要消耗在电解水分子产生臭氧上,相对有效的负离子数减少,因此为了保证在潮湿环境下也有足够的负离子将空气中的粉尘等微粒凝聚成团,通常需要控制所述负离子发生器产生更多的负离子(加大负离子发生器的功率),因此在潮湿环境中也很容易发生负离子聚集现象,故需要加大空调器的风力将负离子吹散,但因为增加风力会导致用户体验不好(突然增大冷风直吹用户,用户体感变冷),因此尽量避免采用加大风力的方式,只有在高湿度时才采用。值得说明的是,所述高湿度阈值可以用户自行设置或者空调器在出厂前预先设置,本发明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示例性的,所述第一工作时长为3h,所述预设停机时长为0.5h。在加大风力的同时,还可以进一步通过调整所述负离子发生器的工作规律来降低负离子聚集现象发生的概率,负离子发生器每工作3h后停机0.5h。
具体地,在步骤S2中,在加大制冷风力时,突然增大的冷风对着用户直吹,导致用户体验不佳,为了避免突然增大的冷风直吹到用户身上,可以调整所述导风板的角度。
具体地,在步骤S3中,在所述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或者送风模式时,加大风力使得用户突然感受到热风或常温风的舒适度会高一点,因此可以不需要对导风板的角度做调整,导风板采用默认控制逻辑。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环境湿度较高时,通过加大风力的方式来吹散空气中的负离子,由于负离子的沉降特性,可以使负离子快速、均匀分布到房间环境中,降低发生负离子聚集现象的概率,进一步调整负离子发生器的工作规律,尽可能的在保证空气质量的同时降低发生负离子聚集现象的概率。同时在制冷模式下,调整导风板的角度可以避免突然增大的冷风吹到用户身体上,以保证用户体验。
具体的,考虑到所述导风板的工作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导风板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所述导风板不会上下扫风,另一种是可进行上下扫风的摆动状态。两种工作方式分别对应有不同的角度调整逻辑。
在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调整所述导风板的角度,包括:
当所述导风板处于静止状态时,获取所述导风板的静止角度;当所述静止角度处于所述导风板的预设最高角度时,保持所述导风板处于当前静止角度不变;当所述静止角度未处于所述导风板的预设最高角度时,将所述静止角度上调预设的静止角度调整值。
示例性的,参见图6,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导风板处于静止状态时的角度切换示意图,定义水平线方向为0°,水平线以上为正角度,水平线以下为负角度。所述预设最高角度小于所述导风板的全闭角度,比如所述预设最高角度为70°,所述静止角度调整值为30°,此时所述导风板处于0°上,未处于所述导风板的最高角度,因此可以将所述导风板调整到30°。值得说明的是,所述静止角度调整值与所述导风板当前所处的静止角度有关,两者呈反比关系,静止角度越大,所述静止角度调整值则越小,因所述静止角度较大时(比如处于60°),本身通过所述导风板吹出的风直吹用户的范围较小,因此可以不用上调很大角度(比如只调整3°)。
在第二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调整所述导风板的角度,包括:
当所述导风板处于摆动状态时,获取所述导风板的摆动角度中的上限角度和下限角度;当所述上限角度处于预设的最高上限角度以及所述下限角度处于预设的最高下限角度时,保持所述上限角度和所述下限角度不变;当所述上限角度未处于预设的最高上限角度以及所述下限角度未处于预设的最高下限角度时,将所述上限角度和所述下限角度均上调预设的摆动角度调整值。
示例性的,参见图8,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导风板处于摆动状态时的角度切换示意图,定义水平线方向为0°,水平线以上为正角度,水平线以下为负角度。所述最高上限角度小于所述导风板的全闭角度,比如所述最高上限角度为70°,所述最高下限角度由所述导风板101的摆动角度确定,比如所述摆动角度为60°,则对应的最高下限角度为10°。所述摆动角度调整值为10°。图8中的导风板101在30°和-30°之间来回摆动,未处于所述导风板101的最高上限角度,因此可以将所述导风板101的上限角度和下限角度分别增加10°,调整后的上限角度为40°,下限角度为-20°。值得说明的是,所述摆动角度调整值与所述导风板101当前所处的上限角度(或下限角度)有关,两者呈反比关系,上限角度(或下限角度)越大,所述摆动角度调整值则越小,因所述上限角度(或下限角度)较大时,本身通过所述导风板101吹出的风直吹用户的范围较小,因此可以不用上调很大角度。
具体地,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用于增加空气湿度的加湿模块;则,所述空调器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环境湿度小于或等于低湿度阈值时,启动所述加湿模块,以使所述环境湿度达到目标湿度;在启动所述加湿模块后,控制所述负离子发生器的工作时长为第二工作时长以及停机时长为预设停机时长;其中,所述低湿度阈值小于所述高湿度阈值,所述目标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所述高湿度阈值,所述第二工作时长小于所述第一工作时长。
示例性的,所述第二工作时长为0.5h,如果H≤HMIN,则此时表明空气比较干燥,容易造成负离子聚集,产生负电压,击毁电气器件,此时自动开启加湿功能,这样可以缓解室内干燥程度减少负离子在空调器本体上电气器件周围的聚集,根据负离子发生器规格书参数以及实验数据设置负离子发生器的工作规则为每开机0.5h后停机0.5h。由于此时启动了所述加湿模块,因此空气中的湿度会增加,步骤S24的执行时间较短,无需判断空气质量。值得说明的是,所述低湿度阈值和所述目标湿度可以用户自行设置或者空调器在出厂前预先设置,本发明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环境湿度较低时,干燥的环境会使得发生负离子聚集现象的概率较大,此时通过启动加湿模块适当增加空气湿度,目标湿度的设置不会使得环境很潮湿,可以保证负离子有一小部分消耗在电解水分子产生臭氧上,另一大部分仍旧用于与物质凝聚成团。
具体地,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用于检测空气质量的空气质量检测仪;则,所述空调器控制方法还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环境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高湿度阈值,且大于所述低湿度阈值时,启动所述空气质量检测仪,并获取所述空气质量检测仪检测到的空气质量参数;若所述空气质量参数大于或等于预设的质量参数阈值,控制所述负离子发生器的工作时长为第三工作时长以及停机时长为预设停机时长;若所述空气质量参数小于预设的质量参数阈值,控制所述负离子发生器的工作时长为第四工作时长以及停机时长为预设停机时长;其中,所述第三工作时长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工作时长,所述第四工作时长大于所述第三工作时长。
示例性的,所述第三工作时长为3h,所述第四工作时长为1h。若所述空气质量参数大于或等于预设的质量参数阈值,表明此时空气质量比较差,所述负离子发生器需要运行较长时间;若所述空气质量参数小于预设的质量参数阈值,表明此时空气质量比较好,所述负离子发生器可以运行较短时间。值得说明的是,所述质量参数阈值可以用户自行设置或者空调器在出厂前预先设置,本发明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当环境湿度适中时(处于高湿度阈值和低湿度阈值之间),为较为理想的条件,此时仅通过调整负离子发生器的工作规律即可,在保证空气质量的同时也能降低负离子聚集现象的发生概率。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空调器控制方法,空调器上设有用于发射负离子到空气中以将空气中的物质凝聚成团的负离子发生器和用于检测环境湿度的湿度检测模块,因负离子过多时会发生负离子聚集现象而导致击毁电气器件,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负离子存在过多时通过调节室内环境湿度、空调器在特定工况条件下的风速、导风板角度以及负离子发生器的工作规律等影响因素,能有效减少负离子在空调器本体的电气器件周围的聚集,降低因负离子聚集产生的负电压击毁电气器件的概率。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室内机,用于调节室内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所述室内机上设有室内风机和用于调整出风口上下方向的导风板;
室外机,通过联机管与所述室内机连接;
负离子发生器,设于所述室内机中,用于发射负离子到空气中以将空气中的物质凝聚成团;所述负离子发生器包括负离子发生器本体和负离子发射端,所述负离子发生器本体用于产生负离子,通过所述负离子发射端将所述负离子发射出去;
湿度检测模块,设于所述室内机中,用于检测环境湿度;
控制器,用于在检测到环境湿度大于高湿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室内风机的转速为预设最高转速,并控制所述负离子发生器的工作时长为第一工作时长以及停机时长为预设停机时长;若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调整导风板的角度;若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或送风模式,控制导风板的角度不变。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导风板的角度,包括:
当所述导风板处于静止状态时,获取所述导风板的静止角度;
当所述静止角度处于所述导风板的预设最高角度时,保持所述导风板处于当前静止角度不变;
当所述静止角度未处于所述导风板的预设最高角度时,将所述静止角度上调预设的静止角度调整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导风板的角度,还包括:
当所述导风板处于摆动状态时,获取所述导风板的摆动角度中的上限角度和下限角度;
当所述上限角度处于预设的最高上限角度以及所述下限角度处于预设的最高下限角度时,保持所述上限角度和所述下限角度不变;
当所述上限角度未处于预设的最高上限角度以及所述下限角度未处于预设的最高下限角度时,将所述上限角度和所述下限角度均上调预设的摆动角度调整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
加湿模块,设于所述室内机中,用于增加空气湿度;
则,所述控制器还用于:
在检测到所述环境湿度小于或等于低湿度阈值时,启动所述加湿模块,以使所述环境湿度达到目标湿度;
在启动所述加湿模块后,控制所述负离子发生器的工作时长为第二工作时长以及停机时长为预设停机时长;
其中,所述低湿度阈值小于所述高湿度阈值,所述目标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高湿度阈值,所述第二工作时长小于所述第一工作时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
空气质量检测仪,设于所述室内机中,用于检测空气质量并生成空气质量参数;
则,所述控制器还用于:
在检测到所述环境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高湿度阈值,且大于所述低湿度阈值时,启动所述空气质量检测仪,并获取所述空气质量检测仪检测到的空气质量参数;
若所述空气质量参数大于或等于预设的质量参数阈值,控制所述负离子发生器的工作时长为第三工作时长以及停机时长为预设停机时长;
若所述空气质量参数小于预设的质量参数阈值,控制所述负离子发生器的工作时长为第四工作时长以及停机时长为预设停机时长;
其中,所述第三工作时长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工作时长,所述第四工作时长大于所述第三工作时长。
6.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的室内机中设有用于检测环境湿度的湿度检测模块和用于发射负离子到空气中以将空气中的物质凝聚成团的负离子发生器,所述负离子发生器包括负离子发生器本体和负离子发射端,所述负离子发生器本体用于产生负离子,通过所述负离子发射端将所述负离子发射出去;所述室内机上还设有室内风机和用于调整出风口上下方向的导风板;则,所述方法包括:
在检测到环境湿度大于高湿度阈值时,控制所述室内风机的转速为预设最高转速,并控制所述负离子发生器的工作时长为第一工作时长以及停机时长为预设停机时长;
若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调整导风板的角度;
若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或送风模式,控制导风板的角度不变。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导风板的角度,包括:
当所述导风板处于静止状态时,获取所述导风板的静止角度;
当所述静止角度处于所述导风板的预设最高角度时,保持所述导风板处于当前静止角度不变;
当所述静止角度未处于所述导风板的预设最高角度时,将所述静止角度上调预设的静止角度调整值。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导风板的角度,还包括:
当所述导风板处于摆动状态时,获取所述导风板的摆动角度中的上限角度和下限角度;
当所述上限角度处于预设的最高上限角度以及所述下限角度处于预设的最高下限角度时,保持所述上限角度和所述下限角度不变;
当所述上限角度未处于预设的最高上限角度以及所述下限角度未处于预设的最高下限角度时,将所述上限角度和所述下限角度均上调预设的摆动角度调整值。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用于增加空气湿度的加湿模块;则,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环境湿度小于或等于低湿度阈值时,启动所述加湿模块,以使所述环境湿度达到目标湿度;
在启动所述加湿模块后,控制所述负离子发生器的工作时长为第二工作时长以及停机时长为预设停机时长;
其中,所述低湿度阈值小于所述高湿度阈值,所述目标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高湿度阈值,所述第二工作时长小于所述第一工作时长。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用于检测空气质量的空气质量检测仪;则,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环境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高湿度阈值,且大于所述低湿度阈值时,启动所述空气质量检测仪,并获取所述空气质量检测仪检测到的空气质量参数;
若所述空气质量参数大于或等于预设的质量参数阈值,控制所述负离子发生器的工作时长为第三工作时长以及停机时长为预设停机时长;
若所述空气质量参数小于预设的质量参数阈值,控制所述负离子发生器的工作时长为第四工作时长以及停机时长为预设停机时长;
其中,所述第三工作时长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工作时长,所述第四工作时长大于所述第三工作时长。
CN202210527815.XA 2022-05-16 2022-05-16 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148577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27815.XA CN114857737B (zh) 2022-05-16 2022-05-16 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27815.XA CN114857737B (zh) 2022-05-16 2022-05-16 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57737A CN114857737A (zh) 2022-08-05
CN114857737B true CN114857737B (zh) 2023-08-29

Family

ID=826377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27815.XA Active CN114857737B (zh) 2022-05-16 2022-05-16 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57737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339887A (ja) * 2002-05-30 2003-12-02 Nihon Seimitsu Co Ltd マイナスイオン発生器
JP2004217060A (ja) * 2003-01-15 2004-08-05 Denso Corp 空調装置
CN109751727A (zh) * 2019-01-25 2019-05-14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KR102340317B1 (ko) * 2021-03-31 2021-12-16 주식회사 비콘웨이브 이온 발생 장치
CN114322193A (zh) * 2021-12-17 2022-04-12 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移动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339887A (ja) * 2002-05-30 2003-12-02 Nihon Seimitsu Co Ltd マイナスイオン発生器
JP2004217060A (ja) * 2003-01-15 2004-08-05 Denso Corp 空調装置
CN109751727A (zh) * 2019-01-25 2019-05-14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KR102340317B1 (ko) * 2021-03-31 2021-12-16 주식회사 비콘웨이브 이온 발생 장치
CN114322193A (zh) * 2021-12-17 2022-04-12 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移动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57737A (zh) 2022-08-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51150B (zh) 一种嵌入式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9945454B (zh) 空调系统压缩机控制方法、空调控制器和空调
CN107606725B (zh) 蓄热化霜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空调器
CN104969010A (zh) 空气调节机
CN114440303B (zh) 空调器及其除水控制方法
JPH10132358A (ja) 空気調和機
EP1342961A1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heating operation in an air conditioner
CN112254217A (zh) 一种空调及新风风机转速调节方法
CN114857737B (zh) 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1912076B (zh) 一种空调器和控制方法
JP5125695B2 (ja) 空調システム
CN112739161A (zh) 一种控制柜及其散热控制方法
CN115095919B (zh) 定频移动空调及其节能方法、节能装置
CN111023516A (zh) 运行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283896B (zh) 一种空调器和新风模块自启动噪声的控制方法
KR101932848B1 (ko) 공조장치 및 공조장치의 제어 방법
CN206094344U (zh) 空调室外机及具有其的空调
CN111023518A (zh) 运行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413453B (zh) 空调器、空调控制方法以及非易失性存储介质
CN108844194B (zh) 一种加湿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7515749A (zh) 空气处理装置及空气处理方法
CN115854542A (zh) 空调器和空调器的新风控制方法
JP7485909B2 (ja) 空調装置
CN115950079A (zh) 空调器和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16951581A (zh) 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