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12076B - 一种空调器和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器和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12076B
CN111912076B CN202010451315.3A CN202010451315A CN111912076B CN 111912076 B CN111912076 B CN 111912076B CN 202010451315 A CN202010451315 A CN 202010451315A CN 111912076 B CN111912076 B CN 1119120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humidity
outlet
temperature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5131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12076A (zh
Inventor
马林
牛建勇
陈建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Shan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5131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912076B/zh
Publication of CN1119120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120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120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120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4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using one central controller connected to several sub-controll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61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using tim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24F11/77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by controlling the speed of ventil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3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 F24F11/8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using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6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compressors within refrigeration or heat pump circ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20Humidit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50Air quality properties
    • F24F2110/65Concentration of specific substances or contaminants
    • F24F2110/70Carbon dioxi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4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system states
    • F24F2140/20Heat-exchange fluid temperat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和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器包括冷媒循环回路、压缩机、冷媒循环回路、压缩机、室内热交换器、室内风扇、负离子模块,进风温度传感器、进风湿度传感器、出风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控制器被配置为在所述室内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工作时,接收所述进风温度传感器采集的进风温度、所述进风湿度传感器采集的进风湿度和所述出风温度传感器采集的出风温度;根据所述进风温度、所述进风湿度和所述出风温度确定所述室内风扇的出风湿度;根据所述出风湿度控制所述出风温度,以使所述出风湿度处于预设湿度范围,从而使负离子模块达到最佳工作效率,快速增加室内空气的负氧离子浓度。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器和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调控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空调器和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NAI(Negative air(oxygen)ion,空气负(氧)离子)是带负电荷的单个气体分子和轻离子团的总称。NAI主要是由空气中含氧负离子与若干个水分子结合形成的原子团,由于氧分子比CO2,N2等分子更具有亲电性,因此氧分子会优先获得电子形成负离子,所以NAI主要由负氧离子组成,故常被称为空气负氧离子。
NAI作为活性氧的重要成员之一,由于其带负电荷在结构上与超氧化物自由基相似,其氧化还原作用强,能够破坏细菌病毒电荷的屏障及细菌细胞活性酶的活性;另外,NAI还可以沉降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基于此现在新研制的空调器大多搭载有负离子模块,其目的首先是依靠负离子吸附沉降室内环境中的悬浮颗粒,达到净化PM2.5的效果;其次则是NAI不仅可以灭活细菌病毒,其浓度水平也是城市空气质量评价的指标之一,有益人体健康,提高人体舒适度。
然而现有技术中搭载负离子模块的空调器对于负离子模块的应用方式比较单一,在实际应用中只有通断的控制,并没有针对影响负离子形成的空调参数进行调控以提升其使用效果的优化控制方案,无法充分发挥负离子模块的作用,导致其实际工作效率低下。
因此,如何提出一种能够提高负离子模块的工作效率的空调器,从而快速增加室内空气的负氧离子浓度,是目前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由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空调器负离子模块应用方式单一实际工作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
冷媒循环回路,使冷媒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四通阀和减压器组成回路中进行循环;
压缩机,用于进行将低温低压冷媒气体压缩成高温高压冷媒气体并排至冷凝器的工作;
室内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或蒸发器进行工作;
室内风扇,用于将气流经吸入口引入并经室内热交换器后由吹出口送出;
负离子模块,用于基于室内风扇的吹出口处的气流生成负氧离子;
进风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内风扇的吸入口处的进风温度;
进风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内风扇的吸入口处的进风湿度;
出风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内风扇的吹出口处的出风温度;
控制器被配置为,在所述室内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工作时,接收所述进风温度传感器采集的进风温度、所述进风湿度传感器采集的进风湿度和所述出风温度传感器采集的出风温度;
根据所述进风温度、所述进风湿度和所述出风温度确定所述室内风扇的出风湿度;
根据所述出风湿度控制所述出风温度,以使所述出风湿度处于预设湿度范围。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具体被配置为:
判断所述出风湿度是否处于所述预设湿度范围;
若是,维持所述出风温度;
若否,根据所述出风湿度调整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和或所述室内风扇的风速,和或所述膨胀阀的开度,以对所述出风温度进行调整。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还具体被配置为:
若所述出风湿度小于所述预设湿度范围的最小值,根据所述出风湿度和所述最小值的差值提高所述运行频率,和或降低所述风速,和或增大所述开度;
若所述出风湿度高于所述预设湿度范围的最大值,根据所述出风湿度和所述最大值的差值降低所述运行频率,和或提高所述风速,和或减小所述开度。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用于增加所述出风湿度的加湿模块,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在所述室内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工作时,控制所述加湿模块对所述室内风扇的吹出口处的气流进行加湿处理,以使所述出风湿度处于预设湿度范围。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用于向室内引入室外空气的新风模块和用于检测室内二氧化碳含量的二氧化碳传感器,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基于预设运行时长和预设时间间隔开启所述新风模块,以使室内空间的二氧化碳含量低于预设阈值;
或接收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采集的室内二氧化碳含量,并在所述室内二氧化碳含量高于所述预设阈值时开启所述新风模块,以使室内空间的二氧化碳含量低于所述预设阈值。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包括冷媒循环回路、压缩机、室内热交换器、室内风扇、负离子模块、进风温度传感器、进风湿度传感器、出风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的空调器中,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室内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工作时,接收所述进风温度传感器采集的进风温度、所述进风湿度传感器采集的进风湿度和所述出风温度传感器采集的出风温度;
根据所述进风温度、所述进风湿度和所述出风温度确定所述室内风扇的出风湿度;
根据所述出风湿度控制所述出风温度,以使所述出风湿度处于预设湿度范围。
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出风湿度控制所述出风温度,以使所述出风湿度处于预设湿度范围,具体为:
判断所述出风湿度是否处于所述预设湿度范围;
若是,维持所述出风温度;
若否,根据所述出风湿度调整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和或所述室内风扇的风速,和或所述膨胀阀的开度,以对所述出风温度进行调整。
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出风湿度调整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和或所述室内风扇的风速,和或所述膨胀阀的开度,具体为:
若所述出风湿度小于所述预设湿度范围的最小值,根据所述出风湿度和所述最小值的差值提高所述运行频率,和或降低所述风速,和或增大所述开度;
若所述出风湿度高于所述预设湿度范围的最大值,根据所述出风湿度和所述最大值的差值降低所述运行频率,和或提高所述风速,和或减小所述开度。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用于增加所述出风湿度的加湿模块,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室内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工作时,控制所述加湿模块对所述室内风扇的吹出口处的气流进行加湿处理,以使所述出风湿度处于预设湿度范围。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用于向室内引入室外空气的新风模块和用于检测室内二氧化碳含量的二氧化碳传感器,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预设运行时长和预设时间间隔开启所述新风模块,以使室内空间的二氧化碳含量低于预设阈值;
或接收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采集的室内二氧化碳含量,并在所述室内二氧化碳含量高于所述预设阈值时开启所述新风模块,以使室内空间的二氧化碳含量低于所述预设阈值。
通过应用以上技术方案,在所述室内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工作时,接收所述进风温度传感器采集的进风温度、所述进风湿度传感器采集的进风湿度和所述出风温度传感器采集的出风温度;根据所述进风温度、所述进风湿度和所述出风温度确定所述室内风扇的出风湿度;根据所述出风湿度控制所述出风温度,以使所述出风湿度处于预设湿度范围,从而使负离子模块达到最佳工作效率,快速增加室内空气的负氧离子浓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为进一步对本申请的方案进行描述,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为:
冷媒循环回路101,使冷媒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四通阀和减压器组成回路中进行循环。
在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中,空调器通过使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来执行空调器的制冷循环。制冷循环包括一系列过程,涉及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并向已被调节和热交换的空气供应制冷剂。
压缩机102,用于进行将低温低压冷媒气体压缩成高温高压冷媒气体并排至冷凝器的工作。
在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中,压缩机压缩处于高温高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并排出压缩后的制冷剂气体。所排出的制冷剂气体流入冷凝器。冷凝器将压缩后的制冷剂冷凝成液相,并且热量通过冷凝过程释放到周围环境。
室内热交换器103,作为冷凝器或蒸发器进行工作。
在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中,空调器的室外单元包含制冷循环的包括压缩机和室外热交换器的部分,空调器的室内单元包括室内热交换器,并且膨胀阀可以提供在室内单元或室外单元中。
膨胀阀使在冷凝器中冷凝的高温高压状态的液相制冷剂膨胀为低压的液相制冷剂。蒸发器蒸发在膨胀阀中膨胀的制冷剂,并使处于低温低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返回到压缩机。蒸发器可以通过利用制冷剂的蒸发的潜热与待冷却的材料进行热交换来实现制冷效果。在整个循环中,空调器可以调节室内空间的温度。
室内热交换器和室外热交换器用作冷凝器或蒸发器。当室内热交换器用作冷凝器时,空调器用作制热模式的加热器,当室内热交换器用作蒸发器时,空调器用作制冷模式的冷却器。在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中,空调器的室外单元包含制冷循环的包括压缩机和室外热交换器的部分,空调器的室内单元包括室内热交换器,并且膨胀阀可以提供在室内单元或室外单元中。
膨胀阀使在冷凝器中冷凝的高温高压状态的液相制冷剂膨胀为低压的液相制冷剂。蒸发器蒸发在膨胀阀中膨胀的制冷剂,并使处于低温低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返回到压缩机。蒸发器可以通过利用制冷剂的蒸发的潜热与待冷却的材料进行热交换来实现制冷效果。在整个循环中,空调器可以调节室内空间的温度。
室内热交换器和室外热交换器用作冷凝器或蒸发器。当室内热交换器用作冷凝器时,空调器用作制热模式的加热器,当室内热交换器用作蒸发器时,空调器用作制冷模式的冷却器。
室内风扇104,用于将气流经吸入口引入并经室内热交换器后由吹出口送出。
负离子模块105,用于基于室内风扇的吹出口处的气流生成负氧离子。
进风温度传感器106,用于检测室内风扇的吸入口处的进风温度。
进风湿度传感器107,用于检测室内风扇的吸入口处的进风湿度。
出风温度传感器108,用于检测室内风扇的吹出口处的出风温度。
控制器109被配置为,在所述室内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工作时,接收所述进风温度传感器采集的进风温度、所述进风湿度传感器采集的进风湿度和所述出风温度传感器采集的出风温度;
根据所述进风温度、所述进风湿度和所述出风温度确定所述室内风扇的出风湿度;
根据所述出风湿度控制所述出风温度,以使所述出风湿度处于预设湿度范围。
在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中,通过研究发现随着空气湿度的增加,负离子模块生成的NAI浓度不断上升,空气温度的升高同样会使NAI浓度升高,但是其对浓度的影响要低于湿度。根据空气焓湿图可知,同一状态下的空气,温度越低,湿度越高,因此当所述室内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工作时,空调器用作制冷模式的冷却器,空气经过所述室内换热器后温度会降低,出风湿度会明显升高,可以通过控制室内风扇的吹出口处的出风温度进一步控制出风湿度,以使其达到利于NAI生成的湿度范围。
由于不同的空气湿度阶段增加湿度引起NAI浓度上升的变化率不同。当空气湿度小于60%时,随着湿度增加,NAI浓度升高,但是变化率较小;当空气湿度高于60%之后,NAI浓度随着湿度升高变化较大。同时当空气湿度高于90%时,机器可能出现凝露现象,凝露现象在空调器应用中是严格不允许出现的,会导致空调器滴水严重影响空调器的使用及用户使用体验,因此需要避免空气湿度过大的情况出现,以防止出现凝露现象。因此所述利于NAI生成的湿度范围可以预设为相对湿度值大于60%且小于90%。同时预设的湿度范围可根据具体实施场景进行相应的调整,而不局限于上述范围。例如能够保证空调器在空气湿度95%的情况下仍不发生凝露现象,预设的湿度范围最大值可以做相应增加;又或者由于空气湿度过低,经空调器冷却处理后仍然低于60%,此时如果为了使空调器湿度达到60%,过度调控出风温度会违背用户实际需求,影响用户使用体验,因此需要根据具体实施场景预设较为适宜的湿度范围。
在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中,由于同一状态的空气在已知进风温度及该温度下的进风湿度时,可以根据空气焓湿图得到出风温度下的出风湿度,所以室内风扇的吹出口处的出风湿度,可根据接收到的所述进风温度传感器采集的进风温度、所述进风湿度传感器采集的进风湿度和所述出风温度传感器采集的出风温度来确定。并且在具体实施场景中也可以通过增加出风湿度传感器的方式直接检测出风湿度,但需要在现有空调器基础上进行设备改动,增加了制作成本,不方便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的方案仅为本申请所提出的一种具体实现方案,其他根据所述出风湿度控制所述出风温度,以使所述出风湿度处于预设湿度范围的方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在所述室内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工作时,为了根据所述出风湿度控制所述出风温度,以使所述出风湿度处于预设湿度范围,在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中,控制器需要判断所述出风湿度是否处于所述预设湿度范围,若是,维持所述出风温度;若否,根据所述出风湿度调整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和或所述室内风扇的风速,和或所述膨胀阀的开度,以对所述出风温度进行调整。
在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中,如果出风湿度处于预设湿度范围,说明负离子模块工作效率处于最佳状态,NAI的浓度满足用户需求,不需要对空调器当前运行状态进行过多干涉,继续维持当前的出风温度;如果空调器出风湿度处于预设湿度范围之外,说明负离子模块工作效率不佳,需要调整空调器运行状态进一步提升负离子模块工作效率。
通过调整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所述室内风扇的风速、所述膨胀阀的开度可以对空调器出风温度进行调整,出风温度的变化相应的引起出风湿度变化,从而达到控制出风湿度处于预设湿度范围的目的。其中,上述三项对出风温度的控制为并行控制,其目的是为了控制出风温度,可以根据出风温度及反馈情况进行一项或多项控制。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的方案仅为本申请所提出的一种具体实现方案,其他根据所述出风湿度控制所述出风温度,以使所述出风湿度处于预设湿度范围的方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在所述室内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工作时,如果出风湿度处于预设湿度范围之外,需要控制出风温度使所述出风湿度处于预设湿度范围内,在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中,若所述出风湿度小于所述预设湿度范围的最小值,控制器根据所述出风湿度和所述最小值的差值提高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和或降低室内风扇的风速,和或增大膨胀阀的开度;若所述出风湿度高于所述预设湿度范围的最大值,控制器根据所述出风湿度和所述最大值的差值降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和或提高室内风扇的风速,和或减小膨胀阀的开度。
在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中,出风湿度小于预设湿度范围的最小值,说明出风湿度达不到负离子模块生成最佳NAI浓度的要求,根据空气焓湿图可知,可以通过降低出风温度以增加出风湿度,降低出风温度的方式可以根据所述出风湿度和所述最小值的差值及反馈情况选择提高压缩机的运行频率、降低室内风扇的风速、增大膨胀阀的开度中的一项或多项进行控制。同时在具体实施场景中,为了避免调整出风温度违背用户实际意愿,引起用户体验差,对出风温度的调节应该在一定范围内,不能过度调节温度,可以适当调整预设湿度范围,或启用加湿模块进行辅助加湿处理。
而出风湿度高于所述预设湿度范围的最大值,说明空调可能会发生凝露现象,尽管负离子模块的工作效率极佳,但是凝露现象是空调器绝对不允许发生的,所以需要适当升高出风温度,升高出风温度的方式可以根据所述出风湿度和所述最大值的差值及反馈情况选择降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提高室内风扇的风速、减小膨胀阀的开度中的一项或多项进行控制。并且由于温度的升高同样会使NAI浓度升高,只是湿度对NAI浓度的影响要更大,当出风湿度已经达到预设的湿度范围最大值,通过升高出风口温度同样有利于NAI的生成。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的方案仅为本申请所提出的一种具体实现方案,其他根据所述出风湿度控制所述出风温度,以使所述出风湿度处于预设湿度范围的方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在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用于增加所述出风湿度的加湿模块,所述控制器在所述室内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工作时,控制所述加湿模块对所述室内风扇的吹出口处的气流进行加湿处理,以使所述出风湿度处于预设湿度范围。
在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在所述室内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工作时,空调器用作制热模式的加热器,空气经过室内换热器后温度升高,空气湿度会明显降低。因此在制热模式下,需要开启加湿模块以配合负离子模块的运行。在具体实时场景中,还可根据出口湿度及反馈情况控制加湿模块的功率,使以使所述出风湿度处于预设湿度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的方案仅为本申请所提出的一种具体实现方案,其他通过控制所述加湿模块对所述室内风扇的吹出口处的气流进行加湿处理的方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为了提高负离子模块生成NAI的效率,在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用于向室内引入室外空气的新风模块和用于检测室内二氧化碳含量的二氧化碳传感器,所述控制器基于预设运行时长和预设时间间隔开启所述新风模块,以使室内空间的二氧化碳含量低于预设阈值;或接收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采集的室内二氧化碳含量,并在所述室内二氧化碳含量高于所述预设阈值时开启所述新风模块,以使室内空间的二氧化碳含量低于所述预设阈值。
在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中,室内氧含量同样是影响NAI生成和浓度高低的重要因素,由于氧分子比CO2,N2等分子更具有亲电性,若要提高NAI生成效率,需要保证室内氧含量的充足,室内含氧量可以通过空调器新风模块由室外引入新鲜空气补充。具体控制方法可以采用定时开启新风模块方式,例如,可以每两小时开启一次,每次开启半小时,以此保证室内氧含量充足。还可以通过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采集的室内二氧化碳含量进行控制,当二氧化碳含量高于预设阈值时,说明室内氧含量低,通过控制器开启新风模块,引入室外新鲜空气补充室内氧含量,直至二氧化碳含量低于预设阈值。并且可根据具体实施场景适当调整设置合适的二氧化碳含量的预设阈值。同时在具体实施场景中也可根据实际需要安装测氧仪直接测量空气氧含量,但需要在现有空调器基础上进行设备改动,增加了制作成本,不方便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的方案仅为本申请所提出的一种具体实现方案,其他通过控制氧含量提高负离子模块生成NAI的效率的方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通过应用以上技术方案,在所述室内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工作时,接收所述进风温度传感器采集的进风温度、所述进风湿度传感器采集的进风湿度和所述出风温度传感器采集的出风温度;根据所述进风温度、所述进风湿度和所述出风温度确定所述室内风扇的出风湿度;根据所述出风湿度控制所述出风温度,以使所述出风湿度处于预设湿度范围,从而使负离子模块达到最佳工作效率,快速增加室内空气的负氧离子浓度。
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空调器相对应,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包括冷媒循环回路、压缩机、室内热交换器、室内风扇、负离子模块、进风温度传感器、进风湿度传感器、出风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的空调器中,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201,在所述室内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工作时,接收所述进风温度传感器采集的进风温度、所述进风湿度传感器采集的进风湿度和所述出风温度传感器采集的出风温度。
步骤202,根据所述进风温度、所述进风湿度和所述出风温度确定所述室内风扇的出风湿度。
步骤203,根据所述出风湿度控制所述出风温度,以使所述出风湿度处于预设湿度范围。
在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出风湿度控制所述出风温度,以使所述出风湿度处于预设湿度范围,具体为:判断所述出风湿度是否处于所述预设湿度范围;若是,维持所述出风温度;若否,根据所述出风湿度调整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和或所述室内风扇的风速,和或所述膨胀阀的开度,以对所述出风温度进行调整。
通过调整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所述室内风扇的风速、所述膨胀阀的开度可以对空调器出风温度进行调整,出风温度的变化相应的引起出风湿度变化,从而达到控制出风湿度处于预设湿度范围的目的。其中,上述三项对出风温度的控制为并行控制,其目的是为了控制出风温度,可以根据出风温度及反馈情况进行一项或多项控制。
在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出风湿度调整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和或所述室内风扇的风速,和或所述膨胀阀的开度,具体为:若所述出风湿度小于所述预设湿度范围的最小值,根据所述出风湿度和所述最小值的差值提高所述运行频率,和或降低所述风速,和或增大所述开度;若所述出风湿度高于所述预设湿度范围的最大值,根据所述出风湿度和所述最大值的差值降低所述运行频率,和或提高所述风速,和或减小所述开度。
在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用于增加所述出风湿度的加湿模块,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室内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工作时,控制所述加湿模块对所述室内风扇的吹出口处的气流进行加湿处理,以使所述出风湿度处于预设湿度范围。
所述控制器在所述室内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工作时,空调器用作制热模式的加热器,空气经过室内换热器后温度升高,空气湿度会明显降低。因此在制热模式下,需要开启加湿模块以配合负离子模块的运行。
在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用于向室内引入室外空气的新风模块和用于检测室内二氧化碳含量的二氧化碳传感器,所述方法还包括:基于预设运行时长和预设时间间隔开启所述新风模块,以使室内空间的二氧化碳含量低于预设阈值;或接收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采集的室内二氧化碳含量,并在所述室内二氧化碳含量高于所述预设阈值时开启所述新风模块,以使室内空间的二氧化碳含量低于所述预设阈值。
室内氧含量同样是影响NAI生成和浓度高低的重要因素,由于氧分子比CO2,N2等分子更具有亲电性,若要提高NAI生成效率,需要保证室内氧含量的充足,室内含氧量可以通过空调器新风模块由室外引入新鲜空气补充。同时在具体实施场景中也可根据实际需要安装测氧仪直接测量空气氧含量,但需要在现有空调器基础上进行设备改动,增加了制作成本,不方便实施。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预设运行时长、预设时间间隔和二氧化碳含量预设阈值,这并不影响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驱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6)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冷媒循环回路,使冷媒在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四通阀和减压器组成回路中进行循环;
压缩机,用于进行将低温低压冷媒气体压缩成高温高压冷媒气体并排至冷凝器的工作;
室内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或蒸发器进行工作;
室内风扇,用于将气流经吸入口引入并经室内热交换器后由吹出口送出;
负离子模块,用于基于室内风扇的吹出口处的气流生成负氧离子;
进风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内风扇的吸入口处的进风温度;
进风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内风扇的吸入口处的进风湿度;
出风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内风扇的吹出口处的出风温度;
控制器被配置为,在所述室内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工作时,接收所述进风温度传感器采集的进风温度、所述进风湿度传感器采集的进风湿度和所述出风温度传感器采集的出风温度;
根据所述进风温度、所述进风湿度和所述出风温度确定所述室内风扇的出风湿度;
根据所述出风湿度控制所述出风温度,以使所述出风湿度处于预设湿度范围,从而有利于空气负氧离子NAI的生成;
所述预设湿度范围处于60%-90%时,随着湿度增加,所述空气负氧离子NAI浓度升高;
其中,所述控制器具体被配置为:
判断所述出风湿度是否处于所述预设湿度范围;
若是,维持所述出风温度;
若否,根据所述出风湿度调整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和或所述室内风扇的风速,和或所述膨胀阀的开度,以对所述出风温度进行调整;
若所述出风湿度小于所述预设湿度范围的最小值,根据所述出风湿度和所述最小值的差值提高所述运行频率,和或降低所述风速,和或增大所述开度;
若所述出风湿度高于所述预设湿度范围的最大值,根据所述出风湿度和所述最大值的差值降低所述运行频率,和或提高所述风速,和或减小所述开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用于增加所述出风湿度的加湿模块,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在所述室内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工作时,控制所述加湿模块对所述室内风扇的吹出口处的气流进行加湿处理,以使所述出风湿度处于所述预设湿度范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用于向室内引入室外空气的新风模块和用于检测室内二氧化碳含量的二氧化碳传感器,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基于预设运行时长和预设时间间隔开启所述新风模块,以使室内空间的二氧化碳含量低于预设阈值;
或接收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采集的室内二氧化碳含量,并在所述室内二氧化碳含量高于所述预设阈值时开启所述新风模块,以使室内空间的二氧化碳含量低于所述预设阈值。
4.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包括冷媒循环回路、压缩机、室内热交换器、室内风扇、负离子模块、进风温度传感器、进风湿度传感器、出风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的空调器中,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室内热交换器作为蒸发器工作时,接收所述进风温度传感器采集的进风温度、所述进风湿度传感器采集的进风湿度和所述出风温度传感器采集的出风温度;
根据所述进风温度、所述进风湿度和所述出风温度确定所述室内风扇的出风湿度;
根据所述出风湿度控制所述出风温度,以使所述出风湿度处于预设湿度范围,从而有利于空气负氧离子NAI的生成;
所述预设湿度范围处于60%-90%时,随着湿度增加,所述空气负氧离子NAI浓度升高;
其中,所述控制器具体被配置为:
判断所述出风湿度是否处于所述预设湿度范围;
若是,维持所述出风温度;
若否,根据所述出风湿度调整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和或所述室内风扇的风速,和或膨胀阀的开度,以对所述出风温度进行调整;
若所述出风湿度小于所述预设湿度范围的最小值,根据所述出风湿度和所述最小值的差值提高所述运行频率,和或降低所述风速,和或增大所述开度;
若所述出风湿度高于所述预设湿度范围的最大值,根据所述出风湿度和所述最大值的差值降低所述运行频率,和或提高所述风速,和或减小所述开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用于增加所述出风湿度的加湿模块,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室内热交换器作为冷凝器工作时,控制所述加湿模块对所述室内风扇的吹出口处的气流进行加湿处理,以使所述出风湿度处于预设湿度范围。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用于向室内引入室外空气的新风模块和用于检测室内二氧化碳含量的二氧化碳传感器,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预设运行时长和预设时间间隔开启所述新风模块,以使室内空间的二氧化碳含量低于预设阈值;
或接收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采集的室内二氧化碳含量,并在所述室内二氧化碳含量高于所述预设阈值时开启所述新风模块,以使室内空间的二氧化碳含量低于所述预设阈值。
CN202010451315.3A 2020-05-25 2020-05-25 一种空调器和控制方法 Active CN1119120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51315.3A CN111912076B (zh) 2020-05-25 2020-05-25 一种空调器和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51315.3A CN111912076B (zh) 2020-05-25 2020-05-25 一种空调器和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12076A CN111912076A (zh) 2020-11-10
CN111912076B true CN111912076B (zh) 2022-05-03

Family

ID=732374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51315.3A Active CN111912076B (zh) 2020-05-25 2020-05-25 一种空调器和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91207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44645A (zh) * 2021-03-26 2021-06-1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和新风空调系统
CN114777293B (zh) * 2022-03-21 2024-05-24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控制变频除湿机的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22206A (ja) * 2000-07-07 2002-01-23 Daikin Ind Ltd 調湿装置
JP2002186824A (ja) * 2000-12-20 2002-07-02 Fujitsu General Ltd 除湿機
CN101070989B (zh) * 2006-05-11 2010-05-12 傅孔阳 一种空调控制系统
CN101354322A (zh) * 2008-09-24 2009-01-28 俞天平 空调能效比检测装置
CN104456735A (zh) * 2014-12-12 2015-03-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新风功能的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系统
CN106288179B (zh) * 2016-08-12 2019-07-23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用于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
CN109323381A (zh) * 2018-09-30 2019-02-1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9323409B (zh) * 2018-09-30 2021-06-1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CN111121260A (zh) * 2018-10-30 2020-05-08 广东松下环境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送风装置
CN109654684A (zh) * 2018-12-06 2019-04-1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控制方法、空调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812937B (zh) * 2019-02-25 2020-11-27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二氧化碳浓度的新风控制方法、控新风装置及空调器
CN110285531B (zh) * 2019-07-31 2021-09-1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0779147B (zh) * 2019-11-13 2021-01-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空调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12076A (zh) 2020-1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12076B (zh) 一种空调器和控制方法
CN111023512A (zh) 一种空调温湿度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JP2004233034A (ja) 空気調和機の節電除湿運転方法
CN110748974B (zh) 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控制方法
CN113432248A (zh) 一种空调及空调风扇的转速调节方法
CN112254217A (zh) 一种空调及新风风机转速调节方法
CN114963426A (zh) 一种空调器恒温除湿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空调器
CN110748965B (zh) 空调系统及空调系统控制方法
CN112303842A (zh) 一种空调温度调节方法及空调
CN115235000B (zh) 一种除湿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13048596A (zh) 多功能直膨式能量回收新风换气一体机组及控制方法
CN114704875B (zh) 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2283896B (zh) 一种空调器和新风模块自启动噪声的控制方法
CN211011626U (zh) 一种热泵型无级可调温除湿机组
CN111256313B (zh) 一种制冷智能质调节算法
CN114659173A (zh) 一种空调器和空调器的运行参数的控制方法
CN114353198A (zh) 一种带调温型新风除湿机的除湿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9295307U (zh) 空调系统
CN209763410U (zh) 一种具有调温功能的新风机
CN215062400U (zh) 新风空调系统
CN219797375U (zh) 一种地下室恒温恒湿调节系统
CN114857737B (zh) 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TWM568950U (zh) 直流變頻除濕淨氧裝置
CN114322087B (zh) 室内机、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及存储介质
CN112484270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