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55407A - 一种迷你烘干洗衣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迷你烘干洗衣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55407A
CN114855407A CN202110229540.7A CN202110229540A CN114855407A CN 114855407 A CN114855407 A CN 114855407A CN 202110229540 A CN202110229540 A CN 202110229540A CN 114855407 A CN114855407 A CN 1148554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shing machine
water tank
washing
air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2954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雄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Yizhi Hom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Yizhi Hom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Yizhi Hom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Yizhi Home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8554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554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25/00Washing machines with receptacles, e.g. perforated, having a rotary movement, e.g. oscillatory movement, the receptacle serving both for washing and for centrifugally separating water from the laundry and having further drying means, e.g. using hot air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20General details of 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FLAUNDERING, DRYING, IRONING, PRESSING OR FOLDING TEXTILE ARTICLES
    • D06F58/00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20General details of domestic laundry dryers 
    • D06F58/24Condensing arrangem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40/00Technologies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home appliances, e.g. induction cooking or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refrigerators, freezers or dish wash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迷你烘干洗衣机,洗衣机本体包括洗衣组件、水箱;所述水箱设置有空腔;其中,所述水箱设置于所述洗衣组件设有第一出气口的一侧;所述第一出气口与所述空腔连通,开启烘干后,所述洗衣组件风道内的湿热空气通入所述空腔,经冷却后的空气排出至所述洗衣机本体外。通过水箱对洗衣组件的内筒排出的湿热空气进行冷却,降低洗衣机本体排出的空气的温度和湿度,进而降低洗衣机本体烘干过程排气对周围环境的湿度、温度的影响,还能降低洗衣机本体外壁挂珠的概率,提高用户体验感。

Description

一种迷你烘干洗衣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迷你烘干洗衣机。
背景技术
洗衣机作为人类清洗设备,在人们生活起居中必不可少,洗衣机功能也越来越丰富化,包括烘干功能。对于内衣物,通常会单独清洗,若采用常规的洗衣机,则费水,且衣物需要达到最低重量才能脱水干净;若手洗,则费时费力。目前市场上也出现了迷你洗衣机,迷你洗衣机箱体上设置出气口,用以排出烘干模式产生的湿热空气,湿热空气易在箱体外壁上冷凝挂珠,使得迷你洗衣机外表面湿度大,影响迷你洗衣机的寿命及用户体验感。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迷你烘干洗衣机,通过水箱对洗衣组件的内筒排出的湿热空气进行冷却,降低洗衣机本体排出的空气的温度和湿度,进而降低洗衣机本体烘干过程排气对周围环境的湿度、温度的影响,还能降低洗衣机本体外壁挂珠的概率,提高用户体验感。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迷你烘干洗衣机,包括洗衣机本体,所述洗衣机本体包括洗衣组件、水箱;所述水箱设置有用以容纳洗涤水的空腔;其中,
所述水箱设置于所述洗衣组件设有第一出气口的一侧;所述第一出气口与所述空腔连通,开启烘干后,所述洗衣组件风道内的湿热空气通入所述空腔,经所述空腔内壁和/或容纳的洗涤水冷却后的空气排出至所述洗衣机本体外。
优选地,所述洗衣组件与所述水箱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水箱包括盖体、设有开口的盒体,以共同夹持形成所述空腔。
优选地,所述第一出气口设置于所述洗衣组件的外壳的背面。
优选地,所述洗衣组件的外壳设有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与所述空腔连通,以将所述空腔的部分空气通入所述洗衣组件的内筒,以补偿所述内筒内部压力。
优选地,所述水箱的盒体设有第二进气口、第二出气口,以分别与所述第一出气口、第一进气口连通;所述空腔内壁设有挡板,位于所述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二出气口之间。
优选地,所述挡板数目为至少两个;相邻两所述挡板交错设置且分别靠近所述空腔顶端、底端分布。
优选地,所述洗衣机本体还包括:
第一管道,用以连通所述第一出气口、所述第二进气口;
第二管道,用以连通所述第二出气口、第一进气口。
优选地,所述水箱设有第三出气口;所述空腔内经冷却后的空气部分通过所述第三出气口排出,部分通过所述盖体与所述盒体装配处排出。
优选地,所述洗衣组件的外壳底部朝向所述水箱方向延伸形成凸台,所述洗衣机本体的排水管道内置于所述凸台底部凹槽内。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一种迷你烘干洗衣机,包括洗衣组件、水箱,水箱用以注入洗涤水后向洗衣组件提供洗涤水,洗衣机本体烘干过程中,内筒内的湿热空气通入水箱中,接触水箱内壁而冷却和/或与空腔冷空气交换热能和/或与空腔内洗涤水交换热能,部分湿热空气冷却形成冷凝水汇入洗涤水中,部分湿热空气经初步降温后排出洗衣机本体外,降低排出的空气对周围环境内空气的湿度及温度的影响,提高用户体验感,并降低洗衣机本体外壁挂珠的概率,降低排出的空气对其寿命的影响。
本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洗衣机本体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一;
图2为本发明的洗衣机本体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二;
图3为本发明的水箱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水箱的第一侧壁的正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洗衣机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框架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洗衣机本体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洗衣机本体的局部结构的剖视图;
图9为图8中A处放大图;
图10为本发明的框架本体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中:1、洗衣机本体;
100、洗衣组件;110、门体;120、外壳;121、第一出气口;122、第一进气口;123、凸台;130、内筒;140、外筒;150、前筒;160、框架本体;161、框体;1611、第一竖杆;16111、第一衔接部;161111、第一抵接部;16112、底部支撑杆;1612、第二竖杆;16121、第二衔接部;161211、第二抵接部;1613、第三竖杆;1614、第四竖杆;1615、底座;16151、底板;162、门框;1621、缺口;16211、卡接部;1622、第一凹陷部;170、门封;
200、水箱;210、盖体;211、把手;220、盒体;221、第二进气口;222、第二出气口;223、第一侧壁;230、空腔;240、红外液位传感器;251、第一水位探针;252、第二水位探针;253、第三水位探针;261、第一挡板;262、第二挡板;
600、运输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前述和其它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在附图中,为清晰起见,可对形状和尺寸进行放大,并将在所有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下列描述中,诸如中心、厚度、高度、长度、前部、背部、后部、左边、右边、顶部、底部、上部、下部等用词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特别地,“高度”相当于从顶部到底部的尺寸,“宽度”相当于从左边到右边的尺寸,“深度”相当于从前到后的尺寸。这些相对术语是为了说明方便起见并且通常并不旨在需要具体取向。涉及附接、联接等的术语(例如,“连接”和“附接”)是指这些结构通过中间结构彼此直接或间接固定或附接的关系、以及可动或刚性附接或关系,除非以其他方式明确地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一种迷你烘干洗衣机,如图1、图2、图3、图5所示,包括洗衣机本体1,所述洗衣机本体1包括洗衣组件100、水箱200;洗衣组件100用以进行衣物处理;水箱200用以注入洗涤水后为洗衣组件100提供洗涤水,此外,水箱200还起到配重的作用,降低洗衣机本体1运行时的摇晃程度;所述水箱200设置有用以容纳洗涤水的空腔230;其中,
所述水箱200设置于所述洗衣组件100设有第一出气口121的一侧;所述第一出气口121与所述空腔230连通,开启烘干后,所述洗衣组件100风道内的湿热空气通入所述空腔230,经所述空腔230内壁和/或容纳的洗涤水冷却后的空气排出至所述洗衣机本体1外。洗衣机本体1开启烘干程序时,洗衣组件100内的加热元件对冷空气加热形成热空气,在风机的作用下通入内筒130中,热空气吸收洗涤衣物中的水分形成湿热空气后自内筒130内排出。对于常规的大洗衣机,洗衣机通过内部设置冷凝器对湿热空气进行冷却处理形成冷凝水排出或经冷凝器冷凝后的空气经过加热元件加热形成热空气以循环使用。对于迷你洗衣机,由于整体尺寸小,内部空间小,难以容纳尺寸较大的冷凝器,则采用直排方式将烘干过程中内筒130排出的湿热空气直接排入外界环境中,这种方式一方面会导致迷你洗衣机所处环境湿度、温度的增加,影响用户体验感及迷你洗衣机的寿命;另一方面排出的湿热空气易在迷你洗衣机外壁上冷凝挂珠,视觉感、用户体验感差,增加用户费劳力清理迷你洗衣机表面。通过将内筒130烘干过程中产生的湿热空气先通入水箱200内,接触水箱200内壁而冷却和/或与空腔230冷空气交换热能和/或与空腔230内洗涤水交换热能,部分湿热空气冷却形成冷凝水汇入洗涤水中,部分空气温度一定程度降低后经水箱200的盖体210与盒体220的装配处排出至外部环境中,降低洗衣机本体1烘干过程中排出的空气对外界环境的湿度的影响。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洗衣组件100与所述水箱200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洗衣机本体1壳体分别形成所述洗衣组件100的外壳120、所述水箱200的盒体220。当需要添加洗涤水时,搬动整个洗衣机本体1至水路设置处,或将洗衣机本体1放置于设有水路的地方,将水路出水口对准水箱200的开口的位置。在又一实施例中,所述洗衣组件100与所述水箱200可拆卸连接。由于洗衣机本体1尺寸小,水箱200与洗衣组件100可拆卸连接,以便于当需要添加洗涤水时,可将水箱200拆下添水,洗衣机本体1可任意放置在用户便利的地方。当洗衣机本体1放置的位置设置了水路,则可将水路的出水口对准水箱200的开口处,当需要添加洗涤水时,打开盖体210即可;当洗衣机本体1放置的位置未设置水路,当需要添加洗涤水时,拆下水箱200即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水箱200包括盖体210、设有开口的盒体220,以共同夹持形成所述空腔230。所述盖体210外露,通过所述盖体210的运动以敞开或闭合所述开口;所述盒体220与所述盖体210共同夹持形成用以容纳洗涤水的空腔230;即通过开口向空腔230内补充洗涤水。盖体210的设置以防止空腔230内积尘而污染了洗涤水。
进一步地,盖体210外表面内凹形成把手211,用以供用户抓持,以便于打开盖体210。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水箱200呈狭长状,满足容纳内筒130需求水量的同时缩小水箱200横截面尺寸,降低洗衣机本体1的前后距离。洗衣机本体1在使用时,通常内筒130开口处的门体110面向用户,缩短洗衣机本体1的前后距离,降低对洗衣机本体1放置的位置的前后距离要求,提供洗衣机本体1适用场地。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气口121设置于所述洗衣组件100的外壳120的背面,即水箱200位于洗衣组件100的背面,提高洗衣机本体1正面结构的对称性,提高美观度;此外,内筒130排出的湿热空气经过水箱200内壁或内部冷空气或容纳的洗涤水一定程度的冷却后,自水箱200的盖体210与盒体220的装配处缝隙溢出,由于水箱200对空腔230内的湿热空气的冷却为自然冷却,此时排出的空气还具有一定的湿度,从洗衣机本体1排出具有一定湿度的空气,从洗衣机本体1背部散开,若部分冷凝形成水珠,则存在于洗衣机本体1背部,不影响美观,且这部分水珠量少,自然蒸发快,对洗衣机本体1所处环境的湿度影响不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洗衣组件100的外壳120设有第一进气口122;所述第一进气口122与所述空腔230连通,以将所述空腔230的部分空气通入所述洗衣组件100的内筒130,以补偿所述内筒130内部压力。由于烘干过程中,内筒130内的湿热空气不断排出,内筒130内的空气量变少而导致压力低于外部,形成类似真空的状态,通过在外壳120上设置与空腔230连通的第一进气口122,将空腔230内的空气通入内筒130内,向内筒130补充空气来补偿内筒130内部压力的降低。
进一步地,所述水箱200的盒体220设有第二进气口221、第二出气口222,以分别与所述第一出气口121、第一进气口122连通;所述空腔230内壁设有挡板,位于所述第二进气口221、所述第二出气口222之间。由于第一出气口121通过第二进气口221向空腔230内通入湿热空气,为了降低湿热空气依次通过第二出气口222、第一进气口122后,通过相应的风道进入到内筒130内,导致内筒130内部湿度的增加。在第二进气口221、所述第二出气口222之间设置挡板,用以阻碍自第二进气口221通入的湿热空气流向第二出气口222。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挡板数目为至少两个;相邻两所述挡板交错设置且分别靠近所述空腔230顶端、底端分布,以形成呈弯曲的气流通道。内筒130排出的湿热空气进入空腔230,除了接触空腔230内壁及空腔230内储存的洗涤水后进行热量交换以实现冷却,湿热空气在空腔230内流通时,部分湿热空气进入气流通道,接触挡板并与挡板进行热量交换,以加快水箱200对内筒130排入的湿热空气的冷却效果。此外,若干挡板的设置,能够较好地隔开第二进气口221、第二出气口222,以防止空腔230内的湿热空气通过第二进气口221再次进入到内筒130中。具体地,如图4所示,图4为一实施例中若干挡板在水箱200设有第二进气口221、第二出气口222的第一侧壁223上的分布关系示意图,挡板可设置于第一侧壁223上,挡板另一侧壁可抵靠于水箱200的与第一侧壁223相对的内表面上(图中未示出)。挡板的数目为五个,包括三个第一挡板261、两个第二挡板262。第一挡板261靠近空腔230顶部设置,第二挡板262靠近空腔230底部设置。由于在一实施例中,水箱200呈狭长状且空腔230呈弯曲状,第一挡板261的宽度小于第二挡板262的宽度。此外,在一实施例中,水箱200的盖体210内凹形成把手211,空腔230顶部空间小,第一挡板261的形状呈弯折状(图中未示出),以让位把手211内表面的凸起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洗衣机本体1还包括:
第一管道,用以连通所述第一出气口121、所述第二进气口221;
第二管道,用以连通所述第二出气口222、第一进气口122。第一出气口121、第二进气口221通过密封的第一管道连通,第二出气口222、第一进气口122通过密封的第二管道连通,以防止空气在洗衣组件100与水箱200之间流通过程中,自第一出气口121、第二进气口221之间或自第二出气口222、第一进气口122之间装配处溢出,造成洗衣组件100与水箱200装配缝隙处的潮湿。进一步地,当洗衣组件100与水箱200可拆卸连接时,第一管道、第二管道设置于洗衣组件100上,固定水箱200时,将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分别伸入相匹配的第二进气口221、第二出气口222内。进一步地,第二进气口221、第二出气口222设置密封圈,用以分别密封第一管道与第二进气口221的装配处及第二管道与第二出气口222的装配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水箱200设有第三出气口;所述空腔230内经冷却后的空气部分通过所述第三出气口排出,部分通过所述盖体210与所述盒体220装配处排出。当洗衣机本体1烘干过程中产生的湿热空气较多,而盒体220与盖体210装配缝隙不大,排气速度低,若不及时排出空腔230内的空气,则会导致空腔230内部压力过大而易发生危险。通过设置第三出气口,及时排除空腔230内部的空气,一方面提高洗衣机本体1的使用安全性,另一方面降低空腔230内部的空气含量,以免湿热空气与已经经过冷却的空气接触,而影响了水箱200对湿热空气的冷凝效果。
在一实施例中,洗衣机本体1用以清洗内衣物、袜子等小尺寸物品,内筒可用于处理0.5~1.5Kg干衣,水箱200的空腔230至少可容纳一次清洗和两次漂洗的水量。容纳所需容量的水后,空腔230内的水位位于盖体210、盒体220装配缝隙下方,以避免洗涤水溢出至洗衣机本体1外;空腔230内的水位也位于第二进气口221、第二出气口222下方,以免水箱200内水流入洗衣机组件100内部。进一步地,水箱200容量为2~10L。优选地,水箱200容量为3~6L。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洗衣组件100的外壳120底部朝向所述水箱200方向延伸形成凸台123,所述洗衣机本体1的排水管道内置于所述凸台123底部凹槽内。将排水管道设置于凸台123底部的凹槽内,提高美观度,排水管道不占用洗衣组件100内部空间,以便于洗衣组件100内部结构的设置及排布,有利于洗衣机本体1的小型化设计。此外,将水箱200置于所述凸台123上,水箱200的自重对凸台123施加向下的作用力,进而形成洗衣组件100的配重模块,用以平衡洗衣机本体1。
在一实施例中,水箱200也可连接自动加水装置,则洗衣机本体1需放置在设有水路的场地,自动加水装置可使得水箱200内的洗涤水余量恒定,以免出现供水不足的现象。
在又一实施例中,水箱200采用人工辅助加水,洗衣机本体1可放置在用户任意使用便利的场地,所述空腔230内设有水位传感器,用以感应所述水位传感器所处位置的水位变化。通过在水箱内设置水位传感器,以感应空腔内相应位置的水位变化情况,指示用户当前水箱内部洗涤水余量,以免水箱储水量不足供应洗衣机本体当前运行模式的用水,而出现洗衣组件空运行,造成电能浪费、设备折旧。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一所述水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空腔230底部,用以感应空腔230内有水或无水状况。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至少一所述水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空腔230侧壁,以感应相应水位传感器所对应高度的水位状况。进一步地,至少两设置于所述空腔230侧壁的所述水位传感器高度不同,以分别指示洗衣组件100至少两不同用水模式对应的水量。具体地,洗衣机本体1通常具有常规清洗、漂洗、快洗模式,不同模式所需水量不同,根据洗衣机本体1所具有的需用水的不同衣物处理模式,分别匹配相应的水位传感器,以按照相应衣物处理模式的用水量明确水箱200的容纳水量。当洗衣机本体1具有常规清洗、漂洗、快洗三个需要不同用水量的衣物处理模式时,设置于空腔230侧壁的水位传感器数量有三个,纵向错开排布,三个水位传感器可设置于同一侧壁上,也可分成两组分别设置于两侧壁上,可分别感应三个衣物处理模式所需水量的水位高度即可。应当理解,当洗衣机本体1具有四个、五个或更多个不同用水量的衣物处理模式时,可根据客户需要,纵向设置相应数量的水位传感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水位传感器包括水位探针或红外液位传感器。当水位传感器为水位探针时,当空腔230内水位不低于该水位探针所处高度时,水位探针接触水而电路导通,向所述控制板发出有水的反馈信号;当空腔230内水位低于该水位探针所处高度时,水位探针不接触水时电路断开,所述控制板无水位探针反馈的信号。当水位传感器为红外液位传感器时,当空腔230内水位不低于该红外液位传感器所处高度时,红外液位传感器接触到水时,红外液位传感器发射端发出的光发生折射,红外液位传感器的接收端接收不到光或接收少量光,则所述控制板无红外液位传感器反馈的信号;当空腔230内水位低于该红外液位传感器所处高度时,红外液位传感器接触不到水,其发射端发出的光会从其透镜结构反射到红外液位传感器的接收端,接收端接收到光信息,向所述控制板发出红外液位传感器所处位置无水信息反馈。
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设置于空腔230底部的为红外液位传感器240,设置于空腔230侧壁上的为水位探针。当洗衣机本体1具有常规清洗、漂洗、快洗三个需要不同用水量的衣物处理模式时,空腔230侧壁上从上至下纵向分布有第一水位探针251、第二水位探针252、第三水位探针253,以分别感应漂洗、常规清洗、快洗所对应的用水量。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水箱200与洗衣组件100固定连接,水箱200内的水位传感器的线束依次穿过盒体220、外壳120后,与外壳120内的控制板电性连接,以将水位传感器感应的水位变化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板,所述控制板控制指示组件指示用户及时加水。
在又一实施例中,水箱200与洗衣组件100可拆卸连接,水箱200进入洗衣组件100的水路后,水箱200与洗衣组件100通过电连接器(图中未示出)电性连接,以使得水位传感器与外壳120内的控制板电性连接,实现水位传感器与控制板之间的信号传输,以将水位传感器感应的水位变化信息发送至所述控制板。水箱200与洗衣组件100可拆卸连接,使得洗衣机本体不会收到应用场地有无设置水路的限制,可根据用户使用习惯放置在任意位置,且水箱200拆卸便捷,水箱200相对于洗衣机本体1更轻便,加水便利,应用场景多,用户使用便利。电连接器为电器接插件,包括相匹配的公端接头、母端接头,两接头分别设置于水箱200的盒体220与洗衣组件100的外壳120上,设置于水箱200的盒体220的接头与水箱200内位置相对应的水位传感器电性连接,设置于洗衣组件100的外壳120上的接头与其内部的控制板电性连接,当公端接头与母端接头对接后则接通水箱200与洗衣组件100的电路连接。当水箱200自洗衣组件100上拆卸下来时,所述盒体220与洗衣组件100内的控制板的电性连接断开;当水箱200添水后固定于洗衣组件100一侧后,盒体220与洗衣组件100内的控制板电性连接接通,进而使得水位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板对接,当水位传感器感应的水位状况发生变化,将水位状况变化信息传输至所述控制板,所述控制板再控制相关指示组件向用户发送水位指示信息,使得用户获知当前水位状况。进一步地,当前水位状况包括相应的水位传感器所处位置有水或无水。
进一步地,所述电连接器包括内嵌于所述盒体220上的母端接头、凸设于所述洗衣组件100的外壳120上的公端接头;公端接头设有若干金属探针,母端接头设有若干插孔,公端接头的若干金属探针与相应的插孔位置相对后插入,使得所述公端接头插入所述母端接头后,实现水箱200与洗衣组件100的电性连接,进而使得所述控制板与所述水位传感器电连接,使得控制板能够接收到所述水位传感器发出的水位状况变化信息。呈插孔式的母端接头设置于盒体220上,当水箱200自洗衣组件100一侧拆卸下后,便于水箱200的安置。
进一步地,一所述水位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空腔230底部,用以感应空腔230内有水或无水状况,与该水位传感器对应设置的电连接器的一接头则设置于盒体220的底部,为了便于水箱200的放置,设置于盒体220上的母端接头(图中未示出)内嵌于盒体220底壁内,以使得该电连接器接头的设置不影响水箱200的放置。盒体220设置的与设置于所述空腔230底部的水位传感器电性连接的母端接头相匹配的公端接头(图中未示出)设置于所述凸台123上,以便设置于所述空腔230底部的水位传感器与洗衣组件100内的控制板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至少两设置于所述空腔230侧壁的所述水位传感器高度不同,以分别指示洗衣组件100至少两不同用水模式对应的水量,每一水位传感器对应匹配一电连接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洗衣组件100设有指示组件,用以指示所述空腔230内水位变化。进一步地,所述指示组件包括闪烁灯指示组件或声音指示组件;所述指示组件包括不同指示状态,用以分别指示相应的所述水位传感器对应的水位变化。进一步地,所述水位传感器数目为至少两个。当所述指示组件为闪烁灯指示组件时,闪烁灯指示组件可通过不同闪烁频率或不同颜色灯光闪烁或渐变颜色灯光闪烁来区分指示不同水位传感器感应的水位变换。当所述指示组件为声音指示组件时,声音指示组件可通过示警声音次数或示警声音不同发音来区分指示不同水位传感器感应的水位变换。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洗衣机本体1还包括若干运输螺栓600,用以从所述洗衣组件100的外壳120插入以限位外筒;即装配洗衣机本体1时,装上若干运输螺栓600,使得外筒相对于外壳120是固定的,在运输过程中,外筒与外筒同步运动,以使得外筒、内筒130在外壳120内不晃动,避免磕碰损坏,同时降低运输发生的颠簸对洗衣组件100内的弹簧减震结构的影响。在一实施例中,水箱200可拆卸安装于洗衣组件100的一侧,所述运输螺栓600设置于所述洗衣组件100朝向所述水箱200的一表面上;拆下所述运输螺栓600以让位所述水箱200于所述洗衣组件100一侧的可拆卸安装。具体地,外壳120设有第一安装孔,外筒上设有相应的第二安装孔,运输螺栓依次穿过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后固定住外壳120和外筒。水箱200可拆卸连接于洗衣组件100,当洗衣机本体1放置于无水路的场地上时,水箱200需要加水时,拆下水箱200进行加水即可,无需搬运洗衣机本体1,也无用额外的容器装水后再向水箱200内加水,以使得洗衣机本体1可根据用户使用习惯放置于任意位置,应用场景多、使用便利。洗衣机本体1运输过程中,洗衣组件100、水箱200分开状态下进行运输。当用户使用洗衣机本体1时,需将水箱200安装于洗衣组件100一侧,由于运输螺栓600设置于洗衣组件100朝向水箱200的一表面上,安装水箱200前需将运输螺栓600拆下,否则运输螺栓600会影响到水箱200的安装,即通过可拆卸水箱200的安装方式配合运输螺栓600安装部位的限定及运输螺栓600的设置的限定,起到指示先拆卸运输螺栓600后使用洗衣机本体1的防呆作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运输螺栓600外端与所述洗衣组件100外表面齐平,用户需要安装水箱200时,即可看到洗衣组件100外表面的运输螺栓600,以提醒用户运输螺栓600的存在,进而及时拆下所述运输螺栓600。
在又一实施例中,所述运输螺栓600外端凸出于所述洗衣组件100外表面。用户需要安装水箱200时,若未及时拆下运输螺栓600,则运输螺栓600凸出于洗衣组件100外表面的一端会抵触水箱200的安装,则水箱200无法实现安装,以使得用户必须拆下运输螺栓600才能实现水箱200的安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运输螺栓600依次伸入所述外壳120、所述洗衣组件100的框架、外筒上相应安装孔后以实现固定。具体地,洗衣组件100的框架设有第三安装孔,运输螺栓600依次穿过外壳120的第一安装孔、框架的第三安装孔、外筒的第二安装孔后,将外壳120、框架、外筒固定住。运输螺栓600通过洗衣组件100的框架进行固定,以降低运输过程中运输螺栓600在外筒重力下对外壳120的挤压,降低洗衣机本体1对外壳120结构强度的要求。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运输螺栓600的数目为至少三个。至少三个运输螺栓600用以固定外筒至少两个部位,以形成稳定固定作用。
在一实施例中,洗衣机本体1设有检测装置(图中未示出),用以检测所述水箱200是否安装到位;所述检测装置与所述洗衣组件100内的控制板电性连接,当所述检测装置检测到所述水箱200安装到位时,所述控制板发出解锁洗涤程序。通过检测装置检测当前水箱200相对洗衣组件100的安装位置,若水箱200安装不到位,控制板发出洗衣机本体1不可运行的指令,以防止水箱200安装不到位时,洗衣机本体1整体失衡,进而导致运行洗衣机本体1会出现一定的危险性。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洗衣组件100内的电磁感应器、设置于所述水箱200内的磁性件;所述电磁感应器与所述磁性件位置相对应;通过所述电磁感应器与所述磁性件的电磁感应,以检测所述水箱200是否安装到位。具体地,安装水箱200时,随着水箱200与洗衣组件100距离的缩小,水箱200上的磁性件与洗衣组件100内的电磁感应器的距离的同步缩小,则电磁感应器感应到的磁场越来越大;当水箱200安装到位,磁性件相对电磁感应器的位置为正确安装位置,此时,电磁感应器感应到的磁场为预设目标值,控制板获得的信息即为电磁感应器感应到的磁场为预设目标值的信息,则发出解锁洗涤程序,即可运行洗衣机本体1的指令,当用户开启洗衣机本体1相关程序时,洗衣机本体1正常运行。否则,当控制板获得的信息为电磁感应器感应到的磁场不等于预设目标值时,控制板发出不可运行洗衣机本体1的指令,当用户开启洗衣机本体1相关程序时,洗衣机本体1无法启动,以防止由于水箱200安装不到位导致洗衣机本体1整体失衡状态下运行而出现危险,在水箱200注水便利的同时保证洗衣机本体1使用的安全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检测装置数目为至少两个;通过至少两处装配位置的匹配结果以检测所述水箱200是否安装到位,以提高水箱200装配精确度及降低水箱200的装配难度。
在一实施例中,所示水箱200与所示洗衣组件100可拆卸连接,所述水箱200朝向所述洗衣组件100的外表面设有卡扣结构,以扣接所述磁性件,以使得磁性件安装便捷。随着水箱200装卸次数的增多,磁性件磁性减少,通过卡扣结构安装磁性件,便于磁性件的更换,以保证检测装置的正常运行。进一步地,水箱200朝向所述洗衣组件100的外表面内凹形成第二凹陷部,所述卡扣结构设置于第二凹陷部内,当磁性件扣接于所述卡扣结构内,磁性件、卡扣结构的朝向所述洗衣组件100的外表面位于第二凹陷部内,以免磁性件的安装妨碍了水箱200与洗衣组件100的装配。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水箱200与洗衣组件100连接后,水箱200朝向洗衣组件100的外表面与洗衣组件100的外表面相抵靠,以提高洗衣组件100壳体的整齐性和美观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电磁感应器设置于所述洗衣组件100的外壳120靠近所述水箱200一侧内壁上。为了提高外壳120外表面的整齐性,将电磁感应器隐藏于外壳120内,且安装便捷。先将电磁感应器安装于外壳120靠近水箱200的一侧内壁上,再在洗衣机本体1的框架外安装外壳120。
进一步地,所述电磁感应器靠近所述凸台123设置。洗衣组件100的外壳120内部空间用以容纳筒组件、机械驱动组件、管道等洗衣必备元件,外壳120靠近顶部的空间内各必备元件排布紧凑;由于洗衣机本体1作为迷你洗衣机,整体尺寸小,外壳120内部空间小,外壳120靠近顶部的空余空间小,将电磁感应器靠近凸台123设置,即电磁感应器靠近外壳120朝向水箱200一侧内壁的底部设置,避免干扰筒组件、机械驱动组件、管道的安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洗衣组件100设有报警器,当所述检测装置检测所述水箱200未安装到位时发出提示。当水箱200安装不到位,用户开启洗衣机本体1,而控制板发出的不运行指令使得洗衣机本体1并未开启,为了避免用户因未及时发现洗衣机本体1未开启导致待洗衣物长时间未进行清洗,而影响了用户衣物更换,通过设置报警器,提示用户水箱200未安装到位,以及时调整水箱200的安装,从而及时对待洗衣物进行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报警器包括灯光报警器和/或声音报警器。具体地,灯光报警器报警形式包括但不限于闪烁灯报警或灯光常亮报警,在洗衣组件100的外壳120上设置灯光窗口,灯光窗口内对应设置灯带,以实现灯光报警模式。声音报警器可在外壳120上设置喇叭,以实现声音报警模式。此外,还可灯光报警模式与声音报警模式组合使用,以提高示警力度。
进一步地,所述洗衣组件100设有还铁质件;所述铁质件与所述磁性件位置相对应,以引导所述水箱200的安装。水箱200安装时,随着水箱200与洗衣组件100距离的靠近,水箱200上的磁性件与洗衣组件100上的铁质件相吸,以辅助水箱200的安装。磁性件与电磁感应器相配合,以实现水箱200的安装定位;磁性件与铁质件相配合,以辅助水箱200的安装,再通过相应的连接结构使得水箱200与洗衣组件100相固定,以降低水箱200的装配难度。
在一实施例中,所示洗衣机本体1烘干过程中,内筒130产生的湿热空气通过烘干风道的第一出气口121排出,烘干风道靠近第一出气口121处设有湿度传感器,用以采集所处位置湿度并将传输至所述洗衣组件100内的控制板;当所述湿度的阈值达到烘干预设的停止阈值时,所述控制板发出停止指令,以配置洗衣组件100内的烘干组件终止烘干。具体地,随着烘干程序执行时间的流失,内筒130内衣物含水量降低,进而自内筒130进入到烘干风道的空气湿度降低,当内筒130内衣物干燥度达到要求时,烘干风道靠近第一出气口121处湿度降低到一定数值。通过湿度传感器实时采集其所处位置的湿度,当湿度降低到烘干停止阈值时,表明内筒130内衣物干燥度达到要求,进而可以停止烘干操作。对于迷你洗衣机而言,采用在烘干风道靠近第一出气口121处湿度传感器进行判干,替代传统的在内筒130进气口、出气口分别设置一温度传感器的方案,安装便捷、占用空间小。
进一步地,第一出气口121设有线屑收集器(图中未示出)。由于内筒130内衣物进行处理时,通常会洗出衣物上的物质、毛丝等线屑,若直接排至水箱200内,会污染水箱200。通过在第一出气口121处设置线屑收集器,收集自内筒130排出的线屑,可定期清理线屑收集器,以降低内筒130湿热空气的排出对水箱200的污染。
进一步地,所述烘干风道的进风口处设置线屑过滤器(图中未示出)。洗衣机本体1执行烘干程序时,自进风口处通入外界新空气,加热装置1822对新空气进行加热,形成热空气以对内筒130内的湿衣物进行干燥处理。由于外界环境中存在飞尘或毛丝等杂物,在烘干风道吸入新空气的过程中容易将外界环境中的杂物一并吸入,进而在烘干风道的进风口内设置线屑过滤器,以对进入的新空气进行过滤,以免烘干风道吸入杂物而导致烘干风道甚至内筒污染。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进风口的设置,内筒130内新空气补充及时,则洗衣组件100的外壳120无需设置第一进气口122,盒体220无需设置第二出气口222,以通过水箱200对内筒130进行新空气补充。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出气口121处设置风门(图中未示出);当烘干停止时关闭风门,用以阻止所述空腔230内水汽进入所述烘干风道内。停止烘干时,烘干组件的风机停止运行,烘干风道与空腔230内空气会发生交换,而由于空腔230用以储存水,其储存的水导致空腔230具有一定的湿度,为了防止空腔230内的水汽通过烘干风道进入内筒130,而使得内筒130内的易干燥完毕的衣物受潮,设置风门,停止烘干时,风门关闭,以使得烘干风道与空腔230断开连通。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6、图7所示,洗衣机本体1还包括用以支撑洗衣机本体1内部部件的框架本体160,所述框架本体160包括框体161、固定于所述框体161正面的门框162;所述水箱200设置于余所述框架本体160内或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框架本体160外部包覆的外壳120一侧;其中,
所述框体161支撑洗衣机本体1的筒体组件,筒体组件用以处理待洗涤衣物,筒体组件包括内筒、外筒、前筒,内筒用以放置待洗涤衣物,外筒与前筒、内筒外壁共同形成洗衣机本体1洗涤过程中临时储水空间,以向内筒内注入混有洗涤介质的洗涤水或用以漂洗的清水;
所述门框162设有缺口1621,用以敞开所述洗衣机本体1的内筒130的入口,形成洗衣机本体1的筒体组件的置物敞口;所述门框162设有固定洗衣机本体1的门体的面板结构,所述框体161外包覆的壳体与所述面板结构共同形成洗衣机本体1的外饰面。安装洗衣机本体1的外饰面时,直接将外饰面的门体安装于门框162上,无需在框架本体160上安装额外的固定件来固定门体,即可稳固固定具有一定重量的门体,省去固定件所占用的空间,有利于洗衣机本体1的小型化设计。根据市场对洗衣机本体1外饰面外观的需求,可匹配设计出相应的门框162的面板结构。
在一实施例中,门框162呈板状结构,以形成固定门体用的面板结构,面板结构设固定结构,以安装所述门体。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结构为安装孔(图中未标出),即门框162的面板结构上设有安装孔,洗衣机本体1的门体通过紧固件、安装孔的配合实现与门框162的固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框架本体160为塑料件或钣金件。具体地,当框架本体160为塑料件时,轻便、成本低,可一体成型形成所述框架本体160,也可分步注塑形成所述框架本体160。当框架本体160为钣金件时,框体161的竖杆、横杆之间的连接,可通过紧固件连接;也可一体成型成包括横杆、竖杆的连接杆,相邻连接杆再通过紧固件连接;同样,框体161与门框162的连接可通过紧固件连接,可一体成型成门框162与两竖杆的整体结构。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6、图10所示,框体161呈长方体结构,包括位于正面的第一竖杆1611、第二竖杆1612及位于背面的第三竖杆1613、第四竖杆1614,四个竖杆均垂直设置,四个竖杆顶部通过四个横杆依次连接,四个竖杆底部通过另四个横杆依次连接,形成所述框体161。所述框体161的六个面均具有支撑力,提高框架本体160的支撑强度,满足框体161尺寸小的同时,具有足够的支撑强度用以支撑内部筒体组件及驱动组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框体161正面的两竖杆朝向远离所述框体161的方向延伸,以形成两衔接部,用以分别连接所述门框162两侧。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框体161呈长方体结构,框体161正面的两竖杆均为直杆,即第一竖杆1611、第二竖杆1612。第一竖杆1611、第二竖杆1612分别朝向远离所述框体161的方向延伸,以分别形成第一衔接部16111、第二衔接部16121。第一衔接部16111、第二衔接部16121分别用以连接所述门框162的两侧,以将门框162固定于所述框体161上。所述门框162的开口与内筒130的入口连通,内筒130外端自第一竖杆1611、第二竖杆1612之间的空间伸出所述框体161外以靠近所述缺口1621。即,所述内筒130入口所在外端的局部部位位于第一衔接部16111、第二衔接部16121、门框162共同夹持形成的空间内,进而保证所述框架本体160满足容纳内筒130的空间的前提下,有利于所述框体161的小型化设计。
进一步地,如图10所示,所述框体161包括一体成型的底座1615,以提高框体161底部的支撑强度。具体地,底座1615包括底板16151、四竖板,底板16151中间镂空,四竖板分别用以形成包围第一竖杆1611、第二竖杆1612、第三竖杆1613、第四竖杆1614的结构,并使得所述底座1615与第一竖杆1611、第二竖杆1612、第三竖杆1613、第四竖杆1614相固定。通过底座1615的设置,提高框体161底部的支撑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衔接部靠近所述框体161顶端设置。具体地,通常洗衣机本体1的筒体组件靠近所述框架本体160的顶端设置,筒体组件底部与框架本体160底部之间的空间用以容纳水管、吊杆等零部件,因而衔接部靠近框体161顶端设置,以使得连接于衔接部上的门框162的缺口1621能够面向所述内筒130的入口。为了具体阐述框体161的正面竖杆的结构,以框体161为长方体结构为例进行阐述,具体地以框体161的第一竖杆1611的结构进行阐述,第一竖杆1611形成的第一衔接部16111外凸于第一竖杆1611的底部支撑杆16112。第二竖杆1612的结构与第一竖杆1611的结构对称,对于第二竖杆1612的结构在此不再赘述。作为洗衣机本体1的前饰面板需装饰框架本体160的整个正面结构,在一实施例中,门体可作为前饰面板,门体呈不规则结构,抵靠于框架本体160正面安装,框体161正面底部设有与门体的安装结构(如安装孔)。在又一实施例中,洗衣机本体1的前装饰面包括门体和辅助面板,门体用以装饰门框162,辅助面板位于门体下方,辅助面板用以与门体共同形成前装饰面结构,共同抵靠于框架本体160的正面。优选地,为了提高洗衣机本体1表面整齐性及美观度,洗衣机本体1的前装饰面结构为一整体面板结构,即为门体。
进一步地,如图6至图10所示,所述衔接部抵接于所述门框162背面。门框162背面抵接于衔接部上,提高两衔接部对门框162的支撑牢度。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两衔接部与门框162一体成型,形成一个整体结构。在又一实施例中,门框162通过紧固件以分别与两衔接部相固定,将门框162背面抵接于衔接部上,一方面提高两衔接部对门框162的支撑牢度;另一方面门框162遮挡住门框162与衔接部的装配缝隙,提高所述框架本体160的正面整齐度,以提高正面美观度。
进一步地,由于门框162为薄板结构,厚度薄,为了提高衔接部对门框162的支撑牢度,所述衔接部弯折形成抵接部,用以抵接所述门框162背面。抵接部与门框162背面相抵接,增加了衔接部与门框162背面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了衔接部对门框162的支撑牢度;此外,门框162外表面固定洗衣机本体的门体后,门框162与衔接部装配部位需同时承受门框162及门体的重力,通过增加衔接部与门框162的接触面积,以降低门框162与衔接部装配处受力变形的概率。具体地,如图3、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框体161呈长方体结构,第一衔接部16111、第二衔接部16121分别弯折形成第一抵接部161111、第二抵接部161211,以分别抵接于所述门框162背面表面靠近两侧的边缘处。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门框162通过紧固件以分别与第一抵接部161111、第二抵接部161211相固定,则第一抵接部161111、第二抵接部161211、门框162对应部位分别设有相应的安装孔,以便通过紧固件(如螺栓螺母)进行固定,第一抵接部161111、第二抵接部161211的设置提高了衔接部与门框162背面的接触面积,进而便于紧固件固定,降低装配难度。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框体161呈长方体结构,第一衔接部16111、第二衔接部16121分别弯折形成第一抵接部161111、第二抵接部161211,以分别抵接于所述门框162背面表面靠近两侧的边缘处。门框162的安装孔设置于门框162与相应抵接部相对应的部位,通过相抵靠的门框162、框体161相应的抵接部增加框架本体160用以支撑门体面板的板件厚度,提高对门体面板的安装牢固度。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所述缺口1621向外翻折形成卡接部16211,用以卡紧洗衣机本体1的门封170一端。具体地,门封170的外端(即远离内筒130的一端)卡接于卡接部16211上,门封170的内端(即靠近内筒130的一端)卡接于洗衣机本体1的前筒150上并密封住前筒150与洗衣机本体1的外筒140之间的装配缝隙,以使得缺口1621、前筒150、外筒140共同形成一密封空间。通过卡接部16211、前筒150共同形成所述门封170的安装结构,无需设置额外的固定结构来安装门封170,以节省门封的安装对框架本体170内部的空间的占用率。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所述门框162内凹形成第一凹陷部1622;所述缺口1621设置于所述第一凹陷部1622上,以使得所述卡接部16211卡接所述门封170一端后,所述门封170的正面略凸出于所述门框162。将缺口1621设置于第一凹陷部1622上,缺口1621的卡接部16211卡接门封170的外端后,门封170不会过多凸出于门框162外,以免影响门体安装后的整体视觉效果,同时还能避免因门封170过多凸出而影响门体上的门体的关闭。当洗衣机本体1的门体安装于门框162上后,门体上的门体关闭时,门体的内凹的门玻璃抵压于外凸于所述门框162的门封170外表面上,对门封170施加了向内的作用力,门封170产生弹性形变,以使得门体、门封170、前筒150、外筒140之间形成密封空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门框162自上而下沿朝向远离所述框体方向倾斜设置,以使所述缺口1621正对倾斜设置的内筒;
或,所述门框162垂直设置,以使得所述缺口1621正对水平设置的内筒。具体地,根据用户的需求,洗衣机本体1内的内筒130可呈其入口朝上倾斜设置,内筒130也可水平设置。如图1所示,当内筒130倾斜设置时,为了便于用户自缺口1621处投放待洗涤衣物,缺口1621需配合内筒130倾斜,则门框162自上而下朝向远离所述框体方向倾斜设置,以使缺口1621正对内筒;此时,与门框162相连接的衔接部远离外筒140的表面自上而下沿朝向远离所述外筒140方向倾斜,以匹配倾斜设置门框162的安装。当内筒130水平设置时,则缺口1621垂直设置,即门框162垂直设置,以便用户投放待洗涤衣物。
在一实施例中,洗衣机本体1设置的用以执行烘干的烘干组件固定于所述洗衣机本体1的框架本体160上。具体地,洗衣机本体1的框架本体160用以支撑洗衣机本体1的壳体结构及其内部元件,将烘干组件固定于框架本体160上,替代传统的固定于洗衣机本体1内部的筒组件上,降低烘干组件占用洗衣机本体1内部空间,有利于洗衣机本体1的小型化设计。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迷你烘干洗衣机,烘干程序中内筒内产生的湿热空气先通入水箱内,经过冷却,部分湿热空气冷却形成冷凝水汇入水箱内的洗涤水中,部分湿热空气温度降低后排出至洗衣机本体外,降低洗衣机本体烘干过程排出的空气对周围环境湿度的影响,提高用户体验感,降低洗衣机本体表面挂珠的概率。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本行业的普通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而顺畅地实施本发明;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发明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发明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迷你烘干洗衣机,包括洗衣机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洗衣机本体(1)包括洗衣组件(100)、水箱(200);所述水箱(200)设置有用以容纳洗涤水的空腔(230);其中,
所述水箱(200)设置于所述洗衣组件(100)设有第一出气口(121)的一侧;所述第一出气口(121)与所述空腔(230)连通,开启烘干后,所述洗衣组件(100)风道内的湿热空气通入所述空腔(230),经所述空腔(230)内壁和/或容纳的洗涤水冷却后的空气排出至所述洗衣机本体(1)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迷你烘干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洗衣组件(100)与所述水箱(200)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迷你烘干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200)包括盖体(210)、设有开口的盒体(220),以共同夹持形成所述空腔(23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迷你烘干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气口(121)设置于所述洗衣组件(100)的外壳(120)的背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迷你烘干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洗衣组件(100)的外壳(120)设有第一进气口(122);所述第一进气口(122)与所述空腔(230)连通,以将所述空腔(230)的部分空气通入所述洗衣组件(100)的内筒(130),以补偿所述内筒(130)内部压力。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迷你烘干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200)的盒体(220)设有第二进气口(221)、第二出气口(222),以分别与所述第一出气口(121)、第一进气口(122)连通;所述空腔(230)内壁设有挡板,位于所述第二进气口(221)、所述第二出气口(222)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迷你烘干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数目为至少两个;相邻两所述挡板交错设置且分别靠近所述空腔(230)顶端、底端分布,以形成呈弯曲状的气流通道。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迷你烘干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洗衣机本体(1)还包括:
第一管道,用以连通所述第一出气口(121)、所述第二进气口(221);
第二管道,用以连通所述第二出气口(222)、第一进气口(122)。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迷你烘干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200)设有第三出气口;所述空腔(230)内经冷却后的空气部分通过所述第三出气口排出,部分通过所述盖体(210)与所述盒体(220)装配处排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迷你烘干洗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洗衣组件(100)的外壳(120)底部朝向所述水箱(200)方向延伸形成凸台(123),所述洗衣机本体(1)的排水管道内置于所述凸台(123)底部凹槽内。
CN202110229540.7A 2021-02-04 2021-03-02 一种迷你烘干洗衣机 Pending CN11485540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550352 2021-02-04
CN202110155035 2021-02-0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55407A true CN114855407A (zh) 2022-08-05

Family

ID=826284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29540.7A Pending CN114855407A (zh) 2021-02-04 2021-03-02 一种迷你烘干洗衣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5540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163351B2 (en) Heat pump module and laundry treatment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10508384B2 (en) Top of an appliance for drying laundry providing drying air recirculation and moisture condensation
KR100776884B1 (ko) 손 건조장치
US8196439B2 (en) Laundry machine including a support module with a drawer based detachable water supply
JP6538847B2 (ja) 衣類処理装置
KR20170082045A (ko) 의류처리장치
KR20150059319A (ko) 의류처리장치
US20060272173A1 (en) Laundry dryer
EP2610391B1 (en) Laundry drying domestic appliance having a steam nozzle unit
CN113951641A (zh) 一种多功能家居柜
CN215051402U (zh) 一种迷你烘干洗衣机
WO2016099220A1 (en) Fabric treating apparatus
CN215758135U (zh) 衣物护理设备
CN114855407A (zh) 一种迷你烘干洗衣机
CN215051401U (zh) 一种迷你洗衣机
CN215104055U (zh) 一种迷你洗衣机
WO2010074508A2 (en) Clothes treating apparatus with liquid supply unit
CN114855408A (zh) 一种迷你洗衣机
CN114855409A (zh) 一种迷你洗衣机
CN218090203U (zh) 衣物护理设备
US11959221B2 (en) Laundry dryer
EP3875672B1 (en) Laundry dryer
EP2610395B1 (en) Liquid reservoir for a home appliance having a liquid level indication unit
WO2022183623A1 (zh) 一种迷你洗衣机
TW419578B (en) Air condition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