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52256A - 一种吸力锚及吸力锚的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吸力锚及吸力锚的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52256A
CN114852256A CN202210625614.3A CN202210625614A CN114852256A CN 114852256 A CN114852256 A CN 114852256A CN 202210625614 A CN202210625614 A CN 202210625614A CN 114852256 A CN114852256 A CN 1148522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ction anchor
pump
grouting
adaptor
s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2561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52256B (zh
Inventor
胡敏
张文耀
吴海金
赵勇
李辉
冯金杰
马进
刘鑫
黄晓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Salvage Bureau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Salvage Burea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Salvage Bureau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Salvage Bureau
Priority to CN20221062561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5225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522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522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522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522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21/00Tying-up; Shifting, towing, or pushing equipment; Anchoring
    • B63B21/50Anchoring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special vessels, e.g. for floating drilling platforms or dredg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21/00Tying-up; Shifting, towing, or pushing equipment; Anchoring
    • B63B21/50Anchoring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special vessels, e.g. for floating drilling platforms or dredgers
    • B63B2021/505Methods for installation or mooring of floating offshore platforms on sit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7Offshore wind turbin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上风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力锚及吸力锚的使用方法。本发明利用转接件套设计了泵口或者灌浆口来提高现有开孔的利用率,减少筒顶开孔数量,提高筒顶结构强度,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将转接件与泵口连接时,再将灌浆设备与转接件以及灌浆口连接,能够增加灌浆的入口数量,以避免发生灌浆堵塞的情况;或者通过将转接件连接于灌浆口时,再将吸力泵与转接件以及泵口连接,能够增加排水的出口数量,以增加排水量,避免吸力锚在沉贯过程中出现抽水不足而导致负压不足的情况。通过如此设置,在满足抽水和灌浆施工的需求前提下能够提升吸力锚的工作效率与降低吸力锚的生产成本和安装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吸力锚及吸力锚的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上风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力锚及吸力锚的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海上风电建设往深水区域发展,漂浮式风机开始得到应用。漂浮式风机主要靠吸力锚和系泊缆固定在海面。在施工阶段,吸力锚在自重作用下沉入海底一定深度,称为初始入泥深度。依靠初始入泥深度形成初始封闭条件是吸力锚能够顺利下沉的重要保证。通过从锚筒内抽水形成内外压差提供的沉锚力使锚筒下沉到设计深度。沉贯完毕,停止抽水并封闭抽水口,此时锚内外压差消失,锚体依靠内外侧壁的摩擦力、端承力以及土的吸附力来提供使用阶段的抗拔或抗压承载力。
其中,吸力锚的顶部设置吸力泵,通过吸力泵将锚体内部的海水抽出形成负压。吸力锚沉贯到位后,泥面与吸力锚顶部存在的间隙需要通过灌浆来进行填充。吸力泵与灌浆都需要在吸力锚顶部开设相应的开孔。现有技术中的吸力锚的吸力泵泵口开孔不足,在吸力锚沉贯过程中会导致出现抽水速度慢而形成的负压不足的情况。另外灌浆施工过程中也可能发生管道堵塞的情况,在没有备用灌浆口的情况下将会导致工作效率低下。
因此亟需一种吸力锚及吸力锚的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吸力锚,能够转换吸力泵口和灌浆口,提升抽水和灌浆的效率,同时能够避免过多开孔,减少筒顶开孔数量,提高筒顶结构强度,减小成本。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方案:
一种吸力锚,包括筒体、顶板和转接件,该顶板盖设于该筒体顶部,该顶板设置有泵口和灌浆口,该泵口用于连接外部吸力泵以对该筒体内部进行抽水,该灌浆口用于连接外部灌浆设备以灌浆至该筒体内部,该转接件一端能够与该泵口连接,另一端能够与该灌浆口连接。
作为可选方案,该泵口设置有两个,两个该泵口沿该顶板周向均匀分布。
作为可选方案,该灌浆口设置有两个,两个该灌浆口沿该顶板周向均匀分布。
作为可选方案,该泵口与该灌浆口距离该顶板中心距离相同。
作为可选方案,该转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和管体,该管体的一端与该第一连接部连接,该管体的另一端与该第二连接部连接,该第一连接部开设有第一安装孔,该第二连接部开设有第二安装孔。
作为可选方案,该吸力锚还包括防腐块,该防腐块设置于该顶板上。
作为可选方案,该防腐块为锌块。
作为可选方案,该吸力锚还包括吊耳,该吊耳设置于该顶板上。
作为可选方案,该吊耳设置有多个,多个该吊耳沿该顶板的周向均布于该顶板上。
本发明提供一种吸力锚的使用方法,能够转换吸力泵口和灌浆口,提升抽水和灌浆的效率,同时能够避免过多开孔,减少筒顶开孔数量,提高筒顶结构强度,减小成本。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方案:
一种吸力锚的使用方法,采用上述任一项的吸力锚,包括:
判断需要对所述筒体进行的操作;
如果需要对所述筒体进行抽水,则将所述转接件连接于所述灌浆口上;
将吸力泵与所述泵口以及所述转接件连接,以抽出所述筒体内部的水;
如果需要对所述筒体进行灌浆,则将所述转接件连接于所述泵口上;
将灌浆设备与所述灌浆口以及所述转接件连接,以对筒体内部进行灌浆。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的吸力锚,由于在吸力锚的顶部开孔十分困难并且会增加安装阶段的施工风险,为了减少开孔数量,提高筒顶结构强度,通过利用转接件套设有泵口或者灌浆口来提高现有开孔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将转接件与泵口连接时,再将灌浆设备与转接件以及灌浆口连接,能够增加灌浆的入口数量,以避免发生灌浆堵塞的情况;或者通过将转接件连接于灌浆口时,再将吸力泵与转接件以及泵口连接,能够增加排水的出口数量,以增加排水量,避免吸力锚在沉贯过程中出现抽水不足而导致负压不足的情况。通过如此设置,在满足抽水和灌浆施工的需求前提下能够提升吸力锚的工作效率与降低吸力锚的生产成本。
本发明提供的吸力锚的使用方法,通过利用转接件套设泵口或者灌浆口来提高现有开孔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在满足抽水和灌浆施工的需求前提下能够提升吸力锚的工作效率与降低吸力锚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吸力锚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吸力锚的使用方法的流程图。
图中:
100、筒体;200、顶板;210、泵口;220、灌浆口;300、转接件;310、第一连接部;320、第二连接部;330、管体;400、防腐块;500、吊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本发明中限定了一些方位词,在未作出相反说明的情况下,所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内”、“外”,这些方位词是为了便于理解而采用的,因而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吸力锚,包括筒体100、顶板200和转接件300,顶板200盖设于筒体100顶部,顶板200设置有泵口210和灌浆口220,泵口210用于连接外部吸力泵以对筒体100内部进行抽水,灌浆口220用于连接外部灌浆设备以灌浆至筒体100内部,转接件300一端能够与泵口210连接,另一端能够与灌浆口220连接。由于在吸力锚的顶部开孔十分困难,为了降低开孔数量,本实施例通过利用转接件300套设泵口210或者灌浆口220来提高现有开孔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将转接件300与泵口210连接时,再将灌浆设备与转接件300以及灌浆口220连接,能够增加灌浆的入口数量,以避免发生灌浆堵塞的情况;或者通过将转接件300连接于灌浆口220时,再将吸力泵与转接件300以及泵口210连接,能够增加排水的出口数量,以增加排水量,避免吸力锚在沉贯过程中出现抽水不足而导致负压不足的情况。通过如此设置,在满足抽水和灌浆施工的需求前提下能够提升吸力锚的工作效率与降低吸力锚的生产成本。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可以利用螺纹紧固件将转接件300与泵口210或者灌浆口220进行可拆卸安装。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泵口210设置有两个,两个泵口210沿顶板200周向均匀分布。泵口210用于连接外部吸力泵以对筒体100内部进行抽水,均匀分布的泵口210有利于抽水时顶板200的受力均匀,不易被冲击破裂。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灌浆口220设置有两个,两个灌浆口220沿顶板200周向均匀分布。灌浆口220用于连接外部灌浆设备以灌浆至筒体100内部,均匀分布的灌浆口220有利于灌浆时,浆物在筒体100内部的分布均匀。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泵口210与灌浆口220距离顶板200中心距离相同。通过如此设置,能够保证在使用转接件300套设于灌浆口220或者泵口210时,在抽水或者灌浆的过程中保持抽水位置以及灌浆位置的分布均匀性,以保证施工的稳定性。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转接件300包括第一连接部310、第二连接部320和管体330,管体330的一端与第一连接部310连接,管体330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部320连接,第一连接部310开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二连接部320开设有第二安装孔。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安装孔可以是螺纹安装孔,以便于利用螺纹紧固件将转接件300与灌浆口220连接。需要增加抽水出口数量时,将第一安装孔与灌浆口220正对配合,利用螺纹紧固件进行连接,从而将转接件300与灌浆口220连接,此时第二安装孔可以用于连接外接的吸力泵,从而增加抽水出口数量。需要增加灌浆入口数量时,将第二安装孔与泵口210正对配合,利用螺纹紧固件进行连接,从而将转接件300与泵口210连接,此时第一安装孔可以用于连接外接的灌浆设备,从而增加灌浆入口数量。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吸力锚还包括防腐块400,防腐块400设置于顶板200上,能够减少海水对吸力锚造成的腐蚀,提高吸力锚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防腐块400为锌块,铁和锌在海水中形成原电池,由于锌的电极电位比铁要负,就是比铁活泼,所以铁做阴极锌做阳极,锌极失去电子被氧化,而铁本身的腐蚀就被抑制或者减缓,从而达到保护吸力锚的效果,提高吸力锚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吸力锚还包括吊耳500,吊耳500设置于顶板200上,以方便通过吊装设备对吸力锚进行起吊。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的吊耳500设置有多个,多个吊耳500沿顶板200的周向均布于顶板200上,通过顶板200上多个均布的吊耳500对吸力锚进行起吊,能够保证对吸力锚进行起吊的过程中吸力锚受力更加均匀,进一步保证吸力锚安装的水平度。
如图4所示,本实施还提供了一种吸力锚的使用方法,采用上述的吸力锚,使用步骤包括:
判断需要对所述筒体100进行的操作;如果需要对所述筒体100进行抽水,则将所述转接件300连接于所述灌浆口220上,将吸力泵与所述泵口210以及所述转接件300连接,以抽出所述筒体100内部的水;如果需要对所述筒体100进行灌浆,则将所述转接件300连接于所述泵口210上,将灌浆设备与所述灌浆口220以及所述转接件300连接,以对筒体100内部进行灌浆。
本实施例提供的吸力锚的使用方法中,利用转接件300套设泵口210或者灌浆口220来提高现有开孔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将转接件300与泵口210连接时,再将灌浆设备与转接件300以及灌浆口220连接,能够增加灌浆的入口数量,以避免发生灌浆堵塞的情况;或者通过将转接件300连接于灌浆口220时,再将吸力泵与转接件300以及泵口210连接,能够增加排水的出口数量,以增加排水量,避免吸力锚在沉贯过程中出现抽水不足而导致负压不足的情况。通过如此设置,在满足抽水和灌浆施工的需求前提下能够提升吸力锚的工作效率与降低吸力锚的生产成本。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其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吸力锚,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100)、顶板(200)和转接件(300),所述顶板(200)盖设于所述筒体(100)顶部,所述顶板(200)设置有泵口(210)和灌浆口(220),所述泵口(210)用于连接外部吸力泵以对所述筒体(100)内部进行抽水,所述灌浆口(220)用于连接外部灌浆设备以灌浆至所述筒体(100)内部,所述转接件(300)一端能够与所述泵口(210)连接,另一端能够与所述灌浆口(22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力锚,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口(210)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泵口(210)沿所述顶板(200)周向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力锚,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浆口(220)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灌浆口(220)沿所述顶板(200)周向均匀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吸力锚,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口(210)与所述灌浆口(220)距离所述顶板(200)中心距离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力锚,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件(300)包括第一连接部(310)、第二连接部(320)和管体(330),所述管体(33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部(310)连接,所述管体(33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部(320)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310)开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连接部(320)开设有第二安装孔。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吸力锚,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力锚还包括防腐块(400),所述防腐块(400)设置于所述顶板(200)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吸力锚,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块(400)为锌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吸力锚,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力锚还包括吊耳(500),所述吊耳(500)设置于所述顶板(200)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吸力锚,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耳(500)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吊耳(500)沿所述顶板(200)的周向均布于所述顶板(200)上。
10.一种吸力锚的使用方法,采用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吸力锚,其特征在于,包括:
判断需要对所述筒体(100)进行的操作;
如果需要对所述筒体(100)进行抽水,则
将所述转接件(300)连接于所述灌浆口(220)上;
将吸力泵与所述泵口(210)以及所述转接件(300)连接,以抽出所述筒体(100)内部的水;
如果需要对所述筒体(100)进行灌浆,则将所述转接件(300)连接于所述泵口(210)上;
将灌浆设备与所述灌浆口(220)以及所述转接件(300)连接,以对筒体(100)内部进行灌浆。
CN202210625614.3A 2022-06-02 2022-06-02 一种吸力锚及吸力锚的使用方法 Active CN1148522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25614.3A CN114852256B (zh) 2022-06-02 2022-06-02 一种吸力锚及吸力锚的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25614.3A CN114852256B (zh) 2022-06-02 2022-06-02 一种吸力锚及吸力锚的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52256A true CN114852256A (zh) 2022-08-05
CN114852256B CN114852256B (zh) 2023-07-04

Family

ID=826246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25614.3A Active CN114852256B (zh) 2022-06-02 2022-06-02 一种吸力锚及吸力锚的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52256B (zh)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32671A (en) * 1981-04-02 1984-02-21 Shell Oil Company Suction anchor and method of installing a suction anchor
JP2001311167A (ja) * 2000-04-28 2001-11-09 Ohbayashi Corp 水中基礎構造物の構築工法
US20050201835A1 (en) * 2002-05-24 2005-09-15 Alliot Vincent M.G. Seabed anchor
CN201901242U (zh) * 2010-02-10 2011-07-20 利丰海洋工程(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重力型吸力锚
CN202419013U (zh) * 2011-11-28 2012-09-05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自攻螺纹式变径管接头
EP3012183A1 (de) * 2014-10-24 2016-04-27 HAB Hallen- und Anlagenbau GmbH Sauganker
CN105926664A (zh) * 2016-05-11 2016-09-07 中国海洋大学 适用于海洋风电能下贯至海底面以下的负压筒及安装方法
CN106240749A (zh) * 2016-07-06 2016-12-21 中国海洋大学 灌浆式吸力锚及其安装方法
US9869071B1 (en) * 2016-10-08 2018-01-16 Austin T. Mohrfeld Method for installing a pile
CN107905238A (zh) * 2017-10-19 2018-04-13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土塞抽离式吸力锚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CN110593251A (zh) * 2019-09-20 2019-12-20 天津大学 一种适用于软土海底地基改良的筒型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US20200399851A1 (en) * 2019-06-21 2020-12-24 Subsea 7 Norway As Hollow Subsea Foundations
CN212868883U (zh) * 2020-09-03 2021-04-02 济南迈科管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变径金属接头
CN113338329A (zh) * 2021-06-30 2021-09-03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吸力式锚桩组合结构及其安装施工方法
CN113404078A (zh) * 2021-05-18 2021-09-17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负压桶基础渗流通道的堵塞方法
CN114475919A (zh) * 2022-02-28 2022-05-13 交通运输部广州打捞局 一种吸力锚的安装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32671A (en) * 1981-04-02 1984-02-21 Shell Oil Company Suction anchor and method of installing a suction anchor
JP2001311167A (ja) * 2000-04-28 2001-11-09 Ohbayashi Corp 水中基礎構造物の構築工法
US20050201835A1 (en) * 2002-05-24 2005-09-15 Alliot Vincent M.G. Seabed anchor
CN201901242U (zh) * 2010-02-10 2011-07-20 利丰海洋工程(天津)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式重力型吸力锚
CN202419013U (zh) * 2011-11-28 2012-09-05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自攻螺纹式变径管接头
EP3012183A1 (de) * 2014-10-24 2016-04-27 HAB Hallen- und Anlagenbau GmbH Sauganker
CN105926664A (zh) * 2016-05-11 2016-09-07 中国海洋大学 适用于海洋风电能下贯至海底面以下的负压筒及安装方法
CN106240749A (zh) * 2016-07-06 2016-12-21 中国海洋大学 灌浆式吸力锚及其安装方法
US9869071B1 (en) * 2016-10-08 2018-01-16 Austin T. Mohrfeld Method for installing a pile
CN107905238A (zh) * 2017-10-19 2018-04-13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土塞抽离式吸力锚基础及其施工方法
US20200399851A1 (en) * 2019-06-21 2020-12-24 Subsea 7 Norway As Hollow Subsea Foundations
CN110593251A (zh) * 2019-09-20 2019-12-20 天津大学 一种适用于软土海底地基改良的筒型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212868883U (zh) * 2020-09-03 2021-04-02 济南迈科管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变径金属接头
CN113404078A (zh) * 2021-05-18 2021-09-17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负压桶基础渗流通道的堵塞方法
CN113338329A (zh) * 2021-06-30 2021-09-03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吸力式锚桩组合结构及其安装施工方法
CN114475919A (zh) * 2022-02-28 2022-05-13 交通运输部广州打捞局 一种吸力锚的安装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52256B (zh) 2023-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012860A1 (zh) 一种桩筒复合桁架式海上风机基础及其施工工艺
US11773561B2 (en) Combined suction anchor reinforced by grouting spiral anchor
CN110185409B (zh) 一种高效加工运输的分离式水下井口吸力锚
CN106013210A (zh) 一种多桶负压桶导管架式海上风机基础
CN110593296A (zh) 一种内压载筒型基础结构
CN215105435U (zh) 一种降水管井水位自动控制装置
CN114852256A (zh) 一种吸力锚及吸力锚的使用方法
CN219386385U (zh) 一种海上风电单桩基础的延寿服役装置
CN103741711B (zh) 高低桶盖双壁吸力桶
CN208415289U (zh) 一种吸力筒式风电基础
CN210127842U (zh) 一种应用于深水浅层钻井工程中的吸力锚
CN112796340A (zh) 一种海洋新型吸力桩及其施工方法
CN211312586U (zh) 一种筒式海底井口稳定基座结构
CN208617985U (zh) 一种油管阴极保护器
CN220080084U (zh) 一种三吸力筒导管架海上固定式风机基础
CN214530752U (zh) 一种新型海洋吸力桩
CN213390226U (zh) 一种装配式钢板塔吊基础挡土墙
CN216863371U (zh) 一种吸力锚调平结构
CN211287633U (zh) 一种可提高承力性能的井口稳定基座
CN203296062U (zh) 重力式锚桩基盘
CN215252989U (zh) 海上风电吸力式导管架的吸力桩结构
CN215715257U (zh) 一种新型板-桶重力锚
CN215211137U (zh) 海上风电吸力式导管架基础结构
CN211849557U (zh) 一种内压载筒型基础结构
CN217778902U (zh) 一种高承载力吸力锚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04

Address after: 510290 No.1 courtyard, 2356 Nanzhou Road, Haizh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SALVAGE BUREAU

Address before: No. 536, Binjiang East Road, Haizh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510230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SALVAGE BUREAU OF THE MINISTRY OF TRANSPOR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