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44918A - 基于物联网传输平台的数据传输处理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物联网传输平台的数据传输处理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44918A
CN114844918A CN202210337153.XA CN202210337153A CN114844918A CN 114844918 A CN114844918 A CN 114844918A CN 202210337153 A CN202210337153 A CN 202210337153A CN 114844918 A CN114844918 A CN 1148449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things
internet
data packet
se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3715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44918B (zh
Inventor
兰雨晴
余丹
葛宇童
张腾怀
王丹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Standard Intelligent 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Standard Intelligent 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Standard Intelligent 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Standard Intelligent 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3715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44918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449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449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449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449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物联网传输平台的数据传输处理方法和系统,其将物联网中需要向外发送数据包的终端设备确定为数据发送源终端设备,并将从中获取请求发送数据信息与数据发送目的终端设备识别信息打包形成请求发送数据包,再上传到物联网的通信平台中以形成相应的请求发送数据包队列;接着通过物联网的通信平台对请求发送数据包进行数据格式转换而得到相应的可发送数据包,其利用物联网的通信平台作为不同终端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传输中介平台,其负责对不同终端设备的请求发送数据包进行格式转换和中转发送,这样能够降低物联网中终端设备的数据处理压力和无需额外扩展终端设备的数据格式转换功能。

Description

基于物联网传输平台的数据传输处理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联网数据处理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基于物联网传输平台的数据传输处理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物联网中接入有多个终端设备,不同终端设备在工作过程中需要进行数据交互传输,其中数据交互传输涉及的数据量巨大以及数据类型多种多样,并且来自不同终端设备的软件程序的数据通常具有相应的数据格式。现有的物联网数据交互模式都是其中一个终端设备将数据包发送到另一个终端设备后,另一个终端设备需要对数据包进行格式转换处理后才正式接收数据包,这不仅增加终端设备的数据处理任务负担,并且还需要终端设备适应不同数据格式转换要求,这对终端设备的数据处理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从而增大物联网的运营成本和降低物联网中不同终端设备的数据交互传输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基于物联网传输平台的数据传输处理方法和系统,其将物联网中需要向外发送数据包的终端设备确定为数据发送源终端设备,并将从中获取请求发送数据信息与数据发送目的终端设备识别信息打包形成请求发送数据包,再上传到物联网的通信平台中以形成相应的请求发送数据包队列;接着通过物联网的通信平台对请求发送数据包进行数据格式转换而得到相应的可发送数据包,以及将可发送数据包发送至目的终端设备,其利用物联网的通信平台作为不同终端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传输中介平台,其负责对不同终端设备的请求发送数据包进行格式转换和中转发送,这样能够降低物联网中终端设备的数据处理压力和无需额外扩展终端设备的数据格式转换功能,从而提高物联网中不同终端设备的数据交互传输效率。
本发明提供基于物联网传输平台的数据传输处理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对与物联网连接的所有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发送需要获取指令,以此确定每个终端设备是否需要向外发送数据包,并且将对应的终端设备确定为数据发送源终端设备;
步骤S2,获取所述数据发送源终端设备的请求发送数据信息,并将所述请求发送数据信息与数据发送目的终端设备识别信息打包形成请求发送数据包;再将所述请求发送数据包上传至物联网的通信平台,从而形成相应的请求发送数据包队列;
步骤S3,对所述请求发送数据包队列中的请求发送数据包中的请求发送数据信息部分进行数据格式转换,从而得到相应的可发送数据包;再将所述可发送数据包发送至目的终端设备,直到物联网的通信平台接收到来自所述目的终端设备的应答消息为止;
进一步,在所述步骤S1中,对与物联网连接的所有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发送需要获取指令,以此确定每个终端设备是否需要向外发送数据包,并且将对应的终端设备确定为数据发送源终端设备具体包括:
步骤S101,对与物联网连接的所有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发送需求获取指令,以此获取每个终端设备当前对数据信息与命令信息的实时打包压缩速率;
步骤S102,将所述实时打包压缩速率与预设打包压缩速率阈值进行比对;若所述实时打包压缩速率大于或等于预设打包压缩速率阈值,则确定相应终端设备需要向外发送数据包,否则,确定相应终端设备不需要向外发送数据包;
步骤S103,将需要向外发送数据包的终端设备确定为数据发送源终端设备,同时指示所述数据发送源终端设备在完成向外发送数据包之前处于禁止接收数据状态;
进一步,在所述步骤S1中,对与物联网连接的所有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发送需要获取指令前,还需要对物联网连接的所有终端设备的网络传输速度进行自检,并对传输速度较慢的终端设备开启有线网络传输,在每个终端设备的有线网络接收端设置有漏斗形信号接收装置用于接收,漏斗下方设置有旋转电机将漏斗旋转起来,漏斗内部设置有光电通信接收端,所有终端设备的漏斗装置按照设备编号顺序等间隔的排列在可滑动装置的下方,将所述有线网络的所有网口进行引出并缠绕在滑轮上连接到光电通信发射端,所述滑轮设置在可滑动装置上,并且错位安装进而保证每个光电通信发射端可以自由的在滑动装置上进行滑动,并且不受到其它光电通信发射端的影响,当确定某一设备需要进行有线网络传输后将距离设备最近的光电通信发射端移动到设备的漏斗上方并开启对应的滑轮使得光电通信发射端落入到漏斗中,然后开启漏斗下方的电机,直至物联网端接收到设备的有线网络传输数据后停止漏斗下方的电机转动,其具体步骤包括:
第一、利用下面公式(1),根据物联网连接的所有终端设备的无线网络传输速度自检结果选择出传输速度较慢的终端设备,
Figure BDA0003574801360000031
在上述公式(1)中,V(i)表示与物联网连接的第i个终端设备的无线网络传输速度;D2表示测速数据的二进制形式;len(D2)表示求取D2的数据长度;t0(i)表示与物联网连接的第i个终端设备刚开始接收到数据D2时的时刻;tp(i)表示与物联网连接的第i个终端设备刚接收完数据D2时的时刻;
将与物联网连接的所有终端设备按照其对应的V(i)值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若m小于或等于所有终端设备的总数,则选取排在前端的m个终端设备作为传输速度较慢的终端设备,若m大于所有终端设备的总数则将所有终端设备全部转换为有线网络传输,其中m表示有线网口的个数;
第二、利用下面公式(2),根据上述选择出的传输速度较慢的终端设备的编号得到每个光电通信发射端所对应滑轮的预滑动距离,
S(a,j)=|L(a)-l0-(j-1)×K| (2)
在上述公式(2)中,S(a,j)表示第a个光电通信发射端所对应滑轮滑动到上述选择出的第j个传输速度较慢的终端设备所需要的滑动距离;L(a)表示第a个光电通信发射端所对应滑轮距离所述可滑动装置的最右端的水平距离;l0表示与物联网连接的第1个终端设备距离所述可滑动装置的最右端的水平距离;K表示所述所有终端设备的漏斗装置按照设备编号顺序等间隔的排列在可滑动装置的下方中的等间隔距离;||表示求取绝对值;
对上述选择出的每个传输速度较慢的终端设备均进行上述计算,将算出的S(a,j)值中选择出使得S(a,j)最小时的a值,并且判断是否存在多个传输速度较慢的终端设备计算出同一个a值,若存在则将其中的一个的终端设备对应的a值换成没有使用的a值,直至每个传输速度较慢的终端设备均对应一个不同的a值为止,则将每个传输速度较慢的终端设备与每个光电通信发射端所对应,从而将每个光电通信发射端移动到每个传输速度较慢的终端设备的漏斗装置上方进行滑轮释放,并根据下面公式(3)控制所有终端设备的漏斗下方的电机转动;
第三、利用下面公式(3),根据物联网端接收到设备的有线网络传输数据的状态控制终端设备的漏斗下方的电机转动,
Figure BDA0003574801360000041
在上述公式(3)中,E(i)表示与物联网连接的第i个终端设备的漏斗下方的电机转动控制值;∧表示逻辑关系与;∨表示逻辑关系或;G(i)表示物联网端接收到与物联网连接的第i个终端设备的有线网络传输数据的状态值,若物联网端接收到与物联网连接的第i个终端设备的有线网络传输数据,则G(i)=1,反之G(i)=0;
若E(i)=1,则开启与物联网连接的第i个终端设备的漏斗下方的电机进行转动;
若E(i)=0,则关闭与物联网连接的第i个终端设备的漏斗下方的电机不进行转动;
进一步,在所述步骤S2中,获取所述数据发送源终端设备的请求发送数据信息,并将所述请求发送数据信息与数据发送目的终端设备识别信息打包形成请求发送数据包;再将所述请求发送数据包上传至物联网的通信平台,从而形成相应的请求发送数据包队列具体包括:
步骤S201,从所述数据发送源终端设备当前处于运行状态的软件程序中截取其需要发送的数据信息,并对截取得到的数据信息进行病毒扫描处理,以此确定截取得到的数据信息是否存在病毒数据;
步骤S202,若确定截取得到的数据信息存在病毒数据,则对截取得到的数据信息进行杀毒处理;再将不存在病毒数据的数据信息作为所述数据发送源终端的请求发送数据信息;
步骤S203,对所述请求发送数据信息进行打包压缩处理,以此生成压缩数据包;并且将数据发送目的终端设备在物联网中的设备地址识别信息作为所述压缩数据包的包头索引,共同形成相应的请求发送数据包;再将所述请求发送数据包上传至物联网的通信平台,从而根据对应的上传时间先后顺序,形成相应的请求发送数据包队列;
进一步,在所述步骤S3中,对所述请求发送数据包队列中的请求发送数据包中的请求发送数据信息部分进行数据格式转换,从而得到相应的可发送数据包;再将所述可发送数据包发送至目的终端设备,直到物联网的通信平台接收到来自所述目的终端设备的应答消息为止具体包括:
步骤S301,对所述请求发送数据包队列中的请求发送数据包中的请求发送数据信息部分转成通用数据格式的数据信息,以及将所述通用数据格式的数据信息与所述设备地址识别信息共同组成所述可发送数据包;
步骤S302,根据所述设备地址识别信息,按照预设发送频率将所述可发送数据包周期性发送至目的终端设备,直到所述目的终端设备接收到所述可发送数据包后,并指示所述目的终端设备向物联网的通信平台反馈应答消息;
步骤S303,当所述目的终端设备接收到所述可发送数据包后,解除所述数据发送源终端设备的禁止接收数据状态。
本发明还提供基于物联网传输平台的数据传输处理系统,其包括终端设备数据发送需求确定模块、请求发送数据包形成模块、请求发送数据包上传模块、请求发送数据包转换与发送模块和终端设备状态切换模块;其中,
所述终端设备数据发送需求确定模块用于对与物联网连接的所有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发送需要获取指令,以此确定每个终端设备是否需要向外发送数据包,并且将对应的终端设备确定为数据发送源终端设备;
所述终端设备状态切换模块用于指示所述数据发送源终端设备在完成向外发送数据包之前处于禁止接收数据状态;
所述请求发送数据包形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数据发送源终端设备的请求发送数据信息,并将所述请求发送数据信息与数据发送目的终端设备识别信息打包形成请求发送数据包;
所述请求发送数据包上传模块用于将所述请求发送数据包上传至物联网的通信平台,从而形成相应的请求发送数据包队列;
所述请求发送数据包转换与发送模块用于对所述请求发送数据包队列中的请求发送数据包中的请求发送数据信息部分进行数据格式转换,从而得到相应的可发送数据包;再将所述可发送数据包发送至目的终端设备,直到物联网的通信平台接收到来自所述目的终端设备的应答消息为止;
进一步,所述终端设备数据发送需求确定模块用于对与物联网连接的所有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发送需要获取指令,以此确定每个终端设备是否需要向外发送数据包,并且将对应的终端设备确定为数据发送源终端设备具体包括:
对与物联网连接的所有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发送需求获取指令,以此获取每个终端设备当前对数据信息与命令信息的实时打包压缩速率;
将所述实时打包压缩速率与预设打包压缩速率阈值进行比对;若所述实时打包压缩速率大于或等于预设打包压缩速率阈值,则确定相应终端设备需要向外发送数据包,否则,确定相应终端设备不需要向外发送数据包,以及将需要向外发送数据包的终端设备确定为数据发送源终端设备;
进一步,所述请求发送数据包形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数据发送源终端设备的请求发送数据信息,并将所述请求发送数据信息与数据发送目的终端设备识别信息打包形成请求发送数据包具体包括:
从所述数据发送源终端设备当前处于运行状态的软件程序中截取其需要发送的数据信息,并对截取得到的数据信息进行病毒扫描处理,以此确定截取得到的数据信息是否存在病毒数据;
若确定截取得到的数据信息存在病毒数据,则对截取得到的数据信息进行杀毒处理;再将不存在病毒数据的数据信息作为所述数据发送源终端的请求发送数据信息;
对所述请求发送数据信息进行打包压缩处理,以此生成压缩数据包;并且将数据发送目的终端设备在物联网中的设备地址识别信息作为所述压缩数据包的包头索引,共同形成相应的请求发送数据包;
以及,
所述请求发送数据包上传模块用于将所述请求发送数据包上传至物联网的通信平台,从而形成相应的请求发送数据包队列具体包括:
将所述请求发送数据包上传至物联网的通信平台,从而根据对应的上传时间先后顺序,形成相应的请求发送数据包队列;
进一步,所述请求发送数据包转换与发送模块用于对所述请求发送数据包队列中的请求发送数据包中的请求发送数据信息部分进行数据格式转换,从而得到相应的可发送数据包;再将所述可发送数据包发送至目的终端设备,直到物联网的通信平台接收到来自所述目的终端设备的应答消息为止具体包括:
对所述请求发送数据包队列中的请求发送数据包中的请求发送数据信息部分转成通用数据格式的数据信息,以及将所述通用数据格式的数据信息与所述设备地址识别信息共同组成所述可发送数据包;
根据所述设备地址识别信息,按照预设发送频率将所述可发送数据包周期性发送至目的终端设备,直到所述目的终端设备接收到所述可发送数据包后,并指示所述目的终端设备向物联网的通信平台反馈应答消息;
所述终端设备状态切换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目的终端设备接收到所述可发送数据包后,解除所述数据发送源终端设备的禁止接收数据状态。
相比于现有技术,该基于物联网传输平台的数据传输处理方法和系统将物联网中需要向外发送数据包的终端设备确定为数据发送源终端设备,并将从中获取请求发送数据信息与数据发送目的终端设备识别信息打包形成请求发送数据包,再上传到物联网的通信平台中以形成相应的请求发送数据包队列;接着通过物联网的通信平台对请求发送数据包进行数据格式转换而得到相应的可发送数据包,以及将可发送数据包发送至目的终端设备,其利用物联网的通信平台作为不同终端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传输中介平台,其负责对不同终端设备的请求发送数据包进行格式转换和中转发送,这样能够降低物联网中终端设备的数据处理压力和无需额外扩展终端设备的数据格式转换功能,从而提高物联网中不同终端设备的数据交互传输效率。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物联网传输平台的数据传输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基于物联网传输平台的数据传输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物联网传输平台的数据传输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基于物联网传输平台的数据传输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对与物联网连接的所有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发送需要获取指令,以此确定每个终端设备是否需要向外发送数据包,并且将对应的终端设备确定为数据发送源终端设备;
步骤S2,获取该数据发送源终端设备的请求发送数据信息,并将该请求发送数据信息与数据发送目的终端设备识别信息打包形成请求发送数据包;再将该请求发送数据包上传至物联网的通信平台,从而形成相应的请求发送数据包队列;
步骤S3,对该请求发送数据包队列中的请求发送数据包中的请求发送数据信息部分进行数据格式转换,从而得到相应的可发送数据包;再将该可发送数据包发送至目的终端设备,直到物联网的通信平台接收到来自该目的终端设备的应答消息为止。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基于物联网传输平台的数据传输处理方法将物联网中需要向外发送数据包的终端设备确定为数据发送源终端设备,并将从中获取请求发送数据信息与数据发送目的终端设备识别信息打包形成请求发送数据包,再上传到物联网的通信平台中以形成相应的请求发送数据包队列;接着通过物联网的通信平台对请求发送数据包进行数据格式转换而得到相应的可发送数据包,以及将可发送数据包发送至目的终端设备,其利用物联网的通信平台作为不同终端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传输中介平台,其负责对不同终端设备的请求发送数据包进行格式转换和中转发送,这样能够降低物联网中终端设备的数据处理压力和无需额外扩展终端设备的数据格式转换功能,从而提高物联网中不同终端设备的数据交互传输效率。
优选地,在该步骤S1中,对与物联网连接的所有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发送需要获取指令,以此确定每个终端设备是否需要向外发送数据包,并且将对应的终端设备确定为数据发送源终端设备具体包括:
步骤S101,对与物联网连接的所有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发送需求获取指令,以此获取每个终端设备当前对数据信息与命令信息的实时打包压缩速率;
步骤S102,将该实时打包压缩速率与预设打包压缩速率阈值进行比对;若该实时打包压缩速率大于或等于预设打包压缩速率阈值,则确定相应终端设备需要向外发送数据包,否则,确定相应终端设备不需要向外发送数据包;
步骤S103,将需要向外发送数据包的终端设备确定为数据发送源终端设备,同时指示该数据发送源终端设备在完成向外发送数据包之前处于禁止接收数据状态。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物联网通常连接有多个终端设备,每个终端设备均能够独立与其他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交互传输。为了提高终端设备相互之间的数据交互传输效率,每个终端设备在向外发送数据之前都需要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打包压缩,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数据传输量。通过向所有终端设备分别发送数据发送需求获取指令,每个终端设备会相应地反馈其实时打包压缩速率,接着对该实时打包压缩速率进行比对,以确定终端设备当前是否需要外界其他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包,继而确定相应的数据发送源终端设备,并且将该数据发送源终端设备切换至禁止接收数据状态,从而保证该数据发送源终端设备能够有足够的内存资源进行数据发送和提高数据发送的效率。
优选地,在该步骤S1中,对与物联网连接的所有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发送需要获取指令前,还需要对物联网连接的所有终端设备的网络传输速度进行自检,并对传输速度较慢的终端设备开启有线网络传输,在每个终端设备的有线网络接收端设置有漏斗形信号接收装置用于接收,漏斗下方设置有旋转电机将漏斗旋转起来,漏斗内部设置有光电通信接收端,所有终端设备的漏斗装置按照设备编号顺序等间隔的排列在可滑动装置的下方,将该有线网络的所有网口进行引出并缠绕在滑轮上连接到光电通信发射端,该滑轮设置在可滑动装置上,并且错位安装进而保证每个光电通信发射端可以自由的在滑动装置上进行滑动,并且不受到其它光电通信发射端的影响,当确定某一设备需要进行有线网络传输后将距离设备最近的光电通信发射端移动到设备的漏斗上方并开启对应的滑轮使得光电通信发射端落入到漏斗中,然后开启漏斗下方的电机,直至物联网端接收到设备的有线网络传输数据后停止漏斗下方的电机转动,其具体步骤包括:
第一、利用下面公式(1),根据物联网连接的所有终端设备的无线网络传输速度自检结果选择出传输速度较慢的终端设备,
Figure BDA0003574801360000111
在上述公式(1)中,V(i)表示与物联网连接的第i个终端设备的无线网络传输速度;D2表示测速数据的二进制形式;len(D2)表示求取D2的数据长度;t0(i)表示与物联网连接的第i个终端设备刚开始接收到数据D2时的时刻;tp(i)表示与物联网连接的第i个终端设备刚接收完数据D2时的时刻;
将与物联网连接的所有终端设备按照其对应的V(i)值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若m小于或等于所有终端设备的总数,则选取排在前端的m个终端设备作为传输速度较慢的终端设备,若m大于所有终端设备的总数则将所有终端设备全部转换为有线网络传输,其中m表示有线网口的个数;
第二、利用下面公式(2),根据上述选择出的传输速度较慢的终端设备的编号得到每个光电通信发射端所对应滑轮的预滑动距离,
S(a,j)=|L(a)-l0-(j-1)×K| (2)
在上述公式(2)中,S(a,j)表示第a个光电通信发射端所对应滑轮滑动到上述选择出的第j个传输速度较慢的终端设备所需要的滑动距离;L(a)表示第a个光电通信发射端所对应滑轮距离该可滑动装置的最右端的水平距离;l0表示与物联网连接的第1个终端设备距离该可滑动装置的最右端的水平距离;K表示该所有终端设备的漏斗装置按照设备编号顺序等间隔的排列在可滑动装置的下方中的等间隔距离;||表示求取绝对值;
对上述选择出的每个传输速度较慢的终端设备均进行上述计算,将算出的S(a,j)值中选择出使得S(a,j)最小时的a值,并且判断是否存在多个传输速度较慢的终端设备计算出同一个a值,若存在则将其中的一个的终端设备对应的a值换成没有使用的a值,直至每个传输速度较慢的终端设备均对应一个不同的a值为止,则将每个传输速度较慢的终端设备与每个光电通信发射端所对应,从而将每个光电通信发射端移动到每个传输速度较慢的终端设备的漏斗装置上方进行滑轮释放,并根据下面公式(3)控制所有终端设备的漏斗下方的电机转动;
第三、利用下面公式(3),根据物联网端接收到设备的有线网络传输数据的状态控制终端设备的漏斗下方的电机转动,
Figure BDA0003574801360000121
在上述公式(3)中,E(i)表示与物联网连接的第i个终端设备的漏斗下方的电机转动控制值;∧表示逻辑关系与;∨表示逻辑关系或;G(i)表示物联网端接收到与物联网连接的第i个终端设备的有线网络传输数据的状态值,若物联网端接收到与物联网连接的第i个终端设备的有线网络传输数据,则G(i)=1,反之G(i)=0;
若E(i)=1,则开启与物联网连接的第i个终端设备的漏斗下方的电机进行转动;
若E(i)=0,则关闭与物联网连接的第i个终端设备的漏斗下方的电机不进行转动。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利用上述公式(1)根据物联网连接的所有终端设备的无线网络传输速度自检结果选择出传输速度较慢的终端设备,从而筛选出无线传输数据较慢的设备进行有线网络数据传输加快数据传输速度,提高系统效率;然后利用上述公式(2)根据步骤A1选择出的传输速度较慢的终端设备的编号得到每个光电通信发射端所对应滑轮的预滑动距离,进而选择出距离设备最近的光电通信发射端移动到对应传输速度较慢的终端设备的漏斗装置上方进行滑轮释放,节省不必要时间;最后利用上述公式(3)根据物联网端接收到设备的有线网络传输数据的状态控制终端设备的漏斗下方的电机转动,从而利用电机的转动保证光电通信发射端与漏斗内的光电通信接收端可以自动贴合,确保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优选地,在该步骤S2中,获取该数据发送源终端设备的请求发送数据信息,并将该请求发送数据信息与数据发送目的终端设备识别信息打包形成请求发送数据包;再将该请求发送数据包上传至物联网的通信平台,从而形成相应的请求发送数据包队列具体包括:
步骤S201,从该数据发送源终端设备当前处于运行状态的软件程序中截取其需要发送的数据信息,并对截取得到的数据信息进行病毒扫描处理,以此确定截取得到的数据信息是否存在病毒数据;
步骤S202,若确定截取得到的数据信息存在病毒数据,则对截取得到的数据信息进行杀毒处理;再将不存在病毒数据的数据信息作为该数据发送源终端的请求发送数据信息;
步骤S203,对该请求发送数据信息进行打包压缩处理,以此生成压缩数据包;并且将数据发送目的终端设备在物联网中的设备地址识别信息作为该压缩数据包的包头索引,共同形成相应的请求发送数据包;再将该请求发送数据包上传至物联网的通信平台,从而根据对应的上传时间先后顺序,形成相应的请求发送数据包队列。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从该数据发送源终端设备的软件程序(APP)中截取其需要向其他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信息,并对截取得到的数据信息进行病毒扫描处理和杀毒处理,这样能够避免终端设备与其他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交互传输过程中将病毒数据进行传播,以此提高物联网内部的数据传输安全性。随后将该请求发送数据信息打包压缩形成压缩数据包,并将其对应的数据发送目的终端设备的设备地址识别信息作为数据包的包头索引,组成相应的请求发送数据包以及上传至物联网的通信平台。该物联网的通信平台可为但不限于是具有通信功能的云端服务器,该通信平台作为物联网中所有终端设备的数据交互传输中介平台,任意两个终端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交互传输都需要经过该通信平台才能实现,从而利用该通信平台对任意两个终端设备之间交互传输的数据包进行处理,从而提高数据交互传输的可靠性。
优选地,在该步骤S3中,对该请求发送数据包队列中的请求发送数据包中的请求发送数据信息部分进行数据格式转换,从而得到相应的可发送数据包;再将该可发送数据包发送至目的终端设备,直到物联网的通信平台接收到来自该目的终端设备的应答消息为止具体包括:
步骤S301,对该请求发送数据包队列中的请求发送数据包中的请求发送数据信息部分转成通用数据格式的数据信息,以及将该通用数据格式的数据信息与该设备地址识别信息共同组成该可发送数据包;
步骤S302,根据该设备地址识别信息,按照预设发送频率将该可发送数据包周期性发送至目的终端设备,直到该目的终端设备接收到该可发送数据包后,并指示该目的终端设备向物联网的通信平台反馈应答消息;
步骤S303,当该目的终端设备接收到该可发送数据包后,解除该数据发送源终端设备的禁止接收数据状态。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该物联网的通信平台能够按照请求发送数据包队列中每个请求发送数据包的上传时间先后顺序,以此对每个请求发送数据包进行数据格式的转换处理,从而将请求发送数据包中的请求发送数据信息部分转成通用数据格式,其中该通用数据格式的数据信息可为但不限于是纯文本格式的数据信息或者灰度图像格式的数据信息,这样当通信平台将转换后得到的可发送数据包发送到目的终端设备时,该目的终端设备能够直接利用该可发送数据包,而不需要对接收到的数据包进行额外的数据转换处理,从而降低物联网中终端设备的数据处理压力。
参阅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物联网传输平台的数据传输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基于物联网传输平台的数据传输处理系统包括终端设备数据发送需求确定模块、请求发送数据包形成模块、请求发送数据包上传模块、请求发送数据包转换与发送模块和终端设备状态切换模块;其中,
该终端设备数据发送需求确定模块用于对与物联网连接的所有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发送需要获取指令,以此确定每个终端设备是否需要向外发送数据包,并且将对应的终端设备确定为数据发送源终端设备;
该终端设备状态切换模块用于指示该数据发送源终端设备在完成向外发送数据包之前处于禁止接收数据状态;
该请求发送数据包形成模块用于获取该数据发送源终端设备的请求发送数据信息,并将该请求发送数据信息与数据发送目的终端设备识别信息打包形成请求发送数据包;
该请求发送数据包上传模块用于将该请求发送数据包上传至物联网的通信平台,从而形成相应的请求发送数据包队列;
该请求发送数据包转换与发送模块用于对该请求发送数据包队列中的请求发送数据包中的请求发送数据信息部分进行数据格式转换,从而得到相应的可发送数据包;再将该可发送数据包发送至目的终端设备,直到物联网的通信平台接收到来自该目的终端设备的应答消息为止。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基于物联网传输平台的数据传输处理系统将物联网中需要向外发送数据包的终端设备确定为数据发送源终端设备,并将从中获取请求发送数据信息与数据发送目的终端设备识别信息打包形成请求发送数据包,再上传到物联网的通信平台中以形成相应的请求发送数据包队列;接着通过物联网的通信平台对请求发送数据包进行数据格式转换而得到相应的可发送数据包,以及将可发送数据包发送至目的终端设备,其利用物联网的通信平台作为不同终端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传输中介平台,其负责对不同终端设备的请求发送数据包进行格式转换和中转发送,这样能够降低物联网中终端设备的数据处理压力和无需额外扩展终端设备的数据格式转换功能,从而提高物联网中不同终端设备的数据交互传输效率。
优选地,该终端设备数据发送需求确定模块用于对与物联网连接的所有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发送需要获取指令,以此确定每个终端设备是否需要向外发送数据包,并且将对应的终端设备确定为数据发送源终端设备具体包括:
对与物联网连接的所有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发送需求获取指令,以此获取每个终端设备当前对数据信息与命令信息的实时打包压缩速率;
将该实时打包压缩速率与预设打包压缩速率阈值进行比对;若该实时打包压缩速率大于或等于预设打包压缩速率阈值,则确定相应终端设备需要向外发送数据包,否则,确定相应终端设备不需要向外发送数据包,以及将需要向外发送数据包的终端设备确定为数据发送源终端设备。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物联网通常连接有多个终端设备,每个终端设备均能够独立与其他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交互传输。为了提高终端设备相互之间的数据交互传输效率,每个终端设备在向外发送数据之前都需要对待发送的数据进行打包压缩,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数据传输量。通过向所有终端设备分别发送数据发送需求获取指令,每个终端设备会相应地反馈其实时打包压缩速率,接着对该实时打包压缩速率进行比对,以确定终端设备当前是否需要外界其他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包,继而确定相应的数据发送源终端设备,并且将该数据发送源终端设备切换至禁止接收数据状态,从而保证该数据发送源终端设备能够有足够的内存资源进行数据发送和提高数据发送的效率。
优选地,该请求发送数据包形成模块用于获取该数据发送源终端设备的请求发送数据信息,并将该请求发送数据信息与数据发送目的终端设备识别信息打包形成请求发送数据包具体包括:
从该数据发送源终端设备当前处于运行状态的软件程序中截取其需要发送的数据信息,并对截取得到的数据信息进行病毒扫描处理,以此确定截取得到的数据信息是否存在病毒数据;
若确定截取得到的数据信息存在病毒数据,则对截取得到的数据信息进行杀毒处理;再将不存在病毒数据的数据信息作为该数据发送源终端的请求发送数据信息;
对该请求发送数据信息进行打包压缩处理,以此生成压缩数据包;并且将数据发送目的终端设备在物联网中的设备地址识别信息作为该压缩数据包的包头索引,共同形成相应的请求发送数据包;
以及,
该请求发送数据包上传模块用于将该请求发送数据包上传至物联网的通信平台,从而形成相应的请求发送数据包队列具体包括:
将该请求发送数据包上传至物联网的通信平台,从而根据对应的上传时间先后顺序,形成相应的请求发送数据包队列。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从该数据发送源终端设备的软件程序(APP)中截取其需要向其他终端设备发送的数据信息,并对截取得到的数据信息进行病毒扫描处理和杀毒处理,这样能够避免终端设备与其他终端设备进行数据交互传输过程中将病毒数据进行传播,以此提高物联网内部的数据传输安全性。随后将该请求发送数据信息打包压缩形成压缩数据包,并将其对应的数据发送目的终端设备的设备地址识别信息作为数据包的包头索引,组成相应的请求发送数据包以及上传至物联网的通信平台。该物联网的通信平台可为但不限于是具有通信功能的云端服务器,该通信平台作为物联网中所有终端设备的数据交互传输中介平台,任意两个终端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交互传输都需要经过该通信平台才能实现,从而利用该通信平台对任意两个终端设备之间交互传输的数据包进行处理,从而提高数据交互传输的可靠性。
优选地,该请求发送数据包转换与发送模块用于对该请求发送数据包队列中的请求发送数据包中的请求发送数据信息部分进行数据格式转换,从而得到相应的可发送数据包;再将该可发送数据包发送至目的终端设备,直到物联网的通信平台接收到来自该目的终端设备的应答消息为止具体包括:
对该请求发送数据包队列中的请求发送数据包中的请求发送数据信息部分转成通用数据格式的数据信息,以及将该通用数据格式的数据信息与该设备地址识别信息共同组成该可发送数据包;
根据该设备地址识别信息,按照预设发送频率将该可发送数据包周期性发送至目的终端设备,直到该目的终端设备接收到该可发送数据包后,并指示该目的终端设备向物联网的通信平台反馈应答消息;
该终端设备状态切换模块还用于当该目的终端设备接收到该可发送数据包后,解除该数据发送源终端设备的禁止接收数据状态。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该物联网的通信平台能够按照请求发送数据包队列中每个请求发送数据包的上传时间先后顺序,以此对每个请求发送数据包进行数据格式的转换处理,从而将请求发送数据包中的请求发送数据信息部分转成通用数据格式,其中该通用数据格式的数据信息可为但不限于是纯文本格式的数据信息或者灰度图像格式的数据信息,这样当通信平台将转换后得到的可发送数据包发送到目的终端设备时,该目的终端设备能够直接利用该可发送数据包,而不需要对接收到的数据包进行额外的数据转换处理,从而降低物联网中终端设备的数据处理压力。
从上述实施例的内容可知,该基于物联网传输平台的数据传输处理方法和系统将物联网中需要向外发送数据包的终端设备确定为数据发送源终端设备,并将从中获取请求发送数据信息与数据发送目的终端设备识别信息打包形成请求发送数据包,再上传到物联网的通信平台中以形成相应的请求发送数据包队列;接着通过物联网的通信平台对请求发送数据包进行数据格式转换而得到相应的可发送数据包,以及将可发送数据包发送至目的终端设备,其利用物联网的通信平台作为不同终端设备之间的数据交互传输中介平台,其负责对不同终端设备的请求发送数据包进行格式转换和中转发送,这样能够降低物联网中终端设备的数据处理压力和无需额外扩展终端设备的数据格式转换功能,从而提高物联网中不同终端设备的数据交互传输效率。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9)

1.基于物联网传输平台的数据传输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对与物联网连接的所有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发送需要获取指令,以此确定每个终端设备是否需要向外发送数据包,并且将对应的终端设备确定为数据发送源终端设备;
步骤S2,获取所述数据发送源终端设备的请求发送数据信息,并将所述请求发送数据信息与数据发送目的终端设备识别信息打包形成请求发送数据包;再将所述请求发送数据包上传至物联网的通信平台,从而形成相应的请求发送数据包队列;
步骤S3,对所述请求发送数据包队列中的请求发送数据包中的请求发送数据信息部分进行数据格式转换,从而得到相应的可发送数据包;再将所述可发送数据包发送至目的终端设备,直到物联网的通信平台接收到来自所述目的终端设备的应答消息为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传输平台的数据传输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S1中,对与物联网连接的所有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发送需要获取指令,以此确定每个终端设备是否需要向外发送数据包,并且将对应的终端设备确定为数据发送源终端设备具体包括:
步骤S101,对与物联网连接的所有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发送需求获取指令,以此获取每个终端设备当前对数据信息与命令信息的实时打包压缩速率;
步骤S102,将所述实时打包压缩速率与预设打包压缩速率阈值进行比对;若所述实时打包压缩速率大于或等于预设打包压缩速率阈值,则确定相应终端设备需要向外发送数据包,否则,确定相应终端设备不需要向外发送数据包;
步骤S103,将需要向外发送数据包的终端设备确定为数据发送源终端设备,同时指示所述数据发送源终端设备在完成向外发送数据包之前处于禁止接收数据状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联网传输平台的数据传输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S1中,对与物联网连接的所有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发送需要获取指令前,还需要对物联网连接的所有终端设备的网络传输速度进行自检,并对传输速度较慢的终端设备开启有线网络传输,在每个终端设备的有线网络接收端设置有漏斗形信号接收装置用于接收,漏斗下方设置有旋转电机将漏斗旋转起来,漏斗内部设置有光电通信接收端,所有终端设备的漏斗装置按照设备编号顺序等间隔的排列在可滑动装置的下方,将所述有线网络的所有网口进行引出并缠绕在滑轮上连接到光电通信发射端,所述滑轮设置在可滑动装置上,并且错位安装进而保证每个光电通信发射端可以自由的在滑动装置上进行滑动,并且不受到其它光电通信发射端的影响,当确定某一设备需要进行有线网络传输后将距离设备最近的光电通信发射端移动到设备的漏斗上方并开启对应的滑轮使得光电通信发射端落入到漏斗中,然后开启漏斗下方的电机,直至物联网端接收到设备的有线网络传输数据后停止漏斗下方的电机转动,其具体步骤包括:
第一、利用下面公式(1),根据物联网连接的所有终端设备的无线网络传输速度自检结果选择出传输速度较慢的终端设备,
Figure FDA0003574801350000021
在上述公式(1)中,V(i)表示与物联网连接的第i个终端设备的无线网络传输速度;D2表示测速数据的二进制形式;len(D2)表示求取D2的数据长度;t0(i)表示与物联网连接的第i个终端设备刚开始接收到数据D2时的时刻;tp(i)表示与物联网连接的第i个终端设备刚接收完数据D2时的时刻;
将与物联网连接的所有终端设备按照其对应的V(i)值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若m小于或等于所有终端设备的总数,则选取排在前端的m个终端设备作为传输速度较慢的终端设备,若m大于所有终端设备的总数则将所有终端设备全部转换为有线网络传输,其中m表示有线网口的个数;
第二、利用下面公式(2),根据上述选择出的传输速度较慢的终端设备的编号得到每个光电通信发射端所对应滑轮的预滑动距离,
S(a,j)=|l(a)-l0-(j-1)×K| (2)
在上述公式(2)中,S(a,j)表示第a个光电通信发射端所对应滑轮滑动到上述选择出的第j个传输速度较慢的终端设备所需要的滑动距离;l(a)表示第a个光电通信发射端所对应滑轮距离所述可滑动装置的最右端的水平距离;l0表示与物联网连接的第1个终端设备距离所述可滑动装置的最右端的水平距离;K表示所述所有终端设备的漏斗装置按照设备编号顺序等间隔的排列在可滑动装置的下方中的等间隔距离;| |表示求取绝对值;
对上述选择出的每个传输速度较慢的终端设备均进行上述计算,将算出的S(a,j)值中选择出使得S(a,j)最小时的a值,并且判断是否存在多个传输速度较慢的终端设备计算出同一个a值,若存在则将其中的一个的终端设备对应的a值换成没有使用的a值,直至每个传输速度较慢的终端设备均对应一个不同的a值为止,则将每个传输速度较慢的终端设备与每个光电通信发射端所对应,从而将每个光电通信发射端移动到每个传输速度较慢的终端设备的漏斗装置上方进行滑轮释放,并根据下面公式(3)控制所有终端设备的漏斗下方的电机转动;
第三、利用下面公式(3),根据物联网端接收到设备的有线网络传输数据的状态控制终端设备的漏斗下方的电机转动,
Figure FDA0003574801350000041
在上述公式(3)中,E(i)表示与物联网连接的第i个终端设备的漏斗下方的电机转动控制值;∧表示逻辑关系与;∨表示逻辑关系或;G(i)表示物联网端接收到与物联网连接的第i个终端设备的有线网络传输数据的状态值,若物联网端接收到与物联网连接的第i个终端设备的有线网络传输数据,则G(i)=1,反之G(i)=0;
若E(i)=1,则开启与物联网连接的第i个终端设备的漏斗下方的电机进行转动;
若E(i)=0,则关闭与物联网连接的第i个终端设备的漏斗下方的电机不进行转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物联网传输平台的数据传输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S2中,获取所述数据发送源终端设备的请求发送数据信息,并将所述请求发送数据信息与数据发送目的终端设备识别信息打包形成请求发送数据包;再将所述请求发送数据包上传至物联网的通信平台,从而形成相应的请求发送数据包队列具体包括:
步骤S201,从所述数据发送源终端设备当前处于运行状态的软件程序中截取其需要发送的数据信息,并对截取得到的数据信息进行病毒扫描处理,以此确定截取得到的数据信息是否存在病毒数据;
步骤S202,若确定截取得到的数据信息存在病毒数据,则对截取得到的数据信息进行杀毒处理;再将不存在病毒数据的数据信息作为所述数据发送源终端的请求发送数据信息;
步骤S203,对所述请求发送数据信息进行打包压缩处理,以此生成压缩数据包;并且将数据发送目的终端设备在物联网中的设备地址识别信息作为所述压缩数据包的包头索引,共同形成相应的请求发送数据包;再将所述请求发送数据包上传至物联网的通信平台,从而根据对应的上传时间先后顺序,形成相应的请求发送数据包队列。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物联网传输平台的数据传输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步骤S3中,对所述请求发送数据包队列中的请求发送数据包中的请求发送数据信息部分进行数据格式转换,从而得到相应的可发送数据包;再将所述可发送数据包发送至目的终端设备,直到物联网的通信平台接收到来自所述目的终端设备的应答消息为止具体包括:
步骤S301,对所述请求发送数据包队列中的请求发送数据包中的请求发送数据信息部分转成通用数据格式的数据信息,以及将所述通用数据格式的数据信息与所述设备地址识别信息共同组成所述可发送数据包;
步骤S302,根据所述设备地址识别信息,按照预设发送频率将所述可发送数据包周期性发送至目的终端设备,直到所述目的终端设备接收到所述可发送数据包后,并指示所述目的终端设备向物联网的通信平台反馈应答消息;
步骤S303,当所述目的终端设备接收到所述可发送数据包后,解除所述数据发送源终端设备的禁止接收数据状态。
6.基于物联网传输平台的数据传输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终端设备数据发送需求确定模块、请求发送数据包形成模块、请求发送数据包上传模块、请求发送数据包转换与发送模块和终端设备状态切换模块;其中,
所述终端设备数据发送需求确定模块用于对与物联网连接的所有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发送需要获取指令,以此确定每个终端设备是否需要向外发送数据包,并且将对应的终端设备确定为数据发送源终端设备;
所述终端设备状态切换模块用于指示所述数据发送源终端设备在完成向外发送数据包之前处于禁止接收数据状态;
所述请求发送数据包形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数据发送源终端设备的请求发送数据信息,并将所述请求发送数据信息与数据发送目的终端设备识别信息打包形成请求发送数据包;
所述请求发送数据包上传模块用于将所述请求发送数据包上传至物联网的通信平台,从而形成相应的请求发送数据包队列;
所述请求发送数据包转换与发送模块用于对所述请求发送数据包队列中的请求发送数据包中的请求发送数据信息部分进行数据格式转换,从而得到相应的可发送数据包;再将所述可发送数据包发送至目的终端设备,直到物联网的通信平台接收到来自所述目的终端设备的应答消息为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物联网传输平台的数据传输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终端设备数据发送需求确定模块用于对与物联网连接的所有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发送需要获取指令,以此确定每个终端设备是否需要向外发送数据包,并且将对应的终端设备确定为数据发送源终端设备具体包括:
对与物联网连接的所有终端设备发送数据发送需求获取指令,以此获取每个终端设备当前对数据信息与命令信息的实时打包压缩速率;
将所述实时打包压缩速率与预设打包压缩速率阈值进行比对;若所述实时打包压缩速率大于或等于预设打包压缩速率阈值,则确定相应终端设备需要向外发送数据包,否则,确定相应终端设备不需要向外发送数据包,以及将需要向外发送数据包的终端设备确定为数据发送源终端设备。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物联网传输平台的数据传输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请求发送数据包形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数据发送源终端设备的请求发送数据信息,并将所述请求发送数据信息与数据发送目的终端设备识别信息打包形成请求发送数据包具体包括:
从所述数据发送源终端设备当前处于运行状态的软件程序中截取其需要发送的数据信息,并对截取得到的数据信息进行病毒扫描处理,以此确定截取得到的数据信息是否存在病毒数据;
若确定截取得到的数据信息存在病毒数据,则对截取得到的数据信息进行杀毒处理;再将不存在病毒数据的数据信息作为所述数据发送源终端的请求发送数据信息;
对所述请求发送数据信息进行打包压缩处理,以此生成压缩数据包;并且将数据发送目的终端设备在物联网中的设备地址识别信息作为所述压缩数据包的包头索引,共同形成相应的请求发送数据包;
以及,
所述请求发送数据包上传模块用于将所述请求发送数据包上传至物联网的通信平台,从而形成相应的请求发送数据包队列具体包括:
将所述请求发送数据包上传至物联网的通信平台,从而根据对应的上传时间先后顺序,形成相应的请求发送数据包队列。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物联网传输平台的数据传输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请求发送数据包转换与发送模块用于对所述请求发送数据包队列中的请求发送数据包中的请求发送数据信息部分进行数据格式转换,从而得到相应的可发送数据包;再将所述可发送数据包发送至目的终端设备,直到物联网的通信平台接收到来自所述目的终端设备的应答消息为止具体包括:
对所述请求发送数据包队列中的请求发送数据包中的请求发送数据信息部分转成通用数据格式的数据信息,以及将所述通用数据格式的数据信息与所述设备地址识别信息共同组成所述可发送数据包;
根据所述设备地址识别信息,按照预设发送频率将所述可发送数据包周期性发送至目的终端设备,直到所述目的终端设备接收到所述可发送数据包后,并指示所述目的终端设备向物联网的通信平台反馈应答消息;所述终端设备状态切换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目的终端设备接收到所述可发送数据包后,解除所述数据发送源终端设备的禁止接收数据状态。
CN202210337153.XA 2022-03-31 2022-03-31 基于物联网传输平台的数据传输处理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148449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37153.XA CN114844918B (zh) 2022-03-31 2022-03-31 基于物联网传输平台的数据传输处理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37153.XA CN114844918B (zh) 2022-03-31 2022-03-31 基于物联网传输平台的数据传输处理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44918A true CN114844918A (zh) 2022-08-02
CN114844918B CN114844918B (zh) 2023-01-10

Family

ID=825631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37153.XA Active CN114844918B (zh) 2022-03-31 2022-03-31 基于物联网传输平台的数据传输处理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44918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27779A (zh) * 2023-06-29 2023-08-01 深圳市瑞迅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流压缩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17478680A (zh) * 2023-12-26 2024-01-30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基于物联管理平台的终端数据流传输远程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17835291A (zh) * 2024-03-04 2024-04-05 济南光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数据管理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16182A (zh) * 2005-02-02 2006-08-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控制器向基站传输数据的方法
CN101893865A (zh) * 2009-05-19 2010-11-24 北京时代凌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检测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
CN103346961A (zh) * 2013-07-03 2013-10-09 广州海星物联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打包交换的方法和系统
US20160149614A1 (en) * 2014-11-20 2016-05-26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Apparatus for powering a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s thereof
CN106790398A (zh) * 2016-11-28 2017-05-31 天津达尔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网络的工作电机实时测控系统
CN107968989A (zh) * 2017-11-30 2018-04-27 河南省国泰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路由器的运行方法及装置
CN111918368A (zh) * 2020-06-19 2020-11-10 深圳市有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物联网无线通信组网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
CN111913047A (zh) * 2020-06-10 2020-11-10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用于流水线的电路板电性能检测方法
CN113918411A (zh) * 2021-09-18 2022-01-11 中标慧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边缘计算的终端设备管控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16182A (zh) * 2005-02-02 2006-08-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控制器向基站传输数据的方法
CN101893865A (zh) * 2009-05-19 2010-11-24 北京时代凌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检测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
CN103346961A (zh) * 2013-07-03 2013-10-09 广州海星物联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打包交换的方法和系统
US20160149614A1 (en) * 2014-11-20 2016-05-26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Apparatus for powering a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s thereof
CN106790398A (zh) * 2016-11-28 2017-05-31 天津达尔顿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网络的工作电机实时测控系统
CN107968989A (zh) * 2017-11-30 2018-04-27 河南省国泰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路由器的运行方法及装置
CN111913047A (zh) * 2020-06-10 2020-11-10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用于流水线的电路板电性能检测方法
CN111918368A (zh) * 2020-06-19 2020-11-10 深圳市有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物联网无线通信组网传输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
CN113918411A (zh) * 2021-09-18 2022-01-11 中标慧安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边缘计算的终端设备管控方法和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黄志武,王智: "《基于ESCN的故障诊断技术在电力机车中的研究和应用》",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27779A (zh) * 2023-06-29 2023-08-01 深圳市瑞迅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流压缩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16527779B (zh) * 2023-06-29 2023-09-22 深圳市瑞迅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流压缩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17478680A (zh) * 2023-12-26 2024-01-30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基于物联管理平台的终端数据流传输远程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17478680B (zh) * 2023-12-26 2024-03-15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基于物联管理平台的终端数据流传输远程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17835291A (zh) * 2024-03-04 2024-04-05 济南光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数据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7835291B (zh) * 2024-03-04 2024-05-10 济南光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数据管理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44918B (zh) 2023-01-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844918B (zh) 基于物联网传输平台的数据传输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11656336B (zh) 一种pcie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设备和系统
CN106664290B (zh) 一种光电混合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2014067B (zh) 一种报文分片发送的方法、装置和网络设备
CN112104562B (zh) 拥塞控制方法及装置、通信网络、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4144094B (zh) 数字总线系统从属节点及其操作方法
CN102811176B (zh) 一种数据流量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4465961B (zh) 一种兼容性网络高实时数据传输装置及方法
EP2618544B1 (en) Ethernet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based on mmc/sd interface
CN109698797A (zh) 一种tcp拥塞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2780621B (zh) 一种上行数据包发送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
CN111526606A (zh) 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智能家居设备、存储介质
CN107888337B (zh) 一种fpga、fpga处理信息的方法、加速装置
CN106656484B (zh) 一种pci密码卡驱动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CN111555984B (zh) 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智能家居设备、存储介质
CN107222793B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12118594A (zh) 数据上传方法、下载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1631074B (zh) 一种多链路报文发送方法、装置和网络设备
CN113132367B (zh) 面向工程监测物联网采集终端数据传输自适应方法和装置
CN115037786A (zh) 提高数据传输效率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2363963A (zh) 一种基于Powerlink总线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US958441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layer-2 adapter
CN106657097A (zh) 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13676423A (zh) 一种端口流量控制方法、装置、交换芯片和存储介质
KR20170126732A (ko) 슬레이브 디바이스 제어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