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42175A - 三维标签的交互呈现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和程序产品 - Google Patents

三维标签的交互呈现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和程序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42175A
CN114842175A CN202210427645.8A CN202210427645A CN114842175A CN 114842175 A CN114842175 A CN 114842175A CN 202210427645 A CN202210427645 A CN 202210427645A CN 114842175 A CN114842175 A CN 1148421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mensional
target
dimensional model
point
sce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2764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42175B (zh
Inventor
王怡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u Can See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AS
Original Assignee
You Can See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u Can See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AS filed Critical You Can See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AS
Priority to CN20221042764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42175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421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421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421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42175B/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85213 priority patent/WO2023202349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9/00Manipulating 3D models or images for computer graphics
    • G06T19/003Navigation within 3D models or imag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9/00Manipulating 3D models or images for computer graphics
    • G06T19/006Mixed real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19/00Indexing scheme for manipulating 3D models or images for computer graphics
    • G06T2219/004Annotating, label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三维标签的交互呈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方法包括:基于用户浏览三维场景时的点位和视角,从用户可见的三维模型中确定出至少一个目标三维模型;将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距离点位最近的参考点确定为该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标记点,并将该标记点所在的参考平面确定为该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展示平面,得到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标记点和展示平面;基于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标记点和展示平面,确定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三维标签在三维场景中的空间位姿;基于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三维标签在三维场景中的空间位姿,在三维场景中呈现三维模型对应的三维标签。

Description

三维标签的交互呈现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和程序产品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维标签的交互呈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的迅速进步,使得三维场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三维场景可以通过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使用户可以在不同的视角可以观看到不同的内容。
相关技术中,为了便于用户直观地获取三维场景中的展示对象的信息,可以将展示对象的信息以标签的形式呈现在三维场景中。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三维标签的交互呈现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以提高三维标签在三维场景中的展示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三维标签的交互呈现方法,包括:基于用户浏览三维场景时用户的点位和视角,从用户可见的三维模型中确定出至少一个目标三维模型,目标三维模型对应有一个待标记的三维标签和多个用于标记三维标签的参考点以及参考点所在的参考平面;将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距离点位最近的参考点确定为该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标记点,并将该标记点所在的参考平面确定为该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展示平面,得到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标记点和展示平面;基于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标记点和展示平面,确定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三维标签在三维场景中的空间位姿;基于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三维标签在三维场景中的空间位姿,在三维场景中呈现三维模型对应的三维标签。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三维标签在三维场景中的空间位姿,在三维场景中呈现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三维标签之后,方法还包括:基于点位和视角,确定三维场景中的可视区域;获取可视区域在用户设备中的投影图像,用户设备为用户浏览三维场景所使用的电子设备;在投影图像中确定各目标三维模型分别对应的标记点之间的像素距离;若两个目标三维模型分别对应的标记点之间的像素距离小于预设距离,则隐藏其中一个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三维标签。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三维标签在三维场景中的空间位姿,在三维场景中呈现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三维标签,包括:若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标记点在三维场景中的高度大于预设高度,在该标记点所在的展示平面内沿高度减小的方向平移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三维标签,以降低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三维标签在三维场景中的高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距离点位最近的参考点确定为该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标记点,包括:若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参考点中同时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参考点距离点位最近,分别确定两个或两个以上参考点所在的参考平面在视角内的投影,并将投影面积最大的参考平面中包括的参考点确定为标记点。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三维标签在三维场景中的空间位姿,在三维场景中呈现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三维标签之后,方法还包括:当用户在浏览三维场景的过程中更换点位和/或视角时,基于新点位和/或新视角,确定新目标三维模型;针对新目标三维模型,再次执行确定标记点和展示平面的操作以及确定三维标签在三维场景中的空间位姿的操作,得到新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三维标签在三维场景中的空间位姿;基于新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三维标签在三维场景中的空间位姿,在三维场景中呈现新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三维标签。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于新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三维标签在三维场景中的空间位姿,在三维场景中呈现新三维模型对应的三维标签之前,方法还包括:当用户在浏览三维场景的过程中更换点位和/或视角时,隐藏各目标三维模型分别对应的三维标签。
本公开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三维标签的交互呈现装置,包括:第一确定单元,被配置成基于用户浏览三维场景时用户的点位和视角,确定三维场景的可视区域以及位于可视区域内的目标三维模型,目标三维模型对应有一个待标记的三维标签和多个用于标记三维标签的参考点以及参考点所在的参考平面;第二确定单元,被配置成将目标三维模型中距离点位最近的参考点确定为该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标记点,并将该标记点所在的参考平面确定为该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展示平面,得到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标记点和展示平面;位姿确定单元,被配置成基于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标记点和展示平面,确定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三维标签在三维场景中的空间位姿;标签呈现单元,被配置成基于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三维标签在三维场景中的空间位姿,在三维场景中呈现三维模型对应的三维标签。
本公开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产品;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产品,且计算机程序产品被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三维标签的交互呈现方法,可以根据用户浏览三维场景时的点位和视角,从三维场景中的三维模型中确定出用户可见的目标三维模型,将目标三维模型中距离点位最近的参考点作为标记点,将标记点所在的参考平面确定为展示平面;然后根据标记点和展示平面确定三维标签的空间位姿,最后根据三维标签的空间位姿,在三维场景中呈现各个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三维标签。可以确保三维标签的空间位姿与点位的匹配程度,使用户可以更直观、更便捷地获取三维模型的信息,从而提高三维标签在三维场景中的展示效果。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连同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参照附图,根据下面的详细描述,可以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公开,其中:
图1为本公开的三维标签的交互呈现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的三维标签的交互呈现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三维标签的呈现方式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的三维标签的交互呈现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场景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的三维标签的交互呈现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的三维标签的标记位置的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的三维标签的交互呈现方法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的三维标签的交互呈现方法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公开的三维标签的交互呈现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公开电子设备一个应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第一”、“第二”等术语仅用于区别不同步骤、设备或模块等,既不代表任何特定技术含义,也不表示它们之间的必然逻辑顺序。
还应理解,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多个”可以指两个或两个以上,“至少一个”可以指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
还应理解,对于本公开实施例中提及的任一部件、数据或结构,在没有明确限定或者在前后文给出相反启示的情况下,一般可以理解为一个或多个。
另外,本公开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公开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还应理解,本公开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着重强调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之处,其相同或相似之处可以相互参考,为了简洁,不再一一赘述。
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公开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本公开实施例可以应用于终端设备、计算机系统、服务器等电子设备,其可与众多其它通用或专用计算系统环境或配置一起操作。适于与终端设备、计算机系统、服务器等电子设备一起使用的众所周知的终端设备、计算系统、环境和/或配置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个人计算机系统、服务器计算机系统、瘦客户机、厚客户机、手持或膝上设备、基于微处理器的系统、机顶盒、可编程消费电子产品、网络个人电脑、小型计算机系统﹑大型计算机系统和包括上述任何系统的分布式云计算技术环境,等等。
终端设备、计算机系统、服务器等电子设备可以在由计算机系统执行的计算机系统可执行指令(诸如程序模块)的一般语境下描述。通常,程序模块可以包括例程、程序、目标程序、组件、逻辑、数据结构等等,它们执行特定的任务或者实现特定的抽象数据类型。计算机系统/服务器可以在分布式云计算环境中实施,分布式云计算环境中,任务是由通过通信网络链接的远程处理设备执行的。在分布式云计算环境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包括存储设备的本地或远程计算系统存储介质上。
本公开概述
在实现本公开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在三维场景中添加三维标签,虽然可以利用三维标签的空间特性(例如透视效果)提升三维空间的展示效果,但是当三维标签的位置或姿态与用户浏览的点位不匹配时,会影响到用户查看标签内容的便捷程度。例如,当三维标签位于三维模型背向点位的一面时,用户需要更换点位才能查看标签内容。再例如当三维标签展示信息的平面与用户视角的夹角过大或过小时,用户需要旋转视角或更换点位,才能查看标签内容。这些都会对用户浏览三维场景时的体验,造成了不利影响。
示例性方法
下面结合图1对本公开的三维标签的交互呈现方法进行示例性说明。图1示出了本公开的三维标签的交互呈现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0、基于用户浏览三维场景时用户的点位和视角,从用户可见的三维模型中确定出至少一个目标三维模型。
其中,目标三维模型对应有一个待标记的三维标签和多个用于标记三维标签的参考点以及每个参考点所在的参考平面。
在本实施中,目标三维模型表示用户可见的、待标记的三维模型。在构建三维场景时,可以根据需求在三维场景中选取部分或全部三维模型作为待标记的三维模型,并为每个待标记的三维模型生成三维标签。当用户浏览三维场景时,可以根据点位和视角确定出用户在三维场景中的可视区域,位于可视区域内的、待标记的三维模型即为目标三维模型。
待标记的三维标签表示尚未在三维场景中呈现的三维标签,是预先根据三维模型的描述信息生成的具备三维特性(例如符合透视规律)的标签,用于展示三维模型的描述信息,例如可以包括三维模型的名称、尺寸、材质、价格等。
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参考点及其所在的参考平面,可以预先根据目标三维模型的空间形状以及目标三维模型在三维场景中的位姿信息确定,其中,参考点表示可以标记三维标签的位置,参考平面则用于约束三维标签的空间姿态。作为示例,可以采用三维场景中的空间坐标表征参考点,同时可以利用参考平面的四个角点在三维场景中的空间坐标以及参考平面的法向量表征参考平面。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参考点可以位于目标三维模型的表面,参考平面与构成目标三维模型的包围盒的平面垂直或平行。例如,每个三维模型可以包括6个参考平面,每个参考平面分别与构成包围盒的两个平面平行。
实践中,服务商可以利用三维场景(例如VR场景)模拟真实场景,以场景的形式向用户展示多个对象(例如可以是家具等物品)。通常,在构建三维场景时,可以根据需求设置多个点位,然后基于点位和相机参数构建视锥,通过视锥确定用户在浏览三维场景时的视野。之后可以将根据展示对象的外观和属性构建的三维模型按照预设位姿放置在三维场景中,并将构建完成的三维场景形成Json文件。用户可以通过电子设备(例如终端电脑或智能手机等)从服务商获取三维场景的Json文件,并通过电子设备中预先装载的三维应用软件对Json文件进行解析,以在电子设备上呈现三维场景。
在一个具体的示例中,执行主体可以是用户浏览三维场景时所使用的电子设备,例如可以是终端电脑或智能手机等。用户在利用电子设备浏览三维场景时,执行主体可以根据用户的点位和视角,确定出三维场景中的可视区域,然后将可视区域内的、待标记的三维模型确定为目标三维模型。
步骤120、将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距离点位最近的参考点确定为该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标记点,并将该标记点所在的参考平面确定为该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展示平面,得到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标记点和展示平面。
在本实施例中,标记点表示三维标签的标记位置,展示平面则用于约束三维标签标记到标记点时所呈现的空间姿态。
作为示例,执行主体可以分别遍历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各个参考点,根据参考点的空间坐标与点位的空间坐标,确定出各个参考点与点位之间的距离,然后从各个参考点中确定出距离最小的参考点,作为该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标记点,并将标记点所在的平面作为展示平面。通过对各个目标三维模型执行以上操作,确定出每个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标记点和展示平面。
步骤130、基于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标记点和展示平面,确定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三维标签在三维场景中的空间位姿。
作为示例,执行主体可以首先根据标记点确定三维标签的标记位置,例如可以是将三维标签的附着点与标记点沿特定方向对齐或重合;然后,根据展示平面确定三维标签的空间姿态,例如可以将三维标签的长度方向与展示平面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平行,将三维标签用于展示标签信息的平面与展示平面重合,并根据展示平面的法线方向确定三维标签用于展示标签信息的平面的朝向,以继承展示平面在三维场景中的空间特性,例如可以是近大远小的透视特性。如此一来,可以确定三维标签在三维场景中的空间位姿。
步骤140、基于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三维标签在三维场景中的空间位姿,在三维场景中呈现三维模型对应的三维标签。
作为示例,执行主体可以利用CSS(Cascading Style Sheet,层叠样式表)中的transform应用,根据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标记点和展示平面的空间位置确定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三维矩阵;然后调用以下一个或多个函数:Rotate3d()、translate3d()、perspective()等,利用三维矩阵对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三维标签进行3D旋转、平移或透视等组合操作,将三维标签以步骤130中确定出的空间姿态标记在标记点,实现三维标签在三维场景中的呈现。
三维标签的标记方式例如可以是将三维标签的附着点与标记点重合,或者,三维标签还可以沿预设方向与标记点对齐,然后通过连线链接至目标三维模型。同一个三维场景中的不同三维模型可以采用多种标记方式。附着点表示三维标签中用于定位三维标签的标记位置的点,例如可以是三维标签的角点或中心点或其他具有代表性的关键点。
进一步结合图2对三维标签的标记方式进行示例性说明。图2示出了本公开的三维标签的交互呈现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呈现效果,如图2所示,三维标签111、121、131分别用于表示三维模型110、120、130的描述信息,其中,三维标签111、121分别位于标记点112、122的上方,并通过连线链接至对应的三维模型上,三维标签131则与标记点132重合。
下面进一步结合图3对本实施例中的三维标签的交互呈现方法进行示例性说明。图3示出了本公开的三维标签的交互呈现方法的一个应用场景示意图,如图3(a)所示的三维场景中包括三维模型310和三维模型320,其中,三维模型310对应有4个参考点(分别是311、312、313、314)和4个参考平面(分别是315、316、317、318),三维模型320对应有4个参考点(分别是321、322、323、324)和4个参考平面(分别是325、326、327、328)。
当用户采用点位300浏览三维场景时,三维模型310(例如可以是表示沙发的三维模型)位于用户的视角内,因而对于用户是可见的,三维模型320则是不可见的,因此执行主体(例如可以是用户的智能手机)可以将三维模型310确定为目标三维模型。执行主体可以首先确定4个参考点与点位300之间的距离,然后将距离最小的参考点311确定为标记点,相应的,参考平面315为展示平面。之后,执行主体可以根据标记点311和展示平面315确定三维标签的空间位姿,并以此呈现在三维场景中。标记后的三维模型310如图3(b)所示,其中三维标签330与展示平面315重合,且三维标签330的角点与标记点311重合。
同理,当用户采用点位340浏览三维场景时,三维模型320则为目标三维模型,经过同样的处理过程,可以将参考点321和参考平面325分别确定为标记点和展示平面,以此确定三维模型320对应的三维标签的空间位姿并呈现在三维场景中。
本实施例提供的三维标签的交互呈现方法,可以根据用户浏览三维场景时的点位和视角,从用户可见的三维模型中确定出至少一个目标三维模型,将目标三维模型中距离点位最近的参考点作为标记点,将标记点所在的参考平面确定为展示平面;然后根据标记点和展示平面确定三维标签的空间位姿,最后根据三维标签的空间位姿,在三维场景中呈现各个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三维标签。可以确保三维标签的空间位姿与点位的匹配程度,使用户可以更直观、更便捷地获取三维模型的信息,从而提高三维标签在三维场景中的展示效果。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通过步骤120确定标记点时,若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参考点中同时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参考点距离点位最近,分别确定两个或两个以上参考点所在的参考平面在视角内的投影,并将投影面积最大的参考平面中包括的参考点确定为标记点。
在本实施方式中,参考平面在视角内的投影可以表征参考平面在视角内的呈现区域,呈现区域越大,则用户越容易查参考平面中的信息。根据透视原理可知,当参考平面的法向量与用户视线的夹角较小或较大时,均会导致参考平面在视角内的投影面积较小,即参考平面在视角内的呈现区域较小。例如,当参考平面的法向量与用户视线的夹角为0°或180°时,参考平面在视角内的投影面积为0,若三维标签展示信息的平面位于该参考平面中,则用户无法查看到三维标签中的信息。
反之,当参考平面的法向量垂直于用户视线时,参考平面面对用户,此时参考平面在视角内的投影面积达到极大值,若三维标签展示信息的平面位于该参考平面中,则用户可以直接查看到三维标签中的信息。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参考点中同时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参考点距离点位最近时,通过参考平面在视角内的投影面积,可以选取呈现效果更佳的参考点作为标记点,从而确保三维标签的展示效果。
在实现本公开的过程中,发明人还发现,当三维标签的高度过高时,空间透视程度也会较大,此时三维标签的可视性和其中文字的可读性均会下降。
考虑到这种情况,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若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标记点在三维场景中的高度大于预设高度,在该标记点所在的展示平面内沿高度减小的方向平移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三维标签,以降低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三维标签在三维场景中的高度。
下面结合图4对本实施方式中的三维标签的呈现方式进行示例性说明,图4(a)和图4(b)分别示出了两种呈现方式,图4(a)为调整高度前的三维标签示意图,图4(b)为调整高度后的三维标签示意图。当三维模型410对应的标记点411高于预设高度(例如可以是1.6m)时,采用图4(a)的呈现方式会导致三维标签420的空间透视程度较大,其可视性和信息的可读性也相应地较低。采用图4(b)的呈现方式,则可以降低三维标签420在三维场景中的高度,相应地降低了其空间透视程度,从而可以获得更好的可视性和可读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标记点在三维场景中的高度大于预设高度,通过降低三维标签的高度,可以确保三维标签展示的信息位于用户视线更容易观察的区域内,从而获得更好的可视性和可读性。
接着参考图5,图5示出了本公开的三维标签的交互呈现方法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在上述步骤140之后,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10、基于点位和视角,确定三维场景中的可视区域。
在本实施例中,可视区域表示用户在当前所处的点位以当前视角浏览三维场景时,可以观察到的区域,即呈现至用户设备的区域。
作为示例,执行主体可以根据点位和视角,构建三维场景的视锥,位于视锥空间内的区域即为三维场景的可视区域。
步骤520、获取可视区域在用户设备中的投影图像。
其中,用户设备为用户浏览三维场景所使用的电子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投影图像表示用户设备的屏幕中显示的图像。是由执行主体(例如可以是用户设备)结合用户设备的显示参数(例如屏幕分辨率),将三维场景投影到用户设备的屏幕,形成的投影图像。
步骤530、在投影图像中确定各目标三维模型分别对应的标记点之间的像素距离。
作为示例,目标三维模型1和目标三维模型2对应的标记点分别为标记点a和标记点b。标记点a和标记点b在投影图像中的投影分别是像素点A和像素点B,则线段AB的长度即为标记点a和标记点b的像素距离。
步骤540、若两个目标三维模型分别对应的标记点之间的像素距离小于预设距离,则隐藏其中一个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三维标签。
例如,两个目标三维模型分别对应的标记点之间的像素距离小于预设距离时,执行主体可以随机隐藏其中一个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三维标签。或者,执行主体可以将距离点位更远的标记点隐藏。
图5所示的实施例体现了:当两个目标三维模型分别对应的标记点在用户设备的投影图像中的像素距离小于预设距离时,隐藏其中一个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三维标签的。可以避免距离过近的三维标签造成遮挡或重叠,有助于进一步提高三维标签的呈现效果。
接着参考图6,图6示出了本公开的三维标签的交互呈现方法的又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在图2或图5所示的流程的基础上,步骤140之后,该方法还可以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10、当用户在浏览三维场景的过程中更换点位和/或视角时,基于新点位和/或新视角,确定用新目标三维模型。
通常,用户在浏览三维场景时,为了更全面地查看三维场景,可以更换点位和视角,以便从多个位置和多个角度获取三维场景中的信息。当用户更换点位和/或视角时,三维场景中的可视区域以及可见的三维模型也会随之变换。
在本实施例中,新目标三维模型表示用户更换点位和/或视角后,可以观察到的、待标记的三维模型。
可以理解的是,新目标三维模型可以包括更换点位和/或视角之前的旧目标三维模型。
步骤620、针对新目标三维模型,再次执行确定标记点和展示平面的操作以及确定三维标签在三维场景中的空间位姿的操作,得到新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三维标签在三维场景中的空间位姿。
例如,执行主体可以针对新目标三维模型,再次执行上述步骤120至步骤130,以及每个步骤对应的可选的实施方式,以确定出行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三维标签在三维场景中的空间位姿。
步骤630、基于新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三维标签在三维场景中的空间位姿,在三维场景中呈现新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三维标签。
例如,执行主体可以再次执行上述步骤150在三维场景中呈现新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三维标签。
再例如,执行主体再次执行步骤150之后,还可以再次执行上述步骤510至步骤540,以进一步提高三维标签的展示效果。
进一步结合图3进行示例性说明,当用户在浏览过程中从点位300更换到点位340时,执行主体可以将三维模型320确定为新目标三维模型,再次执行上述步骤120至步骤140之后,可以在三维场景中呈现三维模型320对应的三维标签。
在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当用户更换点位和/或视角时,可以根据新点位和/或新视角,同步更新三维场景中呈现的三维标签,可以进一步提高三维场景与用户的交互智能程度和展示效果。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步骤630之前,当用户在浏览三维场景的过程中更换点位和/或视角时,隐藏各目标三维模型分别对应的三维标签。
通过隐藏旧三维标签,一方面可以降低浏览三维场景时的内存消耗,另一方面,可以避免旧三维标签与新三维标签的冲突。
示例性装置
下面参考图7,图7示出了本公开的一种三维标签的交互呈现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装置包括:第一确定单元710,被配置成基于用户浏览三维场景时用户的点位和视角,从用户可见的三维模型中确定出至少一个目标三维模型,目标三维场景三维模型对应有一个待标记的三维标签和多个用于标记三维标签的参考点以及每个参考点所在的参考平面;第二确定单元720,被配置成将目标三维模型中距离点位最近的参考点确定为该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标记点,并将该标记点所在的参考平面确定为该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展示平面,得到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标记点和展示平面;位姿确定单元730,被配置成基于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标记点和展示平面,确定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三维标签在三维场景中的空间位姿;标签呈现单元740,被配置成基于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三维标签在三维场景中的空间位姿,在三维场景中呈现三维模型对应的三维标签。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基于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三维标签在三维场景中的空间位姿,在三维场景中呈现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三维标签之后,方法还包括:基于点位和视角,确定三维场景中的可视区域;获取可视区域在用户设备中的投影图像,用户设备为用户浏览三维场景所使用的电子设备;在投影图像中确定各目标三维模型分别对应的标记点之间的像素距离;若两个目标三维模型分别对应的标记点之间的像素距离小于预设距离,则隐藏其中一个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三维标签。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标签呈现单元740还包括调整模块,被配置成若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标记点在三维场景中的高度大于预设高度,在该标记点所在的展示平面内沿高度减小的方向平移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三维标签,以降低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三维标签在三维场景中的高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确定单元710还包括筛选模块,被配置成若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参考点中同时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参考点距离点位最近,分别确定两个或两个以上参考点所在的参考平面在视角内的投影,并将投影面积最大的参考平面中包括的参考点确定为标记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更新单元,被配置成当用户在浏览三维场景的过程中更换点位和/或视角时,基于新点位和/或新视角,确定新目标三维模型;迭代单元,被配置成针对新目标三维模型,再次执行确定标记点和展示平面的操作以及确定三维标签在三维场景中的空间位姿的操作,得到新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三维标签在三维场景中的空间位姿;呈现单元,被配置成基于新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三维标签在三维场景中的空间位姿,在三维场景中呈现新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三维标签。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隐藏单元,被配置成当用户在浏览三维场景的过程中更换点位和/或视角时,隐藏各目标三维模型分别对应的三维标签。
另外,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且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执行时,实现本公开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三维标签的交互呈现方法。
图8为本公开电子设备一个应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下面,参考图8来描述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如图8所示,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
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PU)或者具有数据处理能力和/或指令执行能力的其他形式的处理单元,并且可以控制电子设备中的其他组件以执行期望的功能。
存储器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易失性存储器和/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所述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等。所述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硬盘、闪存等。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可以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指令,处理器可以运行所述程序指令,以实现上文所述的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的三维标签的交互呈现方法以及/或者其他期望的功能。
在一个示例中,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装置和输出装置,这些组件通过总线系统和/或其他形式的连接机构(未示出)互连。
此外,该输入设备还可以包括例如键盘、鼠标等等。
该输出装置可以向外部输出各种信息,包括确定出的距离信息、方向信息等。该输出设备可以包括例如显示器、扬声器、打印机、以及通信网络及其所连接的远程输出设备等等。
当然,为了简化,图8中仅示出了该电子设备中与本公开有关的组件中的一些,省略了诸如总线、输入/输出接口等等的组件。除此之外,根据具体应用情况,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任何其他适当的组件。
除了上述方法和设备以外,本公开的实施例还可以是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在被处理器运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本说明书上述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三维标签的交互呈现方法中的步骤。
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实施例操作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
此外,本公开的实施例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在被处理器运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本说明书上述部分中描述的根据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三维标签的交互呈现方法中的步骤。
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公开的基本原理,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公开中提及的优点、优势、效果等仅是示例而非限制,不能认为这些优点、优势、效果等是本公开的各个实施例必须具备的。另外,上述公开的具体细节仅是为了示例的作用和便于理解的作用,而非限制,上述细节并不限制本公开为必须采用上述具体的细节来实现。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的部分相互参见即可。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公开中涉及的器件、装置、设备、系统的方框图仅作为例示性的例子并且不意图要求或暗示必须按照方框图示出的方式进行连接、布置、配置。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的,可以按任意方式连接、布置、配置这些器件、装置、设备、系统。诸如“包括”、“包含”、“具有”等等的词语是开放性词汇,指“包括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这里所使用的词汇“或”和“和”指词汇“和/或”,且可与其互换使用,除非上下文明确指示不是如此。这里所使用的词汇“诸如”指词组“诸如但不限于”,且可与其互换使用。
可能以许多方式来实现本公开的方法和装置。例如,可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软件、硬件、固件的任何组合来实现本公开的方法和装置。用于所述方法的步骤的上述顺序仅是为了进行说明,本公开的方法的步骤不限于以上具体描述的顺序,除非以其它方式特别说明。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将本公开实施为记录在记录介质中的程序,这些程序包括用于实现根据本公开的方法的机器可读指令。因而,本公开还覆盖存储用于执行根据本公开的方法的程序的记录介质。
还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公开的装置、设备和方法中,各部件或各步骤是可以分解和/或重新组合的。这些分解和/或重新组合应视为本公开的等效方案。
提供所公开的方面的以上描述以使本领域的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做出或者使用本公开。对这些方面的各种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非常显而易见的,并且在此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方面而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因此,本公开不意图被限制到在此示出的方面,而是按照与在此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的特征一致的最宽范围。
为了例示和描述的目的已经给出了以上描述。此外,此描述不意图将本公开的实施例限制到在此公开的形式。尽管以上已经讨论了多个示例方面和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其某些变型、修改、改变、添加和子组合。

Claims (10)

1.一种三维标签的交互呈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于用户浏览三维场景时用户的点位和视角,从用户可见的三维模型中确定出至少一个目标三维模型,所述目标三维模型对应有一个待标记的三维标签和多个用于标记三维标签的参考点以及每个所述参考点所在的参考平面;
将所述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距离所述点位最近的参考点确定为所述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标记点,并将该标记点所在的参考平面确定为所述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展示平面,得到所述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标记点和展示平面;
基于所述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标记点和展示平面,确定所述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三维标签在所述三维场景中的空间位姿;
基于所述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三维标签在所述三维场景中的空间位姿,在所述三维场景中呈现所述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三维标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三维标签在所述三维场景中的空间位姿,在所述三维场景中呈现所述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三维标签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点位和所述视角,确定所述三维场景中的可视区域;
获取所述可视区域在用户设备中的投影图像,所述用户设备为用户浏览所述三维场景所使用的电子设备;
在所述投影图像中确定各所述目标三维模型分别对应的标记点之间的像素距离;
若两个所述目标三维模型分别对应的标记点之间的像素距离小于预设距离,则隐藏其中一个所述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三维标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三维标签在所述三维场景中的空间位姿,在所述三维场景中呈现所述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三维标签,包括:
若所述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标记点在所述三维场景中的高度大于预设高度,在该标记点所在的展示平面内沿高度减小的方向平移所述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三维标签,以降低所述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三维标签在所述三维场景中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距离所述点位最近的参考点确定为所述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标记点,包括:
若所述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参考点中同时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参考点距离所述点位最近,分别确定所述两个或两个以上参考点所在的参考平面在所述视角内的投影,并将投影面积最大的参考平面中包括的参考点确定为标记点。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三维标签在所述三维场景中的空间位姿,在所述三维场景中呈现所述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三维标签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用户在浏览所述三维场景的过程中更换点位和/或视角时,基于新点位和/或新视角,确定新目标三维模型;
针对所述新目标三维模型,再次执行所述确定标记点和展示平面的操作以及所述确定三维标签在所述三维场景中的空间位姿的操作,得到所述新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三维标签在所述三维场景中的空间位姿;
基于所述新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三维标签在所述三维场景中的空间位姿,在所述三维场景中呈现所述新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三维标签。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新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三维标签在所述三维场景中的空间位姿,在所述三维场景中呈现所述新三维模型对应的三维标签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用户在浏览所述三维场景的过程中更换点位和/或视角时,隐藏各所述目标三维模型分别对应的三维标签。
7.一种三维标签的交互呈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被配置成基于用户浏览三维场景时用户的点位和视角,从用户可见的三维模型中确定出至少一个目标三维模型,所述目标三维模型对应有一个待标记的三维标签和多个用于标记三维标签的参考点以及每个所述参考点所在的参考平面;
第二确定单元,被配置成将所述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距离所述点位最近的参考点确定为所述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标记点,并将该标记点所在的参考平面确定为所述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展示平面,得到所述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标记点和展示平面;
位姿确定单元,被配置成基于所述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标记点和展示平面,确定所述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三维标签在所述三维场景中的空间位姿;
标签呈现单元,被配置成基于所述目标三维模型对应的三维标签在所述三维场景中的空间位姿,在所述三维场景中呈现所述三维模型对应的三维标签。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产品;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产品,且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被执行时,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方法。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6之一所述的方法。
CN202210427645.8A 2022-04-22 2022-04-22 三维标签的交互呈现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Active CN1148421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27645.8A CN114842175B (zh) 2022-04-22 2022-04-22 三维标签的交互呈现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PCT/CN2023/085213 WO2023202349A1 (zh) 2022-04-22 2023-03-30 三维标签的交互呈现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和程序产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27645.8A CN114842175B (zh) 2022-04-22 2022-04-22 三维标签的交互呈现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42175A true CN114842175A (zh) 2022-08-02
CN114842175B CN114842175B (zh) 2023-03-24

Family

ID=825657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27645.8A Active CN114842175B (zh) 2022-04-22 2022-04-22 三维标签的交互呈现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42175B (zh)
WO (1) WO2023202349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761122A (zh) * 2022-11-11 2023-03-07 贝壳找房(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三维辅助尺的实现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WO2023202349A1 (zh) * 2022-04-22 2023-10-26 如你所视(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三维标签的交互呈现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和程序产品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21852A (zh) * 2011-11-24 2012-06-27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九研究所 一种独立于三维场景空间的目标标签表现方法
US20150130807A1 (en) * 2013-11-14 2015-05-14 Microsoft Corporation Maintaining 3d labels as stable objects in 3d world
CN105825551A (zh) * 2016-03-11 2016-08-03 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三维标签实现方法和装置
US20180143756A1 (en) * 2012-06-22 2018-05-24 Matterport, Inc. Defining, displaying and interacting with tags in a three-dimensional model
US20190030371A1 (en) * 2017-07-28 2019-01-31 Elekta, Inc. Automated image segmentation using dcnn such as for radiation therapy
CN111047717A (zh) * 2019-12-24 2020-04-21 北京法之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对三维模型进行文字标注的方法
CN112907760A (zh) * 2021-02-09 2021-06-04 浙江商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三维对象的标注方法及装置、工具、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048980A (zh) * 2021-03-11 2021-06-29 浙江商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位姿优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781628A (zh) * 2020-11-26 2021-12-10 北京沃东天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三维场景搭建方法和装置
CN114140528A (zh) * 2021-11-23 2022-03-04 北京市商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数据标注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7005002A1 (de) * 2017-05-24 2018-11-29 Diehl Aerospace Gmbh Verfahren zur Erzeugung eines 2D-Bildes einer 3D-Oberfläche
CN110321048B (zh) * 2018-03-30 2022-11-0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三维全景场景信息处理、交互方法及装置
CN113610993B (zh) * 2021-08-05 2022-05-17 南京师范大学 一种基于候选标签评估的3d地图建筑物标注方法
CN114842175B (zh) * 2022-04-22 2023-03-24 如你所视(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三维标签的交互呈现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21852A (zh) * 2011-11-24 2012-06-27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九研究所 一种独立于三维场景空间的目标标签表现方法
US20180143756A1 (en) * 2012-06-22 2018-05-24 Matterport, Inc. Defining, displaying and interacting with tags in a three-dimensional model
US20150130807A1 (en) * 2013-11-14 2015-05-14 Microsoft Corporation Maintaining 3d labels as stable objects in 3d world
CN105825551A (zh) * 2016-03-11 2016-08-03 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三维标签实现方法和装置
US20190030371A1 (en) * 2017-07-28 2019-01-31 Elekta, Inc. Automated image segmentation using dcnn such as for radiation therapy
CN111047717A (zh) * 2019-12-24 2020-04-21 北京法之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对三维模型进行文字标注的方法
CN113781628A (zh) * 2020-11-26 2021-12-10 北京沃东天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三维场景搭建方法和装置
CN112907760A (zh) * 2021-02-09 2021-06-04 浙江商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三维对象的标注方法及装置、工具、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048980A (zh) * 2021-03-11 2021-06-29 浙江商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位姿优化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140528A (zh) * 2021-11-23 2022-03-04 北京市商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数据标注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02349A1 (zh) * 2022-04-22 2023-10-26 如你所视(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三维标签的交互呈现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和程序产品
CN115761122A (zh) * 2022-11-11 2023-03-07 贝壳找房(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三维辅助尺的实现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42175B (zh) 2023-03-24
WO2023202349A1 (zh) 2023-10-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755485B2 (en) Augmented reality product preview
US11200617B2 (en) Efficient rendering of 3D models using model placement metadata
CN114842175B (zh) 三维标签的交互呈现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US9142044B2 (en) Apparatu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layout of scene graphs using node bounding areas
Müller et al. Interactive molecular graphics for augmented reality using HoloLens
CA2971280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ractive projection
CN107357503B (zh) 一种工业装备三维模型的自适应展示方法及系统
US10825234B2 (en) Previewing 3D content using incomplete original model data
US20170214980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esenting media content in environment
CN114758075B (zh) 用于生成三维标签的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8597034B (zh) 用于生成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14898076A (zh) 模型标签的添加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7079139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easuring an item depicted in an image
CN111562845B (zh) 用于实现三维空间场景互动的方法、装置和设备
US2023026021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senting object annotation information,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15063564B (zh) 用于二维显示图像中的物品标签展示方法、装置及介质
CN115512046B (zh) 模型外点位的全景图展示方法和装置、设备、介质
US20230175858A1 (en) Three-dimensional path display method, device,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14463104B (zh) 用于处理vr场景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913277A (zh) 一种物体立体交互展示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US10290146B2 (en) Displaying depth effects in digital artwork based on movement of a display
CN113934351B (zh) 地图截图方法和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6228949B (zh) 三维模型处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10453247B1 (en) Vertex shift for rendering 360 stereoscopic content
Weiskopf A texture mapping approach for the visualization of special relativit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