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37189A - 回填区桩基施工中钻孔注浆时漏浆用的装置及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回填区桩基施工中钻孔注浆时漏浆用的装置及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37189A
CN114837189A CN202210555274.1A CN202210555274A CN114837189A CN 114837189 A CN114837189 A CN 114837189A CN 202210555274 A CN202210555274 A CN 202210555274A CN 114837189 A CN114837189 A CN 1148371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grouting
arc plates
arc
central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5527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37189B (zh
Inventor
李文武
李兴鲁
鄢全科
沈铮琦
余少乐
王碗
孙统宝
吴振东
雷锐钊
王小平
吴光辉
袁波
翟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5527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37189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371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371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371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371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5/00Handling building or like materials for hydraulic engineering or foundations
    • E02D15/02Handling of bulk concrete specially for foundation or hydraulic engineering purposes
    • E02D15/04Placing concrete in mould-pipes, pile tubes, bore-holes or narrow shaf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9/00Independent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Retaining walls
    • E02D29/16Arrangement or construction of joints in foundation structur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5/00Bulkheads, piles, or other structural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foundation engineering
    • E02D5/22Piles
    • E02D5/34Concrete or concrete-like piles cast in position ; Apparatus for making sam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 Bulkheads Adapted To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回填区桩基施工中钻孔注浆时漏浆用的装置及施工方法,包括:呈竖向设置的中心杆;铰接于中心杆底部的若干个支撑杆,若干个支撑杆呈放射状分布,支撑杆远离中心杆一端形成有抵靠端;安装于中心杆上且与支撑杆驱动连接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可驱动支撑杆转动;呈弧形状的若干个弧板,若干个弧板安装连接成管状结构,相邻两个弧板中一弧板的端部设有呈横向设置的滑槽,另一弧板的端部设有滑动件,滑动件滑设于滑槽内,弧板的内壁设有供抵靠端卡入的卡槽;一端安装于滑槽靠近弧板端面的内壁面上的第一弹簧,另一端安装于对应的滑动件上。通过弧板封堵住漏浆处,避免继续注浆时浆液流失,无需回填重新钻孔,提高了处理漏浆的施工效率。

Description

回填区桩基施工中钻孔注浆时漏浆用的装置及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回填区桩基施工中钻孔注浆时漏浆用的装置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建筑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建在回填区上,由于回填料性状不一,往往由大量的碎(块)石、建筑垃圾与粘性土等组成,且大管段的回填区在建造时地层处于自重压密阶段,成桩时由于新近回填结构松散,不均匀,块石粒径较大。在回填区域施工桩基时,由于回填区域内的土层密实度不够,在钻杆钻孔注浆的过程中易引起塌孔、漏浆及偏位等现象,由于出现漏浆的情况,浆液的液面位于漏浆的位置,无法继续上升,若不对成桩过程中漏浆的部位进行处理,在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会顺着漏浆部位流失,无法顺利地成桩,无法保证设计要求的充盈系数,造成资源的浪费。
现有技术中漏浆的处理方法通常是:将砂和黏土或砂和黄土混合物回填到塌孔位置以上1-2m,如塌孔严重,应全部回填,待回填土沉积密实后,重新钻孔,费时费力,施工效率低,而且严重影响施工工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回填区桩基施工中钻孔注浆时漏浆用的装置及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漏浆的处理方法费时费力、施工效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回填区桩基施工中钻孔注浆时漏浆用的装置,包括:
呈竖向设置的中心杆;
通过铰接轴铰接于所述中心杆底部的若干个支撑杆,若干个所述支撑杆呈放射状分布,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中心杆一端形成有抵靠端;
安装于所述中心杆上且与所述支撑杆驱动连接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可驱动所述支撑杆转动;
呈弧形状的若干个弧板,若干个所述弧板安装连接成管状结构,相邻两个所述弧板中一弧板的端部设有呈横向设置的滑槽,另一所述弧板的端部设有滑动件,所述滑动件滑设于所述滑槽内,相邻两个所述弧板的端部部分重合,通过调节所述滑动件在所述滑槽内的位置能够调节相邻两个所述弧板重合部分的长度,以实现若干个所述弧板的展开和收合,所述弧板的内壁设有供所述抵靠端卡入的卡槽,通过将所述抵靠端卡设于所述卡槽,使若干个所述弧板重合部分的长度增大,进而使若干个所述弧板收合以供伸入桩孔内;以及
一端安装于所述滑槽靠近所述弧板端面的内壁面上的第一弹簧,另一端安装于对应的所述滑动件上,通过控制所述中心杆将若干个所述弧板吊放至所述桩孔的漏浆处,并通过所述驱动组件驱动若干个所述支撑杆收合并脱离所述卡槽,在所述第一弹簧的拉力作用下,若干个所述弧板重合部分的长度减小,使若干个所述弧板向外扩张并抵撑于孔壁的漏浆处,以封堵所述漏浆处。
本发明在地面上手动将抵靠端卡入对应的卡槽,在支撑杆的限位作用下,若干个弧板呈收合状态,然后将中心杆伸入桩孔内,将若干个弧板吊放至桩孔的漏浆处,通过驱动组件驱动若干个支撑杆收合并脱离卡槽,在第一弹簧的拉力作用下,使与第一弹簧连接的弧板的端部向对应的滑动件移动,从而使若干个弧板向外扩张并抵撑于孔壁的漏浆处,以封堵漏浆处,将中心杆拉出桩孔,然后继续进行钻孔注浆,由于该漏浆处通过弧板封堵住,避免后续继续注浆时该漏浆处发生浆液流失的问题,本申请无需回填和重新钻孔,提高了处理漏浆的施工效率。
本发明回填区桩基施工中钻孔注浆时漏浆用的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中心杆内部中空;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套设于所述中心杆上的移动管、一端通过第一转轴铰接于所述支撑杆上且另一端通过第二转轴铰接于所述移动管外壁的转动杆以及安装于所述中心杆内且与所述中心杆的设置方向一致的电动伸缩杆;
所述中心杆上对应所述移动管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管的内壁设有滑设于所述移动槽内的滑块,所述滑块部分伸入所述中心杆内且与所述电动伸缩杆驱动连接,通过调节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伸缩长度以带动所述移动管沿着所述移动槽来回移动。
本发明回填区桩基施工中钻孔注浆时漏浆用的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套设于所述中心杆上的第二弹簧以及一端通过第一转轴铰接于所述支撑杆上且另一端通过轴杆铰接于所述第二弹簧底端的加强杆;
所述第二弹簧安装于所述移动管上且靠近所述支撑杆设置;
所述转动杆的一端通过连接轴铰接于对应的所述加强杆上。
本发明回填区桩基施工中钻孔注浆时漏浆用的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移动管包括套设于所述中心杆上且对接连接的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所述第一管段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管段的内径;
所述第二弹簧的顶端容置于所述第一管段内且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管段的底端;
所述滑块设于所述第二管段的内壁上。
本发明回填区桩基施工中钻孔注浆时漏浆用的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套设于若干个所述弧板外且呈环形状的防水衬垫,能够防水且具有弹性。
本发明回填区桩基施工中钻孔注浆时漏浆用的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固设于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中心杆一端的卡板,所述卡板呈与所述弧板相适配的弧形状;
所述卡槽与所述卡板相适配,所述卡板可卡设于所述卡槽中。
本发明回填区桩基施工中钻孔注浆时漏浆用的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中心杆的底端设有向外侧凸伸的凸起部;
所述支撑杆和所述中心杆的铰接处位于所述凸起部的上方,通过转动所述支撑杆可使所述支撑杆抵靠于所述凸起部上。
本发明回填区桩基施工中钻孔注浆时漏浆用的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中心杆上的刻度线。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利用如上述的回填区桩基施工中钻孔注浆时漏浆用的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钻孔注浆的过程中发生漏浆时,控制所述驱动组件以驱动若干个所述支撑杆转动,使若干个所述支撑件展开;
将所述支撑件的抵靠端卡设于对应的所述卡槽,使若干个所述弧板重合部分的长度增大,进而使若干个所述弧板收合;
将所述中心杆伸入所述桩孔内,并将若干个弧板吊放至所述桩孔的漏浆处,使所述弧板部分伸入所述注浆液的液面之下;
控制所述驱动组件以驱动若干个所述支撑杆转动并脱离所述卡槽,使若干个所述支撑件收合;
在所述第一弹簧的拉力作用下,若干个所述弧板重合部分的长度减小,使若干个所述弧板向外扩张并抵撑于孔壁的漏浆处,以封堵所述漏浆处;
将所述中心杆拉出所述桩孔。
本发明回填区桩基施工中钻孔注浆时漏浆用的装置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向所述桩孔内注入的注浆液包括泥浆和麻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回填区桩基施工中钻孔注浆时漏浆用的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回填区桩基施工中钻孔注浆时漏浆用的装置的若干个弧板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回填区桩基施工中钻孔注浆时漏浆用的装置的中心杆和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回填区桩基施工中钻孔注浆时漏浆用的装置的中心杆、移动管、滑块、第二弹簧的剖面图。
图5为本发明回填区桩基施工中钻孔注浆时漏浆用的装置中若干个弧板和防水衬垫抵撑于孔壁的漏浆处的状态图。
符号说明:桩孔10,中心杆20,移动槽21,凸起部22,铰接轴板23,支撑杆30,第一转轴板31,驱动组件40,移动管41,滑块411,第一管段412,第二管段413,第二转轴板414,转动杆42,加强杆43,连接轴板431,第二弹簧44,轴杆板441,电动伸缩杆45,弧板50,滑槽51,滑动件52,卡槽53,第一弹簧60,防水衬垫70,卡板8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回填区桩基施工中钻孔注浆时漏浆用的装置及施工方法,通过将若干个支撑杆展开,使抵靠端卡入对应的卡槽上,从而将若干个弧板安装于若干个支撑杆上,利用中心杆将若干个弧板吊放至桩孔的漏浆处,收合支撑杆以使若干个弧板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向外扩张并抵撑于孔壁的漏浆处,以封堵漏浆处,将中心杆拉出桩孔,将弧板留在桩孔内堵住漏浆处,避免后续继续注浆时该漏浆处发生浆液流失的问题。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回填区桩基施工中钻孔注浆时漏浆用的装置及施工方法进行说明。
参见图1和图5,在本实施例中,一种回填区桩基施工中钻孔注浆时漏浆用的装置包括:呈竖向设置的中心杆20;通过铰接轴铰接于中心杆20底部的若干个支撑杆30,若干个支撑杆30呈放射状分布,支撑杆30远离中心杆20一端形成有抵靠端;安装于中心杆20上且与支撑杆30驱动连接的驱动组件40,驱动组件40可驱动支撑杆30转动;呈弧形状的若干个弧板50,若干个弧板50安装连接成管状结构,相邻两个弧板50中一弧板50的端部设有呈横向设置的滑槽51,另一弧板50的端部设有滑动件52,滑动件52滑设于滑槽51内,相邻两个所述弧板50的端部部分重合,通过调节所述滑动件52在所述滑槽51内的位置能够调节相邻两个所述弧板50重合部分的长度,以实现若干个所述弧板50的展开和收合,弧板50的内壁设有供抵靠端卡入的卡槽53,通过将抵靠端卡设于卡槽53,使若干个所述弧板50重合部分的长度增大,进而使若干个弧板50收合以供伸入桩孔10内;一端安装于滑槽51靠近弧板50端面的内壁面上的第一弹簧60,第一弹簧60的另一端安装于对应的滑动件52上,通过控制中心杆20将若干个弧板50吊放至桩孔10的漏浆处,并通过驱动组件40驱动若干个支撑杆30收合并脱离卡槽53,在第一弹簧60的拉力作用下,若干个所述弧板50重合部分的长度减小,使若干个弧板50向外扩张并抵撑于孔壁的漏浆处,以封堵漏浆处。
较佳的,中心杆20的外壁对应支撑杆30和中心杆20铰接位置处固设有一对铰接轴板23,铰接轴垂直地固定连接于一对铰接轴板23之间,支撑杆30的端部套设于铰接轴上。
在本实施例中漏浆用的装置中通过中心杆20、支撑杆30构成的骨架可吊住若干个弧板50,通过抵靠端卡入卡槽53内,以若干个弧板50安装于若干个支撑杆30上,将若干个弧板50吊放至桩孔10的漏浆处,收合若干个支撑杆30使支撑杆30脱离卡槽53,由于第一弹簧60的拉力作用下,使与第一弹簧60连接的弧板50的端部向对应的滑动件52移动,从而使若干个弧板50向外扩张并牢牢地抵撑于孔壁的漏浆处,以封堵漏浆处,对成桩过程中出现的漏浆情况能够进行快速地补救,比便于继续钻孔注浆,提高了处理漏浆的施工效率,节约工期,保证施工质量。
参见图1至图3,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中心杆20内部中空;驱动组件40包括套设于中心杆20上的移动管41、一端通过第一转轴铰接于支撑杆30上且另一端通过第二转轴铰接于移动管41外壁的转动杆42以及安装于中心杆20内且与中心杆20的设置方向一致的电动伸缩杆45;中心杆20上对应移动管41设有移动槽21,移动管41的内壁设有滑设于移动槽21内的滑块411,滑块411部分伸入中心杆20内且与电动伸缩杆45驱动连接,通过调节电动伸缩杆45的伸缩长度以带动移动管41沿着移动槽21来回移动,进而带动移动管41上的若干个支撑杆30转动,以方便快捷地实现支撑杆30的展开和收合。
进一步的,该漏浆用的装置还包括安装于中心杆20内且位于中心杆20顶部的控制器,控制器与电动伸缩杆45控制连接,通过控制器控制电动伸缩杆45伸缩长度的调节。
较佳的,支撑杆30上对应支撑杆30和转动杆42的铰接处固设有一对第一转轴板31,第一转轴垂直地固定连接于一对第一转轴板31之间。移动管41的外壁上对应移动管41和转动杆42的铰接处固设有一对第二转轴板414,第二转轴垂直地固定连接于一对第二转轴板414之间。
参见图1至图3,进一步的,驱动组件40还包括套设于中心杆20上的第二弹簧44以及一端通过第一转轴铰接于支撑杆30上且另一端通过轴杆铰接于第二弹簧44底端的加强杆43;第二弹簧44安装于移动管41上且靠近支撑杆30设置;转动杆42的一端通过第一连接轴铰接于对应的加强杆43上。
更进一步的,第二弹簧44底端对应第二弹簧44和加强杆43的铰接处固设有一对轴杆板441,轴杆垂直地固定连接于一对轴杆板441之间,加强杆43上对应加强杆43和转动杆42的铰接处固设有一对连接轴板431,连接轴垂直地固定连接于一对连接轴板431之间。
参见图3,较佳的,驱动组件40还包括安装于第二弹簧44底端的连接环,一对轴杆板441固设于连接环上,加强杆43的另一端通过轴杆铰接于连接环上。
较佳的,加强杆43铰接于支撑杆30的中部,转动杆42铰接于加强杆43的中部。
在若干个支撑杆30展开时,支撑杆30斜向地支撑于中心杆20和对应的弧板50之间,加强杆43斜向地支撑于第二弹簧44和支撑杆30之间,转动杆42斜向地支撑于加强杆43和移动管41之间,通过支撑杆30、加强杆43以及转动杆42形成具有层次性的支撑骨架,具有较强的刚性和受力性能,以承受若干个弧板50的荷载。
更进一步的,当滑块411位于移动槽21的顶端时,若干个支撑杆30处于收合状态,当滑块411位于移动槽21的底端时,若干个支撑杆30处于展开状态。
当滑块411带着移动管41向移动槽21的顶端移动时,移动管41拉着转动杆42的顶端向上移动,使得转动杆42的底端向上移动且同时向中心杆20的方向收合,转动杆42的底端拉着加强杆43向上移动且同时向中心杆20的方向收合,加强杆43拉着支撑杆30向上移动且同时向中心杆20的方向收合,从而实现若干个支撑杆30收合。
当滑块411带着移动管41向移动槽21的底端移动时,移动管41拉着转动杆42的顶端向下移动,使得转动杆42的底端向下移动且同时向外展开,转动杆42的底端推动加强杆43向下移动且同时向外展开,加强杆43推动支撑杆30向下移动且同时向外展开,从而实现若干个支撑杆30展开。
参见图4,更进一步的,移动管41包括套设于中心杆20上且对接连接的第一管段412和第二管段413;第一管段412的内径大于第二管段413的内径;第二弹簧44的顶端容置于第一管段412内且固定连接于第二管段413的底端;滑块411设于所述第二管段413的内壁上。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漏浆用的装置还包括套设于若干个弧板50外且呈环形状的防水衬垫70,能够防水且具有弹性,防水衬垫70随着若干个弧板50的展开和收合而适配的伸缩,以使防水衬垫70牢牢抵靠并吸附到桩孔10的内壁,从而达到堵漏的目的。
进一步的,防水衬垫70为沥青防水卷材。
参见图1至图3,更进一步的,漏浆用的装置还包括固设于支撑杆30远离中心杆20一端的卡板80,卡板80呈与弧板50相适配的弧形状;卡槽53与卡板80相适配,卡板80可卡设于卡槽53中。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卡板80的纵截面呈靠近支撑杆30端小且远离支撑杆30端大的梯形状。
在另一种较佳实施例中,卡板80的纵截面呈圆形状。
参见图1和图3,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中心杆20的底端设有向外侧凸伸的凸起部22;支撑杆30和中心杆20的铰接处位于凸起部22的上方,通过转动支撑杆30可使支撑杆30抵靠于凸起部22上。通过凸起部22承托支撑杆30,起到限位和支撑的作用。
进一步的,漏浆用的装置还包括设于中心杆20上的刻度线,通过观测刻度线,以便于控制弧板50的下放深度。
更进一步的,中心杆20包括相互套合连接的至少两个杆件,杆件上设有刻度线,较佳的,相邻两个杆件螺纹连接。
参见图1和图3,较佳的,移动槽21和电动伸缩杆45设于位于最低端的杆件上。
较佳的,支撑杆30的长度小于桩孔10的半径,支撑杆30为三个且围绕中心杆20呈均匀分布。
参见图1和图2,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若干个弧板50中包括位于内侧一圈且间隔设置的若干个内环板以及安装连接于相邻两个内环板的外侧的外环板,滑槽51设于内环板的端部上,滑动件52设于外环板的内侧壁上,卡槽53设于内环板上。
下面对本发明的回填区桩基施工中钻孔注浆时漏浆用的装置的施工流程进行说明。
在钻孔注浆的过程中,若注浆液的液面低于桩孔10的孔口,即发生漏浆情况,在地面上手动将抵靠端卡入对应的卡槽53,使若干个弧板50呈收合状态,然后将中心杆20伸入桩孔10内,将若干个弧板50吊放至桩孔10的漏浆处,使弧板50部分伸入注浆液的液面之下,启动控制器控制驱动组件40驱动若干个支撑杆30收合,使支撑杆30脱离卡槽53,若干个弧板50脱离支撑杆30的限位后在第一弹簧60的弹力作用下向外扩张并抵撑于孔壁的漏浆处,留下弧板50和防水衬垫70在孔壁内以封堵漏浆处,将中心杆20拉出桩孔10,然后继续进行钻孔注浆,随着浆液的液面上升,位于弧板50内的注浆液会对弧板50和防水衬垫70产生侧压力,以使防水衬垫70牢牢抵靠并吸附到桩孔10的内壁,从而达到有效地堵漏的目的。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利用如上述的回填区桩基施工中钻孔注浆时漏浆用的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钻孔注浆的过程中发生漏浆时,控制驱动组件40以驱动若干个支撑杆30转动,使若干个支撑件展开;
将支撑件的抵靠端卡设于对应的卡槽53,使若干个所述弧板50重合部分的长度增大,进而使若干个所述弧板50收合;
将中心杆20伸入桩孔10内,并将若干个弧板50吊放至桩孔10的漏浆处,使弧板50部分伸入注浆液的液面之下;
控制驱动组件40以驱动若干个支撑杆30转动并脱离卡槽53,使若干个支撑件收合;
在第一弹簧60的拉力作用下,使若干个所述弧板50重合部分的长度减小,进而使若干个弧板50向外扩张并抵撑于孔壁的漏浆处,以封堵漏浆处;
将中心杆20拉出桩孔10。
进一步的,向桩孔10内注入的注浆液包括泥浆和麻丝。在制作注浆液的过程中在泥浆中加入切碎的麻丝,利用植物纤维的抗拉性能,增加泥浆的拉力和延展力,利用植物纤维的抗拉性能,增加泥浆的拉力和延展力,使桩周的泥皮整体性性更好,由于麻丝表面粗糙亲水,可以抑制水分流失的速度,所以会降低稠度,保水性提高;且麻丝在泥浆中起到连接加筋的作用,使泥浆之间更为紧密,同时降低收缩,减少桩周泥皮微裂缝,降低初始缺陷,使得泥浆强度提高;当泥浆受压时,麻丝的拉结作用使得裂缝发展缓慢,同时约束泥浆横向变形,使得泥浆强度进一步提高。使桩周的泥皮整体性性更好,可以明显减少因新近回填结构松散,不均匀,块石粒径较大导致的漏浆。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在展开若干个支撑杆30时,伸长电动伸缩杆45的长度,使电动伸缩杆45带着移动管41向移动槽21底端的方向移动,进而带动转动杆42向外转动,以带动加强杆43以及支撑杆30向外转动,从而实现若干个支撑杆30的展开。
在收合若干个支撑杆30时,收缩电动伸缩杆45的长度,使电动伸缩杆45带着移动管向移动槽21顶端的方向移动,进而带动转动杆42向内转动,以带动加强杆43以及支撑杆30向内转动,从而实现若干个支撑杆30的收合。
进一步的,在将支撑杆30的抵靠端卡设于对应的卡槽53时,将卡板80卡设于对应的卡槽53中。
更进一步的,在支撑杆30向外转动至最大的展开状态时,支撑杆30抵靠于凸起部22上。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Claims (10)

1.一种回填区桩基施工中钻孔注浆时漏浆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呈竖向设置的中心杆;
通过铰接轴铰接于所述中心杆底部的若干个支撑杆,若干个所述支撑杆呈放射状分布,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中心杆一端形成有抵靠端;
安装于所述中心杆上且与所述支撑杆驱动连接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可驱动所述支撑杆转动;
呈弧形状的若干个弧板,若干个所述弧板安装连接成管状结构,相邻两个所述弧板中一弧板的端部设有呈横向设置的滑槽,另一所述弧板的端部设有滑动件,所述滑动件滑设于所述滑槽内,相邻两个所述弧板的端部部分重合,通过调节所述滑动件在所述滑槽内的位置能够调节相邻两个所述弧板重合部分的长度,以实现若干个所述弧板的展开和收合,所述弧板的内壁设有供所述抵靠端卡入的卡槽,通过将所述抵靠端卡设于所述卡槽,使若干个所述弧板重合部分的长度增大,进而使若干个所述弧板收合以供伸入桩孔内;以及
一端安装于所述滑槽靠近所述弧板端面的内壁面上的第一弹簧,另一端安装于对应的所述滑动件上,通过控制所述中心杆将若干个所述弧板吊放至所述桩孔的漏浆处,并通过所述驱动组件驱动若干个所述支撑杆收合并脱离所述卡槽,在所述第一弹簧的拉力作用下,若干个所述弧板重合部分的长度减小,使若干个所述弧板向外扩张并抵撑于孔壁的漏浆处,以封堵所述漏浆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填区桩基施工中钻孔注浆时漏浆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杆内部中空;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套设于所述中心杆上的移动管、一端通过第一转轴铰接于所述支撑杆上且另一端通过第二转轴铰接于所述移动管外壁的转动杆以及安装于所述中心杆内且与所述中心杆的设置方向一致的电动伸缩杆;
所述中心杆上对应所述移动管设有移动槽,所述移动管的内壁设有滑设于所述移动槽内的滑块,所述滑块部分伸入所述中心杆内且与所述电动伸缩杆驱动连接,通过调节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伸缩长度以带动所述移动管沿着所述移动槽来回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回填区桩基施工中钻孔注浆时漏浆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套设于所述中心杆上的第二弹簧以及一端通过第一转轴铰接于所述支撑杆上且另一端通过轴杆铰接于所述第二弹簧底端的加强杆;
所述第二弹簧安装于所述移动管上且靠近所述支撑杆设置;
所述转动杆的一端通过连接轴铰接于对应的所述加强杆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回填区桩基施工中钻孔注浆时漏浆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管包括套设于所述中心杆上且对接连接的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所述第一管段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管段的内径;
所述第二弹簧的顶端容置于所述第一管段内且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管段的底端;
所述滑块设于所述第二管段的内壁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填区桩基施工中钻孔注浆时漏浆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设于若干个所述弧板外且呈环形状的防水衬垫,能够防水且具有弹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填区桩基施工中钻孔注浆时漏浆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设于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中心杆一端的卡板,所述卡板呈与所述弧板相适配的弧形状;
所述卡槽与所述卡板相适配,所述卡板可卡设于所述卡槽中。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填区桩基施工中钻孔注浆时漏浆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杆的底端设有向外侧凸伸的凸起部;
所述支撑杆和所述中心杆的铰接处位于所述凸起部的上方,通过转动所述支撑杆可使所述支撑杆抵靠于所述凸起部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填区桩基施工中钻孔注浆时漏浆用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中心杆上的刻度线。
9.一种利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填区桩基施工中钻孔注浆时漏浆用的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在钻孔注浆的过程中发生漏浆时,控制所述驱动组件以驱动若干个所述支撑杆转动,使若干个所述支撑件展开;
将所述支撑件的抵靠端卡设于对应的所述卡槽,使若干个所述弧板重合部分的长度增大,进而使若干个所述弧板收合;
将所述中心杆伸入所述桩孔内,并将若干个弧板吊放至所述桩孔的漏浆处,使所述弧板部分伸入所述注浆液的液面之下;
控制所述驱动组件以驱动若干个所述支撑杆转动并脱离所述卡槽,使若干个所述支撑件收合;
在所述第一弹簧的拉力作用下,使若干个所述弧板重合部分的长度减小,进而使若干个所述弧板向外扩张并抵撑于孔壁的漏浆处,以封堵所述漏浆处;
将所述中心杆拉出所述桩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回填区桩基施工中钻孔注浆时漏浆用的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所述桩孔内注入的注浆液包括泥浆和麻丝。
CN202210555274.1A 2022-05-19 2022-05-19 回填区桩基施工中钻孔注浆时漏浆用的装置的施工方法 Active CN1148371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55274.1A CN114837189B (zh) 2022-05-19 2022-05-19 回填区桩基施工中钻孔注浆时漏浆用的装置的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55274.1A CN114837189B (zh) 2022-05-19 2022-05-19 回填区桩基施工中钻孔注浆时漏浆用的装置的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37189A true CN114837189A (zh) 2022-08-02
CN114837189B CN114837189B (zh) 2023-09-01

Family

ID=825725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55274.1A Active CN114837189B (zh) 2022-05-19 2022-05-19 回填区桩基施工中钻孔注浆时漏浆用的装置的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37189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27006A (ja) * 2003-10-23 2005-05-19 Jfe Metal Products & Engineering Inc 沈設用土留壁及び沈設用土留壁の施工方法
CN104818712A (zh) * 2015-04-07 2015-08-05 浙江大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溶洞地质的冲击成孔灌注桩的施工方法
CN105178291A (zh) * 2015-08-21 2015-12-23 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大型桩基施工方法
CN105673343A (zh) * 2016-03-31 2016-06-15 马鞍山市安工大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风力-雨水发电一体化装置
CN111042125A (zh) * 2019-12-12 2020-04-21 三峡大学 一种限制灌注桩头部膨胀的双层护筒装置及施工方法
CN212153368U (zh) * 2020-04-30 2020-12-15 巫峥 一种建筑桩基的保护筒
CN212956511U (zh) * 2020-06-23 2021-04-13 中建八局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人工挖孔桩护筒外用拉紧装置
CN112942335A (zh) * 2021-02-02 2021-06-11 阳江市源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同步防水的防塌孔装置及方法
CN113006117A (zh) * 2021-03-04 2021-06-22 中基发展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溶洞地层桩基结构及成桩工艺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27006A (ja) * 2003-10-23 2005-05-19 Jfe Metal Products & Engineering Inc 沈設用土留壁及び沈設用土留壁の施工方法
CN104818712A (zh) * 2015-04-07 2015-08-05 浙江大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溶洞地质的冲击成孔灌注桩的施工方法
CN105178291A (zh) * 2015-08-21 2015-12-23 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大型桩基施工方法
CN105673343A (zh) * 2016-03-31 2016-06-15 马鞍山市安工大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光伏-风力-雨水发电一体化装置
CN111042125A (zh) * 2019-12-12 2020-04-21 三峡大学 一种限制灌注桩头部膨胀的双层护筒装置及施工方法
CN212153368U (zh) * 2020-04-30 2020-12-15 巫峥 一种建筑桩基的保护筒
CN212956511U (zh) * 2020-06-23 2021-04-13 中建八局轨道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人工挖孔桩护筒外用拉紧装置
CN112942335A (zh) * 2021-02-02 2021-06-11 阳江市源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同步防水的防塌孔装置及方法
CN113006117A (zh) * 2021-03-04 2021-06-22 中基发展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溶洞地层桩基结构及成桩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37189B (zh) 2023-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53524B (zh) 一种扩大头劲性水泥土复合异形桩的施工方法
US20060275087A1 (en) Soil extraction/grouting device
JP2006509136A (ja) 土壌中にピアを建造する方法及びピア構造物
CN103243740B (zh) 旋挖、长螺旋组合钻孔压灌混凝土咬合桩连续墙施工方法
CN115726347A (zh) 一种管桩接桩扩底扩径一体化装置及施工方法
CN113668533B (zh) 大直径混凝土灌注桩桩底沉渣过厚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CN113529765B (zh) 一种抗浮锚杆的快速降水施工方法
CN108487239B (zh) 一种配有可展开式钢筋骨架的布袋桩结构及施工工艺
KR101135163B1 (ko) 그라우트 분사치환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콘크리트 기초파일 시공방법
CN112431998B (zh) 一种管道错位修复方法
CN114837189A (zh) 回填区桩基施工中钻孔注浆时漏浆用的装置及施工方法
CN101457522B (zh) 长螺旋支盘桩的施工方法
CN114232611B (zh) 桩孔内溶洞填充装置及填充方法
CN112252312B (zh) 一种增强phc管桩整体受力性能的施工方法
CN113756317B (zh) 一种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法
CN113669005B (zh) 一种变径式灌注桩装置
CN212801508U (zh) 一种用于地基基础加固的注浆螺旋钢桩
JP2001003674A (ja) 立坑用内型枠装置及びその使用による立坑のモルタル類側壁の施工方法
CN113152451A (zh) 一种防止桩基基坑塌孔扩径固定筒
CN111877327A (zh) 一种用于地基基础加固的注浆螺旋钢桩及其植桩方法
CN217974324U (zh) 一种具有桩侧自膨胀扩大器的预制管桩结构
CN114108635B (zh) 一种溶洞封堵支撑装置及灌注桩底溶洞处理方法
US11686061B2 (en) Soil extraction/grouting device
CN115492144B (zh) 沙洲区域顶管沉井施工方法
CN220908495U (zh) 一种地基加固桩固定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