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29620A - 生物物体和非生物物体例如细菌细胞向表面例如悬臂的附着 - Google Patents

生物物体和非生物物体例如细菌细胞向表面例如悬臂的附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29620A
CN114829620A CN202080089093.3A CN202080089093A CN114829620A CN 114829620 A CN114829620 A CN 114829620A CN 202080089093 A CN202080089093 A CN 202080089093A CN 114829620 A CN114829620 A CN 1148296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substrate
solution
sulfide
functionaliz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8909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米夏埃尔·西格特
埃里克·德拉泽
阿曼达·卢拉斯基
米卡尔·斯维亚特科夫斯基
格热戈日·维尔戈谢夫斯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hter Ag
Original Assignee
Richter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hter Ag filed Critical Richter Ag
Publication of CN1148296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2962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3/54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with an insoluble carrier for immobilising immunochemicals
    • G01N33/54393Improving reaction conditions or stability, e.g. by coating or irradiation of surface, by reduction of non-specific binding, by promotion of specific bind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3/54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with an insoluble carrier for immobilising immunochemica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3/54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with an insoluble carrier for immobilising immunochemicals
    • G01N33/54306Solid-phase reaction mechanism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3/54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with an insoluble carrier for immobilising immunochemicals
    • G01N33/5431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with an insoluble carrier for immobilising immunochemicals the carrier being characterised by its particulate for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35/00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 Measuring Or Testing Involving Enzyme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用于将优选生物物体和/或非生物物体例如细菌细胞附着在基底(1、1’)上的成套试剂盒,所述基底(1、1’)例如用于原子力显微术(AFM)的悬臂,所述成套试剂盒包括:(i)包含至少一种第一化合物的至少第一溶液,其中所述第一化合物为胶凝剂、可胶凝剂和增稠剂中的至少一者,例如琼脂、Nation、壳聚糖或聚丙烯酰胺,以及(ii)包括表面(2、2’)的至少第一基底(1、1’),其中所述基底(1、1’)的表面(2、2’)的至少第一部分(3、3’)优选是经功能化的,例如使用戊二醛功能化的。第一溶液适用于形成至少一种生物物体和/或非生物物体的至少第一分散体。第一分散体和基底(1、T)的优选功能化表面(3、3’)适用于将物体附着在基底(1、T)的表面(3、3’)上。

Description

生物物体和非生物物体例如细菌细胞向表面例如悬臂的附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分别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将优选生物物体和/或非生物物体附着在基底上的成套试剂盒、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产生成套试剂盒的方法、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基底用于附着优选生物物体和/或非生物物体的用途、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第一溶液用于将优选生物物体和/或非生物物体附着在功能化基底上的用途、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将优选生物物体和/或非生物物体附着在基底上的方法、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成套试剂盒在附着优选生物物体和/或非生物物体的方法中的用途、以及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包含附着在基底上的优选生物物体和/或非生物物体的基底。
背景技术
生物物质向非生物表面的附着是许多行业中普遍关注的。这是一种自然现象,但通常也是一种不期望的现象,例如在生物膜的情况下,这可能导致受微生物影响的腐蚀、对医疗装置的侵染(infestation)、堵塞(例如管道、生物反应器或污水厂)等。同样,生物物质的附着也可以用于例如医学植入物、生物传感器、燃料电池、成像、细胞培养物、生物反应器、以及许多其他研究和工业应用。
一种针对生物物质的附着的最近应用是如EP 2 766 722B1中所公开的对纳米运动的测量。即,EP 2 766 722B1公开了基于原子力显微术的快速抗生素敏感性测试(antibiotic susceptibility test,AST)。AST被称为纳米运动AST,因为其利用由附着于AFM悬臂的微生物和其他生物材料引起的这些悬臂的运动。无论菌株身份如何,纳米运动AST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提供相同的结果。其包括装置和安装在该装置中的悬臂。一旦添加了有效的毒素,例如抗生素,附着于悬臂的细胞就会死亡,并且悬臂的运动停止。明显的,该技术需要稳健的细胞附着。
纳米运动AST的一个主要问题是细胞向悬臂的附着。并不罕见的是仅五分之一将细胞附着于悬臂的尝试是成功的。其他生物活性测试也需要细胞附着。例如,细胞可以被附着在表面上以利用显微术检测其运动。在另一些情况下,例如在通过聚合物帮助细胞附着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托盘上的情况下,不一定对细胞生命体征感兴趣。然而,使用这样的聚合物作为添加剂导致细胞聚集和细胞死亡,这通常是不期望的,例如在想要记录生命体征时。细胞聚集的一些负面后果是不可能清晰区分单个细胞,细胞聚集改变其新陈代谢,以及形成生物膜,或者细胞信号变得不均匀分布。总之,生物固定化的应用是丰富的,并且需要快速且稳健的向非生物表面的细胞附着,从而避免细胞死亡或聚集。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能够实现生物物体在基底上的改善的附着。特别地,目的之一是能够以快速且稳健的方式实现生物物体在基底上的附着。
该目的分别通过以下实现: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套试剂盒、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产生成套试剂盒的方法、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基底用于附着物体的用途、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第一溶液用于将物体附着在功能化基底上的用途、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将物体附着在基底上的方法、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成套试剂盒在附着物体的方法中的用途、以及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包含附着在基底上的物体的基底。
特别地,提供了用于将生物物体附着在基底上的成套试剂盒,其包括:(i)包含至少一种第一化合物的至少第一溶液,其中第一化合物为胶凝剂、可胶凝剂和增稠剂中的至少一者,以及(ii)包括表面的至少第一基底。在将至少一种生物物体添加至第一溶液时,第一溶液适用于形成至少一种生物物体在第一溶液中的至少第一分散体。在将第一分散体添加至基底表面时,该第一分散体适用于将生物物体附着在基底表面上。
成套试剂盒优选还包括用于物体的附着的说明,其中该说明包括通过将至少一种物体分散在第一溶液中来制备第一分散体的步骤。任选地,该说明还可以包括将第一分散体添加至基底的任选功能化表面,以将物体附着在基底的任选功能化表面上的步骤。
为此,可以设想基底表面的至少第一部分是经功能化的,进一步参见下文。在这种情况下,在将第一分散体添加至基底的功能化表面时,第一分散体和基底的功能化部分优选适用于将生物物体附着在基底的功能化表面上。
由于第一溶液用于形成包含待附着的潜在活性物体的分散体,因此优选第一溶液包含生理pH值。特别地,优选的是,第一溶液的pH值为约6至8,特别优选为约7。此外还优选的是,第一溶液的温度为对待附着的物体致死的温度和/或保持低于对待附着的物体致死的温度。因此,可以设想,成套试剂盒的说明还包括以下步骤:i)在约37℃或低于约37℃的温度下和/或在约15℃至40℃、更优选在约20℃至25℃的温度下制备第一分散体,和/或ii)在约37℃或低于约37℃的温度下和/或在约15℃至40℃、更优选在约20℃至25℃的温度下将第一分散体添加至基底的任选功能化表面。该说明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将第一溶液加热至至少40℃或更高的温度,例如至少60℃或更高,例如90℃或更高的温度,以溶解第一化合物。因此,该说明还可以包括在将一种或更多种物体添加至第一溶液之前将经加热的第一溶液冷却至37℃或更低的温度的步骤。
同样,提供了产生用于将生物物体附着在基底上的成套试剂盒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提供包含至少一种第一化合物的至少第一溶液,其中第一化合物为胶凝剂、可胶凝剂和增稠剂中的至少一者,以及(ii)提供包括表面的至少第一基底。在将至少一种生物物体添加至第一溶液时,第一溶液适用于形成至少一种生物物体在第一溶液中的至少第一分散体。在将第一分散体添加至基底表面时,第一分散体适用于将生物物体附着在基底表面上。
此外,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设想基底表面的至少第一部分是经功能化的,其中在将第一分散体添加至基底的功能化表面时,第一分散体和基底的功能化表面优选适用于将生物物体附着在基底的功能化表面上。
此外,本发明还涉及基底用于附着分散在至少第一溶液中的至少一种生物物体的用途,其中第一溶液包含至少一种第一化合物,其中第一化合物为胶凝剂、可胶凝剂和增稠剂中的至少一者,以及其中基底表面的至少第一部分优选是经功能化的。
此外,本发明还涉及第一溶液用于将分散在第一溶液中的至少一种生物物体附着在基底表面上的用途,其中第一溶液包含至少一种第一化合物,其中第一化合物为胶凝剂、可胶凝剂和增稠剂中的至少一者,以及其中基底表面的至少第一部分优选是经功能化的。
此外,提供了将生物物体附着在基底上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制备至少一种生物物体在第一溶液中的至少第一分散体,以及(ii)将第一分散体添加至基底表面,由此将生物物体附着在基底表面上。第一溶液包含至少一种第一化合物,其中第一化合物为胶凝剂、可胶凝剂和增稠剂中的至少一者。
此外,本发明涉及如上文和下文进一步描述的成套试剂盒在如上文和下文进一步描述的将物体附着在基底表面上的方法中的用途。
本发明还涉及基底,其包含附着在其上的至少一种物体,其中该基底包括至少一个表面和至少一个第一层,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层被布置在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并且由如在上文和下文进一步描述的将物体附着在基底表面上的方法中获得的至少第一分散体形成。
为了完整起见,再次提及,可以设想,基底表面的至少第一部分是经功能化的,其中在将第一分散体添加至基底的功能化表面时,第一分散体和基底的功能化部分优选适用于将生物物体附着在基底的功能化表面上。
发明人出乎意料地发现,与现有技术中已知的附着方法相比,使用包含胶凝剂、可胶凝剂和增稠剂中的至少一者的第一溶液,也可以与基底的功能化表面组合,产生了改善的生物物体的附着。特别地,本发明能够实现生物物体的大量附着。此外,降低或者甚至阻止了所附着物体的团聚体的形成。换言之,实现了更均匀的附着。同时,其还能够实现可以使用标准实验室设备进行的迅速且简单的附着。此外,与本领域已知的必须在数小时内使用的基底相反,包含至少一种第一化合物的第一溶液和优选功能化的基底可以储存超过数周。为此,因此优选在储存装置例如容器等中提供包含第一化合物的第一溶液。
物体优选为生物物体和/或非生物物体。即,可以设想附着一种或更多种生物物体、或者一种或更多种非生物物体、或者一种或更多种生物物体和一种或更多种非生物物体的混合物。生物物体优选为以下中的至少一者:细胞;病毒例如噬菌体;以及生物来源物质例如肽、蛋白质、多糖、囊泡、蛋白质-RNA共聚物、蛋白质-DNA共聚物、荚膜、孢子;等等。生物来源物质优选是颗粒状的。细胞可以对应于致病性或非致病性原核细胞、真核细胞、其聚集体、或组织。致病性可以出现在人、动物、植物或真菌中。细胞可以具有不同的基因型性状和表型性状,并且不需要具有相同的身份。然而,重要的是要注意,同样可以附着此处未明确提及的另外的生物物体。然而,也可以设想,物体为非生物物体,例如蛋白质、脂质、核酸例如DNA、由元素碳、金属氧化物例如氧化钛制成的纳米管或纳米珠、纳米装置、糖类、烃、脂族或芳族聚合物例如酚类聚合物等。
在下文中,讨论了以下另外的方面:成套试剂盒、产生成套试剂盒的方法、基底用于附着生物物体和/或非生物物体的用途、第一溶液用于将生物物体和/或非生物物体附着在基底上的用途、将生物物体和/或非生物物体附着在基底上的方法、成套试剂盒在将物体附着在基底表面上的方法中的用途、以及包含附着在基底上的至少一种物体的基底。为方便起见,在成套试剂盒、方法、用途和基底之间没有明确的区分。相反,以下提供的任何解释同样适用于它们所有。
如已经提及的,可以设想,基底表面的至少第一部分是经功能化的,并且其中在将第一分散体添加至基底的功能化表面时,第一分散体和基底的功能化表面适用于将物体附着在基底的功能化表面上。为此,可以提供具有功能化表面的经预处理的基底。然而,同样可以设想提供未经处理的,即未经功能化的基底以及用于使所述基底功能化的装置。在前一种情况下,成套试剂盒还可以包括经预处理的基底。在后一种情况下,成套试剂盒还可以包括未经处理的基底以及用于使所述未经处理的基底功能化的装置。在后一种情况下,可以设想,说明还包括将包含第二化合物的第二溶液添加至基底表面以使基底表面功能化的步骤。特别优选在将第一分散体添加至基底的步骤之前进行将第二溶液添加至基底的该步骤。
应当注意,可以使基底表面的仅一部分功能化,或者可以使基底表面的两个或更多个部分功能化。所述两个或更多个功能化部分可以被布置成彼此紧邻或彼此相距一定距离。然而,同样可以设想,基底的整个表面是经功能化的。本文提供的关于基底表面的部分功能化的解释同样适用于基底表面的整体功能化。
也就是说,可以设想i)基底表面的至少第一部分优选是经物理和/或化学功能化的,和/或ii)成套试剂盒还包括适用于使基底表面的至少第一部分化学功能化的至少一种第二化合物。
因此,基底表面的功能化可以对应于通过向基底表面施加至少一种第二化合物而实现的化学功能化,其中第二化合物与基底表面相互作用。第二化合物与基底表面之间的所述相互作用引起基底表面的功能化。换言之,基底表面通过其与第二化合物的相互作用而被功能化。为此,因此可以设想在成套试剂盒中提供至少第二化合物。这在向基底表面上直接施加第二化合物时是特别优选的。然而,第二化合物也可以在溶液中提供。因此,成套试剂盒还可以包含含有至少一种第二化合物的至少第二溶液。所述第二溶液优选在合适的储存装置例如容器等中提供。因此,在将生物物体和/或非生物物体附着在基底表面上的方法期间,可以设想,在第一步中制备至少一种第二溶液并将该第二溶液添加至基底以使基底表面功能化,然后在第二步中将包含第一溶液以及生物物体和/或非生物物体的第一分散体添加至基底的功能化表面。然而,同样可以设想向成套试剂盒提供经预处理的基底,其中所述基底的表面已经如刚刚描述的那样被功能化,之后将功能化基底布置在成套试剂盒中。在这种情况下,使用者可以简单地制备第一分散体并且可以容易地将所述第一分散体添加至功能化基底中。
作为补充或替代,基底表面的功能化可以对应于通过在基底表面中产生表面结构和/或通过在基底表面上产生至少一个层而实现的物理功能化。
在基底表面中产生表面结构优选通过本领域公知的表面改性方法来进行。所述表面改性方法可以对应于化学或物理表面改性方法并且包括但不限于:用碱(例如KOH)蚀刻;用酸(例如HF)蚀刻;离子研磨;深反应性离子蚀刻(deep reactive ion etching,DRIE);聚焦离子束(focused ion beam,FIB);扫描电子显微术(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由于高能电子可以使表面改性);离子注入/掺杂;电镀;外延法,例如液相外延(liquid phase epitaxy,LPE)、分子束外延(molecular beam epitaxy,MBE)、VPE-气相外延(vapour phase epitaxy,VPE)、金属-有机气相外延(metal-organic vapor phaseepitaxy,MOVPE);溅射法,例如薄膜溅射法、DS-溅射、RF-溅射、磁控溅射;以及机械改性,例如刮擦或基于激光的改性。
表面结构可以被看作是在基底表面中产生的表面浮雕(surface relief)。即,其优选由数个凸起和凹陷构成。表面结构的尺寸,即所述凸起和凹陷的高度或深度,优选是微观尺寸。换言之,表面结构的尺寸优选基本上对应于待附着的物体的尺寸。
在基底表面上产生的一个或更多个层优选为单层,特别优选为原子单层。一个或更多个层的优选厚度在数百纳米的范围内。
至少一个层可以包含至少一种金属化合物和/或至少一种氧化物化合物和/或至少一种硅化合物和/或至少一种氮化物化合物和/或至少一种硫化物化合物。金属化合物优选包含贵金属例如金、铂和钯及其组合,或者由贵金属例如金、铂和钯及其组合组成。氧化物化合物优选选自氧化钛、氧化铁、氧化镍、氧化铝、二氧化硅、氧化铜、氧化亚铜及其组合,例如氧化铁镍。氮化物化合物优选对应于氮化硅。硫化物化合物优选选自硫化钼、硫化铁、硫化镍、硫化铁镍、硫化锰、硫化铜、硫化钛、硫化铀、硫化钴、硫化铝、硫化铬、硫化钇及其组合。
第二化合物优选为聚合物或其共聚物、可聚合剂、交联剂和包含至少一个官能团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者。聚合物或其共聚物和/或可聚合剂可以为以下中的至少一者:多糖化合物、聚氨基糖化合物、聚氨基酸化合物、聚多巴胺化合物、糖蛋白化合物、核酸化合物、环氧树脂化合物、聚硅烷化合物、聚硅氧烷化合物、聚磷酸盐/酯化合物、氮化硼聚合物化合物、氟聚合物化合物、聚烯丙胺化合物、聚硫化物化合物、多酚化合物和基于硅的聚合物。聚氨基糖化合物优选为壳聚糖。作为补充或替代,聚氨基酸化合物优选为聚赖氨酸,特别优选为聚-D-赖氨酸。作为补充或替代,糖蛋白化合物优选为层黏连蛋白。作为补充或替代,核酸化合物优选为脱氧核糖核酸。作为补充或替代,环氧树脂化合物优选为双酚聚合物化合物和聚乙炔化合物中的至少一者。作为补充或替代,多酚化合物优选为多酚蛋白质,优选由贻贝(Mytilus sp.)分泌的多酚蛋白质,例如作为Cell-TakTM市售的由紫贻贝(Mytilusedulis)分泌的多酚蛋白质(110kDa至140kDa)。作为补充或替代,第二化合物可以为重组贻贝蛋白,优选由细菌产生的重组贻贝蛋白,例如MAPTRixTM(23kDa)。作为补充或替代,基于硅的聚合物优选对应于聚合有机硅化合物,优选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如果使用聚二甲基硅氧烷作为第二化合物,则特别优选另外提供被配置成使所述第二化合物固化的一种或更多种固化剂。作为补充或替代,聚烯丙胺化合物优选包括一级聚合物和/或二级聚合物和/或三级聚合物,并且优选对应于聚烯丙胺和聚苯乙烯的共聚物。聚烯丙胺和聚苯乙烯的一种可以设想的共聚物对应于市售化合物
Figure BDA0003705443470000071
II。交联剂可以为同双官能交联剂、异双官能交联剂和光反应性交联剂中的至少一者,优选为含醛交联剂,特别优选戊二醛。同双官能交联剂被理解为在任一端包含相同反应性基团的物质。异双官能交联剂被理解为具有两个不同反应性基团的物质。光反应性交联剂被理解为在暴露于辐射时变得具有反应性的异双官能交联剂。官能团可以为有机基团、无机基团和有机金属基团中的至少一者,优选有机硅化合物或有机硫化合物,特别优选(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或4-氨基苯硫酚(4-ATP)。
第二溶液优选包含质子溶剂、非质子溶剂、非极性溶剂、极性溶剂、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液化气体和熔体(melt)中的至少一者。例如,第二溶液可以包含丙酮、乙醇、乙二醇、甲苯或萘。优选第二溶液为水溶液,特别优选为还包含以下中的至少一者的水溶液:极性水溶性溶剂例如醇、溶解盐例如氯化钠、以及酸例如乙酸或盐酸。根据这些化合物的化学或物理特性,优选在升高的温度和/或压力下将第二溶液施加至基底,参见下文。
第一化合物可以为聚合物和可聚合剂中的至少一者。优选地,第一化合物为多糖、基于酰胺的聚合物、基于硅的聚合物和离聚物中的至少一者。多糖优选选自琼脂糖、琼脂、藻酸盐、右旋糖。作为补充或替代,基于酰胺的聚合物优选对应于聚丙烯酰胺。作为补充或替代,基于硅的聚合物优选对应于聚合有机硅化合物,优选聚二甲基硅氧烷。作为补充或替代,离聚物优选对应于无机聚合物,优选氟化聚合物。离聚物特别优选对应于称为
Figure BDA0003705443470000081
的市售化合物。
换言之,第一化合物可以选自糖、二糖、寡糖或多糖及其各自的混合物。合适的单糖特别地为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合适的二糖为乳糖、蔗糖和麦芽糖。合适的多糖为琼脂糖、半乳聚糖、琼脂胶、藻酸盐及其混合物。这样的多糖混合物的一个实例为琼脂。第一化合物还可以选自合成聚合物,例如聚丙烯酰胺、聚亚烷基二醇、聚硅氧烷或氟聚合物。合适的聚亚烷基二醇可以选自聚乙二醇、聚丙二醇或其共聚物。合适的聚硅氧烷可以选自聚二甲基硅氧烷。合适的氟聚合物可以选自四氟乙烯的聚合物或共聚物,例如聚四氟乙烯(PTFE)或磺化四氟乙烯
Figure BDA0003705443470000082
第二化合物可以选自醛、二醛或多醛及其各自的混合物。合适的二醛为脂族二醛或芳族二醛。脂族二醛的一个实例为戊二醛。第二化合物还可以选自聚电解质,例如聚(对苯乙烯磺酸钠)、聚(烯丙胺盐酸盐)或其共聚物;多核苷酸;多肽;多糖,例如聚氨基糖,例如聚葡糖胺(也称为壳聚糖);多肽,例如聚-α-赖氨酸或聚-D-赖氨酸;蛋白质,例如胶原、糖蛋白例如层黏连蛋白或贻贝黏蛋白;酶;或者氨基硅烷,例如APTES(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DEMS(3-氨基丙基)-二乙氧基-甲基硅烷、APDMES(3-氨基丙基)-二甲基-乙氧基硅烷或APTMS(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第二化合物还可以选自聚苯乙烯或聚烯丙胺及其混合物。聚苯乙烯的实例为苯乙烯磺酸钠的聚合物,例如聚(对苯乙烯磺酸钠)。聚苯乙烯和聚烯丙胺的合适的混合物为聚(对苯乙烯磺酸钠)/聚(烯丙基氨基盐酸盐),也被称为PSS/PAH,即聚电解质。PAH-PSS共聚物是所谓的逐层聚合物,其中一层由PAH(聚(烯丙基氨基盐酸盐))形成,另外的层由PSS(聚(对苯乙烯磺酸钠))形成。PAH带正电,而PSS带负电,这使得PAH-PSS共聚物有利于附着带正电或带负电的物体。根据待附着的物体的电荷来选择靠近待附着的物体的层。贻贝黏蛋白的一个实例为贻贝黏蛋白细胞外基质(MAPTrixTM)。如本文所用的贻贝黏蛋白细胞外基质(MAPTrixTM)作为MAPTrixTM Adhesive试剂盒商购自供应商Sigma-Aldrich,其指定Kollodis Biosciences为生产商。其对应于分子量为约23kDa的经酪氨酸酶预处理的粉末。MAPTrixTM Adhesive试剂盒是在Kollodi专有的大肠杆菌(E.coli)表达体系中重组产生的多酚贻贝黏蛋白制剂。重组贻贝黏蛋白是紫贻贝fp-1和fp-5的杂合体、或者紫贻贝fp-1、fp-3和fp-5的杂合体。第二化合物还可以选自硫醇,例如芳族硫醇。芳族硫醇的一个实例为苯硫酚。合适的苯硫酚为氨基苯硫酚,例如2-氨基苯硫酚、3-氨基苯硫酚或4-氨基苯硫酚。如前所述,物体优选为生物物体。合适的生物物体为细胞。细胞可以为原核细胞和/或真核细胞。原核细胞的实例为细菌,例如肠杆菌和分枝杆菌。真核细胞的实例为哺乳动物细胞和酵母。肠杆菌的一个实例为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分枝杆菌的一个实例为耻垢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smegmatis)。哺乳动物细胞的一个实例为Vero细胞。酵母的一个实例为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
优选的用于形成第一分散体的第一化合物和优选的添加第一分散体以将物体附着于基底的第二化合物如下。
例如,优选使用琼脂糖作为第一化合物,肠杆菌例如大肠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聚-D-赖氨酸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琼脂作为第一化合物,肠杆菌例如大肠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聚-D-赖氨酸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藻酸盐作为第一化合物,肠杆菌例如大肠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聚-D-赖氨酸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
Figure BDA0003705443470000091
作为第一化合物,肠杆菌例如大肠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聚-D-赖氨酸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作为第一化合物,肠杆菌例如大肠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聚-D-赖氨酸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聚乙二醇(PEG)作为第一化合物,肠杆菌例如大肠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聚-D-赖氨酸作为第二化合物。
进一步优选使用琼脂糖作为第一化合物,肠杆菌例如大肠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层黏连蛋白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琼脂作为第一化合物,肠杆菌例如大肠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层黏连蛋白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藻酸盐作为第一化合物,肠杆菌例如大肠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层黏连蛋白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
Figure BDA0003705443470000101
作为第一化合物,肠杆菌例如大肠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层黏连蛋白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作为第一化合物,肠杆菌例如大肠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层黏连蛋白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聚乙二醇(PEG)作为第一化合物,肠杆菌例如大肠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层黏连蛋白作为第二化合物。
进一步优选使用琼脂糖作为第一化合物,肠杆菌例如大肠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壳聚糖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琼脂作为第一化合物,肠杆菌例如大肠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壳聚糖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藻酸盐作为第一化合物,肠杆菌例如大肠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壳聚糖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
Figure BDA0003705443470000102
作为第一化合物,肠杆菌例如大肠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壳聚糖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作为第一化合物,肠杆菌例如大肠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壳聚糖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聚乙二醇(PEG)作为第一化合物,肠杆菌例如大肠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壳聚糖作为第二化合物。
进一步优选使用琼脂糖作为第一化合物,肠杆菌例如大肠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戊二醛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琼脂作为第一化合物,肠杆菌例如大肠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戊二醛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藻酸盐作为第一化合物,肠杆菌例如大肠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戊二醛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
Figure BDA0003705443470000111
作为第一化合物,肠杆菌例如大肠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戊二醛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作为第一化合物,肠杆菌例如大肠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戊二醛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聚乙二醇(PEG)作为第一化合物,肠杆菌例如大肠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戊二醛作为第二化合物。
进一步优选使用琼脂糖作为第一化合物,肠杆菌例如大肠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琼脂作为第一化合物,肠杆菌例如大肠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藻酸盐作为第一化合物,肠杆菌例如大肠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
Figure BDA0003705443470000112
作为第一化合物,肠杆菌例如大肠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作为第一化合物,肠杆菌例如大肠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聚乙二醇(PEG)作为第一化合物,肠杆菌例如大肠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作为第二化合物。
进一步优选使用琼脂糖作为第一化合物,肠杆菌例如大肠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聚(对苯乙烯磺酸钠)/聚(烯丙胺盐酸盐)共聚物(PSS/PAH)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琼脂作为第一化合物,肠杆菌例如大肠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聚(对苯乙烯磺酸钠)/聚(烯丙胺盐酸盐)共聚物(PSS/PAH)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藻酸盐作为第一化合物,肠杆菌例如大肠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聚(对苯乙烯磺酸钠)/聚(烯丙胺盐酸盐)共聚物(PSS/PAH)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
Figure BDA0003705443470000113
作为第一化合物,肠杆菌例如大肠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聚(对苯乙烯磺酸钠)/聚(烯丙胺盐酸盐)共聚物(PSS/PAH)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作为第一化合物,肠杆菌例如大肠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聚(对苯乙烯磺酸钠)/聚(烯丙胺盐酸盐)共聚物(PSS/PAH)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聚乙二醇(PEG)作为第一化合物,肠杆菌例如大肠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聚(对苯乙烯磺酸钠)/聚(烯丙胺盐酸盐)共聚物(PSS/PAH)作为第二化合物。
进一步优选使用琼脂糖作为第一化合物,肠杆菌例如大肠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重组贻贝黏蛋白(MAPTrixTM)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琼脂作为第一化合物,肠杆菌例如大肠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重组贻贝黏蛋白(MAPTrixTM)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藻酸盐作为第一化合物,肠杆菌例如大肠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重组贻贝黏蛋白(MAPTrixTM)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
Figure BDA0003705443470000121
作为第一化合物,肠杆菌例如大肠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重组贻贝黏蛋白(MAPTrixTM)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作为第一化合物,肠杆菌例如大肠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重组贻贝黏蛋白(MAPTrixTM)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聚乙二醇(PEG)作为第一化合物,肠杆菌例如大肠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重组贻贝黏蛋白(MAPTrixTM)作为第二化合物。
进一步优选使用琼脂糖作为第一化合物,肠杆菌例如大肠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4-氨基苯硫酚(4-ATP)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琼脂作为第一化合物,肠杆菌例如大肠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4-氨基苯硫酚(4-ATP)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藻酸盐作为第一化合物,肠杆菌例如大肠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4-氨基苯硫酚(4-ATP)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
Figure BDA0003705443470000122
作为第一化合物,肠杆菌例如大肠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4-氨基苯硫酚(4-ATP)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作为第一化合物,肠杆菌例如大肠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4-氨基苯硫酚(4-ATP)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聚乙二醇(PEG)作为第一化合物,肠杆菌例如大肠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4-氨基苯硫酚(4-ATP)作为第二化合物。
进一步优选使用琼脂糖作为第一化合物,分枝杆菌例如耻垢分枝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聚-D-赖氨酸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琼脂作为第一化合物,分枝杆菌例如耻垢分枝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聚-D-赖氨酸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藻酸盐作为第一化合物,分枝杆菌例如耻垢分枝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聚-D-赖氨酸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
Figure BDA0003705443470000131
作为第一化合物,分枝杆菌例如耻垢分枝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聚-D-赖氨酸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作为第一化合物,分枝杆菌例如耻垢分枝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聚-D-赖氨酸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聚乙二醇(PEG)作为第一化合物,分枝杆菌例如耻垢分枝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聚-D-赖氨酸作为第二化合物。
进一步优选使用琼脂糖作为第一化合物,分枝杆菌例如耻垢分枝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层黏连蛋白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琼脂作为第一化合物,分枝杆菌例如耻垢分枝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层黏连蛋白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藻酸盐作为第一化合物,分枝杆菌例如耻垢分枝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层黏连蛋白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
Figure BDA0003705443470000132
作为第一化合物,分枝杆菌例如耻垢分枝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层黏连蛋白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作为第一化合物,分枝杆菌例如耻垢分枝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层黏连蛋白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聚乙二醇(PEG)作为第一化合物,分枝杆菌例如耻垢分枝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层黏连蛋白作为第二化合物。
进一步优选使用琼脂糖作为第一化合物,分枝杆菌例如耻垢分枝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壳聚糖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琼脂作为第一化合物,分枝杆菌例如耻垢分枝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壳聚糖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藻酸盐作为第一化合物,分枝杆菌例如耻垢分枝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壳聚糖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
Figure BDA0003705443470000141
作为第一化合物,分枝杆菌例如耻垢分枝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壳聚糖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作为第一化合物,分枝杆菌例如耻垢分枝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壳聚糖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聚乙二醇(PEG)作为第一化合物,分枝杆菌例如耻垢分枝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壳聚糖作为第二化合物。
进一步优选使用琼脂糖作为第一化合物,分枝杆菌例如耻垢分枝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戊二醛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琼脂作为第一化合物,分枝杆菌例如耻垢分枝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戊二醛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藻酸盐作为第一化合物,分枝杆菌例如耻垢分枝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戊二醛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
Figure BDA0003705443470000142
作为第一化合物,分枝杆菌例如耻垢分枝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戊二醛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作为第一化合物,分枝杆菌例如耻垢分枝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戊二醛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聚乙二醇(PEG)作为第一化合物,分枝杆菌例如耻垢分枝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戊二醛作为第二化合物。
进一步优选使用琼脂糖作为第一化合物,分枝杆菌例如耻垢分枝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琼脂作为第一化合物,分枝杆菌例如耻垢分枝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藻酸盐作为第一化合物,分枝杆菌例如耻垢分枝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
Figure BDA0003705443470000143
作为第一化合物,分枝杆菌例如耻垢分枝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作为第一化合物,分枝杆菌例如耻垢分枝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聚乙二醇(PEG)作为第一化合物,分枝杆菌例如耻垢分枝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作为第二化合物。
进一步优选使用琼脂糖作为第一化合物,分枝杆菌例如耻垢分枝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聚(对苯乙烯磺酸钠)/聚(烯丙胺盐酸盐)共聚物(PSS/PAH)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琼脂作为第一化合物,分枝杆菌例如耻垢分枝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聚(对苯乙烯磺酸钠)/聚(烯丙胺盐酸盐)共聚物(PSS/PAH)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藻酸盐作为第一化合物,分枝杆菌例如耻垢分枝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聚(对苯乙烯磺酸钠)/聚(烯丙胺盐酸盐)共聚物(PSS/PAH)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
Figure BDA0003705443470000151
作为第一化合物,分枝杆菌例如耻垢分枝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聚(对苯乙烯磺酸钠)/聚(烯丙胺盐酸盐)共聚物(PSS/PAH)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作为第一化合物,分枝杆菌例如耻垢分枝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聚(对苯乙烯磺酸钠)/聚(烯丙胺盐酸盐)共聚物(PSS/PAH)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聚乙二醇(PEG)作为第一化合物,分枝杆菌例如耻垢分枝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聚(对苯乙烯磺酸钠)/聚(烯丙胺盐酸盐)共聚物(PSS/PAH)作为第二化合物。
进一步优选使用琼脂糖作为第一化合物,分枝杆菌例如耻垢分枝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重组贻贝黏蛋白(MAPTrixTM)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琼脂作为第一化合物,分枝杆菌例如耻垢分枝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重组贻贝黏蛋白(MAPTrixTM)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藻酸盐作为第一化合物,分枝杆菌例如耻垢分枝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重组贻贝黏蛋白(MAPTrixTM)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
Figure BDA0003705443470000161
作为第一化合物,分枝杆菌例如耻垢分枝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重组贻贝黏蛋白(MAPTrixTM)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作为第一化合物,分枝杆菌例如耻垢分枝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重组贻贝黏蛋白(MAPTrixTM)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聚乙二醇(PEG)作为第一化合物,分枝杆菌例如耻垢分枝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重组贻贝黏蛋白(MAPTrixTM)作为第二化合物。
进一步优选使用琼脂糖作为第一化合物,分枝杆菌例如耻垢分枝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4-氨基苯硫酚(4-ATP)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琼脂作为第一化合物,分枝杆菌例如耻垢分枝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4-氨基苯硫酚(4-ATP)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藻酸盐作为第一化合物,分枝杆菌例如耻垢分枝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4-氨基苯硫酚(4-ATP)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
Figure BDA0003705443470000162
作为第一化合物,分枝杆菌例如耻垢分枝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4-氨基苯硫酚(4-ATP)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作为第一化合物,分枝杆菌例如耻垢分枝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4-氨基苯硫酚(4-ATP)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聚乙二醇(PEG)作为第一化合物,分枝杆菌例如耻垢分枝杆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4-氨基苯硫酚(4-ATP)作为第二化合物。
进一步优选使用琼脂糖作为第一化合物,哺乳动物细胞例如Vero细胞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聚-D-赖氨酸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琼脂作为第一化合物,哺乳动物细胞例如Vero细胞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聚-D-赖氨酸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藻酸盐作为第一化合物,哺乳动物细胞例如Vero细胞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聚-D-赖氨酸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
Figure BDA0003705443470000163
作为第一化合物,哺乳动物细胞例如Vero细胞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聚-D-赖氨酸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作为第一化合物,哺乳动物细胞例如Vero细胞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聚-D-赖氨酸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聚乙二醇(PEG)作为第一化合物,哺乳动物细胞例如Vero细胞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聚-D-赖氨酸作为第二化合物。
进一步优选使用琼脂糖作为第一化合物,哺乳动物细胞例如Vero细胞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层黏连蛋白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琼脂作为第一化合物,哺乳动物细胞例如Vero细胞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层黏连蛋白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藻酸盐作为第一化合物,哺乳动物细胞例如Vero细胞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层黏连蛋白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
Figure BDA0003705443470000171
作为第一化合物,哺乳动物细胞例如Vero细胞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层黏连蛋白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作为第一化合物,哺乳动物细胞例如Vero细胞作为待附着的物体,层黏连蛋白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聚乙二醇(PEG)作为第一化合物,哺乳动物细胞例如Vero细胞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层黏连蛋白作为第二化合物。
进一步优选使用琼脂糖作为第一化合物,哺乳动物细胞例如Vero细胞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壳聚糖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琼脂作为第一化合物,哺乳动物细胞例如Vero细胞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壳聚糖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藻酸盐作为第一化合物,哺乳动物细胞例如Vero细胞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壳聚糖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
Figure BDA0003705443470000172
作为第一化合物,哺乳动物细胞例如Vero细胞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壳聚糖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作为第一化合物,哺乳动物细胞例如Vero细胞作为待附着的物体,壳聚糖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聚乙二醇(PEG)作为第一化合物,哺乳动物细胞例如Vero细胞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壳聚糖作为第二化合物。
进一步优选使用琼脂糖作为第一化合物,哺乳动物细胞例如Vero细胞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戊二醛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琼脂作为第一化合物,哺乳动物细胞例如Vero细胞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戊二醛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藻酸盐作为第一化合物,哺乳动物细胞例如Vero细胞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戊二醛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
Figure BDA0003705443470000181
作为第一化合物,哺乳动物细胞例如Vero细胞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戊二醛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作为第一化合物,哺乳动物细胞例如Vero细胞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戊二醛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聚乙二醇(PEG)作为第一化合物,哺乳动物细胞例如Vero细胞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戊二醛作为第二化合物。
进一步优选使用琼脂糖作为第一化合物,哺乳动物细胞例如Vero细胞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琼脂作为第一化合物,哺乳动物细胞例如Vero细胞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藻酸盐作为第一化合物,哺乳动物细胞例如Vero细胞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
Figure BDA0003705443470000182
作为第一化合物,哺乳动物细胞例如Vero细胞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作为第一化合物,哺乳动物细胞例如Vero细胞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聚乙二醇(PEG)作为第一化合物,哺乳动物细胞例如Vero细胞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作为第二化合物。
进一步优选使用琼脂糖作为第一化合物,哺乳动物细胞例如Vero细胞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聚(对苯乙烯磺酸钠)/聚(烯丙胺盐酸盐)共聚物(PSS/PAH)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琼脂作为第一化合物,哺乳动物细胞例如Vero细胞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聚(对苯乙烯磺酸钠)/聚(烯丙胺盐酸盐)共聚物(PSS/PAH)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藻酸盐作为第一化合物,哺乳动物细胞例如Vero细胞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聚(对苯乙烯磺酸钠)/聚(烯丙胺盐酸盐)共聚物(PSS/PAH)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
Figure BDA0003705443470000191
作为第一化合物,哺乳动物细胞例如Vero细胞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聚(对苯乙烯磺酸钠)/聚(烯丙胺盐酸盐)共聚物(PSS/PAH)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作为第一化合物,哺乳动物细胞例如Vero细胞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聚(对苯乙烯磺酸钠)/聚(烯丙胺盐酸盐)共聚物(PSS/PAH)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聚乙二醇(PEG)作为第一化合物,哺乳动物细胞例如Vero细胞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聚(对苯乙烯磺酸钠)/聚(烯丙胺盐酸盐)共聚物(PSS/PAH)作为第二化合物。
进一步优选使用琼脂糖作为第一化合物,哺乳动物细胞例如Vero细胞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重组贻贝黏蛋白(MAPTrixTM)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琼脂作为第一化合物,哺乳动物细胞例如Vero细胞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重组贻贝黏蛋白(MAPTrixTM)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藻酸盐作为第一化合物,哺乳动物细胞例如Vero细胞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重组贻贝黏蛋白(MAPTrixTM)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
Figure BDA0003705443470000192
作为第一化合物,哺乳动物细胞例如Vero细胞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重组贻贝黏蛋白(MAPTrixTM)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作为第一化合物,哺乳动物细胞例如Vero细胞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重组贻贝黏蛋白(MAPTrixTM)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聚乙二醇(PEG)作为第一化合物,哺乳动物细胞例如Vero细胞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重组贻贝黏蛋白(MAPTrixTM)作为第二化合物。
进一步优选使用琼脂糖作为第一化合物,哺乳动物细胞例如Vero细胞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4-氨基苯硫酚(4-ATP)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琼脂作为第一化合物,哺乳动物细胞例如Vero细胞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4-氨基苯硫酚(4-ATP)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藻酸盐作为第一化合物,哺乳动物细胞例如Vero细胞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4-氨基苯硫酚(4-ATP)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
Figure BDA0003705443470000201
作为第一化合物,哺乳动物细胞例如Vero细胞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4-氨基苯硫酚(4-ATP)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作为第一化合物,哺乳动物细胞例如Vero细胞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4-氨基苯硫酚(4-ATP)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聚乙二醇(PEG)作为第一化合物,哺乳动物细胞例如Vero细胞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4-氨基苯硫酚(4-ATP)作为第二化合物。
进一步优选使用琼脂糖作为第一化合物,酵母例如白色念珠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聚-D-赖氨酸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琼脂作为第一化合物,酵母例如白色念珠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聚-D-赖氨酸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藻酸盐作为第一化合物,酵母例如白色念珠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聚-D-赖氨酸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
Figure BDA0003705443470000202
作为第一化合物,酵母例如白色念珠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聚-D-赖氨酸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作为第一化合物,酵母例如白色念珠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聚-D-赖氨酸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聚乙二醇(PEG)作为第一化合物,酵母例如白色念珠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聚-D-赖氨酸作为第二化合物。
进一步优选使用琼脂糖作为第一化合物,酵母例如白色念珠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层黏连蛋白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琼脂作为第一化合物,酵母例如白色念珠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层黏连蛋白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藻酸盐作为第一化合物,酵母例如白色念珠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层黏连蛋白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
Figure BDA0003705443470000211
作为第一化合物,酵母例如白色念珠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层黏连蛋白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作为第一化合物,酵母例如白色念珠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层黏连蛋白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聚乙二醇(PEG)作为第一化合物,酵母例如白色念珠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层黏连蛋白作为第二化合物。
进一步优选使用琼脂糖作为第一化合物,酵母例如白色念珠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壳聚糖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琼脂作为第一化合物,酵母例如白色念珠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壳聚糖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藻酸盐作为第一化合物,酵母例如白色念珠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壳聚糖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
Figure BDA0003705443470000212
作为第一化合物,酵母例如白色念珠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壳聚糖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作为第一化合物,酵母例如白色念珠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壳聚糖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聚乙二醇(PEG)作为第一化合物,酵母例如白色念珠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壳聚糖作为第二化合物。
进一步优选使用琼脂糖作为第一化合物,酵母例如白色念珠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戊二醛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琼脂作为第一化合物,酵母例如白色念珠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戊二醛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藻酸盐作为第一化合物,酵母例如白色念珠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戊二醛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
Figure BDA0003705443470000213
作为第一化合物,酵母例如白色念珠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戊二醛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作为第一化合物,酵母例如白色念珠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戊二醛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聚乙二醇(PEG)作为第一化合物,酵母例如白色念珠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戊二醛作为第二化合物。
进一步优选使用琼脂糖作为第一化合物,酵母例如白色念珠菌作为待附着的物体,以及(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琼脂作为第一化合物,酵母例如白色念珠菌作为待附着物体,以及(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藻酸盐作为第一化合物,酵母例如白色念珠菌作为待附着物体,以及(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
Figure BDA0003705443470000221
作为第一化合物,酵母例如白色念珠菌作为待附着物体,以及(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作为第一化合物,酵母例如白色念珠菌作为待附着物体,以及(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聚乙二醇(PEG)作为第一化合物,酵母例如白色念珠菌作为待附着物体,以及(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作为第二化合物。
进一步优选使用琼脂糖作为第一化合物,酵母例如白色念珠菌作为待附着物体,以及聚(对苯乙烯磺酸钠)/聚(烯丙胺盐酸盐)共聚物(PSS/PAH)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琼脂作为第一化合物,酵母例如白色念珠菌作为待附着物体,以及聚(对苯乙烯磺酸钠)/聚(烯丙胺盐酸盐)共聚物(PSS/PAH)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藻酸盐作为第一化合物,酵母例如白色念珠菌作为待附着物体,以及聚(对苯乙烯磺酸钠)/聚(烯丙胺盐酸盐)共聚物(PSS/PAH)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
Figure BDA0003705443470000222
作为第一化合物,酵母例如白色念珠菌作为待附着物体,以及聚(对苯乙烯磺酸钠)/聚(烯丙胺盐酸盐)共聚物(PSS/PAH)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作为第一化合物,酵母例如白色念珠菌作为待附着物体,以及聚(对苯乙烯磺酸钠)/聚(烯丙胺盐酸盐)共聚物(PSS/PAH)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聚乙二醇(PEG)作为第一化合物,酵母例如白色念珠菌作为待附着物体,以及聚(对苯乙烯磺酸钠)/聚(烯丙胺盐酸盐)共聚物(PSS/PAH)作为第二化合物。
进一步优选使用琼脂糖作为第一化合物,酵母例如白色念珠菌作为待附着物体,以及重组贻贝黏蛋白(MAPTrixTM)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琼脂作为第一化合物,酵母例如白色念珠菌作为待附着物体,以及重组贻贝黏蛋白(MAPTrixTM)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藻酸盐作为第一化合物,酵母例如白色念珠菌作为待附着物体,以及重组贻贝黏蛋白(MAPTrixTM)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
Figure BDA0003705443470000231
作为第一化合物,酵母例如白色念珠菌作为待附着物体,以及重组贻贝黏蛋白(MAPTrixTM)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作为第一化合物,酵母例如白色念珠菌作为待附着物体,以及重组贻贝黏蛋白(MAPTrixTM)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聚乙二醇(PEG)作为第一化合物,酵母例如白色念珠菌作为待附着物体,以及重组贻贝黏蛋白(MAPTrixTM)作为第二化合物。
进一步优选使用琼脂糖作为第一化合物,酵母例如白色念珠菌作为待附着物体,以及4-氨基苯硫酚(4-ATP)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琼脂作为第一化合物,酵母例如白色念珠菌作为待附着物体,以及4-氨基苯硫酚(4-ATP)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藻酸盐作为第一化合物,酵母例如白色念珠菌作为待附着物体,以及4-氨基苯硫酚(4-ATP)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
Figure BDA0003705443470000232
作为第一化合物,酵母例如白色念珠菌作为待附着物体,以及4-氨基苯硫酚(4-ATP)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作为第一化合物,酵母例如白色念珠菌作为待附着物体,以及4-氨基苯硫酚(4-ATP)作为第二化合物。
还优选使用聚乙二醇(PEG)作为第一化合物,酵母例如白色念珠菌作为待附着物体,以及4-氨基苯硫酚(4-ATP)作为第二化合物。
第一溶液优选地为水溶液,例如水,优选地为可以进一步包含缓冲液和/或优选溶解的盐例如氯化钠的水溶液。缓冲液可以是本领域已知的任何缓冲液,例如磷酸缓冲盐水(PBS)或另一缓冲溶液,例如Tris缓冲液等。第一溶液还可以包含生长培养基。
第一溶液的pH值优选为约5至9,更优选为约6至8,特别优选为约7。此外,可以提供冲洗溶液。所述冲洗溶液优选用于在生物物体和/或非生物物体已经附着到基底之后冲洗基底,以从基底去除任何未附着的物体。冲洗溶液优选对应于水溶液,例如水、磷酸缓冲盐水(PBS)或其他缓冲溶液,例如Tris缓冲液,等等。
生长培养基优选在应附着至基底的生物物体的培养期间使用。当这样做时,将生长培养基添加到包含生物物体的溶液。随后,洗涤所述溶液,优选通过使用本领域已知的合适缓冲液洗涤所述溶液。此后,将至少一种第一化合物添加到所述溶液中,由此形成上述第一分散体。所述第一分散体则包含生物物体、至少一种第一化合物和缓冲液。然后,将所述第一分散体添加到基底以将生物物体附着至基底。在最后的步骤中,将包含附着的生物物体的基底用冲洗溶液冲洗。
如果使用包含生长培养基的第一溶液,则优选本领域已知的生长培养基。这可以是例如酪蛋白胰酶消化物、动物组织胃酶消化物、酪蛋白的酸水解物、酵母膏、牛肉膏、淀粉如玉米淀粉、胰蛋白胨、蛋白胨、右旋糖和琼脂中的至少一者。
第一溶液的第一化合物的浓度优选为相对于第一溶液的总体积的0.0001重量%至10重量%,优选为相对于第一溶液的总体积的0.001重量%至5重量%,特别优选为相对于第一溶液的总体积的0.02重量%至1重量%。作为补充或替代,第一溶液的第一化合物的浓度优选为相对于第一溶液的总体积的0.0001体积%至10体积%,优选为相对于第一溶液的总体积的0.001体积%至5体积%,特别优选为相对于第一溶液的总体积的0.02体积%至1体积%。作为补充或替代,第一溶液的第一化合物优选地在-20℃至120℃、优选0℃至100℃、特别优选10℃至40℃的温度下添加至第一溶液。在此,表述“相对于总体积的体积”意指“每第一溶液的总体积的纯第一化合物的体积”。
第二溶液的第二化合物的浓度优选为相对于第二溶液的总体积的0.0001重量%至50重量%,优选为相对于第二溶液的总体积的0.001重量%至5重量%,特别优选为相对于第二溶液的总体积的0.01重量%至2重量%。第二溶液的第二化合物的浓度优选为相对于第二溶液的总体积的0.0001体积%至50体积%,优选为相对于第二溶液的总体积的0.001体积%至5体积%,特别优选为相对于第二溶液的总体积的0.01体积%至2体积%。作为补充或替代,第二溶液的第二化合物优选地在-100℃至500℃,优选0℃至100℃,特别优选10℃至40℃的温度下添加到第二溶液。在此,表述“相对于总体积的体积”意指“每第二溶液的总体积的纯第二化合物的体积”。
如前所述,第二化合物可以直接(即在没有第二溶液的情况下)添加至基底,或者它可以与第二溶液一起提供。优选的第二溶液是水。在前一种情况下,可以考虑将第二化合物以例如气溶胶的形式施加到基底的表面上。在后一种情况下,可以考虑将第二化合物在标准压力下添加到第二溶液中。然而,根据第二化合物和第二溶液各自的化学或物理特性,可优选将第二化合物在压力下和/或在高温下添加到第二溶液中。例如,可以将难以溶解的第二化合物如壳聚糖或APTES在约200巴的压力下和在约370℃的温度下溶解在第二溶液中,例如溶解在水中。此外,更加疏水的物质(例如4-ATP或APTES)在熔融固体例如萘或乙二醇中溶解得更好。为了熔化这些固体,必须施加高于其熔点的温度。在本实例中,所述温度在乙二醇的情况下应高于197℃,在萘的情况下应高于218℃。作为补充或替代,第二溶液可以包含以下或由以下组成:水或一种或更多种溶剂或其混合物。有机溶剂是本领域已知的并且可以对应于例如乙醇或丙酮等。如果第二化合物是疏水化合物,则优选有机溶剂。
如最初所提到的,可以设想使基底表面的两个或更多个部分功能化。特别地,基底表面的至少第二部分可以被功能化,其中将在另外的第一溶液中的生物物体和/或非生物物体的另外的第一分散体添加到表面的第二功能化部分,其中该另外的第一溶液包含至少一种另外的第一化合物,所述另外的第一化合物不同于添加到所述表面的第一功能化部分的第一溶液的第一化合物。作为补充或替代,基底表面的所述第二部分的功能化可以不同于基底表面的第一部分的功能化。
也就是说,可以设想提供两种或更多种第一分散体,其包含彼此不同的两种或更多种第一化合物。为此,所述两种或更多种第一化合物可以在其化学组成方面有所不同。然而,同样可以设想,所述两种或更多种第一化合物例如在化学上相同但在其浓度方面有所不同。作为补充或替代,可以设想将基底表面的两个或更多个部分不同地功能化。例如,第一部分可以被化学功能化,而第二部分可以被物理功能化。然而,同样可以设想,两个部分都被化学功能化,其中不同的第二化合物用于表面处理,或者两个部分都被物理功能化,其中它们的表面结构的尺寸彼此不同。该过程使得能够以快速方式确定用于生物物体和/或非生物物体的附着的最佳化合物或条件。
基底可以为柔性支持物,优选悬臂、纤维例如中空纤维或玻璃纤维、膜、线、海绵、柔性电极、集成电路和音叉。然而,例如同样可以设想基底是刚性支持物,例如盖玻片、瓷砖、刚性电极和培养皿。作为补充或替代,基底可以包含硅化合物,例如二氧化硅或元素硅、塑料、陶瓷、陶瓷-金属共混物、金属、金属氧化物或硫化物,以及碳例如石墨或金刚石。基底优选地对应于包含玻璃或石英或由玻璃或石英组成的悬臂或对应于硅芯片。
作为补充或替代,可以在基底表面的功能化之前,用涂层涂覆基底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涂层优选地包含以下中的至少一者或由以下中的至少一者组成:贵金属例如金、金属氧化物例如二氧化钛、过渡金属例如钯,和非金属化合物例如氮化物化合物。例如,可以设想,基底表面的一部分,特别是悬臂的尖端,涂覆有涂层。例如,金属涂层使基底的柔性“可调”,因为所述涂层提高了柔性。例如,金属表面与例如硫醇的反应性残基具有更好的反应性。金属表面使基底具有传导性,使其成为电极,即用于其他反应的传感器,例如确定pH值或检测氧化还原化合物如氢气、醌等。金属氧化物或金属硫化物还赋予基底以另外的化学特性。例如,二氧化钛可以作为催化剂与紫外辐射组合以杀伤微生物。金属硫化物如钼硫化物可以作为氧化还原反应的催化剂。此外,氧化物提供了改善生物物体和/或非生物物体的附着的反应性表面。
在任何情况下,优选的是在将物体附着至基底之后,基底包括层状结构。特别地,优选的是至少第一层布置在所述结构的所述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其中所述第一层由如上所述的至少第一分散体参照将物体附着在基底表面上的方法所述而形成。即,第一层优选由包含物体、第一溶液和第一化合物的第一分散体形成。事实上,通过将第一分散体添加到基底并随后孵育基底,可以形成第一层。所述第一层可以直接布置在基底的表面上。然而,同样可以设想,所述第一层间接地布置在基底的表面上。事实上,在后一种情况下,可以设想基底的表面是功能化的,并且其中第一层布置在功能化表面上。例如,基底的功能化可以通过在基底表面上布置第二层来提供,并且其中第一层转而布置在所述第二层上。第二层可以由包含如上所述的第二化合物的第二溶液提供,并且其中在所述第二溶液添加到表面之后使其固化。例如,可以通过使第二溶液干燥来实现第二溶液的固化。
第一层的厚度优选在纳米范围至微米范围内或更大。例如,第一层的厚度可以为100纳米或更大,例如1000纳米或更大。然而,其他厚度同样是可以设想的并且取决于所使用的具体的第一化合物、具体的物体(物体的尺寸)、第一化合物的量,等等。
第二层的厚度优选在纳米范围内或更大。例如,第二层的厚度可以为10纳米或更大,例如100纳米或更大。在此,也应注意,然而其他厚度同样是可设想的并且取决于所使用的具体的第二化合物、第二化合物的量,等等。
包括第一层、第二层和由此附着的物体的总厚度优选地在微米范围内或更大。
在下文中,给出了第一溶液和第二溶液的一些优选实例以及其在将生物体附着在基底上期间的应用。
例如,生物物体可以对应于在哥伦比亚培养基(包含羊血)琼脂平板上在37℃下生长的大肠杆菌ATCC 25922菌株或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ATCC 27736菌株。
哥伦比亚琼脂成分为以下:
-酪蛋白胰酶消化物,12.0克
-动物组织胃酶消化物,5.0克
-酵母膏,3.0克
-牛肉膏,3.0克
-玉米淀粉,3.0克
-氯化钠,5.0克
-琼脂,13.5克
-水,1.0升。
pH值为7.3±0.2。
每周一次将转移的菌株更新以降低突变的风险。即,将冷冻的-80℃培养物解冻并平板接种在哥伦比亚琼脂上。从这些板取出用于附着测试的细胞,以第一次板对板转移开始。为了收获细胞,使用接种环从琼脂表面刮下相当量的材料,并用于接种3ml溶源性肉汤(LB),见下文。该步骤刺激细胞的活动,并且如果不需要的话,可以省略该步骤。在37℃下孵育20分钟之后,通过在5,000rpm下离心使细胞沉淀并在pH 7.4下重悬在1ml PBS中。在另一些情况下,需要更长的刺激期。然后通过以每分钟5,000转离心4次并再次使细胞重悬来将细胞材料在PBS中洗涤。在第四次离心之后,将细胞重悬在200微升PBS中。
根据细胞材料和培养基,可以使用不同数目的离心步骤。经洗涤的悬液的光密度(OD,波长为600nm)为1.0至1.3。该OD600对应于8至15的McFarland标准。为了测量相应的McFarland浊度,必须将细胞悬液在0.85%NaCl中1/10稀释。OD也可以更低或更高或在不同波长下确定。如果需要更高的细胞浓度,则将细胞悬液再次沉淀并重悬在更低体积的缓冲液中,例如1/5th中。从最终稀释开始,如下所示使用Mueller-Hinton琼脂板估计细胞形成单位(CFU)。虽然在该实例中使用了大肠杆菌细胞,但也可以使用其他细胞、组织、生物体或病毒。例如,可以使用酵母例如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使酿酒酵母(S.cerevisiae)细胞在酵母膏蛋白胨右旋糖琼脂(YPD,见下文)上生长过夜。然后将细胞在YPD培养基中刺激2小时,并以与上文参照大肠杆菌ATCC 25922菌株所述的相同的方式收获。
LB培养基成分为以下:
-胰蛋白胨,10.0克
-酵母膏,5.0克
-氯化钠,10.0克
-水,1.0升。
pH值为7.0±0.2。
Mueller-Hinton琼脂成分为以下:
-牛肉膏,3.0克
-酪蛋白酸水解物,17.5克
-淀粉,1.5克
-水,1.0升。
pH值为7.3±0.1。
酵母膏蛋白胨右旋糖琼脂(YPD)培养基成分为以下:
-酵母膏,2.0克
-蛋白胨,17.5克
–右旋糖,1.5克
-水,1.0升。
pH值为6.5±0.2。
实施例1:第一化合物为琼脂,第二化合物为戊二醛。
(1)在去离子(DI)水中加热琼脂(2g/l)直至其在90℃至100℃下熔化;准备约1毫升液体琼脂;
(2)将基底插入基底支架中,将组装的片置于紧密地附着至塑料培养皿内侧的
Figure BDA0003705443470000291
的层上;
(3)收获并洗涤生物物体以获得OD600为1.0至1.3的悬液。如果需要的话,可以使用生物物体的5倍浓缩物代替OD 1.0至1.3。
(4)为了制备第一溶液,将800微升的生物物体/PBS悬液(室温)与200微升的步骤(1)的0.2%热或冷液体琼脂混合。最终琼脂浓度为0.04%。或者,可以制备使用0.2%或0.001%琼脂溶液。
(5)为了制备第二溶液,将25%戊二醛在0.85%氯化钠中稀释至0.5%;
(6)将约50微升的戊二醛溶液轻轻地置于基底上,以免其被破坏。在室温下孵育20分钟,任选地在定轨摇床上以每分钟50转摇动,或任选地通过每2分钟上下吸移几次来混合,并将培养皿覆盖以减缓蒸发;
(7)除去步骤(3)的戊二醛溶液,并用去离子水冲洗基底一次以除去任何过量的戊二醛溶液。
(8)将生物物体/琼脂悬液的液滴置于基底上。将经功能化基底上的悬液在室温下孵育5分钟,任选地在定轨摇床上以每分钟50转摇动或任选地通过每2分钟上下吸移几次来混合,并将培养皿覆盖以减缓蒸发。
(9)除去生物物体悬液,使用显微镜验证结果。如果需要的话,重复步骤(8)和(9)。
实施例2:第一化合物为琼脂,第二化合物为壳聚糖。
(1)为了制备壳聚糖储备溶液,将1克壳聚糖(脱乙酰化甲壳动物甲壳质)通过在室温下搅拌过夜溶解在100毫升1%乙酸溶液中;
(2)将储备溶液通过0.22微米过滤器过滤以除去残余颗粒,储存在2℃至8℃下;
(3)使用0.85%NaCl将1%壳聚糖储备溶液稀释至期望的终浓度,例如1毫克/毫升将引起100微克/cm2的覆盖率。
(4)通过将壳聚糖溶液代替戊二醛溶液来进行实施例1的步骤(1)至(9)。省略步骤(5)。
实施例3:第一化合物为琼脂,第二组分为聚-D-赖氨酸
(1)为了制备储备溶液,将10毫克聚-D-赖氨酸(PDL)溶解在1毫升DI水中,过滤除菌并储存在-20℃下;
(2)使用0.85%NaCl,将1%PDL储备溶液稀释至期望的终浓度,例如0.1毫克/毫升(10微克/cm2);
(3)通过将PDL溶液代替戊二醛溶液来进行实施例1的步骤(1)至(9)。省略步骤(5)。
实施例4:第一化合物为琼脂,第二组分为Cell-TakTM
(1)为了获得50微克/毫升的储备溶液,22微升Cell-TakTM在778微升0.85%NaCl中以获得50微克/毫升的储备溶液(1.83毫克/毫升在运输产品中),储存在-20℃下。储备溶液对应于7微克/cm2
(2)如有需要,将储备溶液稀释至期望浓度;
(3)通过将Cell-TakTM溶液代替戊二醛溶液来进行实施例1的步骤(1)至(9)。省略步骤(5)。
实施例5:第一化合物为琼脂,第二组分为
Figure BDA0003705443470000301
(1)将200微升
Figure BDA0003705443470000302
聚合物溶液与200微升的反应缓冲液混合;
(2)如有需要,将储备溶液稀释至期望浓度;
(3)通过将
Figure BDA0003705443470000304
溶液代替戊二醛溶液进行实施例1的步骤(1)至(9)。省略步骤(5)。
使用的
Figure BDA0003705443470000303
来自Nittobo的市售试剂盒:
https://nittobo-nmd.co.ip/english/special/rapidBACpro.html
实施例6:第一化合物为琼脂,第二组分为APTES
(1)将100微升APTES与900微升去离子水混合以获得10%的终浓度;
(2)通过将APTES溶液代替戊二醛溶液进行实施例1的步骤(1)至(9)。省略步骤(5)。
实施例7:第一化合物为琼脂,第二组分为4-ATP
(1)为了获得10mM的浓度,将4-ATP溶解在经HCl酸化(pH=2)的1毫升水中,同时在60℃下搅拌3小时;
(2)通过将4-ATP溶液代替戊二醛溶液进行实施例1的步骤(1)至(9)。省略步骤(5)。
以上实施例1至7中的第一化合物及其使用可以被根据以下实施例8至11之一中的第一化合物代替。
实施例8:第一化合物为有机硅消泡剂
(1)代替琼脂,将200微升25%Si消泡剂储备溶液加热至95℃并热添加至800微升在PBS中的细胞悬液。
在一个实例中,将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用作有机硅消泡剂。
实施例9:第一化合物为藻酸盐
(1)为了制备储备溶液,将1%(w/v)藻酸盐溶解在DI水中并通过0.22微米的膜过滤器过滤;
(2)代替琼脂,将50微升1%藻酸盐溶液和10微升100mM CaCl2溶液与940微升的细胞悬液混合。
实施例10:第一化合物为聚丙烯酰胺
(1)根据制造商的方案,将聚丙烯酰胺储备溶液稀释以获得终浓度0.2%;
(2)代替琼脂,将200微升活性聚合溶液添加到200微升细胞悬液。
实施例11:第一化合物为NafionTM
(1)将50微升的5%(w/v)NafionTM溶液添加至950微升细胞悬液。终浓度将为0.25%(w/v)。如果需要稀释
Figure BDA0003705443470000311
用540微升的5%(w/w)乙磺酰氟聚合物溶液稀释260微升的2-丙醇或乙醇。终浓度将为0.03%。
在另一个实例中,NafionTM在添加细胞悬液之前没有被稀释。
相反,用细胞悬液将NafionTM稀释为具有0.25%(w/v)Nafion的终浓度的分散体。在这种情况下,水用作溶剂代替2-丙醇或乙醇。
实施例12:第一化合物为琼脂糖,第二化合物为聚-D-赖氨酸。
(1)在去离子(DI)水中加热琼脂糖(2g/l)直至其在90℃至100℃下熔化;准备约1毫升液体琼脂糖;
(2)将基底插入基底支架中,将组装的片置于紧密地附着至塑料培养皿内侧的
Figure BDA0003705443470000321
的层上;
(3)收获并洗涤生物物体以获得OD600为1.0至1.3的悬液。如果需要,可以使用生物物体的5倍浓缩物代替OD 1.0至1.3。
(4)为了制备第一溶液,将800微升的生物物体/PBS悬液(室温)与200微升的步骤(1)的0.2%热或冷的液体琼脂混合。最终琼脂浓度为0.04%。
(5)为了制备第二溶液,将10毫克聚-D-赖氨酸溶解在1毫升去离子水中,将所述第二溶液过滤灭菌并将其储存在-20℃下。然后使用0.85%氯化钠溶液将该1%储备溶液稀释至期望的终浓度,例如0.11毫克/毫升的氯化钠(或10微克/cm2氯化钠);
(6)将约50微升的聚-D-赖氨酸溶液轻轻地置于基底上,以免其被破坏。在室温下孵育20分钟,并将培养皿覆盖以减缓蒸发;
(7)除去步骤(3)的聚-D-赖氨酸溶液,并用去离子水冲洗基底一次以除去任何过量的聚-D-赖氨酸溶液。
(8)将生物物体/琼脂糖悬液的液滴置于基底上。将经功能化基底上的悬液在室温下孵育5分钟,通过每2分钟上下吸移几次来混合,并将培养皿覆盖以减缓蒸发。
除去生物物体悬液,使用显微镜验证结果。如果需要的话,重复步骤(7)和(8)。
实施例13:第一化合物为琼脂,第二组分为APTES
(1)将10微升APTES与900微升乙醇混合以获得1%的终浓度;APTES的最终储备溶液由以下构成:1%APTES、94%无水乙醇和5%去离子水;
(2)通过APTES溶液代替聚-D-赖氨酸溶液进行实施例12的步骤(1)至(8)。
实施例14:第一化合物为琼脂,第二组分为4-ATP
(1)为了获得10mM的浓度,将125.19毫克的4-ATP(125.19Da)溶解在100毫升乙醇中;
(2)通过将4-ATP溶液代替聚-D-赖氨酸溶液进行实施例12的步骤(1)至(8)。
实施例15:第一化合物为藻酸盐
(1)为了制备1%(w/v)储备溶液,将1克藻酸盐溶解在100毫升DI水中,并通过0.22微米膜过滤器过滤;
(2)代替实施例1中的琼脂,将250微升的1%储备溶液与750微升细胞悬液混合。最终藻酸盐浓度为0.25%。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其目的在于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方案而不是出于限制本发明的目的。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第一实施方案的基底的俯视图;
图2示出了根据另一个实施方案的基底的透视图,其中该基底附着至底座;
图3a示出了根据图2的基底的侧视图;
图3b示出了根据图2的基底的俯视图;
图4示出了根据另一个实施方案的基底的俯视图;
图5示出了根据另一个实施方案的基底的俯视图;
图6示出了根据另一个实施方案的基底的俯视图;
图7a示出了已经经戊二醛处理并且已经经受大肠杆菌B1的基底的照片;
图7b示出了已经经戊二醛处理并且已经经受浸没在琼脂溶液中的大肠杆菌B1的基底的照片;
图8a示出了已经经聚-D-赖氨酸处理并且已经经受大肠杆菌ATCC25922的基底的照片;
图8b示出了已经经聚-D-赖氨酸处理并且已经经受浸没在琼脂溶液中的大肠杆菌ATCC 25922的基底的照片;
图9a示出了已经经戊二醛处理并已经经受大肠杆菌抗性菌株B1的基底的照片;
图9b示出了已经经聚-D-赖氨酸处理并且已经经受浸没在琼脂溶液中的大肠杆菌抗性菌株B1的基底的照片;
图9c示出了根据图9b的基底在三小时的孵育时间之后的照片;
图10示出了未经处理的基底的照片,该基底已经经受大肠杆菌ATCC25922;
图11示出了未经处理的基底的照片,该基底已经经受浸没在琼脂溶液中的大肠杆菌ATCC 25922;
图12示出了已经经戊二醛处理并且已经经受大肠杆菌ATCC 25922的基底的照片;
图13示出了已经经戊二醛处理并且已经经受浸没在琼脂溶液中的大肠杆菌ATCC25922的基底的照片;
图14示出了已经经聚-D-赖氨酸处理并且已经经受大肠杆菌ATCC25922的基底的照片;
图15示出了已经经聚-D-赖氨酸处理并且已经经受浸没在琼脂溶液中的大肠杆菌ATCC 25922的基底的照片;
图16示出了未经处理的基底的照片,该基底已经经受浸没在
Figure BDA0003705443470000341
溶液中的大肠杆菌ATCC 25922;
图17示出了已经经戊二醛处理并且已经经受了浸没在
Figure BDA0003705443470000342
溶液中的大肠杆菌ATCC 25922的基底的照片;
图18示出了已经经壳聚糖处理并且已经经受了浸没在
Figure BDA0003705443470000343
溶液中的大肠杆菌ATCC 25922的基底的照片;
图19示出了未经处理的基底的照片,该基底已经经受了浸没在聚丙烯酰胺溶液中的大肠杆菌ATCC 25922;
图20示出了已经经戊二醛处理并且已经经受了浸没在聚丙烯酰胺溶液中的大肠杆菌ATCC 25922的基底的照片;
图21示出了已经经壳聚糖处理并且已经经受了浸没在聚丙烯酰胺溶液中的大肠杆菌ATCC 25922的基底的照片;
图22a至22f示出了已经经聚-D-赖氨酸处理并且已经经受了浸没在以下中的大肠杆菌ATCC 25922的基底的照片:琼脂糖溶液(a)、琼脂溶液(b)、藻酸盐溶液(c)、
Figure BDA0003705443470000351
溶液(d)、聚二甲基硅氧烷溶液(e)和聚乙二醇溶液(f);
图23a至23g示出了已经经层黏连蛋白处理并且已经经受了浸没在以下中的大肠杆菌ATCC 25922的基底的照片:琼脂糖溶液(a)、琼脂溶液(b)、藻酸盐溶液(c)、
Figure BDA0003705443470000352
溶液(d)、聚二甲基硅氧烷溶液(e)和聚乙二醇溶液(f),以及示出了已经经层黏连蛋白处理并已经经受了大肠杆菌ATCC 25922悬液的基底的照片(g);
图24a至24g示出了已经经壳聚糖处理并且已经经受了浸没在以下中的大肠杆菌ATCC 25922的基底的照片:琼脂糖溶液(a)、琼脂溶液(b)、藻酸盐溶液(c)、
Figure BDA0003705443470000353
溶液(d)、聚二甲基硅氧烷溶液(e)和聚乙二醇溶液(f),以及示出了已经经壳聚糖处理并已经经受了大肠杆菌ATCC25922悬液的基底的照片(g);
图25a至25f示出了已经经戊二醛处理并且已经经受了浸没在以下中的大肠杆菌ATCC 25922的基底的照片:琼脂糖溶液(a)、琼脂溶液(b)、藻酸盐溶液(c)、
Figure BDA0003705443470000354
溶液(d)、聚二甲基硅氧烷溶液(e)和聚乙二醇溶液(f);
图26a至26g示出了已经经(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处理并且已经经受了浸没在以下中的大肠杆菌ATCC 25922的基底的照片:琼脂糖溶液(a)、琼脂溶液(b)、藻酸盐溶液(c)、
Figure BDA0003705443470000355
溶液(d)、聚二甲基硅氧烷溶液(e)和聚乙二醇溶液(f),以及示出了已经经(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处理并已经经受了大肠杆菌ATCC 25922悬液的基底的照片(g);
图27a至27f示出了已经经聚(对苯乙烯磺酸钠)/聚(烯丙胺盐酸盐)共聚物处理并且已经经受了浸没在以下中的大肠杆菌ATCC 25922的基底的照片:琼脂糖溶液(a)、琼脂溶液(b)、藻酸盐溶液(c)、
Figure BDA0003705443470000356
溶液(d)、聚二甲基硅氧烷溶液(e)和聚乙二醇溶液(f);
图28a至28g示出了已经经MAPTrixTM处理并且已经经受了浸没在以下中的大肠杆菌ATCC 25922的基底的照片:琼脂糖溶液(a)、琼脂溶液(b)、藻酸盐溶液(c)、
Figure BDA0003705443470000357
溶液(d)、聚二甲基硅氧烷溶液(e)和聚乙二醇溶液(f),以及示出了已经经MAPTrixTM处理并已经经受了大肠杆菌ATCC 25922悬液的基底的照片(g);
图29a至29g示出了已经经4-氨基苯硫酚处理并且已经经受了浸没在以下中的大肠杆菌ATCC 25922的基底的照片:琼脂糖溶液(a)、琼脂溶液(b)、藻酸盐溶液(c)、
Figure BDA0003705443470000361
溶液(d)、聚二甲基硅氧烷溶液(e)和聚乙二醇溶液(f),以及示出了已经经4-氨基苯硫酚处理并且已经经受了大肠杆菌ATCC 25922悬液的基底的照片(g);
图30a至30g示出了未经处理的基底的照片,该基底已经经受了浸没在以下中的大肠杆菌ATCC 25922:琼脂糖溶液(a)、琼脂溶液(b)、藻酸盐溶液(c)、
Figure BDA0003705443470000362
溶液(d)、聚二甲基硅氧烷溶液(e)和聚乙二醇溶液(f),以及示出了未经处理的基底的照片(g),该基底已经经受了大肠杆菌ATCC 25922悬液;
图31a至31f示出了已经经聚-D-赖氨酸处理并且已经经受了浸没在琼脂溶液(a)和琼脂糖溶液(b)中的耻垢分枝杆菌MC(2)155的基底的照片,以及示出了已经经聚-D-赖氨酸处理并且已经经受了耻垢分枝杆菌MC(2)155悬液的基底的照片(c),以及示出了未经处理的基底的照片,该基底已经经受了浸没在琼脂溶液(d)和琼脂糖溶液(e)中的耻垢分枝杆菌MC(2)155,以及示出了未经处理的基底的照片(f),该基底已经经受了耻垢分枝杆菌MC(2)155悬液;
图32a至32f示出了已经经聚-D-赖氨酸处理并且已经经受了浸没在琼脂溶液(a)和琼脂糖溶液(b)中的Vero ATCC CCL-81的基底的照片,以及示出了已经经聚-D-赖氨酸处理并已经经受了Vero ATCC CCL-81悬液的基底的照片(c),以及示出了未经处理的基底的照片,该基底已经经受了浸没在琼脂溶液(d)和琼脂糖溶液(e)中的Vero ATCC CCL-81,以及示出了未经处理的基底的照片(f),该基底已经经受了Vero ATCC CCL-81悬液;
图33a至33g示出了已经经聚-D-赖氨酸处理并且已经经受了浸没在以下中的白色念珠菌SC5314的基底的照片:琼脂糖溶液(a)、琼脂溶液(b)、藻酸盐溶液(c)、
Figure BDA0003705443470000363
溶液(d)、聚二甲基硅氧烷溶液(e)和聚乙二醇溶液(f),以及示出了已经经聚-D-赖氨酸处理并且已经经受了白色念珠菌SC5314悬液的基底的照片(g);
图34a至34g示出了已经经层黏连蛋白处理并且已经经受了浸没在以下中的白色念珠菌SC5314的基底的照片:琼脂糖溶液(a)、琼脂溶液(b)、藻酸盐溶液(c)、
Figure BDA0003705443470000371
溶液(d)、聚二甲基硅氧烷溶液(e)和聚乙二醇溶液(f),以及示出了已经经层黏连蛋白处理并且已经经受了白色念珠菌SC5314悬液的基底的照片(g);
图35a至35g示出了已经经壳聚糖处理并且已经经受了浸没在以下中的白色念珠菌SC5314的基底的照片:琼脂糖溶液(a)、琼脂溶液(b)、藻酸盐溶液(c)、
Figure BDA0003705443470000372
溶液(d)、聚二甲基硅氧烷溶液(e)和聚乙二醇溶液(f),以及示出了已经经壳聚糖处理并且已经经受了白色念珠菌SC5314悬液的基底的照片(g);
图36a至36f示出了已经经戊二醛处理并且已经经受了浸没在以下中的白色念珠菌SC5314的基底的照片:琼脂糖溶液(a)、琼脂溶液(b)、藻酸盐溶液(c)、
Figure BDA0003705443470000373
溶液(d)、聚二甲基硅氧烷溶液(e)和聚乙二醇溶液(f);
图37a至37f示出了已经经(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处理并且已经经受了浸没在以下中的白色念珠菌SC5314的基底的照片:琼脂糖溶液(a)、琼脂溶液(b)、藻酸盐溶液(c)、
Figure BDA0003705443470000374
溶液(d)、聚二甲基硅氧烷溶液(e)和聚乙二醇溶液(f);
图38a至38f示出了已经经聚(对苯乙烯磺酸钠)/聚(烯丙胺盐酸盐)共聚物处理并且已经经受了浸没在以下中的白色念珠菌SC5314的基底的照片:琼脂糖溶液(a)、琼脂溶液(b)、藻酸盐溶液(c)、
Figure BDA0003705443470000375
溶液(d)、聚二甲基硅氧烷溶液(e)和聚乙二醇溶液(f);
图39a至39f示出了已经经MAPTrixTM处理并且已经经受了浸没在以下中的白色念珠菌SC5314的基底的照片:琼脂糖溶液(a)、琼脂溶液(b)、藻酸盐溶液(c)、
Figure BDA0003705443470000376
溶液(d)、聚二甲基硅氧烷溶液(e)和聚乙二醇溶液(f);
图40a至40f示出了已经经4-氨基苯硫酚处理并且已经经受了浸没在以下中的白色念珠菌SC5314的基底的照片:琼脂糖溶液(a)、琼脂溶液(b)、藻酸盐溶液(c)、
Figure BDA0003705443470000377
溶液(d)、聚二甲基硅氧烷溶液(e)和聚乙二醇溶液(f);
图41a至41g示出了未经处理的基底的照片,该基底已经经受了浸没在以下中的白色念珠菌SC5314:琼脂糖溶液(a)、琼脂溶液(b)、藻酸盐溶液(c)、
Figure BDA0003705443470000378
溶液(d)、聚二甲基硅氧烷溶液(e)和聚乙二醇溶液(f),以及示出了未经处理的基底的照片(g),该基底已经经受了白色念珠菌SC5314悬液;
图42a示出了用电子显微镜记录的附接至底座的未经处理的基底的图像;
图42b示出了用电子显微镜记录的根据图42a的附接至底座的未经处理基底的另一个图像;
图43示出了用电子显微镜记录的已经经聚-D-赖氨酸处理的基底的图像;
图44示出了用电子显微镜记录的已经在第一步中经聚-D-赖氨酸处理并且已经在随后的步骤中经琼脂糖溶液处理的基底的图像;
图45a至45f示出了用电子显微镜记录的已经在第一步中经聚-D-赖氨酸处理并且已经在随后的步骤中被浸没在琼脂糖溶液中的大肠杆菌ATCC25922处理的基底的图像。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6出于举例说明的目的示出了用于附着生物物体和/或非生物物体的基底1、1’的不同实施方案。
事实上,图1中所示的基底1’对应于盖玻片形式的刚性支持物。盖玻片1的顶表面2’的四个部分3’、3a’、3b’、3c’已被功能化以允许生物物体和/或非生物物体在四种不同条件下一次附着。为此,盖玻片1’的表面2’的四个部分3’、3a’、3b’、3c’已经经受了四种不同的第二化合物。例如,所述不同的第二化合物可以根据研究者的兴趣对应于同一第二化合物的不同浓度、不同第二化合物的不同混合物、或不同孵育时间。换言之,图1示出了基底1’的表面3’、3a’、3b’、3c’的不同化学功能化。
如在介绍中已经提及的,例如,生物物体的附着在纳米运动AST领域非常引人注意。在这样做时,生物物体可以附着至例如悬臂的柔性支持物,并且其中对由附着的生物物体引起的悬臂运动进行测量。图2至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呈悬臂形式的柔性基底1的不同实施方案,其已被证明在这些类型的测量中非常合适且有效。事实上,例如,悬臂1可以简单地附接至底座5并如EP 2 766 722B1中公开的进行测量。图3a至图6中所示的悬臂1在此对应于由硅晶片蚀刻的基本上矩形的基底。根据图3a和图3b的悬臂1在每种情况下均具有已经经化学功能化的表面2,其中优选地在第二溶液中的一种或更多种第二化合物已被添加到悬臂的表面2,并且其中所述一种或更多种第二化合物与悬臂的表面2相互作用,由此形成经化学功能化的表面3。这与根据图4至图6的经物理功能化的悬臂1形成对比,其中表面结构4a、4b、4c已经在悬臂1的表面2中产生,由此形成经物理功能化的表面3。特别地,根据图4的悬臂1包括呈点状图案形式的表面结构4a,其中这些点是伸进悬臂1的表面2中的凹部。在图5和图6中所示的悬臂1的表面结构4b、4c对应于条形图案,其中这些条为伸进悬臂1的表面2中的凹部。根据图5的悬臂1的条4b沿着悬臂1的横向方向T延伸,并且根据图6的悬臂1的条4c沿着悬臂1的垂直于横向方向T延伸的纵向方向L延伸。这些图案4a、4b、4c赋予悬臂1以表面形貌并且在此通过KOH蚀刻工艺产生。
正如以上已经详细讨论的,发明人发现,与现有技术中已知的附着方法相比,使用包含胶凝剂、可胶凝剂和增稠剂中至少一者的第一溶液与基底1、1’的功能化表面3、3’组合改善了生物物体的附着。图7a至图21举例说明了这种效果。
即,图7a和7b示出了附着的大肠杆菌头孢曲松抗性菌株B1的照片。这些图中的基底1’在每种情况下均对应于盖玻片。图7a中所示的基底1’已经经包含按重量/溶液总体积计0.5%戊二醛的溶液的分散体和包含大肠杆菌头孢曲松抗性菌株B1的悬液处理。然而,图7b中所示的基底1’已经在第一步中经包含按重量/溶液总体积计0.5%戊二醛的溶液的分散体功能化。该同一表面随后经包含按重量/溶液总体积计0.04%琼脂的溶液和大肠杆菌头孢曲松抗性菌株B1处理。从图7a和图7b之间的比较明显可见的是,远远更高数目的大肠杆菌细菌附着在根据本发明的基底1’上,如图7b所示。
关于图8a和8b发现了相同的发现。即,图8a示出了已经经包含0.1重量%聚-D-赖氨酸的溶液的分散体功能化并随后经大肠杆菌易感菌株ATCC 25922功能化的基底1’的照片。图8b中所示的基底1’已经经0.1重量%聚-D-赖氨酸的溶液功能化。然而,在随后的步骤中,图8b的基底1’的表面2’经包含按重量/溶液总体积计0.04%琼脂的溶液和大肠杆菌易感菌株ATCC 25922处理。
图9a至9c示出了生物物体在悬臂形式的基底1上的附着。图9a的悬臂1在添加生物物体之前已经经包含按重量/总体积计0.5%戊二醛的溶液功能化。然而,没有将第一化合物添加至生物物体大肠杆菌抗性菌株B1的悬液。在图9b和9c所示的情况下,悬臂1的表面2在添加生物物体之前已经经0.01重量%聚-D-赖氨酸的溶液功能化。随后,在第二步中将包含含有按重量/溶液总体积计0.04%琼脂的溶液和大肠杆菌抗性菌株B1细胞的分散体添加至基底1的功能化表面3。图9c示出了图9b的功能化基底1的在细胞附着至所述基底1之后约3小时记录的显微照片。由图9a至9c之间的比较而明显可见的是,与根据图9a的悬臂1相比,远远更高数目的大肠杆菌细菌附着至根据本发明并且如图9b和9c所示的的悬臂1,根据图9a的悬臂1的表面2经功能化但细胞悬液不包含例如琼脂的第一化合物。此外,图9c清楚地显示,即使在一段时间之后,仍然有大量附着的细胞存在于基底1上。因此,本发明允许稳靠的附着,其中细胞在至少与测试时间一样长的时间内保持附着至表面。
图10至21各自示出了大肠杆菌头孢曲松易感菌株ATCC 25922与经在细胞悬液中的不同的第一化合物不同地处理的基底的附着。特别地,图10示出了玻璃基底,其为未功能化并且其中没有将第一化合物添加至细胞悬液的显微盖片。可以看出,在用水洗涤两次之后没有附着至表面的大肠杆菌头孢曲松易感菌株ATCC 25922的细胞。大肠杆菌细胞在如上所述的哥伦比亚琼脂板上生长过夜。在将细胞悬液添加至表面之前,该细胞悬液的OD600为1.2。在图11中,示出了另一未经处理的玻璃表面,该玻璃表面经相同的细胞处理,但这次将第一化合物添加至细胞悬液。第一化合物为0.04重量%的浓度的琼脂。与图10相比,更多的细胞附着至表面。图12和图13示出了附着至另一玻璃表面的相同细胞,该玻璃表面使用浓度为0.5重量%的戊二醛进行了功能化。没有将第一化合物添加至细胞悬液。图12显示,细胞以小的聚集体附着在表面上。用相同的细胞和另一玻璃表面重复该测试,该玻璃表面使用0.5重量%戊二醛进行功能化,但这次将0.04重量%琼脂添加至细胞悬液。图13中的结果显示,相似量的细胞附着至表面,但它们均匀地分散而没有细胞聚集体。重复该测试,但是这一次,用0.01重量%聚-D-赖氨酸代替作为第二化合物的戊二醛以使表面功能化。图14显示,与其中使用戊二醛对表面进行功能化的图12相比,在没有琼脂的情况下,更多的细胞附着。与戊二醛相比,细胞以更大的聚集体附着。如图15所示,当向表面添加0.04重量%琼脂时,与没有琼脂的测试相比,更多的细胞附着。附着的细胞也更加均匀地分布在玻璃表面上。
图16示出了细胞与基底的附着,其中使用0.03%
Figure BDA0003705443470000401
作为第一化合物但未使用第二化合物。也就是说,基底的表面未功能化,而是仅将包含细胞和0.03重量%
Figure BDA0003705443470000411
的第一分散体添加至基底。图17示出了细胞与经第一化合物和第二化合物二者处理的基底的附着。特别地,将0.5%戊二醛作为第二化合物用于在第一步中将基底表面功能化。在第二步中,将细胞和0.03重量%
Figure BDA0003705443470000412
的分散体添加至基底的功能化表面。图18示出了细胞与同样地经第一化合物和第二化合物处理的基底的附着。在这种情况下,使用0.1重量%壳聚糖的溶液将基底的表面功能化。此后,将包含细胞和0.03%
Figure BDA0003705443470000413
的分散体添加至功能化表面。细胞附着的进一步改善是明显可见的。图19转而示出了未使用第二化合物(即,未将基底表面功能化)的情况下细胞的附着。相反,将包含细胞和0.1%丙烯酰胺的分散体添加至基底的未功能化表面。图20示出了细胞与功能化表面的附着。即,基底的表面已经经0.5%戊二醛功能化,其中随后将包含细胞和0.1重量%丙烯酰胺的分散体添加至功能化表面。类似地,图21示出了细胞与功能化表面的附着,其中该表面已经经0.1重量%壳聚糖功能化,已经向该表面添加包含细胞和0.1重量%的丙烯酰胺的分散体。从这些图中明显可见的是,如果将第一化合物添加至细胞分散体以及没有发生基底表面的功能化,则发生细胞附着,参见图16和19。然而,如果基底表面被功能化,所述附着可以被进一步增强,参见图17至18和图20至21。
图22a至41g示出了添加了不同的物体以及不同的第一化合物和/或不同的第二化合物的呈玻璃表面形式的基底的不同图像。
特别地,图22a至22f示出了肠杆菌大肠杆菌ATCC 25922与一级水解玻璃的附着,该肠杆菌大肠杆菌ATCC 25922在37℃下在传代培养物中生长1小时并且以细胞浓度OD600=1提供,其中图像是在25℃下5分钟的附着时间之后记录的。在所有这些图中,玻璃表面已经在第一步中在25℃下在5分钟内经0.1毫克/毫升的聚-D-赖氨酸溶液的溶液功能化。此后,分别将以下分散体添加至功能化表面,所述分散体包含大肠杆菌ATCC25922和:(a)按重量/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04%琼脂糖、(b)按重量/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04%琼脂、(c)按体积/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25%藻酸盐、(d)按重量/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25%
Figure BDA0003705443470000414
(e)按体积/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2%聚二甲基硅氧烷(储备溶液为20厘沲(cst)),得到0.4cst聚二甲基硅氧烷)、以及(f)按重量/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125%聚乙二醇。此处及下文,表述“重量/第一溶液的总体积”意指“每100毫升溶剂的克数”,其中水用作溶剂。表述“体积/第一溶液的总体积”意指“每第一溶液总体积的100%储备溶液的毫升数”,其中表述“100%储备溶液”是指包含100%第一化合物的溶液。换言之,“100%储备溶液”是第一化合物的未经稀释溶液。从这些图像中可以看出,实现了大肠杆菌ATCC 25922的良好且均匀的附着。
图23a至23g示出了肠杆菌大肠杆菌ATCC 25922与一级水解玻璃的附着,该肠杆菌大肠杆菌ATCC 25922在37℃下在传代培养物中生长1小时并以细胞浓度OD600=1提供,其中图像是在25℃下5分钟的附着时间之后记录的。在所有这些图中,玻璃表面已经在第一步中在25℃下在60分钟内经5微克/平方厘米(μg/cm2)层黏连蛋白溶液的溶液功能化。此后,分别将以下分散体添加至功能化表面,所述分散体包含大肠杆菌ATCC25922和:(a)按重量/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04%琼脂糖、(b)按重量/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04%琼脂、(c)按体积/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25%藻酸盐、(d)按重量/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25%
Figure BDA0003705443470000423
(e)0.4cst聚二甲基硅氧烷、以及(f)按重量/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125%聚乙二醇。在(g)中,示出了在不存在第一化合物的情况下大肠杆菌ATCC 25922的悬液的附着。可见,仅使用功能化表面导致仅很少细胞附着,同时形成了一些聚集体。向细胞悬液添加第一化合物显著提高了附着的质量(quality)和均匀性,尤其是在使用
Figure BDA0003705443470000422
时(图23d)。
图24a至24g示出了肠杆菌大肠杆菌ATCC 25922与一级水解玻璃的附着,该肠杆菌大肠杆菌ATCC 25922在37℃下在传代培养物中生长1小时并以细胞浓度OD600=1提供,其中图像是在25℃下5分钟的附着时间之后记录的。在所有这些图中,玻璃表面已经在第一步中在25℃下在5分钟内经0.1毫克/毫升的壳聚糖溶液的溶液功能化。此后,分别将以下分散体添加至功能化表面,所述分散体包含大肠杆菌ATCC 25922和:(a)按重量/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04%琼脂糖、(b)按重量/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04%琼脂、(c)按体积/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25%藻酸盐、(d)按重量/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25%
Figure BDA0003705443470000421
(e)0.4cst聚二甲基硅氧烷以及(f)按重量/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125%聚乙二醇。在(g)中,示出了在不存在第一化合物的情况下大肠杆菌ATCC 25922的悬液的附着。可见,仅使用功能化表面导致仅很少细胞附着,同时形成了一些聚集体。从这些图中可以看出,如果仅将细胞悬液添加至功能化表面并且在不存在第一化合物的情况下,几乎没有细胞附着。第一化合物的添加显著地提高了细胞的数量以及质量,即附着的均匀性。
图25a至25f示出了肠杆菌大肠杆菌ATCC 25922与一级水解玻璃的附着,该肠杆菌大肠杆菌ATCC 25922在37℃下在传代培养物中生长1小时并以细胞浓度OD600=1提供,其中图像是在25℃下5分钟的附着时间之后记录的。在所有这些图中,玻璃表面已经在第一步中经按体积/所述溶液的总体积计0.5%戊二醛的溶液功能化。此后,分别将以下分散体添加至功能化表面,所述分散体包含大肠杆菌ATCC 25922和:(a)按重量/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04%琼脂糖、(b)按重量/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04%琼脂、(c)按体积/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25%藻酸盐、(d)按重量/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25%
Figure BDA0003705443470000432
(e)0.4cst聚二甲基硅氧烷以及(f)按重量/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125%聚乙二醇。从这些图中可以看出,向细胞悬液添加第一化合物降低了聚集体的存在并且提高了附着的细胞的数目。
图26a至26g示出了肠杆菌大肠杆菌ATCC 25922与一级水解玻璃的附着,该肠杆菌大肠杆菌ATCC 25922在37℃下在传代培养物中生长1小时并以细胞浓度OD600=1提供,其中图像是在25℃下5分钟的附着时间之后记录的。在所有这些图中,玻璃表面已经在第一步中在25℃下在5分钟内经按体积/所述溶液的总体积计1%的(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溶液功能化。此后,分别将以下分散体添加至功能化表面,所述分散体包含大肠杆菌ATCC25922和:(a)按重量/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04%琼脂糖、(b)按重量/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04%琼脂、(c)按体积/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25%藻酸盐、(d)按重量/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25%
Figure BDA0003705443470000431
(e)0.4cst聚二甲基硅氧烷以及(f)按重量/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125%聚乙二醇。在(g)中,示出了在不存在第一化合物的情况下大肠杆菌ATCC 25922的悬液的附着。可见,单独使用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导致高度聚集的细胞和不均匀的附着。向细胞悬液添加第一化合物显著降低了聚集体的产生并且提高了附着的细胞的数目。
图27a至27f示出了肠杆菌大肠杆菌ATCC 25922与一级水解玻璃的附着,该肠杆菌大肠杆菌ATCC 25922在37℃下在传代培养物中生长1小时并以细胞浓度OD600=1提供,其中图像是在25℃下5分钟的附着时间之后记录的。在所有这些图中,玻璃表面已经在25℃下在20分钟内(对于每种溶液)首先经包含1毫克/毫升的聚(对苯乙烯磺酸钠)的溶液功能化并随后被1毫克/毫升的聚(烯丙胺盐酸盐)溶液功能化,最终形成共聚物(即PAH/PSS共聚物)。PAH/PSS共聚物是所谓的逐层聚合物,其中该共聚物通过一次孵育一种化合物形成。在本例中,PSS聚合物在第一步中孵育,PAH聚合物在随后的第二步中孵育。最初进行这种逐层聚合物作为玻璃的表面涂层的形成。此后,分别将以下分散体添加至功能化表面,所述分散体包含大肠杆菌ATCC 25922和:(a)按重量/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04%琼脂糖、(b)按重量/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04%琼脂、(c)按体积/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25%藻酸盐、(d)按重量/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25%
Figure BDA0003705443470000441
(e)0.4cst聚二甲基硅氧烷、以及(f)按重量/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125%聚乙二醇。从这些图中可以看出,向细胞悬液添加第一化合物降低了聚集体的存在并且提高了附着的细胞的数目。从这些图中还可以看出,当将第一化合物添加至细胞悬液时,均匀地附着了大量细胞。
图28a至28g示出了肠杆菌大肠杆菌ATCC 25922与一级水解玻璃的附着,该肠杆菌大肠杆菌ATCC 25922在37℃下在传代培养物中生长1小时并以细胞浓度OD600=1提供,其中图像是在25℃下5分钟的附着时间之后记录的。在所有这些图中,玻璃表面已经在第一步中在25℃下在30分钟内经1毫克/毫升的重组贻贝黏蛋白(MAPTrixTM)的溶液功能化。此后,分别将以下分散体添加至功能化表面,所述分散体包含大肠杆菌ATCC25922和:(a)按重量/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04%琼脂糖、(b)按重量/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04%琼脂、(c)按体积/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25%藻酸盐、(d)按重量/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25%
Figure BDA0003705443470000442
(e)0.4cst聚二甲基硅氧烷、以及(f)按重量/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125%聚乙二醇。在(g)中,示出了在不存在第一化合物的情况下大肠杆菌ATCC 25922的悬液的附着。从这些图中可以看出,单独的MAPTrixTM使细胞以大量聚集体附着。测试的第一化合物使得以非常均匀的方式附着了提高量的细胞。
图29a至29g示出了肠杆菌大肠杆菌ATCC 25922与一级水解玻璃的附着,该肠杆菌大肠杆菌ATCC 25922在37℃下在传代培养物中生长1小时并以细胞浓度OD600=1提供,其中图像是在25℃下5分钟的附着时间之后记录的。在所有这些图中,玻璃表面已经第一步中在25℃下在20分钟内经10mM 4-氨基苯硫酚溶液功能化。此后,分别将以下分散体添加至功能化表面,所述分散体包含大肠杆菌ATCC 25922和:(a)按重量/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04%琼脂糖、(b)按重量/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04%琼脂、(c)按体积/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25%藻酸盐、(d)按重量/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25%
Figure BDA0003705443470000443
(e)0.4cst聚二甲基硅氧烷、以及(f)按重量/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125%聚乙二醇。在(g)中,示出了在不存在第一化合物的情况下大肠杆菌ATCC 25922的悬液的附着。从这些图中可以看出,4-氨基苯硫酚导致几乎没有细胞附着。第一化合物的使用显著提高了附着质量。
图30a至30g示出了肠杆菌大肠杆菌ATCC 25922与未功能化一级水解玻璃的附着,该肠杆菌大肠杆菌ATCC 25922在37℃下在传代培养物中生长1小时并以细胞浓度OD600=1提供。在图30a至30f中,将包含细菌和第一化合物的细胞分散体添加至未功能化基底。第一化合物如下:(a)按重量/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04%琼脂糖、(b)按重量/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04%琼脂、(c)按体积/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25%藻酸盐、(d)按重量/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25%
Figure BDA0003705443470000451
(e)0.4cst聚二甲基硅氧烷、以及(f)按重量/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125%聚乙二醇。图30g示出了在不存在任何第一化合物的情况下添加了所述细胞悬液的未经处理基底的图像。可以看出,不存在功能化表面以及不存在第一化合物导致了形成紧密的细胞聚集体。第一化合物的存在使得许多细胞均匀地附着。
图31a至31f示出了分枝杆菌耻垢分枝杆菌MC(2)155与一级水解玻璃的附着,该分枝杆菌耻垢分枝杆菌MC(2)155在37℃下在传代培养物中生长1小时并以细胞浓度OD600=1提供,其中图像是在25℃下5分钟的附着时间之后记录的。在图31a至31c中,玻璃表面已经在第一步中在25℃下在5分钟内经包含0.1毫克/毫升的聚-D-赖氨酸的溶液功能化。此外,图31a和31b示出了添加分散体之后的基底,所述分散体分别包含耻垢分枝杆菌MC(2)155和:(a)按重量/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04%琼脂和(b)按重量/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04%琼脂糖。图31c示出了在不存在第一化合物的情况下细胞悬液的添加。第一化合物的存在提高了附着的细胞的数目。图31d和31e示出了未经处理的基底,其中已经将包含细胞和第一化合物的细胞分散体添加至未功能化的玻璃基底。为此,图31d示出了包含按重量/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04琼脂的分散体的附着,图31e示出了包含按重量/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04%琼脂糖的分散体的附着。图31f示出了未处理的,即未功能化的基底,其中将细胞悬液本身,即在不存在第一化合物的情况下,添加至基底。可以看出,第一化合物的存在降低了聚集体的存在而提高了附着的细胞的数目。
图32a至32f示出了哺乳动物细胞(在此为品系ATCC CCL-81的Vero细胞)的附着。应注意,所示出的附着细胞的细胞形状不对应于Vero细胞的真实形状。这是由于将它们从其初始培养物中分离所需的细胞胰蛋白酶消化(Vero细胞是所谓的黏附细胞)。这个过程导致该细胞以以细胞圆形化为特征的形状损失而脱离,而没有细胞的基底和姐妹细胞(Vero细胞自然生长形成汇合的细胞单层)。可以对脱离的细胞进行计数并稀释至期望浓度。因此,此步骤对于使用这样的细胞是必要的。在本例中,由于图像是在附着之后仅几分钟记录的,因此细胞没有时间重新获得其自然形状。它们通常需要数小时以完全从胰蛋白酶化恢复。然而,尽管它们的形状不自然,这些细胞仍然以其自然的方式表现,因此目前的图像可以被视为Vero细胞附着的充分证据。为此,图32a至32f示出了品系ATCC CCL-81的Vero细胞与一级水解玻璃的附着,所述细胞在37℃下在传代培养物中生长1小时并且以每毫升3.35×103个细胞的细胞浓度提供,其中图像是在25℃下5分钟的附着时间之后记录的。在图32a和32b中,玻璃表面已经在第一步中在25℃下在5分钟内经包含0.1毫克/毫升的聚-D-赖氨酸的溶液功能化。此外,图32a和32b示出了分别添加以下分散体之后的基底,所述分散体包含Vero细胞ATCC CCL-81和:(a)按重量/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04%琼脂和(b)按重量/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04%琼脂糖。图32c示出了在不存在第一化合物的情况下细胞悬液的添加。第一化合物的存在提高了附着的细胞的数目,尤其是在琼脂糖的情况下。图32d和32e示出了未经处理的基底,其中包含细胞和第一化合物的细胞分散体已经被添加至未功能化玻璃基底。为此,图32d示出了包含按重量/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04琼脂的分散体的附着,图32e示出了包含按重量/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04%琼脂糖的分散体的附着。图32f示出了未处理的,即未功能化的基底,其中将细胞悬液本身,即在不存在第一化合物的情况下,添加至未经处理的基底。可见,在没有用于表面处理的第二化合物和作为细胞悬液的添加剂的第一化合物的情况下,仅很少细胞能够附着(Vero细胞是黏附细胞,因此它们具有固有的随时间附着到表面的能力。单独添加琼脂糖使得稍微更多的细胞附着。另一方面,琼脂使得附着的细胞更多。据认为,这种差异是由于多糖网强度的差异(即对于同一浓度,琼脂比琼脂糖更“致密”)。
图33a至41g示出了酵母白色念珠菌SC5314与一级水解玻璃的附着,酵母白色念珠菌SC5314在37℃下在传代培养物中生长1小时并以OD600=1的细胞浓度提供,其中图像是在25℃下5分钟的附着时间之后记录的。
在图33a至33g中,玻璃表面已经在第一步中在25℃下在5分钟内经0.1毫克/毫升的聚-D-赖氨酸溶液的溶液功能化。此后,分别将以下分散体添加至功能化表面,所述分散体包含白色念珠菌SC5314和:(a)按重量/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04%琼脂糖、(b)按重量/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04%琼脂、(c)按体积/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25%藻酸盐、(d)按重量/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25%
Figure BDA0003705443470000461
(e)0.4cst聚二甲基硅氧烷以及(f)按重量/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125%聚乙二醇。图33g示出了在没有第一化合物的情况下白色念珠菌SC5314悬液的附着。可见,仅存在功能化表面,即在不存在第一化合物的情况下添加细胞悬液,导致了大聚集体的存在。第一化合物的添加显著降低了聚集体的存在。进一步地,提高了附着的细胞的数目。
在图34a至34g中,玻璃表面已经在第一步中在25℃下在5分钟内经5微克/平方厘米(μg/cm2)的层黏连蛋白溶液的溶液功能化。此后,分别将以下分散体添加至功能化表面,所述分散体包含白色念珠菌SC5314和:(a)按重量/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04%琼脂糖、(b)按重量/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04%琼脂、(c)按体积/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25%藻酸盐、(d)按重量/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25%
Figure BDA0003705443470000472
(e)0.4cst聚二甲基硅氧烷、以及(f)按重量/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125%聚乙二醇。在(g)中,示出了在不存在第一化合物的情况下白色念珠菌SC5314的悬液的附着。可见,在细胞悬液中不存在第一化合物的情况下的附着导致了整个基底中不均匀的附着,而一些区域显示出非常密集的群体,一些区域仅显示出少数聚集体。第一化合物的添加使整个基底的附着均匀化,同时降低了聚集体的存在。
在图35a至35g中,玻璃表面已经在第一步中在25℃下在5分钟内经0.1毫克/毫升的壳聚糖溶液的溶液功能化。此后,分别将以下分散体添加至功能化表面,所述分散体包含白色念珠菌SC5314和:(a)按重量/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04%琼脂糖、(b)按重量/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04%琼脂、(c)按体积/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25%藻酸盐、(d)按重量/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25%
Figure BDA0003705443470000473
(e)0.4cst聚二甲基硅氧烷、以及(f)按重量/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125%聚乙二醇。在(g)中,示出了在不存在第一化合物的情况下白色念珠菌SC5314的悬液的附着。从这些图中可以看出,仅存在壳聚糖导致很少的细胞附着并重聚成聚集体。在细胞分散体中使用第一化合物提高了附着的细胞的数目和附着的均匀性。
图36a至36f示出了已经在第一步中经按体积/所述溶液的总体积计0.5%戊二醛的溶液功能化的玻璃表面。此后,分别将以下分散体添加至功能化表面,所述分散体包含白色念珠菌SC5314和:(a)按重量/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04%琼脂糖、(b)按重量/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04%琼脂、(c)按体积/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25%藻酸盐、(d)按重量/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25%
Figure BDA0003705443470000471
(e)0.4cst聚二甲基硅氧烷、以及(f)按重量/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125%聚乙二醇。从这些图中可以看出,将第一化合物添加至细胞悬液导致细胞的均匀重新分配。
在图37a至37f中,玻璃表面已经在第一步中在25℃下在5分钟内经按体积/所述溶液的总体积计1%的(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溶液功能化。此后,分别将以下分散体添加至功能化表面,所述分散体包含白色念珠菌SC5314和:(a)按重量/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04%琼脂糖、(b)按重量/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04%琼脂、(c)按体积/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25%藻酸盐、(d)按重量/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25%
Figure BDA0003705443470000482
(e)0.4cst聚二甲基硅氧烷以及(f)按重量/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125%聚乙二醇。将这些第一化合物添加至细胞悬液使得不存在任何聚集体,而是作为替代,产生均匀的细胞分散体。
在图38a至38f中,玻璃表面已经在第一步中在25℃下在20分钟内经包含1毫克/毫升的聚(对苯乙烯磺酸钠)和1毫克/毫升的聚(烯丙胺盐酸盐共聚物的溶液功能化,如以上参考图27a至27f所描述的。此后,分别将以下分散体添加至功能化表面,所述分散体包含白色念珠菌SC5314和:(a)按重量/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04%琼脂糖、(b)按重量/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04%琼脂、(c)按体积/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25%藻酸盐、(d)按重量/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25%
Figure BDA0003705443470000481
(e)0.4cst聚二甲基硅氧烷、以及(f)按重量/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125%聚乙二醇。从这些图中明显可见的是,根据本发明的细胞分散体能够使许多细胞均匀附着。
在图39a至39f中,玻璃表面已经在第一步中在25℃下在30分钟内经1毫克/毫升的重组贻贝黏蛋白(MAPTrixTM)溶液的溶液功能化。此后,分别将以下分散体添加至功能化表面,所述分散体包含白色念珠菌SC5314和:(a)按重量/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04%琼脂糖、(b)按重量/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04%琼脂、(c)按体积/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25%藻酸盐、(d)按重量/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25%
Figure BDA0003705443470000483
(e)0.4cst聚二甲基硅氧烷、以及(f)按重量/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125%聚乙二醇。同样在这种情况下,注意到实现了均匀的附着,其中实现了相当高数目的附着,尤其是在使用琼脂糖和PDMS作为第一化合物的情况下。
在图40a至40f中,玻璃表面已经在第一步中在25℃下在20分钟内经10mM 4-氨基苯硫酚溶液功能化。此后,分别将以下分散体添加至功能化表面,所述分散体包含白色念珠菌SC5314和:(a)按重量/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04%琼脂糖、(b)按重量/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04%琼脂、(c)按体积/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25%藻酸盐、(d)按重量/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25%
Figure BDA0003705443470000491
(e)0.4cst聚二甲基硅氧烷以及(f)按重量/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125%聚乙二醇。将第一化合物添加至细胞悬液提高了附着的均匀性。尤其是
Figure BDA0003705443470000492
和藻酸盐作为第一化合物提供了几乎没有聚集体的均匀的细胞附着。
在图41a至41f中,将包含白色念珠菌SC5314和第一化合物的细胞分散体添加至未功能化的基底。第一化合物如下:(a)按重量/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04%琼脂糖、(b)按重量/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04%琼脂、(c)按体积/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25%藻酸盐、(d)按重量/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25%
Figure BDA0003705443470000493
(e)0.4cst聚二甲基硅氧烷、以及(f)按重量/第一溶液的总体积计0.125%聚乙二醇。图41g示出了在不存在任何第一化合物的情况下添加了所述细胞悬液的未处理基底的图像。添加第一化合物使得附着质量提高。尤其是添加琼脂糖或PEG使得大量细胞附着。
图42a至45f示出了用电子显微镜记录的附接至底座的呈悬臂形式的基底的图像。为此,图42a和42b示出了表面2尚未功能化的未处理悬臂1。图43示出了表面2、3已经在25℃下经包含0.1毫克/毫升的聚-D-赖氨酸溶液的溶液功能化20分钟的悬臂1。图44示出了根据图43的悬臂1,其中功能化表面3已经另外地经按重量/所述溶液的总体积计0.04%琼脂糖的溶液处理,在25℃下在5分钟内进行孵育。图45a至45f示出了根据图43的悬臂的图像,其中功能化表面已经另外地经包含浸没在琼脂糖溶液中的大肠杆菌ATCC 25922的分散体处理。如刚刚示出的,悬臂的功能化通过以下实现:在第一步中在25℃下添加包含0.1毫克/毫升的聚-D-赖氨酸的溶液20分钟并在第二步中在25℃下在5分钟内用包含0.04%重量/体积的琼脂糖和OD600=5的大肠杆菌ATCC 25922的分散体孵育所述经功能化的悬臂。从这些图像可以看出,用于使悬臂表面功能化的聚-D-赖氨酸溶液在表面上形成涂层或层。正是所述涂层或层提供了悬臂的功能化。仅添加琼脂糖溶液(图44)以及添加包含细菌和琼脂糖的细胞分散体(图45a至45f)各自导致布置在构成悬臂功能化的层的顶部上形成另一层。换言之,细胞所附着的功能化悬臂可以被视为分层装置,其中第一层布置在第二层的顶部上。仅包含第二层的悬臂,即其表面经包含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化合物的溶液而功能化的悬臂的厚度,在此具有约720纳米至780纳米的厚度。包括所述第二层以及仅由琼脂糖溶液构成的第一层的悬臂的厚度具有约1微米至1.5微米的厚度。包括所述第二层以及由包含分散在琼脂糖溶液中的细菌的分散体构成的第一层的悬臂的厚度为约2.5微米。
关于其他物体例如DNA的附着,注意以下。DNA带负电荷,正如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一样。DNA骨架由带负电荷的磷酸基团构成。在革兰氏阳性细菌中,这种负电荷的原因是存在与肽聚糖或下面的质膜相连的磷壁酸。这些磷壁酸由于在它们的结构中存在磷酸而是带负电荷的。革兰氏阴性菌具有磷脂和脂多糖的外壳。脂多糖赋予革兰氏阴性菌细胞的表面以强负电荷。添加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化合物,即添加胶凝剂和/或可胶凝剂和/或增稠剂,将有助于DNA分布和附着在基底上。此外,注意到,多糖例如琼脂和琼脂糖如今已广泛用于处理DNA的实验室,其中琼脂和琼脂糖用于产生水凝胶例如允许DNA提取和验证。
附图标记列表
1、1’ 基底
2、2’ 表面
3、3’、3a’、3b’、3c’ 功能化表面
4a、4b、4c 表面结构
5 底座
T 横向方向
L 纵向方向

Claims (46)

1.用于将物体附着在基底(1、1’)上的成套试剂盒,所述物体优选生物物体和/或非生物物体,所述成套试剂盒包括:
(i)包含至少一种第一化合物的至少第一溶液,其中所述第一化合物为胶凝剂、可胶凝剂和增稠剂中的至少一者;以及
(ii)包括表面(2、2’)的至少第一基底(1、1’);
其中在将至少一种物体添加至所述第一溶液时,所述第一溶液适用于形成至少一种物体在所述第一溶液中的至少第一分散体,以及
其中在将所述第一分散体添加至所述基底(1、1’)的表面(2、2’)时,所述第一分散体适用于将所述物体附着在所述基底(1、1’)的所述表面(2、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套试剂盒,其还包括用于所述物体的附着的说明,其中所述说明包括通过将所述至少一种物体分散在所述第一溶液中来制备所述第一分散体的步骤,以及
其中所述说明优选还包括将所述第一分散体添加至所述基底的任选功能化表面,以将所述物体附着在所述基底的所述任选功能化表面上的步骤。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套试剂盒,其中所述第一溶液包含生理pH值,所述pH值优选为约6至8,特别优选为约7。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套试剂盒,其中i)所述基底(1、1’)的表面(2、2’)的至少第一部分(3、3’)优选是经物理和/或化学功能化的,和/或ii)所述成套试剂盒还包括适用于使所述基底(1、1’)的表面(2、2’)的至少第一部分(3、3’)化学功能化的至少一种第二化合物;以及
其中在将所述第一分散体添加至所述基底(1、1’)的功能化表面(3、3’)时,所述第一分散体和所述基底(1、1’)的功能化表面(3、3’)适用于将所述物体附着在所述基底(1、1’)的功能化表面(3、3’)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成套试剂盒,其中所述基底(1、1’)的表面(3、3’)是经化学功能化的,并且其中所述至少一种第二化合物在至少一种第二溶液中提供,和/或
其中所述基底(1)的表面(3)是经物理功能化的,并且其中在所述基底(1)的表面(3)中产生至少一种表面结构(4a、4b、4c)和/或在所述基底的表面上产生至少一个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成套试剂盒,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层包含至少一种金属化合物和/或至少一种氧化物化合物和/或至少一种硅化合物和/或至少一种氮化物化合物和/或至少一种硫化物化合物,
其中所述金属化合物优选包含贵金属或由贵金属组成,所述贵金属例如金、铂和钯及其组合,以及
其中所述氧化物化合物优选选自氧化钛、氧化铁、氧化镍、氧化铝、二氧化硅、氧化铜、氧化亚铜及其组合,以及
其中所述氮化物化合物优选对应于氮化硅,以及
其中所述硫化物化合物优选选自硫化钼、硫化铁、硫化镍、硫化铁镍、硫化锰、硫化铜、硫化钛、硫化铀、硫化钴、硫化铝、硫化铬、硫化钇及其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成套试剂盒,其中所述第二化合物为聚合物或其共聚物、可聚合剂、交联剂和包含至少一个官能团的化合物中的至少一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成套试剂盒,其中所述聚合物或其共聚物和/或者所述可聚合剂为以下中的至少一者:多糖化合物、聚氨基糖化合物、聚氨基酸化合物、聚多巴胺化合物、糖蛋白化合物、核酸化合物、环氧树脂化合物、聚硅烷化合物、聚硅氧烷化合物、聚磷酸盐/酯化合物、氮化硼聚合物化合物、氟聚合物化合物、聚烯丙胺化合物、聚硫化物化合物和多酚化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成套试剂盒,其中所述聚氨基糖化合物为壳聚糖,和/或
其中所述聚氨基酸化合物为聚赖氨酸,优选聚-D-赖氨酸,和/或
其中所述糖蛋白化合物为层黏连蛋白,和/或
其中所述核酸化合物为脱氧核糖核酸,和/或
其中所述环氧树脂化合物为双酚聚合物化合物和聚乙炔化合物中的至少一者,和/或
其中所述多酚化合物为多酚蛋白质,优选由贻贝(Mytilus sp.)分泌的多酚蛋白质,和/或
其中所述聚烯丙胺化合物包括一级聚合物和/或二级聚合物和/或三级聚合物,并且优选对应于聚烯丙胺和聚苯乙烯的共聚物。
10.根据权利要求7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套试剂盒,其中所述交联剂为同双官能交联剂、异双官能交联剂和光反应性交联剂中的至少一者,优选含醛交联剂,特别优选戊二醛。
11.根据权利要求7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套试剂盒,其中所述官能团为有机基团、无机基团和有机金属基团中的至少一者,优选有机硅化合物或有机硫化合物,特别优选(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或4-氨基苯硫酚。
12.根据权利要求5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套试剂盒,其中所述第二溶液包含质子溶剂、非质子溶剂、非极性溶剂、极性溶剂、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液化气体和熔体中的至少一者,所述第二溶液优选为水溶液,特别优选为还包含以下中的至少一者的水溶液:极性水溶性溶剂例如醇、溶解盐例如氯化钠、以及酸例如乙酸或盐酸。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套试剂盒,其中所述第一化合物为聚合物和可聚合剂中的至少一者,优选多糖、基于酰胺的聚合物、基于硅的聚合物和离聚物中的至少一者。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成套试剂盒,其中所述多糖选自琼脂糖、琼脂、藻酸盐、右旋糖,和/或
其中所述基于酰胺的聚合物对应于聚丙烯酰胺,和/或
其中所述基于硅的聚合物对应于聚合有机硅化合物,优选聚二甲基硅氧烷,和/或
其中所述离聚物对应于无机聚合物,优选氟化聚合物。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套试剂盒,其中所述第一溶液为水溶液,优选为还包含生长培养基和/或优选溶解的盐例如氯化钠的水溶液。
1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套试剂盒,其中所述第一溶液的所述第一化合物的浓度为相对于所述第一溶液的总体积的0.0001重量%至10重量%,优选为相对于所述第一溶液的总体积的0.001重量%至5重量%,特别优选为相对于所述第一溶液的总体积的0.02重量%至1重量%,和/或
其中所述第一溶液的所述第一化合物的浓度为相对于所述第一溶液的总体积的0.0001体积%至10体积%,优选为相对于所述第一溶液的总体积的0.001体积%至5体积%,特别优选为相对于所述第一溶液的总体积的0.02体积%至1体积%,和/或
其中所述第一溶液的所述第一化合物在-20℃至120℃、优选0℃至100℃、特别优选10℃至40℃的温度下被添加至所述第一溶液。
1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5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套试剂盒,其中所述第二溶液的所述第二化合物的浓度为相对于所述第二溶液的总体积的0.0001重量%至50重量%,优选为相对于所述第二溶液的总体积的0.001重量%至5重量%,特别优选为相对于所述第二溶液的总体积的0.01重量%至2重量%,和/或
其中所述第二溶液的所述第二化合物的浓度为相对于所述第二溶液的总体积的0.0001体积%至50体积%,优选为相对于所述第二溶液的总体积的0.001体积%至5体积%,特别优选为相对于所述第二溶液的总体积的0.01体积%至2体积%,和/或
其中所述第二溶液的所述第二化合物在-100℃至500℃、优选0℃至100℃、特别优选10℃至40℃的温度下被添加至所述第二溶液。
1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套试剂盒,其中所述基底(1’)的表面(2’)的至少第二部分(3a’、3b’、3c’)是经功能化的,以及
其中所述成套试剂盒包含至少另外的第一溶液,所述另外的第一溶液包含不同于所述第一溶液的所述第一化合物的至少一种另外的第一化合物,和/或
其中所述基底(1’)的表面(2’)的所述第二部分(3a’、3b’、3c’)的功能化不同于所述基底(1’)的表面(2’)的第一部分(3’)的功能化。
1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套试剂盒,其中所述基底(1)为柔性支持物,优选悬臂、纤维例如中空纤维或玻璃纤维、膜、线、海绵、柔性电极、集成电路和音叉,或者
其中所述基底(1’)为刚性支持物,例如盖玻片、瓷砖、刚性电极、皿;和/或
其中所述基底(1、1’)包括有机硅化合物例如二氧化硅或元素有机硅、塑料、陶瓷、陶瓷-金属共混物、金属、金属氧化物或硫化物、以及碳例如石墨或金刚石;和/或
其中在使所述基底(1、1’)的表面(2、2’)功能化之前,所述基底(1、1’)的表面(2、2’)的至少一部分涂覆有涂层,所述涂层优选包含以下中的至少一者或者由以下中的至少一者组成:贵金属例如金、金属氧化物例如二氧化钛、过渡金属例如钯、以及非金属化合物例如氮化物化合物。
20.产生用于将物体附着在基底(1、1’)上的成套试剂盒的方法,所述物体优选生物物体和/或非生物物体,所述成套试剂盒优选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套试剂盒,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提供包含至少一种第一化合物的至少第一溶液,其中所述第一化合物为胶凝剂、可胶凝剂和增稠剂中的至少一者;以及
(ii)提供包括表面(2、2’)的至少第一基底(1、1’);
其中在将至少一种物体添加至所述第一溶液时,所述第一溶液适用于形成至少一种物体在所述第一溶液中的至少第一分散体,以及
其中在将所述第一分散体添加至所述基底(1、1’)的表面(2、2’)时,所述第一分散体适用于将所述物体附着在所述基底(1、1’)的表面(2、2’)上。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i)所述基底(1、1’)的表面(2、2’)的至少第一部分(3、3’)优选是经物理和/或化学功能化的,和/或ii)所述方法还包括提供适用于使所述基底(1、1’)的表面(2、2’)的至少第一部分(3、3’)化学功能化的至少一种第二化合物的步骤;以及
其中在将所述第一分散体添加至所述基底(1、1’)的功能化表面(3、3’)时,所述第一分散体和所述基底(1、1’)的功能化表面(3、3’)适用于将所述物体附着在所述基底(1、1’)的功能化表面(3、3’)上。
22.基底(1、1’)用于附着分散在至少第一溶液中的至少一种物体的用途,所述物体优选生物物体和/或非生物物体,
其中所述第一溶液包含至少一种第一化合物,其中所述第一化合物为胶凝剂、可胶凝剂和增稠剂中的至少一者,以及
其中所述基底(1、1’)的表面(2、2’)的至少第一部分(3、3’)优选是经功能化的。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第一化合物和/或所述第一溶液对应于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第一化合物和/或第一溶液。
24.根据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基底(1、1’)的表面(3、3’)是经化学功能化的,并且其中优选在至少一种第二溶液中提供的至少一种第二化合物与所述基底(1、1’)的表面(3、3’)相互作用,和/或
其中所述基底(1)的表面(3)是经物理功能化的,并且其中在所述基底(1)的表面(3)中产生至少一种表面结构(4a、4b、4c)和/或在所述基底的所述表面上产生至少一个层。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层包含至少一种金属化合物和/或至少一种氧化物化合物和/或至少一种硅化合物和/或至少一种氮化物化合物和/或至少一种硫化物化合物,
其中所述金属化合物优选包含贵金属或由贵金属组成,所述贵金属例如金、铂和钯及其组合,以及
其中所述氧化物化合物优选选自氧化钛、氧化铁、氧化镍、氧化铝、二氧化硅、氧化铜、氧化亚铜及其组合,以及
其中所述氮化物化合物优选对应于氮化硅,以及
其中所述硫化物化合物优选选自硫化钼、硫化铁、硫化镍、硫化铁镍、硫化锰、硫化铜、硫化钛、硫化铀、硫化钴、硫化铝、硫化铬、硫化钇及其组合。
26.根据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第二化合物和/或所述第二溶液对应于根据权利要求4至11或16中任一项所述的第二化合物和/或第二溶液。
27.根据权利要求22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基底(1)为柔性支持物,优选悬臂、纤维例如中空纤维或玻璃纤维、膜、纳米线、纳米海绵、柔性电极、集成电路和音叉,或者
其中所述基底(1’)为刚性支持物,例如盖玻片、瓷砖、刚性电极、皿;和/或
其中所述基底(1、1’)包括有机硅化合物例如二氧化硅或元素有机硅、塑料、陶瓷、陶瓷-金属共混物、金属、金属氧化物或硫化物、以及碳例如石墨或金刚石;和/或
其中在使所述基底(1、1’)的表面(2、2’)功能化之前,所述基底(1、1’)的表面(2、2’)的至少一部分涂覆有涂层,所述涂层优选包含以下中的至少一者或者由以下中的至少一者组成:贵金属例如金、金属氧化物例如二氧化钛、过渡金属例如钯、以及非金属化合物例如氮化物化合物。
28.第一溶液用于将分散在所述第一溶液中的至少一种物体附着在基底(1、1’)的表面(2、2’)上的用途,所述物体优选生物物体和/或非生物物体,其中所述第一溶液包含至少一种第一化合物,其中所述第一化合物为胶凝剂、可胶凝剂和增稠剂中的至少一者,以及
其中所述基底(1、1’)的表面(2、2’)的至少第一部分(3、3’)优选是经功能化的。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第一化合物和/或所述第一溶液对应于根据权利要求13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第一化合物和/或第一溶液。
30.根据权利要求28或29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基底(1、1’)的表面(3、3’)是经化学功能化的,并且其中优选在至少一种第二溶液中提供的至少一种第二化合物与所述基底(1、1’)的表面(3、3’)相互作用,和/或
其中所述基底(1)的表面(3)是经物理功能化的,并且其中在所述基底(1)的表面(3)中产生至少一种表面结构(4a、4b、4c)和/或在所述基底的所述表面上产生至少一个层。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层包含至少一种金属化合物和/或至少一种氧化物化合物和/或至少一种硅化合物和/或至少一种氮化物化合物和/或至少一种硫化物化合物,
其中所述金属化合物优选包含贵金属或由贵金属组成,所述贵金属例如金、铂和钯及其组合,以及
其中所述氧化物化合物优选选自氧化钛、氧化铁、氧化镍、氧化铝、二氧化硅、氧化铜、氧化亚铜及其组合,以及
其中所述氮化物化合物优选对应于氮化硅,以及
其中所述硫化物化合物优选选自硫化钼、硫化铁、硫化镍、硫化铁镍、硫化锰、硫化铜、硫化钛、硫化铀、硫化钴、硫化铝、硫化铬、硫化钇及其组合。
32.根据权利要求30或31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第二化合物和/或所述第二溶液对应于根据权利要求4至12或17中任一项所述的第二化合物和/或第二溶液。
33.根据权利要求28至32中任一项所述的用途,其中所述基底(1)为柔性支持物,优选悬臂、纤维例如中空纤维或玻璃纤维、膜、纳米线、纳米海绵、柔性电极、集成电路和音叉,或者
其中所述基底(1’)为刚性支持物,例如盖玻片、瓷砖、刚性电极、皿;和/或
其中所述基底(1、1’)包括有机硅化合物例如二氧化硅或元素有机硅、塑料、陶瓷、陶瓷-金属共混物、金属、金属氧化物或硫化物、以及碳例如石墨或金刚石;和/或
其中在使所述基底(1、1’)的表面(2、2’)功能化之前,所述基底(1、1’)的表面(2、2’)的至少一部分涂覆有涂层,所述涂层优选包含以下中的至少一者或者由以下中的至少一者组成:贵金属例如金、金属氧化物例如二氧化钛、过渡金属例如钯、以及非金属化合物例如氮化物化合物。
34.将物体附着在基底(1、1’)的表面(2、2’)上的方法,所述物体优选生物物体和/或非生物物体,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制备至少一种物体在第一溶液中的至少第一分散体,其中所述第一溶液包含至少一种第一化合物,其中所述第一化合物为胶凝剂、可胶凝剂和增稠剂中的至少一者;以及
(ii)将所述第一分散体添加至所述基底(1、1’)的表面(2、2’),由此将所述物体附着在所述基底(1、1’)的表面(2、2’)上。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方法,其还包括以下步骤:使所述基底(1、1’)的表面(2、2’)的至少第一部分(3、3’)功能化,并且其中将所述第一分散体附着于所述基底(1、1’)的功能化表面(3、3’),由此将所述物体附着在所述基底(1、1’)的功能化表面(3、3’)上。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底(1、1’)的表面(3、3’)的功能化对应于通过向所述基底(1、1’)的表面(2、2’)施加至少一种第二化合物而实现的化学功能化,其中所述第二化合物优选在至少一种第二溶液中提供并且与所述基底(1、1’)的表面(3、3’)相互作用,和/或
其中所述基底(1)的表面(3)的功能化对应于通过在所述基底(1)的表面(3)中产生至少一种表面结构(4a、4b、4c)和/或通过在所述基底的所述表面上产生至少一个层而实现的物理功能化。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层包含至少一种金属化合物和/或至少一种氧化物化合物和/或至少一种硅化合物和/或至少一种氮化物化合物和/或至少一种硫化物化合物,
其中所述金属化合物优选包含贵金属或由贵金属组成,所述贵金属例如金、铂和钯及其组合,以及
其中所述氧化物化合物优选选自氧化钛、氧化铁、氧化镍、氧化铝、二氧化硅、氧化铜、氧化亚铜及其组合,以及
其中所述氮化物化合物优选对应于氮化硅,以及
其中所述硫化物化合物优选选自硫化钼、硫化铁、硫化镍、硫化铁镍、硫化锰、硫化铜、硫化钛、硫化铀、硫化钴、硫化铝、硫化铬、硫化钇及其组合。
38.根据权利要求36或3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化合物和/或所述第二溶液对应于根据权利要求4至12或17中任一项所述的第二化合物和/或第二溶液。
39.根据权利要求34至3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化合物和/或所述第一溶液对应于根据权利要求13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第一化合物和/或第一溶液。
40.根据权利要求34至3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底(1’)的表面(2’)的至少第二部分(3a’、3b’、3c’)是经功能化的,以及
其中将物体在另外的第一溶液中的另外的第一分散体添加至表面(2’)的功能化第二部分(3a’、3b’、3c’),其中所述另外的第一溶液包含不同于添加至表面(2’)的功能化第一部分(3’)的第一溶液的第一化合物的至少一种另外的第一化合物,和/或
其中所述基底(1’)的表面(2’)的所述第二部分(3a’、3b’、3c’)的功能化不同于所述基底(1’)的表面(2’)的第一部分(3’)的功能化。
41.根据权利要求34至4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生物物体为以下中的至少一者:细胞;病毒例如噬菌体;以及生物来源物质例如肽、蛋白质、多糖、囊泡、蛋白质-RNA共聚物、蛋白质-DNA共聚物、荚膜、孢子,所述生物来源物质优选是颗粒状的,和/或
其中所述非生物物体为以下中的至少一者:蛋白质;脂质;核酸例如DNA;纳米管或纳米珠,其优选由元素碳、金属氧化物例如氧化钛制成;纳米装置;糖类;烃;脂族或芳族聚合物例如酚类聚合物;等等。
42.根据权利要求34至4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基底(1)为柔性支持物,优选悬臂、纤维例如中空纤维或玻璃纤维、膜、纳米线、纳米海绵、柔性电极、集成电路和音叉,或者
其中所述基底(1’)为刚性支持物,例如盖玻片、瓷砖、刚性电极、皿;和/或
其中所述基底(1、1’)包括有机硅化合物例如二氧化硅或元素有机硅、塑料、陶瓷、陶瓷-金属共混物、金属、金属氧化物或硫化物、以及碳例如石墨或金刚石;和/或
其中在步骤(ii)中使所述基底(1、1’)的表面(2、2’)功能化之前,使所述基底的表面(2、2’)的至少一部分涂覆有涂层,所述涂层优选包含以下中的至少一者或者由以下中的至少一者组成:贵金属例如金、金属氧化物例如二氧化钛、过渡金属例如钯、以及非金属化合物例如氮化物化合物。
43.根据权利要求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成套试剂盒在根据权利要求34至42中任一项所述的将物体附着在基底表面上的方法中的用途。
44.基底,其包含附着在所述基底上的至少一种物体,所述至少一种物体优选为生物物体和/或非生物物体,并且其中所述基底包括:
至少一个表面,和
至少一个第一层,
其中所述第一层布置在所述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上,并且由根据权利要求34至4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中获得的至少第一分散体形成。
4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基底,其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层,其中所述第二层设置在所述基底的所述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一层之间,并且其中所述第二层由根据权利要求35至4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中获得的对所述表面的功能化形成。
46.根据权利要求44或45所述的基底,其中所述第一层的厚度为约100纳米或更大,优选为约1000纳米或更大,和/或
其中所述第二层的厚度为约10纳米或更大,优选为约100纳米或更大。
CN202080089093.3A 2019-12-23 2020-12-23 生物物体和非生物物体例如细菌细胞向表面例如悬臂的附着 Pending CN11482962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PCT/EP2019/086974 2019-12-23
EP2019086974 2019-12-23
PCT/EP2020/087821 WO2021130339A1 (en) 2019-12-23 2020-12-23 Attachment of biological and non-biological objects, e.g. bacterial cells, to surfaces, e.g cantilever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29620A true CN114829620A (zh) 2022-07-29

Family

ID=691564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89093.3A Pending CN114829620A (zh) 2019-12-23 2020-12-23 生物物体和非生物物体例如细菌细胞向表面例如悬臂的附着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34402A1 (zh)
EP (1) EP4081649A1 (zh)
JP (1) JP2023507294A (zh)
CN (1) CN114829620A (zh)
WO (1) WO202113033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74728A1 (en) 2022-03-15 2023-09-21 Resistell Ag Method of analysing the motional activity of particl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020531A2 (en) * 1999-01-13 2000-07-19 Rohm And Haas Company Use of spore adhesion assays in fungicide screening
DE10209245B4 (de) * 2002-03-04 2005-12-22 Concentris Gmbh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r Detektion von Mikroorganismen
WO2008106469A1 (en) * 2007-02-26 2008-09-04 University Of Florida Research Foundation, Inc. Living cell force sensors and methods of using same
CN101802213B (zh) * 2007-08-01 2013-12-25 日立化成工业株式会社 大体积颗粒样品中的病原体检测
EP2766722B1 (en) 2011-10-14 2018-12-26 Ecole Polytechnique Fédérale de Lausanne (EPFL) Nanoscale motion detector
US10222372B2 (en) * 2015-08-03 2019-03-05 Arizona Board Of Regents On Behalf Of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Antibiotic susceptibility testing via plasmonic imaging and tracking
US20190144936A1 (en) * 2016-01-15 2019-05-16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emi-permeable arrays for analyzing biological systems and methods of using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081649A1 (en) 2022-11-02
JP2023507294A (ja) 2023-02-22
WO2021130339A1 (en) 2021-07-01
US20230034402A1 (en) 2023-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ang et al. Bioinspired single bacterial cell force spectroscopy
Meyer et al. Immobilisation of living bacteria for AFM imaging under physiological conditions
EP1285024B1 (en) Assembly of free-standing films using a layer-by-layer process
Lakshmanan et al. Short self-assembling peptides as building blocks for modern nanodevices
Yang et al. Cytocompatible encapsulation of individual Chlorella cells within titanium dioxide shells by a designed catalytic peptide
Rauner et al. A Coating that Combines Lotus‐Effect and Contact‐Active Antimicrobial Properties on Silicone
CN103435829A (zh) 一种基于邻苯二酚衍生物的纳米功能化表面修饰方法
Hibbs et al. Designing a biocidal reverse osmosis membrane coating: Synthesis and biofouling properties
CN110559877B (zh) 一种亲水、抗菌双重改性超滤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Deng et al. Fabrication and synergistic antibacterial and antifouling effect of an organic/inorganic hybrid coating embedded with nanocomposite Ag@ TA-SiO2 particles
CN114829620A (zh) 生物物体和非生物物体例如细菌细胞向表面例如悬臂的附着
Greca et al. Guiding bacterial activity for biofabrication of complex materials via controlled wetting of superhydrophobic surfaces
Lau et al. Facile and mild strategy toward biopolymer-coated boron nitride nanotubes via a glycine-assisted interfacial process
KR101669462B1 (ko) 박테리아 셀룰로오스-실리카 복합체,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Schuster et al. Nanotechnology with S-layer proteins
Calvo et al. Synthesis and processing of nanomaterials mediated by living organisms
CN112920452A (zh) 增材制造的多孔聚醚醚酮支架及生物活性改善方法和应用
Zhang et al. Quantitative collection and enzymatic activity of glucose oxidase nanotubes fabricated by templated layer-by-layer assembly
EP2524032A2 (en) Materials and methods for producing cell-surface directed and associated non-naturally occurring bioinorganic membranes and uses thereof
Günther et al. Immobilization of microorganisms for AFM studies in liquids
Ozkan et al. Electrokinetic and antibacterial properties of needle like‐TiO2/polyrhodanine core/shell hybrid nanostructures
CN114469893A (zh) 一种季铵盐化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JP2018145216A (ja) セルロースオリゴマーから成る三次元構造体の酵素合成
Sun et al. Large-scale, proteinaceous nanotube arrays with programmable hydrophobicity, oleophilicity, and gas permeability
Rosu et al. Nature-inspired and “water-skating” paper and polyester substrates enabled by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of poly (γ-stearyl-α, l-glutamate) homopolypeptid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