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28691A - 用于恶劣天气和/或日光防护装置的框架 - Google Patents

用于恶劣天气和/或日光防护装置的框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28691A
CN114828691A CN201980101018.1A CN201980101018A CN114828691A CN 114828691 A CN114828691 A CN 114828691A CN 201980101018 A CN201980101018 A CN 201980101018A CN 114828691 A CN114828691 A CN 1148286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rib
section
mast
rib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10101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28691B (zh
Inventor
黑克托·奎里
金-卢克·休利埃兹
艾蒂恩内·克罗齐厄
罗宾·齐默曼
古伊劳姆·黑塞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ric Chevelad
Original Assignee
Eric Chevela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ric Chevelad filed Critical Eric Chevelad
Publication of CN1148286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286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286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286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B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LADIES' OR LIKE FANS
    • A45B19/00Special folding or telescoping of umbrellas
    • A45B19/10Special folding or telescoping of umbrellas with collapsible rib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B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LADIES' OR LIKE FANS
    • A45B25/00Details of umbrellas
    • A45B25/02Umbrella fram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B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LADIES' OR LIKE FANS
    • A45B25/00Details of umbrellas
    • A45B25/10Umbrella crow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B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LADIES' OR LIKE FANS
    • A45B25/00Details of umbrellas
    • A45B25/16Automatic openers, e.g. frames with spring mechanis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B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LADIES' OR LIKE FANS
    • A45B25/00Details of umbrellas
    • A45B25/24Protective coverings for umbrellas when clos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B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LADIES' OR LIKE FANS
    • A45B19/00Special folding or telescoping of umbrellas
    • A45B19/04Special folding or telescoping of umbrellas with telescopic stick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B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LADIES' OR LIKE FANS
    • A45B19/00Special folding or telescoping of umbrellas
    • A45B2019/004Special folding or telescoping of umbrellas with rigid rib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B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LADIES' OR LIKE FANS
    • A45B2200/00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A45B
    • A45B2200/10Umbrellas; Sunshades
    • A45B2200/1081Umbrella handles

Landscapes

  • Tents Or Canopies (AREA)
  • 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And Fans (AREA)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可展开的框架(12),具体地说,用于天气和/或日光防护装置,其包括:‑具有纵向轴线(L)的桅杆(18),滑件(32)安装在所述桅杆上以在所述框架(12)闭合的第一位置与所述框架(12)打开的第二位置之间滑动;‑至少一根伞骨(B1,B2,B3,B4),其通过拉伸器连接到滑件,伞骨(B1,B2,B3,B4)包括连接到由所述桅杆(18)的一个末端承载的槽口(34)的末端,其特征在于:‑伞骨(B1,B2,B3,B4)包括由第一部分(40)和第二部分(42)形成的第一区段S1,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能够围绕所述第一区段S1的延伸轴线相对于彼此移动,‑伞骨(B1)的第一区段(S1)的第一部分通过围绕轴线的枢转连接而连接到所述槽口(34),所述轴线垂直于与所述桅杆的纵向轴线(L)斜向倾斜的平面,使得在所述框架(12)的第一闭合位置中,伞骨(B1)的第一区段(S1)沿着所述桅杆(18)延伸,且在所述框架(12)的第二打开位置中,伞骨(S1)的第一区段(S1)远离所述桅杆(18)移动。

Description

用于恶劣天气和/或日光防护装置的框架
技术领域
本领域涉及恶劣天气和/或日光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用于防范恶劣天气和/或日光照射的装置,例如雨伞、阳伞或遮阳伞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包括可以是可伸缩的或可以不是可伸缩的桅杆,在所述桅杆上安装有滑件,使得其可在装置闭合的第一位置与装置打开的位置之间滑动。框架包括连接到槽口的伞骨,或附接到桅杆的一个末端且借助于拉伸器或子伞骨附接到滑件的支撑件。
在一个实施例中,已提议将伞骨的末端附接到与槽口成一体的周向线。与连接到伞骨的那些末端相对的拉伸器的末端通过与滑件成一体的另一周向线连接到滑件。通过滑动引起伞骨的展开的滑件来实现框架的展开。伞骨的角间距通过张紧固定到伞骨的防护织物且通过伞骨和拉伸器的线的连接而获得,拉伸器允许伞骨相对于其它伞骨成角度。如果此类型的系统在闭合位置中可为极紧凑的,那么事实证明,因为一方面拉伸器到滑件的非极刚性连接,且另一方面伞骨到槽口的非极刚性连接,实际上使用起来非常易损。
应注意,天气防护装置的主要功能是防雨,而且可用于防晒。此外,主要功能为防晒的日光防护装置偶尔还可用于防雨。
此外,如上文所描述且用于进行防护免受天气影响的防护装置,例如在雨中使用之后立即将其再次闭合时,必然会变湿。因此,当用户到达给定位置(餐馆、工作地点…)时,已知将装置放置在例如圆柱形的收纳容器中,从而允许水向下流动以使得装置织物变干。另一方法在于将装置在干燥位置(车库、有屋顶的阳台…)展开以对织物进行干燥。应理解,任一方法均需要将装置存储相当长的时间段,且由于织物上存在水滴,用户无法在例如包中携带处于闭合状态的装置,这是因为周围物品会被弄湿。
本发明旨在以简单且可靠的方式解决上文所提到的全部或部分问题和缺点。
发明内容
因此,本文件涉及可展开的框架,具体地说,用于天气和/或日光防护装置,其包括:
-具有纵向轴线的桅杆,其上安装有滑件,所述滑件在框架闭合的第一位置与框架打开的第二位置之间滑动;
-至少一根伞骨,其通过拉伸器连接到滑件,伞骨包括连接到由桅杆的一个末端承载的槽口的末端,
其特征在于:
-伞骨包括由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形成的第一区段,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可围绕所述第一区段的延伸轴线相对于彼此移动,
-伞骨的第一区段的第一部分通过围绕轴线的枢转连接而连接到槽口,所述轴线垂直于与桅杆的纵向轴线斜向倾斜的平面,使得在框架的第一闭合位置中,伞骨的第一区段沿着桅杆延伸,且在框架的第二打开位置中,伞骨的第一区段远离桅杆移动。
根据所提议的配置,当展开框架时,通过到槽口的枢转连接铰接的第一区段可因此通过围绕倾斜轴线枢转而远离桅杆移动,而所述区段的第二部分可在围绕第一区段的延伸轴线执行旋转移动的同时远离桅杆移动。因此,防护布的附接可固定到第一区段的第二部分,且所述布并不经历围绕区段的轴线的旋转移动。此外,与先前技术相比,第一区段到槽口的机械连接允许确保伞骨到槽口的连接的刚度提高,同时在框架处于其第二打开位置时确保伞骨与桅杆的距离。
根据另一特性,拉伸器的第一末端可通过球窝式连接而连接到滑件。其还可经由与滑件成一体的周向线连接到桅杆。
球窝式连接可包括由拉伸器的第一末端承载且容纳于滑件的互补形状的空腔中的球形部分。反过来也将是可能的,即由拉伸器的第一末端承载的空腔和由滑件承载的球形部分。
拉伸器的第二末端可枢转地连接到伞骨的第一区段的第二部分。结合拉伸器的第一末端的球窝式连接,由于不存在周向间隙,即伞骨的第一末端与滑件围绕桅杆的轴线的周向间隙,此配置进一步提高伞骨/拉伸器组件的刚度。
并且,弹性构件可配置成在框架处于其第一位置时施加趋向于展开所述框架的力。具体地说,当框架处于其第一闭合位置时,其可包括插入于第一区段与桅杆之间的弹性部件。
当框架处于其第一位置时,弹性部件可包括由拉伸器承载且弹性地受限于拉伸器与桅杆之间的舌片。以此方式,舌片施加趋向于展开框架的力,从而允许通过执行框架的自动预展开而促进所述框架的初始展开移动。
在如本文所描述的用于可展开的框架的伞骨的一个实施例中,但是伞骨还可在不具有前述细节的其它可展开的框架中使用,每一伞骨可包括布置在从第一区段S1到第n末端区段Sn的彼此的末端处的n个区段S,且其中:
-对于任一k∈[2,n-1]
ο第k区段Sk通过枢转轴线
Figure GDA0003718818910000031
连接到区段Sk-1,且通过枢转轴线
Figure GDA0003718818910000032
连接到区段Sk+1
ο杆Tk与区段Sk相关联,且分别通过枢转轴线
Figure GDA0003718818910000033
连接到区段Sk-1,且通过枢转轴线
Figure GDA0003718818910000034
连接到区段Sk+1
使得每一区段Sk连同杆Tk一起形成可变形平行四边形。
每一第k杆Tk可包括用于在框架处于其第一位置时收纳枢转轴线
Figure GDA0003718818910000041
和枢转轴线
Figure GDA0003718818910000042
的凸起
Figure GDA0003718818910000043
每一第k区段Sk包括用于在框架处于其第一位置时收纳枢转轴线
Figure GDA0003718818910000044
的凸起
Figure GDA0003718818910000045
当框架处于其第一位置时,即当伞骨的各区段彼此折叠时,这些凸起使得伞骨的紧凑性提高成为可能。
枢转轴线
Figure GDA0003718818910000046
Figure GDA0003718818910000047
可相对于彼此定位,使得当框架处于其第一位置中时,枢转轴线大体上对准,枢转轴线
Figure GDA0003718818910000048
定位在枢转轴线
Figure GDA0003718818910000049
与枢转轴线
Figure GDA00037188189100000410
之间。
框架可包括第一杆T1,所述第一杆枢转地连接到拉伸器,且通过枢转轴线
Figure GDA00037188189100000411
枢转地连接到第二区段S2
所述第一杆T1可包括用于收纳枢转轴线
Figure GDA00037188189100000412
和枢转轴线
Figure GDA00037188189100000413
的凸起R1
因此,本文件还涉及如此的伞骨,伞骨可包括第一单件式区段,即,不包括可相对于彼此旋转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在更特定的配置中,框架可包括如上文所描述的第一伞骨和第二伞骨,第一伞骨关于含有桅杆的纵向轴线且在第一伞骨与第二伞骨之间穿过的平面而与第二伞骨对称。
第一伞骨的枢转连接的轴线和第二伞骨的枢转连接的轴线可包含在平行于桅杆的纵向轴线的同一平面中。
类似地,框架可包括上文所述类型的第三伞骨和第四伞骨,第三伞骨关于含有桅杆的纵向轴线且在第三伞骨与第四伞骨之间穿过的平面而与第四伞骨对称。
第三伞骨的枢转连接的轴线和第四伞骨的枢转连接的轴线可包含在平行于桅杆的纵向轴线的同一平面中。
第一伞骨可相对于含有桅杆的纵向轴线且在第一伞骨与第三伞骨之间穿过的平面而与第三伞骨对称。
第二伞骨可相对于含有桅杆的纵向轴线且在第二伞骨与第四伞骨之间穿过的平面而与第四伞骨对称。
桅杆可具有大体上椭圆形横截面,其中两个相对表面通过两个圆形表面彼此连接。
更具体地说,桅杆可具有大体上彼此平行且平行于纵向轴线的两个平坦表面,所述两个平坦表面通过接合部分彼此连接,所述接合部分可为具有平行于桅杆的轴线的母线的直式圆形半圆柱体。显然,此形状为属于本公开的含义内的一般椭圆形形状的定义内的特定形状。因此,平面表面中的一个和/或其它平面表面可替换为非平面表面,并且半圆柱体可具有非球形圆形形状。举例来说,四个前述表面中的一个可具有从桅杆的一个末端到另一末端的凹槽以促进形成伸缩桅杆的单式元件的滑动协作。
第一伞骨的枢转连接的轴线和第二伞骨的枢转连接的轴线可布置在两个圆形表面中的一个附近。在此配置中,当框架处于其第一闭合位置时,第一伞骨和第二伞骨因此并排布置。还有可能使第三伞骨的枢转连接的轴线和第四伞骨的枢转连接的轴线布置在两个圆形表面中的另一个附近。以此方式,当框架处于其第一闭合位置时,第三伞骨和第四伞骨并排布置。应理解,当框架处于其第二位置时,从上方可见,即沿着桅杆的轴线且从槽口可见,框架因此提供大体上呈矩形的一般形状,每一伞骨布置在所述矩形形状的角部中。
本文件还涉及天气条件和/或日光防护装置,其包括如上文所描述的至少一个框架,以及附接到所述框架的防护布,以在所述框架进入其第二位置时被张紧。
伞头元件可安装在桅杆的与收纳槽口的末端相对的末端处。
装置可包含适于在框架处于其第一闭合位置时安装在框架周围的外壳,所述外壳密封地接合伞头部件以形成密封壳套。
要理解的是,本公开的框架尤其可在例如下雨等天气防护装置中或在例如遮阳伞等日光防护装置中使用,所述防护装置为可转移装置或便携式装置。其还适用于将使用相同工作原理的不可转移装置。
因此,本公开还适用于包括单根伞骨或仅两根或三根伞骨的防护装置。
独立地或与先前所描述的特征中的任一个结合,本公开还涉及天气和/或日光防护装置,其包括:
-框架,其可在框架闭合的第一位置与框架打开的第二位置之间展开,所述框架支撑防护织物;
-具有纵向轴线(L)的桅杆,滑件既定安裝在所述桅杆上,所述槽口能够通过沿着所述桅杆滑动而展开框架;
-伞头元件,其由桅杆的一个末端承载;
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外壳,可展开的框架的全部或部分在可展开的框架处于其第一闭合位置时能够容纳在所述外壳中,且其中外壳和伞头元件配置成在框架处于其第一位置时以密封方式彼此协作以形成密封壳套。
此特定组件使得实现由外壳和伞头元件形成的壳套的水密性成为可能。以此方式,用户可易于转移装置且将其放置在包或适合于收纳所述装置的任何其它容器中,而不会使所述容器中的物件或物品或所述容器的壁变湿。
装置可经塑形以装配在裤子口袋或西装外套的内口袋中,且易于理解用户想要将防护装置随身携带而不必担心其放置位置,且不必考虑如何取回,所述装置以与用户的其它物品相同方式伴随着他。
如所提及的,使用防水壳套可通过上文所描述的可展开的框架实现,使得防护装置可接着极其紧凑。
根据本文件的另一特征,至少一个密封件可插入于外壳与伞头元件之间。取决于外壳的构形,至少一个密封部件可为环形密封件,其可为闭合或开放轮廓,即,是开槽的。
并且,外壳和伞头元件中的一个包含至少一个可移动部件,所述可移动部件可在用于将伞头元件密封地锁定到外壳的第一位置与用于使伞头元件与外壳脱离接合的第二解除锁定位置之间移动。
替代地,外壳可包含固定部分和所述可移动部件,所述可移动部件经铰接以用于相对于固定部分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在此配置中,可移动部件形成相对于伞头元件的可移动外壳的至少一部分。在另一配置中,可移动部件包括固定部分和可移动部分。
本文中的术语“固定”是指外壳或伞头部件的一部分,当所述固定部分进入能够被锁定或解除锁定的位置时,所述部分并不分别相对于伞头部件或外壳移动。在此位置中,可移动部分可在其两个锁定位置与解除锁定位置之间移动。
装置可包含配置成允许可移动部件在第一锁定位置与第二解除锁定位置之间移动的导引构件。
导引构件可包括由外壳的固定部分承载的至少一个杆和至少一个壳体,其中所述杆经接合以导引杆在壳体中的移动。
可移动部件可包括各自具有壳体的两个相对板条,所述至少一个杆接合于所述两个板条的壳体中。
所述至少一个凹槽可经塑形以允许可移动部件从第一位置平移到中间位置,且接着允许可移动部件的板条枢转到与可移动部件的第二位置对应的位置。
所述可移动部件可包括第一上部挂钩,所述第一上部挂钩适于在可移动部件处于其第一位置时通过弹性卡扣紧固的方式与外壳的固定部分的互补形状的第一挂钩协作,以在外壳的固定部分上沿着纵向方向阻挡所述可移动部件。
所述可移动部件可包括第二下部挂钩,所述第二下部挂钩适于在可移动部件处于其第一位置时通过弹性卡扣紧固的方式与伞头元件的互补形状的第二挂钩协作,以阻挡可移动部件在垂直于纵向方向的方向上的移动。
外壳可包括前述类型的第一可移动部件和第二可移动部件,第一可移动部件和第二可移动部件相对于彼此布置,使得所述第一可移动部件和所述第二可移动部件以彼此远离的方式从其第一位置移动到其第二位置。
附图说明
[图1]包括分别名为图1A和图1B的两个部分A和B,图1A表示用于防范恶劣天气和/或日光照射的装置,其集成可展开的框架,且图1B表示包括根据图1A的装置的组件,其中框架容纳在外壳中;
[图2]为图2的装置的框架的示意性透视图,其中外壳已被移除,伞处于第一闭合位置,且未展示伞布以有利于框架的可视化;
[图3]为图2中的装置在不同角定向下的视图;
[图4]为图2的装置在从装置的桅杆的一个末端的角定向上的视图,此图还包含说明桅杆的椭圆形形状的部分A;
[图5]为装置的示意性侧部透视图;
[图6]为从装置的另一侧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7]为处于框架的展开的中间位置的装置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8]为图7中以虚线概述的区域的较大比例示意性透视图;
[图9]为处于框架的展开的最终位置的装置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10]为图9中以虚线概述的区域的较大比例示意性透视图;
[图11]为与图9类似的具有不同角定向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12]为根据本公开的装置的伞骨的示意性透视图;
[图13]为包括名为图13A、图13B、图13C和图13D的四个部分的示意性透视图,该部分依次说明图12的伞骨的不同区段;
[图14]为根据本公开的防水壳套的示意图,此图包括名为图14A的部分A、名为图14B的部分B和名为图14C的部分C;
[图15]为根据本公开的防水壳套的示意图,其中外壳的固定部分已被移除,此图包括名为图15A的部分A、名为图54B的部分B和名为图15C的部分C;
[图16]为外壳的可移动部分与外壳的固定部分之间的协作的示意图,此图包括名为图16A的部分A、名为图16B的部分B和名为图16C的部分C;
[图17]为根据本公开的防水壳套的示意图,其更具体地说明在外壳和伞头元件处的弹性卡扣紧固构件,此图包括名为图17A的部分A、名为图17B的部分B和名为图17C的部分C。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包含名为图1A的第一部分和名为图1B的第二部分。图1A描绘恶劣天气和/或日光防护装置10,其包括可展开的框架12,可展开的框架具有附接到其的防护织物14和附接到框架12的桅杆18的一个末端的伞头部件16。图1B说明组件20,其包括装置10和在其中既定容纳框架和织物14的外壳22。伞头部件16包含自由边缘24,该自由边缘借助于环形密封件28(图3)施加到外壳22的自由边缘26(图1B)且密封地接合该自由边缘26。伞头部件16包含用于钩连到外壳22的互补部分上以将外壳22紧固到伞头部件16(图1B和2)的侧突片30。因此,当框架12和织物14容纳在外壳22中且外壳22与伞头元件16执行密封功能时,由此形成的组件20(图1B)可放置在包、外套的内口袋或一条短裤的口袋中,而存在于织物14上的残余液滴不会流出且不会弄湿与组件20接触的物件。
可以观察到,外壳22以及伞头部件16具有具有长度或高度l1、宽度l2和厚度l3的矩形平行六面体形状。长度l1大于宽度,其自身大于厚度l3。稍后将理解,通过使用伞骨B1、B2、B3、B4(图2)的特定展开/闭合运动学,且通过伞骨B1、B2、B3、B4相对于彼此的相对布置,可以实现由外壳22和伞头元件16形成的外壳的所提议形状,与现有技术的装置相比,这允许在闭合位置中提高装置10的紧凑性。
图2描绘框架12连同伞头元件16,未展示外壳22和伞布14以使处于其第一闭合位置的装置10的框架12可视化。因此,根据本公开,框架12包括桅杆18,该桅杆此处为可伸缩的,但该桅杆也可为非可伸缩的,使得本公开还涵盖非可伸缩桅杆。因此,可伸缩桅杆18包括彼此接合的五个管部分181、182、183、184、185。桅杆18具有大体上椭圆形形状的横向区段,即在垂直于桅杆18的纵向轴线L的平面中。
滑件32安装在桅杆18周围,且配置成沿着桅杆18的纵向轴线L在框架12的第一闭合位置(图2和3)与框架12的第二打开或展开位置(图9到11)之间滑动。如在图2到10中可以看出,框架12包括标注为B1、B2、B3、B4的四根伞骨。每一伞骨B1、B2、B3、B4相关联且连接到拉伸器F,该拉伸器连接到滑件。此外,每一伞骨B1、B2、B3、B4连接到与桅杆18的末端成一体的槽口34或支撑件,该末端与承载伞头元件16的末端相对。由于桅杆18是可伸缩的,因此槽口34与管部分185的相对于其它管部分径向地进一步向内定位的一个末端成一体(图2、5和8)。可以看出,槽口34包括连接到管部分38的上部底座36,该管部分也是椭圆形形状并且包围(但可以反过来)且附接到管部分185的末端。
可以看出,每一伞骨B1、B2、B3、B4包括从第一区段S1到第n区段Sn一个接一个地布置的n个区段S(图9和12)。每一伞骨B1、B2、B3、B4的第一区段S1由第一部分40和第二部分42形成,该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可围绕该第一区段S1的延伸轴线相对于彼此移动(图5、6、8和10)。稍后将参考图12和13更详细地描述每一伞骨B1、B2、B3、B4的结构。
如在图5、6、8、10和11中可以看出,每一伞骨B1、B2、B3、B4的第一区段S1的第一部分40的一个末端通过枢转连接而连接,该枢转连接在围绕轴线
Figure GDA0003718818910000101
Figure GDA0003718818910000102
的枢转连接周围,该轴线各自垂直于与桅杆18的纵向轴线L斜向倾斜的平面。第一部分的另一末端接合第二部分的末端,且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可围绕区段S1的延伸轴线相对于彼此旋转。术语“枢转轴线”或与枢转连接有关的“轴线”既指充当以非实质轴线为中心的枢转件的实质元件,也指实质轴线或杆本身。第一区段S1的第一部分40以及伞骨B1的区段S1本身可围绕枢转轴线
Figure GDA0003718818910000111
旋转地铰接在槽口上,该枢转轴线垂直于相对于桅杆18的纵向轴线L斜向倾斜的平面P1。第一区段S1的第一部分40以及伞骨B2的区段S1围绕枢转轴线
Figure GDA0003718818910000112
旋转地铰接在槽口上,该枢转轴线垂直于相对于桅杆18的纵向轴线L斜向倾斜的平面P2。第一区段S1的第一部分40以及伞骨B3的区段S1本身围绕枢转轴线
Figure GDA0003718818910000113
旋转地铰接在槽口上,该枢转轴线垂直于相对于桅杆18的纵向轴线L斜向倾斜的平面。第一区段S1的第一部分40以及伞骨B4的区段S1本身可围绕枢转轴线(图中未展示)旋转地铰接到槽口34,该枢转轴线垂直于相对于桅杆18的纵向轴线L斜向倾斜的平面。更具体地说,可以观察到,第一伞骨B1(图4)相对于含有桅杆18的纵向轴线L且在第一伞骨B1与第二伞骨B2之间穿过的平面A而与第二伞骨B2对称。并且,第一伞骨B1的枢轴连接的轴线
Figure GDA0003718818910000114
和第二伞骨B2的枢轴连接的轴线
Figure GDA0003718818910000115
包含在平行于桅杆18的纵向轴线的同一平面中。第三伞骨B3可相对于含有桅杆18的纵向轴线L且在第三伞骨B3与第四伞骨B4之间穿过的平面C而与第四伞骨B4对称。并且,第三伞骨B3的枢转连接的轴线
Figure GDA0003718818910000116
和第四伞骨B4的枢转连接的轴线
Figure GDA0003718818910000117
包含在平行于桅杆的纵向轴线L的同一平面D中。因此,平面B和平面D彼此平行。并且,第一伞骨B1相对于含有桅杆18的纵向轴线L且在第一伞骨B1与第三伞骨B3之间穿过的平面E而与第三伞骨B3对称。第二伞骨B2相对于含有桅杆18的纵向轴线L且在第二伞骨B2与第四伞骨B4之间穿过的平面F而与第四伞骨B4对称。由于以上对称性,平面A和平面C经合并,且因此为平面E和F。
图6为仅伞骨B1和B2的侧视图,且在垂直于桅杆的纵向方向L的方向上,应理解,倾斜平面P1和P2垂直于页面的平面。
在实例中,轴线
Figure GDA0003718818910000118
Figure GDA0003718818910000119
与平面A形成大致45°的角度(图6)。类似地,轴线
Figure GDA00037188189100001110
Figure GDA00037188189100001111
与平面C形成大致45°的角度(图4到6)。
桅杆18具有大体上椭圆形横截面,其包括面向彼此且通过两个圆形表面46彼此连接的图4的两个相对平面表面44部分A。第一伞骨B1的枢转连接的轴线和第二伞骨B2的枢转连接的轴线在两个圆形表面46中的一个附近。在此配置中,当框架12处于其第一闭合位置时,第一伞骨B1和第二伞骨B2因此并排布置。第三伞骨的枢转连接的轴线和第四伞骨B4的枢转连接的轴线布置在两个圆形表面中的另一个46附近。以此方式,当框架12处于其第一闭合位置时,第三伞骨B3和第四伞骨B4并排布置。应理解,当框架12处于其第二位置时,从上方可见,即沿着桅杆12的轴线L且从槽口34可见(图4),框架因此提供大体上呈矩形的一般形状48,每一伞骨布置在该矩形形状的角部中。伞骨B1、B2、B3、B4的枢转轴线相对于桅杆的此定位允许框架插入到矩形形状的外壳中,如图2中所展示。这进一步允许框架12在小尺寸的椭圆形形状的方向上更紧凑。
每一拉伸器F包括连接到滑件32的第一末端,更具体地说,通过球窝式连接而连接到该滑件,如图8、10和11中所说明;以及通过枢转连接而连接到每一伞骨B1的第一区段S1的第二部分42的第二末端。更具体地说,每一拉伸器F的第一末端承载接合在滑件32的互补形状的空腔中的球形部分50。每一拉伸器F的第二末端可枢转地插入于每一伞骨B1的第一区段S1的第二部分42的两个臂52之间。
可以看出,每一拉伸器F还包括弹性构件,在图中所说明且在图8、10和11中更清晰可见的特定情况下,该弹性构件呈弹性舌片54的形式。此弹性舌片54由拉伸器F的第一末端承载且朝向拉伸器F的第二末端延伸,以与拉伸器F形成角度。换句话说,舌片54远离拉伸器F朝向拉伸器F的第二末端移动。由此塑形,此舌片54允许对桅杆18,更具体地说,对桅杆18的管部分181施加弹力,这允许引起框架12从其第一闭合位置预展开,从而允许用户更易于接近滑件,且能够操控该滑件以将该滑件从其第一位置移动到其第二位置。
根据本文件,每一拉伸器F通过枢转连接到滑件34和到伞骨B1的区段S1的第二部分42的特定连接(第二区段42能够相对于铰接在倾斜枢转轴线上的第一区段40枢转)允许伞骨B1、B2、B3、B4以彼此远离的方式从第一位置(图4、5和6)移动到第二位置(图9、10和11)。
滑件34(图11)包括:第一上部环形部分56,其包括用于收纳球形部分50的壳体或空腔;以及下部部分58,其包括用于收纳用于将滑件34锁定在框架12的第二位置的高弹簧60的凹部。
现在参考图12,其表示根据前述构件连接到桅杆18和滑件的伞骨B1。伞骨的不同部分在图13中说明,此伞骨能够与伞骨B1、B2、B3或B4无差别。
每一伞骨包括从第一区段S1到第n末端区段Sn端对端布置的n个区段S,且:
-对于任一k∈[2,n-1]
ο第k区段Sk通过枢转轴线
Figure GDA0003718818910000131
连接到区段Sk-1,且通过枢转轴线
Figure GDA0003718818910000132
连接到区段Sk+1
ο杆Tk与区段Sk相关联,且分别通过枢转轴线
Figure GDA0003718818910000133
连接到区段Sk-1,且通过枢转轴线
Figure GDA0003718818910000134
连接到区段Sk+1
使得每一区段Sk连同杆Tk一起形成可变形平行四边形。
此处,在图式中所表示且在图13中更清晰可见的情况下,每一伞骨包括5个区段S1、S2、S3、S4、S5,且可以观察到,区段S2、S3和S4遵循上述规则。可以看出,杆T2、T3、T4也符合前述规则。
类似地,框架包括第一杆T1,该第一杆通过枢转连接
Figure GDA0003718818910000135
枢转地连接到拉伸器,且通过枢转销
Figure GDA0003718818910000136
枢转地连接到第二区段S2
为了实现每一伞骨的展开和闭合,枢转轴线
Figure GDA0003718818910000141
Figure GDA0003718818910000142
相对于彼此定位,使得该枢转轴线大体上对准,枢转轴线
Figure GDA0003718818910000143
定位在枢转轴线
Figure GDA0003718818910000144
与枢转轴线
Figure GDA0003718818910000145
之间。
在图13中,可以看出,每一第k杆Tk包括用于在框架处于其第一位置(还参考图3)时收纳枢转轴线
Figure GDA0003718818910000146
和枢转轴线
Figure GDA0003718818910000147
的凸起
Figure GDA0003718818910000148
此外,每一第k区段Sk包括用于在框架处于其第一位置时收纳枢转轴线
Figure GDA0003718818910000149
的凸起
Figure GDA00037188189100001410
并且,该第一杆T1包括用于收纳枢转轴线
Figure GDA00037188189100001411
和枢转轴线
Figure GDA00037188189100001412
的凸起R1
因此,本文件涉及包括一根或多根伞骨的可展开的框架。因此,具有四根伞骨的配置使得在桅杆的一个末端周围展开伞布且因此保护用户成为可能。此框架有利地为便携式的。其还可由步行移动的用户用作非移动结构,且可例如为可转移的并充当伞。并且,在另一实施例中,框架可包括相对于平面A或平面C(图4)彼此对称的两根伞骨。在此类实施例中,织物可包括可连接到竖直结构元件(例如,壁等竖直平面)的第一自由边缘和第二自由边缘,桅杆经竖直地定向且布置成与该竖直元件相邻或与该竖直元件间隔开。平面A或C可经竖直地定向且垂直于穿过竖直元件的竖直平面。两根伞骨的展开可因此导致两根伞骨远离竖直结构元件移动,织物因此从第一竖直元件、第一伞骨、第二伞骨成角度地拉伸到第二竖直元件。以此方式,可以想象,伞布的形状为图1的伞布的一半。此类可展开结构可在酒吧的阳台,例如用于靠墙布置的桌子处使用。
织物可由可弹性变形材料制成,使得当框架处于其第一闭合位置时织物几乎不拉伸或极少拉伸。
现在参考图14到17,其说明容纳先前所描述的框架12的防水壳套62,但该壳套可容纳本文中未描述的不同框架,使得防水壳套2的描述可或可不与框架12的特性组合。这从“发明内容”部分中所描述的公开内容中可以明显看出。
与先前所描述的部分相同的那些部分将不再描述,并且将具有相同附图标记,且并非将以下描述的内容限于图1到13的实施例。
因此,图14到17中所展示的外壳62包含与先前所描述的那些不同的伞头元件64和外壳66,不同之处在于以不同方式执行这两个部分的水密附接。然而,先前产生的尺寸描述特性(长度、宽度和厚度)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适用于此情况。此壳套62适合于收纳任何类型的框架,且具体地说,上文所描述的框架12。
外壳66包含固定部分68以及第一可移动部件70a和第二可移动部件70b,该第一可移动部件和第二可移动部件可在用于将伞头元件64与外壳66密封地锁定在一起的第一位置与用于使伞头元件64与外壳66脱离接合的第二解除锁定位置之间移动。第一可移动部件70a和第二可移动部件70b相对于含有桅杆18的纵向轴线的平面而彼此对称。外壳66的固定部分68包含在长度l1和厚度l3的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壁68a和第二壁68b,以及在宽度l2和长度l1或高度的方向上延伸的第三壁68c和第四壁68d。第一壁68a和第二壁68b彼此平行。第三壁68c和第四壁68d也是如此。这些壁68a、68b、68c、68d通过底壁68e或顶壁彼此连接。
伞头部件64包含在长度l1和厚度l3的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壁64a和第二壁64b,以及在宽度l2和长度l1或高度的方向上延伸的第三壁64c和第四壁64d。第一壁64a和第二壁64b彼此平行。第三壁64c和第四壁64d也是如此。这些壁64a、64b、64c、64d通过底壁64e或顶壁彼此连接。
例如密封件等一个或多个密封件可插入于外壳66与伞头部件64之间,但图中未展示。外壳66和伞头部件64的每一对第三壁66c、64c的壁以及外壳66和伞头部件64的第四壁66d、64d在纵向方向上对准在一起,且设置成端对端放置,如具体在图14中所见。
每一可移动部件70a包含通过壁元件74(图15和16A)彼此连接的第一板条72a和第二板条72b。此壁元件74可经塑形成大体上与第一可移动部件70a的第一壁66a对准,且与第二可移动部件70b的第二壁66b对准。参考关于可移动部件中的一个所作出的描述对于可移动部件中的另一个也是有效的。
为了导引第一移动部分70a和第二移动部分70b,在防护装置上设置导引构件。
因此,每一板条72a、72b包括具有第一弯曲部分76a(即,沿着圆弧延伸)的壳体76,该壳体在一个末端处连接到沿着纵向轴线L定向的部分76b(图15中的B和C)。此壳体76在此处更具体地说是狭槽,即,穿过板条72a、72b的壳体。应理解,非穿透壳体(即,凹槽)可提供相同的导引功能。因此,狭槽允许每一导引杆固定到外壳的第三壁和第四壁,如图中所展示。根据本文件,下部杆或第二杆78由第一板条72a的壳体76中的一个末端和第二板条72b的壳体76中的另一相对末端接合。此第二杆或下部杆78固定到外壳66的第三壁66c和第四壁66d。在图15C中,可以观察到,第一可移动部件70a的第一盖层72a的下部杆78与第三壁66a之间存在附接构件77,而(为了便于阅读)此附接构件已经相对于第二可移动部件70b的第一盖层72a的下部杆78从此图移除(但存在)。
每一可移动部件70a、70b的壁元件74可包括第一上部挂钩80,其能够在可移动部件70a、70b处于其第一位置时通过弹性卡扣紧固的方式与外壳66的固定部分68的互补形状的第一挂钩82协作,以沿着纵向方向将该可移动部件70a、70b锁定在外壳66的固定部分68上(图15A、16和17B)。可以观察到,可移动部件70a、70b的壁元件74的上部末端或第一末端借助于上部杆84或第一杆沿着纵向方向L可滑动地导引,该上部杆或第一杆的末端固定到外壳66的固定部分68的第三壁66c和第四壁66d,且该上部杆或第一杆接合于壁元件74的第一末端或上部末端的狭槽86中(图16a和17B)。
此外,每一可移动部件70a、70b包括沿着纵向方向L形成于壁元件74的第二末端处的第二下部挂钩88。此第二挂钩88适于在可移动部件处于其第一位置时与伞头元件64的互补形状的第二挂钩90弹性地卡扣紧固,以阻挡可移动部件70a、70b沿着垂直于纵向方向L的方向的移动。
在可展开的框架移动到其第一闭合位置之后,外壳66的开口呈现于框架12的槽口34处,且框架12插入到外壳66中,直到外壳66和伞头部件64的第三壁66a、64a以及外壳66和伞头部件64的第四壁66d、64d任选地经由一个或多个密封件进行接触。可移动部件70a、70b处于其第二解除锁定位置(图中未展示),这些可移动部件通过围绕第一杆枢转而移位,以进入其中第二杆78能够在壳体76的第二部分76b中纵向滑动的中间位置,第一杆84接着还被允许在可移动部件70a、70b的壁元件74的第一末端的狭槽86中滑动。

Claims (25)

1.可展开的框架(12),具体地说,用于恶劣天气和/或日光防护装置的框架,其包括:
-具有纵向轴线(L)的桅杆(18),滑件(32)安装在所述桅杆上以在所述框架(12)闭合的第一位置与所述框架(12)打开的第二位置之间滑动;
-至少一根伞骨(B1,B2,B3,B4),其通过拉伸器连接到所述滑件,伞骨(B1,B2,B3,B4)包括连接到由所述桅杆(18)的一个末端承载的槽口(34)的末端,
其特征在于:
-伞骨(B1,B2,B3,B4)包括由第一部分(40)和第二部分(42)形成的第一区段S1,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能够围绕所述第一区段S1的延伸轴线相对于彼此移动,
-伞骨(B1)的第一区段(S1)的第一部分通过围绕轴线的枢转连接而连接到所述槽口(34),所述轴线垂直于与所述桅杆的纵向轴线(L)斜向倾斜的平面,使得在所述框架(12)的第一闭合位置中,伞骨(B1)的第一区段(S1)沿着所述桅杆(18)延伸,且在所述框架(12)的第二打开位置中,伞骨(S1)的第一区段(S1)远离所述桅杆(18)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器(F)的第一末端通过球窝式连接而连接到所述滑件(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球窝式连接包括球形部分(50),所述球形部分由所述拉伸器(F)的第一末端承载且容纳于所述滑件(32)的互补形状的空腔中。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器(F)的第二末端枢转地连接到伞骨(B1)的第一区段(S1)的第二部分(42)。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配置成在所述框架(12)处于其第一位置时施加倾向于展开所述框架的力的弹性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框架(12)处于其第一闭合位置时,所述构件包括插入于所述第一区段(S1)与所述桅杆(18)之间的弹性部件(5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框架(12)处于其第一位置时,所述弹性部件(54)包括由所述拉伸器(F)承载且弹性地受限于所述拉伸器(F)与所述桅杆(18)之间的舌片。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伞骨(B1,B2,B3,B4)包括布置在从所述第一区段S1到第n末端区段Sn的彼此的末端处的n个区段S,且其中:
-对于任一k∈[2,n-1]
○第k区段Sk通过枢转轴线
Figure FDA0003577613710000021
连接到区段Sk-1,且通过枢转轴线
Figure FDA0003577613710000022
连接到区段Sk+1
○杆Tk与区段Sk相关联,且分别通过枢转轴线
Figure FDA0003577613710000023
连接到所述区段Sk-1且通过枢转轴线
Figure FDA0003577613710000024
连接到所述区段Sk+1
使得每一区段Sk连同杆Tk一起形成可变形平行四边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每一第k杆Tk包括用于在框架处于其第一位置时收纳枢转轴线
Figure FDA0003577613710000025
和枢转轴线
Figure FDA0003577613710000026
的凸起
Figure FDA0003577613710000027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每一第k区段Sk包括用于在所述框架(12)处于其第一位置时收纳枢转轴线
Figure FDA0003577613710000028
的凸起
Figure FDA0003577613710000029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枢转轴线
Figure FDA00035776137100000210
Figure FDA00035776137100000211
相对于彼此定位,使得当所述框架(12)处于其第一位置中时,枢转轴线大体上对准,枢转轴线
Figure FDA0003577613710000031
定位在枢转轴线
Figure FDA0003577613710000032
与枢转轴线
Figure FDA0003577613710000033
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第一杆T1,所述第一杆通过枢转连接枢转地连接到所述拉伸器(F),且通过枢转轴线
Figure FDA0003577613710000034
枢转地连接到所述第二区段S2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T1包括用于收纳枢转轴线
Figure FDA0003577613710000035
和枢转轴线
Figure FDA0003577613710000036
的凸起R1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中所述类型的第一伞骨(B1)和第二伞骨(B2),所述第一伞骨(B1)相对于含有所述桅杆的纵向轴线且在所述第一伞骨(B1)与所述第二伞骨(B2)之间穿过的平面而与所述第二伞骨(B2)对称。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伞骨(B1)的枢转连接的轴线和所述第二伞骨(B2)的枢转连接的轴线包含在平行于所述桅杆(18)的纵向轴线的同一平面中。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中所述类型的第三伞骨(B3)和第四伞骨(B4),所述第三伞骨(B3)相对于含有所述桅杆的纵向轴线且在所述第三伞骨(B3)与所述第四伞骨(B4)之间穿过的平面而与所述第四伞骨(B4)对称。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伞骨(B3)的枢转连接的轴线和所述第四伞骨(B4)的枢转连接的轴线包含在平行于所述桅杆(18)的纵向轴线(L)的同一平面中。
18.根据权利要求14和15中任一项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伞骨(B1)相对于含有所述桅杆(18)的纵向轴线且在所述第一伞骨(B1)与所述第三伞骨(B3)之间穿过的平面而与所述第三伞骨(B3)对称。
19.根据权利要求14和15或权利要求18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伞骨(B2)相对于含有所述桅杆(18)的纵向轴线且在所述第二伞骨(B2)与所述第四伞骨(B4)之间穿过的平面而与所述第四伞骨(B4)对称。
20.根据权利要求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桅杆(18)具有大体上椭圆形横截面,所述椭圆形横截面包括面向彼此且通过两个圆形表面彼此连接的两个表面。
21.根据权利要求15或17结合权利要求20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伞骨(B1)的枢转连接的轴线和所述第二伞骨(B2)的枢转连接的轴线布置在所述圆形表面中的一个附近。
22.根据权利要求15、17和21中任一项结合权利要求20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伞骨(B3)的枢转连接的轴线和所述第四伞骨(B4)的枢转连接的轴线布置在所述圆形表面中的另一个附近。
23.恶劣天气和/或日光防护装置,其包括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至少一个框架,以及附接到所述框架(12)的防护布(14),以在所述框架(12)进入其第二位置时置于张力下。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伞头部件(16,64)安装在所述桅杆(18)的与收纳所述槽口(34)相对的末端处。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外壳(22,66),所述外壳适于在所述框架(12)处于第一闭合位置时安装在所述框架周围,所述外壳(22,66)与所述伞头部件(16,64)密封地协作以形成密封壳套(62)。
CN201980101018.1A 2019-09-06 2019-09-06 用于恶劣天气和/或日光防护装置的框架 Active CN1148286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EP2019/073882 WO2021043426A1 (fr) 2019-09-06 2019-09-06 Armature pour dispositif de protection contre les intempéries et/ou le soleil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28691A true CN114828691A (zh) 2022-07-29
CN114828691B CN114828691B (zh) 2024-04-12

Family

ID=679025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101018.1A Active CN114828691B (zh) 2019-09-06 2019-09-06 用于恶劣天气和/或日光防护装置的框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38602A1 (zh)
EP (1) EP4025094B1 (zh)
CN (1) CN114828691B (zh)
WO (1) WO2021043426A1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040461U (zh) * 1973-08-04 1975-04-24
CN1399927A (zh) * 2001-05-14 2003-03-05 原泽一雄 可伸缩伞
US20070062566A1 (en) * 2005-09-19 2007-03-22 Fu-Tien Liu Flat umbrella improvement structure
CN201216238Y (zh) * 2008-06-19 2009-04-08 厦门福太洋伞有限公司 一种多折自动开的伞
KR20100110701A (ko) * 2009-04-04 2010-10-13 강병남 손잡이 속에 내장되는 안테나식 우산
CN105764375A (zh) * 2013-10-09 2016-07-13 什德雷恩公司 具有改进的轴杆和肋条组合件的伞
CN106388173A (zh) * 2016-11-22 2017-02-15 张丽娜 一种竹木伞及其制造工艺
CN206699616U (zh) * 2017-03-15 2017-12-05 惠州市四顺洋伞有限公司 一种防风伞
CN207306272U (zh) * 2017-06-23 2018-05-04 惠阳荣双制伞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型伞骨结构
CN109123948A (zh) * 2017-06-27 2019-01-04 克莱顿·查尔斯 一种折叠框架
CN112237318A (zh) * 2019-07-18 2021-01-19 田馨 筒伞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56294B (en) * 2003-01-20 2006-06-11 Ching-Chuan You Tri-fold collapsible umbrella
GB2430361B (en) * 2005-09-21 2007-10-24 Fu-Tien Liu A flat-folding umbrella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040461U (zh) * 1973-08-04 1975-04-24
CN1399927A (zh) * 2001-05-14 2003-03-05 原泽一雄 可伸缩伞
US20070062566A1 (en) * 2005-09-19 2007-03-22 Fu-Tien Liu Flat umbrella improvement structure
CN201216238Y (zh) * 2008-06-19 2009-04-08 厦门福太洋伞有限公司 一种多折自动开的伞
KR20100110701A (ko) * 2009-04-04 2010-10-13 강병남 손잡이 속에 내장되는 안테나식 우산
CN105764375A (zh) * 2013-10-09 2016-07-13 什德雷恩公司 具有改进的轴杆和肋条组合件的伞
CN106388173A (zh) * 2016-11-22 2017-02-15 张丽娜 一种竹木伞及其制造工艺
CN206699616U (zh) * 2017-03-15 2017-12-05 惠州市四顺洋伞有限公司 一种防风伞
CN207306272U (zh) * 2017-06-23 2018-05-04 惠阳荣双制伞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改进型伞骨结构
CN109123948A (zh) * 2017-06-27 2019-01-04 克莱顿·查尔斯 一种折叠框架
CN112237318A (zh) * 2019-07-18 2021-01-19 田馨 筒伞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28691B (zh) 2024-04-12
WO2021043426A1 (fr) 2021-03-11
EP4025094A1 (fr) 2022-07-13
EP4025094B1 (fr) 2024-05-08
US20220338602A1 (en) 2022-10-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401025C2 (ru) Навес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US10953734B2 (en) Method of enhancing rain and sun protection using a rain and sun shield for golf carts
ES2900127T3 (es) Armadura de carpa con un mecanismo de apertura
JP4417436B2 (ja) 補強されたリブ構造を有する折り畳み傘
US11584208B2 (en) Method of enhancing rain and sun protection using a rain and sun shield for golf carts
JP4628368B2 (ja)
US9993053B2 (en) Umbrella
US11542720B2 (en) Portable shelters with sliding hinges
US11060315B2 (en) Foldable tent comprising two umbrella structures
US10258120B2 (en) Multiple-fold frame assembly
CN114828691A (zh) 用于恶劣天气和/或日光防护装置的框架
US20240017600A1 (en) Pop-up shelter system and method for vehicles
US7448399B2 (en) Umbrella
US20080163907A1 (en) Inverted collapsible umbrella
US4934395A (en) Short fold rib linkage for an umbrella
KR20140109070A (ko) 돔형 텐트의 폴대구조
US805957A (en) Umbrella.
KR200254306Y1 (ko) 차양 면적을 조절할 수 있는 파라솔
EP0049226A2 (en) Improvements in and/or related to umbrellas and large umbrellas
US11044972B2 (en) Umbrella having an exterior stretcher frame
SU1729438A1 (ru) Зонт
JP3027449U (ja) 車両用カバー
KR20230057568A (ko) 루프탑 텐트
CA2072699A1 (en) Wind invertible umbrella rib linkage system
JP2005047364A (ja) 自転車用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