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28235A - 一种带宽分配方法、带宽分配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宽分配方法、带宽分配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4828235A CN114828235A CN202110118163.XA CN202110118163A CN114828235A CN 114828235 A CN114828235 A CN 114828235A CN 202110118163 A CN202110118163 A CN 202110118163A CN 114828235 A CN114828235 A CN 11482823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ndwidth
- terminal
- terminals
- bandwidth allocation
- ty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23 transport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terminal or device properti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96—Bandwidth or capacity management, i.e. automatically increasing or decreasing capaciti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带宽分配方法、带宽分配装置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通过获取当前接入热点的终端的数量;当数量大于预设阈值时,获取当前接入热点的各个终端的类型;根据获取到的各个终端的类型与预设类型带宽分配方案对各个终端进行带宽分配;根据终端的数量与类型灵活的分配带宽,在某些实施过程中提高了网络分配的灵活性,提升了用户体验,避免了为接入终端进行带宽分配时只能固定分配带宽,无法灵活分配带宽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但不限于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但不限于一种带宽分配方法、带宽分配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现在,互联网上的资源很丰富,表现形式也很多样。互联网上有海量的数据可供分享,例如,在线视频格式从标清到高清,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随着互联网上资源的不断丰富,人们对带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无线局域网技术也是越来越贴近人们的生活,无线局域网可以作为移动热点为多位接入用户提供网络资源。目前,热点通常采用给每个接入用户分配固定带宽的方法管理网络带宽,进而导致如果接入用户中有部分用户进行高速下载业务、看视频等业务时,会存在带宽资源受限,出现网络卡顿的情况;而接入用户仅进行聊天,网页浏览时,无法完全使用分配的带宽,使得分配的网络资源闲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带宽分配方法、带宽分配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接入终端进行带宽分配时只能固定分配带宽,无法灵活分配带宽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带宽分配方法,包括:获取当前接入热点的终端的数量;当所述数量大于预设阈值时,获取当前接入热点的各个终端的类型;根据获取到的各个终端的类型与预设类型带宽分配方案对各个终端进行带宽分配。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带宽分配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通信总线;所述通信总线用于实现处理器和存储器之间的连接通信;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上所述的带宽分配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所述的带宽分配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带宽分配方法、带宽分配装置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通过获取当前接入热点的终端的数量;当数量大于预设阈值时,获取当前接入热点的各个终端的类型;根据获取到的各个终端的类型与预设类型带宽分配方案对各个终端进行带宽分配;根据终端的数量与类型灵活的分配带宽,在某些实施过程中提高了网络分配的灵活性,提升了用户体验,避免了为接入终端进行带宽分配时只能固定分配带宽,无法灵活分配带宽的问题。
本发明其他特征和相应的有益效果在说明书的后面部分进行阐述说明,且应当理解,至少部分有益效果从本发明说明书中的记载变的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带宽分配方法的基本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带宽分配系统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带宽分配系统各模块执行顺序的基本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带宽分配装置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一: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为接入终端进行带宽分配时只能固定分配带宽,无法灵活分配带宽的问题;请参见图1,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带宽分配方法的基本流程示意图,其包括但不限于:
S101、获取当前接入热点的终端的数量;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获取当前接入热点的终端的数量之前包括:判定当前接入热点的终端的数量发生改变;当前接入热点的终端的数量发生改变时,则对应的带宽分配也需要改变,因此,当判定当前接入热点的终端的数量发生改变时,获取当前接入热点的终端的数量;例如,当前存在新接入热点或是退出接入热点的终端时,判定当前接入热点的终端的数量发生改变,此时,则可以获取当前接入热点的终端的数量。应当理解的是,在一些示例中,还可以是设定一个时间周期,当一个周期结束时就获取当前接入热点的终端的数量。
应当理解的是,其中热点可以由提供无线网络连接的设备发出,例如,网关设备、AP设备;具体的如无线路由器、能发出热点的移动终端等。
应当理解的是,终端可以以各种形式来实施。例如,本发明中描述的终端可以包括诸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PDA)、便捷式媒体播放器(Portable Media Player,PMP)、导航装置、可穿戴设备、智能手环、计步器等移动终端,以及诸如数字TV、台式计算机等固定终端;终端还可以是智能家居设备等,例如电视、智能冰箱、智能音响等能够连接热点的设备。
S102、当所述数量大于预设阈值时,获取当前接入热点的各个终端的类型;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中,当所述数量大于预设阈值时,获取当前接入热点的各个终端的类型可以包括:当所述数量大于1时,获取当前接入热点的各个终端的类型;此处将预设阈值作为了1。当然,在实际需求中,所述预设阈值可以根据预设空间内/区域内固定接入终端的数量而确定,也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产品可以动态设定该阈值。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中,终端的类型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为历史连接终端,第二类为首次连接终端;其中,历史连接终端也即曾经接入过该热点的终端;首次连接终端也即第一次连接到热点的终端。在其他较佳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根据接入时间、接入时长、终端类型(例如对带宽要求不高的产品或带宽要求高的产品等)等进行进一步不同类型的划分。具体不限制。
S103、根据获取到的各个终端的类型与预设类型带宽分配方案对各个终端进行带宽分配。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预设类型带宽分配方案包括:当获取到的各个终端的类型均为所述首次连接终端时,将总带宽均分给各个终端;也即,当接入终端均为新接入终端时,则将总带宽平均分配给各个终端。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预设类型带宽分配方案包括:当获取到的各个终端的类型均为所述历史连接终端时,根据各个终端历史带宽使用情况,将总带宽按照比例分配给各个终端;其中,历史带宽情况为各个终端历史使用总流量的情况;终端历史使用总流量越多,总带宽的分配比例越大,终端历史使用总流量越少,总带宽的分配比例越小,进而保证了连接该热点使用流量越多的历史连接用户,分配的总带宽比例越多,保证了使用流量多的历史连接用户在最开始分配带宽时,分配到更多的带宽,保证了使用流量多的终端的使用体验。例如,存在N个历史连接终端,根据各个终端历史使用情况得到这N个历史连接终端第一个终端到第N个终端的历史使用流量比例分别为1:2:3:4…N,总带宽为S,此时N个终端中:
第一个终端占用宽带为:S*1/(N+1)(N)/2;
第二个终端占用宽带为:S*2/(N+1)(N)/2;
第三个终端占用宽带为:S*3/(N+1)(N)/2,
第四个终端占用宽带为:S*4/(N+1)(N)/2;
…
第N个终端占用宽带为:S*N/(N+1)(N)/2。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预设类型带宽分配方案包括:当获取到的各个终端的类型包括所述首次连接终端和所述历史连接终端时,将所述总带宽分为第一带宽与第二带宽;将所述第一带宽均分给类型为所述首次连接终端的各个终端;获取各个终端历史带宽使用情况后,根据各个终端历史带宽使用情况,将所述第二带宽按照比例分配给类型为所述历史连接终端的各个终端。例如,当前接入热点的终端的数量为N,其中有A个首次连接终端,则有N-A个历史连接终端(这N-A个终端的历史使用流量比例分别为1:2:3:4…N-A),总带宽为S,将所述总带宽S分为第一带宽S1与第二带宽S2,则A个首次连接终端分别占用S1/A带宽;N-A个历史连接终端中:
占用比例为1的历史连接终端占用的带宽为:S2*1/(N-A+1)(N-A)/2;
占用比例为2的历史连接终端占用的带宽为:S2*2/(N-A+1)(N-A)/2;
占用比例为3的历史连接终端占用的带宽为:S2*3/(N-A+1)(N-A)/2;
占用比例为4的历史连接终端占用的带宽为:S2*4/(N-A+1)(N-A)/2;
…
占用比例为N-A的历史连接终端占用的带宽为:S2*N-A/(N-A+1)(N-A)/2。
应当理解的是,第一带宽S1与第二带宽S2的占总带宽的比例不受限制,可以根据接入终端的类型灵活配置,例如,当历史连接终端的数量大于首次连接终端的数量时,则第二带宽S2所占比例高于第一带宽S1的比例,当历史连接终端的数量小于首次连接终端的数量时,则第二带宽S2所占比例低于第一带宽S1的比例;在一些示例中,还可以固定第一带宽与第二带宽S2占总宽度的比例,例如,第一带宽S1为1/S,第二带宽S2为2/S,也即,为首次连接终端分配的第一带宽占用总带宽的三分之一,为历史连接终端分配的第二带宽占用总带宽的三分之二。
通过上述预设类型带宽分配方案,根据当前接入热点的终端数量与类型,灵活分配终端对应的带宽,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只能固定分配带宽,无法灵活为终端分配带宽,造成部分接入用户带宽资源受限,网络卡顿,部分接入用户网络资源闲置的问题,进而提升了接入用户的网络使用体验。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中,该带宽分配方法还包括:第一预设时间段后,获取当前接入热点的终端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内的流量使用情况;根据所述流量使用情况调节分配给各个终端的带宽。例如,当前接入热点的终端数量数为N,对N个设备进行带宽分配完成后,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各个终端的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的流量分别为:Q1、Q2、Q3…QN,则总流量Q=Q1+Q2+Q3…+QN,总带宽为S,则使用流量为Q1的终端分配的带宽调整为:S*Q1/Q,则使用流量为Q2的终端分配的带宽调整为:S*Q2/Q,则使用流量为Q3的终端分配的带宽调整为:S*Q3/Q…则使用流量为QN的终端分配的带宽调整为:S*QN/Q。也即,在第一时间段内使用流量越多的终端分配到的带宽越多,在第一时间段内使用流量少的终端分配到的带宽少,根据第一时间段内各个终端的流量使用情况调整分配给终端的带宽,进而避免了相关技术中,只能固定分配带宽,无法灵活为终端分配带宽,造成部分接入用户带宽资源受限,网络卡顿,部分接入用户网络资源闲置的问题,进而充分利用了网络资源提高了宽带利用率,提升了接入终端的网络使用体验。
应当理解的是,在第一时间段后,可以将首次连接用户更新为历史连接用户;其中,第一时间段可以根据实际使用场景进行灵活调整,例如,家庭使用场景下,第一时间段可以设置长一点;公共区域使用场景下,新用户多,则可以将第一时间段设置短一点。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带宽分配方法还包括:当所述数量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时,将总带宽直接分配给所述当前接入热点的终端使用。例如,当预设阈值为1时,当接入热点的数量为1时,则直接将总带宽全带宽分配给当前接入热点的终端使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带宽分配方法,通过获取当前接入热点的终端的数量;当数量大于预设阈值时,获取当前接入热点的各个终端的类型;根据获取到的各个终端的类型与预设类型带宽分配方案对各个终端进行带宽分配;根据终端的数量与类型灵活的分配带宽,提高了网络分配的灵活性,提升了用户体验,避免了为接入终端进行带宽分配时只能固定分配带宽,无法灵活分配带宽的问题。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带宽分配系统,如图2所示,该带宽分配系统包括但不限于:主控制模块21,存储模块22,检测模块23,WiFi模块24,其中,主控制模块完成对整个系统的控制,命令处理,带宽分配计算,带宽控制等工作;其中存储模块为存储历史连接终端的历史流量使用情况以及已连接过终端的名称,IMEI号,终端基本情况等信息;其中检测模块为识别连接到本热点的终端的身份,并将这些信息上传给主控制模块用于识别;其中WIFI模块为提供终端接入的模块,用于根据主控制模块的计算分配每个接入的终端的可用的带宽信息,最大限度的提升用户体验,并提高带宽利用率。
为了更好的解释上述带宽分配系统,请参见图3,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带宽分配系统执行顺序的基本流程示意图,其包括但不限于:
S301、主控制模块控制WIFI模块,打开热点;
S302、检测模块检测当前接入的终端和数量,并上传到主控制模块进行识别。
S303、当加入终端为1,则该终端使用全带宽,执行S308。
S304,加入终端数量>1,则识别各个终端是否为历史连接终端,如果接入终端均为首次连接终端,则执行S305,如果接入终端均为历史连接设备,则执行S306,如果部分为首次连接终端,部分为历史连接终端,则执行S307。
S305,均为首次连接终端,则带宽均分,然后执行S308。
S306,均为历史连接终端,则历史流量使用高的终端占2倍或多倍均分带宽,流量使用低的终端仅占1倍均分带宽或低于均分带宽,然后执行S308。
S307,部分为首次连接终端,部分为历史连接终端终端,则历史连接终端根据流量使用差异分配,所有历史连接终端占2/3带宽,所有首次连接终端一起占用1/3带宽,然后执行S308。
例如,设接入N个设备,其中有A个新设备,则有N-A个已有设备(这N-A个设备历史使用流量比例分别为:1:2:3:4…N-A),带宽为S。因此这A个设备共占用S/3带宽。N-A个设备共占用2S/3带宽,具体分配如下:
其中,各个新设备分别占用S/3A带宽。
占用比例为1的历史连接终端占用的带宽为:S*1/(N-A+1)(N-A)/2;
占用比例为2的历史连接终端占用的带宽为:S*2/(N-A+1)(N-A)/2;
占用比例为3的历史连接终端占用的带宽为:S*3/(N-A+1)(N-A)/2;
占用比例为4的历史连接终端占用的带宽为:S*4/(N-A+1)(N-A)/2;
…
占用比例为N-A的历史连接终端占用的带宽为:S*N-A/(N-A+1)(N-A)/2。
S308,时间T后,识别当前接入用户是否与上一次接入用户一致,如果一致,则执行S309,如果不一致,则执行S302;
S309,计算在时间T内所有新旧用户使用的流量总值S。按照每位用户的流量需求,调整用户占用的网络带宽,然后执行S308。
例如,当前接入热点的终端数量数为N,对N个设备进行带宽分配完成后,在时间T内,各个终端的在时间T内的流量分别为:Q1、Q2、Q3…QN,则总流量Q=Q1+Q2+Q3…+QN,总带宽为S,则使用流量为Q1的终端分配的带宽调整为:S*Q1/Q,则使用流量为Q2的终端分配的带宽调整为:S*Q2/Q,则使用流量为Q3的终端分配的带宽调整为:S*Q3/Q…则使用流量为QN的终端分配的带宽调整为:S*QN/Q。
其中,时间T可以根据实际使用场景进行灵活调整,例如,家庭使用场景下,时间T可以设置长一点;公共区域使用场景下,新用户多,则可以将时间T设置短一点。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带宽分配装置,参见图4所示,其包括处理器41、存储器42及通信总线43,其中:
通信总线43用于实现处理器41和存储器42之间的连接通信;
处理器41用于执行存储器42中存储的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的带宽分配方法中的至少一个步骤。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在用于存储信息(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计算机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的任何方法或技术中实施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可移除或不可移除的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带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闪存或其他存储器技术、CD-ROM(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光盘只读存储器),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装置、或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的介质。
本实施例中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其存储的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可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实施例X和实施例XX中的……方法的至少一个步骤。
可见,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系统、装置中的功能模块/单元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来实现)、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在硬件实施方式中,在以上描述中提及的功能模块/单元之间的划分不一定对应于物理组件的划分;例如,一个物理组件可以具有多个功能,或者一个功能或步骤可以由若干物理组件合作执行。某些物理组件或所有物理组件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中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
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是,通信介质通常包含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计算机程序模块或者诸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制之类的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他数据,并且可包括任何信息递送介质。所以,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实施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带宽分配方法,包括:
获取当前接入热点的终端的数量;
当所述数量大于预设阈值时,获取当前接入热点的各个终端的类型;
根据获取到的各个终端的类型与预设类型带宽分配方案对各个终端进行带宽分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宽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当前接入热点的终端的数量之前包括:判定当前接入热点的终端的数量发生改变。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宽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数量大于预设阈值时,获取当前接入热点的各个终端的类型包括:当所述数量大于1时,获取当前接入热点的各个终端的类型;
所述终端的类型包括:历史连接终端、首次连接终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宽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类型带宽分配方案包括:
当获取到的各个终端的类型均为所述首次连接终端时,将总带宽均分给各个终端。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宽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类型带宽分配方案包括:
当获取到的各个终端的类型均为所述历史连接终端时,根据各个终端历史带宽使用情况,将总带宽按照比例分配给各个终端。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宽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类型带宽分配方案包括:
当获取到的各个终端的类型包括所述首次连接终端和所述历史连接终端时,将所述总带宽分为第一带宽与第二带宽;
将所述第一带宽均分给类型为所述首次连接终端的各个终端;
获取所述历史连接终端的各个终端的历史带宽使用情况,根据各个终端历史带宽使用情况,将所述第二带宽按照比例分配给类型为所述历史连接终端的各个终端。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带宽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宽分配方法还包括:
第一预设时间段后,获取当前接入热点的终端在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内的流量使用情况;
根据所述流量使用情况调节分配给各个终端的带宽。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宽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宽分配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数量等于预设阈值时,将总带宽直接分配给所述当前接入热点的终端使用。
9.一种带宽分配装置,所述带宽分配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通信总线;
所述通信总线用于实现处理器和存储器之间的连接通信;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带宽分配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所述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带宽分配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118163.XA CN114828235A (zh) | 2021-01-28 | 2021-01-28 | 一种带宽分配方法、带宽分配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118163.XA CN114828235A (zh) | 2021-01-28 | 2021-01-28 | 一种带宽分配方法、带宽分配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4828235A true CN114828235A (zh) | 2022-07-29 |
Family
ID=825260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118163.XA Pending CN114828235A (zh) | 2021-01-28 | 2021-01-28 | 一种带宽分配方法、带宽分配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4828235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582891A (zh) * | 2023-07-13 | 2023-08-11 | 上海铂联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5g无线网络系统的负载优化方法、装置、介质及终端 |
CN117319851A (zh) * | 2023-11-28 | 2023-12-29 | 深圳市兆能讯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pon的fttr带宽管理方法及装置 |
-
2021
- 2021-01-28 CN CN202110118163.XA patent/CN114828235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582891A (zh) * | 2023-07-13 | 2023-08-11 | 上海铂联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5g无线网络系统的负载优化方法、装置、介质及终端 |
CN116582891B (zh) * | 2023-07-13 | 2023-10-17 | 上海铂联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5g无线网络系统的负载优化方法、装置、介质及终端 |
CN117319851A (zh) * | 2023-11-28 | 2023-12-29 | 深圳市兆能讯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pon的fttr带宽管理方法及装置 |
CN117319851B (zh) * | 2023-11-28 | 2024-02-02 | 深圳市兆能讯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pon的fttr带宽管理方法及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822236B1 (en) | Network bandwidth distribu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 |
CN110493828A (zh) | 一种网络带宽分配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
JP2011526012A (ja) | ユーザ・インターフェースの前景アクセスの決定論的制御を行う無線通信デバイス | |
CN111131841A (zh) | 直播间接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3428290A (zh) | 数据推送方法和设备 | |
CN105337901A (zh) | 一种路由器的智能带宽分配方法及装置 | |
CN104734997A (zh) | 确定因特网连接带宽划分规则的计算机实现的方法和系统 | |
US20190261351A1 (en) | Function schedul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 |
WO2014094310A1 (zh) | 资源调度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1629371B (zh) | 投屏方法和系统 | |
CN110620681B (zh) | 网络连接超时时间设置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
CN106201717A (zh) | 一种管理系统内存的方法及终端 | |
CN114828235A (zh) | 一种带宽分配方法、带宽分配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EP3310093B1 (en) | Traffic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 |
CN112616143B (zh) | 一种分配通信号码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WO2013178108A1 (zh) | 一种基于wlan网络的速率控制系统和方法 | |
KR20180088880A (ko) | 네트워크 이용을 개선하기 위한 네트워크 지원 프로토콜 사용 | |
US9363199B1 (en) | Bandwidth management for data services operating on a local network | |
CN108282668B (zh) | 一种视频的获取方法及系统 | |
US20230401103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of dynamically adjusting virtual machines for a workload | |
CN106535112B (zh) | 一种实现终端接入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 |
US20240129761A1 (en) | Network device inventory analytics | |
CN106973389B (zh) | 一种动态频谱共享方法及装置 | |
CN108347579B (zh) | 带宽控制方法和装置 | |
CN104901903A (zh) | 软件定义网络多域资源处理方法及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