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29371B - 投屏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投屏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29371B
CN111629371B CN202010374023.4A CN202010374023A CN111629371B CN 111629371 B CN111629371 B CN 111629371B CN 202010374023 A CN202010374023 A CN 202010374023A CN 111629371 B CN111629371 B CN 11162937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screen projection
network
device discovery
area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7402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29371A (zh
Inventor
王孟灰
王昊
张瑶琦
杨智慧
龙春宇
黄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od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od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od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od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7402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2937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293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29371A/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41033 priority patent/WO2021223454A1/zh
Priority to US17/923,213 priority patent/US20230161541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293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293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005Discovery of network devices, e.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1Discovery or management thereof, e.g. service location protocol [SLP] or web ser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 G06F3/145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involving copying of the display data of a local workstation or window to a remote workstation or window so that an actual copy of the data is displayed simultaneously on two or more displays, e.g. teledisp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2250/00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 H04M2250/06Details of telephonic subscriber devices including a wireless LAN interface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投屏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通过第一网络执行第一设备发现操作;通过第二网络执行第二设备发现操作;根据所述第一设备发现操作和所述第二设备发现操作,确定用于投屏操作的投屏对象;及与所述投屏对象建立网络连接。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投屏系统、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第一设备发现操作和第二设备发现操作发现待投屏对象,避免了单一设备发现操作的发现成功率和准确率低的问题,有效地提升了设备发现的发现成功率和准确率,从而提供了投屏体验。

Description

投屏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投屏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和智能设备的兴起,智能设备之间可以通过物联网进行通信连接,且通信连接中的其中一个智能设备可以对另一个智能设备进行控制操作、投屏操作或其他操作。所谓投屏操作,是指将智能设备A的显示内容投屏至智能设备B中,从而使得所述智能设备B也能够同步显示所述智能设备A的显示内容。
所述投屏操作一般由多个步骤构成,以智能手机将显示内容投屏到智能电视为例,智能手机需要执行以下步骤:(1)基于设备发现协议发现同一局域网内的智能电视;(2)与智能电视建立连接;(3)基于所述连接将显示内容投屏到所述智能电视中。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步骤(1)中的设备发现的发现成功率和准确率较低,影响投屏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投屏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解决传统投屏操作中的设备发现的发现成功率和准确率较低的问题以及投屏体验差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投屏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通过第一网络执行第一设备发现操作;通过第二网络执行第二设备发现操作;根据所述第一设备发现操作和所述第二设备发现操作,确定用于投屏操作的投屏对象;及与所述投屏对象建立网络连接。
可选的,还包括:根据设备发现策略执行相应的设备发现操作;其中,所述设备发现策略包括第一设备发现策略、第二设备发现策略和第三设备发现策略;所述第一设备发现策略对应于执行所述第一设备发现操作;所述第二设备发现策略对应于执行所述第二设备发现操作;所述第三设备发现策略对应于同时执行所述第一设备发现操作和所述第二设备发现操作。
可选的,根据设备发现策略执行相应的设备发现操作,包括:监测是否进入设备发现页面;及如果进入所述设备发现页面,则根据所述设备发现策略执行相应的设备发现操作。
可选的,所述第一网络包括局域网;通过第一网络执行第一设备发现操作,包括:向所述局域网内发送第一广播信息;接收所述局域网内的第一终端基于所述第一广播信息返回的响应信息;及基于所述响应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为候选投屏对象。
可选的,所述第一网络包括局域网;通过第一网络执行第一设备发现操作,包括:接收所述局域网内的第二广播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广播信息包括来自第一终端的广播信息;及根据所述第二广播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为候选投屏对象。
可选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网络包括广域网;通过第二网络执行第二设备发现操作,包括:通过所述广域网访问服务器,以便服务器返回同一账号下的第二终端的设备信息;及根据所述第二终端的设备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为候选投屏对象。
可选的,根据所述第一设备发现操作和所述第二设备发现操作,确定用于投屏操作的投屏对象,包括:将所述第一终端或第二终端确定为所述投屏对象。
可选的,与所述投屏对象建立网络连接,包括:如果所述第二终端被确定为所述投屏对象:根据所述第二终端的设备信息,判断所述第二终端是否位于所述局域网中;如果所述第二终端位于所述局域网中,则基于所述局域网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第一网络连接,及基于所述广域网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第二网络连接;及如果所述第二终端未位于所述局域网中,则基于所述广域网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所述第二网络连接。
可选的,还包括:判断所述第一网络连接和所述第二网络连接是否均被成功建立;及如果所述第一网络连接和所述第二网络连接均被成功建立,则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连接将通信内容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中,以及同时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连接将通信内容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中;其中,所述通信内容包括用于去重操作的标识。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又提供了一种投屏系统,所述投屏系统包括:第一发现模块,用于通过第一网络执行第一设备发现操作;第二发现模块,用于通过第二网络执行第二设备发现操作;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设备发现操作和所述第二设备发现操作,确定用于投屏操作的投屏对象;及建立模块,用于与所述投屏对象建立网络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又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投屏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又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投屏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投屏方法、系统、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多种网络实施相应的多种设备发现操作,从而通过多个方式发现待投屏对象,避免了单一设备发现操作的发现成功率和准确率低的问题,有效地提升了设备发现的发现成功率和准确率,从而提升了投屏体验。
附图说明
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投屏方法的投屏系统网络架构图;
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一的投屏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意性示出了图2中步骤S200的子步骤;
图4示意性示出了图2中步骤S200的另一子步骤;
图5示意性示出了图2中步骤S202的子步骤;
图6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一的投屏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图7示意性示出了图6中步骤S206的子步骤;
图8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一的投屏方法的新增流程图;
图9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二的投屏方法的流程图;
图10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二的投屏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图1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三的投屏系统的框图;及
图1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四的适于实现投屏方法的计算机设备的硬件架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投屏方法的投屏系统网络架构图。所述投屏系统网络架构图中包括计算机设备2、第一终端4、第二终端6、路由器8、服务器10。其中:
计算机设备2,作为投屏系统网络架构中的发送端,用于将显示内容投屏到其他设备中以及发送各类指令到其他设备中。所述计算机设备2可以是诸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游戏机、膝上型计算机等。
第一终端4和第二终端6,作为投屏系统网络架构中的展示端,用于接收计算机设备2的显示内容和各类指令,并将接收到的显示内容同步显示到自身设备的显示面板或关联设备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终端4和所述第二终端6可以是诸如虚拟现实设备、机顶盒、智能电视、车辆终端、大型露天显示面板等屏幕较大的相关设备,当然,也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膝上型计算机等屏幕较小的相关设备。
路由器8,作为投屏系统网络架构中的网关,用于组建局域网以及提供互联网服务。所述路由器8能够为计算机设备2和第一终端4、第二终端6之间提供本地连接。
服务器10,作为投屏系统网络架构中的云端设备,用于提供云端服务,例如云端账户管理服务等。所述服务器10可以是机架式服务器、刀片式服务器、塔式服务器或机柜式服务器(包括独立的服务器,或者多个服务器所组成的服务器集群)等。
实施例一
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一的投屏方法的流程图。可以理解,本方法实施例中的流程图不用于对执行步骤的顺序进行限定。下面以计算机设备2为执行主体进行示例性描述。
如图2所示,该投屏方法可以包括步骤S200~S206,其中:
步骤S200,通过第一网络执行第一设备发现操作。
所述第一网络可以是局域网,所述局域网可以是有线局域网或无线局域网。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无线局域网可以是由路由器8组建的Wi-Fi网络。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无线局域网也可以是基于蓝牙(BLUETOOTH)协议的BLUETOOTH网络或者基于ZigBee协议的ZigBee网络等。
所述第一设备发现操作包括主动发现模式、被动发现模式,以及主动发现和被动发现的混合模式。其中,所述混合模式可以进一步提升设备发现的发现成功率和准确率,减少发现失败的情形。
主动发现模式:
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步骤S200可以包括步骤S300~S304,其中:步骤S300,计算机设备2向所述局域网内发送第一广播信息;步骤S302,计算机设备2接收所述局域网内的第一终端4基于所述第一广播信息返回的响应信息。S304,计算机设备2基于所述响应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4为候选投屏对象。作为示例,计算机设备2可以进行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广播操作以在所述局域网中发送第一广播信息。第一终端4接收到所述第一广播信息之后,会解析所述第一广播信息以得到计算机设备2的地址(如,IP地址、MAC地址),并且根据计算机设备2的地址向所述计算机设备2发送响应信息。计算机设备2可以根据该响应信息来发现所述局域网中的第一终端4。上述设备发现操作是确保设备发现的发现成功率和准确率的方式之一,其可以寻找到处于被动发现状态下的终端设备。
被动发现模式:
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步骤S200可以包括步骤S400~S404,其中:步骤S400,计算机设备2接收所述局域网内的第二广播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广播信息包括来自第一终端的广播信息;步骤S300,计算机设备2根据所述第二广播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为候选投屏对象。作为示例,计算机设备2监听所述局域网中的广播信息,如来自第一终端4的第二广播信息。计算机设备2接收到该第二广播信息后,会解析所述第二广播信息以得到第一终端4的地址(如,IP地址、MAC地址)。即,计算机设备2可以根据第二广播信息来发现所述局域网中的第一终端4。上述设备发现操作是确保设备发现的发现成功率和准确率的方式之一,其可以寻找到处于主动发现状态下的终端设备。
当然,计算机设备2也可以同时执行对应于主动发现模式的设备发现操作和对应于被动发现模式的设备发现操作,以进一步提升设备发现的发现成功率和准确率。
步骤S202,通过第二网络执行第二设备发现操作。
所述第二网络可以是广域网,如互联网。所述广域网可以包括物理链路,例如同轴电缆链路,双绞线电缆链路,光纤链路,其组合等。所述广域网还可以包括无线链路,诸如蜂窝链路,卫星链路等。
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步骤S202可以包括步骤S500~S504,其中:步骤S500,通过所述广域网访问服务器10,以便服务器返回同一账号下的第二终端的设备信息;步骤S502,根据所述第二终端的设备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为候选投屏对象。作为示例,计算机设备2和第二终端6关联在所述服务器10的同一个账户下。计算机设备2向服务器10发送设备发现请求。服务器10接收到该设备发现请求后,判断与所述计算机设备2关联的目标账户下是否记录有其他终端设备,如第二终端6。如果与所述计算机设备2关联的目标账户下记录有第二终端6,服务器10则可以向计算机设备2返回第二终端6的设备信息。即,计算机设备2可以根据服务器10返回的设备信息来发现第二终端6。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所示,第二终端6可以是如图1所示的位于所述局域网的终端设备。当然,第二终端6也可以是位于远端的终端设备。上述设备发现操作是确保设备发现的发现成功率和准确率的方式之一,其可以寻找到局域网和远端的终端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所示,第一终端4和第二终端6不是同一个终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终端4和第二终端6也可以是同一个终端,即计算机设备2通过第一网络和第二网络别分别发现了这个终端。
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2和第二终端6可以通过相同的会议室号码或者房间号码、和扫描二维码等方式进行连接,服务器10会根据相同的会议室号码、房间号码或扫描二维码,确定第二终端6可以作为计算机设备2的待选投屏对象。
步骤S204,根据所述第一设备发现操作和所述第二设备发现操作,确定用于投屏操作的投屏对象。
通过所述第一设备发现操作可能得到以下发现结果:(1)没有发现任何终端设备;(2)发现了第一终端4;(3)发现了第二终端6;(4)发现了第一终端4和第二终端6。
通过所述第二设备发现操作可能得到以下发现结果:(1)没有发现任何终端设备;(2)发现了第一终端4;(3)发现了第二终端6;(4)发现了第一终端4和第二终端6。
可知,所述第一设备发现操作所发现的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设备发现操作所发现的终端设备可能出现重复发现的情形。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2可以依据哪种设备发现操作最先发现某个终端设备,则将最先发现结果作为发现这个终端设备的唯一发现结果。例如,计算机设备2通过所述第二设备发现操作早于所述第一设备发现操作发现了第二终端6,则将所述第二设备发现操作的发现结果作为发现第二设备6的唯一发现结果。
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当计算机设备2通过所述第一设备发现操作发现了第一终端4以及通过所述第二设备发现操作发现了第二终端6,所述步骤S204可以包括步骤S204':将所述第一终端4或第二终端6确定为所述投屏对象。具体的,计算机设备2可以生成一个选择清单,以供用户根据选择清单选择将第一终端4作为计算机设备2的投屏对象,或者选择第二终端6作为计算机设备2的投屏对象。
步骤S206,与所述投屏对象建立网络连接。
计算机设备2可以根据不同的投屏对象,选择不同的网络连接策略。
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果所述第一终端4被确定为所述投屏对象,计算机设备2可以执行以下步骤:基于所述局域网,与第一终端4建立第一网络连接。
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果所述第二终端6被确定为所述投屏对象,如图7所示,计算机设备2可以执行以下步骤:步骤S700,根据所述第二终端6的设备信息,判断所述第二终端6是否位于所述局域网中;步骤S702,如果所述第二终端位于所述局域网中,则基于所述局域网与所述第二终端6建立第一网络连接,及基于所述广域网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第二网络连接;步骤S704,如果所述第二终端未位于所述局域网中,则基于所述广域网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第二网络连接。作为示例,如图1所示,虽然计算机设备2和第二终端6均位于路由器8下的局域网中,但是当计算机设备2同时执行所述第一设备发现操作和所述第二设备发现操作时,计算机设备2通过所述第二设备发现操作早于所述第一设备发现操作发现了第二终端6,说明此时基于所述局域网的传输速率不一定高于基于所述广域网的传输速率。因此,计算机设备2可以同时建立两条网络连接,即基于局域网的第一网络连接和基于广域网的第二网络连接,以确保所述投屏操作和指令交互的实时性。
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所述投屏方法还包括步骤S706~S708,其中:步骤S706,判断所述第一网络连接和所述第二网络连接是否均被成功建立;步骤S708,如果所述第一网络连接和所述第二网络连接均被成功建立,则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连接将通信内容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中,以及同时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连接将通信内容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中;其中,所述通信内容包括用于去重操作的标识。即,计算机设备2可以同时通过第一网络连接和第二网络连接发送相同的通信内容。第二终端6会接收通过第一网络连接送达的通信内容和通过第二网络连接送达的通信内容。如果通过第一网络连接送达的通信内容先于通过第二网络连接送达的通信内容,第二终端6则响应于该通过第一网络连接送达的通信内容,并对该通过第二网络连接送达的通信内容做去重操作,如删除操作。其中,通信内容中的标识(如编号)则是去重操作的依据。例如,如果首先通过第一网络连接接收到编号为“007”的通信内容,继而通过第二网络连接接收到了编号为“007”的通信内容,第二终端6可以根据编号“007”对通过第二网络连接接收到的通信内容进行去重操作,以避免重复响应。在本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2采用了优先送达原则,从而提升所述投屏操作和指令交互的实时性。
传统的投屏操作,仅单一地通过局域网和相关设备发现协议来发现候选投屏对象,从而导致设备发现的发现成功率和准确率较低,影响投屏体验。相对于传统的投屏操作,本实施例所述的投屏方法通过多种网络实施相应的多种设备发现操作,从而可以通过多个方式发现待投屏对象,有效地提升了设备发现的发现成功率和准确率。
另外,不同的网络在不同的时间段可能呈现出不同的网络服务质量。本实施例所述的投屏方法通过多种网络实施相应的多种设备发现操作,避免了单一网络的设备发现操作因网络服务质量差而导致设备发现速率慢、发现失败的问题。即本实施例所述的投屏方法在提升发现成功率和准确率的同时,还提升了设备发现速率。
实施例二
为了使得计算机设备2能够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不同的设备发现操作,以下提供实施例二。图9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二的投屏方法的流程图。下面以计算机设备2为执行主体进行示例性描述。如图9所示,该投屏方法可以包括步骤S900~S906,其中:
步骤S900,根据设备发现策略执行相应的设备发现操作。
其中,所述设备发现策略包括第一设备发现策略、第二设备发现策略和第三设备发现策略;
所述第一设备发现策略对应于执行所述第一设备发现操作;
所述第二设备发现策略对应于执行所述第二设备发现操作;
所述第三设备发现策略对应于同时执行所述第一设备发现操作和所述第二设备发现操作。
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简化投屏的操作流程以提升投屏效率,如图10所示,所述步骤S900可以包括步骤S1000~S1002,其中:步骤S1000,监测是否进入设备发现页面;步骤S1002,如果进入所述设备发现页面,则根据所述设备发现策略执行相应的设备发现操作。相应的,如果没有进入所述设备发现页面,则不执行任何设备发现操作。
步骤S902A,根据第一网络执行所述第一设备发现操作。
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网络包括局域网。
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根据第一网络执行所述第一设备发现操作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向所述局域网内发送第一广播信息;接收所述局域网内的第一终端基于所述第一广播信息返回的响应信息;及基于所述响应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为候选投屏对象。
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根据第一网络执行所述第一设备发现操作可以包括以下步骤:接收所述局域网内的第二广播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广播信息包括来自第一终端的广播信息;及根据所述第二广播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为候选投屏对象。
步骤S902B,根据所述第一设备发现操作,确定用于投屏操作的投屏对象。
步骤S902C,基于第一网络与所述投屏对象建立网络连接。
步骤S904A,根据第二网络执行所述第二设备发现操作。
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网络可以是广域网。
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通过第二网络执行第二设备发现操作可以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所述广域网访问服务器,以便服务器返回同一账号下的第二终端的设备信息;及根据所述第二终端的设备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为候选投屏对象。
步骤S904B,根据所述第二设备发现操作,确定用于投屏操作的投屏对象。
步骤S904C,基于第二网络与所述投屏对象建立网络连接。
步骤S906A,根据第一网络执行所述第一设备发现操作以及根据第二网络执行所述第二设备发现操作。
步骤S904B,根据所述第一设备发现操作和所述第二设备发现操作,确定用于投屏操作的投屏对象。
步骤S904C,与所述投屏对象建立网络连接。
相对于传统的投屏操作,本实施例所述的投屏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设备发现策略执行相应的设备发现操作,从而使得计算机设备2能够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不同的设备发现操作。当计算机设备2根据设备发现策略执行第一设备发现操作和第二设备发现操作时,可以通过该第一设备发现操作和第二设备发现操作同时发现待投屏对象,从而有效地提升了设备发现操作的发现成功率和准确率,并且避免了单一网络的设备发现操作因网络服务质量差而导致设备发现速率慢、发现失败的问题。
实施例三
图1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三的投屏系统的框图,该投屏系统可以被分割成一个或多个程序模块,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模块被存储于存储介质中,并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所执行,以完成本申请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所称的程序模块是指能够完成特定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指令段,以下描述将具体介绍本实施例中各程序模块的功能。
如图11所示,该投屏系统1100可以包括第一发现模块1110、第二发现模块1120、确定模块1130和建立模块1140,其中:
第一发现模块1110,用于通过第一网络执行第一设备发现操作;
第二发现模块1120,用于通过第二网络执行第二设备发现操作;
确定模块1130,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设备发现操作和所述第二设备发现操作,确定用于投屏操作的投屏对象;及
建立模块1140,用于与所述投屏对象建立网络连接。
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投屏系统1100还包括策略执行模块(未图示),所述策略执行模块用于:根据设备发现策略执行相应的设备发现操作;其中,所述设备发现策略包括第一设备发现策略、第二设备发现策略和第三设备发现策略;所述第一设备发现策略对应于执行所述第一设备发现操作;所述第二设备发现策略对应于执行所述第二设备发现操作;所述第三设备发现策略对应于同时执行所述第一设备发现操作和所述第二设备发现操作。
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策略执行模块还用于监测是否进入设备发现页面;及如果进入所述设备发现页面,则根据所述设备发现策略执行相应的设备发现操作。
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网络包括局域网;所述第一发现模块1110还用于:向所述局域网内发送第一广播信息;接收所述局域网内的第一终端基于所述第一广播信息返回的响应信息;及基于所述响应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为候选投屏对象。
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网络包括局域网;所述第一发现模块1110还用于:接收所述局域网内的第二广播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广播信息包括来自第一终端的广播信息;及根据所述第二广播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为候选投屏对象。
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网络包括广域网;所述第二发现模块1120还用于:通过所述广域网访问服务器,以便服务器返回同一账号下的第二终端的设备信息;根据所述第二终端的设备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为候选投屏对象。
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模块1130还用于:将所述第一终端或第二终端确定为所述投屏对象。
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建立模块1140还用于:如果所述第二终端被确定为所述投屏对象:根据所述第二终端的设备信息,判断所述第二终端是否位于所述局域网中;如果所述第二终端位于所述局域网中,则基于所述局域网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第一网络连接,及基于所述广域网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第二网络连接;及如果所述第二终端未位于所述局域网中,则基于所述广域网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所述第二网络连接。
在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投屏系统1100还包括内容发送模块(未图示),所述内容发送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网络连接和所述第二网络连接是否均被成功建立;及如果所述第一网络连接和所述第二网络连接均被成功建立,则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连接将通信内容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中,以及同时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连接将通信内容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中;其中,所述通信内容包括用于去重操作的标识。
实施例四
图1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四的适于实现投屏方法的计算机设备2的硬件架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2是一种能够按照事先设定或者存储的指令,自动进行数值计算和/或信息处理的设备。例如,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计算机、机架式服务器、刀片式服务器、塔式服务器或机柜式服务器(包括独立的服务器,或者多个服务器所组成的服务器集群)等。如图12所示,计算机设备2至少包括但不限于:可通过系统总线相互通信链接存储器1210、处理器1220、网络接口1230。其中:
存储器1210至少包括一种类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包括闪存、硬盘、多媒体卡、卡型存储器(例如,SD或DX存储器等)、随机访问存储器(RAM)、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器(S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磁性存储器、磁盘、光盘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1210可以是计算机设备2的内部存储模块,例如该计算机设备2的硬盘或内存。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1210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2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该计算机设备2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简称为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简称为SD)卡,闪存卡(FlashCard)等。当然,存储器1210还可以既包括计算机设备2的内部存储模块也包括其外部存储设备。本实施例中,存储器1210通常用于存储安装于计算机设备2的操作系统和各类应用软件,例如投屏方法的程序代码等。此外,存储器1210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各类数据。
处理器1220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为CPU)、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数据处理芯片。该处理器1220通常用于控制计算机设备2的总体操作,例如执行与计算机设备2进行数据交互或者通信相关的控制和处理等。本实施例中,处理器1220用于运行存储器1210中存储的程序代码或者处理数据。
网络接口1230可包括无线网络接口或有线网络接口,该网络接口1230通常用于在计算机设备2与其他计算机设备之间建立通信链接。例如,网络接口1230用于通过网络将计算机设备2与外部终端相连,在计算机设备2与外部终端之间的建立数据传输通道和通信链接等。网络可以是企业内部网(Intranet)、互联网(Internet)、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简称为GSM)、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简称为WCDMA)、4G网络、5G网络、蓝牙(Bluetooth)、Wi-Fi等无线或有线网络。
需要指出的是,图12仅示出了具有部件1210-1230的计算机设备,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所有示出的部件,可以替代的实施更多或者更少的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存储于存储器1210中的投屏方法还可以被分割为一个或者多个程序模块,并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本实施例为处理器1220)所执行,以完成本申请实施例。
实施例五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实施例中的投屏方法的步骤。
本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闪存、硬盘、多媒体卡、卡型存储器(例如,SD或DX存储器等)、随机访问存储器(RAM)、静态随机访问存储器(S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磁性存储器、磁盘、光盘等。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设备的内部存储单元,例如该计算机设备的硬盘或内存。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的外部存储设备,例如该计算机设备上配备的插接式硬盘,智能存储卡(Smart Media Card,简称为SMC),安全数字(Secure Digital,简称为SD)卡,闪存卡(Flash Card)等。当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还可以既包括计算机设备的内部存储单元也包括其外部存储设备。本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常用于存储安装于计算机设备的操作系统和各类应用软件,例如实施例中投屏方法的程序代码等。此外,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还可以用于暂时地存储已经输出或者将要输出的各类数据。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申请实施例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投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第一网络执行第一设备发现操作,所述第一网络包括局域网;
通过第二网络执行第二设备发现操作;
根据所述第一设备发现操作和所述第二设备发现操作,确定用于投屏操作的投屏对象;及
与所述投屏对象建立网络连接;
其中,第二终端为通过所述第二设备发现操作找到并被确定为所述投屏对象,所述第二网络包括广域网;
所述与所述投屏对象建立网络连接,包括:根据所述第二终端的设备信息,判断所述第二终端是否位于所述局域网中;如果所述第二终端位于所述局域网中,则基于所述局域网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第一网络连接,及基于所述广域网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第二网络连接;
判断所述第一网络连接和所述第二网络连接是否均被成功建立;及
如果所述第一网络连接和所述第二网络连接均被成功建立,则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连接将通信内容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中,以及同时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连接将通信内容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中;其中,所述通信内容包括用于去重操作的标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屏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设备发现策略执行相应的设备发现操作;
其中,所述设备发现策略包括第一设备发现策略、第二设备发现策略和第三设备发现策略;
所述第一设备发现策略对应于执行所述第一设备发现操作;
所述第二设备发现策略对应于执行所述第二设备发现操作;
所述第三设备发现策略对应于同时执行所述第一设备发现操作和所述第二设备发现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投屏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设备发现策略执行相应的设备发现操作,包括:
监测是否进入设备发现页面;及
如果进入所述设备发现页面,则根据所述设备发现策略执行相应的设备发现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包括局域网;
通过第一网络执行第一设备发现操作,包括:
向所述局域网内发送第一广播信息;
接收所述局域网内的第一终端基于所述第一广播信息返回的响应信息;及
基于所述响应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为候选投屏对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屏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第一网络执行第一设备发现操作,包括:
接收所述局域网内的第二广播信息,其中,所述第二广播信息包括来自第一终端的广播信息;及
根据所述第二广播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终端为候选投屏对象。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投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网络包括广域网;
通过第二网络执行第二设备发现操作,包括:
通过所述广域网访问服务器,以便服务器返回同一账号下的第二终端的设备信息;及
根据所述第二终端的设备信息,确定所述第二终端为候选投屏对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投屏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所述第一设备发现操作和所述第二设备发现操作,确定用于投屏操作的投屏对象,包括:
将所述第一终端或第二终端确定为所述投屏对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投屏方法,其特征在于,与所述投屏对象建立网络连接,包括:
如果所述第二终端未位于所述局域网中,则基于所述广域网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所述第二网络连接。
9.一种投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发现模块,用于通过第一网络执行第一设备发现操作,所述第一网络包括局域网;
第二发现模块,用于通过第二网络执行第二设备发现操作;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设备发现操作和所述第二设备发现操作,确定用于投屏操作的投屏对象;及
建立模块,用于与所述投屏对象建立网络连接;
其中,第二终端为通过所述第二设备发现操作找到并被确定为所述投屏对象,所述第二网络包括广域网;
所述建立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终端的设备信息,判断所述第二终端是否位于所述局域网中;如果所述第二终端位于所述局域网中,则基于所述局域网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第一网络连接,及基于所述广域网与所述第二终端建立第二网络连接;
内容发送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网络连接和所述第二网络连接是否均被成功建立;及如果所述第一网络连接和所述第二网络连接均被成功建立,则通过所述第一网络连接将通信内容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中,以及同时通过所述第二网络连接将通信内容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中;其中,所述通信内容包括用于去重操作的标识。
10.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投屏方法的步骤。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可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所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投屏方法的步骤。
CN202010374023.4A 2020-05-06 2020-05-06 投屏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116293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74023.4A CN111629371B (zh) 2020-05-06 2020-05-06 投屏方法和系统
PCT/CN2020/141033 WO2021223454A1 (zh) 2020-05-06 2020-12-29 投屏方法和系统
US17/923,213 US20230161541A1 (en) 2020-05-06 2020-12-29 Screen projection method and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74023.4A CN111629371B (zh) 2020-05-06 2020-05-06 投屏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29371A CN111629371A (zh) 2020-09-04
CN111629371B true CN111629371B (zh) 2021-09-03

Family

ID=722730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74023.4A Active CN111629371B (zh) 2020-05-06 2020-05-06 投屏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61541A1 (zh)
CN (1) CN111629371B (zh)
WO (1) WO202122345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29371B (zh) * 2020-05-06 2021-09-03 上海幻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投屏方法和系统
CN112346693A (zh) * 2020-11-25 2021-02-09 中数通信息有限公司 多屏互动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
CN113127122A (zh) * 2021-04-15 2021-07-16 深圳乐播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虚拟应用的投屏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460093A (zh) * 2022-07-29 2022-12-09 海信视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发现方法、显示设备及智能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40552A (zh) * 2018-04-08 2018-09-14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互连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901024A (zh) * 2018-06-25 2018-11-27 北京小鱼在家科技有限公司 控制投屏接收设备连网及投屏接收设备连网方法、设备
CN110515573A (zh) * 2018-05-21 2019-11-2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投屏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设备
CN110602087A (zh) * 2019-09-10 2019-12-2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智能投屏方法、装置、智能终端及服务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447433A (en) * 2007-02-07 2008-09-17 Vodafone Plc Reduce signalling load
US9876862B1 (en) * 2013-02-19 2018-01-23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Service identification with reduced ambiguity
US10965883B2 (en) * 2014-05-21 2021-03-30 Mersive Technologies, Inc. Intelligent shared display infrastructure and associated methods
US9729591B2 (en) * 2014-06-24 2017-08-08 Yahoo Holdings, Inc. Gestures for sharing content between multiple devices
US9930151B2 (en) * 2014-12-10 2018-03-27 Splashtop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xtending local area network protocols to work across the internet and establishing connectivity without discovery for local area network protocols
KR20160100153A (ko) * 2015-02-13 2016-08-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장치 검색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KR102443999B1 (ko) * 2015-03-13 2022-09-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링크를 통해 영구 미라캐스트 세션을 유지하는 방법
US10515482B2 (en) * 2015-08-24 2019-12-24 Pcms Holding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nhancing augmented reality experience with dynamic output mapping
US10873637B2 (en) * 2016-05-02 2020-12-22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Controlling service discovery and activation among peers
US10999331B1 (en) * 2016-07-06 2021-05-04 Google Llc Reverse discovery and pairing of client devices to a media device
US10075838B2 (en) * 2016-11-28 2018-09-11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Smart discovery of wireless receivers
US11477516B2 (en) * 2018-04-13 2022-10-18 Koji Yoden Services ov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ith high flexibility and efficiency
CN108989879B (zh) * 2018-08-28 2021-06-15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投屏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9120970A (zh) * 2018-09-30 2019-01-01 珠海市君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投屏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922205A (zh) * 2018-11-29 2019-06-21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投屏实现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350981B (zh) * 2019-08-09 2022-07-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通信协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11404028B2 (en) * 2019-12-16 2022-08-02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Sub-display notification handling
CN113316128B (zh) * 2020-02-26 2022-04-05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投屏方法、接收端设备及发送端设备
CN111629371B (zh) * 2020-05-06 2021-09-03 上海幻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投屏方法和系统
TWI801133B (zh) * 2022-02-11 2023-05-01 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運用於邊緣計算之資料傳送系統、方法及其電腦可讀媒介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40552A (zh) * 2018-04-08 2018-09-14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设备互连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515573A (zh) * 2018-05-21 2019-11-29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投屏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设备
CN108901024A (zh) * 2018-06-25 2018-11-27 北京小鱼在家科技有限公司 控制投屏接收设备连网及投屏接收设备连网方法、设备
CN110602087A (zh) * 2019-09-10 2019-12-2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智能投屏方法、装置、智能终端及服务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223454A1 (zh) 2021-11-11
CN111629371A (zh) 2020-09-04
US20230161541A1 (en) 2023-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29371B (zh) 投屏方法和系统
US11646939B2 (en) Network function NF management method and NF management device
EP3968702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entity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11756674B (zh) 网络通信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19136965A1 (zh) 一种进行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设备
CN111865736A (zh) 一种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1885594A (zh) 设备绑定方法及装置
US11838381B2 (en) Device cross-area access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12600693A (zh) 业务请求的处理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3498110B (zh) 业务报文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0312140B (zh) 直播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0432714B2 (en)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system based on asymmetric P2P network
CN114828235A (zh) 一种带宽分配方法、带宽分配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784510A (zh) 目标服务节点接入总线的方法、服务节点的信息交互方法
CN114461149B (zh) 一种基于K8s的分布式数据存储方法及装置
CN114040378B (zh) 应用的编排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776461A (zh) 投屏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305581B (zh)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中的表连接方法及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CN112073215A (zh) 一种实现应用的方法及业务控制器
US20230262558A1 (en) Ue route selection method and related products
WO2017215381A1 (zh) 虚拟扩展端口的指示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
CN113746909A (zh) 网络连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327517B (zh) 获取无线接入点网络状态的方法及设备
CN113114670A (zh) 一种区块链网络的多协议连接方法、设备及储存介质
CN105392179A (zh) 一种基于web应用的局域网设备互发现的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