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27742A - 直播互动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 Google Patents

直播互动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27742A
CN114827742A CN202110129458.7A CN202110129458A CN114827742A CN 114827742 A CN114827742 A CN 114827742A CN 202110129458 A CN202110129458 A CN 202110129458A CN 114827742 A CN114827742 A CN 1148277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ve broadcast
interactive
client
interaction
l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2945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27742B (zh
Inventor
陈庆锋
罗浩
董阳
冯培林
王瑞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2945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2774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277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277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277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277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7End-user applications
    • H04N21/478Supplemental services, e.g. displaying phone caller identification, shopping application
    • H04N21/4788Supplemental services, e.g. displaying phone caller identification, shopping application communicating with other users, e.g. chat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1Generation of visual interfaces for content selection or interaction;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rendering
    • H04N21/4312Generation of visual interfaces for content selection or interaction;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rendering involving specific graphical features, e.g. screen layout, special fonts or colors, blinking icons, highlights or anim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40Client device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ption of or interaction with content, e.g. set-top-box [STB];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43Processing of content or additional data, e.g. demultiplexing additional data from a digital video stream; Elementary client operations, e.g. monitoring of home network or synchronising decoder's clock; Client middleware
    • H04N21/437Interfacing the upstream path of the transmission network, e.g. for transmitting client requests to a VOD serv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直播互动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其中,该直播互动方法应用于互动客户端,该方法包括:显示直播间内播放的直播画面,以使主播用户基于所述直播画面参与直播互动,所述直播间是主播客户端向直播服务器发起开播推流请求建立的;在所述主播用户参与直播互动的过程中,获取第一互动数据;根据所述第一互动数据向所述直播服务器发起互动同步请求,以使所述直播间内播放包含互动画面的直播画面,所述互动画面根据所述第一互动数据生成。本公开实施例解决了现有技术在主播用户参与直播互动的过程中仍存在操作复杂性和互动准确性难以平衡的问题。

Description

直播互动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公开涉及一种直播互动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利用互联网以及流媒体技术进行数据实时共享的直播方式已成为当下一种热门的互动方式。具体地,主播用户通过主播客户端在线建立直播间,以向接入该直播间的直播客户端分享直播画面,从而实现主播用户与观众用户之间的直播互动。
目前,提供主播客户端运行的直播平台主要包括移动终端(例如智能手机)和计算机设备(例如台式电脑)。然而,无论上述哪种直播平台,在直播互动的过程中均存在一定的弊端:一方面,移动终端受限于屏幕尺寸,难以保证主播用户与观众用户之间互动的准确性;另一方面,计算机设备受限于硬件配置等客观因素,对于绝大多数主播用户而言,在线建立直播间的操作复杂性较高。
由上可知,现有技术在主播用户参与直播互动的过程中仍存在操作复杂性和互动准确性难以平衡的问题。
发明内容
提供该发明内容部分以便以简要的形式介绍构思,这些构思将在后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被详细描述。该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旨在标识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限制所要求的保护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本公开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直播互动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解决相关技术在主播用户参与直播互动的过程中仍存在操作复杂性和互动准确性难以平衡的问题。
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个方面,一种直播互动方法,应用于互动客户端,所述方法包括:显示直播间内播放的直播画面,以使主播用户基于直播画面参与直播互动,直播间是主播客户端向直播服务器发起开播推流请求建立的;在主播用户参与直播互动的过程中,获取第一互动数据;根据第一互动数据向直播服务器发起互动同步请求,以使直播间内播放包含互动画面的直播画面,互动画面根据第一互动数据生成。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个方面,一种直播互动装置,应用于互动客户端,所述装置包括:画面显示模块,用于显示直播间内播放的直播画面,以使主播用户基于直播画面参与直播互动,直播间是主播客户端向直播服务器发起开播推流请求建立的;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在主播用户参与直播互动的过程中,获取第一互动数据;请求发起模块,用于根据第一互动数据向直播服务器发起互动同步请求,以使直播间内播放包含互动画面的直播画面,互动画面根据第一互动数据生成。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个方面,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至少一个存储器、以及至少一条通信总线,其中,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处理器通过通信总线读取存储器中的计算机可读指令;计算机可读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直播互动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个方面,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直播互动方法。
本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随着主播客户端向直播服务器发起开播推流请求而在线建立直播间,在互动客户端中显示直播间内播放的直播画面,以使主播用户基于该直播画面参与直播互动,进而在主播用户参与直播互动的过程中,获取第一互动数据,并以此向直播服务器发起互动同步请求,使得直播间内播放包含根据第一互动数据生成的互动画面的直播画面。也就是说,一方面,在线建立直播间仍依赖于主播客户端所运行的移动终端,以此降低在线建立直播间的操作复杂性,另一方面,直播互动依赖于互动客户端所运行的计算机设备,以此提升主播用户与观众用户之间互动的准确性,从而实现一种以移动终端的开播推流为主、计算机设备的直播互动为辅的直播互动方式,来解决现有技术在主播用户参与直播互动的过程中仍存在操作复杂性和互动准确性难以平衡的问题。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并参考以下具体实施方式,本公开各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特征、优点及方面将变得更加明显。贯穿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应当理解附图是示意性的,原件和元素不一定按照比例绘制。
图1是根据本公开所涉及的实施环境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直播互动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图2对应实施例涉及的互动客户端同步显示直播画面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涉及的另一种直播互动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图4对应实施例涉及的互动客户端中查看入口、开启入口、关闭入口的示意图。
图6是图4对应实施例涉及的直播画面与第二互动数据分屏显示的示意图。
图7为图4对应实施例涉及的第二互动数据全屏显示的示意图。
图8是图2对应实施例中步骤310在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直播互动方法的流程图。
图10是一应用场景中一种直播互动方法的时序图。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直播互动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而且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公开。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的附图及实施例仅用于示例性作用,并非用于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应当理解,本公开的方法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个步骤可以按照不同的顺序执行,和/或并行执行。此外,方法实施方式可以包括附加的步骤和/或省略执行示出的步骤。本公开的范围在此方面不受限制。
本文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形是开放性包括,即“包括但不限于”。术语“基于”是“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实施例”;术语“另一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另外的实施例”;术语“一些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些实施例”。其他术语的相关定义将在下文描述中给出。
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概念仅用于对装置、模块或单元进行区分,并非用于限定这些装置、模块或单元一定为不同的装置、模块或单元,也并非用于限定这些装置、模块或单元所执行的功能的顺序或者相互依存关系。
需要注意,本公开中提及的“一个”、“多个”的修饰是示意性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除非在上下文另有明确指出,否则应该理解为“一个或多个”。
本公开实施方式中的多个装置之间所交互的消息或者信息的名称仅用于说明性的目的,而并不是用于对这些消息或信息的范围进行限制。
如前所述,用于提供主播客户端运行的直播平台,在主播用户参与直播互动的过程中均存在一定的弊端:
一方面,就移动终端来说,例如智能手机,屏幕尺寸有限,故直播画面小,主播用户往往看不清自己的直播形态,尤其是舞蹈类型的主播用户,很可能因看不清自己所呈现的舞蹈动作,而使得该主播用户实际想传递的分享行为不够准确,进而导致观众用户与该主播用户之间的互动不够准确。
另一方面,对于计算机设备而言,例如台式电脑,在线建立直播间需要进行推流设置、摄像头设置,而对于推流设置和摄像头设置往往又存在对硬件配置的设置要求,从而增加了主播用户的操作复杂性。
由此可见,在主播用户参与直播互动的过程中,仍存在操作复杂性和互动准确性难以平衡的缺陷。
为此,本公开提供的直播互动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如上技术问题。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为一种直播互动方法所涉及的实施环境的示意图。该实施环境包括终端110、终端130、终端150以及直播服务器200。
具体地,终端110和终端130,可供具备直播功能的客户端运行,例如智能手机等配置有限尺寸屏幕的移动终端,在此不进行限定。
终端150,可供具备直播互动功能的客户端运行,例如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计算机设备,此处也并未加以限定。
其中,客户端,具备直播/直播互动功能,例如,直播类客户端、社交类客户端等等,可以是应用程序形式,也可以是网页形式,相应地,客户端进行直播画面显示的显示界面则可以是程序窗口形式,还可以是网页页面形式的,此处也并未加以限定。
在此补充的是,主播用户所在终端110可供主播客户端运行,观众用户所在终端130可供直播客户端运行,则主播用户通过主播客户端在线建立直播间,以使得多个直播客户端同时接入该直播间,进而实现主播用户和观众用户之间的直播互动。其中,主播客户端和直播客户端可以是同类型客户端,例如,主播客户端和直播客户端均为直播类客户端。
直播服务器200,可以是独立的物理服务器,也可以是多个物理服务器构成的服务器集群或者分布式系统,还可以是提供云服务、云数据库、云计算、云函数、云存储、网络服务、云通信、中间件服务、域名服务、安全服务、CDN、以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平台等基础云计算服务的云服务器。例如,本实施环境中,直播服务器200提供直播数据等的转发和存储服务。
直播服务器200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网络等方式分别与终端110、130、150之间建立通信连接,并通过该通信连接实现直播服务器200与终端110、130、150之间的数据传输。例如,传输的数据包括直播数据、第一互动数据、第二互动数据等等。
随着主播客户端在线建立直播间,多个直播客户端同时接入,例如百万个直播客户端或者千万个直播客户端。
就主播客户端而言,将直播数据上传至直播服务器200,然后由直播服务器200转发至直播客户端,使得直播间内播放直播画面。
对于互动客户端来说,将第一互动数据(例如主播用户的舞蹈动作等)上传至直播服务器200,然后由直播服务器200转发至主播客户端和其余直播客户端,使得直播间内播放包含互动画面的直播画面,该互动画面根据第一互动数据生成。
对于直播客户端而言,任意一个直播客户端可以将第二互动数据(例如送礼送礼、评论等)上传至直播服务器200,由直播服务器200将该互动数据转发至主播客户端和其余直播客户端,使得直播间内播放包含第二互动数据的直播画面。
上述过程中,一方面,在线建立直播间仍依赖于主播客户端所在移动终端,以此降低在线建立直播间的操作复杂性,另一方面,直播互动依赖于互动客户端所在计算机设备,以此提升主播用户与观众用户之间互动的准确性,从而实现一种以移动终端开播推流为主、计算机设备的直播互动为辅的直播互动方式,
请参阅图2,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直播互动方法,该方法适用于计算机设备,例如,计算机设备为图1所示实施环境的终端150。
该方法可以由计算机设备执行,也可以理解为是由计算机设备所运行的互动客户端执行,例如,具备直播互动功能的直播类客户端。在下述方法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描述,以各步骤的执行主体为互动客户端加以说明,但对此不构成限定。
如图2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10,显示直播间内播放的直播画面,以使主播用户基于所述直播画面参与直播互动。
首先说明的是,主播用户将在移动终端中运行主播客户端,以实现直播间的在线建立。具体地,基于移动终端配置的摄像组件(例如摄像头),主播客户端进行直播数据的采集,并以此向直播服务器发起开播推流请求,当直播服务器接收到该开播推流请求,便能够根据该开播推流请求中的主播用户标识以及直播数据,为该主播用户在线建立直播间。对应地,观众用户将在移动终端中运行直播客户端,以接入直播间。
由此,主播客户端和直播客户端中显示直播间内播放的直播画面,以此实现主播用户与观众用户之间的直播互动。
同时,主播用户还将在计算机设备中运行互动客户端,以向主播用户提供直播互动功能。具体地:接收直播画面数据,并根据该直播画面数据生成直播间内播放的直播画面,并显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直播画面数据来源于主播客户端,例如,采用投屏技术,将主播客户端中显示的直播间内播放的直播画面投屏至互动客户端中;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直播画面数据来源于直播服务器。
那么,当互动客户端中显示直播间内播放的直播画面,主播用户便能够通过计算机设备配置的大尺寸屏幕清晰地观看到该直播画面,进而能够准确地向观众用户传递分享行为,以此实现主播用户与观众用户之间准确的直播互动。
步骤330,在主播用户参与直播互动的过程中,获取第一互动数据。
其中,第一互动数据,是在主播用户参与直播互动的过程中,基于移动终端配置的摄像组件(例如摄像头),对主播用户的直播形态进行拍摄生成的。此处,主播用户的直播形态包括但不限于主播用户的头部动作、面部表情、身体动作等等。
由此,第一互动数据用于描述主播用户参与直播互动过程中的直播形态,是通过摄像组件采集获得的。
步骤350,根据第一互动数据向直播服务器发起互动同步请求。
在获得第一互动数据之后,便向主播客户端发送第一互动数据。具体地:将第一互动数据封装至互动同步请求,以将该互动同步请求发送至直播服务器。
对应地,对于直播服务器而言,便能够接收到携带第一互动数据的互动同步请求,进而将该第一互动数据转发至主播客户端和接入直播间的直播客户端。那么,直播间内便可播放包含根据第一互动数据生成的互动画面的直播画面。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直播间内直播画面因第一互动数据更新,该更新的直播画面将同步在互动客户端中显示,即返回执行步骤310,以此方式向主播用户提供直播互动功能。
例如,如图3所示,其示例性示出了互动客户端同步显示直播画面的示意图。在主播客户端所运行的智能手机110和互动客户端所运行的台式电脑150中,同步显示包含主播用户100的直播形态的直播画面。
通过上述过程,一方面,在线建立直播间仍依赖于主播客户端所运行的移动终端,以此在线建立直播间的降低操作复杂性,另一方面,直播互动依赖于互动客户端所运行的计算机设备,以此提升主播用户与观众用户之间互动的准确性,从而实现以移动终端的开播推流为主、计算机设备的直播互动为辅的直播互动方式,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在主播用户参与直播互动过程中仍存在操作复杂性和互动准确性难以平衡的问题。
请参阅图4,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410,响应于查看指令,从直播服务器拉取第二互动数据。
可以理解,为了提高直播活跃度,主播用户和观众用户之间可以相互发送互动资源,或者,不同主播用户之间相互对抗,观众用户可以向心仪的主播用户发送互动资源,例如,互动资源包括虚拟礼物、虚拟表情、虚拟道具、电子红包、评论数据等等。
在此,第二互动数据,则是在上述互动资源的发送过程中生成的。该第二互动数据用于表征互动资源。由此可见,直播间内播放的直播画面不仅反映了主播用户参与的直播互动,即主播用户的直播形态,而且能够反映出主播用户和观众用户之间的互动。
具体地,主播客户端和/或接入直播间的直播客户端将第二互动数据发送至直播服务器,由直播服务器进行转发,从而使得直播间内播放包含第二互动数据的直播画面。
然而,发明人意识到,对于屏幕尺寸有限的移动终端而言,由于显示区域小,如果第二互动数据内容混杂,不仅会导致主播用户更看不清自己的直播形态,而且也不方便主播用户查看该第二互动数据;即使是面对屏幕尺寸较大的计算机设备,如果主播用户与计算机设备之间存在一定的物理距离,也可能无法清楚地了解互动情况。
基于此,本实施例中,为主播用户开启第二互动数据查看功能。其中,查看指令用于指示互动客户端为主播用户开启第二互动数据查看功能。
对于互动客户端而言,增设查看入口,如果主播用户期望进行第二互动数据的查看,便可在该查看入口触发相关操作,使得互动客户端为主播用户开启第二互动数据查看功能。
例如,如图5所示,其示例性示出了互动客户端中查看入口的示意图。在进行直播画面显示的显示界面301中,如果主播用户A点击了“查看”图标304,互动客户端便能够检测到该点击操作。其中,“查看”图标304即为查看入口,点击操作即为该查看入口触发的相关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计算机设备所配置输入组件(例如触控屏幕上铺盖的触摸层、鼠标、键盘等)的不同,用户针对查看入口触发的相关操作的具体行为也可以各不相同。例如,借由触摸层输入的平板电脑而言,相关操作可以是点击、滑动等手势操作,而对于配置鼠标的台式电脑而言,相关操作则可以是拖拽、单击、双击等机械操作,在此不进行具体限定。
在检测到查看入口触发的相关操作之后,便生成查看指令,以为主播用户开启第二互动数据查看功能。具体地,响应于查看指令,从直播服务器拉取第二互动数据,并显示。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互动客户端中的“查看”图标,可以直接显示在进行直播画面显示的显示界面中,也可以是在主播用户点击该显示界面中的任意位置之后,方才显示在该显示界面中,此处并非构成具体限定。
步骤430,显示第二互动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互动数据与直播画面分屏显示。例如,如图6所示,其示例性示出了直播画面与第二互动数据分屏显示的示意图。进行直播画面显示的显示界面301位于进行第二互动数据查看的查看界面302的右侧。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分屏显示的方式不局限于右侧,还可以是上方、下方、左侧等等,此处并非构成具体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二互动数据全屏显示。具体地,响应于查看指令,由进行直播画面显示的显示界面跳转至查看界面;在该查看界面中进行第二互动数据的全屏显示。例如,如图7所示,其示例性示出了第二互动数据全屏显示的示意图。在查看界面302中显示第二互动数据,以此方式使主播用户更清楚地了解互动情况。
在上述实施例的作用下,实现第二互动数据查看功能,即在主播用户能够更准确地进行直播交互的前提下,使得主播用户能够更清楚地了解互动情况,从而有效地提升了主播的开播体验。
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步骤310之前,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采用投屏技术,建立主播客户端与互动客户端之间的投屏通道。
发明人意识到,如果直播画面数据来源于直播服务器,可能会因网络延迟导致直播画面在互动客户端中的同步延迟,由此导致主播用户基于该直播画面所观察到自己的直播形态存在延迟,仍可能影响主播用户与观众用户之间互动的准确性。
因此,本实施例中,在主播客户端与互动客户端之间,采用投屏技术建立投屏通道,使得直播画面由主播客户端投屏至互动客户端,以此达到直播画面在互动客户端实时同步的效果。
可选地,投屏技术包括无线投屏技术、有线投屏技术。
可选地,投屏技术包括Miracast、Airplay、ChromCast、第三方投屏应用程序、第三方投屏SDK等等。
具体地,如图8所示,步骤310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11,基于投屏通道,接收主播客户端发送的直播编码数据,并对直播编码数据进行解码。
步骤313,根据解码得到的直播画面数据生成直播间内播放的直播画面,并显示。
通过上述实施例的配合,基于投屏技术,使得互动客户端与主播客户端之间直播画面的实时同步得以实现,以此充分地保障了主播用户与观众用户之间的互动准确性。
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步骤330之后,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响应于开启指令,在互动客户端中标记直播互动功能的开启。
其中,开启指令,用于指示互动客户端为主播用户开启直播互动功能。
也就是说,主播用户可以选择由主播客户端还是互动客户端进行第一互动数据的采集,如果直播互动功能未开启,则由主播客户端进行第一互动数据的采集,反之,如果直播互动功能开启,则由互动客户端进行第一互动数据的采集。
具体地,对于互动客户端而言,增设开启入口,如果主播用户期望开启直播互动功能,便可在该开启入口触发相关操作,使得互动客户端为主播用户开启直播互动功能。
例如,回请参阅图5所示,其示例性示出了互动客户端中开启入口的示意图。在进行直播画面显示的显示界面301中,如果主播用户点击了“开启”图标305,互动客户端便能够检测到该点击操作。其中,“开启”图标305即为查看入口,点击操作即为该开启入口触发的相关操作。在检测到开启入口触发的相关操作之后,便生成开启指令,以为主播用户开启直播互动功能。
由此,随着直播互动功能的开启,由互动客户端取代主播客户端进行第一互动数据的采集,以此作为保障主播用户与观众用户之间互动准确性的数据依据,从而使得主播用户参与直播互动过程中存在操作复杂性和互动准确性难以平衡的问题得以有效地解决。
此外,主播用户可以根据应用场景的实际需求任意地切换第一互动数据的采集主体。例如,在户外场景,主播用户使用主播客户端进行第一互动数据的采集,以此方式实现主播用户与观众用户之间随时进行直播互动,或者,在室内场景,主播用户使用互动客户端进行第一互动数据的采集,以此方式实现主播用户与观众用户之间更加准确更加便捷地进行直播互动。
请参阅图9,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510,接收直播服务器发送的直播结束消息。
其中,直播结束消息用于指示主播客户端结束直播。
步骤530,根据直播结束消息,在互动客户端中标记直播互动功能的关闭。
也就是说,随着主播客户端结束直播,直播互动功能将自动关闭。
当然,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直播互动功能的关闭还可以响应于用户触发进行。
同理于直播互动功能的开启,对于互动客户端而言,增设关闭入口,如果主播用户期望关闭直播互动功能,便可在该关闭入口触发相关操作,使得互动客户端为主播用户关闭直播互动功能。
例如,回请参阅图5所示,其示例性示出了互动客户端中关闭入口的示意图。在进行直播画面显示的显示界面301中,如果主播用户点击了“关闭”图标306,互动客户端便能够检测到该点击操作。其中,“关闭”图标306即为查看入口,点击操作即为该关闭入口触发的相关操作。
在检测到关闭入口触发的相关操作之后,便生成关闭指令,以为主播用户关闭直播互动功能。
通过上述实施例的配合,极大地方便了主播用户开启和关闭直播互动功能,有利于提升主播用户的开播体验。
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该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响应于登录指令,向直播服务器发起登录请求,以使直播服务器建立与互动客户端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
其中,登录请求包括主播用户用于登录主播客户端的账户信息。
也就是说,一方面,主播用户使用账户信息A登录主播客户端,响应于登录指令a,主播客户端向直播服务器发起登录请求a1,对应地,直播服务器将接收到该登录请求a1,从而建立直播服务器与主播客户端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A1。
另一方面,主播用户使用账户信息A登录互动客户端,响应于登录指令b,互动客户端向直播服务器发起登录请求b1,对应地,直播服务器将接收到该登录请求b1,从而建立直播服务器与互动客户端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B1。
由此,基于数据传输通道A1和B1,在直播画面同步的前提下,主播客户端与互动客户端之间同时实现了直播间相关数据的同步,该直播间相关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直播数据、第一互动数据、第二互动数据等。
例如,基于数据传输通道A1,主播客户端向直播服务器发送第二互动数据,或者,基于数据传输通道B1,互动客户端向直播服务器发送携带第一互动数据的互动同步请求。
图10是一应用场景中一种直播互动方法的时序图。
该应用场景中,主播客户端运行于智能手机,互动客户端运行于台式电脑,直播客户端运行于智能手机,上述各客户端为直播类客户端。
具体地,执行步骤801,使用相同的账户信息分别登陆主播客户端和互动客户端,使得直播服务器分别与主播客户端和互动客户端之间建立数据传输通道。
执行步骤802,主播客户端采用投屏技术,将手机画面投屏至互动客户端,以便于互动客户端能够在后续同步显示直播间内播放的直播画面。
执行步骤803至步骤804,主播客户端向直播服务器发起开播推流请求,以在线建立直播间,供直播客户端接入。随着直播客户端接入直播间,直播间内播放的直播画面分别显示在主播客户端和接入直播间的直播客户端,并同时投屏至互动客户端。
执行步骤805,主播用户将开启直播互动功能,以通过互动客户端中显示的直播间内的直播画面参与直播互动,进而获得第一互动数据,即执行步骤807。
此外,执行步骤806,直播间相关数据,包括第二互动数据,将由直播服务器转发至互动客户端,以为主播用户在互动客户端中提供第二互动数据查看功能。
执行步骤808至步骤809,随着主播用户结束直播,互动客户端中关闭直播互动功能。
在本应用场景中,主播用户既可以在保持复杂性较低的智能手机开播习惯的同时,又可以利用台式电脑配置较大尺寸屏幕的特性,实现与观众用户之间准确便捷地直播互动,此外,也容易更加清楚便捷地了解互动情况,从而有效地提升了主播用户的开播体验。
下述为本公开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公开所涉及的直播互动方法。对于本公开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公开所涉及的直播互动方法的方法实施例。
请参阅图11,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直播互动装置900,应用于互动客户端。
该直播互动装置900包括但不限于:画面显示模块910、数据获取模块930以及请求发起模块950。
其中,画面显示模块910,用于显示直播间内播放的直播画面,以使主播用户基于直播画面参与直播互动,直播间是主播客户端向直播服务器发起开播推流请求建立的。
数据获取模块930,用于在主播用户参与直播互动的过程中,获取第一互动数据。
请求发起模块950,用于根据第一互动数据向直播服务器发起互动同步请求,以使直播间内播放包含互动画面的直播画面,互动画面根据第一互动数据生成。
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该直播互动装置900还包括但不限于:数据拉取模块以及数据显示模块。
其中,数据拉取模块,用于响应于查看指令,从计算机设备拉取第二互动数据,第二互动数据是接入直播间的直播客户端和/或主播客户端发送至计算机设备的。
数据显示模块,用于显示第二互动数据。
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该数据显示模块包括但不限于:界面跳转单元以及界面跳转单元。
其中,界面跳转单元,用于响应于查看指令,由进行直播画面显示的显示界面跳转至查看界面。
界面跳转单元,用于在查看界面中进行第二互动数据的全屏显示。
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该直播互动装置900还包括但不限于:投屏通道建立模块。
其中,投屏通道建立模块,用于采用投屏技术,建立主播客户端与互动客户端之间的投屏通道。
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该画面显示模块910包括但不限于:数据解码单元以及画面显示单元。
其中,数据解码单元,用于基于投屏通道,接收主播客户端发送的直播编码数据,并对直播编码数据进行解码。
画面显示单元,用于根据解码得到的直播画面数据生成直播间内播放的直播画面,并显示。
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该直播互动装置900还包括但不限于:功能开启模块。
其中,功能开启模块,用于响应于开启指令,在互动客户端中标记直播互动功能的开启,以使互动客户端能够进行第一互动数据的采集。
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该直播互动装置900还包括但不限于:消息接收模块以及功能关闭模块。
其中,消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计算机设备发送的直播结束消息,直播结束消息用于指示主播客户端结束直播。
功能关闭模块,用于根据直播结束消息,在互动客户端中标记直播互动功能的关闭。
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该直播互动装置900还包括但不限于:请求发起模块。
其中,请求发起模块,用于响应于登录指令,向计算机设备发起登录请求,以使计算机设备建立与互动客户端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
其中,登录请求包括主播用户用于登录主播客户端的账户信息。
由此,一方面,在线建立直播间仍依赖于主播客户端所运行的移动终端,以此降低在线建立直播间的操作复杂性,另一方面,直播互动依赖于互动客户端所运行的计算机设备,以此提升主播用户与观众用户之间互动的准确性,从而实现一种以移动终端的开播推流为主、计算机设备的直播互动为辅的直播互动方式,来解决现有技术在主播用户参与直播互动的过程中仍存在操作复杂性和互动准确性难以平衡的问题。
请参阅图12,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适用于图1所示出实施环境的终端150,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等。
该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以及处理器,其中,这里的处理器可以称为下文所述的处理装置601,存储器可以包括下文中的只读存储器(ROM)602、随机访问存储器(RAM)603以及存储装置608中的至少一项,具体如下所示:
如图12所示,电子设备600可以包括处理装置(例如中央处理器、图形处理器等)6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602中的程序或者从存储装置6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6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603中,还存储有电子设备6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处理装置601、ROM 602以及RAM 603通过总线6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605也连接至总线604。
通常,以下装置可以连接至I/O接口605:包括例如触摸屏、触摸板、键盘、鼠标、摄像头、麦克风、加速度计、陀螺仪等的输入装置606;包括例如液晶显示器(LCD)、扬声器、振动器等的输出装置607;包括例如磁带、硬盘等的存储装置608;以及通信装置609。通信装置609可以允许电子设备600与其他设备进行无线或有线通信以交换数据。虽然图12示出了具有各种装置的电子设备600,但是应理解的是,并不要求实施或具备所有示出的装置。可以替代地实施或具备更多或更少的装置。
特别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非暂态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装置6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或者从存储装置608被安装,或者从ROM 602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装置601执行时,执行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中限定的上述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上述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而在本公开中,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电线、光缆、RF(射频)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上述电子设备中所包含的;也可以是单独存在,而未装配入该电子设备中。
上述计算机可读介质承载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当上述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被该电子设备执行时,使得该电子设备:显示直播间内播放的直播画面,以使主播用户基于所述直播画面参与直播互动,所述直播间是主播客户端向直播服务器发起开播推流请求建立的;在所述主播用户参与直播互动的过程中,获取第一互动数据;根据所述第一互动数据向所述直播服务器发起互动同步请求,以使所述直播间内播放包含互动画面的直播画面,所述互动画面根据所述第一互动数据生成。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公开的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上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但不限于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图示了按照本公开各种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该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接连地表示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描述于本公开实施例中所涉及到的模块或单元可以通过软件的方式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其中,模块或单元的名称在某种情况下并不构成对该单元本身的限定,例如,画面显示模块还可以被描述为“直播间内播放的直播画面显示模块”。
本文中以上描述的功能可以至少部分地由一个或多个硬件逻辑部件来执行。例如,非限制性地,可以使用的示范类型的硬件逻辑部件包括: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专用集成电路(ASIC)、专用标准产品(ASSP)、片上系统(SOC)、复杂可编程逻辑设备(CPLD)等等。
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有形的介质,其可以包含或存储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使用或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结合地使用的程序。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机器可读信号介质或机器可读储存介质。机器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的、磁性的、光学的、电磁的、红外的、或半导体系统、装置或设备,或者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机器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示例会包括基于一个或多个线的电气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快闪存储器)、光纤、便捷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学储存设备、磁储存设备、或上述内容的任何合适组合。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直播互动方法,应用于互动客户端,所述方法包括:显示直播间内播放的直播画面,以使主播用户基于所述直播画面参与直播互动,所述直播间是主播客户端向直播服务器发起开播推流请求建立的;在所述主播用户参与直播互动的过程中,获取第一互动数据;根据所述第一互动数据向所述直播服务器发起互动同步请求,以使所述直播间内播放包含互动画面的直播画面,所述互动画面根据所述第一互动数据生成。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直播互动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查看指令,从所述直播服务器拉取第二互动数据,所述第二互动数据是接入所述直播间的直播客户端和/或所述主播客户端发送至所述直播服务器的;显示所述第二互动数据。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显示所述第二互动数据,包括:响应于所述查看指令,由进行所述直播画面显示的显示界面跳转至查看界面;在所述查看界面中进行所述第二互动数据的全屏显示。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显示直播间内播放的直播画面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采用投屏技术,建立所述主播客户端与所述互动客户端之间的投屏通道。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所述显示直播间内播放的直播画面,包括:基于所述投屏通道,接收所述主播客户端发送的直播编码数据,并对所述直播编码数据进行解码;根据解码得到的直播画面数据生成所述直播间内播放的所述直播画面,并显示。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直播互动方法,还包括:响应于开启指令,在所述互动客户端中标记直播互动功能的开启,以使所述互动客户端能够进行所述第一互动数据的采集。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直播互动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直播服务器发送的直播结束消息,所述直播结束消息用于指示所述主播客户端结束直播;根据所述直播结束消息,在所述互动客户端中标记直播互动功能的关闭。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直播互动方法,还包括:响应于登录指令,向所述直播服务器发起登录请求,以使所述直播服务器建立与所述互动客户端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其中,所述登录请求包括所述主播用户用于登录所述主播客户端的账户信息。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直播互动装置,应用于互动客户端,所述装置包括:画面显示模块,用于显示直播间内播放的直播画面,以使主播用户基于所述直播画面参与直播互动,所述直播间是主播客户端向直播服务器发起开播推流请求建立的;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主播用户参与直播互动的过程中,获取第一互动数据;请求发起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互动数据向所述直播服务器发起互动同步请求,以使所述直播间内播放包含互动画面的直播画面,所述互动画面根据所述第一互动数据生成。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至少一个存储器、以及至少一条通信总线,其中,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通信总线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直播互动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直播互动方法。
以上描述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公开中所涉及的公开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公开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公开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此外,虽然采用特定次序描绘了各操作,但是这不应当理解为要求这些操作以所示出的特定次序或以顺序次序执行来执行。在一定环境下,多任务和并行处理可能是有利的。同样地,虽然在上面论述中包含了若干具体实现细节,但是这些不应当被解释为对本公开的范围的限制。在单独的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某些特征还可以组合地实现在单个实施例中。相反地,在单个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各种特征也可以单独地或以任何合适的子组合的方式实现在多个实施例中。
尽管已经采用特定于结构特征和/或方法逻辑动作的语言描述了本主题,但是应当理解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限定的主题未必局限于上面描述的特定特征或动作。相反,上面所描述的特定特征和动作仅仅是实现权利要求书的示例形式。

Claims (11)

1.一种直播互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互动客户端,所述方法包括:
显示直播间内播放的直播画面,以使主播用户基于所述直播画面参与直播互动,所述直播间是主播客户端向直播服务器发起开播推流请求建立的;
在所述主播用户参与直播互动的过程中,获取第一互动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互动数据向所述直播服务器发起互动同步请求,以使所述直播间内播放包含互动画面的直播画面,所述互动画面根据所述第一互动数据生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查看指令,从所述直播服务器拉取第二互动数据,所述第二互动数据是接入所述直播间的直播客户端和/或所述主播客户端发送至所述直播服务器的;
显示所述第二互动数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所述第二互动数据,包括:
响应于所述查看指令,由进行所述直播画面显示的显示界面跳转至查看界面;
在所述查看界面中进行所述第二互动数据的全屏显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直播间内播放的直播画面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采用投屏技术,建立所述主播客户端与所述互动客户端之间的投屏通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直播间内播放的直播画面,包括:
基于所述投屏通道,接收所述主播客户端发送的直播编码数据,并对所述直播编码数据进行解码;
根据解码得到的直播画面数据生成所述直播间内播放的所述直播画面,并显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主播用户参与直播互动的过程中,获取第一互动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开启指令,在所述互动客户端中标记直播互动功能的开启,以使所述互动客户端能够进行所述第一互动数据的采集。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直播服务器发送的直播结束消息,所述直播结束消息用于指示所述主播客户端结束直播;
根据所述直播结束消息,在所述互动客户端中标记直播互动功能的关闭。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登录指令,向所述直播服务器发起登录请求,以使所述直播服务器建立与所述互动客户端之间的数据传输通道;
其中,所述登录请求包括所述主播用户用于登录所述主播客户端的账户信息。
9.一种直播互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互动客户端,所述装置包括:
画面显示模块,用于显示直播间内播放的直播画面,以使主播用户基于所述直播画面参与直播互动,所述直播间是主播客户端向直播服务器发起开播推流请求建立的;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主播用户参与直播互动的过程中,获取第一互动数据;
请求发起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互动数据向所述直播服务器发起互动同步请求,以使所述直播间内播放包含互动画面的直播画面,所述互动画面根据所述第一互动数据生成。
10.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至少一个存储器、以及至少一条通信总线,其中,
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处理器通过所述通信总线读取所述存储器中的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
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直播互动方法。
11.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直播互动方法。
CN202110129458.7A 2021-01-29 2021-01-29 直播互动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Active CN1148277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29458.7A CN114827742B (zh) 2021-01-29 2021-01-29 直播互动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29458.7A CN114827742B (zh) 2021-01-29 2021-01-29 直播互动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27742A true CN114827742A (zh) 2022-07-29
CN114827742B CN114827742B (zh) 2024-04-30

Family

ID=825259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29458.7A Active CN114827742B (zh) 2021-01-29 2021-01-29 直播互动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27742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54542A (zh) * 2016-10-31 2017-02-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投影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713975A (zh) * 2016-12-08 2017-05-24 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直播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8989877A (zh) * 2018-06-14 2018-12-11 太仓聚堂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直播投屏方法、投屏终端及直播终端
CN111629240A (zh) * 2020-05-06 2020-09-04 上海幻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多屏互动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11741372A (zh) * 2020-07-08 2020-10-02 聚好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通话的投屏方法、显示设备及终端设备
CN111913679A (zh) * 2020-08-11 2020-11-10 广州繁星互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建立无线投屏连接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212211234U (zh) * 2020-05-15 2020-12-22 广州智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直播电视
CN112218103A (zh) * 2020-09-02 2021-01-12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直播间互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1004221A1 (zh) * 2019-07-09 2021-01-14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特效的展示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54542A (zh) * 2016-10-31 2017-02-22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投影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6713975A (zh) * 2016-12-08 2017-05-24 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直播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8989877A (zh) * 2018-06-14 2018-12-11 太仓聚堂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直播投屏方法、投屏终端及直播终端
WO2021004221A1 (zh) * 2019-07-09 2021-01-14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特效的展示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629240A (zh) * 2020-05-06 2020-09-04 上海幻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多屏互动显示方法及装置
CN212211234U (zh) * 2020-05-15 2020-12-22 广州智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一种直播电视
CN111741372A (zh) * 2020-07-08 2020-10-02 聚好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视频通话的投屏方法、显示设备及终端设备
CN111913679A (zh) * 2020-08-11 2020-11-10 广州繁星互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建立无线投屏连接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218103A (zh) * 2020-09-02 2021-01-12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直播间互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27742B (zh) 2024-04-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73769B2 (en) Live broadcasting method, method for presenting live broadcasting data stream, and terminal
US20220413661A1 (en) List flow implementation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US20220368733A1 (en) Intera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0684696B2 (en) Mechanism to enhance user experience of mobile devices through complex inputs from external displays
US20150117513A1 (en) Bandwidth reduction system and method
EP4084488A1 (en) Video interaction method and device,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WO2021218518A1 (zh) 视频的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WO2022095840A1 (zh) 直播间创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995759A (zh) 互动业务处理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650264B (zh) 未读消息的展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474085B (zh) 媒体内容播放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312222A (zh) 视频发送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1818383B (zh) 视频数据的生成方法、系统、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969093A (zh) 互动业务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23522092A (ja) インタラクション記録生成方法、装置、デバイス及び媒体
CN110673886B (zh) 用于生成热力图的方法和装置
CN112015506B (zh) 内容展示方法及装置
US10504277B1 (en) Communicating within a VR environment
US20230370686A1 (en) Information display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device and medium
CN113144620A (zh) 帧同步游戏的检测方法、装置、平台、可读介质和设备
US11921994B2 (en) Method, apparatus, device, medium and program product for replying questions
US11936954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for processing of video recommendations
CN113628097A (zh) 图像特效配置方法、图像识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11960703B2 (en) Template selection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14827742B (zh) 直播互动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100041 B-0035, 2 floor, 3 building, 30 Shixing street, Shijingsh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Tiktok vision (Beij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41 B-0035, 2 floor, 3 building, 30 Shixing street, Shijingsh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after: 100041 B-0035, 2 floor, 3 building, 30 Shixing street, Shijingsh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Douyin Vis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41 B-0035, 2 floor, 3 building, 30 Shixing street, Shijingsh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Tiktok vision (Beijing)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