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26388B - 一种新型零插损型olp光线路保护切换监测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零插损型olp光线路保护切换监测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26388B
CN114826388B CN202210408082.8A CN202210408082A CN114826388B CN 114826388 B CN114826388 B CN 114826388B CN 202210408082 A CN202210408082 A CN 202210408082A CN 114826388 B CN114826388 B CN 1148263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ing
optical
main
optical path
obta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0808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26388A (zh
Inventor
郑浩
李奕
张宗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Zhongyu Guangt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Zhongyu Guangt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Zhongyu Guangt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Zhongyu Guangt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40808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26388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263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263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263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263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03Arrangements for fault recovery
    • H04B10/032Arrangements for fault recovery using working and protection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07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10/075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 H04B10/079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using measurements of the data signal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新型零插损型OLP光线路保护切换监测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得第一主备光路信息;通过光路差异性分析模型获得第一差异信息;获得第一主备光路的电路切换光开关;根据电路切换光开关,构建第一开关互锁规则;分别将第一差异信息和第一开关互锁规则作为第一切换约束条件和第二切换约束条件,构建第一光路安全切换规则;获得第一监测数据;判断第一监测数据是否触发第一切换指令;若第一主光路的第一监测数据触发第一切换指令,根据第一光路安全切换规则进行光线路切换。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无法借助计算机技术,智能化对OLP光线路进行自动切换,从而影响OLP光线路保护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零插损型OLP光线路保护切换监测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零插损型OLP 光线路保护切换监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系统通信在电网安全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以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为例,它由通信提供通道,可分专用保护和复用保护两类。专用保护一般采用四芯光纤,两芯在用、两芯备用,当光缆故障导致继电保护专用光纤中断时,需立即投入备用光纤,并派工作人员到现场进行光配调整。复用保护经通信传输设备连接至继电保护装置,在通道发生故障时也需网管在第一时间进行电路调整。OLP即光纤线路自动切换保护装置,是一个独立于通信传输系统,完全建立在光缆物理链路上的自动监测保护系统。因此,借助计算机技术研发智能光通道切换装置,提供一种快速、高效、可靠的光纤通道切换方法,对专用保护的作用十分明显,其实用性和高效性显而易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然而,现有技术中存在无法借助计算机技术,智能化对OLP光线路进行自动切换,从而影响OLP光线路保护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零插损型OLP光线路保护切换监测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无法借助计算机技术,智能化对OLP光线路进行自动切换,从而影响OLP光线路保护的技术问题。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零插损型OLP光线路保护切换监测方法及装置。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新型零插损型OLP光线路保护切换监测方法,所述方法通过一种新型零插损型OLP光线路保护切换监测装置实现,其中,所述方法包括:通过获得第一主备光路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主备光路信息包括第一主光路信息和第一备用光路信息;通过将所述第一主光路信息和所述第一备用光路信息输入光路差异性分析模型,根据所述光路差异性分析模型,获得第一差异信息;获得所述第一主备光路的电路切换光开关;根据所述电路切换光开关,构建第一开关互锁规则,其中,所述第一开关互锁规则用于对光开关的状态进行安全限制;分别将所述第一差异信息和所述第一开关互锁规则作为第一切换约束条件和第二切换约束条件,构建第一光路安全切换规则;获得所述第一主光路的第一监测数据,其中,所述第一监测数据包括多组监测数据;判断所述第一主光路的第一监测数据是否触发第一切换指令;若所述第一主光路的第一监测数据触发所述第一切换指令,根据所述第一光路安全切换规则进行光线路切换。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新型零插损型OLP光线路保护切换监测装置,用于执行如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新型零插损型OLP 光线路保护切换监测方法,其中,所述装置包括:第一获得单元:所述第一获得单元用于获得第一主备光路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主备光路信息包括第一主光路信息和第一备用光路信息;第二获得单元:所述第二获得单元用于通过将所述第一主光路信息和所述第一备用光路信息输入光路差异性分析模型,根据所述光路差异性分析模型,获得第一差异信息;第三获得单元:所述第三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第一主备光路的电路切换光开关;第一构建单元:所述第一构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电路切换光开关,构建第一开关互锁规则,其中,所述第一开关互锁规则用于对光开关的状态进行安全限制;第二构建单元:所述第二构建单元用于分别将所述第一差异信息和所述第一开关互锁规则作为第一切换约束条件和第二切换约束条件,构建第一光路安全切换规则;第四获得单元:所述第四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第一主光路的第一监测数据,其中,所述第一监测数据包括多组监测数据;第一判断单元:所述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一主光路的第一监测数据是否触发第一切换指令;第一执行单元:所述第一执行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主光路的第一监测数据触发所述第一切换指令,根据所述第一光路安全切换规则进行光线路切换。
第三方面,一种电子设备,其中,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该存储器,用于存储;
该处理器,用于通过调用,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和/或指令,该计算机程序和/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1.通过获得第一主备光路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主备光路信息包括第一主光路信息和第一备用光路信息;通过将所述第一主光路信息和所述第一备用光路信息输入光路差异性分析模型,根据所述光路差异性分析模型,获得第一差异信息;获得所述第一主备光路的电路切换光开关;根据所述电路切换光开关,构建第一开关互锁规则,其中,所述第一开关互锁规则用于对光开关的状态进行安全限制;分别将所述第一差异信息和所述第一开关互锁规则作为第一切换约束条件和第二切换约束条件,构建第一光路安全切换规则;获得所述第一主光路的第一监测数据,其中,所述第一监测数据包括多组监测数据;判断所述第一主光路的第一监测数据是否触发第一切换指令;若所述第一主光路的第一监测数据触发所述第一切换指令,根据所述第一光路安全切换规则进行光线路切换。达到了智能化监测主光路各项数据,一旦数据异常及时自动切换光线路,从而对OLP光线路进行保护的技术效果。
2.通过预设外环境信息,并基于预设外环境信息提取实际路由外环境指标特征,达到了有针对性调研路由外环境情况,提高环境分析质量的技术效果。
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种新型零插损型OLP光线路保护切换监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种新型零插损型OLP光线路保护切换监测方法中根据所述第一加速衰耗指数对所述第一监测数据进行调整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种新型零插损型OLP光线路保护切换监测方法中根据所述第一转换传输信号对所述第一备用光路实现光路转换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种新型零插损型OLP光线路保护切换监测方法中获得第一切换指令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种新型零插损型OLP光线路保护切换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示例性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第一获得单元11,第二获得单元12,第三获得单元13,第一构建单元14,第二构建单元15,第四获得单元16,第一判断单元17,第一执行单元18,总线300,接收器301,处理器302,发送器303,存储器304,总线接口305。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新型零插损型OLP光线路保护切换监测方法及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无法借助计算机技术,智能化对OLP光线路进行自动切换,从而影响OLP光线路保护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智能化监测主光路各项数据,一旦数据异常及时自动切换光线路,从而对OLP光线路进行保护的技术效果。
下面,将参考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本申请的全部实施例,应理解,本申请不受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例的限制。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
申请概述
电力系统通信在电网安全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以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为例,它由通信提供通道,可分专用保护和复用保护两类。专用保护一般采用四芯光纤,两芯在用、两芯备用,当光缆故障导致继电保护专用光纤中断时,需立即投入备用光纤,并派工作人员到现场进行光配调整。复用保护经通信传输设备连接至继电保护装置,在通道发生故障时也需网管在第一时间进行电路调整。OLP即光纤线路自动切换保护装置,是一个独立于通信传输系统,完全建立在光缆物理链路上的自动监测保护系统。因此,借助计算机技术研发智能光通道切换装置,提供一种快速、高效、可靠的光纤通道切换方法,对专用保护的作用十分明显,其实用性和高效性显而易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现有技术中存在无法借助计算机技术,智能化对OLP光线路进行自动切换,从而影响OLP光线路保护的技术问题。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总体思路如下: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新型零插损型OLP光线路保护切换监测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一种新型零插损型OLP光线路保护切换监测装置,其中,所述方法包括:通过获得第一主备光路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主备光路信息包括第一主光路信息和第一备用光路信息;通过将所述第一主光路信息和所述第一备用光路信息输入光路差异性分析模型,根据所述光路差异性分析模型,获得第一差异信息;获得所述第一主备光路的电路切换光开关;根据所述电路切换光开关,构建第一开关互锁规则,其中,所述第一开关互锁规则用于对光开关的状态进行安全限制;分别将所述第一差异信息和所述第一开关互锁规则作为第一切换约束条件和第二切换约束条件,构建第一光路安全切换规则;获得所述第一主光路的第一监测数据,其中,所述第一监测数据包括多组监测数据;判断所述第一主光路的第一监测数据是否触发第一切换指令;若所述第一主光路的第一监测数据触发所述第一切换指令,根据所述第一光路安全切换规则进行光线路切换。
在介绍了本申请基本原理后,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来具体介绍本申请的各种非限制性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请参阅附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零插损型OLP光线路保护切换监测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应用于一种新型零插损型OLP 光线路保护切换监测装置,所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0:获得第一主备光路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主备光路信息包括第一主光路信息和第一备用光路信息;
具体而言,所述一种新型零插损型OLP光线路保护切换监测方法应用于所述一种新型零插损型OLP光线路保护切换监测装置,所述一种新型零插损型OLP光线路保护切换监测装置可以通过实时监测到的各项主光路数据,自动判断主光路当前数据是否异常,一旦数据异常及时自动切换光线路,从而实现对OLP光线路的保护。所述零插损型是指发射机与接收机之间插入电缆或元件产生的信号损耗很小。所述OLP全称为Optical Fiber LineAuto Switch Protection Equipment,即光纤线路自动切换保护装置,是一个独立于通信传输系统,完全建立在光缆物理链路上的自动监测保护系统。所述第一主备光路信息包括第一主光路信息和第一备用光路信息。所述第一主备光路信息包括第一主光路和第一备用光路的光线材质信息、光线距离信息、光放等配置信息。通过获取所述第一主备光路信息,达到了了解主光路、备用光路相关信息的技术效果。
步骤S200:通过将所述第一主光路信息和所述第一备用光路信息输入光路差异性分析模型,根据所述光路差异性分析模型,获得第一差异信息;
具体而言,所述光路差异性分析模型用于基于各主光路、备用光路的相关信息,智能化对比两光路,从而得到两光路相关差异的具体信息。通过将所述第一主光路信息和所述第一备用光路信息输入所述光路差异性分析模型,可以智能化获取所述获得第一主光路信息和所述第一备用光路信息之间的差异数据,即所述第一差异信息。举例如备用光路属性对能接受的最大阈值进行限制,可能需要对信号进行减弱传输。通过光路差异性分析模型,智能化得到主光路和备用光路之间的差异信息,达到了明确主备光路间相关差异的技术效果。
步骤S300:获得所述第一主备光路的电路切换光开关;
步骤S400:根据所述电路切换光开关,构建第一开关互锁规则,其中,所述第一开关互锁规则用于对光开关的状态进行安全限制;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主备光路的电路切换光开关包括第一主光路的电路切换光开关和第一备用光路的电路切换光开关,也就是说,所述第一主备光路的电路切换光开关共有四个光开关。根据所述电路切换光开关,构建所述第一开关互锁规则。其中,所述第一开关互锁规则用于对光开关的状态进行安全限制。举例如当监测到主光路工作光纤上的光功率值异常,需切换光线路时,主开关的输出和接入的开关必须处于关闭状态,防止因为光开关的错误状态,出现光线路传输故障,从而影响整个光线路安全。通过所述第一开关互锁规则,达到了智能化控制第一主备光路上四个电路切换光开关的技术效果。
步骤S500:分别将所述第一差异信息和所述第一开关互锁规则作为第一切换约束条件和第二切换约束条件,构建第一光路安全切换规则;
具体而言,将所述第一差异信息作为第一切换约束条件,建立不同光功率值监测结果对应切换不同的光线路,进一步将所述第一开关互锁规则作为第二切换约束条件,形成不同光线路使用状态下,对应的四个光开光状态,从而构建所述第一光路安全切换规则。举例如当监测到光功率值后,自动判断该光功率值对应备用光线路,在切换至备用光线路后,系统再次确认对应状态下四个光开光的状态,从而保证光线路的安全使用。达到了智能化检查光线路开光状态,确保线路安全的技术效果。
步骤S600:获得所述第一主光路的第一监测数据,其中,所述第一监测数据包括多组监测数据;
步骤S700:判断所述第一主光路的第一监测数据是否触发第一切换指令;
步骤S800:若所述第一主光路的第一监测数据触发所述第一切换指令,根据所述第一光路安全切换规则进行光线路切换。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主光路的第一监测数据包括光纤的光功率监测、损耗监测、光纤自身寿命衰减等监测数据在内的多组监测数据。基于所述第一主光路的第一监测数据,可以智能化判断是否需切换到备用光线路,即是否触发所述第一切换指令。当所述第一主光路的第一监测数据触发了所述第一切换指令时,系统自动根据所述第一光路安全切换规则对光线路进行切换。举例如当监测到所述第一主光路的光功率值低于设定的切换门限时,自动触发切换到备用光线路的切换指令,从而实现对光传输系统线路的保护。通过实时监测数据,达到了智能化切换光线路,从而对OLP光线路进行保护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如附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包括步骤S900:
步骤S910:获得所述第一主备光路的第一路由外环境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路由外环境信息为实时外环境信息;
步骤S920:通过对所述第一路由外环境的进行环境特征提取,获得第一外环境特征;
步骤S930:根据所述第一外环境特征对所述第一主备光路进行衰耗影响分析,获得第一加速衰耗指数;
步骤S940:根据所述第一加速衰耗指数对所述第一监测数据进行调整。
具体而言,对所述第一主备光路的路由外实际环境情况进行调研,通过对所述第一路由外环境进行环境特征提取,获得第一外环境特征。其中,所述第一外环境特征包括路由外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区域性特征和变动性特征等相关环境特征。所述整体性特征是指环境的各个组成部分和要素之间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举例如光路所处路由外环境整体湿度指标。所述环境的区域性特征是指各个不同层次或不同空间的地域,其结构方式、组成程序、能量物质流动规模和途径、稳定程度等都具有相对的特殊性,从而显示出区域的特征,举例如光路所处路由外环境中局部区域最强光照强度等。所述环境的变动性特征是指在自然和人类社会行为的共同作用下,环境的内部结构和外在状态始终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中,举例如光路所处路由外环境中人类活动导致的气温升高等。
进一步的,基于所述第一外环境特征对所述第一主备光路进行光线路衰耗影响情况分析,得到所述第一主备光路受路由外环境影响导致的衰耗数据,即为所述第一加速衰耗指数。根据所述第一加速衰耗指数对装置监测所述第一主备光路的监测频率进行动态调整,提高路由外环境恶劣的主备光路监测频率。举例如某路由外环境中,主备电路受到的光照强度大,且持续光照时间长时,装置自动增加主备光路的监测频率,从而及时发现异常进行线路切换,最终保证光线路的安全。通过智能化分析路由外环境实际情况,达到了动态调整主备光路监测频率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步骤S920还包括:
步骤S921:根据所述第一主备光路信息,获得预设外环境信息;
步骤S922:根据所述预设外环境信息和所述第一路由外环境信息进行特征提取,获得第一提取特征,其中,所述第一提取特征为高损耗环境特征;
步骤S923:将所述第一提取特征作为横坐标,所述第一提取特征对应的时间监测序列作为纵坐标,构建损耗环境特征分布;
步骤S924:基于所述损耗环境特征分布,获得所述第一外环境特征。
具体而言,根据第一主备光路信息,获得不会影响第一主备光路使用的理想环境,即为所述预设外环境信息。基于所述预设外环境信息中预设的环境指标要求,对所述第一路由外环境信息进行对应的环境指标特征提取,从而得到所述第一提取特征。其中,所述第一提取特征为会影响第一主备光路使用的环境特征,即高损耗环境特征。进一步的,将所述第一提取特征,即高损耗环境特征作为横坐标,所述即高损耗环境特征对应的监测时间作为纵坐标,构建所述损耗环境特征分布。举例如西藏等高原地区,加速额外损耗往往是常年惯有的情况,并不随监测时间变化骤然变化,通过对应于时间序列的环境变化情况,可以直观了解环境数据的周期分布情况。基于所述损耗环境特征分布,获得第一主备光路对应的所述第一外环境特征。
通过预设外环境信息,并基于预设外环境信息提取实际路由外环境指标特征,达到了有针对性调研路由外环境情况,提高环境分析质量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如附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步骤S200还包括:
步骤S210:根据所述第一差异信息,构建第一转换单元,其中,所述第一转换单元为所述第一主光路切换至所述第一备用光路的传输信号参数转换;
步骤S220:获得所述第一主光路的第一实时传输信号;
步骤S230:根据所述第一切换指令,将所述第一实时传输信号输入所述第一转换单元中,生成第一转换传输信号;
步骤S240:根据所述第一转换传输信号对所述第一备用光路实现光路转换。
具体而言,根据第一主光路信息和第一备用光线路信息之间的所述第一差异信息,构建将所述第一主光路切换至所述第一备用光路的第一转换单元,用于将实时监测光线路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此外,所述第一转换单元可对信号进行减弱传输、分阶段传输、由弱至强的传输,从而提高了光路切换的缓冲性,实现近似0损耗光路切换。基于所述第一主光路的第一实时传输信号,在系统发出切换线路的第一切换指令时,将当前第一主光路的实时传输信号输入所述第一转换单元中,所述第一转换单元智能化生成对应的第一转换传输信号。其中,所述第一转换传输信号包括可由微处理器处理的数字信号。进一步基于所述第一转换传输信号,对所述第一备用光路进行光路转换。通过所述第一转换单元,实现了实时监测数据信号向系统可处理数字信号的转换,达到了智能化切换光线路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如附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步骤S700还包括:
步骤S710:通过对所述第一主光路进行光功率监测,获得第一光功率监测数据;
步骤S720:通过对所述第一光功率监测数据进行曲线绘制,获得第一监测曲线;
步骤S730:获得所述第一监测曲线的第一曲线下降斜率;
步骤S740:若所述第一曲线的下降斜率触发第一切换特征,获得所述第一切换指令。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主光路的第一监测数据中,包括所述第一主光路的光功率监测数据,将第一光功率监测数据随时间推移进行的监测结果绘制成时间-光功率值曲线图,即为所述第一监测曲线。进一步的,计算获得所述第一监测曲线的第一曲线下降斜率,当所述第一曲线的下降斜率触发切换光线路的第一切换特征,获得第一切换指令。其中,所述第一切换特征是指光功率值低于设定的切换门限值。通过智能化获取主光路对应光功率变化情况,达到了基于智能化计算结果,及时切换光线路,保护光线安全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步骤S930还包括:
步骤S931:根据所述第一监测数据,获得第一光纤衰耗指数;
步骤S932:根据所述第一加速衰耗指数对所述第一光纤衰耗指数进行更新,获得第一更新衰耗指数;
步骤S933:根据所述第一更新衰耗指数,生成第二曲线下降斜率;
步骤S934:若所述第二曲线下降斜率触发所述第一切换指令,获得第一提醒信息。
具体而言,根据所述第一监测数据获得对应第一光纤衰耗指数。进一步基于路由外环境引起的光纤加速衰耗指数,对所述第一光纤衰耗指数进行更新,获得受路由外环境影响的光纤受损衰耗数据,即为所述第一更新衰耗指数。根据所述第一更新衰耗指数,生成对应的第二曲线下降斜率,当所述第二曲线下降斜率触发第一切换指令时,获得第一提醒信息,基于所述提醒,相关工作人员对故障部位等进行查检,并制定相应举措和整改方案,最终达到降低光纤损耗的技术效果。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步骤S200还包括:
步骤S250:获得所述第一主光路的第一信噪比数据;
步骤S260:将所述第一信噪比数据作为信噪比转换目标添加至所述第一转换单元;
步骤S270:根据所述第一转换单元对所述第一转换传输信号进行信噪比转换,获得第二转换传输信号;
步骤S280:根据所述第二转换传输信号对所述第一备用光路实现光路转换。
具体而言,通过基于第一主光路,获得主光路对应的信噪比数据,并将第一主光路的信噪比数据作为信噪比转换目标添加到所述第一转换单元。其中,信噪比是指一个电子设备或者电子系统中信号与噪声的比例。所述第一转换单元对所述第一转换传输信号进行信噪比转换后获得第二转换传输信号。最后基于所述第二转换传输信号对所述第一备用光路进行光路转换。通过将第一主光路的信噪比数据添加到所述第一转换单元,提高了主备光路切换的稳定性,保证了转换的质量,避免了由于主光路和备用光路之间差异造成的信噪比增大,达到了稳定切换的技术效果。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新型零插损型OLP光线路保护切换监测方法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通过获得第一主备光路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主备光路信息包括第一主光路信息和第一备用光路信息;通过将所述第一主光路信息和所述第一备用光路信息输入光路差异性分析模型,根据所述光路差异性分析模型,获得第一差异信息;获得所述第一主备光路的电路切换光开关;根据所述电路切换光开关,构建第一开关互锁规则,其中,所述第一开关互锁规则用于对光开关的状态进行安全限制;分别将所述第一差异信息和所述第一开关互锁规则作为第一切换约束条件和第二切换约束条件,构建第一光路安全切换规则;获得所述第一主光路的第一监测数据,其中,所述第一监测数据包括多组监测数据;判断所述第一主光路的第一监测数据是否触发第一切换指令;若所述第一主光路的第一监测数据触发所述第一切换指令,根据所述第一光路安全切换规则进行光线路切换。达到了智能化监测主光路各项数据,一旦数据异常及时自动切换光线路,从而对OLP光线路进行保护的技术效果。
2.通过预设外环境信息,并基于预设外环境信息提取实际路由外环境指标特征,达到了有针对性调研路由外环境情况,提高环境分析质量的技术效果。
实施例二
基于与前述实施例中一种新型零插损型OLP光线路保护切换监测方法,同样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新型零插损型OLP光线路保护切换监测装置,请参阅附图5,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得单元11,所述第一获得单元11用于获得第一主备光路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主备光路信息包括第一主光路信息和第一备用光路信息;
第二获得单元12,所述第二获得单元12用于通过将所述第一主光路信息和所述第一备用光路信息输入光路差异性分析模型,根据所述光路差异性分析模型,获得第一差异信息;
第三获得单元13,所述第三获得单元13用于获得所述第一主备光路的电路切换光开关;
第一构建单元14,所述第一构建单元14用于根据所述电路切换光开关,构建第一开关互锁规则,其中,所述第一开关互锁规则用于对光开关的状态进行安全限制;
第二构建单元15,所述第二构建单元15用于分别将所述第一差异信息和所述第一开关互锁规则作为第一切换约束条件和第二切换约束条件,构建第一光路安全切换规则;
第四获得单元16,所述第四获得单元16用于获得所述第一主光路的第一监测数据,其中,所述第一监测数据包括多组监测数据;
第一判断单元17,所述第一判断单元17用于判断所述第一主光路的第一监测数据是否触发第一切换指令;
第一执行单元18,所述第一执行单元18用于若所述第一主光路的第一监测数据触发所述第一切换指令,根据所述第一光路安全切换规则进行光线路切换。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五获得单元,所述第五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第一主备光路的第一路由外环境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路由外环境信息为实时外环境信息;
第六获得单元,所述第六获得单元用于通过对所述第一路由外环境的进行环境特征提取,获得第一外环境特征;
第七获得单元,所述第七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外环境特征对所述第一主备光路进行衰耗影响分析,获得第一加速衰耗指数;
第一调整单元,所述第一调整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加速衰耗指数对所述第一监测数据进行调整。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八获得单元,所述第八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主备光路信息,获得预设外环境信息;
第九获得单元,所述第九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预设外环境信息和所述第一路由外环境信息进行特征提取,获得第一提取特征,其中,所述第一提取特征为高损耗环境特征;
第三构建单元,所述第三构建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提取特征作为横坐标,所述第一提取特征对应的时间监测序列作为纵坐标,构建损耗环境特征分布;
第十获得单元,所述第十获得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损耗环境特征分布,获得所述第一外环境特征。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四构建单元,所述第四构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差异信息,构建第一转换单元,其中,所述第一转换单元为所述第一主光路切换至所述第一备用光路的传输信号参数转换;
第十一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一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第一主光路的第一实时传输信号;
第一生成单元,所述第一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切换指令,将所述第一实时传输信号输入所述第一转换单元中,生成第一转换传输信号;
第一转换单元,所述第一转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转换传输信号对所述第一备用光路实现光路转换。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十二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二获得单元用于通过对所述第一主光路进行光功率监测,获得第一光功率监测数据;
第十三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三获得单元用于通过对所述第一光功率监测数据进行曲线绘制,获得第一监测曲线;
第十四获得单元,所述第十四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第一监测曲线的第一曲线下降斜率;
第十五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五获得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曲线的下降斜率触发第一切换特征,获得所述第一切换指令。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十六获得单元,所述第十六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监测数据,获得第一光纤衰耗指数;
第十七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七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加速衰耗指数对所述第一光纤衰耗指数进行更新,获得第一更新衰耗指数;
第二生成单元,所述第二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更新衰耗指数,生成第二曲线下降斜率;
第十八获得单元,所述第十八获得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二曲线下降斜率触发所述第一切换指令,获得第一提醒信息。
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十九获得单元,所述第十九获得单元用于获得所述第一主光路的第一信噪比数据;
第一添加单元,所述第一添加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信噪比数据作为信噪比转换目标添加至所述第一转换单元;
第二十获得单元,所述第二十获得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转换单元对所述第一转换传输信号进行信噪比转换,获得第二转换传输信号;
第二转换单元,所述第二转换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转换传输信号对所述第一备用光路实现光路转换。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前述图1实施例一中的一种新型零插损型OLP光线路保护切换监测方法和具体实例同样适用于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零插损型OLP光线路保护切换监测装置,通过前述对一种新型零插损型OLP光线路保护切换监测方法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的知道本实施例中一种新型零插损型OLP光线路保护切换监测装置,所以为了说明书的简洁,在此不再详述。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示例性电子设备
下面参考图6来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
图6图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基于与前述实施例中一种新型零插损型OLP光线路保护切换监测方法的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新型零插损型OLP光线路保护切换监测装置,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文所述一种新型零插损型OLP光线路保护切换监测方法的任一方法的步骤。
其中,在图6中,总线架构(用总线300来代表),总线300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总线300将包括由处理器302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304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300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文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305在总线300和接收器 301和发送器303之间提供接口。接收器301和发送器303可以是同一个元件,即收发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
处理器302负责管理总线300和通常的处理,而存储器304可以被用于存储处理器302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新型零插损型OLP光线路保护切换监测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一种新型零插损型OLP光线路保护切换监测装置,其中,所述方法包括:通过获得第一主备光路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主备光路信息包括第一主光路信息和第一备用光路信息;通过将所述第一主光路信息和所述第一备用光路信息输入光路差异性分析模型,根据所述光路差异性分析模型,获得第一差异信息;获得所述第一主备光路的电路切换光开关;根据所述电路切换光开关,构建第一开关互锁规则,其中,所述第一开关互锁规则用于对光开关的状态进行安全限制;分别将所述第一差异信息和所述第一开关互锁规则作为第一切换约束条件和第二切换约束条件,构建第一光路安全切换规则;获得所述第一主光路的第一监测数据,其中,所述第一监测数据包括多组监测数据;判断所述第一主光路的第一监测数据是否触发第一切换指令;若所述第一主光路的第一监测数据触发所述第一切换指令,根据所述第一光路安全切换规则进行光线路切换。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无法借助计算机技术,智能化对OLP光线路进行自动切换,从而影响OLP光线路保护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智能化监测主光路各项数据,一旦数据异常及时自动切换光线路,从而对OLP光线路进行保护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中,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该存储器,用于存储;
该处理器,用于通过调用,执行上述实施例一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和/或指令,该计算机程序和/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一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软件实施例、完全硬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实施例的形式。此外,本申请为可以在一个或多个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而所述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简称RAM)、磁盘存储器、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简称 CD-ROM)、光学存储器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申请是参照本申请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系统。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系统的制造品,该指令系统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7)

1.一种新型零插损型OLP光线路保护切换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第一主备光路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主备光路信息包括第一主光路信息和第一备用光路信息;
通过将所述第一主光路信息和所述第一备用光路信息输入光路差异性分析模型,根据所述光路差异性分析模型,获得第一差异信息;
获得所述第一主备光路的电路切换光开关;
根据所述电路切换光开关,构建第一开关互锁规则,其中,所述第一开关互锁规则用于对光开关的状态进行安全限制;
分别将所述第一差异信息和所述第一开关互锁规则作为第一切换约束条件和第二切换约束条件,构建第一光路安全切换规则;
获得所述第一主光路的第一监测数据,其中,所述第一监测数据包括多组监测数据;
判断所述第一主光路的第一监测数据是否触发第一切换指令;
若所述第一主光路的第一监测数据触发所述第一切换指令,根据所述第一光路安全切换规则进行光线路切换;
根据所述第一差异信息,构建第一转换单元,其中,所述第一转换单元为所述第一主光路切换至所述第一备用光路的传输信号参数转换;
获得所述第一主光路的第一实时传输信号;
根据所述第一切换指令,将所述第一实时传输信号输入所述第一转换单元中,生成第一转换传输信号;
根据所述第一转换传输信号对所述第一备用光路实现光路转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得所述第一主备光路的第一路由外环境信息,其中,所述第一路由外环境信息为实时外环境信息;
通过对所述第一路由外环境的进行环境特征提取,获得第一外环境特征;
根据所述第一外环境特征对所述第一主备光路进行衰耗影响分析,获得第一加速衰耗指数;
根据所述第一加速衰耗指数对所述第一监测数据进行调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对所述第一路由外环境的进行环境特征提取,获得第一外环境特征,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主备光路信息,获得预设外环境信息;
根据所述预设外环境信息和所述第一路由外环境信息进行特征提取,获得第一提取特征,其中,所述第一提取特征为高损耗环境特征;
将所述第一提取特征作为横坐标,所述第一提取特征对应的时间监测序列作为纵坐标,构建损耗环境特征分布;
基于所述损耗环境特征分布,获得所述第一外环境特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对所述第一主光路进行光功率监测,获得第一光功率监测数据;
通过对所述第一光功率监测数据进行曲线绘制,获得第一监测曲线;
获得所述第一监测曲线的第一曲线下降斜率;
若所述第一曲线的下降斜率触发第一切换特征,获得所述第一切换指令。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监测数据,获得第一光纤衰耗指数;
根据所述第一加速衰耗指数对所述第一光纤衰耗指数进行更新,获得第一更新衰耗指数;
根据所述第一更新衰耗指数,生成第二曲线下降斜率;
若所述第二曲线下降斜率触发所述第一切换指令,获得第一提醒信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得所述第一主光路的第一信噪比数据;
将所述第一信噪比数据作为信噪比转换目标添加至所述第一转换单元;
根据所述第一转换单元对所述第一转换传输信号进行信噪比转换,获得第二转换传输信号;
根据所述第二转换传输信号对所述第一备用光路实现光路转换。
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
所述处理器,用于通过调用,执行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408082.8A 2022-04-19 2022-04-19 一种新型零插损型olp光线路保护切换监测方法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48263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08082.8A CN114826388B (zh) 2022-04-19 2022-04-19 一种新型零插损型olp光线路保护切换监测方法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408082.8A CN114826388B (zh) 2022-04-19 2022-04-19 一种新型零插损型olp光线路保护切换监测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26388A CN114826388A (zh) 2022-07-29
CN114826388B true CN114826388B (zh) 2022-11-29

Family

ID=825057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08082.8A Active CN114826388B (zh) 2022-04-19 2022-04-19 一种新型零插损型olp光线路保护切换监测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26388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31486B (zh) * 2009-10-27 2014-12-31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波分系统的光纤线告警门限路保护方法
ES2584654T3 (es) * 2011-06-21 2016-09-2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istema y método de protección de transmisión por línea óptica
CN102368691B (zh) * 2011-09-23 2014-07-02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以太网无源光网络系统中光链路保护倒换的实现方法
CN104410444B (zh) * 2014-12-25 2018-03-02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损伤动态光线路同步切换保护装置
CN114124204B (zh) * 2022-01-24 2022-04-29 北京中昱光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备路olp光线路保护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14337795B (zh) * 2022-03-11 2022-06-03 北京中昱光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光缆自动监测系统的olp光线路保护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26388A (zh) 2022-07-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Zio et al. Modeling interdependent network systems for identifying cascade-safe operating margins
US9053020B2 (en) Online protection coordination for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system
CN109034424B (zh) 一种变电站设备维护管理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0851839B (zh) 基于风险的资产评分方法和系统
CN107085153B (zh) 一种用电异常火灾预警方法及系统
US10310495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onitoring automation systems
CN110932901B (zh) 一种告警等级调整方法及系统
CN112688310B (zh) 一种应用于配电网的线损分析方法及装置
CN107067127B (zh) 一种电力系统高风险连锁故障事故链搜索方法
CN112834865B (zh) 一种电力系统二次回路故障快速查找器
CN104794870A (zh) 一种电力光缆检修预警系统及其方法
CN101523681B (zh) 用于提供保护控制的保护继电器和识别故障相的方法及设备
CN114826388B (zh) 一种新型零插损型olp光线路保护切换监测方法及电子设备
Huang et al. Vulnerability analysis of electrical cyber physical systems using a simulation platform
CN108596450B (zh) 电网风险预警方法和系统
US20090257156A1 (en) Method of setting a ground fault trip function for a trip unit and a trip unit having a defined trip function for ground fault protection
CN105023198A (zh) 一种基于网络规则约束的发电厂数据异常辨识方法
KR102555305B1 (ko) 수용가 맞춤형 전기안전 이상 탐지 및 예측 시스템
CN116865205A (zh) 一种无线断路器故障预警方法及系统
CN117196251A (zh) 一种园区配电设施监控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KR102357611B1 (ko) 전기 화재의 안전 등급을 평가하는 시스템
CN115327299A (zh) 一种电力系统连锁故障的识别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4997804A (zh) 复杂配电网信息物理系统运行状态协同感知方法和系统
CN112083946A (zh) 直流控保系统程序负载率预估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
KR100852718B1 (ko) 산업플랜트의 트립원인 추적 방법 및 그 시스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