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24891A - 一种光电复合光纤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电复合光纤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24891A
CN114824891A CN202210594465.9A CN202210594465A CN114824891A CN 114824891 A CN114824891 A CN 114824891A CN 202210594465 A CN202210594465 A CN 202210594465A CN 114824891 A CN114824891 A CN 1148248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shell
fiber connector
main body
bayonet
optical fi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9446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登平
王子瑜
赵毅
张康健
郑忠
卓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Unikit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Unikit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Unikit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Unikit Opt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9446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24891A/zh
Publication of CN1148248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24891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082971 priority patent/WO2023226564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 G02B6/380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 G02B6/381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of the ferrule type, e.g. fibre ends embedded in ferrules, connecting a pair of fibres
    • G02B6/3817Dismountable connectors, i.e. comprising plugs of the ferrule type, e.g. fibre ends embedded in ferrules, connecting a pair of fibres containing optical and electrical condu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主要涉及光纤连接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电复合光纤连接器,包括:导电片,所述导电片具有接触部和连接部,所述接触部用于与适配器进行电接触,所述连接部用于与电缆进行电连接并形成结合部;陶瓷插芯组件,具有光学接口,所述陶瓷插芯组件用于固定光纤;内壳体,所述内壳体的内部具有贯通的内腔,所述陶瓷插芯组件配置于所述内腔并且所述光学接口从所述内腔的前端伸出;所述内壳体的外表面的主体上设置有承载部,靠近所述内壳体的尾部设置有凹槽部,所述承载部用于搭载所述接触部,所述凹槽部用于收纳所述结合部。

Description

一种光电复合光纤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光纤连接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电复合光纤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5G技术的发展,需要布置的5G基站越来越多,相应的基站均需要供电,为此光电复合缆应运而生。为便于光电复合缆与光纤连接器结合,目前的措施是在现有光纤连接器的基础上配置导电排从而实现光电结合,但是这样的结构体积较大。
现有技术如申请号为201911344083.5,发明名为连接器组件及光电复合连接器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光电复合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壳、后壳、光纤、电缆和导接端子,所述前壳上沿轴向设贯穿所述前壳的通槽,所述通槽的内壁设所述通槽连通的第一凹槽,所述后壳包括主体部以及连接至所述主体部的一端的卡接部,所述卡接部沿轴向设有贯穿所述卡接部的第一通道,所述卡接部的外表面沿轴向设有第二凹槽,所述卡接部位于所述通槽内,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对接形成容置空间,所述通槽远离所述主体部的一端为光端口,所述前壳设有连通所述容置空间和外界的开口,所述导接端子收容在所述开口内,所述导接端子形成电端口,所述光纤穿过所述主体部并沿着所述第一通道延伸至所述光端口,所述电缆穿过所述主体部且固定收容在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电缆电连接所述导接端子。该专利的方案是在连接器的内部设置用于容纳导接端子,即导电片的通道,这样的结构复杂安装不便,生产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电复合光纤连接器,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光电复合光纤连接器,包括:
导电片,所述导电片具有接触部和连接部,所述接触部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电接触,所述连接部用于与电缆进行电连接并形成结合部;
陶瓷插芯组件,具有光学接口,所述陶瓷插芯组件用于固定光纤;
内壳体,所述内壳体的内部具有贯通的内腔,所述陶瓷插芯组件配置于所述内腔并且所述光学接口从所述内壳体的前端伸出;所述内壳体的外表面的主体上设置有承载部,靠近所述内壳体的尾部设置有凹槽部;所述导电片固定于所述内壳体上,所述承载部用于搭载所述接触部,所述凹槽部用于收纳所述结合部。
优选的是,所述导电片设置有两个并且所述导电片的主体配置在所述内壳体的同侧;所述凹槽部设置有两个并分别用于配置两个所述导电片;
所述接触部配置于与所述导电片主体相同的面上或者所述接触部分别配置于与所述导电片主体相邻的侧面。
优选的是,所述内壳体的主体的尾部设置有与所述凹槽部连通的通过部,所述通过部用于允许电缆从所述内壳体的尾端进入所述凹槽部。
优选的是,所述内壳体的主体上设置有固定部,所述导电片可从所述内壳体的外侧向所述内壳体的主体移动并通过所述固定部固定在所述内壳体上。
优选的是,所述内壳体用于配置所述导电片的面上设置有卡柱,所述导电片的主体上设置有卡口,通过所述卡柱与所述卡口的配合将所述导电片固定于所述内壳体。
优选的是,所述内壳体上与所述导电片相邻的侧面设置有卡接部,所述导电片还设置有与所述导电片的主体垂直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设置有卡口,通过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卡口的配合将所述导电片固定于所述内壳体。
优选的是,所述内壳体配置有从两侧向内部延伸的卡槽部,所述导电片可从两侧进入所述卡槽部并通过所述卡槽部固定于所述内壳体。
优选的是,所述内壳体上设置有卡块,所述导电片的主体上设置有卡口,通过所述卡块与所述卡口配合限制进入所述卡槽部的所述导电片。
优选的是,还包括弹簧;
所述内壳体包括前内壳体和后内壳体;所述后内壳体设置有伸出的并且可伸入到一部分所述前内壳体的内腔的筒状部,所述陶瓷插芯组件设置于所述前内壳体的内腔,所述弹簧一端抵接到所述陶瓷插芯组件,另一端收纳于所述筒状部内;
所述筒状部的外表面设置有卡块,所述前内壳体设置有卡口,通过所述卡块与所述卡口配合将所述前内壳体和所述后内壳体固定在一起,并将所述陶瓷插芯组件和所述弹簧限制在由所述前内壳体和所述后内壳体连接形成的内腔内。
优选的是,还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套设在所述内壳体上并可前后移动,所述外壳体设置有允许所述接触部与外部连通的开口。
优选的是,所述导电片设置有两个并分别配置在所述内壳体的两侧。
优选的是,所述凹槽部设置有两个并分别用于配置两个所述导电片,所述凹槽部分别配置在所述内壳体的两侧。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供的光电复合光纤连接器的导电片设置在内壳体的表面,如此不改变光纤连接器的内部结构,同时在装配时可从内壳体的表面处直接将导电片固定,结构更简单安装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光电复合光纤连接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光电复合光纤连接器的第一种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光电复合光纤连接器的第二种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光电复合光纤连接器的第三种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光电复合光纤连接器的连接部与电缆采用焊锡电连接时形成结合部的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光电复合光纤连接器的连接部与电缆采用压接电连接时形成结合部的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光电复合光纤连接器的前内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光电复合光纤连接器的后内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光电复合光纤连接器的第三种实施例的内壳体的侧部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光电复合光纤连接器的组装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光电复合光纤连接器的适配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光电复合光纤连接器的接触部的位于两侧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的光电复合光纤连接器的后内壳体固定电缆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的光电复合光纤连接器的导电片与凹槽部的一种配置方式;
图15为本发明的光电复合光纤连接器的导电片与凹槽部的另一种配置方式;
附图标记:1导电片、2陶瓷插芯组件、3内壳体、4接触部、5连接部、6座体、7卡口、8限位块、9弹簧、10内腔、11承载部、12凹槽部、13前内壳体、14后内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光电复合缆是一种内含电缆和光纤的复合缆,通常电缆有两条,分别对应电源的正极和负极,光缆内包含光纤用于光通信。在一个使用端通常设置有电源,电源的正极和负极与两条光缆分别电连接,从而将电能输送至光电复合光纤连接器,同时在一个使用端光纤与光学设备进行光学信号传输,信号传输至光电复合光纤连接器。
一种光电复合光纤连接器,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主要包括:导电片1、陶瓷插芯组件2和内壳体3。
所述导电片1具有接触部4和连接部5,所述接触部4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电接触,外部设备可以为适配器、接续器或者电源等,所述连接部5用于与电缆进行电连接并形成结合部21。导电片1整体由片状的导体构成,材料通常为金属铜材质。接触部4高于连接部5设置,接触部4具有条状接触面,以便在光电复合光纤连接器插入过程中与适配器34的金属导电压片35滑动接触。连接部5低于接触部4,如此便于与内壳体3配合进行固定。
连接部5用于与电缆进行电接触,电缆芯线为圆柱状,两者的结合可以通过焊锡焊接或者通过将连接部5尾部卷起包裹电缆芯线并压接电缆,如图5和图6所示,无论采用哪种方式,电缆在与片状的连接部5结合时会形成一个凸起,该凸起部分即为结合部21。
陶瓷插芯组件2,具有光学接口,所述陶瓷插芯组件2用于固定光纤。陶瓷插芯组件2主要包括陶瓷插芯和座体6,座体6用于固定陶瓷插芯。如图7所示,座体6设置有若干卡口7用于与内壳体3前端的限位块8配合防止陶瓷插芯组件2转动。该光学接口即陶瓷插芯的端口,光纤的端面位于陶瓷插芯的端口处以便进行光信号传输,通常光纤通过胶水固定在陶瓷插芯内。由于标准的需要陶瓷插芯组件2需要与弹簧9配合从而能够在内壳体3的内腔内前后移动,以便在陶瓷插芯与适配器34或通信设配接触时保持一定的压力,从而保证光纤通信的稳定,该限位块8与座体6的卡口7配合使陶瓷插芯组件2能够稳定地前后移动。
所述内壳体3的内部具有贯通的内腔10,该内腔10主要用于容纳陶瓷插芯组件2和弹簧9,并允许光纤穿入。所述陶瓷插芯组件2配置于所述内腔10并且所述光学接口从所述内腔10的前端伸出。所述内壳体3的外表面的主体上设置有承载部11,靠近所述内壳体3的尾部设置有凹槽部12,所述承载部11用于搭载所述接触部4,所述凹槽部12用于收纳导电片1的连接部5与电缆电连接时形成的所述结合部21。承载部11和凹槽部12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起到对到导电片1限制并固定的作用。
对于内壳体3,其本身可以是一个一体的壳体,但是为便于该内壳体3装配陶瓷插芯组件2,如图7和图8所示,内壳体3可分为两部分,分别前内壳体13和后内壳体14,由此内腔也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内壳体13的内腔主要用于容纳陶瓷插芯组件2,后内壳体14主要用于配置弹簧9。
后内壳体14的前部端面设置有伸出的并且可伸入到一部分前内壳体13的内腔10的筒状部15,筒状部15内设置有用于配置弹簧9的抵接部16。所述陶瓷插芯组件2设置于所述前内壳体的内腔10,所述弹簧9一端抵接到所述陶瓷插芯组件2的座体6,另一端收纳并抵接于筒状部15内的抵接部16。座体6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被筒状部15的前部端面限制。
筒状部15的外表面两侧设置有卡块17,前内壳体13两侧设置有卡口18,前内壳体13的尾部主体还设置有允许前内壳体13的尾部产生弹性形变,使前内壳体13的尾部主体容易向外侧扩张的豁口19,通过所述卡块17与所述卡口18的配合可将所述前内壳体13插入所述后内壳体14的筒状部15并固定在一起,如此可将所述陶瓷插芯组件2和所述弹簧9限制在由所述前内壳体13和所述后内壳体14连接形成的内腔内。
由于内壳体3分为两部分,为此前内壳体13上设置承载部11,后内壳体14上设置凹槽部12。承载部11可以设置成略微凸出于所在的前内壳体13的平面的凸出台,以便于搭载的导电片1的接触部4露出从而使接触部4与外部进行电接触。后内壳体14的主体的尾部设置有与所述凹槽部12连通的通过部20,所述通过部20用于允许电缆从后内壳体14的尾端进入所述凹槽部12,从而使包括电缆的整个连接器的尾部主体低于内壳体3的主体。可替换的是,凹槽部12的尾端呈开放状态,即该凹槽部12为从尾端向前延伸,尾端呈开放式的槽。
所述导电片1设置有两个并且配置在内壳体3的同侧即同一个面上。凹槽部12的数量与导电片1的数量对应。所述接触部4可配置于与所述导电片1主体相同的面上,或者如图12所示,所述导电片1设置有两个并且配置在内壳体3的同侧即同一个面上,所述接触部4与导电片1的主体垂直设置,如此两个导电片1的接触部4可分别配置于与所述导电片1主体相邻的侧面上,该接触部4可从外壳体22侧部的镂空部分露出与外部连通。
对于SC结构的光电复合光纤连接器,其外壳体22套设在内壳体3上并可前后移动,以便将光纤连接器从适配器34卸下,所述外壳体22设置有两个允许接触部4与外部连通的开口23。由于外壳体22需要能够前后移动,因此开口23的长度要大于接触部4的长度。如图10所示,该外壳体22在尾端完全覆盖内壳体3的凹槽部12。
对于导电片1固定在内壳体3上,除承载部11和凹槽部12通过轮廓边沿等限制外还可设置专门用于固定导电片1的固定部,具体地:
如图2所示,内壳体3用于配置所述导电片1的面上设置有卡柱24,所述导电片1的主体上设置有卡口25,通过所述卡柱24与所述卡口25的配合将所述导电片1固定于所述内壳体3。该卡柱24可以设置为靠近顶部的直径大于靠近内壳体3主体的直径,或者整个卡柱24的直径略大于卡口25,在相对于承载部11和凹槽部12的竖直方向上压下导电片1,通过过盈配合将导电片1固定在内壳体上。
如图3所示,可选的是,所述内壳体3上与配置所述导电片1相邻的侧面设置有卡接部26,相应的卡接部26的内壳体3的周围设置避让部。所述导电片1还设置有与所述导电片1的主体垂直的延伸部27,所述延伸部27设置有卡口28,在相对于承载部11和凹槽部12的竖直方向上压下导电片1,通过所述卡接部26与所述卡口28的配合将所述导电片1固定于所述内壳体3。
如图4和图9所示,可选的是,所述内壳体3配置有从两侧向内部延伸的卡槽部29,卡槽部29由内壳体3的主体镂空而成,其主要对应连接部5以及连接部5与接触部4过渡的垂直于连接部5和接触部4的导电片1部分。该垂直于连接部5和接触部4的卡槽部29部分也可以由前内壳体13和后内壳体14的接缝处形成。位于与接触部4的前端对应的位置上可以设置第二卡槽部30,相应的接触部4的前端配置有勾状部31,该勾状部31与第二卡槽部30相对应。所述导电片1可从两侧插入所述卡槽部29并通过所述卡槽部29固定于所述内壳体3。同时,所述内壳体3上设置有卡块32,该卡块32可设置在凹槽部12内,所述导电片1的主体上设置有卡口33,在导电片1从侧部插入的过程中连接部5翘起,并在卡口33进入卡块32后通过自身的韧性回弹,如此通过所述卡块32与所述卡口33配合限制进入所述卡槽部29的所述导电片1,阻止导电片1从侧部轻易掉出。
在上述方案中,由于内壳体3上的承载部11和凹槽部12均相对于内壳体3的表面呈开放状态,所以导电片1均可从内壳体3的外侧向内壳体1的主体移动并通过固定部固定在内壳体3上。导电片1可预先与电缆进行固定,也可以在固定到内壳体3上后再进行固定。如图11所示,在光电复合光纤连接器的适配器34内设置金属导电压片35,该金属导电压片35具有弹性挤压部,该弹性挤压部与导电片1的接触部4进行接触从而实现电连接。如图13所示,通过部20整体可配置为一个向尾端延伸的用于搭载一小段电缆的承载台,在承载台配置光缆后,再通过的压接环36套入承载台部分,如此将位电缆固定在承载台上,然后再装入尾套37对承载台以及电缆进行包裹封闭。可将压接环36设置呈六边形,六边形的结构便于固定配置在承载台上的电缆。如图14所示,导电片1的主体也可以配置在内壳体3的两侧,而凹槽部12设置于与两个导电片1相邻的一侧,又或者如图15所示,导电片1的主体和凹槽部12均设置于内壳体3的两侧。

Claims (12)

1.一种光电复合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包括:
导电片,所述导电片具有接触部和连接部,所述接触部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电接触,所述连接部用于与电缆进行电连接并形成结合部;
陶瓷插芯组件,具有光学接口,所述陶瓷插芯组件用于固定光纤;
内壳体,所述内壳体的内部具有贯通的内腔,所述陶瓷插芯组件配置于所述内腔并且所述光学接口从所述内壳体的前端伸出;所述内壳体的外表面的主体上设置有承载部,靠近所述内壳体的尾部设置有凹槽部;所述导电片固定于所述内壳体上,并且所述承载部用于搭载所述接触部,所述凹槽部用于收纳所述结合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复合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片设置有两个并且所述导电片的主体配置在所述内壳体的同侧;所述凹槽部设置有两个并分别用于配置两个所述导电片;
所述接触部配置于与所述导电片主体相同的面上或者所述接触部分别配置于与所述导电片主体相邻的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复合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壳体的主体的尾部设置有与所述凹槽部连通的通过部,所述通过部用于允许电缆从所述内壳体的尾端进入所述凹槽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复合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壳体的主体上设置有固定部,所述导电片可从所述内壳体的外侧向所述内壳体的主体移动并通过所述固定部固定在所述内壳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电复合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壳体用于配置所述导电片的面上设置有卡柱,所述导电片的主体上设置有卡口,通过所述卡柱与所述卡口的配合将所述导电片固定于所述内壳体。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电复合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壳体上与所述导电片相邻的侧面设置有卡接部,所述导电片还设置有与所述导电片的主体垂直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设置有卡口,通过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卡口的配合将所述导电片固定于所述内壳体。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电复合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壳体配置有从两侧向内部延伸的卡槽部,所述导电片可从两侧插入所述卡槽部并通过所述卡槽部固定于所述内壳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电复合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壳体上设置有卡块,所述导电片的主体上设置有卡口,通过所述卡块与所述卡口配合限制进入所述卡槽部的所述导电片。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电复合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弹簧;
所述内壳体包括前内壳体和后内壳体;所述后内壳体设置有伸出的并且可伸入到一部分所述前内壳体的内腔的筒状部,所述陶瓷插芯组件设置于所述前内壳体的内腔,所述弹簧一端抵接到所述陶瓷插芯组件,另一端收纳于所述筒状部内;
所述筒状部的外表面设置有卡块,所述前内壳体设置有卡口,通过所述卡块与所述卡口配合将所述前内壳体和所述后内壳体固定在一起,并将所述陶瓷插芯组件和所述弹簧限制在由所述前内壳体和所述后内壳体连接形成的内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光电复合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套设在所述内壳体上并可前后移动,所述外壳体设置有允许所述接触部与外部连通的开口。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复合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片设置有两个并分别配置在所述内壳体的两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电复合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槽部设置有两个并分别用于配置两个所述导电片,所述凹槽部分别配置在所述内壳体的两侧。
CN202210594465.9A 2022-05-27 2022-05-27 一种光电复合光纤连接器 Pending CN11482489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94465.9A CN114824891A (zh) 2022-05-27 2022-05-27 一种光电复合光纤连接器
PCT/CN2023/082971 WO2023226564A1 (zh) 2022-05-27 2023-03-22 一种光电复合光纤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94465.9A CN114824891A (zh) 2022-05-27 2022-05-27 一种光电复合光纤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24891A true CN114824891A (zh) 2022-07-29

Family

ID=825185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94465.9A Pending CN114824891A (zh) 2022-05-27 2022-05-27 一种光电复合光纤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2489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26564A1 (zh) * 2022-05-27 2023-11-30 江苏宇特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电复合光纤连接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226564A1 (zh) * 2022-05-27 2023-11-30 江苏宇特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电复合光纤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4060820A1 (en) Connector assembly and photoelectric combined connector
WO2022156222A1 (zh) 一种光电连接器以及光电适配器
WO2022156077A1 (zh) 一种光电混合连接器以及光电混合适配器
CN111025490B (zh) 一种光电复合连接器和光电适配器
CN218448549U (zh) 一种光电复合光纤连接器
CN219247035U (zh) 双口连接器
CN114824891A (zh) 一种光电复合光纤连接器
CN218448582U (zh) 一种光电复合光纤连接器
CN112882163B (zh) 一种光模块以及光电连接器
CN114824907A (zh) 一种光电复合光纤连接器
CN113871940A (zh) 一种光电复合连接器、连接器组件及光通信系统
CN205429326U (zh) 转接头
CN216488633U (zh) 一种用于数据传输的光电复合连接器及与其配套的适配器
CN219246978U (zh) 双头连接器
CN114336122B (zh) 一种用于数据传输的光电复合连接器及与其配套的适配器
CN214375419U (zh) 一种光电混合连接器以及光电混合适配器
CN113917626B (zh) 一种光电混装连接器及光电适配器
CN110492306A (zh) 一种模块化连接器及其插合方法
WO2023226564A1 (zh) 一种光电复合光纤连接器
CN215221088U (zh) 可同步插接的光电组合缆
CN215989304U (zh) 电缆线、光电连接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3507008A (zh) 可同步插接的光电组合缆
TW201704795A (zh) 插頭連接器
CN212908449U (zh) 一种结构紧凑式转接器
CN213151031U (zh) 能传输大电流的接线端子及其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