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24754B - 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24754B
CN114824754B CN202210303653.1A CN202210303653A CN114824754B CN 114824754 B CN114824754 B CN 114824754B CN 202210303653 A CN202210303653 A CN 202210303653A CN 114824754 B CN114824754 B CN 1148247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tor
mobile terminal
antenna
floor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0365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24754A (zh
Inventor
孙乔
李堃
卢亮
叶茂
王尚
呼延思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0365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24754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247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2475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247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247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48Earthing means; Earth screens; Counterpoi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antennas with earthing switches, lead-in devices or lightning prot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5/00Antennas or antenna systems providing at least two radiating patterns
    • H01Q25/04Multimode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10Resonant antenna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2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operating waveban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30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operation on different waveban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5/00Arrangements for simultaneous operation of antennas on two or more different wavebands, e.g. dual-band or multi-band arrangements
    • H01Q5/50Feeding or matching arrangements for broad-band or multi-band oper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天线单元和地板,天线单元包括馈电装置和辐射体,辐射体两端开路,馈电装置电连接至辐射体,地板包括相邻的第一边和第二边,第一边和第二边的交汇处为基准点,馈电装置与辐射体连接的位置为馈电点,所述地板上设有电流较小区域,在第一边的延伸方向上,电流较小区域的边界与基准点之间距离小于等于第一边边长的0.3倍,在第二边的延伸方向上,电流较小区域的边界与基准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第二边边长的0.3倍,馈电点设置在电流较小区域,馈电装置馈电在地板上激励出电流并在辐射体上产生低频谐振,所述辐射体的长度小于等于低频谐振的波长的十六分之一。本申请实现了天线装置的小型化。

Description

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应用在移动终端内天线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手机ID的发展趋势是大屏占比、多摄像头,这造成了天线净空的大幅减小,天线布局空间越来越受限。同时出现了很多新的通信规格,如sub-6G,双低频等等,需要在手机中布局更多的天线。目前业内的天线方案在天线的设计中低频天线占用的空间最大,原因是低频的辐射波长最长,需要的辐射体长度最大。
天线的小型化需求也越来越强,尤其是在低频频段,如何利用更小的辐射体做出相同性能的天线成为了难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内的天线单元在低频频段具有小型化的优势。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天线单元和地板。所述天线单元包括馈电装置和辐射体,所述辐射体两端呈开路状态,具体而言,辐射体包括第一开路端、第二开路端及在第一开路端和第二开路端之间延伸的主体。所述馈电装置电连接至所述辐射体,馈电装置与辐射体之间的连接可以为具有实际连接关系的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耦合的方式实现馈电。所述地板包括相邻的第一边和第二边,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二边的交汇处为基准点,所述地板上设有电流较小区域,所述电流较小区域以所述基准点为原点沿着所述第一边向所述第一边的中间区域延伸,以及以基准点为原点沿所述第二边向所述第二边的中间区域延伸,所述电流较小区域为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二边之间的区域,在所述第一边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电流较小区域的边界与所述基准点之间距离小于等于所述第一边边长的0.3倍,在所述第二边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电流较小区域的边界与所述基准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所述第二边边长的0.3倍,所述馈电装置与所述辐射体连接的位置为馈电点,所述馈电点位于所述电流较小区域内。具体而言,电流较小区域可以为第一边和第二边之间形成的矩形区域,或扇形区域或三角形区域。换言之,在所述第一边的延伸方向上,所述馈电点和所述基准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所述第一边边长的0.3倍,在所述第二边的延伸方向上,所述馈电点与所述基准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所述第二边边长的0.3倍。所述馈电装置用于馈电以在所述地板上激励出电流并在所述辐射体上产生低频谐振,在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二边上,所述地板上的电流分布呈中间大两端小的趋势,所述辐射体的长度小于等于所述低频谐振的波长的十六分之一,辐射体的长度指的是第一开路端和第二开路端之间的主体延伸的尺寸。
本申请移动终端的地板可以为移动终端内的金属中框、金属后盖、电路板的接地层或者整机,当将移动终端整体作为地板时,基准点为移动终端长边和短边交汇处,如果交汇处是弧形的话,那么基准点为弧形的中点。
天线单元的馈电点的位置可以通过弹片、探针(或顶针)、螺钉等方式直接将辐射体电连接至馈电装置,也可以通过耦合的方式实现辐射体与馈电装置之间的连接。
本申请将辐射体设置为两端开路,并且将辐射体的馈电位置设置在地板上电流较小区域,电流较小区域的设置需要满足:在所述第一边的延伸方向上,所述馈电点和所述基准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所述第一边边长的0.3倍,在所述第二边的延伸方向上,所述馈电点与所述基准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所述第二边边长的0.3倍,这样的架构的设置,馈电装置可以在地板上激励出电流并在辐射体上产生低频谐振,而且辐射体的长度只需要小于等于低频谐振的波长的十六分之一,实现了低频频段的天线的小型化,利于天线单元在移动终端内的布局。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馈电装置包括馈电端口和电容,电容可以是集总电容也可以是耦合电容。所述电容串联在所述这馈电端口和所述馈电点之间,所述馈电端口与所述移动终端内的馈电网络电连接。本实施方式中,馈电装置相当于容性激励装置,容性激励装置可以为电容,即通过一个电容进行馈电。馈电装置也可以包括多个电容和/或电感并联或串联形成的电路结构。
本申请天线单元中的辐射体可以为移动终端的金属边框,也可以为通过激光一体成型形成在移动终端外壳内部的结构,辐射体也可以为全金属天线架构,例如使用钢片结构作为辐射体,将其固定在移动终端的内部。辐射体的形状可以为直条形,也可以为L形、弧形、不规则形状等等。辐射体的长度方向为其主体延伸的方向,辐射体的长度为在第一开路端和第二开路端之间的延伸路径的尺寸,即在主体延伸的路径上,辐射体的延伸尺寸。
馈电点的位置可以在第一开路端、或第二开路端、或第一开路端和第二开路端之间的任意位置。本申请将馈电点的位置设置在地板上电流较小的区域,称为电流小点,电流小点是指地板上电流相对最小的位置,理论上讲,电流小点可以是电流零点,藉此,架构出CMSA(common mode ultrashort antenna resonance mode,共模极短天线模式)模式。辐射体上产生的低频谐振指704MHz-960 MHz频段。
具体而言,馈电装置电连接至移动终端内的射频电路(即馈电网络),射频电路为馈电装置提供信号,以实现馈电。馈电装置馈电时,会在地板上激励出电流,地板上电流分布存在电流大的区域及电流小的区域。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地板呈矩形,所述第一边为长边,所述第二边为短边,在所述第二边的延伸方向上,所述馈电点与所述基准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所述第二边边长的0.25倍。
具体而言,所述地板包括相邻的长边和短边,所述长边和所述短边位置上的电流分布均呈中间大两端小的趋势,所述电流小点位于所述长边和所述短边的交汇处。例如,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地板为矩形形状,包括邻接的长边和短边,在长边和短边的中央区域为地板上电流较大的区域,在长边和短边的边缘位置,即长边和短边交汇区域,为电流小的区域,本申请的电流小点指的就是在长边和短边的边缘的位置。以移动终端为手机为例,若地板为移动终端的中框或金属盖板,天线单元就设置在移动终端的四个角的位置。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辐射体与所述长边并行设置,“与长边并行设置”可以理解为辐射体的延伸趋势与长边延伸趋势相同或相近。所述辐射体与所述长边之间形成间隙。具体而言,辐射体可以呈直条形,辐射体可以平行于长边。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天线单元还包括寄生辐射体,所述寄生辐射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开路端之间形成缝隙,所述寄生辐射体远离所述第一开路端的一端接地,所述馈电装置馈电能够激励所述辐射体和所述寄生辐射体形成第一谐振模式、第二谐振模式和第三谐振模式,所述第一谐振模式为所述低频谐振,所述第二谐振模式为所述辐射体的四分之一波长模式,所述第三谐振模式为所述寄生辐射体的四分之一波长模式。换言之,所述第二谐振模式下,所述辐射体的电长度为四分之一波长,在所述第三谐振模式下,所述寄生辐射体的电长度为四分之一波长。
第一谐振模式为CMSA模式,第二谐振模式为IFA模式,第三谐振模式为寄生模式。第二谐振模式和第三谐振模式覆盖N77/N78/N79频段。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地板呈矩形,所述天线单元的所述辐射体与所述地板的长边相对设置,所述寄生辐射体的接地端电连接至所述地板的短边位置。
具体而言,所述寄生辐射体呈L形或弧形。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天线单元还包括开关,所述开关的一端电连接至所述辐射体,所述开关的另一端接地,所述开关用于切换不同的所述低频频段。例如,天线需要覆盖LTEB5和LTEB8两个低频频段,天线的初始状态在LTEB5频段,可以在开关所在的支路上设置合适的电感元件,有电感元件的通路导通时,天线就切换到LTEB8频段。合适的电感元件是经过仿真测试,天线的频段被调整至LTEB8频段时,电感元件的电感值,可以通过调电感值的大小还调整天线的频段。
具体而言,开关的一端接地,另一端电连接至第一开路端、或第一开路端和馈电装置之间的位置,或者第一开路端和第二开路端之间的位置。
所述天线单元在所述第二谐振模式和所述第三谐振模式下能覆盖N77、N78、N79频段的谐振,所述开关切换不同的低频频段时,对所述第二谐振模式和所述第三谐振模式的频段无影响。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天线单元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地板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角和第二角,其中一个所述天线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角的位置,另一个所述天线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角的位置。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天线单元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地板包括呈对角布置的第一角和第二角,其中一个所述天线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角的位置,另一个所述天线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角的位置。可见本申请能够实现多输入多输出的MIMO天线功能。一种实施方式中,地板呈长方形,本实施方式包括三种天线单元的布置方式,即在地板的长边的两端布置两个天线单元,在地板的短边的两端布置两个天线单元,及在地板的对角线的两端布置两个天线单元。
当然天线单元的数量也可以为三个、四个。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天线单元的数量为四个,所述地板包括中个角,四个所述角的位置均为电流较小的区域,四个所述天线单元一一对应设置在四个所述角的位置处。
各天线单元之间的隔离度都在-13dB以下,满足天线具有好的收发信号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天线单元应用在移动终端内的示意图,其中天线单元的数量为一个;
图2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天线单元应用在移动终端内的示意图,其中天线单元的数量为四个,布局在地板的四个角的位置。
图3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天线单元应用在移动终端内的示意图,其中天线单元的数量为两个,布局在地板的对角。
图4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天线单元应用在移动终端内的示意图,其中天线单元的数量为两个,布局在地板的长边的两端。
图5A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移动终端内的天线单元的示意图;
图5B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移动终端内的地板上的电流分布示意图;
图5C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移动终端内地板上电流较小区域分布的示意图;
图5D是本申请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移动终端内的馈电装置与辐射体及地板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天线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天线在第一谐振模式、第二谐振模式和第三谐振模式下的S参数曲线图;
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天线在第一谐振模式下的电流分布图;
图9是本申请提供的天线在第二谐振模式下的电流分布图;
图10是本申请提供的天线在第三谐振模式下的电流分布图;
图11是通过开关切换,在切换不同的低频频率状态下,天线的低频信号的S参数图;
图12是通过开关切换,在切换不同的低频频率状态下,NR频段的S参数图;
图13是在切换不同的低频频率状态下,天线的辐射效率图;
图14是在切换不同的低频频率状态下,天线的系统效率图;
图15是在切换不同的低频频率状态下,NR频段天线的效率图;
图16是两个天线单元模边布局的示意图;
图17是两个天线单元横边布局时的S参数图;
图18是两个天线单元对角布局的示意图;
图19是两个天线对角布局时的S参数图;
图20是两个天线单元纵边布局的示意图;
图21是两个天线单元纵边布局时的S参数图;
图22是四天线布局的示意图;
图23是四天线布局的S参数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1至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天线10应用在移动终端100内的示意图。移动终端100可以为手机、平板等终端设备。移动终端100内设射频电路101,射频电路101可以设置在移动终端内的主板上,也可以作为单独的芯片设置在移动终端内部。射频电路101用于为天线10提供射频信号,作为馈电源。
天线10包括天线单元11和地板12。地板12可以为移动终端100内的金属中框、金属后盖、电路板的接地层或者整机。天线单元1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或两个以上(例如三个、四个)。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天线单元11的数量为一个,设置在移动终端100中地板12的右上角,射频电路101电连接至天线单元。如图2所示,天线单元11的数量为四个,分别分布在地板12的四个角的位置,射频电路101与四个天线单元11电连接。如图3所示,天线单元11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地板12的对角的位置,即对应图3中的右上角和左下角,射频电路101与这两个天线单元11电连接。如图4所示,天线单元11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地板12的长边的两端,即对应图4中的右上角和右下角,射频电路101与这两个天线单元11电连接,本实施例中,这两个天线单元11也可以位于地板12的短边的两端(位于移动终端100的顶部或底部),或者位于另一个长边的两端。
本申请具体实施例中,移动终端100以手机为例,随着手机功能的多元化,手机内天线的设置也有多需求,而随着手机大屏占比的需求提升,手机内天线的布置空间越来越有限,特别是低频天线,频天线占用的空间最大,原因是低频的辐射波长最长,需要的辐射体长度最大。本申请提供的天线10能实现小型化的低频天线,而且,本申请提供的天线10可以实现低频天线和sub-6G频段天线共体(集成),低频切换时,sub-6G频段天线不受影响。低频谐振指704MHz-960 MHz频段。sub-6G频段包括800MHz、900MHz、1.8GHz、2.1GHz、3.5GHz、4.9GHz,支持中高速移动,有利于集成,减少天线的数量。
一种实施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移动终端如图5A所示,移动终端内的天线10包括地板12和天线单元11,也可以理解为移动终端包括地板和天线单元,地板可以视为移动终端内的部件,也可以视为天线的一部分。本实施方式示意性地给出了一个天线单元11,天线单元11的数量也可以为两个或多个,可以分布在地板12的不同的角落的位置处。天线单元11包括馈电装置S和辐射体R,辐射体R两端呈开路状态,馈电装置S电连接至辐射体R,馈电装置S与辐射体R之间的连接可以为具有实际连接关系的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耦合的方式实现馈电。馈电装置S电连接至移动终端100内的射频电路101(参阅图1),以接收射频信号,实现馈电。
如图5A、图5B、图5C、图5D所示,所述馈电装置S电连接至辐射体R。所述地板12包括相邻的第一边121和第二边122,所述第一边121和所述第二边122的交汇处为基准点B,所述馈电装置与所述辐射体连接的位置为馈电点A,在所述第一边121的延伸方向上,所述馈电点A和所述基准点B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所述第一边121边长的0.3倍,在所述第二边122的延伸方向上,所述馈电点A与所述基准点B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所述第二边边长的0.3倍,一种实施方式中,地板为矩形,第一边是长边,第二边是短边,所述馈电点A与所述基准点B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所述第二边边长的0.25倍。换言之,所述地板12上设有电流较小区域120,所述电流较小区域120以基准点B为原点沿着所述第一边121向所述第一边121的中间区域延伸,以及沿所述第二边122向所述第二边122的中间区域延伸,在所述第一边121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电流较小区域120的边界与所述基准点B之间距离小于等于所述第一边121边长的0.3倍,在所述第二边122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电流较小区域120的边界与所述基准点B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所述第二边122边长的0.3倍,地板为矩形时,所述第一边为长边,所述第二边为短边,在所述第二边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电流较小区域120的边界与所述基准点B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所述第二边122边长的0.25倍。电流较小区域120为所述第一边121和所述第二边122之间的区域,具体而言,电流较小区域120可以为第一边121和第二边122之间形成的矩形区域,或扇形区域或三角形区域。
图中可以看出,地板12呈长方形时,基准点B的数量为四个,位于地板的四个角,相应地,电流较小区域120的数量也是四个,分布在地板的四个角落。
当将移动终端整体作为地板时,基准点为移动终端长边和短边交汇处,如果交汇处是弧形的话,那么基准点为弧形的中点。
天线单元的馈电点的位置可以通过弹片、探针(或顶针)、螺钉等方式直接将辐射体电连接至馈电装置,也可以通过耦合的方式实现辐射体与馈电装置之间的连接。
所述馈电装置用于馈电以在所述地板上激励出电流并在所述辐射体上产生低频谐振,所述辐射体的长度小于等于所述低频谐振的波长的十六分之一。
具体而言,所述馈电装置S接收射频电路的射频信号,进行馈电,以在所述地板12上激励出电流,如图5A所示,地板12上电流分布存在电流大的区域及电流小的区域,图中长边和短边外侧的虚线表示电流分布的情况,长边及短边中间的位置,两端具箭头的指示线所示意的Imax的区域为电流最大的区域,即长边和短边靠近中间的区域电流大,长边和短边靠近两端(边缘)的区域电流小,即:地板12上长边和短边位置上的电流分布均呈中间大两端小的趋势,图5A、图5B、图5C只是示意性地在地板12的一条长边和一条短边的位置表示了电流分布趋势,实际应用中,另一个长边和另一个短边也有这样的电流分布趋势:呈中间大两端小的趋势。即,地板12的四个边都有类似的电流分布,即地板12的一对长边的电流分布是接近相同的,地板上的一对短边上的电流分布亦是接近相同的。地板12上的电流较小区域120靠近所述长边和所述短边的交汇处,亦即长边和短边的边缘的位置。
如图5B所示,地板12呈长方形,其上的电流沿着长边和短边分布,图中较大的黑色的圆表示电流大,较小的黑色的圆表示电流小。
如图5C所示,地板上长边和短边交汇处为基准点,基准点的位置电流最小,例如,可以为电流零点。在长边延伸的方向上,距离基准点的距离为X2的区域为设置馈电装置S和辐射体R的馈电点A的位置,X2大于等于0或小于等于长边边长的0.3倍。在短边延伸的方向上,距离基准点为X1的区域为设置馈电装置S和辐射体R的馈电点A的位置,X1大于等于0或小于等于短边边长的0.25倍。图5C中,只是示意性地,在两个基准点位置,分别表示了X1和X2的区域,实际上,地板的四个基准点,每个基准点的两侧均具有X1和X2所标示的区域。
具体而言,馈电装置S可以容性激励装置,如图5D所示,馈电装置S包括馈电端口P和电容C,即通过一个电容C进行馈电,电路结构就是一个电容;馈电装置S也可以包括多个电容和/或电感并联或串联形成的电路结构。馈电端口P与移动终端100内的射频电路101电连接,电容C通过导线与辐射体电连接,电容C与辐射体R连接的位置为馈电点A。
参阅图5D,所述地板12包括相邻的第一边121和第二边122,为了清楚显示馈电装置S的具体结构,图5D中只显示了部分第一边121和部分第二边122。所述第一边121和所述第二边122的交汇处为基准点B,所述馈电装置S与所述辐射体R连接的位置为馈电点A,在所述第一边121的延伸方向上,所述馈电点A和所述基准点B之间的距离L1小于等于所述第一边121边长的0.3倍,在所述第二边122的延伸方向上,所述馈电点A与所述基准点B之间的距离L2小于等于所述第二边122边长的0.3倍。具体而言,若地板12呈长方形,第一边121为长边,第二边122为短边,在所述第二边122的延伸方向上,所述馈电点A与所述基准点B之间的距离L2小于等于所述第二边边长的0.25倍。
辐射体R可以为移动终端100的金属边框,也可以为通过激光一体成型形成在移动终端外壳内部的结构,辐射体也可以为全金属天线架构,例如使用钢片结构作为辐射体,将其固定在移动终端的内部。参阅图5A,所述辐射体R包括第一开路端112、第二开路端114和在所述第一开路端112和所述第二开路端114之间延伸的主体116,辐射体R的形状可以为直条形,也可以为L形、弧形、不规则形状等等。辐射体R的长度方向为其主体116延伸的方向,辐射体R的长度为在第一开路端112和第二开路端114之间的延伸路径的尺寸,即在主体116延伸的路径上,辐射体R的延伸尺寸。
本申请实现了辐射体R的长度小于等于所述低频谐振的波长的十六分之一,辐射体的长度指的是第一开路端112和第二开路端114之间的主体116延伸的尺寸。
所述辐射体R与地板12之间形成间隙,即辐射体R不接地,辐射体R与地板12之间没有直接的电连接关系。
具体而言,第一开路端112、第二开路端114及主体116共线,即:辐射体R呈直条形,辐射体R可以平行于长边,辐射体R的形状也可以为弯折延伸不规则形状、规则的蜿蜒状(例如:波浪状、锯齿状)、弧形等其它形状。
馈电装置S与地板12连接的位置为地板12上的电流小点。馈电装置S馈电能够在辐射体R上产生低频谐振(704MHz-960 MHz频段)。辐射体R的长度小于等于所述低频谐振的波长的十六分之一,在辐射体R上没有电流零点。本实施方式中,辐射体R的长度为17mm。
辐射本R的尺寸会根据不同的环境产生变化,但都会小于等于低频谐振频率的十六分之一波长,实现低频天线的小型化。这里所说的“不同的环境”主要指天线的净空影响,天线的净空越大,需要的尺寸越长一些,但不管净空环境如何变化,辐射体R的尺寸的变化较小,都小于等于十六分之一波长。
本申请通过将辐射体R设计为两端开路,将馈电装置S与辐射体R的连接处,即馈电点的位置设置在地板12上的电流较小的区域(称为电流小点),可以产生CMSA(common modeultrashort antenna resonance mode,共模极短天线模式)模式。馈电装置S在地板12上激励出电流并在辐射体R上产生低频谐振,而且辐射体R的长度能够实现小于等于低频谐振的波长的十六分之一,实现了低频频段的天线的小型化,利于天线单元11在移动终端100内的布局。
另一实施方式中,本申请提供了低频天线(LB)与sub-6G天线共体的方案示意图。在图5A所示的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天线单元还包括寄生辐射体,如图6所示,天线单元11包括辐射体R1和寄生辐射体R2,辐射体R1的结构与图5A所示的实施例子中的辐射体结构相同,辐射体R1同样包括第一开路端112、第二开路端114和主体116。所述寄生辐射体R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开路端112之间形成缝隙111,所述寄生辐射体R2远离所述第一开路端112的一端接地,所述馈电装置S馈电能够激励所述辐射体R1和所述寄生辐射体R2形成第一谐振模式、第二谐振模式和第三谐振模式,所述第一谐振模式为所述低频谐振(704MHz-960MHz频段),所述第二谐振模式为所述辐射体R1的四分之一波长模式,所述第三谐振模式为所述寄生辐射体R2的四分之一波长模式。第一谐振模式为CMSA模式,第二谐振模式为IFA(即Inverted-F天线)模式,第三谐振模式为寄生模式。第二谐振模式和第三谐振模式覆盖N77(3300MHz-4200 MHz)/N78(3300MHz-3800 MHz)/N79(4400MHz-5000 MHz)频段。
本实施方式中,天线单元11的所述辐射体R1与所述地板12的长边相对设置,所述寄生辐射体R2的接地端电连接至所述地板12的短边位置。具体而言,所述寄生辐射体R2呈L形或弧形,寄生辐射体R2也可以为其它不规则形状,或规则的蜿蜒形(例如波浪形或锯齿形)。
本实施方式中,辐射体R1和寄生辐射体R2都为等宽度延伸的条形结构。寄生辐射体R2的宽度与辐射体R1的宽度相同,寄生辐射体R2的宽度为垂直于其延伸方向上的尺寸,辐射体R1的宽度也是指垂直于其延伸方向上的尺寸。辐射体R1和寄生辐射体R2可以为金属片结构,也可以为印制在电路板上的金属微带线结构,也可以为激光一体成型在绝缘基体上的金属层结构,绝缘基体可以为移动终端的外壳或内部的支架等。
所述天线单元11还包括开关117,所述开关117的一端电连接至辐射体R,开关117的另一端接地,即电连接至地板12。所述开关117用于切换不同的低频频段。例如,天线10需要覆盖LTEB5(例如:824-849MHz)和LTEB8(例如:880-915MHz)两个低频频段,天线10的初始状态在LTEB5频段,可以在开关所在的支路上设置合适的电感元件,有电感元件的通路导通时,天线10就切换到LTEB8频段。合适的电感元件是经过仿真测试,天线10的频段被调整至LTEB8频段时,电感元件的电感值,可以通过调电感值的大小还调整天线10的频段。
具体而言,开关117的一端接地,另一端电连接至第一开路端112、或第一开路端112和馈电装置S之间的位置,或者第一开路端112和第二开路端114之间的位置。
所述天线单元11在所述第二谐振模式和所述第三谐振模式下能覆盖N77、N78、N79频段的谐振,所述开关117切换不同的低频频段时,对所述第二谐振模式和所述第三谐振模式的频段无影响。
图7所示为第一谐振模式、第二谐振模式和第三谐振模式下的S参数曲线图,横轴为频率,单位:GHz,纵轴S11参数,单位:dB。S11参数是S参数中的一个,表示输入反射系数,此参数表示天线的发射效率好不好,值越大,表示天线本身反射回来的能量越大,这样天线的效率就越差。
从图7可以看出,第一谐振模式下天线的输入回波损耗在-20dBa和-22dBa之间,第二谐振模式下天线的回波损耗在-16dBa和-18dBa之间,第三谐振模式下天线的回波损耗在-24dBa和-25dBa之间,说明了天线具有很好的谐振性能,把天线当做一个单端口电路的话,说明端口的反射很小,天线的阻抗更接近50OHM阻抗圆心,天线的阻抗匹配特性好。
图8所示为第一谐振模式下的电流分布图,其中辐射体R1右侧向上的箭头指示线表示电流的流向。辐射体R1上的电流从第二开路端114流向第一开路端112,在辐射体R1上没有电流零点。由于辐射体R1上没有电流零点。因此该谐振的模式肯定是小于四分之一波长,从天线10的长度和所支持的频率来看,天线10的模式应该是小于十六分之一波长的。
图9所示为第二谐振模式下的电流分布图,其中辐射体R1右侧向上的箭头指示线表示电流的流向。辐射体R1上的电流从第二开路端114流向第一开路端112,第二开路端114处为电流零点,向上的箭头指示线下方的圆表示电流零点。此模式为辐射体R1的四分之一波长模式,为IFA天线模式。
图10所示为第三谐振模式下的电流分布图,寄生辐射体R2上的电流从邻近辐射体R1的第一开路端112的位置流向寄生辐射体R2的接地端,寄生辐射体R2上方的带箭头的指示线表示电流的流向。寄生辐射体R2上邻近辐射体的第一开路端的位置为电流零点,带箭头的指示线下方的圆表示电流零点。此模式为寄生辐射体R2的四分之一波长模式。
通过设置开关117可以切换不同的低频频率,图11为在切换不同的低频频率状态下,天线的低频信号的S参数图。图中显示了8个不同的低频频率的S11值。本申请通过开关切换,可以覆盖704-960MHz频段。图12为在切换不同的低频频率状态下,NR频段的S参数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低频切换状态下,NR频段基本无变化。说明低频频段的切换不会影响NR频段的覆盖,本申请能够实现低频频段+NR频段的同时覆盖,使得天线具有小型化的优势,且保证各频段天线的性能。
图13和图14为不同切换状态下低频的效率,在切换过程中,效率基本无变化,仿真效率基本在-6dB左右。其中图13在切换不同的低频频率状态下,天线的辐射效率图,图14在切换不同的低频频率状态下,天线的系统效率图。系统效率=辐射效率-反射效率,反射效率与S参数有关,S参数越深,反射效率越小,系统效率越接近辐射效率。S参数越浅,反射效率越大,系统效率和辐射效率差距越大。系统效率的理论最大值就是辐射效率,辐射效率代表一个天线结构的最大辐射能力。
图15为在切换不同的低频频率状态下,NR频段的效率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低频切换状态下,NR频段基本无变化。
本申请提供的天线10中的天线单元1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两个、三个、四个等等。
所述地板12包括四个角,四个所述角的位置均为电流小点。所述天线单元11的数量为两个时,两个所述天线单元分别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角的位置处,或者,两个所述天线单元分别设置在呈对角布置的两个所述角的位置处。
如图16所示,两个天线单元11分布在地板12的短边的两端,此种布局方式为模边布局,应用在移动终端内时,两个天线单元11可以布置在移动终端的顶部的两个角落位置。
图17为两个天线单元横边布局时的S参数图,LB隔离度最差为-13dB,NR频段隔离度都好于-18dB。
如图18所示,两个天线单元11分布在地板12的对角位置,此种布局方式为对角布局。
图19为两个天线对角布局时的S参数图,LB隔离度最差为-15dB,NR频段隔离度都好于-20dB。
如图20所示,两个天线单元11分布在地板12的长边的两端,此种布局方式为纵边布局。
图21为两个天线纵边布局时的S参数图,LB隔离度最差为-20dB,NR频段隔离度都好于-20dB。
如图22所示,四个天线单元11分布在地板12的四个角的位置,此种布局方式为四天线布局。以移动终端为手机为例,若地板为移动终端的中框或金属盖板,天线单元就设置在移动终端的四个角的位置。
图23为四天线布局时的S参数图,LB隔离度最差为-13dB,NR频段隔离度都好于-13dB。
本实施方式能够实现多输入多输出的MIMO天线功能。各天线单元之间的隔离度都在-13dB以下,满足天线具有好的收发信号性能。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7)

1.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天线单元和地板,所述天线单元包括馈电装置和辐射体,所述辐射体两端开路,所述馈电装置电连接至所述辐射体的馈电点,所述地板包括相邻的第一边和第二边,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二边的交汇处为基准点,在所述第一边的延伸方向上,所述馈电点与所述基准点之间距离小于等于所述第一边边长的0.3倍,在所述第二边的延伸方向上,所述馈电点与所述基准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所述第二边边长的0.3倍,所述馈电装置用于馈电以激励所述天线单元产生低频谐振,所述辐射体的长度小于等于所述低频谐振的波长的十六分之一,所述低频谐振覆盖704MHz-960 MHz内的至少一个低频频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板呈矩形,所述第一边为长边,所述第二边为短边,在所述第二边的延伸方向上,所述馈电点与所述基准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所述第二边边长的0.25倍。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整体作为地板,基准点为所述移动终端的长边和所述移动终端的短边的弧形交汇处的中点。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体与所述地板之间没有直接电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体不接地。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装置包括馈电端口和电容,所述电容串联在所述馈电端口和所述馈电点之间,所述馈电端口与所述移动终端内的馈电网络电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体包括第一开路端和第二开路端,所述天线单元还包括寄生辐射体,所述寄生辐射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开路端之间形成缝隙,所述寄生辐射体远离所述第一开路端的一端接地,所述馈电装置能够激励所述辐射体和所述寄生辐射体形成第一谐振模式、第二谐振模式和第三谐振模式,所述第一谐振模式为所述低频谐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谐振模式为所述辐射体的四分之一波长模式,所述第三谐振模式为所述寄生辐射体的四分之一波长模式。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谐振模式和所述第三谐振模式覆盖N77频段和/或N78频段和/或N79频段。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单元的所述辐射体与所述第一边相对设置,所述寄生辐射体的接地端电连接至所述第二边。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寄生辐射体呈L形或弧形。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单元还包括开关,所述开关的一端电连接至所述辐射体,所述开关的另一端接地。
1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地板上设有电流较小区域,所述电流较小区域以所述基准点为原点沿着所述第一边向所述第一边的中间区域延伸,以及从所述基准点为原点沿所述第二边向所述第二边的中间区域延伸,所述电流较小区域为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二边之间的区域,在所述第一边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电流较小区域的边界与所述基准点之间距离小于等于所述第一边边长的0.3倍,在所述第二边的延伸方向上,所述电流较小区域的边界与所述基准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所述第二边边长的0.3倍。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较小区域的边界与所述基准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等于所述第二边边长的0.25倍。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单元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地板包括相邻设置的第一角和第二角,其中一个所述天线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角的位置,另一个所述天线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角的位置。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单元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地板包括呈对角布置的第一角和第二角,其中一个所述天线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角的位置,另一个所述天线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角的位置。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单元的数量为四个,所述地板包括四个角,四个所述天线单元一一对应设置在四个所述角的位置处。
CN202210303653.1A 2019-10-31 2019-10-31 移动终端 Active CN1148247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03653.1A CN114824754B (zh) 2019-10-31 2019-10-31 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03653.1A CN114824754B (zh) 2019-10-31 2019-10-31 移动终端
CN201911065561.9A CN112751162B (zh) 2019-10-31 2019-10-31 移动终端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65561.9A Division CN112751162B (zh) 2019-10-31 2019-10-31 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24754A CN114824754A (zh) 2022-07-29
CN114824754B true CN114824754B (zh) 2023-08-22

Family

ID=7564511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65561.9A Active CN112751162B (zh) 2019-10-31 2019-10-31 移动终端
CN202210303653.1A Active CN114824754B (zh) 2019-10-31 2019-10-31 移动终端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65561.9A Active CN112751162B (zh) 2019-10-31 2019-10-31 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112751162B (zh)
WO (1) WO202108291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51162B (zh) * 2019-10-31 2022-04-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13690588A (zh) * 2021-08-23 2021-11-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装置、电子设备及天线装置的设计方法
CN116073125A (zh) * 2021-10-30 2023-05-05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高隔离度的终端天线系统
CN116169462B (zh) * 2021-11-24 2024-05-14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天线
CN114256613B (zh) * 2021-11-30 2022-08-12 广州芯德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辐射体及其用于双频mesh路由器的5G高增益全向天线
CN114552181A (zh) * 2022-01-30 2022-05-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5693105A (zh) * 2022-10-31 2023-02-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手表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71968A1 (zh) * 2010-12-01 2012-06-07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五频段和蓝牙的内置天线及其移动通信终端
CN203774450U (zh) * 2013-08-22 2014-08-13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新型含寄生单元耦合馈电的环形手机天线
CN104836031A (zh) * 2014-02-12 2015-08-12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及移动终端
CN104901000A (zh) * 2015-05-14 2015-09-0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耦合馈电可重构天线及制造方法
CN107113348A (zh) * 2015-12-17 2017-08-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通讯终端
CN107437661A (zh) * 2017-04-21 2017-12-05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天线及移动终端
CN109586036A (zh) * 2018-12-29 2019-04-0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结构及无线通信终端
WO2019071848A1 (zh) * 2017-10-09 2019-04-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天线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9687111A (zh) * 2018-12-29 2019-04-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结构及通信终端
CN112751162B (zh) * 2019-10-31 2022-04-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80154B2 (en) * 2003-10-23 2005-12-27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Planar inverted F antennas including current nulls between feed and ground couplings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s devices
US7710338B2 (en) * 2007-05-08 2010-05-04 Panasonic Corporation Slot antenna apparatus eliminating unstable radiation due to grounding structure
US7701401B2 (en) * 2007-07-04 2010-04-20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Antenna device having no less than two antenna elements
TW200933975A (en) * 2008-01-17 2009-08-01 Univ Nat Sun Yat Sen A multi-band loop antenna
TWI455406B (zh) * 2010-05-25 2014-10-01 Univ Nat Chiao Tung 用以激發輻射地緣電流之微波電路裝置
TWI449254B (zh) * 2010-07-02 2014-08-11 Arcadyan Technology Corp 無線網路裝置及其平面天線
US9306276B2 (en) * 2011-07-13 2016-04-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Wideband antenna system with multiple antennas and at least one parasitic element
TWI502817B (zh) * 2012-10-04 2015-10-01 Acer Inc 通訊裝置
NZ720048A (en) * 2013-03-07 2017-06-30 Cpg Technologies Llc Excitation and use of guided surface wave modes on lossy media
TWI536660B (zh) * 2014-04-23 2016-06-0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通訊裝置及其多天線系統設計之方法
CN104022353A (zh) * 2014-06-12 2014-09-03 电子科技大学 用于智能机的多频带mimo天线
US9647332B2 (en) * 2014-09-03 2017-05-09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 antenna with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circuitry
WO2016052733A1 (ja) * 2014-10-02 2016-04-07 旭硝子株式会社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無線装置
JP6229814B2 (ja) * 2015-03-12 2017-11-15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通信端末装置
CN106033842B (zh) * 2015-03-20 2019-05-3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天线及电子设备
AU2015396957B2 (en) * 2015-06-02 2018-10-18 Cpg Technologies, Llc Excitation and use of guided surface waves
CN105140640B (zh) * 2015-08-24 2018-10-1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及电子设备
CN107204523A (zh) * 2016-03-18 2017-09-26 广州光宝移动电子部件有限公司 金属环天线及具有金属环天线的移动设备
CN205670575U (zh) * 2016-06-08 2016-11-02 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装置
CN108172999B (zh) * 2017-12-27 2020-12-01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基于特征模理论的方向图可重构2端口mimo天线的设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71968A1 (zh) * 2010-12-01 2012-06-07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五频段和蓝牙的内置天线及其移动通信终端
CN203774450U (zh) * 2013-08-22 2014-08-13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新型含寄生单元耦合馈电的环形手机天线
CN104836031A (zh) * 2014-02-12 2015-08-12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及移动终端
CN104901000A (zh) * 2015-05-14 2015-09-0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耦合馈电可重构天线及制造方法
CN107113348A (zh) * 2015-12-17 2017-08-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通讯终端
CN107437661A (zh) * 2017-04-21 2017-12-05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天线及移动终端
WO2019071848A1 (zh) * 2017-10-09 2019-04-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天线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9586036A (zh) * 2018-12-29 2019-04-0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结构及无线通信终端
CN109687111A (zh) * 2018-12-29 2019-04-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结构及通信终端
CN112751162B (zh) * 2019-10-31 2022-04-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082912A1 (zh) 2021-05-06
CN112751162B (zh) 2022-04-22
CN114824754A (zh) 2022-07-29
CN112751162A (zh) 2021-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824754B (zh) 移动终端
US7460069B2 (en) Monopole antenna applicable to MIMO system
US8779987B2 (en) Multiply resonant antenna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such and antenna device
US8654013B2 (en) Multi-band antenna
US20020163470A1 (en) Antenna device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including the same
US8089409B2 (en) Patch antenna device and antenna device
US8907860B2 (en) Stand-alone multi-band antenna
US8207898B2 (en) Antenna unit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US11515649B2 (en) Antenna and mobile terminal
EP4113746A1 (en) Antenna and terminal
CN113381184B (zh) 一种天线解耦结构、mimo天线及终端
US20230020807A1 (en) Antenna, Antenna Module, And Wireless Network Device
CN108736148B (zh) 天线装置与电子设备
KR20200001704U (ko) 전자 장치 및 그 안테나 구조
CN116526136B (zh) 显示面板组件、多功能组件、收发组件及无线通信设备
JP2001144524A (ja) 多周波共用アンテナ
CN108063312B (zh) 一种移动终端宽带mimo双天线
CN114914666B (zh) 一种天线及电子设备
CN113839209B (zh) 天线结构
TW202007008A (zh) 行動裝置
TWI467853B (zh) 雙頻天線及應用該雙頻天線之無線通訊裝置
TWI821856B (zh) 天線系統
WO2022202623A1 (ja) アンテナ装置、通信装置
TWI827123B (zh) 天線結構和通訊裝置
CN215497078U (zh) 多频微带天线和具有天线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