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19686B - 基于可视化的景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分析评价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可视化的景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分析评价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19686B
CN114819686B CN202210505907.8A CN202210505907A CN114819686B CN 114819686 B CN114819686 B CN 114819686B CN 202210505907 A CN202210505907 A CN 202210505907A CN 114819686 B CN114819686 B CN 1148196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eening
area
planning
planning scheme
gre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0590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19686A (zh
Inventor
曾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Xi'an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Xi'an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21050590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19686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196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196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196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196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3Score-carding, benchmarking or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7/00Digital computing or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functions
    • G06F17/10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 G06F17/18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for evaluating statistical data, e.g. average values, frequency distributions, probability functions, regression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3Architectural design, e.g. computer-aided architectural design [CAAD] related to design of buildings, bridges, landscapes, production plants or roa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2Marketing; Price estimation or determination; Fundraising
    • G06Q30/0283Price estimation or determin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ometr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Evolutionary Biology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Algebra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可视化的景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分析评价管理系统,包括:住宅小区建筑模型构建模块、住宅小区绿化区域获取模块、环境监测设备设置模块、绿化区域基本环境分析模块、参考存储库、绿化规划方案匹配度分析模块、绿化规划方案成本分析模块、绿化规划方案优选分析模块、最佳方案显示终端和成本库。通过各绿化区域周侧建筑物数量以及距离各建筑物的间距判断各绿化区域所属区域类型,实现了根据各绿化区域所属区域类型选择对应生长高度的绿植,进而获取各绿化规划方案中绿植匹配度,避免了现阶段的小区景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中存在的片面性和单一性。

Description

基于可视化的景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分析评价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景观园林绿化规划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基于可视化的景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分析评价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全新的工程技术、丰富的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的崛起,给景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带来了全新的思路。
景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对整个小区景观规划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现阶段的小区景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整体风格主要来源于“欧洲风”的兴起,大批的小区采用“欧洲风”的景观建筑,往往忽略了小区人性化空间和功能性空间,因此,为了提高小区人性化空间和功能性空间的管理,需要对景观园林绿化进行规划设计。
现阶段的小区景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没有对小区绿化区域进行区域类型归纳,导致无法根据该绿化区域所属区域类型选择对应生长高度的绿植,进而造成了某些高大绿植对一楼居户视野遮挡的影响,进一步降低了小区景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现阶段的小区景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对各绿化规划方案中绿植匹配度的分析仅仅是将各绿化区域的环境参数与各绿化规划方案中各绿化区域内计划种植的绿植适宜生长环境参数进行综合分析,没有从多个方面对各绿化规划方案中绿植匹配度进行分析,导致现阶段的小区景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具有片面性和单一性,无法使得景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变得可靠,进而影响居户居住舒适感。
现阶段的小区景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在筛选最佳方案时,大部分小区均采用成本消耗作为筛选方向,往往忽略了各绿化规划方案对应绿植匹配度也是筛选最佳方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使得筛选结果不具有严谨性,从而影响小区居民居住舒适感,大大降低了小区景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筛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综上可见,优化景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变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基于可视化的景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分析评价管理系统,能够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到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基于可视化的景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分析评价管理系统,包括:
住宅小区建筑模型构建模块,用于对待进行绿化规划的住宅小区进行建筑模型构建;
住宅小区绿化区域获取模块,用于基于构建的住宅小区建筑模型统计住宅小区内部待规划的绿化区域数量,并按照预设顺序依次对绿化区域编号为1,2,...,i,...,n;
环境监测设备设置模块,用于在各绿化区域处设置环境监测设备;
绿化区域基本环境分析模块,用于评估各绿化区域所属区域类型,同时利用各绿化区域内设置的环境监测设备对各绿化区域的环境参数和遮挡面积进行获取;
参考存储库,用于存储各种绿植对应的适宜生长环境参数,存储各区域类型对应的绿植限定生长高度,存储各种绿植对应的最大生长高度,存储各种绿植对应的允许遮挡面积占比系数;
绿化规划方案匹配度分析模块,用于对各绿化规划方案进行分析,并对各绿化规划方案进行编号为1,2,...,f,...,g,从而得出各绿化规划方案对应的绿植匹配度;
绿化规划方案成本分析模块,用于对各绿化规划方案对应的绿化成本进行计算,得到各绿化规划方案对应的绿化成本消耗指数;
绿化规划方案优选分析模块,用于综合各绿化规划方案对应的绿植匹配度和绿化成本消耗指数,从而得到各绿化规划方案对应的评价系数,进而筛选出最佳方案,同时提取最佳方案对应的编号及其对应的绿化成本消耗指数;
最佳方案显示终端,用于显示最佳方案对应的编号及其对应的绿化成本消耗指数;
成本库,用于存储各种绿植对应的购置费和养护费,并存储小区绿化预计成本费。
进一步地,所述环境监测设备包括自然环境监测设备和区域环境监测设备,其中自然环境监测设备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光照强度传感器,区域环境监测设备为高清摄像头。
进一步地,所述绿化区域基本环境分析模块包括绿化区域类型评估单元、绿化区域环境参数采集单元和绿化区域遮挡面积分析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绿化区域类型评估单元用于对各绿化区域所属区域类型进行评估,其具体评估步骤如下:
基于构建的住宅小区建筑模型,统计各绿化区域周侧包围的建筑物数量,并对各建筑物按照预设顺序依次进行编号为1,2,...,j,...,z,同时获取各绿化区域距离各建筑物的间距,标记为
Figure GDA0003920103840000041
表示为第i个绿化区域距离第j个建筑物的间距;
根据各绿化区域周侧包围的建筑物数量和各绿化区域距离各建筑物的间距综合分析得到各绿化区域对应的区域类型评估系数,其具体计算公式为
Figure GDA0003920103840000042
βi表示为第i个绿化区域对应的区域类型评估系数,zi表示为第i个绿化区域内周侧包围的建筑物数量,z′表示为预设参考包围建筑物数量,l′表示为预设参考间距,a1、a2分别表示为建筑物数量、间距对应的影响因子;
将各绿化区域对应的区域类型评估系数与预设的各种区域类型对应的区域类型评估系数进行对比,得到各绿化区域所属区域类型。
进一步地,所述绿化区域环境参数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各绿化区域对应的环境参数,其具体为:
利用环境监测设备中自然环境监测设备对各绿化区域对应的环境参数进行采集,所述环境参数包括温度、湿度和光照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绿化区域遮挡面积分析单元用于分析各绿化区域对应的遮挡面积占比系数,其具体分析步骤如下:
通过区域环境监测设备中高清摄像头对各绿化区域中各建筑物投影在绿化区域的投影面积进行采集,并将其记为遮挡面积;
按照预设时间段对各绿化区域内各建筑物对应的遮挡面积进行获取,从中筛选出各建筑物对应的最大遮挡面积,由此将各绿化区域内各建筑物对应的最大遮挡面积进行累加,得到各绿化区域对应的建筑物遮挡总面积;
获取各绿化区域对应的建筑物遮挡重叠面积,并将各绿化区域对应的建筑物遮挡总面积与建筑物遮挡重叠面积相减,得到各绿化区域对应的建筑物有效遮挡面积;
将各绿化区域对应的建筑物有效遮挡面积与各绿化区域对应的面积作对比,得到各绿化区域对应的遮挡面积占比系数,其具体计算公式为
Figure GDA0003920103840000051
μi表示为第i个绿化区域对应的遮挡面积占比系数,/>
Figure GDA0003920103840000052
表示为第i个绿化区域对应的建筑物有效遮挡面积,Si表示为第i个绿化区域对应的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各绿化规划方案对应的绿植匹配度对应的具体分析步骤如下:
从各绿化规划方案中获取各绿化区域内计划种植的绿植,并将其与参考存储库中存储的各种绿植对应的适宜生长环境参数进行匹配,得到各绿化规划方案中各绿化区域内计划种植绿植的适宜生长环境参数;
将各绿化规划方案中各绿化区域内计划种植绿植的适宜生长环境参数与各绿化区域对应的环境参数进行对比,得到各绿化规划方案中各绿化区域对应的绿植种植环境匹配度,其具体计算公式为
Figure GDA0003920103840000061
Figure GDA0003920103840000062
表示为第f个绿化规划方案中第i个绿化区域对应的绿植种植环境匹配度,/>
Figure GDA0003920103840000063
表示为第f个绿化规划方案中第i个绿化区域内计划种植绿植的适宜生长温度,/>
Figure GDA0003920103840000064
表示为第f个绿化规划方案中第i个绿化区域内计划种植绿植的适宜生长湿度,/>
Figure GDA0003920103840000065
表示为第f个绿化规划方案中第i个绿化区域内计划种植绿植的适宜生长光照强度,wdi、sdi、gzi分别表示为第i个绿化区域对应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b1、b2、b3分别表示为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对应的权值因子;
将各绿化规划方案中各绿化区域内计划种植的绿植高度与参考存储库中存储的各种绿植对应的最大生长高度进行匹配,得到各绿化规划方案中各绿化区域内计划种植的绿植对应的最大生长高度;
将各绿化规划方案中各绿化区域内计划种植的绿植对应的最大生长高度与各绿化区域所属区域类型对应的绿植限定生长高度作对比,得到各绿化规划方案中各绿化区域对应绿植生长高度匹配度,其具体计算公式为
Figure GDA0003920103840000066
Figure GDA0003920103840000067
表示为第f个绿化规划方案中第i个绿化区域对应的绿植生长高度匹配度,Xhi表示为第i个绿化区域所属区域类型对应的绿植限定生长高度,/>
Figure GDA0003920103840000068
表示为第f个绿化规划方案中第i个绿化区域内计划种植的绿植对应的最大生长高度;
将各绿化规划方案中各绿化区域内计划种植的绿植对应的允许遮挡面积占比系数与各绿化区域对应的遮挡面积占比系数作对比,得到各绿化规划方案中各绿化区域对应的遮挡面积占比系数匹配度,其具体计算公式为
Figure GDA0003920103840000071
Figure GDA0003920103840000072
表示为第f个绿化规划方案中第i个绿化区域对应的遮挡面积占比系数匹配度,/>
Figure GDA0003920103840000073
表示为第f个绿化规划方案中第i个绿化区域内计划种植的绿植对应的允许遮挡面积占比系数;
根据各绿化规划方案中各绿化区域对应的绿植种植环境匹配度、绿植生长高度匹配度和遮挡面积占比系数匹配度,对各绿化规划方案对应的绿植匹配度进行分析,其具体计算公式为
Figure GDA0003920103840000074
δf表示为第f个绿化规划方案对应的绿植匹配度,c1、c2、c3分别表示为绿植种植环境匹配度、绿植生长高度匹配度、遮挡面积占比系数匹配度对应的修正系数。
进一步地,所述各绿化规划方案对应的绿化成本消耗指数对应的具体分析步骤如下:
从各绿化规划方案中获取各绿化区域内计划种植的绿植,并将其与成本库中各绿植对应的购置费和养护费进行匹配,得到各绿化区域对应的预计购置费和预计养护费;
将各绿化区域对应的预计购置费和预计养护费进行综合,并与成本库中小区绿化预计成本费进行对比,得到各绿化规划方案对应的绿化成本消耗指数,其具体计算公式为
Figure GDA0003920103840000075
Figure GDA0003920103840000076
表示为第f个绿化规划方案对应的绿化成本消耗指数,/>
Figure GDA0003920103840000077
表示为第f个绿化规划方案中第i个绿化区域对应的预计购置费,/>
Figure GDA0003920103840000078
表示为第f个绿化规划方案中第i个绿化区域对应的预计养护费,CB表示为成本库中存储的小区绿化预计成本费。
进一步地,所述各绿化规划方案对应的评价系数,其计算公式为:
Figure GDA0003920103840000081
ξf表示为第f个绿化规划方案对应的评价系数,e1、e2分别表示为绿植匹配度、绿化成本消耗指数对应的影响系数。
进一步地,所述筛选出最佳方案,其具体分析为:将各绿化规划方案对应的评价系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并从中筛选出评价系数排在首位对应的绿化规划方案,进而将其记为最佳方案。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发明对各绿化区域周侧建筑物数量以及距离各建筑物的间距进行综合分析,进而判断各绿化区域所属区域类型,实现了根据各绿化区域所属区域类型选择对应生长高度的绿植,使得分析结果更具有针对性,同时避免了因在各类型区域种植不合适的绿植对一楼居户视野造成遮挡,不仅对一楼居户居住舒适感进行提升,还从根本上提升了小区景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本发明从各绿化方案中各绿化区域内计划种植绿植对应的环境匹配度、生长高度匹配系数和遮挡面积占比系数匹配度三方面综合分析,得到各绿化规划方案中绿植匹配度,避免了现阶段的小区景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中存在的片面性和单一性,使得分析结果更具有科学性、精准性和参考性,有效增加了景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居民居住舒适感。
本发明在筛选最佳方案时,从各绿化规划方案对应的绿植匹配度和成本消耗指数两方面综合分析得到各绿化规划方案的绿化方案评价系数,进而根据各绿化规划方案的绿化方案评价系数筛选出最佳方案,有效提高了筛选结果的严谨性,满足筛选条件的综合性需求,进一步提升了居民居住的满意度,精确提升了小区景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筛选必要性和重要性。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系统模块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绿化区域基本环境分析模块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基于可视化的景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分析评价管理系统,包括住宅小区建筑模型构建模块、住宅小区绿化区域获取模块、环境监测设备设置模块、绿化区域基本环境分析模块、参考存储库、绿化规划方案匹配度分析模块、绿化规划方案成本分析模块、绿化规划方案优选分析模块、最佳方案显示终端和成本库。
所述住宅小区建筑模型构建模块和住宅小区绿化区域获取模块连接,住宅小区绿化区域获取模块和环境监测设备设置模块连接,环境监测设备设置模块和绿化区域基本环境分析模块连接,绿化区域基本环境分析模块连接和绿化规划方案匹配度分析模块连接,参考存储库和绿化规划方案匹配度分析模块连接,绿化规划方案成本分析模块和成本库连接,绿化规划方案匹配度分析模块和绿化规划方案成本分析模块均与绿化规划方案优选分析模块连接,绿化规划方案优选分析模块和最佳方案显示终端连接。
住宅小区建筑模型构建模块,用于对待进行绿化规划的住宅小区进行建筑模型构建。
住宅小区绿化区域获取模块,用于基于构建的住宅小区建筑模型统计住宅小区内部待规划的绿化区域数量,并按照预设顺序依次对绿化区域编号为1,2,...,i,...,n。
环境监测设备设置模块,用于在各绿化区域处设置环境监测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环境监测设备包括自然环境监测设备和区域环境监测设备,其中自然环境监测设备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光照强度传感器,区域环境监测设备为高清摄像头。
绿化区域基本环境分析模块,用于评估各绿化区域所属区域类型,同时利用各绿化区域内设置的环境监测设备对各绿化区域的环境参数和遮挡面积进行获取。
参照图2所示,所述绿化区域基本环境分析模块包括绿化区域类型评估单元、绿化区域环境参数采集单元和绿化区域遮挡面积分析单元。
进一步地,所述绿化区域类型评估单元用于对各绿化区域所属区域类型进行评估,其具体评估步骤如下:
基于构建的住宅小区建筑模型,统计各绿化区域周侧包围的建筑物数量,并对各建筑物按照预设顺序依次进行编号为1,2,...,j,...,z,同时获取各绿化区域距离各建筑物的间距,标记为
Figure GDA0003920103840000111
表示为第i个绿化区域距离第j个建筑物的间距;
根据各绿化区域周侧包围的建筑物数量和各绿化区域距离各建筑物的间距综合分析得到各绿化区域对应的区域类型评估系数,其具体计算公式为
Figure GDA0003920103840000112
βi表示为第i个绿化区域对应的区域类型评估系数,zi表示为第i个绿化区域内周侧包围的建筑物数量,z′表示为预设参考包围建筑物数量,l′表示为预设参考间距,a1、a2分别表示为建筑物数量、间距对应的影响因子;
将各绿化区域对应的区域类型评估系数与预设的各种区域类型对应的区域类型评估系数进行对比,得到各绿化区域所属区域类型。
需要说明的是,各绿化区域周侧包围的建筑物数量越多,各绿化区域对应的区域类型评估系数越大,各绿化区域距离各建筑物的间距越小,各绿化区域对应的区域类型评估系数越大。
需要说明的是,若某绿化区域对应的区域类型评估系数越大,则表示该绿化区域所属区域类型越小,其中区域类型为a、b、c,其对应关系为a<b<c。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本发明对各绿化区域周侧建筑物数量以及距离各建筑物的间距进行综合分析,进而判断各绿化区域所属区域类型,实现了根据各绿化区域所属区域类型选择对应生长高度的绿植,使得分析结果更具有针对性,同时避免了因在各类型区域种植不合适的绿植对一楼居户视野造成遮挡,不仅对一楼居户居住舒适感进行提升,还从根本上提升了小区景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进一步地,所述绿化区域环境参数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各绿化区域对应的环境参数,其具体为:
利用环境监测设备中自然环境监测设备对各绿化区域对应的环境参数进行采集,所述环境参数包括温度、湿度和光照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所述绿化区域遮挡面积分析单元用于分析各绿化区域对应的遮挡面积占比系数,其具体分析步骤如下:
通过区域环境监测设备中高清摄像头对各绿化区域中各建筑物投影在绿化区域的投影面积进行采集,并将其记为遮挡面积;
按照预设时间段对各绿化区域内各建筑物对应的遮挡面积进行获取,从中筛选出各建筑物对应的最大遮挡面积,由此将各绿化区域内各建筑物对应的最大遮挡面积进行累加,得到各绿化区域对应的建筑物遮挡总面积;
获取各绿化区域对应的建筑物遮挡重叠面积,并将各绿化区域对应的建筑物遮挡总面积与建筑物遮挡重叠面积相减,得到各绿化区域对应的建筑物有效遮挡面积;
将各绿化区域对应的建筑物有效遮挡面积与各绿化区域对应的面积作对比,得到各绿化区域对应的遮挡面积占比系数,其具体计算公式为
Figure GDA0003920103840000131
μi表示为第i个绿化区域对应的遮挡面积占比系数,/>
Figure GDA0003920103840000132
表示为第i个绿化区域对应的建筑物有效遮挡面积,Si表示为第i个绿化区域对应的面积。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遮挡面积会对各绿化区域对应的环境参数造成影响,进而对各绿化区域对应的遮挡面积占比系数进行获取,不仅为后续各绿化规划方案对应的绿植匹配度提供了分析便利性,还为分析结果增加了科学依据性。
参考存储库,用于存储各种绿植对应的适宜生长环境参数,存储各区域类型对应的绿植限定生长高度,存储各种绿植对应的最大生长高度,存储各种绿植对应的允许遮挡面积占比系数。
绿化规划方案匹配度分析模块,用于对各绿化规划方案进行分析,并对各绿化规划方案进行编号为1,2,...,f,...,g,从而得出各绿化规划方案对应的绿植匹配度。
进一步地,所述各绿化规划方案对应的绿植匹配度对应的具体分析步骤如下:
从各绿化规划方案中获取各绿化区域内计划种植的绿植,并将其与参考存储库中存储的各种绿植对应的适宜生长环境参数进行匹配,得到各绿化规划方案中各绿化区域内计划种植绿植的适宜生长环境参数;
将各绿化规划方案中各绿化区域内计划种植绿植的适宜生长环境参数与各绿化区域对应的环境参数进行对比,得到各绿化规划方案中各绿化区域对应的绿植种植环境匹配度,其具体计算公式为
Figure GDA0003920103840000141
Figure GDA0003920103840000142
表示为第f个绿化规划方案中第i个绿化区域对应的绿植种植环境匹配度,/>
Figure GDA0003920103840000143
表示为第f个绿化规划方案中第i个绿化区域内计划种植绿植的适宜生长温度,/>
Figure GDA0003920103840000144
表示为第f个绿化规划方案中第i个绿化区域内计划种植绿植的适宜生长湿度,/>
Figure GDA0003920103840000145
表示为第f个绿化规划方案中第i个绿化区域内计划种植绿植的适宜生长光照强度,wdi、sdi、gzi分别表示为第i个绿化区域对应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b1、b2、b3分别表示为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对应的权值因子;
将各绿化规划方案中各绿化区域内计划种植的绿植高度与参考存储库中存储的各种绿植对应的最大生长高度进行匹配,得到各绿化规划方案中各绿化区域内计划种植的绿植对应的最大生长高度;
将各绿化规划方案中各绿化区域内计划种植的绿植对应的最大生长高度与各绿化区域所属区域类型对应的绿植限定生长高度作对比,得到各绿化规划方案中各绿化区域对应绿植生长高度匹配度,其具体计算公式为
Figure GDA0003920103840000146
Figure GDA0003920103840000147
表示为第f个绿化规划方案中第i个绿化区域对应的绿植生长高度匹配度,Xhi表示为第i个绿化区域所属区域类型对应的绿植限定生长高度,/>
Figure GDA0003920103840000151
表示为第f个绿化规划方案中第i个绿化区域内计划种植的绿植对应的最大生长高度;
将各绿化规划方案中各绿化区域内计划种植的绿植对应的允许遮挡面积占比系数与各绿化区域对应的遮挡面积占比系数作对比,得到各绿化规划方案中各绿化区域对应的遮挡面积占比系数匹配度,其具体计算公式为
Figure GDA0003920103840000152
Figure GDA0003920103840000153
表示为第f个绿化规划方案中第i个绿化区域对应的遮挡面积占比系数匹配度,/>
Figure GDA0003920103840000154
表示为第f个绿化规划方案中第i个绿化区域内计划种植的绿植对应的允许遮挡面积占比系数;
根据各绿化规划方案中各绿化区域对应的绿植种植环境匹配度、绿植生长高度匹配度和遮挡面积占比系数匹配度,对各绿化规划方案对应的绿植匹配度进行分析,其具体计算公式为
Figure GDA0003920103840000155
δf表示为第f个绿化规划方案对应的绿植匹配度,c1、c2、c3分别表示为绿植种植环境匹配度、绿植生长高度匹配度、遮挡面积占比系数匹配度对应的修正系数。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本发明从各绿化方案中各绿化区域内计划种植绿植对应的环境匹配度、生长高度匹配系数和遮挡面积占比系数匹配度三方面综合分析,得到各绿化规划方案中绿植匹配度,避免了现阶段的小区景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中存在的片面性和单一性,使得分析结果更具有科学性、精准性和参考性,有效增加了景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居民居住舒适感。
绿化规划方案成本分析模块,用于对各绿化规划方案对应的绿化成本进行计算,得到各绿化规划方案对应的绿化成本消耗指数。
进一步地,所述各绿化规划方案对应的绿化成本消耗指数对应的具体分析步骤如下:
从各绿化规划方案中获取各绿化区域内计划种植的绿植,并将其与成本库中各绿植对应的购置费和养护费进行匹配,得到各绿化区域对应的预计购置费和预计养护费。
需要说明的是,预计购置费包括各种绿植对应的树苗费用和土壤费用,预计养护费包括各种绿植对应的人工照料费用和所需养料费用。
将各绿化区域对应的预计购置费和预计养护费进行综合,并与成本库中小区绿化预计成本费进行对比,得到各绿化规划方案对应的绿化成本消耗指数,其具体计算公式为
Figure GDA0003920103840000161
Figure GDA0003920103840000162
表示为第f个绿化规划方案对应的绿化成本消耗指数,/>
Figure GDA0003920103840000163
表示为第f个绿化规划方案中第i个绿化区域对应的预计购置费,/>
Figure GDA0003920103840000164
表示为第f个绿化规划方案中第i个绿化区域对应的预计养护费,CB表示为成本库中存储的小区绿化预计成本费。
需要说明的是,各绿化规划方案对应的绿化成本消耗指数越小越好,避免了不必要的成本消耗。
绿化规划方案优选分析模块,用于综合各绿化规划方案对应的绿植匹配度和绿化成本消耗指数,从而得到各绿化规划方案对应的评价系数,进而筛选出最佳方案,同时提取最佳方案对应的编号及其对应的绿化成本消耗指数。
进一步地,所述各绿化规划方案对应的评价系数,其计算公式为:
Figure GDA0003920103840000171
ξf表示为第f个绿化规划方案对应的评价系数,e1、e2分别表示为绿植匹配度、绿化成本消耗指数对应的影响系数。
所述筛选出最佳方案,其具体分析为:将各绿化规划方案对应的评价系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并从中筛选出评价系数排在首位对应的绿化规划方案,进而将其记为最佳方案。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本发明在筛选最佳方案时,从各绿化规划方案对应的绿植匹配度和成本消耗指数两方面综合分析得到各绿化规划方案的绿化方案评价系数,进而根据各绿化规划方案的绿化方案评价系数筛选出最佳方案,有效提高了筛选结果的严谨性,满足筛选条件的综合性需求,进一步提升了居民居住的满意度,精确提升了小区景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筛选必要性和重要性。
最佳方案显示终端,用于显示最佳方案对应的编号及其对应的绿化成本消耗指数。
需要说明的是,最佳方案显示终端便于小区绿化建设管理人员分析最佳方案中各绿化区域内计划种植的绿植和最佳方案对应的绿化成本消耗指数,大大提高了分析的便利性。
成本库,用于存储各种绿植对应的购置费和养护费,并存储小区绿化预计成本费。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6)

1.基于可视化的景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分析评价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住宅小区建筑模型构建模块,用于对待进行绿化规划的住宅小区进行建筑模型构建;
住宅小区绿化区域获取模块,用于基于构建的住宅小区建筑模型统计住宅小区内部待规划的绿化区域数量,并按照预设顺序依次对绿化区域编号为1,2,...,i,...,n;
环境监测设备设置模块,用于在各绿化区域处设置环境监测设备;
绿化区域基本环境分析模块,用于评估各绿化区域所属区域类型,同时利用各绿化区域内设置的环境监测设备对各绿化区域的环境参数和遮挡面积进行获取;
参考存储库,用于存储各种绿植对应的适宜生长环境参数,存储各区域类型对应的绿植限定生长高度,存储各种绿植对应的最大生长高度,存储各种绿植对应的允许遮挡面积占比系数;
绿化规划方案匹配度分析模块,用于对各绿化规划方案进行分析,并对各绿化规划方案进行编号为1,2,...,f,...,g,从而得出各绿化规划方案对应的绿植匹配度;
绿化规划方案成本分析模块,用于对各绿化规划方案对应的绿化成本进行计算,得到各绿化规划方案对应的绿化成本消耗指数;
绿化规划方案优选分析模块,用于综合各绿化规划方案对应的绿植匹配度和绿化成本消耗指数,从而得到各绿化规划方案对应的评价系数,进而筛选出最佳方案,同时提取最佳方案对应的编号及其对应的绿化成本消耗指数;
最佳方案显示终端,用于显示最佳方案对应的编号及其对应的绿化成本消耗指数;
成本库,用于存储各种绿植对应的购置费和养护费,并存储小区绿化预计成本费;
所述各绿化规划方案对应的绿植匹配度对应的具体分析步骤如下:
从各绿化规划方案中获取各绿化区域内计划种植的绿植,并将其与参考存储库中存储的各种绿植对应的适宜生长环境参数进行匹配,得到各绿化规划方案中各绿化区域内计划种植绿植的适宜生长环境参数;
将各绿化规划方案中各绿化区域内计划种植绿植的适宜生长环境参数与各绿化区域对应的环境参数进行对比,得到各绿化规划方案中各绿化区域对应的绿植种植环境匹配度,其具体计算公式为
Figure FDA0003920103830000021
Figure FDA0003920103830000022
表示为第f个绿化规划方案中第i个绿化区域对应的绿植种植环境匹配度,/>
Figure FDA0003920103830000023
表示为第f个绿化规划方案中第i个绿化区域内计划种植绿植的适宜生长温度,/>
Figure FDA0003920103830000024
表示为第f个绿化规划方案中第i个绿化区域内计划种植绿植的适宜生长湿度,/>
Figure FDA0003920103830000025
表示为第f个绿化规划方案中第i个绿化区域内计划种植绿植的适宜生长光照强度,wdi、sdi、gzi分别表示为第i个绿化区域对应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b1、b2、b3分别表示为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对应的权值因子;
将各绿化规划方案中各绿化区域内计划种植的绿植高度与参考存储库中存储的各种绿植对应的最大生长高度进行匹配,得到各绿化规划方案中各绿化区域内计划种植的绿植对应的最大生长高度;
将各绿化规划方案中各绿化区域内计划种植的绿植对应的最大生长高度与各绿化区域所属区域类型对应的绿植限定生长高度作对比,得到各绿化规划方案中各绿化区域对应绿植生长高度匹配度,其具体计算公式为
Figure FDA0003920103830000031
Figure FDA0003920103830000032
表示为第f个绿化规划方案中第i个绿化区域对应的绿植生长高度匹配度,Xhi表示为第i个绿化区域所属区域类型对应的绿植限定生长高度,/>
Figure FDA0003920103830000033
表示为第f个绿化规划方案中第i个绿化区域内计划种植的绿植对应的最大生长高度;
将各绿化规划方案中各绿化区域内计划种植的绿植对应的允许遮挡面积占比系数与各绿化区域对应的遮挡面积占比系数作对比,得到各绿化规划方案中各绿化区域对应的遮挡面积占比系数匹配度,其具体计算公式为
Figure FDA0003920103830000034
Figure FDA0003920103830000035
表示为第f个绿化规划方案中第i个绿化区域对应的遮挡面积占比系数匹配度,/>
Figure FDA0003920103830000036
表示为第f个绿化规划方案中第i个绿化区域内计划种植的绿植对应的允许遮挡面积占比系数;
根据各绿化规划方案中各绿化区域对应的绿植种植环境匹配度、绿植生长高度匹配度和遮挡面积占比系数匹配度,对各绿化规划方案对应的绿植匹配度进行分析,其具体计算公式为
Figure FDA0003920103830000041
δf表示为第f个绿化规划方案对应的绿植匹配度,c1、c2、c3分别表示为绿植种植环境匹配度、绿植生长高度匹配度、遮挡面积占比系数匹配度对应的修正系数;
所述各绿化规划方案对应的绿化成本消耗指数对应的具体分析步骤如下:
从各绿化规划方案中获取各绿化区域内计划种植的绿植,并将其与成本库中各绿植对应的购置费和养护费进行匹配,得到各绿化区域对应的预计购置费和预计养护费;
将各绿化区域对应的预计购置费和预计养护费进行综合,并与成本库中小区绿化预计成本费进行对比,得到各绿化规划方案对应的绿化成本消耗指数,其具体计算公式为
Figure FDA0003920103830000042
Figure FDA0003920103830000043
表示为第f个绿化规划方案对应的绿化成本消耗指数,/>
Figure FDA0003920103830000044
表示为第f个绿化规划方案中第i个绿化区域对应的预计购置费,/>
Figure FDA0003920103830000045
表示为第f个绿化规划方案中第i个绿化区域对应的预计养护费,CB表示为成本库中存储的小区绿化预计成本费;
所述绿化区域基本环境分析模块包括绿化区域类型评估单元、绿化区域环境参数采集单元和绿化区域遮挡面积分析单元;
所述绿化区域遮挡面积分析单元用于分析各绿化区域对应的遮挡面积占比系数,其具体分析步骤如下:
通过区域环境监测设备中高清摄像头对各绿化区域中各建筑物投影在绿化区域的投影面积进行采集,并将其记为遮挡面积;
按照预设时间段对各绿化区域内各建筑物对应的遮挡面积进行获取,从中筛选出各建筑物对应的最大遮挡面积,由此将各绿化区域内各建筑物对应的最大遮挡面积进行累加,得到各绿化区域对应的建筑物遮挡总面积;
获取各绿化区域对应的建筑物遮挡重叠面积,并将各绿化区域对应的建筑物遮挡总面积与建筑物遮挡重叠面积相减,得到各绿化区域对应的建筑物有效遮挡面积;
将各绿化区域对应的建筑物有效遮挡面积与各绿化区域对应的面积作对比,得到各绿化区域对应的遮挡面积占比系数,其具体计算公式为
Figure FDA0003920103830000051
μi表示为第i个绿化区域对应的遮挡面积占比系数,/>
Figure FDA0003920103830000052
表示为第i个绿化区域对应的建筑物有效遮挡面积,Si表示为第i个绿化区域对应的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可视化的景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分析评价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监测设备包括自然环境监测设备和区域环境监测设备,其中自然环境监测设备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光照强度传感器,区域环境监测设备为高清摄像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可视化的景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分析评价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绿化区域类型评估单元用于对各绿化区域所属区域类型进行评估,其具体评估步骤如下:
基于构建的住宅小区建筑模型,统计各绿化区域周侧包围的建筑物数量,并对各建筑物按照预设顺序依次进行编号为1,2,...,j,...,z,同时获取各绿化区域距离各建筑物的间距,标记为
Figure FDA0003920103830000061
表示为第i个绿化区域距离第j个建筑物的间距;
根据各绿化区域周侧包围的建筑物数量和各绿化区域距离各建筑物的间距综合分析得到各绿化区域对应的区域类型评估系数,其具体计算公式为
Figure FDA0003920103830000062
βi表示为第i个绿化区域对应的区域类型评估系数,zi表示为第i个绿化区域内周侧包围的建筑物数量,z′表示为预设参考包围建筑物数量,l′表示为预设参考间距,a1、a2分别表示为建筑物数量、间距对应的影响因子;
将各绿化区域对应的区域类型评估系数与预设的各种区域类型对应的区域类型评估系数进行对比,得到各绿化区域所属区域类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可视化的景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分析评价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绿化区域环境参数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各绿化区域对应的环境参数,其具体为:
利用环境监测设备中自然环境监测设备对各绿化区域对应的环境参数进行采集,所述环境参数包括温度、湿度和光照强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可视化的景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分析评价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各绿化规划方案对应的评价系数,其计算公式为:
Figure FDA0003920103830000063
ξf表示为第f个绿化规划方案对应的评价系数,e1、e2分别表示为绿植匹配度、绿化成本消耗指数对应的影响系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可视化的景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分析评价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筛选出最佳方案,其具体分析为:将各绿化规划方案对应的评价系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并从中筛选出评价系数排在首位对应的绿化规划方案,进而将其记为最佳方案。
CN202210505907.8A 2022-05-10 2022-05-10 基于可视化的景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分析评价管理系统 Active CN1148196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05907.8A CN114819686B (zh) 2022-05-10 2022-05-10 基于可视化的景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分析评价管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05907.8A CN114819686B (zh) 2022-05-10 2022-05-10 基于可视化的景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分析评价管理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19686A CN114819686A (zh) 2022-07-29
CN114819686B true CN114819686B (zh) 2023-05-26

Family

ID=825137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05907.8A Active CN114819686B (zh) 2022-05-10 2022-05-10 基于可视化的景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分析评价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19686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58331A (zh) * 2020-10-26 2021-01-22 安庆中春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农作物种植生长及环境智能监测分析系统
CN113870044A (zh) * 2021-08-23 2021-12-31 湖北工程学院 园林智能管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70129347A (ko) * 2016-05-17 2017-11-27 (주)에릭스팩토리 기업의 사회적 공헌 활동 평가 시스템 및 그 평가 방법
CN114418040B (zh) * 2022-03-31 2022-07-08 山东鹤鹏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园林绿化养护监测及预警的方法与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58331A (zh) * 2020-10-26 2021-01-22 安庆中春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农作物种植生长及环境智能监测分析系统
CN113870044A (zh) * 2021-08-23 2021-12-31 湖北工程学院 园林智能管控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19686A (zh) 2022-07-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23850B (zh) 基于时间序列lai曲线积分面积的区域玉米成熟期预测方法
CN113325873B (zh) 一种无人机植保作业数据采集分析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2524024B (zh)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作物灌溉系统
CN101795090A (zh) 预测光伏器件的电力产量的方法
CN112215716A (zh) 农作物生长干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246051A (zh) 作物生长周期模型及不同种类农产品建立生长周期的方法
CN110909933A (zh) 一种耦合作物模型与机器学习语言的农业干旱快速诊断和评估方法
CN102663396B (zh) 一种水稻乳熟期自动检测的方法
CN116543316B (zh) 一种利用多时相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识别稻田内草皮的方法
CN115829812A (zh) 一种基于生态系统模拟的碳汇量测算方法及系统
CN110705182A (zh) 耦合作物模型和机器学习的作物育种适应时间预测方法
CN114897423B (zh) 基于作物水分指示线的农田灌溉概率指数计算方法
Zhang et al. Land cover change instead of solar radiation change dominates the forest GPP increase during the recent phase of the Shelterbelt Program for Pearl River
CN114819686B (zh) 基于可视化的景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分析评价管理系统
CN115310680A (zh) 一种番茄种苗模型建模与生长预测方法
Guo et al.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of urban forest carbon sequestration capacity: Implications for urban CO2 emission mitigation during China's rapid urbanization
CN111537510B (zh) 一种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农田防护林防风效应计量方法
CN117095290A (zh) 一种基于卫星遥感的碳汇监测方法
CN116486031A (zh) 时序遥感数据与地理大数据融合的城市更新区域识别方法
CN112904920B (zh) 一种预测温室作物光合作用干物质产量的方法
CN115587687A (zh) 一种城建施工项目测绘数据管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1262950A (zh)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植物数据采集系统
CN117436710B (zh) 一种基于作物模型的干旱评估方法
US20240164259A1 (en)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edicting the growth of urban landscape trees
CN116821589B (zh) 促进生态服务功能提升的植被覆盖度恢复上限计算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504

Address after: 710000 No. 178, Laodong South Road, Lianhu District, Xi'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Xi'an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Address before: 430074 No. 7, first financial Port Road, Donghu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Zone,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Wuhan Hongzhen Landscape Engineering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