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87687A - 一种城建施工项目测绘数据管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城建施工项目测绘数据管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87687A
CN115587687A CN202211094293.5A CN202211094293A CN115587687A CN 115587687 A CN115587687 A CN 115587687A CN 202211094293 A CN202211094293 A CN 202211094293A CN 115587687 A CN115587687 A CN 1155876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il
target construction
area
construction area
depth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9429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亚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Dingqi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Dingqi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Dingqi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Dingqi Building Materia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9429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87687A/zh
Publication of CN1155876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87687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3Score-carding, benchmarking or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8Construction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Marketing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城建施工项目测绘数据管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通过将目标建设区域划分为各建设子区域,并在各建设子区域对应的各深度层土壤中进行检测点均匀布设,通过湿度传感器、氧气浓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酸碱度传感器和土壤有机质检测仪分别对各建设子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对应的监测湿度、检测氧气浓度、检测温度、检测pH值、有机质种类和有机质总含量进行检测,综合分析出目标建设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对应的土壤环境综合评估指数,有效弥补了当前技术中土壤环境检测方式的不足,避免了土壤环境检测数据存在的局限性,实现了为后续种植植株的选择提供可靠的分析,大幅度提高了城建施工项目测绘数据管理的实际意义。

Description

一种城建施工项目测绘数据管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建施工项目测绘数据管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城建施工项目测绘数据管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筑物和人口密度逐步增长,城市的绿化面积逐步减少。城市生态公园道路的建设有利于帮助城市净化空气,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由此凸显了城建施工项目测绘数据管理的重要性。
目前主要是通过人工对城建施工项目进行测绘,通常以图示和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造成数据庞大且杂乱,导致施工效率低下以及管控麻烦,其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目前在对土壤环境进行检测分析时,通常通过检测设备对土壤进行定点检测,虽然能达到一定的数据精度,但是由于土壤所在位置不同,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长均为影响土壤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需要对土壤进行检测点布设,进而进行全面检测,当前没有采用此检测方式,使得土壤环境检测数据存在局限性,无法为后续种植植株的选择提供可靠的保障,无法提高城建施工项目测绘数据管理的实际意义。
2.目前在对建设区域进行种植植株分析时,主要通过人工对建设区域中的土壤环境进行检测和分析,容易存在一定的主观性,且土壤环境分析结果的科学依据性和精准度不高,进而无法为后续建设区域对应的种植植株提供可靠的基础,无法有效满足建设区域中种植植株的需求,进而无法为后续净化空气和美化城市提供可靠的保障。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缺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城建施工项目测绘数据管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能够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涉及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城建施工项目测绘数据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1、目标建设区域大气环境预估:获取目标建设区域在设定各历史年限中的大气环境参数,得到目标建设区域对应各历史年限的大气环境参数,由此分析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预估大气环境参数;
A2、目标建设区域大气环境分析:对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大气环境进行分析,得到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大气环境评估指数;
A3、目标建设区域土壤环境检测:将目标建设区域按照预设的划分方式进行划分,得到各建设子区域,并将各建设子区域按照预设顺序依次进行编号为1,2,...,i,...,n,将各建设子区域对应的土壤按照设定的深度进行划分,得到各建设子区域对应的各深度层土壤,按照预设顺序依次对各深度层土壤编号为1,2,...,j,...,m,同时对各建设子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对应的土壤环境进行检测;
A4、目标建设区域土壤环境分析:对各建设子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对应的土壤环境进行分析,得到各建设子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对应的土壤环境评估指数,并综合分析得到目标建设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对应的土壤环境综合评估指数;
A5、目标建设区域种植植株分析:对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大气环境评估指数和目标建设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的土壤环境综合评估指数进行综合分析,得到目标建设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对应的种植环境评估系数,进而对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选定第一种植植株进行分析,得到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选定第一种植植株,同时对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选定第二种植植株进行分析,得到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选定第二种植植株;
A6、目标建设区域种植植株显示:对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选定第一种植植株和选定第二种植植株进行显示。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步骤A1中分析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预估大气环境参数,其具体分析过程如下:
从目标建设区域对应各历史年限的大气环境参数中提取目标建设区域对应各历史年限的最大日光照面积、最小日光照面积、最长日光照时长、最短日光照时长、最高日大气温度、最低日大气温度、最高日大气湿度和最低日大气湿度;
对目标建设区域对应各历史年限的最大日光照面积和最小日光照面积分别进行平均值计算,得到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平均最大日光照面积和平均最小日光照面积,并将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平均最大日光照面积和平均最小日光照面积进行平均值计算,得到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平均光照面积,记为预估光照面积;
按照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预估光照面积相同的分析方法得到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预估光照时长、预估大气温度和预估大气湿度;
由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预估光照面积、预估光照时长、预估大气温度和预估大气湿度构成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预估大气环境参数。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步骤A4中目标建设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对应的土壤环境综合评估指数,其具体分析方式如下:
对各建设子区域中深度层土壤对应的检测湿度、检测氧气浓度、检测温度、检测pH值、有机质种类数量有机质总含量进行综合分析,得到各建设子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对应的土壤环境评估指数,记为
Figure BDA0003838262370000044
i表示为各建设子区域的编号,i=1,2,......,n,j表示为各深度层土壤的编号,j=1,2,......,m;
从各建设子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对应的土壤环境评估指数中剔除最大土壤环境评估指数和最小土壤环境评估指数,进而对各建设子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对应的土壤环境评估指数进行平均值计算,得到目标建设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对应的土壤环境综合评估指数,记为
Figure BDA0003838262370000041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各建设子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对应的土壤环境评估指数分析公式为
Figure BDA0003838262370000042
其中
Figure BDA0003838262370000043
分别表示为第i个建设子区域中第j个深度层土壤对应的检测湿度、检测氧气浓度、检测温度、检测pH值、有机质种类数量、有机质总含量,s′j、y′j、w′j、p′j、c′j、lj′分别表示为设定的第j个深度层土壤对应的参考检测湿度、参考检测氧气浓度、参考检测温度、参考检测pH值、参考有机质种类数量、参考有机质总含量,Δsj、Δyj、Δwj、Δpj、Δcj、Δlj分别表示为设定的第j个深度层土壤对应的允许检测湿度差、允许检测氧气浓度差、允许检测温度差、允许检测pH值差、允许有机质种类数量差、允许有机质总含量差,b1、b2、b3、b4、b5、b6分别表示为设定的检测湿度、检测氧气浓度、检测温度、检测pH值、有机质种类数量、有机质总含量对应的权值因子。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步骤A5中目标建设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对应的种植环境评估系数,其具体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3838262370000051
ηj表示为目标建设区域中第j个深度层土壤对应的种植环境评估系数,δ表示为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大气环境评估指数,d1、d2分别表示为设定的大气环境评估指数、土壤环境综合评估指数对应的权值因子。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步骤A5中对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选定第一种植植株进行分析,其具体分析方式如下:
从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各深度层土壤中提取设定的各种类第一种植植株对应的最优生长深度层土壤,记为匹配深度层土壤;
从目标建设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对应的种植环境评估系数内提取各种类第一种植植株对应匹配深度层土壤的种植环境评估系数,并将各种类第一种植植株对应匹配深度层土壤的种植环境评估系数与设定的各种类第一种植植株对应的最优种植环境评估系数进行对比分析,得到各种类第一种植植株对应的优选指数,其具体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3838262370000061
γq表示为第q个种类第一种植植株对应的优选指数,q表示为各种类第一种植植株的编号,q=1,2,......,v,e表示为自然常数,μq表示为第q个种类第一种植植株对应匹配深度层土壤的种植环境评估系数,ξq表示为第q个种类种植植株对应的最优种植环境评估系数;
将各种类第一种植植株对应的优选指数进行相互对比,从中筛选出优选指数最大的第一种植植株作为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选定第一种植植株。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步骤A5中对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选定第二种植植株进行分析,其具体分析方式如下:
将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选定第一种植植株与设定的各种类第一种植植株对应的各种类第二种植植株进行匹配,得到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各种类第二种植植株;
从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各深度层土壤中提取设定的各种类第二种植植株对应的最优生长深度层土壤,记为指定深度层土壤;
从目标建设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对应的种植环境评估系数内提取各种类第二种植植株对应指定深度层土壤的种植环境评估系数,并依据公式
Figure BDA0003838262370000062
计算出目标建设区域对应各种类第二种植植株的优选指数,
Figure BDA0003838262370000063
表示为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第k个种类第二种植植株的优选指数,k表示为各种类第二种植植株的编号,k=1,2,......,t,τk表示为第k种类第二种植植株对应指定深度层土壤的种植环境评估系数,σk表示为第k种类第二种植植株对应的指定种植环境评估系数,H表示为设定的目标建设区域对应选定第一种植植株的预估根系生长长度,hk表示为设定的第k种类第二种植植株对应的预估根系生长长度,Δh表示为设定的允许根系生长程度差,
Figure BDA0003838262370000071
分别表示为设定的种植环境评估系数、预估根系生长长度对应的影响因子。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城建施工项目测绘数据管理系统,包括:
目标建设区域大气环境预估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建设区域在设定各历史年限中的大气环境参数,得到目标建设区域对应各历史年限的大气环境参数,由此分析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预估大气环境参数;
目标建设区域大气环境分析模块,用于对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大气环境进行分析,得到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大气环境评估指数;
目标建设区域土壤环境检测模块,用于将目标建设区域按照预设的划分方式进行划分,得到各建设子区域,并将各建设子区域对应的土壤按照设定的深度进行划分,得到各建设子区域对应的各深度层土壤,同时对各建设子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对应的土壤环境进行检测;
目标建设区域土壤环境分析模块,用于对各建设子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对应的土壤环境进行分析,得到各建设子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对应的土壤环境评估指数,并综合分析得到目标建设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对应的土壤环境综合评估指数;
目标建设区域种植植株分析模块,用于对目标建设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对应的种植环境评估系数进行分析,并对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选定第一种植植株和选定第二种植植株进行分析,得到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选定第一种植种植和选定第二种植植株;
目标建设区域种植植株显示模块,用于对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选定第一种植植株和选定第二种植植株进行显示。
本发明第三方面还提供一种城建施工项目测绘数据管理存储介质,所述一种城建施工项目测绘数据管理存储介质烧录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服务器的内存中运行时实现上述所述的一种城建施工项目测绘数据管理方法。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获取目标建设区域对应各历史年限的大气环境参数,并从中分析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预估光照面积、预估光照时长、预估大气温度和预估大气湿度,进而综合分析得到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大气环境评估指数,有效弥补了目前技术中通过历史大气环境对预估大气环境分析的不足,不仅精准提高了分析结果的全面性,同时还大幅度提升了分析结果的依据性和准确度,进而有效为后续的分析提供准确有力的数据支撑。
2、本发明通过将目标建设区域划分为各建设子区域,并在各建设子区域对应的各深度层土壤中进行检测点均匀布设,通过湿度传感器、氧气浓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酸碱度传感器分别对各建设子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对应的检测湿度、检测氧气浓度、检测温度和检测pH值进行检测,同时通过土壤有机质检测仪对各建设子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的有机质种类和有机质总含量进行检测,进而综合分析出目标建设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对应的土壤环境综合评估指数,有效弥补了当前技术中土壤环境检测方式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土壤环境检测数据存在的局限性,实现了为后续种植植株的选择提供可靠的分析,大幅度提高了城建施工项目测绘数据管理的实际意义。
3、本发明通过对目标建设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对应的种植环境评估系数进行分析,由此分析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选定第一种植植株,进而基于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选定第一种植植株对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选定第二种植植株进行分析,从一方面来说,弥补了目前技术中城建测绘数据呈现方式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有效规避了数据庞大且杂乱的现象,大幅度提升施工效率和管控效率;从另一方面来说,通过智能分析方法对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选定第一种植植株和选定第二种植植株进行分析与显示,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人工进行分析存在的主观性,大幅度提升了分析结果的科学依据性和精准度,在极大限度的满足了目标建设区域中种植植株的需求,为后续净化空气和美化城市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方法步骤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系统模块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所示,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城建施工项目测绘数据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1、目标建设区域大气环境预估:获取目标建设区域在设定各历史年限中的大气环境参数,得到目标建设区域对应各历史年限的大气环境参数,由此分析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预估大气环境参数。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A1中分析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预估大气环境参数,其具体分析过程如下:
从目标建设区域对应各历史年限的大气环境参数中提取目标建设区域对应各历史年限的最大日光照面积、最小日光照面积、最长日光照时长、最短日光照时长、最高日大气温度、最低日大气温度、最高日大气湿度和最低日大气湿度;
对目标建设区域对应各历史年限的最大日光照面积和最小日光照面积分别进行平均值计算,得到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平均最大日光照面积和平均最小日光照面积,并将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平均最大日光照面积和平均最小日光照面积进行平均值计算,得到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平均光照面积,记为预估光照面积;
按照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预估光照面积相同的分析方法得到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预估光照时长、预估大气温度和预估大气湿度;
需要说明的是,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预估光照时长,具体获取方式为:对目标建设区域对应各历史年限的最长日光照时长和最短日光照时长分别进行平均值计算,得到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平均最长日光照时长和平均最短日光照时长,并将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平均最长日光照时长和平均最短日光照时长进行平均值计算,得到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平均光照时长,记为预估光照时长。
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预估大气温度,具体获取方式为:对目标建设区域对应各历史年限的最高日大气温度和最低日大气温度分别进行平均值计算,得到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平均最高日大气温度和平均最低日大气温度,并将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平均最高日大气温度和平均最低日大气温度进行平均值计算,得到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平均大气温度,记为预估大气温度。
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预估大气湿度,具体获取方式为:对目标建设区域对应各历史年限的最高日大气湿度和最低日大气湿度分别进行平均值计算,得到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平均最高日大气湿度和平均最低日大气湿度,并将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平均最高日大气湿度和平均最低日大气湿度进行平均值计算,得到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平均大气湿度,记为预估大气湿度。
由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预估光照面积、预估光照时长、预估大气温度和预估大气湿度构成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预估大气环境参数。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本发明通过获取目标建设区域对应各历史年限的大气环境参数,并从中分析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预估光照面积、预估光照时长、预估大气温度和预估大气湿度,进而综合分析得到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大气环境评估指数,有效弥补了目前技术中通过历史大气环境对预估大气环境分析的不足,不仅精准提高了分析结果的全面性,同时还大幅度提升了分析结果的依据性和准确度,进而有效为后续的分析提供准确有力的数据支撑。
A2、目标建设区域大气环境分析:对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大气环境进行分析,得到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大气环境评估指数。
需要说明的是,依据公式
Figure BDA0003838262370000121
计算出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大气环境评估指数,δ表示为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大气环境评估指数,S、T、W、Y分别表示为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预估光照面积、预估光照时长、预估大气温度、预估大气湿度,S′、T′、W′、Y′分别表示为设定的参考光照面积、参考光照时长、参考大气温度、参考大气湿度,ΔS、ΔT、ΔW、ΔY分别表示为设定的允许光照面积差、允许光照时长差、允许大气温度差、允许大气湿度差,a1、a2、a3、a4分别表示为设定的光照面积、光照时长、大气温度、大气湿度对应的影响因子。
A3、目标建设区域土壤环境检测:将目标建设区域按照预设的划分方式进行划分,得到各建设子区域,并将各建设子区域按照预设顺序依次进行编号为1,2,...,i,...,n,将各建设子区域对应的土壤按照设定的深度进行划分,得到各建设子区域对应的各深度层土壤,按照预设顺序依次对各深度层土壤编号为1,2,...,j,...,m,同时对各建设子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对应的土壤环境进行检测。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A3中对各建设子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对应的土壤环境进行检测,其具体检测方式如下:
在各建设子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上进行检测点均匀布设,同时通过湿度传感器对各建设子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对应各检测点的土壤进行湿度检测,得到各建设子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对应各检测点的土壤湿度,从中剔除最大土壤湿度和最小土壤湿度,进而对各建设子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对应的平均湿度进行计算,得到各建设子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对应的平均湿度,记为检测湿度;
通过氧气浓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酸碱度传感器分别按照各建设子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对应的检测湿度相同的检测方式得到各建设子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对应的检测氧气浓度、检测温度和检测pH值;
需要说明的是,各建设子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对应的检测氧气浓度,具体检测方式为:在各建设子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上进行检测点均匀布设,同时通过氧气浓度传感器对各建设子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对应各检测点的土壤进行氧气浓度检测,得到各建设子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对应各检测点的土壤氧气浓度,从中剔除最大土壤氧气浓度和最小土壤氧气浓度,进而对各建设子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对应的平均氧气浓度进行计算,得到各建设子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对应的平均氧气浓度,记为检测氧气浓度。
各建设子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对应的检测温度,具体检测方式为:在各建设子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上进行检测点均匀布设,同时通过温度传感器对各建设子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对应各检测点的土壤进行温度检测,得到各建设子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对应各检测点的土壤温度,从中剔除最大土壤温度和最小土壤温度,进而对各建设子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对应的平均温度进行计算,得到各建设子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对应的平均温度,记为检测温度。
各建设子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对应的检测pH值,具体检测方式为:在各建设子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上进行检测点均匀布设,同时通过酸碱度传感器对各建设子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对应各检测点的土壤进行pH值检测,得到各建设子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对应各检测点的土壤pH值,从中剔除最大土壤pH值和最小土壤pH值,进而对各建设子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对应的平均pH值进行计算,得到各建设子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对应的平均pH值,记为检测pH值。
通过土壤有机质检测仪对各建设子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进行有机质含量检测,得到各建设子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对应的有机质种类数量和有机质总含量。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本发明通过将目标建设区域划分为各建设子区域,并在各建设子区域对应的各深度层土壤中进行检测点均匀布设,通过湿度传感器、氧气浓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酸碱度传感器分别对各建设子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对应的检测湿度、检测氧气浓度、检测温度和检测pH值进行检测,同时通过土壤有机质检测仪对各建设子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的有机质种类和有机质总含量进行检测,进而综合分析出目标建设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对应的土壤环境综合评估指数,有效弥补了当前技术中土壤环境检测方式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土壤环境检测数据存在的局限性,实现了为后续种植植株的选择提供可靠的分析,大幅度提高了城建施工项目测绘数据管理的实际意义。
A4、目标建设区域土壤环境分析:对各建设子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对应的土壤环境进行分析,得到各建设子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对应的土壤环境评估指数,并综合分析得到目标建设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对应的土壤环境综合评估指数。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A4中目标建设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对应的土壤环境综合评估指数,其具体分析方式如下:
对各建设子区域中深度层土壤对应的检测湿度、检测氧气浓度、检测温度、检测pH值、有机质种类数量有机质总含量进行综合分析,得到各建设子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对应的土壤环境评估指数,记为
Figure BDA0003838262370000151
i表示为各建设子区域的编号,i=1,2,......,n,j表示为各深度层土壤的编号,j=1,2,......,m;
需要说明的是,依据公式
Figure BDA0003838262370000152
计算出各建设子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对应的土壤环境评估指数,
Figure BDA0003838262370000161
分别表示为第i个建设子区域中第j个深度层土壤对应的检测湿度、检测氧气浓度、检测温度、检测pH值、有机质种类数量、有机质总含量,s′j、y′j、w′j、p′j、c′j、lj′分别表示为设定的第j个深度层土壤对应的参考检测湿度、参考检测氧气浓度、参考检测温度、参考检测pH值、参考有机质种类数量、参考有机质总含量,Δsj、Δyj、Δwj、Δpj、Δcj、Δlj分别表示为设定的第j个深度层土壤对应的允许检测湿度差、允许检测氧气浓度差、允许检测温度差、允许检测pH值差、允许有机质种类数量差、允许有机质总含量差,b1、b2、b3、b4、b5、b6分别表示为设定的检测湿度、检测氧气浓度、检测温度、检测pH值、有机质种类数量、有机质总含量对应的权值因子;
从各建设子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对应的土壤环境评估指数中剔除最大土壤环境评估指数和最小土壤环境评估指数,进而对各建设子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对应的土壤环境评估指数进行平均值计算,得到目标建设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对应的土壤环境综合评估指数,记为
Figure BDA0003838262370000162
A5、目标建设区域种植植株分析:对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大气环境评估指数和目标建设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的土壤环境综合评估指数进行综合分析,得到目标建设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对应的种植环境评估系数,进而对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选定第一种植植株进行分析,得到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选定第一种植植株,同时对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选定第二种植植株进行分析,得到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选定第二种植植株。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A5中目标建设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对应的种植环境评估系数,其具体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3838262370000171
ηj表示为目标建设区域中第j个深度层土壤对应的种植环境评估系数,δ表示为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大气环境评估指数,d1、d2分别表示为设定的大气环境评估指数、土壤环境综合评估指数对应的权值因子。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A5中对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选定第一种植植株进行分析,其具体分析方式如下:
从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各深度层土壤中提取设定的各种类第一种植植株对应的最优生长深度层土壤,记为匹配深度层土壤;
从目标建设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对应的种植环境评估系数内提取各种类第一种植植株对应匹配深度层土壤的种植环境评估系数,并将各种类第一种植植株对应匹配深度层土壤的种植环境评估系数与设定的各种类第一种植植株对应的最优种植环境评估系数进行对比分析,得到各种类第一种植植株对应的优选指数,其具体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3838262370000172
γq表示为第q个种类第一种植植株对应的优选指数,q表示为各种类第一种植植株的编号,q=1,2,......,v,e表示为自然常数,μq表示为第q个种类第一种植植株对应匹配深度层土壤的种植环境评估系数,ξq表示为第q个种类种植植株对应的最优种植环境评估系数;
将各种类第一种植植株对应的优选指数进行相互对比,从中筛选出优选指数最大的第一种植植株作为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选定第一种植植株。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A5中对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选定第二种植植株进行分析,其具体分析方式如下:
将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选定第一种植植株与设定的各种类第一种植植株对应的各种类第二种植植株进行匹配,得到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各种类第二种植植株;
从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各深度层土壤中提取设定的各种类第二种植植株对应的最优生长深度层土壤,记为指定深度层土壤;
从目标建设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对应的种植环境评估系数内提取各种类第二种植植株对应指定深度层土壤的种植环境评估系数,并依据公式
Figure BDA0003838262370000181
计算出目标建设区域对应各种类第二种植植株的优选指数,
Figure BDA0003838262370000182
表示为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第k个种类第二种植植株的优选指数,k表示为各种类第二种植植株的编号,k=1,2,......,t,τk表示为第k种类第二种植植株对应指定深度层土壤的种植环境评估系数,σk表示为第k种类第二种植植株对应的指定种植环境评估系数,H表示为设定的目标建设区域对应选定第一种植植株的预估根系生长长度,hk表示为设定的第k种类第二种植植株对应的预估根系生长长度,Δh表示为设定的允许根系生长程度差,
Figure BDA0003838262370000183
分别表示为设定的种植环境评估系数、预估根系生长长度对应的影响因子。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本发明通过对目标建设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对应的种植环境评估系数进行分析,由此分析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选定第一种植植株,进而基于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选定第一种植植株对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选定第二种植植株进行分析,从一方面来说,弥补了目前技术中城建测绘数据呈现方式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有效规避了数据庞大且杂乱的现象,大幅度提升施工效率和管控效率;从另一方面来说,通过智能分析方法对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选定第一种植植株和选定第二种植植株进行分析与显示,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人工进行分析存在的主观性,大幅度提升了分析结果的科学依据性和精准度,在极大限度的满足了目标建设区域中种植植株的需求,为后续净化空气和美化城市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A6、目标建设区域种植植株显示:对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选定第一种植植株和选定第二种植植株进行显示。
参照图2所示,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城建施工项目测绘数据管理系统,包括:目标建设区域大气环境预估模块、目标建设区域大气环境分析模块、目标建设区域土壤环境检测模块、目标建设区域土壤环境分析模块、目标建设区域种植植株分析模块和目标建设区域种植植株显示模块。
所述目标建设区域大气环境预估模块和目标建设区域大气环境分析模块连接,目标建设区域土壤环境检测模块和目标建设区域土壤环境分析模块连接,目标建设区域种植植株分析模块分别与目标建设区域大气环境分析模块、目标建设区域土壤环境分析模块和目标建设区域种植植株显示模块连接。
目标建设区域大气环境预估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建设区域在设定各历史年限中的大气环境参数,得到目标建设区域对应各历史年限的大气环境参数,由此分析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预估大气环境参数;
目标建设区域大气环境分析模块,用于对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大气环境进行分析,得到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大气环境评估指数;
目标建设区域土壤环境检测模块,用于将目标建设区域按照预设的划分方式进行划分,得到各建设子区域,并将各建设子区域对应的土壤按照设定的深度进行划分,得到各建设子区域对应的各深度层土壤,同时对各建设子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对应的土壤环境进行检测;
目标建设区域土壤环境分析模块,用于对各建设子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对应的土壤环境进行分析,得到各建设子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对应的土壤环境评估指数,并综合分析得到目标建设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对应的土壤环境综合评估指数;
目标建设区域种植植株分析模块,用于对目标建设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对应的种植环境评估系数进行分析,并对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选定第一种植植株和选定第二种植植株进行分析,得到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选定第一种植种植和选定第二种植植株;
目标建设区域种植植株显示模块,用于对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选定第一种植植株和选定第二种植植株进行显示。
本发明第三方面还提供一种城建施工项目测绘数据管理存储介质,所述一种城建施工项目测绘数据管理存储介质烧录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服务器的内存中运行时实现上述所述的一种城建施工项目测绘数据管理方法。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城建施工项目测绘数据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1、目标建设区域大气环境预估:获取目标建设区域在设定各历史年限中的大气环境参数,得到目标建设区域对应各历史年限的大气环境参数,由此分析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预估大气环境参数;
A2、目标建设区域大气环境分析:对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大气环境进行分析,得到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大气环境评估指数;
A3、目标建设区域土壤环境检测:将目标建设区域按照预设的划分方式进行划分,得到各建设子区域,并将各建设子区域按照预设顺序依次进行编号为1,2,...,i,...,n,将各建设子区域对应的土壤按照设定的深度进行划分,得到各建设子区域对应的各深度层土壤,按照预设顺序依次对各深度层土壤编号为1,2,...,j,...,m,同时对各建设子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对应的土壤环境进行检测;
A4、目标建设区域土壤环境分析:对各建设子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对应的土壤环境进行分析,得到各建设子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对应的土壤环境评估指数,并综合分析得到目标建设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对应的土壤环境综合评估指数;
A5、目标建设区域种植植株分析:对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大气环境评估指数和目标建设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的土壤环境综合评估指数进行综合分析,得到目标建设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对应的种植环境评估系数,进而对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选定第一种植植株进行分析,得到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选定第一种植植株,同时对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选定第二种植植株进行分析,得到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选定第二种植植株;
A6、目标建设区域种植植株显示:对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选定第一种植植株和选定第二种植植株进行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建施工项目测绘数据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1中分析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预估大气环境参数,其具体分析过程如下:
从目标建设区域对应各历史年限的大气环境参数中提取目标建设区域对应各历史年限的最大日光照面积、最小日光照面积、最长日光照时长、最短日光照时长、最高日大气温度、最低日大气温度、最高日大气湿度和最低日大气湿度;
对目标建设区域对应各历史年限的最大日光照面积和最小日光照面积分别进行平均值计算,得到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平均最大日光照面积和平均最小日光照面积,并将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平均最大日光照面积和平均最小日光照面积进行平均值计算,得到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平均光照面积,记为预估光照面积;
按照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预估光照面积相同的分析方法得到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预估光照时长、预估大气温度和预估大气湿度;
由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预估光照面积、预估光照时长、预估大气温度和预估大气湿度构成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预估大气环境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建施工项目测绘数据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4中目标建设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对应的土壤环境综合评估指数,其具体分析方式如下:
对各建设子区域中深度层土壤对应的检测湿度、检测氧气浓度、检测温度、检测pH值、有机质种类数量有机质总含量进行综合分析,得到各建设子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对应的土壤环境评估指数,记为
Figure FDA0003838262360000034
i表示为各建设子区域的编号,i=1,2,......,n,j表示为各深度层土壤的编号,j=1,2,......,m;
从各建设子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对应的土壤环境评估指数中剔除最大土壤环境评估指数和最小土壤环境评估指数,进而对各建设子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对应的土壤环境评估指数进行平均值计算,得到目标建设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对应的土壤环境综合评估指数,记为
Figure FDA000383826236000003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城建施工项目测绘数据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建设子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对应的土壤环境评估指数分析公式为
Figure FDA0003838262360000031
其中
Figure FDA0003838262360000032
分别表示为第i个建设子区域中第j个深度层土壤对应的检测湿度、检测氧气浓度、检测温度、检测pH值、有机质种类数量、有机质总含量,s′j、y′j、w′j、p′j、c′j、l′j分别表示为设定的第j个深度层土壤对应的参考检测湿度、参考检测氧气浓度、参考检测温度、参考检测pH值、参考有机质种类数量、参考有机质总含量,Δsj、Δyj、Δwj、Δpj、Δcj、Δlj分别表示为设定的第j个深度层土壤对应的允许检测湿度差、允许检测氧气浓度差、允许检测温度差、允许检测pH值差、允许有机质种类数量差、允许有机质总含量差,b1、b2、b3、b4、b5、b6分别表示为设定的检测湿度、检测氧气浓度、检测温度、检测pH值、有机质种类数量、有机质总含量对应的权值因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建施工项目测绘数据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5中目标建设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对应的种植环境评估系数,其具体计算公式为
Figure FDA0003838262360000041
ηj表示为目标建设区域中第j个深度层土壤对应的种植环境评估系数,δ表示为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大气环境评估指数,d1、d2分别表示为设定的大气环境评估指数、土壤环境综合评估指数对应的权值因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城建施工项目测绘数据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5中对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选定第一种植植株进行分析,其具体分析方式如下:
从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各深度层土壤中提取设定的各种类第一种植植株对应的最优生长深度层土壤,记为匹配深度层土壤;
从目标建设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对应的种植环境评估系数内提取各种类第一种植植株对应匹配深度层土壤的种植环境评估系数,并将各种类第一种植植株对应匹配深度层土壤的种植环境评估系数与设定的各种类第一种植植株对应的最优种植环境评估系数进行对比分析,得到各种类第一种植植株对应的优选指数,其具体计算公式为
Figure FDA0003838262360000051
γq表示为第q个种类第一种植植株对应的优选指数,q表示为各种类第一种植植株的编号,q=1,2,......,v,e表示为自然常数,μq表示为第q个种类第一种植植株对应匹配深度层土壤的种植环境评估系数,ξq表示为第q个种类种植植株对应的最优种植环境评估系数;
将各种类第一种植植株对应的优选指数进行相互对比,从中筛选出优选指数最大的第一种植植株作为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选定第一种植植株。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城建施工项目测绘数据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5中对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选定第二种植植株进行分析,其具体分析方式如下:
将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选定第一种植植株与设定的各种类第一种植植株对应的各种类第二种植植株进行匹配,得到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各种类第二种植植株;
从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各深度层土壤中提取设定的各种类第二种植植株对应的最优生长深度层土壤,记为指定深度层土壤;
从目标建设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对应的种植环境评估系数内提取各种类第二种植植株对应指定深度层土壤的种植环境评估系数,并依据公式
Figure FDA0003838262360000052
计算出目标建设区域对应各种类第二种植植株的优选指数,
Figure FDA0003838262360000053
表示为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第k个种类第二种植植株的优选指数,k表示为各种类第二种植植株的编号,k=1,2,......,t,τk表示为第k种类第二种植植株对应指定深度层土壤的种植环境评估系数,σk表示为第k种类第二种植植株对应的指定种植环境评估系数,H表示为设定的目标建设区域对应选定第一种植植株的预估根系生长长度,hk表示为设定的第k种类第二种植植株对应的预估根系生长长度,Δh表示为设定的允许根系生长程度差,
Figure FDA0003838262360000061
分别表示为设定的种植环境评估系数、预估根系生长长度对应的影响因子。
8.一种城建施工项目测绘数据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目标建设区域大气环境预估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建设区域在设定各历史年限中的大气环境参数,得到目标建设区域对应各历史年限的大气环境参数,由此分析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预估大气环境参数;
目标建设区域大气环境分析模块,用于对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大气环境进行分析,得到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大气环境评估指数;
目标建设区域土壤环境检测模块,用于将目标建设区域按照预设的划分方式进行划分,得到各建设子区域,并将各建设子区域对应的土壤按照设定的深度进行划分,得到各建设子区域对应的各深度层土壤,同时对各建设子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对应的土壤环境进行检测;
目标建设区域土壤环境分析模块,用于对各建设子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对应的土壤环境进行分析,得到各建设子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对应的土壤环境评估指数,并综合分析得到目标建设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对应的土壤环境综合评估指数;
目标建设区域种植植株分析模块,用于对目标建设区域中各深度层土壤对应的种植环境评估系数进行分析,并对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选定第一种植植株和选定第二种植植株进行分析,得到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选定第一种植种植和选定第二种植植株;
目标建设区域种植植株显示模块,用于对目标建设区域对应的选定第一种植植株和选定第二种植植株进行显示。
9.一种城建施工项目测绘数据管理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城建施工项目测绘数据管理存储介质烧录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服务器的内存中运行时实现上述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城建施工项目测绘数据管理方法。
CN202211094293.5A 2022-09-08 2022-09-08 一种城建施工项目测绘数据管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Withdrawn CN11558768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94293.5A CN115587687A (zh) 2022-09-08 2022-09-08 一种城建施工项目测绘数据管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94293.5A CN115587687A (zh) 2022-09-08 2022-09-08 一种城建施工项目测绘数据管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87687A true CN115587687A (zh) 2023-01-10

Family

ID=847721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94293.5A Withdrawn CN115587687A (zh) 2022-09-08 2022-09-08 一种城建施工项目测绘数据管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8768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50092A (zh) * 2023-06-08 2023-10-27 广东省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生态框调偏控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50092A (zh) * 2023-06-08 2023-10-27 广东省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生态框调偏控制方法
CN116950092B (zh) * 2023-06-08 2024-04-12 广东省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生态框调偏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214060A1 (zh) 一种城市小尺度空气质量指数预测方法与系统
Lorite et al. AquaData and AquaGIS: two computer utilities for temporal and spatial simulations of water-limited yield with AquaCrop
CN113051653B (zh) 一种基于多维度数据分析的城市规划道路修建施工评估管理系统
CN112784980B (zh) 一种智能化测井层位划分方法
CN115829812B (zh) 一种基于生态系统模拟的碳汇量测算方法及系统
CN104020274A (zh) 一种林地立地质量遥感量化估测的方法
CN116205310B (zh) 一种基于可解释集成学习模型的土壤含水量影响因素敏感区间判定方法
CN113340286B (zh) 一种土地规划勘察勘测项目测绘信息数据分析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507839A (zh) 一种城市景观固碳量的快速测算方法
CN115587687A (zh) 一种城建施工项目测绘数据管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3221765A (zh) 一种基于数字相机影像有效像元的植被物候期提取方法
CN112070056A (zh) 一种基于面向对象和深度学习的敏感用地识别方法
CN113987912A (zh) 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的污染物在线监测系统
CN105493858A (zh) 一种长期监测西部矿区沙地植被多样性动态变化的方法
CN115718746A (zh) 基于机器学习的稻田甲烷排放量预测方法
CN115952702A (zh) 一种基于forcchn模型和遥感数据的森林nep的计算方法
CN116187543A (zh) 基于机器学习的土壤重金属含量预测方法及其应用
Zhang et al. Land cover change instead of solar radiation change dominates the forest GPP increase during the recent phase of the Shelterbelt Program for Pearl River
CN114066070A (zh) 基于人工智能和数值计算的天气预报方法
CN116403048B (zh) 一种基于多模态数据融合的农作物生长估计模型构建方法
CN115908540A (zh) 一种基于树木生长轮廓的森林碳汇量检测方法
Strohbach et al. Drivers of plant species composition in siliceous spring ecosystems: groundwater chemistry, catchment traits or spatial factors?
CN114781199A (zh) 水源涵养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分析方法、装置、介质和设备
CN114842326A (zh) 一种免定标檀香树植株缺苗定位方法
CN113297747A (zh) 一种基于气象数据的空气温湿度分布状态表达图式与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30110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