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18414A - 一种横向稳定杆的仿真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横向稳定杆的仿真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18414A
CN114818414A CN202210328843.9A CN202210328843A CN114818414A CN 114818414 A CN114818414 A CN 114818414A CN 202210328843 A CN202210328843 A CN 202210328843A CN 114818414 A CN114818414 A CN 1148184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mulation
stabilizer bar
software
performance
para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2884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秋来
蒋丽琼
陈蝶
周强
王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eng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ongfeng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eng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Dongfeng Motor Corp
Priority to CN20221032884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18414A/zh
Publication of CN1148184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184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06F30/23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us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s [FEM] or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s [FD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5Vehicle, aircraft or watercraft desig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7Mechanical parametric or variational desig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02Reliability analysis or reliability optimisation; Failure analysis, e.g. worst case scenario performance, 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 [FME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14Force analysis or force optimisation, e.g. static or dynamic fo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横向稳定杆的仿真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包括:根据横向稳定杆的目标仿真性能,确定横向稳定杆在仿真过程中待使用的软件,并根据横向稳定杆在仿真过程中待使用的软件构建软件集群;根据目标仿真性能和软件集群中各个软件的应用特性,构建仿真操作平台;在仿真操作平台接收对横向稳定杆的仿真操作指令时,控制仿真操作平台通过调用软件集群中的各个软件进行运算,以确定目标仿真性能。本发明基于横向稳定杆的性能仿真所要使用的多种软件,构建了统一的框架及操作界面,在框架尽可能封装了各专业仿真自动化模板,进而可以便捷、快速的进行结构、多体、疲劳仿真,无需人工干预,进而大大提高了仿真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横向稳定杆的仿真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仿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横向稳定杆的仿真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背景技术
仿真技术在缩短开发周期、保证产品质量、节约开发成本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各汽车主机厂核心竞争力。汽车使用工况复杂多变,同一个零部件可能影响到汽车多个性能维度,需从多方面进行性能校核与验证,
例如,横向稳定杆是提高悬架侧倾角刚度,减少车身倾角,改善操控性重要性结构。车辆在过弯时,离心力作用下,弯外侧的悬挂会被压缩,弯内侧悬挂会被拉长,横向稳定杆会产生反作用力抑制变形,以此来协调车身,尽量使车身保持平衡。同时在日常行驶时碰到凸凹不平的路面,还可以抑制车身姿态,辅助底盘提升操控感。
然而,相关技术中在对横向稳定杆进行仿真时,主要通过各个不同技术领域的专业仿真工程师手动仿真,并通过人工传输各个不同技术领域的仿真结果,以作为其他技术领域的仿真输入参数,导致横向稳定杆的仿真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横向稳定杆的仿真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各个不同技术领域的专业仿真工程师手动仿真,并通过人工传输各个不同技术领域的仿真结果,以作为其他技术领域的仿真输入参数,导致横向稳定杆的仿真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实现了自动化仿真,提高仿真效率的技术效果。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横向稳定杆的仿真方法,方法包括:
根据横向稳定杆的目标仿真性能,确定横向稳定杆在仿真过程中待使用的软件,并根据横向稳定杆在仿真过程中待使用的软件构建软件集群;
根据目标仿真性能和软件集群中各个软件的应用特性,构建仿真操作平台;
在仿真操作平台接收对横向稳定杆的仿真操作指令时,控制仿真操作平台通过调用软件集群中的各个软件进行运算,以确定目标仿真性能。
进一步地,当目标仿真性能为模态性能时,控制仿真操作平台通过调用软件集群中的各个软件进行运算,以确定目标仿真性能,包括:
控制仿真操作平台根据横向稳定杆的结构文件,对横向稳定杆进行网格划分,得到有限元网格模型;
根据有限元网格模型和第一预设参数集群,得到有限元前处理仿真模型;第一预设参数集群包括材料参数、属性参数、坐标系参数、载荷参数、载荷步参数以及输出结果形式参数中的至少一种参数;
根据有限元前处理仿真模型,确定横向稳定杆的模态频率。
进一步地,当目标仿真性能为稳态回转性能时,控制仿真操作平台通过调用软件集群中的各个软件进行运算,以确定目标仿真性能,包括:
根据有限元前处理仿真模型,得到横向稳定杆的柔性体参数模型;
根据柔性体参数模型和目标稳态回转工况的运行参数,确定横向稳定杆的稳态回转性能参数。
进一步地,当目标仿真性能为强度性能时,控制仿真操作平台通过调用软件集群中的各个软件进行运算,以确定目标仿真性能,包括:
根据柔性体参数模型和目标极限工况的运行参数,确定横向稳定杆的极限载荷;
根据极限载荷,确定横向稳定杆的强度应力参数。
进一步地,当目标仿真性能为疲劳性能时,控制仿真操作平台通过调用软件集群中的各个软件进行运算,以确定目标仿真性能,包括:
根据有限元前处理仿真模型和第二预设参数集群,确定横向稳定杆的应力计算结果;第二预设参数集群包括载荷参数、载荷步参数、刚度曲线参数、坐标系参数和输出结果形式参数中的至少一种参数;
根据应力计算结果和第三预设参数集群,确定横向稳定杆的损伤参数;第三预设参数集群包括材料参数、组赋材料参数、属性组创建参数、损伤提取参数和输出结果形式参数中至少一种参数。
进一步地,在确定目标仿真性能之后,方法还包括:
响应报告生成指令,根据目标仿真性能生成性能仿真结果报告。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横向稳定杆的仿真装置,装置包括:
软件集群构建模块,用于根据横向稳定杆的目标仿真性能,确定横向稳定杆在仿真过程中待使用的软件,并根据横向稳定杆在仿真过程中待使用的软件构建软件集群;
仿真操作平台构建模块,用于根据目标仿真性能和软件集群中各个软件的应用特性,构建仿真操作平台;
仿真运行模块,用于在仿真操作平台接收对横向稳定杆的仿真操作指令时,控制仿真操作平台通过调用软件集群中的各个软件进行运算,以确定目标仿真性能。
进一步地,仿真运行模块包括:
有限元网格模型确定子模块,用于当目标仿真性能为模态性能时,控制仿真操作平台根据横向稳定杆的结构文件,对横向稳定杆进行网格划分,得到有限元网格模型;
有限元前处理仿真模型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有限元网格模型和第一预设参数集群,得到有限元前处理仿真模型;第一预设参数集群包括材料参数、属性参数、坐标系参数、载荷参数、载荷步参数以及输出结果形式参数中的至少一种参数;
模态频率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有限元前处理仿真模型,确定横向稳定杆的模态频率。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以实现如第一方面提供的一种横向稳定杆的仿真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能够执行实现如第一方面提供的一种横向稳定杆的仿真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本申请基于横向稳定杆的性能仿真所要使用的多种软件,构建了统一的框架及操作界面,在框架尽可能封装了各专业仿真自动化模板,进而可以便捷、快速的进行结构、多体、疲劳仿真,不同仿真软件之间的数据传递通过后台程序自动进行,无需人工干预,进而大大提高了仿真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相关技术中进行横向稳定杆仿真时各工程师之间相互配合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横向稳定杆的仿真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横向稳定杆的仿真方法的操作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中提供的多学科联合仿真的关系示意图;
图5为相关技术中涉及的模型示意图和本申请提供的模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中仿真操作平台的悬架载荷计算程序操作界面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应力结果分析得参数输入界面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损伤值分析的参数输入界面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横向稳定杆的仿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横向稳定杆的仿真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各个不同技术领域的专业仿真工程师手动仿真,并通过人工传输各个不同技术领域的仿真结果,以作为其他技术领域的仿真输入参数,导致横向稳定杆的仿真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一种横向稳定杆的仿真方法,方法包括:根据横向稳定杆的目标仿真性能,确定横向稳定杆在仿真过程中待使用的软件,并根据横向稳定杆在仿真过程中待使用的软件构建软件集群;根据目标仿真性能和软件集群中各个软件的应用特性,构建仿真操作平台;在仿真操作平台接收对横向稳定杆的仿真操作指令时,控制仿真操作平台通过调用软件集群中的各个软件进行运算,以确定目标仿真性能。
本实施例基于横向稳定杆的性能仿真所要使用的多种软件,构建了统一的框架及操作界面,在框架尽可能封装了各专业仿真自动化模板,进而可以便捷、快速的进行结构、多体、疲劳仿真,不同仿真软件之间的数据传递通过后台程序自动进行,无需人工干预,进而大大提高了仿真效率。在进行横向稳定杆仿真过程中,共享了仿真模型,提高了建立模型的效率,又避免了因为网格尺寸、单元类型不同引起的偏差。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大幅度提升横向稳定杆仿真效率,节约横向稳定杆的开发时间;仿真模板固化仿真流程高集成,可以更加系统的进行横向稳定杆仿真操作;此外,将多个软件综合在一起构成仿真平台,节约了多学科仿真软件的用时,释放宝贵的仿真软件资源。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不仅可以应用于横向稳定杆,也可以推广到其他零部件及总成模型开发,附加效益明显。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首先说明,本文中出现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相关技术中,各技术专业领域的仿真工程师,独自手工进行软件操作仿真,例如,如图1所示,结构工程师进行手动网格建模,计算并生成多体MNF文件,结构工程师发邮件给多体仿真工程师。多体仿真工程师计算极限工况生成结构载荷文件,然后发邮件给结构工程师,结构工程师根据多体工程师提供的载荷文件作为强度计算的输入进行计算。此外,疲劳耐久仿真工程师手动进行网格划分,建模分析计算。由此可见,各技术专业领域的独立的仿真导致仿真效率很低。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如图2所示的一种横向稳定杆的仿真方法,方法包括:
步骤S21,根据横向稳定杆的目标仿真性能,确定横向稳定杆在仿真过程中待使用的软件,并根据横向稳定杆在仿真过程中待使用的软件构建软件集群;
步骤S22,根据目标仿真性能和软件集群中各个软件的应用特性,构建仿真操作平台;
步骤S23,在仿真操作平台接收对横向稳定杆的仿真操作指令时,控制仿真操作平台通过调用软件集群中的各个软件进行运算,以确定目标仿真性能。
关于步骤S21,根据横向稳定杆的目标仿真性能,确定横向稳定杆在仿真过程中待使用的软件,并根据横向稳定杆在仿真过程中待使用的软件构建软件集群。
横向稳定杆可影响到汽车的结构强度、多体动力学和疲劳耐久等性能,在对横向稳定杆进行仿真时,其对应的目标仿真性能可以是结构强度、多体动力学和疲劳耐久等性能。具体地,结构强度包括模态频率和强度等信息,通常需要利用Hypermesh软件实现(Hypermesh软件可以实现网格划分及结构分析)。多体动力学可以包括操控性和稳态回转的车身侧倾角(多体其中一个工况下的性能指标),通常需要利用Adams软件实现(Adams软件可以实现多体分析)。疲劳耐久可以包括疲劳和耐久性能,通常需要利用Hypermesh、Aabaqus与Femfat软件实现。
除了上述提及的软件,在实际仿真中也可以采用其他软件,本实施例仅以上述软件为例进行示例性说明。
关于步骤S22,根据目标仿真性能和软件集群中各个软件的应用特性,构建仿真操作平台。
根据各个待使用的软件的操作界面和数据结构,构建统一的框架及操作界面,在框架尽可能封装各个待使用的软件对应的专业仿真自动化模板,构成仿真操作平台。
在仿真操作平台中,保留了各个仿真性能所需要的关键参数的输入窗口,在进行仿真时,可以通过输入窗口输入相关的试验参数。
关于步骤S23,在仿真操作平台接收对横向稳定杆的仿真操作指令时,控制仿真操作平台通过调用软件集群中的各个软件进行运算,以确定目标仿真性能。
仿真操作指令可以是通过仿真操作平台的虚拟按钮接收到触发操作之后产生的。在仿真操作指令产生之后,如图3所示,仿真操作平台对横向稳定杆进行网格划分,硬点处自动建立有限元模型,生成柔性体MNF模型,提供给多体计算稳态回转(多体动力学)及强度(结构强度)、疲劳耐久等各性能学科的仿真模型输入,强度分析自动读取多体输出的载荷并应力计算,疲劳利用自动网格模型进行耐久仿真分析。
现结合图4,分别针对模态性能、多体动力学性能、稳态回转性能、强度性能和疲劳性能进行如下说明。
【模态性能】
当目标仿真性能为模态性能时,控制仿真操作平台通过调用软件集群中的各个软件进行运算,以确定目标仿真性能,包括:
步骤S31,控制仿真操作平台根据横向稳定杆的结构文件,对横向稳定杆进行网格划分,得到有限元网格模型。
获取横向稳定杆的结构文件(例如CAD文件),仿真操作平台根据结构文件可以对横向稳定杆进行网格划分,得到有限元网格模型。
在相关技术中,结构仿真工程师、多体仿真工程师和疲劳仿真工程师分别采用不同的网格模型和不同尺寸的网格单元,导致各个仿真领域之间的仿真模型无法共享。
本实施例利用仿真操作平台对横向稳定杆进行网格划分,得到的有限元网格模型可以供结构仿真领域、多体仿真领域和疲劳仿真领域共同使用,也就是共享了仿真模型,提高了建立模型的效率,又避免了因为网格尺寸、单元类型不同引起的偏差。
例如,如图5所示,左侧的三个模型由上至下分别是相关技术中结构仿真工程师、多体仿真工程师和疲劳仿真工程师分别使用的MNF网格模型、结构分析网格模型和疲劳耐久分析网格模型,本实施例提供的仿真操作平台则通过调用Hypermesh软件中网格批处理功能,以及预设的几何清理准则与网格质量准则,调用网格批处理命令,自动生成高质量的横向稳定杆单元尺寸为2mm的二维网格,并且在曲率大的局部位置自动进行网格加密以提升仿真模型的精度,进而采用细化的四面体网格模型进行网格划分,得到如图5右侧所示的有限元网格模型。
步骤S32,根据有限元网格模型和第一预设参数集群,得到有限元前处理仿真模型;第一预设参数集群包括材料参数、属性参数、坐标系参数、载荷参数、载荷步参数以及输出结果形式参数中的至少一种参数。
向有限元网格模型赋予第一预设参数集群,以得到有限元前处理仿真模型。
其中,载荷参数和载荷步参数需要依赖于多体动力学性能指标分析才能确定,后续将会对多体动力学性能指标分析进行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33,根据有限元前处理仿真模型,确定横向稳定杆的模态频率。
基于有限元前处理仿真模型,确定模态分析卡片和模态分析载荷步,进而可以自动计算出模态频率。
【多体动力学性能】
多体动力学性能分析可以针对车辆的多种工况进行定向分析,例如,稳态回转工况分析以及极限工况分析,后续将会对稳态回转工况分析以及极限工况分析进行说明,此处不再赘述。此处将对多体动力学性能指标分析的过程进行如下说明。
将多体横向稳定杆的mnf柔性体模型导入仿真操作平台,利用仿真操作平台的目标软件(例如adams仿真软件)创建包含横向稳定杆mnf柔性体模型的多体仿真模型,以对横向稳定杆的载荷分解;另外,还可以对多体模型进行其它仿真分析,如:悬架K&C仿真、整车操控稳定性分析、整车平顺性分析等等,使用横向稳定杆的mnf柔性体模型,更能模拟出正常工作下的横向稳定杆的实际情况,提高了多体的仿真精度。
仿真操作平台中设置有多体悬架载荷计算工具,如图6所示,为悬架载荷计算程序的操作界面,其中包含对横向稳定杆载荷分解的结果。根据车型类型(乘用车/越野车/越野车三轴)、悬架类型(前悬/后悬),以及整车基本参数(如:满载前轴荷M1、满载后轴荷M2、满载质心高度、轴距WB、前轮距WTf、后轮距WTr等)等基本信息,导入包含横向稳定杆mnf柔性体悬架模型,悬架载荷计算工具会自动构建各种工况下(结构和多体已达成一致)的adams仿真求解文件,并在后台自动调用adams仿真软件进行求解计算,从而得到各种工况下的横向稳定杆的载荷结果。例如,稳态回转工况以及极限工况下的横向稳定杆的载荷结果。
在实际操作时,由于adams仿真软件的载荷结果与结构专业所使用的Hypermesh载荷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仿真操作平台提供的悬架载荷计算工具对adams仿真软件的载荷结果进行了格式转换和调整,最后输出完全符合Hypermesh所需的载荷输入类型,实现了多体的横向稳定杆载荷分解的结果文件直接作为后续稳态回转性能分析以及强度分析的载荷输入,以便于后续的后续稳态回转性能分析以及强度分析。
如图4所示,多体仿真通过创建多体模型以及柔性体稳定杆输入,进行稳定标载荷计算,并将得到的载荷文件导出至结构仿真,以进行模态性能分析,即执行步骤S31-步骤S33。
【稳态回转性能】
当目标仿真性能为稳态回转性能时,控制仿真操作平台通过调用软件集群中的各个软件进行运算,以确定目标仿真性能,包括:
步骤S41,根据有限元前处理仿真模型,得到横向稳定杆的柔性体参数模型。
基于模态性能确定过程中涉及的有限元前处理仿真模型,可以得到柔性体参数模型(即MNF文件)。
步骤S42,根据柔性体参数模型和目标稳态回转工况的运行参数,确定横向稳定杆的稳态回转性能参数。
将目标稳态回转工况的运行参数赋予柔性体参数模型,可以得到横向稳定杆的稳态回转性能参数。
【强度性能】
当目标仿真性能为强度性能时,控制仿真操作平台通过调用软件集群中的各个软件进行运算,以确定目标仿真性能,包括:
步骤S51,根据柔性体参数模型和目标极限工况的运行参数,确定横向稳定杆的极限载荷。
将目标极限工况的运行参数赋予柔性体参数模型,可以计算得到横向稳定杆的极限载荷。
步骤S52,根据极限载荷,确定横向稳定杆的强度应力参数。
根据极限载荷,便能确定处于强度应力参数,具体可以是强度应力值。
具体地,强度性能采用惯性释放分析,通过设置惯性释放控制卡片,导入格式化的多体动力学Adams分析结果文件,根据柔性体参数模型中的节点编号自动加载,生成载荷步,计算得到强度应力值。
【疲劳性能】
当目标仿真性能为疲劳性能时,控制仿真操作平台通过调用软件集群中的各个软件进行运算,以确定目标仿真性能,包括:
步骤S61,根据有限元前处理仿真模型和第二预设参数集群,确定横向稳定杆的应力计算结果;第二预设参数集群包括载荷参数、载荷步参数、刚度曲线参数、坐标系参数和输出结果形式参数中的至少一种参数。
基于模态性能确定过程中涉及的有限元前处理仿真模型,向有限元前处理仿真模型赋予第二预设参数集群,可以得到横向稳定杆的应力计算结果。
步骤S62,根据应力计算结果和第三预设参数集群,确定横向稳定杆的损伤参数;第三预设参数集群包括材料参数、组赋材料参数、属性组创建参数、损伤提取参数和输出结果形式参数中至少一种参数。
根据应力结算结果以及第三预设参数集群,可以确定横向稳定杆的损伤参数。
在耐久仿真分析中,横向稳定杆的前处理中,最重要的是横向稳定杆衬套铰接弹性单元的模拟,因此涉及到衬套铰接处的弹性单元所引用的局部坐标系的建立、衬套弹性单元创建、弹性单元材料创建(此处包含衬套刚度曲线的输入)、弹性单元属性创建、交变载荷施加、载荷步建立、输出定义等等。
有限元模型文件来源于结构专业的横向稳定杆柔性体模型创建过程中,衬套刚度曲线由Excel模板提供,提供交变载荷输入信息后,得到应力结果,具体界面可以参考图7。
疲劳寿命预测,通过基本信息输入,如应力结果文件(来源于疲劳应力仿真的结果文件,图7分析后得到的结果)、材料牌号(需要根据横向稳定杆具体的信息输入)、材料分类(针对Femfat疲劳寿命计算软件中的材料分类进行填写)、材料S-N曲线和抗拉强度及屈服强度(这是两种材料输入模式,一个是通过具体的S-N曲线,一个是通过抗拉和屈服参数来模拟生成S-N曲线方式),就可以通过代码构造疲劳寿命预测的求解文件,并直接求解计算损伤参数,具体可参考图8。
在确定上述目标仿真性能之后,还可以在接收到报告生成指令时,响应报告生成指令,根据目标仿真性能生成性能仿真结果报告。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基于横向稳定杆的性能仿真所要使用的多种软件,构建了统一的框架及操作界面,在框架尽可能封装了各专业仿真自动化模板,进而可以便捷、快速的进行结构、多体、疲劳仿真,不同仿真软件之间的数据传递通过后台程序自动进行,无需人工干预,进而大大提高了仿真效率。在进行横向稳定杆仿真过程中,共享了仿真模型,提高了建立模型的效率,又避免了因为网格尺寸、单元类型不同引起的偏差。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大幅度提升横向稳定杆仿真效率,节约横向稳定杆的开发时间;仿真模板固化仿真流程高集成,可以更加系统的进行横向稳定杆仿真操作;此外,将多个软件综合在一起构成仿真平台,节约了多学科仿真软件的用时,释放宝贵的仿真软件资源。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不仅可以应用于横向稳定杆,也可以推广到其他零部件及总成模型开发,附加效益明显。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实施例提供了如图9所示的一种横向稳定杆的仿真装置,装置包括:
软件集群构建模块91,用于根据横向稳定杆的目标仿真性能,确定横向稳定杆在仿真过程中待使用的软件,并根据横向稳定杆在仿真过程中待使用的软件构建软件集群;
仿真操作平台构建模块92,用于根据目标仿真性能和软件集群中各个软件的应用特性,构建仿真操作平台;
仿真运行模块93,用于在仿真操作平台接收对横向稳定杆的仿真操作指令时,控制仿真操作平台通过调用软件集群中的各个软件进行运算,以确定目标仿真性能。
进一步地,仿真运行模块93包括:
有限元网格模型确定子模块,用于当目标仿真性能为模态性能时,控制仿真操作平台根据横向稳定杆的结构文件,对横向稳定杆进行网格划分,得到有限元网格模型;
有限元前处理仿真模型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有限元网格模型和第一预设参数集群,得到有限元前处理仿真模型;第一预设参数集群包括材料参数、属性参数、坐标系参数、载荷参数、载荷步参数以及输出结果形式参数中的至少一种参数;
模态频率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有限元前处理仿真模型,确定横向稳定杆的模态频率。
进一步地,仿真运行模块93包括:
柔性体参数模型确定子模块,用于当目标仿真性能为稳态回转性能,根据有限元前处理仿真模型,得到横向稳定杆的柔性体参数模型;
稳态回转性能参数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柔性体参数模型和目标稳态回转工况的运行参数,确定横向稳定杆的稳态回转性能参数。
进一步地,仿真运行模块93包括:
极限载荷确定子模块,用于当目标仿真性能为强度性能时,根据柔性体参数模型和目标极限工况的运行参数,确定横向稳定杆的极限载荷;
强度应力参数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极限载荷,确定横向稳定杆的强度应力参数。
进一步地,仿真运行模块93包括:
应力计算结果确定子模块,用于当目标仿真性能为疲劳性能时,根据有限元前处理仿真模型和第二预设参数集群,确定横向稳定杆的应力计算结果;第二预设参数集群包括载荷参数、载荷步参数、刚度曲线参数、坐标系参数和输出结果形式参数中的至少一种参数;
损伤参数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应力计算结果和第三预设参数集群,确定横向稳定杆的损伤参数;第三预设参数集群包括材料参数、组赋材料参数、属性组创建参数、损伤提取参数和输出结果形式参数中至少一种参数。
进一步地,在确定目标仿真性能之后,装置还包括:
报告生成模块,用于响应报告生成指令,根据目标仿真性能生成性能仿真结果报告。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实施例提供了如图10所示的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101;
用于存储处理器101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102;
其中,处理器101被配置为执行以实现如上述提供的一种横向稳定杆的仿真方法。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101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能够执行实现如上述提供的一种横向稳定杆的仿真方法。
由于本实施例所介绍的电子设备为实施本申请实施例中信息处理的方法所采用的电子设备,故而基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介绍的信息处理的方法,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其各种变化形式,所以在此对于该电子设备如何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不再详细介绍。只要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实施本申请实施例中信息处理的方法所采用的电子设备,都属于本申请所欲保护的范围。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横向稳定杆的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横向稳定杆的目标仿真性能,确定所述横向稳定杆在仿真过程中待使用的软件,并根据所述横向稳定杆在仿真过程中待使用的软件构建软件集群;
根据所述目标仿真性能和所述软件集群中各个软件的应用特性,构建仿真操作平台;
在所述仿真操作平台接收对所述横向稳定杆的仿真操作指令时,控制所述仿真操作平台通过调用所述软件集群中的各个软件进行运算,以确定所述目标仿真性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目标仿真性能为模态性能时,所述控制所述仿真操作平台通过调用所述软件集群中的各个软件进行运算,以确定所述目标仿真性能,包括:
控制所述仿真操作平台根据所述横向稳定杆的结构文件,对所述横向稳定杆进行网格划分,得到有限元网格模型;
根据所述有限元网格模型和第一预设参数集群,得到有限元前处理仿真模型;所述第一预设参数集群包括材料参数、属性参数、坐标系参数、载荷参数、载荷步参数以及输出结果形式参数中的至少一种参数;
根据所述有限元前处理仿真模型,确定所述横向稳定杆的模态频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目标仿真性能为稳态回转性能时,所述控制所述仿真操作平台通过调用所述软件集群中的各个软件进行运算,以确定所述目标仿真性能,包括:
根据所述有限元前处理仿真模型,得到所述横向稳定杆的柔性体参数模型;
根据所述柔性体参数模型和目标稳态回转工况的运行参数,确定所述横向稳定杆的稳态回转性能参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目标仿真性能为强度性能时,所述控制所述仿真操作平台通过调用所述软件集群中的各个软件进行运算,以确定所述目标仿真性能,包括:
根据所述柔性体参数模型和目标极限工况的运行参数,确定所述横向稳定杆的极限载荷;
根据所述极限载荷,确定所述横向稳定杆的强度应力参数。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目标仿真性能为疲劳性能时,所述控制所述仿真操作平台通过调用所述软件集群中的各个软件进行运算,以确定所述目标仿真性能,包括:
根据所述有限元前处理仿真模型和第二预设参数集群,确定所述横向稳定杆的应力计算结果;所述第二预设参数集群包括载荷参数、载荷步参数、刚度曲线参数、坐标系参数和输出结果形式参数中的至少一种参数;
根据所述应力计算结果和第三预设参数集群,确定所述横向稳定杆的损伤参数;所述第三预设参数集群包括材料参数、组赋材料参数、属性组创建参数、损伤提取参数和输出结果形式参数中至少一种参数。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所述目标仿真性能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报告生成指令,根据所述目标仿真性能生成性能仿真结果报告。
7.一种横向稳定杆的仿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软件集群构建模块,用于根据横向稳定杆的目标仿真性能,确定所述横向稳定杆在仿真过程中待使用的软件,并根据所述横向稳定杆在仿真过程中待使用的软件构建软件集群;
仿真操作平台构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仿真性能和所述软件集群中各个软件的应用特性,构建仿真操作平台;
仿真运行模块,用于在所述仿真操作平台接收对所述横向稳定杆的仿真操作指令时,控制所述仿真操作平台通过调用所述软件集群中的各个软件进行运算,以确定所述目标仿真性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真运行模块包括:
有限元网格模型确定子模块,用于当所述目标仿真性能为模态性能时,控制所述仿真操作平台根据所述横向稳定杆的结构文件,对所述横向稳定杆进行网格划分,得到有限元网格模型;
有限元前处理仿真模型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有限元网格模型和第一预设参数集群,得到有限元前处理仿真模型;所述第一预设参数集群包括材料参数、属性参数、坐标系参数、载荷参数、载荷步参数以及输出结果形式参数中的至少一种参数;
模态频率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有限元前处理仿真模型,确定所述横向稳定杆的模态频率。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横向稳定杆的仿真方法。
10.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能够执行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横向稳定杆的仿真方法。
CN202210328843.9A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横向稳定杆的仿真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Pending CN11481841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28843.9A CN114818414A (zh)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横向稳定杆的仿真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28843.9A CN114818414A (zh)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横向稳定杆的仿真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18414A true CN114818414A (zh) 2022-07-29

Family

ID=825328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28843.9A Pending CN114818414A (zh) 2022-03-31 2022-03-31 一种横向稳定杆的仿真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1841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44988A (zh) * 2023-01-04 2023-06-09 西北工业大学深圳研究院 板料旋压多网格法仿真的高质量四边形网格保形构造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244988A (zh) * 2023-01-04 2023-06-09 西北工业大学深圳研究院 板料旋压多网格法仿真的高质量四边形网格保形构造方法
CN116244988B (zh) * 2023-01-04 2023-09-19 西北工业大学深圳研究院 板料旋压多网格法仿真的高质量四边形网格保形构造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16325B (zh) 一种cae自动化仿真分析方法和系统
CN104965963A (zh) 一种刚柔耦合模型的参数化建模方法
CN107590322B (zh) 驱动轴跳动校核方法
CN111209697B (zh) 一种基于拓扑优化车身顶棚结构的分析方法及系统
US20190179977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uthoring Simulation Scenarios
CN102567581B (zh) 一种汽车控制臂的设计方法
CN108520119A (zh) 汽车副车架安装点强度的分析方法
CN112818462B (zh) 车轮参数模型的生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N110414052A (zh) 一种基于数字样车和虚拟路谱的汽车结构疲劳寿命计算方法
CN114818414A (zh) 一种横向稳定杆的仿真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Gauchía et al. Integration of MATLAB and ANSYS for advanced analysis of vehicle structures
CN104239639B (zh) 一种简化变速器壳体拓扑优化模型参数修改的方法
CN113656891B (zh) 液体火箭动特性建模分析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3177165A (zh) 客车车身结构设计系统、客车侧翻仿真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12100747B (zh) 车身骨架拓扑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4330043A (zh) 一种多自由度多功能高负载液压机械臂刚柔耦合分析方法
CN112182766B (zh)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多工况安全仿真模型自动计算方法
CN113449376A (zh) 列车车下吊挂设备减振器的选取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13065186B (zh) 一种载荷加载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Moroncini et al. NVH structural optimization using beams and shells FE concept models in the early car development phase at BMW
CN113918133B (zh) 最优控制问题求解器构建方法及系统
CN115455754A (zh)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矿山液压支架设计方法
CN112329316B (zh) 一种基于多体动力学的扭力梁强度分析方法
CN113065198A (zh) 乘用车悬架仿真软件生成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2380727A (zh) 工业软件框架中机理模型库及其调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