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18382A - 一种企业碳排放绿色评估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企业碳排放绿色评估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18382A
CN114818382A CN202210617527.3A CN202210617527A CN114818382A CN 114818382 A CN114818382 A CN 114818382A CN 202210617527 A CN202210617527 A CN 202210617527A CN 114818382 A CN114818382 A CN 11481838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quipment
personnel
daily
carbon emission
carb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1752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尤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nan Green Development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nan Green Development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nan Green Development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nan Green Development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61752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18382A/zh
Publication of CN1148183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1838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02Reliability analysis or reliability optimisation; Failure analysis, e.g. worst case scenario performance, 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 [FME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企业碳排放绿色评估方法,涉及碳排放评估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对企业所有工作流程进行设备和人员的统计;统计每项设备的日常活动人员;对每项设备对人员产生的影响系数进行计算;计算每项设备的日碳排放量;计算每个人员的平均日排放量;建立设备和人员两种碳排放评估模型;将计算出的两种碳排放分别计算出设备的排放量和人员的碳排量;将设备对人员的碳排放量影响值、每项设备的日碳排放量以及每个人员的平均日排放量进行相加,得到整个行业的日碳排放量。本发明通过历史数据建立设备和人员两种碳排放评估模型;将计算出的两种碳排放分别计算出设备的排放量和人员的碳排量,从而提高碳排放评估的精准度。

Description

一种企业碳排放绿色评估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碳排放评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企业碳排放绿色评估方法。
背景技术
碳排放即温室气体排放,造成温室效应,使全球气温上升。地球在吸收太阳辐射的同时,本身也向外层空间辐射热量,其热辐射以3~30μm的长波红外线为主。当这样的长波辐射进入大气层时,易被某些分子量较大、极性较强的气体分子所吸收。现有的技术中,在对企业进行碳排放核算时,其核算方法较为单一,很难精准的对整个行业进行碳排放的核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企业碳排放绿色评估方法,通过历史数据建立设备和人员两种碳排放评估模型;将计算出的两种碳排放分别计算出设备的排放量和人员的碳排量,解决了现有的企业太排放量评估精准度不足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企业碳排放绿色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对企业所有工作流程进行设备和人员的统计,分别统计设备数量和人员数量;
步骤S2:分别统计每项设备的日常活动人员,所述日常活动人员表示该设备能够对人员的碳排放产生影响时的人员数量;
步骤S3:对每项设备对人员产生的影响系数进行计算;
步骤S4:计算每项设备的日碳排放量;
步骤S5:计算每个人员的平均日排放量;
步骤S6:根据历史数据建立设备和人员两种碳排放评估模型;
步骤S7:将计算出的两种碳排放分别计算出设备的排放量和人员的碳排量;
步骤S8:将设备对人员的碳排放量影响值、每项设备的日碳排放量以及每个人员的平均日排放量进行相加,得到整个行业的日碳排放量。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1中,需要对企业所有设备类型进行分类,分别分类为第一影响等级设备、第二影响等级设备以及第三影响等级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影响等级设备对人员的碳排放影响系数大于等于第一系数阈值;
所述第二影响等级设备对人员的碳排放影响系数大于等于第二系数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一系数阈值;
所述第三影响等级设备对人员的碳排放影响系数小于所述第二系数阈值;且所述第一系数阈值大于所述第二系数阈值。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1中,需要对企业所有员工进行分类;
统计该行业的日常活跃人员数,所述日常活跃人员数为当月该行业的日常活跃人员数的平均值,日常活跃人员表示为活跃时间在第一时间范围内的人员;
将日常活跃人员分为第一活跃等级人员、第二活跃等级人员以及第三活跃等级人员;
其中,所述第一活跃等级人员的日常活跃时间大于等于第一时间阈值;
所述第二活跃等级人员的日常活跃时间大于等于第二时间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一时间阈值;
所述第三活跃等级人员的日常活跃时间小于所述第二时间阈值;且所述第一时间阈值大于所述第二时间阈值。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2中,从行业数据库中获取该行业的月人员碳排放总量,将所述月人员碳排放总量除以月人员总数和一个月的天数,得到每个人员的人员日均排放量,并将人员日均排放量乘以日常活跃人员数,得到日人员碳排放总量。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3中,统计每项设备的运行功率和日运行时间,将每项设备的运行功率和日运行时间代入设备碳排放公式中计算得到每项设备的日碳排放量;
将所述第一影响等级设备的日碳排放量标记为Tpy1,将所述第二影响等级设备的日碳排放量标记为Tpy2,将所述第三影响等级设备的日碳排放量标记为Tpy3;
所述设备碳排放公式配置为:Tpy=a1×Ws×Ss;其中,Tpy为设备日碳排放量,Ws为设备的运行功率,Ss为设备的日运行时间,a1为设备碳排放转换系数。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4中,设备的碳排放量采用生命周期法进行计算,先将建筑的生命周期分为设备准备和运输、设备安装、设备运行和维护以及设备回收阶段四个阶段,然后计算出设备在各个阶段的碳排放量,最后将设备在各个阶段的碳排放量相加,得到设备在全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量;
设备在第n年的碳排放量计算公式如下:
BCEn=BCEn1+BCEn2+BCEn3+BCEn4
设备在全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量用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675041920000041
式中,BCEn为设备第n年的碳排放量,BCE为建筑在全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量;BCEn1为在设备准备和运输阶段的单位面积碳排放量;BCEn2为设备在施工阶段的单位面积碳排放量;BCEn3为第n年设备运行和维护阶段的单位面积碳排放量;BCEn4为设备回收阶段的单位面积碳排放量。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5中,从行业数据库中获取该行业的月人员碳排放总量,将所述月人员碳排放总量除以月人员总数和一个月的天数,得到每个人员的人员日均排放量;将人员日均排放量乘以日常活跃人员数,得到日人员碳排放总量。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7中,设备和人员的碳排放量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675041920000042
式中,TCE表示设备和人员的碳排放量,P表示设备和人员数量,i表示分类的设备和人员的百分比,Rj表示运输方式,Lj表示安装方式,Ej表示设备运行方式,In表示回收方式。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8中,将第一影响等级设备对三类等级人员的影响系数以及三类等级人员的人数代入第一影响公式中求得第一影响值;将第二影响等级设备对三类等级人员的影响系数以及三类等级人员的人数代入第二影响公式中求得第二影响值;将第三影响等级设备对三类等级人员的影响系数以及三类等级人员的人数代入第三影响公式中求得第三影响值;
将所述第一影响值、第二影响值、第三影响值、日人员碳排放总量以及每类设备的日碳排放量代入碳排放总公式中,求得行业日排放总量。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历史数据建立设备和人员两种碳排放评估模型;将计算出的两种碳排放分别计算出设备的排放量和人员的碳排量,将设备对人员的碳排放量影响值、每项设备的日碳排放量以及每个人员的平均日排放量进行相加,得到整个行业的日碳排放量,从而提高碳排放评估的精准度;
(2)本发明通过对服务业所有工作流程进行设备和人员的统计,分别统计设备数量和人员数量,通过对设备和人员进行分别统计,能够分别得到设备和人员对于碳排放的影响量。
(3)本发明通过分别统计每一项设备的日常活动人员,日常活动人员表示为该设备能够对人员的碳排放产生影响时的人员数量,然后对每项设备对人员产生的影响系数进行计算;能够对每项设备对不同活跃类别的人员的碳排放影响进行分别统计,提高碳排放评估的精准度。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企业碳排放绿色评估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所示,一种企业碳排放绿色评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对企业所有工作流程进行设备和人员的统计,分别统计设备数量和人员数量;
步骤S2:分别统计每项设备的日常活动人员,日常活动人员表示该设备能够对人员的碳排放产生影响时的人员数量;
步骤S3:对每项设备对人员产生的影响系数进行计算;
步骤S4:计算每项设备的日碳排放量;
步骤S5:计算每个人员的平均日排放量;
步骤S6:根据历史数据建立设备和人员两种碳排放评估模型;
步骤S7:将计算出的两种碳排放分别计算出设备的排放量和人员的碳排量;
步骤S8:将设备对人员的碳排放量影响值、每项设备的日碳排放量以及每个人员的平均日排放量进行相加,得到整个行业的日碳排放量。
步骤S1中,需要对企业所有设备类型进行分类,分别分类为第一影响等级设备、第二影响等级设备以及第三影响等级设备;
第一影响等级设备对人员的碳排放影响系数大于等于第一系数阈值;
第二影响等级设备对人员的碳排放影响系数大于等于第二系数阈值且小于第一系数阈值;
第三影响等级设备对人员的碳排放影响系数小于第二系数阈值;且第一系数阈值大于第二系数阈值。
统计该行业的日常活跃人员数,日常活跃人员数为当月该行业的日常活跃人员数的平均值,日常活跃人员表示为活跃时间在第一时间范围内的人员;
将日常活跃人员分为第一活跃等级人员、第二活跃等级人员以及第三活跃等级人员;
其中,第一活跃等级人员的日常活跃时间大于等于第一时间阈值;
第二活跃等级人员的日常活跃时间大于等于第二时间阈值且小于第一时间阈值;
第三活跃等级人员的日常活跃时间小于第二时间阈值;且第一时间阈值大于第二时间阈值。
步骤S1中,需要对企业所有员工进行分类;
统计该行业的日常活跃人员数,日常活跃人员数为当月该行业的日常活跃人员数的平均值,日常活跃人员表示为活跃时间在第一时间范围内的人员;
将日常活跃人员分为第一活跃等级人员、第二活跃等级人员以及第三活跃等级人员;
其中,第一活跃等级人员的日常活跃时间大于等于第一时间阈值;
第二活跃等级人员的日常活跃时间大于等于第二时间阈值且小于第一时间阈值;
第三活跃等级人员的日常活跃时间小于第二时间阈值;且第一时间阈值大于第二时间阈值。
将第一影响等级设备的三类活跃等级人员的人数分别标记为Sb1r1、Sb1r2以及Sb1r3,其中,Sb1r1为第一影响等级设备影响的第一活跃等级人员的人数,Sb1r2为第一影响等级设备影响的第二活跃等级人员的人数,Sb1r3为第一影响等级设备影响的第三活跃等级人员的人数;
将第二影响等级设备的三类活跃等级人员的人数分别标记为Sb2r1、Sb2r2以及Sb2r3,其中,Sb2r1为第二影响等级设备影响的第一活跃等级人员的人数,Sb2r2为第二影响等级设备影响的第二活跃等级人员的人数,Sb2r3为第二影响等级设备影响的第三活跃等级人员的人数;
将第三影响等级设备的三类活跃等级人员的人数分别标记为Sb3r1、Sb3r2以及Sb3r3,其中,Sb3r1为第三影响等级设备影响的第一活跃等级人员的人数,Sb3r2为第三影响等级设备影响的第二活跃等级人员的人数,Sb3r3为第三影响等级设备影响的第三活跃等级人员的人数。
实施例二
将第一影响等级设备对三类活跃等级人员的影响系数分别标记为Sb1r1k1、Sb1r2k2以及Sb1r3k3,其中,Sb1r1k1为第一影响等级设备对第一活跃等级人员的影响系数,Sb1r2k2为第一影响等级设备对第二活跃等级人员的影响系数,Sb1r3k3为第一影响等级设备对第三活跃等级人员的影响系数;
将第二影响等级设备对三类活跃等级人员的影响系数分别标记为Sb2r1k1、Sb2r2k2以及Sb2r3k3,其中,Sb2r1k1为第二影响等级设备对第一活跃等级人员的影响系数,Sb2r2k2为第二影响等级设备对第二活跃等级人员的影响系数,Sb2r3k3为第二影响等级设备对第三活跃等级人员的影响系数;
将第三影响等级设备对三类活跃等级人员的影响系数分别标记为Sb3r1k1、Sb3r2k2以及Sb3r3k3,其中,Sb3r1k1为第三影响等级设备对第一活跃等级人员的影响系数,Sb3r2k2为第三影响等级设备对第二活跃等级人员的影响系数,Sb3r3k3为第三影响等级设备对第三活跃等级人员的影响系数。
步骤S2中,从行业数据库中获取该行业的月人员碳排放总量,将月人员碳排放总量除以月人员总数和一个月的天数,得到每个人员的人员日均排放量,并将人员日均排放量乘以日常活跃人员数,得到日人员碳排放总量。
步骤S3中,统计每项设备的运行功率和日运行时间,将每项设备的运行功率和日运行时间代入设备碳排放公式中计算得到每项设备的日碳排放量;
将第一影响等级设备的日碳排放量标记为Tpy1,将第二影响等级设备的日碳排放量标记为Tpy2,将第三影响等级设备的日碳排放量标记为Tpy3;
设备碳排放公式配置为:Tpy=a1×Ws×Ss;其中,Tpy为设备日碳排放量,Ws为设备的运行功率,Ss为设备的日运行时间,a1为设备碳排放转换系数。
步骤S4中,设备的碳排放量采用生命周期法进行计算,先将建筑的生命周期分为设备准备和运输、设备安装、设备运行和维护以及设备回收阶段四个阶段,然后计算出设备在各个阶段的碳排放量,最后将设备在各个阶段的碳排放量相加,得到设备在全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量;
设备在第n年的碳排放量计算公式如下:
BCEn=BCEn1+BCEn2+BCEn3+BCEn4
设备在全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量用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675041920000101
式中,BCEn为设备第n年的碳排放量,BCE为建筑在全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量;BCEn1为在设备准备和运输阶段的单位面积碳排放量;BCEn2为设备在施工阶段的单位面积碳排放量;BCEn3为第n年设备运行和维护阶段的单位面积碳排放量;BCEn4为设备回收阶段的单位面积碳排放量。
步骤S5中,从行业数据库中获取该行业的月人员碳排放总量,将月人员碳排放总量除以月人员总数和一个月的天数,得到每个人员的人员日均排放量;将人员日均排放量乘以日常活跃人员数,得到日人员碳排放总量。
步骤S7中,设备和人员的碳排放量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675041920000102
式中,TCE表示设备和人员的碳排放量,P表示设备和人员数量,i表示分类的设备和人员的百分比,Rj表示运输方式,Lj表示安装方式,Ej表示设备运行方式,In表示回收方式。
步骤S8中,将第一影响等级设备对三类等级人员的影响系数以及三类等级人员的人数代入第一影响公式中求得第一影响值;将第二影响等级设备对三类等级人员的影响系数以及三类等级人员的人数代入第二影响公式中求得第二影响值;将第三影响等级设备对三类等级人员的影响系数以及三类等级人员的人数代入第三影响公式中求得第三影响值;
将第一影响值、第二影响值、第三影响值、日人员碳排放总量以及每类设备的日碳排放量代入碳排放总公式中,求得行业日排放总量。
将第一影响值、第二影响值、第三影响值、日人员碳排放总量以及每类设备的日碳排放量代入碳排放总公式中,求得行业日排放总量。
第一影响公式配置为:Y1=Sb1r1×Sb1r1k1+Sb1r2×Sb1r2k2+Sb1r3×Sb1r3k3;
第二影响公式配置为:Y2=Sb2r1×Sb2r1k1+Sb2r2×Sb2r2k2+Sb3r3×Sb3r3k3;
第三影响公式配置为:Y3=Sb3r1×Sb3r1k1+Sb3r2×Sb3r2k2+Sb3r3×Sb3r3k3;
其中,Y1为第一影响值,Y2为第二影响值,Y3为第三影响值;
碳排放总公式配置为:Tpz=Y1+Y2+Y3+Tpy1+Tpy2+Tpy3+Rrpz;其中,Tpz为日排放总量,Rrpz为日人员碳排放总量。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系统实施例中,所包括的各个单元只是按照功能逻辑进行划分的,但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划分,只要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即可;另外,各功能单元的具体名称也只是为了便于相互区分,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相应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企业碳排放绿色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对企业所有工作流程进行设备和人员的统计,分别统计设备数量和人员数量;
步骤S2:分别统计每项设备的日常活动人员,所述日常活动人员表示该设备能够对人员的碳排放产生影响时的人员数量;
步骤S3:对每项设备对人员产生的影响系数进行计算;
步骤S4:计算每项设备的日碳排放量;
步骤S5:计算每个人员的平均日排放量;
步骤S6:根据历史数据建立设备和人员两种碳排放评估模型;
步骤S7:将计算出的两种碳排放分别计算出设备的排放量和人员的碳排量;
步骤S8:将设备对人员的碳排放量影响值、每项设备的日碳排放量以及每个人员的平均日排放量进行相加,得到整个行业的日碳排放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企业碳排放绿色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需要对企业所有设备类型进行分类,分别分类为第一影响等级设备、第二影响等级设备以及第三影响等级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影响等级设备对人员的碳排放影响系数大于等于第一系数阈值;
所述第二影响等级设备对人员的碳排放影响系数大于等于第二系数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一系数阈值;
所述第三影响等级设备对人员的碳排放影响系数小于所述第二系数阈值;且所述第一系数阈值大于所述第二系数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企业碳排放绿色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需要对企业所有员工进行分类;
统计该行业的日常活跃人员数,所述日常活跃人员数为当月该行业的日常活跃人员数的平均值,日常活跃人员表示为活跃时间在第一时间范围内的人员;
将日常活跃人员分为第一活跃等级人员、第二活跃等级人员以及第三活跃等级人员;
其中,所述第一活跃等级人员的日常活跃时间大于等于第一时间阈值;
所述第二活跃等级人员的日常活跃时间大于等于第二时间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一时间阈值;
所述第三活跃等级人员的日常活跃时间小于所述第二时间阈值;且所述第一时间阈值大于所述第二时间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企业碳排放绿色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从行业数据库中获取该行业的月人员碳排放总量,将所述月人员碳排放总量除以月人员总数和一个月的天数,得到每个人员的人员日均排放量,并将人员日均排放量乘以日常活跃人员数,得到日人员碳排放总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企业碳排放绿色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统计每项设备的运行功率和日运行时间,将每项设备的运行功率和日运行时间代入设备碳排放公式中计算得到每项设备的日碳排放量;
将所述第一影响等级设备的日碳排放量标记为Tpy1,将所述第二影响等级设备的日碳排放量标记为Tpy2,将所述第三影响等级设备的日碳排放量标记为Tpy3;
所述设备碳排放公式配置为:Tpy=a1×Ws×Ss;其中,Tpy为设备日碳排放量,Ws为设备的运行功率,Ss为设备的日运行时间,a1为设备碳排放转换系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企业碳排放绿色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设备的碳排放量采用生命周期法进行计算,先将建筑的生命周期分为设备准备和运输、设备安装、设备运行和维护以及设备回收阶段四个阶段,然后计算出设备在各个阶段的碳排放量,最后将设备在各个阶段的碳排放量相加,得到设备在全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量;
设备在第n年的碳排放量计算公式如下:
BCEn=BCEn1+BCEn2+BCEn3+BCEn4
设备在全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量用公式如下:
Figure FDA0003675041910000031
式中,BCEn为设备第n年的碳排放量,BCE为建筑在全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量;BCEn1为在设备准备和运输阶段的单位面积碳排放量;BCEn2为设备在施工阶段的单位面积碳排放量;BCEn3为第n年设备运行和维护阶段的单位面积碳排放量;BCEn4为设备回收阶段的单位面积碳排放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企业碳排放绿色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从行业数据库中获取该行业的月人员碳排放总量,将所述月人员碳排放总量除以月人员总数和一个月的天数,得到每个人员的人员日均排放量;将人员日均排放量乘以日常活跃人员数,得到日人员碳排放总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企业碳排放绿色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7中,设备和人员的碳排放量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FDA0003675041910000041
式中,TCE表示设备和人员的碳排放量,P表示设备和人员数量,i表示分类的设备和人员的百分比,Rj表示运输方式,Lj表示安装方式,Ej表示设备运行方式,In表示回收方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企业碳排放绿色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8中,将第一影响等级设备对三类等级人员的影响系数以及三类等级人员的人数代入第一影响公式中求得第一影响值;将第二影响等级设备对三类等级人员的影响系数以及三类等级人员的人数代入第二影响公式中求得第二影响值;将第三影响等级设备对三类等级人员的影响系数以及三类等级人员的人数代入第三影响公式中求得第三影响值;
将所述第一影响值、第二影响值、第三影响值、日人员碳排放总量以及每类设备的日碳排放量代入碳排放总公式中,求得行业日排放总量。
CN202210617527.3A 2022-06-01 2022-06-01 一种企业碳排放绿色评估方法 Pending CN11481838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17527.3A CN114818382A (zh) 2022-06-01 2022-06-01 一种企业碳排放绿色评估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17527.3A CN114818382A (zh) 2022-06-01 2022-06-01 一种企业碳排放绿色评估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18382A true CN114818382A (zh) 2022-07-29

Family

ID=825198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17527.3A Pending CN114818382A (zh) 2022-06-01 2022-06-01 一种企业碳排放绿色评估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1838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55742A (zh) * 2022-10-24 2022-12-09 湖南工商大学 基于用户信息可信度的燃油车出行碳排放计算方法
CN117830064A (zh) * 2024-03-06 2024-04-05 浙电(宁波北仑)智慧能源有限公司 碳排放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55742A (zh) * 2022-10-24 2022-12-09 湖南工商大学 基于用户信息可信度的燃油车出行碳排放计算方法
CN115455742B (zh) * 2022-10-24 2024-01-30 湖南工商大学 基于用户信息可信度的燃油车出行碳排放计算方法
CN117830064A (zh) * 2024-03-06 2024-04-05 浙电(宁波北仑)智慧能源有限公司 碳排放评估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818382A (zh) 一种企业碳排放绿色评估方法
Watson Tax evasion and labor markets
CN104636828A (zh) 基于马尔科夫链的公共自行车站点供需预测方法
CN106875314A (zh)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客流od动态估计方法
CN104299116A (zh) 一种电网运行安全风险定量评估方法
CN108288231B (zh) 一种分布式光伏接入对配电台区负荷特性影响的评估方法
CN111582568A (zh) 基于电力数据的春节期间企业复工预测方法
Garbacz et al. Estimating telephone demand with state decennial census data from 1970–1990
CN104091293A (zh) 基于用电结构变动的电网长期负荷特性预测方法
CN112990111B (zh) 臭氧生成高值区的识别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CN105550515A (zh) 一种对空气质量数据进行多级综合评判的方法
Esawey et al. Determin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standard K factors for bicycle traffic
CN107256445B (zh) 生产环境安全性的分析方法、装置和系统
Chang et al. Assessing the role of lifeline systems in community disaster resilience
CN111861797A (zh) 一种快速核算城镇和农村生活二氧化碳排放的方法及核算系统
Morehouse et al. Downwind and out: The strategic dispersion of power plants and their pollution
CN109085296B (zh) 判断臭氧生成敏感性与前体物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CN116720985B (zh) 一种建筑碳排放监测方法及系统
CN105184496A (zh) 矿井通风系统健康指数综合评价方法
CN109858722A (zh) 核电厂oil的计算方法及基于其的防护行动决策系统
CN105260944A (zh) 一种基于lssvm算法与关联规则挖掘的统计线损计算方法
CN108304610B (zh) 一种大气高污染过程动态追踪方法
CN102231196A (zh) 一种用于基站的用电量估算方法
CN111310940B (zh)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设备维修人员定额方法
CN114139922A (zh) 一种建筑物内碳中和规划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