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17860B - 一种数据统计方法、装置、固态硬盘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统计方法、装置、固态硬盘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17860B
CN114817860B CN202210549372.4A CN202210549372A CN114817860B CN 114817860 B CN114817860 B CN 114817860B CN 202210549372 A CN202210549372 A CN 202210549372A CN 114817860 B CN114817860 B CN 1148178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information
instruction
analysis
temporary buff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4937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17860A (zh
Inventor
吴礼优
沈金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nsh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insh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insh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insheng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4937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17860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178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178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178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178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7/00Digital computing or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functions
    • G06F17/10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 G06F17/18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for evaluating statistical data, e.g. average values, frequency distributions, probability functions, regression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8/00Pattern recognition
    • G06F18/20Analysing
    • G06F18/24Classification techniqu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55Vertical data movement, i.e. input-output transfer; data movement between one or more hosts and one or more storage devices
    • G06F3/0656Data buffering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55Vertical data movement, i.e. input-output transfer; data movement between one or more hosts and one or more storage devices
    • G06F3/0659Command handling arrangements, e.g. command buffers, queues, command schedu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30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machine instructions, e.g. instruction decode
    • G06F9/30145Instruction analysis, e.g. decoding, instruction word field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30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machine instructions, e.g. instruction decode
    • G06F9/38Concurrent instruction execution, e.g. pipeline or look ahead
    • G06F9/3802Instruction prefetching
    • G06F9/3814Implementation provisions of instruction buffers, e.g. prefetch buffer; ban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Evolutionary Bi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Algebra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Debugging And Monitoring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数据统计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数据统计方法、装置、固态硬盘及介质,其包括获取指令信息,并记录指令类型,指令信息是由主机发送的,指令类型包括读指令和写指令;根据指令信息得到数据信息,并根据数据信息确定数据信息的数据类型,其中指令信息与数据信息一一对应;基于指令信息,从工作日志中获取指令信息对应的数据状态,数据状态包括正常状态和异常状态;根据指令类型、数据类型及数据状态确定分析数据,并将分析数据写入临时缓冲区内;经过预设时长后,将临时缓冲区内的分析数据按照预设存储路径上传至目标存储区域。本申请具有提高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时的便捷程度,进而减轻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统计方法、装置、固态硬盘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统计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数据统计方法、装置、固态硬盘及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各个行业进入信息数据时代,对数据进行分析并应用是行业发展的关键。
由于不同的行业对于数据的应用需求并不相同,因此在使用数据对软件或硬件进行优化时,需要先对数据进行统计,再通过分析统计后的数据实现对软硬件适配优化效率的提升。相关技术中大都需要采用连接协议分析仪或高精度示波器等大型设备实现对数据的统计,但是在利用协议分析仪或高精度示波器等大型设备对数据进行分析时,设备成本高昂并且不方便携带,因此增加了相关工作人员采用设备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时的工作负担,进而可能会降低操作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时的便捷程度,进而减轻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本申请提供尤其是涉及一种数据统计方法、装置、固态硬盘及介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统计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数据统计方法,包括:
获取指令信息,并记录指令类型,所述指令信息是由主机发送的,包括读指令和写指令;
根据所述指令信息得到数据信息,并根据所述数据信息确定所述数据信息的数据类型,其中指令信息与数据信息一一对应;
基于所述指令信息,从工作日志中获取所述指令信息对应的数据状态,所述数据状态包括正常状态和异常状态;
根据所述指令类型、数据类型及数据状态确定分析数据,并将所述分析数据写入临时缓冲区内;
将所述临时缓冲区内的分析数据按照预设存储路径上传至目标存储区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获取由主机发送的指令信息后,根据指令信息记录指令类型,便于后续对预设时间段内指令类型进行分析;通过指令信息得到与指令信息对应的数据信息后,通过数据信息确定数据信息的数据类型;基于指令信息从工作日志中确定与指令信息对应的数据状态,根据指令类型、数据类型及数据状态确定分析数据后,将数据分析写入临时缓冲区内,经过预设时间段后,将临时缓冲区内的所有分析数据按照预设存储路径上传至目标存储区域,提高了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的便捷程度,进而减轻了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数据信息得到所述数据信息对应的数据类型,包括:
根据所述数据信息得到数据信息对应的表头信息;
解析所述表头信息得到数据总长度;
当所述数据总长度超过预设长度阈值时,确定所述数据信息的数据类型为连续数据;
当所述数据总长度低于预设长度阈值时,确定所述数据信息的数据类型为随机数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数据信息进行解析得到表头信息,进而通过表头信息中存储的数据总长度判断数据信息的类型,提高了对数据信息的数据类型确定的正确性。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指令信息,从工作日志中获取对应的数据状态,包括:
基于所述指令信息,从工作日志中查找与指令信息对应的操作记录,所述工作日志中存放有所有指令的操作记录;
解析所述操作记录,得到与所述指令信息对应的数据状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发生异常时,通过从工作日志中调取与指令信息对应的操作记录,确定数据信息发生的异常状态,通过对数据信息发生的异常状态进行记录,便于后续通过记录的异常状态对数据信息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还包括:
在启动时刻开始计时,当达到预设时长时,将所述临时缓冲区内的所有分析数据上传至所述目标存储区域内,所述启动时刻为所述临时缓冲区的建立时刻;
在将所述临时缓冲区内的所有分析数据按照预设存储路径上传至所述目标存储区域后,将所述临时缓冲区内的所有分析数据清空,并重新计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先将生成的分析数据写入临时缓冲区内,并在经过预设时长后将写入临时缓冲区内的所有分析数据上传至目标存储区域,并将临时缓冲区进行清空且重新计时,减轻了固态硬盘在上传分析数据时的频率,从而减轻了固态硬盘的荷载。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还包括:
当发生异常掉电时,检测所述临时缓冲区内是否为空;
若所述临时缓冲区内不为空,则将所述临时缓冲区内所有的分析数据按照预设存储路径上传至所述目标存储区域,并对所述分析数据对应的指令进行异常标记,形成异常指令。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发生突然掉电时对临时缓冲区继续及时检测,若临时缓冲区不为空,则通过将临时缓冲内的分析数据进行上传,降低了分析数据发生丢失的概率,并且对临时缓冲区内的分析数据进行异常标记,并形成异常指令,便于通过异常指令对上传至目标存储区域的分析数据进行异常判定。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若所述临时缓冲区内不为空,则将所述临时缓冲区内所有的分析数据按照预设存储路径上传至所述目标存储区域,并对所述分析数据对应的指令进行异常标记,形成异常指令,之后还包括:
根据所述异常指令,读取与所述异常指令对应的异常数据信息;
根据所述异常数据信息,确定所述异常数据信息是否完整;
当所述异常数据信息不完整时,将所述异常数据信息进行清除。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异常指令确定异常指令对应的异常数据信息后,通过解析异常数据信息的表头信息,对异常数据信息进行完整性判定,并将不完整的异常数据信息进行清除,减轻了存储区域的内存占比,并且提升了数据信息的完整性。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还包括:
当接收到分析请求信息后,判断所述分析请求信息是否符合预设安全标准;
当符合安全标准时,根据所述分析请求信息从目标区域调取对应的分析数据,并按照分析请求信息中的目标路径进行转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访问请求信息进行检测,当访问请求信息符合预设安全标准时,才能对分析数据进行访问,提高了读取分析数据时的安全性数。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统计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数据统计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指令信息,并记录指令类型,所述指令信息是由主机发送的,指令类型包括读指令和写指令;
确定类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指令信息得到数据信息,并根据所述数据信息确定所述数据信息的数据类型,其中指令信息与数据信息一一对应;
确定状态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指令信息,从工作日志中获取所述指令信息对应的数据状态,所述数据状态包括正常状态和异常状态;
确定分析数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指令类型、数据类型及数据状态确定分析数据,并将所述分析数据写入临时缓冲区内;
上传数据模块,用于经过预设时长后,将所述临时缓冲区内的分析数据按照预设存储路径上传至目标存储区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获取由主机发送的指令信息后,根据指令信息记录指令类型,便于后续对预设时间段内指令类型进行分析;通过指令信息得到与指令信息对应的数据信息后,通过数据信息确定数据信息的数据类型;基于指令信息从工作日志中确定与指令信息对应的数据状态,根据指令类型、数据类型及数据状态确定分析数据后,将数据分析写入临时缓冲区内,经过预设时间段后,将临时缓冲区内的所有分析数据按照预设存储路径上传至目标存储区域,提高了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的便捷程度,进而减轻了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固态硬盘,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固态硬盘,该固态硬盘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
存储器;
至少一个应用程序,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应用程序被存储在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至少一个应用程序配置用于:执行上述数据统计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上述数据统计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获取由主机发送的指令信息后,根据指令信息记录指令类型,便于后续对预设时间段内指令类型进行分析;通过指令信息得到与指令信息对应的数据信息后,通过数据信息确定数据信息的数据类型;基于指令信息从工作日志中确定与指令信息对应的数据状态,根据指令类型、数据类型及数据状态确定分析数据后,将数据分析写入临时缓冲区内,经过预设时间段后,将临时缓冲区内的所有分析数据按照预设存储路径上传至目标存储区域,提高了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的便捷程度,进而减轻了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数据统计方法的流程框架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数据统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数据统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固态硬盘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适用的流程框架进行介绍,请参考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统计的流程框架示意图。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深入各个行业,固态硬盘作为智能数据的载体,被各个行业广泛应用。但是由于不同行业的数据模型不同,例如在一些数据研发企业,需要通过写入大量的数据完善研发成果,因此对于固态硬盘的写入性能要求更高,并且数据量越来越大,因此如何对固态硬盘进行性能优化,使得固态硬盘能够更快、更便捷、更高效的展开工作尤为关键。要想满足不同行业对固态硬盘的需求,需要对不同行业使用固态硬盘的习惯进行分析,通过分析不同行业对固态硬盘的使用习惯,才能根据需求对固态硬盘进行优化。不同行业对固态硬盘的使用习惯即不同行业对数据的处理方式,相关技术中度不同行业的数据处理方式进行分析时,一般采用将企业主机连接上协议分析仪、高精度示波器等大型设备,进行数据处理方式的分析,但是由于协议分析仪以及高精度示波器等大型设备的成本较高,并且不方便携带,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会加重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同时工作效率较低。
为了提高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时的便捷程度,进而减轻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本申请实施例中获取由主机发送的指令信息后,根据指令信息记录指令类型,便于后续对预设时间段内指令类型进行分析;通过指令信息得到与指令信息对应的数据信息后,通过数据信息确定数据信息的数据类型;基于指令信息从工作日志中确定与指令信息对应的数据状态,根据指令类型、数据类型及数据状态确定分析数据后,将数据分析写入临时缓冲区内,经过预设时间段后,将临时缓冲区内的所有分析数据按照预设存储路径上传至目标存储区域,提高了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的便捷程度,进而减轻了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
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统计方法,由固态硬盘执行,参考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数据统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步骤S210、步骤S220、步骤230、步骤S240、步骤S250,其中,
步骤S210:获取指令信息,并记录指令类型。
其中,指令信息是由主机发送的,指令类型包括读指令和写指令。
具体的,主机能够与固态硬盘进行信息交互,指令信息中包含操作码和地址码,其中操作码用于表示该指令所要完成的操作,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指令所要完成的操作可以包括读操作或写操作,地址码用来描述该指令的操作对象,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主机发出的指令信息中地址码指固态硬盘。
步骤S220:根据指令信息得到数据信息,并根据数据信息确定数据信息的数据类型,其中指令信息与数据信息一一对应。
具体的,数据信息中包括数据表头信息和数据内容,从数据表头信息中可以解析出数据总长度,根据数据总长度可确定数据类型,其中数据类型包括连续数据和随机数据。
步骤S230:基于指令信息,从工作日志中获取指令信息对应的数据状态,数据状态包括正常状态和异常状态。
具体的,工作日志中记录有每一个指令进行的操作,当在执行指令信息对应的操作时,若出现异常状态,工作日志中也会对此进行记录,异常状态可以包括异常掉电、握手时间超长、数据校验出错、存储区域新增坏块。
步骤S240:根据指令类型、数据类型及数据状态确定分析数据,并将分析数据写入临时缓冲区内。
步骤S250:经过预设时长后,将临时缓冲区内的分析数据按照预设存储路径上传至目标存储区域。
具体的,预设时长可以根据需求进行修改,只要能够实现定时将临时缓冲区内的分析数据进行转存和清除即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对预设时长做具体限定。每一个指令信息对应一个分析数据,在预设时长内生成的全部分析数据将暂时存储在临时缓冲区内,在经过预设时长后,会将临时缓冲区内的全部分析数据进行转存,并对临时缓冲区进行清理。
预设存储路径可以根据需求进行修改,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预设存储路径为NAND闪存芯片固定的逻辑区块地址(LBA),在到达预设时长后,按照预设存储路径将临时缓冲区内的全部分析数据写入NAND闪存芯片固定的逻辑区块地址(LBA)内。由于分析数据的数据量较小,因此逻辑区块地址(LBA)可使用的时间较长,当逻辑区块地址中没有空白存储区域后,按照分析数据写入的先后顺序,可以进行数据覆盖。
通过对预设时长内所有的分析数据中指令类型进行分析可得到预设时长内的读写占比,通过对读写占比进行统计便于分析不同行业对固态硬盘的使用习惯,进而根据分析数据对固态硬盘的性能进行优化。
NAND闪存芯片中划分与多个存储块,当指令信息的操作码为写操作时,根据指令信息得到对应的分析数据后,除了将分析数据写入NAND闪存芯片固定的逻辑区块地址(LBA)内之外,与指令信息对应的写入的数据信息会写入NAND闪存芯片的其他存储块内,便于后续进行读取。
本申请实施例中,获取由主机发送的指令信息后,根据指令信息记录指令类型,便于后续对预设时间段内指令类型进行分析;通过指令信息得到与指令信息对应的数据信息后,通过数据信息确定数据信息的数据类型;基于指令信息从工作日志中确定与指令信息对应的数据状态,根据指令类型、数据类型及数据状态确定分析数据后,将数据分析写入临时缓冲区内,经过预设时间段后,将临时缓冲区内的所有分析数据按照预设存储路径上传至目标存储区域,提高了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的便捷程度,进而减轻了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S220中根据数据信息得到数据信息对应的数据类型,具体可以包括步骤S2201(附图未示出)、步骤S2202(附图未示出)、步骤S2203(附图未示出)、步骤S2204(附图未示出),其中:
步骤S2201:根据数据信息得到数据信息对应的表头信息。
步骤S2202:解析所述表头信息得到数据总长度。
具体的,数据信息中包含有表头信息和数据内容,通过对数据信息进行解析,可以得到数据信息中的表头信息,再通过对表头信息进行解析可以得到数据总长度。
步骤S2203:当数据总长度超过预设长度阈值时,确定数据信息的数据类型为连续数据。
步骤S2204:当数据总长度低于预设长度阈值时,确定数据信息的数据类型为随机数据。
具体的,预设长度阈值可以根据需求进行修改,具体的长度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做具体限定。例如当长度阈值为15时,通过对数据信息进行解析后,得到的数据总长度为12,由于12低于15,则证明数据信息的类型为随机数据,当对数据信息进行解析后得到的数据总长度为25时,由于25超过了15,则证明数据信息的类型为连续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对数据信息进行解析得到表头信息,进而通过表头信息中存储的数据总长度判断数据信息的类型,提高了对数据信息的数据类型确定的正确性。
进一步的,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S230具可以包括步骤S2301(附图未示出)、步骤S2302(附图未示出),其中,
步骤S2301:基于指令信息,从工作日志中查找与指令信息对应的操作记录,工作日志中存放有所有指令的操作记录。
具体的,工作日志中存放有所有指令信息对应的操作时间以及操作内容,根据指令信息从工作日志中进行遍历,提取与指令信息相对应的日志内容,从日志内容中得到对应的操作记录。
步骤S2302:解析操作记录,得到与所指令信息对应的数据状态。
具体的,数据状态包括正常状态和异常状态,当数据在读写过程中出现异常时,通过对应的指令信息可以从工作日志中将指令信息对应的操作记录进行调取,异常状态也会在操作日志中进行体现。其中异常状态包括突然掉电、握手时间超长、数据校验出错、存储区域新增坏块。
若在执行指令信息对应的操作时出现异常,可通过调取与指令信息对应的操作记录进行电压值的确定,假设正常工作电压值为200伏,但当前时刻的电压值为50伏,则由于电压值突然发生变化,因此可以预测当前时刻出现的异常状态为突然掉电。
若没有发生突然掉电,则通过调取与指令信息对应的操作记录进行信息交互时长的确定,通过信息交互时长确定异常状态是否为握手时间超长。例如,当主机发送的指令信息为读指令时,在执行读操作之前,需要通过TCP协议建立主机与中控芯片之间的连接,常见的传输协议为TCP协议,TCP协议是传输层协议,用于为应用层提供服务,TCP协议是面向连接的,是提供端到端可靠性服务的传输层协议,在面向连接通信中,会在两个端点之间建立一条可靠的数据通信信道。利用TCP协议建立连接的过程中会从涉及到三次握手,下述对TCP协议的三次握手进行概括,例如A与B要建立连接,首先A向B发送SYN同步序列编号(Synchronize Sequence Numbers),然后B回复SYN同步序列编号+ACK确认字符(Acknowledge character),最后A回复ACK确认字符进行确认,这样TCP的三次握手过程就完成了,但是在握手过程中,若A发送了SYN同步序列编号后,B没有在预设时间段内回复SYN同步序列编号+ACK确认字符,则会造成握手时间超长,握手时间超长会导致无法建立连接通信,进而影响对于数据信息的读或写操作。
若没有发生握手时间超长,则通过对数据校验操作记录进行调取,确定数据校验是否出错。数据信息在传输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干扰的影响,如脉冲干扰、随机噪声干扰和人为干扰,这会使数据产生差错,为了能够控制、减少甚至消除传输过程中的差错,因此会采取一些方法来判断数据是否正确,或者在数据出错的时候及时发现并对数据信息进行改正。当检测到数据信息存在错误时,可以通过奇偶校验、CRC校验(循环冗余校验,CyclicRedundancy Check)、LRC校验(纵向冗余校验,Longitudinal Redundancy Check)、格雷码校验对数据信息进行校验,其中,奇偶校验的使用过程为:在数据信息的表头信息中设立一个奇偶校验位,存放数据信息对应的代码中“1”的个数为奇数还是偶数,若用奇校验,则奇偶校验位为奇数表示数据信息正确。若用偶校验,则奇偶校验位为偶数表示数据信息正确。
当没有发生数据校验出错时,通过工作日志调取存储至目标存储区域的操作记录,判断目标存储区域是否存在新增坏块,当检测到目标存储区域存在空白存储区域,但是对应的存储指针无法指向空白存储区域时,确定目标存储区域新增坏块。
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发生异常时,通过从工作日志中调取与指令信息对应的操作记录,确定数据信息发生的异常状态,通过对数据信息发生的异常状态进行记录,便于后续通过记录的异常状态对数据信息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进一步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实现对分析数据进行定时保存,从而减少固态硬盘的工作负担,还包括步骤Sa(附图未示出)、步骤Sb(附图未示出),其中,
步骤Sa:在启动时刻开始计时,当达到预设时长时,将临时缓冲区内的所有分析数据上传至目标存储区域内,启动时刻为临时缓冲区的建立时刻。
具体的,临时缓冲区设置在固态硬盘内,在生成分析数据之后,将分析数据先写入临时缓冲区内,经过预设时长后再将预设时长内写入临时缓冲区内的所有分析数据转存至目标存储区域内,可以减少固态硬盘对目标存储区域的访问次数,进而降低了固态硬盘的工作负担。
预设时长可以根据需求进行限定,预设时间过长可能会出现写入临时缓冲区内的分析数据丢失的情况,预设时间过短会影响到固态硬盘的性能。
步骤Sb:在将临时缓冲区内的所有分析数据按照预设存储路径上传至目标存储区域后,将临时缓冲区内的所有分析数据清空,并重新计时。
进一步的,当检测到临时缓冲区内的所有分析数据都上传至目标存储区域后,产生清除指令以清除临时缓冲区内所有的分析数据,减轻了固态硬盘的荷载。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先将生成的分析数据写入临时缓冲区内,并在经过预设时长后将写入临时缓冲区内的所有分析数据上传至目标存储区域,并将临时缓冲区进行清空且重新计时,减轻了固态硬盘在上传分析数据时的频率,从而减轻了固态硬盘的荷载。
进一步的,为了降低分析数据发生丢失的概率,本申请实施例还包括:步骤Sc(附图未示出)、步骤Sd(附图未示出),其中,
步骤Sc:当发生异常掉电时,检测临时缓冲区内是否为空。
步骤Sd:若临时缓冲区内不为空,则将临时缓冲区内所有的分析数据按照预设存储路径上传至目标存储区域,并对分析数据对应的指令进行异常标记,形成异常指令。
具体的,由于临时缓冲区内在经过预设时长后会将写入临时缓冲区内的所有分析数据上传至目标存储区域,因此在发生异常掉电时,临时缓冲内写入的分析数据可能还没有上传至目标存储区域。一般串联与固态硬盘的电容较小,在发生异常掉电后,串联与固态硬盘的电容可以在短时间内维持固态硬盘的工作状态。
若发生异常掉电时临时缓冲区内不为空,则固态硬盘会先将临时缓冲区内的分析数据上传至目标存储区域。由于在发生突然掉电时,可能会对数据信息造成损伤,因此在将临时缓冲区内的分析数据上传至目标存储区域后,对所有分析数据进行异常标记,并生成异常指令,其中异常指令与异常标记一一对应。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发生突然掉电时对临时缓冲区继续及时检测,若临时缓冲区不为空,则通过将临时缓冲内的分析数据进行上传,降低了分析数据发生丢失的概率,并且对临时缓冲区内的分析数据进行异常标记,并形成异常指令,便于通过异常指令对上传至目标存储区域的分析数据进行异常判定。
进一步的,为了提升数据信息的完整性,步骤Sd之后,还包括:步骤Se(附图未示出)、步骤Sf(附图未示出)、步骤Sg(附图未示出),其中:
步骤Se:根据异常指令,读取与异常指令对应的异常数据信息。
具体的,在发生异常掉电时,会对临时缓冲区内未上传至目标存储区域的分析数生成异常指令,由于分析数据与数据信息一一对应,因此异常指令与数据信息也是一一对应,通过异常指令便可确定与异常指令对应的异常数据信息。
NAND闪存芯片内划分有多个区域,除了存放有分析数据的目标存储区域的逻辑区块地址(LBA)还有存放新写入的数据信息的存储区域,通过异常指令可以确定数据信息存储区域的存储位置。
步骤Sf:根据异常数据信息,确定异常数据信息是否完整。
具体的,被进行异常标记的数据信息为异常数据信息,通过解析异常数据信息的表头信息得到数据包总数以及当前包序号,若当前包序号与数据包总数相同,则证明数据信息是完整的,若当前包序号小于数据包总数,则证明数据信息不完整。为了减轻存储区域的内存占比,在检测到异常数据信息不是完整数据信息后,将异常数据信息进行删除。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异常指令确定异常指令对应的异常数据信息后,通过解析异常数据信息的表头信息,对异常数据信息进行完整性判定,并将不完整的异常数据信息进行清除,减轻了存储区域的内存占比,并且提升了数据信息的完整性。
为了增强读取分析数据时的安全性,本申请实施例还包括:
当接收到分析请求信息后,判断分析请求信息是否符合预设安全标准;
当符合安全标准时,根据分析请求信息从目标区域调取对应的分析数据,并按照分析请求信息中的目标路径进行发送。
具体的,预设安全标准包括用户IP权限和病毒检测。
分析请求信息由用户发出,在接收到用户发送的分析请求信息后,解析分析请求信息得到对应的IP地址,并将提取到的IP地址在预设访问名单中进行匹配,若IP地址与预设访问名单匹配成功,则确定当前IP地址拥有获取分析数据的权限,再提取分析请求信息中的关键字信息,并将提取到的关键字信息与预设病毒关键字信息进行匹配,若关键字信息与预设病毒关键字信息相匹配,则丢弃分析请求信息,若关键字信息与预设病毒关键字信息不匹配,则将分析请求信息发送至NAND闪存芯片,便于NAND闪存芯片根据分析请求信息从特定的逻辑区块地址(LBA)调取对应的分析数据,并按照分析请求信息中的目标路径进行转发。
若IP地址与预设访问名单不匹配,则确定当前IP地址没有访问分析数据的权限,并且将当前IP地址加入禁止访问名单,后续不再接收当前IP地址发送的分析请求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对访问请求信息进行检测,当访问请求信息符合预设安全标准时,才能对分析数据进行访问,提高了读取分析数据时的安全性数。
上述实施例从方法流程的角度介绍一种数据统计的方法,下述实施例从虚拟模块或者虚拟单元的角度介绍了一种数据统计的装置,具体详见下述实施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统计的装置,如图3所示,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统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包括:获取模块310、确定类型模块320、确定状态模块330、确定分析数据模块340、上传数据模块350,其中:
获取模块310,用于获取指令信息,并记录指令类型,指令信息是由主机发送的,指令类型包括读指令和写指令;
确定类型模块320,用于根据指令信息得到数据信息,并根据数据信息确定数据信息的数据类型,其中指令信息与数据信息一一对应;
确定状态模块330,用于基于指令信息,从工作日志中获取指令信息对应的数据状态,数据状态包括正常状态和异常状态;
确定分析数据模块340,用于根据指令类型、数据类型及数据状态确定分析数据,并将分析数据写入临时缓冲区内;
上传数据模块350,用于经过预设时长后,将临时缓冲区内的分析数据按照预设存储路径上传至目标存储区域。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确定类型模块320包括:
获取表头信息单元,用于根据数据信息得到数据信息对应的表头信息;
确定数据总长度单元,用于解析表头信息得到数据总长度;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当数据总长度超过预设长度阈值时,确定数据信息的数据类型为连续数据;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当数据总长度低于预设长度阈值时,确定数据信息的数据类型为随机数据。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确定状态模块330包括:
查找操作记录单元,用于基于指令信息,从工作日志中查找与指令信息对应的操作记录,工作日志中存放有所有指令的操作记录;
确定数据状态单元,用于解析操作记录,得到与指令信息对应的数据状态。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还包括:
转存模块,用于在启动时刻开始计时,当达到预设时长时,将临时缓冲区内的所有分析数据上传至目标存储区域内,启动时刻为临时缓冲区的建立时刻;
清空模块,用于在将临时缓冲区内的所有分析数据按照预设存储路径上传至目标存储区域后,将临时缓冲区内的所有分析数据清空,并重新计时。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还包括:
检测模块,用于当发生异常掉电时,检测临时缓冲区内是否为空;
执行模块,用于若临时缓冲区内不为空,则将临时缓冲区内所有的分析数据按照预设存储路径上传至目标存储区域,并对分析数据对应的指令进行异常标记,形成异常指令。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执行模块之后,还包括:
获取异常数据信息模块,用于根据异常指令,读取与异常指令对应的异常数据信息;
完整性判定模块,用于根据异常数据信息,确定异常数据信息是否完整;
清除模块,用于当异常数据信息不完整时,将异常数据信息进行清除。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还包括:
安全判定模块,用于当接收到分析请求信息后,判断分析请求信息是否符合预设安全标准;
转发模块,用于当符合安全标准时,根据分析请求信息从目标区域调取对应的分析数据,并按照分析请求信息中的目标路径进行转发。
下述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固态硬盘,与上述方法部分相互照样,具体详见下述实施例。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固态硬盘,如图4所示,图4所示的固态硬盘400包括:处理器401和存储器403。其中,处理器401和存储器403相连,如通过总线402相连。可选地,固态硬盘400还可以包括收发器404。需要说明的是,实际应用中收发器404不限于一个,该固态硬盘400的结构并不构成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
处理器401可以是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通用处理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or,数据信号处理器),ASIC(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处理器401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DSP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
总线402可包括一通路,在上述组件之间传送信息。总线402可以是PCI(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外设部件互连标准)总线或EISA(Extended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扩展工业标准结构)总线等。总线402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4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存储器403可以是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CD-ROM(Compact DiscRead Only Memory,只读光盘)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
存储器403用于存储执行本申请方案的应用程序代码,并由处理器401来控制执行。处理器401用于执行存储器403中存储的应用程序代码,以实现前述方法实施例所示的内容。图4示出的固态硬盘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可以执行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相应内容。与相关技术相比,本申请实施例中获取由主机发送的指令信息后,根据指令信息记录指令类型,便于后续对预设时间段内指令类型进行分析;通过指令信息得到与指令信息对应的数据信息后,通过数据信息确定数据信息的数据类型;基于指令信息从工作日志中确定与指令信息对应的数据状态,根据指令类型、数据类型及数据状态确定分析数据后,将数据分析写入临时缓冲区内,经过预设时间段后,将临时缓冲区内的所有分析数据按照预设存储路径上传至目标存储区域,提高了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的便捷程度,进而减轻了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附图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其可以以其他的顺序执行。而且,附图的流程图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其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他步骤或者其他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数据统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指令信息,并记录指令类型,所述指令信息是由主机发送的,指令类型包括读指令和写指令;
根据所述指令信息得到数据信息,并根据所述数据信息确定所述数据信息的数据类型,其中指令信息与数据信息一一对应;
基于所述指令信息,从工作日志中获取所述指令信息对应的数据状态,所述数据状态包括正常状态和异常状态,其中异常状态包括突然掉电、握手时间超长、数据校验出错、存储区域新增坏块;
根据所述指令类型、数据类型及数据状态确定分析数据,并将所述分析数据写入临时缓冲区内,所述临时缓冲区设置在固态硬盘内;
经过预设时长后,将所述临时缓冲区内的分析数据按照预设存储路径上传至目标存储区域;
其中,所述经过预设时长后,将所述临时缓冲区内的分析数据按照预设存储路径上传至目标存储区域包括:
在到达预设时长后,按照预设存储路径将临时缓冲区内的全部分析数据写入NAND闪存芯片固定的逻辑区块地址内;NAND闪存芯片中划分有多个存储块,当指令信息的操作码为写操作时,根据指令信息得到对应的分析数据后,除了将分析数据写入NAND闪存芯片固定的逻辑区块地址内之外,与指令信息对应的写入的数据信息会写入NAND闪存芯片的其他存储块内,便于后续进行读取;
当发生异常掉电时,检测所述临时缓冲区内是否为空;若所述临时缓冲区内不为空,则将所述临时缓冲区内所有的分析数据按照预设存储路径上传至所述目标存储区域,并对所述分析数据对应的指令进行异常标记,形成异常指令,根据所述异常指令,读取与所述异常指令对应的异常数据信息;根据所述异常数据信息,确定所述异常数据信息是否完整;当所述异常数据信息不完整时,将所述异常数据信息进行清除;当接收到分析请求信息后,判断所述分析请求信息是否符合预设安全标准;当符合安全标准时,根据所述分析请求信息从目标区域调取对应的分析数据,并按照分析请求信息中的目标路径进行转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据统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数据信息得到所述数据信息对应的数据类型,包括:
根据所述数据信息得到数据信息对应的表头信息;
解析所述表头信息得到数据总长度;
当所述数据总长度超过预设长度阈值时,确定所述数据信息的数据类型为连续数据;
当所述数据总长度低于预设长度阈值时,确定所述数据信息的数据类型为随机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据统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指令信息,从工作日志中获取对应的数据状态,包括:
基于所述指令信息,从工作日志中查找与指令信息对应的操作记录,所述工作日志中存放有所有指令的操作记录;
解析所述操作记录,得到与所述指令信息对应的数据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据统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启动时刻开始计时,当达到预设时长时,将所述临时缓冲区内的所有分析数据上传至所述目标存储区域内,所述启动时刻为所述临时缓冲区的建立时刻;
在将所述临时缓冲区内的所有分析数据按照预设存储路径上传至所述目标存储区域后,将所述临时缓冲区内的所有分析数据清空,并重新计时。
5.一种数据统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指令信息,并记录指令类型,所述指令信息是由主机发送的,指令类型包括读指令和写指令;
确定类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指令信息得到数据信息,并根据所述数据信息确定所述数据信息的数据类型,其中指令信息与数据信息一一对应;
确定状态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指令信息,从工作日志中获取所述指令信息对应的数据状态,所述数据状态包括正常状态和异常状态,其中异常状态包括突然掉电、握手时间超长、数据校验出错、存储区域新增坏块;
确定分析数据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指令类型、数据类型及数据状态确定分析数据,并将所述分析数据写入临时缓冲区内,所述临时缓冲区设置在固态硬盘内;
上传数据模块,用于经过预设时长后,将所述临时缓冲区内的分析数据按照预设存储路径上传至目标存储区域;
其中,上传数据模块在经过预设时长后,将所述临时缓冲区内的分析数据按照预设存储路径上传至目标存储区域时,具体用于:
在到达预设时长后,按照预设存储路径将临时缓冲区内的全部分析数据写入NAND闪存芯片固定的逻辑区块地址内;NAND闪存芯片中划分有多个存储块,当指令信息的操作码为写操作时,根据指令信息得到对应的分析数据后,除了将分析数据写入NAND闪存芯片固定的逻辑区块地址内之外,与指令信息对应的写入的数据信息会写入NAND闪存芯片的其他存储块内,便于后续进行读取;
当发生异常掉电时,检测所述临时缓冲区内是否为空;若所述临时缓冲区内不为空,则将所述临时缓冲区内所有的分析数据按照预设存储路径上传至所述目标存储区域,并对所述分析数据对应的指令进行异常标记,形成异常指令,根据所述异常指令,读取与所述异常指令对应的异常数据信息;根据所述异常数据信息,确定所述异常数据信息是否完整;当所述异常数据信息不完整时,将所述异常数据信息进行清除;当接收到分析请求信息后,判断所述分析请求信息是否符合预设安全标准;当符合安全标准时,根据所述分析请求信息从目标区域调取对应的分析数据,并按照分析请求信息中的目标路径进行转发。
6.一种固态硬盘,其特征在于,该固态硬盘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
存储器;
至少一个应用程序,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应用程序被存储在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至少一个应用程序配置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数据统计方法。
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种所述方法的计算机程序。
CN202210549372.4A 2022-05-20 2022-05-20 一种数据统计方法、装置、固态硬盘及介质 Active CN1148178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49372.4A CN114817860B (zh) 2022-05-20 2022-05-20 一种数据统计方法、装置、固态硬盘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49372.4A CN114817860B (zh) 2022-05-20 2022-05-20 一种数据统计方法、装置、固态硬盘及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17860A CN114817860A (zh) 2022-07-29
CN114817860B true CN114817860B (zh) 2023-04-07

Family

ID=825148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49372.4A Active CN114817860B (zh) 2022-05-20 2022-05-20 一种数据统计方法、装置、固态硬盘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1786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34759B (zh) * 2023-11-13 2024-02-23 长沙时代跳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app服务平台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7742618B (zh) * 2024-02-19 2024-05-07 鑫硕泰(深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固态硬盘的数据存储管理方法和固态硬盘管理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53307A (zh) * 2020-05-22 2020-09-11 深圳佰维存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固态硬盘的数据完整性检测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59115A (zh) * 2013-09-29 2014-02-05 记忆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于smart的ssd智能监控系统
CN108664218A (zh) * 2018-04-23 2018-10-16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数据特征的ssd存储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3704243A (zh) * 2020-05-20 2021-11-26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数据分析方法、装置、计算机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796996A (zh) * 2020-07-03 2020-10-20 深圳大普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固态硬盘日志处理方法、固态硬盘和电子设备
CN112199342A (zh) * 2020-11-04 2021-01-08 江苏特思达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文件上传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53307A (zh) * 2020-05-22 2020-09-11 深圳佰维存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固态硬盘的数据完整性检测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17860A (zh) 2022-07-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817860B (zh) 一种数据统计方法、装置、固态硬盘及介质
US7702796B2 (en) Recovering a pool of connections
CN106910528B (zh) 一种固态硬盘数据巡检的优化方法及装置
CN108563532B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US11500707B2 (en) Controller, memory controller, storage device,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controller
CN109656895B (zh) 分布式存储系统、数据写入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0910249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节点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213828B (zh) 区块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885001A (zh) 异常登录行为识别方法、控制器及介质
CN114741225A (zh) 用于处理硬件错误的装置及方法
CN109521969B (zh) 一种固态硬盘数据回收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331249A (zh) 预测存储器件寿命的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883340B (zh) 一种基于hplc和hrf双模通信故障处理方法和设备
RU2383067C2 (ru) Способ сохранения пакетов данных с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технологии указателя
CN108984377B (zh) 一种统计bios登录日志的方法、系统及介质
CN107239378B (zh) 一种超时监测方法及系统
CN100561953C (zh) 一种记录诊断数据的方法
CN113850664A (zh) 一种数据异常检测方法及数据上报服务
JP2789900B2 (ja) 状態履歴記憶装置
CN117234792B (zh) 一种用于dpu的数据校验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WO2015090081A1 (zh) 一种路由信息的老化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3092730A (zh) 一种信息存储与读取方法
CN113544636B (zh) 亚健康节点的管理方法和装置
WO2021103304A1 (zh) 一种数据回传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330411B (zh) 一种存储控制器和数据搬迁监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