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16644A - 云界面的数据处理方法、第一用户设备、服务器和第二用户设备 - Google Patents

云界面的数据处理方法、第一用户设备、服务器和第二用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16644A
CN114816644A CN202210520955.4A CN202210520955A CN114816644A CN 114816644 A CN114816644 A CN 114816644A CN 202210520955 A CN202210520955 A CN 202210520955A CN 114816644 A CN114816644 A CN 1148166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interface
server
user equipment
cloud inte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2095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枫
王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ibaba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ibaba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ibaba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ibaba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52095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16644A/zh
Publication of CN1148166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1664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1Execution arrangements for user interfaces
    • G06F9/452Remote windowing, e.g. X-Window System, desktop virtualis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云界面的数据处理方法、第一用户设备、服务器和第二用户设备。该方法包括:基于接收到的来自服务器的第一数据流,渲染第一用户的云界面;响应于检测到指向第二用户的预设指令,向服务器发送界面分享请求;其中,界面分享请求包含对第二用户的指示信息,界面分享请求用于指示服务器向第二用户的云界面所对应的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一数据流。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用户在使用云界面时的协同工作。

Description

云界面的数据处理方法、第一用户设备、服务器和第二用户 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云计算领域,尤其涉及云界面的数据处理方法、第一用户设备、服务器和第二用户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远程多媒体通讯和分散式办公已经成为常见的办公模式。如何实现远距离的多方协同工作,是这种新的办公模式下的热点问题。相关技术中,可以通过采用专门的协作平台或会议应用对本地操作系统提供的桌面进行共享,以实现对本地系统桌面的协同处理。然而,针对采用云界面例如云应用或云桌面等进行办公的场景,相关技术中并没有提供协同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云界面的数据处理方法、第一用户设备、服务器和第二用户设备,以解决相关技术存在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云界面的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用户设备,该方法包括:
基于接收到的来自服务器的第一数据流,渲染第一用户的云界面;
响应于检测到指向第二用户的预设指令,向服务器发送界面分享请求;其中,界面分享请求包含对第二用户的指示信息,界面分享请求用于指示服务器向第二用户的云界面所对应的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一数据流。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云界面的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服务器,该方法包括:
向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第一数据流;其中,第一数据流用于渲染第一用户的云界面;
接收来自第一用户设备的界面分享请求;其中,界面分享请求包含对第二用户的指示信息;
向第二用户的云界面对应的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一数据流。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云界面的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二用户设备,该方法包括:
渲染第二用户的云界面;
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服务器的第一数据流,基于第一数据流显示第一用户的云界面;其中,第一数据流为服务器在接收到界面分享请求的情况下发送的,界面分享请求中包含对第二用户的指示信息,且界面分享请求来自于第一用户的云界面对应的第一用户设备。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一用户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本申请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服务器,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本申请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第二用户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本申请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用户设备为渲染显示第一用户的云界面的设备,通过在该设备上发起指向第二用户的预设指令,可以触发向提供云界面数据流的服务器发送界面分享请求,从而使得该服务器将云界面数据流发送至第二用户的云界面所对应的第二用户设备,在第二用户设备上显示第一用户的云界面。可见,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用户在使用云界面时的协同工作。并且,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利用了提供数据流的服务器进行云界面分享,无需通过其他协作平台或会议应用进行分享,提升了数据流传输效率,优化了用户体验,从而提升了协同效率。
上述概述仅仅是为了说明书的目的,并不意图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除上述描述的示意性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之外,通过参考附图和以下的详细描述,本申请进一步的方面、实施方式和特征将会是容易明白的。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除非另外规定,否则贯穿多个附图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或元素。这些附图不一定是按照比例绘制的。应该理解,这些附图仅描绘了根据本申请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而不应将其视为是对本申请范围的限制。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示例性的应用场景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云界面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A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甩流模式的示意图;
图3B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分流模式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云界面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供的云界面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流协同发起方的云界面中的流协同入口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流协同发起方的云界面中的流协同管理器的示意图一;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流协同发起方的云界面中的流协同管理器的示意图二;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流协同发起方的云界面中的流协同管理器的示意图三;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流协同接收方的云界面中的流协同管理器的示意图一;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流协同接收方的云界面中的流协同管理器的示意图二;
图12是用于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的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为了更清楚地展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查询语句的处理方法,首先介绍可用于实现该方法的应用场景。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示例性的应用场景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服务器可以与多个用户设备通信,并向每个用户设备分别发送数据流。其中,服务器可以是单个服务器或服务器集群。用户设备上部署有相应的客户端程序,以根据接收到的数据流,渲染对应的云界面。
示例性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云界面,可以指基于云端的服务器资源运行并在本地的用户设备上渲染显示的用户交互界面,例如云桌面和/或云应用窗口。
其中,云桌面又称桌面虚拟化、云电脑,是替代传统计算机的一种新模式。云桌面对应的主机所包含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内存、硬盘等组件是在后端的服务器中虚拟出来的,从而降低对前端与用户交互的用户设备的配置要求,例如前端可以采用瘦客户机与用户进行交互。在前端的用户设备上安装云桌面客户端后可通过特定的通信协议访问后端服务器上的虚拟机主机,从而实现交互式操作,达到与操作本地计算机一致的体验效果。
云应用为本地的用户设备硬件系统与云端资源互动的应用,其通过特定的通信协议例如互联网或局域网连接并操控远程的服务器,利用服务器资源完成应用逻辑或运算任务。云应用窗口为云应用在本地的用户设备上渲染显示的用户交互界面。
示例性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数据流可以包括用于渲染云界面的实时数据,例如连续媒体数据,包括音频流和/或视频流。服务器与用户设备之间可以基于流协议传输数据流。这里,流协议为用于控制实时数据投递的应用层协议,可建立和控制单个或多个诸如音频和视频等时间同步的连续媒体流。
示例性地,图1所示的场景可以为办公场景。以云桌面为例,在办公场景中,可以为每个用户分配一个云桌面,用户无需使用固定的用户设备办公,可以灵活使用就近的用户设备,利用该用户设备访问服务器,从而获得服务器提供的桌面数据流,在该用户设备上渲染显示用户的云桌面,实现随时、随处办公。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主要用于在上述采用云界面的办公场景中,实现云桌面的分享互动,以便于实现基于共享的云界面协同工作。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申请实施例。
图2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云界面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选地可以应用于第一用户设备,例如图1所示的任一用户设备,但不仅限于此。如图2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S210、基于接收到的来自服务器的第一数据流,渲染第一用户的云界面;
S220、响应于检测到指向第二用户的预设指令,向服务器发送界面分享请求;其中,界面分享请求包含对第二用户的指示信息,界面分享请求用于指示服务器向第二用户的云界面所对应的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一数据流。
示例性地,如前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云界面,可以指基于服务器资源运行并在本地的用户设备上渲染显示的用户交互界面,例如云桌面和/或云应用窗口。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数据流与第一用户的云界面对应。第一数据流可以是用于显示第一用户的云界面的数据流,包括该云界面的音频和/或视频流,或者包括用于合成该音频和/或视频流的相关数据。
可以理解,云界面可以与用户进行绑定,因此,用户信息可以作为云界面的标识,该用户信息包括用户名、用户ID(Identifier,标识)、密码、用户的设备ID等。实际应用中,可以采用第一用户的用户信息,在第一用户设备中登录第一用户的云界面。通过登录操作,服务器可以确定第一用户设备与第一用户之间的关联关系,将第一用户的云界面对应的第一数据流发送至第一用户设备,以使第一用户设备基于第一数据流,渲染第一用户的云界面。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预设指令用于触发第一用户设备向服务器发送界面分享请求。预设指令可以包括由预设的用户操作触发生成的指令。其中,预设的用户操作包括用户在指定显示区域的选中、点击、输入等操作,例如在指定显示区域中选中第二用户或输入第二用户的用户信息。该指定显示区域可以是通过点击第一用户设备上的云界面图标调出,例如该指定显示区域可以是第一用户设备上的云界面图标对应的右键菜单栏。可选地,该指定显示区域也可以是第一用户设备的本地系统工具栏、第一用户的云界面中的界面控制选项卡等。
示例性地,基于预设指令所触发的界面分享请求,可以包含预设信息以及对第二用户的指示信息。其中,预设信息可以用于表征该数据包的功能为请求分享界面,对第二用户的指示信息用于表征界面的分享目标为第二用户。对第二用户的指示信息,可以是第二用户的用户名、ID等。
示例性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云界面对应的用户设备,可以理解为当前登录、使用或渲染该云界面的用户设备。例如,根据上述步骤S210,第一用户设备基于服务器发送的数据流渲染第一用户的云界面,因此,第一用户的云界面对应第一用户设备。同理,第二用户的云界面所对应的第二用户设备,可以是当前登录了第二用户的云界面的用户设备。服务器可以基于对第二用户的指示信息,确定第二用户的云界面所对应的第二用户设备,从而向其发送第一数据流,使得第二用户设备也可以显示第一用户的云界面。
根据上述说明,可以看到,服务器用于提供第一用户的云界面所对应的数据流。第一用户设备用于渲染显示第一用户的云界面。用户可以通过在第一用户设备显示的云界面上操作,生成指向第二用户的预设指令。基于该指令的触发,第一用户设备向服务器发送界面分享请求,该请求携带对第二用户的指示信息,使得服务器向第二用户的云界面所对应的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一数据流,以为第二用户呈现第一用户的云界面。可见,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用户在使用云界面时的协同工作。并且,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利用了提供数据流的服务器进行云界面分享,无需通过其他协作平台或会议应用进行分享,提升了数据流传输效率,优化了用户体验,从而提升了协同办公效率。
可选地,在预设指令包括甩流指令的情况下,上述界面分享请求还用于指示服务器停止向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第一数据流。在相应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在预设指令包括分流指令的情况下,界面分享请求还用于指示服务器保持向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第一数据流。
具体而言,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预设指令可以包括甩流指令或分流指令。针对检测到的不同的预设指令,第一用户设备通过发送界面分享请求,可以触发服务器仅向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一数据流,也可以触发服务器同时向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一数据流。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两种界面分享模式。
一种模式是甩流。若采用甩流模式,则第一用户将运行中的云界面分享给第二用户,且第一用户不保留该云界面。如图3A所示,服务器在接收到界面分享请求后,只向第二用户设备传输第一数据流。
另一种模式是分流。若采用分流模式,则第一用户将运行中的云界面分享给第二用户,且第一用户保留该云界面。如图3B所示,服务器在接收到界面分享请求后,同时向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传输第一数据流。
示例性地,可以在第一用户设备上的指定显示区域(例如云界面图标上的右键菜单、工具栏或用于配置界面分享信息的特定窗口等)中,显示两种界面分享模式的提示信息,以供用户选择其中之一,基于用户的选择生成对应的指令。
可选地,对于以上两种界面分享模式,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针对操控权限的不同处理方式。这里,操控权限为允许用户对云界面进行操作和控制的权限。例如,操控权限可以为键盘和鼠标的控制权。若用户设备具备某个云界面的操控权限,则该用户设备所连接的键盘和鼠标可以操控该云界面;若用户设备不具备该云界面的操控权限,则该用户设备所连接的键盘和鼠标无法操控该云界面。
示例性地,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在预设指令包括甩流指令的情况下,向服务器发送权限交付请求;权限交付请求用于指示服务器基于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操控请求,对第一用户的云界面进行处理。
其中,服务器基于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操控请求对第一用户的云界面进行处理,表示第二用户设备具备第一用户的云界面的操控权限。也就是说,权限交付请求用于将第一用户的云界面的操控权限交付给第二用户。可见,在甩流模式下,第一用户还会将该云界面的操控权限分享给第二用户。可选地,第一用户可以不保留该操控权限。
示例性地,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在预设指令包括分流指令的情况下,针对第一用户的云界面的操控权限获取用户选择信息;
在用户选择信息指示交付操控权限的情况下,向服务器发送权限交付请求;其中,权限交付请求用于指示服务器基于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操控请求,对第一用户的云界面进行处理。
可见,在分流模式下,第一用户可以选择是否将该云界面的操控权限分享给第二用户。具体地,可以在第一用户设备上的指定显示区域例如用于配置界面分享信息的特定窗口中,检测针对操控权限的用户选择信息,该用户选择信息用于表征是否交付操作权限。若用户选择交付权限,则第一用户设备会发送权限交付请求,以指示将权限交付给第二用户设备。可选地,第一用户设备可以保留操控权限,从而第一用户设备和第二用户设备可以协同操控上述云界面。
可选地,在上述分流模式中,第二用户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即用户可以选择将云界面分享给多个其他用户。具体地,第一用户设备可以检测到指向多个第二用户的分流指令,在检测到该分流指令的情况下,向服务器发送界面分享请求,以使服务器向每个第二用户的云界面所对应的用户设备发送第一数据流。示例性地,可以在第一用户的云界面上的指定显示区域例如用于配置界面分享信息的特定窗口中,显示用户列表,则用户可以在用户列表中选择一个或多个第二用户。
可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不同的界面分享模式,有利于根据不同的需求,实现多方协同办公。例如,用户可以通过甩流模式实现云桌面/云应用的两人之间的协同办公,也可以通过分流模式实现多人同时进行云桌面/云应用的同时操控键鼠,完成制作文档、图档或写代码等场景下的协同办公,从而使用户获得更加良好的使用体验。
可选地,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响应于在预设窗口中检测到结束指令,向服务器发送分享结束请求,该分享结束请求用于指示服务器停止向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一数据流。也就是说,用户可以在第一用户设备上的预设窗口上选择结束界面分享。可选地,预设窗口可以是甩流模式下的独立窗口,也可以是分流模式下在第一用户的云界面中显示的窗口。
图4示出根据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云界面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选地可以应用于服务器,例如图1所示的服务器,但不仅限于此。如图4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S410、向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第一数据流;其中,第一数据流用于渲染第一用户的云界面;
S420、接收来自第一用户设备的界面分享请求;其中,界面分享请求包含对第二用户的指示信息;
S430、向第二用户的云界面对应的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一数据流。
该方法中的各技术细节均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实现,并具备相应的效果,在此不再进行赘述。以下针对服务器与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交互进行详细描述。
可选地,上述步骤S430、向第二用户的云界面对应的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一数据流,包括:
向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确认请求;
响应于接收到第二用户设备针对确认请求返回的确认信息,向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一数据流。
示例性地,该确认请求用于请求第二用户确认是否接收第一用户的云界面,该确认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用户已确认接收第一用户的云界面。例如,该确认请求触发第二用户设备显示“第一用户要求分享云应用/云桌面数据流给您”以及对应的选择框,用户可以在该选择框中选择接受或拒绝,当用户选择接受时,第二用户设备向服务器返回确认信息,从而服务器向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一数据流,使得第二用户设备上可以显示第一用户的云界面,实现界面分享。可见,在上述方式中,可以由第二用户选择是否接受共享的界面,从而可以避免界面共享对第二用户产生干扰。
可选地,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来自第一用户设备的权限交付请求,基于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操控请求,对第一用户的云界面进行处理。
其中,如前述说明,权限交付请求用于请求将第一用户的云界面的操控权限交付给第二用户。示例性地,该权限交付请求可以是与甩流指令对应的权限交付请求,也可以是与分流指令对应的权限交付请求。具体地,该权限交付请求可以在第一用户设备检测到甩流指令时发送,也可以在第一用户设备检测到分流指令,且针对操控权限的用户选择信息指示交付操作权限的情况下发送。
可选地,上述步骤S430中,若采用向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确认请求的实施方式,该确认请求可以是针对云界面和操控权限的确认请求,即该确认请求用于请求第二用户确认是否接收第一用户的云界面以及该云界面的操控权限。在第二用户设备返回确认信息的情况下,服务器向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第一数据流,且基于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操控请求,对第一用户的云界面进行处理。
图5示出根据本申请又一实施例的云界面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选地可以应用于第二用户设备,例如图1所示的任一用户设备,但不仅限于此。如图5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S510、渲染第二用户的云界面;
S520、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服务器的第一数据流,基于第一数据流渲染第一用户的云界面;其中,第一数据流为服务器在接收到界面分享请求的情况下发送的,界面分享请求中包含对第二用户的指示信息,且界面分享请求来自于第一用户的云界面对应的第一用户设备。
根据上述方法,第二用户设备渲染显示第二用户的云界面,则第二用户设备为第二用户的云界面所对应的用户设备。服务器在接收到界面分享请求的情况下,若该界面分享请求中包含对第二用户的指示信息,且该界面分享请求来自于第一用户的云界面对应的第一用户设备,则服务器会基于第二用户的指示信息定位到第二用户设备,并将第一用户的云界面所对应的第一数据流发送至第二用户设备。从而第二用户设备可以基于第一数据流显示第一用户的云界面。
上述方法中的各技术细节均可以参考前述实施例实现,并具备相应的效果,在此不再进行赘述。以下针对第二用户设备上的用户交互进行详细描述。
可选地,第二用户设备可以在第二用户的云界面中显示第一用户的云界面,也可以在第二用户设备中新建窗口显示第一用户的云界面,本申请不对此进行限定。
可选地,第二用户设备可以停止显示第二用户的云界面,也可以基于第二用户设备的焦点切换,显示第二用户的云界面和/或第一用户的云界面,即第二用户的云界面和第二用户的云界面可以部分重叠、完全重叠或完全不重叠地进行显示。
可选地,在上述步骤S520之前,上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服务器的确认请求,针对第一用户的云界面获取用户选择信息;
在用户选择信息指示接收云界面的情况下,向服务器发送确认信息。
也就是说,在接收第一数据流之前,第二用户设备会先接收到确认请求,该确认请求用于请求第二用户确认是否接收第一用户的云界面。若用户选择信息指示接收该云界面,即用户选择接收,则第二用户设备会发送确认信息,以触发服务器发送第一数据流至第二用户设备。
可选地,上述方法还包括:
在确认请求指示交付操控权限且用户选择信息指示接收操控权限的情况下,在第一用户的云界面上检测操控指令,并向服务器发送与操控指令对应的操控请求,其中,操作请求用于对第一用户的云界面进行处理。
也就是说,上述确认请求不仅可用于请求是否接收第一用户的云界面,还会指示交付操控权限,用户可以选择是否接收操控权限,若接收,则第二用户设备可以在该云界面上检测用户触发的操控指令,通过向服务器发送对应的操控请求,使得服务器基于操控请求对该云界面进行处理,达到第二用户设备操控该云界面的效果。
可选地,在第二用户设备中,还可以显示当前分享第一用户的云界面和/或操控权限的其他用户的标识信息。
为了更清楚地呈现本申请的技术思路和相关的交互方式,下面提供一个具体的应用示例。
在本应用示例中,界面共享也可以称为流协同。流协同发起方的处理流程如下:
1、用户A在第一用户设备上启动云应用/云桌面。
2、图6示出了发起流协同的入口的示意图。用户A可以在第一用户设备的系统工具栏中的云应用/云桌面图标(icon)上点击鼠标右键,拉起右键菜单,在右键菜单中选择发起流协同。
3、通过发起流协同可以调出流协同管理器的弹窗。图7和图8示出了流协同管理器的示意图。在该流协同管理器中,用户A可以选择分流或甩流。如图7所示,在选择分流的情况下,还可以选择一个或多个可分享用户(即云应用/云桌面的接收方)以及是否交付键鼠控制权(具体可以选择完全交付键鼠控制权、不交付键鼠控制权或同时操控)。如图8所示,在选择甩流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一个可分享用户,并默认交付键鼠控制权。
4、用户A选择完毕后,点击开始分享以确认发起界面分享,等待接收方确认接收。
5、在接收方确认接收的情况下,即云应用已分享至其他用户设备时,若用户A再启动流协同管理器,则该流协同管理器如图9所示,会显示云应用/云桌面正在流窗口中分享的提示信息,并支持用户A变更可分享用户以及键鼠控制权。
流协同接收方的处理流程如下:
1、用户B收到流协同邀请的通知弹窗。若流协同发起方选择分流模式,则该通知弹窗可以显示例如“用户A要求分享应用流和键鼠权限给您”或“用户A要求分享应用流给您”等提示信息。若流协同发起方选择甩流模式,则该通知弹窗可以显示“用户A要求转交应用流和键鼠权限给您”。同时该通知弹窗中包含用于选择是否接受的选择框。
2、用户B在该通知弹窗中选择接受。若流协同发起方选择甩流模式,则当前仅有用户B参与流分享并获得键鼠控制权。若流协同发起方选择分流模式,且选择交付键鼠权限,则如图10所示,用户B可以调出流协同管理器的弹窗,该弹窗中会显示“您已接收用户A分享的云应用流窗口与键鼠控制权限”,以及显示当前参与流分享的用户以及当前的键鼠控制权所属的用户。若流协同发起方选择分流模式,且选择不交付键鼠权限,则如图11所示,用户B可以调出流协同管理器的弹窗,该弹窗中会显示“您已接收用户A分享的云应用流窗口”,以及显示当前参与流分享的用户以及当前的键鼠控制权所属的用户。
3、拉起协同的云应用/云桌面的窗口。
可见,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用户在使用云应用/云桌面时对云应用/云桌面的协同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实现上述方法的电子设备。图12示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该电子设备例如是上述第一用户设备、服务器或第二用户设备。如图12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910和处理器920,存储器910内存储有可在处理器92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920执行该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云界面的数据处理方法。存储器910和处理器92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或多个。
该电子设备还包括:
通信接口930,用于与外界设备进行通信,进行数据交互传输。
如果存储器910、处理器920和通信接口930独立实现,则存储器910、处理器920和通信接口930可以通过总线相互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该总线可以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ISA)总线、外部设备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该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12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可选的,在具体实现上,如果存储器910、处理器920及通信接口930集成在一块芯片上,则存储器910、处理器920及通信接口930可以通过内部接口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任一实施例中提供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任一实施例中提供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芯片,该芯片包括,包括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使得安装有芯片的通信设备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芯片,包括:输入接口、输出接口、处理器和存储器,输入接口、输出接口、处理器以及存储器之间通过内部连接通路相连,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中的代码,当代码被执行时,处理器用于执行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应理解的是,上述处理器可以是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值得说明的是,处理器可以是支持进阶精简指令集机器(Advanced RISC Machines,ARM)架构的处理器。
进一步地,可选的,上述存储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 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的流程或功能。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括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流程图中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任何过程或方法描述可以被理解为,表示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用于实现特定逻辑功能或过程的步骤的可执行指令的代码的模块、片段或部分。并且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示出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
在流程图中表示或在此以其他方式描述的逻辑和/或步骤,例如,可以被认为是用于实现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的定序列表,可以具体实现在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中,以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如基于计算机的系统、包括处理器的系统或其他可以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取指令并执行指令的系统)使用,或结合这些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而使用。
应理解的是,本申请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包括方法实施例的步骤之一或其组合。
此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上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其各种变化或替换,这些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4)

1.一种云界面的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用户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接收到的来自服务器的第一数据流,渲染第一用户的云界面;
响应于检测到指向第二用户的预设指令,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界面分享请求;其中,所述界面分享请求包含对所述第二用户的指示信息,所述界面分享请求用于指示所述服务器向所述第二用户的云界面所对应的第二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预设指令包括甩流指令的情况下,所述界面分享请求还用于指示所述服务器停止向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预设指令包括甩流指令的情况下,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权限交付请求;所述权限交付请求用于指示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操控请求,对所述第一用户的云界面进行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预设指令包括分流指令的情况下,针对所述第一用户的云界面的操控权限获取用户选择信息;
在所述用户选择信息指示交付所述操控权限的情况下,向所述服务器发送权限交付请求;其中,所述权限交付请求用于指示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操控请求,对所述第一用户的云界面进行处理。
5.一种云界面的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向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第一数据流;其中,所述第一数据流用于渲染第一用户的云界面;
接收来自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界面分享请求;其中,所述界面分享请求包含对第二用户的指示信息;
向所述第二用户的云界面对应的第二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向所述第二用户的云界面对应的第二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流,包括:
向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确认请求;
响应于接收到所述第二用户设备针对所述确认请求返回的确认信息,向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数据流。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权限交付请求,基于所述第二用户设备发送的操控请求,对所述第一用户的云界面进行处理。
8.一种云界面的数据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二用户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渲染第二用户的云界面;
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服务器的第一数据流,基于所述第一数据流渲染第一用户的云界面;其中,所述第一数据流为所述服务器在接收到界面分享请求的情况下发送的,所述界面分享请求中包含对所述第二用户的指示信息,且所述界面分享请求来自于所述第一用户的云界面对应的第一用户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服务器的第一数据流,基于所述第一数据流渲染第一用户的云界面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来自所述服务器的确认请求,针对所述第一用户的云界面获取用户选择信息;
在所述用户选择信息指示接收所述云界面的情况下,向所述服务器发送确认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确认请求指示交付操控权限且所述用户选择信息指示接收所述操控权限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用户的云界面上检测操控指令,并向所述服务器发送与所述操控指令对应的操控请求,其中,所述操作请求用于对所述第一用户的云界面进行处理。
11.一种第一用户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2.一种服务器,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5-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3.一种第二用户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520955.4A 2022-05-12 2022-05-12 云界面的数据处理方法、第一用户设备、服务器和第二用户设备 Pending CN11481664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20955.4A CN114816644A (zh) 2022-05-12 2022-05-12 云界面的数据处理方法、第一用户设备、服务器和第二用户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520955.4A CN114816644A (zh) 2022-05-12 2022-05-12 云界面的数据处理方法、第一用户设备、服务器和第二用户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16644A true CN114816644A (zh) 2022-07-29

Family

ID=825157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20955.4A Pending CN114816644A (zh) 2022-05-12 2022-05-12 云界面的数据处理方法、第一用户设备、服务器和第二用户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16644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43449A (zh) * 2022-09-16 2023-01-24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云服务的视频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系统
CN117640627A (zh) * 2024-01-25 2024-03-01 微网优联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通过云电脑实现的协同工作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72469A (zh) * 2019-09-18 2019-12-13 北京视博云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输入设备、云端服务器及云游戏系统
CN110943959A (zh) * 2018-09-21 2020-03-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处理的方法、云管理平台、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1586164A (zh) * 2020-05-06 2020-08-25 上海达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远程云桌面的分享方法、接替方法、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597546A (zh) * 2020-07-24 2020-08-28 北京志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云桌面共享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3922995A (zh) * 2021-09-27 2022-01-11 西安万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云桌面共享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43959A (zh) * 2018-09-21 2020-03-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业务处理的方法、云管理平台、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0572469A (zh) * 2019-09-18 2019-12-13 北京视博云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输入设备、云端服务器及云游戏系统
CN111586164A (zh) * 2020-05-06 2020-08-25 上海达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远程云桌面的分享方法、接替方法、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597546A (zh) * 2020-07-24 2020-08-28 北京志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云桌面共享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3922995A (zh) * 2021-09-27 2022-01-11 西安万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云桌面共享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43449A (zh) * 2022-09-16 2023-01-24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云服务的视频显示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和系统
CN117640627A (zh) * 2024-01-25 2024-03-01 微网优联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通过云电脑实现的协同工作方法及系统
CN117640627B (zh) * 2024-01-25 2024-04-09 微网优联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通过云电脑实现的协同工作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832237B2 (en) Collaborative online document editing
CN114816644A (zh) 云界面的数据处理方法、第一用户设备、服务器和第二用户设备
US10567480B2 (en) Remote control of a shared application
US8832576B2 (en) Methods, apparatus and systems for authenticating users and user devices to receive secure information via multiple authorized channels
CN113497945B (zh) 基于云手机的直播和配置方法以及相关装置和系统
JP2022505374A (ja) オンライン文書共有方法、装置、電子機器及び記憶媒体
WO2017129017A1 (zh) 资源分享方法、资源获取方法、终端及服务器
CN112672094B (zh) 一种云桌面会议共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KR20180051556A (ko) 서비스 기능을 구현하는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CN103346952B (zh) 一种加入群组的方法及装置
KR102136474B1 (ko) 가상 세션에서의 클라이언트 측 키보드 레이아웃과 서버 측 키보드 레이아웃의 동기화
US20180209807A1 (en) Moving track sha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US20220244845A1 (en) Method, device,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for sending and receiving message
US10063555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achieving privilege separation
JP6335978B2 (ja) 通信セッション上の一部の参加者のための仮想の通信セッションを提供する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12288404A (zh) 一种会议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274978A (zh) 一种直播间的合作引导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WO2024093815A1 (zh) 数据共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WO2022116033A1 (zh) 协同操作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4935624A (zh) 桌面共享的方法和共享设备
WO2015080734A1 (en) Collaborative online document editing
WO2023035619A1 (zh) 一种场景渲染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JP6365708B2 (ja) ウェブ会議システム、ウェブ会議サーバ、ウェブ会議サーバとウェブ会議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2272223B (zh) 应用的运行方法、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0666902B1 (en) Display conflict elimination in videoconferenc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