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812008B - 风冷热泵、风冷热泵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风冷热泵、风冷热泵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812008B
CN114812008B CN202210380050.1A CN202210380050A CN114812008B CN 114812008 B CN114812008 B CN 114812008B CN 202210380050 A CN202210380050 A CN 202210380050A CN 114812008 B CN114812008 B CN 1148120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ue
valve body
pipeline
temperature value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38005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812008A (zh
Inventor
寇非
谯愚
胥腾飞
李强
纪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itong Energy Technology Chongqing Co ltd
Midea Group Co Ltd
Chongqing Midea General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Chongqing Midea General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Chongqing Midea General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38005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812008B/zh
Publication of CN1148120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120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8120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8120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0/00Heat pumps
    • F25B30/02Heat pumps of the compression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1/00Fluid-circulation arrangements
    • F25B41/20Disposition of valves, e.g. of on-off valves or flow control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B2600/25Control of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19Pressur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21Tempera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风冷热泵、风冷热泵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可读存储介质。风冷热泵的控制方法包括:控制风冷热泵运行;采集环境温度值和/或循环管路内的水温值;根据环境温度值和/或水温值,控制第一阀体的导通状态。通过对蓄能水箱进行使用,在环境温度较低或较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蓄能水箱向循环管路内补充高温水或低温水,保障循环管路内的水温位于预设范围内,增加了系统的可靠性以及稳定性。

Description

风冷热泵、风冷热泵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风冷热泵的控制方法、风冷热泵的控制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和风冷热泵。
背景技术
由于风冷热泵安装便捷,设置方便,使其得到广泛应用。
在室外环境温度较高或较低的情况下,管路内的水流与外界热交换的速度加快,风冷热泵难以保持管路内的水温位于设定范围内,影响制热或制冷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有鉴于此,第一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风冷热泵的控制方法,风冷热泵包括:热泵组件、循环管路、第一子管路、蓄能水箱、第一阀体和温度传感器,循环管路的两端分别连通热泵组件;第一子管路的两端均连通循环管路;蓄能水箱设于循环管路,并位于第一子管路的两端之间,蓄能水箱用于存储并保温热泵组件泵送的水;第一阀体设于循环管路,并位于第一子管路的两端之间,温度传感器用于获取环境温度值和/或循环管路内的水温值,风冷热泵的控制方法包括:控制热泵组件运行;采集环境温度值和/或循环管路内的水温值;根据环境温度值和/或水温值,控制第一阀体的导通状态。
本发明提供的风冷热泵的控制方法用于风冷热泵。热泵组件用于在夏季制冷以及冬季制热。热泵组件设置有循环入口和循环出口,在夏季,热泵组件制冷得到的低温水由循环出口流出,低温水经过循环后温度升高,然后升温后的水由循环入口流入热泵组件。在冬季,热泵组件制热得到的高温水由循环出口流出,高温水经过循环后温度降低,然后降温后的水由循环入口流入热泵组件。
循环管路的两端分别连接循环出口和循环入口,由循环出口流出的水流入循环管路内,然后经循环管路流回至循环入口。热泵组件和循环管路形成闭环回路,避免对水资源造成浪费。本发明中的风冷热泵为闭式系统,使得热泵组件和循环管路不易与大气直接接触,避免循环管路和热泵组件出现腐蚀的问题,有利于降低风力热泵的损坏率,提高风冷热泵的功能稳定性,以及,闭式系统不需克服静水压力,动力组件的输送能耗低,使得风冷热泵更为节能。当然,在其它设计中,风冷热泵也可以采用开放式,以满足不同的安装需求。
第一子管路的两端均连通循环管路,所以循环管路内的低温水或高温水可以流入至第一子管路内。蓄能水箱位于循环管路上,因此循环管路内的低温水或高温水可以流入蓄能水箱内。蓄能水箱能够对低温水或高温水进行存储,而且,蓄能水箱具有保温的作用,使得流入蓄能水箱内的水不易热量流失,在夏季,蓄能水箱内能长时间存储低温水,在冬季,蓄能水箱内能长时间存储高温水,实现备用。
第一阀体安装在循环管路上,而且第一阀体位于第一子管路的两端之间,因此第一阀体可以控制位于蓄能水箱附近的循环管路的通断。具体地,当第一阀体处于导通状态时,循环管路为通路,水流可以流入蓄能水箱内,当第一阀体处于关闭状态时,循环管路为断路,水流无法流入蓄能水箱,水流流入第一子管路并越过蓄能水箱后再流入循环管路。
在系统开始运行时,可以开启第一阀体,使得蓄能水箱内流入低温水或高温水,在蓄能水箱内存储设定量的水后,关闭第一阀体,使得水需要流入第一子管路内。
在冬季,如果热泵组件出现结霜的问题,热泵组件产生的一部分热量用于融霜,此时热泵组件的性能下降。此时可以开启第一泵体,使得蓄能水箱内存储的水流入循环管路,弥补热泵组件性能不足的问题,缓解风冷热泵机组少量几台融霜时供水温度急剧下降的情况,保证循环管路内的水温保持较高地温度,从而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整体的制热效率,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避免影响制热效果。同理,在夏季,如果热泵组件因故障而功率下降,也可以通过蓄能水箱内存储的低温水流入循环管路而弥补热泵组件因性能不足导致的制冷效果变差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蓄能水箱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在不需要开启蓄能水箱时,需要保证进水口和出水口均不会与蓄能水箱连通,因此需要在蓄能水箱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处均设置第一阀体。
热泵组件为空调机组,热泵组件压缩机、换热器、泵体等结构组成,其通过冷媒作为介质,实现制热或制冷的功能。
在实际应用中,温度传感器能够获取环境温度。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环境温度值较高较低时,循环管路内的水流容易与外界进行快速热交换。此时可以控制第一阀体切换至导通状态,使得蓄能水箱内的水可以流入循环管路,保证循环管路内水流的温度保持稳定。当环境温度值在预设范围内的情况下,可以关闭第一阀体,此时不需要对蓄能水箱进行使用。
温度传感器也可以获取循环管路内的水温,当循环管路内的水温与预设温度偏差较大时,可以控制第一阀体切换至导通状态,使得蓄能水箱内的水可以流入循环管路,保证循环管路内水流的温度保持稳定。当循环管路内的水温值在预设范围内的情况下,可以关闭第一阀体,此时不需要对蓄能水箱进行使用。
通过对蓄能水箱进行使用,在环境温度较低或较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蓄能水箱向循环管路内补充高温水或低温水,保障循环管路内的水温位于预设范围内,增加了系统的可靠性以及稳定性。
另外,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风冷热泵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根据环境温度值和/或水温值,控制第一阀体的导通状态之前,包括:获取风冷热泵的工作模式。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控制第一阀体的导通状态之前,还需要获取风冷热泵当前的工作模式。风冷热泵在不同的工作模式下,对第一阀体的控制方式不同。
具体地,冬季的环境温度值较低,而夏季的环境温度值较高,因此使用者通常在冬季开启制热模式,在夏季开启制冷模式。在不同的工作模式,根据环境温度值和/或水温值,采用不同的控制逻辑,能够进一步提高对风冷热泵的控制准确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根据环境温度值和/或水温值,控制第一阀体的导通状态,包括:在第一工作模式下,根据环境温度值与第一预设值的比较结果和/或水温值与第二预设值的比较结果,控制第一阀体的导通状态;在第二工作模式下,根据环境温度值与第一范围值的比较结果和/或水温值与第二范围值的比较结果,控制第一阀体的导通状态;其中,第一预设值大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大值,第二预设值小于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小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第一工作模式下,将环境温度值与第一预设值进行比较,根据环境温度值和第一预设值的比较结果,可以控制第一阀体导通或关闭。也可以将水温值与第二预设值进行比较,根据水温值和第二预设值的比较结果,控制第一阀体导通或关闭。当然,也可以同时将环境温度值和第一预设值进行比较,以及将水温值和第二预设值进行比较。
在第二工作模式下,将环境温度值与第一范围值进行比较,根据环境温度值和第一范围值的比较结果,可以控制第一阀体导通或关闭。也可以将水温值与第二范围值进行比较,根据水温值和第二范围值的比较结果,控制第一阀体导通或关闭。当然,也可以同时将环境温度值和第一范围值进行比较,以及将水温值和第二范围值进行比较。
第一工作模式可以为夏季模式,第二工作模式可以为冬季模式。由于冬季的环境温度变化较大,因此,在冬季,如果将环境温度值与预设值进行比较,就容易导致第一阀体频繁切换导通状态。为了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将环境温度值与预设范围值进行比较,水温值同理。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根据环境温度值与第一预设值的比较结果和/或水温值与第二预设值的比较结果,控制第一阀体的导通状态,包括:在环境温度值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的情况下,控制第一阀体关闭;在环境温度值大于第一预设值的情况下,控制第一阀体导通;和/或在水温值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的情况下,控制第一阀体关闭;在环境温度值大于第二预设值的情况下,控制第一阀体导通;
根据环境温度值与第一范围值的比较结果和/或水温值与第二范围值的比较结果,控制第一阀体的导通状态,包括:在环境温度值大于等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大值的情况下,控制第一阀体关闭;在环境温度值小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大值且大于等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小值的情况下,控制第一阀体导通;和/或在水温值大于等于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大值的情况下,控制第一阀体关闭,在水温值位于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大值且大于等于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小值的情况下,控制第一阀体导通。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夏季,当环境温度值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时,说明环境温度较低,此时热泵组件的功率能够保证循环管路内的水温保持较低地温度。当环境温度值大于第一预设值时,说明此时环境温度较高,循环管路内的水与外界热交换速度较快,此时可以控制第一阀体导通,通过蓄能水箱向循环管路内增加低温水,确保循环管路内的水流保持较低地温度。
在水温值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时,说明此时循环管路内的水温较低,能够稳定地实现制冷功能。在水温值大于第二预设值时,说明此时循环管路内的水温较高,此时控制第一阀体导通,通过蓄能水箱向循环管路内增加低温水,确保循环管路内的水流保持较低地温度。
在冬季,当环境温度值大于等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大值时,说明环境温度值相对较高,此时热泵组件的功率能够保证循环管路内的水温保持较高地温度。当环境温度值小于第一范围中的最大值,而且大于等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小值时,说明环境温度相对较低,循环管路内的水与外界热交换的速度较快,此时可以控制第一阀体导通,通过蓄能水箱向循环管路内增加高温水,确保循环管路内的水流保持较高地温度。
在水温值大于等于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大值的情况下,说明此时循环管路内的水温较高,能够稳定地实现制热功能。在水温值小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大值,而且大于等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小值时,说明此时循环管路内的水温较低,此时控制第一阀体导通,通过蓄能水箱向循环管路内增加高温水,确保循环管路内的水流保持较高地温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风冷热泵还包括:还包括:第二阀体,设于第一子管路;第一阀体的导通状态和第二阀体的导通状态相反。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子管路上安装有第二阀体,当第二阀体处于导通状态时,第一子管路为通路,水流可以流过第一子管路内,当第二阀体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一子管路为断路,水流无法流过第一子管路。
在夏季,当环境温度值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时,说明环境温度较低,此时热泵组件的功率能够保证循环管路内的水温保持较低地温度,控制第二阀体导通,并关闭第一阀体,使得水流仅流过到第一子管路。当环境温度值大于第一预设值时,说明此时环境温度较高,循环管路内的水与外界热交换速度较快,此时可以控制第一阀体导通,而关闭第二阀体,使水流仅流过蓄能水箱。
在水温值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时,说明此时循环管路内的水温较低,能够稳定地实现制冷功能,控制第二阀体导通,并关闭第一阀体,使得水流仅流过到第一子管路。在水温值大于第二预设值时,说明此时循环管路内的水温较高,此时可以控制第一阀体导通,而关闭第二阀体,使水流仅流过蓄能水。
在冬季,当环境温度值大于等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大值时,说明环境温度值相对较高,此时热泵组件的功率能够保证循环管路内的水温保持较高地温度,因此控制第二阀体导通,并关闭第一阀体,使得水流仅流过到第一子管路。当环境温度值小于第一范围中的最大值,而且大于等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小值时,说明环境温度相对较低,循环管路内的水与外界热交换的速度较快,此时可以控制第一阀体导通,而关闭第二阀体,使水流仅流过蓄能水。
在水温值大于等于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大值的情况下,说明此时循环管路内的水温较高,能够稳定地实现制热功能,因此控制第二阀体导通,并关闭第一阀体,使得水流仅流过到第一子管路。在水温值小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大值,而且大于等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小值时,说明此时循环管路内的水温较低,此时可以控制第一阀体导通,而关闭第二阀体,使水流仅流过蓄能水。
在夏季,当热泵组件的工作性能降低时,难以得到预设温度的低温水,此时通过蓄能水箱内的低温水流入循环管路,使得风冷热泵能够稳定地实现制冷功能。通过关闭第二阀体,避免没有达到预设温度的低温水流过第一子管路而汇入循环管路,确保循环管路内的水的温度能够接近预设温度,保证风冷热泵的制冷效果。
同样地,在冬季,当热泵组件的工作性能降低时,难以得到预设温度的高温水,此时通过蓄能水箱内的高温水流入循环管路,使得风冷热泵能够稳定地实现制热功能。通过关闭第二阀体,避免没有达到预设温度的高温水流过第一子管路而汇入循环管路,确保循环管路内的水的温度能够接近预设温度,保证风冷热泵的制热效果。
通过在第一子管路上增加第二阀体,能够进一步提高风冷热泵的运行稳定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风冷热泵还包括:第四子管路、加热组件和第五阀体,第四子管路两端均连通循环管路;加热组件设于第四子管路;第五阀体设于第四子管路;采集环境温度值和/或循环管路内的水温值之后,还包括:在第二工作模式下,根据环境温度值与第一范围值的比较结果,控制第五阀体的导通状态以及加热组件的工作状态;和/或根据水温值与第二范围值的比较结果,控制第五阀体的导通状态以及加热组件的工作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四子管路的两端均连通循环管路,所以循环管路内水可以流入至第四子管路内。第五阀体安装在第四子管路上,因此第五阀体可以控制第四子管路的通断。具体地,当第五阀体处于导通状态时,第四子管路为通路,水流可以流入第四子管路内,当第五阀体处于关闭状态时,第四子管路为断路,水流无法流入第四子管路。
在冬季,将环境温度值与第一范围值进行比较,确定是否需要开启加热组件,在极端天气下,热泵组件和蓄能水箱即使同时工作可能也难以使得循环管路内的水流保持预设温度,此时可以开启加热组件,使得水流可以流经加热组件。加热组件能够对水流进行加热,因此可以提高循环管路内的水流的温度值,进一步提高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还可以将水温值与第二范围值进行比较,确定是否需要开启加热组件。在热泵组件因融霜或故障而导致工作性能降低时。如果蓄能水箱内的水流出后不足以使得循环管路内的水温接近预设值,或蓄能水箱内的水量较低时,为了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可以开启第五阀体,使得水流可以流经加热组件。加热组件能够对水流进行加热,因此可以提高循环管路内的水流的温度值,进一步提高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在非极端天气或热泵组件未发生异常时,水流不需要经过加热组件和蓄能水箱。
通过增加加热组件,可减小因极端天气或热泵组件大面积融霜导致的供热量不足。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根据环境温度值与第一范围值的比较结果,控制第五阀体的导通状态以及加热组件的工作状态,包括:在环境温度值小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小值的情况下,控制第五阀体导通以及加热组件运行;根据水温值与第二范围值的比较结果,控制第五阀体的导通状态以及加热组件的工作状态,包括:在水温值小于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小值的情况下,控制第五阀体导通以及加热组件运行。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环境温度值比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小值小的情况下,说明当前环境为极端环境,此时控制第五阀体导通,使得水流能够流入第四子管路,水流经过加热组件加热之后,能够提高循环管路内的水流温度。
当水温值比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小值小的情况下,说明当前热泵组件和/或蓄能水箱已经不能满足加热需求,此时控制第五阀体导通,使得水流能够流入第四子管路,水流经过加热组件加热之后,能够提高循环管路内的水流温度。
通过环境温度值与第一范围值进行比较,以及水温值与第二范围值进行比较,确定当前是否为极端天气,或热泵组件是否出现了性能不足的问题,及时通过加热组件对水流进行加热,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风冷热泵还包括:第六阀体,设于循环管路,位于第四子管路的两端之间,以及蓄能水箱的入口和热泵组件之间;根据环境温度值与第一范围值的比较结果,控制第五阀体的导通状态以及加热组件的工作状态,还包括:在环境温度值小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小值的情况下,控制第六阀体关闭;
根据水温值与第二范围值的比较结果,控制第五阀体的导通状态以及加热组件的工作状态,还包括:在水温值小于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小值的情况下,控制第六阀体关闭。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六阀体安装在循环管路上,因此第六阀体可以控制循环管路的通断。具体地,当循环管路处于导通状态时,循环管路为通路,水流可以流入循环管路内,当第六阀体处于关闭状态时,循环管路为断路,水流无法流入循环管路。
在环境温度值比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小值小的情况下,开启第五阀体,并关闭第六阀体,使得水流仅能流入第四子管路,有利于提高加热组件对水流的加热效果,避免出现水流绕过加热组件的情况发生,保证风冷热泵的稳定运行。
在水温值比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小值小的情况下,开启第五阀体,并关闭第六阀体,使得水流仅流过第四子管路。
在非极端天气或热泵组件未发生性能不足的情况时,水流不需要经过加热组件和蓄能水箱,当极端天气或热泵组件的性能不足时,可以单独将水流经过蓄能水箱或加热组件,也可以使得水流既经过加热组件,也经过蓄能水箱。因此本发明中的风冷热泵具有多种工作模式,极大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本发明中还通过设置多个阀体,实现工作模式的切换,精简操作流程,保证了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此种风冷热泵保障水力模块的组成以及工作模式的多样性不仅保障了机组的稳定高效运行,而且使之不受限于极端天气地区,拓宽了应用地域。
风冷热泵设置有控制器,控制器与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控制器还与热泵组件、加热组件以及多个阀体电连接,使得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值可以实现与热泵组件、加热组件以及多个阀体的联动,切换工作模式,精简操作流程,保证了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根据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值,可以控制风冷热泵切换至不同的工作模式。具体地,在夏季,包括直接供冷和供冷蓄冷两种工作模式,直接供冷不需要使用蓄能水箱,供冷蓄冷需要使用蓄能水箱。在冬季,包括直接供热,供热蓄热和联合供热三种工作模式,直接供热不需要使用蓄能水箱和加热组件。供热蓄热需要使用蓄能水箱而不需要使用加热组件。联合供热既需要使用蓄能水箱,也需要使用加热组件,即通过加热组件的辅热和蓄能水箱的蓄热形成了系统的双保险,大大增加了系统的可靠性以及稳定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循环管路包括:主管路、第一泵体、第二子管路、第三阀体和第四阀体,第二子管路两端均连通主管路,第一泵体设于第二子管路;第三阀体设于第二子管路;第四阀体设于主管路,并位于第二子管路的两端之间;
采集环境温度值和/或循环管路内的水温值之后,还包括:
在第一工作模式下,基于环境温度值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控制第三阀体关闭、第四阀体导通以及第一泵体停止运行;基于环境温度值大于第一预设值,控制第三阀体导通、第四阀体关闭以及第一泵体运行;和/或基于水温值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控制第三阀体关闭、第四阀体导通以及第一泵体停止运行;基于水温值大于第二预设值,控制第三阀体导通、第四阀体关闭以及第一泵体运行;
在第二工作模式下,基于环境温度值大于等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大值,控制第三阀体关闭、第四阀体导通以及第一泵体停止运行;基于环境温度值小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大值且大于等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小值,控制第三阀体导通、第四阀体关闭以及第一泵体运行;和/或基于水温值大于等于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大值,控制第三阀体关闭、第四阀体导通以及第一泵体停止运行,基于水温值位于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大值且大于等于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小值,控制第三阀体导通、第四阀体关闭以及第一泵体运行。
在该技术方案中,蓄能水箱设有第一入口、第二入口、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主管路包括:第一管段、第二管段和第三管段,第一管段的两端分别连通循环出口和第一入口;第二管段的两端分别连通第一出口和第二入口;第三管段的两端分别连通第二出口和循环入口。
蓄能水箱具有四个开口,四个开口分别为第一入口、第一出口、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主管路内的水流可以经过第一入口和第二入口流入蓄能水箱内,以及蓄能水箱内的水由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流出至主管路。
将主管路分为三段,第一管段连接循环出口第一入口,热泵组件产生的高温水和低温水可以通过第一管段流入蓄能水箱内。第二管段连接第一出口和第二入口,流经主管路内的水流可以再次通过第二入口流入蓄能水箱内。第三管段连接第二出口和循环入口,使得水流可以通过第三管段循环流回热泵组件。
在极端环境或热泵组件工作性能降低时,主管路两次经过蓄能水箱,提高蓄能水箱的排水量,从而确保蓄能水箱能够稳定地提供预设温度的水。
具体地,当第一阀体导通时,蓄能水箱内的水流出至第二管段,水流在第二管段内流动一段时间后,水流再次流入蓄能水箱内,蓄能水箱内的水再次流入第三管段内。水流在第二端管内流动一段时间后,水流的温度会发生变化,因此在主管路上经过两次蓄能水箱,能够保证主管路内的水流的温度接近预设温度,保证风冷热泵的制冷或制热效果,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运行稳定性。
第一子管路和第二阀体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第二阀体分别位于两个第一子管路上;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位于一个第一子管路的两端之间,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位于另一个第一子管路之间;两个第一子管路的两端之间分别设有第一阀体。
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位于一个第一子管路之间,当热泵组件稳定运行时,第一阀体切换至闭合状态,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均不与主管路连通。
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之间位于另一个第一子管路之间,当热泵组件稳定运行时,第一阀体切换至闭合状态,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均不与主管路连通。
由于蓄能水箱上设置四个开口,因此需要在主管路上设置四个第一阀体,第一个第一阀体用于控制第一入口与第一管段的通断,第二个第一阀体用于控制第一出口与第二管段的通断,第三个第一阀体用于控制第二入口与第二管段的通断,第四个第一阀体用于控制第二出口与第三管段的通断。
通过设置两个第一子管路,在热泵组件稳定运行时,防止水流经过蓄能水箱,从而避免对蓄能水箱内的存水进行浪费,因此在热泵组件发生异常时,可以对蓄能水箱进行有效使用。
四个第一阀体可以为联动的状态,四个第一阀体可以同时开启或关闭。
在其它设计中,四个第一阀体也可以分别进行控制,例如,位于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两侧的两个第一阀体为第一组,位于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两侧的第二阀体为第二组,第一组中的两个第一阀体以及第二组中的两个第二阀体可以实现单独通断。当水流在主管路内流动一段时间内,水流的温度发生变化,可以开启第二组中的两个第一阀体,保证主管路内的水流接近预设温度值。
需要说明的是,与第四子管路还与第一子管路相连,与第四子管路相连的第一子管路的两端之间为蓄能水箱的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因此加热组件设置在循环管路的前半程,确保大部分循环管路内的水流的温度较高。
蓄能水箱设置在主管路上,第二子管路的两端均连通主管路,所以循环管路内的低温水或高温水可以流入至第二子管路内。
具体地,热泵组件流出的水流入主管路,流经第一子管路后再次流入主管路,主管路内的水流可以流入第二子管路内。
第三阀体安装在循环管路上,因此第三阀体可以控制第二子管路的通断。具体地,当第三阀体处于导通状态时,循环管路为通路,水流可以流入第二子管路内,当第三阀体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二子管路为断路,水流无法流入第二子管路。
主管路上安装有第四阀体,当第四阀体处于导通状态时,主管路为通路,水流可以流过主管路内,当第四阀体处于关闭状态时,主管路为断路,水流无法流过主管路。
在夏季,当环境温度值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的情况下,说明环境温度相对较低,此时可以控制第三阀体关闭,并开启第四阀体,使得水流在主管路内流动。当环境温度值大于第一预设值的情况下,说明环境温度相对较高,循环管路内的水流与外界热空气交换的速度较快。此时控制第三阀体开启,并关闭第四阀体,以及启动第一泵体,第一泵体为循环管路内的水流提供动力,加快水流的循环速度,从而保障制冷效果。
当水温值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的情况下,说明水温相对较低,此时可以控制第三阀体关闭,并开启第四阀体,使得水流在主管路内流动。当水温值大于第二预设值的情况下,说明水温值相对较高,此时控制第三阀体开启,并关闭第四阀体,以及启动第一泵体,第一泵体为循环管路内的水流提供动力,加快水流的循环速度,从而保障制冷效果。
在冬季,在环境温度值大于等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大值的情况下,说明环境温度相对较高,此时可以控制第三阀体关闭,并开启第四阀体,使得水流在主管路内流动。在环境温度值小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大值,并且大于等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小值的情况下,说明环境温度相对较低,循环管路内的水流与外界热空气交换的速度较快。此时控制第三阀体开启,并关闭第四阀体,以及启动第一泵体,第一泵体为循环管路内的水流提供动力,加快水流的循环速度,从而保障制热效果。
在水温值大于等于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大值的情况下,说明水温值相对较高,此时可以控制第三阀体关闭,并开启第四阀体,使得水流在主管路内流动。当水温值小于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大值,并且大于等于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小值的情况下,说明水温值相对较低,此时控制第三阀体开启,并关闭第四阀体,以及启动第一泵体,第一泵体为循环管路内的水流提供动力,加快水流的循环速度,从而保障制冷效果。
当系统稳定运行时,可以关闭第三阀体,避免水流流入第二子管路后流经第一泵体。在第一泵体未启动时,虽然水流可以流过第一泵体,但是第一泵体也会对水流产生一定的阻碍。因此,使得水流在主管路内流动而不会经过第一泵体,提高水流的循环稳定性。
当环境温度过热或过冷,以及热泵组件工作性能降低等情况下,可以控制第四阀体切换至关闭状态,使得主管路的水流只能流入第二子管路内。即水流均流过第一泵体,第一泵体能够稳定地对水流提供动力,避免主管路内对水流分流而造成水流流速变慢的情况发生。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风冷热泵还包括:第三子管路、第二泵体和第三泵体,第三子管路的第一端连通第一子管路和循环管路,第二端连通循环管路;第二泵体设于循环管路,位于蓄能水箱的出口和热泵组件之间;第三泵体,设于第三子管路;第三泵体的扬程大于第二泵体的扬程;
采集环境温度值和/或循环管路内的水温值之后,还包括:在第一工作模式下,基于环境温度值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控制第三泵体运行、第二泵体关闭;基于环境温度值大于第一预设值,控制第三泵体关闭、第二泵体运行;和/或基于水温值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控制第三泵体运行、第二泵体关闭;基于环境温度值大于第二预设值,控制第三泵体关闭、第二泵体运行;
在第二工作模式下,基于环境温度值大于等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大值,控制第三泵体运行、第二泵体关闭;基于环境温度值小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大值且大于等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小值,控制第三泵体关闭、第二泵体运行;和/或基于水温值大于等于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大值,控制第三泵体运行、第二泵体关闭,基于水温值位于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大值且大于等于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小值,控制第三泵体关闭、第二泵体运行。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泵体安装于第三管段上,第二泵体位于第二出口和循环入口之间,因此第二泵体为第二出口和循环入口之间的管路内的水流提供动力。第三子管路上安装有第三泵体,第三子管路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子管路,第三子管路的第二端连接第三管段,需要说明的是,与第三子管路相连的第一子管路的两端之间为蓄能水箱的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因此第三泵体为第一出口和循环入口之间的管路内的水流提供动力。
在夏季,当环境温度值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时,不需要启动蓄能水箱,此时通过第三泵体为循环管路内的水流提供动力。当环境温度值大于第一预设值时,需要启动蓄能水箱,此时通过第二泵体为循环管路内的水流提供动力。
当水温值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时,不需要启动蓄能水箱,此时通过第三泵体为循环管路内的水流提供动力。当水温值大于第二预设值时,需要启动蓄能水箱,此时通过第二泵体为循环管路内的水流提供动力。
在冬季,当环境温度值大于等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大值时,不需要启动蓄能水箱,此时通过第三泵体为循环管路内的水流提供动力。当环境温度值小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大值,并且大于等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小值的情况下,需要启动蓄能水箱,此时通过第二泵体为循环管路内的水流提供动力。
当水温值大于等于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大值时,不需要启动蓄能水箱,此时通过第三泵体为循环管路内的水流提供动力。当水温值小于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大值,并且大于等于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小值的情况下,需要启动蓄能水箱,此时通过第二泵体为循环管路内的水流提供动力。
当非极端天气以及系统稳定运行时,可以通过第三泵体对水流提供动力,当环境温度过冷、过热或热泵组件运行性能时,需要蓄能水箱进行补能,此时通过第二泵体对水流提供动力。由于第二泵体和第三泵体对不同长度的管路内的水流提供动力,因此可以设置第二泵体和第三泵体的扬程不同。第二泵体对第二出口和循环入口之间管路的水流提供动力,第二出口和循环入口之间的管路长度较短,因此可以选用小扬程的第二泵体。第三泵体对第一出口和循环入口之间的管路内的水流提供动力,第一出口和循环入口之间的管路长度较长,因此需要选用大扬程的第三泵体。
在不需要蓄能水箱排水时,控制第三泵体工作,在需要蓄能水箱排水时,控制第二泵体工作。在不同的工况下,可以控制第二泵体或第三泵体工作,使得管路的长度与泵体的扬程相适配,有利于提高风冷热泵的运行稳定性。
由于第三子管路的第一端既连通第一子管路,也连通第三管段,因此,在第二泵体或第三泵体发生损坏时,可以使用未损坏的泵体,确保系统能够保持运行状态,进一步提高风冷热泵的稳定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风冷热泵还包括:定压组件,设于循环管路,用于调整循环管路内的压力值;采集环境温度值和/或循环管路内的水温值之前,还包括:采集循环管路内的压力值;根据压力值,调整定压组件的功率。
在该技术方案中,风冷热泵还包括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设于循环管路,用于检测循环管路内的压力值。当循环管路的长度较长时,循环管路通常由多段管路组成,多段管路之间通过法兰或阀门进行连接。当循环管路内的压力较低时,就会导致循环管路内进气的情况发生。因此,通过增加定压组件,定压组件可以向循环管路内进行给水,使得循环管路内的压力不易过低,保证循环管路内的压力与外部大气压保持平衡。
定压组件由水源和泵体组成,泵体可以将水源的水泵送至循环管路内,以调整循环管路内的压力值。
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与定压组件电连接,控制器根据压力传感器的检测值控制定压组件工作。当循环管道内的压力值较低时,定压组件及时向循环管路内补水,避免发生循环管路内进气的情况发生。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风冷热泵的控制装置,风冷热泵包括:热泵组件、循环管路、第一子管路、蓄能水箱、第一阀体和温度传感器,循环管路的两端分别连通热泵组件;第一子管路的两端均连通循环管路;蓄能水箱设于循环管路,并位于第一子管路的两端之间,蓄能水箱用于存储并保温热泵组件泵送的水;第一阀体设于循环管路,并位于第一子管路的两端之间,温度传感器用于获取环境温度值和/或循环管路内的水温值,风冷热泵的控制装置包括:
运行模块,用于控制热泵组件运行;
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环境温度值和/或循环管路内的水温值;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环境温度值和/或水温值,控制第一阀体的导通状态。
热泵组件用于在夏季制冷以及冬季制热。热泵组件设置有循环入口和循环出口,在夏季,热泵组件制冷得到的低温水由循环出口流出,低温水经过循环后温度升高,然后升温后的水由循环入口流入热泵组件。在冬季,热泵组件制热得到的高温水由循环出口流出,高温水经过循环后温度降低,然后降温后的水由循环入口流入热泵组件。
在系统开始运行时,可以开启第一阀体,使得蓄能水箱内流入低温水或高温水,在蓄能水箱内存储设定量的水后,关闭第一阀体,使得水需要流入第一子管路内。
在冬季,如果热泵组件出现结霜的问题,热泵组件产生的一部分热量用于融霜,此时热泵组件的性能下降。此时可以开启第一泵体,使得蓄能水箱内存储的水流入循环管路,弥补热泵组件性能不足的问题,缓解风冷热泵机组少量几台融霜时供水温度急剧下降的情况,保证循环管路内的水温保持较高地温度,从而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整体的制热效率,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避免影响制热效果。同理,在夏季,如果热泵组件因故障而功率下降,也可以通过蓄能水箱内存储的低温水流入循环管路而弥补热泵组件因性能不足导致的制冷效果变差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蓄能水箱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在不需要开启蓄能水箱时,需要保证进水口和出水口均不会与蓄能水箱连通,因此需要在蓄能水箱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处均设置第一阀体。
热泵组件为空调机组,热泵组件压缩机、换热器、泵体等结构组成,其通过冷媒作为介质,实现制热或制冷的功能。
在实际应用中,温度传感器能够获取环境温度。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环境温度值较高较低时,循环管路内的水流容易与外界进行快速热交换。此时可以控制第一阀体切换至导通状态,使得蓄能水箱内的水可以流入循环管路,保证循环管路内水流的温度保持稳定。当环境温度值在预设范围内的情况下,可以关闭第一阀体,此时不需要对蓄能水箱进行使用。
温度传感器也可以获取循环管路内的水温,当循环管路内的水温与预设温度偏差较大时,可以控制第一阀体切换至导通状态,使得蓄能水箱内的水可以流入循环管路,保证循环管路内水流的温度保持稳定。当循环管路内的水温值在预设范围内的情况下,可以关闭第一阀体,此时不需要对蓄能水箱进行使用。
通过对蓄能水箱进行使用,在环境温度较低或较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蓄能水箱向循环管路内补充高温水或低温水,保障循环管路内的水温位于预设范围内,增加了系统的可靠性以及稳定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风冷热泵的控制装置还包括:获取模块,根据环境温度值和/或水温值,控制第一阀体的导通状态之前,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风冷热泵的工作模式。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控制第一阀体的导通状态之前,还需要获取风冷热泵当前的工作模式。风冷热泵在不同的工作模式下,对第一阀体的控制方式不同。
具体地,冬季的环境温度值较低,而夏季的环境温度值较高,因此使用者通常在冬季开启制热模式,在夏季开启制冷模式。在不同的工作模式,根据环境温度值和/或水温值,采用不同的控制逻辑,能够进一步提高对风冷热泵的控制准确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控制模块具体用于:在第一工作模式下,根据环境温度值与第一预设值的比较结果和/或水温值与第二预设值的比较结果,控制第一阀体的导通状态;
在第二工作模式下,根据环境温度值与第一范围值的比较结果和/或水温值与第二范围值的比较结果,控制第一阀体的导通状态;
其中,第一预设值大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大值,第二预设值小于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小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第一工作模式下,将环境温度值与第一预设值进行比较,根据环境温度值和第一预设值的比较结果,可以控制第一阀体导通或关闭。也可以将水温值与第二预设值进行比较,根据水温值和第二预设值的比较结果,控制第一阀体导通或关闭。当然,也可以同时将环境温度值和第一预设值进行比较,以及将水温值和第二预设值进行比较。
在第二工作模式下,将环境温度值与第一范围值进行比较,根据环境温度值和第一范围值的比较结果,可以控制第一阀体导通或关闭。也可以将水温值与第二范围值进行比较,根据水温值和第二范围值的比较结果,控制第一阀体导通或关闭。当然,也可以同时将环境温度值和第一范围值进行比较,以及将水温值和第二范围值进行比较。
第一工作模式可以为夏季模式,第二工作模式可以为冬季模式。由于冬季的环境温度变化较大,因此,在冬季,如果将环境温度值与预设值进行比较,就容易导致第一阀体频繁切换导通状态。为了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将环境温度值与预设范围值进行比较,水温值同理。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在第一工作模式下,控制模块还用于:在环境温度值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的情况下,控制第一阀体关闭;在环境温度值大于第一预设值的情况下,控制第一阀体导通;和/或在水温值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的情况下,控制第一阀体关闭;在环境温度值大于第二预设值的情况下,控制第一阀体导通;
在第二工作模式下,控制模块还用于:在环境温度值大于等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大值的情况下,控制第一阀体关闭;在环境温度值小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大值且大于等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小值的情况下,控制第一阀体导通;和/或在水温值大于等于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大值的情况下,控制第一阀体关闭,在水温值位于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大值且大于等于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小值的情况下,控制第一阀体导通。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夏季,当环境温度值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时,说明环境温度较低,此时热泵组件的功率能够保证循环管路内的水温保持较低地温度。当环境温度值大于第一预设值时,说明此时环境温度较高,循环管路内的水与外界热交换速度较快,此时可以控制第一阀体导通,通过蓄能水箱向循环管路内增加低温水,确保循环管路内的水流保持较低地温度。
在水温值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时,说明此时循环管路内的水温较低,能够稳定地实现制冷功能。在水温值大于第二预设值时,说明此时循环管路内的水温较高,此时控制第一阀体导通,通过蓄能水箱向循环管路内增加低温水,确保循环管路内的水流保持较低地温度。
在冬季,当环境温度值大于等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大值时,说明环境温度值相对较高,此时热泵组件的功率能够保证循环管路内的水温保持较高地温度。当环境温度值小于第一范围中的最大值,而且大于等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小值时,说明环境温度相对较低,循环管路内的水与外界热交换的速度较快,此时可以控制第一阀体导通,通过蓄能水箱向循环管路内增加高温水,确保循环管路内的水流保持较高地温度。
在水温值大于等于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大值的情况下,说明此时循环管路内的水温较高,能够稳定地实现制热功能。在水温值小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大值,而且大于等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小值时,说明此时循环管路内的水温较低,此时控制第一阀体导通,通过蓄能水箱向循环管路内增加高温水,确保循环管路内的水流保持较高地温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风冷热泵还包括:还包括:第二阀体,设于第一子管路;第一阀体的导通状态和第二阀体的导通状态相反。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子管路上安装有第二阀体,当第二阀体处于导通状态时,第一子管路为通路,水流可以流过第一子管路内,当第二阀体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一子管路为断路,水流无法流过第一子管路。
在夏季,当环境温度值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时,说明环境温度较低,此时热泵组件的功率能够保证循环管路内的水温保持较低地温度,控制第二阀体导通,并关闭第一阀体,使得水流仅流过到第一子管路。当环境温度值大于第一预设值时,说明此时环境温度较高,循环管路内的水与外界热交换速度较快,此时可以控制第一阀体导通,而关闭第二阀体,使水流仅流过蓄能水箱。
在水温值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时,说明此时循环管路内的水温较低,能够稳定地实现制冷功能,控制第二阀体导通,并关闭第一阀体,使得水流仅流过到第一子管路。在水温值大于第二预设值时,说明此时循环管路内的水温较高,此时可以控制第一阀体导通,而关闭第二阀体,使水流仅流过蓄能水。
在冬季,当环境温度值大于等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大值时,说明环境温度值相对较高,此时热泵组件的功率能够保证循环管路内的水温保持较高地温度,因此控制第二阀体导通,并关闭第一阀体,使得水流仅流过到第一子管路。当环境温度值小于第一范围中的最大值,而且大于等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小值时,说明环境温度相对较低,循环管路内的水与外界热交换的速度较快,此时可以控制第一阀体导通,而关闭第二阀体,使水流仅流过蓄能水。
在水温值大于等于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大值的情况下,说明此时循环管路内的水温较高,能够稳定地实现制热功能,因此控制第二阀体导通,并关闭第一阀体,使得水流仅流过到第一子管路。在水温值小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大值,而且大于等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小值时,说明此时循环管路内的水温较低,此时可以控制第一阀体导通,而关闭第二阀体,使水流仅流过蓄能水。
在夏季,当热泵组件的工作性能降低时,难以得到预设温度的低温水,此时通过蓄能水箱内的低温水流入循环管路,使得风冷热泵能够稳定地实现制冷功能。通过关闭第二阀体,避免没有达到预设温度的低温水流过第一子管路而汇入循环管路,确保循环管路内的水的温度能够接近预设温度,保证风冷热泵的制冷效果。
同样地,在冬季,当热泵组件的工作性能降低时,难以得到预设温度的高温水,此时通过蓄能水箱内的高温水流入循环管路,使得风冷热泵能够稳定地实现制热功能。通过关闭第二阀体,避免没有达到预设温度的高温水流过第一子管路而汇入循环管路,确保循环管路内的水的温度能够接近预设温度,保证风冷热泵的制热效果。
通过在第一子管路上增加第二阀体,能够进一步提高风冷热泵的运行稳定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风冷热泵还包括:第四子管路、加热组件和第五阀体,第四子管路两端均连通循环管路;加热组件设于第四子管路;第五阀体设于第四子管路;
控制模块还用于:在第二工作模式下,根据环境温度值与第一范围值的比较结果,控制第五阀体的导通状态以及加热组件的工作状态;和/或根据水温值与第二范围值的比较结果,控制第五阀体的导通状态以及加热组件的工作状态。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四子管路的两端均连通循环管路,所以循环管路内水可以流入至第四子管路内。第五阀体安装在第四子管路上,因此第五阀体可以控制第四子管路的通断。具体地,当第五阀体处于导通状态时,第四子管路为通路,水流可以流入第四子管路内,当第五阀体处于关闭状态时,第四子管路为断路,水流无法流入第四子管路。
在冬季,将环境温度值与第一范围值进行比较,确定是否需要开启加热组件,在极端天气下,热泵组件和蓄能水箱即使同时工作可能也难以使得循环管路内的水流保持预设温度,此时可以开启加热组件,使得水流可以流经加热组件。加热组件能够对水流进行加热,因此可以提高循环管路内的水流的温度值,进一步提高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还可以将水温值与第二范围值进行比较,确定是否需要开启加热组件。在热泵组件因融霜或故障而导致工作性能降低时。如果蓄能水箱内的水流出后不足以使得循环管路内的水温接近预设值,或蓄能水箱内的水量较低时,为了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可以开启第五阀体,使得水流可以流经加热组件。加热组件能够对水流进行加热,因此可以提高循环管路内的水流的温度值,进一步提高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在非极端天气或热泵组件未发生异常时,水流不需要经过加热组件和蓄能水箱。
通过增加加热组件,可减小因极端天气或热泵组件大面积融霜导致的供热量不足。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在第一工作模式下,控制模块还用于:在环境温度值小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小值的情况下,控制第五阀体导通以及加热组件运行;在水温值小于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小值的情况下,控制第五阀体导通以及加热组件运行。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环境温度值比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小值小的情况下,说明当前环境为极端环境,此时控制第五阀体导通,使得水流能够流入第四子管路,水流经过加热组件加热之后,能够提高循环管路内的水流温度。
当水温值比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小值小的情况下,说明当前热泵组件和/或蓄能水箱已经不能满足加热需求,此时控制第五阀体导通,使得水流能够流入第四子管路,水流经过加热组件加热之后,能够提高循环管路内的水流温度。
通过环境温度值与第一范围值进行比较,以及水温值与第二范围值进行比较,确定当前是否为极端天气,或热泵组件是否出现了性能不足的问题,及时通过加热组件对水流进行加热,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风冷热泵还包括:第六阀体,设于循环管路,位于第四子管路的两端之间,以及蓄能水箱的入口和热泵组件之间;
控制模块还用于:在环境温度值小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小值的情况下,控制第六阀体关闭;在水温值小于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小值的情况下,控制第六阀体关闭。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六阀体安装在循环管路上,因此第六阀体可以控制循环管路的通断。具体地,当循环管路处于导通状态时,循环管路为通路,水流可以流入循环管路内,当第六阀体处于关闭状态时,循环管路为断路,水流无法流入循环管路。
在环境温度值比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小值小的情况下,开启第五阀体,并关闭第六阀体,使得水流仅能流入第四子管路,有利于提高加热组件对水流的加热效果,避免出现水流绕过加热组件的情况发生,保证风冷热泵的稳定运行。
在水温值比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小值小的情况下,开启第五阀体,并关闭第六阀体,使得水流仅流过第四子管路。
在非极端天气或热泵组件未发生性能不足的情况时,水流不需要经过加热组件和蓄能水箱,当极端天气或热泵组件的性能不足时,可以单独将水流经过蓄能水箱或加热组件,也可以使得水流既经过加热组件,也经过蓄能水箱。因此本发明中的风冷热泵具有多种工作模式,极大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本发明中还通过设置多个阀体,实现工作模式的切换,精简操作流程,保证了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此种风冷热泵保障水力模块的组成以及工作模式的多样性不仅保障了机组的稳定高效运行,而且使之不受限于极端天气地区,拓宽了应用地域。
风冷热泵设置有控制器,控制器与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控制器还与热泵组件、加热组件以及多个阀体电连接,使得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值可以实现与热泵组件、加热组件以及多个阀体的联动,切换工作模式,精简操作流程,保证了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根据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值,可以控制风冷热泵切换至不同的工作模式。具体地,在夏季,包括直接供冷和供冷蓄冷两种工作模式,直接供冷不需要使用蓄能水箱,供冷蓄冷需要使用蓄能水箱。在冬季,包括直接供热,供热蓄热和联合供热三种工作模式,直接供热不需要使用蓄能水箱和加热组件。供热蓄热需要使用蓄能水箱而不需要使用加热组件。联合供热既需要使用蓄能水箱,也需要使用加热组件,即通过加热组件的辅热和蓄能水箱的蓄热形成了系统的双保险,大大增加了系统的可靠性以及稳定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循环管路包括:主管路、第一泵体、第二子管路、第三阀体和第四阀体,第二子管路两端均连通主管路,第一泵体设于第二子管路;第三阀体设于第二子管路;第四阀体设于主管路,并位于第二子管路的两端之间;
采集环境温度值和/或循环管路内的水温值之后,控制模块还用于:在第一工作模式下,基于环境温度值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控制第三阀体关闭、第四阀体导通以及第一泵体停止运行;基于环境温度值大于第一预设值,控制第三阀体导通、第四阀体关闭以及第一泵体运行;和/或
基于水温值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控制第三阀体关闭、第四阀体导通以及第一泵体停止运行;基于水温值大于第二预设值,控制第三阀体导通、第四阀体关闭以及第一泵体运行;
在第二工作模式下,基于环境温度值大于等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大值,控制第三阀体关闭、第四阀体导通以及第一泵体停止运行;基于环境温度值小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大值且大于等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小值,控制第三阀体导通、第四阀体关闭以及第一泵体运行;和/或
基于水温值大于等于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大值,控制第三阀体关闭、第四阀体导通以及第一泵体停止运行,基于水温值位于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大值且大于等于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小值,控制第三阀体导通、第四阀体关闭以及第一泵体运行。
在该技术方案中,蓄能水箱设有第一入口、第二入口、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主管路包括:第一管段、第二管段和第三管段,第一管段的两端分别连通循环出口和第一入口;第二管段的两端分别连通第一出口和第二入口;第三管段的两端分别连通第二出口和循环入口。
蓄能水箱具有四个开口,四个开口分别为第一入口、第一出口、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主管路内的水流可以经过第一入口和第二入口流入蓄能水箱内,以及蓄能水箱内的水由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流出至主管路。
将主管路分为三段,第一管段连接循环出口第一入口,热泵组件产生的高温水和低温水可以通过第一管段流入蓄能水箱内。第二管段连接第一出口和第二入口,流经主管路内的水流可以再次通过第二入口流入蓄能水箱内。第三管段连接第二出口和循环入口,使得水流可以通过第三管段循环流回热泵组件。
在极端环境或热泵组件工作性能降低时,主管路两次经过蓄能水箱,提高蓄能水箱的排水量,从而确保蓄能水箱能够稳定地提供预设温度的水。
具体地,当第一阀体导通时,蓄能水箱内的水流出至第二管段,水流在第二管段内流动一段时间后,水流再次流入蓄能水箱内,蓄能水箱内的水再次流入第三管段内。水流在第二端管内流动一段时间后,水流的温度会发生变化,因此在主管路上经过两次蓄能水箱,能够保证主管路内的水流的温度接近预设温度,保证风冷热泵的制冷或制热效果,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运行稳定性。
第一子管路和第二阀体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第二阀体分别位于两个第一子管路上;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位于一个第一子管路的两端之间,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位于另一个第一子管路之间;两个第一子管路的两端之间分别设有第一阀体。
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位于一个第一子管路之间,当热泵组件稳定运行时,第一阀体切换至闭合状态,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均不与主管路连通。
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之间位于另一个第一子管路之间,当热泵组件稳定运行时,第一阀体切换至闭合状态,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均不与主管路连通。
由于蓄能水箱上设置四个开口,因此需要在主管路上设置四个第一阀体,第一个第一阀体用于控制第一入口与第一管段的通断,第二个第一阀体用于控制第一出口与第二管段的通断,第三个第一阀体用于控制第二入口与第二管段的通断,第四个第一阀体用于控制第二出口与第三管段的通断。
通过设置两个第一子管路,在热泵组件稳定运行时,防止水流经过蓄能水箱,从而避免对蓄能水箱内的存水进行浪费,因此在热泵组件发生异常时,可以对蓄能水箱进行有效使用。
四个第一阀体可以为联动的状态,四个第一阀体可以同时开启或关闭。
在其它设计中,四个第一阀体也可以分别进行控制,例如,位于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两侧的两个第一阀体为第一组,位于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两侧的第二阀体为第二组,第一组中的两个第一阀体以及第二组中的两个第二阀体可以实现单独通断。当水流在主管路内流动一段时间内,水流的温度发生变化,可以开启第二组中的两个第一阀体,保证主管路内的水流接近预设温度值。
需要说明的是,与第四子管路还与第一子管路相连,与第四子管路相连的第一子管路的两端之间为蓄能水箱的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因此加热组件设置在循环管路的前半程,确保大部分循环管路内的水流的温度较高。
蓄能水箱设置在主管路上,第二子管路的两端均连通主管路,所以循环管路内的低温水或高温水可以流入至第二子管路内。
具体地,热泵组件流出的水流入主管路,流经第一子管路后再次流入主管路,主管路内的水流可以流入第二子管路内。
第三阀体安装在循环管路上,因此第三阀体可以控制第二子管路的通断。具体地,当第三阀体处于导通状态时,循环管路为通路,水流可以流入第二子管路内,当第三阀体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二子管路为断路,水流无法流入第二子管路。
主管路上安装有第四阀体,当第四阀体处于导通状态时,主管路为通路,水流可以流过主管路内,当第四阀体处于关闭状态时,主管路为断路,水流无法流过主管路。
在夏季,当环境温度值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的情况下,说明环境温度相对较低,此时可以控制第三阀体关闭,并开启第四阀体,使得水流在主管路内流动。当环境温度值大于第一预设值的情况下,说明环境温度相对较高,循环管路内的水流与外界热空气交换的速度较快。此时控制第三阀体开启,并关闭第四阀体,以及启动第一泵体,第一泵体为循环管路内的水流提供动力,加快水流的循环速度,从而保障制冷效果。
当水温值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的情况下,说明水温相对较低,此时可以控制第三阀体关闭,并开启第四阀体,使得水流在主管路内流动。当水温值大于第二预设值的情况下,说明水温值相对较高,此时控制第三阀体开启,并关闭第四阀体,以及启动第一泵体,第一泵体为循环管路内的水流提供动力,加快水流的循环速度,从而保障制冷效果。
在冬季,在环境温度值大于等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大值的情况下,说明环境温度相对较高,此时可以控制第三阀体关闭,并开启第四阀体,使得水流在主管路内流动。在环境温度值小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大值,并且大于等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小值的情况下,说明环境温度相对较低,循环管路内的水流与外界热空气交换的速度较快。此时控制第三阀体开启,并关闭第四阀体,以及启动第一泵体,第一泵体为循环管路内的水流提供动力,加快水流的循环速度,从而保障制热效果。
在水温值大于等于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大值的情况下,说明水温值相对较高,此时可以控制第三阀体关闭,并开启第四阀体,使得水流在主管路内流动。当水温值小于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大值,并且大于等于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小值的情况下,说明水温值相对较低,此时控制第三阀体开启,并关闭第四阀体,以及启动第一泵体,第一泵体为循环管路内的水流提供动力,加快水流的循环速度,从而保障制冷效果。
当系统稳定运行时,可以关闭第三阀体,避免水流流入第二子管路后流经第一泵体。在第一泵体未启动时,虽然水流可以流过第一泵体,但是第一泵体也会对水流产生一定的阻碍。因此,使得水流在主管路内流动而不会经过第一泵体,提高水流的循环稳定性。
当环境温度过热或过冷,以及热泵组件工作性能降低等情况下,可以控制第四阀体切换至关闭状态,使得主管路的水流只能流入第二子管路内。即水流均流过第一泵体,第一泵体能够稳定地对水流提供动力,避免主管路内对水流分流而造成水流流速变慢的情况发生。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风冷热泵还包括:第三子管路、第二泵体和第三泵体,第三子管路的第一端连通第一子管路和循环管路,第二端连通循环管路;第二泵体设于循环管路,位于蓄能水箱的出口和热泵组件之间;第三泵体,设于第三子管路;第三泵体的扬程大于第二泵体的扬程;
采集环境温度值和/或循环管路内的水温值之后,控制模块还用于:在第一工作模式下,基于环境温度值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控制第三泵体运行、第二泵体关闭;基于环境温度值大于第一预设值,控制第三泵体关闭、第二泵体运行;和/或基于水温值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控制第三泵体运行、第二泵体关闭;基于环境温度值大于第二预设值,控制第三泵体关闭、第二泵体运行;
在第二工作模式下,基于环境温度值大于等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大值的情况下,控制第三泵体运行、第二泵体关闭;基于环境温度值小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大值且大于等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小值,控制第三泵体关闭、第二泵体运行;和/或基于水温值大于等于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大值,控制第三泵体运行、第二泵体关闭,基于水温值位于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大值且大于等于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小值,控制第三泵体关闭、第二泵体运行。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泵体安装于第三管段上,第二泵体位于第二出口和循环入口之间,因此第二泵体为第二出口和循环入口之间的管路内的水流提供动力。第三子管路上安装有第三泵体,第三子管路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子管路,第三子管路的第二端连接第三管段,需要说明的是,与第三子管路相连的第一子管路的两端之间为蓄能水箱的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因此第三泵体为第一出口和循环入口之间的管路内的水流提供动力。
在夏季,当环境温度值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时,不需要启动蓄能水箱,此时通过第三泵体为循环管路内的水流提供动力。当环境温度值大于第一预设值时,需要启动蓄能水箱,此时通过第二泵体为循环管路内的水流提供动力。
当水温值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时,不需要启动蓄能水箱,此时通过第三泵体为循环管路内的水流提供动力。当水温值大于第二预设值时,需要启动蓄能水箱,此时通过第二泵体为循环管路内的水流提供动力。
在冬季,当环境温度值大于等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大值时,不需要启动蓄能水箱,此时通过第三泵体为循环管路内的水流提供动力。当环境温度值小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大值,并且大于等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小值的情况下,需要启动蓄能水箱,此时通过第二泵体为循环管路内的水流提供动力。
当水温值大于等于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大值时,不需要启动蓄能水箱,此时通过第三泵体为循环管路内的水流提供动力。当水温值小于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大值,并且大于等于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小值的情况下,需要启动蓄能水箱,此时通过第二泵体为循环管路内的水流提供动力。
当非极端天气以及系统稳定运行时,可以通过第三泵体对水流提供动力,当环境温度过冷、过热或热泵组件运行性能时,需要蓄能水箱进行补能,此时通过第二泵体对水流提供动力。由于第二泵体和第三泵体对不同长度的管路内的水流提供动力,因此可以设置第二泵体和第三泵体的扬程不同。第二泵体对第二出口和循环入口之间管路的水流提供动力,第二出口和循环入口之间的管路长度较短,因此可以选用小扬程的第二泵体。第三泵体对第一出口和循环入口之间的管路内的水流提供动力,第一出口和循环入口之间的管路长度较长,因此需要选用大扬程的第三泵体。
在不需要蓄能水箱排水时,控制第三泵体工作,在需要蓄能水箱排水时,控制第二泵体工作。在不同的工况下,可以控制第二泵体或第三泵体工作,使得管路的长度与泵体的扬程相适配,有利于提高风冷热泵的运行稳定性。
由于第三子管路的第一端既连通第一子管路,也连通第三管段,因此,在第二泵体或第三泵体发生损坏时,可以使用未损坏的泵体,确保系统能够保持运行状态,进一步提高风冷热泵的稳定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风冷热泵还包括:定压组件,设于循环管路,用于调整循环管路内的压力值;
采集环境温度值和/或循环管路内的水温值之前,采集模块还用于:采集循环管路内的压力值;
风冷热泵的控制装置还包括:调整模块,用于根据压力值,调整定压组件的功率。
在该技术方案中,风冷热泵还包括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设于循环管路,用于检测循环管路内的压力值。当循环管路的长度较长时,循环管路通常由多段管路组成,多段管路之间通过法兰或阀门进行连接。当循环管路内的压力较低时,就会导致循环管路内进气的情况发生。因此,通过增加定压组件,定压组件可以向循环管路内进行给水,使得循环管路内的压力不易过低,保证循环管路内的压力与外部大气压保持平衡。
定压组件由水源和泵体组成,泵体可以将水源的水泵送至循环管路内,以调整循环管路内的压力值。
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与定压组件电连接,控制器根据压力传感器的检测值控制定压组件工作。当循环管道内的压力值较低时,定压组件及时向循环管路内补水,避免发生循环管路内进气的情况发生。
第三发明,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风冷热泵的控制装置,风冷热泵的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和存储器,其中,存储器中存储有程序或指令,控制器在执行存储器中的程序或指令时实现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的控制方法的步骤。且能实现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第四发明,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的控制方法的步骤。且能实现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第五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风冷热泵,风冷热泵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的风冷热泵的控制装置;和/或如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可读存储介质。且能实现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风冷热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风冷热泵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风冷热泵的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之一;
图4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风冷热泵的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之二。
其中,图1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10热泵组件,120循环管路,121主管路,122第二子管路,123第三阀体,124第一管段,125第二管段,126第三管段,127第三子管路,130第一子管路,140蓄能水箱,141第一入口,142第一出口,143第二入口,144第二出口,150第一阀体,160第二阀体,170第一泵体,180第四阀体,191第二泵体,192第三泵体,210第四子管路,220加热组件,230第五阀体,240第六阀体,250定压组件,260温度传感器,270压力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4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风冷热泵的控制方法、风冷热泵的控制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和风冷热泵。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风冷热泵的控制方法,如图1所示,风冷热泵包括:热泵组件110、循环管路120、第一子管路130、蓄能水箱140、第一阀体150和温度传感器260,循环管路120的两端分别连通热泵组件110;第一子管路130的两端均连通循环管路120;蓄能水箱140设于循环管路120,并位于第一子管路130的两端之间,蓄能水箱140用于存储并保温热泵组件110泵送的水;第一阀体150设于循环管路120,并位于第一子管路130的两端之间,温度传感器260用于获取环境温度值和/或循环管路120内的水温值。
如图2所示,风冷热泵的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302,控制热泵组件运行;
步骤304,采集环境温度值和/或循环管路内的水温值;
步骤306,根据环境温度值和/或水温值,对第一阀体的导通状态进行控制。
本实施例提供的风冷热泵的控制方法用于风冷热泵。热泵组件110用于在夏季制冷以及冬季制热。热泵组件110设置有循环入口和循环出口,在夏季,热泵组件110制冷得到的低温水由循环出口流出,低温水经过循环后温度升高,然后升温后的水由循环入口流入热泵组件110。在冬季,热泵组件110制热得到的高温水由循环出口流出,高温水经过循环后温度降低,然后降温后的水由循环入口流入热泵组件110。
循环管路120的两端分别连接循环出口和循环入口,由循环出口流出的水流入循环管路120内,然后经循环管路120流回至循环入口。热泵组件110和循环管路120形成闭环回路,避免对水资源造成浪费。本发明中的风冷热泵为闭式系统,使得热泵组件110和循环管路120不易与大气直接接触,避免循环管路120和热泵组件110出现腐蚀的问题,有利于降低风力热泵的损坏率,提高风冷热泵的功能稳定性,以及,闭式系统不需克服静水压力,动力组件的输送能耗低,使得风冷热泵更为节能。当然,在其它设计中,风冷热泵也可以采用开放式,以满足不同的安装需求。
第一子管路130的两端均连通循环管路120,所以循环管路120内的低温水或高温水可以流入至第一子管路130内。蓄能水箱140位于循环管路120上,因此循环管路120内的低温水或高温水可以流入蓄能水箱140内。蓄能水箱140能够对低温水或高温水进行存储,而且,蓄能水箱140具有保温的作用,使得流入蓄能水箱140内的水不易热量流失,在夏季,蓄能水箱140内能长时间存储低温水,在冬季,蓄能水箱140内能长时间存储高温水,实现备用。
第一阀体150安装在循环管路120上,而且第一阀体150位于第一子管路130的两端之间,因此第一阀体150可以控制位于蓄能水箱140附近的循环管路120的通断。具体地,当第一阀体150处于导通状态时,循环管路120为通路,水流可以流入蓄能水箱140内,当第一阀体150处于关闭状态时,循环管路120为断路,水流无法流入蓄能水箱140,水流流入第一子管路130并越过蓄能水箱140后再流入循环管路120。
在系统开始运行时,可以开启第一阀体150,使得蓄能水箱140内流入低温水或高温水,在蓄能水箱140内存储设定量的水后,关闭第一阀体150,使得水需要流入第一子管路130内。
在冬季,如果热泵组件110出现结霜的问题,热泵组件110产生的一部分热量用于融霜,此时热泵组件110的性能下降。此时可以开启第一泵体170,使得蓄能水箱140内存储的水流入循环管路120,弥补热泵组件110性能不足的问题,缓解风冷热泵机组少量几台融霜时供水温度急剧下降的情况,保证循环管路120内的水温保持较高地温度,从而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整体的制热效率,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避免影响制热效果。同理,在夏季,如果热泵组件110因故障而功率下降,也可以通过蓄能水箱140内存储的低温水流入循环管路120而弥补热泵组件110因性能不足导致的制冷效果变差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蓄能水箱140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在不需要开启蓄能水箱140时,需要保证进水口和出水口均不会与蓄能水箱140连通,因此需要在蓄能水箱140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处均设置第一阀体150。
热泵组件110为空调机组,热泵组件110压缩机、换热器、泵体等结构组成,其通过冷媒作为介质,实现制热或制冷的功能。
在实际应用中,温度传感器260能够获取环境温度。当温度传感器260检测到环境温度值较高较低时,循环管路120内的水流容易与外界进行快速热交换。此时可以控制第一阀体150切换至导通状态,使得蓄能水箱140内的水可以流入循环管路120,保证循环管路120内水流的温度保持稳定。当环境温度值在预设范围内的情况下,可以关闭第一阀体150,此时不需要对蓄能水箱140进行使用。
温度传感器260也可以获取循环管路120内的水温,当循环管路120内的水温与预设温度偏差较大时,可以控制第一阀体150切换至导通状态,使得蓄能水箱140内的水可以流入循环管路120,保证循环管路120内水流的温度保持稳定。当循环管路120内的水温值在预设范围内的情况下,可以关闭第一阀体150,此时不需要对蓄能水箱140进行使用。
通过对蓄能水箱140进行使用,在环境温度较低或较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蓄能水箱140向循环管路120内补充高温水或低温水,保障循环管路120内的水温位于预设范围内,增加了系统的可靠性以及稳定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根据环境温度值和/或水温值,对第一阀体的导通状态进行控制的步骤之前,包括:获取风冷热泵的工作模式。
在该实施例中,在控制第一阀体150的导通状态之前,还需要获取风冷热泵当前的工作模式。风冷热泵在不同的工作模式下,对第一阀体150的控制方式不同。
具体地,冬季的环境温度值较低,而夏季的环境温度值较高,因此使用者通常在冬季开启制热模式,在夏季开启制冷模式。在不同的工作模式,根据环境温度值和/或水温值,采用不同的控制逻辑,能够进一步提高对风冷热泵的控制准确性。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根据环境温度值和/或水温值,对第一阀体的导通状态进行控制,包括:在第一工作模式的情况下,基于环境温度值与第一预设值的比较结果和/或水温值与第二预设值的比较结果,控制第一阀体的导通状态;在第二工作模式的情况下,基于环境温度值与第一范围值的比较结果和/或水温值与第二范围值的比较结果,控制第一阀体的导通状态。其中,第一预设值大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大值,第二预设值小于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小值。
在该实施例中,在第一工作模式下,将环境温度值与第一预设值进行比较,根据环境温度值和第一预设值的比较结果,可以控制第一阀体150导通或关闭。也可以将水温值与第二预设值进行比较,根据水温值和第二预设值的比较结果,控制第一阀体150导通或关闭。当然,也可以同时将环境温度值和第一预设值进行比较,以及将水温值和第二预设值进行比较。
在第二工作模式下,将环境温度值与第一范围值进行比较,根据环境温度值和第一范围值的比较结果,可以控制第一阀体150导通或关闭。也可以将水温值与第二范围值进行比较,根据水温值和第二范围值的比较结果,控制第一阀体150导通或关闭。当然,也可以同时将环境温度值和第一范围值进行比较,以及将水温值和第二范围值进行比较。
第一工作模式可以为夏季模式,第二工作模式可以为冬季模式。由于冬季的环境温度变化较大,因此,在冬季,如果将环境温度值与预设值进行比较,就容易导致第一阀体150频繁切换导通状态。为了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将环境温度值与预设范围值进行比较,水温值同理。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基于环境温度值与第一预设值的比较结果和/或水温值与第二预设值的比较结果,控制第一阀体150的导通状态,包括:基于环境温度值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控制第一阀体150关闭;基于环境温度值大于第一预设值,控制第一阀体150导通;和/或基于水温值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控制第一阀体150关闭;基于环境温度值大于第二预设值,控制第一阀体150导通;
基于环境温度值与第一范围值的比较结果和/或水温值与第二范围值的比较结果,控制第一阀体150的导通状态,包括:基于环境温度值大于等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大值,控制第一阀体150关闭;基于环境温度值小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大值且大于等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小值,控制第一阀体150导通;和/或基于水温值大于等于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大值,控制第一阀体150关闭,基于水温值位于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大值且大于等于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小值,控制第一阀体150导通。
在该实施例中,在夏季,当环境温度值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时,说明环境温度较低,此时热泵组件110的功率能够保证循环管路120内的水温保持较低地温度。当环境温度值大于第一预设值时,说明此时环境温度较高,循环管路120内的水与外界热交换速度较快,此时可以控制第一阀体150导通,通过蓄能水箱140向循环管路120内增加低温水,确保循环管路120内的水流保持较低地温度。
在水温值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时,说明此时循环管路120内的水温较低,能够稳定地实现制冷功能。在水温值大于第二预设值时,说明此时循环管路120内的水温较高,此时控制第一阀体150导通,通过蓄能水箱140向循环管路120内增加低温水,确保循环管路120内的水流保持较低地温度。
在冬季,当环境温度值大于等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大值时,说明环境温度值相对较高,此时热泵组件110的功率能够保证循环管路120内的水温保持较高地温度。当环境温度值小于第一范围中的最大值,而且大于等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小值时,说明环境温度相对较低,循环管路120内的水与外界热交换的速度较快,此时可以控制第一阀体150导通,通过蓄能水箱140向循环管路120内增加高温水,确保循环管路120内的水流保持较高地温度。
在水温值大于等于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大值的情况下,说明此时循环管路120内的水温较高,能够稳定地实现制热功能。在水温值小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大值,而且大于等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小值时,说明此时循环管路120内的水温较低,此时控制第一阀体150导通,通过蓄能水箱140向循环管路120内增加高温水,确保循环管路120内的水流保持较高地温度。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风冷热泵还包括:还包括:第二阀体160,第二阀体160设于第一子管路130;第一阀体150的导通状态和第二阀体160的导通状态相反。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子管路130上安装有第二阀体160,当第二阀体160处于导通状态时,第一子管路130为通路,水流可以流过第一子管路130内,当第二阀体160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一子管路130为断路,水流无法流过第一子管路130。
在夏季,当环境温度值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时,说明环境温度较低,此时热泵组件110的功率能够保证循环管路120内的水温保持较低地温度,控制第二阀体160导通,并关闭第一阀体150,使得水流仅流过到第一子管路130。当环境温度值大于第一预设值时,说明此时环境温度较高,循环管路120内的水与外界热交换速度较快,此时可以控制第一阀体150导通,而关闭第二阀体160,使水流仅流过蓄能水箱140。
在水温值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时,说明此时循环管路120内的水温较低,能够稳定地实现制冷功能,控制第二阀体160导通,并关闭第一阀体150,使得水流仅流过到第一子管路130。在水温值大于第二预设值时,说明此时循环管路120内的水温较高,此时可以控制第一阀体150导通,而关闭第二阀体160,使水流仅流过蓄能水。
在冬季,当环境温度值大于等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大值时,说明环境温度值相对较高,此时热泵组件110的功率能够保证循环管路120内的水温保持较高地温度,因此控制第二阀体160导通,并关闭第一阀体150,使得水流仅流过到第一子管路130。当环境温度值小于第一范围中的最大值,而且大于等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小值时,说明环境温度相对较低,循环管路120内的水与外界热交换的速度较快,此时可以控制第一阀体150导通,而关闭第二阀体160,使水流仅流过蓄能水。
在水温值大于等于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大值的情况下,说明此时循环管路120内的水温较高,能够稳定地实现制热功能,因此控制第二阀体160导通,并关闭第一阀体150,使得水流仅流过到第一子管路130。在水温值小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大值,而且大于等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小值时,说明此时循环管路120内的水温较低,此时可以控制第一阀体150导通,而关闭第二阀体160,使水流仅流过蓄能水。
在夏季,当热泵组件110的工作性能降低时,难以得到预设温度的低温水,此时通过蓄能水箱140内的低温水流入循环管路120,使得风冷热泵能够稳定地实现制冷功能。通过关闭第二阀体160,避免没有达到预设温度的低温水流过第一子管路130而汇入循环管路120,确保循环管路120内的水的温度能够接近预设温度,保证风冷热泵的制冷效果。
同样地,在冬季,当热泵组件110的工作性能降低时,难以得到预设温度的高温水,此时通过蓄能水箱140内的高温水流入循环管路120,使得风冷热泵能够稳定地实现制热功能。通过关闭第二阀体160,避免没有达到预设温度的高温水流过第一子管路130而汇入循环管路120,确保循环管路120内的水的温度能够接近预设温度,保证风冷热泵的制热效果。
通过在第一子管路130上增加第二阀体160,能够进一步提高风冷热泵的运行稳定性。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风冷热泵还包括:第四子管路210、加热组件220和第五阀体230,第四子管路210两端均连通循环管路120;加热组件220设于第四子管路210;第五阀体230设于第四子管路210。采集环境温度值和/或循环管路内的水温值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在第二工作模式下,根据环境温度值与第一范围值的比较结果,控制第五阀体的导通状态以及加热组件的工作状态;和/或根据水温值与第二范围值的比较结果,控制第五阀体的导通状态以及加热组件的工作状态。
在该实施例中,第四子管路210的两端均连通循环管路120,所以循环管路120内水可以流入至第四子管路210内。第五阀体230安装在第四子管路210上,因此第五阀体230可以控制第四子管路210的通断。具体地,当第五阀体230处于导通状态时,第四子管路210为通路,水流可以流入第四子管路210内,当第五阀体230处于关闭状态时,第四子管路210为断路,水流无法流入第四子管路210。
在冬季,将环境温度值与第一范围值进行比较,确定是否需要开启加热组件220,在极端天气下,热泵组件110和蓄能水箱140即使同时工作可能也难以使得循环管路120内的水流保持预设温度,此时可以开启加热组件220,使得水流可以流经加热组件220。加热组件220能够对水流进行加热,因此可以提高循环管路120内的水流的温度值,进一步提高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还可以将水温值与第二范围值进行比较,确定是否需要开启加热组件220。在热泵组件110因融霜或故障而导致工作性能降低时。如果蓄能水箱140内的水流出后不足以使得循环管路120内的水温接近预设值,或蓄能水箱140内的水量较低时,为了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可以开启第五阀体230,使得水流可以流经加热组件220。加热组件220能够对水流进行加热,因此可以提高循环管路120内的水流的温度值,进一步提高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在非极端天气或热泵组件110未发生异常时,水流不需要经过加热组件220和蓄能水箱140。
通过增加加热组件220,可减小因极端天气或热泵组件110大面积融霜导致的供热量不足。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根据环境温度值与第一范围值的比较结果,控制第五阀体的导通状态以及加热组件的工作状态,包括:基于环境温度值小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小值,控制第五阀体导通以及加热组件运行;根据水温值与第二范围值的比较结果,控制第五阀体的导通状态以及加热组件的工作状态,包括:基于水温值小于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小值,控制第五阀体导通以及加热组件运行。
在该实施例中,当环境温度值比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小值小的情况下,说明当前环境为极端环境,此时控制第五阀体230导通,使得水流能够流入第四子管路210,水流经过加热组件220加热之后,能够提高循环管路120内的水流温度。
当水温值比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小值小的情况下,说明当前热泵组件110和/或蓄能水箱140已经不能满足加热需求,此时控制第五阀体230导通,使得水流能够流入第四子管路210,水流经过加热组件220加热之后,能够提高循环管路120内的水流温度。
通过环境温度值与第一范围值进行比较,以及水温值与第二范围值进行比较,确定当前是否为极端天气,或热泵组件110是否出现了性能不足的问题,及时通过加热组件220对水流进行加热,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风冷热泵还包括:第六阀体240,第六阀体240设于循环管路120,且第六阀体240位于第四子管路210的两端之间,以及蓄能水箱140的入口和热泵组件110之间。
根据环境温度值与第一范围值的比较结果,控制第五阀体的导通状态以及加热组件的工作状态,还包括:基于环境温度值小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小值,控制第六阀体关闭;
根据水温值与第二范围值的比较结果,控制第五阀体230的导通状态以及加热组件220的工作状态,还包括:基于水温值小于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小值,控制第六阀体240关闭。
在该实施例中,第六阀体240安装在循环管路120上,因此第六阀体240可以控制循环管路120的通断。具体地,当循环管路120处于导通状态时,循环管路120为通路,水流可以流入循环管路120内,当第六阀体240处于关闭状态时,循环管路120为断路,水流无法流入循环管路120。
在环境温度值比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小值小的情况下,开启第五阀体230,并关闭第六阀体240,使得水流仅能流入第四子管路210,有利于提高加热组件220对水流的加热效果,避免出现水流绕过加热组件220的情况发生,保证风冷热泵的稳定运行。
在水温值比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小值小的情况下,开启第五阀体230,并关闭第六阀体240,使得水流仅流过第四子管路210。
在非极端天气或热泵组件110未发生性能不足的情况时,水流不需要经过加热组件220和蓄能水箱140,当极端天气或热泵组件110的性能不足时,可以单独将水流经过蓄能水箱140或加热组件220,也可以使得水流既经过加热组件220,也经过蓄能水箱140。因此本发明中的风冷热泵具有多种工作模式,极大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本发明中还通过设置多个阀体,实现工作模式的切换,精简操作流程,保证了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此种风冷热泵保障水力模块的组成以及工作模式的多样性不仅保障了机组的稳定高效运行,而且使之不受限于极端天气地区,拓宽了应用地域。
风冷热泵设置有控制器,控制器与温度传感器260电连接,控制器还与热泵组件110、加热组件220以及多个阀体电连接,使得温度传感器260检测的温度值可以实现与热泵组件110、加热组件220以及多个阀体的联动,切换工作模式,精简操作流程,保证了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根据温度传感器260检测到的温度值,可以控制风冷热泵切换至不同的工作模式。具体地,在夏季,包括直接供冷和供冷蓄冷两种工作模式,直接供冷不需要使用蓄能水箱140,供冷蓄冷需要使用蓄能水箱140。在冬季,包括直接供热,供热蓄热和联合供热三种工作模式,直接供热不需要使用蓄能水箱140和加热组件220。供热蓄热需要使用蓄能水箱140而不需要使用加热组件220。联合供热既需要使用蓄能水箱140,也需要使用加热组件220,即通过加热组件220的辅热和蓄能水箱140的蓄热形成了系统的双保险,大大增加了系统的可靠性以及稳定性。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循环管路120包括:主管路121、第一泵体170、第二子管路122、第三阀体123和第四阀体180,第二子管路122两端均连通主管路121,第一泵体170设于第二子管路122;第三阀体123设于第二子管路122;第四阀体180设于主管路121,并位于第二子管路122的两端之间;
采集环境温度值和/或循环管路内的水温值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第一工作模式下,在环境温度值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的情况下,控制第三阀体关闭、第四阀体导通以及第一泵体停止运行;在环境温度值大于第一预设值的情况下,控制第三阀体导通、第四阀体关闭以及第一泵体运行;和/或在水温值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的情况下,控制第三阀体关闭、第四阀体导通以及第一泵体停止运行;在水温值大于第二预设值的情况下,控制第三阀体导通、第四阀体关闭以及第一泵体运行;
在第二工作模式下,在环境温度值大于等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大值的情况下,控制第三阀体关闭、第四阀体导通以及第一泵体停止运行;在环境温度值小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大值且大于等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小值的情况下,控制第三阀体导通、第四阀体关闭以及第一泵体运行;和/或在水温值大于等于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大值的情况下,控制第三阀体关闭、第四阀体导通以及第一泵体停止运行,在水温值位于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大值且大于等于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小值的情况下,控制第三阀体导通、第四阀体关闭以及第一泵体运行。
在该实施例中,蓄能水箱140设有第一入口141、第二入口143、第一出口142和第二出口144;主管路121包括:第一管段124、第二管段125和第三管段126,第一管段124的两端分别连通循环出口和第一入口141;第二管段125的两端分别连通第一出口142和第二入口143;第三管段126的两端分别连通第二出口144和循环入口。
蓄能水箱140具有四个开口,四个开口分别为第一入口141、第一出口142、第二入口143和第二出口144,主管路121内的水流可以经过第一入口141和第二入口143流入蓄能水箱140内,以及蓄能水箱140内的水由第一出口142和第二出口144流出至主管路121。
将主管路121分为三段,第一管段124连接循环出口第一入口141,热泵组件110产生的高温水和低温水可以通过第一管段124流入蓄能水箱140内。第二管段125连接第一出口142和第二入口143,流经主管路121内的水流可以再次通过第二入口143流入蓄能水箱140内。第三管段126连接第二出口144和循环入口,使得水流可以通过第三管段126循环流回热泵组件110。
在极端环境或热泵组件110工作性能降低时,主管路121两次经过蓄能水箱140,提高蓄能水箱140的排水量,从而确保蓄能水箱140能够稳定地提供预设温度的水。
具体地,当第一阀体150导通时,蓄能水箱140内的水流出至第二管段125,水流在第二管段125内流动一段时间后,水流再次流入蓄能水箱140内,蓄能水箱140内的水再次流入第三管段126内。水流在第二端管内流动一段时间后,水流的温度会发生变化,因此在主管路121上经过两次蓄能水箱140,能够保证主管路121内的水流的温度接近预设温度,保证风冷热泵的制冷或制热效果,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运行稳定性。
第一子管路130和第二阀体160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第二阀体160分别位于两个第一子管路130上;第一入口141和第一出口142位于一个第一子管路130的两端之间,第二入口143和第二出口144位于另一个第一子管路130之间;两个第一子管路130的两端之间分别设有第一阀体150。
第一入口141和第一出口142位于一个第一子管路130之间,当热泵组件110稳定运行时,第一阀体150切换至闭合状态,第一入口141和第一出口142均不与主管路121连通。
第二入口143和第二出口144之间位于另一个第一子管路130之间,当热泵组件110稳定运行时,第一阀体150切换至闭合状态,第二入口143和第二出口144均不与主管路121连通。
由于蓄能水箱140上设置四个开口,因此需要在主管路121上设置四个第一阀体150,第一个第一阀体150用于控制第一入口141与第一管段124的通断,第二个第一阀体150用于控制第一出口142与第二管段125的通断,第三个第一阀体150用于控制第二入口143与第二管段125的通断,第四个第一阀体150用于控制第二出口144与第三管段126的通断。
通过设置两个第一子管路130,在热泵组件110稳定运行时,防止水流经过蓄能水箱140,从而避免对蓄能水箱140内的存水进行浪费,因此在热泵组件110发生异常时,可以对蓄能水箱140进行有效使用。
四个第一阀体150可以为联动的状态,四个第一阀体150可以同时开启或关闭。
在其它设计中,四个第一阀体150也可以分别进行控制,例如,位于第一入口141和第一出口142两侧的两个第一阀体150为第一组,位于第二入口143和第二出口144两侧的第二阀体160为第二组,第一组中的两个第一阀体150以及第二组中的两个第二阀体160可以实现单独通断。当水流在主管路121内流动一段时间内,水流的温度发生变化,可以开启第二组中的两个第一阀体150,保证主管路121内的水流接近预设温度值。
需要说明的是,与第四子管路210还与第一子管路130相连,与第四子管路210相连的第一子管路130的两端之间为蓄能水箱140的第一入口141和第一出口142,因此加热组件220设置在循环管路120的前半程,确保大部分循环管路120内的水流的温度较高。
蓄能水箱140设置在主管路121上,第二子管路122的两端均连通主管路121,所以循环管路120内的低温水或高温水可以流入至第二子管路122内。
具体地,热泵组件110流出的水流入主管路121,流经第一子管路130后再次流入主管路121,主管路121内的水流可以流入第二子管路122内。
第三阀体123安装在循环管路120上,因此第三阀体123可以控制第二子管路122的通断。具体地,当第三阀体123处于导通状态时,循环管路120为通路,水流可以流入第二子管路122内,当第三阀体123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二子管路122为断路,水流无法流入第二子管路122。
主管路121上安装有第四阀体180,当第四阀体180处于导通状态时,主管路121为通路,水流可以流过主管路121内,当第四阀体180处于关闭状态时,主管路121为断路,水流无法流过主管路121。
在夏季,当环境温度值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的情况下,说明环境温度相对较低,此时可以控制第三阀体123关闭,并开启第四阀体180,使得水流在主管路121内流动。当环境温度值大于第一预设值的情况下,说明环境温度相对较高,循环管路120内的水流与外界热空气交换的速度较快。此时控制第三阀体123开启,并关闭第四阀体180,以及启动第一泵体170,第一泵体170为循环管路120内的水流提供动力,加快水流的循环速度,从而保障制冷效果。
当水温值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的情况下,说明水温相对较低,此时可以控制第三阀体123关闭,并开启第四阀体180,使得水流在主管路121内流动。当水温值大于第二预设值的情况下,说明水温值相对较高,此时控制第三阀体123开启,并关闭第四阀体180,以及启动第一泵体170,第一泵体170为循环管路120内的水流提供动力,加快水流的循环速度,从而保障制冷效果。
在冬季,在环境温度值大于等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大值的情况下,说明环境温度相对较高,此时可以控制第三阀体123关闭,并开启第四阀体180,使得水流在主管路121内流动。在环境温度值小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大值,并且大于等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小值的情况下,说明环境温度相对较低,循环管路120内的水流与外界热空气交换的速度较快。此时控制第三阀体123开启,并关闭第四阀体180,以及启动第一泵体170,第一泵体170为循环管路120内的水流提供动力,加快水流的循环速度,从而保障制热效果。
在水温值大于等于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大值的情况下,说明水温值相对较高,此时可以控制第三阀体123关闭,并开启第四阀体180,使得水流在主管路121内流动。当水温值小于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大值,并且大于等于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小值的情况下,说明水温值相对较低,此时控制第三阀体123开启,并关闭第四阀体180,以及启动第一泵体170,第一泵体170为循环管路120内的水流提供动力,加快水流的循环速度,从而保障制冷效果。
当系统稳定运行时,可以关闭第三阀体123,避免水流流入第二子管路122后流经第一泵体170。在第一泵体170未启动时,虽然水流可以流过第一泵体170,但是第一泵体170也会对水流产生一定的阻碍。因此,使得水流在主管路121内流动而不会经过第一泵体170,提高水流的循环稳定性。
当环境温度过热或过冷,以及热泵组件110工作性能降低等情况下,可以控制第四阀体180切换至关闭状态,使得主管路121的水流只能流入第二子管路122内。即水流均流过第一泵体170,第一泵体170能够稳定地对水流提供动力,避免主管路121内对水流分流而造成水流流速变慢的情况发生。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风冷热泵还包括:第三子管路127、第二泵体191和第三泵体192,第三子管路127的第一端连通第一子管路130和循环管路120,第二端连通循环管路120;第二泵体191设于循环管路120,位于蓄能水箱140的出口和热泵组件110之间;第三泵体192,设于第三子管路127;第三泵体192的扬程大于第二泵体191的扬程。
采集环境温度值和/或循环管路内的水温值之后,还包括:在第一工作模式下,在环境温度值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的情况下,控制第三泵体运行、第二泵体关闭;在环境温度值大于第一预设值的情况下,控制第三泵体关闭、第二泵体运行;和/或在水温值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的情况下,控制第三泵体运行、第二泵体关闭;载环境温度值大于第二预设值的情况下,控制第三泵体关闭、第二泵体运行;
在第二工作模式下,在环境温度值大于等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大值的情况下,控制第三泵体运行、第二泵体关闭;在环境温度值小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大值且大于等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小值的情况下,控制第三泵体关闭、第二泵体运行;和/或在水温值大于等于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大值的情况下,控制第三泵体运行、第二泵体关闭,在水温值位于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大值且大于等于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小值的情况下,控制第三泵体关闭、第二泵体运行。
在该实施例中,第二泵体191安装于第三管段126上,第二泵体191位于第二出口144和循环入口之间,因此第二泵体191为第二出口144和循环入口之间的管路内的水流提供动力。第三子管路127上安装有第三泵体192,第三子管路127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子管路130,第三子管路127的第二端连接第三管段126,需要说明的是,与第三子管路127相连的第一子管路130的两端之间为蓄能水箱140的第二入口143和第二出口144,因此第三泵体192为第一出口142和循环入口之间的管路内的水流提供动力。
在夏季,当环境温度值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时,不需要启动蓄能水箱140,此时通过第三泵体192为循环管路120内的水流提供动力。当环境温度值大于第一预设值时,需要启动蓄能水箱140,此时通过第二泵体191为循环管路120内的水流提供动力。
当水温值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时,不需要启动蓄能水箱140,此时通过第三泵体192为循环管路120内的水流提供动力。当水温值大于第二预设值时,需要启动蓄能水箱140,此时通过第二泵体191为循环管路120内的水流提供动力。
在冬季,当环境温度值大于等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大值时,不需要启动蓄能水箱140,此时通过第三泵体192为循环管路120内的水流提供动力。当环境温度值小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大值,并且大于等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小值的情况下,需要启动蓄能水箱140,此时通过第二泵体191为循环管路120内的水流提供动力。
当水温值大于等于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大值时,不需要启动蓄能水箱140,此时通过第三泵体192为循环管路120内的水流提供动力。当水温值小于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大值,并且大于等于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小值的情况下,需要启动蓄能水箱140,此时通过第二泵体191为循环管路120内的水流提供动力。
当非极端天气以及系统稳定运行时,可以通过第三泵体192对水流提供动力,当环境温度过冷、过热或热泵组件110运行性能时,需要蓄能水箱140进行补能,此时通过第二泵体191对水流提供动力。由于第二泵体191和第三泵体192对不同长度的管路内的水流提供动力,因此可以设置第二泵体191和第三泵体192的扬程不同。第二泵体191对第二出口144和循环入口之间管路的水流提供动力,第二出口144和循环入口之间的管路长度较短,因此可以选用小扬程的第二泵体191。第三泵体192对第一出口142和循环入口之间的管路内的水流提供动力,第一出口142和循环入口之间的管路长度较长,因此需要选用大扬程的第三泵体192。
在不需要蓄能水箱140排水时,控制第三泵体192工作,在需要蓄能水箱140排水时,控制第二泵体191工作。在不同的工况下,可以控制第二泵体191或第三泵体192工作,使得管路的长度与泵体的扬程相适配,有利于提高风冷热泵的运行稳定性。
由于第三子管路127的第一端既连通第一子管路130,也连通第三管段126,因此,在第二泵体191或第三泵体192发生损坏时,可以使用未损坏的泵体,确保系统能够保持运行状态,进一步提高风冷热泵的稳定性。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风冷热泵还包括:定压组件250,定压组件250设于循环管路120,定压组件250用于调整循环管路120内的压力值。
采集环境温度值和/或循环管路内的水温值的步骤之前,还包括:采集循环管路内的压力值;根据压力值,对定压组件的功率进行调整。
在该实施例中,风冷热泵还包括压力传感器270,压力传感器270设于循环管路120,用于检测循环管路120内的压力值。当循环管路120的长度较长时,循环管路120通常由多段管路组成,多段管路之间通过法兰或阀门进行连接。当循环管路120内的压力较低时,就会导致循环管路120内进气的情况发生。因此,通过增加定压组件250,定压组件250可以向循环管路120内进行给水,使得循环管路120内的压力不易过低,保证循环管路120内的压力与外部大气压保持平衡。
定压组件250由水源和泵体组成,泵体可以将水源的水泵送至循环管路120内,以调整循环管路120内的压力值。
压力传感器270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与定压组件250电连接,控制器根据压力传感器270的检测值控制定压组件250工作。当循环管道内的压力值较低时,定压组件250及时向循环管路120内补水,避免发生循环管路120内进气的情况发生。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风冷热泵的控制装置400,如图1所示,风冷热泵包括:热泵组件110、循环管路120、第一子管路130、蓄能水箱140、第一阀体150和温度传感器260,循环管路120的两端分别连通热泵组件110;第一子管路130的两端均连通循环管路120;蓄能水箱140设于循环管路120,并位于第一子管路130的两端之间,蓄能水箱140用于存储并保温热泵组件110泵送的水;第一阀体150设于循环管路120,并位于第一子管路130的两端之间,温度传感器260用于获取环境温度值和/或循环管路120内的水温值。
如图3所示,风冷热泵的控制装置400包括:
运行模块410,用于控制热泵组件运行;
采集模块420,用于采集环境温度值和/或循环管路内的水温值;
控制模块430,用于根据环境温度值和/或水温值,对第一阀体的导通状态进行控制。
热泵组件用于在夏季制冷以及冬季制热。热泵组件设置有循环入口和循环出口,在夏季,热泵组件制冷得到的低温水由循环出口流出,低温水经过循环后温度升高,然后升温后的水由循环入口流入热泵组件。在冬季,热泵组件制热得到的高温水由循环出口流出,高温水经过循环后温度降低,然后降温后的水由循环入口流入热泵组件。
在系统开始运行时,可以开启第一阀体,使得蓄能水箱内流入低温水或高温水,在蓄能水箱内存储设定量的水后,关闭第一阀体,使得水需要流入第一子管路内。
在冬季,如果热泵组件出现结霜的问题,热泵组件产生的一部分热量用于融霜,此时热泵组件的性能下降。此时可以开启第一泵体,使得蓄能水箱内存储的水流入循环管路,弥补热泵组件性能不足的问题,缓解风冷热泵机组少量几台融霜时供水温度急剧下降的情况,保证循环管路内的水温保持较高地温度,从而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整体的制热效率,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避免影响制热效果。同理,在夏季,如果热泵组件因故障而功率下降,也可以通过蓄能水箱内存储的低温水流入循环管路而弥补热泵组件因性能不足导致的制冷效果变差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蓄能水箱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在不需要开启蓄能水箱时,需要保证进水口和出水口均不会与蓄能水箱连通,因此需要在蓄能水箱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处均设置第一阀体。
热泵组件为空调机组,热泵组件压缩机、换热器、泵体等结构组成,其通过冷媒作为介质,实现制热或制冷的功能。
在实际应用中,温度传感器能够获取环境温度。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环境温度值较高较低时,循环管路内的水流容易与外界进行快速热交换。此时可以控制第一阀体切换至导通状态,使得蓄能水箱内的水可以流入循环管路,保证循环管路内水流的温度保持稳定。当环境温度值在预设范围内的情况下,可以关闭第一阀体,此时不需要对蓄能水箱进行使用。
温度传感器也可以获取循环管路内的水温,当循环管路内的水温与预设温度偏差较大时,可以控制第一阀体切换至导通状态,使得蓄能水箱内的水可以流入循环管路,保证循环管路内水流的温度保持稳定。当循环管路内的水温值在预设范围内的情况下,可以关闭第一阀体,此时不需要对蓄能水箱进行使用。
通过对蓄能水箱进行使用,在环境温度较低或较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蓄能水箱向循环管路内补充高温水或低温水,保障循环管路内的水温位于预设范围内,增加了系统的可靠性以及稳定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风冷热泵的控制装置还包括:获取模块,根据环境温度值和/或水温值,对第一阀体的导通状态进行控制,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风冷热泵的工作模式。
在该实施例中,在控制第一阀体的导通状态之前,还需要获取风冷热泵当前的工作模式。风冷热泵在不同的工作模式下,对第一阀体的控制方式不同。
具体地,冬季的环境温度值较低,而夏季的环境温度值较高,因此使用者通常在冬季开启制热模式,在夏季开启制冷模式。在不同的工作模式,根据环境温度值和/或水温值,采用不同的控制逻辑,能够进一步提高对风冷热泵的控制准确性。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控制模块具体用于:在第一工作模式的情况下,基于环境温度值与第一预设值的比较结果和/或水温值与第二预设值的比较结果,控制第一阀体的导通状态;在第二工作模式的情况下,基于环境温度值与第一范围值的比较结果和/或水温值与第二范围值的比较结果,控制第一阀体的导通状态。其中,第一预设值大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大值,第二预设值小于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小值。
在该实施例中,在第一工作模式下,将环境温度值与第一预设值进行比较,根据环境温度值和第一预设值的比较结果,可以控制第一阀体导通或关闭。也可以将水温值与第二预设值进行比较,根据水温值和第二预设值的比较结果,控制第一阀体导通或关闭。当然,也可以同时将环境温度值和第一预设值进行比较,以及将水温值和第二预设值进行比较。
在第二工作模式下,将环境温度值与第一范围值进行比较,根据环境温度值和第一范围值的比较结果,可以控制第一阀体导通或关闭。也可以将水温值与第二范围值进行比较,根据水温值和第二范围值的比较结果,控制第一阀体导通或关闭。当然,也可以同时将环境温度值和第一范围值进行比较,以及将水温值和第二范围值进行比较。
第一工作模式可以为夏季模式,第二工作模式可以为冬季模式。由于冬季的环境温度变化较大,因此,在冬季,如果将环境温度值与预设值进行比较,就容易导致第一阀体频繁切换导通状态。为了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将环境温度值与预设范围值进行比较,水温值同理。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在第一工作模式下,控制模块还用于:基于环境温度值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控制第一阀体关闭;基于环境温度值大于第一预设值,控制第一阀体导通;和/或基于水温值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控制第一阀体关闭;基于环境温度值大于第二预设值,控制第一阀体导通;
在第二工作模式下,控制模块还用于:基于环境温度值大于等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大值,控制第一阀体关闭;基于环境温度值小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大值且大于等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小值,控制第一阀体导通;和/或基于水温值大于等于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大值,控制第一阀体关闭,基于水温值位于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大值且大于等于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小值,控制第一阀体导通。
在该实施例中,在夏季,当环境温度值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时,说明环境温度较低,此时热泵组件的功率能够保证循环管路内的水温保持较低地温度。当环境温度值大于第一预设值时,说明此时环境温度较高,循环管路内的水与外界热交换速度较快,此时可以控制第一阀体导通,通过蓄能水箱向循环管路内增加低温水,确保循环管路内的水流保持较低地温度。
在水温值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时,说明此时循环管路内的水温较低,能够稳定地实现制冷功能。在水温值大于第二预设值时,说明此时循环管路内的水温较高,此时控制第一阀体导通,通过蓄能水箱向循环管路内增加低温水,确保循环管路内的水流保持较低地温度。
在冬季,当环境温度值大于等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大值时,说明环境温度值相对较高,此时热泵组件的功率能够保证循环管路内的水温保持较高地温度。当环境温度值小于第一范围中的最大值,而且大于等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小值时,说明环境温度相对较低,循环管路内的水与外界热交换的速度较快,此时可以控制第一阀体导通,通过蓄能水箱向循环管路内增加高温水,确保循环管路内的水流保持较高地温度。
在水温值大于等于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大值的情况下,说明此时循环管路内的水温较高,能够稳定地实现制热功能。在水温值小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大值,而且大于等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小值时,说明此时循环管路内的水温较低,此时控制第一阀体导通,通过蓄能水箱向循环管路内增加高温水,确保循环管路内的水流保持较高地温度。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风冷热泵还包括:还包括:第二阀体,第二阀体设于第一子管路;第一阀体的导通状态和第二阀体的导通状态相反。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子管路上安装有第二阀体,当第二阀体处于导通状态时,第一子管路为通路,水流可以流过第一子管路内,当第二阀体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一子管路为断路,水流无法流过第一子管路。
在夏季,当环境温度值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时,说明环境温度较低,此时热泵组件的功率能够保证循环管路内的水温保持较低地温度,控制第二阀体导通,并关闭第一阀体,使得水流仅流过到第一子管路。当环境温度值大于第一预设值时,说明此时环境温度较高,循环管路内的水与外界热交换速度较快,此时可以控制第一阀体导通,而关闭第二阀体,使水流仅流过蓄能水箱。
在水温值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时,说明此时循环管路内的水温较低,能够稳定地实现制冷功能,控制第二阀体导通,并关闭第一阀体,使得水流仅流过到第一子管路。在水温值大于第二预设值时,说明此时循环管路内的水温较高,此时可以控制第一阀体导通,而关闭第二阀体,使水流仅流过蓄能水。
在冬季,当环境温度值大于等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大值时,说明环境温度值相对较高,此时热泵组件的功率能够保证循环管路内的水温保持较高地温度,因此控制第二阀体导通,并关闭第一阀体,使得水流仅流过到第一子管路。当环境温度值小于第一范围中的最大值,而且大于等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小值时,说明环境温度相对较低,循环管路内的水与外界热交换的速度较快,此时可以控制第一阀体导通,而关闭第二阀体,使水流仅流过蓄能水。
在水温值大于等于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大值的情况下,说明此时循环管路内的水温较高,能够稳定地实现制热功能,因此控制第二阀体导通,并关闭第一阀体,使得水流仅流过到第一子管路。在水温值小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大值,而且大于等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小值时,说明此时循环管路内的水温较低,此时可以控制第一阀体导通,而关闭第二阀体,使水流仅流过蓄能水。
在夏季,当热泵组件的工作性能降低时,难以得到预设温度的低温水,此时通过蓄能水箱内的低温水流入循环管路,使得风冷热泵能够稳定地实现制冷功能。通过关闭第二阀体,避免没有达到预设温度的低温水流过第一子管路而汇入循环管路,确保循环管路内的水的温度能够接近预设温度,保证风冷热泵的制冷效果。
同样地,在冬季,当热泵组件的工作性能降低时,难以得到预设温度的高温水,此时通过蓄能水箱内的高温水流入循环管路,使得风冷热泵能够稳定地实现制热功能。通过关闭第二阀体,避免没有达到预设温度的高温水流过第一子管路而汇入循环管路,确保循环管路内的水的温度能够接近预设温度,保证风冷热泵的制热效果。
通过在第一子管路上增加第二阀体,能够进一步提高风冷热泵的运行稳定性。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风冷热泵还包括:第四子管路、加热组件和第五阀体,第四子管路两端均连通循环管路;加热组件设于第四子管路;第五阀体设于第四子管路;
控制模块还用于:在第二工作模式下,根据环境温度值与第一范围值的比较结果,控制第五阀体的导通状态以及加热组件的工作状态;和/或根据水温值与第二范围值的比较结果,控制第五阀体的导通状态以及加热组件的工作状态。
在该实施例中,第四子管路的两端均连通循环管路,所以循环管路内水可以流入至第四子管路内。第五阀体安装在第四子管路上,因此第五阀体可以控制第四子管路的通断。具体地,当第五阀体处于导通状态时,第四子管路为通路,水流可以流入第四子管路内,当第五阀体处于关闭状态时,第四子管路为断路,水流无法流入第四子管路。
在冬季,将环境温度值与第一范围值进行比较,确定是否需要开启加热组件,在极端天气下,热泵组件和蓄能水箱即使同时工作可能也难以使得循环管路内的水流保持预设温度,此时可以开启加热组件,使得水流可以流经加热组件。加热组件能够对水流进行加热,因此可以提高循环管路内的水流的温度值,进一步提高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还可以将水温值与第二范围值进行比较,确定是否需要开启加热组件。在热泵组件因融霜或故障而导致工作性能降低时。如果蓄能水箱内的水流出后不足以使得循环管路内的水温接近预设值,或蓄能水箱内的水量较低时,为了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可以开启第五阀体,使得水流可以流经加热组件。加热组件能够对水流进行加热,因此可以提高循环管路内的水流的温度值,进一步提高系统的运行稳定性。
在非极端天气或热泵组件未发生异常时,水流不需要经过加热组件和蓄能水箱。
通过增加加热组件,可减小因极端天气或热泵组件大面积融霜导致的供热量不足。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在第一工作模式下,控制模块还用于:基于环境温度值小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小值,控制第五阀体导通以及加热组件运行;基于水温值小于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小值,控制第五阀体导通以及加热组件运行。
在该实施例中,当环境温度值比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小值小的情况下,说明当前环境为极端环境,此时控制第五阀体导通,使得水流能够流入第四子管路,水流经过加热组件加热之后,能够提高循环管路内的水流温度。
当水温值比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小值小的情况下,说明当前热泵组件和/或蓄能水箱已经不能满足加热需求,此时控制第五阀体导通,使得水流能够流入第四子管路,水流经过加热组件加热之后,能够提高循环管路内的水流温度。
通过环境温度值与第一范围值进行比较,以及水温值与第二范围值进行比较,确定当前是否为极端天气,或热泵组件是否出现了性能不足的问题,及时通过加热组件对水流进行加热,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风冷热泵还包括:第六阀体,第六阀体设于循环管路,且第六阀体位于第四子管路的两端之间,以及蓄能水箱的入口和热泵组件之间;
控制模块还用于:基于环境温度值小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小值,控制第六阀体关闭;基于水温值小于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小值,控制第六阀体关闭。
在该实施例中,第六阀体安装在循环管路上,因此第六阀体可以控制循环管路的通断。具体地,当循环管路处于导通状态时,循环管路为通路,水流可以流入循环管路内,当第六阀体处于关闭状态时,循环管路为断路,水流无法流入循环管路。
在环境温度值比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小值小的情况下,开启第五阀体,并关闭第六阀体,使得水流仅能流入第四子管路,有利于提高加热组件对水流的加热效果,避免出现水流绕过加热组件的情况发生,保证风冷热泵的稳定运行。
在水温值比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小值小的情况下,开启第五阀体,并关闭第六阀体,使得水流仅流过第四子管路。
在非极端天气或热泵组件未发生性能不足的情况时,水流不需要经过加热组件和蓄能水箱,当极端天气或热泵组件的性能不足时,可以单独将水流经过蓄能水箱或加热组件,也可以使得水流既经过加热组件,也经过蓄能水箱。因此本发明中的风冷热泵具有多种工作模式,极大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本发明中还通过设置多个阀体,实现工作模式的切换,精简操作流程,保证了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此种风冷热泵保障水力模块的组成以及工作模式的多样性不仅保障了机组的稳定高效运行,而且使之不受限于极端天气地区,拓宽了应用地域。
风冷热泵设置有控制器,控制器与温度传感器电连接,控制器还与热泵组件、加热组件以及多个阀体电连接,使得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值可以实现与热泵组件、加热组件以及多个阀体的联动,切换工作模式,精简操作流程,保证了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根据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值,可以控制风冷热泵切换至不同的工作模式。具体地,在夏季,包括直接供冷和供冷蓄冷两种工作模式,直接供冷不需要使用蓄能水箱,供冷蓄冷需要使用蓄能水箱。在冬季,包括直接供热,供热蓄热和联合供热三种工作模式,直接供热不需要使用蓄能水箱和加热组件。供热蓄热需要使用蓄能水箱而不需要使用加热组件。联合供热既需要使用蓄能水箱,也需要使用加热组件,即通过加热组件的辅热和蓄能水箱的蓄热形成了系统的双保险,大大增加了系统的可靠性以及稳定性。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循环管路包括:主管路、第一泵体、第二子管路、第三阀体和第四阀体,第二子管路两端均连通主管路,第一泵体设于第二子管路;第三阀体设于第二子管路;第四阀体设于主管路,并位于第二子管路的两端之间;
采集环境温度值和/或循环管路内的水温值之后,控制模块还用于:在第一工作模式下,在环境温度值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的情况下,控制第三阀体关闭、第四阀体导通以及第一泵体停止运行;在环境温度值大于第一预设值的情况下,控制第三阀体导通、第四阀体关闭以及第一泵体运行;和/或在水温值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的情况下,控制第三阀体关闭、第四阀体导通以及第一泵体停止运行;在水温值大于第二预设值的情况下,控制第三阀体导通、第四阀体关闭以及第一泵体运行;
在第二工作模式下,在环境温度值大于等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大值的情况下,控制第三阀体关闭、第四阀体导通以及第一泵体停止运行;在环境温度值小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大值且大于等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小值的情况下,控制第三阀体导通、第四阀体关闭以及第一泵体运行;和/或在水温值大于等于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大值的情况下,控制第三阀体关闭、第四阀体导通以及第一泵体停止运行,在水温值位于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大值且大于等于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小值的情况下,控制第三阀体导通、第四阀体关闭以及第一泵体运行。
在该实施例中,蓄能水箱设有第一入口、第二入口、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主管路包括:第一管段、第二管段和第三管段,第一管段的两端分别连通循环出口和第一入口;第二管段的两端分别连通第一出口和第二入口;第三管段的两端分别连通第二出口和循环入口。
蓄能水箱具有四个开口,四个开口分别为第一入口、第一出口、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主管路内的水流可以经过第一入口和第二入口流入蓄能水箱内,以及蓄能水箱内的水由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流出至主管路。
将主管路分为三段,第一管段连接循环出口第一入口,热泵组件产生的高温水和低温水可以通过第一管段流入蓄能水箱内。第二管段连接第一出口和第二入口,流经主管路内的水流可以再次通过第二入口流入蓄能水箱内。第三管段连接第二出口和循环入口,使得水流可以通过第三管段循环流回热泵组件。
在极端环境或热泵组件工作性能降低时,主管路两次经过蓄能水箱,提高蓄能水箱的排水量,从而确保蓄能水箱能够稳定地提供预设温度的水。
具体地,当第一阀体导通时,蓄能水箱内的水流出至第二管段,水流在第二管段内流动一段时间后,水流再次流入蓄能水箱内,蓄能水箱内的水再次流入第三管段内。水流在第二端管内流动一段时间后,水流的温度会发生变化,因此在主管路上经过两次蓄能水箱,能够保证主管路内的水流的温度接近预设温度,保证风冷热泵的制冷或制热效果,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运行稳定性。
第一子管路和第二阀体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第二阀体分别位于两个第一子管路上;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位于一个第一子管路的两端之间,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位于另一个第一子管路之间;两个第一子管路的两端之间分别设有第一阀体。
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位于一个第一子管路之间,当热泵组件稳定运行时,第一阀体切换至闭合状态,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均不与主管路连通。
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之间位于另一个第一子管路之间,当热泵组件稳定运行时,第一阀体切换至闭合状态,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均不与主管路连通。
由于蓄能水箱上设置四个开口,因此需要在主管路上设置四个第一阀体,第一个第一阀体用于控制第一入口与第一管段的通断,第二个第一阀体用于控制第一出口与第二管段的通断,第三个第一阀体用于控制第二入口与第二管段的通断,第四个第一阀体用于控制第二出口与第三管段的通断。
通过设置两个第一子管路,在热泵组件稳定运行时,防止水流经过蓄能水箱,从而避免对蓄能水箱内的存水进行浪费,因此在热泵组件发生异常时,可以对蓄能水箱进行有效使用。
四个第一阀体可以为联动的状态,四个第一阀体可以同时开启或关闭。
在其它设计中,四个第一阀体也可以分别进行控制,例如,位于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两侧的两个第一阀体为第一组,位于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两侧的第二阀体为第二组,第一组中的两个第一阀体以及第二组中的两个第二阀体可以实现单独通断。当水流在主管路内流动一段时间内,水流的温度发生变化,可以开启第二组中的两个第一阀体,保证主管路内的水流接近预设温度值。
需要说明的是,与第四子管路还与第一子管路相连,与第四子管路相连的第一子管路的两端之间为蓄能水箱的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因此加热组件设置在循环管路的前半程,确保大部分循环管路内的水流的温度较高。
蓄能水箱设置在主管路上,第二子管路的两端均连通主管路,所以循环管路内的低温水或高温水可以流入至第二子管路内。
具体地,热泵组件流出的水流入主管路,流经第一子管路后再次流入主管路,主管路内的水流可以流入第二子管路内。
第三阀体安装在循环管路上,因此第三阀体可以控制第二子管路的通断。具体地,当第三阀体处于导通状态时,循环管路为通路,水流可以流入第二子管路内,当第三阀体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二子管路为断路,水流无法流入第二子管路。
主管路上安装有第四阀体,当第四阀体处于导通状态时,主管路为通路,水流可以流过主管路内,当第四阀体处于关闭状态时,主管路为断路,水流无法流过主管路。
在夏季,当环境温度值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的情况下,说明环境温度相对较低,此时可以控制第三阀体关闭,并开启第四阀体,使得水流在主管路内流动。当环境温度值大于第一预设值的情况下,说明环境温度相对较高,循环管路内的水流与外界热空气交换的速度较快。此时控制第三阀体开启,并关闭第四阀体,以及启动第一泵体,第一泵体为循环管路内的水流提供动力,加快水流的循环速度,从而保障制冷效果。
当水温值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的情况下,说明水温相对较低,此时可以控制第三阀体关闭,并开启第四阀体,使得水流在主管路内流动。当水温值大于第二预设值的情况下,说明水温值相对较高,此时控制第三阀体开启,并关闭第四阀体,以及启动第一泵体,第一泵体为循环管路内的水流提供动力,加快水流的循环速度,从而保障制冷效果。
在冬季,在环境温度值大于等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大值的情况下,说明环境温度相对较高,此时可以控制第三阀体关闭,并开启第四阀体,使得水流在主管路内流动。在环境温度值小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大值,并且大于等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小值的情况下,说明环境温度相对较低,循环管路内的水流与外界热空气交换的速度较快。此时控制第三阀体开启,并关闭第四阀体,以及启动第一泵体,第一泵体为循环管路内的水流提供动力,加快水流的循环速度,从而保障制热效果。
在水温值大于等于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大值的情况下,说明水温值相对较高,此时可以控制第三阀体关闭,并开启第四阀体,使得水流在主管路内流动。当水温值小于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大值,并且大于等于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小值的情况下,说明水温值相对较低,此时控制第三阀体开启,并关闭第四阀体,以及启动第一泵体,第一泵体为循环管路内的水流提供动力,加快水流的循环速度,从而保障制冷效果。
当系统稳定运行时,可以关闭第三阀体,避免水流流入第二子管路后流经第一泵体。在第一泵体未启动时,虽然水流可以流过第一泵体,但是第一泵体也会对水流产生一定的阻碍。因此,使得水流在主管路内流动而不会经过第一泵体,提高水流的循环稳定性。
当环境温度过热或过冷,以及热泵组件工作性能降低等情况下,可以控制第四阀体切换至关闭状态,使得主管路的水流只能流入第二子管路内。即水流均流过第一泵体,第一泵体能够稳定地对水流提供动力,避免主管路内对水流分流而造成水流流速变慢的情况发生。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风冷热泵还包括:第三子管路、第二泵体和第三泵体,第三子管路的第一端连通第一子管路和循环管路,第二端连通循环管路;第二泵体设于循环管路,位于蓄能水箱的出口和热泵组件之间;第三泵体,设于第三子管路;第三泵体的扬程大于第二泵体的扬程;
采集环境温度值和/或循环管路内的水温值之后,控制模块还用于:在第一工作模式下,在环境温度值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的情况下,控制第三泵体运行、第二泵体关闭;在环境温度值大于第一预设值的情况下,控制第三泵体关闭、第二泵体运行;和/或在水温值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的情况下,控制第三泵体运行、第二泵体关闭;载环境温度值大于第二预设值的情况下,控制第三泵体关闭、第二泵体运行;
在第二工作模式下,在环境温度值大于等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大值的情况下,控制第三泵体运行、第二泵体关闭;在环境温度值小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大值且大于等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小值的情况下,控制第三泵体关闭、第二泵体运行;和/或在水温值大于等于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大值的情况下,控制第三泵体运行、第二泵体关闭,在水温值位于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大值且大于等于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小值的情况下,控制第三泵体关闭、第二泵体运行。
在该实施例中,第二泵体安装于第三管段上,第二泵体位于第二出口和循环入口之间,因此第二泵体为第二出口和循环入口之间的管路内的水流提供动力。第三子管路上安装有第三泵体,第三子管路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子管路,第三子管路的第二端连接第三管段,需要说明的是,与第三子管路相连的第一子管路的两端之间为蓄能水箱的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因此第三泵体为第一出口和循环入口之间的管路内的水流提供动力。
在夏季,当环境温度值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时,不需要启动蓄能水箱,此时通过第三泵体为循环管路内的水流提供动力。当环境温度值大于第一预设值时,需要启动蓄能水箱,此时通过第二泵体为循环管路内的水流提供动力。
当水温值小于等于第二预设值时,不需要启动蓄能水箱,此时通过第三泵体为循环管路内的水流提供动力。当水温值大于第二预设值时,需要启动蓄能水箱,此时通过第二泵体为循环管路内的水流提供动力。
在冬季,当环境温度值大于等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大值时,不需要启动蓄能水箱,此时通过第三泵体为循环管路内的水流提供动力。当环境温度值小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大值,并且大于等于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小值的情况下,需要启动蓄能水箱,此时通过第二泵体为循环管路内的水流提供动力。
当水温值大于等于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大值时,不需要启动蓄能水箱,此时通过第三泵体为循环管路内的水流提供动力。当水温值小于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大值,并且大于等于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小值的情况下,需要启动蓄能水箱,此时通过第二泵体为循环管路内的水流提供动力。
当非极端天气以及系统稳定运行时,可以通过第三泵体对水流提供动力,当环境温度过冷、过热或热泵组件运行性能时,需要蓄能水箱进行补能,此时通过第二泵体对水流提供动力。由于第二泵体和第三泵体对不同长度的管路内的水流提供动力,因此可以设置第二泵体和第三泵体的扬程不同。第二泵体对第二出口和循环入口之间管路的水流提供动力,第二出口和循环入口之间的管路长度较短,因此可以选用小扬程的第二泵体。第三泵体对第一出口和循环入口之间的管路内的水流提供动力,第一出口和循环入口之间的管路长度较长,因此需要选用大扬程的第三泵体。
在不需要蓄能水箱排水时,控制第三泵体工作,在需要蓄能水箱排水时,控制第二泵体工作。在不同的工况下,可以控制第二泵体或第三泵体工作,使得管路的长度与泵体的扬程相适配,有利于提高风冷热泵的运行稳定性。
由于第三子管路的第一端既连通第一子管路,也连通第三管段,因此,在第二泵体或第三泵体发生损坏时,可以使用未损坏的泵体,确保系统能够保持运行状态,进一步提高风冷热泵的稳定性。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风冷热泵还包括:定压组件,定压组件设于循环管路,用于调整循环管路内的压力值;
采集环境温度值和/或循环管路内的水温值之前,采集模块还用于:采集循环管路内的压力值;
风冷热泵的控制装置还包括:调整模块,用于根据压力值,对定压组件的功率进行调整。
在该实施例中,风冷热泵还包括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设于循环管路,用于检测循环管路内的压力值。当循环管路的长度较长时,循环管路通常由多段管路组成,多段管路之间通过法兰或阀门进行连接。当循环管路内的压力较低时,就会导致循环管路内进气的情况发生。因此,通过增加定压组件,定压组件可以向循环管路内进行给水,使得循环管路内的压力不易过低,保证循环管路内的压力与外部大气压保持平衡。
定压组件由水源和泵体组成,泵体可以将水源的水泵送至循环管路内,以调整循环管路内的压力值。
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与定压组件电连接,控制器根据压力传感器的检测值控制定压组件工作。当循环管道内的压力值较低时,定压组件及时向循环管路内补水,避免发生循环管路内进气的情况发生。
如图4所示,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风冷热泵的控制装置500,风冷热泵的控制装置500包括:控制器510和存储器520,其中,存储器520中存储有程序或指令,控制器510在执行存储器520中的程序或指令时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控制方法的步骤。且能实现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控制方法的步骤。且能实现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出了一种风冷热泵,风冷热泵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风冷热泵的控制装置;和/或如上述实施例中的可读存储介质。且能实现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风冷热泵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热泵包括:热泵组件、循环管路、第一子管路、蓄能水箱、第一阀体和温度传感器,所述循环管路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热泵组件;第一子管路的两端均连通所述循环管路;蓄能水箱设于所述循环管路,并位于所述第一子管路的两端之间,所述蓄能水箱用于存储并保温所述热泵组件泵送的水;第一阀体设于所述循环管路,并位于所述第一子管路的两端之间,温度传感器用于获取环境温度值和/或所述循环管路内的水温值,所述方法包括:
控制所述热泵组件运行;
采集环境温度值和/或所述循环管路内的水温值;
根据所述环境温度值和/或所述水温值,控制所述第一阀体的导通状态;
所述根据所述环境温度值和/或所述水温值,控制所述第一阀体的导通状态之前,包括:
获取所述风冷热泵的工作模式;
所述根据所述环境温度值和/或所述水温值,控制所述第一阀体的导通状态,包括:
在第一工作模式下,根据所述环境温度值与第一预设值的比较结果和/或所述水温值与第二预设值的比较结果,控制所述第一阀体的导通状态;
在第二工作模式下,根据所述环境温度值与第一范围值的比较结果和/或所述水温值与第二范围值的比较结果,控制所述第一阀体的导通状态;
其中,所述第一预设值大于所述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大值,所述第二预设值小于所述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小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热泵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环境温度值与第一预设值的比较结果和/或所述水温值与第二预设值的比较结果,控制所述第一阀体的导通状态,包括:
在所述环境温度值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阀体关闭;在所述环境温度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阀体导通;和/或
在所述水温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二预设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阀体关闭;在所述环境温度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阀体导通;
所述根据所述环境温度值与第一范围值的比较结果和/或所述水温值与第二范围值的比较结果,控制所述第一阀体的导通状态,包括:
在所述环境温度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大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阀体关闭;在所述环境温度值小于所述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大值且大于等于所述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小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阀体导通;和/或
在所述水温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大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阀体关闭,在所述水温值位于所述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大值且大于等于所述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小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一阀体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冷热泵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冷热泵还包括:还包括:第二阀体,设于所述第一子管路;
所述第一阀体的导通状态和所述第二阀体的导通状态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热泵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热泵还包括:第四子管路、加热组件和第五阀体,所述第四子管路两端均连通所述循环管路;所述加热组件设于所述第四子管路;所述第五阀体设于所述第四子管路;
所述采集环境温度值和/或所述循环管路内的水温值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根据所述环境温度值与所述第一范围值的比较结果,控制所述第五阀体的导通状态以及所述加热组件的工作状态;和/或
根据所述水温值与所述第二范围值的比较结果,控制所述第五阀体的导通状态以及所述加热组件的工作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冷热泵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环境温度值与所述第一范围值的比较结果,控制所述第五阀体的导通状态以及所述加热组件的工作状态,包括:
在所述环境温度值小于所述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小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五阀体导通以及所述加热组件运行;
所述根据所述水温值与所述第二范围值的比较结果,控制所述第五阀体的导通状态以及所述加热组件的工作状态,包括:
在所述水温值小于所述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小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五阀体导通以及所述加热组件运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冷热泵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冷热泵还包括:第六阀体,设于所述循环管路,位于所述第四子管路的两端之间,以及所述蓄能水箱的入口和所述热泵组件之间;
所述根据所述环境温度值与所述第一范围值的比较结果,控制所述第五阀体的导通状态以及所述加热组件的工作状态,还包括:
在所述环境温度值小于所述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小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六阀体关闭;
所述根据所述水温值与所述第二范围值的比较结果,控制所述第五阀体的导通状态以及所述加热组件的工作状态,还包括:
在所述水温值小于所述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小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第六阀体关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冷热泵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路包括:主管路、第一泵体、第二子管路、第三阀体和第四阀体,第二子管路两端均连通所述主管路,所述第一泵体设于所述第二子管路;第三阀体设于所述第二子管路;第四阀体设于所述主管路,并位于所述第二子管路的两端之间;
所述采集环境温度值和/或所述循环管路内的水温值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基于所述环境温度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值,控制所述第三阀体关闭、所述第四阀体导通以及所述第一泵体停止运行;基于所述环境温度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控制所述第三阀体导通、所述第四阀体关闭以及所述第一泵体运行;和/或
基于所述水温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二预设值,控制所述第三阀体关闭、所述第四阀体导通以及所述第一泵体停止运行;基于所述水温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值,控制所述第三阀体导通、所述第四阀体关闭以及所述第一泵体运行;
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基于所述环境温度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大值,控制所述第三阀体关闭、所述第四阀体导通以及所述第一泵体停止运行;基于所述环境温度值小于所述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大值且大于等于所述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小值,控制所述第三阀体导通、所述第四阀体关闭以及所述第一泵体运行;和/或
基于所述水温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大值,控制所述第三阀体关闭、所述第四阀体导通以及所述第一泵体停止运行,基于所述水温值位于所述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大值且大于等于所述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小值,控制所述第三阀体导通、所述第四阀体关闭以及所述第一泵体运行。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冷热泵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冷热泵还包括:第三子管路、第二泵体和第三泵体,第三子管路的第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子管路和所述循环管路,第二端连通所述循环管路;第二泵体设于所述循环管路,位于所述蓄能水箱的出口和所述热泵组件之间;第三泵体,设于所述第三子管路;所述第三泵体的扬程大于所述第二泵体的扬程;
所述采集环境温度值和/或所述循环管路内的水温值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基于所述环境温度值小于等于第一预设值,控制所述第三泵体运行、所述第二泵体关闭;基于所述环境温度值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控制所述第三泵体关闭、所述第二泵体运行;和/或
基于所述水温值小于等于所述第二预设值,控制所述第三泵体运行、所述第二泵体关闭;基于所述环境温度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值,控制所述第三泵体关闭、所述第二泵体运行;
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基于所述环境温度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大值,控制所述第三泵体运行、所述第二泵体关闭;基于所述环境温度值小于所述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大值且大于等于所述第一范围值中的最小值,控制所述第三泵体关闭、所述第二泵体运行;和/或
基于所述水温值大于等于所述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大值,控制所述第三泵体运行、所述第二泵体关闭,基于所述水温值位于所述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大值且大于等于所述第二范围值中的最小值,控制所述第三泵体关闭、所述第二泵体运行。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风冷热泵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热泵还包括:定压组件,设于所述循环管路,用于调整所述循环管路内的压力值;
所述采集环境温度值和/或所述循环管路内的水温值之前,还包括:
采集所述循环管路内的压力值;
根据所述压力值,调整所述定压组件的功率。
10.一种风冷热泵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热泵包括:热泵组件、循环管路、第一子管路、蓄能水箱、第一阀体和温度传感器,所述循环管路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热泵组件;第一子管路的两端均连通所述循环管路;蓄能水箱设于所述循环管路,并位于所述第一子管路的两端之间,所述蓄能水箱用于存储并保温所述热泵组件泵送的水;第一阀体设于所述循环管路,并位于所述第一子管路的两端之间,温度传感器用于获取环境温度值和/或所述循环管路内的水温值,所述装置包括:
运行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热泵组件运行;
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环境温度值和/或所述循环管路内的水温值;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环境温度值和/或所述水温值,控制所述第一阀体的导通状态。
11.一种风冷热泵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器和存储器,其中,存储器中存储有程序或指令,所述控制器在执行存储器中的程序或指令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2.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3.一种风冷热泵,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风冷热泵的控制装置;和/或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可读存储介质。
CN202210380050.1A 2022-04-12 2022-04-12 风冷热泵、风冷热泵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8120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80050.1A CN114812008B (zh) 2022-04-12 2022-04-12 风冷热泵、风冷热泵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380050.1A CN114812008B (zh) 2022-04-12 2022-04-12 风冷热泵、风冷热泵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12008A CN114812008A (zh) 2022-07-29
CN114812008B true CN114812008B (zh) 2023-07-21

Family

ID=825339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380050.1A Active CN114812008B (zh) 2022-04-12 2022-04-12 风冷热泵、风冷热泵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812008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766017B2 (en) * 2012-06-15 2017-09-1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Heating apparatus
CN206131469U (zh) * 2016-10-12 2017-04-26 北京燃气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可再生能源循环制取生活热水系统
CN207350600U (zh) * 2017-04-18 2018-05-11 海南佩尔优科技有限公司 较高温供冷系统
CN208108541U (zh) * 2018-03-29 2018-11-16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一种太阳能辅助地源热泵供冷供暖系统
CN108775735A (zh) * 2018-08-15 2018-11-09 青岛理工大学 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带有蓄能装置的海水源热泵系统
CN111397041A (zh) * 2020-04-17 2020-07-10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式风冷冷热水系统
CN214038586U (zh) * 2020-12-25 2021-08-24 中机十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自平衡式热泵水蓄能耦合系统
CN215675924U (zh) * 2021-09-16 2022-01-28 深能科技(山东)有限公司 一种中深层地热地埋管双蓄热热泵供热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812008A (zh) 2022-07-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014016B (zh) 一种氟泵自然冷却蒸发式冷凝冷水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7014014B (zh) 一种热管自然冷却蒸发式冷凝冷水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01498494B (zh) 一种集中空调系统的经济运行方法
CN103175276A (zh) 一种风冷直流变频磁悬浮自然冷源冷水机组
CN206377872U (zh) 一种新型自然冷源制冷系统
CN205383712U (zh) 一种建筑物的冷冻水节能系统
CN105318467A (zh) 基于空调系统能效的蓄能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113776219B (zh) 适用于严寒地区的空气源热泵、空调器及控制方法
CN203323266U (zh) 一种风冷直流变频磁悬浮自然冷源冷水机组
CN107014013A (zh) 一种二次循环式蒸发冷凝自然冷却冷水机及其控制方法
CN114812008B (zh) 风冷热泵、风冷热泵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CN206656457U (zh) 一种二次循环式蒸发冷凝自然冷却冷水机
CN116744657A (zh) 一种液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5523560A (zh) 一种大容量水蓄冷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9780749A (zh) 利用蓄热平衡室外温度日较差的超低环温空气源热泵机组
CN114659293B (zh) 风冷热泵
JPS6256427B2 (zh)
CN217274604U (zh) 氟泵双循环系统
CN208365712U (zh) 一种太阳能集成空气源热泵的冷暖系统
CN206648224U (zh) 一种热管自然冷却蒸发式冷凝冷水机
KR20090065732A (ko) 마이크로콘트롤러에 의해 복합열원 제어와 사계절 자동전환이 가능한 하이브리드 히트펌프
CN115900134B (zh) 多热泵模块机组及其防冻控制方法
CN219019347U (zh) 数据中心模块多联热管空调蓄冷系统
CN205227623U (zh) 基于空调系统能效的蓄能系统
CN220582794U (zh) 一种基于水环热泵冷热联供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25

Address after: 401336 No. 15 Rose Road, Nanan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after: CHONGQING MIDEA GENERAL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Patentee after: MIDEA GROUP Co.,Ltd.

Patentee after: Meitong Energy Technology (Chongq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401336 No. 15 Rose Road, Nanan District, Chongqing

Patentee before: CHONGQING MIDEA GENERAL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Patentee before: MIDEA GROUP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